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傳海航尋求抵押地皮 向新地等融資156億

1 : GS(14)@2018-02-04 21:25:49

【明報專訊】海航集團境外流動性日趨緊張,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海航正與本港開發商新鴻基地產(0016)等展開融資談判,並希望以其所持的香港地皮為抵押,取得15億至20億美元(117億至156億港元)貸款,該報引述新地發言人指,「迄今進行了非常初步的討論」,且「什麼都還沒有發生」。

報道引述新地:非常初步

報道提到,有銀行家和房地產投資者稱現金充裕的香港開發商、不良債權投資基金和私人信貸基金正排隊向負債纍纍的海航提供融資,近幾周海航開始與由新地領頭的幾家開發商和其他一些投資者談判,期望以其在香港的啟德地皮作抵押,拿到15億至20億美元的貸款。

海航盼優質地皮博8厘息

海航更希望依仗啟德地皮的高價值借到低成本資金,正尋求遠低於市場水平的低至8厘的借款利率。如果海航違約,任何貸款方都可以自行開發這個房地產項目。但有知情人士表示,新地不會拿出全部金額,正尋求與一家銀行就潛在交易達成合作。而海航很可能會將該批貸款用於未來幾個月到期的債券再融資。

就上述報道的融資進度及規模等查詢,新地向本報表示暫時無任何評論。此前據《路透》報導,海航願向新地支付年息9厘以取得貸款,解決資金問題,但未有透露具體金額。

海航頻傳資金緊張下,單計去年11月系內公司共發行7隻債券,主要以機場、航空公司等為發債主體,並多只能進行不足一年的短期融資。除了上市公司海南航空(滬:600221)以外,其他債券的發行息率亦偏高,當中最高要數雲南祥鵬航空去年11月底發行的270日超短期融資券,票息高達8.2厘;美蘭機場同樣的270日債券票息亦要7.3厘。

據內地證商研究報告顯示,集團旗下渤海金控(深:000415)已於今年1月中發行年息6.5厘的10億元270日超短期融資券,並陸續計劃經天津航空、雲南祥鵬航空等發債,可見集團渴求資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29&issue=20180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723

百億市值董事長墮樓亡生前曾抵押股份

1 : GS(14)@2018-02-04 23:41:32

內地傳媒引述消息稱,浙江金盾股份董事長周建燦,於1月30日下午5時許,墜樓身亡,終年54歲。公司董事會秘書管美麗當晚接獲傳媒詢問回應時亦表示:「不敢相信是真的。」但強調公司生產經營如常。1月30日下午5時許,上虞公安110指揮中心接警,一男子在上虞國際大酒店墜樓身亡。經公安現場勘查,初步確定墜樓者為一公司董事長周某。具體原因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周建燦剛於1月19日獲選連任金盾董事長,並計劃新年後為公司進行大型路演。金盾股份於2014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周建燦、周純父子分別持有19.72%、6.53%。不過公告顯示,周建燦持股當中約三分之二質押予融資擔保公司及證券行,至於周純近幾乎將全數股份質押出去,不排除已換取了貸款。周建燦墮樓身亡後,預計1988年出生、曾於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碩士畢業的周純將執掌該公司。金盾股份今日停牌,停牌前報35.35元人民幣,近兩個月股價上落不大,該股總市值93.16億人民幣。2016年淨利潤4,266萬人民幣,早前發出盈喜,料2017年純利增長100%至120%。周建燦曾任上虞市消防設備廠廠長,金盾壓力容器執行董事,總經理,金盾華通房地產執行董事、總經理,為上虞市十四屆、十五屆人大代表。金盾股份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原本是一家從事地鐵、隧道、核電、船用、民用與工業等領域風機、消聲器、風閥等通風系統裝備產銷的企業。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1/202921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880

傳海航抵押啟德地 向新地借156億

1 : GS(14)@2018-02-04 23:54:43

■海航主席陳峰


【本報訊】新鴻基地產(016)又傳助海航融資。《金融時報》引述銀行家及地產投資者消息指出,新地等本地發展商以及不良債權投資人等,正與海航商討以啟德地作抵押貸款,總額117億至156億元。報道又引述消息指,新地不會成為單一出資方,該公司將會與一間銀行尋求潛在合作機會。

