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二○一五留下一個精采

2015-12-21  TWM

今年是我們連續第十一年製作財經風雲人物,二個多月前,在決定誰是二○一五年度的風雲人物時,編輯部內部多次討論;我們一致認為,市值超越遠百、股價三百多元的寶雅董事長陳建造,非他莫屬。

問題在於,陳建造的困難度有多高?相信不少台灣財經媒體都吃過閉門羹,然而,這並不能阻擋我們想要與陳建造對話的決心。

記者梁任瑋可說用盡一切可能的方法,去突破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從完全沒有任何機會,到逐步突破,近二個月來,她採訪至少三十位陳建造的員工、家人、朋友、幾十年前的舊識、鄰居等,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愈是抽絲剝繭,愈是發現他的故事極具傳奇性。他從菜市場賣飾品起家,累積一些財富之後,中年移民阿根廷,改做養殖業;卻沒想到賠光家產,人生四十三歲重新開始。

他從台南地區批貨買賣開始,逐步擴大事業版圖,成為鄉鎮裡的SOGO百貨,一步步創立寶雅帝國;家族財富也跟著水漲船高,身價達百億元。

在有如海底撈針的採訪中,梁任瑋終於傳來採訪到陳建造的好消息。不過,一次的面訪,並不讓我們滿足,接著在寶雅新店面的開幕儀式、南部企業家聯誼活動中,我們都再次設法面訪他,甚至還陪著他打高爾夫球。

一個低調又神祕的隱市富豪,一次完整揭露!

梁任瑋事後告訴我:「這一個半月採訪寶雅董事長陳建造,是我十二年記者生涯最難忘的一段歷程。有好幾次忙了一天,依舊無法突破瓶頸,陷入失望的採訪低潮;但總是在最灰心的時刻,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讓我相信『永不放棄』這句老話,永遠是採訪成功的不二法門。」二○一五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國際上有巴黎恐攻、歐洲難民、美國升息問題;國內則是面臨出口嚴重衰退、中國紅色供應鏈與中資來台購併等問題,英雄更迭。

今年度編輯部精選出國內外三十位財經風雲人物,為二○一五年留下一個印記。

撰文 / 謝春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73

日圓續貶,在日生產成本省一五% 美升息海外日企鮭魚返鄉

2015-01-11  TCW

暌違九年,美國確定升息,日本則持續貨幣寬鬆,兩國利率差距擴大,二0二八年日企經營戰略也開始改變,最明顯看到的,是回國增產、海外購併案例增加。

美國終於升息了,日立製作所社長東原敏昭說:「雖然必須緊盯全球熱錢往哪裡流竄,不過美國市場的商機依然看好。」有不少經營者重新看好美國經濟基調,暌違九年半,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決定,也許將成為日本出口業者改變策略的契機。

從電器到飛機零件廠都返日二0一五年八月,松下電器在愛知縣春日井市新增了加濕空氣清淨機的生產線,這是自從二00六年將空氣清淨機產線全部栘往中國之後,首度將三項高階機種的組裝工程移回日本生產。

長期以來日本的出口業者都奉守「完全避險策略」,不讓匯率波動影響企業經營,因此都以客戶所在國家或鄰近地區的當地生產策略為大原則。但是當美國宣布升息、日本依然維持寬鬆政策之下,美日兩國的利差範圍將很難收斂。

野村證券匯率策略主管池田雄之表示:「在二0一六年三月底之前,日圓極有可能貶破一美元兌一百三十日圓水準」。松下之所以會決定栘回日本生產,這股日圓貶值的論調也是原因之一。

看似早已料到美國升息而提前採取行動的不只松下,日產汽車也計畫於二0一六年春季在九州工廠以年產十萬輛的規模,開始生產專門銷往北美市場的新型 「ROGUE」系列車款,社長高恩(CarlosGhoSn)表示:「二0一六年日產汽車將增加在日本國內的生產量,目標為一百萬輛。」

此外,三菱化學控股集團旗下生產碳纖維、淨水器等的三菱麗陽公司,也決定在二0一六年中之前,將廣島縣大竹事業所的產能提高一.五倍。海外需求特別看好、 用於汽車與飛機零組件的碳纖維,將優先提高產量。川崎重工業也決定斥資二百五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七十億元)增設客機本體等生產工廠,以期順利供貨給美國 波音公司。

各企業經營賴以研判的根據,就是以美元計價的日本國內生產成本。根據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試算,假如日圓匯率來到一美元兌一百三十日圓的水準,則企業在日本 國內的單位生產成本(編按:企業生產一定單位產品所需要的資金),將比二00二年一美元兌一百二十五日圓時期,減少大約一五%左右。

