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ile#592 諗唔島靈性轉載之《靈魂的任務》

原載《東Touch》1058期 (08Sep2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69

File#591 諗唔島靈性轉載之《靈魂的種類》

原載《東Touch》1057期 (01Sep2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70

File#590 諗唔島靈性轉載之《你是哪種魂?》

原載《東Touch》1056期 (25Aug2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871

環球大跌市元兇(轉載) 楓葉資料室

來源: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959132

在中國A股春節假期期間,外圍市況依然不靖,直至上周五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佈達成減產協議後,市況始見回升,顯示此潮環球市場調整,焦點似是油價多過中國經濟究竟是否硬著陸。

隨著油價由逾10年低位回升,市場因油價急挫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憂慮預期將陸續獲得紓緩,未來一兩個星期,環球金融市場或重返risk-on模式,至於反彈能持續多久,仍然有待觀察市場如何解讀即將公佈的2015年度業績而定。

油國基金沽盤拖冧市

為甚麼本欄認定油價乃這一輪跌市的關鍵因素?那是因為石油乃推動全球經濟活動最主要的能源。據美國能源資訊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資料顯示,2014年全球大約消耗337億桶石油,當中美國、中國及日本分別佔其中21%12%5%

2014年全年每桶平均油價97美元計算,單計原油成本人類每年便花掉3.3萬億美元,連同運輸加工及提煉等成本,整個石油產業每年的貿易金額約5萬億美元,佔2014年全球生產總值逾6%

過去18個月,油價由2014年中高位滑落,至今跌幅約65%,單計原油貿易期內全球便已出現每年金額高達2.1萬億美元的財富轉移。美國、中國及日本的消費者,過去一年半每年節省的汽油開支,分別高達4,330億、2,530億及1,040億美元。全球最大食油的美國人,過去一年半,每年平均節省了1,336美元的汽油開支!

全球石油消費者之得,其實是產油國之失。產油國一半年下來損失了超過3萬億美元的收入,如果要維持產油國國民原來的生活水平,政府必須變賣他們的家當以抵銷財政收入減少的影響。因此,不少論者猜測,年初至今的這輪跌市,主要動力來自產油國主權基金的沽盤。

CoCo Bonds釀爆煲風險

據里昂證券最新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石油業務相關負債總額約3萬億美元,相關銀行貸款總額佔1.6萬億美元。油價由高位跌了近七成,引發多疑的環球投資者猜測,一些石油相關貸款比重較大的跨國銀行,財政會否被這些石油相關壞賬拖垮。

加上近年銀行業流行發行CoCo Bonds(或然可換股債),一旦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惡化,銀行有權要求CoCo Bonds的債權人強行按原來訂下的換股價,將債務轉換為股本。這批CoCo Bonds之所以吸引投資者蜂擁認購,是因為派較高息,但買家在買貨之前,可能忘記了他們老祖宗「貪息亡本」的家訓。

現在大談CoCo Bonds被強逼接貨可能為時尚早,但是投資者必須記住,一旦石油相關貸款壞賬上升,這批CoCo Bonds被逼轉換成股票的風險亦隨之增加,這批CoCo Bonds的潛在苦主,會否像香港雷曼苦主一樣輸打贏要,暫時只能拭目以待。

幸好,繼上周五OPEC達減產協議之後,有報道稱兩大產油國沙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在委內端拉牽頭下,將於周二在多哈舉行閉門會議,商討減產安排。截稿之前,本欄仍然未知道談判的最後結果,但是由於產油國基於共同利益,達成減產協議的機會相當大,而這個計時炸彈引爆的風險,亦有望暫時得以紓緩。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X果日報:20160217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854

(轉載)橡樹資本創始人Howard Marks:預測能力對投資人一生的影響 枯榮小友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2w3kr.html

Howard Marks1993年的投資備忘錄,他的備忘錄被巴菲特稱為每次第一時間閱讀的材料,可見其價值,這篇文章22年,主要觀點依舊極具思想!

(轉載)橡樹資本創始人Howard <wbr>Marks:預測能力對投資人一生的影響

橡樹資本創始人 Howard Marks 先生

“Anyone who has been my client for long has heard from me on many occasions with negative comments about market forecasts. Now, I have decided to say at once all of the bad things I can think of about predictions.”

“我的的長期客戶肯定聽我多次發表過關於市場預測的負面評論。 現在我決定,一次性的把所有關於預測的不好的東西都說一遍!”

