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礦等組建財團競購秘魯Las Bambas銅礦,究竟誰得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340

作為嘉能可(Glencore)並購斯特拉塔(Xstrata,又譯作超達 )的關鍵環節,出售秘魯Las Bambas銅礦的過程是如此曲折。 據WSJ報道,由五礦集團、中信集團以及國新集團組成的一個中資財團在競購秘魯Las Bambas銅礦的角逐中領先。盡管他們是目前唯一的競標者,但最終買家還沒有確定。尚不清楚何時才能達成協議,不過其余競爭對手也可能從場外贏得本次拍賣。 彭博6日援引知情人士最新消息稱,本次收購已經接近達成協議。此為非公開拍賣,最終價格可能接近60億美元。消息公布後,嘉能可斯特拉塔股價當天漲幅一度高達3.3%。 Las Bambas銅礦在去年6月份已經完成45%的建設進度,預計將於2015年下半年投產,前五年銅精礦年產能將達45萬噸,之後年產能預計為30萬噸。 全球投資者關註的其中一個問題是:這筆交易對相關利益方來說意味著什麽呢? 對於嘉能可和斯特拉塔來說,嘉能可去年以同意出售秘魯Las Bambas銅礦作條件,以換取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批準其並購斯特拉塔。Las Bambas銅礦的買家也必須經過中國商務部的批準。嘉能可承諾在今年8月31日前向中國商務部提供Las Bambas銅礦的潛在買家名單,並希望在9月30日前達成有約束力的出售協議,在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交易。 此外,嘉能可必須簽訂長期合同,在8年內向中國提供至少90萬噸的銅精礦。其中的20萬噸銅精礦必須根據基準價格進行定價,其余的銅精礦的價格將參照現行價格和基準價格。 嘉能可也可以選擇保留Las Bambas銅礦,以其他條件換取中國商務部的一紙並購許可。事實上,嘉能可已經出售了另外兩項資產,或者正在考慮出售旗下兩種資產以滿足中國政府的要求。如果保留Las Bambas,該銅礦將在未來兩年內開始產生凈現金流。盡管賣出該銅礦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收回現金,然而依照投資機構Investec的計算,若Las Bambas不被出售,嘉能可在2016年的凈現金流仍將是87億美元,而一旦賣掉該銅礦,屆時凈現金流將變為94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為何一定要求其剝離Las Bambas銅礦呢?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當然不希望看到合並後的嘉能可斯特拉塔對國際銅市場形成壟斷,威脅中國並不富足的銅供應,或者令冶煉價格波動加劇,甚至掀起銅工業品漲價風潮。因此,中國希望銅供應保持多樣化。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的規定,此項收購對中國銅精礦、鋅精礦和鉛精礦市場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因此在附加限制性條件的基礎上批準交易。 一個不得不提的影響因素還包括大宗商品市場本身——價格走低,開發環境艱難。2013年,大宗商品市場一片蕭瑟,國際銅價全年累計下跌6.72%。嘉能可斯特拉塔集團正在尋求出讓旗下若幹礦產項目,包括最近打算割讓所持有的菲律賓坦帕坎(Tampakan)銅金礦62.5%的股份。該銅金礦受菲律賓限制開采露天礦禁令而必須等到2016年才能產出。 買賣雙方在最終收購價格達成一致之前,總會陷入一場博弈。Las Bambas銅礦的股東們希望售價令他們滿意,同時也不要影響大項目的資本投入。但收購方自有打算。此前提交59億美元收購要約的中國五礦有色高層曾表示,“公司非常務實且謹慎,沒必要以很高或不合理的價格購買資產。” 不過,對買方而言,Las Bambas銅礦看起來是個不錯的禮物。據FT介紹,按照出資方斯特拉塔迄今已耗費的40億美元投資來衡量,即使報價很低,買家仍然相當於以每股44美分購買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 Xstrata)的股票,或相當於獲得嘉能可斯特拉塔集團資產的6%。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斯特拉塔和嘉能可一起掌握著全球7%的銅供應,且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提升。合並後的嘉能可—斯特拉塔國際公司業務將覆蓋從原材料至銷售的全過程,並成為全球第四大礦業企業,第一大鋅制造商、第三大銅制造商和最大的煤炭出口商,總價值約500億英鎊,銷售額將達2000億瑞郎,人員規模約13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84

