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度為何總被截胡

2013-05-13  NCW
 
 

 

在新浪微博、UC優視、高德軟件等多個移動互聯網重量級收購戰中,百度不急,因此亦無所獲◎ 本刊記者 朱以師 文傳聞已久的交易塵埃落定:5月7日,百度終以3.7億美元(約合22.73億元人民幣)收購PPS 視頻業務,並將其與旗下視頻公司愛奇藝合併。這是筆好生意,但無法在戰略上改善百度的困境,因為百度已經錯失新浪微博、UC優視和高德軟件。

電腦端流量增長乏力導致搜索引擎變現增長空間有限,是百度面臨的困境。百度今年一季度業績放緩,電腦端在線營銷客戶的活躍度及每戶貢獻值都出現環比下降的趨勢。

同時,百度在移動端布局乏力,始終沒有移動端流量入口型產品,也未形成移動端價值鏈,與騰訊、阿里相比動作遲緩。既沒有微信那樣能形成生態的關鍵點,也沒有阿里在移動端連續大手筆收購的魄力。在新浪微博、UC 優視、高德軟件等多個明星項目的收購戰 中,百度均被阿里集團截胡。

百度不缺錢。移動端投資失利,除了競爭對手強勢,與百度自身的投資邏 輯和心態有關。 “對百度而言,投資並購的主要任務,還是創造戰略價值和財務回報。”接近百度的知情人士告訴財 新記者,百度在考量投資目標時,更看重戰略協同性、互補性和技術領先性。

一位投資圈人士也告訴財新記者,百度更喜歡投資貼近其大搜索業務、容易變現的項目,而缺乏前瞻性、基於長遠競爭格局考慮的戰略性布局和卡位。

換言之,百度投資追求穩健和回報,但缺乏銳意進取的冒險精神。

這也引發了擔心——移動互聯網時代,在阿里、騰訊等巨頭大肆收購、攻城略地之時,過於看重財務回報的百度,正在失去很多機會。對此資本市場看法偏負面。過去一年多,百度股價從最高150美元跌至90美元左右。

延續“中間頁”戰略

百度與PPS 的談判進行了一年多。合併後,龔宇將出任新愛奇藝CEO。PPS創 始人張洪禹、徐偉峰任聯席總裁,繼續 負責PPS相關業務及新業務拓展。

百度為什麼收購PPS 的視頻業務?

愛奇藝公司CEO 龔宇說,一是規模效應,二是移動端市場。

艾瑞數據顯示,2013年3月,PPS 月活躍用戶數約1.4億,優酷土豆約3.2 億,搜狐視頻約2.4億,愛奇藝約2億。

如簡單相加,合併後新愛奇藝的用戶規模、觀看時長都將躍升為行業第一。

在網絡視頻行業,規模很重要。用戶和流量多,可以分攤更多成本,銷售更多廣告位。 “如果同樣的成本,產生的商品數和廣告銷售是對手的2倍至3倍,就能做很多事,比如打價格戰,搶佔更多市場份額。”龔宇說,有了市場規模後,無論是上游的內容採購,還是下游的廣告銷售,都將會有定價權。

基於這個邏輯,2012年優酷與土豆合併後,其餘排得上號的視頻網站互相都討論過合併可能性。龔宇預計,到2013年底,場內玩家將只剩三到五家。

移動端也很重要。 “視頻行業有點悲哀。行業內還沒有一家大型企業真正盈利,PC 端巔峰已過,新的一波浪潮到來,變成一個由移動端主導的市場。” 龔宇透露,PPS 在移動端的裝機量是促成百度收購的重要因素。截至目前,愛奇藝在移動端的裝機量超過1 億,PPS在移動端的裝機量超過1.5億。

愛奇藝與PPS 在業務模式上有很強的互補性。愛奇藝強在網頁端,PPS 強在客戶端。愛奇藝在品牌廣告等媒體屬性上更勝一籌,PPS 在遊戲聯運等流量經營上很有心得。龔宇對雙方的整合非常有信心, “團隊的重合度只有10%,30天基本能完成人員的整合。”而且,PPS 已實現盈利。PPS 在2012年收入約6億元,淨利潤率約5%。

其中,遊戲聯運的收入占三分之一。不過,PPS 的遊戲業務沒有被百度收購,剝離成為獨立公司運營,未來將向愛奇藝公司買流量。同時,愛奇藝也將探索前向收費、遊戲聯運等新業務模式。