新地:非常初步討論階段

由於海航現時向金融機構融資較為困難,故此最終只能向發展商埋手,報道引述該筆抵押貸款年利率為8厘,若海航出現償付困難,上述發展商及基金有權自行發展啟德地項目。新地發言人回覆《金融時報》指,現時處於非常初步的討論階段,現階段暫時未落實任何協議。執行董事郭基泓昨出席活動時亦沒作回應。海航於截稿前未有回覆。曾經有市場消息傳出除新地外,其他本地大家族亦有興趣,不過綜合資料證實為傳言,料大型發展商中僅得新地與海航洽商當中。有企業銀行主管指出,海航若抵押啟德地皮予發展商,貸款年利率作價8厘不算便宜,一般正常發展商2至3厘才屬合理,但若計入海航特殊背景因素,8厘亦可算是低息,亦較早前市場傳聞9厘為低。海航前年起斥資逾270億元,投得4幅啟德地皮,自內地嚴控收購海外房地產項目後,海航多次傳出資金危機,例如首幅啟德地的1年期35億元過渡貸款到期,經與銀行協商後其中28億元延長3個月至本月23日,但息率增加。《金融時報》引述一名不良債權基金投資人指,按現時海航情況,隨時都有出售資產之可能,唯一情況是該公司會否獲拯救(bail out)。另外,香港國際建投(687)委任蒙建強為該公司執行董事及副主席。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2/202932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05

買家財團抵押中環中心予信託 月初籌得貸款完成收購 分析:或為發債保證

1 : GS(14)@2018-05-29 06:35:09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720&issue=20180529
【明報專訊】中環中心402億元的天價交易月初已塵埃落定,但由中港財團合組的有關買家「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亞洲地產」的融資方案,市場卻傳出包括借取高息貸款等多個版本,據資料顯示,中環中心一籃子物業已抵押予信託公司麥迪森信託(Madison Pacific Trust),並已獲買家代表之一、金利豐金融(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簽署作實。有銀行界人士估計是透過抵押物業,由信託協助安排發債或籌措貸款。

明報記者 廖毅然、鄧偉忠

本報曾嘗試致電及留言向牽頭的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亞洲地產主席盧文端查詢貸款詳情,惟他未有回覆,其後再以WhatsApp發信息查詢,則顯示「已讀但未有回覆」。

財團代表盧文端未回覆查詢

據押記文件顯示,抵押方為持有中環中心75%物業的離岸公司THE CENTER (HOLDINGS) LIMITED,並由朱太作為公司代表簽署作實,抵押物業則包括中環中心地面大堂、停車場、地庫、19至78樓等多層辦公室,以及部分展示空間等物業,文件同時披露多個物業現時的租戶名單。

至於承押方的麥迪森信託,資料顯示為一家信託公司,「清盤界名人」保華顧問(Borrelli Walsh)董事總經理Cosimo Borrelli亦是公司董事之一。據了解,麥迪森業務涉及多個範疇,包括協助安排籌組信託、貸款、發行債券、協助重組違約信託,以及籌組慈善信託等。

經信託籌組貸款 息率一般較銀行借款高

文件未有披露抵押中環中心涉及的貸款金額及條件。有曾任職家族基金人士估計,麥迪森在中環中心貸款中或扮演中間人,透過承押物業協助財團買方安排貸款,早前亦曾有報道表示,中環中心買家將透過發行債券籌組貸款。他表示,一般透過信託公司籌組貸款,息率會較直接向銀行借款高,主要原因是涉及貸款大多屬高風險項目,部分私募基金、機構或富豪家族,會透過放出貸款賺取高息,加上信託公司的「安排費用」,涉及成本會較高。

不過亦有銀行界人士認為,買家是有實力人士,加上項目預期回報可觀,信貸風險應該不大,故銀行可能主要考慮以下兩點,一是要做好「認識你的客戶(KYC)」及反洗錢審查,二是要符合金管局有關地產項目貸款佔比的限制。

