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談業績先想玩 賣出百萬暢銷書

2010-8-9 TCm




禮拜五下午一點鐘,對上班族來說,是一週的最後衝刺,甚至還得準備傍晚開始的加班工作。

不過,圓神出版經理吳幸芳這個時間正打算先趕場電影,然後赴好友的午茶約會;不止她一個人,公司大半同事也已一身輕便,準備前往瑜伽教室或游泳池畔報到。

一 週工作四天半,是旗下有七家出版社的圓神出版事業機構,過去十年的常態工時。這家公司比公務員少上半天班,但業績卻嚇嚇叫。高居近年暢銷新書排行榜,動輒 以十萬本為銷售單位的《龍紋身的女孩》、《最後的演講》、《佐賀的超級阿嬤》、《我愛故我在》等,以及二十年前曾寫下再版一百六十五刷紀錄的《野火集》、 作家林清玄的有聲書,皆是出自於這家出版集團,闡述吸引力法則的《秘密》一書,過去三年來更是已經暢銷近百萬本,改寫台灣出版業紀錄。

頑童 的大膽決策 週休兩天半,績效不輸大集團 眾所皆知,台灣出版業是一個過度擁擠的市場,全台超過三千家出版社,新書出版密度在全世界排名第三,面對的又是閱讀風氣始終有待提升的消費群,圓神出版事 業機構負責人簡志忠,卻大膽實施全員週休兩天半;不僅如此,他的同事除可領十四個月起跳的年薪,每年還加薪三%至五%,並享有免費的國內外旅遊,經營績效 絲毫不輸皇冠、城邦等大型出版集團。

「這樣不是很爽嗎?禮拜五中午就下班,週末你可以去香港一趟,出發去日本也還行。」年過半百已見稀疏白髮的簡志忠,一副頑童天真性格的說。

其實,在實施全員週休兩天半之前,圓神早在二十年前,禮拜三下午就提早在四點下班,「小學不是星期三下午都有課外活動課嗎,我最喜歡了,但到了初中就拿去上英文、數學,我就很挫敗。」簡志忠說,那時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能提早下班,大家去看電影就可以不必買黃牛票了。

「大概是我在學校待的時間不長,受一般制式思考的影響少。」身為國內前三大出版集團發行人的簡志忠,只有高中文憑,因為曠課時數過多,他還差點畢不了業,「吳祥輝是拒絕聯考的小子,我則是被聯考拒絕。」簡志忠笑著說,在他畢業之前,他讀的那所高中,從來沒有人考上大學過。

服完兵役出社會,簡志忠曾在報關行、貿易公司當小弟,挨家挨戶賣百科全書,開出版社只因為上班的百科全書出版社倒閉,對方應付的百萬業績獎金換回一堆庫存書,「他只給我一到七冊,但一套百科全書有二十一本,只好把其他的買回來,然後登記公司開始賣書。」簡志忠說。

因為學歷不高,為改善生活,簡志忠當時應徵工作,經常是靠給對方免費試用,「讓老闆知道我有多好用!」才爭取到工作機會。

簡志忠說,也許是很能體會謀職者的心情,他開公司對待同事,一向秉持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我去找同事,怕他在電腦上做和公司無關的事,遠遠就跟他哈囉,問說我可以過去一下嗎?」他描述在圓神辦公室和同事的互動。

他只要求公司同事一件事,就是早上八點五十分之前,一定要準時打卡上班,逾時罰錢當作公積金,「總要有紀律,才能有效率彼此溝通,不然你不尊重別人。」除此之外,他不談管理,也從不看績效砍人。

和簡志忠一起創業,共事長達二十八年的圓神副總經理林永傑說,簡志忠常說自己「不是一個勤奮的人,」週休兩天半覺得不過癮,多年前還提出週休三日的想法,最後是被他和其他主管擋下來。

簡志忠約談同事講話,多半是問對方為何不提早做好工作計畫,以致無法參加員工旅遊;他也不喜歡人家叫他董事長、執行長,稱他「簡先生」就好,他認為圓神沒有「員工」只有「同事」,因對大家是同樣在做事的一群人。

簡志忠認為,人應該是為生活而工作,而不是為工作而生活,很多企業家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努力工作,然後被報導為眾人眼中的成功人物,「我一點都不嚮往,覺得那是很苦的人生。」

他嚮往的是回到當一個小孩子的自在生活,甚至還主張,白天有陽光最精華,應該拿來穿短褲玩耍,而不是躲在辦公室上班。

不止自己愛玩樂,簡志忠也要求圓神這家公司七十位同事,同樣把玩樂擺第一。

因此,圓神出版社在春天就開始票選秋天的同仁旅遊地點,夏天就訂好尾牙開派對的場地;出國旅遊搭郵輪。簡志忠一定囑咐船公司幫每個人的房間都準備一瓶紅酒,晚上大廳舞會結束後還要為圓神同事們單獨加映一場。

平常上班,傍晚六點還不離開辦公室,簡志忠就出來趕同事下班,恐嚇單身女編輯「再加班就嫁不掉!」他認為,一個人除是職場工作者,還同時扮演人夫、人父、人子或人妻、人母角色,而非只是賺錢工具。

自創的大賓士理論 靠玩樂豐富視野,提升工作力 縮短上班時間,鼓勵同事們無樂不作,如何還能創造出令人羨慕的長紅業績?簡志忠有一套獨特的「大賓士理論」。

他比喻,一個人每天的時間就像賓士汽車的三星標誌一樣,工作、睡覺、休閒各占三分之一,但多數老闆希望的是,能否從睡覺、休閒各擠出一點時間給工作,或給更多加班費,讓員工更投入工作。

但他的想法是,如果能讓一個人的產出效益擴大,也就是這個賓士圖案的面積能夠變大,例如擴大三、五倍,如此一來,哪怕工作少半天、一天,也比只靠加班成長業績的對手強許多。

簡志忠說,把小賓士變大賓士,靠的槓桿就是透過表面上玩樂,實際上卻是充分感知環境,同事們因此不斷被豐富他們的視野和格局,以及對趨勢變化的敏感度。對的計畫,讓至少十二個月之後的未來讀者,願意埋單新書議題的出版業來說,是絕對必要的功課。

這也是簡志忠如此重視一年兩次同仁國內外旅遊的緣故。

十 八年前,他就帶同事們遠征剛掀開鐵幕的捷克、布達佩斯;赴奧地利、乘美國銀髮族夢想之旅的愛之船,讓大家穿燕尾服禮服參加舞會;登愛琴海和希臘小島,今年 秋天則是前進土耳其,「讓大家體會另一種生活滋味,看事情也會有不同角度,最重要是恢弘自己的氣概,賓士就可以變大了。」他強調。

