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子職業電競隊 銳意進軍國際 女子賽與外地差距窄 市場具發展潛力
1 :
GS(14)@2017-08-04 05:40:07【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2月公布《財政預算案》時,提出研究推廣電子競技,發展電競產業隨即成為熱話。6月時李嘉誠基金會舉辦「香港競XP」,旅發局在今日至星期日(8月4至6日)首次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辦「香港電競音樂節」,更有一眾世界高手參賽較量,令電競氣氛持續升溫。有港商認為,男子電競方面,香港已落後太多;反而在女子電競方面,全世界都處於發展初階,相信本港有力佔一席位。
明報記者 薛偉傑
香港電競總會會所上月舉行開幕禮時,請來女子職業電競隊Stinga進行表演賽,Stinga是近1年本港的第3支女子職業電競隊。據行內人表示,現時本地的女子職業電競隊,比男子職業電競隊更多。
成立Stinga的JengAh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張焯然表示,在香港成立女子職業電競隊,是考慮到在男子電競在歐美、韓國、中國內地、台灣等市場,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職業化制度、行業平均水準及市場生態都較優勝,香港已落後相當多。相反,女子電競在全世界仍處於初階,全球未有職業聯賽,香港現時才起步,仍有機會與其他地方一拼。
電競觀眾「陽盛陰衰」 冀吸女觀眾
張焯然又稱,根據行業數據,電競觀眾的男女比例約8比2,向來屬於「陽盛陰衰」;但若從好的一面看,就是女觀眾有很大增長潛力。該公司決定在香港成立女子職業電競隊,其中一個目標是希望開拓女觀眾,而且是放眼全世界,並不局限於香港。
張焯然曾經在Google工作3年半,當中有1年多時間,是留意亞洲國家和地區的YouTuber如何發展,然後將有關經驗轉告給本港的YouTuber,甚至為他們提供培訓,協助打造個人品牌;因此,他有信心可以將這一套應用於電競女選手。他又認為,香港女士同時懂得中文和英文,可以看得懂或參與更多遊戲比賽的直播;而且電競行業不像球類活動,不需要很大的練習場。
每日訓練10小時 專人分析數據
此外,張焯然認為,女子電競隊較易吸引注視,但Stinga的幾名隊員,絕對不是花瓶,在英雄聯盟遊戲的香港女玩家當中,每個隊員排名都是數一數二。該公司觀察過她們的排名,以及參加業餘電競比賽的成績,再邀請她們面談,確定有志成為全中國的冠軍,才在6月底將她們組成Stinga。
她們組隊之後,只集訓了3日,即參加李嘉誠基金會舉辦的香港競XP,在英雄聯盟女子賽中打入四強。在爭入決賽時,Stinga遇上成立差不多1年的香港首支女子職業電競隊PandaCute。說起這場比賽,張焯然仍忿忿不平,指Stinga在遊戲初段一直領先,只是組隊時間太短,默契不足,後段才輸給對方。
現時,Stinga的隊員每周訓練5日,每日10小時;若臨近比賽,更會加操至每周訓練6日。不過,他強調,訓練不是「死練」,而是相當科學化,會考慮保養視力和體能。在每日訓練的10小時當中,只有6小時是真正打機;餘下4小時,由遊戲分析師解讀和分析每名隊員數據、其他電競隊數據,以及由教練制定策略,另會做運動如每周打拳兩次,以及透過外展活動來建立默契等。
Stinga參考外國和中國內地、台灣的做法,除教練之外,亦有遊戲分析師。該隊的遊戲分析師「老星」表示,他的工作就像分析棋局一樣;翻看及研究各地大量英雄聯盟比賽,從中找出適合Stinga的戰術。在比賽之前,他亦會分析對手習慣、戰術、開局及弱點等。
由於本港電競比賽太少,Stinga將會積極參加兩岸四地和東南亞的比賽。至於收入來源方面,張焯然稱,公司已和Stinga隊員簽了經理人合約,可以全權為她們接洽工作和商業活動。除出場費、比賽獎金外,隊員可以參加各種商演、直播打機、拍攝廣告,以及推出各種周邊產品,創造收入。簡單來說,就是將她們當成運動員兼網紅般經營。
洽廣告商演 當運動員經營
