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薇閣董事長許調謀、大塊董事長郝明義、資誠執行長張明輝分享 「早上三小時」時間管理術


2011-7-25  TWM




在「責任制」肆虐職場的現代社會,許多上班族的生活作息愈拖愈晚,落入「加班→晚睡→晚起→加班……」的惡性循環,卻始終無法提升職場效率,這三位名人的「早鳥時間管理法」,將幫助你跳脫兩眼掛黑輪的「熊貓人」宿命。

薇閣精品旅館董事長許調謀「台灣摩鐵教父」的早晨比夜晚美麗晚上九點,都會人的夜生活才要開始,「薇閣精品旅館」董事長許調謀卻正準備就寢;凌晨三點,在 多數人好夢正酣之際,他已經起床工作!身為「台灣摩鐵教父」,許調謀不知幫多少人創造了燦爛的夜生活,但有趣的是,他自己卻是極端早睡早起的「早鳥一 族」。

撰文‧林讓均

凌晨三點,除了遠處傳來的幾聲蛙鳴,籠罩著黑幕的大地仍然好夢正酣,四下悄無人聲。但在此時,「薇閣精品旅館」董事長許調謀卻已翻過身、準備起床。這天與數十年來的每個尋常日子一樣,許調謀不用鬧鐘,早就習慣在凌晨三點的清冷空氣中醒來。

這位起得比太陽早的男人,絕對也能名列全台灣最早睡的一群人,他固定在晚上九點即就寢,也就是當多數人才正要展開夜生活時,許調謀早已進入夢鄉。

真的反差很大,十年前許調謀在台北市林森北路上開出走奢華路線的薇閣精品旅館,從此炒熱台灣頂級摩鐵(Motel)風潮,也幫許多人打造了絢爛不眠的夜生活;不過被喻為「台灣摩鐵教父」的許調謀,自己卻因為早睡,而幾乎不過夜生活。

遵循農村生活

晚上不應酬 天王老子也沒轍「從小我們家就是晚上九點睡覺,凌晨三點起床,所以我自然就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我太太剛嫁給我時很不習慣,還覺得這個家真是怪怪的!」五 十三歲的許調謀笑說,自己老家在中壢鄉下,一路跟著農業社會的生活節奏長大,每天凌晨三點許家的燈火就亮了,一家也就醒來,準備各就各位過日子。

有趣的是,許調謀的弟妹們進入職場後就改了作息,只有他仍然堅持。許調謀很早就跨入以「應酬多」聞名的建築界,曾任房仲業務員,後來開了康固力與鼎固力建 設公司,近年又創立了薇閣精品旅館,身兼多家公司的董事長,照理說晚上的交際應酬應該多到「滿出來」,但偏偏這些活動只要一牴觸到許調謀「早睡早起」的原 則,就會統統被推掉。

「我們都不敢幫董事長排晚上行程,因為他晚上九點一到就要睡覺,就算天王老子要見他,恐怕也會吃閉門羹吧!」經常幫許調謀排行程的薇閣董事長特助徐際民算 一算,許調謀超過晚上九點還在應酬的次數,一年可能不超過兩次。不僅如此,因為太早起床,許調謀中午都要睡半小時補補眠,每次出國考察,也得再三確認中午 有沒有地方打個盹。

究竟許調謀怎麼安排一天的行程?清晨起床之後的四個小時內,他通常做三件事:讀書辦公、健身運動、整理園圃。

早上七點到中午十二點之間,他把時間留給自己的事業體,看是要集中精神辦公,還是在「薇閣」或「鼎固力建設」舉行內部會議,例如每周固定有三天會在早上 七、八點與薇閣的員工開會;下午則排入外部會議,或不定時到各處薇閣分館以及工地巡視。加班?在他身上當然不適用,傍晚六、七點時他已回到中壢住家。

一天最快樂時光

平靜獨處辦公 效率不打折為了探訪許調謀的早鳥世界,記者選在七月中的一個周六,清晨四點驅車抵達他中壢的住家。清晨四點,這種採訪時間對絕大多數人都不可思議,但對許調謀來說,還可以約更早,因為這時他早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工作了一個小時。

