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俞敏洪:我眼中“來自另一個星球”的90後00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28/163821.shtml

俞敏洪:我眼中“來自另一個星球”的90後00後
老俞閑話 老俞閑話

俞敏洪:我眼中“來自另一個星球”的90後00後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時代使命。

來源 | 老俞閑話(ID:laoyuxianhua)

 作者 | 俞敏洪

問題:俞老師好,我們一直都在說60後、70後、80後 、90後,基本上60、70、80後是在中國社會從貧窮走向富有中走出來的。但到了90後和00後,他們明顯跟前輩們不太一樣,生活過得更加輕松、自如。 請問您對90後、00後是如何看待的?

男孩

生命就是代代相傳的過程。我們永遠阻擋不了時間的前行,我們也阻擋不了每一代人變得成熟和走向衰老。我是60後,已經50多歲了,我的孩子是90後和00後。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每一代人又都有每一代人的時代特征。

常常有人說90後、00後生活真輕松,我們創造了社會財富,經歷了很多動蕩,但讓後一代人享受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其實,我認為人類本來就應該這樣的。前一代人就是為了後一代人更加幸福而努力的。否則,我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麽?父母都希望子女幸福的。

上一代人希望下一代人比自己做的更好,否則這個社會也就不可能變得越來越好。其實並沒有哪一代人比另一代人過得更好這樣一種說法。我們認為90後、00後比我們過得更好,但可能只是從表面的物質生活、高科技享受等方面來說的。人生除了這些表面的東西以外,還有很多深刻的東西。例如,一個人的成熟度,對社會的理解,人生經歷等,加起來才構成一個完整的人。

像我這樣的60後,從小生活在很苦逼的環境中,青年和中年遇到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斷有各種事情出現,也常常讓我們無所適從。但在這樣的一種時代變革中,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智慧和人生經驗。我們可以用這些智慧和經驗來幫助後幾代人的成長,並且我們也會覺得為這個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年輕人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時代使命。60後、70後的時代使命明顯與90後、00後是不一樣的。60後、70後的時代使命可能是推動著中國從一個舊時代走向一個新時代。而90後、00後,則是在這一新時代中將中國推向一個更加全球化、世界化的時代。

中國代與代之間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代溝也非常嚴重。60後理解90後、00後有一定的困難。原因非常簡單,他們生長的環境、語言體系、交往規則、對文化傳統的繼承都與我們老一代是非常非常不一樣的。這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所寫的九斤老太的故事:九斤老太會說一代不如一代。當然,60後大部分人不會覺得90後、00後跟我們相比是一代不如一代。但依然有一些人覺得新生代遠遠不如我們那一代的。

年輕

兩代人好像是來自於兩個星球,主要是由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種原因,傳統的斷裂。中國的傳統斷裂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五四運動以後,中國跟過去舊的封建社會傳統徹底告別。不過,從這時起一直到解放前,老百姓還是保留了日常生活中舊的道德水準和行為特征。解放後,經過一系列沖擊,中國人傳統的行為特征、道德體系出現了崩盤。今天的社會,60後、70後的人由於跟過去老一代人一起生活在比較封閉的環境之下,還是繼承了一些中國傳統的道德情操和行為體系。

但新一代人,尤其是90後、00後,他們已經完全出生在新時代,對過去中國傳統中應該維持的那種行為特征完全沒有了解,而且家庭也不傳遞這樣的特征。例如,吃飯的時候必須是老人先上桌,小孩原則上不能上桌吃飯,不能先動筷子,或者吃飯的時候嘴巴絕對不能響,不能搶桌上的好東西吃等等這樣的行為在90後、00後看來不用必須遵守。

第二個原因,文化沖擊帶來的代溝。我們老一代人實際上還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性,而新一代人迅速被西方的文化沖擊。他們出生在中國已經全面擁抱西方文化的環境下。現在的孩子們出去吃飯大多數都會是AA制,而在60後、70後看來這是對個人的一種侮辱。這是文化沖擊所帶來的不同。文化沖擊,帶來了行為體系不同、對事情的理解的不同和立場的不同。

小孩

第三個原因,社會轉型。我小的時候,中國還是個農業社會,後來逐漸轉化成了一個工業社會、商業社會。現在中國的城市人口已經占到總人口的一半以上(接近60%)。大部分的90後、00後,尤其是有影響力的90後、00後,都是從小出生在這樣的城市中,所以對農業社會、對中國的封閉形態已經完全沒有概念了。

盡管中國部分意義上還帶有一定的封閉性,但整體上已經是開放型社會了。社會轉型過程中所帶來的混亂,在過去40年中已經逐漸過去了。這就意味著90後、00後出生的時候,他們實際上面對的是一個逐漸開始變得有秩序的新型社會。所以,讓他們來理解老一代人對於社會的看法是不容易的。

90後、00後是比較幸運的一代人,因為他們身上的負擔很輕。他們出生在新時代,既沒有傳統的負擔,也沒有中國轉型混亂的現實帶來的迷茫,更沒有思想上限制的負擔。他們一出生,就生活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生活中。高科技所帶來的生活享受,使他們能夠更直接、更加無障礙的與時代對接。他們在使用電腦、手機方面,與我們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概念上。我們將它們當作一種外在的工具使用,而90後、00後卻把它們當作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使用。

90後、00後出生的時候中國相對比較繁榮。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從小並沒有吃過真正物質上的苦,通常又都是獨生子女,比較容易被父母所呵護。因此,說是在糖水中長大的一代也不為過。但這樣的成長也有很大的不足。