——Howard Marks


(轉載)橡樹資本創始人Howard <wbr>Marks:預測能力對投資人一生的影響

(來源:從90年開始,可愛的Howard Marks爺爺就開始發MEMO跟LP分享觀點了)


預測的驅動力和誘惑力

● ● ●

預測的期望價值=正確預測的價值x預測正確的概率


試圖預測股票或債券波動方向的動機是很容易理解的, 旁觀者很容易註意到價格波動的區間,計算下如果在底部買入,在頂部賣出,1美元能產生的價值,並和所謂的“買入並持有 ”的投資策略一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自然非常誘人!


然而這個問題來自於一個事實:試圖捕捉波動的預測不具有任何價值,除非他或她的預測是正確的。

但很難一定是正確的,我同意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的說法。 他說:“我們有兩類預測者:一是那些無知的,二是那些不知道自己無知的。”如果很容易預測未來,那麽獲得優秀的投資業績就會變得簡單,那麽也許每個人都可以有上佳表現。


在預測的正確結果中去一個平均值並沒有用。我們要面對現實:我們大多數人在“預測未來”的能力是上大致相同的, 但問題是,和其他人差不多的正確率並不會產生更好的結果。


每個投資者都希望取得高於平均水平的投資業績。在機構的世界,相對業績水平是聖杯。 即使是在其他方面,投資者的目標也希望自己是第一個看到未來的人,並采取適當的途徑來盈利。如果只是和其他人差不多正確率,並不能實現相對優秀的投資業績。


平均預測沒有用,即使它是正確的

● ● ●

就算市場多數預測都認為是正確的,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例如,市場上關於實際國民生產總值GNP增長的預測的共識是5%,那麽股價會反映這種預期。如果你的預測也是5%,你對經濟快速增長的預期促使你買了股票,但是實際上你買的股票的價格已經反映了這種預期。 如果隨後公布的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為5%,股價可能不會有上漲,因為他們的反應已經在形成市場共識的過程中發生了。因此,最可能的結果就是,你只能獲得在持有期正常的風險調整後的回報業績。 總之: 正確的預測並不一定轉化為卓越的投資業績 。


高於平均水平的回報來自正確預測極端事件

● ● ● ● ●

約25年前,有人指出,股票價格走勢和公司盈利高度相關。 所以人們得出的結論是:預測的準確性是股票盈利的關鍵!


然而,很快大家又意識到,盈利變化並沒有直接導致股票價格的變化 ,只有意料之外的盈利變化才會。 你看看報紙,如果某天,一家公司宣布盈利翻倍,股票價格立即跳升,而其他的盈利翻倍,卻波瀾不起。 關鍵的問題不是“變化”本身, 而是“是不是預期之中”。 這段“變化”是否被市場準確地預測到了,從而計入股票價格? 如果是,公告引起不了什麽反應; 如果不是,結果出人意料得好,公告就會引起股價上升; 反之則引起下跌。


這就不得不說重要的“第22條軍規”。平均而言,每個人的預期就是市場預期。 如果你的預測和市場預測一致,就不會產生高於平均水平的業績,即使它是正確的。 卓越的投資業績來源於正確的但非共識的預測。 由於大多數預測者都很優秀,實際的結果也大部分時間和共識的預測相近,也所以說,非共識的預測常常是是錯誤的。 投資業績的表現可以用下圖來解釋:

(轉載)橡樹資本創始人Howard <wbr>Marks:預測能力對投資人一生的影響

難點在於雖然卓越的業績來自於正確且非共識的預測,但非共識的預測很難,正確更難,執行起來就更更難!


當1978年利率維持在8%時,大多數人認為他們會呆在那里。 利率空頭預測9%,而多頭預測7%。在大多數情況下,利率會一直在這個範圍內,沒有人會掙到很多錢。


只有那些預測15%長期債券收益率的人才掙到了大錢。 但是,這些人在哪里呢? 極端的預測很少是正確的,但只有它們才能讓你賺大錢。


大部分的預測都是外推法

● ● ● ● ● (轉載)橡樹資本創始人Howard <wbr>Marks:預測能力對投資人一生的影響

事實上,大多數預測者喜歡把“未來預測”看成是“最近的過去”。 原因之一是,通常事情會循著原有軌跡前行,巨大的變化並不會經常發生;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人不會做“零基礎”的預測,而是從當前的觀察或正常範圍內增加或減少一點(根據他們認為的適當程度)。當然,真正的“巨變”是非常非常難預言的!