循著曚曚亮的天光,踏進他才剛搬入的莊園式新家,一個四周被園圃包圍、格局大氣的四合院平房,裝潢走的是既摩登又簡雅的新明式風格。我們穿越中庭荷花池來到西廂房,這是許調謀不到十坪大的書房,卻是他每天一早起床必定報到,並且一待三、四個小時的地方。

「早晨,是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這時候特別能感受到平靜與幸福!」喜歡在清晨中獨處的許調謀,一語道出為何他總是早睡早起。儘管心境上是從容的,但他仍 會抓緊每一分鐘,絲毫不得閒;以當天早晨來說,他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收信,批核了同仁對於陸客自由行的工作規畫書。

六月二十八日,陸客自由行正式啟動,當天晚上薇閣就在大直館為數十位陸客舉辦了別開生面的「摩鐵趴」,在媒體上出盡鋒頭。原來,這是許調謀近幾個月來晨間 工作的成果,他早就從之前承攬一、兩百個陸客團的經驗中歸納出一套薇閣的「陸客經」,看好自由客可以填補周一到周四的離峰時段,至少能為薇閣多帶進兩成的 利潤。因此,他不只主動與旅行社合作,發動上述的摩鐵造勢活動,還已經規畫好一套結合文化導覽的薇閣套裝行程。

清晨待在書房的這三個小時,除了工作,他更常做的事情是閱讀,以及閱讀心得的歸檔整理。隨手從他占滿整片牆的書架上,抽出一本書來,都可以看到書裡寫著綿密的摘要,而這些書摘不只留在扉頁上,還會被他一一歸檔。

「讀書如果不整理心得,看完書依然『書是書,你是你』,沒辦法吸收啦!」以往許調謀把閱讀心得寫在書卡上,還有專門設備提供來尋找書卡,但近年來他把心得 記錄在電腦中,然後打散、分門別類,再放進各種主題的資料夾中。員工透露這就是許調謀寫書、演講時經常妙語如珠的小祕密。

偷時間勤用功

時間複利加乘 讓他事半功倍許調謀還有一個習慣:看書報會隨手撕下喜歡的章節,然後趁著清晨把這些資料,一一掃描進電腦中存檔。凡是所有讀書、建檔的工作,他從不假手祕 書,統統自己來。清晨到訪的第一個小時,只見他在書房中東轉西轉,快速做過一輪回信、掃描與建檔的工作,每個步驟都非常熟稔有節奏。

問他一大清早,幹麼這麼忙?他說他在「偷時間用功」。在他的定義中,「早晨」和「早上」是不一樣的,一般人開始起床的早上六點是分界點,之前屬於「早晨」,之後就是「早上」,許調謀總覺得早上才起床讀書、做事,就只是一個平凡人了。

有這麼強的學習動機,是因為白手起家的許調謀,小時家裡也貧窮過。他記得,小時候家裡沒錢買課外書,不識字的阿嬤卻會跑去鄰家捧回過期的舊書報,甚至在廁 所架一盞小燈、釘了一張小凳,就是為了孫子可以邊上廁所邊讀書。有時候,阿嬤連包豬肉的報紙,都會小心翼翼將之攤平,留給許調謀看。

「阿嬤珍惜字紙的態度,教會我知識就是力量!」許調謀想來不禁感懷。而他也感謝自己總是這麼早起,因為每天不間斷地在晨間用功三、四小時,這種時間複利的加乘效果,讓他嘗到成功的滋味。

最明顯的例子是,大學考預官時,同寢室的室友買書回來準備,他就向同學借書,每天清晨讀上半小時,半個月後輕鬆征服同學口中很難考的預官考試。而大學讀歷 史的他,之所以能夠跨越專業門檻一路往建築界深耕,半路又開創藍海市場轉做精品旅館,靠的也是比別人早起學習的毅力。