我們都知道生活不可承受之輕,他們從小沒有太多的生命負擔,以致生命有種輕飄飄的感覺。他們的成長是比較晚熟的,甚至未來一輩子都不一定會成熟。我們常常看到90後到了20歲左右,思想還比較幼稚,對於社會的了解也非常有限,通常比較沈溺在自己個人主義色彩中。這意味著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利用中國當前大發展的機會來深刻地了解這個時代,而只是變成了這個時代的浮萍,隨風飄蕩。

當然,不論是90後、00後有什麽樣的問題,他們畢竟是新的一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新一代的成長中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希望後一代永遠比前一代好,而且這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毛澤東曾經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到底是你們的。你們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

化妝

面對年輕人這樣的八九點鐘的太陽,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他們未來一定會創造世界和統治世界的,因為這是不可轉移的規律。作為我們這樣年齡比較大的人一定要學會兩點:

第一,要學會真誠地支持和幫助年輕人成長。這種支持和幫助不是指手畫腳,不是罵罵咧咧,不是表達對年輕人的負面看法,而是從本質上幫助年輕人更快成熟,更加深入社會,使年輕人能夠更快成長。我個人的使命就是通過自己的資源、學識不斷幫助年輕人成長。當然,年輕人接不接受是一回事,這涉及到了我幫助年輕人的方式、方法問題。

第二,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我們已經為世界創造了財富,並且自己也積累了一定的人生經驗。我們就要學會享受這個世界,不要過多關註年輕人的缺陷,要看到年輕人朝氣蓬勃的一面。我們要學會用自己已經創造的東西來享受這個世界上的精彩。年紀大的人,通常來說都會越來越走向封閉。但我認為一個年齡成熟的人,只有不斷地走向開放,才能夠過上一種自如的、不後悔的生活。

90後 00後 年輕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492

00後報告:每一臺你想爭搶的手機上,至少有20個娛樂APP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6/164300.shtml

00後報告:每一臺你想爭搶的手機上,至少有20個娛樂APP
鄭潔瑤 鄭潔瑤

00後報告:每一臺你想爭搶的手機上,至少有20個娛樂APP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00後即將登場。這個即將成年並步入大學的群體,會逐漸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主流用戶,亦是未來品牌商們爭搶的對象。

來源 | 界面(ID:wowjiemian)

作者 | 鄭潔瑤

在去年12月舉行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嗶哩嗶哩的董事長陳睿用一句“95後和00後的人文素養普遍好於80後、70後”喚醒了在場所有昏昏欲睡的人們。不僅媒體把這句當做標題,微博和知乎也就這個話題展開了大量的口水仗。

“陳睿只是用這樣的說法去討好B站的核心用戶罷了。”有人傾向於用“生意口”這樣的詞匯來解讀這次發言。

畢竟,在同一場演講中,他也提到了,“在我們1億的活躍用戶里邊,25歲以上的用戶不到10%,我們大量的用戶應該是90後、95後以及00後的用戶。”

1

在中國,像B站這樣將95後及00後看做核心受眾的互聯網創業項目不在少數,畢竟,這兩個年代的用戶加起來也有將近2.5億,占中國總人口的17%。最大的95後已經22歲,最大的00後也已經17歲,很快他們就將步入社會,步入大學,消費能力也會有一次新的提升。

對於80後甚至90後來說,一個殘酷的現實是:00後即將登場。這個馬上成年並將步入大學的群體,會逐漸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主流用戶,亦是未來品牌商們爭搶的對象——正如當初它們對待自己一樣。

另一方面,隨著大城市和傳統網民用戶群增長空間觸頂,中國的互聯網也走入了精耕老用戶的存量階段。看上去,如果說還有哪里有進攻空間的話,以泛二次元行業為代表的新生代細分用戶群就是其中最容易切入的一個戰場。

不僅創業者們找準了機會在向垂直領域進發,巨頭們也都在積極布局,A站和B站的背後就分別站著阿里和騰訊、BAT之外,網易也在積極布局,網易動漫不久前就斥巨資引入了漫威的12部作品。

一時間,00後指向的產品成為了資本都願意花時間聊一聊的產品,根據數娛夢工廠的資料統計,整個2016年,中國二次元領域共計完成了77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達24.5億元。

但盡管如此,泛二次元領域的多數融資還是處於種子輪或pre-A輪,數額相對較少。

初心資本的投資經理王欣告訴界面新聞記者,“2016年二次元領域的融資頭部效應依舊明顯,擁有巨頭扶持的企業發展迅速,其他擁有內容能力的企業也較易拿到融資,但就整個大盤來說,還是小巫見大巫,離爆發還有一段距離。”

一個普遍的誤解是,好像抓住了二次元,就能抓住所有的00後。

“00後是互聯網的常駐民,他們更加挑剔也更加喜新厭舊,這給創業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但隨著這批00後逐漸成為互聯網的主流消費者,那些陪伴他們成長的企業的發展空間和成長張力也是不容小覷的。一旦你的產品讓這些00後產生了‘陪伴感’和‘歸屬感’,那他們所展現的活躍程度和消費意願都會極強。”

在王欣看來,00後的市場其實可以很大,不用只盯著二次元,最重要的是給他們陪伴感。

願意嘗新又喜新厭舊

半年前,記者通過微博認識了來自南昌的高二學生小顧(化名)。她今年16歲,在一所外國語學校就讀,因為這所學校的保送制度,小顧在高二的時候就已經提前進入了高三的狀態。

“我每天6點鐘就得起床,因為要上早自習。”

“上學前會玩手機嗎?”我問。

“起床之後一般會刷刷微博,上學的路上也會用網易雲音樂聽歌,周四我會起早一點,因為那天有《朝花惜時》的更新。”

《朝花惜時》是快看漫畫上正在連載的一部國產漫畫,每周四早上6點更新。據快看漫畫的公關總監肖成說,早上6點-7點是快看在工作日里用戶活躍的最高峰時段。“老用戶一般都會第一時間追更新”。