童年的樂 觀體悟 貧窮依然歌唱,永遠都像貴族 出版業高度競爭流動率更高,但在圓神,半數以上都是一待就是八年、十年的資深同事,在資深同事們的眼中,就算早年圓神獲利能力不如現在,簡志忠還是如此慷 慨對人、帶頭玩樂,「簡先生從不苛責業績沒達成,他認為身、心獲得安頓,有幸福感才有工作動力。」和簡志忠共事八年的吳幸芳說。

簡志忠的大方,甚至金融海嘯期間也不見他為業績愁容,讓許多朋友以為他是世家子弟,靠吃不完的老本開出版社。

「從我懂事開始算,到離開家出外工作之前,我們家搬家二十三次,看得出我是窮人家的小孩嗎?」簡志忠談起他的兒時歲月。

出 生彰化田中小鎮的簡志忠,祖父曾是鎮上最有錢的人家,含金湯匙出生的父親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通,認為「謀生」是全天下最不重要的事情,因此,在遭遇二二八事 件,家產一夕幾乎全數充公的變故之後,簡志忠一家六口面對的,就是天天上門的債務和不斷搬遷,「因此,從小我就告訴自己,長大以後不要被金錢所困。」簡志 忠多次重複這句話。

豐富搬家的經驗告訴他,房子大小和一家人幸福不幸福是沒有關係的。

他形容,那時住的經常是人家房子後面搭 出來違建,搭起木板棉被鋪一鋪,就是全家睡覺的統鋪,屋外有一個煮飯的爐子,遇雨就像露營一樣,「真的,搬家一點都不麻煩,書包背著就走。」簡志忠說,媽 媽最苦,因為上門討債都是同學的爸媽們,但媽媽總帶他們小孩唱歌作樂,兄弟每個人都很樂觀,「再怎麼窮,我們怎麼看都像是貴族,因為,我們的心始終不曾被 金錢所壓抑。」

因為不想被金錢所困,就算創業有成,簡志忠也不願靠追逐業績,累積更多個人財富。「業績沒有成長,但同事們的身、心如果能得到安頓,也很有價值。」他認為。

「很多人賺到錢之後,還是被錢所困,窮困時是被沒錢所困,現在是被有錢所困,一輩子當錢奴才。」在簡志忠的價值觀裡,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很少,更買不到幸福感,年紀越長越相信,錢能買到的東西基本上對健康都有害,就算留給小孩也是有害的。

他認為,很多人賺了錢還是被金錢所困,歸根究柢就是「恐懼」兩個字。例如,恐懼公司沒有跟上這個社會,為生存就一定得競爭、不斷成長的價值觀期待;對物質的依賴也是一種恐懼來源。

簡志忠比喻,就像一個人從小就被告誡,如果不努力認真好好念書,就考不上中學、大學,然後嫁不掉、娶不到老婆,下場是找不到工作、買不起房子,一開始,恐懼只是一株芽,最後卻長成枝葉繁盛的大樹,但從此卻忘了回頭看身邊隨手可得的幸福感。

「我朋友說要報名上月球旅遊,我說他平常都不看月亮了,上月球有什麼意思?前兩天台北上空月亮少見的朦朧,有誰注意到?」他舉例說明他所嚮往的幸福。

暢銷書的終極秘密 讓員工對工作有感情,不瞎忙 問簡志忠,圓神一年出版的新書不到兩百本,台灣書市每年出版四萬多本新書,為何圓神新書總能擠進暢銷書排行榜,別家出版社不看好的《秘密》翻譯書,竟可以暢銷近百萬本,他的秘密又是什麼?

簡志忠說,「不瞎忙。」一本書從簽作者、談版權,到校對、發行、行銷,至少有九道關卡,其實同事們也常檢討,很多環節可以做得更好為何沒有。

他 認為,每個環節圓神的同事,做事都很精準、不瞎忙,但能這樣,必須這來自每個人內心對工作都充滿感情,所以他們閉上眼睛就能看得讀者的面孔,了解人群期待 的是什麼,選書嗅覺自然敏銳;常常想怎樣能排除讀者的閱讀障礙,如何能帶給愛書人更多的幸福感,自然就會盡力把事情做到最好,而不是靠老闆天天談業績成 長,因為,「談成長,就充滿壓力、充滿不安定感。」

簡志忠相信,如果可以因為提早下班,讓同事們身、心獲得平衡,人生豐富,他就會希望明天 快快來,因為可能有什麼好事要發生,這才是每個人都嚮往的真正富裕。「我看我同事一本書還沒上市,就已經快要忍不住(昭告天下)的樣子,因為他知道這本書 又要暢銷了,而不是靠你逼他要成長、要成長。」這就是簡志忠和他的出版社的終極秘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97

不談水果其他都談 江朝瑞配息釋出誠意

2012-03-26  TWM



宸鴻董事長江朝瑞日前大陣仗邀請 媒體及法人去廈門總部參觀,面對媒體及法人對技術取代及同業殺價競爭等問題,他可以說是無話不談,毫不迴避,只有被問到大客戶蘋果的訂單時,才會說,「拜 託,不要讓我們被罰五千萬元!」宸鴻的大客戶是美商蘋果公司,包括iPhone及iPad的觸控產品都以宸鴻為最大供應商,不過,每次被問到蘋果公司時, 江朝瑞從來不稱蘋果公司的名號,都改稱「水果公司」,因為,只要洩漏水果公司的機密,就可能被重罰,最高金額五千萬元。

去年,宸鴻因為股票股利只有○.五元,被投資界批評太「寒酸」,江朝瑞說,實在是因為去年資本支出太大,已超過去年的現金水位。今年由於資本支出已降到剩 一半,因此便從善如流,配發二十元現金及三元股票,希望能夠讓外界看到公司的誠意。

確實,宸鴻目前股本二十三.五億元,但去年營收達到一四三三億元,是股本的六十倍,股本是相對小了一點,可以適度增加股本。隨著江朝瑞順應時勢,積極與外 界改善關係,加上今年高配息及高配股,也讓法人對宸鴻的除權行情充滿樂觀預期。

(林宏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6

閉嘴不談匯率 卓永財拒絕再當箭靶

2013-07-08  TCW
 
 

 

上銀科技(簡稱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最近背了兩個黑鍋,這讓六月二十八日上銀台中股東會現場,成了一場解釋大會。

「(9B總裁)不是我講的,」不等股東和媒體詢問,卓永財就搶先在致詞時喊冤。日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參訪上銀、和中部業界座談時,他身為工具機公會理事長,代表業者建議新台幣可適度貶值一○%、到三十二元兌一美元;隔天竟刊出他嗆央行總裁不肯貶值救廠商,卓永財十足成了箭靶。