○八年,他斥資十二億元、邀請蔣友柏等多位設計師,在內湖大直開幕台灣第一家精品設計摩鐵,其中有些房間的局部設計就出自他與學建築的大女兒。他隨手指向 一堆疊在他原木書桌旁、設計類的雜誌書報,說這些都是他的靈感來源,最近也打算把若干設計概念,用來打造他靠近廈門、兩年後開幕的頂級婚宴廣場。

晨跑「巡田水」

幫農作物除蟲、雞舍撿雞蛋年過五十,身形仍舊壯實,甚至沒有凸出小腹的許調謀,一看就知道「有練過」!果然,祕密正藏在別人仍在沉睡的這幾個小時中。每天 早晨在書房工作到一個階段,他會踱步到隔壁健身室鍛鍊身體,當天他示範了教練級的高難度動作:垂直倒掛在健身器材上,還一邊抓起啞鈴做仰臥起坐!看得眾人 只有起立鼓掌,才能表達佩服。

他為時一小時的晨間運動,不局限在室內健身。在天色由魚肚白轉為透亮之時,他會繞著住家四周的園圃跑步,一邊跑還一邊像是農夫「巡田水」一般,一會兒停下 來幫柿子樹除蟲,一會兒又繞去雞舍撿撿雞蛋;跑過一圈後,又攀上池塘旁的芒果樹,探一探那顆長得最大的芒果是否已經熟成。對他來說,這園子裡他與父親親手 種植的一草一木,就如同家人一般需要細心呵護。

如果不說許調謀是「許董」,瞧見他照顧園圃的熟稔動作,以及手腳上被野草割傷的痕跡,還以為他是這屋子聘來的園丁。而長時間呼應天地作息,也居然讓許調謀有了莊稼人特有的「靈感」,每天清晨醒過來只要到戶外透透氣,馬上知道今天吹的是什麼風,天氣會如何變化。

「早睡早起一來可以強健身體,二來也會賺大錢!你看,凌晨三點起床做事,等你做到七、八點,別人才剛起床,可是你已經做了大半天工作了,這樣怎麼不會成 功?」從小教育許調謀早睡早起的許媽媽,雖然已經七十三歲,但仍然每天早上起來學電腦,還自學練得一手好鋼琴,看到記者來訪,她忍不住分享許家人實踐一輩 子的早起之道。

但許媽媽沒說的是,兒子許調謀就是靠著這早起扎下的苦功,赤手空拳經營起一家規模不小的建設公司,並且打造年營收接近十億元、儼然成為台灣特色的摩鐵王國!

許調謀

出生:1958年

現職:薇閣精品旅館董事長、鼎固力建設董事長

經歷:康固力董事長

學歷:中興大學歷史系

早鳥時間管理法 1.發想重大決策。2.閱讀三小時並將心得歸檔。3.健身運動、整理園圃一小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0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 張明輝 不當「窮忙族」 用早起掙得工作主導權

2011-7-25  TWM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張明輝,曾經因貪睡半小時而差點開車開到睡著,讓一天的工作從痛苦中開始。

三十五歲以後,他以「早起」取得工作主導權,不但自創表單管理工作行程,還把新聞分三種、會議分兩種,就是要讓自己不當愈忙愈亂、卻愈亂愈窮的「窮忙族」!

撰文‧林讓均

晚上八點,車子剛離開煩囂的台北市信義區,沿著快速道路緩緩駛入木柵,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張明輝,這才感受到夏夜裡的一絲涼爽!趁著到家前,他打起精神在腦內飛快轉過一輪今天發生的大小事情,同時整理出明天的待辦事項與工作順序。

下班,對別人來說是一天的結束,恨不得早早將腦袋關機。但五十二歲的張明輝每天下班時,必定在回家的路上花上半小時,不只為今日事做整理,還順便勾勒出隔天的工作概況,等於為即將發生的事情提前暖身。所以對他來說,下班,其實是一天的開始!

「資誠」名列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上班時間是比一般公司早的「上午八點半」,而全公司最早來的,往往是有早起習慣的所長薛明玲與執行長張明輝。例如張明輝就風雨無阻,每天都早半小時、八點就到公司。

有效率!

