📖 ZKIZ Archives


賺1倍的成長股SOP 趨勢.財報.指標.買賣點

2016-04-25  TWM

投資人想賺大波段利潤,買進成長股是達成目標的不二法門, 不但華爾街大師們對成長股著迷不已,就連股神巴菲特也因為啟蒙老師費雪的觀念, 在價值投資裡注入「成長」因子,才享有今天崇高的地位。 投資人若能學會逢低挖寶成長股的真功夫,那麼你也能獲利倍數, 提早拿到財富自由的入場券。

華爾街頗負盛名的歐尼爾(William J. O'Neil)曾經創下二十六個月大賺二十倍的獲利傳奇,這位三十歲就用股市賺的錢,幫自己買到紐約交易所席位的投資大師,所著的《笑傲股市》是許多市場好手推薦投資成長股必讀的經典。

如今,他所成立的歐尼爾顧問公司,有超過六百位基金經理人聽取其投資建議;他創辦的《投資者商業日報》在全美訂戶超過數十萬人。而由他多年經驗所淬鍊出的致勝選股法則──「CAN SLIM」,更被奉為投資成長股必鑽研的投資方法。

所謂的「CAN SLIM」,不是按字面翻譯為「會變瘦」,而是代表選股的七個法則。其中,C代表當季盈餘成長率;A則是年度盈餘成長率;N是指企業的新產品、新訂單、好的管理階層,以及股價是否創新高;S指籌碼供給與需求狀況,股本愈輕小的,股價愈容易推升;L代表買進強勢股或產業指標股;I是專業機構法人認同;M則是研判市場走向,順勢而為。

另一個巴菲特的啟蒙老師費雪(Philip A. Fisher),被奉為成長股價值投資之父,曾買進德州儀器大賺三十倍,後來又買了摩托羅拉上漲十九倍,其一九五七年所著的《非常潛力股》(中國譯《怎樣選擇成長股》),是歷久不衰的暢銷書。

費雪和歐尼爾所投資的成長股,報酬率動輒以倍數計算,是許多散戶夢寐以求的投資成果。事實上,如果拆解兩位大師的成功心法,重疊性相當高,像費雪主張的「公司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潛力讓營業額大幅成長」,就和歐尼爾的「N」相去不遠。

業務員

年領二百萬股利

「園丁投資學」 只鑽研幾檔股票換句話說,買到成長股並非難如登天,台股裡也有不少費雪和歐尼爾的信念追隨者,在不斷精進自己的投資技巧後,用成長股寫下輝煌的投資紀錄,讓自己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

「湛藍到不真實的無敵海景,搭配懸崖邊錯落有致的建築,將希臘小島聖托里尼島的美烘托得格外動人……。」秀出悠遊世界各國的照片,鄧安鎮十九年前只是個年收入五十幾萬元的保險業務員,卻靠著股市投資賺到財富自由。四十五歲的他,每年坐領約二百萬元的現金股利,他自詡為「茶花園丁」,並自有一套「園丁投資學」。

「我買股票就是挑成長股,要賺倍數以上的決心!」周末總愛悉心栽植茶花的鄧安鎮說:「茶花照顧起來困難度高,有時更要耗費兩年的時間,才能長出美麗的花朵;投資也要去蕪存菁,一年專心研究幾檔股票,然後認真照顧、耐心等待。」

胡連〉

近年ROE逾15% 配息穩健細數鄧安鎮目前的核心持股,報酬率都超過一倍,例如平均成本在三十八元買的胡連、二十六元買的裕融、一一○元買的浩鼎,對照目前股價,包括胡連一五○元,裕融七十四元,以浩鼎有四百多元來看,可說是滿載而歸。其中浩鼎持有不到三年,就讓他大賺三倍。

鄧安鎮的投資邏輯,是先挑有潛力的產業,再從財報找出稅後EPS(每股純益)成長、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於一五%、盈餘再投資比率(資本支出占盈餘的比率)小於二○○%,每年還有穩健配息的公司。

以車用端子大廠胡連為例,觀察近八年的盈餘再投資比率都在二○○%以下、近七年來ROE都超過一五%(近三年ROE更超過二○%),而且過去七年每年都配發三至六元的現金股利。

此外,公司長線獲利成長也符合歐尼爾「C」和「A」(盈餘成長)的要求,產品擁有不少國際大廠的認證,並打入電動車供應鏈,亦符合「N」(企業有新產品、新訂單)的概念。

自○九年持有胡連股票至今,鄧安鎮除了在一三年初四十多元附近加碼,至今尚未出脫持股;扣除每年配息,平均成本只有三十八元,獲利超過三倍。近年來胡連積極切入電動車連接器市場,長期將受惠目前最夯的投資風潮,成長性仍然可期。

鄧安鎮說,早期原本只追求每年報酬率一五%,後來覺得可以再往上突破,有了自我挑戰的企圖心。除了透過財報選股,他發現可以用「質化分析」來提升獲利,也就是找出長期趨勢看好的產業。

「有些公司單從財報數字,無法挖掘成長的爆發力,這時就要搭配質化分析,抓到正在興起的趨勢產業。」鄧安鎮認為,很多投資人專注在財報,也效法巴菲特去找出有「護城河」保護的公司;但如果獲利想再更上一層樓,一定要再加最後條件:未來具爆發性的產業。

浩鼎〉

徹底了解公司 解盲失敗後還加碼透過質化分析,鄧安鎮近年來看到浩鼎的投資機會。仔細觀察,浩鼎就符合「CAN SLIM」中的「N」、「S」和「M」三個條件,也就是企業有新產品可供給市場需求,並且是趨勢向上的產業。當初鄧安鎮的思考點是,雖然新藥股尚未獲利,但以國際其他乳癌用藥市場商機計算,浩鼎想像空間很大,未來一旦新藥認證過關,潛在利益不容小覷。

