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收購戴姆勒或因“披露過晚”被德監管機構罰款,吉利回應完全合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收購戴姆勒集團股份的事情再起波瀾,雖然在宣布收購完成後,有消息稱這次收購涉嫌違規,但緊接著,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稱,初步看來這一投資並不存在違規現象,她強調德國要保持汽車業的競爭力,對貿易夥伴持開放態度。不過,這事兒並沒完。

據德國媒體報道稱,德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認為吉利在收購戴姆勒股份時,通報時間過晚違背了當局的相關規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和《商報》的報道認為,按照相關規定,吉利可能會面臨高達1000萬歐的罰金,或者年營業額5%的巨額罰款。

不過,吉利在今日發表聲明稱,吉利早已在第一時間,即2018年2月23日,就其持有戴姆勒9.69%的股份事項通知了市場,且通知的內容準確無誤。吉利通知資本市場有關其持有的投票權數量也一直都是準確的。BaFin(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對吉利23日的通知內容從未提出任何異議。不過BaFin要求吉利對2018年2月22日的情況做出補充披露,這項要求是BaFin基於對政策條款的最新解讀提出的,而該解讀是2018年5月9日才首次公布。BaFin認為之所以要求吉利做補充披露,是因為22日當天,吉利通知了相關投行(即最終於23日向吉利出售股份的投行),吉利的股東已經原則上批準了這項潛在交易。

吉利方面認為,這種和投行之間的內部溝通並沒有對任何一方產生任何有法律約束力的義務。法律義務僅在雙方於23日簽署正式的股份購買協議後才產生。

從22日夜間至23日,雙方還在就購買協議的內容進行最後的談判。總之,此前吉利對資本市場披露的投票權數量一直是準確無誤的,應BaFin要求做補充披露不會對這一事實產生任何影響。

不過,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在5月9日就吉利收購戴姆勒一案作出說明認為:在收購交易進行之前,銀行和投資商之間無論是就收購達成協議還是投資商單方面通知銀行,這都勢必讓銀行為投資商收購做好資金準備。因此,在個別收購案中,哪怕沒有完成簽署收購合同,公司也必須向有關當局通報。

但是,有消息稱,目前德國證券交易法尚未正式修改,但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認定在2月份進行的吉利收購戴姆勒案也應該遵循這一要求。與此同時,德國媒體報道認為,德國政府希望借此事件修改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加強對商業收購監管。

目前,這一事件還在進一步的發酵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86

吉利、騰訊43億進軍動車WiFi,李書福和小馬哥想下什麽棋?

競標高鐵Wi-Fi運營商,在業內看來這對於吉利來說是一次“腦洞大開”的嘗試。作為一家汽車制造商,吉利競標的意義何在?而此次騰訊與吉利的跨界合作,雙方又基於何種出發點?

“確實我們當時是和騰訊去聯合競標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下稱“吉利集團”)公關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競得49%的股權中,吉利控股占股39%,騰訊占股10%,中國鐵路總公司占股51%。

6月7日早間,吉利集團與騰訊雙雙發布消息,二者攜手成功中標動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動車網絡”)49%股權轉讓項目,未來將與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稱“中鐵總公司”)及其相關公司,共同經營增值服務。

資料顯示,動車網絡成立於2017年12月20日,是中鐵總公司確定的下屬企業中唯一經營動車組Wi-Fi的企業。記者查閱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後發現,今年4月2日,該網站掛出一則產權轉讓公告顯示,動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49%股權擬轉讓,轉讓底價30.49億元。而該網站公告顯示,最終吉利和騰訊聯手以43億元的價格成功競得動車網絡49%的股權。

熟悉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的人都知道,李書福是一個極具前瞻眼光且務實的舵手,對於吉利來說,參與競標的目的肯定並非單純地賺一筆那麽簡單,背後必然與吉利的未來戰略布局相關。

當下,隨著汽車向智能化、移動互聯轉型,車企也都在從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的過程中,吉利也在近期提出要轉型成為一家汽車科技公司。汽車已經不單純是一個產品或是出行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種能為消費者提供場景化出行服務的新的移動終端。

李書福表示:“作為不斷推進前沿技術發展的汽車科技公司,吉利控股在交通出行領域、智能生態和用戶體驗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參與‘互聯網+高鐵’項目的運營,是吉利控股支持鐵路部門混改的一次實踐性探索,也是吉利控股布局未來出行、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

在此之前,吉利已經在布局移動出行業務,一方面通過海外並購,布局了飛行汽車項目,與此同時,在網約車和汽車共享領域,曹操專車也在全國多個地方進行了布局。

吉利等謀劃為消費者打造一體化的交通出行服務,動車、高鐵作為消費者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吉利積極進行布局不令人意外。

按照吉利和騰訊的共同說法,動車網絡的產品上線後,除了為旅客提供優質的動車組Wi-Fi接入體驗,還會進一步拓展休閑文化娛樂、內容資訊、商旅辦公、特色購物、聯程出行等增值服務,未來還有望以鐵路會員為連接器,進一步拓展大生活圈服務。

這並非一個抽象的概念,如何能將騰訊在信息娛樂的資源和經驗,與吉利在移動出行領域的資源打通,未來雙方不僅將在諸如電商、網約車等具體業務上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間,高頻的出行業務還將帶來大量的數據積澱可以利用。利用Wi-Fi,以後乘客可以在動車上一邊暢快地“吃雞”,到站後一鍵預約吉利的“曹操專車”,無縫對接行程,行程間隙得空還可以瀏覽雙方聯手打造的電商平臺,還可以一鍵下單一輛車。

這樣的想象空間是目前很多車企都在嘗試做到的,對於車企來說,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從哪里獲取流量,以及如何增加與用戶的黏度?涉足動車Wi-Fi的運營,從某種程度上說,吉利已經掌握了很大一部分高頻出行的用戶流量。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高鐵里程已達2.5萬公里,占全世界高鐵總里程66.3%,動車組年運送旅客達17.1億人次,覆蓋人群約2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61

騰訊、吉利43億元競得動車網絡公司49%股權,將聯合運營高鐵WIFI

6月6日,騰訊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聯合宣布,雙方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動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車網絡”)49%股權轉讓項目,未來將與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總公司”) 及其相關公司,共同經營鐵路增值服務。

動車網絡成立於2017年12月20日, 是中鐵總公司確定的下屬企業中唯一經營動車組Wi-Fi的企業。截至2017年,中國高鐵里程已達2.5萬公里,占全世界高鐵總里程66.3%,動車組年運送旅客達17.1億人次,覆蓋人群約2億人。

各鐵路局在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革後,中鐵總公司進一步落實中央對鐵路改革的戰略要求和“互聯網+鐵路”的發展思想,首次通過產權交易的方式轉讓動車網絡49%的股權。項目從掛牌開始即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註。

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顯示,“動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49%股權”轉讓標的評估結果為30.49億元,轉讓底價為30.49億元,交易價格為43億元。

據了解,股權轉讓完成後,吉利控股占股39%,騰訊占股10%,中鐵總公司占股51%。

騰訊與吉利控股的聯合體憑借在互聯網業務、智慧出行和央企混改等方面的經驗,從多家競標方中脫穎而出。未來,雙方將和鐵路部門一起努力,利用互聯網產品理念和工具,充分融合鐵路網、互聯網和地、空、水交通網,讓每一位旅客都能享受一站式智慧便捷出行。

雙方又是如何分工?騰訊方面表示,安全是鐵路運輸的重中之重,騰訊經過十余年的安全能力積累,一方面保障Wi-Fi連接的安全性,一方面也通過大數據和AI能力等,進一步加強安全保障。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數字中國建設是一個時代的變革與機遇。騰訊希望成為數字化助手,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助力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參與動車網絡49%股權轉讓項目,是騰訊在國企混改領域的又一次重要嘗試,也是發展智慧交通業務的重要布局。我們將攜手吉利控股,和鐵路部門一起打造鐵路互聯網服務的開放合作平臺,向旅客提供站車一體化、線上線下協同的一站式出行服務。

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表示,作為不斷推進前沿技術發展的汽車科技公司,吉利控股在交通出行領域、智能生態和用戶體驗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參與“互聯網+高鐵”項目的運營,是吉利控股支持鐵路部門混改的一次實踐性探索,也是吉利控股布局未來出行、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我們將攜手騰訊,向乘客提供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移動出行服務,滿足乘客個性化、多元化需求。

動車網絡的產品上線後,除了為旅客提供優質的動車組Wi-Fi接入體驗,還會進一步拓展休閑文化娛樂、內容資訊、商旅辦公、特色購物、聯程出行等增值服務,未來還有望以鐵路會員為連接器,進一步拓展大生活圈服務,以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的需要。

對於動車網絡未來的發展,騰訊作為投資方將投入連接、內容、安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等資源,與吉利控股一起推動面向旅客的智能高鐵建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70

引進來走出去,吉利汽車20年“向上”

從中國西安出發,一隊吉利博越車型在今年5月跨越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法國最終抵達英國,完成100°經度的跨越,其安全性和強大的地形適應能力,贏得了業內人士的好評。

博越是吉利首款全球輸出車型,去年11月率先在白俄羅斯“白俄吉”廠投產,並於今年2月份在莫斯科首發上市,開啟了吉利在白哈俄市場發展的新篇章。俄羅斯作為“一帶一路”相關重點國家,其輻射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在內的獨聯體市場,是吉利在海外的重要市場,同時也是吉利走向歐洲、走向全球的橋頭堡。

“為老百姓造買得起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說,我有這樣一個夢想。在過去,這個夢想對於李書福而言就是一個“夢”,而在吉利汽車成立20年後,憑借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聯合研發生產、多方協同創新,吉利人讓夢想變成了現實,從1.0時代依賴於模仿仿制,到以博越等車型為代表的3.0時代的產品自主創新,吉利汽車的轉型升級成為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樣本之一。

吉利豪情

開過照相館、建過冰箱廠、賣過鋁塑板、幹過房地產、造過踏板摩托車的民營企業家,李書福的創業史很多人耳熟能詳。六次創業要麽失敗,要麽產品一旦受到市場歡迎,立馬就被人跟進模仿。

“我要進入一個門檻更高的行業。”一開始,李書福這樣想,經過思慮,他選擇進入汽車行業,這個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的產業對資金和技術要求都極高,李書福決意在這個行業做出點動靜。

但是,草創的吉利沒有人,也沒有錢,最初的發展只能從模仿起步。所以當時間回溯到1998年8月8日上午8時,李書福推出自己在造車史上第一款真正量產的產品——豪情時:所有熟悉汽車的人都發現,這款車十分面熟。前臉有些像奔馳,車身和底盤有些像夏利。整款車靠鈑金工一榔頭、一榔頭敲出來。發動機是找夏利買的,而變速箱則來自菲亞特的兩廂轎車。

吉利汽車起步的艱難其實是中國民族汽車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豪情被造出來時,這家車企還沒有拿到政府審批的準生證。直到“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們才正式了拿到了國家同意生產汽車的公告”,李書福回憶說。獲得準生證後,吉利在寧波北侖開始以正式的規範化的流程來進行汽車生產的規劃。

引進韓國的生產線和模具以及國外的一些人才,開始設計,北侖工廠下線的第一輛規範化的產品就是自由艦。隨後,吉利推出了美日、優利歐等“老三樣”車型,與一開始相比,吉利起步1.0階段的車型雖然在造型上已經有所進步,但仍有模仿的痕跡。在那個桑塔納的價格高達20萬元的時代,“老三樣”憑借較低的成本和價格,很快打開市場。到2005年,吉利汽車的最終年銷量已經接近15萬輛。雖然銷量不錯,但與市場上合資的成熟車型相比,吉利汽車的質量完全不敢恭維。2007年,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車市的消費也陷入“瓶頸期”,吉利汽車的銷量也出現波動,過去依賴於價格取勝的策略已經不再能奏效。

吉利決定轉型。在當年的5月18日,吉利在寧波與百家經銷商聯合發布了《寧波宣言》,付出了8億元的代價,將原來的“老三樣”——豪情、美日、優利歐的生產線全部淘汰,新建了“新三樣”——遠景、金剛、自由艦的生產線。

李書福坦言:“在《寧波宣言》之前,我們的發展方法還是比較粗放。簡單地追求成本,沒有下決心在汽車這個領域里大規模地投入,還是有一點搖擺不定的一種戰略傾向。”

“《寧波宣言》之後,我們堅定一個信念,認準了一個方向。首先我們不談簡單的降價,而是強調如何提高產品的技術標準、質量標準,從產品開發、技術方向、技術路線上進行整體規劃,怎樣聯合全球有競爭力的各個方面的一些力量。這與之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階段。”

引進來走出去

轉型的效果很明顯,隨著遠景、帝豪EC7等2.0時代的產品推出,2009年,雖然金融危機依然在發酵,但吉利實現整車銷售33萬輛,同比增長48%;實現銷售收入165億元,同比增長28%;實現利稅近24億元,同比增長35%,資產總值達到230億元,同比增長64%;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行業十強地位。

銷量的提升只是表現,吉利汽車的這次戰略轉型,最核心的變化是由最開始的模仿建立了自己的正向研發體系、具備了正向研發的能力。

李書福意識到,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要轉型升級,走向全球化。單純依賴自身的發展比較遲緩。要推進吉利轉型的速度,就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外部力量。李書福將目光瞄準了海外。2009年3月,吉利以4740萬澳元收購了澳大利亞的自動變速器公司DSI,這一收購使得吉利在核心零部件上的競爭力有了更大的話語權。不僅如此,李書福還從國外引進技術,投資數億元建立汽車研究院,保證自身在研發和技術上的造血能力。

2009年底,吉利與福特就收購沃爾沃轎車公司同時宣布所有重要商業條款達成一致。2010年初,吉利正式完成對沃爾沃汽車的收購。此次“蛇吞象”的並購讓世界汽車行業為之訝異,沃爾沃的3 家工廠、1萬多項專利權、完整的技術研發體系,反哺吉利汽車的技術研發,形成了均衡的產品線和完整的制造體系。

憑借與沃爾沃汽車的協同和牽手,吉利快速步入高速發展期。同時,由於管理上“放虎歸山”的智慧,沃爾沃的潛力也充分被激發。在被吉利收購的當年,沃爾沃在華的銷量不足一萬輛,而在被收購的第七年,2017年,沃爾沃在華的銷量已經突破11萬輛,全球銷量也從當時的37萬輛攀升到了57萬輛。

此外,雙方還在沃爾沃瑞典總部所在地哥德堡建立了歐洲研發中心(CEVT),聯合開發CMA模塊化平臺架構,基於這一平臺化架構,雙方推出了高端合資品牌領克汽車。

吉利的全球夢

說領克承載著吉利的全球夢一點也不為過。但領克只是吉利全球化版圖中的一環。在過去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吉利還完成了對馬來西亞寶騰汽車以及路特斯品牌的股權收購,對沃爾沃集團以及戴姆勒集團的持股,與更多的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協同創新。

今天的吉利,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家年銷量接近200萬輛,銷售額接近3000億元的汽車集團,旗下擁有吉利、沃爾沃、領克,到倫敦出租車、寶騰和路特斯等多個汽車品牌。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包括位於瑞典哥德堡的中歐汽車技術中心(CEVT)、位於考文垂的吉利英國研發中心、位於杭州灣跨海大橋旁的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位於中國杭州的吉利汽車研究院四大核心研發機構,僅研發人員已超過1萬人。在工廠布局方面,除了在英國、馬來西亞等地擁有生產基地外,在白俄羅斯也有博越(ATLAS)的工廠。

在專利技術方面,目前吉利申請專利位列國內主機廠前三名,共計14000余件,被列為“中國企業知識產權自主創新十大品牌”,此外,吉利還是擁有“千人計劃”高端人才最多的民營汽車企業。

吉利已經成為中國車企中成長最快的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的中國汽車銷售排行榜上,吉利銷量僅次於南北大眾和通用,位列第4。不過,李書福的夢想是成為在全球汽車陣營里進入前10位,這對他來說,既是夢想,又充滿挑戰。

世人都關註收購沃爾沃之後給吉利帶來的變化,但李書福認為,成功收購沃爾沃並非偶然,而是吉利轉型升級獲得國際車企認可的體現。“如果沒有之前轉型的成果,吉利不可能成功收購沃爾沃。”面向未來,吉利還將不斷整合全球資源,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參與全球汽車行業格局的重塑,把握“一帶一路”倡議機遇,走出一條以產品、技術、人才標準與資本共同輸出的“走出去”路線,致力於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全球化發展的領軍者。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495

寶騰入華倒計時,吉利寶騰成立合資公司

借道新能源汽車,馬來西亞寶騰汽車多年的“中國夢”或將在不久後實現。

北京時間8月18日下午,在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的見證下,吉利控股集團(下稱“吉利控股”)與寶騰控股在杭州吉利總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深化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吉利將與寶騰母公司DRB集團成立50:50的合資公司,借助於合資公司,寶騰將進入中國市場,同時開啟全面電氣化合作。不過,關於金額和工廠選址,吉利和DRB均表示,目前雙方還在進一步協商中。

“吉利承諾,給寶騰汽車一個光明的未來。”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現場強調。作為馬來西亞的國寶級汽車品牌,寶騰汽車是馬來西亞兩家自主品牌之一,在1983年由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馬哈蒂爾的主導下而建立。

上世紀90年代,寶騰汽車發展進入全盛階段,年銷量達到20萬輛,曾在當地市場占據近8成份額。但進入21世紀,寶騰汽車開始沒落,2016年年銷量僅7萬多輛,且虧損嚴重。從2014年開始,寶騰汽車開始對外“找婆家”。彼時參與競購寶騰汽車的車企還包括雷諾和標致雪鐵龍集團(PSA),但最終中國車企吉利勝出。

去年6月23日,吉利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簽署最終協議,收購後者旗下寶騰汽車(PROTON)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Lotus)51%的股份。在當時,多家跨國車企都參與了寶騰汽車的並購,但最終中國吉利汽車勝出。

時任馬來西亞寶騰汽車集團總裁的Dato' Sri Syed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選擇吉利首先看重的是吉利的技術可以註入寶騰汽車,在汽車的智能化、電動化方面,也可以為前者提供助力。另外,通過與吉利的合作,寶騰也有能力進入馬來西亞之外市場,助力其全球化目標的實現。

吉利在一步步踐行李書福當時的承諾,去年9月,吉利控股與DRB集團正式完成了對寶騰汽車和路特斯汽車的股權交割,同時也公布了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新的國際化管理團隊。隨後,吉利向寶騰汽車輸入了新的博越平臺,並對其經銷商和供應鏈體系進行了梳理。

合作一年來,吉利與寶騰的協同效應初見成效,寶騰的研發能力、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能力不斷提升。今年以來,寶騰汽車銷量逐月增長,7月份銷量創下30個月來的新高。與此同時,寶騰首款全新SUV車型也將在今年年底上市,並逐步進入快速增長的東盟市場。

目前,寶騰已在全球五大洲65個國家銷售。但在寶騰的全球化版圖中,中國市場一直是一大空缺點。“寶騰一直試圖進入中國市場。” 馬哈蒂爾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的提問時談到。

事實上,早在2000年,寶騰轎車就曾亮相北京國際車展,此後,其一直在尋求進入中國的機會。在與廣東金星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打算進行本土化制造未果後,寶騰又與浙江青年轎車等多家中國車企糾葛良久,但始終未能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

