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WeWork對於提升同行信心,促進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助於資本市場對於辦公共享經濟的看好,辦公共享平臺們有機會一同把這塊蛋糕做得更大。

先是短租平臺Airbnb估值達到250億美元,隨後出行平臺Uber估值更是超過了625億美元,近日辦公租賃平臺WeWork又獲得來自中國的戰略投資,由弘毅投資及聯想控股領投,估值達到了160億美元,並且傳聞說他們還將獲得一個董事會席位,此舉釋放出了WeWork強勢入華的信號,共享經濟也再次被引爆。

WeWork作為全球辦公共享平臺的鼻祖,此番強勢入華,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似乎是“狼來了”。不過劉曠個人卻認為WeWork入華,對於群雄紛爭未見一統的行業來說,反而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WeWork對於提升同行信心,促進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助於資本市場對於辦公共享經濟的看好,辦公共享平臺們有機會一同把這塊蛋糕做得更大。

WeWork入華前,國內辦公共享經濟的市場格局

劉曠認為,在WeWork進入到中國市場之前,中國的辦公共享實際上已經分成了八大門派。而在萬種創新、全民創業的大趨勢下,辦公共享更是獲得了迅猛發展,很多辦公共享平臺雨後春筍般地湧現了出來。

一、地產流派,借辦公共享迎來轉型契機

說到地產流派,有很多房地產公司都在試圖打造自己的聯合辦公空間,將其作為地產生意的一種轉型,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萬科出身的毛大慶所打造的優客工場、潘石屹所打造的SOHO 3Q、以及王勝江所打造的洪泰創新空間。SOHO 3Q依托自己的商業地產基礎打造了廣泛的辦公空間,而優客工場目前已經打造7個項目,分布在4個城市,洪泰創新空間更像是投資人與地產人的結合,創始人分別是俞敏洪、盛希泰以及SOHO中國的前副總裁王勝江。對於這些地產流派們來說,他們最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這些地產流派們過去都在從事房地產方面的經營,這為他們積累了足夠的地產運營經驗。而共享辦公空間的打造,其根本就是互聯網與房地產租賃之間的結合,這對於這些擁有較多地產運營經驗的平臺來說,要快速打造一定規模的辦公共享空間並不難。

其次,地產流派多年從事房地產,讓其在房地產項目上也積累了廣闊的資源。比如拿SOHO 3Q來說,他們若是要打造自己的辦公共享空間就非常有資源優勢,只需要在自己的地產項目上面留出一部分作為辦公共享空間的包裝就能輕易實現,而這個對於大多數的地產流派們都不是什麽難事。

最後,這些地產流派們還具有其他辦公共享空間們所不具備的強大優勢,地產流派們更容易獲得政府的支持。這些地產流派過去一直從事房地產的運作,沒少跟政府打交道,多少也建立了一定程度上的聯系。如今政府在大力扶持全民創業,他們要想借助辦公共享空間獲得政府支持也並非難事。

盡管這些地產流派們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其光鮮外表的背後卻隱含了很多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面臨向依托互聯網的新經濟模式轉型挑戰,完全是不一樣的打法,能不能適應還需要時間來驗證;再一個就是普遍入住率偏低的問題。雖然地產商的項目都較大較多,但在他們的辦公共享空間中入住率並不高。按照優客工場的戰略設想,今年優客工場還將會開業35個項目,遍及國內十幾個城市,那麽在二三線城市很可能將會面臨更嚴重的低入住率問題。

二、媒體流派,正在成為辦公共享的一支生力軍

提到媒體流派所打造的辦公共享空間,目前國內有很多媒體都在嘗試,諸如36氪、鈦媒體、創業家、創業邦等,當然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36氪的氪空間。

眾所周知,媒體流派們最大的資源優勢就是在媒體上面,他們能夠借助自己的媒體資源優勢為創業項目提供更優質的媒體宣傳服務,很多創業公司都需要借助這樣的平臺來幫助自己實現更好的宣傳、推廣,這也是很多創業者會選擇這種辦公空間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媒體平臺在從事媒體報道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到很多創業者以及中小企業者,他們也擁有更多更廣泛的企業資源。拿創業家的黑馬會來說,他們在全國幾十個城市都擁有相當規模的創業者會員,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實力非常雄厚的公司,劉曠本人也是黑馬會當中的一名會員。

