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倫敦航班在俄羅斯機場迫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491
一架從上海飛往倫敦的空客A-340迫降俄羅斯伊爾庫茨克,航班號為VS251。機場的消防調度監督員證實了此消息。
據俄塔斯社引述消息人士稱,機組人員因機艙內出現煙霧請求緊急迫降。在飛機上有286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無人受傷。目前他們都在伊爾庫茨克機場的國際航站樓中。正在查明煙霧原因。
據中新網綜合外媒報道,21日,一架由上海飛往倫敦的空客A340客機由於遇到“技術問題”,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機場迫降。
迫降的航班隸屬英國維珍大西洋公司。公司發言人稱,航班號為VS251的這架飛機,由於出現“技術問題”,作為預防措施,在由上海前往倫敦的途中,轉向俄羅斯伊爾庫茨克機場迫降。
機上有286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無人受傷。
一幅圖看清哪些歐洲國家最擔心大力制裁俄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382
(以上圖片攝於今年6月G7領導人布魯塞爾會議期間。如圖所示,當地遊行者配戴G7領導人的面具,呼籲能源安全。圖片來自美聯社。)
上周馬航MH17客機被導彈擊落,機上298名乘客與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歐盟歸咎於俄羅斯支持烏克蘭反政府武裝,最早本周二決定打擊範圍空前的對俄制裁。
當真那樣嚴厲制裁,歐洲國家可就別想那麽痛快地得到俄羅斯出口的天然氣和石油了。
看一看德意誌銀行近來公布的以下圖表可以發現,哪些歐洲國家最依賴俄羅斯產天然氣。而如果是最依賴俄羅斯出口天然氣的國家,當然有理由不希望歐盟的大力制裁招致俄方報複。
如上圖所示,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北歐的丹麥和挪威以及中立國瑞士的依賴度最低。而歐元區核心國家德國和意大利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所占比例都在20-40%,奧地利甚至達到60-80%,遠超24%的歐盟平均水平。
需要註意的是,即使是和俄羅斯貿易關系密切、經貿離不開俄羅斯的歐盟國家,也未必強烈反對加大制裁。
華爾街見聞本月初的文章曾用以下歐洲智庫“開放歐洲”(Openeurope)的圖表說明,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就屬於以上特例,他們與俄羅斯經貿關系密切,卻是推動制裁俄羅斯的力量。
開放歐洲認為,這些國家的強硬態度應該和經濟無關,可能來自歷史原因,出於對自身安全的擔憂。
拋開經貿因素不談,其他一些歐盟國家前幾個月就沒那麽強硬,至少從地理角度出發,他們更有可能受到對邊境安全的擔憂影響,認為進一步制裁可能導致全歐洲的政治和金融形勢更不穩定。
華爾街見聞今日文章也援引了《華爾街日報》昨日的報道,稱歐盟越來越傾向於支持更嚴厲的制裁,但歐盟官員警告,法律和官僚制度帶來障礙,因為合作不夠,可能難以在本周二以前采取懲罰俄羅斯的大動作。
俄羅斯忙於撇清幹系 憤怒的澳洲人要禁止普京參加G20會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295
在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反政府武裝有很大嫌疑時,俄方竭力撇清幹系,並指責烏克蘭政府。因不滿俄羅斯對馬航MH17客機被擊落事故的反應,澳大利亞威脅,如俄方不幫助推動調查,就會設法禁止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今年11月的G20峰會。
澳大利亞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昨天批評俄羅斯對馬航客機墜毀慘劇的反應,稱“讓人非常、非常不滿意”。他認為,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反政府勢力有嫌疑,所有跡象顯示,擊落馬航客機的導彈來自該勢力控制區,俄政府絕不能包庇這股勢力。
艾伯特說:
不要任何搪塞、不要任何借口、不要任何相互指責、不要對那些可能得到俄羅斯支持、又可能牽涉此次可怕事件的人有任何庇護。
當記者問到普京該不該參加11月的G20峰會時,作為東道主澳大利亞的領導人,艾伯特回答:“我們先觀望,看今後怎麽發展。”
艾伯特要求俄羅斯支持全面又公正的國際調查,呼籲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立即展開獨立調查的決議。他還說:
因為發生在烏克蘭的領空俄羅斯就可以擺脫責任,這種觀點經不起真正仔細的推敲。
