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半年,港股變化不大。恒指今年 初開市是二萬一千八百多點,還有一個星期便滿半年,我預期屆時將在二萬一千點徘徊。 恒指上半年的變動看似少於半成,但大市其實在一月中曾衝 上二萬二千六百多點;亦試過在五月底瀉至一萬九千點樓下,高低位相距三千七百點,即約一成七。上半年表現欠佳 恒指在這半年,已經歷兩次高 低,若你夠幸運,在二月初恒指一萬九千點時入市,然後在兩個月後,趁二萬二千點時沽貨,便能賺到盆滿鉢滿。當然,若於五月底的低位入市,至今也應有不俗盈 利。 但我懷疑有多少人能賺到這些快錢,就算是大型的投機者如對沖基金亦然。雖然上半年經濟轉佳,金融海嘯後的○九年盈利,和前一年相比亦大 幅提升,惟大部分投資者都頗為失望,因為很多股票的股價仍然下跌。 我們的組合表現亦麻麻,比重最高的滙豐,年初股價為八十九元,刻下僅得七 十五元,下挫一成半;宏利的跌幅亦達一成。這看上去似乎是一個悲劇,但我不覺得內疚,因為這非短線投資,買入它們是要長線甚至是一輩子持有的。儘管現時滙 豐因美國業務而嚴重出血;宏利又要應付新的金融政策,但這兩間公司仍然比十年前強壯得多。 事實上,這兩隻股票越受忽視,我越有信心實力欠佳 的炒家會被震走,剩下來的便是忠實的長線投資者。在九十年代初,類似的情況亦曾發生。可能我冀望過高,但我相信這兩間大型國際性企業的盈利,仍然有非常大 的上升空間,而這些盈利將會是帶動股價上升的動力。 耐心等待回報 這是一個需要耐性的市場,沒有耐性的投資者便會輸錢;同樣道 理,我們有勇氣長期持有好股票。無人可以否認,滙豐及宏利是好股票,當大市轉好,通常是落後的股票可跑贏大市,當然這最終要視乎盈利而定。 滙 豐及宏利將於八月初公布中期業績,我們沒理由擔心成績欠佳。滙豐早已放風表示首季業績不俗,第二季應該不會轉差,要超越○八年中期業績公布的二百六十億元 盈利應該不難,問題是超越多少。○八年的業績相當特別,因為有大量撥備,所以若盈利不能倍增,將會令人失望。正因為撥備問題,我沒辦法知道今年盈利是多 少,但我希望在來年,滙豐的盈利能回復至一千五百億元,以發行股數約一百七十億股計算,每股盈利約八元五角,市盈率只得九倍,根本是半賣半送,儘管要等多 一年。 宏利的情況亦一樣,首季業績令人滿意,就算是以一個較低的盈利預測來計算,假設每季賺八億加元,全年即可賺二百四十億港元,市盈率僅 得九倍,還可以要求什麼? 兩間都是聲譽良好的金融機構,正常來說,市盈率應有十四倍,在牛市,這甚至是相當保守的估值。我不認為需要為這些 被扭曲的股價向讀者道歉,只要有足夠耐性,投資者在他朝回首今日,必然笑逐顏開。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五十 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 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口中“失去美國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沒有意義”話音剛落,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便通過視頻公布了他的百日新政內容,其中第一條就表示,當政第一天就“退出TPP”。
與特朗普的表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奧巴馬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利馬峰會上仍敦促TPP框架內其他11個國家繼續推動協定生效。美國貿易辦公室代表弗羅曼等人此前也堅持認為TPP沒死,只是在“煉獄”之中。
“這是一個分水嶺時刻,不一定對世界貿易是更好的。 這意味著這些經濟體將面臨更多區域化進程。” 匯豐駐香港的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諾伊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 美國企業將遭受損失,發現他們的市場準入在減少,而TPP崩潰,越南、馬來西亞和日本將成為輸家。
在回答特朗普的決定是否意味著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亞太自貿區”(FTAAP)談判將獲得更強勁發展勢頭的問題時,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2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RCEP進程是由東盟作為核心來主導的。長期以來,中方同東盟以及其他有關各方一直積極推動RCEP談判。我們願意繼續與各方推動談判進程,爭取早日取得積極進展。”
各路“死撐”被打臉
在特朗普發布百日新政之前,參加APEC峰會的TPP成員國領導人,更傾向於認為特朗普此前對TPP發表的反對言論是一種競選策略,並認為隨著時間推移,特朗普有可能改變主意,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稱要再給特朗普一些時間,新西蘭總理約翰•基甚至玩笑稱,倒不如把TPP改名“特朗普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rump-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吸引特朗普登上TPP這條自由貿易的小船。