雖然最近浩鼎因為解盲後引發市場流言蜚語,但他仍打算再觀察新藥研發進度。「我甚至在股價因解盲失利大跌之際,逢低加碼!」「在中國四川有一種竹子,成長相當緩慢,三、四年只長高不到一尺,但在地底下,它並未停止吸收養分。

只要某天大雨驟降,一個晚上能夠長到一個人高;兩周時間,還能再長到二、三層樓那麼高。這就是新藥股的潛力和魅力。」鄧安鎮如此形容。

不過他提醒,投資成長股一定要關心產業進度與動態,對產業不夠了解,往往就容易因為外界雜音,而動搖信心,錯失長抱的機會。「為了透徹了解浩鼎,我想盡辦法結識三位這方面的權威醫師,常把我蒐集資料的疑問向他們請益;甚至還在公司股價六十元附近時親自到公司拜訪,研究了大半年,才在一百元以上開始陸續進場。目前對公司的經營團隊與股東實力,依舊很有信心。」

身價億元的部落客

用「帶柄咖啡杯」形態賺三倍「秀出自己兩年多前買F-貿聯,原始持股還有超過三○○%的報酬率」的交易紀錄,化名「鬼山人」的知名財經部落客田本杰,目前是金百鋒管理顧問公司的執行長。

憑著股市投資賺進上億元身價的他,對趨勢成長股的投資操作更為積極。他從五十元就布局的特斯拉(TESLA)電動車供應鏈F-貿聯;而近年的代表作之一是國際髮飾大廠弘帆,符合「新訂單、好的管理階層、股價創新高」的「N」法則。

在歐尼爾提出的成長股模型中,有種最常見的技術線圖形態為「帶柄咖啡杯」,也就是常說的「圓形底」;而鬼山人買進弘帆的時間點,也符合這樣的投資形態。他一五年九月買進弘帆時,股價七十幾元正好創高突破長達五個月的打底圓弧形態,十月出現「杯柄洗盤」形態後上攻,直至今年一月最高漲到一九六元,股價順勢翻倍。

弘帆〉跟著《冰雪奇緣》買股

續集推出就賣

當時鬼山人觀察到,弘帆在新客戶迪士尼與環球影城的授權商Icon Live、快時尚Forever 21品牌的訂單加持下,讓公司營收不斷走升;尤其Icon Live是迪士尼授權商,受惠迪士尼近年動畫及電影賣座,包括電影《冰雪奇緣》與《小小兵》等,相關髮飾配件銷售跟著大增,讓弘帆營收水漲船高。

「所以弘帆的波段賣點,我應該會訂在電影《冰雪奇緣2》推出,題材暫告一段落的時候!」鬼山人打趣地說。

至於在成長股的投資想法上,鬼山人認為,台灣目前的產業結構贏家還是「國際大廠供應鏈」或是「國際大品牌的代工」;並且聚焦兩大方向:只投資會改變世界的公司、只投資會改變世界規則的趨勢。也認為只有與國際級廠有連動的公司,才能真正保障個股的長期成長性。

「所謂改變世界的公司包括蘋果、特斯拉、Under Armour (UA)、臉書、谷歌、迪士尼等」;改變世界規則的趨勢:例如綠能政策、汽車安全相關法規,還有一些包括遊戲授權產業、電影與電視的版權產業等文創產業,都是值得關注的方向。「只要是有故事,本益比在十五倍以下者,受惠資金寬鬆的環境,相關個股都有出現大波段倍數上漲的潛在空間。」成長股怎麼挑?

超漲超跌 破「本益比」迷思看到鄧安鎮和鬼山人成功的故事,投資人該怎麼挑選成長股?擅長趨勢投資的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認為,首先要掌握產業的領頭羊,他認為,這類強勢成長股都有超漲超跌的特性,在投資前要先破除「本益比」的框架。以車用電子業來說,當研究機構預估未來全球汽車工業一百兆元的年產值中,車用電子將占高達兩成,也就是有二十兆元的商機;於是他就想,誰會是繼胎壓偵測器後被各國列為安全配備的產品?「誰是下一個大飆股為升?」後來陳忠瑞發現在全球排名第三、亞洲最大的倒車雷達大廠同致,將受惠美國新車安規考量政策,把多項車用元件納入標準配備,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他從股價一百多元開始布局,目前漲到五百多元,近期還有外資報告喊出六二四元的目標價。

跟著法人挑小型股 等好價位介入投資達人陳榮華則認為,受法人青睞的小股本成長股,在大盤短暫回檔時往往逆勢上漲,因此他建議可往歐尼爾的「I」原則來挑股,也就是法人認同的標的。不過小型股容易飆漲,而「股價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一旦大環境走空,還是要提防風險,耐心等待好價位再介入。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的成長股選股邏輯,則是找出股本小於三十億元、股息殖利率高(最好五%以上)、前一年ROE二○%、近三年ROE持續成長的公司作為股票池,然後再找出趨勢向上的股票。台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則主張從營收年增率與季增率成長逾二○%、月營收年增率三○%以上、毛利率與營益率逐季成長的股票進行挑選。至於成長型產業,兩人不約而同地看好汽車產業、網通設備與文創產業。

展望第二季行情,陳忠瑞表示,大盤指數有機會在七千二百至八千八百點做箱形整理,業績好的公司依舊是外資法人青睞的焦點;不過大盤也將面臨諸多變數,像報稅、外資持股調整等,隨著第一季財報出爐,基本面沒跟上股價的將出現獲利回吐賣壓,假如投資人害怕追高,不妨靜待「好股票」漲多拉回一○%至二○%再承接。