在被吉利收購之後,雙方的合作讓寶騰汽車的“中國夢”終於又近了一步。馬哈蒂爾在此次到訪吉利時表示,馬來西亞政府會積極推動吉利和寶騰的合作,以進入中國市場。

“寶騰在制造汽車時,吉利還不存在,但是在質量、生產效率和體系能力方面,吉利後來居上。” 馬哈蒂爾4年前曾在北京車展上光臨過吉利汽車的展臺,而此次到訪吉利,他在試駕了博瑞GE、帝豪GSe、領克02,並體驗了沃爾沃S90榮譽版等最新車型後作出如此批評價。正因如此,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未來雙方合作的前景時認為:“在中國生產的車成本會更低,質量也會優於在馬來西亞生產的車型”。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樂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44

比亞迪增收不增利 凈利潤落後吉利一大截

造車新勢力紛紛湧入電動車領域,然而,要實現盈利將是較漫長的過程。已先行逾十年的特斯拉和比亞迪(002594.SZ),現狀並不容樂觀,特斯拉依然深陷虧損的泥沼,比亞迪的新能源車銷量雖然實現快速增長,但受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凈利潤大幅下跌。不過,比亞迪對未來的汽車業務依然看好。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今日指出,該公司汽車業務將迎來新一輪成長周期,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盈利能力將得到提升。

深受補貼退坡沖擊

8月29日,比亞迪對外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541.51億元,同比增20.23%,凈利潤4.79億元,同比降72.19%,扣非後虧損6.73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1億元。雖然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的跌幅比第一季度有所收窄,但並沒有明顯改善。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統計,2018 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達 1405.8 萬輛和 1406.6 萬輛,同比分 別增長 4.2%和 5.6%。其中,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持續強勁, 產銷均呈快速增長,分別達 41.3 萬輛和 41.2 萬輛,同比分別增加 94.9%和 111.5%,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

比亞迪財報顯示,其汽車業務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上升24.93%至280.26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營收達181.73億元,占比亞迪總營收的比例為34.84%,繼續成為比亞迪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為18.3%,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市場份額為20.3%。 王傳福表示,在上半年汽車行業增速大幅放緩的背景下,比亞迪多個新車型贏得市場熱烈反響,累積大量在手訂單,該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1%至約7.58萬輛,繼續保持全球銷量冠軍地位。

今年上半年,自主車企的業績分化明顯,吉利等少數自主品牌保持快速增長。作為自主品牌銷量冠軍,吉利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超66.7億元,比去年增長54%。雖然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汽車銷量保持穩定增長,但凈利潤卻大幅下滑,被認為與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密不可分。比亞迪在2016年凈利潤達到最高值,為50.52億元,而2017年,比亞迪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66億元,同比下降19.51%,而今年上半凈利潤繼續下滑,明顯進一步受補貼退坡的沖擊。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是趨勢,2017年國家新補貼標準對於乘用車的補貼按照2016年的補貼標準退坡20%,對於客車的補貼標準普遍在2016年的標準上退坡了40%,快充類純電動客車甚至降低60%。而進入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進一步調整。比亞迪方面今日也指出,今年2 月,四部委發布《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從 2018 年 6 月 12 日起實施新的補貼標準,降低或取消對低續駛里程、低技術指標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水平,對擁有更長續駛里程和更高能量密度的新能源汽車則給予更高補貼,通過扶優扶強促進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補貼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有利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長期健康成長,但由於 2018 年 2 月 12 日至 2018 年 6 月 11 日的過渡期內,新能源汽車補貼統一按照原補貼政策對應標準的 0.7 倍執行,給新能源汽車廠商的短期盈利帶來較大沖擊。

多方發力冀望提升盈利能力

面對凈利潤下跌,比亞迪正在采取相應措施,加快推出新車型擴大銷售規模。比亞迪全新一代唐、元EV360等多款車型正帶動銷量增長。比亞迪透露,下半年將有多款王朝系列重磅車型陸續上市,包括全新一代宋(燃油版、插混版和純電版)、秦Pro(燃油版、插混版和純電版)、全新一代唐(純電版)等。這些車型均采用“Dragon Face”家族設計語言,並搭載DiLink智能網聯系統,或將帶動比亞迪汽車銷量大幅攀升。

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比亞迪表示,“獲得汕頭、武漢、廣州等多個城市的大額訂單(今年6、7月,比亞迪在廣州的兩次中標共計獲得4473輛、55.2億元純電動客車訂單),並開拓雄安新區等新市場。海外市場方面,比亞迪接獲來自西班牙、韓國、印度、智利、挪威等全球各地的批量訂單。同時,在“7+4”戰略布局下,比亞迪在卡車領域相繼獲得深圳500輛純電動泥頭車訂單和巴西200輛純電動卡車訂單,且正積極開拓物流、環衛、港口、機場等多個領域的市場。”

7月,在整體車市銷量下滑的情況下,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當月新能源車銷量為1.88萬輛,燃油車銷量為1.85萬輛,這也是首次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超過了燃油汽車。 王傳福表示,隨著多款重磅車型的上市,比亞迪汽車業務將迎來新一輪成長周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超出預期,發展空間十分廣闊,預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在新車型的帶動下實現銷量的快速增長和品牌影響力的持續提升。同時,預計下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盈利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在燃油車領域,比亞迪將繼續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力,提高燃油車業務的市場份額,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時,推動業務實現快速增長。”王傳福如是說。

此外,比亞迪接獲智能手機品牌廠商的高端旗艦機型訂單,帶動金屬部件及玻璃機殼業務收入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收入約199.76億元,同比上升約11.21%。比亞迪表示,隨著金屬部件在移動智能終端的市場滲透率持續上升,實現金屬部件業務的持續發展,玻璃業務成為比亞迪電子板塊的另一增長點。

還有,比亞迪電池“開放”獲實質進展,今年7月5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設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產能為10GWh。與長安汽車的合作,邁出了比亞迪動力電池對外供應的第一步。王傳福說:“本次戰略合作,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對動力電池業務乃至集團的長期發展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同時,比亞迪預計未來還將加快開放步伐,引入更多國內外主機廠,實現包括動力電池銷售、設立合資公司、引入戰略投資在內的一系列戰略舉措,加速動力電池業務發展。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50

[基金股][恒生中國內地100]吉利汽車(0175,前志正實業、東龍工業、南華策略工業、南華策略投資、南華資訊科技、國潤控股)專區(關係:南華系、賀學初、755)

1 : GS(14)@2010-08-14 16:12:28

新聞專區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993
2 : GS(14)@2010-08-14 16:12:4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13253_C.pdf
3 : GS(14)@2010-08-29 21:11:0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25165_C.pdf
4 : GS(14)@2010-09-09 23:02:4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909283_C.pdf
5 : GS(14)@2010-09-18 12:31:3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915167_C.pdf
6 : GS(14)@2012-01-11 21:58:2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11136_C.pdf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宣佈,本集團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之總銷量為47,755部,
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5.8%,惟較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增長約7.3%。於二零一一年全年,汽
車總銷量為421,385部,較去年同期增長1.3%。
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本集團之「帝豪」、「英倫汽車」及「全球鷹」品牌的銷量分別為
10,941部、16,083部及20,731部。
本集團於二零一二年之初步銷量目標為460,000部,較二零一一年增長超過9%。
7 : GS(14)@2012-03-10 18:22:3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09131_C.pdf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已獲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
乃本公司執行董事兼控權股東李書福先生(「李先生」)擁有90%權益之公司)告知,於二零
一二年三月九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一間附屬公司及李先生控制之公司沃爾沃汽車公司
(Volvo Car Corporation)(「沃爾沃汽車」)就技術轉讓簽訂備忘錄(「備忘錄」)。
I. 根據備忘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將全面使用沃爾沃汽車授權的先進技術,打造浙江
吉利控股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從而豐富其產品組合及進一步提升其產品品質及競爭
優勢。
II. 為應對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挑戰和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雙方將進一步實現協同效
應,攜手開發全球戰略專案,這些共同的努力將包括:
1、 聯合開發小排量、高性能、綠色環保系列發動機;
2、 聯合開發安全、輕量化、環保型的小型車平台;及
3、 聯合開發電動車、油電混合車及插入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總成系統共用技
術。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開發旗下高端產品可能與本集團目前所從事業務構成競爭。根據浙江
吉利控股集團於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七日向本集團作出不可撤銷承諾,於彼獲知會本公
司根據大多數獨立非執行董事所批准決議案而作出之決定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將會,
並會促使其聯繫人士(本集團除外)向本集團出售所有競爭業務及相關資產。


本公司現正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商討就參與備忘錄之安排,並基於以下核心原則:(a)浙
江吉利控股集團及李先生仍繼續承諾為本公司有助益及持續發展作出貢獻;(b)浙江吉利
控股集團及其聯系人士承諾,避免將來與本公司從事之業務產生競爭;及(c)於任何時刻
遵守適用之法律及法規(尤其上市規則)。
於本公佈日期,本公司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尚未就合作事項之確切範疇訂定明確條款。
雙方明確合作事項之確切範疇後,將訂立正式協議,以訂明其中包括項目之資金、使用
合作結果之權益、授權以及合作事項之其他條款。簽立正式協議時,本公司將適時遵守
上市規則第 4章及第 4A章之規定。
8 : GS(14)@2012-03-24 16:44: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82630
【本報訊】吉利汽車( 175)去年庫存按年增加近四成,董事兼副總裁李東輝否認產能過剩,惟承認因去年目標增長為 15%,後來市場判斷失誤,故儲備增多。
9 : GS(14)@2012-03-24 18:33:4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22123_C.pdf
盈利少20%,至8億

存貨及AR上升好多,財務轉差,派2.8仙

展望未來
憑籍在品牌形象、產品及服務質素方面的重大改善,本集團的整體競爭力已於過去數年
大幅提升,使本集團蓄勢待發,於日後迎接任何層見疊出的新市場挑戰。於升級生產設
施、新產品平台及先進技術(如自動變速箱)上的重要投資將可令本集團達致長期可持續
增長。由於本集團於過去數年在加強出口業務所付出的努力,並透過持續改善在主要出
口市場的分銷能力和重整其生產安排,本集團未來幾年的出口表現將有所改善。此將成
為本集團在日後遇上中國轎車市場可能的週期性波動時的緩衝。
大部份世界市場的汽車銷量自去年以來一直疲弱,今年迄今為止也無任何明顯改善跡
象。鑑於大部份主要經濟體仍受不明朗因素困擾,以及中國可能出現的較緩慢經濟增長
及持續緊縮貨幣政策,本集團的管理團隊決定維持較審慎態度、實行更為嚴格的成本控
制及更為謹慎的資本投資策略。因此,本集團董事會將二零一二年的銷售量目標訂為
460,000台,較二零一一年上升 %,輕微高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中國轎車市場的增長
水平。
10 : Clark0713(1453)@2012-04-10 17:27:47

自願公佈二零一二年三月之銷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410638_C.pdf
11 : GS(14)@2012-08-22 13:49:4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2124_C.pdf
點解d數字要這樣...

盈利跌30%,至3.4億,債一般

展望
在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日增、中國轎車市場增速放緩及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預期二
零一二年下半年的經營狀況將更趨嚴峻。然而,本集團的「戰略轉型」在品牌形象、產品
質素、技術與創新方面成效卓著,本集團的競爭優勢已大幅提高,令本集團可從容面對
當前的嚴峻形勢。本集團的財務狀況持續良好,令本集團能於日後繼續投資、進一步增
強其於動力技術的核心優勢、提高客戶服務質素、完善供應鏈並鞏固其在中國的領先地
位,確保本集團持續取得佳績。
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導致銷售仍面臨壓力。儘管於下半年原材料及零件成本將
維持低企,但預期價格競爭仍將激烈。繼續改善產品質量及服務質素乃本集團產品能在
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儘管中國市場狀況依然嚴峻,由於本集團主要出口市場
的經濟活動相對穩定及本集團於過往數年致力提升分銷實力與品牌形象,該等區域對本
集團汽車的需求有望繼續增加。
DSIH於湘潭的廠房於二零一二年六月底後開始大量生產自動變速箱將令本集團受惠,
使本集團可於下半年推出更多配備自動變速箱的車型,從而大幅提高本集團產品的吸引
力。此外,本集團的五種車型近期已被中國政府列為節能型汽車,客戶因而可享受政府
現金補貼。上述因素以及近期推出的新車型市場口碑良好以及出口銷售勢頭不減,均為
本集團創造良機,有望在未來數月中帶動銷售量增長。
儘管二零一二年上半年中國市況低迷,但本集團已成功實現本期間預定的業績計劃及目
標。因此,本集團的管理團隊決定維持二零一二年銷售量目標不變,即銷售量增長 %,
達至 460,000台。
12 : GS(14)@2012-09-29 22:53:0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928475_C.pdf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已獲浙江豪情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告知(該公司為本公司最
終控股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由本公司執行董事及控股股東李書福先生及其聯
繫人士全資實益擁有)控制之關連公司,本集團有向其出售及購買某些汽車產品),該公
司將代表本集團主動召回部份由二零零九年一月三日至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期間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及出售的「吉利金剛」及「吉利金鷹」車型轎車。轎車召回是按照中華
人民共和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並將於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至二零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期間進行。涉及轎車的最多數量估計約為55,0 8輛。
本次主動召回轎車的原因是個別「吉利金剛」及「吉利金鷹」轎車因燃油箱(由本集團向其
其中一個第三方供應商購買)與車身安裝尺寸存在偏差,燃油泵回油管與檢視蓋板距離偏
小,在極端狀態下可能導致燃油泵回油管與檢視蓋板干涉,有潛在燃油洩漏的風險。於
本公佈日期,董事會已知悉 5宗相關投訴,但未有收到因潛在燃油洩漏的風險而導致任
何事故及損傷報告。為消除客戶對有關隱患的關注及保障消費者權益,本集團將於二零
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至二零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期間對每輛牽涉的轎車免費更換改進後
檢視蓋板。每輛轎車只需時約30分鐘進行該簡單的更換過程。
董事會認為轎車召回對本集團整體財務構成的影響不重大。董事會相信該轎車召回事件
不會對本集團的營運造成負面影響。
13 : lemonwongwong(33038)@2012-10-10 16:15:45

湯兄, 尼隻野有否供配意味? 債好似唔輕?
14 : GS(14)@2012-10-10 22:20:08

13樓提及
湯兄, 尼隻野有否供配意味? 債好似唔輕?


有,但是我會選擇借
15 : lemonwongwong(33038)@2012-10-10 22:56:14

何解?
16 : GS(14)@2012-10-10 22:57:38

15樓提及
何解?


地多,折讓大
17 : lemonwongwong(33038)@2012-10-10 23:53:26

175地多?
18 : GS(14)@2012-10-10 23:56:55

17樓提及
175地多?


755
19 : GS(14)@2012-10-10 23:57:10

你話175無乜事的
20 : lemonwongwong(33038)@2012-10-11 00:06:33

Oh sorry i m asking 175...:-)
21 : greatsoup38(830)@2012-10-16 00:08:39

http://www.telegraph.co.uk/finan ... 0-London-taxis.html

Manganese Bronze, the maker of London’s black cabs, suspended trading in its shares after it was forced to recall 400 cars after steering box defects were detected.

The company has suspended sales of the new TX4 model, which was first rolled out in April, and warned it would have “a very material and detrimental impact” on the group’s cash flows.

Chief executive John Russell said it was impossible to say at this point what the full financial impact would be, hence the suspension of shares.

“We don’t know how quickly we’re going to get a technical solution and get back to selling the vehicles. As we go through the next few days we will have more clarity.”

The steering boxes were provided by a Chinese supplier introduced to the company by Geely, which has a 20pc stake in Manganese.

The problem first came to light a couple of weeks ago when two taxi drivers - one in London and one in Edinburgh - experienced problems when the steering wheel became stiff and almost locked.

While no one was hurt, Manganese engineers were tasked with assessing whether there was a safety concern with the model.

Mr Russell was told on Thursday night that there was. All 400 vehicles sold in Britain were recalled, causing major disruption to the drivers.

“We have 400 drivers who won’t be able to driver their taxis. We will be working with them and encouraging them to find a solution themselves. We’ll do our best to provide whatever support we can.”

He said it was too early to say what compensation it may be forced to pay out. “We’ll get to that in due course.”

Manganese last month revealed a £3.6m pre-tax los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22 : GS(14)@2012-11-17 17:13:0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116470_C.pdf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已獲浙江豪情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浙江豪情」)告知繼本
公司於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公佈召回轎車後,本集團收到消費者對召回工作的進展
和效果的良好反應。然而浙江豪情亦收到其他「吉利金剛」及「吉利金鷹」用戶對有關事宜
的查詢,儘管他們的轎車不屬上次召回的範圍內。為消除所有消費者的關注及保障其權
益,浙江豪情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代表本集
團擴大主動召回的範圍至由二零零六年五月九日至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期間在中華
人民共和國生產及出售的「吉利金剛」及「吉利金鷹」車型轎車。此次進一步的自願性召回
將於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開始進行。涉及轎車的最多數量估計約為 255,958輛,連同
本公司上次於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公佈召回的55,018輛,涉及轎車的最多數量估計
合共約為310,976輛。
23 : VA(33206)@2012-11-17 17:14:19

召回!