這就是為什麽大家最難忘的預測總是那些——根據目前的狀況和趨勢外推之後,但結果被證明是錯了的那些預測。 商業周刊永遠不會被人忘記關於“股票之死”和“債券之死”的預測。 在1990年中期的低潮,記者認為沒有人會買高收益債券了。 在1989年,也沒有人會想到達拉斯小牛隊沒有湯姆·蘭德里也能贏,或者說湖人隊和49人隊也會輸; 六年前,東西岸的經濟增長被認為是板上釘釘的事,而老工業區的痛苦會永遠繼續下去; 僅在兩年前,布什還是不二人選。


這使我想到我文章的副標題:驟雨從何而來? 寫這篇備忘錄的起因是:今年西部不同尋常的降水量和幾個月前的一些報紙文章。 文章講到,古樹上的年輪表明,50年的幹旱是常態,而近五年的幹旱僅僅是個開始。


幹旱開始前,沒人會預測到,而當它已經快要結束時,關於長期幹旱的預測又出來了。


預測者在極端情況下又是錯的最離譜的那個人

● ● ●

只有在轉折點的時候,準確預測變化才是最有價值的,但又是最難做到的。


以高收益債券舉例。 在1989年和1990年,他們遭受一連串負面事件的打擊:經濟衰退、一波80年代杠桿收購的失敗、過於嚴格的監管、德崇證券以及哥倫比亞人壽的崩潰。 所有這一切被捆綁在一起,並通過大量過度的負面宣傳被強調。


每件事都是“中國式水刑”中的部分,一滴一滴地澆滅了投資者的樂觀。 每澆滅一個潛在買家(投資人),就創造了一個賣家,從而價格也持續走低。


(轉載)橡樹資本創始人Howard <wbr>Marks:預測能力對投資人一生的影響


最終,市場何時探底? 就是當最後一個持有者也成為賣家的時候,價格將觸及低點。 從這一點開始,不可能更負面了,幾件好消息或少數信仰價值投資的買家的進場足以逆轉整個市場!


所以,你可以看到,消極的高潮、最低的價格和預測上升的最難點都同時發生。 難怪想從預測中獲利是”難於上青天”。


極端的預測很難讓人相信並采取行動

● ● ● ● ●

比方說,一般的投資者在1990年10月如果被某個有想象力和勇氣的人建議要看多高收益債券?一般投資者會相信並且買入嗎? 可能不會。


有潛在收益的非共識預測是很難被相信並采取行動的 ,原因很簡單:他們和傳統的智慧相去甚遠。 如果預測是完全合理和易於接受的, 那麽這將是市場共識的預測(它的潛在收益會少得多)。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美國汽車制造商的國內市場份額5年內會恢複到100%,這將是對利潤產生巨大影響的預測。 但是你會相信嗎? 你會采取行動嗎?


對未來的預測與當下的差距越大:

(1)就越可能和市場共識預測相偏離;

(2)但如果正確的話,盈利就越多;

(3)也越難被相信並采取行動。


你的預測還必須押對時間點

● ● ● ● ●

預測要想獲得盈利,不僅僅要正確預測事件或方向,還必須正確預測發生的時間點。


比方說,你預測:三巨頭會在美國市場恢複100%的市場份額,並且您相應的買了股票。可如果一年後,他們的市場份額不升反降怎麽辦? 你繼續長期持有還是你的決心會被削弱? 如果其市場份額(和股票)五年後仍然不變怎麽辦? 你會不會放棄?如果放棄而剛好那個時候預言成真怎麽辦?


(轉載)橡樹資本創始人Howard <wbr>Marks:預測能力對投資人一生的影響


撲克牌里有句話:“膽小保守是贏不了的。” 在投資里,很難堅持一個可能性不高、沒有共識的預測…特別是如果旁邊還有時鐘提醒你”你的預測是大錯特錯的”。很多年前,別人就告訴我 “太超前和錯誤沒有什麽區別。”


不正確的預測會讓你虧錢

● ● ● ● ●

大家都知道,我們運作投資組合時,並不是為了預測市場一定會怎麽樣。 觀察者可能會認為,這種行為會把我們過度暴露給的市場波動,其實只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客戶,我們應該基於對市場的預測,積極地出入市場。


但請記住,只有我們的預測是正確的情況下,這麽做才可行(而且還要比市場共識的預測正確的次數多)。 因為預測是不確定的,我認為,不去嘗試更安全。


例如,人們買股票,因為他們發現潛在的長期股權回報率很有吸引力。 在股市1926年至1987年的年平均收益率為9.44%。 但是,如果你換回了現金,錯過了這744個月中最黃金的50個,你錯過的是所有的回報。 這告訴我, 試圖利用市場波段是風險的來源,而不是保護 。