買家或希望還款安排更有彈性

亦有業內人士透露,買家一直未敲定融資計劃,並非出現困難,相反由於本港的甲級寫字樓需求有上升趨勢,項目的預期租金可觀,買家在融資談判方面,一直處於上風,想等待更多銀行出價,再選擇最好的方案。他續稱,買家最後選擇的方案不一定是息率最低,因為貸款一向是整個配套去看,以中環中心這項目的規模,可能有銀行提出還息不還本、或不用每月還款等方案。
2 : GS(14)@2018-05-29 06:35:3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684&issue=20180529
Share  
【明報專訊】中環中心75%業權成功易手,市場一直盛傳買家財團中部分成員希望在完成樓層分配後,擬於短期內拆售手持的部分樓面。本報早前報道,由資深投資者「磁帶大王」陳秉志、「物流張」張順宜持有的部分樓層,已開始透過地產代理「口頭」放售,不排除短期內將有6至8層樓面易手,但截至昨日暫未有正式成交。

短期或有6至8層樓面易手

據市場消息稱,由陳秉志為首的財團,獲分配13層樓面,其中4層將於市場放售,包括22、23、38及43樓,當中22及23樓相連樓層,以每方呎4萬元放售,較向長實購入的平均呎價3.3萬元高21%,以兩層面積合共49,497方呎計,售價約19.8億元,可相連或分開出售。

另一投資者張順宜持有42樓、43樓、49樓及50樓共4層,據悉計劃放售其中49及50樓,意向呎價更高達5.5萬元,相當於兩個樓層售價分別為14.13億及14.12億元。事實上,早前張曾對傳媒透露,有多名買家正洽購上述兩層單位,外界預計上述成交有機會於稍後落實。

不過其他買家如內地企業世茂房地產(0813)主席許榮茂、本港金利豐集團(1031)朱李月華、小巴大王馬亞木,暫時仍未有拆售消息傳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466

【謎網調查】紀曉波與謎網股有淵源 女友吳佩慈抵押3億豪宅借二按

1 : GS(14)@2018-11-22 07:55:50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1121/58941690
華融國際(2799)前董事長賴小民今年4月被中紀委審查,揭開內地第一大金融貪腐案的序幕,其「朋友圈」內的人接連出事,包括藍鼎(582)主席仰智慧已失去聯絡,而與華融及藍鼎均有資本往來的台灣女星吳佩慈富商男友紀曉波,近期有傳被捕,雖然當事人立即否認,但事有湊巧,吳佩慈今年9月把其本港唯一持有的3.3億元豪宅「二按」,惹來市場揣測。
擁有九頭身完美比例的吳佩慈,廿年前與李心潔、徐懷鈺、陳綺貞,組成「少女標本」進軍香港樂壇,一首《閃著淚光的決定》迷倒不少少男;2013年和紀曉波訂婚,翌年為了男友退出娛樂圈及移居香港,先後為他誕下1女2子,至今未完婚。但每次生仔,盛傳都獲紀曉波重賞,其中最大一份禮物就是位於西半山瀚然最高兩層全海景特色戶。
查冊顯示,2016年吳佩慈以3.3億元購入該豪宅,為她在港唯一持有的私人物業。當時盛傳吳佩慈是豪氣地「一炮過」付款,但資料顯示,該豪宅買入時向銀行承造按揭,並於今年9月中突然向「財仔」泓港財務申請「二按」。至於紀曉波及其母親、博華太平洋(1076)大股東崔麗杰,在本港並沒有以私人名義持有物業。
《蘋果》本周到訪瀚然,獲保安告知吳佩慈已搬離該處一段時間了,因其住所正進行裝修,未知她何時回來。本報曾聯絡吳佩慈,她承認把物業抵押,並聲稱「市場投資機會多,(抵押是為了)做些新的投資。」本報亦曾致電紀曉波,但無人接聽。
吳佩慈做了什麼新投資仍是一個謎,但「股壇長毛」David Webb最新公佈的「謎網26」,以華融及藍鼎的核心的上市公司網絡,則與吳佩慈男友紀曉波甚有淵源。
紀曉波是東北人,有「百億富豪」之稱,但背景及資金來源神秘,外界對他所知甚少。他對外宣稱靠炒樓起家,2011年他到澳門經營賭廳及「疊馬仔」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外界傳他與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的女婿車峰、賴小民、仰智慧等人私交甚篤,2013年突然在本港股壇活躍,成為財技高手,持有多間上市公司股權,包括天行國際、嘉輝化工等,更巧合地先後與藍鼎及華融扯上關係。