股東會後,記者再問卓永財匯率,聽得一旁的上銀總經理蔡惠卿趕緊滅火:「不可以再害董事長了。」卓永財也無奈表示,匯率是複雜議題,「代表業界反映心聲後,就要回頭打拚事業了。」

另外,陸續有外資對上銀應收帳款偏高、高成長不再等疑慮,持續發布減碼、調降目標價報告,使得上銀股價從前年最高四百,至今一路腰斬逾一半,卓永財可說是又背了全球景氣低迷的黑鍋。

卓永財說,中國代理商庫存已陸續消化,第二季應收帳款有望回沖上千萬美元,六月營收有機會重回新台幣十億元大關。有「喊話」有差,果然七月一日股價逆勢上漲超過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30

CIA首次承認51區存在 對外星人避而不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381

在《獨立日》和《X檔案》中多次露面的51區一直是人類隱藏外星人或飛碟的秘密場所,美國軍方長期以來對該基地存在的否認態度也使得其更加神秘。但近期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一份解密文件中指出,51區是存在的!

儘管這份文件在承認51區存在的同時,並未提及外星飛船或是外星人的消息,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這神秘區域的探索欲。

CIA在一份長達355頁的最新解密的文件中揭開了51區的神秘面紗,路透社援引文件指出:

確實有一個被稱為51區的航空測試點,其位於拉斯維加斯西北部的80英里處。該基地主要是在20世紀50年代用來測試U-2高空偵察機。此後,包括超音速偵察機A-12、代號為OXCART和F-117等多種絕密飛行器均在此進行了測試。

不過,UFO的愛好者們可能會因此而失望,英國衛報援引該解密文件指出:

因為U-2偵察機的高度很高,當人們看到U-2偵察機反射的光時,自然會把它視為UFO。在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有一半的UFO報告可以用U-2偵察機和其他OXCART飛機來解釋。

儘管如此,這些解釋仍難以消除51區的神秘身份。

在眾多關於51區的神秘傳說中的羅斯威爾飛碟墜毀事件就是之一,當時盛傳飛碟在羅斯威爾墜毀之後被運往51區。而CIA在這份文件中並未提及這一事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31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且看這場好戲…… 今兒不談牛市熊市,只是看場好戲: 價值at風險

來源: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1778237

今兒不談牛市熊市,只是看場好戲:

$旋極信息(SZ300324)$ 這股票絕對算是2014年行情的典型代表,今天漲停後已經成功成為2年10倍股。年初總市值30多億,去年底部啟動時市值20億不到,流通盤只有6560萬,本來就處在TMT行業中的信息網絡安全的風口,並且去年年底還收購了手遊,最近還扯上了軍工題材,進軍軍工產品。網絡安全、手遊、軍工、三個概念每一個值10億市值不為過。

最奇葩的是,十大股東被中郵系基金承包了,合計持股約2000W(流通盤也不過6500W),沒記錯的話中郵核心成長是去年的冠軍,果然這種冠軍都是造神運動的產物。


一般類似做這樣市值管理的管理,必然有增發或減持的行為。旋即信息也不例外,雖然高管和大股東股份都在鎖定期,但不影響他玩增發。

我好奇地是 旋極信息 最終要怎麽收場,要知道進去抱團大漲容易,但想要全身而退就不容易了,只怕基金們入戲太深無法自拔了。坐等好戲上演

另外3場大戲:

1.如果年初投資市值低於15億的股票,今年來的平均收益為70%以上,要知道其中還包含很多仍在停盤漲幅為0的股票(沒跑贏的都來跪下吧,反正我是給跪了)。與此同時今年的增發金額也創歷史了,其中六成定增屬於重組並購,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殼資源那麽值錢。除了總市值小的公司,實際流通市值小的公司也一樣大漲(實際流通市值是剔除大股東持股和其他的鎖定股份外,當然這里不包括大藍籌)。這里不得不說中創信測,別看總市值1300億了,其實年初的時候流通市值不過25億,所以活生生的炒了那麽高,反正控盤容易就行,資金也不會考慮信威1300億市值是個什麽概念(就真算牛逼,但能值3個中興?更何況信威是一個不靠譜的公司)。

雖然今年是說好了100個IPO,但明年呢?後年呢?註冊制就當是閹割的吧,但總歸批量IPO是板上釘釘的。接下來這殼股票炒作的戲要怎麽演?最後瘋狂還是繼續瘋狂,真是值得期待的一場好戲。

2.稍微看了看參與市值管理(重組、並購、搞題材)的公司,減持和增發的比例高的驚人,而且在增發或減持前後股價都在持續飆升。這都不難理解,增發前想要賣個好價錢很正常,至於減持等於大漲歷來是A股的神邏輯(比如最近的中超電纜,大股東前期連番套現,9月22日再度減持5%,並預計未來減持比例將不低於5%,股價反創了新高,在今年解禁減持潮下,股價連續大漲創下新高的不在少數,雖然不能說減持等於利空吧,但那麽多公司減持等於新高這正常嗎)。此外,據統計截至9月15日,今年以來共有約2000份上市公司董、監、高辭職公告,而真正離職的高管遠遠超過了公告份數。平均不到3天時間就有1位上市公司董事長辭職。想想也對,心靈自由+財務自由+吃喝玩樂+享受人生是每個人畢生的追求,現在有那麽高的股價擺在高管面前,你讓他們怎麽能把持得住?拼什麽命,上什麽班,辭職套現趕緊走人,不賣的是傻子(當然也有真正有夢想有追求的人,但這些公司都是腳踏實地的發展,根本不需要市值管理,而且這些公司根本是鳳毛菱角,不可能像現在一樣遍地都是)。

雖然現在這場市值管理的戲演的是精彩紛呈,但按這樣的減持速度下去,過不幾年就會像港股美股市場里一樣,出現好多沒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也不知道到時候誰領頭去做市值管理呢?散戶A還是散戶B?這又是一場值得看的好戲。

3.融資余額在融資門檻降低、標的擴容後不斷刷新新高。有很多人期待融資盤進大藍籌帶起來主板的牛市,我就不說基本面支不支持的問題吧,就看成交數據就知道夢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中小板總市值4.4萬億,近兩年成交額平均450億,創業板總市值1.8萬億,近兩年成交額平均230億,上證50總市值不到8萬億,近兩年成交額平均200億。其實這很好理解,新增的融資標的基本都是小盤股,如果融資盤能把主板帶起來早帶起來了,顯然大量的融資盤是奔著融資買小盤股去的。至於為什麽奔著小盤股去,也很好理解,畢竟那麽多減持的資金拋出來,股價還要創新高,總要有人來接盤,不是嗎?況且,這些資金還肩負著把60-70倍PE的小盤股拉向100倍PE的代號為“牛市”的這個史詩級別難度的任務。當然最主要問題還是當下的發行制度、退市制度、法律制度、市場構成、資金利率和成本、經濟轉型等一系列問題導致我們的風險偏好很高。

