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微眾向左 網商向右:兩家純網絡銀行的“基本論”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98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6-3 16:37 編輯

微眾向左 網商向右:兩家純網絡銀行的“基本論”



阿里和騰訊可以說是中國兩家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一個統領電商、一個壟斷社交,在這樣的基因里孕育出來的銀行天然不尋常。

去年12月12日,騰訊作為主發起人的前海微眾銀行獲得開業批準,並於近日上線第一款產品“微粒貸”;半年之後的5月27日,螞蟻金服主導的浙江網商銀行獲得開業批準,盡管目前還尚未正式開業,但網商銀行已明確表示,螞蟻微貸會整合到網商銀行中,而螞蟻微貸本身已經推出包括“花唄”、“借唄”等多款產品。

細數兩家銀行,不同的使命決定了不同的業務邏輯,對於螞蟻金服來說,銀行是現有空間的一個延伸,而對於騰訊來說,銀行是一塊新的空間,亟待探索。

他們為何需要銀行牌照?

螞蟻金服已涉足支付、小貸、基金、保險、理財、征信等多個業務領域,旗下擁有支付寶、支付寶錢包、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微貸、芝麻信用等多個新興互聯網金融業態。

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螞蟻金服其實已經是一個“類銀行”機構,具有銀行的“存”“貸”“匯”三大主要功能。

“存”主要通過余額寶和招財寶來實現,兩者類似於支付寶資金池中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貸”可以通過螞蟻微貸來實現,而作為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寶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匯”的功能。

可以說,螞蟻金服已經為自己構建了一套金融生態圈,那麽,為何螞蟻金服還需要一塊銀行牌照?

“螞蟻金服要想實現資產端的擴張,僅僅依賴小貸是完全不夠的,小貸公司受制於資本金和放貸比例的要求,此前阿里也不得不嘗試發行小貸資產證券化產品以盤活小貸公司的存量資產,釋放資本金。”此前,一位接近螞蟻金服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

盡管商業銀行依舊存在存貸比、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等考核要求,但相比小貸公司,其放貸能力將得到極大的釋放。

相比來說,騰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積累甚少,目前旗下包括財付通、理財通兩大平臺,財付通為理財通提供底層支付服務,理財通更像是一個產品超市。

那麽,在金融圈涉世未深的騰訊為何需要一塊銀行牌照?

“單從業務模式來講,微眾不必然需要銀行牌照。”近日,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第一次主動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他認為,之所以需要銀行牌照,是因為銀行能夠得到用戶的信任,從而讓合作更加順暢;長期來看,在金融數據安全和產品設計等方面,銀行牌照也能夠提供更大的空間。

總結來看,螞蟻金服獲得銀行牌照的目的是擴張現有業務,起碼是在現階段,而騰訊是為了嘗試新的業務。

輕資產銀行中的資產與負債

不同的目的決定了兩者不同的經營模式和行為路徑。

比如,在銀行高管人選方面,螞蟻金服占網商銀行30%的股權,但網商銀行董事長井賢棟和行長俞勝法均來自螞蟻金服內部,一個是COO,一個是副總裁,體現出非常明顯的控制力。

騰訊在微眾銀行中同樣占股30%,但其董事長顧敏之前任職於中國平安,行長曹彤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原副行長,對騰訊來說,因為缺乏相關經驗,所以啟動新的人馬,開辟新天地。

5月15日晚,微眾銀行首款資產端產品——“微粒貸”上線了。據了解,在微粒貸之前,微眾銀行接連斃掉兩款產品,盡管“微粒貸”上線後獲得了較好的用戶體驗,但一個問題是,它真的不大像是一款銀行產品。