以表格分類待辦事項緩急

張明輝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國內兩份主要的財經報紙。「看報紙要有方法,我半小時就能看完報紙,而且做完分類!」張明輝說,報紙上的訊息分為三 個層次:第一種看過標題就好;第二種是需要讀完整篇報導,了解來龍去脈的;第三種則最重要,不只要讀完報導,還得請祕書剪報,分發給相關人員進行研究。例 如二○一三年就要正式上路、影響金融業界甚巨的IFRS(國際會計準則),就屬於第三種。

看完報紙,張明輝會將前一晚整理好的待辦事項,逐一填入自創的表單當中,並依照「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的原則,來設定優先順序。

這些A4大小、記載得密密麻麻的工作表單,仔細一看會發現其實只簡單區分為三欄,分別是以英文填寫的「issues」(待辦事項)、「deadline」 (到期日)與「remarks」(備註意見)。「備註意見」這欄主要是標明負責人與事件進度,一旦處理完就整列畫掉。

「以表單來管理工作,是我從『法櫃奇兵』系列電影中學來的!」張明輝笑說,男主角印地安納.瓊斯的爸爸說他從來不用腦袋記東西,因為所有事情都鉅細靡遺記載在隨身冊子中。

自從三十多歲從電影中得到啟發以來,張明輝一直保有這個以自製表單來管理工作的習慣,近年還衍生為兩份工作表單,一份是張明輝的個人工作行程,另一份則交由祕書管理公司交辦事項。

雖然一天至少須開三個會、上班時間被會議瓜分,但講求效率如張明輝,連會議安排都藏有時間管理的邏輯。早上的時間通常保留給公司內部開工作會議,這時開的 會叫作「宣導型會議」,主要是會商一些已有具體執行方向的工作事項,這種會議往往是凝聚共識、不需要太多討論,所以可在一個小時內結束。

另一種會議,則是需要大量腦力激盪的「開放型會議」。張明輝說這種不超過六個人的會議,經常從天馬行空的討論開始,所以開會時間要夠長。他會把這種會議安排在工作告一段落的傍晚時間,或者乾脆選在氣氛輕鬆的周六上午。

有紀律!

開車險出車禍讓他決心早起除了以上述方法盡可能地管理上班時間,張明輝為了避免一天從忙亂開始,還寧願當起早鳥一族,早晨六點半以前一定起床。但他不是天生就起得早的人,也曾因貪睡而讓上班節奏大亂。

他是在三十五歲之後,才學會以「早起」來管理上班時間。當時他剛出掌中壢分所,但因住在台北,每天須駕車奔波於中壢與台北之間,加上那時只有中山高,堵車堵得嚴重,一趟車程往往要一個半至兩小時。

「剛開始我常常開車開到『天黑』,覺得怎麼愈開眼前愈黑,原來是太累了,差點開到睡著啦!」張明輝說當時八點半上班,想說七點從台北出發就可以,但因遇上 交通尖峰期,別說趕不及上班時間,還差點發生車禍。一陣子的疲於奔命之後,他發現癥結就在不夠早起,因此決定提早到六點起床、六點半出門,沒想到一切節奏 就順了起來。

「現代人經常忙而亂,也就愈忙愈窮!其實可以透過時間管理來讓自己從容一點!」張明輝說,他每天一起床就轉開收音機,一邊聽新聞,一邊盥洗、著裝,然後帶著狗在社區公園中跑一圈,還有時間吃完早餐才出門。

早起,對張明輝而言是管理工作時間的第一步,因為有效率,一天至少可以省下兩小時的工作時間,一個月下來就多掙得了四十小時。他說,要養成「早起」這個習慣不難,「紀律」二字而已。

張明輝

出生:1959年

現職: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經歷:全國會計師公會理事、中原大學會計系兼任講師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會計碩士早鳥時間管理法 1.早半小時到公司。2.報紙新聞分三類閱讀。3.自創表單管理一天行程、會議分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2

