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瞬間之一:1994年8月1日 12碼
http://xueqiu.com/1722423554那年暑假,碼哥還沒出茅廬就開始接觸股市。起因是一位同學當年在大戶室裡面做報單員。
估計現在的碼友們都不知道啥叫報單員,這可不是海關報單,要說起來這已經是現如今消失的一個職業了。當時報單員的活很簡單,就是幫大戶下單。我那同學交易時間就坐在大戶室裡,手邊配一部專線電話,大戶要交易了,就跟他下單,他看了單子就拿起電話給交易所場內本公司的紅馬甲告知交易指令。
別小看這報單員,要知道當時散戶是怎麼交易的你們就知道這是多好的活兒了。當時的散戶沒電腦看,更別提看 K 線了,只能在散戶大廳的大屏幕上看報價,一看價格合適就要趕緊填單,搶時間把單子交到櫃檯去交易,是不是成交不知道,一般就看報價憑經驗猜自己是否會成交,準確的成交回報要等到第二天在散戶大廳貼出來才知道,或者是自己去查詢,但老查詢就要看別人的臉色。(再次證明,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就是一件小事也是挺苦逼的。)
就這幾點,你們就知道報單員這活兒的重要了,而且還有很多好處。首先在大戶室裡沒外面那麼嘈雜,環境好,還能跟大戶一起有電腦看,碼哥第一次看到錢龍的 K 線圖時那個激動啊,都沒法形容;其次認識的都是有錢人,如果交易做得又好又快,那大戶還有打賞。
我那同學是我鐵哥們,經常跟碼哥聊起股市,一來二去,加上碼哥本來就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於是便混進了大戶室。大戶室裡什麼行當的人都有,但多是當時所謂的個體戶,談不上投資理念,就是賭的思維,還有就是特愛打聽消息,這個股誰做的啦,這個公司要干啥啦——想想現在,過去那麼多年了,其實啥都沒變,這都是人性啊。
那年股市其實特爛,按現在的說法是經濟下行,朱老闆治理整頓中,通脹又高,股市能好嗎?我清晰地記得,在 8 月 1 日三大利好宣佈之前,證券公司的營業部真的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大戶室裡也一樣,原來有六個大戶基本都不來了,只有一個哥們還咬牙撐著。我那同學臉色也不好,說公司業務十分慘淡,自己天天就剩下剝手指甲,再這樣下去怕是要換工作了,長嘆一聲說這 TM 什麼市場,再跌下去上海指數都要兩位數了。
7 月 29 日是個週五,上證指數最低到過 325 點,是上證指數開設以來第一個重要的底部點位。
嘭!週末居然推出了三大利好!當時碼哥還處於懵懂階段,對利好的概念也不強,就知道星期天接到同學電話,說話中那個興奮之情難以言表,音調也提升了八度,信誓旦旦地跟我說,趕緊抄底,週一會大漲!
——週一哪還擠得進去啊,營業部全是人,好容易在開市前擠進大戶室,裡面已經煙霧繚繞,大戶們張牙舞爪,一個哥們大叫道,我就知道黨是不會不管我們的!另一個哥們馬上說,別馬後砲了,上禮拜你怎麼不買?那個大叫的哥們不好意思了,說,這不全套住了嘛。
我同學根本沒時間理我,我看見他手邊是一大疊的交易單,他正緊張地在聯繫場內的紅馬甲,每個人都想第一時間搶進去買股票。隨著開市的到來,大戶室裡面也爆炸了,股票一片翻紅,許多人都在追著我同學問,我的單呢,我的單呢,成交沒?同學根本沒法搭理他們,過一會兒說,不行啦,單子太多,專線堵塞了!
有些大戶就開始不干了,那感覺隨時都要過來揍我同學,那一瞬間每個人因為興奮而變得極度地扭曲!好不容易線路通暢了,大戶們一通猛買,有膽小的剛解套想出貨,還被別人一頓奚落,搞得那個想出貨的人都不好意思出。
我同學一上午忙下來全身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全部濕透,看見我第一句話就說,你買了沒有,趕緊買啊!
這就是股市,人性在這裡放大,我第一次體會到市場竟是這般地變幻,人的情緒可以如此地錯亂,若干年後,當碼哥看到《大時代》裡的場景時,比任何人都感同身受,尤其是方展博在交易所裡的場景真是似曾相識。在碼哥看來,市場情緒永遠是最不可忽視的因素,哪怕你是一個所謂的價值投資者。
1994 年 8 月 1 日,最終市場上漲了 111 點,漲幅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