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原按揭王美鳳:教認清想要及需要

1 : GS(14)@2016-02-09 03:34:22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一向理財有方,其約5歲的女兒亦受其薰陶,雖然目前依然「冇錢揸手」,卻逐漸掌握理財之道。王美鳳指出,「小朋友定力不足,不能夠太早畀真錢佢,故此我每日都會話佢聽佢有10蚊,咁佢就用本簿仔記錄低自己儲落幾多錢,佢想買嘢時,佢就要同我商量是否值得買……上述方法其實是想小朋友分清楚「想要」和「需要」的分別,王美鳳舉例,有次女兒想買一包標價20元的餅乾,基於「戶口餘額」有限,「若然買了餅乾,就要放棄佢心愛嘅手工紙」,最終女兒認清「比較需要手工紙」,以及學識分配金錢,如何作取捨。王美鳳認為要由淺入深,向其教育理財概念,她又會帶女兒到不同的超級市場,讓女兒比較同一貨品價格的差別,「要畀佢知道格價嘅好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8/194836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566

細價股一周:認清枱底動作

1 : GS(14)@2016-03-31 13:49:42

最近港交所(388)公佈七單上市決策的案例,從中可見有些上市公司為趕上殼價上升的大潮流,可謂是出盡法寶,意圖分一杯羮。他們某些財技動作因違反《上市規則》,誤踩紅線,導致計劃中的交易被打回頭。有公司打算把生產及銷售家居產品業務分拆上市,意圖「啤殼」,但奈何餘下業務僅餘數個收租物業,母公司無足夠業務運作滿足《上市規則》要求,令分拆行動胎死腹中。另一間從事生產及分銷多媒體及通訊公司打算先把主要業務出售予大股東,該業務佔公司收入90%及資產約75%,其後大股東再轉讓控股權予第三方,出售業務為賣殼鋪路,惟清殼後因沒足夠業務及資產,交易不能成事。



港交所應加強披露

港交所披露上市決策,藉此提高決策過程的透明度,並讓市場更加了解港交所對《上市規則》的詮釋及所採取的原則。一般來說以不記名方式公佈,通告內沒有交代上市公司名稱及編號,對於牽涉到公司財務及交易細節等資料,亦刻意簡化。「主要業務包括生產及銷售家居產品及物業投資,過去三年物業業務產生租金收入介乎1,500萬至3,000萬元」、「生產及分銷多媒體及通訊產品,最近財政年度營業額約20億元」、「本身從事建築及物業管理,去年開展金融產品交易業務」、「從事活動營辦及娛樂業務」等等,資料雖少,惟熟悉市場的玩家,憑着有限資料,要找出目標公司卻不困難。雖然以上交易已被否決而不能進行,港交所應考慮披露相關公司名稱,此舉有助保障投資者權益。例如案例當中有公司曾意圖出售大部份資產,反映根本無意經營本業,有公司甚至打算收購一些不適合上市的業務,向賣方發行可換股債,藉此賣殼,經營手法值得商榷。投資者作買賣決定前,理應獲悉這些枱底小動作。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31/195512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836

【每日健康】三個特徵 認清自己有冇性上癮

1 : GS(14)@2016-09-29 08:06:39

藝人張致恆(Steven)懷疑自己喺性方面有沉溺上癮情況。



藝人張致恆(Steven)同女朋友莊端兒分手,其後向記者表示懷疑自己喺性方面有沉溺上癮情況,希望搵醫生check check呀!



有超過30年研究性上癮問題的美國心理學家Dr. Patrick Carnes指,性上癮情況可分為三個程度,第一是過度追求性行為或自瀆,令自己或伴侶也感到疲累,覺得呢個需求係有問題或形成生活障礙,需要停一停;第二階段就是不理自己經濟狀況花大量金錢嫖妓、買色情用品或上色情網站等,或無時無刻不分場地都感覺有需要,例如坐緊飛機、返緊工等,唔接觸與性有關的活動就完全無法集中精神工作;而第三階段,就是開始不顧人際關係和自身安全,要不斷與身邊的同事或夜店認識的人發生與性有關的行為來「頂癮」,甚至令自己陷入感染性病的危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研究學家Dr. Rory Reid指,性上癮主要是精神出現壓力和焦慮等問題,令人在性方面的行為失常或希望藉着性來填補心靈空虛。如果有上述任何一個或多個情況,就應該盡快找醫生幫忙啦!雖然上癮或沉溺問題一向都唔容易完全解決,但透過輔導,多行山、做運動或多參加藝術活動等,增加生活中的滿足感,都有助改善病情。記者:容慧心



