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熔盛重工“逆流”IPO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8-08-06/110002869.html


 【《财经网》专稿/记者 宫靖】尽管国际航运业和资本市场都处于低潮期,中国民营造船企业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下称熔盛重工)仍计划年底前登陆海外资本市场,预计融资额约20亿美元。
    8月5日,熔盛重工内部人士向《财经》确认了上述信息,并称公司目前正全力准备相关事宜。
据上述人士介绍,熔盛重工目前仍然有四个备选的上市地,分别是美国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内地,“但首选地会是香港。”
熔盛重工内部测算的IPO融资数额约为20亿美元(现价合人民币约137亿元),募集资金的用途将是海洋工程、船舶配套、船用柴油机和豪华游轮等项目。
 这家2005年底方始兴建,并在两年多后就成为中国民营船企之首的公司,如果顺利完成此次海外IPO,或将由此实现“三级跳”的目标。
    但熔盛重工能否得到海外投资者的认同,业内人士深表担忧。
其中最大原因是目前国际航运业正处于一个周期向下的阶段。反映航运业景气状况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已经从今年5月20日的11793点一路下滑到8月1日的8209点。
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市场皆处于低潮期,此时海外上市,获得的融资额有可能大幅缩水。
上海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船舶分析师李纲领介绍,目前A股市场船舶企业2008年动态市盈率仅10倍左右。造船大国韩国和日本的主要造船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2008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倍至12倍、15倍至16倍。
一个现成的例证是,在国内A股市场上,中国船舶(上海交易所代码:600150)的股价已经从最高的300元跌至目前的74元左右。
“如果不是特别缺乏资金,或有其他考虑,现在显然不是很好的上市时机。”分析人士指出。
就上述疑问,熔盛重工一位管理人士告诉《财经》记者,20亿美元的融资额是经过初步测算的,并非最终的实际融资额。“当然,公司的上市筹备团队已参考了上述各市场的动态市盈率。”
8月3日,熔盛重工与巴西淡水河谷签下12艘40万载重吨级铁矿砂船后,熔盛重工成为中国手持订单数最大的民营船企。其手持订单量已达76亿美元,仅居国内两大国有造船企业之后。
天相投资分析师李纲领认为,没有证据表明熔盛重工此次是靠低价才签下大额订单的。
在他看来,此次国际大单显然会为熔盛重工的IPO增加砝码。
    熔盛重工的网站信息显示,该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20.5亿元人民币。2007年11月,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冲基金D.E.Shaw和国际投行高盛,后者以3亿美元取得熔盛重工约20%股份。据熔盛重工相关人士透露,公司本次IPO的承销商正是高盛。
    熔盛重工的实际控制人为年仅36岁的江苏如皋人张志熔。其名下的一家控股公司持有熔盛重工的大部分股份。
张毕业于松江建筑工程学校,1994年在上海地产低潮时集资开发商品房,掘得第一桶金,之后曾涉足杀虫剂、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张志熔在2007年胡润百富榜排第269位,拥有个人财富30亿元。
2005年,张志熔回江苏如皋再次创业,主业由地产转向造船业,由此组建熔盛重工。
《财经》记者多方求证得知,张志熔并未直接参与熔盛重工的运营,公司的日产业务均由原上海外高桥船厂创始人之一的陈强负责。
    熟悉内情的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熔盛重工目前的骨干班底事实上均由陈强从全国各知名船厂“挖来”。如公司常务副总裁张明就曾任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裁。
熔盛重工近两年在新接订单上频频得手,与陈强在业内的声望不无关系。除此之外,高盛的加入,对缓解熔盛重工的资金缺口和促进其国际业务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2007年,一度传出熔盛重工资金链紧绷传闻。但当年11月对冲基金D.E.Shaw和高盛携3亿美元进入后,此声渐微。
多数业内人士担忧的是,熔盛重工习惯于快速扩张的模式,是否能在产业周期向下时还具备可持续性?一旦IPO未成或融资额大打折扣,会不会导致其资金链再度紧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78

黑牛食品提交IPO申请 靠豆奶粉撑起7成收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161475.html


当“中国豆奶大王”维维股份在A股市场酣战多年,意识到主业太单一而成功转身走大食品路线时,“中国豆奶老二”黑牛食品也在2010年伊始递交了首发申请。

市场份额不到维维1/3

营销渠道向来是食品消费行业制胜关键。但从渠道建设上,黑山食品和“老大”维维相比,差距不小。

理 德斯普调研报告显示,黑牛食品2006年度、2007年度和2008 年度豆奶粉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25%、10.31%和10.72%,市场占有率排名均为第二位,市占率不到维维的1/3。然而,雷打不动的第一名是 维维豆奶,2008年“维维”豆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为39.31%,是黑牛豆奶的3.67倍。

黑牛食品采用扁平化销售网络,经销体系从重 点城市推行到县城并分销辐射到乡镇,这也是零售业普遍采用的营销方略。相比黑牛食品单一的渠道,维维豆奶“豆奶+牛奶”双栖相互渗透的营销模式更具扩张张 力。黑牛食品如何突破维维豆奶的强大渠道布局,又如何应对雅士利来势汹汹的追赶呢?