預測市場的後續表現從而改變投入的資金量沒什麽不好,只是我也同意這風險太高。


預測本身也要花錢

● ● ●

我上文也講了,在這麽難預測的市場中,最好的事情莫過於獲得市場長期的平均回報。


有效市場派認為,市場預測就像擲硬幣。 如果你一半時候是對的,你的預測和購買並持有沒區別。 但是預測是通過交易來實施的,交易就有費用。 如果你一半的預測是對的並且花錢去嘗試了 ,交易的越多,你的業績表現就比買入並長期持有的結果越差。


很少人重新審視自己的預測

● ● ● ●

我們經常讀到“我認為股市會漲”,但我們從來沒有讀過“我認為股市要漲,而我最近30次預測只有8次是正確的”或“我認為股市要漲,順便說一句,我去年說過同樣的話,但是證明是錯誤的”。 你能想象,在決定聘請棒球運動員時候,不看他的安打率嗎? 可是,你什麽時候看到過一個預測者的市場預測成功率?


大多數預測不允許其他的可能結果

● ● ●

我想,對於大多數基金經理,這個過程是這樣的:“我預測經濟會做A。如果A發生,利率應該會做B;利率做B的話,股市應該做C。在這種環境下,表現最佳的行業應該是D,而股票E應該上漲最多”。然後, 期望表現最好的投資組合就出爐了。


但是,E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請記住,E的條件是A,B,C和D。在預測的世界里,如果能三分之二的時間正確就是偉大的成就了。但是,如果前面5個預測每個的正確概率是67%的話,那麽它們都正確的可能性是13%。而只有都正確,投資組合才會達到預期效果。


如果其他一些場景出現怎麽辦? 該投資組合將如何表現呢? 如果他們的預測被證明不正確,預測者/投資者在其投資組合中有沒有考慮彌補?


最後,問自己:“為什麽是我?”

● ● ● ●

(轉載)橡樹資本創始人Howard <wbr>Marks:預測能力對投資人一生的影響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做了一個有潛在價值的預測而且正確的概率很高,為什麽他與您共享?”


想想一個正確的市場預測多麽的有價值。 用很少的資金,一個好的預測者在未來的市場上能掙到他工資的數倍。 好吧,讓我們說,他喜歡替別人打工—那麽為什麽他的雇主不把預測賣掉而是白白送人呢? 問問你自己:你會花錢買一個預測,並考慮采取行動嗎?


格勞喬·馬克斯說:“我不會作為一個成員加入任何俱樂部。” 另一種提法可能是“我絕不會根據別人分享給我的預測采取行動。” 。我不是說沒有人有高於平均水平的預測能力。 相反,芝加哥大學的一位教授早年在論文中寫道:有這樣預測能力的人更有可能是在聖特羅佩(法國城市)曬太陽,而不是到處提醒人們采用他的預測。


關於預測的幾點關鍵

● ● ● ● ●

關於宏觀事件和大眾市場的預測,由於信息基本均勻的分布和傳播(所謂的有效市場),我們有一條底線。總結而言,我們認為:


1) 多數預測者的能力一般

2) 市場共識的預測沒有什麽幫助

3) 正確的非共識的預測是非常有利可圖的,但很難持續的做到,也很難讓自己采取行動

4) 預測需要花錢來執行,它是風險而不是回報的來源


對我們來說,含義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將繼續規避基於對市場趨勢預測進行投資組合管理,我們不認為我們或其他任何人有先見之明。


相反,我們會繼續努力“知道可知道的”—也就是說,在受偏見影響的市場上投資。這樣的市場上,非經濟動機占據主導地位,可以通過努力工作和卓越的洞察力獲得優勢。 我們將努力了解一小部分東西的全部,而不是所有東西的一點點。


可轉換債券、高收益債券和不良公司債,這些都是低效的市場,從風險和回報的角度看,能帶來不同尋常的機會。 我們將繼續利用這些機會,本著規避風險 和不依賴於宏觀預的態度 。


1993年2月15日
弗朗西斯·培根爵士



譯文:《The Value of Predictions, or Where'd All This Rain Come From》
來源:橡樹資本 創始人 Howard Marks 1993年的投資備忘錄

本文由愉悅資本創始合夥人戴汨先生親自譯出,首先感謝戴汨先生的分享,再者翻譯很辛苦,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865

