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與財經網站華爾街見聞報導,央行上海總部2月26日上午召開政策發佈會,發佈上海自貿區外幣利率市場化政策,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將放開區內300萬美元以下外幣存款利率上限。該政策將於3月1日起實施。
早在2013年底發佈的「央行30條」(即《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即「央行30條」),在「穩步推動利率市場化」的部分,就已經提出「在條件成熟時,放開區內一般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
此次出台的細則一項重要內容是將放開300萬美元以下外幣存款利率上限。上限放開後,上海自貿區將在全國率先實現外幣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場化,在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上先走一步。
在區內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是指對自貿試驗區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上海地區金融機構對區內居民小額外幣存貸款自主定價。
本次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放開僅面向自貿區內居民,具體包括在試驗區內依法設立的中外資企事業法人(含金融機構)、在試驗區內註冊登記但未取得法人資格的組織、其他組織、境外法人機構駐試驗區內的機構以及在試驗區內就業一年以上的境內個人。
在外幣存款利率上,等值300萬美元以上的大額利率目前已經完全市場化,而300萬美元以下小額利率受上限管理。
據《21世紀經濟報導》,2000年,我國開始啟動外幣利率市場化,其中放開了外幣貸款利率和300萬美元以上大額存款利率開始。2004年,央行進一步宣佈,央行不再公佈美元、 歐元、日元、港幣2年期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改由商業銀行自行確定。也就是說,國內對於外幣利率的管制,主要集中在小額外幣、短期限(一年內的)的存款利率。
不過,據瞭解,目前在境內,多數銀行的存款利率並沒有用足上限,也就是說,放開利率上限影響或不會馬上體現出。以美元為例,活期存款利率上限為1.15%,一年期上限為3.0%。以中行為例,該行目前的美元活期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則分別為0.05%、0.75%。
「放開自貿區內一般賬戶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其意義有限,因為外幣在境內存款利率所受限制本身就少,利率市場化核心在於人民幣存款利率。」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細則還有望迎來一批集中釋放。
中國人民銀行曾在2013年12月2日出台《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其主要目標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建立可複製、可推廣的金融管理模式」。《意見》分為7個部分,分別是「總體原則」、「創新有利於風險管理的賬戶體系」、「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深化外匯管理改革」和「監測與管理」。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表示:「這些細則不會一起推出,而是本著先易後難的節奏,成熟一項就推出一項,『兩會』前夕,還有一些細則有望公佈,包括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綜合改革、跨國公司資金池業務、國際貿易結算、利率市場化等。」
不斷落地的細則也使得上海自貿區對外資企業的吸引力已經在逐步增加。據公開報導的數據顯示,外資企業入駐自貿區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已經有超過400家外資企業入駐上海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