成长性受困主业单一

黑牛食品主营产品是豆奶饮品、麦片以及其他谷物类冲调饮品。其中,豆奶粉占营业总收入超出7成。截至2009年1月至6月,其豆奶粉占公司营业收入71.85%,业态豆奶占5.87%,而麦片占17.13%。

过于单一的主营业务也促使原材料价格风险加大。招股书显示,其原材料大豆、白糖、面粉等农产品(13.65,-0.05,-0.36%)占生产成本较大。其豆奶粉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约58.%,受原材料的供求变化或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主营业务集中也促使其发展压力增大。除了行业内的激烈竞争,豆奶的头号“劲敌”牛奶对其造成较大的冲击。宣传上的弱势及现有产品的花色品种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豆奶的发展。一旦在失去了主营业务的优势,黑牛食品暂时仍无法找到其他具有爆发力的产品来维持业绩。

税率调整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背靠广东汕头经济特区,黑牛食品一直享受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2008年1月1日前黑牛食品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揭东黑牛、辽宁黑牛、安徽黑牛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2008 年新企业所得税实施后,黑牛食品必须在5年内逐步上升到25%的法定税率。过渡期内2008年按18%税率执行,2009年按20%税率执行,2010年 按22%税率执行,2011年按24%税率执行,2012年按25%税率执行。揭东黑牛、辽宁黑牛、安徽黑牛原执行33%税率将从2008年起降低为执行 25%的税率。所得税率调整将导致黑牛食品总体税负率上升,从而影响整体经营业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66

洪良国际涉嫌IPO资料“造假” 10亿港元资金或被退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6/5NMDAwMDE3MTQ5Nw.html


“只要上市,就算成功”的观念或许要改一改了。

3月30日,上市仅三个月余的洪良国际(946.HK)被香港证 监会勒令停牌,并要求法院冻结其资产。这是香港证监会首次以违反《证券及期货条例》入禀法院要求冻结上市公司的资产。

香港证监会在提交给香 港高等法院的文件中,指控洪良国际违背了《证券及期货条例》中的数项有关欺诈、欺骗、提供虚假和误导性信息方面的规定。并要求香港高等法院发出禁制令,限 制洪良国际及旗下四间全资附属公司在香港挪用资产;同时要求提出委任适当人员去收回、接收及管理洪良国际上市时募集的9.974亿港元资金净额,并要求洪 良国际就有关资金支付利息。

据称,这些资金或许将被要求退还给投资者,包括参与IPO申购以及上市后在市场上买入的投资者。

3 月30日,洪良国际发布停牌公告,随即又补充公告道,停牌乃“根据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指示”,但未公布具体原因。

涉 嫌提供虚假资料

根据指控,洪良国际涉嫌违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571章第277条,披露虚假或具误导性的资料以诱 使进行交易;第298条,披露虚假或具误导性的资料诱使进行交易的罪行;第300条,涉及在证券、期货合约或杠杆式外汇交易方面使用欺诈或欺骗手段等罪 行;第384条,提供虚假或误导性的资料。

香港高等法院已经颁布了临时禁制令,冻结洪良国际去年上市时募得的9.974亿港元净资金,并已 排期将在4月9日审讯案件。禁制令显示,冻结的资产主要在东亚银行的账户,洪良国际必须保留9.974亿港元资产在香港,但超出部分可调离香港。

据 港媒引述知情人士指,洪良国际涉及的是账目问题,是典型的为配合上市计划而夸大收益和盈利。

洪良国际由台湾人萧登波于1993年在福建创 立,主要生产综合化纤类针织布料,为李宁及安踏、迪卡侬、Kappa、美津浓等运动品牌供应商,并通过2008年收购的MXN品牌销售服饰。2008年, 洪良国际实现营业额12.7亿元,毛利3.54亿元,税后利润2.42亿元。

而萧登波在台湾更有鞋材大王之称,其在台湾控制的南良集团,在 纺织品相关产业拥有一个完整垂直且有系统的供应链体系,2006年营业额就已超过250亿新台币。

2009年12月24日,洪良国际在香港 主板上市,招股价为每股2.15港元,募集资金10.75亿港元,停牌前股价已经低于招股价,为每股2.06港元,市值41亿港元。但是,一个颇为奇怪的 现象是,洪良国际2008年度共派息2.6亿元,约为上市集资总额的30%。

上市后,萧登波共持有洪良国际59.24%股权。

该 公司上市保荐人为台湾第二大金控集团兆丰金融旗下的兆丰资本(亚洲)有限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的法律顾问是盛德律师事务所。

截至记者发稿时,洪良国际、兆丰资本和毕马威均未对事件正式表态。

但洪良国际创办人兼主席萧登波则表示,事件可 能是内地与香港会计制度不同而引起的误会,并认为“洪良国际的体质还是非常好,财务资料也是公开透明”。

巧合的是,兆丰资本于3月29日被 香港证监会“暂停”了保荐人资格。而据港媒报道,有曾经参与洪良国际上市路演的基金界人士表示,负责洪良国际上市的兆丰资本董事总经理康晓龙及资本市场部 联席董事黄丽洳,近日都已辞职,但黄丽洳表示离职原因与洪良国际无关。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8章规定,香港证监会可在当公司招股章程、 通告及介绍文件等有“虚假、不完整或具误导性的资料”的情况下勒令上市公司停牌。香港证监会曾根据此条例,在2007年5月叫停汇多利(607.HK)、 2004年4月叫停华燊燃气(8035.HK,之后易手并改名为滨海投资)的上市进程。

证监会“合规考”

据 外电报道,3月下旬,香港证监会就着手调查香港去年总额达2440亿港元IPO中,保荐机构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尽职调查,并且要求经纪人向其提供过去18个 月内所安排的IPO的详细记录,以便对这些机构进行监管合规审计;而初步调查已经对去年73宗IPO中的几宗提出了疑问。

对此,香港证监会 行政总裁韦奕礼(Martin Wheatley)表示,担心人们在当前市场红火的境况下放松标准。数据显示,2009年香港IPO市场集资规模达到2440亿港元,居全球之冠。

有 迹象显示,香港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的规管力度似乎在加大。

香港IPO实行港交所和证监会双重核准制,香港证监会监督IPO保荐人的机制三年前 开始实施。2009年以来,香港证监会加强对股票发行及交易的监管,在2009年12月底首开先例就俄铝上市对散户投资者设限,并在今年3月份推出淡仓申 报新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42

新世纪造船新加坡IPO正反面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21/5MMDAwMDE3MzY5MA.html


 

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即将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新世纪造 船计划通过IPO筹集7亿—11亿美元资金,最早将于5月中旬开始挂牌交易。这是中资企业在新加坡最大规模的IPO。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 协会的统计,新世纪造船2009年的造船完工量名列全国第3,全世界第11,居中国民营造船企业首位。