2333 la.
24 : greatsoup38(830)@2012-12-25 13:21:56

http://www.htsc.com.hk/htbg/g2012122001.pdf
厚积薄収,盈刟前景乐观
25 : qt(2571)@2013-02-02 14:27:23

http://money.163.com/13/0202/07/8MMLMIOV002534NV.html

吉利百日闪电收购英国锰铜
2013-02-02 07:26: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有3人参与
快速发贴

伦敦当地时间2月1日早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收购英国锰铜控股100%股权,以1104万英镑代价将后者全部业务与核心资产尽收囊中。锰铜是伦敦标志性的黑色出租车的惟一生产商,去年10月因财务困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

吉利集团董事会成员兼首席财务官李东辉在稍后接受采访时对本报表示,目前首要任务是恢复锰铜托管前的正常生产销售和服务,锰铜位于考文垂的工厂将保留,围绕重振锰铜的资金投入等未来规划,将于今年2月底3月初公布更成熟的计划。

锰铜控股于2012年10月22日交给指定的破产管理人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后者取代董事会董事功能,全权处置遗留问题及资产出售或融资问题。

从那时算起直到吉利宣布收购消息,中间只有102天,该笔收购案的效率令人刮目。李东辉在电话中透露,吉利掌门人李书福曾亲赴伦敦,他本人更多次到伦敦与托管人协商,吉利团队也是长驻伦敦与托管人谈判,以合理市场收购价格和对于锰铜的长远规划说服托管人,战胜其它竞标者,于去年圣诞节前夕签署独家谈判协议,随后再展开7周细节谈判,达成最终协议。

此次交易由吉利英国集团有限公司出面达成。作为集团CFO,李东辉也亲自担任吉利英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交易采用零现金零债务的定价模型,收购资产包括厂房、设备、不动产和知识产权、商标、商誉等在内的全部无形资产,以及锰铜与吉利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工厂上海英伦帝华48%的股份以及库存车辆。

上海英伦帝华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子公司吉利汽车2006年购入锰铜19.97%股权后设立的合资企业,注册资本5430万美元,吉利、锰铜控股与吉利母公司上海华普分别持有51%、48%及1%股权,其业务包括生产及出售伦敦“黑色出租车”和高级轿车零部件。

锰铜曾于2010年5月邀第二大股东吉利认购2000万股新普通股,将所持股权从19.97%增至51.68%,当年8月,吉利完成对沃尔沃汽车的全部股权收购后不久,决定放弃以1400万英镑获得锰铜公司控股权。

黑色出租车堪称英国制造业遗产的一部分,锰铜自1948年生产的黑色出租车被公认是伦敦街头一道标志性的风景,也因此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角”之一。但由于规模太小、产品单一,在汽车业这个竞争激烈、规模为王的领域,锰铜自2008年以来一直入不敷出,惨淡经营。

击垮锰铜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因为转向器里一种在中国采购的部件(非吉利生产)发生故障,锰铜控股被迫召回400辆出租车,并暂停销售。

李东辉表示,收购完成后, 吉利将凭借其在汽车行业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最大限度地为伦敦出租车带来协同发展效应并提供商业机会。作为商业计划的一部分,将在目前TX4车型的基础上开发新车型,提升伦敦出租车的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并探讨进入私人租赁市场的可能性。但未来的生产基地还是会以中国为主。
26 : greatsoup38(830)@2013-02-02 21:22:2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302011599_C.pdf
本公佈乃由本公司自願刊發。
於二零一三年二月一日,上海華普國潤(本公司間接擁有99%權益之附屬公司)與康迪
車業(康迪科技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訂立框架協議,據此,訂約雙方同意成立合資公
司以於中國從事投資、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及銷售電動汽車業務。
根據框架協議之條款,合資公司將由上海華普國潤及康迪車業各自分別擁有其 50%權
益。合資公司之註冊資本將為人民幣 1,000,000,000元,將由訂約雙方各自按 50%出資。
於合資公司成立後,合資公司將分別向本集團及康迪集團收購若干資產,合資公司從
而將擁有必要物業、資產及技術以開展電動汽車業務。為促使建議收購事項發生,本
集團及康迪集團將成立新的全資附屬公司,並向該等公司注入若干資產。合資公司其
後將收購該等公司各自之全部股權。轉讓本集團新成立附屬公司之股權予合資公司將
構成本集團出售一家附屬公司。由於尚未落實潛在出售之主要條款,本公司將根據上
市規則規定適時就潛在出售刊發進一步公佈。
...
訂立框架協議之理由及好處
於過去十年中,電動汽車之發展已令電動汽車成為主流汽車市場之重要分支,目前眾多
大品牌之產品系列中擁有電動汽車。隨著消費者之環保意識提高以及主要汽車製造商開
發及測試電動汽車之近期趨勢,董事會認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之發展潛力。本集團訂立
框架協議乃為利用本集團與康迪集團在中國電動汽車細分市場之優勢、資源及專長。通
過訂約雙方之共同努力,將產生協同作用使得合資公司於日後成為電動汽車細分市場之
業界翹楚,而本集團與康迪集團均將從中受惠。
27 : greatsoup38(830)@2013-02-06 00:37:2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205492_C.pdf
175

(1) 該協議
於二零一三年二月五日,本公司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帝福與上海華普
訂立該協議,據此,帝福有條件同意向上海華普出售本公司持有間接
附屬公司上海英倫帝華之註冊資本中51%權益, 代價為人民幣
173,350,000 元(約相當於港幣215,023,000 元)。出售事項完成後,上海英倫
帝華將不再為本公司之附屬公司,其賬目亦不再於本集團財務報表內
綜合入賬。
誠如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之公佈所述,本公司已於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訂立進口零件採購協議以及上海英倫帝華
供應及採購協議。由於本集團將於出售事項完成後終止其出租車業務,
故進口零件採購協議以及上海英倫帝華供應及採購協議項下擬進行之
持續關連交易將告終止。
...
於出售事項完成後,上海華普將擁有上海英倫帝華註冊資本中52%權益。
據此,就上市規則而言及基於上海英倫帝華將成為李先生之聯繫人士,
而李先生為執行董事,並為持有本公司於本公佈日期之已發行股本約
45.40%權益之主要股東,故出售事項完成後上海英倫帝華將成為本公
司之關連人士。
由於本集團與上海英倫帝華現時有租賃安排,於二零一三年二月五日,
本公司與吉利控股及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就日期為二零一二年十一
月十六日之租賃協議訂立租賃補充協議,據此,本集團同意將物業出
租予吉利控股集團(於出售事項完成後包括上海英倫帝華)及浙江汽車
職業技術學院。根據租賃補充協議,本公司擬提高租賃協議項下擬進
行之持續關連交易於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三個年度之年
度上限。
...
進行出售事項之原因及益處
本集團主要從事研發、製造及買賣汽車、汽車零件及相關汽車部件以及投資
控股業務。
上海英倫帝華為本公司擁有51%權益之間接附屬公司,該公司主要於中國從
事研發、生產及銷售汽車(包括出租車)及相關汽車部件。
鑑於上海英倫帝華自其註冊成立日期以來持續錄得經營虧損,及本集團擬專
注於其轎車製造之核心業務,而非從事董事會認為或未能於短期內為股東帶
來豐厚回報之出租車業務,故董事會認為出售事項有助本集團轉移重心,重
新專注於其核心業務,並藉出售表現未如理想之附屬公司以變現除稅(如有)
及開支前現金人民幣173,350,000 元(約相當於港幣215,023,000 元)。
此外,吉利控股剛就收購英國錳銅控股若干資產與英國錳銅控股之管理人達
成協議。因此,吉利控股將持有出租車製造業之資產。就此,出售事項可避免
與吉利控股存在競爭。
28 : 自動波人(1313)@2013-02-06 01:20:03

賣LONDON TAXI
29 : ng caddy(36072)@2013-02-06 01:25:29

LONDON TAXI跟本是賠錢生意..........
30 : 自動波人(1313)@2013-02-06 02:44:18

29樓提及
LONDON TAXI跟本是賠錢生意..........


大陸買黎買去都係呢啲垃圾,好野唔會賣俾你
Volvo, rover 都係垃圾

印度佬買Land Rover同jaugar好得多,evoque 幾好賣
31 : qt(2571)@2013-02-12 12:05:46

30樓提及
29樓提及
LONDON TAXI跟本是賠錢生意..........


大陸買黎買去都係呢啲垃圾,好野唔會賣俾你
Volvo, rover 都係垃圾

印度佬買Land Rover同jaugar好得多,evoque 幾好賣


係咪垃圾唔係3~5年的事, 咪咁早下判斷
32 : qt(2571)@2013-02-12 12:06:30

http://money.163.com/13/0211/08/8NDVM5FA002534NV.html

吉利1亿元收购英国锰铜 将继续生产TX4出租车
2013-02-11 08:43:28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0人参与
快速发贴

新京报讯 在经历近7年的历程之后,吉利汽车终于把伦敦标志性黑色出租车生产商的英国锰铜全部纳入旗下。记者上周从吉利汽车集团获悉,吉利汽车按零现金/零债务的模式以110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08亿元)收购英国锰铜控股的业务与核心资产,从而使该公司解除托管程序,彻底归吉利集团所有“所谓零现金/零债务的模式是指吉利出资收购后,不提取英国锰铜账上任何现金,也不承担其任何债务。”

吉利汽车此番收购是通过其子公司吉利英国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收购资产包括厂房、设备、不动产、全部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商标、商誉等)、锰铜与吉利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工厂中的48%的股份以及库存车辆。

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介绍,收购锰铜是出于长远战略考虑,锰铜这一百年品牌价值还是很稳固的,今后可以更好发挥其与吉利品牌的协同效应。吉利也可借此拓展专业出租车领域,加速研发油耗更低,更耐用的出租车。而TX4在英国依然有很大市场潜力,保有量也很大,售后维修领域都是市场机会。

不过,尽管吉利汽车再度收购境外品牌全部资产,但相比收购沃尔沃而言,对于锰铜的收购实属无奈,后者已连续5年亏损,并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而自2006年吉利收购锰铜控股19.97%的股份以来,对吉利的提升作用并未达到预期。

据了解,按照最初设想,吉利2006年收购锰铜股份之后,双方成立一家英伦帝华合资公司,共同生产销售TX4出租车。但TX4产能一直维持在2000辆左右,且2012年前11月累计销量为514辆,同比减少45%。同时,TX4绝大部分用来出口,如东南亚、日本和阿塞拜疆等,国内市场暂难打开。另一方面,吉利借锰铜提升品牌英伦内涵的设想也并未实现。
33 : greatsoup38(830)@2013-02-12 12:19:21

175報告
34 : greatsoup38(830)@2013-02-12 12:31:44

175報告
35 : GS(14)@2013-02-19 00:51:5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18/18168697



【本報訊】汽車生產商吉利(175),其母公司浙江吉利,近年密密進行海外收購,囊中物包括富豪汽車、英國「黑色的士」生產商錳銅等,惟收購過後仍未見實際合作,更未有如市場預期般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吉利副總裁戴陽強調,集團現時首要工作是技術轉移,現時不是研究注入資產的好時機。 
記者:鄭柏齡

吉利母公司手持富豪汽車、英國錳銅、澳洲波箱生產商等優質資產,吉利副總裁(國際業務)戴陽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強調,「目前不是談注入資產的時候,我們首要任務是掌握技術,提高自己(技術水平)。」
被質疑瓣數多難管理

外間批評吉利收購大牌子後,無甚進展,既欠實際合作,亦不談注入資產,戴陽反駁,吉利早已受惠收購。「1月份吉利銷售創歷史新高,已是市場對吉利有信心的證明。」他表示,「我們掌握了生產技術,汽車安全性、穩定性等明顯提高,所以車賣得好。」不過,他無透露現時吉利掌握了那些先進技術。
事實上,不少港人對吉利的認識,或源自以吉利發展為藍本的電視劇《歲月風雲》。但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2010年以140億元天價購入富豪汽車(Volvo),吉利才首次得到全球車企關注。
今年2月,集團再斥資1.36億全面收購英國標誌性交通工具「黑色的士」生產商錳銅;香港上市部份,則斥資約6億元,成立合資公司研發電動車。兩企動作頻頻,漸漸亦有分析員產生另一個疑問,便是擔心管理層是否應付得來。
有中資分析員說︰「咁多瓣做得邊瓣?(吉利主席)李書福有無咁多時間,去管理咁多間公司?」該分析員直言,吉利收購「黑的」的最終目標不明,即使作價不算貴,但實際得益不多,質疑收購是否合理。
購錳銅產生協同效應

公司年報披露,吉利管理層大部份身兼多職。除李書福身兼浙江吉利董事長外;執董李東輝兼任吉利英國董事長(負責錳銅)及富豪汽車環球董事;另一名執董趙福全,則兼任母公司副總裁(技術研發)、研究院院長等重要職位。
對此,戴陽強調集團非「一人公司」,不擔心母公司收購頻密,影響正常運作。「吉利不是只有李總(李書福)一個人,我們有一個完整管理團隊。」他批評分析員「根本不了解吉利、根本不了解汽車行業」。
戴陽更補充,母公司收購英國錳銅,目的為產生協同效應,為吉利提供先進生產技術,「收購不是為了打入英國市場,對我們來說,英國市場太細。」
36 : asus888(35763)@2013-02-19 08:03: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19/18169642

搶購美國新能源車公司
吉利東風爭崩頭


【本報訊】內地民營車企吉利(175)母公司浙江吉利又傳出海外收購。消息指,收購對象為美國新能源車公司Fisker Automotive,作價達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目前,競購對手還包括國企東風汽車(489),惟消息人士指吉利更受青睞。
記者:鄭柏齡

於2007年成立的Fisker,總部設於美國加州。公司成立後,推出唯一一款Fisker Karma混能電動跑車,即引起美國車市哄動。該車款售價約11萬美元(約85.8萬港元),截止去年年底,已售出約1,800部,當紅歌手Justin Bieber亦為該車車主。
吉利被讚「更有熱情」
Fisker Karma去年發生電池故障,需要大量回收,公司資金周轉亦出問題,正尋求戰略投資者合作。路透社引述消息指,集團有意出售多數股權,吉利母公司淅江吉利控股,以及國企東風汽車皆有出價,收購價在2億至3億美元之間。
消息指,Fisker認為吉利對其技術「更認真」亦「更有熱情」,加上吉利能快速作出決定,東風則不然。目前,吉利已派出工程師團隊,到加州考察Fisker電動車技術。
消息人士補充,「最重要的是,對於吉利,我們是和一個決策者打交道」,一般相信,該「決策者」正是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根據報道,Fisker認為吉利是更適合的合作對象。
事實上,近年吉利海外收購頻繁,繼2010年全資收購富豪汽車(Volvo)後,今年剛公佈收購英國傳統黑色的士製造商錳銅;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車,亦宣佈斥資5億元人民幣,與康迪汽車研發電動車。
東風夥雷諾武漢建廠
分析擔心,進行太多收購,吉利管理層未必「吃得消」,且收購富豪亦未見實質效果。吉利副總裁戴陽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指,收購不會對業務造成負面影響,反而有助汽車銷情。
東風若未能收購Fisker,則可能專心發展國內、與法國車企雷諾(Renault)的合資項目。《財經國家周刊》引述武漢市政府消息指,東風與雷諾合建工廠,計劃在3月奠基,5月開工,總投資額達80至100億元人民幣。
東風與雷諾在2004年已簽訂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東風內部消息指,預計可在3月份,得到發改委批准開工;至2017年時,產能將達15萬部汽車及15萬部引擎。
37 : qt(2571)@2013-02-23 14:40:46

http://money.163.com/13/0221/03/8O76HBSU00253B0H.html

吉利集团拟在瑞典设立欧洲研发中心
2013-02-21 01:42:00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有0人参与
快速发贴

在收购沃尔沃近3年后,李书福开始尝试发挥其与吉利在研发上的协同效应。2月20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在瑞典哥德堡设欧洲研发中心,整合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资源,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

该中心位于哥德堡市Lindholmen科技园,前萨博汽车研发总监、现沃尔沃汽车产品战略副总裁Mats Fagerhag将出任中心CEO。同时,该中心将在瑞典和中国招募大约200名全职工程师,计划年底全面开始运营。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新闻稿中称,研发中心隶属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相对独立,“不会影响各自品牌的声誉和产品开发。沃尔沃将继续专注其在全球豪华车市场的目标,吉利还是主攻大众车市场。”

Mats Fagerhag说,同一集团下不同品牌间联合开发已成国际惯例,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在同一架构开发多个不同产品平台,为两个品牌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吉利控股集团同时称,沃尔沃汽车的大型车架构(SPA)将继续在沃尔沃原有研发体系内推进,SPA平台上的首款产品将于2014年上市。
38 : qt(2571)@2013-02-23 14:41:04

http://money.163.com/13/0221/08/8O7O50VP002534NV.html

吉利沃尔沃或吸纳第三方合作伙伴
2013-02-21 08:52:02 来源: 网易财经 有12人参与
快速发贴

网易财经2月21日讯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沃尔沃汽车在与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寻求实现协同效应的同时,考虑吸纳第三方伙伴,或与其他车企合作研发汽车零部件和系统,以小型车为重点,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和提升竞争力的效果。

沃尔沃欲寻同盟

《华尔街日报》日前采访了沃尔沃汽车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Peter Mertens,后者表示沃尔沃采取开放态度,欲寻找一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汽车零部件及系统,包括用于沃尔沃V40新车型的零部件。

Peter Mertens透露,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控股集团将不会为中国或其他市场合作打造一个品牌,但将寻求实现协同效应,并在未来可能吸纳第三方合作伙伴。其表示:“通过与吉利合作,我们的核心技术得以保留在集团内部,从而确保沃尔沃可以完全掌控自己下一代中级车的开发。如果与其他整车厂合作,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做出妥协。”

Mertens还宣称:“我们也在着眼建立同盟,与其他合作伙伴广泛共享零部件和系统,最合乎逻辑的做法显然是在吉利集团内部充分利用协作和规模经济。从长期角度看,小型车是规模经济效应的重点细分市场,成本敏感度很高,因此自然而然这也成为尝试寻求合作的领域。”

沃尔沃计划大力削减成本开支,目标额度为10亿瑞典克朗,约合1.58亿美元。可扩展整车平台架构(Scalable Product Architecture,SPA)和沃尔沃发动机集群(Volvo Engine Architecture,VEA)两大项目总计消耗50亿美元,占据110亿美元战略投资计划的半数。

吉利在瑞典设立欧洲研发中心

月20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在瑞典哥德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整合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以满足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未来的市场需求。

研发中心将设立在瑞典哥德堡市的Lindholmen科技园,这里拥有汽车研发和工程制造所需要的完备设施和广泛资源。新研发中心将在瑞典和中国招募200名全职工程师,招聘工作已经展开,计划在2013年底全面开始运营。这个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在确保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准的前提下,在开发、测试、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能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化优势。

前萨博汽车研发总监、现任沃尔沃汽车产品战略副总裁Mats Fägerhag将出任研发中心CEO,新研发中心将招募大约200名全职工程师。

Mats Fägerhag的工作将得到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双方高管的鼎力支持。吉利控股集团首席顾问Carl-Peter Forster将协助新的研发团队按照两个品牌设定的标准来开展工作,做好技术把关和成本控制,确保项目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的大型车架构SPA将继续在沃尔沃原有研发体系内推进,SPA平台上的首款产品XC90将于2014年上市。
39 : qt(2571)@2013-02-23 14:41:24

http://money.163.com/13/0222/07/8OA4C1RE00253B0H.html

沃尔沃去年销量同比降6% 今年计划裁员1000人
2013-02-22 07:03:58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有3人参与
快速发贴

一边是“抱紧”吉利设研发中心,一边是裁员计划,沃尔沃动作不断。据浙江吉利控股集团20日宣布,将在瑞典哥德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拟整合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资源。几乎同时,目前拥有约2.3万名员工的沃尔沃宣布计划裁员1000人。

在给本报的通报里,吉利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全力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以满足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未来的市场需求。

按照安排,前萨博汽车研发总监、现任沃尔沃汽车产品战略副总裁将出任研发中心CEO。此外,新研发中心将在瑞典和中国招募200名全职工程师,招聘工作已经展开,计划在2013年年底全面开始运营。据外电报道,超过半数将是中国人。

上述通报引述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称:“相对独立”的联合研发中心不会影响各自品牌的声誉和产品开发。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吉利控股集团就已和沃尔沃汽车签订3份技术合作协议。而在去年年底,沃尔沃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贷款协议,以获得首笔9.22亿欧元贷款改善财务结构和状况。

沃尔沃汽车集团目前面临着销量上的考验。2012年,沃尔沃全球销量为421951辆(同比下降6.1%)。沃尔沃已宣布计划裁员1000人,计划可以节约15亿瑞典克朗(合2.38亿美元),以争取在今年避免亏损。吉利是在2010年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的。
40 : qt(2571)@2013-02-23 14:41:43

http://money.163.com/13/0223/00/8OC1QJ6C00253B0H.html

李书福技术反哺战略深化 利用沃尔沃入欧洲腹地
2013-02-23 00:57:56 来源: 中国经营报(北京) 有0人参与
快速发贴

收购沃尔沃两年多来,吉利与沃尔沃的深入合作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2013年2月20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在瑞典哥德堡设立吉利欧洲研发中心,整合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以满足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未来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整合沃尔沃的资源为吉利所用,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重要出发点。