不得不承認,媒體流派們正在成為中國共享辦公空間的一股生力軍。但是從共享辦公空間發展的規模上來看,目前媒體流派們還無法與地產流派以及互聯網巨頭們相較量,他們也缺乏更雄厚的資金實力。

三、大學流派,學生創業不可缺少的精神導師

在全民創業的大潮中,大學生創業也正在成為創業大潮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與此同時,一些實力雄厚的大學也開始推出自己的共享辦公平臺,最典型的代表莫過於清華大學的x-lab,北京大學的創業孵化營。

毫無疑問,大學學校能夠給創業者以及團隊帶來更好的創業指導和培訓服務。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學到的比賺到的更重要,這也是學校流派的最大優勢。而學校流派廣泛的教育資源、校友資源當中不乏有很多知名的企業家、大學教授,他們能夠為學校流派帶來更好的人氣。

此外,與媒體流派擁有廣泛的創業者資源一樣,大學流派則擁有非常多的大學生創業者資源,這些大學生們擁有更多創意的想法,也擁有更強的創新活力。

不可否認,從辦公的角度來看,大學流派將會擁有非常廣泛的學生用戶租賃群。但是由於學生創業的失敗率會更高,大學流派的辦公租賃往往都是非常短期的。

四、投資流派,資金扶持是中小企業最大的吸鐵石

事實上,對於很多創業者以及中小企業來說,他們最缺的往往都是資金,於是一些以資本為驅動的辦公共享空間也開始浮現出來,諸如創新工場、天使匯、聯想之星等都湧現了出來。

很明顯,投資流派們所打造的辦公共享空間對於創業者們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在於他們的資金扶持。通過吸引一些優質的創業項目,為這些創業團隊提供融資服務,從而提升他們的創業成功率。當然,除了資金上的扶持之外,這些投資流派們還提供諸如創業培訓服務、辦公空間等服務。就拿聯想之星舉例來說,聯想之星背靠聯想控股,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和龐大的資源,能夠給予創業團隊非常大力度的扶持。

不過從發展模式上來看,投資流派的主要精力並不是放在共享空間上,這些投資流派所提供的服務主要是針對自己所投資的創業項目為主。也就是說,他們主要是依托投資來扶持創業者、幫助創業者,而辦公則成為了他們為創業者提供服務的一種形式之一。

五、咖啡流派,正在從遊擊隊走向正規軍

提到國內辦公共享空間,也許很多人不會忘記總理喝過咖啡的那家3W,他們所打造3W空間以及車庫咖啡,也正在成為國內最為典型的兩大咖啡創業辦公基地。

作為一個咖啡場所,這里經常會聚集很多投資人以及創業者前來喝咖啡,當然他們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喝咖啡。投資人到這里是為了尋找更好的創業項目,而創業者到這里則是為了拿到自己所需要的創業資金,於是無形之中這里就成為了創業者與投資人對接交流的一個好場所。

不過從創業辦公的角度來看,目前很多咖啡廳都沒有給創業者提供固定長期的辦公場所。都只是臨時性的喝咖啡免費享受當天辦公,雖然它具備了更好的交流,但是相對較嘈雜的環境無法讓創業者更好地辦公,尤其不利於團隊辦公。

不過借助咖啡廳,有了投資人與創業者的資源作為基礎,以3W、車庫為代表的咖啡廳開始為創業者、中小企業提供固定辦公空間、投融服務以及知識培訓,他們所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同質化競爭。

六、巨頭流派,實力雄厚卻疏於專註

提到巨頭流派,目前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都在開始打造自己的聯合辦公空間,他們正在通過共享辦公的打造,從而加速自己的投資布局。

這些巨頭能夠帶給中小企業一些其他平臺所不具備的資源和渠道。比如百度能夠給中小企業提供百度雲服務、阿里能夠提供阿里雲服務、騰訊能夠提供騰訊雲服務,而百度能夠對接應用開發者的渠道有百度手機衛士、安卓市場、91助手等應用分發平臺,騰訊也能夠對接應用寶渠道資源等。