對艾伯特的講話,俄羅斯方面憤怒回應:
艾伯特先生的言論不可接受。……艾伯特先生本人沒有親自收集證據,沒有拿出行動,只憑推測,這是在犯罪。
本月17日,在飛經俄烏邊境的烏克蘭領空時,一架馬航MH17航班波音777客機被導彈擊落,機上28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人生還。遇難者主要來自荷蘭和澳大利亞,荷蘭公民有150多人,澳大利亞公民有28人。
次日的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期間,俄羅斯代表丘爾金在發言中首先“撇清”,稱俄方與馬航客機墜毀“沒有任何關聯”,就針對俄羅斯的“含沙射影式攻擊”表示強烈不滿。
丘爾金指責美國和歐洲國家偏袒烏克蘭,令局勢進一步激化。他按普京的說法,重申“客機是在烏克蘭墜毀,烏克蘭對事件顯然負有責任”,因為“任由民航客機穿越危險的戰區”反映了“烏克蘭當局不負責任”。
俄羅斯不配合調查,憤怒的荷蘭人要求歐盟重新審視對俄關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297
(蘭首相馬克·呂特接受記者提問)
面對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親俄武裝擊落馬航MH17航班,同時正阻撓調查人員進入現場,荷蘭和英國呼籲歐盟重新審視與俄羅斯的關系。
周六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和英國首相卡梅倫發布聲明稱,俄羅斯總統普京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行動,並對分裂分子施加影響保證調查人員能夠進入墜機現場。”
荷蘭和英國還籲歐盟應該考慮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兩國首相稱歐盟需要“在有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親俄分子擊落馬航航班後,重新考慮與歐盟的關系。”
周五奧巴馬發表講話,稱有證據顯示親俄分子控制區域發射的地對空導彈擊落了馬航飛機。
烏克蘭方面稱,墜機事故現場親俄武裝阻撓烏克蘭政府專家收集墜機證據,並威脅扣押調查專家。
烏克蘭政府稱:“這些恐怖分子在俄羅斯的幫助下,試圖毀滅事故現場的證據。”
有十數名歐安組織調查人員稱,他們發現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道路被一輛分裂分子放置的大巴截斷。
荷蘭外長Frans Timmermans說,當聽聞298名墜機現場遺體沒有得到“恰當處置後”,他的反應是“暴怒”。
Frans Timmermans說,除非那些為災難元兇,那些元兇幕後支持者被繩之以法,荷蘭政府永遠不會罷休。
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周六俄羅斯罕見的承諾將對烏克蘭東部分子施加影響,要求叛軍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分歧。觀察家認為這意味普京朝與國際社會和解前進了一小步。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五稱,擊落馬航飛機的導彈來自親俄分裂分子控制地區,俄羅斯訓練這些武裝人員如何使用地對空導彈。
烏克蘭政府出示照片顯示親俄武裝使用了山毛櫸(bulk)地對空導彈。照片顯示一枚尾部帶有黑煙的導彈射向天空。烏克蘭情報部門稱這就是擊落馬航航班的導彈。
關於馬航MH17墜機:俄羅斯十問烏克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293
俄羅斯副國防部長Anatoly Antonov對今日俄羅斯稱,西方國家和烏克蘭急於認為俄羅斯參與馬航MH17墜機事件,但是這並沒有證據支持。
Anatoly Antonov已經批評了西方國家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妄下結論。Antonov稱:
他們試圖向全世界說,我們應該對馬航MH17被擊落負責。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西方媒體就想找人對這件事負責,這非常奇怪。
在我看來,這是向俄羅斯聯邦和武裝部隊發動信息戰的一部分。
與其毫無根據的指責其它國家,馬航MH17客機空難應該被當作重新合作的契機,以阻止未來類似事件發生。Antonov稱:
我並不想借機指責任何人。我們只是希望向烏克蘭武裝軍隊提出一些問題。我希望他們能夠回答這些問題,這將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所處位置,能否有機會再次展開合作,以及找出誰該為此次空難負責。
回答這些問題能夠幫助我們找到防止類似事件發生的機會。
Antonov的10個問題如下:
1.馬航MH17客機墜落不久,烏克蘭當局就很自然的將此事歸咎於該國自衛武裝力量。他們的結論的依據是什麽?