但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 响,中国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急剧下降。新世纪造船也难以幸免,“去年新接订单几乎为零”,江苏船舶业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将给新世纪造船的首次公开募股蒙 上阴影。

本报记者就此致电新世纪造船位于江苏靖江的总部,对方拒绝置评。

漫漫上市路

新 世纪造船为了上市已苦等多年,原本2008年在新加坡的上市计划受金融危机影响被推迟到现在。

新世纪造船的前身——靖江造船厂本是长江边上 一家国有企业,2004年,这家船厂的厂长兼党委书记袁凯飞完成了对新世纪造船的私有化。

今年58岁的袁凯飞,位居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 榜第58位,身家75.1亿人民币。而其掌控的新世纪造船集团去年销售额达到170多亿元。

2006年,新世纪造船出资12亿元,和新加坡 恒舟船舶合资成立了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下称“新时代造船”),为日后的新加坡上市迈出了第一步。

此后,袁凯飞又在新加坡注册成立新世 纪船业控股公司,作为未来的上市主体,并将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和靖江新世纪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等资产注入。

袁凯飞在2008年接受媒体 采访时解释说,之所以选择在新加坡上市,是因为新加坡是全球航运中心之一,也是全世界主要船东的集中地,资本市场对于船舶制造比较了解。

同 样位于江苏的造船企业——东方重工有限公司、扬子江船业均已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后者的市值达到33亿美元,受到各路投资者追捧。

看到 身边同行陆续在新加坡上市,袁凯飞心急如焚。2008年几乎就要上市的新世纪造船,遭遇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航运船舶市场一蹶不振,新世纪造船不得不搁置 上市计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新世纪造船2008年的上市计划中,拟募集资金约50亿-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海洋工程技术改造和钢结构技 术生产改造,扩大生产能力。

时至今日,航运市场略有复苏,中国造船业显出回暖迹象,而资本市场对中国造船业的估值也不断回升,新世纪造船由 此重提上市计划。

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新世纪造船已经选定瑞士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作为主承销商,计划在4月底进行路演,最早将于5月中旬挂牌 交易。“袁凯飞和分管上市的副总,最近一直在新加坡做前期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位于江苏南通的民营船企熔盛重工,也筹备年内在香港上市。 如果这两家企业成功上市,江苏境内的民营上市船企将达到4家,成为名副其实的造船第一大省。

延伸产业链

对于即将上市的新世纪造船而言,目前的船舶市场并不容乐观。

大 部分船厂的手持订单是2008年以前收获的。新世纪造船的手持订单在80艘以上,生产任务已排至2012年。

但整个2009年,新世纪造船 的“新接订单几乎为零”,上述江苏船舶业人士表示,2012年吃完老本以后,没有新订单怎么办?

虽然航运业略有回暖,但船市低迷并没有改 变,中国船舶行业秘书长王锦连对本报表示,“今年1-3月份的月均订单成交量只有200多万载重吨,新单难求局面仍在延续。”

造船企业的衣 食父母——船东们陷入资金链困境,对造船企业提出撤单、改单甚至弃船的要求。新世纪造船拒绝向记者透露具体撤单情况。

雪上加霜的是,受到铁 矿石价格上涨的推动,船用钢材价格一路飙升。

中国船舶行业协会针对一季度的行业运行情况分析认为,“按目前新船价格测算,钢材成本约占全部 造船成本的35%,钢材价格每上涨10%,将增加造船成本3.5%,本次钢材价格上涨发生在船舶市场萧条期,船企将面对船价下跌与钢材价格上涨相叠加的双 重压力。”

面临压力的新世纪造船,希望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以化解风险。

据了解,该公司正在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已投入3艘 油轮在塞浦路斯注册成立了航运公司。“不排除这个航运公司向新世纪造船下单的可能性。”上述船舶业人士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58

转贴:中国神华:IPO承诺泡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jd0c.html

中国神华:IPO承诺泡影

2010年07月19日 投资者报  特约撰稿人 飞雪

 

作为中国最大、最赚钱的煤炭企业之一,中国神华[21.91 0.97%](601088.SH)2007年10月登陆A股市场时曾盛况空前,受到境内外投行一致推崇,目标价位更被定位在百元以上。近3年过去后, 7月13日收盘21.77元,较36.99元发行价下跌41%、较上市初的最高价94.88元下跌77%。公司股价不仅步入漫漫熊途,且一个个当初诱人的IPO承诺渐成“画饼”。

300亿闲置资金年息支出18亿

2009年报显示,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余额高达734.7亿元,同时其银行贷款余额764.6亿元。2009年平均贷款利率为7.6%,平均存款利率仅为1.5%。

虽然其银行存款金额与贷款金额几乎相当,但由于6%的存贷利差,使其实际承担了29亿多元的利息支出。令人费解的是,中国神华为何要在账面上保持如此高的货币资金而承担巨额的利息支出?

中国神华大额举债的主要原因是,其账面近300亿元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中国神华A股IPO时,660亿元的募集资金总额中,公司承诺其中333亿元用于战略性资产收购,由于该战略性收购迟迟没有实施,导致大量资金闲置。

300亿元的资金闲置、大量的银行贷款举债、6%的存贷款息差,企业每年因此承担18亿元的利息支出。这意味着中国神华大量的项目需要投入资金以至于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举债,另一方面,由于战略性收购迟迟未实施导致账面上却存放着300亿元的闲置资金。

中国神华在2009年年度董事会报告以及2010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均未表示有启动大规模资产收购的意向。未来一两年内能否启动收购仍无明确的时间表, 且即使启动大规模收购后,由于收购资产规模庞大,涉及资产评估和一系列的审批程序,收购项目启动之后仍可能需要一年以上时间。

