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11月停止擴張,經濟呈現下行壓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可能推出更多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應對經濟放緩。
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由前值50.4回落至50,創半年新低。其中,產出分項指數由上月的50.7大幅回落至49.5,重回收縮領域,創下7個月新低。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評論11月初值數據稱:
匯豐11月制造業PMI初值回落至50.0,為六個月以來最低值。分項指數中,受新出口訂單回落影響,產出指數由上月的50.7回落至49.5,為自今年四月以來最低。經濟面臨通縮壓力,勞動力市場表現亦差強人意。價格走低,產能利用低下,經濟需求面相當疲軟。房地產市場和出口仍面臨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應出臺更多的貨幣和財政寬松措施。
對於產出分項出現的大幅下滑,中金認為,其中有APEC臨時性沖擊帶來的負面影響:
分項數據揭示,APEC臨時性因素拖累工業生產,庫存需求繼續顯著回落,政府基建投資可能是“穩增長”主力。
生產指數降到收縮區間,有APEC臨時性沖擊。APEC期間華北多省市停工限產,拖累生產指數顯著下滑,預計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7.5%左右。
新訂單指數有所企穩,可能受益於基建投資保持較快。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顯示外需擴張勢頭有所減速。值得註意的是,新訂單指數微升0.2個百分點,表明內需擴張動能有所企穩,結合購進價格指數和產出價格指數低位反彈,這可能預示,自10月份開始再度發力的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可能繼續加快。
但庫存需求顯著下滑。11月原材料庫存指數明顯回落,采購量指數落入收縮區間,顯示庫存需求仍在下行。
該券商認為,綜合看,政府基建投資可能是“穩增長”最主要力量,受產能過剩和高利率壓制,經濟自主增長動能弱,貨幣政策放松壓力大。
數據公布後,澳元下跌、A股跌幅收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