當地時間20日,奧巴馬還在同TPP成員國領導人見面時提出,要“繼續一同努力推進TPP。在隨後的記者會上,奧巴馬表示,這次會議令各方都重新確認了對於TPP的承諾,而各方都非常清楚地表示他們願意繼續向前推動TPP,“特別是希望同美國一起推動。”他還警示,TPP停擺將“破壞我們在該區域地位,並削弱我們以反映我們的利益和價值觀的方式塑造全球貿易規則的能力”。
就在赴利馬之前,美國國內支持TPP的力量仍提出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可以就TPP進行新一輪磋商。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布蘭迪(Kevin Brady)表示,他對特朗普的建議是不要撤出,可以進行新的談判,“讓(TPP)變得跟好,對美國更好,而大家都維持在自由貿易的領域之中。”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的報道,安倍在當地時間21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記者會時,是在特朗普的視頻公開之前。在此記者會上,針對特朗普有可能放棄TPP的前景,安倍表示,失去美國的TPP沒有意義。他還表示,這同“不可能重新談判一樣,根本的利益平衡將被打破”。
就在安倍的講話之後,特朗普在美國宣布 “打算發出表明退出TPP意向的通知”,還將就“公平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行談判,並將就業和產業帶回美國。”
沒有美國的TPP怎麽推進
安倍之所以說出“不可能重新談判”,原因在於,除美、日外,其余10個TPP成員國中已經有推進一個將美國排除在外的TPP的想法。
但在原有的協議下,沒有美國的TPP是無法生效的:根據TPP有關條款,TPP需要在批準生效的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整體85%的情況下才能生效,而美國本身就占60%,所以,如果想要在美國之外令TPP生效,必須對目前的TPP協議進行重新談判。
在阿根廷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表示TPP卻不了美國
另一方面,目前包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TPP的核心推動國都轉向支持FTAAP,並支持RCEP談判的推進。
RCEP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若談成,RCEP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和將達2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3,所覆蓋區域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
需要註意的是,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領導人會議期間,中國同新西蘭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升級談判。
據悉,升級談判範圍將涵蓋服務貿易、競爭政策、電子商務、農業合作、環境、技術性貿易壁壘、海關程序合作和貿易便利化、原產地規則等眾多領域,將推動中新自貿協定升級成為更高水平的貿易協定。雙方同意,第一輪談判於2017年上半年舉行,力爭盡早達成協議。
與此同時,秘魯也在APEC會議前後提出了申請加入RCEP,意欲成為其中第一個拉美國家成員。今年1月21日,中國同秘魯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秘魯共和國外貿旅遊部關於中國-秘魯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的諒解備忘錄》,宣布啟動雙邊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
“中國是勝者。撤出TPP,美國在亞洲不僅丟掉了經濟影響力,也丟掉了政治影響力。” 諾伊曼表示,中國可以運用其巨大的內部市場來吸引其他經濟體更緊密地貼近其運行軌道。
耿爽則指出,中方對所有有助於亞太經濟一體化、促進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促進亞太地區發展與繁榮的自貿安排原則上均持開放態度。希望有關自貿安排遵循世貿組織規則並有助於促進多邊貿易體系。希望亞太地區各項自貿安排相互促進而非相互排斥。既要防止亞太地區自貿安排碎片化,也要防止其被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