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首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高峰論壇暨子基金揭牌儀式在江蘇南京舉行,這是繼深圳之後的第二只地方子基金。
此次落地江蘇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江蘇有限合夥)規模將不低於45億元,在其資金構成中,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出資11億元,省政府投資基金出資6.75億元,毅達資本及社會募集不少於27.25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這只基金的出資人既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資金,還有資源整合能力強的產業資本,也有實力雄厚的保險資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自有資金。
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旗下企業毅達資本中標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子基金項目,率先完成資金募集工作,並有9個項目在掛牌當日簽約。
在投資方向上,這只基金將主要投向醫療健康、清潔技術、現代服務、先進制造和新材料、文化、信息技術等領域內的中小企業,尤其是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有增長潛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通過提供資本和貼近式增值服務,解決其發展瓶頸問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馬向暉在論壇上表示,基金首先要全力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重點引導更多的中小企業進入國家倡導的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支持各類中小企業融入到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的創新中來。
其次要保證基金的市場化運營,要完善基金的科學管理,強化基金募投管退的全方位規範運作,要註意規避化解運營風險,實現基金工作的穩健規範發展。
同時,還要平衡好“政策性”與“收益性”的關系。基金確定投向時,在註重選擇創新性強、成長性好,具有市場較高回報率項目的同時,要拓寬投資行業領域,將支持重點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缺乏的薄弱環節,要突破地域界限,特別要關註中西部地區項目,作為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總體上要立足全局,輻射全國。
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創新重要的活力源泉和載體。
為解決中小企業難融資的現狀,2015年9月1日,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由中央財政先行出資150億元,引導民營和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共同參與,實現基金總規模600億元,通過設立母基金、直投基金等,采用市場化模式運作,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
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首支子基金於2015年12月25日在深圳正式設立。目前,首支實體基金已完成出資項目14個,投資總額2.7億元。預計年底完成投資總額7億元。
其中,已投資項目主要分布在廣東、上海、江蘇、湖南、黑龍江、河南等地區,投資方向涵蓋新能源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健康、互聯網新媒體、信息技術等,體現了基金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並面向全國、全行業的政策導向。
目前,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共同作為招標人與後續3支實體基金中標基金管理機構簽訂了中標合同,資金募集以及註冊設立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