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誠哥飲頭啖湯 人仔REIT炒唔過

2010-12-30  NM




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逐漸成形;繼多間香港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企業債券後,長實亦身先士卒,分拆內地資產,推出全港首隻人民幣房產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REIT),預計明年首季登場。

長實主席李嘉誠一向愛飲頭啖湯,五年前捆綁大堆乙級商廈「豬頭骨」,分拆為泓富與領匯爭做「香江第一REIT」,未竟全功後股價至今未返家鄉。今次人仔REIT的資產,原來同樣租金見頂難突破。跟誠哥上車買REIT,只可以穩陣收息,要搏炒搏升,則一定跟唔過。

由長實搶頭炮的首隻人仔REIT,「唧」入的資產本身不弱,當中主要是位於北京王府井的東方廣場項目。該項目由總面積達二百多萬呎的八幢寫字樓、面積一百二十萬呎的商場「東方新天地」,以及兩座服務式住宅及一間酒店組成。

東方廣場已落成十年,發展成熟,「該項目位置係甲級地段,寫字樓每月每平方米嘅租金約二百五十元人民幣(下同),而商場則每平方米租金平均一千元以上,現 時商場出租率百分百。」當地一名地產代理說。按此計算,單這兩組合每年租金收入達二十億元(長實及和黃各佔項目三成三及一成八權益),已達持有一百八十個 商場收租的領匯總收入一半。不過,東方廣場的租金回報原來早已見頂。

租金見頂回落

曾經租用東方廣場四萬呎樓面達七年的體育百貨公司Sport-100老闆張國倫說,東方廣場的租金○八年京奧後已見頂回落,過了爆炸性增長期,「十年前北 京只有百貨公司,無大型購物商場,令東方廣場人流極旺,○八年最高去到每平方米一千八百元,然而隨後附近商場如APM Mall、國貿三期等愈開愈多,LV等名牌去晒其他場開店,分薄人流,現時租金只係每平方米千五元左近,返唔到當時水平。」而部分租下東方廣場大面積的商 戶,如Sport-100,租期長達六、七年,起租時只每平方米百二蚊左右,每年調升輕微。租約滿後才能跟市值租金調整或將租戶組合變動,缺乏彈性。

這隻人仔REIT能否創新股熱潮,除了看資產質素,還要計及股息回報。人仔REIT的賣點,是除了可與一般REIT一樣,將九成以上可供分派的租金收入盡 派股東,以高息吸引「好息之徒」,人仔REIT還能以人民幣報價及交易、基金分派,亦即股息亦以人民幣計算及支付,而人民幣預計每年會有百分之五的匯率升 幅,亦令其具有相當吸引力。

收息兼享人仔升值

市場人士一般認為,股息回報起碼要五釐才夠吸引:「內地最近又加息,做一年定期已有兩釐半息口;有過百萬元以上積蓄,做一個月定期都有四釐年息,故人仔REIT定息五至六釐對散戶有一定吸引力。」

現時長實的人仔REIT,由中信證券及滙豐為聯席賬簿管理人,已通過內地商務部、外匯管理局等部門,只差證監會通過這臨門一腳,預計明年第一季上市,集資 額過百億元人民幣。屆時結集的人民幣「資金池」,長實將可留作投資內地之用,解除過往要以港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風險。

早於今年八月,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已表示,香港上市規則中,沒有對新股上市融資幣值設限,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新股,不存在制度障礙,明年有望有首 隻人民幣計價新股出籠。長實主席李嘉誠愛搶頭啖湯,已有先例。○三年新加坡率先推出REIT,長實隨即分拆十四個零售商場為置富產業信託,於當地上市,今 年才重返香港作雙重上市。到○五年由房委會分拆出售的領匯出籠,李嘉誠又跟風分拆旗下七個非核心區寫字樓及工廈為泓富產業信託,搶做「香江第一 REIT」。不過泓富突被證監質疑長實股東有優先認購權有欠公允,遲遲不拍板,讓領匯迎頭趕上。

