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龍湖吳亞軍隱退 萬科高層接連流失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282

8月15日,龍虎地產中期地產業績會上,創始人兼董事長吳亞軍宣佈辭去CEO職務,由原常務副總裁邵明曉擔任。吳亞軍表示,她希望龍湖能擺脫創始人和創業精英的影響,成為一個深度機構化、持續發展的組織。

《21世紀經濟報導》稱,作為一家民營房地產商,龍湖地產去家族化特徵日益明顯。

根據各公司的股權結構資料,上市民營房企中,很多都是家族企業。過去的十年是房地產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成就了萬科的千億銷售額,同時也造就了不少百億家族。

例如,恆大地產的許家印家族,龍湖地產的吳亞軍家族,碧桂園的楊慧妍家族,雅居樂的陳卓林家族,SOHO中國的潘石屹家族,富力地產的李思廉家族與張力家族,合生創展的朱蒙依家族,綠城中國的宋衛平家族……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被人稱作「異數」的是萬科。根據萬科的2011年半年報,萬科的第一大股東目前是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4.73%,前十大股東持股數不足30%,屬於典型的大眾持股企業,而沒有像其他民營房企一般由家族控股。

據媒體報導,萬科一直是龍湖的學習對象。萬科的公司治理、職業經理人團隊建設,是吳亞軍重點關注的。為了減少公司的家族企業色彩,吳亞軍的丈夫蔡奎在上市前已辭去公司副董事長及其他公司職務。

8月15日的業績會上,龍湖宣佈進一步去家族化。吳亞軍高調宣佈她本人將辭任CEO一職,而由原北京公司總經理、常務副總裁邵明曉接任。

吳亞軍說,卸任CEO後,她和邵明曉有明確分工,她將專注於公司中長期戰略的制定和決策,領導董事會,更偏重於中期和長期的規劃,投融資方面;而邵明曉領導核心管理團隊,完善管理體系並執行戰略。

「我希望龍湖真正成為一個機構化的公司,擺脫創業期的特徵,創建深度機構化。」吳亞軍說,龍湖是個非常在乎企業文化發育的公司,是個解決了「我是誰」的公司,在取捨上面非常明確。

吳亞軍闡述,深度機構化組織的特徵,是不依賴於創始人和精英,進一步集團化和職業化;

所謂具有企業家精神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就是像老闆一樣做事,有很強的股東意識,有節制的激情,強調價值判斷而非單純地強調規則等等。

吳亞軍的隱退也許預示龍湖地產從以家族成員支撐公司轉向依靠職業經理人,但是,一直以出色的職業經理人制度而自豪的萬科也有其煩惱之處。一年多來,萬科連失多位高管。

繼高管徐洪舸、肖楠、劉愛明先後離職之後,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袁伯銀8月9日也閃電離職。萬科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出現四分之一的高管流失,被業界認為萬科高管團隊近年來發生的級別最高、最密集的人事變局。

值得關注的是,四位高管都是在萬科實施股權激勵之後先後離職的,四人離職後都選擇了個人發揮空間較大的平台。《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徐洪舸和肖楠在深圳聯合成立新地產公司;劉愛明則加盟重慶協信控股集團擔任總裁一職,並為該公司上市進行積極籌備;袁伯銀加入國內知名家居賣場紅星美凱龍,出任總裁一職。

萬科總裁郁亮表示,事實證明股權激勵的作用並不是萬能的,很多方面仍需要調整。

萬科內部人士認為,萬科健全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制度決定公司不會因為任何一位領導的離職而出現動盪,但這一制度同時弱化了個人的作用和影響,恰恰導致部分高管出現個人價值和成就感缺失,渴望尋找能夠自我發揮的平台。

高管的薪酬收入和職業地位不匹配也被認為是萬科高管流失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