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滙炒房英雄已死

1 : GS(14)@2012-11-20 00:56:38

幾好睇篇野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19/18071963
位處中環機利文街一隅的源興燒臘茶餐廳乃五十年代老字號,曾是銀行外滙夜枱交易員的通宵食堂。源興外貌與普通茶餐廳無異,卻見證着本港外滙市場的變遷。這日,兩位「炒房」出身的主管級賓架──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及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投資顧問主管王良享,相約在以前經常駐足的源興聚舊。
他們說昔日市場資訊不及現在流通,源興吃一頓消夜,席間交換人脈訊息或耳語金融界種種傳聞,「睇」錯盤遇交易損手時,與同儕「呻兩句」平衡身心,贏了錢又可興奮「攞個彩」……人去人來,共同締造了外滙市場黃金歲月;直至電子化交易年代普及,坐盤及客盤萎縮,傳統外滙業才步向夕陽。
對着面前一碟源興例牌燒鵝、一小碟燒腩仔及肥叉撈丁,馮孝忠及王良享齊齊緬懷昔日的吉光片語及風雲人物,本地第一代財資巨擘如梁錦松、黃逸思(花旗前高層)、黃鋼城(退休前為星展集團副主席)等威水史,兩人越說越稀虛。
深夜茶記內六成為行家
馮孝忠謂:「八、九十年代係本地外滙市場嘅巔峯時期,估計呢度通宵市,譬如凌晨四、五點鐘計,六至七成食客都可能係銀行嘅外滙夜枱從業員……」惜時移勢易,「今日已經冇咗齋炒外滙,可以上到位做大老闆嘅日子」。
說到底,王良享認為,癥結是很多同業已不再維持本港夜市交易,區域分工下,集中在新加坡操盤,或直接在倫敦、紐約對盤,「交易量減少,唔需要support夜枱交易,競爭大,唔似十幾年前咁風光……」
電子化交易冒起,亦消弭了人與人之間的網絡,王良享說,「無咗人嘅溝通」,以往投資產品有限,金股滙稱霸,「口口價都要實」,現在財資業務多元化及程式化,利率債券衍生工具交易,「唔使分分秒秒望住個價」。歐元一體化開始,G7貨幣瘦身為G3品種,亦是外滙市場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馮孝忠同意,市場模式改變生態亦變,「以前交易講心水講觸角,講到心水梗係要有個地盤吹水」。現在一切皆屬數學計算,轉速高但無驚喜,正因以前資訊不夠流通,英雄造時勢,成就了幾許市場傳奇,「譬如聽到花旗做咗個大盤,交易員會交頭接耳,爭相探聽,揣摩背後有乜動作。」
新一代番書仔只蒲老蘭

已晉身主管的王良享,毋須再當夜更,但偶爾代同事值班,或工作至夜深,仍會在源興「叫外賣」。他指新一代交易員很多是「番書仔」,或只懂外語的「海歸派」,彼此飲食文化不同,午餐「啃」份三文治裹腹,收工「蒲」蘇豪區蘭桂坊,又怎會在地道的「老餅」茶餐廳「打躉收料」?
隨着時代轉變,兩人皆感嘆外滙市場已「冇咗英雄」,「靈魂人物不再」,但基於商業客盤及對冲需要,他們相信,傳統滙市不會消失,仍會維持,但已是美人遲暮,英雄氣短。

2 : GS(14)@2012-11-20 00:57: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19/18071964


【通宵交易】
昔日銀行「炒房」以傳統外滙交易業務為核心,不像現時有利率工具及衍生交易平分春色。市場人士指出,外滙業全盛時期,客盤及外滙孖展量多而頻繁,銀行自身坐盤亦活躍,故滙商需要追蹤滙市秒秒變化,直至紐約市收市後(本港約4時),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
所謂銀行外滙夜枱交易,是指通宵市,因不同時區關係,本港交易員在亞洲市收市後,繼續在倫敦及紐約等外圍市參與買賣。
夜市交易轉星倫處理

夜枱交易隊伍,一般規模約三、四人,普遍分兩隊值班,較多人的一班,從晚上六、七時起「踩」至翌日清晨三、四點,收工後到源興夜宵,裹腹兼「吹水」。另一班多數只預留一人,晚上11時至翌日六、七時,下班後由負責亞洲早市的同事接力,中間饑腸碌碌時,便叫送外賣「填肚」或輪流外出,中場小休。
不過,隨着市場變化及銀行區域化分工,踏入21世紀,銀行已陸續結束或刪減本港外滙夜枱,有夜市交易需要時,可能集中新加坡處理,或客戶直接「call去」倫敦、紐約部門進行對盤。

3 : GS(14)@2012-11-20 00:57: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19/18071966


【搵食秘訣】
賓架通宵食堂源興燒臘茶餐廳,最受外滙夜枱交易員喜愛的餐單,馮孝忠及王良享皆首推「丁麪(出前一丁)加碟例牌燒鵝」,亦有散叫炒粉麪,總之,吃消夜秘訣是不能太慢耗時太久,馮孝忠指食粥太燙口,「夜麻麻有排食」,首選丁麪配燒臘,「方便快趣又飽肚」,吃完可盡速回家倒頭大睡。
燒臘是源興的賣點,除燒鵝叉燒外,細細件皮脆肉香的燒腩仔,亦十分有名。門口擺放的玻璃櫃,放置份量十足大大個菠蘿包,新鮮出爐的蛋撻,以及店內供應的佐酒小炒王,均是食家如蔡瀾,時裝界達人鄧達智等心水推介。
由早餐午飯,下午茶晚餐至宵夜,源興全日不停站廿四小時營業,一周七日無休,茶餐廳的餐牌,惟恐年輕食客「唔識貨」,寫明該店是五十年代已開業的老字號;外賣餐單更壯觀,多達百多樣食物選項,亦有非繁忙時段的「抵食餐」供應,毗鄰相連的源興茶餐廳,也有外賣王美譽。
源興由家族式經營

源興門口,貼上一些重點推介的食品或套餐卡通插畫,據聞是老闆小女兒作品,令小店洋溢着家庭式經營的溫情。
記者相約兩位炒房專家在源興訪問當天,甫進茶餐廳,即碰上一間大行主管,趁午餐時段前人流未至,與同業在店內小歇,飲杯咖啡「吹吓水」。上一輩財資賓架愛在源興「打躉收風」,確實不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