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補貼審核變嚴 2016年首批新能源車申報近10%遭拒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21/1108304.html

__2.thumb_head

還想通過新能源汽車騙取國家補貼?專家組的眼睛里可不容沙子。

5月17日,工信部網站發布了“關於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示結果顯示,共有20個地區、50余家車企、85094輛車通過專家組的初步審核,這些車將獲得補貼金額近58.6億元人民幣。

這是今年3月底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四部委聯合下發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清算通知後,首批申請補貼的情況公示。

根據此次公示披露的信息統計,此次企業共申報車輛94072輛,涉及補助資金64.15億元。其中有8979輛車,因為與公告參數不符、行駛不滿3萬公里等原因,被取消補貼或削減補貼,涉及資金5.55億元。

“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審核嚴格力度,超出我的預期。這表明國家打擊新能源騙補的決心和力度非常大。”看到公示結果後,第一時間對公示的車輛和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說。

這次公示也表明,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情況的監督管理,將由此前的定期檢查,轉向與財政補貼掛鉤的常態化監管。

在為政府嚴加監管拍手叫好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擔心“矯枉過正”,比如,“不滿3萬公里無法領取補貼”將對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收款難題和資金壓力。”

申報比例偏低

看到公示的第一時間,崔東樹便結合一些行業數據,對於公示披露的信息與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根據中機中心的合格證統計,2016年我國共生產新能源汽車52萬輛。但公告披露的情況顯示,此次僅有65家企業,申報了94072輛車,申報資金總額為64.15億元。崔東樹的統計顯示,此次申報比例只有18%。即便是刨除陜西、廣東、四川、貴州、吉林、廣西、內蒙、海南這8個尚未進行申報的地區,已經申報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黑龍江等18個省市和直轄市,去年總共生產了41.199萬輛汽車,申報比例為23%,依然偏低。

車已經賣出,企業為何不著急申請補貼拿錢?

申請時間短是原因之一。今年3月27日,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清算工作的通知》,申報的截止日期是4月30日。“去年整個行業都籠罩在新能源汽車騙補的陰影中,政府說要嚴加核查,因此2016年的補貼如何申領一直不明朗,3月底才有明確政策,申請時間只有一個月,企業有些措手不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客車企業人士表示。

在崔東樹看來,新能源汽車企業申報比例偏低的原因,一是企業生產節奏偏後,主要集中於下半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11.420, -0.01, -0.09%)汽車共銷售17萬輛,而2016年全年銷量則為50.7萬輛。

近三分之二的銷量集中於下半年,造成一些企業和地方來不及申請。比如,深圳市新能源車推廣辦公室主任助理陸象幀就對媒體表示,目前深圳市各區正在核查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企業和車型信息,審核完成再進行申報。

二是新能源汽車單位購買比例偏高,而根據四部委發布的《關於開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清算工作的通知》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

崔東樹估算,在乘用車領域,2016年個人客戶占比是48%,單位客戶購買的比例是52%。在商用車領域,單位客戶購買的比例會更高。

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就表示,江淮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8萬,這次申請了1.4萬輛,基本達標,還有4000多輛銷售對象是非私人用戶,目前還沒有達到3萬公里,還沒有申報。

3萬公里的威力

盡管2016年新能源汽車騙補曝光後,汽車行業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發放門檻提高、標準變嚴有所準備,但2016年補貼的首次審核之嚴,還是超出不少業內人士的預期。除了崔東樹這樣的專家表示超出預期,直接影響到利益的企業更是覺得“壓力山大”。

“2016年年底發布的調整政策(《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次年結算和三萬公里的指標,大家已經意識到今後的補貼不好申請,但沒想到指標和材料審核真得這麽嚴。企業因為申報車輛信息與目錄對應的參數情況不同未能獲得補貼,有些是生產一致性不過關,有些則是技術與供應商有所調整,沒來得及更新推廣目錄。”上述客車企業人士表示。

崔東樹的統計顯示,在取消或減免補貼的原因中,占第一位的是電機,“電機額定功率與公告參數不一致”的車輛高達6799輛。其次是電池問題,總共有1000多輛,其中,電池單體、電池組、驅動電機與公告參數不一致的有869輛,電池成箱型號與公告參數不一致的有217輛,電池單體、成箱型號與公告參數不一致的有197輛。而非私人購買僅累積行駛里程未達3萬輛的,就有104輛;續航里程不符合國家補貼標準的,為103輛。

還有79輛車,不在新能源汽車的推薦目錄內,也來申請政府補貼,其背後的企業分別是上海滬光客車廠、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和長沙梅花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崔東樹的統計顯示,盡管企業申請的總量不高,但通過率還比較高。北汽新能源、奇瑞、東風日產、鄭州宇通、江鈴控股等企業,通過率為100%;江淮、吉利、長安、東風汽車(5.810, 0.04, 0.69%)、中通客車(11.320, 0.01, 0.09%)等企業,通過率也都在90%以上。同時這些企業也都是申請數量較多的企業。