正所谓投桃报李,吉利在耗费巨资收购沃尔沃并为其在华国产拼尽全力之后,沃尔沃也到了反哺吉利之时。接下来,加快与沃尔沃在技术、采购方面的合作,与推进沃尔沃国产项目一样成为吉利的重大“任务指标”。

巨资投入

2月20日,沃尔沃汽车公司相关人士在与记者的电话沟通中透露,欧洲研发中心每年的投入将会达到3亿~4亿元人民币。

据悉,欧洲研发中心将设立在瑞典哥德堡市的Lindholmen科技园。沃尔沃汽车相关人士表示,Lindholmen科技园拥有汽车研发和工程制造所需要的完备设施与广泛资源。新研发中心将在瑞典和中国招募200名全职工程师,招聘工作已经展开,计划在2013年底全面开始运营。

而在欧洲研发中心大手笔的投入背后,其实蕴藏着沃尔沃和吉利发展下一代车型的雄心。据吉利相关人士透露,设立欧洲研发中心,虽然并不承担整车的开发,但是通过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可以让沃尔沃和吉利为开发下一代全新车型提供帮助。据悉,欧洲研发中心虽然隶属于吉利控股集团,但是技术主导方由沃尔沃担任,待模块化架构开发完整后,再分别交由沃尔沃和吉利各自的研发中心进行整车研发装配。

前萨博汽车研发总监、沃尔沃汽车产品战略副总裁、欧洲研发中心CEO Mats F gerhag表示:“同一集团下不同品牌间联合开发已成为国际惯例,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在同一个架构上开发出多个不同产品平台,为两个品牌提供量身定制解决方案。”Mats F gerhag 还表示,“借助这一全新模式化平台,双方将可以研发出类似奥迪A3、宝马1系这样级别的紧凑型车型,这一架构具备延展空间。”

对于吉利而言,欧洲研发中心的成立,无疑将会让吉利在车型研发上获得更高的起点。吉利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坦言:“吉利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品质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下一代全新车型的研发,吉利汽车的品质和竞争力将得到更加全面、快速的提升。”

步步为营

“这是一次全新的推进。”2月20日,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表示。他认为吉利集团建立欧洲研发中心,是基于此前沃尔沃与吉利签订改进GMC平台(吉利中级车型平台)的进一步动作。

2012年12月,吉利集团和沃尔沃汽车签订了包括GMC平台的升级、车内空气质量及GX7车型安全领域等三份技术合作协议。然而,GMC平台上的产品也包括自主高端车型帝豪EC8和曾在最近几年车展上亮相的帝豪跑车GT,自主高端车型要想获得更大的突破,单凭吉利自己的技术积累难度极大,因此对于李书福而言,选择沃尔沃技术反哺吉利无疑是一条捷径,而当前,李书福想要尽快实现“技术反哺”目标的达成。

早在收购沃尔沃的谈判之时,李书福就在沃尔沃的知识产权谈判中对技术含金量“斤斤计较”。而在2010年8月完成收购沃尔沃之后,李书福就开始策动在吉利与沃尔沃之间实现技术合作。2010年11月,吉利汽车公布与沃尔沃订立了全面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沃尔沃汽车-吉利对话及合作委员会,交流有关制造和开发汽车产品及相关技术等事宜。到了2012年3月9日,沃尔沃汽车公司又与吉利汽车公司在上海签署“沃尔沃汽车公司向吉利汽车公司转让技术协议”。

然而,技术合作在沃尔沃前CEO雅各布执掌时期推进并不顺利。即使是在2012年3月签订协议之后,相关推进也迟迟未能付诸实施,仅仅停留在框架协议上。急于推进相关合作的李书福已经等不及了,2010年10月李书福对沃尔沃管理层实施了大手术。2010年10月,董事会独立董事汉肯·塞缪尔森接替雅各布成为沃尔沃汽车新任总裁。在调整管理层之后,吉利与沃尔沃技术合作的最后一道障碍也得以消除。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本来吉利和沃尔沃之间的技术合作就是自家的事情,只要高层管理者意见不会再有大的分歧,两方之间的技术合作肯定将更顺畅。”

投产之困

就在技术合作步步推进的时候,吉利与沃尔沃的下一步合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近日,在成都经济开发区为沃尔沃、吉利地方产品配套专项组织的推介会上,包括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50家零部件企业与沃尔沃、吉利两家整车企业现场进行了零部件产品配对。与吉利有合作关系的一家配套企业明确表示:“希望能通过吉利进入沃尔沃的配套商圈。”事实上,吉利集团欧洲研发中心成立之时,相关人士也格外强调了未来吉利和沃尔沃在配套商方面的深入合作。相关人士坦言,新一代中级车平台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在确保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准的前提下,未来在采购上也可以从吉利的供应商中进行选择。无疑,沃尔沃和吉利有望在未来构建一个大的配套体系,从而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当然,除技术合作、采购合作等方面之外,摆在吉利和沃尔沃面前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让沃尔沃能尽快在中国落地投产。

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下滑6.1%,从2011年的449255辆降至2012年的421951辆,中国市场销量则仅仅只占41989辆,下滑高达10.9%。而且沃尔沃全球利润也出现了明显下滑(目前2012年财报尚未公布,但是2012年上半年,沃尔沃只有2.39亿瑞典克朗的营业利润,2011年同期为15.29亿瑞典克朗)。面对重重压力,沃尔沃需要在吉利的全面支持下,早日实现中国两大整车工厂正式投产来扭转困局。

据悉,目前沃尔沃汽车正在积极推进沃尔沃成都整车工厂和大庆整车工厂项目。近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投资服务局陈晓(微博)明副局长向媒体披露:“2012年年底,沃尔沃S60样车就已在沃尔沃成都基地下线,并已经送往欧洲的试验场,正进行上市前的各项试验。”相关人士还透露,今年沃尔沃成都工厂将能实现批量生产。然而,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尚未给予沃尔沃成都工厂和大庆工厂“准生证”。要实现沃尔沃在华投产,沃尔沃还需要借助吉利集团的支持,早日将“准生证”拿下。
41 : qt(2571)@2013-02-23 14:43:03

http://money.163.com/13/0221/08/8O7NOAE6002534NV.html

俄罗斯1月汽车销量涨5% 长城奇瑞吉利激增

吉利也实现了38.5%的同比增长,由去年1月的590辆提升到817辆。
42 : greatsoup38(830)@2013-02-24 13:13:37

175報告
43 : asus888(35763)@2013-02-27 09:27:56

吉汽綠化倫敦黑的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30227/00271_001.html

去過倫敦嘅,都會對當地嘅黑色的士留下深刻印象,吉汽(00175)早排用一千一百○四萬英鎊,買咗陷入財困嘅倫敦黑色的士生產商錳銅,吉汽董事長李書福已經滿腹大計,想搞番好佢,原來李書福嘅頭號大計,係從環保着手。

李總話,佢幫錳銅「重整旗鼓」嘅方法主要分為三步;首先就係要將黑色的士嘅車身變輕,咁就可以減少耗油量,同減少排放;之後就係用一種來自富豪汽車嘅先進油混技術,令黑色的士喺保持原有功能嘅同時,達到超低排放;最後就係希望將黑色的士完全電動化,做到零排放。以五年投資計,大概就要一億英鎊。

李書福望駛遍全球
花名「汽車狂人」嘅李書福,野心當然唔會局限於倫敦市場,而係希望黑色的士可以為全球市場提供服務!事實上,畀吉汽收購之後,錳銅嘅生意已經立刻有起色,除咗上星期已恢復喺倫敦賣車,更加已經接到分別嚟自沙特阿拉伯同埋澳洲各二百架嘅訂單。
44 : qt(2571)@2013-03-03 15:05:54

http://money.163.com/13/0228/01/8OOVOMJF00253B0H.html

沃尔沃为扭亏再裁员 缩减成本加码中国市场
2013-02-28 01:31:58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有57人参与
快速发贴

节约成本正成为沃尔沃全球范围内的关键词。据外媒报道,去年曾裁员约900人的沃尔沃汽车今年再度裁减1000个岗位,计划节省逾2亿美元以争取实现盈亏平衡。不过大规模的裁员并不会影响中国区的人员架构。

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企业传播总监徐红日前对《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表示,此次裁员涉及的员工“并不是沃尔沃正式员工,而是合同工和外聘咨询顾问,属于公司的外包劳务”。相反,沃尔沃中国区的人员规模正不断壮大。

受欧洲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沃尔沃迫切需要改善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以提升全球销量。按照沃尔沃的规划,2020年前其全球销量要达到80万辆,中国市场2015年销量将达到20万辆,对2012年销量仅有4.2万辆的沃尔沃来说,要达成这一目标,国产化的落实至关重要。

沃尔沃缩减成本

去年以来,随着沃尔沃全球市场的销量下滑,沃尔沃的营业利润也在走低。沃尔沃汽车在2012年9月份发布的半年报中,2.39亿瑞典克朗的营业利润已经较2011年同期的15.29亿瑞典克朗出现大幅下滑。

为了实现扭亏为盈,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在年初参加底特律汽车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两年沃尔沃将执行一项相当大规模的综合性成本削减措施。

裁员显然只是“节流”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沃尔沃还进一步从研发和产品层面入手,进行成本缩减。

2月20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将在沃尔沃总部瑞典哥德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整合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以满足二者的市场需求。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这也是沃尔沃缩减成本的方式之一。此外,未来沃尔沃还将进一步加大中国本土化采购,以降低成本。

沃尔沃汽车研发高级副总裁PeterMertens表示:“对于每一家车企来说,控制成本始终是努力的方向。沃尔沃会在保证豪华程度和质量标准的同时,汲取亚洲供应商吉利汽车的丰富经验,力求在采购上降低成本。随着中国零部件厂商自身技术的提升,很多厂商已经加大了中国本土的采购比例,沃尔沃也会加入这个行列。”

加码中国市场

来自官方的消息显示,2012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了6.1%至42.19万辆,除美国、俄罗斯等出现小幅增长外,包括中国、瑞典、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明显下滑。

沃尔沃迫切需要提升中国市场的销量,以实现整体销量上升。汉肯·塞缪尔森表示:“2013年是沃尔沃在中国的‘亮剑’之年,将通过推出6款产品,加速国产化进程,在中国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今年1月,沃尔沃中国市场零售量达到4776辆,比2012年同期增长75.8%,超越瑞典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销量贡献市场。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地区的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沃尔沃主销车型依然是S60和XC60,受制于售后成本和零部件成本影响,单月的销量为50辆左右,与奔驰、宝马、奥迪等一线豪华品牌有相当大的差距。

“要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国产是关键”,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一方面,沃尔沃国产后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终端市场的价格优势,另一方面,国产项目落地后,市场对沃尔沃品牌的关注度将获得很大提升,在此前提下,再进行密集的产品宣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国产项目的审批工作,相关消息人士透露,“沃尔沃国产项目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但具体的审批时间以相关部门的进程为准,如果顺利的话,近期或将有消息出来”。

按照规划,2020年前沃尔沃的全球销量将达到80万辆,中国市场将在2015年达到20万辆。

“2015年达到20万辆的目标对沃尔沃来说的确有可能,但难度很大。”有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随着2012年豪车市场的大幅扩容,豪华品牌想要在2013年继续保持高增长已经颇具难度;此外,德系“三驾马车”在华的强势增长,留给其他豪华品牌的空间已经不算宽裕。
45 : qt(2571)@2013-03-03 15:16:30

係咁買嘢, 終於有話缺水啦

===============================================================

http://money.163.com/13/0225/06/8OHONG8J00253B0H.html

吉利频频扩张资金饥渴 沃尔沃整合问题仍存
2013-02-25 06:14:3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有11人参与
快速发贴

去年10月份发行的15亿元中期票据,仍不能解决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集团”)的资金“饥渴”问题,今年1月底,吉利集团再发12亿元的公司债券,试图以此缓解外部并购不断、内部加速投资的资金紧张局面。

“到2015年实现销量200万辆,其中原吉利汽车计划销售140万辆,沃尔沃60万辆(国内销售20万辆,国外40万辆)。”吉利集团在今年1月底所发的公司债券中描述了其3年后的市场战略目标。

这就需要吉利集团未来3年内与2012年相比实现销量翻倍增长,要完成超过100万辆的销量增量,吉利集团需要为此储备粮食,同时吉利集团也要面对收购沃尔沃汽车后的整合问题。

频频扩张

2013年2月1日,吉利集团宣布,以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锰铜控股的业务与核心资产,从而使该公司解除托管程序;同在2月份,吉利汽车公布,出资5亿元联合浙江康迪车业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将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吉利汽车出资50%,该合资公司主要发展电动汽车业务。为了发展电动车业务,外媒报道吉利汽车已向美国独立电动车厂商菲斯科报出2亿美元左右的收购价格。

吉利集团在加码投资新能源汽车的背后,也在不断投资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建设。

吉利集团最新在瑞典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吉利集团欧洲研发中心CEO Mats Fugerhag在电话中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该研发中心每年维持200名工程师及项目正常运转的资金为3亿~4亿元,研发中心从今年年底开始全面运营。

在2010年大手笔收购完沃尔沃汽车后,吉利集团这两年仍然在不断收购扩张。这需要吉利集团不断募集资金来“解渴”。

吉利集团在1月底发行的《2013年吉利集团债券》中表示,募集资金12亿元用来投入正在建设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浙江吉利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年产 100 万套汽车零部件及配件项目、宁波丰沃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年 产 150 万台涡轮增压器项目、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年产 20 万台自动变速器项目等共 7 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这已经不是吉利集团第一次为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2011年6月份,吉利集团发行了《2011年吉利集团债券》,募资10亿元,其中7亿元用于年产30万台自动变速器项目和年产25万套汽车电子系统及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中心投资项目,1亿元用来偿还银行贷款,2亿元用来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2012年10月,吉利集团又发行了《吉利集团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下称“中期票据”),其募集的15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吉利集团各子公司补充流动资金。吉利集团在中期票据中表示,根据2012年国内各子公司新增销售量及资金缺口预算,预计流动资金缺口高达49.50亿元,按照公司生产周期6个月计算,则流动资金缺口为24.75亿元。

2015年冲200万辆

从2011年6月至今,吉利集团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已经发行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37亿元来支持吉利集团的不断扩建,这与吉利集团2015年的市场战略目标有关,其计划到2015年实现销量200万辆。

去年,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之和刚刚超过90万辆。其中吉利汽车销量为48.3万辆,沃尔沃汽车2012年全球销量为42.19万辆。

一位券商机构汽车分析人士表示,吉利集团要在未来3年内年销量增加100万辆,或许有难度,同时,吉利集团的难度还在于其利润不高。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分析师韩军在《2013年吉利集团债券信用评级报告》中指出,2009年~2012年3月份,吉利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141.50亿元、689.75亿元、1509.95亿元和368.05亿元,相对应的营业利润率则分别为6.09%、2.74%、0.88%和-1.89%。受2011年以来优惠购车政策的退出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该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有较明显下滑。同时,吉利集团这几年的盈利仍依赖政府补贴。

记者在《2013年吉利集团债券》和吉利汽车2012年半年报中发现,吉利集团2009年~2011年营业外收入分别为5.44亿元、133.72亿元和17.41亿元,这些营业外收入主要依赖各类政府给予的造厂资助。其中2009年的政府补助为3.53亿元,2010年政府给予的造厂补助为13.84亿元以及并购折价110.84亿元,2011年的政府补助为16.43亿元,2012年上半年收到的政府补助则为6.34亿元。

沃尔沃未能解忧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还有一个难题:整合沃尔沃。

2010年10月份,李书福18亿美元从福特汽车手里收购了沃尔沃汽车,但是三年后的今天,吉利集团仍走在复兴沃尔沃汽车的路上。而这几年来,吉利集团背负的债务在逐渐增加,尤其是2010年兼并沃尔沃汽车后,吉利集团负债规模急剧膨胀。

2009年~2011年末,吉利集团负债总额分别为161.41亿元、712.34亿元和787.68亿元,资产负债率也逐年上升,分别为70.43%、73.27%和74.86%。2012年3月末、吉利集团负债总额为845.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71%。韩军认为,吉利集团负债总额增长较快,负债规模大。

目前,尽管吉利集团很舍得往沃尔沃投入,但暂时难从中得到回报。与其他豪华车品牌相比,沃尔沃汽车去年销量甚至出现了小幅度下滑。

沃尔沃汽车2012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了6.1%至42.19万辆,其在十大销售市场中,除美国、俄罗斯、荷兰和日本出现了小幅增长外,包括中国、瑞典、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明显下滑。而在具体产品上,除了2012年新发布的V40和V40CC之外,仅有XC60和V60实现增长,其余12款在售车型销量全部下滑。

销量的跌幅也导致利润下滑。沃尔沃汽车在2012年9月份发布的半年报中,2.39亿瑞典克朗的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已经较2011年同期的15.29亿瑞典克朗出现了严重缩水。据外媒报道,沃尔沃汽车2013年将裁员1000人,试图以此避免2013年的亏损。

销量和利润的下滑不是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初衷。李书福此前曾表示,促使沃尔沃汽车回归豪华车第一阵营,沃尔沃汽车2015年在中国的销量目标为20万辆。

业内人士认为,沃尔沃汽车销量在华的增长必然要依赖沃尔沃车型国产,但是沃尔沃汽车面临的尴尬是国产化项目一拖再拖。日前, 沃尔沃汽车在大庆和成都在建整车生产基地已经完工,张家口发动机工厂也开工在建,但是整体计划仍还没拿到政府的审批。

不过,野村证券认为,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正在发挥协同效用。野村证券指出,吉利汽车与康斯博格签订了价值人民币1.75亿元的5年期换挡器供应合同,将于2014年开始生产,康斯博格是沃尔沃的供应商,该交易意味着吉利汽车正开始接触沃尔沃的供应网络,这是体现合并协同效应正逐步实现的积极信号,吉利汽车正在利用沃尔沃汽车的优势来提高产品质量。

“研发中心将整合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以满足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未来的市场需求。” Mats Fugerhag告诉记者。
46 : GS(14)@2013-03-03 15:18:48

http://www.chinamoney.com.cn/fe/Info/5212963
http://www.chinamoney.com.cn/fe/Info/5212870
http://www.chinamoney.com.cn/fe/Info/4878533

有d資料的
47 : ng caddy(36072)@2013-03-03 23:00:59

市盈率(倍) 16.59
48 : GS(14)@2013-03-04 22:46:43

47樓提及
市盈率(倍) 16.59


隻野今年會爆
49 : stockwinner(6666)@2013-03-04 22:58:30

湯兄

想問下點解佢成日跑車其他車股??
佢又唔係最大市值個隻, 同埋好多時的外資不停沽空佢.
50 : GS(14)@2013-03-04 23:06:22

49樓提及
湯兄

想問下點解佢成日跑車其他車股??
佢又唔係最大市值個隻, 同埋好多時的外資不停沽空佢.


他有個吸引的概念,就是老細有盤大生意,唔算有水?
51 : ng caddy(36072)@2013-03-04 23:07:28

隻野今年會爆,爆什麼?
52 : GS(14)@2013-03-04 23:07:55

51樓提及
隻野今年會爆,爆什麼?


爆貴價車
53 : ng caddy(36072)@2013-03-04 23:10:22

爆貴價車,那公司好有前途?
54 : stockwinner(6666)@2013-03-04 23:15:20

佢有好多大生意, 不過好似你之前既POST, 佢攪得太多野會唔會缺乏資金而雖要集資?
好大多大生意, 就會跑輸其他車股??