此外,巨頭們強大的資金實力也是創業者、中小企業最為看中的。在這些聯合辦公空間的創業者,相比其他企業能夠更優先獲得來自巨頭的戰略投資及入股,這就相當於給自己找到了一個穩固的靠山。

不過我們從目前國內幾大巨頭所打造的聯合辦公空間來看,似乎並不盡如人意。巨頭們都在忙於自己的業務生態發展,他們似乎沒有更多的精力來一心一意為中小企業、創業者提供更好的辦公服務。

七、創業流派,創業者為創業者服務

提到創業流派,也是非常有意思,這里的共享辦公實際上就是創業者在為創業者提供服務。但是諸如無界空間、科技寺、聯合創業公社等辦公共享空間雖然在發展規模上比不上一些地產商們打造的平臺,但是他們卻是最早實現了盈利的一批辦公共享空間,當然這得益於他們對WeWork的效仿。

創業流派所打造的聯合辦公空間能夠更深刻地了解創業者的需求所在,比如什麽樣的辦公風格會更適合創業者、創業者真正需要什麽樣的服務等。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利弊相生,創業流派們自己如果沒有拿到一定的資金扶持,就難以發展壯大自己的規模,他們也難以給辦公者提供強大的資源對接服務。

八、活動流派,更像是一個創業者投資人交流的線下平臺

還有一類聯合辦公空間,則通過定期舉辦項目的發布、展示、路演等創業活動來聚合投資人與創業者,然後實現資源對接,諸如北京創客空間、上海新車間、深圳柴火空間等都是典型代表。

活動流派們通過定期舉辦各種項目路演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創業者的融資效率和進度,也能夠進一步增強創業者與創業者之間,創業者與投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形成一個創業、投資的學習圈、交際圈。但是對於活動流派們來說,經常舉辦各種創投活動,也是一個耗費時間、精力的過程。

總格局:戰國紛爭

在WeWork入華前,這幫中國的學徒們抓住國內全民創業的大浪潮,的確有一些平臺獲得了不錯的發展,但是即使估值最高的優客空間,價值也不過40億元,距離WeWork的千億人民幣市值,差距還非常大,還遠遠沒有形成哪一家具有絕對領先優勢的局面,也就是說還處於戰國紛爭的市場格局。

他們都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最重要的就是經營模式,你到底是做投資還是做服務,是提供孵化還是經營社區?所需要的人才類型、激勵機制、發展路徑,都是大相徑庭的。擺在大家面前的,是:如何實現辦公共享空間的盈利?如何吸引更多優質的企業入駐?如何避免普遍入住率低的問題?

與此同時,同質化競爭也十分激烈。

WeWork入華後,格局會如何變

WeWork作為辦公共享平臺的鼻祖,總部在美國,但目前他們的業務範圍已經覆蓋到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以色列、英國、加拿大、荷蘭、德國、墨西哥等多個國家都設有辦事處,正在將其服務滲透到印度、韓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

WeWork的服務對象包括了個人、自由職業者、小型創業公司以及很多大型公司。在美國,諸如美國運通、Business Insider 和 Merck 等大型企業竟然也都是WeWork辦公平臺的使用者。他們通過提供辦公租賃,會員服務以及更廣泛的增值服務獲得了較大的利潤。相比美國另外兩大共享平臺Uber以及Airbnb來說,WeWork擁有更大的增長空間,最重要的是,他們早早就贏利了,在華爾街的資本大鱷眼中,WeWork的增長空間與贏利能力構成的雙引擎,使得它具備像Facebook那樣成為又一個數千億市值巨頭的秉賦。

雖說WeWork需要面臨的是如何更好地把握中國的互聯網創業環境問題,但不論是從平臺資金實力上來說,還是從辦公平臺服務上來說,WeWork相比國內眾多的辦公共享平臺來說,都擁有更大的優勢。

隨著WeWork入華,它能夠帶動整個國內的辦公共享空間一同前進。

劉曠預測,接下來這個行當的格局將發生如下四大變化:

一、共享辦公將成為資本角逐的大舞臺

在媒體剛披露WeWork新一輪融資沒多久,國內的一家辦公共享平臺,WeWork學徒——優客工場很快啟動了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2億元,並意圖加快自己的擴張進度。拿到這筆資金後,優客工場會加速平臺辦公空間的擴張速度,他們計劃在今年將開業35個項目,全面將自己的辦公共享滲透到更多的二三線城市。

而據可靠消息稱,WeWork的新股東名單中,可不止是聯想控股和弘毅投資,還有幾家實力超強的聯合投資人,到底是誰呢?會不會是潘石屹張欣?或者王石郁亮?再或者莫非是王健林?