對於融資帶來的上漲或牛市,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悲傷好。高興的是持有的藍籌股也能跟著大漲,悲傷的是融資盤對市場是正反饋的,漲得越多融資越多,融的越多漲得越多,反之跌的時候亦然。現在那麽高的融資余額意味需要更多的融資盤才能漲,也不知道還剩下多少資金空間了,要是趨勢出現逆轉,就是崩潰(俗話說病來如山倒),這10%成本的融資盤可跑得比誰都快,到時候多殺多真是一場好戲。

另外,雖說主流資產被邊緣化也不是一兩天了,但小盤股成交額現在是不是有點嚇人?真的要用新增的融資標的和新股來安慰自己繼續掩耳盜鈴嗎?不過現在看來,市場上的資金也是破罐子破摔慣了,根本無所謂大跌,反正還有期指可以對沖嘛,買多小盤賣空期指不是一直以來的策略嗎?但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兩頭吃癟。這又是一場好戲

4.最精彩的一場好戲要留到最後。

現在到處充滿了瘋狂。大多數人都在為“牛市”的開始尋找理由。都想證明“這次不一樣”。想象一下,如果現在牛市來了,會以什麽樣的方式呢?是繼續把擊鼓傳花的遊戲玩下去,把題材概念股、高估垃圾股、重組並購股、各種小盤股、次新股的估值從60倍炒到100倍-200倍?還是大藍籌獨漲帶領指數的牛市呢?在發行制度、退市制度、法律制度、市場後構成、資金利率、資金成本、風險偏好、經濟低迷未轉型等一系列條件不具備的基礎上兩者都不可能發生,最大的可能也只有高估值個股的超級大熊市。顯然,常識是什麽誰都知道,但要在瘋狂炒作賺錢效應遍地的A股一直堅持常識做投資真的很難。感嘆這世上的誘惑實在太多,要在花花世界里堅守自己的夢想和原則,實屬不易。我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要記住來時的路,脫離喧囂和繁華,尋找屬於自己的一份寧靜。

我們既有全世界第二便宜的藍籌股,又有全世界最貴的小盤股。現在兩者的估值差距達到全人類歷史罕見的程度,雖然長期看,常識告訴我們泡沫必定破滅,但短期面臨如此巨大的估值差距,市場會如何演繹火焰和海水的博弈呢?誰都猜不到A股的《冰與火之歌》這出劇的結局。反正我寧願選擇被凍死,也不要被燒死。

不說大規模離場吧,但至少要保持持倉的冷靜,持有盡量安全的品種。我持倉8成,算很高了吧,但我覺得我不懼怕指數的下跌,我認為指數下跌空間也有限(或1800極限,甚至很可能依靠優質ROE的藍籌股而緩慢上升),因為我持有的大部分是低估的,最差也是估值合理的股票,所以如果持有的個股下跌,我會繼續加倉,反正個人有不斷的現金流,管理的賬戶也有不斷的新進資金。

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我根本不羨慕嫉妒恨那些題材股漲多高,也並不是多想證明個股的大熊市,我只想做一個觀眾,如履薄冰的買幾張最便宜最沒人要的座位票,躲在角落偷偷的看一場一場好戲上演,我很好奇這些戲到底要如何收尾。不是以泡沫這首歌收尾呢?

泡沫:

美麗的泡沫 雖然一剎花火
你所有承諾 雖然都太脆弱
愛本是泡沫 如果能夠看破 有什麽難過

再美的花朵 盛開過就雕落
再亮眼的星 一閃過就墮落
愛本是泡沫 如果能夠看破 有什麽難過

全都是泡沫 只一剎的花火
你所有承諾 全部都太脆弱
而你的輪廓 怪我沒有看破 才如此難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23

車易拍王鐵忠:不談追求,但要做一件讓自己驕傲的事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6/148603.html

目前估值近10億美元的車易拍,已然是二手車電商中最具實力企業之一。“我也說不上多有追求,就是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想做一件能讓自己覺得驕傲的事。”王鐵忠說。
 
\1992年,我買的第一臺車就是二手車,一輛伏爾加。我研究二手車行業的創業機會是從1999年開始的。當時我就想,能不能用互聯網的方式來賣二手車?那時真沒法做,因為二手車行業從業者,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沒人用電腦,一個用電腦的都沒有。
 
在這十幾年的歷史當中,中國二手車交易行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售車全部靠人的經驗。售車的第一個環節是檢測車況,由評估師檢測完後進行估價。評估師都是靠自學,沒有師傅教,因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如果從業者完全依賴經驗,這個行業是不可能做大的。過去的手藝,為什麽現在有些叫文化遺產了?因為它沒法標準化,做不大。
 
2004年,我做的網遊點卡銷售公司被收購後,我想做一個二手車連鎖賣場。這就必須解決收車問題,而這又不能靠人,那我就要開發一個檢測系統,把評估師的經驗變成一個標準化、系統化的知識。
 
我覺得可以做,是因為我太懂車了。我雖然不是學這個的,但對機械這些東西可能也算是有天分。普桑、捷達、富康,拆了再裝上,對我而言都沒有什麽難度。但我們幾個合夥人對做檢測系統是有爭議的。搞這套系統,成本非常高,而且周期非常長,基本上三年內不可能完成。
 
說實話,如果當年持續做網遊做到今天,我掙到的錢可能會比現在要多。我上一個公司的股東之一是陳昊芝。或者我做二手車,不做車易拍這個事,我做個黃牛,也能很賺錢。我用一點點互聯網的手段,做得有點格調,一年賺個上千萬不是問題。
 
但我不想做。掙點小錢沒什麽意思。做車,是我一直的願望。我也說不上多有追求,就是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想做一件能讓自己覺得驕傲的事。我當時算是頂了很大的壓力,力排眾議。我的搭檔們覺得,既然你想這麽做,那就支持你吧。
 
現在看來,這說好聽點叫執著,說難聽點是缺心眼。
 
我也懷疑過自己,但不是開發系統時。那時一切都是有希望的,我會想著說,我的東西出來了,我就怎麽怎麽樣。人在充滿希望的時候,反而沒有什麽問題,最難受的是2008年系統開發完成後。那時,我們確定線下連鎖賣場做不成,因為我攢不起二手車庫存。比如從哪里收車?沒有上遊。另外,我也拼不過車販子。即便攢到車,二手車價格變動非常頻繁,庫存風險也很大。而且我本來就想做一個相對比較輕的公司,我不想做那麽重,我也不會管理那麽大的公司。
 