上學的時間由於課業緊張,小顧通常不會長時間的玩手機,“但我們通常會把QQ打開掛在那里,下課後無聊就刷刷空間。” 

2

按小顧的說法,班里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用QQ,“但微信也有在用,因為班級群就是微信的,而且和爸媽聯系也是用微信。”至於原因,她有點說不清,“可能因為大家都用QQ吧,沒準上了大學就都換成微信了,但我覺得QQ比微信有意思一點,有很多興趣群可以加。”

根據騰訊的一則調查報告,按醒著的16個小時計算,00後平均每40分鐘就要打開一次社交App,平均每次登陸兩分鐘。

當我拿這個數據去向小顧求證的時候,她覺得和自己的情況差不多,“有時候為了不玩手機,會在考試前把所有和學習無關的App都刪掉,但我接受不了我媽沒收我手機,完全沒法想象沒有手機的日子。我想只要學習成績不下降,我媽就不會管我。”

在小顧的手機里,和學習有關的App占了整整一個文件夾,包括有道詞典、作業幫、小猿搜題、扇貝單詞還有英語趣配音。

“對我們這些保送生來說,英語是最重要的,像英語趣配音這種軟件還是挺好的,你之前是不是覺得我學習不努力呀?其實我很努力的,我想考浙大的。”

在和小顧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面對學習,她的態度非常理性,雖然她也會追星,看少女漫畫,但她自認這些只是調劑壓力的一種“寄情”,學習還是最重要的。她會盡量選擇碎片化的娛樂方式,一旦周末長時間的把時間荒廢在屏幕前就會覺得焦慮。

“高一的時候我還看美劇的,現在只允許自己去B站看看短視頻,像快看這種,一話漫畫看完也就5分鐘。”

其實不止是小顧,整個00後群體的App使用習慣都已經變得越來越碎片。肖成也同意這一點,他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快看對用戶需求最根本的判斷,就是他們需要更大信息量且更抓人的閱讀,且每次閱讀都要是碎片的,輕度的。

3

“現在的00後,手機上至少都有20個休閑娛樂類App,這個數據是遠高於大盤平均值的,在擁有這麽多選擇的情況下,想要讓他們對產品忠心需要費一點功夫。但一旦用戶對軟件產生了依賴,她的打開頻次就會變高,那麽這些碎片的時間加起來也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QM的數據,一個典型的25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平均每天要在快看漫畫上要花費40分鐘。作為對比,今日頭條的人均停留時長是76分鐘,Snapchat則是30分鐘。

快看漫畫的CEO陳安妮今年25歲,是一個典型的90後創業者,在創辦快看漫畫之前,她已經靠《安妮和王小明》系列作品在微博上積累了1000萬粉絲。作為一個曾經的網紅,陳安妮自認自己是懂年輕人喜歡什麽的。

“很多人說快看上有很多瑪麗蘇,我一點也不避諱,因為瑪麗蘇題材是永恒的。對於快看而言,怎麽用故事和設定把這些基本元素包裝得更受年輕人喜歡才是更重要的工作。”

小顧正在追的《朝花惜時》就是一部典型的瑪麗蘇題材漫畫,畫風清新,人設鮮明。“我們的漫畫都是彩色的,封面人物一定要是高顏值,人設也不能落入俗套。”陳安妮說。

兩年半的時間,快看走出來了,但其實還是有大量的應用在火過一小段之後就消聲覓跡了。涉足00後這個群體會很容易給企業一種錯覺:“我是被喜歡的”。

事實上,根據初心資本的調查,00後下載“非著名”App(即Top1000以外)的意願是其他年齡人群的1.3倍,他們是最愛嘗新的一群人,但同時他們也是最喜新厭舊的一群人。

按小顧的說法,像她一樣在終考之前卸載一批軟件的同學不在少數,但考完她們通常都會重新下載一批新的軟件,只是這時候,使用感一般的軟件就會被新的小眾軟件替代了。

當孩子們走進了考場,那些被孩子們突擊刪掉了的休閑娛樂類App又何嘗不是在惴惴不安地等待著“考官”的裁決呢。

在王者榮耀上每個月要花200元

小顧班上的男孩子,幾乎全部都在玩王者榮耀。

“我同桌,每個月光買皮膚和英雄就要花200。”

“那你們每個月的零花錢能有多少?”我問。

“不一定,我的話,一般情況下是500,我估計我同桌一個月能有1000元。”

隨著中國經濟數十年的增長,00後的消費能力已不容小覷。並且與他們前輩不同的是,00後們對自己的興趣愛好非常舍得花錢,尤其是在一些遊戲、動漫,或是追星的領域。小顧班上有愛好動漫的同學,一年去1-2次動漫展,單次花費就能達到3000元。

4

而且,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00後對於線上支付和金融也並不陌生。在消費層面,不少低齡用戶已經開始使用消費分期的方式來付款。來自京東的數據也表明,在京東白條用戶中,15歲至18歲用戶的占比在2014年和2016年兩年間增長了18倍。

但這並不意味著瞄準00後的創業項目就此一帆風順。與此相反的是,它們往往難以找到跨越商業化的門檻,究其原因還是用戶接受度的問題。

無論是B站還是快看漫畫,其崛起其實都有賴於創業初期免費和免廣告等優惠政策,免費自然是為了降低用戶使用的門檻,但在用戶已經習慣了平臺免費之後,未來平臺無論是想要加廣告、加會員、或是推付費閱讀,都很容易引起用戶的反彈。

過去的2016年可以說是B站商業化探索最頻繁的一個階段,平臺在短短的一年間就開展了包括大會員、遊戲聯運、線下活動,衍生周邊產品以及旅遊項目等諸多業務,但目前看來,進展並不順利,不僅貼片廣告引發了用戶抗議,付費會員計劃也最終告吹。在一次公開講話中陳睿表示,B站直到目前也沒有盈利。