这意味着公司IPO募集资金的一半以上很可能将在账面上闲置5年以上,以每年18亿元的资金成本计,企业将因此承担高达90亿元的资金成本。

中国神华战略性收购的主要资产为其母公司资产,该公司管理层理应能合理预计其战略性资产收购的时间。考虑到该收购事项是IPO后3年甚至5年之后的事项, “煤炭、电力及运输系统的投资、更新”项目有高达363亿元的资金缺口且主要将于2007年和2008年完成投资。中国神华根本没有必要将一个遥遥无期的 “战略性资产收购”项目纳入其IPO的募集资金项目。

根据投行分析和相关报道,其母公司煤炭产能近亿吨、在建产能数千万吨,一旦实施收购,将会大幅提升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战略性资产收购”成为其IPO该公 司和券商浓墨重彩加以推介宣传的亮点。正因如此,其IPO受到市场热烈响应,发行价高达36.99元,投行更将其目标股价定位为百元之上,上市之初更遭遇 市场一轮热炒,股价最高被炒至94.88元。

如果一个遥远的传说可以大幅提升企业IPO发行价,但需要为此付出90亿元的资金成本,企业会如何选择?中国神华选择了前者,因为利益更大。这是一道简单 的算术题:如果发行价降低10元,募集资金会相应减少180亿元,而其上市后的二级市场股价长期低于其发行价10元以上。

中国神华在招股说明书中称:“自2005年中国神华H股上市以来,神华集团开始积极对重组时保留在集团的煤炭和电力资产进行重组整合工作,以创造条件满足注入中国神华的要求。”“神华集团拟采取‘成熟一家、注入一家’的方式,逐步完成煤炭和电力资产的整体上市”。

然而,自2005年至今,神华集团没有向中国神华注入一家资产,5年间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炭企业的利润大幅增长,难道神华集团的煤炭资产居然没有一家达到“成熟”的要求?中国神华A股上市已近三年,为何“战略性收购”迟迟没有落实?

亿吨级煤田谜团

2009年6月4日,中国神华董秘黄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将紧抓扩大煤炭生产能力,新建内蒙古新街和陕西榆神两个亿吨级矿区。报道称,两个亿吨级矿区神华均已取得探矿权,未来有望分别贡献1亿吨的产能,最早有望2012年投产,为公司未来5年实现“再造一个神华”奠定了基础。

然而,2009年11月3日,作为榆神矿区最优质的西湾露天煤矿即另由他人开采。西湾露天煤矿位于榆神矿区腹地,是榆神矿区唯一的露天煤矿。公开报道显 示:由中国神华母公司神华集团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共同投资48亿元成立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开采该煤矿,初期开采规模 为1000万吨/年。

既然中国神华宣称拥有榆神矿区的探矿权,为何其核心地段的优质煤矿却由其母公司与第三方合资开采?两个亿吨矿区的开采权究竟属于谁?如果中国神华根本不拥有对这两个矿区的开采权,为何公开宣称新建两个亿吨级矿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神华在招股说明书中称:“为了避免同业竞争,确保不损害本公司利益,2005年5月24日,神华集团和本公司签署了《避免同业竞争协 议》”。根据协议,“神华集团在收购或投资新煤炭和电力项目前,均需考虑项目是否可能与本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并需就可能存在竞争的项目向本公司发送征询 函,询问本公司是否需履行优先交易及选择权”。中国神华宣称将开采榆神矿区,然而其核心腹地的优质煤矿却由其母公司与第三方合资开采,显然与中国神华构成 了同业竞争。

一方面,为了避免同业竞争,神华集团在5年前H股发行时就承诺要将旗下煤炭、电力等资产注入中国神华,并在A股IPO时为此募集了300多亿现金,迄今战 略性收购迟迟没有进展;另一方面,在中国神华拟开采的亿吨级矿区,神华集团又将其核心、优质煤矿据为己有,与第三方合资开采。同业竞争很可能因此进一步加 剧。这突显了神华集团无意退出与上市公司中国神华的竞争性业务,中国神华之前所声称的“新建内蒙古新街和陕西榆神两个亿吨级矿区”的宏伟蓝图很可能因此大 大缩水。

事实上,中国神华A股自上市之初短暂炒作之后即步入熊途,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2009年6月受两个亿吨矿区新建和股票回购等消息提振,其股价曾短暂上冲至发行价之上,随后即快速跌破发行价。

2009年4月18日中国神华发布董事会公告,提议以不超过公司已发行A股、H股10%股份为上限回购公司股票,2009年6月5日该回购方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

然而,回购议案通过至今一年有余,虽然其二级市场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目前股价也低于2009年6月股东大会通过回购议案时的价格,但回购方案却迟迟未见实施。二级市场股票回购方案沦为又一个画饼。

画饼是美好的,但承诺总不兑现,再好的画饼也是虚无。对此,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不能迷恋“承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16

20例IPO折戟 七大“伤痕”警示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5983.html


泰山机械,今年首家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被否企业,包揽“七宗罪”;兰州佛慈医药,号称“IPO最失意样本”,17年来四度冲击上市之门均告失败。

“悲剧”结局一样,“剧本”大抵相同。截至昨日,今年共20家主板和中小板申报企业被否。美信咨询统计分析认为,盈利能力、主体资格、独立性的问题是企业IPO被否的三大主因,另4个问题在于运作、信息披露、募集资金运用、经营模式。

“公司质地太差,我们努力包装,也无法说出一个美丽的故事。”一家最近IPO被否中小板企业的项目负责人无奈地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盈利能力:被否原因之最

这20家企业中仅海南橡胶申报在主板上市。除金博士外,19家企业都存在持续盈利和独立盈利问题。

“从我所了解的历年IPO被否企业问题统计情况,无论是在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与上市失之交臂最大硬伤就是盈利能力。”深圳某大型券商保荐人表示,未过会企业在财务会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业绩波动明显、过分依赖非经常性损益及优惠补贴等。