現時,Stinga隊員平均月薪約1萬餘元,張焯然估計,每個月有1至2次比賽或商演活動,公司就可以收支平衡;現時已經有一些廣告商和直播平台正在接洽中。
張焯然希望,社會不要帶着有色眼鏡來看電競行業,很多人認為打機好的人一定是讀書差,但他本人已經是例外,讀中學時他每日都打機幾小時,但仍能考入中文大學商學院,畢業後獲Google聘用。至於Stinga幾名隊員,有一人已讀完大專高級文憑,另有一人是IVE學生,其餘幾人全部完成中六課程。他笑言,今年本地商界對電競行業的關注增加,若他年輕10年,也有可能放棄讀大學,改當職業電競選手。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57&issue=20170804
范智廉:縮表助減小貧富差距
1 :
GS(14)@2017-10-01 19:17:35【明報專訊】匯豐控股(0005)主席范智廉(Douglas Flint)任期將於下月1日屆滿,臨別之際正是美國聯儲局結束量寬時代、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之時,他指資產價格停止暴漲,量寬引致的貧富差距不致擴大,是大家樂見的結果,不過,他並不預期股市或樓價會有一次過大幅度的調整,否則將會是央行的政策失敗。
不會導致股樓大跌
范智廉在倫敦接受訪問時表示,「縮表的決定意味經濟已經改善,市場不再需要政策刺激」,在理想的情况下,「經濟增長足以支持資產價格」,他認為市場對於聯儲局加息及縮表的政策已經早有預備,並沒有太大意外,預計縮表的過程是有序而漫長,不會為市場帶來過大震盪。
在長達9年的量寬環境當中,他指部分人在資產價格上漲中受益,但同時加重社會上部分人士的經濟負擔,加劇貧富懸殊,范智廉認為有意置業的人士亦會希望樓價「慢慢回落」,強調不認為會出現大調整。
科技料成銀行業最大挑戰
低利率環境有損銀行收入,但同時亦意味信貸成本較低,范智廉稱,之後的業務方向或需要調整,他亦相信所有銀行已經準備就緒,銀行系統不會有收縮風險。
展望未來,范智廉認為科技是銀行業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尤其是客戶的資料庫不再由銀行業獨享,但他表示,客戶對於龐大的交易金額傾向相信銀行機構,「數百萬元的交易不會以免觸方式(contactless)交付」,他續稱,金融科技企業不會希望與銀行作直接競爭,因為科企優勢在其彈性,一旦需要申請牌照,被納入監管,繼而進行大量的合規工作,相信亦失去了原意。
匯控早前提出,若英國「硬脫歐」的情况出現,會將過千職位由倫敦調至法國,范智廉表示,暫時未有意啟動應變計劃,要等待至明年,過渡期的安排有定案,以及談判結果更明朗時再作決定。
新行政總裁適當時候公布
回首7年的主席生涯,范智廉表示沒有後悔所作過的任何決定,又指「事後孔明(living in hindsight)是一件危險的事」,他又寄語繼任者要尊重匯豐的傳統,平衡舊有的做法與創新,並適應每日改變的經濟與地緣政治環境,委任新的行政總裁方面,他指目前進展順利,會適時公布人選。
明報記者 余慕恩倫敦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42&issue=20170926
上月人幣國際使用率略跌 SWIFT:與美元差距長遠勢收窄
1 :
GS(14)@2017-10-22 14:51:42【明報專訊】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昨發表最新報告,人民幣在9月的國際支付貨幣的份額下跌一位至第六位,比8月份減少0.09個百分點至1.85%(見表),不過報告仍然看好人民幣,因美國現時佔全球經濟25%,美元在國際支付使用佔近四成,相對中國經濟佔全球15%,惟人民幣使用率不足2%,相信未來隨着中國經濟增長和人民幣國際化,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使用差距長遠必會收窄。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報告分析,人民幣支付減少是因為中國政府限制資本流出,減少向外收購物業和資產,另外今年上半年人民幣信用狀的使用大幅下跌,按年減少43%,較整體信用狀33%跌幅為大。
