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擔任公司負責人的年 輕媽媽來找我,她離婚後爭取到女兒的監護權,因平時工作忙碌,盡量安排假日時帶孩子去餐廳吃飯,增加親子相處的機會。幾次後,女兒說媽媽自己去吃就好,她只想在家吃泡麵配肉鬆。 最近快過年了,媽媽想安排一起度假的行程,孩子回答一個也不想去。看著女兒平時與朋友講電話時有說有笑,對照與媽媽相處時的省話、冷淡,更讓她難過。 這位媽媽在爭取監護權時曾與前夫家族發生不愉快,基於安全考量,要求女兒課後的行蹤都要回報。女兒照做了一段時間就不再回報,引發媽媽連串不滿,母女關係進入冰原區。又看到孩子目前只顧著電腦玩社群網站,媽媽心裡有太多的擔心焦慮。 我問媽媽擔心的是什麼?她說:一、功課會耽誤:二、眼睛會受傷:三、會交到壞朋友:四、以後怎麼辦?上網不能賺錢……。 我說,媽媽你過去沒時間陪伴她,電腦讓她專注、安靜留在家中,現在她和電腦已產生密切連結,不太可能切斷,除非能想出更有趣的項目吸引她。現在資訊發達, 不是用阻擋、隔離的方法,就可避免眼睛受傷和交到壞朋友,父母能做的是陪孩子聊天、引導思考、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孩子明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是自己的責任, 而且只要願意,一定找得到力量保護自己。 至於以後怎麼辦?一定要設法讓孩子自己想:以後怎麼辦?當孩子想到了,就會找到方法達成他想做到的目標。至於如何幫助孩子想到自己未來?關鍵就在於提供合適並且專注的陪伴。 聊天從傾聽開始。要聽到、聽懂孩子說的,不明白更要問清楚。兩個月前,這個女兒興沖沖對媽媽說,她的FB粉絲團人數超過四千人了!媽媽回應:這麼多粉絲能當飯吃嗎? 孩子聽了,冷冷回瞪媽媽說:「當然可以,反正你不懂!」掉頭回房。這樣的對話,孩子興頭被打壓了,怎會想說話? 我問媽媽,如果重來一次會怎麼說?經過多次練習,她終於對女兒說出:「經營沒多久就有這麼多粉絲,真不容易,你是怎麼做到的?」之後又延續了很多的對話。這就是「開啟空間的對話」,也是練習「陪伴功」的重要方法之一。 夏惠汶粉絲團:http:goo.g、、E5xYr8 (本專欄由小野、夏惠汶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