天津巴莫科技报告期3年净利润逐年下降,分别为3224.74万元、3200.71万元和2698.27万元;北京星光影视作为奥运会重大项目承办 商,随着奥运落幕,业绩严重滑坡,未形成良好的持续盈利能力;浙江梦娜袜业主要依靠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获得快速发展资金,导致一直徘徊于70%上下的负债 率及不菲的利息成本,后者占同期净利润比重最高时达84.24%,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不高等财务结构不良问题同样困扰梦娜袜业。

与持续盈利问题相比,独立盈利能力在财务数据上更易迷惑普通投资者。

招股说明书显示,山东立晨物流2007年至去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1亿元、1.2亿元、1.5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3608.8万元、2588.8万元、5432.5万元。

虽然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净利润下降28.26%,但去年却增长1倍,山东立晨物流的报表看似不错,但去年净利润包含财政补贴2704.3万 元,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49.78%,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去年净利润仅2728.2万元,不仅只比2008年略高100多万元,而且低于2007 年。

综合征:被否企业多瑕疵

除财务问题外,20家企业中14家涉及主体资格问题、13家存在独立性问题。

上述保荐人解释说,主体资格是审核重点,看企业身份是否“清白”,主要指报告期内管理层、主营业务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股权是否频繁转让,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稳定等;独立性问题主要指在资产、人员、财务、业务上保持独立。

上海冠华不锈钢就存在股东间极其复杂的关联关系。2007年10月冠华不锈钢筹备上市初期,宣布以3.11元/股引入10个股东,这10个股东之间被查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联系到发行人部分在职、离职管理层。

有投行人士质疑,企业不公开的原因有可能涉及到“代持股份”,这是监管层十分忌讳的,可能会引发权属不清的纠纷。

龙宇燃油、厦门蒙发利、金创股份、信得科技等都存在较严重的出资瑕疵和股权转让瑕疵,或是存在低价转让股权之嫌,或是未办理资产评估及审批手续存在程序瑕疵,或是频繁转让股权,或是历史沿革存在瑕疵。

值得注意的是,被否企业大部分存在综合性问题和原因,每家企业平均存在四大问题。泰山机械包揽盈利不稳定、大客户和供应商相对集中、存活较高等七大问题;佛慈医药也涉及大股东关联交易、上市前传出产品质量问题、向大股东转移亏损等四大问题。





号百依托地方“诸侯” 中电信第四IPO暂难成行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18/0MMDAwMDE5MjY0Mw.html

三大运营商中拥有最多上市公司的中国电信集团,再次传出分拆上市的消息。

据《通信产业报》报道,在刚刚结束的号码百事通公司(下称号百)半年度工作会上,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杨小伟透露了电信集团正在酝酿号百上市的想法。

“关于号百是否打算上市的问题,目前没有任何内容可以公布。”8月17日,中国电信集团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国金证券分析师陈运红则对记者表示,短期内号码百事通剥离上市可能性不大,“号百的考核体系、业务结构都与省公司绑在一起,是各省公司增长的亮点,剥离的难度很大”。

酝酿分拆上市

“我们也只是在网上看到消息,公司内部并没有相关的邮件或者说明。”8月17日,对于号百计划上市的传闻,多家地方号百分公司员工都向记者表示,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2005年下半年,中国电信面向中小企业以及大众分别推出了“商务领航”和“号码百事通”业务。最初,号码百事通只是依附于各地电信下的一个业务部门。

“最早的时候我们是叫号百事业部,现在对外是叫号百分公司。”南方某省号码百事通分公司员工告诉记者,集团号百成立之后,各省的号百事业部逐步都改为了号百分公司。

“集团号百”即中国电信集团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5亿元。不过据记者了解,虽然集团号百成立已有三年,但它主要承担规划指导职责,业务仍主要由各地方号百依托当地电信资源完成。

“现在我们是属于双头管理,既属于集团号百,又归地方电信管理。”前述号百员工表示,具体的人事、财务等问题主要都划归地方电信负责。

国泰君安电信分析师冯丹丹认为,在电信的这种体系下,如果把号百单独拿出上市当然更利于体现这块资产的价值,但是由于这属于电信比较好的新业务,考虑到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及剥离的困难,短期内很难看清如何推进。

中电信资本版图

中国电信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其综合信息应用服务收入为126.59亿元人民币。较2008年的108.03亿元增长17.2%,占经营收入的比重为6.0%。增长主要得益于IT服务及应用、号百信息服务、互联星空等业务的快速发展。

在前述号百员工看来,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毕竟地方电信有这么丰富的资源,而且现在都很重视这块的创新”。

冯丹丹表示,目前很难确知号百业务的具体规模,但在三大运营商中,无疑电信这块业务做得最好,因此,无论未来单独划分或者放在电信旗下都有其合理性。

值 得注意的是,如果号百业务的组织结构得以理顺,实现上市,中国电信集团的资本版图将再次扩容。2002年,中国电信(0728.HK)在香港、纽约两地成 功挂牌交易,并在随后几年通过收购完成整体上市。2006年12月8日,中国电信控股的中通服(0552.HK)在香港联交所成功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在最 近一次电信业重组中,中国卫通又将其持有的中卫国脉(600640)划入中国电信。如果号码百事通成功分拆上市,中国电信集团将拥有四家上市公司,远超另 外两家运营商。

冯丹丹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并不能归结于电信更乐于资本运作,“这与历史背景有关,电信的辅业比较多,而移动和联通的业务则相对集中。”

地方电信主导

作为中国电信向信息内容提供商转型的样本之一,号码百事通的经营范围和重点历经变化。最初与“商务领航”共同推出时,“号码百事通”的定位是“语音搜索”,后来转变为“媒体”。如今,号码百事通又开始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服务。

“好的业务能连续做好几年,做得不好的可能一年就被砍掉了。”浙江号百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电信业务,号码百事通在业务发展方面更加灵活,主要由各地方电信主导,“发展新业务方面并没有惯例,想出一个新点子,各地都可以来复制”。

因此,各地方号百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创新压力。记者获悉,最近各电信分公司开始在内部广泛征集业务发展新思路,其中就包括“号百及增值业务增收补欠可复制推广的好做法”。

