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白銀病人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1-18/100484152.html
2012年12月中旬,嚴冬肅殺,籠罩著甘肅省白銀市鄉間。

  收割過的玉米田,土地龜裂,秸稈茬子硬生生地挺著。

  56歲的民勤村村民武宗祿和妻子正在曬玉米。院子裡,房樑上,滿是碼齊的玉米棒子。這一年的豐收,並沒給他帶來太多喜悅,因為他得知,吃自家地裡產出的玉米、小麥等一切糧食、蔬菜,都會加重對身體的傷害。告知他的人用了一個詞:慢性自殺。這句話,來自正在村頭進行土壤污染修復工作人員。

  2011年,備受關注的白銀市東大溝土壤重金屬污染修複試點工程在民勤村啟動,試圖修復這個村因40多年使用工業污水灌溉而被重金屬鎘、鉛、砷等嚴重污染的65畝農田。

  武宗祿耕種了大半輩子的五六畝土地,雖然不在65畝之列,但使用的灌溉水是一樣的。從小到大,武宗祿一直吃著家中被污染土地里長出的玉米、小麥、土豆、白菜等。

  20年前,武宗祿就開始感到骨痛。起先疼痛在膝蓋部位,後來範圍逐漸擴大到大腿骨,再後來就延伸到腰背。妻子情況更糟糕,手掌無力,伸張困難。

  財新記者發現,民勤村50歲以上村民中,這種疼痛較為普遍。疼痛也不只發生在民勤村,約3000畝的東大溝污灌區涉及的十餘個村莊,都有類似現象。

  他們的疼痛是一種病嗎?為什麼疼痛?迄今為止,沒有醫院或疾病控制部門給出標準的答案。少數到實地作過研究的疾病控制部門,至今並未公開結果。

  當地醫院只將這種痛作為一種個體的病來診斷,要麼是「骨質疏鬆」,要麼是「骨質增生」。

  實際上,武宗祿等村民身上出現的莫名疼痛,凡土壤研究學者均懷疑與當地土壤嚴重污染有關。

  上世紀30年代起,日本富山縣神通川上游鉛鋅廠流出的含鎘廢水污染了河流、土壤,並傳導至稻米、魚蝦,最終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經過數十年積累,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數百人被診斷為慢性鎘中毒。由於患者全身出現神經痛、骨痛,行動困難,大呼疼痛,這種病也被命名為「痛痛病」。

  財新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白銀市東大溝污灌區的污染路徑,與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極為相似。這是一條完整的污染鏈條:工廠排放的廢水通過澆灌污染農田,重金屬在土壤中富集並通過植物根系進入作物的根、莖、葉和果實,最終又通過糧食和蔬菜進入人體。重金屬在人體中經過幾十年富集後,威脅健康。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員尚琪,跟蹤研究部分地區土壤污染帶來的健康問題已有20餘年,他向財新記者否認中國出現了「痛痛病」。但他同時認為,中國有些地區土壤污染程度、糧食污染程度可能達到日本神通川地區的水平,受害者之所以未達到「痛痛病」程度,原因是比之日本當年,受害者生活水平提高,飲食更多樣且均衡。他並不否認長年食用受污染糧食、蔬菜者出現部分健康問題。他也承認,這方面研究還不足。

  白銀市東大溝污灌區,只是全國至少3250萬畝受污灌污染耕地的一個縮影。據全國污水灌區農業環境質量普查協作組20世紀80年代的調查,中國86%的污灌區水質不符合灌溉要求,重金屬污染面積佔到了污灌總面積的65%,其中以汞和鎘污染最為嚴重。

  時至今日,不僅尚無對白銀東大溝污灌區重金屬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開研究報告面世,全國範圍內的污灌區重金屬暴露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危害也無法估量。

  武宗祿們的疼痛,無人診斷,難以命名,少人知曉。

民勤村怪病

  財新記者發現,無名疼痛如同無名瘟疫,民勤村中中年男女很少有人倖免。

  村民對病痛的描述一致:疼痛不分季節,不分時間。主要在腿腳和腰背骨頭,關節也會發病,嚴重者全身疼痛。

  疼痛自二三十年前在村民中發生,漸漸成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疼痛發作時,往往疼痛難忍,關節感到冰寒。當刺骨疼痛陣陣襲來,即便是最強壯的中年男子也不得不服用止痛片。

  雖然病痛並不尋常,但因缺乏合理解釋,村民無法命名,只好將之統稱為「怪病」。去過醫院的村民,引述醫生診斷,將病痛歸因於「骨質增生」或因缺鈣導致的「骨質疏鬆」。大部分受病痛折磨的村民受限於經濟條件,並未看病。村中老人紛紛強調,這種疼痛與莊稼人操勞導致的疼痛並不相同。

  若將民勤村民的病症與日本富山縣「痛痛病」相比照,可以找出一些相似之處。民勤村的村民顯然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他們大多也沒有聽說過重金屬鎘。至於村邊東大溝污水中流淌著的其他重金屬和複雜化合物,他們更少瞭解。