翻新物業升值慢

長實首隻人仔REIT的發展,正好可參照集團這隻首次在香港上市的REIT泓富產業信託。五年來,先後有八隻REIT在香港上市,其中泓富的股息率維持在 六釐左近,派息在眾多REIT中不過不失,但股價卻每況愈下,現價一元七角四,較當時招股價二元一角六,大幅下跌兩成,是REIT中跌幅之最。同期恒生指 數萬四點左右,現時為二萬二千多點,升幅五成四。泓富跑輸大市,歸根究底是資產質素不理想所致。

泓富的資產,共為七項乙級寫字樓及工業大廈,如紅磡的都會大廈、觀塘泓富廣場等。當年上市時,已被分析員質疑資產並非優質,但長實執行董事兼泓富主席趙國 雄只迴避表示,寫字樓不用如零售商場般要定期維修及翻新,可降低經營成本,並指會進行大型收購增加收入,每年租金可升兩、三成云云。

不過翻閱年報,泓富每年大事宣揚的重點工作,就只是翻新商廈的大堂、外牆又或洗手間,以求增加租值。而進行收購則是購下原有物業未統一的部分樓面業權,規 模極細。而工廈亦未能如甲級寫字樓般,在金融海嘯後租金大回升,結果泓富近三年股息分派都拾級而下,由三年前約一毫三仙下降至今年約一毫一仙,跌一成半。

股息分派現形露底

至於其他REIT,除了領匯的商場有資產增值概念可炒作,令股價較招股時狂升一倍三外,其他都跑輸大市,部分剛好返回招股價「打個和」。不少還已經「露 底」,最經典如恒基分拆出來的陽光房產,今年全年可分派收入大降三成,股息大跌四成一!令「好息之徒」失望。翻開招股書,原來○六年陽光上市時,曾粉飾一 番吸引散戶。其中包括大股東恒基向基金提供物業組合租金保證、恒基及另一股東兆基財經放棄分派所有股息,以及基金管理人的費用以基金單位(即股權)支付。

現時陽光房產露出原形,租金保證期結束,恒基等要收回四成股息,連基金管理人的費用,亦要求五成由現金支付,結果即時令業績及回報大走樣。而有些REIT 亦屬混水摸魚性質,如○七年上市、由德意志銀行旗下任基金管理人的睿富產業,資產只有北京一幢商廈,賣方骨水後被發現賬目不清,今年初睿富即將物業賣走, 亦申請清盤及除牌。

基金公司Chartwell Capital的主席陳惠仁預期,長實的人仔REIT市場反應將不俗,但散戶要小心風險:「之前瑞安推三十億元人民幣計價債券,結果超額認購十倍達三百億 元,而家只要係人民幣嘅產品,反應都一定好,因為大家相信人民幣每年一定有百分之五升幅。然而匯率可升可跌,上市公司推出人仔REIT,只係將人民幣匯率 風險轉嫁俾投資者。另外,部分REIT會以利率掉期協議(interest rate swap)作對沖,風險較大。」再加上傳聞現時有多個地產商亦排緊隊,籌備人仔IPO,供應充足,認購及揀股前先睇清條文,小心為上。

REIT大比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0

首份B股轉H股方案亮相 中集集團欲飲頭啖湯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1989963.html

停牌一個月的中集集團 15日發佈公告稱,擬將已發行的B股轉換上市地,以介紹方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及掛牌交易。若此方案能順利實施,中集集團將成為首家A+B轉A+H上市公司。

將開創B股轉H股先河

中集集團方案稱,公司擬申請其已發行的1,430,480,509股境內上市外資股轉換上市地以介紹方式到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及掛牌交易。

中集集團表示,中集集團符合聯交所《上市規則》中對財務 、市值、換手率、股東分佈等內容的要求,公司符合向香港聯交所申請以介紹方式上市的全部條件。

中集集團表示,此次方案同時涉及變更B股股東的權利,為保護B股股東,此方案除正常股東大會程序外,同時須經出席股東大會的B股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表決通過。

同時,中集集團此次提出的方案還為除招商局國際 、COSCO及其關聯企業Long Honour之外的全體B股股東提供了高出B股現價5%的現金選擇權。此次方案中B股投資者可選擇中集B股在香港聯交所掛牌前行使現金選擇權,將其持有的 全部或部分B股轉讓給提供現金選擇權的第三方,也可選擇繼續持有並保留至股票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現金選擇權方案實施後的全體B股股東的該部分股份,將 授權國泰君安證券作為名義持有人在國泰君安香港開立H股賬戶(該賬戶僅用於為投資者辦理代理交易和登記結算使用)並託管公司H股股份及辦理相關事項。