資誠卸任所長 公開藏在財報裡的祕密 薛明玲開講 法官、企業家全搶著聽

2014-12-29 TWM 打從去年起,薛明玲的行事曆明顯變得很不一樣。以前,他的行事曆記滿了董事長們開會的行程,如今,記錄的則是到全台各地上課、演講的行程。去年交棒的他說,「這是早在十年前就規畫好的事。」二○○三年接下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的那一天,薛明玲就想好了,「要留下一個漂亮的下台身影」。去年,按照自己早早設定好的時程交棒,工作重心從經營、管理事務所,順利地轉移為到經驗的傳承上。 三十多年的資誠經歷,薛明玲閱盡無數上市櫃公司財報,專業具一定口碑,一決定交棒,就有上市櫃企業主延攬,他卻寧願花時間去做傳承的事。 留下漂亮身影,到大學、政府部會授業解惑過去在職場,薛明玲對工作戰戰兢兢,投注無數的熱誠,為資誠「拚搏」出一定的名聲與厚實的基礎;交棒後,壓力大減、腳步放緩下來,他說「要找出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模式」。 到證期會為董監事上課,就是其一;到司法系統在內的公家機構上課,是其二;到大學財金所、EMBA上課,是其三。同時,他還不時應政府部會之邀,在許多地方提供專業建議。 這兩年他到司法單位上課,口碑逐漸傳開,幾乎上遍司法院、地方高院、地方法院,台灣很多案件牽涉到財會專業,有些法官搞不懂其中的利害影響,他去上課,像替法官們掀開被遮蔽的眼睛。 而他在證期會的課,不但董事長們指定要上,更是董監事們進修課首選。薛明玲認真備課,講的不是生硬的會計制度,也不是死板的數字,而是透過實務經驗,跟台下董事長級的學生切磋經營管理學問,三個小時下來,學生們都乖乖坐定聆聽,不至於中途蹺課。 來上這堂課的都是上市櫃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獨立董事、監事們,包括新任行政院長毛治國、前金管會主委陳沖、前經建會主委陳添枝、前交易所董事長薛琦都曾在台下認真聽課。 組跨界兄弟會,從3C到牙齒問題都搞定十二月中旬,他擬的上課主題是「財務危機預警與案例分析」,從危機起因、財報常見問題到爆發危機後的重建,都有深入的實務分析。 對董事長們來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上課有助於釐清經營問題;對薛明玲來說,課程內容是他三十年專業領域的精華濃縮,越多董監事們聽過課,越能發揮無形的影響力,這正是他為自己現階段人生所設定的重要內涵:把三十年的財會「武功大法」傳授給需要的人。 在好友、前財政部次長楊子江眼中,薛明玲對傳承、公益向來盡心,從一起參與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籌辦以來,薛明玲不論「公益慈善活動、理監事會,他都不缺席」,只是「如今一天到晚到處上課,我勸他要少上一點,」楊子江半開玩笑地說,「現在的他比退休前還忙!」如今,「從容自在」是薛明玲生活的主調。經驗傳承讓他感到充實、有成就感;同時,維持多樣的社交圈,也讓他新生活一點也不寂寞。 幾年前他便與朋友組成兄弟會,每個月固定聚會,成員涵蓋法界、資訊界、醫界、建築界朋友,他半開玩笑問:「人老了需要哪些朋友?就是電腦高手、復健師、牙醫、心臟醫師!」舉凡3C新運用、身體腰痠背痛需要復健整脊、齒牙動搖……任何問題,兄弟會裡都能得到解答。 他也參加鄰居劉政發起的共購團,每周日,他與其他認購鄰居陸續來到集菜點,領回劉政、豆漿店老闆阿忠分好的食材,大家順便坐下來泡茶,天南地北聊上一回,再踏著夜色各自回家。周六、日,他還會出席茶友聚會,與好友們試茶品茶。可以說,薛明玲在落實自己第二人生的規畫,執行力百分百,從容自在百分百。 薛明玲 出生:1955年,59歲職場: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30多年 退休:2013年 第二人生:投入財金智慧發展基金會,傳遞財金教育 撰文‧許秀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