第二季台股怎麼走?「忘掉庫克,看好馬斯克」「忘掉庫克(蘋果執行長),看好馬斯克(特斯拉執行長)。」這是陳忠瑞新的投資主軸,未來看好電動車供應鏈、車用電子、光通訊產業與工業四.○概念股。他認為特斯拉推出的豪華轎車Model 3,價格和豐田的Camry車款差不多,此種「高規格、低價賣」模式,宣告「電動車平民化」時代即將來臨,未來電動車供應鏈的大商機可想而知,而相關供應鏈獲利亮眼的公司有F-貿聯、和大等。

買成長股 逢拉回找買點

另外,看好5G將在二○二○年商轉,相關光通訊產業也將扶搖直上,包括聯亞光、全新。值得一提的是F-IET首季單月業績均創歷年同期新高,應用5G量測設備與應用於光通訊等產品出貨將提升,今年也將小量出貨虛擬實境(VR)新應用;加上砷化鎵汽車防撞雷達晶片接單順暢,前景看好。其他像工業四.○概念的樺漢、艾訊都可持續觀察。

鬼山人則較保守,他認為台股第二季「橫盤與下跌」的可能性最高,看法趨保守,所以成長股只能低買,投資勝率才會高。大漲後的成長股,拉回二百日線附近再考慮布局;但如果是最強勢的指標股,則建議從五十五日線附近,就可小量進場。

留意汽車零件、文創、設備廠鬼山人的選股有兩個方向,第一是具備很大的故事,第二是買在價格被市場低估。他的成長股口袋名單,看好台股現階段主流的汽車產業,認為F-貿聯與未來會掛牌興櫃的富田電機是首選。至於文創股看的是「智慧財產資本化」的具體成果,在台灣包括遊戲授權產業、電影與電視的版權產業,例如華研今年就是兼具文創題材與實質獲利成長的標的。

其他包括迪士尼、Forever 21的髮飾商品代工廠商弘帆;鴻海集團的半導體設備商、有與夏普合作想像空間的京鼎;另外,二月投片量大增,可望在第二季出貨的聯發科,以及今年營收年成長率有機會達三成以上的鼎翰、百和也值得留意。

此外,鬼山人也看好設備廠的東捷,有機會從轉機變成長。據了解,今年七月若產品打入台積電供應鏈,就是真正的成長股。

市場盛傳東捷可望在新訂單挹注下,今年稅後EPS從預估的二元,上看四元;對照一五年稅後EPS○.四七元,一旦接單消息屬實,未來股價不容小覷。

台股震盪 挑「物美價廉」成長股日前才剛出脫倍數獲利的亞翔、現為《投資家日報》總監的知名市場專家孫慶龍,則建議在第二季台股震盪時,挑選「物美價廉」的業績成長股。他的選股邏輯是,首先篩選出近三月營收年增率皆超過一○%、本益比在十七倍以下,最後再評估產業成長性。其中光通訊與半導體設備,是他看好的兩大產業。

在半導體設備股中,孫慶龍尤其看好漢科、弘塑、漢唐;此外,隨著中國政府將啟動「進口替代策略」,積極發展自主的IC設計、晶圓製造代工、封裝測試,企圖打造一條龍式的半導體供應鏈,從國外進口機器設備、引進建廠服務,依舊是「必要」選項。他認為待股價拉回整理後,仍有大波段行情的投資機會。

至於在光通訊族群中,他看好光環、聯鈞、穩懋。根據研調機構,以砷化鎵為例,每台行動裝置須裝載砷化鎵IC的顆粒數,不僅已從二○○○年的一.三顆,成長到一四年的七顆,一八年時甚至將上看到十.九顆,未來爆發力值得期待。

成長股投資達人艾致富第二季則看好文創、生技、紡織、車用電子四大產業。文創他看好跨入VR產業研發的大宇資訊,認為該公司今年IP授權業務大增,包含授權中國拍攝網路劇、兩岸遊戲授權,今年稅後EPS可望較去年大幅成長。另外電子檢測廠宜特,除今年有機會爭取更多蘋果訂單,旗下汽車電子檢測廠德凱宜特,也是今年具爆發力的公司。

「主宰股價走勢的是未來,不是過去。」這是費雪在書中不斷強調的觀念。在短線交易盛行的股市,投資人唯有挖掘成長股,並長期持有,才能提高投資勝率,邁向財務自由。

撰文 / 謝富旭、林心怡、洪依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76

28 May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飛達控股(1100)在孟加拉的機遇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1,0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上週日到朗豪坊商場逛逛,看見一間專賣Cap帽的店鋪,數個年青人正付款購物,看清楚原來此店正是飛達控股(1100)NOP零售店!看過公司年報,零售業務去年收入只佔整體13%,更錄得輕微虧損。集團基本上多年來仍以製造業務為主,好像去年收入佔整體62%,溢利更是集團重中之重,因其他業務同時間錄得輕微虧損。

飛達控股為世界最大製帽企業之一,現時市值5億多港元,於2000年上市,多年前曾是受市場追捧的工業股,不過其後發展過度進取,分別開拓貿易及零售業務,於20082009年因金融海嘯而受美國業務拖累,連續兩年出現虧損。源於美國收入去年佔整體61%,現時業績仍較受美國經濟狀況影響。

另外,集團的生產基地本在深圳,但自受累於國內勞工不穩定、最低工資不斷上升及人民幣上升等因素,所以自2010年尾起,逐步將越來越多訂單外判給孟加拉的工廠以降低成本,不過初期因發電及公路等基建不足,加上工人質素稍遜,效果大打折扣,管理層便決定於2013年在當地自設廠房,製造業務於2013年下半年重回正軌,經過一輪磨合後似進入收成期,去年此業務溢利更按年升66%