萬向力壓李澤楷 成功競購破產電動車制造商Fisker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495

更新: 美國電動車制造商Fisker近日表示,中國最大的汽車配件廠商萬向集團在競拍中勝出,打敗了香港首富之子“小超人”李澤楷旗下的混合動力技術控股有限公司(Hybrid Tech Holdings LLC)。 萬向的最終出價為1.492億美元,這幾乎是Fisker申請破產時欲售價的6倍,包括1.262億美元的現金、承擔Fisker800萬美元的債務等其他對價。萬向第一次出價2500余萬美元,後經過3天19輪的競標才以10萬美元的優勢勝出。 中國最大的汽車配件廠商萬向集團旗下美國公司,在申購截止日期前向已破產的美國電動車制造商Fisker提出收購報價。這意味著香港富豪李澤楷收購該美國破產電動汽車廠商的努力遭遇重挫。 據萬向在周一晚間截止日期前提交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已提出2,472.5萬美元的初步收購報價,並表示將承擔Fisker的部分債務。 而去年11月,李澤楷組成的財團以2500萬美元購入Fisker欠美國政府的未償還貸款,並計劃購入該電動汽車廠商的余下資產。按照原計劃幾天後Fisker就將出售給香港富豪李澤楷的關聯公司。 Fisker的債權人現在要求美國破產法庭,廢除已達成的將Fisker售予李澤楷旗下關聯企業的交易,同時舉行公開拍賣。萬向美國公司則打算參與競購。 本周五將舉行一個聽證會,來決定Fisker是應該繼續出售給李澤楷的關聯企業,還是采納債權人的提議改變賣家。 Fisker的產品為卡瑪插電式混合動力跑車,在美國市場售價高達10萬美元,銷量一直不理想。Fisker從去年7月開始就停止生產汽車,陷入債務泥潭。 2012年中國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電池制造商A123 Systems的多數股權,A123此前正是Fisker的供應商。 據提交的文件顯示,萬向計劃最早在4月使Fisker恢複生產,並最終把制造業務從芬蘭遷回美國密西根州。 Fisker和A123兩家公司均獲得了美國能源部的綠色能源貸款,美國政府此前曾試圖阻撓A123出售股權給萬向,因為美國監管方擔心敏感技術可能落入競爭對手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26

五礦等中國財團競購嘉能可旗下秘魯Las Bambas銅礦遇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340

