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中糧集團與中國中紡集團實施戰略重組,中國中紡集團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這次重組還在進行中,而最新披露的一些經營情況顯示,中糧集團接手的可能是一個"燙手山芋"。
2015 年,中紡集團資產減值損失2.72億元,形成虧損,主要是中紡澳大利亞公司的集中計提減值所致。
有書面文件顯示,近年來,中紡澳大利亞公司未如實對中紡集團上報實際情況,中紡集團於2015年年末發現後,於當期進行集中計提減值。
中紡澳大利亞公司主營羊毛、棉花貿易,近年由於羊毛及棉花市場價格持續下行,中紡澳大利亞公司出現虧損。截至2014年底,中紡澳大利亞公司總資產56109萬元,凈資產1792萬元,2014年實現收入127457萬元,凈利潤995萬元;截至2015年底,中紡澳大利亞公司總資產74044萬元,凈資產-43462萬元,2015年實現收入437426萬元,虧損46448萬元。
2015年,中紡集團虧損0.42億元,是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中國是羊毛消費的大國,國內產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只能大量從海外進口。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羊毛加工國和消費國,年加工羊毛凈毛40 多萬噸,但國產羊毛凈毛每年只有約12萬噸。為此,全國每年需進口約30 萬噸凈毛。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 年國內進口羊毛34.95萬噸,2014 年進口羊毛數量為33.24 萬噸,2015年進口羊毛數量為35.32萬噸。進口羊毛數量約占國內毛紡織原料用毛的80%,巨大的國產羊毛供應缺口使得中國毛紡工業已成為一個對國際市場依存度極高的產業。澳大利亞農業與資源經濟局預測,中國羊毛進口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2025 年將在2010 年的基礎上增長12.4萬噸,達42.7 萬噸。
目前國內進口羊毛實行配額管理,每年進口羊毛配額為28.7 萬噸,配額內關稅為2%,配額外關稅為38%。根據WTO 貿易規則,配額外關稅下降是必然趨勢,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國際羊毛價格將更具優勢。因此,物美價廉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洋毛”正在長驅直入,進而壟斷國內羊毛市場,國內羊毛進口依存度將進一步提高。
中紡集團的羊毛業務在2015年,銷售出現了大幅下跌。
羊毛進口業務方面,中紡集團旗下的原料公司主要從澳大利亞、烏拉圭、新西蘭等國進口羊毛,銷往江浙、河北等地區。2013年~2015年,中紡旗下的原料公司銷售進口羊毛分別為2.05 萬噸、1.90 萬噸、1.28萬噸,實現銷售額分別為18.69億元、19.43億元、4.40億元。2015年的羊毛銷售數量和金額大幅下滑。
2015年,除了虧損外,中紡集團的債務大幅上升,全部債務達到176億元,比上一年增加超過80億元。截至今年6月,中紡集團全部債務進一步攀高至約221億元。中紡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已經從前兩年的60%以上增加至今年6月的約75%。
中紡集團2015年以來的經營性凈現金流已經為負,2015年經營性凈現金流為負的約44億元,截至今年6月,這一指標約為負49億元。
![]() |
漢能仍停牌。(資料圖片) |
4月21日晚間,股轉發布今年第三波對新三板企業2016年年報的問詢函,距離年報披露截止日還剩下大約一周,但股轉已對合計20家新三板企業年報進行了問詢函,監管密集程度超過去年。
本次股轉發出的發出的8封問詢函涉及一家創新層企業聚寶網絡(430014.OC)和7家基礎層企業,包括宇翊通訊(839919.OC)、南湖國旅(838920.OC)、嘉銀金科(832031.OC)等。
新三板創新層企業聚寶網絡2016年由盈轉虧,虧損額高達1.16億元,凈利同比下降近7倍。對此,公司解釋稱是由於快遞櫃項目成本費用增加, 以及商譽減值的計提。
據悉,2016年2月,聚寶網絡以1億元的金額100%控股合並南京魔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當月公司合並成本為約7200多萬元,形成合並商譽7821萬元左右,2016年度對控股合並魔格信息形成的商譽減值損失近3000萬元,報告內商譽減值損失金額占合並商譽的比例為38.25%。