前文提及的号百员工告诉记者,公司内部一般把业务分成电信传媒、电子商务、声讯、基础号百等五大类。尽管各地的划分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

不过,在具体的收入比重方面,由于各地电信分公司具体的运营环境和发展思路都不相同,所以业务重点也有差异。“一般来说,之前比较赚钱的是声讯业务,现在电子商务是新锐业务里的重点。”该号百员工说。

州一家电子商务企业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组织各省号百分公司负责人对浙江、江苏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调研,显示了号百对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随着中移动的12580以及中国联通类似业务的发展,号码百事通的业务也开始受到冲击,特别是在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移动在商旅这块对我们构成了一定威胁,他们有用户群优势,也有成本优势。”上述号百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莫天全借道IPO“赎回”大股东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6/5OMDAwMDE5NTg5OQ.html?source=hp&position=newscolumn

美国当地时间9月2日,搜房网(以下简称“搜房”)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正式提交在美IPO申请,计划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为SFUN,每份ADS定价区间为40.5-42.5美元,拟募资1.4亿美元。

叫了无数次“狼来了”,搜房的上市终于尘埃落定。

但此次上市并非处于最佳时间点,在国内搜房遭遇房地产调控收紧,而美国资本市场今年表现非常疲软。

可以参考的是,其国内重要竞争对手中国房产信息集团一年前上市发行价为12美元,至今只有8美元多。

不过对莫天全来说,借IPO赎回大股东的身份才是关键。

从IDG的100万美元起步

1996年回国后的莫天全,创立了搜房的前身——宜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宜鼎主要经营房地产信息提供和资讯业务,其业务定位在房地产信息。

但苦于没有资金,莫天全和其朋友李山(现三山基金创始人)一起寻找资金。

莫天全找到了在IDG任职的清华校友。获得投资的过程颇为戏剧性,莫天全连一份详细的项目计划书都没有,只是写了“一页纸的想法”,并和IDG的投资人周全“吃了一顿饭”,就从IDG拿到了创建搜房的100万美元。

此前,莫天全从1993年开始担任道琼斯Teleres亚洲及中国董事、总经理,之后又任美国亚洲开发投资公司(ADF)执行副总裁,在房地产信息方面的专业素养赢得了IDG的信任。

之后,搜房又先后两次从IDG获得无需任何担保的过桥贷款。

莫天全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我不知道IDG投其它公司怎么样,但对于我,他们的支持是达到了一种盲目相信的状态。不管我做什么,不管我做得对还是不对,IDG都相信我做的是对的。”

莫天全的运气还不止于此。

其后,2005年春,法国Trader公司的一位资深副总裁通过一场饭局认识了莫天全。两人的接触最后促成了Trader以225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搜房网15%的股权。

这次交易中,有一份对赌协议。如果搜房在未来18个月内没有上市,定价期权允许Trader在两年内再投资1.7亿美元,增持搜房网股份至100%。如果搜房在此期间上市,Trader将以同样价格得到45%股份。

就在18个月期限接近的时候,澳洲电讯找到了莫天全。事实上,在Trader投资搜房前一年,Trader和澳洲电讯本身就存在业务关系,颇多接触。

在2006年,澳洲电讯找到莫天全,希望投资搜房。

莫天全曾提到这次交易,很多重要的谈判其并没有直接参与,因为谈判耗费时间精力,他给了一个价格,委托他人谈判。他的态度是,“不想谈判,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不合作”。

最终,2006年7月,澳洲电讯以2.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搜房51%的股权。

IDG当年100万美元投资搜房网时获得超过20%的股份,这次交易中,IDG出售了10%的股份得到4500万美元。而出售15%股权的Trader,收益超过9000万美元。

此次交易后,外界猜测莫天全剩下的股份一直在30%左右。

其后每年,搜房网都在传出上市的消息。

据记者侧面了解,2009年10月,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火线上市之后,对搜房网造成不小的压力。

直到去年年底,搜房和澳洲电讯才在不同的时间点,发出搜房在2010年上市的信号。

回归大股东

自股权变化后,业内一直有猜测,作为控股股东的澳洲电讯与莫天全为首的管理团队在公司发展理念等方面存在不同意见,双方一直在谈判沟通,寻找解决方案。

近三年来,搜房的收入增长非常迅速。2007年到2009年收入分别为5800万美元、1.04亿美元和1.27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1200万美元、2300万美元和5200万美元。

莫天全曾希望再次引入财务投资人,或通过IPO引入公众股东,从而获得对公司发展的实际主导话语权。

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疲软,2010年上市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就在两个星期前,搜房网CEO莫天全突然在电话里向本报记者证实,搜房网“IPO正在路上”。

同时,他也证实了搜房网控股股东澳洲电讯花费数月,找到两家PE机构General Atlantic和Apax Partners商谈认购事宜。此举将帮助搜房顺利上市。

澳洲电讯发布的公告显示,两家PE机构和搜房网的两位股东同意认购澳洲电讯拥有的51%股份,为随后搜房网的IPO提供包销服务。它表示,如果搜房网的IPO认购不足,上述投资人及现有的两位股东同意购买IPO中的差额股份。

记者查询招股说明书得知,2010年8月13日,澳洲电讯和General Altantic、Apax及莫天全达成协议,澳洲电讯分别售给三者15,347,720股A级股票、15,347,720股A级股票以及987,652股A级股票,转让将在IPO中生效。

这次PE“护航“搜房上市,让莫天全更满意的是,“估值比我们预想的要好”。有分析师计算,此次交易将搜房估值在8.1亿美元。

搜房网招股说明书显示,IPO前澳洲电讯持股50.5%, IDG持股12.6%,莫天全持股29.3%,三山基金创始合伙人李山持股3.4%.