【更新】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嘉能可斯特拉塔與中國買家就秘魯Las Bambas銅礦的談判在收購價格方面遭遇阻力,雙方仍未談攏。目前並不清楚競購該銅礦的中國財團買家具體出價多少。該財團由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牽頭。但知曉內情人士稱,嘉能可方面的最低售價要“遠高於”55億美元。兩位知情人士表示,當前收購雙方並未展開任何對話。五礦方面仍在考慮其可能的選項。原定於3月4日發表收購聲明的計劃現在看起來不大可能如期進行了。【原文】作為嘉能可(Glencore)並購斯特拉塔(Xstrata,又譯作超達 )的關鍵環節,出售秘魯Las Bambas銅礦的過程是如此曲折。據WSJ報道,由五礦集團、中信集團以及國新集團組成的一個中資財團在競購秘魯Las Bambas銅礦的角逐中領先。盡管他們是目前唯一的競標者,但最終買家還沒有確定。尚不清楚何時才能達成協議,不過其余競爭對手也可能從場外贏得本次拍賣。彭博6日援引知情人士最新消息稱,本次收購已經接近達成協議。此為非公開拍賣,最終價格可能接近60億美元。消息公布後,嘉能可斯特拉塔股價當天漲幅一度高達3.3%。Las Bambas銅礦在去年6月份已經完成45%的建設進度,預計將於2015年下半年投產,前五年銅精礦年產能將達45萬噸,之後年產能預計為30萬噸。全球投資者關註的其中一個問題是:這筆交易對相關利益方來說意味著什麽呢?對於嘉能可和斯特拉塔來說,嘉能可去年以同意出售秘魯Las Bambas銅礦作條件,以換取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批準其並購斯特拉塔。Las Bambas銅礦的買家也必須經過中國商務部的批準。嘉能可承諾在今年8月31日前向中國商務部提供Las Bambas銅礦的潛在買家名單,並希望在9月30日前達成有約束力的出售協議,在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交易。此外,嘉能可必須簽訂長期合同,在8年內向中國提供至少90萬噸的銅精礦。其中的20萬噸銅精礦必須根據基準價格進行定價,其余的銅精礦的價格將參照現行價格和基準價格。嘉能可也可以選擇保留Las Bambas銅礦,以其他條件換取中國商務部的一紙並購許可。事實上,嘉能可已經出售了另外兩項資產,或者正在考慮出售旗下兩種資產以滿足中國政府的要求。如果保留Las Bambas,該銅礦將在未來兩年內開始產生凈現金流。盡管賣出該銅礦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收回現金,然而依照投資機構Investec的計算,若Las Bambas不被出售,嘉能可在2016年的凈現金流仍將是87億美元,而一旦賣掉該銅礦,屆時凈現金流將變為94億美元。中國商務部為何一定要求其剝離Las Bambas銅礦呢?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當然不希望看到合並後的嘉能可斯特拉塔對國際銅市場形成壟斷,威脅中國並不富足的銅供應,或者令冶煉價格波動加劇,甚至掀起銅工業品漲價風潮。因此,中國希望銅供應保持多樣化。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的規定,此項收購對中國銅精礦、鋅精礦和鉛精礦市場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因此在附加限制性條件的基礎上批準交易。一個不得不提的影響因素還包括大宗商品市場本身——價格走低,開發環境艱難。2013年,大宗商品市場一片蕭瑟,國際銅價全年累計下跌6.72%。嘉能可斯特拉塔集團正在尋求出讓旗下若幹礦產項目,包括最近打算割讓所持有的菲律賓坦帕坎(Tampakan)銅金礦62.5%的股份。該銅金礦受菲律賓限制開采露天礦禁令而必須等到2016年才能產出。買賣雙方在最終收購價格達成一致之前,總會陷入一場博弈。Las Bambas銅礦的股東們希望售價令他們滿意,同時也不要影響大項目的資本投入。但收購方自有打算。此前提交59億美元收購要約的中國五礦有色高層曾表示,“公司非常務實且謹慎,沒必要以很高或不合理的價格購買資產。”不過,對買方而言,Las Bambas銅礦看起來是個不錯的禮物。據FT介紹,按照出資方斯特拉塔迄今已耗費的40億美元投資來衡量,即使報價很低,買家仍然相當於以每股44美分購買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 Xstrata)的股票,或相當於獲得嘉能可斯特拉塔集團資產的6%。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斯特拉塔和嘉能可一起掌握著全球7%的銅供應,且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提升。合並後的嘉能可—斯特拉塔國際公司業務將覆蓋從原材料至銷售的全過程,並成為全球第四大礦業企業,第一大鋅制造商、第三大銅制造商和最大的煤炭出口商,總價值約500億英鎊,銷售額將達2000億瑞郎,人員規模約13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72

路透:騰訊、複星等企業晉級中石化千億股權競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374

中石化

知情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加拿大零售商Alimentation Couche-Tard與中國騰訊控股等數家企業,已進入下一輪競投名單,角逐收購中國石油化工的1000億人民幣(約160億美元)少數股權。中石化為全球最大油品零售網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最大保險公司中國人壽、香港上市公司新奧能源、私有企業複星國際、厚樸基金管理公司、Affinity Equity Partners也都晉級下一輪。

消息人士並未透露此前盛傳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是否入局。最後競投出價期限為8月底,不過尚不清楚進入此輪名單的公司可能會有幾家出價。