不過,雖然飛達控股去年整體純利按年升59%,但收入卻按年下跌5%,管理層歸因於在深圳廠房減少員工並轉型為設計研發基地,並以應對急單為主下,擴大了的孟加拉廠房產能卻未能悉數滿足訂單的增長。現時內地員工數目有1,500人,計劃3年後縮減至800人,而孟加拉員工人數去年已增至3,100人。集團在今年8月將在孟加拉廠房新增4條生產線,預計今年全年可生產2,000萬件,較去年大幅提高43%。管理層預期孟加拉生產線明年佔比可由60%提升至70%,並正考慮再購入一幅土地興建新廠房,樂觀預計於2018年在當地目標產量可實現三位數字的增長。

管理層於是月上旬的股東會透露,自工廠遷至孟加拉後,今明兩年的訂單已滿,目前正與客戶洽談2018年的產能分配,配合生產線擴產,今明兩年收入理應增長不錯,加上當地基建逐步發展亦提升企業營運及運輸效益不少。

孟加拉現在是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僅次於中國,已擁有超過5000間紡織工廠,僱用約420萬工人,但政府管治、基建及治安仍有不少改善空間,加上當地地緣政治風險仍不算低,飛達控股現時已過度倚賴孟加拉從事生產,市場或在估值上打上折扣。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飛達控股(1100)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521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12

趙偉國:惡意收購總是不好,日月光張老闆知道否?日月光門紫光,祭出100%收購矽品

2015-12-21  TCW

日月光鬥紫光,祭出100%收購矽品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宣布投資矽品與南茂後,本刊在第一時間對其提出採訪邀約,他陸續以三封郵件親自回覆提問,完整問答如下:《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華亞科宣布將私有化下市,與紫光有關嗎?華亞科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美光與紫光共同持有的DRAM代工廠?

趙偉國答(以下簡稱答):華亞科私有化,我不知此事,剛才看你的問題才知道,更無從談起未來。

順便談我一些觀點,我剛知道,日月光邀約收購矽品,以我的經驗,惡意收購,總歸是不好,中國老話,和氣生財,不知日月光的張老闆(張虔生)知道否?

日月光全球排名第一,矽品第三,恐怕會有反壟斷問題,在美國、韓國、台灣、大陸,可以通過否?張總為什麼如此敵意陸資,他在大陸有沒有上市公司?他靠大陸發了財,為什麼如此敵意大陸?

問:在日月光決議一〇〇%收購矽品後,紫光會考慮加碼入股矽品嗎?

答:我們目前暫時沒有進一步考慮。

問:上次你接受本刊訪問時說,對台灣半導體業的投資,除了聯發科外暫時沒興趣,如何短時間內又談成這兩起新的投資?

答:確實說過暫緩對台投資,但沒說過「除了聯發科外暫時沒興趣」。

當時也是這樣想,但最近看到台灣各界,對於紫光對力成的投資案,給予積極評價,再加上矽品、南茂很優秀,所以決定擴大對台灣投資。

問:你認為目前這三起投資,會加速紫光跟聯發科合作的可能嗎?

答:在台灣政策沒有正式變動之前,無法探討和聯發科的合作。

問:台灣明年一月改選總統,目前是過渡期的看守政府,你會不會擔心選舉後,投資案又有變化?

答:我認為台灣有關部門應該會批准這些投資案。力成、矽品、南茂和軍事、安全沒有關係,我們也不謀求對企業的控制權,也不參與經營管理;這三家公司的收入加起來也沒有日月光多,所以也不存在壟斷問題,我看不出不批准的理由。

商業上的基本原則是對等,我們看看,是台資在大陸企業多,還是陸資在台灣企業多?為什麼台灣企業可以在大陸投資,大陸企業不可以在台灣投資?

問:如果最後台灣政府無法讓三起投資案都通過的話,下一步你打算怎麼做?

答:我認為台灣企業接受大陸企業的投資,有以下好處:一、減少競爭;二、促進經濟發展;三、增加就業;四、提高工資收入;五、留住高端人才;六、鼓勵年輕一代創新。

如果台灣官員真為了人民未來幸福考慮,應該徹底開放來自大陸的投資。我不知道,除了陸資,還有誰會來台灣大量投資。台灣外來資本少得可憐,年輕一代創業也少,台灣的未來在哪? (採訪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31

Front run


新一輪風暴,由歐洲早市引爆。

利率期貨顯示、下個月聯儲局加息機會率增加至94%,為今年以來最高水平,比月初68%急升26個百分點。

彭博形容、數據顯示下個月加息機會,其實已屆百分百。

聖路易聯儲銀行行長布拉德表示、一次過的加息可能會在12月,已經足夠令貨幣政策轉變為中性。

更表明通脹預期上升、對聯儲局來說是一件好事,而股市及美元匯價在美國總統大選後,已經重新定價,但整體仍然在過去一年的交投範圍內。

加息機會增加、令美元再次延續強勢,一度突破100水平,再創今次初高位,美元兌日圓更達110。

貨幣市場顯注波動、瑞士央行總裁已表明,希望干預匯市。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亦及壓,土耳其里拉跌至紀錄低位。