  村民都知道上游工廠排放的污水很「髒」,由於缺少檢驗設備,村民多年來不得不用嘴嘗驗污水,以判斷污水濃度和酸鹼度是否可以用於澆灌莊稼。

  財新記者沿東大溝走訪了沿岸的郝家川、沙坡崗、崖渠水、觀音崖、民勤、雙台諸村,每個村的多數受訪村民都說村中存在骨痛怪病。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與民勤村相距僅幾公里的民樂村黃灌區,因為一直使用黃河水灌溉,村民並不患有這種骨痛怪病。

漫長污灌史

  東大溝又名沙河,是白銀最大的排污溝,也是沿岸近3000畝耕地的灌溉水源。

  攤開白銀地圖,東大溝和西大溝由北向南從城區東西兩側穿過。東、西大溝從白銀城區出發,經過工廠和村莊,最終匯入呈「S」形環繞白銀的黃河。兩條大溝的首要作用,是排放城區和市郊工礦企業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與玉門、金昌等建國初年興起的工業城市一樣,白銀市因礦而生。從「一五」計劃開始,國家對白銀地區的銅、鉛、鋅、黃金等有色金屬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利用,大批外省移民進入荒無人煙的戈壁灘,開拓出一片礦區。自1958年建市以來,以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後改製為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白銀公司)為首的20餘家大型重金屬採選、冶煉、加工廠落戶白銀。

  自上世紀50年代起,東、西大溝開始成為白銀工業廢水的排污溝,沿岸居民村民不得不用污水灌溉。199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白銀市的污水灌溉中,68%為工業廢水,32%為生活廢水。到2000年,工業廢水上升到74%,生活廢水佔26%。

  無法統計有多少污水流入數千畝土地。但這樣兩個圖景或許可以提供部分答案:半個多世紀以來,不斷被拋棄的礦渣已使郊區兩座在全國已屬最大型的巨型尾礦壩不堪重負,險象環生;整個白銀市,原本儲量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基本被掏空,2008年,白銀市被評為國家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上世紀90年代末,白銀市政府開始著手解決東、西大溝污灌問題。隨後的「引黃提灌」水利工程,至今已為兩條排污溝沿岸村民供給十餘年灌溉用水。

  污灌至今仍未完全從東大溝消失。村民反映,使用黃河提灌水每畝每年要增加300元左右的成本,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且由於黃河水位不穩定,位於東大溝中上游地區的村莊,並不能穩定使用提灌水。在無水可用時,東大溝污水仍是惟一的選擇。

  其實,即便改灌較為乾淨的黃河水,40多年污灌史早使這片土地被深重污染。覆水難收,覆「污」更難收。

哭泣的土地

  白銀市東郊的郝家川村村外,大片土地蒙著一層灰白色的鹼花,沒有近期耕種過的痕跡,鮮有野草。這片土地因污染已棄耕近20年。

  在沙坡崗村和崖渠水村,也有相同的情景。村民向財新記者證實,兩村至有近千畝土地被棄耕。一些棄耕地被當地政府編入「退耕還林」計劃,零零星星地長著一些白楊樹,更多的土地被生命力頑強的蓬草佔據。

  北方冬日下,這些村莊被遠近的工廠煙囪冒出的濃煙籠罩,一片灰霾。

  近20年,學者對東大溝污灌區進行的土壤重金屬含量和作物籽粒重金屬含量研究,幾乎無一例外地顯示,不僅土壤中的鎘、汞、砷等重金屬含量不同程度超過國家土壤二級標準,污灌區生產的春小麥、玉米籽粒的重金屬含量亦超標嚴重。後者不但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食品安全標準,更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糧食署推薦的安全限制相距甚遠。

  一些研究者甚至直言不諱地指出,東大溝地區的土壤鎘含量已超過日本「痛痛病」病發地的含量。

  1998年,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南仁忠等人曾對白銀市的土壤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東大溝污灌區土壤中的多項重金屬含量遠遠高出黃(河)灌區,除鉛和鋅含量在土壤國家二級標準值範圍內,鎘和銅均超過國家二級標準。根據國家土壤標準,二級標準是耕地的最低標準。

  在此次抽樣調查中,東大溝污灌區土壤中的鎘含量的算術平均值達到10.36 毫克/千克,最小值達到2.76毫克/千克,最大值更是高達19.32毫克/千克。這意味著,對照更低的國家三級土壤標準,鎘含量平均值仍超標10餘倍;對照 「痛痛病」發源地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土壤的平均濃度2. 27毫克/千克,則超出近3.6倍。

  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王國利等學者2006年2月在論文中公佈的數據則更為驚人。