“谷歌稅”又來了 歐盟要求互聯網公司轉載新聞要付費

8月29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根據歐盟執行部門有關更新版權規定的計劃,新聞收集者如AlphabetInc.旗下的谷歌新聞搜索可能不得不向出版社付費,以在其網站上轉載文章摘要。

根據一份內部文件,歐盟委員會將提議成員國立法要求新聞出版商從互聯網公司征收版稅。上述文件列舉了歐盟委員會擬要求歐元區更新版權規定的政策選項,這一要求料於9月底提出。歐盟內部仍在討論相關提議。

“谷歌新聞”通過後臺聚合算法,匯集全球各地新聞來源的新聞資源,將類似報道組合在一起,根據讀者個人喜好進行顯示。網站就每項報道提供指向多篇文章的鏈接,讀者可點擊感興趣的標題,直接進入發布該文章的網站。

歐洲國家專門針對谷歌新聞作出政策調整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14年年底,西班牙最新通過的一項關於知識產權的法律規定,新聞聚合網站哪怕只是顯示西班牙媒體的新聞摘要,也必須向這些媒體支付費用。該法律從2015年1月生效,違者面臨最高60萬歐元罰款。這項法律雖然適用於所有的新聞聚合網站,但由於“谷歌新聞”網站的典型意義,因此法規涉及的費用也被外界稱為“谷歌稅”。

谷歌後來宣布,由於西班牙新法規使“谷歌新聞”在西班牙難以為繼,它將從2014年12月16日開始在西班牙關閉這項新聞聚合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360

每日經濟新聞反侵權公告:格隆匯、紅商網等侵權轉載“順豐控股調查”系列文章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03/1081243.html

《每日經濟新聞》報紙、每經網(www.nbd.com.cn)、每經智庫、移動客戶端等均屬於每日經濟新聞媒體產品。2017年3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報紙及每經網登載了《揭開順豐控股富豪趕超神話之謎》系列稿件,《順豐控股網點:控制能力強,但成本較大》《順豐快遞小哥現狀:很辛苦,回家和女朋友說話的時間都沒有》《順豐控股百倍估值背後的“秘密”:銷售凈利率不及“通達系”直營重要外包也重要》《後有“通達系”前有蘇寧京東 順豐物流版圖還能做多大》《美國“快遞雙雄”千億營收有三寶:錯位競爭 並購擴張 重金投入》《未來三年快遞業複合增速或減半 從“高速拼價格”轉向“中速拼服務”》《快遞業兩頭受堵:成本年年漲,誰先提價誰先死》《美國“快遞雙雄”千億營收有三寶:錯位競爭 並購擴張重金投入》等文章。多家網站和機構未經授權全文或部分轉載上述文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家網站:

一、非法轉載且隱匿或篡改來源的網站如下:

1.紅商網(來源標註為紅商網)

http://www.redsh.com/ppnews/20170303/130832.shtml

http://www.redsh.com/ppnews/20170303/130359.shtml

http://www.redsh.com/a/20170303/145245.shtml

http://www.redsh.com/a/20170303/125752.shtml

2.中國財富網(來源標註為和訊網)

https://www.zhongguocaifu.com.cn/news/details-79405.html

https://www.zhongguocaifu.com.cn/news/details-79457.html

3.投資之家(來源標註為中國經濟網)

http://stock.inv.org.cn/media/news_conv.php?id=4826393

4.黑馬營(來源標註為黑馬營)

http://www.heimaying.com/html/gsyw/2017/0303/146440.html

5.擺股網(來源標註為擺股網)

http://www.baistock.com/gpxw/hyyj/CrFBs2.html

6.市商網(未標註來源,顯示發布人為beauty)

http://www.otcbeta.com/news/620171.html

7.263理財財富網(未標註來源)

http://www.ysslc.com/zhuanti/qita/265040.html

http://www.ysslc.com/caijing/yaowen/263952.html

8.百家財富網(來源標註為東方財富)

http://www.romaway.com/ShowNews-3142424.shtml

http://www.romaway.com/ShowNews-3142387.shtml

9.學網(來源標註為互聯網)

http://www.xue163.com/zhanzhang/44/441541.html

10.旺角資訊(未標註來源,且註明”轉載請註明來自:旺角資訊”字樣)