國際支付排名降至第六位
不過,報告認為,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發展,將明顯有助沿線60多國在貿易、融資、投資上使用人民幣;資金流出壓力減低,政府或減少資本控制力度;中國亦着力推動人民幣的影響力,有助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使用。
廖群:港佔比可進一步上升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今年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今年8月,香港的人民幣交易量佔全球76.23%,比去年同期上升6.46個百分點;第二位的英國則減少1.31個百分點;第三位的新加坡輕微上升0.11個百分點,此外,美國與台灣分別減少了0.71和0.47個百分點(圖1)。另外,報告亦指出,93.75%由美加向中港發出的人民幣支付,最終是在香港結算。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香港的佔比有可能進一步上升,近兩年香港離岸人民幣存款、發債等業務有所減少,但外國市場減幅更大。明年美國繼續加息,人民幣存在貶值壓力,國際市場對使用人民幣仍有顧慮。相對而言,香港市場與內地關係緊密,對人民幣信心強得多,而滬、深港通亦有助提高香港的人民幣需求。
資深銀行家陳鳳翔表示,貨幣的國際使用與其匯率有關,美國有意推低美元,減少持有美元意慾,有利人民幣使用提升。他短線看好人民幣表現,惟中國債務正在上升,長遠對經濟或有隱憂。
十九大前夕 人幣匯價偏軟
美元指數回升,以及內地企業月中出現購買外匯需求,人民幣中間價昨日報6.5883,比上個交易日下跌44點子。
十九大前夕,人民幣未見明顯維穩,上午走勢偏軟,下午2時歐洲開市前進一步下跌,截至晚上10時,在岸人民幣報6.624(圖2),下跌341點子(1元等於1萬點子),離岸人民幣下跌339點子報6.6168,美元指數報93.66點,升0.35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74&issue=20171018
拆局:市盈率低於過去高位 成分股間差距大
1 :
GS(14)@2018-01-15 02:25:37【明報專訊】恒指雖然逼近2007年歷史高位,但恒指的成分股組合與當年有很大不同,企業盈利亦與當年相差很遠,故不能單以點數作比較。最適當的指標是市盈率,即價格除以盈利。而現時恒指的預測市盈率為12.5倍,不但較過去12年的平均數12.7低,亦低於2015年「大時代」高位的13.7倍,亦遠低於2007年高位的22.4倍。
分析認為,2015年港股一度大升是因為「北水」南下的消息,2007年的高位亦是因「港股直通車」的消息而創下的,相反近一年港股的牛市並沒有特別利好消息,而是受惠於經濟復蘇,令企業盈利有實在的增長。
騰訊港交所40倍 工行建行五六倍
不過,不同的恒指成分股當中,市盈率有很大差距,例如騰訊(0700)及港交所(0388)的預測市盈率達40倍,但一眾內銀股卻拖住後腿,工行(1398)及建行(0939)等只有5至6倍,以市帳率計算更不足一倍。資源股亦較為落後,中海油(0883)等油股的市盈率僅約11倍。峰澐基金集團主席兼投資總監李灝澐指出,內銀股及資源股在過去一年的股價亦是大落後,但今年內銀會受惠淨息差上升,油股則受惠油價回勇,預計盈利將有可觀增長。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指出,今年投資策略將是「雙頭馬車」,一方面科技股繼續領跑,另一方面,加息及經濟復蘇都利好金融股,令該板塊的估值有上調空間。
明報記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33&issue=2018011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