早於其上線的“借唄”有著與“微粒貸”幾乎一模一樣的貸款流程,而“借唄”只是螞蟻微貸旗下的個人消費貸款。

目前,“微粒貸”植入手機QQ中,采用“白名單”制,8月份左右會在微信上設立新的入口。

事實上,無論是微信還是QQ,其最大的優勢是高頻互動:你可以24小時蹭在微信上,每10分鐘打開一次,刷新下朋友圈或查看新消息,但你不可能24小時都呆在支付寶錢包里,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打開一次。

對於微眾銀行來說,在沒有生態圈,沒有既得經驗的前提下,如何設計出能夠把這兩款高頻互動的社交軟件優勢利用起來的產品至關重要。顧敏也坦言,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符合金融原理的前提下,平衡好行業規則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創新體驗需求,找到用互聯網思維設計出銀行產品的方法。

在資產端,螞蟻金服的壓力可能要小一點,螞蟻金服一位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螞蟻微貸近5年來積累下的客戶資源、風控能力、渠道、產品開發理念等都可以被網商銀行所繼承,“這兩塊業務在慢慢整合,未來,小貸的客戶將會通過網商銀行來服務。”他說。

螞蟻微貸旗下的產品包括阿里信用貸款、網商貸、淘寶信用貸款、訂單貸款等。

而在負債端,可以說,包括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在內的5家民營銀行都面臨這個挑戰,尤其是對於不設線下網點的純互聯網銀行來說,存款從哪里來?

同業授信是一種模式,據了解,微眾銀行已經敲定了華夏、東亞和平安等三家銀行,另外還有十幾家銀行在商談合作的過程中。

類似的同業合作顯然是件微妙而複雜的事情,暫時可以將其理解為服務外包。

顧敏認為,微眾銀行的定位是持有銀行牌照的互聯網平臺,“不要把我們看成是一家銀行,看成一家中介就好。”他說。在這個中介的角色里,微眾銀行向合作銀行提供客戶、渠道、科技、數據分析的支持,負責產品設計和推廣創新,而合作銀行為雙方的產品提供資金。

顧敏介紹,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合作銀行拿走大部分的利潤,微眾銀行只能獲取其中的一小部分。顧敏也笑稱,微眾銀行除了同業合作這條路,其實也沒別的路可走。

上述螞蟻金服內部人士也對本報記者透露,網商銀行目前雖然還沒有正式開業,但同業合作也已經在洽談中。“未來不排除開發出將同業資金吸引進來的負債端產品,合作模式是我們提供渠道、產品、客戶和輸出風控能力,合作的銀行提供資金。”他說。

負債端,兩者走的是同一條路。

風控將成核心競爭力

當然,合作銀行有自己的資金收益和流動性要求,尤為重要的是對於壞賬的控制,這就要求兩家依賴於同業資金的網絡銀行具有更加優秀的風控能力。

“其實,螞蟻微貸在5年來積累下來最為重要的能力就是數據化風控能力。”上述螞蟻金服內部人士介紹,螞蟻小貸主要以“水文模型”來預測小微企業的後續經營狀況,從而判斷授信。

“水文模型”與傳統銀行的信貸審核模式極其不同:比如一家企業目前的經營相對困難,即處於“低水位”,傳統金融機構往往不會向其發放貸款。但螞蟻小貸可以從其歷史銷售和行業景氣程度的大數據分析中預測它很可能在幾個月後“水位回升”,那它也很可能獲得貸款。

微眾銀行目前采用的底層系統則是興業銀行“銀銀平臺”中輸出的IT系統,微眾銀行自身的系統都尚未完善。對於微眾銀行來說,重要的是如何將“社交大數據”轉化為“金融大數據”。

以微粒貸為例,其風控模式是在合作平臺的所有用戶里,首先撇除沒有把握服務好的人群,以及服務不到的人群;再刨除可能存在的結構性或群體性欺詐風險的人群,然後用大數法則來分散風險,運用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數據和邏輯,如央行的征信數據;再結合社交、行為、交易等各種模型。

那麽,誰的模型更靠譜呢?
(來源:一財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