經常聽到似是疑非說法、就是聯儲局加息一次半次,不論對樓市、對資金市場影響不大。

實情係、市場利率既調節,跟本唔使等聯儲局出手,市場利率已經Front run完成調整。

以美國十年債息為例、由大選前1.86厘,飊升至2.3厘,升幅之快、之急、其實已倒數番08年金融海嘯。

而且明年加息幅度、絕對會令人意外。以美國抗通脹債券TIPS同十年期債息的息差,已經由脫歐時1.4厘,拉闊至1.93厘。按傳統智慧、呢個息差正係通脹預期,已經達到聯儲局警戒線近2厘水平。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之一Bridgewater 創辦人Ray Dalio表示,長達30年債券牛市已經結束,又稱目前債市跌勢仍未完結、但相信經濟在滯脹後可以再見光芒。

新債王岡拉克就稱、特朗普當選總統,好大程度是中下階層覺得被遺棄,預期新政府上台
亦難以即時改善經濟,按息上升不利中產,相信股市會有一段時間維持波動。

麥格理就指、貨幣政策已證明失效,政府主導抬頭,央行獨立性下降,揚言全球5-10年內會陸續採取中國經濟模式。

又指不論美國以及其它刺激政策,仍然需要大量債務發行支付,麥格理揚言,全球陷入通縮或滯脹機會高達八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02

脫給你看 你就看得清楚?

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計票結果揭曉,多數投票者贊成英國脫離歐盟。這一結果在英國及歐盟引發了“大地震”般效應。咦,奇怪了,明明在公投前幾乎所有民調結果都顯示“脫歐”意向略佔上風,怎麼一個如實反映民意的投票結果,反而令人既震驚又愕然?

由此可見,民意從來都沒被人重視過,更遑論被尊重。公投前那段時間,全球市場都當英國的民意冇到,爭先恐後“偷步”炒上,所恃的理據只有一個:博彩公司的賠率都顯示英國“留歐”機會較大。

民調與賠率,兩者的目標功能很不一樣,民調反映眾人的意願,賠率反映眾人的判斷。一個香港球迷撐香港足球隊,這是意願;但當香港隊對德國隊時這個球迷下注買德國隊,這是判斷。

故民調與賠率之別就是意願與判斷的差距,人們之所以漠視民調而更信賴賠率,是因為傳統民意調查存在太多的先天不足:

第一,傳統民調是靜態的,反映不出“民意如流水”的動態變化過程,民心甚麼時候變、怎樣變,變幅有多大,完全掌握不了;第二,傳統民調是滯後的,無論民調做得多麼精準,反映的只是做民調時的民意,而不是做決策時的民意;第三,統計誤差、樣本誤差、高拒訪率、被訪者故意誤導等客觀技術因素,也使得傳統民調的可靠性要打折扣。

反觀賠率,正好可以彌補傳統民意調查的不足:第一,賠率是動態的,可以及時反映出判斷的轉變幅度;第二,賠率可以實時反映即時的判斷變化,沒有滯後問題;第三、下注者就是訊息蒐集者,不會有拒答、故意誤導的問題,而且有賠率誘因,使下注者更有動機蒐集有利準確判斷的訊息。

既然如此,為何這次賠率會不堪一擊,被民調“完殺”?這就要搞清楚賠率所反映的是何種“判斷”了。在這個遊戲中,民意調查縱使有種種不足,有一點卻是很實在的,就是所反映的是“一人一票”的客觀意願。賠率呢,完全由注碼決定,大戶的一注,就能“代表”萬千散戶的“判斷”,更能由此結果影響千萬相關及不相關人士的判斷,而且,下注者並不需要有投票權。

英國“脫歐”公投是一場政治豪賭,豪到令整個國際格局天翻地覆,豪到令國際政壇風起雲湧,如此的賭局,又怎是小小的博彩公司所能掌握?故此,真正的賭局,並不在賭桌上。賭桌上的一點成本,就能令挺“留歐”者大安主義留在家裡不出來投票,最終的贏家是誰?歐盟分崩離析,又對誰最有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76

中国是全球油价暴跌的赢家?

http://www.xcf.cn/tt2/201601/t20160129_766161.htm

 文/作者 李俊(瞭望智库研究员)

  中国会是原油价格暴跌的大赢家?根据高盛的统计,大宗商品暴跌每年总计能为中国节省4600亿美元。其中,有3200亿美元是来自于低油价,剩下的则来自于其他能源、钢铁、煤炭和农产品。但大宗商品暴跌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只是反映在成本降低上。

中国是世界油价暴跌的赢家?

  中国是全球油价暴跌的赢家?

  国际原油似乎找不到地板价了。1月20日,27.56美元/桶的国际原油价格创下了自2007年以来是历史新低。换句话说,目前的原油价格要涨5倍才能到达2008年147.25元美元/桶的历史高点。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低迷以及中国经济放缓,美国页岩气产量的大幅增长以及曾受制裁的伊朗石油重新进入世界市场,尤其是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誓言将维持甚至增加其每天1020万桶的产量。

  疲软的油价正对全球能源行业产生破坏性影响,也给石油出口国,以及美国、加拿大、苏格兰和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压力。在全球范围内,多个项目被放慢进度、推迟或取消,这将会在两三年后开始影响石油的供应量。有能源分析机构预测,2015年到2020年期间相关投资将减少1.8万亿美元。

  负面的市场情绪也直接导致原油价格“阴谋论”甚嚣尘上。这也不无道理。

  冷战末期的1985年,在美国怂恿下,沙特指责前苏联、墨西哥等产油国无限制开采,决定不再捍卫欧佩克价格,迅速提高产量,追回市场份额。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1985年末更达到900万桶/日。其他石油出口国纷纷效仿。这使得前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前苏联经济一蹶不振。

  毫无疑问,石油是一种政治商品,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国家利益。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暴跌是自相伤害的阴谋论吗,历史是否重演?2016年会不会迎来石油价格的拐点?