那要不然,我去賣這個系統吧。我就帶著這個,到全國各地跑,給那些黃牛們演示檢測系統,很淒慘。大家都說好,但誰也不買。一套設備才賣幾千塊錢,我們一共就賣了幾十套。我養不了家,也養不了公司。迫不得已,我得賣房子。
 
不行,我不會玩。我懷疑自己走的路。我猶豫了。我問團隊,是不是還繼續做?我們不知道該怎麽弄了,而外面的世界是,電商正在融資。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用不著跟別人比,坦率地講,比也比不了,我沒有劉強東的本事。我把楊雪劍(車易拍CEO)叫了回來,我們研究決定,既然沒人做上遊,我們就自己來做上遊。
 
今天,外界覺得車易拍一切都行,那如果不行呢?不行的話,我們就什麽都不是。當年我對別人談不上什麽羨慕不羨慕,今天車易拍的估值也真沒有什麽值得興奮的。

真的是那句話,成王敗寇。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51

深度專訪》二個半小時 從個人到工作無所不談 不合作,最終我們會贏聯發科 趙偉國:因為我錢多嘛!


2015-11-09  TWM

「什麼都可以問,沒問題。」趙偉國豪爽直言,大談發跡、生涯規畫,甚至是挖角高啟全。紫光未來布局,究竟他還有什麼樣的盤算?

十一月三日,《今周刊》採訪團隊在深圳五洲賓館,專訪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

「什麼都可以問,沒問題。」趙偉國豪爽地說。長達二個半小時、一百五十分鐘的專訪,從他整併聯發科的計畫、發跡過程、挖角台灣DRAM大將高啟全、到國外媒體認定他是因大陸前總書記胡錦濤之子,胡海峰的支持,才能大展身手,在採訪過程中將一一求證。

談聯發科》

展訊可以賠錢做生意,

聯發科一定撐不住

他一改過去的低調,大談他的計畫和作法,以下是他的專訪紀實: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如果可以投資聯發科,你打算怎麼合作?

趙偉國答(以下簡稱答):聯發科、展訊如果未來能夠合併,在移動到物聯網領域,包括數位電視這些領域可以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合併後是什麼情況,我也還沒有仔細想這個事情。

事實上我和蔡先生蔡明介也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沒辦法談,(台灣)政策已經決定了,你沒辦法談業務,總不能談天氣吧。

問:外界擔心,合併之後,聯發科就會失去主控權?

答:我是希望聯發科跟展訊合併,目前聯發科肯定是比展訊值很多錢,現在估值,可能大家併完,台資還是大股東。聯發科是展訊估值的大概兩倍以上,肯定它更值錢。

問:聯發科不跟紫光合作又如何?

答:他(展訊)這樣打下去,最終肯定會贏聯發科,因為我的錢多嘛!

展訊可以不賺錢,聯發科能不賺錢嗎?因為我的資本比他強大,我每年可以賠錢,我可以一直賠,現在展訊只是我的一小塊,我別的生意賺錢,展訊假設我一年賠掉二十億元,那聯發科會賠掉更多錢,他慢慢就受不了,他又是上市公司,對我們來講,所以這種競爭壓力結果大家都是(輸),生意人求財,但沒辦法。

談投資台灣》

現在是台灣最後競爭

機會,過了就沒有問:台灣擔心開放之後技術流失,你覺得呢?

答:美國就不怕技術流失?中國不怕技術流失?這種非常短視的,甚至是愚民作法,愚民政策,表面上保護你,其實在害你。

那我們為什麼願意來投資台灣企業?比方力成,我們用我們資源和他合作,他獲得發展,等於我發展,我想台灣擔心主要是安全,到底他(指投資)對安全有什麼影響?

我沒有謀求力成主控權想法,其實我至少可以要兩個董事,百分之十幾就可以有四個董事席位。

我認為現在是台灣經濟最後一次機會,為什麼這樣講?第一,大陸正從傳產向科技業升級;第二資本會對外輸出,如果大陸十年以後布局完成,發展像美國一樣相對 穩定的狀態,還有哪個國家地區會對台灣大規模投資呢?沒有!這個機會過去之後,至少再十年二十年,我看不到台灣還有(同樣機會)。

問:你怎麼跟高啟全聯絡上的?

答:我們決定進入產業後,就要找人,其實也不限定是台灣人,也許日本、韓國、美國人,恰巧有人說到他。

七月分吧!我們只見到一面,就談得差不多,我沒有特別說服他,就是談彼此想做什麼。他其實一直想找一個有足夠資本支撐的平台。他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平穩離開,不要影響華亞科、南亞科發展,不讓台塑受傷害。

對Charles(指高啟全)來講,這平台就更大,他可以在各個方面運用對記憶體產業的了解,我們不是要他去弄個DRAM的工廠。其實,我們現在正在進行NAND的相關方案,用一百億美元蓋一座廠。

談個人發展》 

做房地產只是要賺錢,

所以轉去接紫光

問:可否談談你自己的商業經驗,你是怎麼挖到第一桶金的?

答:你去網站查新疆健坤房地產開發公司廣告,○六到○九年,我就那個時候賺的錢,過程和每個大陸做地產老闆都差不多,你看看萬科的發展,○八年每個禮拜房子都在漲價。

當時我做房地產原因,第一個我覺得這市場很大,九○年代中國人有自己住房的人很少,但我在北京做不了房地產,我在新疆出生,剛好有個同學在那做房地產,我就跑去找他。房價上漲是○六、○七年一下衝上去的。

問:個人資產如何四年快速累積?

答:我去新疆,其實就帶了一百萬人民幣,我○九年到紫光,我算算資產加現金大概有四十五億元,我來紫光投了六億五千萬現金,我現在在新疆還有房子在蓋,估計要賣十年,一坪米賣一萬元,還有一半利潤,原來拿地比較便宜嘛,一坪也能賺個五千元。

問:為什麼又要去接紫光?

答:我去新疆是為了賺錢,但不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還是要做技術;另外房價也不可能無限上漲,所以我回來,當時是清華想到紫光這樣下去不行,就找我和我談。

問:為何你接手時,媒體報導紫光重組有問題?

答:那件事情正好可以看出我不是有政府背景的人,因為看他們寫的股東怒斥國有資產流失,肯定認為我們是民營企業嘛,他說這個國有資產流失,主要是紫光這個 品牌比較值錢,資產是很爛,但是品牌值錢,所以認為便宜嘛,我入股價錢便宜,他本來不想我進來,因為進來貪汙腐敗就不能做了,對大陸人來講,恐慌的背後都 是利益。

問:在銳迪科收購案裡,紫光的力量大到可以跟上海市政府競爭?

