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實體經濟這一年:壓力不小,希望猶在

“我手頭有好幾個大項目在談。如果談成了,客戶結構會優化,利潤率也會高一些。” 深圳市艾特訊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培坤在對第一財經記者談起最近的業務勢頭時,頗為興奮。

2016年,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實體經濟存在不小的壓力。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在制造業重鎮深圳、武漢和蘇州等地調查發現,很多企業都受到勞動力成本上升、稅負等困擾,高新技術企業較高的毛利潤被稀釋,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日子則更為艱難。

不過,如黃培坤一樣,很多企業主也在想方設法,通過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轉變經營模式、尋找好客戶等方式內外兼修,謀求出路。

深圳高科技企業感慨:毛利潤被稀釋

高新技術企業一直被視為產品附加值較高、利潤率也較高的企業。但事實上,部分高科技企業的利潤空間並沒有那麽大。

高科技企業也感嘆,利潤空間並沒有那麽大

辛辛苦苦將近一整年後,黃培坤發現,2016年雖然銷售額翻了一番,達到4000多萬元,但是賺到的錢被快速上升的成本稀釋了很多。

首先就是人力成本問題。過去3年間,他的用人成本上漲了40%。黃培坤給記者細細算了一筆賬:“工資每年都在穩步上漲。一開始招個工程師,工資大概是六七千元,現在開價都是1萬元左右,要求也不算高,大專或本科畢業,具備5年左右的工作經驗。”技術工人3年前工資在4000元左右,現在漲到6000多元。他的企業現在有30多位工程師和30多位技術工人,沒有普工。

他說:“2014年,將社保公積金之類的算進去,人力成本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0%左右,現在占15%了。”

他們的產品附加值較高,公司的毛利潤在40%左右,這個數字在行業中算是高的,但是一年下來到手的純利潤不到10%。

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彭澎觀察到,身邊很多企業,包括產品附加值較高的企業雖然覺得錢難賺,但是鮮有關門的。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大家都在熬,都在堅守,2016年是個關鍵的節點。大家都希望2017年會好一些,但是特朗普上臺後會采取什麽樣的對外政策,是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企業願意抓住的是相對確定的因素。黃培坤正在優化客戶結構,尋覓願意為技術買單的優質客戶,擴大利潤空間。匆匆趕到寶安區的辦公室,跟第一財經記者聊完,黃培坤又急忙趕往龍崗區見一位知名手機廠家,商談在機器人檢測手機屏幕方面的合作事宜。

一些企業家也認為,如果企業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那麽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導致競爭優勢被削弱的情況下,仍然能在制造業中占有優勢。

柔宇科技CEO劉自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生產效率說得更直接簡單一點,就是企業每個員工能夠創造出的平均價值。國外的一些高端知名制造業企業,即便是流水線上的工人,也擁有很高的專業技能,這使得他們的產品技術壁壘很高,市場話語權自然很高。中國企業要想在未來的制造業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就要提高生產效率。”

官方也在發力。2016年3月,深圳市政府印發《關於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若幹措施》,包括: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改造指導目錄、在本市註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市、區財政通過預算安排,從技術改造項目完工下一年起連續三年內,實行事後獎補。

湖北制造業通病:創新有熱度,市場卻遇冷

在武漢,高科技企業也遇到了自己的難題。

近日,由湖北研發的國內首臺2萬瓦光纖激光器受到業內廣泛關註。而在此前的2013年,武漢銳科光纖激光公司(下稱“銳科公司”)已成功研發出我國首臺1萬瓦光纖激光器,成為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家掌握此核心技術的企業。

打破國外壟斷後,進口的萬瓦級激光器由原來的500萬元降至300多萬元。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銳科公司總工程師閆大鵬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最新研發的2萬瓦光纖激光器直接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預計可使進口產品降價40%左右,將在2018年上半年投產運行,可廣泛應用於工業造船、汽車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盡管產品技術已實現突破,銷售情況卻一度並不理想,2015年利潤總額僅3000多萬元。