紀曉波2012年入股天行,並擔任公司行政總裁,公司2014年大折讓配股易主,新買家正是華融,及後更名為華融金控(993),亦是華融進軍港股的第一步,及後華融國際亦於香港上市。至於嘉輝,紀曉波2010年入股該公司成為主要股東,持股兩年全面退出,2013年賣殼給仰智慧,即現時的藍鼎。
目前與紀曉波有直接關連的上市公司為博華太平洋,大股東為紀母崔麗杰,持有63.36%股權好倉。據博華太平洋最新年報顯示,紀曉波持有博華太平洋所發行本金額為4億元的可換股票據,倘全面行使相關兌換權,則可兌1280億股兌換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達89.5%。他目前亦是博華太平洋旗下塞班島娛樂場度假村項目之項目總監,故被外界視為博華太平洋的實際控制人。披露權益顯示,紀曉波目前沒有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超過5%股份。
不過,紀曉波與華融系在股壇上仍互有牽連。由中央結算系統(CCASS)可見,博華太平洋的首三大持倉的證券行,分別是華融旗下的華融國際證券、基石證券及金利豐證券;而金利豐大股東兼行政總裁朱李月華傳與仰智慧相熟,早前證監會刊憲凍結包括金利豐等三間券商其中一名客戶戶口,市傳就是屬於傳在柬埔寨被捕的仰智慧。金利豐亦是博華太平洋2015年進行配股的配售代理。
[img]https://static.appledaily.hk/images/e-paper/20181121/large/1542808038_8766.jpg[/img

至於基石證券母公司基石金融(8112,前稱FOCUS MEDIA),2015年4月獲紀曉波入股成為大股東,同年12月悉售持股,但外界盛傳紀曉波仍是公司幕後金主;而基石證券第二、三、四大持倉則分別是博華太平洋、比速科技(1372)及華融金控。比速則於2016年11月獲吳佩慈間接入股,持有21%股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以當時股價計算,其持股價值逾3.1億元,但之後股價下滑,至今其持股賬面價值大跌近一半,只剩約1.6億元。
本報記者
2 : GS(14)@2018-11-22 07:56:06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1121/58941899
吳佩慈在社交媒體不時出POST,為其未婚夫紀曉波的塞班島綜合度假村增加曝光率,但該度假村由動工到開業,發展一波三折,母公司博華太平洋(1076)今年上半年純利更大跌91%。
紀曉波與藍鼎(582)主席仰智慧都被冠以賭場大亨之稱,分別在美國屬地塞班島及南韓濟州島經營賭場。但紀曉波為人低調,2014年由母親崔麗杰出面,以每股1元,共斥資3億元入主博華太平洋(前稱第一天然食品),成為大股東,紀曉波一直無實際持股或加入董事會。
同年,博華太平洋獲發塞班島賭牌,而且是獨家經營,股價亦拾級而上,最高曾見0.31元,相當於拆細(前此股份曾1拆20)前的6.2元,造就崔麗杰於2016年以19億美元(約148億港元)身家晉身香港50大富豪榜,排名第35位;當時她更獲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接見。據傳媒報道,崔麗杰獲得奧巴馬的讚賞,並取得加州榮譽市民證書。吳佩慈當時更把準奶奶與奧巴馬的合照上載社交媒體。
該賭場2017年正式營運,有78張賭枱及246部角子機,今年上半年貴賓賭枱轉碼數達1002.8億元,總收益為36億元,但曾有傳被美國當局調查是否涉及「洗黑錢」;而塞班島的酒店項目工程則多番延誤,最新預計要延至2021年初才能完成。
博華太平洋今年上半年收入為22.1億元,按年跌51%,純利更跌91%至7892萬元。該股股價近兩年表現疲弱,以今日收市價0.063元計,較高位跌80%,市值由高峰的443億元,跌至目前約90億元。
3 : GS(14)@2018-11-22 07:56:21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1121/58941818
為吳佩慈3.3億豪宅承造「二按」的泓港財務,去年曾借出6億元予神秘買家買入山頂樓王Mount Nicholson 1號屋。公司查冊發現,原來該「財仔」大有來頭,其人事背景及交易多處可見疑似華融、藍鼎及紀曉波的身影。
本報記者日前到泓港位於上環商廈的登記地點查看,單位門外貼上「泓港企業融資有限公司」門牌,惟按門聆後無人應門,門外的信箱內放滿信封,看似公司很久沒人上班及收信,等候一小時仍沒見到有相聯職員上班。記者隨後向單位同層另一公司職員查詢,該職員表示:「嗰間公司好耐冇見過人開門啦,唔知仲有冇人返工!」
根據公司查冊紀錄,泓港財務董事分別是趙嘉謙及周丹青,兩人2016年加入泓港,之前則共同於華融金控(993)旗下的華融國際證券任負責人員(RO)。泓港是香港法例第163章放債人條例項下的持牌放債人,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為吳國輝。
市場盛傳,吳國輝與紀曉波關係密切,二人亦曾在股壇上有合作。吳國輝2011年曾入股太平洋實業(767,現稱亞太絲路投資),並出任主席。2015年9月太平洋實業收購由黃曉明及李冰冰等內地明星組成的風險基金Star VC,其作為股東之一的內地網上貸款平台「財加」。
據公告,被收購的目標公司,分別由當時的太平洋實業大股東蘇維標,及吳國輝各持80%及20%股權;而這間目標公司實際由紀曉波於2015年3月售予蘇維標及吳國輝。太平洋實業翌年搭上華融(2799),獲旗下私募股權基金Huarong Financial Services Asset Management L.P.入股,成為主要股東。
泓港去年大手貸款予成交價達10.8億元的山頂Mount Nicholson 1號屋買家。資料顯示,買家巨勝控股去年3月底向泓港借貸6億元,佔樓價55.6%,超出金管局按揭限制,承造樓按逾5成。當時有報道引述文件,指該物業的擔保人為「Xu Ning」,與藍鼎主席仰智慧太太徐寧同名。
4 : 太平天下(1234)@2018-11-22 12:39:55