Steven同女朋友莊端兒分手,自認因為偷食令女方受傷害。

有超過30年研究性上癮問題的美國心理學家Dr. Patrick Carnes,最早提出性跟酒、毒品或賭博一樣會令人有上癮的問題。網上圖片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研究學家Dr. Rory Reid指,性上癮不單是過度縱慾,而是精神出現壓力和焦慮等問題,令人在性方面的行為失常或希望藉着性來填補心靈空虛。網上圖片


性上癮特徵一:過度追求性行為或自瀆,令自己或伴侶也感到疲累,覺得呢個需求係有問題或形成生活障礙。電影《美國處男》截圖

性上癮特徵二:不理自己經濟狀況花大量金錢嫖妓、買色情用品或上色情網站等。網上圖片

性上癮特徵三:不顧人際關係和自身安全,要不斷與身邊的同事或夜店認識的人發生與性有關的行為來「頂癮」。 YouTube截圖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29/197848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18

財經評論:認清滙價小心上當

1 : GS(14)@2016-12-10 03:44:10

人民幣近日連連貶值,現時拿着100港元紅衫魚,到找換店換取90元人民幣其實唔難,不過近排瘋傳某某找換店嘅滙率牌價,講到港元人民幣可以一兌一,其實有啲誤解。找換店羅列嘅滙率,有分買入價同賣出價,以中環某間排隊排到去馬路嘅找換店為例,人民幣買入價係90.4,賣出價89.6。首先講買入價,即係找換店願意用100港元,買你手上嘅90.4元人民幣。睇呢個價嘅顧客,通常係啲成手人民幣,好想將佢哋換番做港元嘅人,咁呢個價當然越低越好,可以換番多啲港元嘛。找換店買入90.4元人民幣後,唔會長期持有,可以嘅話就即刻拆番出市面,咁佢當然唔會用成本價去拆,你畀100港元出嚟,找換店只會畀89.6元人民幣你,呢個就係賣出價,咁找換店就喺一買一賣食中間個差額,賺到0.8元人民幣咁多。如「賣出價」遲啲上升,即每1蚊港元可換到更多人民幣,對於北上骨友係好事,最好就梗係100港元換到100元人民幣,先係「真.一兌一」。坊間嘅「假.一兌一」,就係100元人民幣可以兌到100港元呢個「買入價」。現時大部份找換店都係用90元人民幣就可以換到100港元,邊有人咁儍會去前者度兌換,但又咁講,點解間找換店要咁做?查實人幣價格係十分之chok,經常要望實,否則連個成本價都圍唔番;同時要好好控制人幣存貨,例如找換店早前入咗一堆貴貨,仲未銷得晒,但市場預期人幣價格仲有得跌,咁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找換店就首先控制來貨價格,等人幣唔使越積越多。亦有找換店因應風險提升,將買賣差價擴闊,令整體生意量下跌,承受價格波動能力大幅提高,咁樣生意就會相對穩健好多。記者:周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9/198592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71

地產潮文:小業主要認清權責

1 : GS(14)@2017-01-12 08:07:26

上星期講到港鐵物業管理要點改善,今集就講小業主在困境中如何自救。近期翠湖花園與太和邨的天價工程令小業主對樓宇維修信心盡失,不少人認定物業管理公司、法團與承辦商都是騙取小業主血汗錢的。小業主想自救,首先要認清權責。要參與大廈管理,首先要求知。畢竟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4章)的十三章中,第二至十一章涉及業主和法團的權力、責任與工作程序,小業主應該熟悉。此外,小業主如對招標合約內容有疑問,除了向管理公司問清楚,最好向律師和核數師等專業人士索取第二意見。另外,服務合約雖然大多是價低者得,但最低價不一定令維修或服務有效進行。建議小業主委託獨立專業顧問進行勘察和統籌工程,與及評估工程預算,作為評審標書時的參考,市建局的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亦提供類近免費服務。市建局的「正價監工、正價施工」理念有一定參考價值,更可以測試法團主席及委員有否堅守廉潔原則,以整體業主利益為先。隨着資訊發達,除了公開登報外,小業主亦應該善用市建局「樓宇復修資訊通」中的招標公告刊登招標工程公告;工程標書方面,應顯示可量度的工程項目數量供投標者參考,並要求標書隱藏顧問身份。市建局亦有責任透過多個途徑宣傳現有資源;執法機構更應該盡一切努力保護小業主免受滋擾。地產小子
http://www.propertykids.blogspot.hk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2/198937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74

湯文亮﹕認清形勢 跟紅首條件

1 : GS(14)@2017-02-08 21:37:41

【明報專訊】在過年時,幾個老友敘舊,其中有一個老友同我講,雖然我們做得不錯,但並不算成功,只不過是我們買了些物業,長揸不放,形成今日的局面,任何人有多少運氣都可以做到。