  抽樣結果顯示,東大溝污灌區民勤村和沙坡崗土壤中的鎘含量高達34.84毫克/千克和30毫克/千克,沿岸其他村落的土壤鎘含量也嚴重超標。

  雖然植物根系對重金屬有相當程度的阻隔作用,但當重金屬含量高於植物所能承受範圍,重金屬仍會進入植物的根、莖、葉、花、果。

  西北礦冶研究院環境資源研究所雷思維等人在2007年的報告中指出,東大溝污灌區春小麥籽粒中的鎘平均含量最高達到7.4毫克/千克,且春小麥對鎘的積累顯著高於土壤中鎘含量,富集能力強。銅、砷、鉛、汞亦在籽粒中檢出。

  南忠仁等也對東大溝污灌區春小麥和玉米籽粒中的重金屬含量作出分析。這份發表於2002年的研究報告指出,東大溝污灌區小麥籽粒中的鎘含量平均值達0.61毫克/千克,是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3倍;鉛含量平均值為1.29毫克/千克,是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1.3倍。玉米籽粒中的鎘和鉛含量,也分別達到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2.6倍和2倍。

斯土斯民

  迄今為止,尚無機構對東大溝污灌區居民暴露於重金屬污染下的健康風險進行全面有效的評估,也沒有學者或醫療工作者敢斷言村民怪病確實與土壤重金屬污染有關。

  不過,有零星的報告透露出白銀土壤重金屬污染對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甘肅省環保監測站、甘肅省環保研究所與白銀公司勞動衛生研究所,曾對東大溝兩側的八個生產隊20歲以上男女社員進行調查。這項調查認為,沿東大溝兩側的生產隊因長期使用含重金屬廢水,土壤和農作物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灌區社員可能已受到重金屬污染。

  上述調查已見於公開發表的論文。尿鎘檢驗結果顯示,白銀污灌區社員尿液中的鎘含量中位數為每升3.28-3.757微克,明顯高於人體尿鎘正常值(每升2微克以下)。

  論文指出,雖然污灌區社員尿鎘與發鎘含量均未超過文獻報導的正常值範圍,但明顯高於對照區,說明鎘對人體已普遍產生污染。報告建議,由於鎘在體內有蓄積作用,應積極採取措施,防治持續加重的污染。

  在該論文發表22年後,西北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學碩士研究生溫飛在其2005年發表的論文中,繼續探討了白銀區重金屬污染下的人體健康風險。此時,情況已極大惡化。

  溫飛的問卷調查發現,白銀區重金屬污染下的居民已經有63.4%表現出了與重金屬污染有關的症狀,且以慢性中毒症狀為主;有過慢性中毒症狀的人群佔總調查人群的56.6%。

  溫飛還通過研究飲食、食入、吸入三種暴露途徑,估算出白銀區居民在致癌物鎘、砷及非致癌物鉛、鋅、汞等重金屬污染下的人體健康風險。

  模型顯示,白銀區城市居民通過食入途徑攝入的重金屬已經接近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推薦的最大風險水平。若考慮到污灌區居民長期使用重金屬含量超標的作物,其總體健康風險高出城區區民50倍左右,達67.8人/(10萬人·年),即每年每10萬人當中有近70人因重金屬污染致死。

  這一結果超過ICRP推薦的最大可接受風險水平近14倍。

  溫飛目前供職於甘肅省環境科學院,繼續從事固體廢棄物污染研究。在論文發表近7年後,溫飛再度談論起論文中的研究結論,卻表現出一絲謹慎。溫飛的顧慮並非來自對論文結論的不自信,而是因他的結論缺乏其他研究來支持。在學術界裡,他的報告現已成為論證白銀地區人體健康受重金屬污染影響的孤證。

  「說實話,論文寫完後,我有些後怕,此後我也再沒做過跟蹤研究。當時我並沒有對這個結果進行識別,也沒有考慮到它在公開之後,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溫飛對財新記者說。

  溫飛強調,利用數值模型計算出的人體健康風險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仍有諸多考慮不全之處,重金屬污染對污灌區居民造成的實際健康影響需要更長時間的跟蹤調查。

  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關注白銀市的土壤污染狀況,並為白銀市政府撰寫多份環境保護規劃的專家建議稿的土壤污染專家南忠仁透露,他此前曾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對白銀城郊的土壤鎘污染對村民的健康影響進行研究,但立項申請最終了無回音。

  「國內在環境健康影響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可能是太敏感吧。」南忠仁說。

  雖然學術機構的研究項目被擱置,政府疾病部門依舊掌握著一些基礎數據。這些數據未被公開,甚至未告知受到重金屬污染影響的村民。不少村民透露,過去幾年雖有疾控部門人員前來採集血液和頭髮樣品,但並未告知檢驗用途,檢驗結果也未告知。

  與此同時,由於缺乏健康風險評估和基本的健康知識普及,東大溝污灌區的村民對重金屬污染和人體健康風險的瞭解幾乎空白。

  「我是今年去土壤修複試點裡打工,才第一次聽說重金屬,才知道哪些重金屬有毒,才第一次聽說如果麥子、玉米裡重金屬超標就不能食用。可是我們已經吃了這麼多年,還能有什麼辦法?」武宗祿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