在此次IPO中,澳洲电讯和IDG分别减持9.1%和4.3%。

在IPO后,澳洲电讯实现退出,新引入的PE基金General Atlantic和Apax将各自持有18.8%。李山增持至3.5%,莫天全增持至32.4%。

由此,不管搜房网曾经的这场控股权之战是否存在过,事实是,莫天全已经重回大股东之位,完全掌控搜房网。




友邦保险再尝IPO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177062&time=2010-09-04&cl=115&page=all

AIG在价格、时间和控制权之间总是无法取舍,令友邦与香港资本市场几度失之交臂
《新世纪》周刊 特派香港记者 王端 记者 陈慧颖

 

  9月2日,友邦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这是一年之内,友邦保险(AIA)再度启动在香港的首次公开发行(IPO)。近一年多来,由于母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在价格、时间和控制权等主要因素之间无法取舍,令友邦与香港资本市场总是失之交臂。

  与今年年初的IPO计划不同,目前留给AIG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11月美国中期选举迫近,AIG欠下美国政府1800亿美元债务,其中包括对美联储的360亿美元欠款,AIG急需变卖资产还债。如若不能高额套现,至少也要做出努力绸缪的姿态。

  投资界盛传,友邦保险本次IPO的规模,为总股本的25%-30%,全部为AIG减持的旧股。以友邦总体估值300亿美元计算,本次IPO的规模在75亿至100亿美元之间。

  这与7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友邦保险最高达150亿美元的IPO计划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缩水。

  “AIA的计划,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先上市,如果市况不好,就少卖一些,至少要打通上市退出的通道。”一位资本市场的资深人士这样分析。

齐心卖“大象”

  友邦保险是继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之后,香港市场再次迎来的巨无霸IPO。

  引人瞩目的是,此次的承销团队相当豪华,规模亦堪比农行。有接近交易人士指出,总共有11家承销商,其中包括摩根士丹利、德银、花旗、高盛、摩根大通、巴克莱、工银国际、瑞信、美林、瑞银和马来西亚的CIMB。前四家为全球协调人。

  更加令人关注的是,在众投行中,只有工银国际一家中资投行位列其中,并同时担任财务顾问的角色。

  虽然IPO的准备工作刚刚启动,投行们已经四面出击,寻找买家。一些大的中资机构已经接到了承销团要进行推介的预约。

  友邦希望能借鉴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IPO,多引入机构投资者,提前消化承销压力。有一种说法是,友邦希望能够找到一两家基石投资者,一举吃下友邦总市值10%的股份。

  不过,一位中资机构人士表示,这样的如意算盘恐怕难以实现。“友邦的盘子本来就大,基石投资者还有三到六个月的锁定期,再加上大股东还有明确的减持预期,这几个因素通盘考虑下来,这样的基石投资者可能没有哪家机构愿意当。”

  AIA是亚太地区的主要寿险集团,展业历史超过90年,服务范围遍及15个地区市场,雇员约1.5万人,独家代理队伍人数超过16万人。截至2009年11月30日,总资产为915亿美元,AIA股东应占总权益为153亿美元。

  在香港、泰国、新加坡等市场,AIA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在中国,AIA的保费收入也能进入前十名。这对于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而言殊为不易。友邦正在与建行、工行商谈银保销售合作,希望给中国故事增加更多色彩。

  对于AIA的IPO,有欧资金融机构的基金经理表示,AIA的资产状况不错,卖点之一就是在中国市场份额的增长前景,然而在此方面,由于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为内资垄断,外资的竞争空间有限,因此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此外,有美资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指出,“如果AIA在估值方面不够便宜,为什么不直接去买中资的保险股呢?”更何况,近期中资寿险股因为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速放缓,在香港市场受到沽压,表现不佳。

  “除非AIA有一个强大的中国战略投资者,才能在IPO的时候提价。”有参与竞购股权的人士说。

  然而,在IPO承销团人士看来,“有一个强大的中资战略投资者,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AIA承销并不太成问题。”

暂缓引进战投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AIG的财务顾问高盛为友邦30%的股份组织了Pre IPO竞购。虽然此前郭鹤年家族等香江豪门曾表露过兴趣,但最后递交文件的三组买家均来自中国,包括复兴集团郭广昌、原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以及私募股权基金集团PAG的董事长单伟建分别牵头的三家投资团。

  但也有一位国际顶级PE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对这一轮私募的看法,认为由于与IPO时间过于接近,降价余地少,更不可能对资产进行重组,这一单交易的投资价值非常有限。

  参与竞标的中国买家,对友邦保险几乎都有战略上的考虑。除财务投资者,中国人寿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是各投资团极力争取的对象。尽管中国人寿董事 长杨超8月26日在业绩会上的回应称,近期没有与AIG高层正面接触,洽谈收购AIA资产一事,但闪烁其辞的回应,更平添资本市场更多想象空间。

  有中资竞购团人士分析,三成股权虽然对外资PE不具吸引力,但对于中资机构未尝不是件好事。这是一个可进可退的股权比例。如果AIA成为上市公 司,三分之一就可以成为上市公司的绝对大股东。而且AIG迟早要退出,这样如果发现公司资质好,可以再从AIG手上接货。当然,如果情况转趋糟糕,退出或 转让三分之一的股份,难度也不很大。

  由于AIG坚持以300亿美元作为友邦的整体估值,并且坚信凭友邦目前的资质,纵无中资大机构为其“撑腰”也能顺利IPO,谈判僵持不下,最终在一周前戛然而止。

  美国东部时间8月27日晚,原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正式退出竞标。

  几乎与此消息同步,AIG给几家竞购团发函,称将直接进入IPO程序。而外界也解读为,此举标志着IPO取代私募成为当前友邦的交易主线。

  “AIG在一些竞购团身上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不敢再等下去。”一位知情者这样说,他表示一些竞购团的资金来源没有落实,一些大的投资机构始终按兵不动。不过,他也表示,目前私募道路并未完全封死,仍有机会,要看AIG出售友邦的进程相机而动。

AIG的时间线

  AIG作为全球保险业金融巨头,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最大的输家之一,受其子公司的衍生品交易巨亏的拖累,整个公司濒于破产。美国政府为挽救金融市场,不得不施以援手。