有智慧不如趁勢

葡萄是酸的這個道理我當然明白,但不會有太多人講到出口,於是我對他說,非常同意他的說法,但他有所不知,我們在澳門長大的人,最叻就是跟紅頂白,在賭場裏,因為有限紅,想跟紅也不可以,但投資則不同,可以無限大,但跟紅亦有學問,贏面最大的就是跟着形勢,香港人亦經常說,有智慧不如趁勢,這亦是跟紅的最高學問,不過,講易行難。

政府在2009年推出壓抑樓市的特別印花稅,有不少人認為樓價會急速下跌三成以上,因而將他們的自住單位賣走,我當時撰文請大家三思而後行,因為樓市形勢大好,政府才會出招壓樓市,賣樓即是逆形勢而行,與形勢對着幹,想唔輸都唔得,但當時我收到的回應就是因為我們持有不少物業,不得不替樓市講好說話,他們認為政府出招,形勢逆轉,樓市怎可能不跌,賣樓才是跟紅,各人對形勢的判斷不同,結果是很難分得出是跟紅抑或是頂白。

官員不懂形勢 倘撤辣可買樓

有老友話,如果政府撤招,即是樓市向下調整,是不是要跟着形勢,將手上物業賣走,理論上的確如此。不過,理論還理論,官員們是不認識形勢,非到樓市大壞,遍地負資產,他們是不敢撤招,我估計當政府撤招時,樓市已經壞無可壞,反而是入市良機。千祈唔好笑我不懂得形勢,事實上,是政府官員不懂得形勢,跟着他們撤招而賣樓反而是逆其道而行。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665&issue=201702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908

投資風格不同 免佣未必筍 開證券戶口 認清長揸定短炒

1 : GS(14)@2017-12-03 18:07:13

【明報專訊】上周港股一度升破30000點關口,市場普遍認為港股會再創新高,每日成交額也增至1000億元以上。不少投資者想增加持貨,或想轉以短炒為主,若短線買賣則要計清楚成本。不少投資者擁多個證券戶口,雖然打理較單一戶口複雜,不過好處是可分散風險,而且可分為短炒倉及長揸倉。現時不少證券行也藉免佣招徠,不過當然要留意相關條款,例如可能要每月交易宗數達到指定數額以上,或牽涉其他雜費。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免佣優惠看似吸引,但背後條款甚多,散戶要慎重考慮自己的投資習慣,是否值得為取得優惠而作重大的資產轉移,及是否必須每月買賣股票,其實如非密密炒及有大額交易,免佣受惠次數不多。

此外,股票投資的成本除卻佣金,還有其他收費,例如存倉費及股息代收費,每半年收費由數十至數千元不等,分分鐘因為雜費多,投資回報及省回來的佣金開支未必夠冚。資本雄厚的銀行收費向來較高,多數以短期優惠吸納新客。

非大額頻繁買賣 免佣受惠少

富途證券以0.03%佣金或3元起作招徠,但其實還有平台使用費,舉例說,假設以50元價格購買600股,此訂單是當月的第1001筆訂單,即是:佣金=50×600×0.03%=9元,佣金按9元收取,平台使用費第1001筆,按6元收費,則該筆訂單富途收取費用為9+6=15元;另港交所(0388)還要收取交易徵費及政府印花稅等。

不過,讀者要留意,魔鬼往往藏在細節中。例如,大新條款列明,在開立股票戶口後,首3個月可享零佣金,但要留意「首3個月買入證券免佣」優惠只適用於 「全新證券客戶」,免佣金額亦設上限,例如VIP銀行服務客戶可獲豁免之佣金上限為7500元等值(其他客戶有關豁免之佣金上限為3000元等值)。合資格客戶需要先繳付有關佣金,獲減免之佣金將於「免佣優惠期」完結後兩個月內存入客戶之證券結算戶口內。

優惠條件或須月月有交易

一通聲稱「絕對零佣」收費計劃,但其實每宗交收費0.005%,最低5元、最高200元,較其他券商0.002%、最低2元為高,且不設合單。而花旗開立股票戶口首3個月內可享無上限買入港股或美股免佣,出糧戶口客戶每月持續存入15000元或以上之薪金,即可於第4個月起繼續享有無上限買入港股免佣優惠。但要留意每月都要有交易,其條款中列明由開戶當月起計之首3個月內(包括開戶月),客戶須進行最少1次港股買賣交易方可於開戶當月起計之第4個月享買股票免佣優惠;由第4個月起,客戶須每月進行最少1次認可交易,翌月即可繼續享免佣優惠。