答:其實不是,我是在海外完成收購的,因為我在大陸得不到路條(註:官方許可)。你做完了後就沒人管你,就是我沒有申請大陸那個對外投資路條,我就直接在 海外完成收購,拿不到路條,資金沒辦法出去,我就在海外借錢,也不多嘛,九億美元,收完之後沒人管我,再自己買回來。

問:《華爾街日報》問過你是不是政府的白手套,你的答案是?

答:政府是離不開靠不住的,政府還需要拿我們當白手套?要是白手套,美國政府早不讓我在美國投資,美國都來調查過我,我所有背景材料,相信他們都一定看過。

問:習主席去美國,不也帶你去?

答:馬雲、馬化騰都去了,大陸企業做好必須跟政府好,台灣也一樣的。

問:你花這麼多錢投資,政府的大基金有投資你嗎?

答:到現在還沒投進來呢!因為他們決策比較慢,我後來都不太想要,但是我又怕他投給別人,早先我就說我反對它們(大基金)。

談紫光投資》

用股票賺取資金,

才能以小吃大

問:為什麼紫光股份資產只有四、五十億人民幣,卻能花二百四十億元人民幣買威騰(WD)?

答:紫光股份我第一步是定增二百四十五億元(向特定人發行股票),之後它淨資產就會到三百多億元人民幣。

問:接下來都會用這種方法做?

答:我不能說,其實你可以猜他會用什麼方式來玩。

問:在台灣,公司能以小吃大的並不多,你怎麼做的?

答:你看,那個資本是在股票賺的錢對吧,那我獲得了新的投資資金,不就一舉兩得的事情。

問:那會不會泡沫?

答:正因為現在泡沫大家才會投嘛,沒有泡沫誰會投資。現在我買的便宜嘛,我貴一點賣給大家。我賺的實際上是這個錢嘛。

問:紫光集團究竟賺不賺錢?

比如說展訊跟銳迪科,我是以一百六十億元收購的,我作價三百六十億元讓英特爾入股,我等於資產上締造了兩百億元。

然後給團隊給了四十億元,我們拿了一百六十億元,這是一種賺錢,帳面資產增值。

第二種是像紫光股份,完成後我會持有紫光股份五億多股,股價現在是九十多元,如果股價是一百多元的話,我是二十六塊五毛一的認股價,等於帳面可以賺到五百億。

問:展訊和銳迪科會再上市?

答:肯定會再上市。

問:美國媒體估計你的身價值二十億美元?

答:很難說值多少錢。但是你要想算,你可以去算那些上市公司,我在紫光集團大概占四九%股份。健坤有七○%是我的。我對這個不是太關心。

問:外媒報導,你接手紫光時,胡主席的兒子胡海峰正好在清華控股裡?

答:沒有,他原來在同方,我們是同事。

問:你們認識嗎?

答:不是太熟。他年齡比我小。在我朋友中,沒有任何一個領導二代,因為我就是不需要。

趙偉國語錄 透露處事態度

人生處世態度

☉「在挫折面前要有毅力,在誘惑面前要有定力,在機遇面前要有魄力。」☉「先做人,後做事,厚道做人,精明做事,做人可以吃虧,做事不能吃虧。很多時候,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廣交友,慎交友,深交之人,寧缺勿濫。」

對產業發展的態度

☉投資IC設計產業是「但求所有、不求所在」,也就是說,在乎企業的所有權,不求企業在不在大陸。

對成功的看法

☉「成功是成功之父」,他認為一個人成功的閱歷更有可能帶來下一個成功,寧可成本高一些,也要選擇一個有著成功做事經歷的人——那怕是小事。

☉堅信「辦法總此困難多」。因此他不會抑鬱、感覺不到壓力,每天吃好睡好、心無旁騖。

人是商業的主角

☉「最大的問題是團隊,領軍人物太少,出類拔萃的幹部太少,真是三軍易得,一將難求。」☉「企業家認識的人不需要太多,上面有幾個鐵領導,社會上有幾個鐵哥們,再有幾個能幹的鐵下屬,加起來,不用超過30個人,包打天下。」

企業家需具備的素質

☉要有社會理想,即內心深處的一種精神力量

☉要有政治智慧

☉要有經濟頭腦

☉要有管理能力

☉要講義氣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60

豐田章男「不談數字」 獲利如何飆6800億新高? 曾想落跑當賽車手 豐田社長接班七年告白

2016-04-25  TWM

他,豐田汽車第三代舵手,統領三十三萬名員工,上任後曾遭遇虧損考驗,如今獲利連續創下新高,接班這七年,他如何逆轉業績?

二00九年豐田章男接任豐田汽車(Toyota)社長之後,極少接受財經媒體專訪,原因是他認為外界往往只專注在企業的數字表現,忽略了他真正的經營想法。雖然低調,去年度豐田獲利仍可望創下二.二七兆日圓(約六八一0億元新台幣)的新高,這位特立獨行的大企業第三代,終究還是全球媒體關注焦點。

這一回,他破例接受日本《東洋經濟週刊》獨家專訪,同樣是從「不談數字」的理念講起,一層一層,罕見而完整地自㓤如何帶領三十三萬名員工開創新局,以及自己在企業經營上所堅持的責任。本刊取得《東洋經濟週刊》授權,以下是專訪摘要整理:

他只談感受提想法引導同仁獨立思考

問:在公開場合,你為何總是避談「數字」,只是「傳遞想法」?

答:假如我把各種數字拿出來講,會變成只是凸顯數字,反而偏離我想表達的想法。成為社長後,每當我只講自己的心情,周遭的反應都是「不懂他在講什麼」。這是因為,公司內部或外部的人,一向都是被數字牽著走。

公布財報資料時也一樣,「創下獲利新高」這樣的句子,一個字也不會從我嘴裡冒出來。我不講,行政同仁也不講,公司已自然而然地變成一家「不去談獲利,而是談感受」的公司。

問:大家不會去猜測社長的意見、看社長的臉色嗎?

答:打從出生以來,就有人說我是「小少爺」,既然是小少爺,從我幼年時期,身邊就不乏奉承的人。我很討厭有人跑來向我展現奇奇怪怪的奉承態度,也很排斥員工向高層做出這樣的行為。

由於我是先做別的工作再進豐田,進來後,很希望能追上周遭的人,加上不服輸的個性,所以一向都會找公司內的專家請益,而且不是只找職位比我高的人,也找職位比我低的人、同事、前輩、前同仁等對象,只要我認定「這個人是專家」,我都會表達欽敬。這些人士在我當上社長後,都成為我的榜樣。

但出乎意料的是,並沒有人來向我說「最近你是不是太得意忘形了?」「你是不是有點被捧到忘了自己是誰了?」之類的話。沒來找我講,應該是因為我都沒有變吧!假如我變了,身旁有很多人都會來訓我這樣的話。

豐田這種規模的公司,假如凡事大家都應允上意,凡事都聽高層的指示,絕對會出問題;所以才勢必得由領導者「們」來帶領,盡可能在距離第一線近的地方下判斷、決定事情,然後責任由我來負。

他學汽車設計、攝影重品味才能讓品牌更酷

問:你開賽車、又常與時尚名人對談,不擔心民眾會覺得你愛出鋒頭嗎?