  阴谋论的三个版本

  最有市场的原油价格“阴谋论”认为,这是欧佩克针对普京的花招。

  有观点认为,美国和欧盟与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希望通过打压油价遏制俄罗斯也是理所当然。

  据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计算,若原油价格需维持在104美元/桶,才能收支平衡;而在110美元/桶以上,才能为俄GDP做出正面贡献。彭博社针对32位经济学家调查中值显示,如果乌拉尔原油价格持续低于80美元/桶,俄罗斯将陷入衰退。

  另一个版本是沙特借机打击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及各种非常规油气开发、石油替代和节能技术的应用。

  造成油价暴跌的始作俑者是美国2006年兴起的页岩气革命。2013年美国页岩油产量达350万桶/日,使美国2013年的石油产量达到4.46亿吨,比2005年增产了44.4%;天然气产量达6776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产了34.5%。这些油气对美国的进口石油形成了巨大替代。从2005年至2013年,美国石油进口净减少2.46亿吨,减少幅度达39%。这是造成全球石油供大于求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加拿大油砂、北极油气、深海石油和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都超过65美元/桶,如果油价降至其成本之下,对于非常规油气企业将产生巨大打击,这将会让传统石油行业得到喘息。

  阴谋论的第三个版本最富想象力,即俄罗斯的将计就计。

  美国的非常规油气开发大多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的资本来源是曾经支持过IT革命的创业投资和风险基金,他们的财务模型和经营模式也非常类似IT企业。开发页岩油气采取了快打快放的生产模式,油气井产量迅速达到高峰,但也下降迅速,企业可以快速收回投资,再到资本市场募集更多的资金,打更多的井使成本降低。这种生产模式最害怕的就是资金链断裂,一旦资金链断了,泡沫就会灰飞烟灭。当年IT和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噩梦又会在页岩气革命中重演。

  于是乎有人大胆预测,俄罗斯想赌一把。虽然低油价将对生产成本较高的产油国造成更大损失,但美开采页岩油成本为每桶65至83美元,国际油价如果持续走低,美国将难以应对。页岩气泡沫破裂或可能再一次使美国艰难复苏的经济再次出现衰退。

  到底伤害了谁?

  无论哪一种版本,过低的国际原油价格是把双刃剑,伤害的绝非是一方。

  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5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萎缩3.7%, 2015年财政赤字为1.95万亿卢布(约合250亿美元)。

  “打压”油价的主角之一沙特也好不到哪儿去。沙特经济与发展事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受油价大跌影响,沙特政府2015年的财政赤字高达3670亿里亚尔(约合97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美国也不能幸免。随着油价的下跌,美国多家页岩油气企业的股价也应声跳水。自2015年4月以来,美国石油产量下滑了约50万桶,下滑幅度低于去年的预期,主要是来自墨西哥湾的新增离岸石油供应填补了页岩油产量的下滑。

  显然,假设美国故意主导油价下跌,难道它为了“打压”俄罗斯,就甘愿牺牲页岩油气这个“朝阳产业”、未来战略产业吗?

  与此同时,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正在日益加强,且根据2013年双方所签订的政府间协议和石油交易合同,俄罗斯将在25年内向中国增加供应3.6亿吨原油,合同总金额高达2700亿美元。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会是原油价格暴跌的大赢家?根据高盛的统计,大宗商品暴跌每年总计能为中国节省4600亿美元。其中,有3200亿美元是来自于低油价,剩下的则来自于其他能源、钢铁、煤炭和农产品。

  但大宗商品暴跌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只是反映在成本降低上。

  首先,商品大跌的直接收益是进口便宜了,但这是不计汇率波动的贸易收益,对于缺乏美元的国家来说,美元升值会加大它们扩大进口的难度,同时以本币计价的汇率损失会“对冲”一部分商品降价。

  其次,商品大跌对相关行业有破坏力,导致在高油价时的相关投资受损,如石油勘探、替代能源投资、炼油厂、新能源投资、矿山投资等,都变成了亏损的投资。

  再次,商品大跌是经济低迷的结果,经济下滑导致最终需求减少,表现为各国进口商品减少,这对商品进口国来说同样不是好消息。

  从更广的层面来看,油价下跌对此前用石油美元掩盖其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国家都构成了冲击。对新兴市场的原油进口国来说,低成本的原油所带来的好处远不及能源行业崩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源行业的崩溃将会改变石油美元的流向,降低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风险资产的偏好。

  花旗集团新兴市场经济部门主管Dacid Lubin指出:原油进口国显然在贸易中获益,在经常账户上可以反映出来,但这并不一定能支持经济增长。以印度和土耳其为例,两国在两年前受到外部不稳定的冲击,油价下跌让这些冲击不复存在。土耳其的非石油经常账户余额再度处于盈余状态,而2015年前11个月的赤字为280亿美元,低于一年前400亿美元的水平。而印度的经常账户本继续处于盈余状态,2015/2016财年的总财政赤字仅为180亿美元,占GDP的0.8%。

  但经常账户并不决定一切。土耳其的信贷增长处于崩溃状态:13周平均年化信贷增长为10%,远低于2015年上半年20%的水平。信贷增长的下滑与净资本流入的下滑同时发生并不是巧合:外商直接投资和投资组合流入的总和目前为负值。在印度,投资者的担忧不再是经常账户的脆弱性,而是印度经济可能不如GDP数据显示的那样强劲增长。因此,贸易所带来的正面冲击并没能刺激经济增长。

  因此,油价变化肯定会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但绝非全部。多数国家既是石油消费国,也是石油生产、出口国,无论油价上涨还是下跌,都不能笼统地说对某个国家有利还是不利,而只能看对其国内特定群体是有利还是不利。

