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股王魔咒 騰訊市值跌出全球十大
1 :
GS(14)@2017-07-08 20:50:08【明報專訊】上周回歸好夢醒後,難再入寐,唯有再與現實世界搏鬥。科技龍頭過去數十年受惠於極低的產品責任,但未來可能出現變化,這是我已想了好幾年的問題。周二心血來潮寫了篇文章,討論因這些巨無霸的規模和影響力愈來愈大,再加上打進實體世界,如無人駕駛,引起例如Trolley problem的複雜法律和道德問題。最後我指出阿里和騰訊(0700)是中國最大市值企業,必將面對有增無減的監管。猜不到即日就見人民網和其他官媒,嚴厲抨擊素來低調,亦非常「乖」的騰訊。股價應聲倒地,周二跌4%,周三開盤更曾跌近260元,後有反彈。
數周前已料到「股王」稱號猶如魔咒,大家習以為常,完全失去危機感時,就正正到了危險時刻。股價暫只跌了些少,很多大行跳出來撐「股王」,解釋「王者榮耀」的每日玩家高達8000萬,登記玩家更高達2億,上月流水30億元人幣,佔騰訊總營業額16%。青少年約佔兩成,但因消費力較弱,所以估計只佔營收的3%至4%左右。理論上就算禁止所有青少年玩,對騰訊的整體盈利影響不到1%,何况騰訊還有高速增長的廣告和支付等業務。
若風波不停 股價至230元才考慮
「陷害人生」、「電子鴉片」這些都是超重量級指控,騰訊不可置之不理。之前騰訊已主動採取實名制,和限制12歲以下兒童每日只可在晚上9時前玩1小時,13至18歲限玩2小時。但顯然國家認為不夠,如騰訊不能盡快找到滿意解決方案,不排除官媒再發動攻勢,或政府直接立例監管。「王者榮耀」是中國史上最賺錢遊戲,固然招來非議,但如政府加強監管,必波及整個手遊業,到時影響就不止那麼小。
說到底,騰訊估值絕不廉宜,約38倍今年市盈率,若風波停不了,估值可隨時下降至35或更低的32倍。如不幸言中,股價可跌至230至250元,到時再考慮是否買入機會。
阿里估值較低 股價屢創新高
對比下來,阿里估值較低,只約31倍明年(3月會計年度)市盈率,後年低至24倍。我今年多次指出對阿里股價更樂觀,不負所望,周三又再創新高144.87美元,升至150美元都有可能。今年升幅65%,比騰訊已非常不俗的43%更厲害。市值亦已超越騰訊,提早應驗我早前打入全球十大的預測,現排名第七,僅次FAAMG(face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五大美國科技龍頭,和巴菲特的巴郡。反而騰訊不幸剛跌出十大,回落至第十一位。
阿里交易仍不覺擁擠,外資仍然低配,國內投資者又面對外管問題。香港就更不用說,大部分投資者和傳媒仍停留在憎恨馬雲「拋棄」香港階段,在美國上市又加一重麻煩,結果就白白錯過大好投資機會。
港人恨遭馬雲「拋棄」 錯失投資機會
我對阿里都有兩點憂慮。第一點較宏觀,中國「危企」劇目愈演愈烈,樂視危在旦夕,賈躍亭(剛辭去CEO)雖說一定負責任(有選擇嗎?),十來億私人「巨額」資產都已被凍結,相對更多的「巨巨額」負債,意義不大。當然對比「四大危企」,樂視不算什麼,昨天傳聞復星董事長郭廣昌再次失聯,雖經澄清,但早前銀監發出排查名單榜上有名,殊非好事。安邦、海航、萬達的情况更緊張,每家欠債數千億,但連正式上市集資平台都沒有。
如今銀行應不會再增授信、不追還款已算仁慈(包括對自己),剩下來只望倚靠所謂「固收」產品(一個充滿諷刺的美麗誤會,必將成為一個令很多投資者流淚的噩夢)。
你願意用一生積蓄來支持這些危企嗎?當局已一再聲明嚴控影子銀行,剛兌其實已打破,連較規範有信貸評級的債券市場都開始按照風險而定價,違約個案漸增。這些危企發的幾千億理財產品,真的可以全部安全着陸?當這些理財產品爆煲(樂視都有涉足),對A股、港股和包括阿里的中概股都必有影響。這亦是我一直維持恒指26,000萬點目標阻力的主要原因,證明非常正確。
假貨稅務問題續纏繞阿里
第二點就是阿里亦面對不少潛在法律問題和監管風險。就算不計VIE,假貨問題無論在美國或中國從來沒有完全解決,稅務問題更是一個沒答案的黑洞。沒人提起,這些都不是問題,一旦出事,就很麻煩。
(中環資產持有阿里、騰訊、face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Alphabet和復星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90&issue=20170707
【辦公室政治學】改變的第一步,請離開「時薪圈」的魔咒
1 :
GS(14)@2017-07-29 03:25:24【辦公室政治學】很多人都不滿意自己的工作。那麼,一份怎樣的工作才適合你?
高人工?好老闆?好同事?好的工種?上班地點夠近?有前途?工作過程不辛苦?以上的,中到幾項已經很好,何況人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你中到一、兩項時,又會埋怨另外那幾項中不到。其實我們最想達到的要求,是一項聽起來很不應份,但實際上合理到不得了的工作狀況──收入比付出多。很貪心?不!收入多過付出,從來都是進步的動力,否則老闆為甚麼要做生意?別人為甚麼可以成為有錢人?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的收入比起付出更多的營運方式,在大家都付出相同的力量之時,他可以收多你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入。許冠傑的《半斤八両》,是唱給被壓榨的打工仔聽的,他們只求做幾多,收幾多。坦白講,純靠一分錢一分力,你永遠都不可能改變現狀。然而,收入比付出多的工作,可不會隨隨便便被你找得到的,何況就算給你找到,人家又憑甚麼要將這個機會給你?所以真正問題,並不是在於你未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是──你還未找到你自己在社會上真正的價值。每一個收入比較高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工作上,有一個不容易被代替的身份。那個身份,越少人擁有,又越被社會需要,你的收入就會越高。極端一點的例子,你是一個醫生,看一個症五分鐘,就可以收幾百診金,當然已經是一般人幾倍的收入,但當你做到香港腦科的三大權威之一,靠名氣,靠身份,靠手藝,你就可以做到收入比付出多出幾十倍了。你未必會成為醫生,但你可以找方法增值自己,再認真好好策劃一個方向,去讓自己有能力改變現狀,成就到異曲同工的事情。第一步,就是要找方法,讓自己可以離開「時薪圈」。甚麼為之時薪圈?就是一些用上班時間去計算人工的工作(有不少要打咭的全職工作,本質上其實都算是這一種)。這類工作,只用你付出的時間去計算,而公司很多時都沒有去考量你所付出的技能、心思。嚴格來說,這類工作的被代替度高,另外無論做得多好多差,都得到同一份的收入,你會欠缺進步的動力,而更嚴重的是,無論你多努力,你都不會賺到超越「時薪x上班鐘數x上班日數」魔咒的人工,「半斤八両」不會讓你得到更多。還未想到怎樣做?不用急,慢慢來,就用「時薪圈」的收入作為你的安全網,再仰望自己的下一步,應該怎樣走吧。
撰文:陳詠燊
電影編劇、專欄作家、專上學院講師。曾於香港十大企業之一擔任製作經理多年,見證及參與過無數辦公室戰役,是香港少數同時具備電影前線製作與企業行政經驗之電影人。facebook:Sunnyhahaha
編輯:謝慧珊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27/201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