我跑輸既意思係當車股既版塊升既時候佢仲可能不升返跌, 你既意思係壓價?
可能比較愚蠢既問題, 請見諒!!
55 : qbbsclassic(33468)@2013-03-04 23:18:57

54樓提及
佢有好多大生意, 不過好似你之前既POST, 佢攪得太多野會唔會缺乏資金而雖要集資?
好大多大生意, 就會跑輸其他車股??

我跑輸既意思係當車股既版塊升既時候佢仲可能不升返跌, 你既意思係壓價?
可能比較愚蠢既問題, 請見諒!!


車都分好多種
你要睇埋每隻車股所賣的車是什麼車
增長如何
56 : stockwinner(6666)@2013-03-04 23:27:58

Thanks for qbbsclassic reply!
57 : GS(14)@2013-03-05 00:17:46

54樓提及
佢有好多大生意, 不過好似你之前既POST, 佢攪得太多野會唔會缺乏資金而雖要集資?
好大多大生意, 就會跑輸其他車股??

我跑輸既意思係當車股既版塊升既時候佢仲可能不升返跌, 你既意思係壓價?
可能比較愚蠢既問題, 請見諒!!


車股現金一向多,集資問題比較細
58 : stockwinner(6666)@2013-03-05 08:38:25

Thanks 湯兄!
59 : ng caddy(36072)@2013-03-05 21:03:50

洪桥(08317-HK)获吉利(00175-HK)母公司认购7.4亿元可换股债http://hkstock.cnfol.com/130305/132,1357,14540518,00.shtml
60 : greatsoup38(830)@2013-03-05 22:36:22

59樓提及
洪桥(08317-HK)获吉利(00175-HK)母公司认购7.4亿元可换股债http://hkstock.cnfol.com/130305/132,1357,14540518,00.shtml


下次去港交所囉,又自己做刁....李生當年借殼都是賀生幫手
61 : ng caddy(36072)@2013-03-05 23:37:07

賀生是什麼人?
62 : greatsoup38(830)@2013-03-05 23:37:47

61樓提及
賀生是什麼人?


賀先生做過華潤,之後出來做買賣殼生意
63 : asus888(35763)@2013-03-07 07:14:1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307/18187130

富豪擬下半年內地投產

吉利(175)母公司浙江吉利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富豪汽車(內地稱沃爾沃)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在中國生產,現時正等待政府批准。他表示,2013年富豪汽車內地銷量預計為6萬部,比去年增加43%。他又建議當局擴大對購買新能源車的補貼。
64 : gagson(31192)@2013-03-13 14:55:57

今日車股都仆晒直... 咩事洗倉??
65 : stockwinner(6666)@2013-03-13 15:47:26

吉仔永遠都跌的多個人
66 : greatsoup38(830)@2013-03-13 23:02:53

http://www.caam.org.cn/zhengche/20130311/1505088119.html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3年2月,春節長假,有效工作日比上月少5天,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效工作日少4天,因此本月汽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一定下降。1-2月,汽車產銷同比呈現較快增長,明顯好於上年,其中乘用車增速高於行業,商用車降幅較上年同期有所減緩。前兩月產銷形勢總體好於上年,最主要的原因是1月增長較為明顯,儘管2月呈明顯下降但總量增長高於同期。
  2月,汽車生產134.72萬輛,環比下降31.42%,同比下降16.25%;銷售135.46萬輛,環比下降33.42%,同比下降13.56%。其中:乘用車生產110.51萬輛,環比下降31.84%,同比下降12.40%;銷售111.19萬輛,環比下降35.56%,同比下降8.34%。商用車生產24.21萬輛,環比下降29.47%,同比下降30.25%;銷售24.27萬輛,環比下降21.44%,同比下降31.42%。
  1-2月,汽車產銷331.17萬輛和338.91萬輛,同比增長14.06%和14.72%,上年同期為負增長。其中乘用車產銷272.62萬輛和283.74萬輛,同比增長17.76%和19.53%,增幅高於行業3.70個百分點和4.81個百分點;商用車產銷58.55萬輛和55.17萬輛,同比下降0.51%和4.97%,降幅較上年同期減緩15.36個百分點和6.94個百分點。
67 : gagson(31192)@2013-03-14 09:22:46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3/03/12091333133360186098645.shtml

随着汽车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车企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而企业之间的排名也颇为动荡。今年1-2月,我国乘用车市场(指轿车、SUV、MPV市场之和)销量前十企业排名变化如何,下文对此做一简析。

乘用车前十企业销量占比六成 排名波动较大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在国民经济复苏的大形势下,今年1-2月,我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实现快速增长,销量同比增长24. 6%至253.43万辆。其中,市场前十企业销量合计152.94万辆,占乘用车市场总量的60.3%,较去年同期集中度(61.0%)略有下降。
今年1-2月,乘用车市场销量前十企业依次是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神龙汽车和上汽通用五菱。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四家企业跌出前十,有四家企业跃进前十,同时其他企业排名也有所变动。



吉利今年1-2月销量同比增长26.6%至9.49万辆,排名第七位。

68 : greatsoup38(830)@2013-03-16 14:49:08

175
69 : gagson(31192)@2013-03-20 14:52:50

吉利賺20億勝預期 今年首季盈利續看好
欄名:焦點

撰文:陳子樂

吉利汽車(00175)今日公布去年全年業績,純利20.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32%,勝彭博經濟師預測的18.61億元,亦較券商瑞信及摩通分別預計的17.9億元及19.5億元為高。吉利午後股價再升,現升逾3%。

吉利期內營業額246.3億元,按年升17%,略勝市場預期的244.3億元。期內共出售48.3萬部汽車,按年增加15%,高於吉利原定的9%增長目標及2011年實現的1%總銷售量增長。在所有出售的汽車中,21%或10.19萬部為外銷,較去年升157%。內地市場方面,吉利今年汽車銷售量按年持平,達38.2萬部,主要因為集團自去年9月起的國內銷售好轉,抵銷去年首8個月的負增長。

期內,吉利旗艦中型轎車車型「EC7」最暢銷,佔集團去年總銷售量29%。另外,新車型「GX7」、「GC7」、「SC3」及「SC6」亦對銷量增長有很大貢獻。

今年首兩月銷量增

吉利今年首兩個月的汽車總銷量為9.5萬部,按年增長23%,其中,吉利的「帝豪」品牌銷量為3.19萬部,按年增約33%;「英倫汽車」銷量為2.9萬部,按年增長約18%;「全球鷹」銷量為3.39萬部,按年增長約19%。另外,吉利今年首兩月的總出口量為1.5萬部,按年增長約38%。預計吉利今年首季銷量將較去年同期高,帶動首季盈利增長。
70 : greatsoup38(830)@2013-03-21 00:27:54

貼番份公告啦

盈利增40%,至10.7億,輕債
71 : simonwor(34306)@2013-03-21 08:47:08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 ... aily&issue=20130321

富豪汽車有望注入吉利
【首次承認】

吉利(175)公佈全年業績,按年多賺32% 至20.4億元(人民幣.下同)。行政總裁 桂生悅首次承認,只要與吉利有關、能夠 產生盈利的業務,一定會注入香港上市公 司。

市場一直相信,吉利母公司浙江吉利頻頻 進行收購,包括富豪汽車(Volvo)、英國 黑色的士錳銅等,皆有可能注入至香港上 市公司內。吉利行政總裁桂生悅指,「只 要與吉利汽車相關,能夠產生盈利的業 務、或技術,亳無疑問會注入香港上市公 司。」

多用途車三個月已賺錢 他補充,母公司收購富豪後,吉利品牌聲 譽大增,間接令出口汽車銷量急增157%至 約10萬部,佔整體銷量兩成。現時主要出 口市場為俄羅斯、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及 烏克蘭,桂生悅預料,今年出口可維持高 增長,佔比有望增至25%。

吉利指,去年首次推出、車價較貴的運動 型多用途車(SUV),在去年下半年大 賣,「生產三個月已經賺錢,為有史以來 最賣座的新車。」桂生悅指,今年會推出 更新款SUV及新推出七人車(MPV),料 該車型全年銷量有望增至10萬部。中央提 倡政府部門採購國產車,桂生悅相信,吉 利可成為主要受益者;但他承認,旗下汽 車技術仍有待提高,包括在富豪的協助下 提升檔次。公司去年平均售出車價為 47,872元,按年增加3%;今年銷售目標56 萬部,按年升16%。
72 : greatsoup38(830)@2013-03-31 17:46:53

http://www.htsc.com.hk/htbg/g2013032002.pdf
吉利汽车(175.HK) 业绩符合预期,转型效果值得期待 (买入)
            
             2013-03-20
73 : greatsoup38(830)@2013-03-31 18:00:56

175 report
74 : simonwor(34306)@2013-04-11 07:33: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11/news/eb_eba1.htm

券商拆驗﹕國產車落後韓10年
長城吉利部件 鋼材太薄焊接技術弱
2013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美資券商 Bernstein 去年底購入吉利(0175)和長城(2333)兩部國產車,運往歐洲,把所有零件「拆散晒」,進行深度分析。結果發現,兩部車都沒有致命弱點,但以歐洲標準來評判,這兩個被公認為中國最好的汽車品牌,均未能合格,甚至相較韓國的現代,仍有10年的路要追。而兩者對比,吉利的內部技術水平超過歐洲專家預期,但舒適度較遜色,而長城就被批「淨係得個樣」。

Bernstein汽車分析師Max Warburton這次研究的第一步,是在寒冷的12月,駕駛長城的H5遊歐洲, 從意大利米蘭出發,穿越阿爾卑斯山,途經法國巴黎,最終到達英國倫敦。這場旅行的初衷是從一名歐洲消費者的角度,去體驗究竟一部來自中國的SUV(運動型多用途車),是否可以行歐洲。
75 : greatsoup38(830)@2013-04-21 11:10:28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BizNews/idCNL3S0D4CZR20130417


路透香港4月17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消息人士稱,浙江吉利汽車控股集團正向市場探詢2億美元離岸貸款。

消息人士指出,德意志銀行正居中牽線,貸款期限可能為五年,或為三年期貸款附帶展延兩年的選擇權。

一名消息人士提到,談判中的利率為350個基點左右。

目前尚不確定是否由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車控股公司擔任借款人。(完)
76 : gagson(31192)@2013-04-25 12:32:24

俄3月汽车销量跌4% 长城吉利等中国车企逆市骤升

欧洲商会AEBRUS日前公布数据称,俄罗斯今年3月轻型车销量出现4%的同比跌幅,第一季度增长不足1%。不过中国车企总体表现突出,尤其是长城和吉利,3月和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幅均在50%至90%之间。
销量停涨回落
2013年3月份,俄罗斯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总销量为244,030辆,2012年3月为253,100辆,同比下滑3.6%。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市场轻型车累计销量达到616,770辆,在2012年同期615,017辆的基础上,同比上涨0.3%。
尽管3月份销量高于1月和2月,但俄罗斯轻型车销量增长态势终止,出现同比下滑局面。去年前三季度俄车市曾多个月以两位数比例增长,特别是1、2月增幅都超过了20%。然而自10月开始,增幅跌至10%以下,11月和12月分别只有0.4%和0.8%。今年1月和2月,俄车市销量同比增幅均为个位数比例。

俄罗斯车市销量最高品牌拉达今年3月在本土销量为40,480辆,较之2012年3月的43,593辆,同比下跌7.1%;第一季度销量从109,388辆同比下降1.8%至107,427辆。

3月份,几大中国主要自主品牌在俄罗斯销量大部分维持了高速上行的态势。长城汽车继续在中国车企中处于领涨地位,3月份增幅在中国车企中最高,不过该月份去年基数较低,因而3月销量绝对值低于力帆和吉利,第一季度累计销量则居于各中国车企之冠。
2013年3月份,长城在俄罗斯市场销售了1,840辆汽车,2012年3月在俄销量为984辆,同比增长87.0%。第一季度,长城在俄累计销量为4,685辆,较之2012年同期的2,733辆,同比上涨71.4%。
去年在俄销量最高的中国品牌力帆在2月份销量下跌之后,3月再度回涨。当月销量从1,868辆同比增长8.4%至2,024辆,成为在俄销量最高中国车企;第一季度从4,545辆同比下挫4.9%至4,321辆。
吉利在中国品牌中,3月份销量和增幅均处于第二位,第一季度销量排在第三位。其3月在俄销量为1,173辆,2012年3月销量1,938辆,同比提升65.2%;第一季度销量为4,261辆,去年同期2,766辆,同比攀升54.0%。
奇瑞在中国品牌中,3月份销量和第一季度销量均处于第四位。3月销量为1,605辆,2012年3月销量1,543辆,同比提升4.0%;第一季度销量为4,157辆,去年同期3,402辆,同比攀升22.2%。
另外,一汽3月在俄罗斯销售了231辆汽车,第一季度销售了506辆。北汽3月在俄销量从184辆同比增长6.0%至195辆;第一季度从348辆同比增长38.8%至483辆。



source:http://www.ceh.com.cn/qcpd/2013/04/187813_2.shtml
77 : simonwor(34306)@2013-04-27 12:22: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27/news/ec_ece1.htm

吉利伙底特律電氣 研製電動車
2013年4月27日
【明報專訊】近期吉利(0175)頻頻尋找合作伙伴進軍電動汽車市場,繼2月宣布與浙江康迪車業成立合資公司發展電動車之後,在上海車展又展出與美國底特律電氣(Detroit Electric)合作研發的帝豪EC7。底特律電動車早在70年前就研發電動車,現在重出江湖,已推出首款百萬級電動跑車。
78 : greatsoup38(830)@2013-05-04 18:18:00

2013-04-22 iM
【專訪】吉利汽車 大力拓展出口市場   
....
吉利汽車是一間內地專注於研發、製造以及銷售乘用車的汽車生產企業,內地經濟去年有所放緩,但吉利去年的業績尚算不錯,截至2012年12月底止年度業績,公司錄得營業額246.2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17%,純利為20.4億元,按年增32%。洪少倫表示內地汽車業去年第四季度開始趨於正常,逐漸復甦起來,「內地汽車市場一直都是自主品牌做得比較好,尤其是2009年至2010年做得特別好,我記得我們2009年內地銷售的增長有100%,2011年、2012年是差的,這兩年做得比較差是由於2009年至2010年做得太好,當一間公司一年增長100%,它第二年有沒有可能再增長,特別汽車是耐用消費品,今年買完車,不會第二年又再買。」

今年銷售目標較去年增16%

洪少倫稱2012年總體而言,增長速度是慢的,「高檔車的銷售情況還可以,但比以前已經慢了很多,自主品牌開始回復正常,我們2011年出現負增長,2012年上半年一直是雙位數負增長,到了8月就去到0至0.1%,然後9月到現在,一直都是雙位數增長,只計本土銷售,並不計外銷,可以看到汽車行業已經有改善的趨勢。」他表示吉利汽車今年全年的銷售目標為56萬部,較去年增長16%。

.....
俄羅斯為最大海外市場

吉利除了開拓本土市場外,近年亦積極發展海外市場,吉利去年共銷售48.3萬輛汽車,按年升15%,當中兩成,即約10.2萬輛外銷到海外市場,2012年出口數量增長達157%,主要出口目的地為俄羅斯、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及烏克蘭,「俄羅斯是我們最大的市場,一年可以賣兩萬至三萬輛車,目前我們在俄羅斯主要是通過第三者組裝,在當地還未設置工廠,我們跟俄羅斯政府傾過起工廠的建議,但是,俄羅斯政府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正在努力中。」

另一方面,他亦看好金磚四國其他成員汽車業的發展前景。洪少倫表示,吉利以往投資海外市場,主要是透過兩個途徑:1)直接入口、2)去當地找一些生產合作夥伴進行組裝工作。洪少倫稱從今年開始,吉利海外經營的模式有所改變,「我們今年開始自己跟當地的夥伴投資起工廠,已經起了兩個,一個位於烏拉圭,另一個則位於白俄羅斯,這兩個工廠正在試產中,預計今年之內會正式投產,每間工廠的產能為兩萬輛,烏拉圭是針對南美洲市場,白俄羅斯則針對東歐市場,但這兩個地方都不是針對我們最大市場,巴西及俄羅斯。」

伊拉克對汽車的需求高

洪少倫續說,由於這兩個地方對於投資汽車的要求很高,產能要好大,最低門檻至少要幾億美元,產能至少要10萬、20萬以上,公司覺得風險始終較大,取而代之,我們會向這些地方的周邊國家發展,「例如,烏拉圭與白俄羅斯都跟巴西及俄羅斯有貿易協議,白俄羅斯與俄羅斯有個貿易協議,白俄羅斯入口車去俄羅斯收好少稅,烏拉圭跟巴西的情況亦相似,我們寧願用這兩個地方去做一個踏腳石,當再累積多些經驗,就會再考慮在巴西、俄羅斯及印度設廠。」

除俄羅斯外,伊拉克是吉利第二大的海外市場,伊拉克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市場,「伊拉克是一個戰爭之後要重建的國家,不知甚麼原因,戰爭之後的地方特別有錢,對汽車的需求忽然間好高,消費力亦好強。」洪少倫預期今年吉利在東歐市場會有一個很高速的增長,另外,隨着烏拉圭的廠房建設,南美洲市場的比例亦會逐步增加,以及北非及埃及市場,「之前由於利比亞打仗、埃及有些少亂,北非那邊的業務停了一陣,最近與埃及一個新的零售商簽了協議,目前為止都賣得不錯,所以我認為今年埃及、北非都會有個幾好的增長。」

SUV毛利率高達25%以上

吉利去年毛利率為18.5%,較前一年的18.2%稍為提高,毛利率上升主要是受中高端產品佔比提升,去年吉利的運動型多功能車(SUV)需求反應不錯,抵銷轎車及多用途車(MPV)年內銷售增長放緩的情況,洪少倫預計今年市場對SUV的需求持續,「SUV去年賣了3萬台,佔我們整體銷售約6%,不過,我們去年只用了半年時間賣SUV,半年都可以賣到3萬台,全年都可以賣到6萬台,我們預計今年SUV的產能會在10萬輛。」洪少倫表示SUV的毛利率較其他類型的車高,「我們一般汽車的毛利率約18%至19%,但是,SUV的毛利率就高達25%以上,這麼高的毛利率絕對是非常吸引,所以我們臨尾就加快SUV廠的擴展。」

洪少倫表示,整體而言,SUV的毛利率最高,高於MPV,而MPV的毛利率則高於一般轎車。洪少倫指,若以銷量來看,中型轎車車型「EC7」無論是出口或是本銷都是公司最暢銷的車型,佔總銷量29%。展望未來,吉利將於年內加推新款SUV車及首次推出多用途車,將產品系列進一步擴闊,另外,出口業務將繼續成為另一個增長源頭,令公司於2013年的銷售增長能進一步加快。
79 : greatsoup38(830)@2013-06-02 20:01:35

175
80 : MrYeung(15476)@2013-06-25 21:21:44

吉利汽車 (175.HK) - 更新報告:首五月銷量數據點評
81 : MrYeung(15476)@2013-07-02 20:12:19

175
82 : GS(14)@2013-08-22 14:46:50

175
盈利增150%,至9億,重債
83 : MrYeung(15476)@2013-08-23 22:10:58

175
84 : MrYeung(15476)@2013-09-09 20:35:30

175
85 : greatsoup38(830)@2013-09-14 17:14:04

2013-09-09  MT
吉利汽車 挑戰高端 盈利續升   

吉利汽車(00175)執行董事洪少倫表示,下半年(特別是9月至10月)是汽車的銷售旺季,一般來說,下半年吉利的銷量佔全年的55%。
...