2.烏克蘭能否詳細解釋在東部沖突地區如何使用BUK導彈發射器的嗎?烏克蘭自衛武裝又沒有任何飛機,這些(能擊落飛機的)系統為何會部署在這里?
3.為什麽烏克蘭當局沒有為建立一個國際委員會做任何努力?這樣一個委員會將在何時開始工作?
4.烏克蘭武裝部隊願意讓國際調查員查看他們的空對動、地對空導彈庫存清單(包括在SAM發射器中使用導彈)嗎?
5.關於烏克蘭戰機在空難發生日的活動,國際委員會有渠道查詢來源可靠的跟隨數據嗎?
6.為什麽烏克蘭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允許飛機改變常規航線,向北朝著“反恐行動”區域飛行呢?
7.為何戰區上空沒有對民航關閉,尤其是在戰區沒有完全被雷達導航系統覆蓋情況下。
8.據社交媒體報道,在烏克蘭工作的一個西班牙空中交通管制員表示,有兩架烏克蘭軍機曾在烏克蘭領空跟蹤MH17客機。烏克蘭政府怎樣評論上述報道呢?
9.為什麽在不等國際調查員的情況下,烏克蘭安全局使用烏克蘭空中交通管制員與MH17機組的通訊記錄,以及烏克蘭雷達數據存儲系統獨自開展工作?
10.2001年,俄羅斯一架Tu-154飛機墜入黑海。烏克蘭從這一相似事故中吸取了什麽教訓?當時,烏克蘭當局起初否認軍事力量參與其中,但是最後無可辯駁的證據顯示烏克蘭難則其咎。
美國制裁俄羅斯 中資銀行得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204
美國財政部表示,對俄羅斯的最新一輪制裁已經“增加了俄羅斯核心企業在經濟上被孤立的成本”,俄最大石油生產商Rosneft,天然氣生產商Novatek等均在制裁之列。
本周三,美國政府宣布制裁俄羅斯大型銀行、能源和國防企業,新一輪打擊直指俄羅斯經濟命脈。其中一個重要的制裁方式就是切斷俄能源企業在美國的融資渠道。同日,歐盟也決定中止對俄投資的貸款。
不過,美國對俄羅斯企業實施的“經濟孤立”制裁並未擴展至那些日益依賴中國貸款的企業。實際上,俄羅斯自然資源行業對中國資金越來越依賴正在成為一種趨勢。而這種趨勢將會影響美國這一輪制裁的效果。
能源公司是俄羅斯經濟的中流砥柱。如果同時算上石油與天然氣,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比沙特阿拉伯還高。Rosneft則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日原油開采量達410萬桶。
但是架設鉆井以及在西伯利亞鋪設管道都需要巨額的資金,因此俄羅斯的能源公司高度依賴廉價的資本。
對於美國新一輪制裁對於能源企業的影響,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一位長期從事俄羅斯能源服務業務的律師稱,未來俄羅斯石油合資項目美元融資將變得極端困難。
不過,中國資金似乎願意為俄羅斯企業效勞。在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緊張的時期,Rosneft多次轉向中國貸款。2005年,它從中國貸款60億美元用以收購尤科斯石油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Rosneft欠西方的銀行的商業債務共計410億美元,收到的石油預付款達250億美元。《紐約時報》引分析師稱,其中大約200億美元來自中國。
不過,中資銀行是否會從本輪制裁中得利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以及制裁是否會再次升級。
德意誌銀行(俄羅斯)油氣分析師Pavel Kushnir告訴《紐約時報》:
我們不認為制裁會對Rosneft或Novatek的運營或融資產生任何影響。中資銀行們可能會趁機提高貸款報價,但這是一種推測。我認為,不會有什麽影響的。
俄羅斯券商BCS金融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Vladimir Tikhomirov告訴該報:
最重要的是市場情緒。如果烏克蘭情況沒有改善,看起來也不太可能改善,可能還會有新一輪的制裁。屆時,所有新債務的風險溢價將會受影響。
如果制裁進一步升級,Rosneft等企業將會面臨更多困境。Tikhomirov表示,如果歐洲的銀行們跟隨著美國的步伐,最終將Rosneft從美元債券市場上割裂開,那麽它將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