答:我真的很不喜歡啊!但不喜歡是一回事,若問我為何會開始做這樣的事,是因為我是公司產品的最終負責人。

我是凌志(LEXUS,豐田汽車旗下的頂級車品牌)的品牌長(CBO),也是它的超級試駕員。我不是工程師出身,假如我不持續地好奸磨練自己對於「更棒的車」的敏銳度,將無法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為此,我學會了開車(指專業耐力賽車手的訓練)。還有,我找了設計部的超級元老(已退休)來當「家庭老師」,教我看懂車子的設計。他說,身為一個社長,不要去講「車子的這條線如何如何」、「車子的咖嚏咖嚏聲怎麼樣」之類的無聊小事。

身為品牌經理人,要扮演最後負責把關的角色,就必須從提升自己的品味敏感度開始,因此,我曾一度練過攝影,構圖中要放什麼?後方要拍出什麼?藉此磨練品味。

王於時尚方面,對於我的服裝,有人建議,「只要觀賞賽事時,社長能穿帥一點來,公司也絕對會變得很酷。」雖然一開始我說,「不用了,男人就是要穿作業服。只要適合我就行,你很煩!」但有一次凌志在美國紐約辦活動時,我首度穿得很時髦參加,結果發現,那時國外媒體的反應變得截然不同。

到明治大學教課時,我也是同樣的打扮。對學生來說,一講到豐田汽車的社長,他們腦中就只有「站在講台上,不可一世地發表演講啦」之類的印象。若要讓他們覺得「欵……,他竟是這樣的人?」不能光靠心情的傳達,我改變穿著後,學生就對我呈現出不同於前的反應,慢慢親近我了。

他不畏自動車潮流十年內仍靠人類判斷路況

問:一旦汽車都可以自動駕駛,會變成什麼情況?

答:會變成選哪個牌子都一樣。

在各種工業產品中,車,是唯一一種會讓人們在前面加上一個「愛」字的,我們會說「愛車」!然而一旦成為差異有限的基本商品,顧客恐怕就不會再稱自己的車為「愛車」

但我們必須堅持,在眾多交通工具當中,應該讓車子繼續值得在前面加上「愛」這個字,要想盡辦法讓它成為令人愛不釋手的東西。一旦捨棄這樣的堅持,汽車廠商的品牌價值就消滅了。

至於自動駕駛的未來,這樣講吧,「假如在德國紐堡林二十四小時耐力賽中,自動駕駛的車子贏過我這個人類的話,我會對它有點信心。」講這話,或許外界會覺得我不接受自動駕駛,其實不是。

我只是認為,以目前自動駕駛發展的階段來看,開車時,有些判斷還是要靠人類來做,像是「在這裡超車是否比較好?」「這個轉彎處不宜讓人家超車」這樣的情形。

在一條「沒有任何狀況」的道路上,自動駕駛是最有效率的手法;但車子在路上行駛,會碰到各種狀況。像是要離開原本的車道、變換到有其他車子的另一車道、超車、讓別人超車……,現在只有人類能夠全部做出適切的判斷,但五年、十年後就不知道了。

他接受繼承者的宿命換個人生不見得比較好

問:對社長來說,豐田這個名字是什麼樣的存在?

答:我別無選擇,我並非主動想要姓「豐田」才出生成為嬰兒,是命運。

大概在我四十歲左右吧,公司固然有一些支持我的人,但絕大多數都是抗拒我,不,應該說他們無法親近我吧!一旦有人和我走得太近,別人就會說他「奉承人家是想幹嘛?」不然就是「如果欺負這個人,他會向社長(老爸)打小報告」之類的。

我也曾經嚴重受排擠,嚴重到我開始思考,自己待在豐田真的好嗎?最後,是公聽會(編按:0九年豐田在美國大規模召修汽車,一0年二月豐田章男出席美國眾議院因此舉行的公聽會)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我那時心想,我這個社長的身分終於要結束了。結束歸結束,由於是第一次幫得上豐田的忙,所以我非常開心。

那算是心情愉悅嗎?總之,當時我深深體會到,自己很喜歡豐田,也體會到有很多員工都很愛豐田。

我一度想過要捨棄姓名,認真想過要離開公司,換個名字。那時我想,假如自己在這家公司待著會讓很多人不幸福,那我不要。可是,我還想過另一件事,就是「換個人生就會比較好嗎?」假如現在起從頭來,去過另一種人生,我覺得自己畢竟還是喜歡車子、喜歡豐田,所以也就算了。

問:你提到換名字?具體來說,有想過什麼作法嗎?

答:這個嘛,就是我賽車時用的化名「Morizo」呀!那時我是在逃避啦。但事到如今,這個名字變得大有用處。

我是在當上日本汽車工業會會長後,開始這麼覺得的。當有人問我,「以會長的身分,您覺得這款車如何?」我就回答,「身為Morizo,我很喜歡。」這是一大用處;我可以用Morizo這個愛車人、好車者(Cat Guy)的身分發言,而且外界也已經認同我這樣。

原本或許只是一種逃避,現在卻變成我的另一個角色,對於這一點,我真的覺得太好了。在東京改裝車展或名古屋改裝車展中,有人向我要簽名,我問「要簽哪個名?」百分之百都要求「簽Morizo」。

問:社長的接班人選已經規畫了嗎?

答:我的接班人,至少從年齡來推估,絕對不會姓豐田。社長並不是有人任命就能做,他必須自己努力,好好讓周遭的人認同他的地位。我自己當上社長時,就很擔心大家會不會願意跟隨我。

他透露接班人選絕對不會是「姓豐田的」

某個前員工,噢,其實就是我父親,他曾說,公司高層的器量有多大,公司頂多就只能發展到那種程度,所以公司高層務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器量,否則發展將停滯。聽到那番話,我甚感不安。

他是我在社長一職上的前輩,但也是我的爸爸。他嚴肅地和我講了這些話後,我心想,「我有那樣的器量嗎?我沒有休假的閒工夫了。」

我就任為社長後,發生的事情非常多,包括東日本大震災在內。每碰到一次事情,對我就是一次考驗。我該守護誰?什麼事項該優先處理?處理這些事情時,一直以來,我在不知不覺間學到的東西,都派上用場。

所以我的想法是,公司裡一千名參加部長會的主管(指部長級),全都是我的接班人選,不用是姓豐田的。有一天我總要交棒,但,交棒是要親手「交」的,不能用「丟」的,所以我已經展開交棒作業,現在我會把自己的感受講出來,像是灌輸我的心得:「社長這個位置,可不是別人交給你就能當。」等等。

問:豐田的營業利益現在近三兆日圓,你的看法是?