  (本文作者介绍:瞭望智库是新华社批准成立的、立足于国情国策研究的智库机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44

AI 會自行進化?與Sentient 創辦人的一席話

一連三日的科技界盛會RISE Conference 上週在灣仔會展舉行,今年的嘉賓講者包括美國連續創業人Gary Vaynerchuk、4月剛在Nasdaq 上市的Cloudera 創辦人Amr Awadallah,誠哥投資旗艦Horizon Ventures 也投資的公司,包括正籌備在港IPO 的遊戲公司Razer 創辦人陳偉民、和人工智能公司Sentient 創辦人兼主席Antoine Blondeau 等,當然還有很多業界猛人,未能一一盡錄。

Antoine Blondeau 的演說深入淺出,說明人工智能並非只有大數據,也不單純為了進行預測,而是有效決策的工具。他又談到 evolving AI - 由AI 生成新的演算法(algorithms),就像生物學的進化論般,演算法會自行學習和成長,並建構新的演算法。人工智能研究向來需要極多科研人才,人力和時間成本不菲,evolving AI 可以不受此限持續發展。根據研究部副總裁Risto Miikkulainen 早前的訪問,演算法部門的研究團隊只有12人!



筆者有幸和Antoine 進行訪談,他除了介紹Sentient 人工智能的商業應用,更詳細講解背後的技術概念,令人眼界大開。Sentient 的AI 應用主要有三方面:股票交易、電子商務、和農業研究。Antoine 解說人工智能應用時,尤其是多維度的特質(high dimensionality),曾以高頻交易作比喻,指其決定性資訊主要是order books (即各大行的落單狀況,以求搶先買賣賺取差價),其它資訊對高頻交易成敗的影響相對低,所以屬於低維度性質,不需要人工智能處理或發掘各種因素的關連系數。Sentient 的AI基金買賣美股和日股,交易週期以日和週計算,基本上只long 不short。由於基金計劃於下半年公開讓機構投資者認購,估計籌集幾億至幾十億美元,為附合相關銷售條例,Antoine 現階段不能披露回報率。

Sentient 去年9月推出兩個電子商務應用工具,第一個是針對網頁設計的Ascend現時大部份網站設計都是static,即每名用戶看見相同的版面。懂得本土化的公司,或會為不同國家推出當地版本,但總的而言網頁設計和內容排列都一式一樣。據筆者所知,現時的網站設計測試大多沿用A/B test。Ascend 卻可以將網頁的所有細節,包括顏色、字體、內容、圖像和文字大小等自由搭配,並生成數百數千甚至數十萬種組合,再測試哪個版本能達致最佳效果 - 例如用戶瀏覽時間最長、購買鍵獲最多點擊等。高端女性內衣品牌 Cosabella 和網上媒體 ABUV Media 使用Ascend 生成160個和38萬個版本測試,網站轉換率(conversion rate)於七至八星期後分別提升了38% 和45%。這是很驚人的成效吧! 據知Ascend 的最低和最佳網站轉換率紀錄是6% 和 +500%,成效高低取決於容許調節的特質數量、原有網站設計質素,以及測試期的長短。一般而言,可調節的特質數量越多,效果越佳。

第二個工具是以用戶喜好作產品推介的 Aware。 現時大部份網站的產品推介,要麼根據用戶點擊歷史(例如Amazon 會傳電郵推介筆者曾瀏覽卻未購買的書),要麼參考曾購買相同產品用戶的其它購物記錄(cohort recommendations) ,結果整個產品目錄只有約20% 被用戶瀏覽。Aware 則嘗試學習實體店舖銷售員的觸覺 - 在不知道用戶歷史點擊和社交圏的情況下,「觀察」 用戶點擊的產品,然後在整個目錄中搜尋具備相似特質的產品。一般只需要二至五個互動,就能知道用戶的喜好。而且因為搜尋度較廣(產品目錄的100%),找到合心水產品的機率亦相應提高。已使用Aware 的電商包括Skechers (NYSE:SKX) 和 Sunglass Hut (其母公司為Luxottica Group SpA,OTCMKTS:LUXTY)。據 Antoine 透露,至今運用Aware 的電商,轉換率都提升約35% 至40%。

至於AI 的農業應用,Sentient 和MIT Media Lab 合作,研究在可調控光線、氣溫、濕度、水壓等各種因素的環境下,如何生長更優質的植物。首個測試的植物是羅勒(Basil)。傳統智慧是葉子大,香味會降低。若要香味濃,葉子必定小。而人類過往的知識經驗,是植物生長時每天都有8-12小時的黑夜,卻原來讓植物24小時都處於光線下會生長更佳。植物成長的「公式」是一個黑盒,Sentient 和MIT Media Lab 嘗試運用AI 測試並從中找出最佳配方。該研究只進行了六個月,暫時仍屬初階段,未來會以更多植物作實驗。

上述幾種的人工智能應用,令筆者驚嘆科技的進步。據Antoine 所言,evolving AI 的入行門欖極高,包括需要搭建巨型網絡、自動分流大數據、和處理數據流失的方案等,現時具備這種能力的科網企業只有寥寥數間如Google 和Amazon。而Sentient 早於十年前已開始研發evolving AI,技術領先同行。個半小時的訪談,筆者獲益良多,不論對系統交易、人工智能、未來產業等都有很大啟發。篇幅所限,未能全部列出,將來有機會再與讀者分享更多所見所聞。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60

隱藏的瑰寶(上)