快看也在推付費內容,但做得非常隱晦,肖成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我們現在是把付費內容放在了主頁信息流的最下面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一個是付費搶先看未上線內容,一個是KK幣專區,也就是類似網文那種看過幾章再要求付費的模式。”

“沒有大規模付費主要還是要先看看用戶的接受程度。”肖成說。

盡管內容方面很難推動付費,但周邊卻仍然是一個好生意。打開嗶哩嗶哩天貓官方旗艦店,共計63件產品,銷量最高的是售價233.33件的動漫福袋,售出了5528件——也就是說,光這一件產品就為B站帶來了130萬元的收入。

肖成證實了這個現象,“快看漫畫每次上線周邊產品,都會在幾小時內被一搶而空。”

“圈子幹凈”

我問小顧:“你為什麽會喜歡王者榮耀?”

她的回答很簡單:“因為大家都在玩兒啊。”

對於00後來說,王者榮耀承載的更多的是社交功能。線上可以一起“開黑”,線下可以一起聊天。“不玩王者榮耀的話很容易插不上大家的話題”。

社交遊戲化和遊戲社交化是現在針對00後產品的一種普遍策略,王者榮耀和歡樂狼人殺,無一例外都具有超強的社交屬性。

00後的社交不能太赤裸裸,得想讓他們先玩點什麽。相比其他群體,00後的生活通常只有學校和家的兩點一線,這樣的無聊會讓他們異常渴望在網絡上進行一些脫離日常的表達。在社交上,他們的需求也較其他年齡層的人更感性。

“擴列”是00後的黑話,即擴充好友列表,等同於交新朋友的意思。如果你在百度貼吧搜索“擴列”,大概會得到相關貼吧帖子8萬余篇。這些帖子的主人通常都會用幾十個標簽來形容自己,以此來加快找到具有相同標簽的“同好”。

很多人都覺得00後是抗拒被貼標簽的,但其實他們只是不想變成“大眾”,無數的標簽可以讓他們成為一個旗幟更加鮮明的“自己”。更何況,標簽越多,篩選標準也就越多,也就更能保證“圈子幹凈”。

“圈子幹凈”是另一個00後經常會使用的黑話,它指的是不隨便添加陌生人,只認識和自己有社會關系的半熟人,或是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同好”。

小顧告訴我,“微博主要是用來認識同好的,QQ一般都只加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當然QQ群也是一個認識陌生人的渠道,我也有幾個群是通過微博轉到QQ的。”

小顧的圈子並不多,她只加過一個陳偉霆的粉絲群,一個小說群,以及一個手帳群。“我們班只有我一個人玩手賬,有時候畫了一頁滿意的作品,就會發到群里去,群里也會定期組織一些團購”。

5

00後喜歡在一個個小圈子里找到一種歸屬感,而圈子的幹凈則降低了他們表達的門檻。

在網絡上表達對00後來說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隨便打開快看漫畫的一部作品,底下的評論都有至少上萬,仔細觀察那些評論,幾乎每個前排評論下面都會有跟帖,聊天,甚至是吵架,00後的表達無處不在,他們喜歡信息欄出現新提示的感覺,這讓他們一瞬間脫離了日常生活的無聊。

當然,針對00後的社交與表達的需求,也有不少公司選擇通過改變社交產品的機制從而減少它們認識和破冰的難度。

美圖公司旗下的閃聊一開始主打的是趣味聊天,但不久前,產品全面改版,引入了現在在00後圈子里非常流行的語C玩法。

語C,全稱語言Cosplay,2004年左右興起於貼吧。其實語C和我們所熟悉的Cosplay一樣,都是一種角色扮演,只不過方式是用文字來描寫角色的外貌、動作、神態、語言、心理以及周圍環境等。

這種文字,語Cer稱之為“戲”。所還原的角色稱為“皮”,練習還原一個角色稱為“磨皮”,還原度稱為“氣”。早期的戲都將除角色的語言之外的文字描寫放在各種括號里,括號稱為“套”。

所以,不是這個圈子的人,進去後可能根本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麽。

這也是閃聊App團隊所擔心的,外面用戶的使用門檻極高,語C用戶又講究圈子純凈。短期內,想來用戶也難以達到顯著的突破了。

而閃聊也並不是第一個用語C來突破社交的App,最早面向大眾的語C類產品應該是來自武漢的名人朋友圈。這是一款參考了微信朋友圈形式進行掛“皮”社交的軟件。進入註冊後先要選擇一個扮演的角色,之後就可以用該角色在朋友圈發布消息,其他人可以點贊也可以評論,但是都是用所扮演角色在朋友圈進行互動。

因為玩法設置,名人朋友圈吸引了大量的語C圈人士從貼吧轉移到這里,但COO張宏宇卻並不認為名朋是一款專為語Cer而做的軟件,“我們產品的核心還是在於降低社交破冰的難度,落腳點在社交。”

畢竟,一款社交產品的核心KPI還是在用戶數量,小而美可以獲得口碑,卻無法獲得長遠的發展和資本的青睞。市面上其他語C產品,包括語C圈還有語戲,都因為太過垂直而無法正常的商業化,名朋還是希望能夠通過產品的設置,讓名朋成為一個00後愛用的社交產品,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語C產品。

小顧的手機里也下了名人朋友圈,但她並不玩語C,下這個軟件只是為了追星,最近陳偉霆的《醉玲瓏》上線了,雖然她沒看,但每次以“陳偉霆”的身份發圈,都會有好多“劉詩詩”在下面點贊。“還挺有意思的吧。”小顧說。

現在是小顧高二最後一個暑假,下個學期一開學,她就要面臨保送考試的初試。如果一切順利,明年的這個時候,小顧就是一個準大學生了,或許再過五年,她就會和你坐在同一間辦公室里。