上月有港媒報道,中石化計劃最終把新股東數目控制在15家左右。

中石化計劃2014年底之前出售油品銷售業務最多30%的股權。根據6月30日中石化公告,銷售公司旗下加油站有30233座,今年前4個月銷售成品油5755萬噸,天然氣銷售量4.36億立方米,非油業務銷售額47.57億元,公司總資產逾3417億元,凈資產644億元。

在今年6月30日,中石化披露銷售公司潛在投資者的條件,稱主要包括但不限於投資者的報價及其擬投資規模、是否可與銷售公司優勢互補並成為業務合作夥伴、是境外還是境內註冊、現有業務或主要投資領域與銷售公司、中石化或旗下其他主要企業的主營業務無明顯利益沖突等。

從上述條件看,在業務上有互補性是優先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最後一項條件顯然是不歡迎與中石化存在直接同業競爭關系的投資者。

對於引入的投資者,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曾表示,投資主要有兩類:

一是戰略投資,即能為中石化帶來技術、管理、市場、新業務等,能讓公司增值;

二是財務投資。對於中石化而言,將優先引入戰略投資者,然後再是財務投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92

複星、安邦競購葡銀行——近期中國企業走出去大盤點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08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6-3 17:20 編輯

複星、安邦競購葡銀行——近期中國企業走出去大盤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複星和安邦同時站在了聚光燈下,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葡萄牙銀行Novo Banco即將被一家中國企業收購,而這一家中國企業則可能是複星國際或安邦保險。Novo Banco是去年接受葡萄牙政府救助的聖靈銀行(Banco Espirito Santo)的繼承者。葡萄牙政府希望在今年夏天將Novo Banco出售,挽回向聖靈投資銀行的49億歐元的註資。

複星和安邦在海外資產並購上都有不俗表現,安邦於2014年10月開始,又瞄準海外資產,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內,砸入逾220億元人民幣,主要集中於金融服務業,而複星在5年時間里,海外投資總額約達75億美元,共在15個國家投資了25個項目。這兩家企業海外並購的擴張也正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個縮影。




導讀:複星國際和安邦保險將競購葡萄牙銀行Novo Banco,交易價值將超過40億歐元,而參與此次競購的除了兩家中國企業外,還有其他三家企業。不過有知情人士表示,Novo Banco的出售已演變為兩家中國公司——複星國際和安邦保險——之間的競爭。

當地時間6月1日晚間,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葡萄牙銀行Novo Banco即將被一家中國企業收購,一旦收購成功,將是中國企業在歐洲金融服務業的最大規模收購,交易價值則將超過40億歐元。知情人士稱,Novo Banco的出售已演變為兩家中國公司——複星國際和安邦保險之間的競爭。

Novo Banco是去年接受葡萄牙政府救助的聖靈銀行(Banco Espirito Santo)的繼承者。葡萄牙政府希望在今年夏天將Novo Banco出售,挽回向聖靈投資銀行的49億歐元的註資。

葡萄牙央行上周表示,已收到五份針對Novo Banco的非約束性出價,現在正在等待有約束力的報價,出價截止日期為6月30日。

據悉,最初競購Novo Banco的有15家企業,葡萄牙央行選擇了5家企業進入最後的競購階段。除了複星國際和安邦保險,其他競購者包括西班牙的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S.A.以及美國的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LLC和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 L.P.。

知情人士稱,盡管目前仍有5家競購者,但現在的問題似乎是哪家中國公司的出價更高。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高級銀行家表示,預計Novo Banco將被兩家中國企業中的一家收購,因為它們具備“提出強有力報價的財力”,同時“對發展該銀行最有興趣”。

6月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絡複星集團內部人士詢問該交易的具體進展,但該內部人士表示,對於這一市場傳聞不予評論,一切消息以公告披露為準。

安邦與複星之間的“較量”

如果細數最近幾年在海外大幅投資的“明星”中國公司,那麽安邦與複星一定名列其中。這二者均在海外並購市場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安邦保險集團成立於2004年,在2010年之前,其在業界並無驚人之舉,在世人的眼中僅是一家財產險公司。但自2010年開始,安邦迅速擴張。5年中,安邦依靠一系列的國內紛繁布局,先後拿下了保險、銀行、基金、券商等多個牌照,且資產規模已超萬億。

