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產業是以數據生產、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為主的相關經濟活動。當前部分中西部省份在大數據產業上實現了“彎道超車”。
河南發力大數據產業
在近期貴州舉辦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的同時,中部人口大省河南也正在加快打造大數據產業。
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了《河南省大數據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力爭到2020年,該省大數據產業競爭力居全國第一方陣,成為全國一流的大數據產業中心。
2016年10月,河南省成為繼貴州之後第二批獲批建設的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隨著18個大數據產業園區建設全面鋪開,河南省正成為中西部地區大數據及相關領域產業的價值窪地,被業內譽為“中原數谷”。
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河南發展大數據產業的一大優勢是區位與交通優勢。河南是內陸地區的交通樞紐,現在正在積極打造信息交流的樞紐。其中,河南開通的鄭歐班列班次、載貨量、貨值等都位居全國前列,鄭州與歐洲之間的航空貨運也在快速增長,鄭州正在發展成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
同時,鄭州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跨境電商物流中心。由於交通樞紐的便利化程度提高,鄭州發展成為中西部重要貿易中心。耿明齋說,貨運、物流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很多大數據資源的集聚。
對標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河南提出到2020年大數據產業競爭力居全國第一方陣,其量化目標是,到2019年,河南力爭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億元、關聯業態規模達到2000億元。到2020年,大數據核心產業蓬勃發展,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全面展開,政府科學決策和社會精準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關聯業態規模超過5000億元。
在重點任務方面,未來河南將重點圍繞大力發展大數據核心產業;加快推進大數據創新應用;積極發展大數據關聯產業;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完善產業發展生態5個方面展開。
在大數據核心產業上,將圍繞應用需求,培育發展專業化的數據采集、存儲、加工處理企業,壯大數據采集存儲、數據加工處理、數據交易流通等大數據核心產業。
在大數據關聯產業方面,將積極發展智能終端、電子核心基礎部件等產業,推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數字創意的融合應用,推動關聯產業與核心產業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協同發展。加快鄭州航空港智能終端產業園區建設,推動智能終端產業從單一手機制造向研發設計、新型顯示面板、高端屏組件、攝像模組等產業鏈上遊環節拓展。
近幾年,通過打造臨空經濟產業,鄭州航空港經濟區實現快速發展。例如,在富士康的帶動下,很多著名智能手機品牌往鄭州航空區集聚,推動了鄭州航空港智能手機產業園於2014年1月提前投入使用。到2015年,鄭州航空港區生產的智能手機就已經突破了2億部,占全球智能手機供貨量的七分之一。
按照《行動計劃》,2018年河南力爭全省手機產量達到3億部;2019年達到3.5億部;2020年達到4億部,成為高端品牌手機生產基地。
中西部彎道超車
近幾年,中西部地區在大數據產業方面的發展頗具亮點。雖然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是,貴陽、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在大數據發展領域表現也較為搶眼。
其中,成都已經制定出臺了《成都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成都市推進大數據發展實施意見》《成都市促進大數據發展若幹政策措施》等文件,成為繼廣州、沈陽之後國內第三個設立大數據管理局的城市。
貴州近幾年順應大數據產業革命大潮,重點打造以大數據、高端電子信息制造和高端特色裝備制造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集群和中國內陸重要的智能手機生產基地,最終搭建上下遊一體化的完整智能終端生態體系。
今年2月,中國內地的iCloud轉由雲上貴州運營。有專家預測,僅iCloud這一項業務,將為貴州每年帶來10億美元以上的穩定收入。 統計顯示:到目前,蘋果、高通、谷歌、微軟、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富士康等200多個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項目落戶貴州,投資總額超過了2400億元。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說,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突破了地理條件的制約,地域因素正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而原來中西部一些後發的因素,卻變成了優勢,比如地價、勞動力等成本都比沿海大城市低,在沿海大城市的高昂成本之下,很多人才、勞動力也會考慮性價比,留在中西部就近就業。
最新的一個例子是,今年年初,移動電競遊戲研發商、發行商英雄互娛計劃在北京招聘100位程序員,可5個月過去了,只招到了7人,其中4人還辭職。但是公司搬到西安之後,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招聘了25人,而且性價比很高。比如,在西安一個技術總監的月薪為18000元,放在北京這個崗位的薪酬則是現在的3到4倍。而這個團隊大部分成員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按照最新計劃,英雄互娛將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合作設立實驗室及遊戲專業,並在自身發展基礎上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遊戲引擎技術研究、遊戲專業建設、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部分科研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