股轉審查後要求聚寶網絡說明計提商譽減值的原因,以及快遞櫃業務開展情況與魔格信息評估報告中預測數據的差異情況。同時量化說明2017年快遞櫃業務的經營計劃和報告期內你公司快遞櫃的投放數量、投放時間、投放區域等情況,單個快遞櫃的平均月流水、相關費用,快遞櫃業務人員數量及薪酬。
新三板類金融企業嘉銀金科也收到了股轉的問詢函,根據嘉銀金科2016年年報披露的經營數據,嘉銀金科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66億元,其中99.11%的收入來自公司的“你我貸”平臺。
股轉要求嘉銀金科補充披露“你我貸”平臺2016年的經營數據,披露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註冊用戶數量、產品數量、借款總額與平均借款金額、平均借款期限、平均借款利率、平臺交易集中度等。
據悉,在“你我貸”平臺信息展示中,嘉銀金科提供了智能投標服務如嘉財寶等系列產品,並適用本金保障計劃。
股轉要求嘉銀金科結合產品條款、本金保障計劃條款、產品投向和收益模式說明是否涉及自行發售理財等金融產品募集資金等禁止性行為。
此外,股轉對嘉銀金科的經營合規性也發出了質疑。股轉要求嘉銀金科對照銀監會令[2016]1號《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十條中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從事或者接受委托從事活動的相關規定,說明報告期內公司是否存在第十條中列出的禁止性行為。
去年1月,股轉公司緊急叫停了類金融企業的掛牌和融資,截至目前尚未出臺相關整改規則。去年年底以來,已經有佳和小貸、融興擔保、信匯金融等至少6家類金融企業摘牌。
除了上述問題,股轉在問詢函中對企業的經營持續性、關聯交易、應收帳款以及無形資產等問題也都表示了關註。並要求相關公司做出書面說明,在5月2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股轉業務部,同時抄送主辦券商,如公司披露內容存在錯誤,則需及時更正。
(第一財經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跨界轉型和外延並購,已被諸多A股公司視為重要的發展邏輯。尤其是在原有主業下滑、行業景氣度下降之時,持續跨界並購頻頻造就資本新貴。但伴隨豪賭跨界並購進入業績兌現期,資金端、資產端部分隱患和風險開始逐一暴露。
勤上股份(更名前為“勤上光電)4月26日起已緊急停牌,主要是由於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關聯人部分質押股票接近平倉線。數據顯示,上述股東幾乎將所持公司股份全質押。公司方面表示,相關股東將通過籌資、追加保證金或質押物等方式,降低融資風險和穩定公司股權。
造成此次股權質押平倉危機的導火索,是由於一起外延並購終止而帶來的股價下跌。據不完全統計,自勤上股份去年從LED主業擴展至教育行業後,已公布了七筆資產收購。但就在本月,被視為轉型起點的並購的龍文教育未完成當年業績承諾,被計提大額商譽減值;直接拖累勤上股份去年巨虧4.27億元。根據業績承諾,龍文教育在未來兩年內完成數億元利潤額的承諾;而這背後,還高企著超過15億元商譽規模。跨界豪賭這把雙刃劍,或已讓勤上股份開始作痛。
股權質押拉響平倉警報
A股再次上演了大股東質押股份逼近平倉的驚險一幕。勤上光電4月25日晚發布公告,因控股股東東莞勤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勤上集團”)、實際控制人李旭亮及其關聯人李淑賢部分質押的公司股票已接近平倉線,公司股票自4月26日起停牌。
附:勤上集團、李旭亮、李淑賢股份質押的基本情況
公告披露的數據顯示,勤上集團目前持有上市公司2.55億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16.79%;其中,用於質押融資的股票為2.53億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99.03%。李旭亮和李淑賢分別持有公司股票8818.34萬股、7054.67萬股,分別占公司總股本的5.81%、4.65%。目前二人將所持股份全部質押。
究竟是有多少筆、多大規模的質押股權逼近平倉線?第一財經就該問題向勤上股份方面求證,截至發稿公司相關負責人並為予以回複。根據披露的股權質押時間和對應股價來測算,若勤上股份繼續交易並再遭遇跌停,或有1.5億股將觸發平倉。