龔宇還表示,收購PPS 能強化視頻領域流量在百度內的大循環。所謂大循環,是指用戶通過百度搜索視頻內容後,進入愛奇藝觀看,仍然在百度的體系內。流量持續產生價值。

這實際上是百度“中間頁” 戰略的延續。 “中間頁” 是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2011年初提出的概念,指介於搜索引擎與用戶之間的一類網站,如機票酒店的垂直搜索、本地生活服務信息網站等。在這些垂直領域,用戶需求細化,通用搜索引擎淪為流量中介。

為避免搜索引擎價值降低,李彥宏提出“中間頁” 戰略:投資垂直領域,讓用戶留在百度體系內,使流量持續產生價值。這方面百度有優勢,它占據互聯網流量上游,清楚流量在哪裡更值錢。

2010年-2011年間,百度連續投資入股了一大批“中間頁”網站,包括房產信息網站安居客、家居網站齊家網、視頻網站愛奇藝、旅遊網站去哪兒、本地生活信息服務網站愛樂活、招聘網站百伯等。

百度看好網絡視頻的變現能力。

2012年底,百度增持愛奇藝股份,收為旗下子公司,現在再進一步收購PPS 視頻業務。接近百度的消息人士透露,百度在視頻領域的累計投資已超過8億美元 (約合49.14億元人民幣)。

互聯網評論人洪波認為,網絡視頻是可預期的更大廣告載體,能幫助百度獲得品牌大廣告客戶。 “如果百度營收想再上台階,必須做大視頻規模。”百度不急vs阿里不惜代價百度在PC 端的“中間頁” 戰略投資堅 決,但在移動端猶疑搖擺。與新浪微博的談判,百度起了大早趕了晚集。接近百度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百度最後放棄與阿里的競爭,主要與百度整體投資策略有關。百度認為和新浪微博的協同性及互補性不太高,入股新浪微博對百度僅屬於防禦型投資,並不迫切。

洪波認為,百度缺乏媒體運營的基因,放棄入股新浪微博也未嘗不可,但百度應該儘快培育出自己的入口型、殺手級應用和產品,搶佔移動流量入口。

百度內部人士則對財新記者表示, “百度對移動端的投資,主要從技術創新切入,圍繞搜索核心,建立生態鏈。”前述投資圈人士觀點不同。他認為,從競爭的戰略角度,百度棄購新浪微博不明智。阿里集團入股新浪微博,基本切斷了微博與百度合作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用戶更多從社交網絡和社會化媒體獲取信息後,搜索引擎的價值可能進一步降低。而且,基於社會化媒體實時搜索的商業價值,有很大空間。

至於UC 優視和高德,在手機瀏覽 器和地圖領域,百度都有自己的產品,市場份額位居前三。而且,百度認為領 先者的技術門檻並不高。

李彥宏在今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移動互聯網仍處於發展早期,產品和技術良莠不齊。百度的理念是,能買到,就花錢去買,這樣節省時間。但搜索是百度核心業務,在公司戰略中居於中心地位,很難從別人那裡買到搜索產品,所以還是會自己投資開發。

上述百度內部人士也表示,在地圖領域,一體化生活服務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技術資金和人才,都是百度更強。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的市場份額差不多,但百度地圖會增長更快。所以,對百度而言,與高德軟件談,也是防禦型投資,不急。阿里完全不同,地圖不可或缺,但自己沒有,所以不惜代價。

與UC 優視的談判也大體如此,百度在討價還價中貽誤戰機,被阿里搶先。理由一樣: “百度有自己的手機瀏覽器,排名第三,不可能出價太高。”在百度的投資戰略中,防禦型投資和布局“中間頁” 的戰略性投資,在投資代價的考量上完全不同。PPS 這類業務互補、財務劃算、能更快做大規模的投資更符合百度的標準。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百度現金及短期投資仍有50億美元,一季度淨利3.29 億美元,當季在研發上投入了1.32億美元。百度在過去一年多接連推出幾十款應用,包括百度雲、手機助手、地圖、音樂、美拍等。但百度與普通開發者面臨著一樣的推廣困境,它在PC 端的流量入口優勢在移動端已不復存在。

百度在猶疑和權衡中失去機會,移動端的入口級產品和明星應用正被財大氣粗的阿里、騰訊等巨頭瓜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