它將不得不通過削減成本或者砍掉一些項目來實現資金的平衡。
俄羅斯富豪今年損失145億美元 馬航事件令其更加膽戰心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604
今年年初以來,隨著西方對俄羅斯制裁不斷加大,俄羅斯富豪們已經損失了數以億計美元的資產。今年一月以來,俄羅斯19位億萬富豪已經損失了145億美元,而同期,美國64位億萬富豪資產增值565億美元。如今,馬航事件的爆發令俄羅斯富豪們更加膽戰心驚。歐洲外長們將於周二在布魯塞爾會面,討論對俄羅斯更嚴厲的制裁。
俄羅斯最富有的鐵礦大亨Alisher Usmanov損失超過25億美元,其個人凈資產下跌13%,至177億美元。俄羅斯鋼鐵大亨Vladimir Lisin損失24億美元,占到其個人資產的17%,而他的合作夥伴Andrey Melnichenko損失了21億美元,占到其個人資產的14%。
今年,前微軟主席比爾蓋茨的資產上漲60億美元,而其他美國富豪的資產有所萎縮。亞馬遜CEO Jeff Bezos的個人資產今年已經下滑了34億美元。
俄羅斯的商界精英正為普京的行為感到抓狂。普京目前的對烏政策很可能給俄羅斯帶來進一步的制裁。
即便制裁不再加大,俄羅斯經濟也很可能遭遇沖擊。金融市場疲軟,而西方國家企業已經減少了投資俄羅斯的意願。
倫敦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經濟學家表示,俄羅斯正努力向東方靠攏。但風險是俄羅斯會過於依賴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這將給予中國所有的權利。
在上周下跌5%後,俄羅斯股市周一繼續下跌1.4%,至一個月低位。今年,俄羅斯股市已累計下跌12%。
俄羅斯資本外逃:今年上半年已超過去年全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627
今年俄羅斯最重要的金融數據就是究竟有多少資金撤離俄羅斯,逃至國外。7月9日俄羅斯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已有450億美元逃離俄羅斯,這幾乎達到了俄羅斯4%的GDP。
這還是在馬航MH-17飛機在烏克蘭東部墜毀前的數據。
與此同時,普京居高不下的國內支持率令人驚訝。據蓋洛普民調顯示,普京目前支持率高於80%。然而,外逃的資金似乎在說著另一個故事:今年上半年外逃的資金已經達到了2013年全年的金額。如果民眾真正支持普京,資金理應不會大量外逃。
很少有人將支持率與資本外逃聯系在一起,但他們卻是普京主義的核心。普京給予普通俄羅斯人穩定的生活和大量的政治宣傳,然而,俄羅斯富豪卻被允許將資產轉移至海外。
普京一直被和重建俄羅斯聯系在一起。然而事實上,自他2000年就任以來,大量資本外逃,而腐敗則蔓延至俄羅斯各個角落。而普京對此毫無作為。因為如果他采取行動,就意味著失去俄羅斯精英階級的支持。而精英階級的資源和渠道幫助了普京獲得成功。
西方要想制裁成功就必須從這些資產下手。俄羅斯富豪通過西方空殼公司所購買的遊艇、豪宅以及球隊才是歐洲應該打擊的目標。
西方銀行本應是西方金融系統的看門人,理應上報可疑交易,拒絕非法資金。顯然,銀行沒能起到開門人的作用。
之前,許多西方領導人對俄羅斯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俄羅斯的資本繼續流向西方,即使是吞並克里米亞這樣的事都可以忽略。
然而此次馬航航班的墜落,298人的死亡卻有所不同。讓管理松散的遊擊隊擁有可以擊落飛機的武器,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西方對此必須采取行動。
美國在制裁方面一直大膽領先。從美國國務卿克里周日講話來看,更嚴厲的制裁正在制定中。相比之下,歐洲則顯得較為軟弱。法國、德國和英國的領導人周日表示支持加大制裁,具體制裁或將於本周晚些時候公布。
逆市豪賭俄羅斯債券 對沖基金ACPI收益率超8%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435