00後也會長大,他們和我們也沒什麽不同。如果用互聯網的角度去看待,他們就是最挑剔的產品體驗官。

“人們總覺得00後還是小學生,但麻煩你幫我強調一下,我已經16歲了。”這是小顧對我最後的要求。

00後 社交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254

現在的00後創業真的合適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7/165017.shtml

現在的00後創業真的合適嗎
王利芬 王利芬

現在的00後創業真的合適嗎

光靠年輕的一腔熱血和躊躇滿誌,是遠遠不夠的。

來源 | 王利芬(ID:wanglifen2014)

文 | 優米工作室

“一些三四十歲的老一輩企業家,他們就沒辦法了解互聯網。”一位叫李昕澤,今年17歲CEO在一段采訪視頻中發表著這樣紮心的言論。“00後CEO”隨即登上熱搜榜。就連雷軍這樣的早已財務自由、創辦了龐大的小米商業帝國的企業家都感到壓力山大。

0 (1)

創業的話題在任何時候都不缺乏關註。無論是現在的中國第一個00後CEO”還是前幾年賺足大眾眼球的90後創業者馬佳佳、余佳文,都以年輕創業者的身份撥弄著大眾的情緒。畢竟所有國人都希望有一個像比爾蓋茨一樣的年輕CEO誕生在中國。

當年那些被追捧的90後創業者

那年大學剛畢業的馬佳佳以一家創意情趣用品店,首次用健康陽光的形象詮釋了原本晦澀隱秘的行業,一度成為媒體關註的焦點。公眾場合下毫不避諱敏感話題,這樣馬佳佳帶上了許多標簽。可是如今再提到馬佳佳,似乎蒼白了很多,這就像是臺風吹過,海面又恢複了平靜。Powerful的關閉,給馬佳佳帶來了很多的思考和認識,短暫的離開公眾視線後,去年一個新的產品“嗨嗎科技”上線了,這是一款主打女性社區的App。但是這款產品如今也沒有和用戶擦出新的“火花”。

繼馬佳佳之後的余佳文也在大學校園風靡一時。作為“超級課程表”的創始人,還沒走出大學的校門就拿到了千萬美元的融資,還獲得了阿里巴巴的風投。現在提起銷聲匿跡了的余佳文,有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超級課程表雖然還在運營,也在上新內容,但是用戶體驗還是止步不前,也沒有了當時的風光。

那麽,現在的00後適合創業嗎? 

以馬佳佳和余佳文為代表的90後創業者們當時也是風光無兩,而現在從大眾的視線里消失。時間推移,00後的迅速成長,讓媒體和輿論的焦點轉移到了00後創業上。但現在的00後們真的適合創業嗎?

不得不說,每一代的年輕人都有有膽識,有想法,敢想敢幹。這是年輕的資本。他們會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去努力,去拼搏。而且現在的新生代都是伴隨著互聯網一起成長的,他們也因此有更好的互聯網嗅覺,對互聯網發展有自己敏銳的觀察。

但也正是因為年輕,他們缺乏專業性和經驗。成長的經歷和接受的教育中,沒能教給他們獨立思考精神和獨立判斷精神;而且沒有實際的社會工作經驗,讓新生代缺乏科學合理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

要知道,馬雲之所以能做成阿里巴巴,並非是運氣,而是他前面幾次不成功的創業經驗,為他積累了很多的實戰的方論方法。

創業是一個綜合要求很高的事情,光靠年輕的一腔熱血和躊躇滿誌,是遠遠不夠的。

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已經脫離了狂熱,商業開始回歸到它的本質:經驗和專業,遠比年齡重要。作為新一代的創業者,積累經驗,開拓眼界,腳踏實地的一步步走。

崇才科技 Powerful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87

曾被雷軍點贊的00後CEO回國融資:沒錢發工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3/166137.shtml

曾被雷軍點贊的00後CEO回國融資:沒錢發工資!
TechWeb TechWeb

曾被雷軍點贊的00後CEO回國融資:沒錢發工資!

江山代有才人出,對於李昕澤的團隊,你們怎麽看?

在今年九月,一則“00後當上CEO”的相關視頻在微博迅速走紅,引起不少媒體的關註。這位少年CEO名叫李昕澤,在其還未滿18歲時創立了崇才科技,除了網站的開發,APP、遊戲模組、電腦系統等方面均有“探索”。其“員工”均為00後,目前擁有300多人,且均沒有工資 。而他的媽媽肖培則為法定代表人。

他曾透露,被自己的同學稱為“未來的馬雲”。此前在采訪中,他表現得頗為自信,談吐上也給人一種“小大人”的印象。

他曾在采訪中說:“可能三四十歲的老一輩企業家,他們已經沒辦法了解互聯網了,因為他們都老了,這時候,我們又了解互聯網,又跟他們一些觀念上比較相同,所以說我們可能在這方面更吃香一點。”

在這段采訪視頻走紅網絡之後,就連小米創始人雷軍也曾在微博感慨:“作為老老老一輩企業家,我個人覺得壓力山大!長江後浪推前浪,世界未來一定屬於00後,加油!”