greatsoup3樓提及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e/realtime/article/20181121/58941818
為吳佩慈3.3億豪宅承造「二按」的泓港財務,去年曾借出6億元予神秘買家買入山頂樓王Mount Nicholson 1號屋。公司查冊發現,原來該「財仔」大有來頭,其人事背景及交易多處可見疑似華融、藍鼎及紀曉波的身影。
本報記者日前到泓港位於上環商廈的登記地點查看,單位門外貼上「泓港企業融資有限公司」門牌,惟按門聆後無人應門,門外的信箱內放滿信封,看似公司很久沒人上班及收信,等候一小時仍沒見到有相聯職員上班。記者隨後向單位同層另一公司職員查詢,該職員表示:「嗰間公司好耐冇見過人開門啦,唔知仲有冇人返工!」
根據公司查冊紀錄,泓港財務董事分別是趙嘉謙及周丹青,兩人2016年加入泓港,之前則共同於華融金控(993)旗下的華融國際證券任負責人員(RO)。泓港是香港法例第163章放債人條例項下的持牌放債人,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為吳國輝。
市場盛傳,吳國輝與紀曉波關係密切,二人亦曾在股壇上有合作。吳國輝2011年曾入股太平洋實業(767,現稱亞太絲路投資),並出任主席。2015年9月太平洋實業收購由黃曉明及李冰冰等內地明星組成的風險基金Star VC,其作為股東之一的內地網上貸款平台「財加」。
據公告,被收購的目標公司,分別由當時的太平洋實業大股東蘇維標,及吳國輝各持80%及20%股權;而這間目標公司實際由紀曉波於2015年3月售予蘇維標及吳國輝。太平洋實業翌年搭上華融(2799),獲旗下私募股權基金Huarong Financial Services Asset Management L.P.入股,成為主要股東。
泓港去年大手貸款予成交價達10.8億元的山頂Mount Nicholson 1號屋買家。資料顯示,買家巨勝控股去年3月底向泓港借貸6億元,佔樓價55.6%,超出金管局按揭限制,承造樓按逾5成。當時有報道引述文件,指該物業的擔保人為「Xu Ning」,與藍鼎主席仰智慧太太徐寧同名。