相對的,這段期間美國的單位生產成本已經上揚二三%,中國更是飆升了二.三倍之多,返回日本國內生產,反而更能提升日本企業的競爭力。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星野卓也說:「國內生產成本即使加計未來三年薪資上揚的預期幅度,日本企業依然具有優勢。」

新興國幣值大貶,有利購併安倍政府企圖以降低營業稅,來換取企業提高目前在國內約七十兆日圓(約合新台幣十九兆六千億元)規模的資本設備支出,對此,日本 經濟團體連合會會長榊原定征曾表示:「降稅可望使企業增加十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兆八個億元)的投資。」然而,這番話並末受到產業界認同,因為有企業大老 認為:「這簡直就是對企業綁手綁腳,很難想像有企業願意在日本這個人口呈現衰退趨勢的國家進行投資。」

但是在美國決定升息後,這個風向可能出現急轉彎。新興國家前景不明,中國對鋼材需求減緩不見改善,連帶影響新日鐵等鋼鐵大廠今年獲利衰退。麒鱗控股公司則 因為巴西景氣衰退,旗下位於巴西的啤酒大廠業績持續惡化,在二0一五年十二月認列了超過一千億日圓的特別損失,創下掛牌以來首次虧損紀錄。

美國升息無疑雪上加霜,在景氣復甦減緩之下,波羅的海指數在二0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一度跌至史上最低,導致商船三井公司不得不改變策略,減少旗下船隻運作。

新興國家為了減輕本國貨幣貶值壓力,在美國升息後,墨西哥、智利、中東產油國等紛紛跟進升息,但是這些國家賴以為生的原物料價格卻持續下跌,升息恐怕會讓這些國家的經濟加速惡化。

一般認為「美國升息對日本企業的新興國家策略有負面影響」,其實並不然。歐力上集團剛完成一樁八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十二億四千萬元)的印尼汽車貸款公 司購併案,雖然收購過程耗時兩年,但是代表執行副社長小島一雄表示:「亞洲地區從不動產到企業的市值,在這一到兩年問跌了三成左右。」更何況新興國家幣值 貶值幅度甚於日圓,於是促成了此樁划算的購併案。

無論檯面上或檯面下,還有許多投資案正蠢蠢欲動。小島說:「因為美國升息腳步平緩,企業在購併時所需的資金,較容易取得。現在有越來越多投資機會浮上檯面,我們將一一仔細評估。」

一般來說,當日圓貶值,在海外進行購併所須支付的資金會增加,也容易導致企業決策縮手。但是在美國升息的環境下,新興國家的企業反而變得容易收購。

M&A顧問公司RECOF統計,二0一五年日本企業購併海外企業的總金額,首次突破十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兆八千億元),物流業、金融業等大型購併案相繼成交。受到美國升息影響而貶值的新興國家貨幣,反而促進了日本企業出手購併的意願。

課題:外國客消費力恐減弱然而,也有產業因為美國升息和新興國家貨幣貶值,受到嚴重打擊,即近來創下大幅成長的外國觀光客消費額。二0一五年訪日的中國旅 客數約比前一年增兩倍,原因之一是近三年來持續的「日圓貶、人民幣升」態勢,但是在美國升息後,大型連鎖飯店已有警惕:「人民幣貶值,情況將會改變。」

從日本五大百貨集團二O一五年十一月份營收來看,有四家的業績比二O一四年同期衰退,其中高島屋針對外國旅客的免稅營業額,只比二0一四年同期成長了一.八倍,跌破關鍵的兩倍大關。

截至二0一五年十一月底,當年訪日外國旅客數,已達一千七百九十六萬人次,比二0一四年同期成長四七.五%,亦可望提前達成日本政府「二0二0年訪日旅客兩千萬人次」的目標。

這股趨勢目前雖然銳不可當,二0一五年全年外國旅客的消費金額可望突破三兆日圓(約合新台幣八千四百億元),但是在外來客消費力恐怕烏雲罩頂的情況下,極 有可能影響日本全體景氣。(Nikkei Business(c)2016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13

黑天鵝亂入 股神慘賠、小咖偷笑 二○一五年市況詭譎 投資陣腳大亂

2016-01-11  TWM

一五年對一些投資大咖來說,是個災難年。巴菲特、安洪、約翰.鮑爾森等都被股市修理,獲利慘兮兮;相較之下,投資小咖們敢作空匯市,甚至與巴菲特對作,竟寫下驚人報酬。不知今年,又會呈現什麼樣的態勢呢?