分析人士認為,若此方案能順利實施,中集集團將開創B股轉H股先河。

探索B股盤活之道

公開資料顯示,中集集團目前總股本26.62億股,其中A股12.32 億股,B股14.30億股。截至7月13日停牌前,中集集團A股二級市場價格為每股13.10元人民幣,B股價格為每股9.36港元。雖然中集集團的B股 發行流通量多於A股,但B股交易一直處於極度不活躍狀態,其成交額、成交量、換手率等指標遠低於公司A股。中集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融資能力的逐步喪 失及成交量的日漸萎縮,B股問題的解決勢在必行。

「相較於回購的方案,B股轉H股在戰略及戰術上更適合中集集團。」公司負責人介紹,中集集團B股股價和估值較低,而同類公司在香港的估值比公司B股 更高,若實施轉股對現有B股投資者更為有利;其次,B股投資者在投資風格上接近香港投資者,且使用同種貨幣單位,若能轉為H股,其後續投資亦能平穩過渡; 此外,對為全球市場提供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的中集集團而言,若此方案能夠順利完成,公司將成為同時擁有A股和H股的跨市場、跨交易所上市公司,國際影響力 會得到提升。

在中集集團看來,B股轉H股是進一步完善其融資平台和價值平台的重要步驟,此舉有望為公司帶來更好的資金支持。而且,公司還可以借鑑香港資本市場經 驗,建立起更科學的激勵機制和投資者回報機制,穩步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與綜合競爭力,在全球經濟復甦力度放緩的背景下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分析人士認為,對其他已發行B股的上市公司而言,若此次中集集團成功實現B轉H,B股改革的新模式有望由此展開,這不僅是對解決B股歷史問題的有益嘗試,而且也在對投資者利益充分保護的前提下,為該類上市公司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34

【新盤放大鏡】柏傲灣 搶飲頭啖湯

1 : GS(14)@2017-01-24 03:46:20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9%AF-082421883.html'

新一年僅過了半個月,新盤市場由兩盤對壘,已變成三盤混戰。最新加入戰團的,是新世界(00017)牽頭的荃灣柏傲灣,氣勢不容忽視。

柏傲灣作為區內近兩年半以來首個新盤,在二手亦缺盤下,首批以貼市價推出,而且,項目戶型多元化,可力吸市場上各路客源,加上搶了今年同區逾4,000伙新供應的頭啖湯,結果,售樓處開放兩日已錄逾8,000人次參觀,入票反應熱烈。發展商亦乘勝追擊,加價加推,並於週五開售。

正當新地(00016)的Grand YOHO 2期與中海外(00688)的啟德1號2期正鬥得難分難解之時,新世界(00017)牽頭發展的柏傲灣,在上週取得預售樓花同意書後,亦隨即加入戰團。項目上週五閃電開價,首批的197伙,戶型包括開放式至4房,折實平均呎價15,183元,發展商按單位大小提供折扣,開放式至1房最高提供14.5%折扣;2至4房最高提供22%折扣,折實入場價約441萬元。

在剛過去的週末,項目吸引不少人參觀,聚集上車客、換樓客及家庭客,場面墟冚,僅兩日已錄逾8,000人流,且認購登記亦錄2,500多票。眼見收票反應熱烈,發展商隨即加價3%至5%加推203伙,連同首批共400伙,全數於週五(20日)發售,消息指,項目至週二已收約3,900票,以推售400伙計算,超額認購近9倍。

這也難怪,柏傲灣是環宇海灣開賣後,近兩年半以來區內首個新盤;最重要是,現時區內二手屋苑的平均呎價約1.5至1.6萬元,如御凱便為1.6萬元,爵悅庭則為1.2萬元,今次柏傲灣首批開價雖普遍較區內二手貴,但亦算是貼市。

間隔:

由兩幢大廈組成的柏傲灣,再各自細分為兩翼(包括1A、1B座及2A、2B座),涉及983伙,實用面積介乎306至1,366方呎,戶型多元化,主打1至3房,比例各佔約22%至24%。