價高產品佔比提升

吉利主要由帝豪、全球鷹、英倫三個品牌組成(見圖三),價格較高的帝豪銷量快速增長33%至9.23萬輛。洪少倫表示,「一般車價愈高,毛利率就會愈高。」吉利的舊車型,如英倫的金剛,全球鷹的自由艦、吉利熊貓,價格均在3萬元至5萬元之間,除吉利熊貓有出口帶動保持銷售增長外,前兩者上半年銷量均下滑約40%。

與此同時,吉利的4款主力車型(見表一)佔總銷量約48.5%(去年全年僅40%),其中帝豪EC7上半年銷售8.6萬輛,同比大增41%,EC7出口銷量佔比更達46%;兩款SUV推出時間不長,目前仍以倍數增長,上半年銷售2.83萬輛,與去年全年銷量相當。據了解,一般轎車毛利率約18%至19%,而SUV毛利率則高達25%,吉利管理層認為,在EC7及SUV的拉動下,下半年的ASP將會更高。

而對於EC8的銷量下滑,洪少倫表示,「我們把新一代EC8的最高價格提升至20萬元,為了能突破20萬元的瓶頸而犧牲了銷量,目前要改變消費者對吉利的平價車印象是很難的。」

新車持續升級

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吉利將推出逾10款新車或升級版,包括今年年末會推出的高端多功能運動車(SUV)EX8。洪少倫表示,該款車將會比現有的SUV更貴,同樣是帝豪的還有EC7及EC7-RV新款、EC8新款;其餘新車主要是中低端車型,如英倫的基礎型家庭轎車SC5、金剛新一代掀背版、SC7新款、SX7新款,全球鷹的GC7新款、GX7新款。目前在售的中低端車型SC7、SC6、GC7價格主要在5萬元至9萬元之間。

對於新車的研發及現有車的升級,沃爾沃皆有參與,目前雙方在共同研發模塊化平台CMA,預計可在2015年建成,第一台合作的小型車預計將會在2016年推出。

另外,吉利的新產品中還有一款新能源車(吉利與康迪成立合資電動車公司),「我們等了10年,覺得2014年是時候了,但具體會推出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車,還要看市場的動向。」

自動波明年達5萬個

2009年吉利趁全球汽車企業自身難保,無法阻礙吉利拓展之時,購買了澳洲的自動波技術,並在湖南建廠研發生產,產能10萬個,然而至今4年就快過去,今年產能僅約4萬個,明年或可超過5萬個。自動波產能之所以進程如此之慢,原因是「中國自主生產自動波的目前只有吉利,其他都是從國外進口,因此自動波的零部件在內地連供應商都少,為了培養供應商及專業人員,時間拉得比較長。」

「長城SUV的自動波是從三菱買的四速,我們自己做六速。一般自動波車貴棍波1萬元左右,如果是外購,這1萬元就給了供應商,目前我們為了推廣,只會賺多5,000元至6,000元。」他續說。

據了解,在外形不相上下且均為2.4升排量的情況下,長城的SUV哈弗H6的4速自動檔與吉利全球鷹GX7的6速自動檔售價均為約12萬元,用戶體驗仍將是決勝負的關鍵。
86 : asus888(35763)@2013-10-08 20:53:13

http://hk.news.yahoo.com/%E9%AB% ... 900817--sector.html

高盛擬減持吉利汽車套現逾3億美元

湯森路透旗下IFR報道指,高盛旗下私募基金擬減持吉利汽車5.78億股,套現最多3.15億美元。
報道指,每股作價4.1-4.23元,較今日收市價4.41元,折讓4.1-7%。
87 : greatsoup38(830)@2013-10-08 22:40:20

看來無好野
88 : asus888(35763)@2013-10-09 06:45:3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09/18455998

高盛變臉沽吉利
套24億近清倉

上月底才唱好吉利(175)的高盛,收市突然以折讓最多約7%,大手沽出其持股,涉資達3.15億美元(約24.4億港元),幾乎沽盡手上8%股權。分析指,吉利股價三個月升近六成,高盛「止賺」合理。

文件顯示,高盛以每股4.1至4.23元(較昨日收市價折讓4.08%至7.03%),配售5.78億股吉利,最多套現約24.4億元。高盛原持有8%吉利股權,配售完成後幾乎盡沽持股。吉利股價跌1.34%,收報4.41元。
值得留意是,高盛向來是吉利「好友」,上月28日出報告把其投資評級由「中性」提升至「買入」,目標價5.2元。聯交所資料亦顯示,高盛上月底才以每股4元,增持吉利逾500萬股,誰不知未到兩星期即止賺離場。
另外,內地《第一財經日報》引述東風(489)內部人士指,正考慮收購法國車廠標緻雪鐵龍(PSA)部份股權,初步意向價為100億元人民幣買入30%持股。消息指,為保障香港上市公司收益,東風希望PSA「更穩定一點」,收購態度較謹慎。
89 : GS(14)@2013-10-10 22:28:58

ok
90 : MrYeung(15476)@2013-10-15 20:53:43

175
91 : 高貝利(41041)@2013-10-16 01:56:32

2013年10月15日
高天佑
吉利遭高盛捨棄有因由

內地汽車股雖備受追捧,高盛上周卻把手上的吉利(175)股份接近清倉,套現24億元,引起市場關注。筆者留意到近日兩宗吉利的新聞,或可提供一個解讀。

第一件事:9月中旬,吉利的歐洲研發中心開幕,來自吉利和富豪(Volvo)的工程師開始工作,目標是研究下一代中級車款。
公司表示,此舉旨在整合全球技術資源,但並無透露涉及轉移何種技術或研發的範疇。

第二件事:本月初,剛離任吉利集團副總裁兼研究院院長的趙福全接受媒體專訪,素來低調的他表示,中國汽車業急功近利,車廠不重視自主研發,而着眼於購買外國技術,但由於技術集成水平偏低,即使購買並引入外國技術,也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趙福全大有來頭,他是第一代「海歸」,曾任佳士拿(Chrysler)研究總監,是國際車廠的第一位華人總監,於2006年獲吉利主席李書福禮聘而加盟。

對於趙福全的離職,一向敢言的李書福沒說太多,公司只交代是他的個人職業決定。然而,從趙在任時的研發大計,可以看出端倪:他曾訂下目標,於2015年前推出42款新車;然而,至今大部分仍在規劃,營銷部門對於新車款匱乏已有微言。

吉利母公司2009年收購富豪,各界寄望甚殷,高盛也在當時斥26億元入股,換取相當於15%股權的可換股債及認股證。但至今,吉利和富豪的合作仍非常有限,不但共同研發的新車未見蹤影,連技術轉移的細節也甚少提及。

吉利CEO桂生悅曾於2010年接受本報專訪,當時他對於跟富豪合作非常樂觀,表示該年之內就可達成技術轉移協議,引入富豪的發動機、變速及安全技術,套用於吉利的所有車款,從而刺激銷量以倍數大增,目標是2015年達到200萬輛。

然而,所謂的技術轉移至今杳然,吉利的銷量也欲振乏力,去年僅得48萬輛,不單距離200萬輛的目標甚遠,相比2010年也只增加了16%。再看趙福全的黯然離職,可以說,吉利收購富豪時對於「協同效應」的雄心壯志,似乎讓人大失所望。高盛此時獲利離場,不難理解。
92 : greatsoup38(830)@2013-10-17 23:48:19

搬廠
93 : MrYeung(15476)@2013-10-25 22:39:11

http://www.eif.com.hk/EssenceWeb ... 0&dl=0&t=1382711772
175
94 : MrYeung(15476)@2013-10-29 22:11:03

175
95 : MrYeung(15476)@2013-10-30 21:03:14

175
96 : greatsoup38(830)@2013-12-19 01:32:0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217/18554730


【英國NEWS直擊】
英國汽車業式微已久,主要的英國牌子已被各國車廠併購,倫敦的士亦不能例外,生產商錳銅控股幾近破產,今年1月被吉利(175)母公司浙江吉利收購。本報記者直擊倫敦的士公司位於高雲地利(Coventry)的總部,廠長表示吉利入主後已轉虧為盈,正研發其他能源的士。
記者、攝影:高明輝

倫敦市中心乘火車前往倫敦的士公司總部需約1小時,該區曾為汽車重鎮,現較似一小鎮,惟仍有不少汽車痕跡,寶馬、Mini的展銷場位於倫敦的士廠旁,市內亦有汽車博物館。
人手裝嵌 每日產8輛

市場經理Nyasha友善地帶記者參觀整個生產線,車廠外牆以較舊的紅磗建成,內部設備尚算新淨,但未見先進的生產機械,反而較多工人在埋頭苦幹裝嵌,車廠工場主管Steve表示,英國廠主要以傳統的人手技術製造,需要大量技術滿足的士長時間行駛的獨特需要,而機械化可大量生產,但認為「欠缺靈魂,僅將貨車改裝成的士」,又指高雲地利車廠很舊,沒有現代化的技術,現時每日生產8輛的士,計劃增產至10輛,又稱吉利購入後兩間車廠產生很多「化學作用」,例如技術交流。
身為廠長的倫敦的士公司營運副總裁彼得翰森接受訪問時指,公司已轉虧為盈,財政非常穩健,因為是吉利集團的一部份,又指銷售正在上升,10月的銷量較去年升15%,現時推廣「倫敦的士概念」,最新出口1,000部的士往阿塞拜疆,亦開拓澳洲及新加坡市場,而上海車廠亦服務中國及全球市場,首次於5年前的京奧向北京出售倫敦的士,近期在南京出售一定數量的士,他指,亦有向香港出口,「香港是另一個豪華的士的新市場」,主要售予酒店。英國本土方面,85%倫敦的士都是他們生產。據該公司網站,一輛倫敦的士價格為31,995鎊(約40.5萬港元)。
生產流程

1.修葺車殼來自中國的零件運到英國車廠後,首先要修葺車殼、上色(圖)及打蠟,車殼多數噴上黑色,亦有藍色及白色等。   2.人手裝嵌倫敦的士由人手生產,經約50個步驟,每個需時49分鐘,包括安裝座位、軚盤、車門及指示燈等。

3.裝嵌底盤工場的另一方則裝嵌汽車底盤(圖),包括引擎、車輪、支架等,部份零件來自歐洲,完成後便會裝上車殼。   4.修補瑕疵的士從噴油房到可以出街約需3天時間生產,之後會進行測試,再回到車廠內修補微細的瑕疵,完成後便出售。
看好「混能的」發展

他指,該公司計劃生產混能的士,但仍需多年時間研發。他相信現時電池技術未足以滿足24小時運作的的士,所以電能車可以用作上班,工作時充電,但電量不足以全日開動,談到比亞迪(1211)在港的電動的士,他認為,要用半日充電,司機開車時間不夠,此外,若模式改為換電,成本便會增加,電池成本需5,000至7,000鎊(約6至8萬港元)一個,同時要有技術員配合,亦要快速換電,配套上要有大量換電場,現時根本無法成事,故他仍較看好「混能的」發展。
[■現時推廣的「倫敦的士概念」,將開拓澳洲及新加坡市場。] ■現時推廣的「倫敦的士概念」,將開拓澳洲及新加坡市場。
倫敦的士有百年歷史

【話你知】
倫敦的士車廠總部位於高雲地利,原是英國汽車重鎮,著名車廠如路華、積架、戴姆勒等名車都源自此,惟70至80年代當地工業息微,不少車廠倒閉,倫敦的士跟其所在地亦有類似命運。
生產倫敦的士的公司原名錳銅(Manganese Bronze),於1899年成立,後來成為倫敦的士主要生產商,06年跟浙江吉利控股(吉利(175)母公司)合資於上海設車廠,09年被吉利購入兩成股權,2012年因融資失敗被羅兵咸永道接管,今年初吉利以1.08億元人民幣購入錳銅餘下股權。
97 : greatsoup38(830)@2013-12-19 01:32:1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217/18554733


【錯誤策略】
中資車廠購外國品牌非首次,吉利之前亦曾購入富豪汽車,惟自主品牌仍未有力立足國際市場。倫敦的士營運副總裁彼得翰森指,中國車廠學習得很快,但落後的環節是現代引擎技術。
在成熟市場較難競爭

另一方面,他指吉利以外很多中國車廠都錯誤地生產很廉價的汽車,未能符合國際標準,令中國汽車很難出售至已發展市場,但卻可以出口至發展中國家,他認為,中國汽車業應訂下目標,可與德日韓車廠的質素競爭。
交銀國際汽車行業分析員姚煒指,現時中國汽車市場的自主品牌主要有成本及低價優勢,特別是1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市場。
不過,現時僅出口到新興市場,中國自主品牌在成熟市場較難競爭,相信短時間不能追上國際市場的品質,但相信長城(2333)及吉利(175)有機會追上國際水準,又指部份內地汽車安全、碰撞測試已達歐洲水平,但品牌知名度仍需時建立,相信電動汽車有機會跑出,因為跟外資廠「起步線一樣」。
98 : MrYeung(15476)@2013-12-29 13:57:36

http://www.eif.com.hk/EssenceWeb ... 7&dl=0&t=1388296529
175
冇中文版
99 : MrYeung(15476)@2014-01-15 20:09:59

175
100 : greatsoup38(830)@2014-03-05 22:45:2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305/18646109
北京因塞車舉世聞名,因而被戲稱為「首堵」(普通話首都同音),但塞到有「汽車大王」之稱的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都感嘆,而且不得不打「黑的」去參加兩會的議程,實在又堪一提。
李書福昨在兩會記者會上自爆稱,他周日(2日)飛抵北京後,要趕去參加全國政協發佈會,不料遇交通塞車高峯,隨行手下用時下熱門的打的軟件,等了20多分鐘也沒打到的士,「最後一輛黑車(無牌的士)停下來,我們沒辦法,只好坐了上去」。李又為內地各大城市「人均佔有的士」嚴重不足抱不平,稱擁有的士率最高的北京僅為每一萬人42輛,深圳、成都、蘭州等分別為每一萬人九輛、每一萬人八輛和每一萬人六輛。目前北京的黑車數量將近10萬輛,大大超出在冊登記的士的數量。
李書福認為,要徹底解決的士問題,只有「放開車頭」,打破現有的士市場準入制度,取消政府對的士數量管控權。鬧了半天,原來「汽車大王」政協委員打不到的士喊冤,是想為自己的產品找出路!李旗下的吉利汽車擁有年產40萬輛車的能力,總資產1,100億人民幣。
浙江在線
101 : mannishmark(26310)@2014-03-14 21:45:27

175 report
102 : Clark0713(1453)@2014-03-19 13:17:30

截至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公佈


  《經濟通通訊社19日專訊》吉利(00175)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年度業績,盈利
26﹒63億元(人民幣.下同),增30﹒5%,每股基本賺31﹒74分,派息4﹒6港仙

  期內,營業額為287﹒08億元,升16﹒6%。(kk)

            *有關業績的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告
103 : greatsoup38(830)@2014-03-20 12:58: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20/news/eb_ebd1.htm



成本受控 吉利多賺逾三成

另一家國產車企吉利(0175)去年銷量54.9萬部,雖未達到銷量目標56萬部,但由於轎車EC7以及SUV系列等較高端車型銷售增長可觀,拉動營業額按年升17%,而成本亦受到控制,令吉利去年純利超預期,大升31%至26.7億元,刺激股價昨日大升15%,收報3.09元。

不過,吉利自去年底銷量增幅開始下滑,今年前兩個月銷量更按年倒退42%。吉利行政總裁桂生悅表示,吉利正在進行營銷系統改革以及產品升級,衝擊到年初銷情。他表示4月開始會陸續推出首款七座SUV GX9,以及大型家庭轎車EC9,將重點放在高端車型研發,預計可提振銷量。

月初吉利收購英國電動車公司Emerald,桂生悅稱將延續吉利一貫風格,先在母公司營運,若日後時機合適,會考慮注入上市公司。
104 : greatsoup38(830)@2014-03-25 12:30:45

175

盈利增62%,至17億,輕債
105 : GS(14)@2014-06-01 18:59:13

175
106 : GS(14)@2014-07-21 22:44:07

175
107 : GS(14)@2014-07-21 22:46:08

175
108 : GS(14)@2014-07-21 22:51:22

賣晒d非相關業務
109 : greatsoup38(830)@2014-08-20 14:08:30

175

盈利降33%,至6億,13億現金
110 : GS(14)@2014-09-16 14:20:19

發美元優先票據
111 : GS(14)@2014-12-16 18:53:17

profit warning
112 : lemonwongwong(33038)@2014-12-17 20:08:09

找機會入佢先, 跌咁鬼多
113 : greatsoup38(830)@2014-12-18 00:56:46

多睇一陣先
114 : greatsoup38(830)@2015-01-08 00:27:4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7/news/ec_ecy1.htm

吉利18億英國建廠 產新一代「倫敦的士」
  2015年1月7日

【明報專訊】2014年對於吉利汽車(0175)來講並不算吉利,因國內外汽車銷售齊倒退,上月吉利預計全年盈利或按年跌一半。不過業績不佳未影響吉利開拓市場的大計,據外媒披露,吉利將斥巨資1.5億英鎊(約18億港元)在英國興建整車廠,投產新一代「倫敦黑的」。

據英國「泰晤士報」本月稱,吉利在英國建廠的規劃自2013年下半年就開始籌備,並得到英國政府大力支持。不過目前具體的廠址、產能及投產時間均未落實,據稱吉利傾向在考文垂Ansty Park開發區設廠。

吉利的英國佈局始於2013年初,當時其斥資1850萬美元(約1.4億元)收購錳銅控股,將倫敦黑的收入袋中,去年初又購入英國電動車製造商Emerald Automotive,表示要幫公司打造下一代的士,包括電動的士。

若上述披露金額屬實,對當前的吉利並不是小數目。由於同時受到內地汽車市場放緩、俄羅斯貨幣貶值等影響,2014年前11個月吉利銷量按年跌26%,預計全年盈利較2013年的26億元人民幣大跌一半。

此外,去年底獲鴻海入股的內地汽車經銷商和諧汽車(3836),近日表示收購內地電動車製造商浙江綠野汽車,正式進軍電動車製造領域。

115 : greatsoup38(830)@2015-02-08 15:25:58

買SUV業務
116 : GS(14)@2015-02-16 16:20:3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16/news/ec_ecb1.htm
闖俄吸教訓 吉利迎高增長
2015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吉利(0175)1月汽車銷量創歷來最佳單月紀錄,行政總裁桂生悅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也表示,公司困難時期已過去,今年將有3款新車上市,明年新車型更多達10餘種,增長引擎再度燃起。

桂生悅又表示,吉利收購富豪(Volvo)經過一輪磨合後,兩者的合作已有成果,「2016年底之前,便會有10幾款以Volvo平台推出的新車推出,是技術與安全性都屬世界級的國產品牌車」。

合作方式攻海外 避匯兌風險

受盧布貶值影響,俄羅斯業務匯兌出現虧損,桂生悅形容是意外,但也上了寶貴一課:「海外業務要變得主動,例如增加與當地合作,本幣留在當地使用以降低匯兌風險。」而今年吉利的汽車出口策略會更謹慎,但不擔心因此影響盈利,因為國內銷售已經隨時會供不應求。