如客戶於開戶的首3個月內沒有任何認可交易,優惠將於第4個月終止及失效;由開戶的第4個月起,如任何一個月沒有任何認可交易,優惠將於翌月起終止。

8 Securities主要以手機App交易,推出永久零佣,同樣需另繳0.002%的交易費,最低2元。富途牛牛需多付0.005%交易費,最低5.5元。雖然並非多徵大量收費,但小數怕長計,投資者開戶前需要多留意交易細節。

其次,一般證券行都會提供「合單」服務。所謂合單,就是客戶在同一天多次買入同一隻股票,這隻股票仍是以合併總額計算交收費的。舉例說,買入10手騰訊(0700),分10次買入,現價入場費為41580元,假設每單交易的交收費為0.005%,最低5元。在合單的情況下,客戶即使在不同時段下單,亦只會收取最低5元的交易費,而沒有提供合單服務的券商則會收取50元的交易費,可見以合單購入股票能少付交易費。8 securities及耀才有提供合單服務,而富途只會為非免佣客戶提供合單服務,這對於分多次買入同一股票或衍生工具的投資者不利。

證券行則一向較少以短期優惠或回贈吸客,通常在佣金收費較吸引,但要留意證券行實力問題,當然短炒及買賣金額不多則較適合。以網上交易渠道比較,眾行以耀才最廉,每宗交易佣金為成交金額0.0668%,最低收費50元,新鴻基收0.138%,最低88元,兩者均不設存倉費及不動戶收費。

耀才網上交易收費最廉

時富及海通國際則會向客戶收取存倉費及不動戶收費,前者每半年100元,期末賬戶股票存貨高於巿值5萬元或過去半年有最少一次股票買賣者可獲豁免,海通國際每半年每手收0.15元,最低50元,帳戶無貨可免交。

[金融超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55&issue=201711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13

【辦公室政治學】請先認清,你面前的是一份事業,還只是一份工作

1 : GS(14)@2018-01-15 03:11:54

【文化籽:辦公室政治學】早前在工作上與一個年輕女孩合作,聊天時她表示那天剛好是她在公司的last day。她從事公關之類的工作,這一行的流動性從來都高。「是這一行的風氣嗎?」我問,怎料她答:「也不算,其實我自己從未有一份工作做得超過兩年。」


於是我想了想,答了一句:「那麼你最需要找的應該不是一份工,而是一個方向。」她立時有點當頭棒喝,說從未想過這個問題,我叫她找一個時間,讓自己平靜半小時,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甚麼。我們作為都巿人,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一樣忙,一個人做個半人頭的工作是閒事,而由於我們或多或少都是個有點責任感的人,於是只要你一投身一份工作,你就會忙,而忙的背後代表着甚麼?你難以再去為自己開拓新世界。時間與精力有限,所以既然同樣都忙,請你盡快找方法將你的「工作」與「事業」合併為同一件事。不明?「工作」是你純粹為了賺取金錢生活而做的事情,你可能不喜歡,可能你一點興趣都沒有,甚至可能根本沒有前景,但它在當下就是給了你薪金去支撐生活;「事業」是你會喜歡的、有憧憬的、有慾望去發展的,你願意去做的動力除了責任感外,還是學習、了解、提升的慾望。當你面對着的只是工作,你到最後得到的只有薪水,而同時間對你未來的發展卻沒有正面的幫助,因為你每一刻都會覺得「我想走」;但當你面前的是事業,你付出相同的時間,你換來的除了薪水,還有為未來鋪路的知識與智慧,相同的時間,雙倍的效益。所以選擇工作時,請先認真想清楚你真正想發展的是甚麼?當然機遇未必話來就來,但至少你應該找對行頭,從中磨利自己的刀鋒,待機會來時好好展現自己的刀鋒。騎牛搵馬?不要信,因為在香港無論你騎着甚麼,牠都會讓你變得好忙,你根本不會有時間再去看看身邊有甚麼動物走過。找不到馬怎麼辦?找隻最接近的驢,至少可以練習到相近的騎功,到你找到千里馬時,就會比起其他人都更易上手。人生的當打之年,大概都只在二十至四十歲左右,再加上婚姻家庭等因素,你實際上可以用上心力去為事業打基礎的時間,其實只有十年,每一年每一天都珍貴,時間不會等人,你真正需要的事業方向是甚麼?世界上最清楚的人只有你自己,找吧。


撰文:陳詠燊電影編劇、專欄作家、專上學院講師。曾於香港十大企業之一擔任製作經理多年,見證及參與過無數辦公室戰役,是香港少數同時具備電影前線製作與企業行政經驗之電影人。facebook:Sunnyhahaha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11/202704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