不過,安邦並沒有止步於國內。在國內市場基本完成金控集團的布局後,安邦於2014年10月開始,又瞄準海外資產,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內,砸入逾220億元人民幣,在不動產行業、銀行業及保險業攻城略地,先後將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比利時保險公司FIDEA、比利時德爾塔·勞埃德銀行、荷蘭VIVAT保險公司以及韓國東洋人壽公司納入懷中。這5次並購,4次圍繞安邦的金融主業,可以看出安邦在全球金融業布局的謹慎和專業;而拿下華爾道夫的產權,則使得安邦的品牌知名度在全球範圍內大大提升。

複星集團也在海外進行了多年布局,在5年時間里,複星的海外投資總額約達75億美元,共在15個國家投資了25個項目。

自2010年起,複星始終踐行“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投資模式,著眼於中國快速增長的中產階級消費需求和生活方式的不斷升級,連同其管理的基金先後投資了希臘時尚品牌FolliFollie、全球領先的激光美容品牌Alma Laser、意大利高端定制男裝Caruso、美國高端女裝St. John、頂級旅遊度假酒店三亞亞特蘭蒂斯、好萊塢電影制作公司Studio 8、英國休閑旅遊集團Thomas Cook等等。

複星也在海外金融領域進行了大幅布局,矢誌向“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能力”與“擁有全球產業整合能力”雙輪驅動的全球一流投資集團目標邁進。複星集團旗下現有葡萄牙最大保險公司Caixa Seguros、美國Ironshore保險集團、美國Meadowbrook保險集團、德國BHF Bank銀行等。

分析人士指出,購買海外保險資產主要目的是獲取成本低廉且投資周期較長的保險資金,可以助力企業迅速擴張及國際化;而並購海外銀行,則可以幫助企業在當地市場更容易尋找到優質標的,同時融資端也可以為企業並購提供有力支持,盡管融資成本也許高於保險資金的成本。

因此,此次安邦與複星同時“瞄準”Novo Banco,或許與上述因素有關。

實際上,複星此前便曾與Espirito Santo家族打過交道,且也在葡萄牙進行了多筆投資。

2014年10月,複星宣布通過其葡萄牙保險分支Fidelidade成功收購葡萄牙醫療企業Espirito Santo Saude(ESS)的逾半數股權。ESS的全稱為Espirito Santo Saude - SGPS,SA (ES Saude),是葡萄牙一家醫療保健集團的控股公司,而這家公司恰恰隸屬Espirito Santo家族控股的RioForte旗下。

除ESS和葡萄牙保險公司外,複星在葡萄牙還通過Fidelidade持有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REN) 3.97%的國有股份的收購。

聖靈銀行危機始末

聖靈銀行實際上是此次有待收購的Novo Banco的前身。

聖靈銀行的危機始於2013年年末,其註冊在盧森堡的母公司Espirito Santo國際集團(Espirito Santo International S.A.)的融資方式及財務危機導致聖靈銀行遭受牽連。Espirito Santo國際集團一直倚重於通過旗下銀行營銷的基金來發行債券,其中就包括葡萄牙當時最大的上市銀行聖靈銀行。在21個月的時間里,Espirito Santo國際集團向旗下一家投資基金共計發行了逾60億歐元(合82億美元)的短期債券。

2014年5月,Espirito Santo國際集團曾在歐洲市場引起一場危機旋風,主要原因在於在審計中被葡萄牙監管當局發現存在嚴重會計違規行為。

2014年7月,Espirito Santo國際集團所擁有的聖靈銀行因一周內股價暴跌32%引發了歐美股市齊齊下跌、歐元區外圍國家市場的大幅波動。這場動蕩還蔓延到了南歐的其他市場,在西班牙市場,一家銀行和一家建築公司均取消了發債計劃。一家意大利制藥商則取消了股票發行活動。希臘政府債券的發售規模小於預期。整個歐洲股市都下跌,歐元也走低。