他還曾自信的說道:“2015年他就有一個承諾,要把公司帶到和阿里巴巴一樣,有媒體采訪,有融資,各個峰會上都有亮相。”

微信圖片_20171123142422

不過這麽小就創辦公司做起了CEO,自然會有不少的質疑聲。網友也戲稱他“很認真的在過家家”。

“但沒辦法,我就是這麽小就當了CEO,他們質疑也沒辦法。”李昕澤非常自信,這是在他初步走紅網絡時,不少人心中的感受。

後來有網友曝出,李昕澤公司的產品涉嫌抄襲 GitHub 上的開源項目。並被原作者指責其素材圖都不會換,連抄襲都不夠格,簡直是 " 赤裸裸的複制 "。面對質疑,李昕澤當時回應稱,“自己的公司產品的確有使用他的部分源碼,當時他也的確允許我們使用,我現在正在找聊天記錄。”

而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創業者之一,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也曾在微博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稱 “17歲的孩子,無知無畏,狂妄自大,做的東西沒創新也沒特別的,一幹媒體成年人就是圍觀看熱鬧,不知道點醒他,推波助瀾讓孩子真以為自己很牛心態膨脹,對孩子毫無幫助,也害了孩子。”

微信圖片_20171123142428

而近日,曾在采訪中表示要出國學習哲學的李昕澤回國了。根據紅星新聞對其的采訪報道來看,他回來是想要將自己創業的故事拍攝成為一個微電影。並且約了一些投資人。

根據紅星新聞報道,李昕澤在和投資人見面時候出現了一個較為尷尬的事兒,當他掏出手機打開網頁向投資人預演時跳出來的卻是兩個諷刺他抄襲和負面評論的網站。

李昕澤對此事也沒有感到羞恥和不安,他表示“事情已經發生,往下接著聊自己公司的理念和文化,說點兒投資人想聽的就行了。”

那位投資人也向紅星新聞總結了對這個年輕人的印象“把商業環境看得比較簡單,缺乏經驗,但是如果不放棄未來應該還是可以的”。

根據紅星新聞報道,在外界擔心李昕澤以後是否會出現賈躍亭面臨的問題時,李昕澤稱:“我們是不一樣的。”

除此之外,當年也是紅極一時,獲得千萬融資卻最終失敗的“神奇百貨”95後創辦人王凱歆曾發布一條微博,稱“對比了一下,比我當年還不靠譜。”(傳送門:曾年僅17歲就融資2000萬卻破產的“神奇百貨少女CEO”竟然幹這種事!嚇到了)

微信圖片_20171123142433

比較有意思的是,李昕澤隨即轉發了此條微博並表示:“畢竟不是誰都是梳個殺馬特發型上節目嘩眾取寵取得融資的,所以說還是大姐牛,炒作這方面我比不了。”

微信圖片_20171123142437

對於突然走紅網絡的00後CEO,也有人質疑這根本就是一場“老套路”的炒作,最終將走向不了了之的失敗。某些“豪言壯誌”確實能夠帶來一定的關註度。但如果沒有好的產品,沒有健康的運營模式,沒有一個成熟的團隊,這些熱潮過後,註定也只剩下失敗了。

而自信、從容、有想法自然是件好事兒,但更應該用在如何將自己的產品打造得更出色,更為用戶著想。而不是在準備不充足的情況下說出眾多“空頭支票”的話。江山代有才人出,對於李昕澤的團隊,你們怎麽看?

00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33

00後CEO懟大叔阿姨走紅,為何鐘愛少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8/0107/166806.shtml

00後CEO懟大叔阿姨走紅,為何鐘愛少年?
師天浩 師天浩

00後CEO懟大叔阿姨走紅,為何鐘愛少年?

在90後創業明星如流星般興起再破滅,這股妖風終於刮向未成年

就在上一波90後創業神話破滅不久,年初一位00後CEO因《放學別走》節目上一番偏激的言論走紅。這位名為喻言的女CEO年僅16歲,於2016年4月成立廣州諾亞科技有限公司,並在同年獲得當當網CEO李國慶100萬投資,那時諾亞大陸的估值就達到了1250萬元。在90後創業明星如流星般興起再破滅,這股妖風終於刮向未成年,屬於00後的創業造星潮或許就此開始。

微信圖片_20180107093121

靠“驚世駭俗”走紅的少年CEO們

自全民創業熱,曾誕生無數帶90後標簽的創業明星,前有馬佳佳、後有余佳文、王凱歆。由於90後創業明星概念早已被媒體玩爛,00後被推向了舞臺。年初,00後諾亞大陸CEO喻言因在《放學別走》節目上狂懟大叔阿姨走紅,她對上班族似乎有著很強的歧視,說出這番話“在我拿到幾十萬上百萬投資和獎金的時候,很多成年人,還在打著王者榮耀、拿著基本工資,過著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這番狂懟大叔阿姨看似“正確”的言論具備很強的話題屬性,借著喻言“00後”加“CEO”的光環,瞬間引爆了整個網絡。這種口出“狂言”並隨之火爆的套路,早在喻言的哥哥姐姐們身上就已屢試不爽。作為一名商業觀察者,不排斥少年得誌的創業小將,也相信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他們,能夠產生更多的影響未來的商業奇才,但絕對不應該以這樣低趣的方式影響。

讓人遺憾的是,自90後創業者成為一種標簽,直至00後創業者成為新的標簽,使他們走紅的不是“創業”的成績與貢獻,而是借助身份所做的獵奇行為、言論。靠“情趣”惹人騷動的馬佳佳,消費誠信信口開河“一億分紅”的余佳文,直到狂懟“人畜無害”上班族大叔阿姨的喻言。無不走的都是靠“扮醜”吸引關註的路子,社會對年輕人應該寬容,但不應縱容。

微信圖片_20180107093131

資本鐘愛投資少年創業網紅

這一切的責任不在少年身上,假如沒有資本的推波助瀾,這些剛成年或未成年的創業者們,他們的個性行為或言論的影響不會被無限放大。2012年因開創意情趣用品店被媒體曝光的馬佳佳,2013年其創立的“泡否”獲楊寧樂博資本數百萬天使投資;食髓知味馬佳佳此後更是出盡風頭,2015年其創立的“High”又獲得高榕資本千萬投資。