http://www.wangjiaozixun.com/html/zx20/2017/0303/457355.html

http://www.wangjiaozixun.com/html/zx20/2017/0303/457353.html

http://www.wangjiaozixun.com/html/zx20/2017/0303/457361.html

11.樂陵新聞網(來源標註為樂陵新聞網)

http://www.kfjhpy.com/jyzc/2017/0303/3034.html

12.來源(來源標註為編輯團隊)

http://www.laiyuan.com/43465.html

http://www.laiyuan.com/43443.html

13.大學生網報(來源標註為本站)

http://www.dxswb.com/html/shehui/2017/0303/19404.html

14.ITChat(未標註來源)

http://www.itchat.cn/2017/0303/62091.html

15.hosof.com(來源標註為新浪科技)

http://it.hosof.com/c_it/20170303/341033_1.html

http://it.hosof.com/c_internet/20170303/341037_1.html

16.EC麥田網(來源標註為EC麥田網)

http://news.ecmaitian.com/jujiaoredian/2017/18087.html

17.投融網(未標註來源)

http://www.ipo.hk/info/142/709745.html

18.寧武新聞網(來源標註為寧武新聞)

http://www.chensj.cn/ningwulvyou/216003.html

19.頂尖財經網(來源標註為頂尖財經網)

http://www.58188.com/news/2017/3-3/49328.html

20.新手學炒股(未註明來源)

http://stock.mayicd.com/gpxxzx/chg4S3.html

21.股市行情(來源標註為www.gushq.com)

http://www.gushq.com/html/geguxinwen/2017/0303/23290.html

22、蛛絲馬跡(來源標註為新浪)

http://www.ksks001.com/narticle-14438987060765291418.html

23、吳中在線(未標註來源)

http://www.wuzhongzx.com/zxzx/show.php?itemid=858201

24.電腦店行業門戶網(來源標註為電腦店行業門戶獨家)

http://news.diannaodian.com/IT/gn/2017/0303/388423.html

25.中國大物流網(未註明來源)

http://www.all56.com/plus/view.php?aid=29565

http://www.all56.com/plus/view.php?aid=29562

26.狗仔娛樂網(未註明來源)

http://www.zhijianglu.com/a/yp/sheh/108615.html

27.科技訊(來源標註為中國通訊網)

http://www.kejixun.com/article/170303/290693.shtml

28.微客網(未註明來源)

http://www.kn58.com/tech/shangwu/20170303/1691055.html

二、非法轉載的網站如下:

1.格隆匯

http://www.gelonghui.com/p/112689.html

2.cnBeta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589159.htm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tech/589161.htm

3.中國時尚品牌網

http://www.chinasspp.com/News/Detail/2017-3-3/373307.htm

4.投資潮

http://www.investide.cn/news/342390

5.企東財訊

http://www.qyeast.com/html/2017/xw_0303/93007.html

6.千華網

http://www.qianhuaweb.com/2017/0303/3705411.shtml

7.網貸世界

http://www.p2pshijie.com/article-250585-1.html

http://www.p2pshijie.com/article-250584-1.html

http://www.p2pshijie.com/article-250581-1.html

http://www.p2pshijie.com/article-250582-1.html

8.投資中國網

http://www.ch9888.com/news-details-71838.html

http://www.ch9888.com/news-details-71853.html

9.已知網

http://www.qdtb.org.cn/keji/hulianwang/1035364.html

http://www.qdtb.org.cn/keji/hulianwang/1035362.html

10.股市360

http://www.gushi360.com/finance/gsxw/2017-03-03/303878.shtml

http://www.gushi360.com/finance/gsxw/2017-03-03/303885.shtml

11.新聞眼

http://www.xinwen1.com/tech/234372.html

12.錢訊網

http://finance.camase.com/n2720927c4.aspx

13.51財金網

http://www.51caijin.cn/tech/20170303/4241485.shtml

我司每經網已明示“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許可,擅改《每日經濟新聞》系列媒體內容,或隱匿《每日經濟新聞》系列媒體平臺來源,或未經授權擅自在網絡上傳播《每日經濟新聞》報、每經網、每經智庫及每經移動客戶端等相關內容的,均屬於侵犯每日經濟新聞報社版權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關於規範網絡轉載版權秩序的通知》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上媒體已涉嫌違法,並嚴重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我司現發布本反侵權公告(第2017001號),對上述侵權行為與侵權網站予以強烈譴責,並將上述情形計入我司反侵權檔案,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此公告。