面對持續惡化的連鎖式反應,剛剛退出救援計劃的葡萄牙政府為了穩定局面,不得不將聖靈銀行收歸國有。

2014年8月初,葡萄牙中央銀行通過49億歐元(約合66億美元)的援助安排接管了聖靈銀行,並將銀行改名為Novo Banco銀行。但是按照援助安排,次級債債權人將遭受損失。而此次聖靈銀行私有化,葡政府也是希望收回其49億歐元的註資。但由於Novo Banco去年剛剛成立,其財務信息並未對外披露。

根據當時披露的信息,去年危機出問題的並非聖靈銀行,而是該行的控股公司Espirito Santo國際集團和Espirito Santo金融集團,他們都隸屬於葡萄牙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古老家族Espirito Santo家族,該家族透過旗下私人公司Espirito Santo國際集團100%控股RioForte,後者則擁有Espirito Santo金融集團 49.3%股權,而Espirito Santo金融集團是聖靈銀行第一大股東,擁有25.1%股權,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則是第二大股東,占股14.6%。

Espirito Santo家族最早的生意要追溯至19世紀中葉,除了聖靈銀行外,該家族在葡萄牙還擁有保險公司、電信公司,也參與醫院運營,集團旗下還有葡萄牙和巴西連鎖酒店Tivoli Hotels&Resorts以及一些能源項目。盡管其持有的大部分業務是在葡萄牙,但集團總部設在盧森堡,作為私營公司,外界並不了解其財務狀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60

錦江、海航和中投競購喜達屋 或創中企對美最大規模並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653.html

錦江、海航和中投競購喜達屋 或創中企對美最大規模並購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10-28 11:25:00

據媒體報道,包括錦江國際集團、海航集團和中投公司在內,至少有三家大型中資企業正在等待政府批準以競購喜達屋集團。若該收購交易最終成行,可能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的交易。

據媒體報道,包括錦江國際集團、海航集團和中投公司在內,至少有三家大型中資企業正在等待政府批準以競購喜達屋集團。若該收購交易最終成行,可能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的交易。

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稱,過去兩個月中,這些公司分別向中國政府提交了競購意向書,預計在未來數周內做出選擇。過去幾個月中,喜達屋一直在對收購流程進行戰略性評估,並且聆聽了來自全球各地企業的收購提議,知悉相關流程的人士表示。喜達屋發言人拒絕對此置評。

喜達屋旗下擁有喜來登、威斯汀、瑞吉等酒店品牌,在全球擁有超過1200座房屋的產權。據測算,此交易如果達成,將是中資實體對美國企業的最大收購案。2007年,中投公司斥資56億美元購得摩根士丹利9.9%的股權,是迄今為止中資公司對美國企業的最大投資案。

目前尚不清楚中國公司願為喜達屋付出多高價格,但知情人士表示,任何投標都將高出喜達屋目前的市值——120億美元(約合762億元人民幣)。

受到這個消息的影響,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集團的股價周二飆升逾9%。在紐約市場的午後交易中,喜達屋股價借此消息上漲6.22美元,至74.98美元,這讓該公司市值達到126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錦江國際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錦江股份斥資13億歐元拿下了法國盧浮集團100%股權,而喜達屋正是該公司的母公司。9月份,錦江股份又宣布擬斥資82.69億元收購鉑濤集團約81%的股權,將一躍成為全國最大、全球前列的酒店集團。

有關收購喜達屋的市場傳言再次表明了中國公司進軍美國酒店業、進行全球擴張的雄心。今年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nbang Insurance Group Co。)斥資近20億美元收購了位於紐約公園大道上的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創下美國酒店出售價格的歷史最高紀錄。另一家中國保險公司斥資約2.3億美元收購了紐約巴卡拉特酒店(Baccarat Hotel),平均到每間客房的價格超過200萬美元,創出每間客房收購價的歷史新高。

需要註意的是,任何中資企業收購喜達屋可能都要獲得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批準;該委員會成員包括財政部和國土安全部和國防部部長。律師稱,被中國國有企業收購可能要經過額外的審查。

(一財網綜合)