您覺得二○一五年股票操作很不順心嗎?對許多市場老手來說,一五年雖然股價指數沒有大跌,但是黑天鵝到處亂飛,市場天天被胡吹亂竄的「股市霧霾」搞得烏煙瘴氣,讓許多股市老手無比心煩,非常沮喪。

別難過!這個現象不是台灣獨有,一五年年底結算,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股價出現罕見的一一%跌幅,徹底被大盤打敗;另一個身價超過一一○億美元的超級大 戶約翰.鮑爾森(John Paulson),一五年賭黃金、買新興市場債,慘遭市場KO,輸到美銀美林不但將公司投資鮑爾森基金的資金贖回,還下令財富管理部門不得將客戶資產投資 鮑爾森。

老師傅馬失前蹄,年輕的對沖大師們日子也不好過。長相帥氣、即將慶祝五十大壽的艾克曼(Bill Ackman),近兩年因為放空賀寶芙,天天登上華爾街媒體;但他操盤的柏升廣場基金,一五年初至十一月底已經慘賠一七%。

最戲劇化的,就是現年四十八歲的大衛.安洪(David Einhorn)。這位在金融海嘯大賺二十億美元的對沖基金高手,一四年績效敬陪末座,一五年又賠掉二○%。

一五年是對沖基金的災難年。第二季,美國的對沖基金有超過二百檔遭到清盤;第三季股市重挫,又有二五七檔對沖基金關門大吉。第三季,整體對沖基金資產縮水 將近一千億美元(新台幣三兆三千億元),不論是下跌金額或關門家數,都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過往的投資金童們,成千上百淪為失業街友。

巴菲特押錯寶

波克夏股價 年底跌一一%在眾多慘遭滑鐵盧的投資A咖當中,股神巴菲特的表現其實不能算差。

根據一五年九月底的財報,波克夏的獲利有一八六億美元,與一四年同期相較,還上升了一八%,基金淨值也增長了三.三%。

一五年是股神操盤波克夏的五十周年「金婚」大慶,巴菲特還特別昭告全球投資人:「觀察它的績效,不應該只看波克夏的淨值,而是要看股價的表現!」不料到了 年底,波克夏股價竟然大跌一一%,相較於史坦普五百指數微升一.四%(還原權值),巴菲特的股神光芒盡失,似乎也代表了投資人對於巴菲特未來的擔憂。

巴菲特手中最大的兩檔股票表現都極糟,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跌了二四%,IBM也重挫一三%,還有重倉持股的沃爾瑪大跌三成;而亞馬遜、Netflix、谷歌這些飆股,巴菲特卻一股也沒有。巴菲特 雖然很聰明地避開了能源股,但是旗下的鐵路運輸公司等,還是間接受到油價下跌的負面衝擊。

說實在的,這些枱面上的利空,股神以及他的團隊都做了積極的因應,神乎其技地讓公司淨值維持正報酬;但投資人還是不買帳,拚命賣出波克夏的股票,其股價跑輸大盤逾一二%,更是金融海嘯後最糟糕的表現。

安洪走衰運

他的對沖基金 遭多空修理至於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一戰成名的安洪,從○七年七月就大聲疾呼,雷曼兄弟握有太多低流動性的房地產相關資產。他當時認為,次貸風暴即將爆 發,火速辭去新世紀房貸金融公司的董事席位,更將自己創設的綠光資本公司(Greenlight Capital)的部位,全數放空雷曼兄弟以及金融股。○八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當年不到四十歲的安洪幫客戶大賺二十億美元,成為媒體瘋狂追逐、華爾街最 年輕的A級投資大師。

暴賺二十億美元的安洪,當時公司只有二十五名員工,其中七位是研究員、一位交易員,創下華爾街平均員工獲利率最高的歷史紀錄。

金融海嘯之後,安洪卯上當時還在世的賈伯斯,要求蘋果增發高股息的現金股息特別股(Preferred Shares, 媒體戲稱為 iPrefs)。一三年初,把蘋果公司與執行長庫克一狀告上曼哈頓聯邦法院,而且不到兩個禮拜,聯邦法院就判決蘋果敗訴,成了少數蘋果敗訴的案例,讓蘋果 強悍的法務部門滿臉豆花。庫克後來正面回應安洪及華爾街投資人的要求,發股息、財務資訊透明化,創造了蘋果股價的大多頭,而安洪也因此再創生涯高峰。