無獨有偶,華中數控自主研發的8型數控系統也遇到同樣的問題。該產品可以使刀具和激光器完成360度作業,可提高10%的工作效率,但市場反響亦不理想。

在湖北,像銳科公司和華中數控這樣“創新有熱度,產品賣不動”的情況有一定普遍性。

面對困境,各家高科技企業開始轉變經營模式。以華中數控為例,公司不再單一銷售8型數控系統,而是連同機器人、激光刀具組成一條完整生產線推向市場。“一條龍”集成產品一亮相,訂單就紛至沓來,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客戶。

銳科公司則通過上遊產業鏈的垂直整合、自產核心器件、泵浦源等,根據市場的需求,把銷售產品的重點放在中高功率光纖激光器上,使得公司今年的營業收入超過5億元,利潤總額突破一億元大關。

閆大鵬表示,公司通過股權激勵政策吸引了一批海外高級人才,目前公司技術骨幹、核心團隊個人持股比重占到公司總股本的38%。過去,半導體、特種光纖等材料成本的采購合計占總成本的70%;如今,通過引進高級人才,實現了100%自產器件,不僅成本支出大幅降低,產品質量也更可控。國內大部分的激光加工裝備集成商都是銳科公司的下遊客戶,公司每年還有超過一成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德國、韓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湖北省近期下發的《關於推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提升發展能力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及專用車、生物醫藥、新材料、海洋工程裝備、航空航天裝備、北鬥、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和資源循環利用等十大重點領域,培育細分市場“隱形冠軍”。

湖北省經信委主任歐陽萬坤則強調,既要培育一批基礎材料生產、核心部件制造和智能集成的龍頭制造企業,也要加強制造企業向生產性服務業轉變,讓智能制造規模化效應倍增。

長三角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日子不好過

那麽,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日子如何呢?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作為全球重要制造業基地的長三角地區在此輪經濟下行中受到十分明顯的沖擊,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感受頗深。

“現在我們的凈利潤基本只有3%~5%,而十年前我們有15%~20%的凈利,有些產品的利潤點還可能會在20%以上。”蘇南地區某人造革制造企業老板何先生對第一財經記者感嘆,現在錢越來越難賺了。

絲綢之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淩蘭芳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他作為當地的絲綢紡織協會會長,對近幾年周邊的紡織企業情況比較了解,同樣感受到了目前的壓力。

一方面是訂單明顯減少。目前湖州的絲綢產品包括生絲、綢緞等還在遠銷歐美、日本、中東等國家和地區,表面上看年度出口金額差不多,但是按照價格和匯率算的話,整個出口總量在減少。

另一方面是企業的用能成本、用工成本、物流成本、融資成本等四大成本都在迅速上漲。“以用工成本為例,本世紀初勞動工資在600元左右,現在要翻6倍,大概在3600元~4000元。但是產品價格的增長卻沒有6倍。現在‘四險一金’按照工資比例來交,在企業勞動成本中這一項占去40%左右。”淩蘭芳說。

淩蘭芳表示,稅費高是傳統絲綢紡織行業的痛點。“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國家,但是由於稅費太重,企業負擔只增不減,而企業利潤快速下滑,虧損面與虧損額都有加大。企業家經營者都在用各種辦法遏止衰退,非常艱辛。紡織服裝吸收了大量就業,但其用工成本已經無法跟歐洲的羅馬尼亞、土耳其,南亞的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東南亞的泰國、印尼等國家去競爭,只能靠技術優勢、產業基礎優勢去搶奪市場,而這兩個優勢也正在受到強勁挑戰。設計優勢、品牌優勢我們尚未到手,所以就只能靠機器換人減員增效來應對。”

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在此輪經濟下行中受到十分明顯的沖擊

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的日子已經大不如前。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曾經給中國出口立下汗馬功勞的七大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即紡織、服裝、箱包、玩具、家具、鞋、塑料制品,過去使得中國制造占領了全球很多市場,如今這些市場正在被南亞、東南亞等享有廉價勞動力和稅費減免政策的國家逐漸取代,他們正在走中國過去走過的路。此次經濟下行折射出過去依靠廉價勞動力生產低成本商品,再以出口打天下的道路已經行不通。

振興中國實體經濟勢在必行。2016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振興實體經濟的措施,包括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既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也要註重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這意味著要發展產業的兩翼,一個是改造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等方式來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另一個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