每日經濟新聞

法律工作室

2017年3月3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23

內容抄襲? 大眾點評:是違規轉載

從年初開始一直在改版的大眾點評陷入一場侵權糾紛。

7月28日下午,小紅書官微發布聲明,指責大眾點評大量抄襲小紅書用戶的內容。據小紅書估計,抄襲的數量在百萬條量級。

小紅書方面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及《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大眾點評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小紅書及小紅書用戶的合法權益。小紅書會對大眾點評追責到底,幫助用戶維權。

7月29日下午,大眾點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收到小紅書及小紅書內容作者的投訴,發現在大眾點評平臺上出現大量未經授權的小紅書賬戶及內容,接到投訴後采取相關技術措施,在7月27日,完成所有內容排查與全部清理下線,並通過技術手段確保該類問題不再出現。

大眾點評方面稱:“經調查,該事件發生是因為大眾點評新上線試運營的推薦欄目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對相關內容進行了違規轉載。”

“類似的侵權也沒辦法,搬運內容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幹過,打官司很麻煩,因為就算證明了抄襲也很難證明損失。”一位投資了大眾點評的投資界人士表示,“大眾點評上的內容適用於避風港原則,也就是說,平臺對用戶上傳的內容不用負責,申訴的話刪除內容就夠了。”

“避風港”原則是指在發生著作權侵權案件時,當ISP(網絡服務提供商)只提供空間服務,並不制作網頁內容,如果ISP被告知侵權,則有刪除的義務,否則就被視為侵權。如果侵權內容既不在ISP的服務器上存儲,又沒有被告知哪些內容應該刪除,則ISP不承擔侵權責任。後來避風港原則也被應用在搜索引擎、網絡存儲等方面。但“避風港規則”也因此變成了搜索網站和分享網站的“安全港”,甚至演變成某些網站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擋箭牌——“先侵權、等通知;不通知、不負責;你通知、我刪除、我免責”。

知識產權資深人士張耀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眾點評平臺上用於轉載小紅書內容的賬號如果都是大眾點評的盜用行為,顯然構成不正當競爭。”

張耀東表示,大眾點評如果完全照搬照抄小紅書客戶的信息,如客戶名字、頭像、發表內容,顯然屬於不當使用,有侵犯複制權、姓名權、肖像權的嫌疑;如果有篡改相關評論內容的情況,還有可能涉嫌侵犯了相關客戶的作品修改權和作品完整權。

小紅書於2013年成立,創立之初只是一個互聯網社區,用戶用到好的產品就會在這里寫筆記,分享使用體驗。

在小紅書社區,用戶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筆記的分享記錄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生活。因為常常有人留言追問,哪里可以買到這些好產品?小紅書順勢開通了電商平臺。公司官網顯示,其用戶數量接近1億人。

“小紅書為創建、收集、維護用戶賬戶及其內容付出了經營成本,而用戶內容又為小紅書提供了商業利益,這種利益應該受到專屬保護。”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賈路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688

[转载]地方门户网站营销:提升广告ROI的五个途径

1 : GS(14)@2010-10-17 14:17:4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a9deb0100lugs.html