但是,安洪的好運從打贏蘋果官司之後就突然消逝了。二○一四年,綠光資本在五十八個龍頭對沖基金中,獲利排名第五十三名,差一點就墊底。具公信力的《機構 投資人對沖基金評鑑》(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lpha Hedge Fund Report Card),送給安洪一張「D卡」(A是最高等級,B其次,D代表不及格),這是安洪連續第二年拿到D。一五年看起來,狀況還是很糟,如果拿到「連三 D」,他的大師生涯就將告終。

安洪在一五年底發給投資人的報告顯示,他的綠光對沖基金又輸掉了二○%。六大多頭部位中,蘋果、美光、日本Resona金控、能源公司SunEdison Inc.及Consol Energy Inc.,外加黃金,全都虧錢;大手放空的綠山咖啡雖然贏了大半場,但是卻被收購新聞炒高,年底最後短短一個半月,股價暴漲一倍多。

安洪多空兩面被修理,十足犯太歲的衰運。

新手怪咖資本

敢與巴菲特對作 成大贏家當然,二○一五年也有市場贏家,只是,我們聽起來可能不會太高興。怪咖資本(Maverick Capital)創辦人安斯利(Lee Ainslie),是對沖基金績效排名前十名的當然候選人,一五年的最大贏家之一。但是他的獲利,一部分來自與巴菲特的對作;另一部分,則來自放空台灣的 蘋果概念股。這家基金公司管理資產規模超過一百億美元,截至一五年十一月底,獲利超過十五億美元。

怪咖資本的科技研究團隊在舊金山,另在香港設有辦公室。安斯利從○三年之後就是台灣科技股的常客,靠著科技股,過去十年平均每年打贏大盤將近七%。

在一五年,安斯利認為蘋果公司將盛極而衰,最先倒楣的就是周邊幫蘋果代工的零件與組裝廠;交易開放、訊息透明的台灣蘋概股族群,整年都被不知道來自何方的賣壓殺得喘不過氣,而怪咖資本,應該就是頭號戰犯之一。

安斯利也大膽賣出巴菲特持股的公司,例如巴菲特與巴西首富李曼聯手促成合併的卡夫漢茲食品(The Kraft Heinz Co.),安斯利原本持股達到基金的七%,卻在完成合併之後獲利了結,到了十一月已賣到一股都不剩了。

此外,先鋒基金(Vanguard Healthcare Fund)重倉持股的藥品大廠Allergan PLC、私募基金大鱷柯恩(Steve Cohen)緊咬的Team Health Holdings Inc,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寶貝百度,安斯利都照樣大賣。

不過,控股谷歌的字母公司,安斯利倒是一路加碼,緊抱不放。

一五年崩盤的油價,自然也創造了巨額的放空利潤,《富比世》雜誌就特別點名總部在倫敦、之前名不見經傳的艾格登資本(Egerton Capital),操盤手阿米塔吉(John Armitage)竟然靠著放空石油與能源股,幫客戶賺了十五億美元。

外匯市場小咖

賭對歐元貶值 報酬可觀

在劇烈震盪的外匯市場,贏家是號稱全球最大的總經對沖基金公司橋水集團(Bridgewater Associates),靠著一路走軟的歐元匯率,在超過一千四百億美元的資金規模基礎上,又創造了大約六%的年報酬率。

最近被《華爾街日報》注意到的,還有韓裔女性經理人梅莉莎.高(Melissa Ko)。《華爾街日報》表示,這位現年四十八歲的交易員,一五年報酬率高達一二○%,她的基金獲利超越六千萬美元,個人身價突破一億美元。她的投資重心在 外匯交易,一五年歐元貶值、巴西里爾暴跌四成,外加澳幣等大宗物資匯率疲弱,讓她的放空部位創造了超過一倍的利潤。

梅莉莎的故事頗為激勵,三十年前她跟著父母從韓國移民美國,一句英文都不會說;後來靠著努力,擠進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先進入花旗銀行交易部,再跳槽信孚銀行、德意志銀行、貝爾史登做外匯交易員。

貝爾史登在金融海嘯中關門,梅莉莎自立門戶設立她的外匯對沖基金(Covepoint Emerging Markets Macro Fund),○九年賭巴西里爾大賺六三%、一○年又增值了二二%。

近年家族基金(Family Office)大行其道,梅莉莎將開放式的對沖基金,轉為封閉式的家族基金模式,只為最高資產的家族操盤,用八倍的槓桿、高周轉率,繳出一二○%的獲利成 績。如今她已經穩穩立足在華爾街,在曼哈頓中城的A級辦公室,窗外就是中央公園的美景。

度過了震盪的一五年,看到老手頻頻拭淚,新人後浪推前浪,還真不知道二○一六年將會以什麼樣的姿態展開?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