相比馬佳佳的自我炒作,余佳文更像是媒體集中力捧的產物。從2013年到2015年,分別登上東南衛視《愛拼才會贏》、CCTV-1《青年中國說》、CCTV-1《開講啦》等節目。與之伴隨的是,在2013年6月,余佳文打造的超級課程表獲得千萬元級別的A輪投資。2014年8月,獲得阿里巴巴集團領投數千萬美元的B輪投資。

然而,這些創業網紅創立的泡否、High、超級課程表至今都已沒有任何聲音,包括後來王凱歆的神奇百貨。近日,喻言父親接受界面采訪時回應稱臺詞設計為節目效果。但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隨著喻言的走紅,參考她的前輩們路線,被爆料只是個“空殼”的諾亞大陸或許會在不久後又迎來數百萬、數千萬的投資,畢竟只要“紅了”就有資本來投。

微信圖片_20180107093343

怪象之下:眼球效應被盲目放大

正如頂著80後標簽成名的韓寒、郭敬明一樣,媒體也期待著屬於90後、00後之中的代表人物。正是有了這樣的輿論基礎,這些帶著X0後標簽的少年們,總能收獲超出他們自身能力的關註。作為逐利的資本,自然能夠發現少年身上這種可以引發社會輿論的特質,因此相比對普通創業者的謹慎投資,對背著90後、00後光環的創業者的審核會更寬松。

移動互聯網帶來註意力碎片化,十幾億網民的註意力被數百個媒介平臺分散,標簽、符號成為了可以穿透不同媒介最有效的武器。正是基於以上的考慮,理性的資本才會做出讓外人都覺得“不靠譜”的投資,而且國內創業抄襲成風,這讓投資人更看重創業者本身的名氣。

例如,在輿論中這批互聯網原住民有著天然的“基因”優勢,相比半路出家的70後、80後大叔們,他們自小成長環境就浸泡在網絡里,這一獨特屬性致使90後似乎更懂得未來世界。在互聯網創業領域里,他們這一特性,創業起來似乎怎麽另類都被理解。而風險投資看中的則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輿論光環,因此考慮日後可以B輪、C輪退出收回投入,造成90後更容易拿到資本的現象。

另外,投資90後帶來的關註效應也是資本方關註的原因,在輿論上曾轟動一時的神奇百貨,雖然最後隨著各種醜聞倒閉。但投資界的人士表示,神奇百貨最早的投資者並不算虧,因為只不過拿出幾百萬,卻收獲了非常高的媒體曝光。在以上畸形的兩種心態下,無數的90後創業網紅被創造,或許這妖風在2018年將刮向00後。

但創業畢竟是一項考驗綜合實力的“職業”,雖然在註意力稀缺的時代,X0後門自帶話題這一屬性本身就是一種資產,但一個創業公司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將為社會帶來的改變,對傳統商業帶來的革新,在科技上帶來的技術突破,過度放大X0後的眼球效應,將是緣木求魚。正如上文提到的90後所打造的項目,紛紛在B輪、C輪左右就已經倒閉,公平的市場不相信神話。如果資本仍舊看不清這一事實,未來還將不斷地重複以上數百萬、數千萬投入打水漂的命運。

對於那些90後、00後們而言,資本的熱情“捧殺”多過於幫助。不可否認,這些帶著90後、00後光環的馬佳佳、余佳文、王凱歆、喻言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可過早的被架在超出自身承受力的創業舞臺上被大眾評判,一旦失敗可能產生很長時期的負面看法,造成再無翻身的可能。雖然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但創業圈畢竟不是文娛圈,做好商業求實的本分仍是第一位。

00後CE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985

從95後00後中挖掘用戶創新,“旺旺太陽星創客營”開營

歷時5個月,從兩岸34個城市141所大學的1235個團隊中一路搏殺出來後,22個大學生創業團隊4月29日出現在了“旺旺太陽星創客營”開營式上。三天之後決出的10強團隊將各獲20萬元創業基金。

這也是食品巨頭旺旺集團從年輕人中發掘用戶創新的一次嘗試。多屆中國食品七星獎得主旺旺集團與上海複旦大學聯手主辦這一活動。

品牌研究人士表示,“旺旺太陽星雙創計劃”這種 “互聯網+文創+食品”的雙創模式在全球亦較罕見。該活動以文創食品為主題,以旺旺集團資源、電商平臺及基金的多方支持來培養懷有夢想的青年文化創客。

旺旺所處的中國休閑食品市場近年來已從高速進入中速增長階段,2016、2017年銷售額分別為4520億、4849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22%、7.28%。業內估計2018年銷售額約為5104億元,增長5.16%。

與此同時,零食在電商食品中的占比在逐年上升,從2015年的31%、2016年的33%升至2017年的33%。

市場的變化趨勢對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的旺旺來說,既有挑戰也有機遇。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曹永梅在創客營開幕式上表示,食品飲料品牌已從“大而全”者通吃轉向“小而美””者勝出,過往的大眾品牌對年輕人吸引力下降;“老重慢”敵不過“奇輕快”,老舊營銷模式已經跟不上年輕人消費節奏。

                  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曹永梅在創客營開幕式上致辭

因此,旺旺這樣的大品牌在一如以往堅持食品安全的同時,也在把握消費市場的脈動,今年以來已經接連推出針對年輕女性的“莎娃”配制酒、旺仔法式布蕾等新品。曹永梅說:“幾個月推出一種新品,這在以前的旺旺是不太能想像的。現在都做到了。” 但她表示,推出新品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品牌要與消費者互動,也就是要把握食品消費從大眾文化向眾創文化轉型的趨勢,改以往那種“品牌營銷”為“品牌互動”。而此次創客營就是與全國年輕消費者互動的嘗試。