編輯:李燕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41

萬達百度競購派拉蒙 全美娛樂公司:我們不賣!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百度曾考慮入股美國派拉蒙影業,但談判目前已經終止。而此前萬達與派拉蒙母公司維亞康姆也曾因收購派拉蒙角力。

報道稱,百度此前考慮與DMG傳媒合作收購派拉蒙影業,以進軍好萊塢市場。DMG是《鋼鐵俠3》的合作制片方,也是一家全球娛樂公司,其在美國加州、北京和上海都有辦公室,並在深圳上市。但是談判在今年5月底被迫終止,原因是維亞康姆的控股方Sunmer Redstones家族反對。

擁有派拉蒙影業的維亞康姆是美國第三大傳媒公司。本周稍早《華爾街日報》曾報道萬達有意成為派拉蒙潛在買主,收購其49%的股份,但是上周五Sumner Redstones家族重申反對立場,收購前景渺茫。而萬達的出價則令派拉蒙影業的估值從80億美元上升到100億美元。

目前,百度旗下的視頻流媒體公司愛奇藝目前還處於虧損,並存在獨立拆分的可能性,收購好萊塢公司或能讓百度獲得內容優勢。

中國財團對於國際文化影視企業的收購競爭日趨白熱化。今年稍早萬達集團宣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萬達旗下美國院線AMC就收購美國院線卡麥克(Carmike Cinemas)和歐洲院線Odeon & UCI達成協議。

上周,AMC宣布以9.21億英鎊,約9倍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並購Odeon & UCI,至此完成美國和歐洲影院收購的全球布局。但並購前後也經歷了3年的多輪艱苦談判,主要原因是價格一直未達成一致,後因英國退歐公投帶來了新機遇,雙方終於達成協議,不過交易仍有待歐盟批準。萬達的目標是到2020年,占有全球電影票房的20%。

但派拉蒙的情況有所不同,價格絕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無論是百度還是萬達,想要收購派拉蒙影業都是非常艱難的過程,原因就是派拉蒙的母公司維亞康姆的控股股東Sumner Redstones家族對於來自中國的投資幾乎會毫無懸念地投上反對票。

控制維亞康姆的Redstones家族企業的全美娛樂公司(National Amusements)發表聲明稱:“派拉蒙的交易所產生的任何短期內看上去的好處,都有可能對維亞康姆未來戰略的靈活性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公司公司無法在其重要資產上實現最大程度的變現。”

Redstones家族更傾向於把派拉蒙出售給美國的傳媒公司,比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不希望派拉蒙在目前表現不景氣的時機下被賣掉;其二,不希望引入新的主要股東,比如萬達。但是維亞康姆CEO Philippe Dauman仍然堅持與萬達談判,希望賣出一個好價格。

上個月,Redstones家族甚至試圖把Dauman以及其他四名維亞康姆董事會成員逐出董事會,但是這一進程被擱置。“把股份賣給誰的決定很顯然不適合由即將離開董事會的人做出。”全美娛樂公司在聲明中表示。

維亞康姆的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指責Redstones家族幹預收購:“這真讓人難以理解。萬達的收購是一個難得的好機遇,能夠為派拉蒙和維亞康姆都帶來長期的好處。”

華爾街對於萬達的收購也不抱太大希望,認為Dauman無法說服Redstones家族松口。投行交易員Lloyd Greif表示:“所有交易員都會認為Redstones的做法是正確的。維亞康姆可以說,‘你看,我們為49%的股份拿到了一個好價錢’,但是他們很快發現再好的價錢也沒有用。”

Greif還補充道:“49%的股份對於維亞康姆的日常運營也會帶來複雜的變化,因為維亞康姆的業務實在太多了,包括MTV,喜劇頻道,兒童頻道和有線電視TV Land。他們一定需要想一想剩下的那51%的股份以及公司的整體情況。”

派拉蒙近年來業務處於低迷狀態。分析師認為公司只要有大手筆,一定會比現在更加值錢。下周派拉蒙將會發布夏季新片——由J.J.Abrams導演的《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Star Trek Beyond),這將成為派拉蒙重回巔峰的一個契機。