在歐美威脅對俄羅斯開展實質性的制裁措施之前,市場人心惶惶,俄羅斯出現大規模資本外逃。但有一家對沖基金卻大膽地逆勢而行,豪賭俄羅斯債券市場。(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這家名為ACPI的對沖基金總部位於倫敦,該基金新興市場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Daniel Moreno對俄羅斯債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過去六個月,他不斷加倉對俄風險敞口。
就目前情況來看,ACPI的選擇是正確的。截止6月30日的過去六個月,Daniel Moreno從俄羅斯債券市場中獲取的投資回報率為8.19%。這比ACPI基金的其他投資資產收益率要高。
我們持有那些我們認為有價值的資產。而就在今年1月,其他投資者還認為俄羅斯債券是不具有投資價值的。早前我們已經清倉了。但沒想到的是,兩個月之後,他們變成了新興市場中的貶值資產。所以,我們抓住了這個機會,重新開始布局俄羅斯的投資,頭寸規模甚至超過了1月之前。
目前,Daniel Moreno正重倉以俄羅斯盧布計價的硬通貨債券,這在其對俄敞口中比重約為10%,且已經為該基金帶來了5.1%的收益率。
他對俄羅斯市場有信心:“即使特別難分析最終結果,但我們仍認為,局勢將在六個月左右達到穩定狀態。”他預計,未來上述硬通貨債券表現仍將出色。
我們對俄羅斯市場保持樂觀態度的理由有好幾個。比如,估值並不與基本面相對應,並且我們的倉位也很輕。俄羅斯的債務在GDP中的比例仍然很低,並且,這個國家的外匯儲備規模龐大。同時,俄羅斯中產階級非常強大,在人口比例中約為60%。
實際上,過去三年,Daniel Moreno領導的基金表現都不錯,平均收益率為12.2%。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及,年初至今,已有450億美元逃離俄羅斯,幾乎相當於俄羅斯GDP的4%。為此,俄羅斯央行甚至在本周五宣布加息50個基點。
歧見難平 歐盟未能就擴大制裁俄羅斯達成一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762
因成員國嚴重分歧,昨天的歐盟外長會議未能就對俄羅斯施加新一輪制裁達成一致。此前歐美將馬航MH17客機墜毀歸咎於俄羅斯,認為源於俄方向親俄的烏克蘭分裂勢力提供導彈。
以英國為首的強硬派歐盟國家和以法國為首的反對擴大對俄制裁的國家相互妥協。強硬派的讓步是,歐盟外長呼籲歐盟領導者制定大範圍制裁措施,但僅限於日後俄羅斯未能配合西方時采用。
知情的外交官向彭博等外媒透露,反對派的讓步是,如俄羅斯政府不推進馬航墜機調查,歐盟委員會可以史上首次考慮更大範圍的經濟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俄方進入歐洲的資本市場、限制俄方獲得軍事和其他方面的“敏感技術”。
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英國和東歐與南歐國家支持對俄羅斯采取全面經濟制裁,即“三級制裁”——對能源、金融和國防三大俄羅斯關鍵領域禁運。
但法國擔心向俄羅斯出售Mistral級軍艦的12億歐元合同泡湯,主張僅制裁俄個人和企業,不要擴大到所有經濟領域。
咨詢機構 Eurasia Group的歐洲分析負責人Mujtaba Rahman認為,不能因為歐盟內部有分歧就認為,目前歐盟缺少實際行動。他說:
歐洲的制裁政策已經變得更鷹派,考慮到這種沖突仍在升級,歐盟對俄羅斯的經濟領域制裁可能今年晚些時候出現。
同在昨天,據美聯社報道,美國情報高官透露,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俄羅斯政府與馬航客機墜毀有直接聯系,但俄方一直在支援烏東部分裂勢力武器,制造了墜機的條件,要為此負責。
上述官員稱,客機可能被俄羅斯支援烏東部分裂勢力的SA-11地對空導彈擊落,但美方不知道誰發射了導彈,不知道是否有任何俄羅斯炮手在導彈發射現場。
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Ben Rhodes昨天向CNN表示,美國還在致力於判斷導彈發射與俄羅斯有沒有“直接關系”,
“我們的確認為,普京總統和俄羅斯政府向分裂勢力提供支援、提供武器、提供訓練,並造成了烏克蘭東部整體不穩定的環境。他們要為此負責。”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