22強創業團隊來自北京、吉林、大連、蘭州、湖北、臺北等省市,歷經初審、複審、決審。臺灣中原大學學生謝孟哲與幾位好友組成的“好事花生”團隊在22強之列。謝孟哲介紹,諧音“好事發生”的“好事花生”為花生食品設計了雙面印刷的一體式紙盒,並結合了上海的金山農民畫等文化元素。

這些團隊在三天時間內,將接受來自全國的夢想導師及專家準備的密集課程培訓,以及面對面的輔導,調整完善各自團隊的整體計劃。隨後將在PK賽中進行品牌創新、產品創新、營銷計劃、團隊優勢的路演及答辯,角逐十強。

“旺旺太陽星雙創計劃”執行長林淑黛表示,旺旺集團將把10強創客團隊分階段孵化成為文化創客,引導他們創立企業,實現從創意到創業的夢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89

00後舉屠城相盼喚醒港人

1 : GS(14)@2016-06-01 11:16:55

八九民運,對16歲的張俊豪來說,是通識科的內容、是紀錄片鏡頭下的歷史一瞬,小學讀官校,家人少談政治,六四對於這個00後來說,遙不可及。他追求公義的起點,是佔中運動。那一年,他人生首次成為維園燭光集會的一分子。「好震撼,但會質疑,千篇一律嘅悼念方式,有乜用?」上年,他用自己方式行多一步。「Print咗啲六四屠城嘅相片,沿西洋菜街行去地鐵站。」以年輕的方式,讓遺忘了的上一代人再次記起,為薪火相傳賦予全新意義。讀中四的張俊豪,是「學生覺醒」成員,佔中預演511個被捕者中最年輕一人。他直言,小學時對六四「沒感覺」;直至升中,學校每逢六四早會,都播放紀錄片,引起他的興趣,在網上瀏覽更多資料。「反貪、爭取民主,好基本,點解要用槍掃射學生?」2014年,香港政治風高浪急,佔領運動如箭在弦,那一年,他首次參與六四集會,「呢個係指標性嘅集會,好想藉參與,表達對當權者嘅不滿。」



「點燭唱歌只係圍爐取暖」


久遠的歷史慘案,首次因為相近的追求和理想,有了連繫。只是,張亦承認,對千篇一律的形式,以致「建設民主中國」的綱領有保留,上年六四,他一度猶豫應否繼續出席燭光集會。「我認同集會出席人數重要,但出席得嘅都係有心人,點吓燭唱吓歌,第二日如常返工返學,只係圍爐取暖吧?」唔想咁樣,可以點樣?他決定反被動為主動,與八、九個朋友,相約在旺角西洋菜街集合,高舉一張張A3大小的新聞圖片,坐車到維園。「成條街好多人望住我哋,有人見到拍手掌,叫我哋加油;有人鬧我哋,話六四解放軍亂槍掃射唔係真嘅……」當然,更多的,只是木着臉,匆匆看一眼,繼續埋首眼前手機屏幕的方寸地。「我記得學校放紀錄片時,有啲新移民嘅同學好驚訝,話原來真係死咗咁多人」。內地還停留在議論六四是真是假,香港卻已進入討論「應否遺忘」。要還原歷史的真相,可以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1/19635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33

美國理財專家:「00後」唔買樓係最大錯誤

1 : GS(14)@2017-01-05 08:04:31

美國著名理財專家、暢銷書《自成百萬富翁》作者David Bach接受CNBC訪問時指,千禧一代亦即是「00後」不買樓,「犯下最大錯誤」。雖然有人指孭層樓是「美國人的噩夢」,但David Bach表示置業才是「通往財富嘅扶手電梯」,不買樓的年輕人要為錯誤付上高昂代價。他續指「如果千禧一代唔買樓自住,佢哋喺呢個國家實際擁有財富嘅機會將微乎其微,甚至係零。今時今日有樓人士嘅平均財富,比租樓人士多38倍。」身為白手興家的富翁,David Bach表示自己做過最聰明的投資,就是買了三個住宅物業。他稱「除非你擁有某種不動產,否則你冇真正投身累積財富的遊戲中。」他在《自成百萬富翁》一書曾言,租樓與供樓都付出同樣金錢,前者最後一無所有,後者得到層樓。
David Bach畀準備置業人士嘅4個貼士:1.盡量降低首次置業目標,可選擇細單位或開放式單位2.支付至少一成首期3.向銀行借錢買樓,要比最高貸款額低10-20%4.如果五年內要遷居就不要買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4/198857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00

【潮語代溝】O嘴「阿媽先講」00後愛儲火長者曉唔曉?

1 : GS(14)@2018-01-28 15:19:10

70後方先生會說「盞鬼」或「阿燦」這類潮語,似乎與新世代脫節了,但他說看電視劇集都學到一兩個潮語,例如「chok」。

生於上世紀的,總認為誕生於千禧年的仍是BB,彼此有代溝。留意番,今年是2018年,2000年出生的人,已經十八歲了,記者身為90後,早幾年在職場中還能驕傲地說自己年輕,但當00後逐漸逼近時,我們這群80後、90後都要企開一邊,成為「廢老」一名。


如果你們是身心中箭的那一位,又或者已是「廢老」,還想與時代接軌的話,快學一兩個潮語旁身,唔係就會畀人話out啦!


00後張小姐與90後梁先生是情侶,不知二人相處又會否有代溝呢?

90後周先生對新一代的潮語幾乎全部認識,不過彈多過讚,更直言「唔啱feel」。



 


00後雖然有自己一套語言,但都常用「GG、FF、食花生」等不屬於他們年代的潮語,只是「屈機」已被他們封為過去式,現在會說「666」。

50後鄭先生表示不認識潮語,即使聽了亦不明所以,也沒有興趣向年輕一輩請教。



記者:陳煥欣攝影:王國輝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8/20287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