單位的客飯廳間隔多呈長方形,便於擺放傢俬,且空間感十足,如受上車客及投資客追捧的1房,面積由347至421方呎,以示範單位的2A座48樓C室作藍本,整個大廳連開放式廚房面積約240方呎,間隔四正,而廚櫃的收納空間相當多,更度身訂造一個不銹鋼置物架擺放調味料。至於睡房面積則約90方呎,廳房同向西。

而項目其中一個賣點,便是可望藍巴勒海峽景色,前迎西南方的單位主要享海濱、公園、藍巴勒海峽、青衣及汀九橋一帶開揚景色;至於向後的東北方,則主要望荃灣公園及德士古道一帶景致。但值得注意的是,項目大部分的廚房均為開放式設計,除4房單位有獨立廚房外,3房單位只有900呎以上的才可有獨立廚房,似乎想迎合新一代的「無飯夫婦」。

配套:

以遊艇為設計概念的柏傲灣,住客會所亦貫徹風格,並請來法籍遊艇設計師Philippe Briand首次在港作跨界構思,將航海建築學融於建築之中,名為Blue Pavilion。會所設於地下至2樓,總面積約3.12萬方呎,備有各項設施,包括長約25米的游泳池、桑拿浴室、健身室及兒童玩樂天地等。

另外,項目提供114個住客車位、12個電單車車位及45個單車車位,若以項目983伙計算,即每8.6伙爭1個車位。

交通:

荃灣區的發展成熟,不論是生活配套及交通都十分方便。柏傲灣距離港鐵荃灣西站約10分鐘步程。除港鐵外,鄰近亦有多條小巴及巴士路線,往來港九新界各區,十分方便。

日常生活方面,區內有多個大型商場,最近為荃新天地商場由1及2期組成,店舖以潮流服飾及食肆為主,另設有超級市場及百貨公司,滿足居民的日常所需;若走到西鐵站那邊則有荃灣廣場。若需要買濕貨,附近便有區內最大型的荃灣楊屋道市政大廈街市,齊集乾濕貨檔攤,種類繁多,價錢相宜。

此外,荃灣西亦設有多個大型公園,如毗荃灣西站的荃灣公園,提供網球場、兒童單車徑和寵物公園等多項設施。居民又可沿荃灣西海旁的海濱長廊,漫步至麗城花園,欣賞藍巴勒海峽的景色及沿途風光,該路段亦為跑步愛好者的熱點。

同區供應:

區內近5年的新供應可謂少之又少,但今年荃灣西站一帶卻有3個新項目,帶來4,342伙的海量供應,如今由柏傲灣打頭陣。這3個新盤當中,以長實(01113)海之戀的規模最大,單是第1期已有970伙,目前正爭取第1季取得售樓紙,並隨即推出發售,相信最快農曆新年後登場,第2期的1,436伙亦正在申請售樓紙,料最快年底推售。至於華懋的城畔項目全.城滙則提供953伙,項目售樓紙料第2季批出及推售。

另由億京發展的楊屋道商住項目,將興建1幢住宅及1幢商廈,提供840個住宅單位。政府亦將沙咀道一帶的工業區改畫成綜合發展區,推動轉型成住宅發展,當中新地牽頭將區內4幢工廈重建成6幢住宅,提供約1,047伙,但由於項目仍須進行補地價才可重建,料並非短期內能推出。



項目資料

名稱:柏傲灣THE PAVILIA BAY

地址:荃灣永順街51號

座數:2

單位總數:983伙

層數:第1座:51層;第2座:48層

間隔:開放式至4房

實用面積:306至1,366方呎

預計關鍵日期:2018年8月31日

發展商:新世界、萬科及港鐵



同區部分二手呎價

屋苑
  

實用呎價(元)

爵悅庭
  

12,932

樂悠居
  

11,861

萬景峰
  

14,067

立坊
  

14,213

御凱
  

16,225

資料來源:中原地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71

【飲頭啖湯】邊間手機廠最先推出隱藏式指紋感應?