答:利益的金額只是結果,它可能因為外部的加分因素而變多,也可能相反,像匯率、天災等。它就只是結果,不能把它當成目的,這是最重要的。不過,豐田對社會最大的貢獻,畢竟還是好奸賺錢、確保就業,以及繳納稅金。

雖然是用利益二字稱之,但它其實有一半是稅金。對於繳稅這件事,我們很堅持。在我當上社長後,以單獨報表來看,公司連續四年虧損。這四年期間,我們完全未能繳稅金,這真的讓我很難受。在豐田的歷史裡,我是唯一一個未能繳稅的社長,這等於是對社會沒貢獻。

問:在規畫經營策略時,是會看到今後的幾年呢?

答:大概三十年吧。

舉例來說,現在這時期停產一星期,是很傷的事(編按:今年二月豐田子公司愛知製鋼爆炸,導致豐田汽車原料短缺而停產一周),但那樣的零件(如果採用替代品),我們無法確定長年使用下來的品質會變成怎樣,所以判斷是停產一星期。假如這一星期繼續生產,而在二十年後零件因為長年使用出狀況,我們可負不起這個責。

他堅持企業責任不讓現在的決定留下惡果

我常以「花瓶裡的一枝花」與「有根向外拓展的花」來比擬。假如你只要一枝花,那個星期就可以繼續生產,也會有股東所期待的成果(業績數字)。但我們這次下的判斷是,這時期的股東大會當中,我可以充當眾矢之的,當面說明,所以沒關係;但假如是二十年後出了事,再由某人來當眾矢之的,那可就辛苦了。

問:最近不會覺得想要逃走了嗎?

答:從豐田社長一職逃走嗎?為時已晚了吧。都這樣了,還逃掉就太沒責任感了。這已經不再是我一個人的人生了,而是牽涉到很多人的人生。社長這個位置責任很重大,假如我只想到自己,早就辭掉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64

安倍發表施政演說,“避重就輕”不談安保法

據共同社26日報道,日本第192屆臨時國會今日開幕,首相安倍晉三在眾院全體會議上發表了施政演說。關於自身意欲實現的修憲,他稱向國民出示修憲草案是“國會議員的責任”,呼籲跨越朝野政黨加深在眾參兩院憲法審查會上的討論。

報道稱,安倍此次演說把重心放在了宣傳安倍政府推進的“安倍經濟學”和“一億總活躍社會”等招牌政策上,並未就頗受關註的完善社會保障給出具體措施,也緘口不談安保相關法等。 給人以拋開課題“避重就輕”之感。

安倍就作為核心內容之一的經濟增長戰略表決心道,會促使在本屆國會上成為重要課題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盡快生效以及實施農業改革,但對農戶老齡化等結構性問題仍然是沒有提出解決辦法。

安倍強調,為了避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采取規模超過2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5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鮮明地表露了加快“安倍經濟學”力爭擺脫通縮的姿態。他還明確談道,“會堅持”2020年度使基礎財政收支出現盈余的財政健全化目標。

他還承諾,將實現解決兼職打工者等與正式員工之間待遇差距的“同工同酬”。他呼籲道:“為了糾正不合理的待遇差距,將以年內為目標制定新的指針。”

關於外交,安倍表示憑借實現俄羅斯總統普京12月訪日,會使包括北方四島領土問題在內的日俄和平條約談判“通過首腦間的領導力向前邁進”。

安倍指出,日本的外交與安全保障支柱是日美同盟,“這是不變的原則”。他稱,將在兩國堅實的互信關系之下“竭盡全力減輕沖繩的基地負擔”。安倍就旨在實現部分歸還美軍專用設施“北部訓練場”的中央政府相關努力謀求了理解。

鑒於贊成修憲的勢力在眾參兩院超過了由國會提議所需的三分之二,安倍此前已明確了為鎖定修憲項目加快憲法審查會討論步伐的意向。此次演說再次將修憲意願展現人前。

此外,關於天皇生前退位問題,報道稱安倍有意通過專家會議推動討論。

施政演說是指日本首相在臨時國會或特別國會伊始的全體會議上,就當前政治課題表明基本姿態的演說。這是安倍晉三2012年第二次上臺執政以來,第四次發表施政演說,上次是在2014年9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72

特朗普再發推特怒懟媒體,卻閉口不談“通敵”真相

當地時間15日早晨,美國總統特朗普連發6條推文,譴責美國情報機構非法將信息泄漏給媒體,以此回應有關其團隊在總統競選前後與俄羅斯“密切往來”的報道。

特朗普在推文中重申,有關“他和俄羅斯有聯系”的指控都是民主黨的陰謀,後者將信息故意泄露給媒體,為的是分散大眾對希拉里在競選中所犯下錯誤的註意力。

7點剛過的一條推文中這樣寫道:“這種有關俄羅斯的一派胡言只不過是想為了掩蓋希拉里·克林頓失敗競選中的許多錯誤而已。”

幾分鐘後,特朗普又發推說,“情報機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將信息非法地透露給了日薄西山的《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就和俄羅斯一樣。”

特朗普認為,“真正的醜聞是機密信息像分糖果一樣被情報機構非法泄漏了出去,”而這種做法“實在太不美國了!”。

《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兩家媒體報道了俄羅斯外交官和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國家安全顧問弗林之間的“密會”。涉嫌“通敵”的弗林已於當地時間周一深夜辭職。

周三,多家媒體繼續跟蹤報道稱,在競選期間和競選結束後,俄羅斯情報人員與特朗普競選團隊成員、特朗普商業帝國中的成員保持著更為廣泛的聯系。

另有報道稱,美國情報和執法機構已經獲得電話記錄等,顯示特朗普團隊和競選助手在選舉日的前一年內多次與俄羅斯官員通電話。

事實上,特朗普並未對該事件做出正面回應。《紐約時報》分析認為,白宮和特朗普似乎采取了同一種應對策略:將外界的關註點從對事件本身轉移到對情報機構泄露了敏感信息上。

而特朗普也一如既往地否認他在有關俄羅斯的政策上“妥協”了。“克里米亞是在奧巴馬當政時期被俄羅斯占領的,奧巴馬對俄羅斯太過“溫柔”了嗎?”他發推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