但不管是誰,可以肯定的是,就像BAT掌控出行市場一樣,共享辦公市場,也將因為資本的青睞,競爭段位和熱度將得到幾何倍提升。

二、國內共享辦公垂直巨頭呼之欲出

來自新浪科技的消息稱,洪泰創新空間與優客工場就合並事宜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與此同時,優客工場也正在與無界空間進行深度合作,有趣的是,無界空間與另一家辦公共享空間科技寺也在開始談戰略合作。氪空間在前不久與TA眾創達成戰略合作之後,又與納什空間達成了戰略合作,並戰略入股納什空間的B輪融資。毫無疑問,隨著WeWork入華對整體市場的促進作用,國內辦公共享平臺在不就的將來很可能會湧現出像滴滴出行一般新的垂直巨頭。

至於說,是毛大慶吃掉王勝江,是潘石屹再造SOHO新奇跡,還是WeWork在國內突然兼並整合,好戲才剛剛開始。

三、行業洗牌加速,七大門派或將縮減為兩大流派

WeWork入華正處於中國萬眾創新、全民創業的高峰時期,正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上班一族和大學生成為創業者,他們對於開放式辦公有著更高的需求,他們需要更多的創業交流、資源對接等,而辦公共享則更好地滿足了他們的需求。WeWork顯然是瞄準了這一最佳時機殺入到中國市場,並將會推動整個中國的辦公共享快速前進。

與此同時,行業洗牌也在開始加速,那些不能真正給企業帶來服務價值的辦公共享空間最終將會被淘汰出局。但是在垂直細分市場領域,會出現新的市場機會,比如專門針對智能硬件辦公共享,專門針對互聯網醫療的辦公共享等,這些企業能夠在更垂直細分的共享辦公平臺獲得更好地交流成長,實現更好的資源對接。

而隨著經營模式的確立,這個市場的主流打法將是兩個極端:

一是WeWork模式,不做孵化器,不做加速器,專註於會員社區的搭建和運營,單純以服務獲取發展。好處是高品質、強體驗,迎合了年輕人“辦公升級”和“從我到我們”的心靈渴望;缺點是未必能在創業人群當中討喜。

二是國內目前主流的孵化器模式,為創業者和投資人牽線搭橋,通過跟投、聯合投資擴大贏利水平。好處是在“雙創”戰略大旗下獲得地方政府的眼球,既招商,又引資;缺點是只能依附於創業投資的上風口,一旦形勢變化,持續贏利能力將受到重大考驗。

四、傳統寫字樓將被迫自我革命

WeWork們沖擊的,不止是共享辦公的場內玩家,它震撼的更是傳統寫字樓的業態。

國家已經明言,原則上不再建封閉型小區,有條件的地方,已經建成的都要逐步打開。一個開放的、共享的、更近距離的社群,正在加速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

在美國,有個全球500強的行政主管曾對WeWork的負責人說:“請幫我們用WeWork的方式改造和運營辦公空間吧,不然我們的雇員都悄悄去你那里租辦公位不回來上班了。”由此,很多大公司成了WeWork全新的一批客戶。

想想看,你今天還願意再回到父親當年“一張桌子、一張報紙、一個白色大茶杯”的辦公場景中去嗎?你有多少次逃離辦公室,在星巴克或者漫咖啡和夥伴們度過溫暖的午後?

WeWork來了,它盡管沖擊著國內的同行,但更是在沖擊傳統、封閉、落後的業態。有這麽一個能幹的同行幫忙教育市場,國內的玩家們,趕緊上吧!春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