「記得我之前便說過,2012年至2014年是困難的3年,新車不多,主要做調整,包括銷售渠道、技術等等的提升。」桂生悅所指包括改革經銷商體系,大刀闊斧淘汰了約300間經銷商至目前700間左右,精簡經銷商地域分布與加強盈利能力。但更重要是整頓品牌架構,將旗下汽車子品牌統一為一個吉利品牌,還為此設計全新Logo。

完成新品牌佈局後,吉利今年立即推出3款新車,包括3月底上市,定位在15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的自主品牌車博瑞,以及下半年推出,售價8萬元至12萬元左右的自主研發SUV。桂生悅指,吉利久不見新車型,故有信心新車上市會為公司帶來可觀盈利。

中國汽車銷售增長近年持續下滑,上月升幅更放緩至只有約7%,但桂生悅認為,這是中國汽車市場邁向健康的趨勢。「過去的雙位數增長是暴發戶式,大家爭相購買名車,而隨這一時期的過去,現在大家買車會更多考慮自身需要,不盲目攀比炫耀。」

明報記者 陳子凌


117 : GS(14)@2015-03-19 16:32:22

盈利降75%,至4.4億,重債
118 : greatsoup38(830)@2015-08-19 14:56:14

盈利增25%,至8億,輕債
119 : greatsoup38(830)@2015-12-12 00:30:23

8137同吉利搞電動車
120 : greatsoup38(830)@2016-01-07 02:41:26

盈喜
121 : greatsoup38(830)@2016-01-10 01:49:50

盈喜
122 : GS(14)@2016-03-22 16:38:21

盈利增180%,至12.5億,4億現金
123 : GS(14)@2016-06-22 16:33:47

sell electronic car
124 : greatsoup38(830)@2016-08-21 22:44:56

盈利增54%,至11.8億,23億現金
125 : greatsoup38(830)@2016-09-08 02:09:11

又借錢
126 : GS(14)@2017-01-06 16:42:38

正面盈利預告
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127 : greatsoup38(830)@2017-01-07 01:00:54

盈喜
128 : GS(14)@2017-03-22 15:26:04

盈利增2倍,至37.3億,86億現金
129 : GS(14)@2017-03-22 17:56:50

sildes
130 : GS(14)@2017-05-24 17:30:55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得悉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吉利控股」)於二零
一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刊發新聞發佈指,吉利控股與DRB-HICOM Bhd(DRB-HICOM集
團)(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股份代號:1619)就收購PROTON Holdings Bhd(「寶騰」)之
49.9%股權及Lotus Advance Technologies Sdn Bhd(「路特斯」)之51%股權(「該等建議交
易」)簽署具有約束力的關鍵條款協議。本公司澄清並申明,本公司並非該等建議交易之
訂約方,且就該等建議交易而言並無與吉利控股合作或向吉利控股提供融資。
倘該等建議交易落實,在遵照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且
為考慮本公司及其股東的整體利益,本公司並不排除尋求與寶騰及╱或路特斯潛在合作
機會之可能性。
鑑於吉利控股為間接持有本公司於本公佈日期已發行股本約44.02%權益之主要股東,且
為本公司執行董事李書福先生之聯繫人士,故就上市規則而言,吉利控股為本公司之關
連人士,因此,倘寶騰及路特斯與本公司進行或建議進行之任何實質合作構成本公司之
須予公佈交易及╱或關連交易,本公司將遵守相關上市規則規定。
131 : greatsoup38(830)@2017-06-04 18:48:11

2016-05-15 NM
吉利桂生悅:今年新增長點 產能釋放  

吉利(00175)過去一年聲名大噪,更晉身成恒指成分股,目前市值991億元,是港股中最具分量的車企。這次已經是公司行政總裁桂生悅連續第三次於業績後接受本刊專訪,言談間對吉利前景充滿信心,卻又因公司染藍而變得更謹慎。

吉利年初定下的100萬輛銷量目標,於4月底已完成37%,高於去年同期的31%。桂生悅這次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如果未來3個季度市場沒太大變化,相信在這個基礎上會有更好的表現,換言之,超預期的機會非常大。」因此,若公司一如去年於中期業績上調全年目標亦不足為奇。

受惠銷量大增,吉利去年扣除外滙收入及一次性收入後的盈利增長68%,至45億元(人民幣?下同)。桂生悅自信地說,「吉利未來幾年將維持高增長。」底氣來自去年推出的4款新車至今仍供不應求。他表示,「公司定單仍不斷累積,去年全部定單我們都接受,但現在我們改變策略,如果交車期超過3個月,我們都不接受,因為不想讓消費者等上大半年才拿到車。」吉利新車的受歡迎程度,於此可見一斑。

截至4月,該4款新車銷量佔比達56.6%。公司今年同樣有4款新車,包括兩款燃油車丶兩款插電式混動車,有望進一步刺激銷量。

值得留意的是,吉利去年積極進軍SUV市場,推出的新車有一半是SUV,是年的收入貢獻達31%,桂生悅預期今年將會達到50%左右。由於SUV的毛利較高,將有利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改善。

去年公司銷售均價同比增長22%,毛利率僅升0.1個百分點至18.3%,桂生悅解釋零部件跟不上是主因之一。「我們去年初跟供應商說,『我們今年開始(銷售)很厲害,請你們要做好準備!』但到了2016下半年我們發力時,他們卻跟不上。這點其實可以理解,畢竟在2013至2015年吉利並沒有快速增長,供應商對我們說的話也不一定盡信。」然而,他預期這些問題於今年上半年將會解決,而隨着規模效應擴大,成本將會有所下降。事實上,若細看公司去年下半年的毛利率為18.6%,已較上半年高出0.9個百分點,表現不俗。桂生悅指,在18.6%的基礎上,今年只會更好,因為他認為,「2017年才開始體現到吉利的品牌溢價及規模效應。」

今年產能達121萬輛

若講去年增長主要來自新車周期展開,那麼今年將再加一個更為亮眼的增長點--產能釋放。

即使面對產能問題,公司去年50.2%的銷量增長,仍然相當亮眼。那麼今年產能釋放,銷量能增加多少呢?答案是:最多58%。從圖四可見,公司目前有7個生產基地,當中臨海丶晉中丶寶雞處於爬坡中,2017年產能合共121萬輛,較去年的107萬輛多出13%。若產能用盡,對比去年銷量76.6萬輛,單計銷量增長將會是58%。至於產能會否用盡?目前仍言之尚早,但當「供不應求」遇上「產能釋放」,威力絕對不容小覷。

產能釋放 搶市佔

吉利4月銷量為8.7萬輛,同比增94%;今年首四個月總銷量為36.5萬輛,同比升94%,表現遠遠拋離同行。

據中汽協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汽車銷量按年下降2.2%,至210萬輛,而今年首4個月,汽車銷量按年上升4.6%,數據與該機構年初潑冷水時,預期今年汽車銷量增速將放緩至5%相去不遠。

內地汽車市場驚喜欠奉,公司要維持高增長,除提升市佔之外,以及要打入歐美市場。公司主席李書福矢志吉利要成為世界十大車廠,2020年銷售目標達200萬輛,桂生悅認為,即使銷量達200萬輛仍未能達標,達300萬以上才能真正算是十大。
132 : greatsoup38(830)@2017-06-28 17:54:53

1拆5
133 : GS(14)@2017-07-11 15:45:26

根據現時獲得的資料,本公司董事會謹此通知股東及潛在投資者,預期本集團截至二
零一七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錄得的淨利,與截至二零一六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錄
得的人民幣19.1億元淨利比較將錄得超過100%的大幅增長。

134 : GS(14)@2017-08-06 22:22:10

同Volvo 搞車
135 : GS(14)@2017-08-16 12:26:17

盈利增210%,至37.4億,37億現金
136 : GS(14)@2017-08-16 17:00:50

more info
137 : GS(14)@2017-11-08 08:05:46

注入Volvo 汽車引動機業務
138 : GS(14)@2018-01-10 10:43:15

根據現時獲得之資料,本公司董事會謹此通知股東及潛在投資者,預期本集團截至二
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的淨利,與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
度錄得的人民幣51.1億元淨利比較將錄得約100%的大幅增長。
139 : GS(14)@2018-01-19 17:15:08

於二零一八年一月十八日,由巴克萊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及瑞銀(按英
文首字母順序排列)(作為債券發行之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
辦人)進行之累計投標機制後,本公司、巴克萊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及
瑞銀就發行於二零二三年到期之300,000,000美元3.625%債券訂立認購協議。
扣除包銷折扣、佣金及其他估計發售開支後,債券發行之估計所得款項淨額將約為
297,500,000美元,及本公司擬將該筆款項用於本集團若干現有債項之再融資以及業務
發展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本公司已接獲新交所原則上批准債券在新交所上市及掛牌。新交所對本公佈內作出之
任何聲明或意見之準確性概不負責。債券在新交所上市及掛牌獲得原則上批准不應視
為本公司或債券之價值指標。本公司並無尋求債券在香港上市。
140 : GS(14)@2018-02-26 12:27:39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之董事會(「董事會」)
注意到最近本公司股票價格上升和成交量增加。在本公司就有關情況作出相關合理查詢
後,董事會確認其並不知悉該等價格及成交量變動之原因,或為避免虛假市場而必須公
佈的任何資料,或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須披露的任何內幕消息。
董事會亦注意到最近一篇新聞報導文章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吉利控股」,為本
公司之關連人士),收購了Daimler AG(戴姆勒股份公司,全球最大的高端汽車生產商之
一)之一份權益(「該收購」)。
本公司澄清並申明,本公司並非該收購之訂約方,且就該收購而言並無與吉利控股合
作。
在遵照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且為考慮本公司及其股東
的整體利益,本公司並不排除將來尋求與吉利控股及Daimler AG(戴姆勒股份公司)潛在
合作機會之可能性。
吉利控股為根據上市規則而言是本公司之關連人士。因此,倘吉利控股與本公司進行或
建議進行任何實質合作將構成本公司之一項關連交易。本公司將遵守相關上市規則之披
露規定,並於必要時向本公司股東(「股東」)尋求批准。
141 : GS(14)@2018-04-25 16:31:21

於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四日,吉利羅佑(本公司擁有99%權益的間接附屬公司)與
愛信AW(愛信精機的附屬公司)訂立合資協議,據此,訂約雙方同意成立合資公司,
主要從事前輪驅動6檔自動變速器及相關零配件(「產品」)的製造及銷售。
根據合資協議的條款,合資公司將由吉利羅佑及愛信AW分別擁有40%及60%權益。合
資公司的註冊資本將為117,000,000美元(相當於人民幣733,590,000元),將由吉利羅佑
以現金注資40%(46,800,000美元或相當於人民幣293,436,000元)及愛信AW以現金注資
60%(70,200,000美元或相當於人民幣440,154,000元)。
根據上市規則第14章,根據合資協議成立合資公司不構成本公司之須予公佈交易,而
本公佈乃由本公司自願刊發。
142 : GS(14)@2018-07-15 14:53:10

根據現時獲得之資料,本公司董事會謹此通知股東及潛在投資者,預期本集團截至二
零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錄得的淨利,與截至二零一七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錄
得的人民幣43.4億元淨利比較將錄得約50%的增長。
143 : GS(14)@2018-07-19 08:03:07

注入廠
144 : GS(14)@2018-08-24 09:41:36

盈利增6成,至59億,4億現金
145 : GS(14)@2018-08-24 11:50:28

業績發佈
146 : GS(14)@2018-09-25 21:02:48

母集團向公司採購寶騰原車
147 : GS(14)@2018-12-21 07:42:30

於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二十日,浙江吉潤(本公司擁有99%權益之間接附屬公司)與寧德
時代訂立合資協議,據此,訂約方同意成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電芯、電池模組及電
池包研發、製造及銷售。
合資公司之註冊資本將為人民幣1,000,000,000元,將由浙江吉潤以現金注資49%(相當
於人民幣490,000,000元)及寧德時代以現金注資51%(相當於人民幣510,000,000元)。
鑒於根據上市規則第14.07條,有關成立合資公司之各項適用百分比率低於5%,故根
據上市規則第14章,根據合資協議成立合資公司並不構成本公司之須予公佈交易,而
本公佈乃由本公司自願刊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304

森源鈦礦(0353,前美吉利控股、東方地氈控股、旭日環球)新聞專區

1 : GS(14)@2010-09-20 22:15:03

          

中環在線:森源股東爭拗 現羅生門
2010年09月20日

上市公司股東之間爭拗時有發生,私底下拆唔掂嘅,最後都係通過傳媒去發揚光大!好似森源鈦礦( 353)咁,其中一個股東梁儷 瀞,就係報紙刊登咗一封公開信,話自己俾人屈!
涉內蒙古礦區項目

單嘢大概係咁嘅, 2007年森源嘅前身旭日環球用咗成 10億向梁小姐買咗內蒙古小紅山礦區嘅項目 51%權益,作價超過七成用可換股債券支付,令梁小姐成為公司大股東,公司仲改埋名叫森源鈦礦,變身資源股。
但係森源上個月公佈嘅中期業績就好離奇咁講,董事會「驚訝發現」呢個 project嘅勘探權,喺公司唔知情下,今年頭已經轉咗落梁小姐一間私人公司度,仲爆出森源同梁氏原來舊年已有糾紛,森源仲向梁小姐發出禁制令,禁止佢以附屬公司董事身份向內蒙古或中國任何政府機構作出任何聲明或請求,但咩解究咁做就無講。
而梁小姐封信就話,係因為森源入股項目後遲遲唔肯兌現投資承諾,搞到項目俾有關當局拒絕發出營業執照,佢又話同森源嘅合作屬項目首期,只佔整個小紅山項目 2平方公里,若果因為咁,令項目剩低嗰 13平方公里發展亦受阻,自己損失好大,所以先將勘探權轉落自己間公司度,再諗辦法延續牌照……又一單羅生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26

能源國際投資(0353,前美吉利控股、東方地氈控股、旭日環球、森源鈦礦)專區(關係:0611)

1 : GS(14)@2010-09-20 22:15:31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8295&page=0
新聞專區
2 : GS(14)@2010-09-20 22:16:4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26569_C.pdf
於編製本集團截至二零一零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時,董事會驚訝發現,由本公司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青海附屬公司持有之勘探牌照已轉讓予名為內蒙古小紅山源森礦業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Inner Mongolia Xian Hong Shan Yuen XianMining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僅供識別)之公司,而本公司並不知悉、同意或批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27867_C.pdf

生果日報:
...
而梁小姐封信就話,係因為森源入股項目後遲遲唔肯兌現投資承諾,搞到項目俾有關當局拒絕發出營業執照,佢又話同森源嘅合作屬項目首期,只佔整個小紅山項目 2平方公里,若果因為咁,令項目剩低嗰 13平方公里發展亦受阻,自己損失好大,所以先將勘探權轉落自己間公司度,再諗辦法延續牌照……又一單羅生門!
3 : teawater(1794)@2010-09-20 22:20:47

http://www.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8296
4 : teawater(1794)@2010-09-20 22:22:2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902476_C.pdf

人地之前成本大約0.093-0.1, 唔知咁睇o岩唔o岩?
5 : GS(14)@2010-09-20 22:28:5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628030_C.pdf
項目公司為一間於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根據中國法律註冊成立之國內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85,000,000元。於二零零九年八月,經中國相關政府部門批准,項目公司轉制為一間中外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85,000,000元,其中人民幣85,000,000元已於該協議日期繳足,而宏達融資為項目公司之外資股東。

根據宏達融資與兩名項目公司原股東於二零零九年五月六日簽訂有關增加註冊資本之協議,宏達融資同意向項目公司注資人民幣100,000,000元,其中約人民幣30,450,000元已由賣方根據該協議支付。餘下未繳註冊資本約人民幣69,550,000元(相等於約79,942,529港元)將由買方支付。

作價為350,860,000港元,其中一半以現金支付..
6 : GS(14)@2010-10-12 00:06:0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011030_C.pdf
年度營運開支預測
年份
1P情形2P情形3P情形
(百萬美元) (百萬美元) (百萬美元)
總計195 381 612
7 : GS(14)@2010-11-11 07:51:5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110403_C.pdf

殼又賣唔成...

(i) 趙國強先生(「趙先生」)已辭任本公司執行董事之職務,自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日起生效。如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一日之通函所披露,趙先生為本公司將予收購之從事石油資源開發及生產業務之集團公司之管理團隊一員。趙先生希望辭去本公司執行董事之職務,以專注於石油資源開發及生產業務。有關收購事項之進一步資料,請參閱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一日之通函。

(ii) 張振明先生(「張先生」)由於計劃專注處理彼之其他個人業務,因此辭任本公司
非執行董事之職務,自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日起生效。
8 : teawater(1794)@2010-11-11 10:11:44

能樣國際投資=_=????
9 : GS(14)@2010-11-19 21:37:5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119513_C.pdf

於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九日,項目公司(本公司一間附屬公司)與靈石縣城市集中
供熱總站訂立收購協議,以總代價人民幣58,000,000元(相等於約68,235,294港元)
收購位於中國山西省靈石縣之一座鍋爐及配套熱電設施。
10 : GS(14)@2011-03-08 22:28:1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08513_C.pdf
盈警
11 : GS(14)@2011-03-28 23:10:1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8914_C.pdf
爛晒
12 : fineram(806)@2011-08-08 19:11:3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08609_C.pdf

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相對本集團於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年度之溢利,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錄得虧損。

本集團預期的虧損及盈利大幅減少的主要是由
於缺少去年度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收購方應佔被收購方之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然負
債之公平淨值權益超過成本之數額之收益。
13 : GS(14)@2011-08-08 23:17:21

又買新野?
14 : GS(14)@2011-08-29 23:33:5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9752_C.pdf

15 : andy(858)@2011-11-07 19:23:4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107278_C.pdf

羅念如先生,60歲,畢業於四川省委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獲得經濟管理學位。羅先生擁有超過40年勘探和開採石油工業的工作經驗。他曾於二零零二年八月至二零一一年六月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對外合作經理部擔任副處長及於一九九八年五月至二零零二年七月在中國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機關擔任副處長.