有券商內部人士介紹,目前中小板公司的流通股質押率多為0.4至0.5,限售股質押率多為0.3。在警戒線和平倉線設置上,多家券商人士的指標略有差異,平倉線多設置為130%或140%,限售股平倉線為160%;警戒線多設定為150%。質押股權的基準股價,一般在當天收盤價、20日均價中選擇低值。
勤上集團在2016年10月27日質押2.5億股,當天收盤價格、前20日均價分別為10.6元/股、9.88元/股。選其中的低值、以五折質押率測算,該筆股權的質押價格為4.94元/股;則觸發警戒線、平倉線(假定為140%)的股價分別為7.41元/股、6.92元/股。
李旭亮和李淑賢的股權質押合計後1.59億股,均質押於去年12月2日。當天收盤價和20日均價分別為10.38元/股、11元/股,以上述同樣假定條件測算,前述股權質押價格為5.19元/股,則警戒線、平倉線的觸發點分別為7.79元/股、7.27元/股。
在宣布終止此前推進的一起股權收購後,勤上股份在今年4月25日複牌,當天遭遇跌停並收於8.14元/股,當晚公司宣布次日起開始停牌。經測算,若下一交易日繼續跌停,股價將跌至7.33元/股,李旭亮和李淑賢的1.5億元質押股權或最先觸發平倉線。
在去年12月12日時,李旭亮和李淑賢的高比例質押就曾引起過深交所關註,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披露融資用途,並核查是否有平倉風險。而勤上股份彼時回複稱,李旭亮和李淑賢的質押融資資金主要用於日常資金需求和對外投資,並稱質押股份總體上不存在被平倉的風險。未來若出現股價大幅下跌的情形,將采取追加保證金、提前回購等方式,確保其持有公司股份的穩定性。
值得註意的是,按照上述質押股價的測算,若均采用五折質押率,勤上集團、李旭亮和李淑賢的合計質押融資額超過20億元;即便以更為謹慎的三折質押率推算,上述股東的質押融資額也超過12億元。
而在昨晚公告中,勤上股份稱勤上集團和實際控制人及關聯人將采取籌措資金、追加保證金或追加質押物等措施,來降低融資風險、保持公司股權的穩定性。截至目前,公司亦沒有回複第一財經對於籌資渠道和此前融資具體用途的采訪問題。
豪賭跨界轉型反陷巨虧
引發此次股權質押危機的導火索,是由於4月25日當天的跌停,而導致跌停的原因則勤上股份幾日前宣布高達投資及其投資的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的收購遭對方喊停。
勤上股份在今年2月6日停牌,籌劃股權收購事宜。4月24日發布公告稱,擬收購高達投資及其投資的成都七中實驗學校,但截止目前交易對方並未配合公司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框架協議,並在4月21日發來《終止協議》討論稿,表示將與公司終止《收購及投資意向書》和終止《補充協議》相關協議。
據不完全統計,這是自勤上股份去年從LED主業擴展至教育行業後,公布的第七筆資產收購。轉型起點是去年以20億元作價並購龍文教育。此後,勤上股份宣布以7700萬元認繳英倫教育新增註冊資本和收購5%股權。並以1100萬元收購5%股權;擬收購柳州小紅帽教育投資咨詢股權和旗下幼兒園股權;通過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以現金形式,收購愛迪教育100%股權。進入今年,勤上股份還公告與凹凸教育、思齊教育簽署了《增資/收購備忘錄》,擬以現金對其增資或收購部分股權。
然而,一面是勢頭迅猛的教育行業轉型擴張,一面卻是不斷暴露的並購隱患。龍文教育未完成2016年承諾業績,並計提超過4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拖累勤上股份當年業績巨虧。
勤上股份在今年2月公布的業績快報中稱,預計全年業盈利4787萬元、同比增長130.74%。但在正式披露的2016年年報中,公司凈利潤巨虧4.27億元,同比下降2161%。其中,龍文教育因去年原計劃培訓收費和新開教學點均未達到原預計標準,當年實際業績較並購時承諾完成率僅有66%,計提商譽減值4.2億元,進而造成年報中凈利潤的大幅虧損。
大額商譽計提的隱患,早在並購之初就有苗頭。查閱此前交易方案的評估報告,龍文教育截至2015年8月的總資產賬面價值為3.1億元,總負債賬面價值為3.76億元,實為“資不抵債”。評估報告中,歸母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為-0.66億元,按收益法評估全部權益價值為20.14億元,增值率3152%。最終,龍文教育交易作價定為20億元。而從去年年報中披露的商譽原值來看,龍文教育原商譽高達19.95億元,交易作價幾乎全部計入其中。