維亞康姆的財務也面臨著巨大壓力。下個月公司將會發布今年二季度財報。由於派拉蒙的影片在過去一個季度的票房表現一般,市場猜測財報可能不及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73

消息稱巨人網絡正競購海外遊戲公司 這兩家是熱門標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巨人網絡正在競購海外遊戲公司,芬蘭的Supercell、以色列的Playtika都是其熱門標的。

據新浪科技消息,巨人網絡殼公司世紀遊輪目前停牌。此前,巨人網絡殼公司重慶新世紀遊輪股份有限公司曾於7月12晚間發布公告稱,擬參與一項國外手機遊戲公司股權出售競標,涉及金額不低於上市公司上一年度經審計凈資產的50%。

Supercell總部在芬蘭,巨人網絡此前曾參與Supercell的競購,最終騰訊宣布以86億美元收購Supercell84.3%股份。最新消息稱,騰訊正在做該收購的資金募集,不排除巨人加入收購財團,參與投資,力爭在Supercell的業務中“分一杯羹”。

Playtika總部設在以色列,是一家擁有核心技術的遊戲改造公司,目前主打產品是棋牌社交類手遊,類似“海外版的QQ棋牌社交遊戲平臺”。該公 司目前擁有德州撲克等五款主打產品,其中三款來自並購。其擅長並購整合,通過技術手段大幅度提升被並購方的收入和利潤,已形成流水線作業。此前主營遊戲以 棋牌社交類產品為主,正在拓展、改造更多類別的新遊戲。

知情人士透露,Playtika的產品遊戲幣不能套現,不能交易,符合美國聯邦法律及中國法律,在法律上不存在任何瑕疵。加上Playtika擁有鮮明的以色列公司技術特征,如果收購成功將對巨人在技術層面產生互補與促進,巨人對其產生較大興趣也在情理之中。

有來自外媒消息顯示,包括巨人網絡在內的六家財團正在競標上市公司Playtika資產, 估值超過42億美元 ,競爭激烈,巨人只有六分之一的概率,是否能把其攬入囊中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綜合來源:中國證券網、網易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90

阿里巴巴否認參與競購波蘭拍賣網站Allegro

7月28日,多家媒體援引外媒消息稱,阿里巴巴正在競購波蘭拍賣網站Allegro,交易價格在20至30億歐元之間。當天傍晚,阿里巴巴集團向第一財經記者否認了這一傳聞。“報道信源不實,阿里巴巴沒有參與該起競購。”阿里巴巴方面表示。

路透社昨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阿里巴巴、eBay和私募股權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等正在競購東歐最大拍賣網站Allegro,交易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

Allegro建立於1999年,擁有超過1400萬客戶,不僅與本地同業競爭,也在和eBay及美國亞馬遜等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13

天齊鋰業:確認競購鋰業巨頭股權 僅提交無約束力報價

2016 年 9 月 7 日 , 有媒體刊載了題為《天齊鋰業參與競購智利化工礦業公司股權》 等文章, 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智利《時代評論者報》稱,天齊鋰業已提交報價,參與競購全球鋰業巨頭智利化工礦業公司股權。”

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 2016年 9 月 8 日 開市起停牌。

針對上述內容,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及時進行了相關核實工作,現說明如下:

天齊鋰業確認,公司已就潛在的交易與 Sociedad de Inversiones Oro Blanco S.A.進行接觸,並就交易標的提交了無約束力的報價文件,交易標的系 Pampa Calichera S.A.的 100%的股權。Pampa 的主要資產為其所持有的(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S.A. ,以下簡稱“ SQM”) 約 23.02%的股權。

SQM 是一家主要生產並銷售化肥(鉀肥為主)和特種化學品(主要包括:鋰、碘、及太陽能鹽)的企業,其總部位於智利聖地亞哥, 同時在智利聖地亞哥股票交易所和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掛牌交易。

公司目前考慮的潛在交易對未來發展可能具有重大意義,但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簽署任何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交易文件。

現公司已對上述媒體報道進行了核實並予以說明,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 2016 年 9 月 9 日開市起複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