把全香港劃分成廿五個區,小學生五人一組,自己看地圖,度路線,心口掛個勇字探索新世界。

不要讓人小看你年輕。但年輕就是本錢。頭大身細眼仔碌碌,就算擺明渾吉,就算冒昧搭訕,街坊街里個個熱情回應,好奇反問:「細路仔,你們今年幾歲?」

今年的主題是「隱藏的瑰寶」(hidden gem)。精力無窮的小男孩,出戰大埔。大埔太大,鎖定目標,先逛林村。許願樹,聽過未見過,小男孩興奮得圍着它團團轉。舉頭一看,怎麼樹上的橘子都是假的?翻查資料,原來老樹主幹曾經折斷,為了減輕新樹負擔,村民就決定用塑膠取代重甸甸的實物。

試玩不試玩?心癢,但盤川有限,還是「慳D駛」。說時遲那時快,遠處飄來一陣甜香,鼻子追着去看個究竟,原來是一家賣甜品的小店。把零用錢數清光,換來熱騰騰的茶果,你一口我一口,吃得口水流。眾人交換一下眼神,對了,相對知名的許願樹,這間甜品店才是隱藏的瑰寶!

做研究,由一條核心問題開始。小男孩好奇,店這麼小,竟能生存數十年?膽粗粗跟自稱林師奶的老闆娘作了長長的訪問。他們的結論是,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努力、真心和鄰舍關係。

小店的原材料來自大埔墟街市,客人來自社區,生意靠口碑。全家總動員埋頭苦幹,代代如是。林師奶說,做人最緊要不計較。大熱天時,街坊無幫襯,也主動遞上一杯水,讓路人歇歇腳,這就是人情味。小男孩意想不到的,卻是這一句:「我不想出名。太出名不是好事。」林師奶說,生意太多,就不能跟每位客人好好溝通。

做生意的初衷,是為了錢?抑或為了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擁有很多的財富?抑或很好的關係?小男孩吞下最後一口山水豆腐花,回程路上,把林師奶的一席話,好好消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758

澳洲布華人住宅區殘酷殺嬰案

澳洲布里斯本華人聚居的住宅區,發生殘酷持刀傷人殺嬰案。

被拒男子52歲,與妻子由大陸來澳不久,住在女兒和女婿家。女兒是銀行僱員,女婿從事炸魚薯條快餐店。兩老是特地前來,幫女兒照顧女嬰。

前日該男子狂性大發,用刀刺傷妻子和女兒,刺死三個月大的外孫女。

女兒披血向鄰居逐一拍門求救,警方奉召到場,制服拘捕兇手。

鄰居說兇手平日斯文安靜,表現疼愛外孫女,並無異常行為。

報道說兇手有情緒病,並在服用大陸帶過來的抗憂鬱症藥物。

唉,都不知道講什麼好。

本地報章新聞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890

娛樂萬花筒- 影視明星篇 (2)














李司棋1968年當選香港公主後,上《歡樂今宵》接受沈殿霞訪問.   當時李司棋仍未夠17歲,參加由東方選美公司(霍英東家族屬下)舉辦的選美會奪得冠軍,本應當選「香港小姐」名銜,但因為「香港小姐」一定要足18歲,才可以赴美參選「世界小姐」,未夠秤的李司棋只好拱手把「香港小姐」榮譽讓給亞軍翁茵茵,自己保留「香港公主」的名銜. 不久李司棋便加入無線成為藝員 















黃杏秀可謂科班出身, 既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又是無綫電視第四期藝員訓練班學員。黃杏秀是無綫力捧第二代三花旦之一( 其餘二人為鄭裕玲和趙雅芝)。她在幕前曾演出多種角色,尤以古裝扮相著稱,惟自嫁予陳百祥後即退出娛樂圈, 誠為可惜










尹芳玲和鄧光榮在電影《紅燈綠燈》 (1969年)中的劇照















1974年的汪明荃和伍衛國在拍民初劇集











左起雪梨, 曾江, 陳寶珠 七十年代的粵語片紅星.  曾江年輕時十分有型, 甚富時代感,一點也不輸於同期的謝賢和呂奇














1987年處境喜劇《城市故事》裡的郭晉安和唐麗球,當年兩人在劇中飾演一對夫妻, 現在郭晉安仍在無線拍劇, 而唐麗球則早已息影, 成為吳毅將的太太。當年這套劇集出了很多新面孔,羅嘉良、溫兆倫、郭晉安、梁思浩等















束起孖辮的黃韻詩(右),與靚妹扮成熟的梁小玲(中,李道洪前妻)、李司棋(左)齊齊伸出肉腿擺甫士















第七屆(1988年)無線主辦的新秀歌唱大賽, 分別由譚耀文和鄭秀文奪得金獎和銅獎.  當時的鄭秀文芳齡十六歲,而譚耀文則只有十九歲.  三十年後兩人發展迥異, 讓人概嘆, 其實不一定要贏在起步點















1977年林青霞和張艾嘉主演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 林青霞反串演賈寶玉, 張艾嘉則飾演林黛玉















苗僑偉和梅艷芳在《香江花月夜》的劇照, 兩人在拍《香江花月夜》期間有過短暫的交往,惟不久阿苗與阿戚複合(他們之前曾分手),梅艷芳股即退出了此段三角戀















陳玉蓮,  永遠的小龍女














相信較為年輕的一代都不會認識她.  她是苗嘉麗, 原名Margaret Mille, 本身是混血兒、爸爸是德國人,媽媽是中國人,苗嘉麗1966年在夜總會當歌星時,被呂奇發掘拍戲,在六、七十年代成為歌影視三棲藝人。1975年入無線, 曾參演電視劇《少年十五廿十時》(飾演賈思樂家姐), 八十年代息影移民美國,與香港娛樂圈中人完全斷絕來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