羅先生於緊接彼現時委任前並無在本公司及本公司其他成員公司擔任任何職務,於過去三年亦並無於其他公眾上市公司擔任任何董事職務。 彼與本公司其他董事、高級管理層、主要股東或控股股東概無任何關係。
16 : 自動波人(1313)@2012-02-07 20:04:5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07243_C.pdf

循例公事
17 : GS(14)@2012-02-21 00:21:1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20164_C.pdf
能源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已知悉近期本公司的股
份價格及成交量上升,並謹此聲明董事會並不知悉導致股份價格及成交量之有關上
升之任何原因,惟今日在投資理財週刊刊發之新聞報導除外,該報章載有本公司已與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磋商一個金額約逾十億港元之石油及天然氣開採合作計劃
(「合作計劃」)之聲明。就合作計劃的出資方面,本公司可能使用成本資本作為資金
投入的部份。然而,本公司並不知悉有關資料之來源,因此不能確認有關聲明之準確
性。

董事會確認,目前並無任何有關擬進行收購或變賣之商談或協議須根據聯交所證券
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23條而須作出披露;而董事會亦不知悉有任何足以或可
能影響價格之事宜須根據上市規則第13.09條所規定之一般責任作出披露。

18 : gundamlotte(13580)@2012-03-29 21:29:19

末期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03292903_C.pdf
19 : greatsoup38(830)@2012-03-29 21:43:40

擴大60%,至5,200萬,負資產爛殼

其他經營開支(32,281) (6,715)

勘探及開採業務
如日期為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六日及二十七日之本公司公佈及本公司二零一零年中
期報告所披露,董事會驚訝發現,由本公司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青海森源(於中國
註冊成立)持有之勘探牌照已自二零一零年一月三十一日起轉讓予名為內蒙古小紅
山源森礦業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Inner Mongolia Xian Hong Shan Yuen Xian Mining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僅供識別)之公司,且本公司並不知悉、未有同意或批准,
而內蒙古小紅山源森礦業有限公司由梁儷瀞女士透過一間名為「源森礦業控股有限
公司」之公司全資實益擁有。由於失去勘探牌照,董事會現時有意暫時停止經營本集
團之勘探及開採業務,直至本集團重獲青海森源之控制權及勘探牌照為止。
經徵詢本公司法律顧問及律師之建議後,本公司將於中國進一步採取法律行動,並繼
續尋求其中國法律顧問之意見。本公司將於有需要時刊發進一步公佈,以遵守上市規
則之規定。
未來規劃及展望
(i) 發電及供熱業務
為追求發展更具環保效益的經濟,中國政府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公佈十二五計
劃有關環境保護之綱要。其訂立目標,於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一五年期間減少主要
污染物,如污水處理、脫硫及脫硝氮。山西中凱靈石將致力加強其執行環保措施
之力度及提高能源效益。於二零一二年,本集團將開始污水處理零排放項目之建
造工程。於十二五計劃期間,本集團將透過改善火發電站之環保設施,以符合其
餘的新排放標準。
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發改委宣佈全國範圍大幅提高電費及制訂現貨煤炭價格
上限。本集團預期有關措施可減輕二零一二年高煤價之影響。
煤價高企趨勢及政府收緊環保政策,我們於二零一二年面對的挑戰主要為(i)繼
續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及(ii)符合新排放標準規定。我們已實施政策加強內部監
控及加強生產及營運效率,繼而改善電力及熱力業務之財務表現。
(ii) 石油業務
二零一一年,預期全球經濟復甦更為顯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儘管存在大量不
明朗因素(如美元波動及區域政治不確定性(尤其是北非)及投機活動,中國經
濟預期將保持快速增長,預期將推動原油及精煉石油產品市場需求之增長。
未來一年,本公司將維持高水平之勘探及生產活動,力求提高產量及儲量。本公
司將繼續強調科學及地質研究,加倍努力取得關鍵技術突破,強化老區精細挖
潛,大力推進油田之風險勘探。
同時,本集團將部署各項措施維護油田之油井,包括穩定及控制舊井之生產率以
及實施注水井維護工程。由於收購事項完成後將會保留經營石油業務之主要人
員,故石油業務將會繼續按大致相同之方式經營。
本集團將於二零一二年再鑽探約192口生產井。該等192口新井預期將有助二零
一二年之年產油量增加。倘計及其他現有油井及設施之產量,估計二零一二年位
於中國吉林省松遼盆地兩井區塊之下白堊統泉頭組三段楊大城子油層之油田之
年產油量將約為156,000公噸(相等於1,144,000桶石油)。
20 : GS(14)@2012-09-02 00:56:5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7255_C.pdf
轉盈為虧蝕2,300萬,負資產爛殼

未來規劃及展望
管理層相信發電及供熱業務與石油生產業務將強化本公司,並為本公司股東創造價
值。管理層將繼續發掘其現有資產的內在潛力,以期達致最高價值。
21 : qt(2571)@2013-03-13 19:47:08

盈利警告
22 : qt(2571)@2013-03-30 00:05:13

全年業績
23 : greatsoup38(830)@2013-03-31 14:51:28

稅前虧損減55%,至1,000萬,負資產重債殼
24 : greatsoup38(830)@2013-04-24 01:22:38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420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能源國際投資(00353)透過全資附屬09年作價約3.5億元購入Sunlight Rise Ltd.,以間接取得山西中凱集團靈石熱電公司60%權益,山西中凱從事焦爐煤氣發電及供熱業務。賣方Maycrown Capital Ltd.(美冠資本有限公司,由何美娟所控)現入稟高院,向能源國際投資及其全資附屬Precious New Ltd.追討約3,760萬元未清尾數。

能源國際投資在上月底公布的2012年全年業績中指,山西中凱之盈利能力持續低沉,故為有關商譽之減值虧損撥備約6,839萬元。
25 : greatsoup38(830)@2013-04-24 01:22:46

353
26 : greatsoup38(830)@2013-09-19 00:39:0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829903_C.pdf
353
虧損降6成,至1,000萬,負資產空殼
27 : jj1984(29252)@2014-03-11 13:58:16

個礦冇左?
聽講日本有核電項目?
28 : GS(14)@2014-04-10 14:31:41

353

盈利增14%,至8,000萬,負資產重債
29 : GS(14)@2014-05-05 18:56:02

印10億股以抵償債項
30 : winner3210(6914)@2014-05-05 23:18:14

為什麼溢價配股都有人要? 真奇怪? 不是要低價配股, 再炒上, 吐現才有賺嗎? 唔係真係作長線投資呀?
31 : GS(14)@2014-05-06 18:07:27

他只是賠償,以股代債吧
32 : GS(14)@2014-09-15 23:19:56

虧損增110%,至1,200萬,空殼重債
33 : GS(14)@2015-05-02 00:49:41

無埋
34 : jj1984(29252)@2015-05-02 02:06:22

應該改改標題,
呢隻野同996,8081,1129及8101都有關,邪股爛殼.
爛到冇人買.
35 : greatsoup38(830)@2015-05-03 15:34:44

會加入tag
36 : GS(14)@2015-05-08 02:26:12

cap 水
37 : GS(14)@2015-05-19 00:24:55

配售3億CB,賣盤,另配售369,417,012股,每股14.5仙
38 : jj1984(29252)@2015-06-12 19:51:00

SOLD!
39 : greatsoup38(830)@2015-08-30 16:04:54

盈警
40 : greatsoup38(830)@2015-09-01 02:04:06

虧損增1倍,至2,300萬,負資產重債
41 : GS(14)@2015-09-20 00:36:20

買垃圾業務
42 : jj1984(29252)@2015-09-20 22:28:28

CB成功,官司完左.

詹叔返黎炒爆佢啦喂!
43 : GS(14)@2015-09-22 00:54:42

不好玩詹生的股
44 : greatsoup38(830)@2015-11-02 23:31:10

買新野
45 : greatsoup38(830)@2015-12-20 19:49:07

買垃圾
46 : greatsoup38(830)@2016-01-02 18:49:15

賣熱電公司
47 : GS(14)@2016-03-10 00:05:31


48 : GS(14)@2016-04-01 13:13:11

delay
49 : greatsoup38(830)@2016-04-19 02:38:17

delay
50 : greatsoup38(830)@2016-04-26 00:25:58

轉虧1,000萬,負資產重債
51 : greatsoup38(830)@2016-08-18 06:52:16

盈警
52 : greatsoup38(830)@2016-08-23 06:36:35

虧損增120%,至5,100萬,重債
53 : GS(14)@2017-03-22 16:01:18

虧損降
54 : GS(14)@2018-01-05 02:27:51

終止程序
55 : GS(14)@2018-01-23 14:13:21

於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二日(交易時段後),本公司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據
此,配售代理有條件同意盡最大努力按每股配售股份0.143港元之價格向不少於六名
承配人配售最多合共609,940,000股新配售股份。假設本公司已發行股本在本公佈日
期至配售事項完成期間並無任何變動(配售事項除外),則最多配售股份609,940,000
股相當於:(a)本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約20.00%;及(b)本公司經發行最多609,940,000
股配售股份擴大後之已發行股本約16.67%。每股配售股份之配售價0.143港元較(i)
股份於配售協議日期在聯交所所報之收市價每股0.166港元折讓約13.86%;及(ii)股
份於緊接配售協議日期前五個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之平均收市價每股0.168港元折
讓約14.88%。
配售股份將根據一般授權發行。假設全部配售股份成功獲配售代理全數配售,按配
售事項之估計開支約為2,100,000港元計算,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毛額及淨額估計分
別約為87,200,000港元及85,100,000港元。本公司擬將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當中
21,800,000港元用作本集團之一般營運資金(包括支付辦公室開支,如薪金及酬金、
租金開支、利息開支,以及專業費用),而另外約63,300,000港元則用作償還債項及
負債。
56 : GS(14)@2018-02-04 14:37:25

油田沒了,港口都無
57 : GS(14)@2018-02-07 15:14:08

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公佈,於二零一八年二月六日,本公司與奕
高理財顧問有限公司(「目標公司」)及其股東(「賣方」)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之諒解
備忘錄(「諒解備忘錄」),據此,賣方建議以不超過1,440,000港元之現金代價向本公
司出售目標公司已發行股本之80%(「可能收購事項」)。
目標公司為一間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主要於香港從事保險經紀業務。據董事
於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盡悉及確信,各賣方(及(就公司賣方而言)彼等各自
之最終實益擁有人)均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定義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
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且與彼等概無關連之第三方。
可能收購事項須待本公司進行盡職審查並信納其結果及於諒解備忘錄日期後一個月
之專屬期間,賣方及目標公司已同意於該期間不與任何其他潛在買家或投資者就投
資或收購目標公司進行磋商)內簽訂正式買賣協議(「具約束力協議」)後,方可作實。
具約束力協議之最終條款仍須待進一步磋商後方可作實,而目前仍未落實。除有關專
屬性及盡職審查之條款具法律約束力外,諒解備忘錄之所有其他條文均不具法律約
束力。
58 : GS(14)@2018-04-02 21:29:26

虧,負資產重債
59 : GS(14)@2018-06-21 09:11:43

搞緊
60 : GS(14)@2018-08-12 14:30:25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根據對本
集團未經審核管理賬目及董事會現時可得資料作出之初步審閱,本集團預期截至二
零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二零一八年上半年」):(i)本集團收益由截至二零
一七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二零一七年上半年」)的約8,000,000港元大幅增加至二
零一八年上半年的逾60,000,000港元,原因是本集團產油分類以及油品及液體化工品
碼頭分類均錄得收益增長;(ii)本集團之綜合損益表錄得財務成本由零(二零一七年
上半年)大幅增加至約40,000,000港元(二零一八年上半年),原因是會計準則規定須
將在建資產應佔借貸成本資本化,以及本集團港口及儲存設施的建造工程已於二零
一七年九月竣工;及(iii)本集團期內虧損由約25,000,000港元(二零一七年上半年)減
少至不足10,000,000港元(二零一八年上半年),此乃主要由於收益增加(如上文所闡
述)(儘管部分增幅被財務成本增加所抵銷)及二零一七年上半年錄得之已終止經營
業務虧損及出售熱電業務虧損合共約10,000,000港元之情況並無再次出現。
61 : GS(14)@2018-10-31 13:58:56

有關
就建議投資一個位於中國的金融科技項目支付誠意金
的須予披露交易
董事會謹此宣佈,於二零一八年十月三十日(交易時段後),本公司與賣方及賣方
擔保人訂立諒解備忘錄,據此,本公司建議於重組完成後投資目標公司不少於45%
已發行股份。根據諒解備忘錄的條款,本公司將於誠意金付款條件獲達成後十個
營業日內向賣方(或按賣方聯合指示)支付可退還誠意金人民幣100,000,000元(約
112,360,000港元)。
建議投資須待(其中包括)於六個月排他期(在此期內賣方及賣方擔保人在未有本
公司同意的情況下不得就諒解備忘錄的標的事項與任何其他潛在投資者展開磋商)
內本公司就目標資產進行的盡職審查結果獲信納、目標資產重組完成以及投資協
議的磋商、落實及簽訂後方告作實。
由於有關支付誠意金的適用百分比率(定義見上市規則)超過5%但低於25%,根據
上市規則,支付誠意金構成本公司的一項須予披露交易,須遵守上市規則第十四章
項下的申報及公告規定。
倘諒解備忘錄進行至簽訂具約束力的投資協議,根據上市規則第十四章,現時預期
建議投資可能至少構成本公司的一項主要交易。倘建議投資進行至簽訂具約束力
的投資協議,本公司將就建議投資作出進一步公佈。
...
代價
預期建議投資的代價將為人民幣675,000,000元(約758,430,000港元),惟受制於進一
步盡職審查及就最終條款所進行的磋商。
...
有關賣方及賣方擔保人的資料
根據賣方及賣方擔保人提供的資料,(a)賣方A為一間於中國成立的有限公司,主要從
事投資控股,其註冊資本為人民幣65,000,000元,並為賣方擔保人B的25%股權的登記
股東;(b)賣方B為一間於中國成立的有限合夥公司,主要從事投資控股,其註冊資本
為人民幣6,770,000元,並為賣方擔保人B的20%股權的登記股東;(c)賣方擔保人A為
賣方擔保人B的創立人、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及董事,並為賣方B的32.5%合夥股份的
法定及實益擁有人;及(d)賣方擔保人B(透過其持有二十三間附屬公司的股權)為目
標資產及目標資產控股公司全部股權的擁有人及控制人。
根據賣方及賣方擔保人提供的資料,賣方擔保人B為一間於中國成立的有限公司,其
業務範疇包括提供金融外包服務、資訊科技、軟件、數據庫管理、業務諮詢、設備租
賃、電子商務、銷售移動電話、電腦、視聽、電子、電器及家居產品及廣告。
62 : GS(14)@2018-11-24 00:24:12

new por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27

吉利+淘宝=?

1 : GS(14)@2011-01-15 17:35:02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5079

网上团购汽车只是一场营销活动,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汽车商店应该有稳定的商品供应、持续地经营,可以随时购买。

    
      为向中国日益扩大的网民推销产品,吉利汽车正在干一件许多同行干过却从未有人成功过的事情—在网上卖汽车。2010年12月6日,一家名为“全球鹰官方旗舰店”的店铺在淘宝网上开张,以优惠价销售两款小型轿车。
  进入淘宝商城内的全球鹰官方旗舰店页面,粉红色的“22日凌晨零时开团”字样在灰色的背景对比下显得十分醒目。按照该店铺的说明,吉利此次从2010年12月22日至27日采用团购的方式出售原价为4.58万元的舒适型熊猫,及5.58万元的尊贵版熊猫各一款,限量300辆。这两款车型的团购价格将在2010年12月22日凌晨零时对外公布,淘宝买家此时才能拍下车型并支付288元保证金,前300名成功支付保证金的买家才能获得以折扣价购买的资格。
  严格来说,这只是一次促销活动。因为在上述购车过程中,淘宝买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竞争取得购买资格,而且还不一定就能买到。而淘宝网上的在线商店都有稳定的商品供应、持续的经营,消费者随时可以购买。
  “这次团购是我们在做的预热推广,”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吉利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网络购车做成一个持续的平台,任何时间大家都可以上网购车。
  吉利汽车销售公司互联网营销部的徐见达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说,每天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7名在线客服分成两班,一直忙着解答淘宝买家的提问。每天起码有上千人通过淘宝旺旺来咨询团购事?宜。
  吸引消费者关注正是这场营销行动的目的。3个月前,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杭州出席由阿里巴巴集团召集的2010全球网商大会,宣称“吉利打算在网上销售汽车”。当时吉利已经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注册了全球鹰官方旗舰店,但未对外公开。
  之前国内有不少汽车厂商尝试过网上卖车。2008年底,门户网站新浪的汽车频道推出“网上4S店”概念,通过3D全景技术从360度演示汽车的外型、内饰,意图吸引消费者在网上观看,然后直接下订单。一汽马自达、比亚迪和上汽荣威成为首批用户后,华晨、吉利、奇瑞也先后加入。但是,这种带有展示性质的“网上4S店”效率低下,靠此来在线获取订单并不可行。
  就在李书福在网商大会上对网上售车侃侃而谈时,全球鹰官方旗舰店正在内部虚拟运行测试,吉利和淘宝仍在对网络售车流程进行商讨。
  徐见达说,网上售车涉及到支付、配货、制造、售后等各个系统,业务流程比其他一般商品更复杂,如还涉及到上牌、纳税、保险等诸多事项。淘宝方面有专门的人来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的业务流程的设计、管理需要吉利自行独立完?成。
  这是因为淘宝将自己定位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并不会直接参与到网店的具体运营和管理中。淘宝商城只负责维护销售平台的稳定运行,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淘宝商城的基本收费为:用于交易纠纷赔付的保证金1万元,技术服务年费6000元,以及实时划扣技术服务费(支付宝成交额×商品对应的技术服务费率)。
  对于吉利而言,网上卖车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在线营销的经验。吉利的互联网营销部成立于2009年底,有十几名员工。这个部门的职能并不是在线销售,而是负责公司网络广告的购买、投放。吉利已经找好了一家专业电子商务公司,还新设了一个直接向销售公司总经理汇报的在线营销科,二者一起来负责吉利淘宝网店的运营及管理。
  2010年12月22日凌晨零时,两款熊猫车型分别以3.664万元和4.464万元(相当于原价打8折)开始启动团购,订单蜂拥而至。页面上的“团购战报”称,“团购第一波,8折,1分钟内完成300辆销售;团购第二波,8.5折,3分钟内完成200辆销售。”
  这样的销售速度远远超越了奔驰Smart在淘宝网创下的团购纪录。2010年9月9日,淘宝网团购平台“聚划算”联合奔驰推出限量团购活动,205辆Smart在3小时28分钟内被订购一空。
  吉利通过团购活动达到了吸引关注、传播品牌的目的。但它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虽然500辆熊猫通过淘宝全部拍出,但有效订单有多少还很难说,因为不少客户并不打算前往4S店提车。
  按照此次熊猫车型团购活动的规则,第一批排在前300位、第二批排名前200位的买家才有团购资格(不想购买者可在24小时内申请退回保证金),须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淘宝旺旺将收车人的姓名、抢拍时用的ID号、联系方式、收车地址等信息发给客服。
  因为拍下后有24小时的反悔期,不排除有许多买家抱着先抢拍下来再说的游戏态度参与此次团购,还有一些原本并不打算购车的人则是先抢购团购名额,然后再转让牟利。
  在全球鹰官方旗舰店的论坛内,前3页全是各种转让、求购团购名额的帖子,转让理由五花八门:多拍了一台,家人不喜欢,拍错了车型等等,转让价格从500元到2000元不等。
  对于转让团购名额的帖子,该论坛管理员并没有任何删帖之类的干涉行为。对于吉利而言,有人购买团购名额总比让它作废强,一个团购名额就是一张实实在在的购车订单。
  不过,吉利此次只是一次特定的网上营销,消费者在网上购车与在传统4S店购买相比只是下订单交保证金的方式不同,它何时能把网络售车作为一种常态销售模式还不得而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24小时营业、可以随时购买的在线汽车商店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2009年8月10日,通用汽车联合eBay在网上卖车,加利福尼亚的225家通用汽车经销商参与其中,消费者在网上可以买到雪佛兰、别克、GMC、凯迪拉克、悍马和土星品牌的汽车。但这个活动只进行了50天便宣告结束,据称有150万的页面浏览量和1.5万个购买意向。至于卖出了多少辆车,双方一直都没有对外透露过。“没人曾经这么干过,”通用汽车公司发言人约翰·麦克唐纳说,“我们学到的教训之一是,它很难跟踪销售。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更好的销售方式。”
  联系编辑:[url=mailto:[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ur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