吳國輝咁有錢可以放數, 唔知背後又有無人
5 : GS(14)@2018-11-23 00:36:52

https://www.hk01.com/01%E5%81%B5 ... D%E6%9B%9D%E5%85%89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 ... %B7%E8%B3%A3-102827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1024/58827701

https://webb-site.com/articles/teamway.as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619

長實借百億予高銀九龍灣物業作抵押 無出通告披露

1 : GS(14)@2018-11-26 05:25:40

【財經專題】過去幾年,由主席兼大股東潘蘇通控制的高銀金融(530),曾多次爆冷以高價奪得多塊香港地皮,包括現時九龍灣高銀金融國際中心、何文田常盛街及何文田站第一期住宅地等,投資額達數百億元。金融界一直議論其資金來源,本報發現,於今年6月,高銀將旗下的高銀金融國際中心,抵押予長實(1113)旗下公司,借取高達102億元貸款。高銀與長實皆無發出通告披露詳情;高銀並於本月以89.06億元投得啟德臨海地皮。記者:湯正巧


上星期五高銀舉行股東會,一向低調的潘蘇通,一反常態出席股東會,且興致勃勃向小股東高談其發展大計。惟小股東問及其資金來源時,潘蘇通未有詳細解釋。本報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發現高銀財來自有方。其位於九龍灣的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由Smart Edge Limited 持有,此公司由高銀及潘蘇通私人分別持有60%及40%,早期由交通銀行提供建築貸款,其後由工商銀行(1398)承按。


年息8厘 今年到期

2018年6月25日,Smart Edge Limited與另一家Winchesto Finance Company Limited簽訂了102.3億元貸款協議。當時由高銀金融財務總監倫巧潤代表簽字,將高銀金融國際中心作抵押,貸款亦用於償還工商銀行貸款。根據公司註冊處紀錄,Winchesto Finance Company Limited由Paola Holdings Limited持有99.99%股權,董事包括長實(1113)主席李澤鉅、高層葉德銓、鮑綺雲、吳佳慶等人。根據港交所股權披露,Paola Holdings Limited最終持有人亦是長實。對照長實2018年半年年報,亦有把一筆102億元的貸款列為「短期應收貸款」,但由於不逾5%須予披露界線,故長實無作出披露。巧合地,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旗下電訊盈科(008)全資附屬PCCW Media Limited ,亦有租用高銀金融國際中心6、7及8樓,每月租金246萬元。由潘蘇通揸旗的高銀可謂「藝高人膽大」,對照高銀年報,102億元貸款的利率高達8厘,按計算,每月利息起碼逾6,000萬元!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的租金收入,亦已透過另一份rental assignment作出抵押。按潘蘇通聲稱現時每呎租金逾30元,以及物業可租用面積89.55萬呎計算,就算全面租出,也不夠每月還息。兼且,按照高銀及長實年報,此貸款是於今年內到期。一旦高銀最終無法償還貸款,由李澤鉅揸旗的長實,便有機會取得高銀金融國際中心業權,成功在九龍灣「插旗」。

九龍灣高銀金融國際中心

小股東知情權不足

高銀今年動作多多,其於2016年曾夥拍華融金控(993)購入何文田站上蓋項目,但今年4月賴小民被「雙規」後,高銀旋即在1星期後購回華融的何文田土地股權,同一時間,潘蘇通私人提出向高銀購入何文田土地,後來高銀又向潘蘇通購回高銀國際中心餘下40%股權。根據上市條例,如果上市公司貸款協議涉及控股股東,而貸款又對業務運作影響重大,需盡快披露,但由於未見由主席潘蘇通擔保大額高息貸款,故這次高銀未有披露貸款詳情,並沒有觸犯上市規則。惟高銀市值只是205億元,該單一貸款金額已接近市值一半,反映小股東對公司重要事件的知情權嚴重不足。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1126/205549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