  截至2009年3月,美国政府已经持有AIG集团80%的股权,并向AIG提供了超过1800亿美元救援资金。作为获得政府救助的条件,AIG需要出售旗下资产以偿还债务。此后AIG已陆续出售了一些资产和业务给各国买家。

  总部设于香港的AIA,是AIG旗下相对有质素和品牌的资产,友邦保险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展业,其中很多市场还是保险渗透率较低的新兴市场,因此无怪乎AIG希望AIA能卖个好价钱,但市场窗口总是不尽如人意。

  针对AIA的资产处置,AIG曾有过三轮出售方案。首先是AIG计划出售AIA49%股权,但因未出让控股权,投资人并未积极响应。

  之后,AIA准备今年年初在香港直接上市。孰料就在上市前夕,“杀出程咬金”,AIG获得英国保险集团保诚的355亿美元全面收购要约,保诚并 计划到香港挂牌。但这一交易价格并没能得到保诚股东的支持。保诚要求降价至303.75亿美元,又未获得AIG认同,谈判破裂。

  今年7月开始,AIG重整出售AIA的思路,制定了Pre IPO私募与上市并行的计划。一位接近交易的国际投行人士分析,随着美国11月中期选举的迫近,备受“国有化”之讥的奥巴马政府愈发希望AIG的资产处置工作能有明确进展。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同在上周,AIG处置台湾资产南山人寿案被台湾金管局驳回。去年10月,AIG宣布将持有的南山人寿97.57%股权,全部售予香港上市公司中策集团(00235.HK)与博智金融控股结成的联盟,收购价格为21.5亿美元。

  然而对于资金背景是否具有“大陆色彩”,台湾舆论始终议论纷纷。最终台湾金管局以缺乏“后续增资能力”及“长期经营承诺”,否决了该项收购案。瑞信报告指出,预期台湾当局仍希望AIG能继续经营南山人寿,等待当地合适买主出现。

  早在AIG出售友邦给保诚的交易告吹之时,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就公开表示,交易失败不会阻碍政府收回对AIG的救助资金。

  另外,AIA上市筹备工作是基于截至最近一个半年财年结束之日的业绩。因此,到今年11月,这些业绩将成“明日黄花”,必须重新制作相关上市文件。

  诸多矛盾,均在美国11月中期选举之前爆发,AIG的压力可想而知。截至本刊发稿前,AIG美国总部不愿接受采访对此案置评,仅表示“将尽一切努力及早归还政府贷款”。

  本刊特派华盛顿记者李增新对此文亦有贡献


IPO對行情的啓示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575921

先前我貓王估計,股市會在9月再度轉弱,今天已是9月中,看今天行情轉弱了,似乎壞的預期真的來臨了?不過,看很多領導股的股價仍未改浪高浪的形態,雖說最近升勢似乎無以為繼,昨天更多隻股票傳出批股及供股的消息傳出!我卻相信股市暫時未出現高危的訊號,這段時間部份弱勢股可能會先轉弱,重型的指數股仍有機會站時站穩,我這個觀點不是建基於技術分析、亦不是看天像而說的,我只是以未來國際首次招股(IPO)及其他集資活動而作出的一個預測!

港股市場現正有數隻股份在招股,不過它們的規模相對上月的農業銀行(1228)的招股情況差距很遠,農行上市後,港滬兩地的走勢迴異,難道國內分析員不比外地的懂看股票?我貓王看不是這回事,國際投資銀行在世界各地都有聯繫,而國內則仿如另一個世界,近來世界各地的行情都牛聲牛氣,我想是為那是為未來國際首次招股或其他集資活動而鋪路的,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leo Brasileiro SA)上市配股集資最多747億美元(5827億港元),以發展離岸石油業務。這將是全球金融市場歷來最大宗集資活動,打破1987年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NTT)在二級市場發新股集資368億美元的紀錄;規模亦拋離全首次招股的農行(1288)的 221億美元,多出 2.38倍。

然而,巴西石油雖然南美洲市值最的上市公司巴西石油 ,只在巴西上市,瑞銀預計,扣除巴西國有銀行及巴西主權基金等政府相關機構認購部份,真正向市場集資金額只有120億美元。我們不足以證明最近的升市是由它拉動的,AIG亦計劃於短期內需要集資再上市,很多歐美的金融機構都可能需要再融資,另一方面,國內的房地產企業面對國家進入步政策,10月後可能給國家沒收未發展的地皮,政策又不容許賣樓花,資金壓力相當緊張,它們未來可能集資頻頻,不過,我看市況還未毀滅性下挫,因為投資銀行可能會維持秩序,望藉以市場氣氛多搞融資活動。看來越早宣佈融資的公司越有利,縱使市場氣氛未虞大跌,可是,待市場對集資活乘擔不了後!這則難說了。無論如何,看到以下歷年重大企業的集資活動資料,我覺得甚有參考價值。

全球歷來最大集資活動

2010 年  公司 : 巴西石油   國家 : 巴西   集資額 : 747 美元 *
1987 年  公司 : 日本電信電話  國家 : 日本   集資額: 368 美元
2008 年  公司 : 蘇格蘭皇家銀行  國家:英國  集資額: 244 美元 2009 年  公司 : 萊斯銀行 國家 : 英國 集資額: 225 美元
1988 年  公司 : 日本電信電話  國家 : 日本  集資額 : 224 美元
2010 年  公司 : 農業銀行 # 國家: 中國 集資額 : 221 美元
2006 年  公司 :工商銀行 #  國家 : 中國 集資額 : 220 美元
2008 年  公司 : Visa#  國家 : 美國 集資額 : 197 美元
2009 年  公司 : 滙豐控股  國家 : 英國 集資額 : 194 美元
2007 年  公司 : 富通集團 國家 : 比利時 集資額 : 193 美元

 

 

# 首次 公 開 招 股 ; * 預計 最 高 集 資 額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