在2016年年報計提後,並購背後的商譽減值風險並沒有消除。目前,龍文教育還剩余超過15億元的商譽。而在此前交易方案中,交易對方承諾龍文教育2015年至2018年累計實現稅後凈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64億元。公告顯示,龍文教育2015年、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8725.39萬元、6733.36萬元。若要實現業績承諾,龍文教育在未來兩年的業績增速壓力較大。
根據交易方案要求,業績承諾是在承諾期滿後對做合計核算。而目前,收購龍文教育尚處於業績承諾期內。值得註意的是,根據龍文教育股權收購的支付方式設計,勤上股份向龍文教育實際控制人楊勇支付現金5億元;剩余15億元對價則由勤上光電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向包括楊勇在內的9名交易對方支付。而在今年1月17日,楊勇違反業績承諾補償協議中的約定,違規將所持有的3000萬股質進行質押融資。以當天9.92元收盤價、限售股多采用的三折質押率測算,融資額近9000萬元。截至目前,勤上股份並未披露與楊勇違規質押的溝通和解決結果。
今年以來創業板一轉去年的頹勢,迎來上漲態勢。5月25日在華安基金“創藍籌與資產配置高端峰會”上,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他看好創業板上的新經濟板塊,尤其是計算機、傳媒、通信、醫療、電子等行業。
wind顯示,2017年全年創業板整體跌幅達18%、中小板跌幅僅為2.98%,上證綜指上漲 9.85%。2018年以來市場風向與此前形成鮮明對比,截至5月25日創業板漲幅達0.88%,同期中小板、上證A股下跌,跌幅分別達4.85%、4.46%。
陳果說,新經濟行業具有配置的吸引力。在過去以傳媒、通信、電子、計算機為主的TMT板塊曾被爆炒,因包含並購預期,這一板塊歷史上估值曾達到100倍,但現在創業板的整體估值並不算高。與此同時,新經濟行業2017年的業績也成向好的態勢。
此外,當前市場較為擔心的是創業板,尤其是創業板中TMT行業的商譽減值的問題。但陳果認為,2018年這一問題將明顯改善。所謂商譽減值 一般認為,一旦收購時超額支付或者被收購公司後期未達到業績承諾或者承諾期後發生業績變臉,都可能導致並購企業發生商業減值。但在具體實務過程中,商譽減值的影響因素更加複雜和多變。“商譽減值是一個很主觀的測算。”陳果說。
過去商譽減值一直是創業板上市公司不可回避的話題。陳果說,自2012年開始創業板並購重組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尤其是在2014年並購重組制度改革之後,外延並購在2014、2015年達到了峰值。2012-2017年創業板商譽不斷增長,目前占凈資產比重為19.21%。 創業板2017年商譽減值損失達到頂峰121.89億元,占凈利潤比重為14.04%。
今年以來,關於2017年年報上交所和深交所持續重點聚焦重組高估值、高商譽、高業績承諾的“三高”問題。wind資訊顯示, A股尚存1.3萬億元商譽,傳媒、計算機、通信等行業是商譽減值的重災區。根據陳果的分析,傳媒行業2017年度商譽減值損失占比最高。具體來看,傳媒行業商譽減值損失主要來自於聯建光電(5.58億元)、天龍集團(4.96億元)、富春股份(3.93億元)、掌趣科技(2.08億元)。
在陳果看來,2018年創業板商譽減值仍存在一定風險,但較2017大概率將明顯環比改善。主要是基於2017年商譽減值較為徹底,2018年減值壓力大概率將下降。隨著創業板2017年商譽減值損失達到頂峰,明顯超過歷史平均水平(2%-3%)。剔除堅瑞沃能後,創業板商譽減值占凈利潤比重下滑至8.14%,但較2015、2016年仍顯著偏高。因此,創業板商譽減值問題已在2017年集中體現,2018年減值壓力大概率將下降。
與此同時,創業板盈利後周期性帶動並購標的業績將提升。從創業板業績來看,2018第一季度、2017第四季度、2017第一季度和2017年年度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是28.75%、-71.59%、9.12%和-16.50%,說明盈利後周期性已經呈現。因此,後周期的推動下,並購標的的業績也將持續提升。
此外,2018年至今創業板並購數量和金額同比回落,當前2018年的業績承諾規模較2017年依然偏低。2016-2018年業績承諾個數分別為574、640、673,承諾凈利潤規模分別為315.19億元、443.20億元、379.00億元,較2017年業績承諾規模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