意外的是,上海汽車的審核通過率僅為37%,10693輛乘用車申請補貼,僅有3985輛汽車獲得審核。公告信息顯示,未通過的原因分別有電池、電機與公告參數不一致,續航里程達不到國家標準等。上汽榮威的CSA7154TDPHEV車型 (榮威E550)6605輛車,因為“電機額定功率與公告參數不一致”沒有通過專家審核。

但影響威力最大的莫過於“三萬公里指標”。2016年很多已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由於不滿足這一指標,無法申請補貼,尤其是服務於公共領域的客車、專用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共推廣新能源商用車16.3萬輛,銷量前十的7家主流客車企業,2016年共銷售新能源客車近6萬輛,但從此次申請看,僅有5348輛車申請補貼。

車賣出去錢卻收不回來,這對任何企業都不是什麽好消息。實際上,這已經成為客車企業沈重的負擔。客車行業龍頭企業宇通2016年年報顯示,政府應收賬款由2015年的99億上升到150億;其中來自中央政府的新能源客車補貼應收賬款為101.6億元,2016年收到新能源補貼僅9.95億元。

雖說政府欠的帳比較放心,總會還的,但對於企業而言,無疑大大加劇了資金壓力。對於行業龍頭企業而言,這或許不是什麽問題,但對於一些中小企業而言,則可能面臨資金斷裂的危險。媒體報道稱,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生甚至表示,自己的房子都已經抵押。

“3萬公里的指標打擊騙補的用意是很好的,但對生產企業造成很大資金壓力,也給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增加了額外負擔,車賣出去後還得總盯著,要不然拿不到補貼。而且有些政府部門、機構采購新能源汽車,就是作為班車,跑得里程很有限。建議以後審核時能區別對待,對於那些確實沒有騙補嫌疑的,及時發放補貼,鼓勵企業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崔東樹認為。

2017申領補貼更為不易

“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進行審核,不僅打擊騙補的企業,讓其沒有漏洞可鉆,也敦促企業改善生產一致性的問題,很多未通過車型多是由於生產一致性不達標。”崔東樹說。

此次補貼審核,主要依據去年年底公布的《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兩大文件。這兩大文件,已經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收緊了門檻,堵住了以往企業容易鉆空子的漏洞。

除了上述提及的非私人購買車輛累計行駛里程達到3萬公里才能申請補貼外,對於純電動客車,要求續駛里程不低於200公里。電池系統總質量占整車整備質量比例(m/m)不高於20%;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要高於85Wh/kg,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快充倍率要高於3C,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節油率水平要高於40%。

對於純電動乘用車,則要求30分鐘最高車速不低於100km/h;動力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90Wh/kg,高於120Wh/kg的按1.1倍給予補貼;對純電動乘用車工況條件下百公里耗電量進行明確規定等。

從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整車能耗等多個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還規定,一年內仍沒有實際銷售的車型,取消《目錄》資格。而初次補貼審核的結果顯示,要想達到這一標準並非輕而易舉,即便是新能源汽車的龍頭車企,也會在生產一致性上不達標。

一方面,補貼的技術門檻提高,審核加嚴;另一方面,根據新標準規定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分階段退坡,2017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在去年基礎上減少20%,同時地方補貼最高不能超過國家補貼的50%。不少地方從今年開始減免對新能源汽車的地方補貼。

目前已經有北京、山西、西安、甘肅、江蘇、天津等省市明確了2017年補貼標準。從各地發布的地方補貼政策看,北京、青海、內蒙、吉林等地,按國標50%補貼,並且規定了國家和本市財政補助總額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50%-60%。

而有些地方的地方補貼則更低甚至全部取消,比如山西省出臺的地方補貼政策表示,對新能源汽車按國標50%補貼,取消省級推廣應用補貼;寧波、蕪湖2017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湖南則規定新能源乘用車按國標10%補貼。

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政策的緊箍咒越來越多,想要獲取補貼越來越不容易。以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為例,去年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10萬輛,新能源汽車業務整體收入約 346.18億元,同比增長約80.27%,占比亞迪總收入的比例增至33.46%。新能源汽車的收入成為支撐比亞迪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但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47.6%,其公司財報顯示,比亞迪一季度營收210億元,同比增長3.75%,凈利潤6.06億元,同比下降28.79%。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與政府補貼退坡,是其利潤下滑的一大原因。

但就目前而言,補貼政策明朗並且開始落地執行,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已經是“久旱甘霖”一般的好消息。“由於補貼政策不明和新能源汽車目錄更新的影響,去年前4月新能源客車賣了近2萬輛,今年前4月只有4000多輛,政策就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指揮棒,政策明朗了,車才賣得動。”上述客車企業人士感慨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