1 : GS(14)@2017-06-22 07:43:11

影片:http://bit.ly/2tkHWVe



坊間一直盛傳iPhone8會將Touch ID隱藏屏幕下,而最近又再傳Samsung或者會捷足先登在Note8加入同樣設計,但到底Apple抑或Samsung會最早出到呢?最新消息指Apple同Samsung都可能會輸,最早推出附有這功能的手機廠商是另有其「廠」。據網站Android Authority引述來自微博的消息,爆料者指Vivo有可能會在即將推出的新手機,率先將指紋掃描器設在屏幕下方,上市日期有可能比iPhone或Samsung Galaxy手機更早。口講無憑,爆料者同時上載一段只長4秒的短片,證明只要用手指一按屏幕下方,系統就會自動識別開機。消息亦指其實唔只得Vivo一間國產手機研發這項技術,小米及Huawei都有計劃在新手機加入相似技術。資料來源:Android Authority記者:布偉倫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1/20062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253

Bitcoin移民上線啦 瓦努阿圖飲頭啖湯

1 : GS(14)@2017-10-15 18:21:27

外媒報道,港人想去的地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宣佈接受比特幣Bitcoin支付投資移民,換言之只需40多個比特幣,就可以買到一個國籍。瓦努阿圖此舉是全球首個可以接受比特幣購買國籍的國家,根據瓦努阿圖20萬美元移民經費作計算,比特幣境外現價報逾4,800美元,故以42個比特幣,就可以移民到這個快樂的國度。雖然中國禁比特幣交易後,曾令其價格一沉。不過,自日前突破4,600美元後,昨日一度升至4,854美元的逾1個月高位,急挫後收復失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2/201799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706

胡孟青﹕同股不同權 阿里最應飲頭啖湯

1 : GS(14)@2017-11-12 16:38:42

【明報專訊】煙花表演往往到了尾聲就是最燦爛的,現時股市欣欣向榮,經濟及企業盈利持續較預期為佳,市場想得樂觀,股市升得更高,這是否又是尾聲前的燦爛?名家與大戶,部分年年預警,忠於估值分析的一派堅持市場太貴、風險極高,長達近10年的升市,某程度上是市場精英意見的沒落,追逐主流的抬頭。

錢可以解決的問題太多,錢造就的升浪,繼而掉頭向下的話,亦是貧富收窄、財富重新分配的大時代。近幾個星期,資金加快流入全球股市,美股估值最貴,獲流入的規模反而最多,一改以往連續很多個月的淨賣出情况。區內股市更見有趣,一方面是打從10月份起,外資再次出現淨買入,但同一時間,持續支撐區內市場的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及互惠基金(Mutual Fund),早兩星期起反而出現了連續走資。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歐美成熟市場,抑或是區內為首的新興市場,分析界在追逐主流大勢底下,不單止不會太快轉軚,反而會搬弄各項理由去駁斥市場疑慮,例如區內市場估值貴、企業盈利僅周期反彈,以至內地債務太多等等。

新經濟股萬人空巷 監管機構改變態度

早前閱文(0772)招股,有經紀行形容情况熱烈,可以跟當年的Tom.com(2383)相比。當年之後,是科網熱告終、再有之前的北京控股(0392)等等,每當出現萬人空巷新股熱,往往就要人勾起似曾相識的警號。閱文好、雷蛇(1337)也好,以及前一陣子的眾安在綫(6060),披上新經濟戰衣,幾乎是未戰已勝。正因如此,監管機構亦開始態度轉變而為之着迷。香港突然積極起來,由上而下極力催谷金融科技,現在看來,查實難度不大,而且達標時間隨時會來得較預期快。說穿了,與其跟深圳或新加坡正面對撼,花大量時間研究定位,香港之路簡單不過就是金融科技匯聚及集資中心,讓中資科技公司在港集資,讓西方資本在港認識中國科技公司。甚至利用這一批公司在港融資,以及牽引其他同類公司在港設基地,繼而產生擴散效應。

由兩、三年前的堅定不移反對,到近期對同股不同權公司的事事遷就,現在連主板都幾乎篤定會接納同股不同權上市架構,純粹自發,抑或是更高指令?實在不言而喻。如果報道屬實,明年中左右,就會有試點形式計劃進行,頭啖湯是誰,反而更值得關注。老實說,事後回想,既然阿里巴巴是變相促成本港引入新經濟股的爭議,並最終作出改動,首家重新接納同股不同權上市的公司,阿里巴巴其實最有資格,哪管是第二上市,抑或是預託形式。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90&issue=20171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