地方门户网站在商务销售环节,已经和即将面临广告的ROI问题。广告的ROI就是广告的投资回报比,我们的客户已经逐步学会评测广告的实效,大商家谈指标,小商家谈结果。ROI不能提升,续签就没有希望。  分析广告主在地方门户网站的投放顾虑,不外乎以下2点:
  1、地方门户网站的广告精准度问题。垂直门户看起来很精准,而地方门户网站看似很不精准。于是,ROI成为能说的清问题的办法。
  2、ROI是广告主的老板考核营销团队的指标。ROI看起来那么美好,用于考核营销团队,再恰当不过。
  广告的ROI指标,对广告主是天使,对网站是魔鬼。那么,地方门户网站如何战胜ROI呢?
  一、构建垂直频道,树立专业形象。
  对于大行业的垂直化运营,是解决广告主营销精准性顾虑的手段,也是深度挖掘流量价值的手段。流量经行业分类、专业信息过滤,变得精准纯净,符合广告主的投放意愿。同时,专业化的深度运营,也有利于为网友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不过,需要有如下两大条件方可考虑垂直化运营:
  ·市场具有足够的空间。未来的想象空间要足以支撑投入,必须具有远大的前景。
  ·具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二、合理的通道使用,盘活网站流量资源。
  每一个PV都可能具有价值,每一个IP背后都可能是真实的消费客户。必须学会利用网站的每一个通道,学会通过技术升级将流量转化为价值。
  通道无外乎这些:
  ·首页广告位。位置显著,流量高,代价大。大广告主喜欢,小广告主用不起。
  ·首页资讯文字链。嵌入式广告的最佳位置。
  ·各种内页、详细页。不精准,但是量很大,集腋成裘。
  ·论坛读帖页、内页。
  三、在广告设计上下功夫,设计多种方案,监测不同方案的流量结果。
  我们必须认识到,好的设计对于结果影响巨大。专业的媒体公司对于大型门户网站的广告监测都是以小时为单位的。设计多套不同方案的广告,实时监测结果,对于ROI的提升有很大价值。
  不同人群、不同时段、不同位置对于设计都有苛刻的要求。
  好的设计是什么?点击率、转化率高的就是好广告!
  四、用活动促进转化率的提升。
  地方门户网站的社区资源是无尽的宝藏。通过社区互动,线上、线下活动可以有效促进ROI的提升。地方门户网站的许多业务都是本地化、定制化的业务,很难在线即时交易。因此,通过活动转化资源,是线上广告的有效补充方式。
  踩楼、秒杀都是很好很简单的线上活动方式。而各种团购、课堂、直通车活动则很好地将线上流量在线下兑现为实际消费与实际消费体验。
  五、站外推广技术的应用。
  各种站外推广手段是流量的有效补充。一些早期团购网在异常艰难的岁月里为我们总结出许多古老的推广技法。将这些极为草根的手法与互联网专业技术融合,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这类手法是:站外发帖、邮件营销、QQ群营销、事件营销。最高端的自然是传说中的病毒式营销——事件营销。
  回到推广的本意,一切运营与销售的目的都是集聚网站的流量资源,塑造网站的影响力。因此,谨记:从线上来,到线上去。(文/梦里秦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82

轉載│陳日君呼籲撤退全文

1 : GS(14)@2014-10-05 15:28:52

http://www.post852.com/%E8%BD%89 ... %E5%85%A8%E6%96%87/

(編按:隨時間愈來愈接近梁振英要明早回復港島區交通及政總通道暢通,令人更擔心梁振英會決心暴力清場,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發表聲明,呼籲在各據點留守的市民撤退,保存實力,有需要時再回。來)

陳日君呼籲撤退全文如下:

我想同學們和三子在這次大會上再次肯定了這次人民運動的特性:不是革命,不是暴力抗爭,是和平的公民抗命。因為在長期沒有對話的機會的情形下,我們祇能以稍為激進的方式,引起大眾市民的支持,以能和政府以平等的身份對話,為爭取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給與我們的權利:一個真普選。

在這個時刻我們對過去的行動可以作一個滿意的結論。

政府無視我們雖沒有法律效力的「公投」,無視七月一日空前的大遊行。政府對政改諮詢做了一個不信不實的結論,特首向中央做了一個誤導的報告,中央作了一個決定甚至超越他們自己定下的程序。

我們的反應非常理性。學生們舉行了不罷學的罷課,得到校方和學者的支持。他們做了一個極有象徵意義而絕無破壞性的行動:佔領「人民廣場」。

政府乘機鎮壓。無罪的青年被拘捕,圍在旗杆下的青年被虐待、被侮辱。全港的青年和市民終於忿怒了。他們的參與使佔中三子的計劃提前完成了,並遠遠超過他們的期待。

政府沒有醒悟,以為催淚彈能嚇退和平抗議的市民,全世界都看到香港人的質素:勇敢又克制。美麗的香港人萬歲!

為濫用暴力還沒有人出來認罪道歉。還有人說了一大堆火上加油的話,我們還是堅忍著,要求和平的對話。

最後似乎答應有對話了,但接著來的還是一些似乎已為對話預設結論的話。更使我們擔憂的是惡勢力出現了,執法者似乎不能保證和平市民的安全。

青年們,你們是我們的希望,不要白白犧牲你們中的任何一位。兵法中有進有退。我認為是時候我們退守了。保存我們的實力,適合的時候,祇要同學們和三子召叫,我們都會回來。

有人說拿破崙是一位大將軍,因為他睡得好。你們需要休息了,大家需要休息了。撤退吧!你們的校長、教授、同學、戰友都會支持你們的決定。

時間還長,我們的目標清晰:「真普選」,我們的方法是和平,我們的一切行動出於愛,愛我們的兄弟,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城市,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珍惜我們的理想,我們珍惜我們擁有的價值:真理、公義、愛、愛、愛!

我們為這一切準備付出一切,我們不甘心做奴隸!沉著氣,奮鬥到底!

(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