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曝光“土豪”沙特:你不知道這14件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98

過去六個月,國際油價跌幅逼近50%。面對油價暴跌,去年11月,供應量占全球四成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會上卻決定保持生產目標不變。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至今未透露減產意向,沙特石油部長上月甚至說,即使油價跌至每桶20美元也不減產。

很多人只知道沙特是個因為產油而暴富的“土豪”。在沙特一再因為石油成為全球市場關註焦點時,有必要看一看沙特的另一面,以下根據媒體和智庫數據整理的一些事實將有助於我們理解沙特過去的立場、現在的動向,乃至預測這個能源大國今後的道路。

   · 駱駝天天賣

沙特,石油,油價,GDP

沙特首都利雅得有個很大的駱駝市場。史實及相關資訊網站Random History數據顯示,利雅得的市場每日出售駱駝約100頭。

   · 幹活的是老外

沙特,石油,油價,GDP

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出版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沙特境內的勞動者約有841.2萬人,但其中約600人都並非沙特本國國民,相當於80%的沙特打工者都是外國人。大部分沙特勞動者都從事石油與服務業的工作。利雅得目前正努力降低沙特本國人的失業率。

   · 油田全球第一大

沙特,石油,油價,GDP

美國能源部下屬能源情報署(EIA)數據顯示,沙特的Ghawar油田是全球儲量最高的油田,估計未開采原油儲量達750億桶。如果按照奧運會標準泳池的容量換算,一個標準泳池可容納66.025309萬加侖油,Ghawar的儲量足以填滿477.0897萬個這樣的泳池。

   · 軍費全球第四高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獨立研究機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統計,2013年沙特軍費開支名列全球第四,僅次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沙特全年軍費開支為670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14%。不僅如此,在全球排名前15位的軍費支出大國之中,沙特的這類開支與GDP比例最高。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阿富汗2013年GDP約為203億美元。沙特同年的軍費開支是阿富汗GDP的三倍多。

   · 名副其實沙之國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沙特國土面積83萬平方英里名列全球第13位,是阿拉伯世界國土第二廣大的國家。世界各類地圖綜合網站MapsofWorld數據顯示,沙特95%的國土都是沙漠或者半沙漠,僅有1.45%國土適合耕種。Al Nafud和Rub al-Khali等全球首屈一指的沙漠都在沙特境內。

如果與德國比較,德國面積為13.7847萬平方英里,沙特的沙漠面積相當於六個德國。

   · 爭奪頭名摩天樓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2014年,沙特傳出修建全球最高摩天大樓Kingdom Tower的消息。CNN報道稱,這座1000米高的大樓預計消耗570萬平方英尺的水泥和8萬噸鋼材。

不過,2014年年中,外媒也爆出武漢江建1000米建築鳳凰塔的消息。若兩大建築均順利完工,它們將並列第一。

1000米到底有多高?用現實的方法比較:NBA球星“國王”勒布朗·詹姆斯身高2.03米,沙特的Kingdom Tower比492個詹姆斯疊羅漢站立還高。

據新聞網站“赫芬頓郵報”報道,Kingdom Tower預計耗資12.3億美元。這筆錢相當於好萊塢明星威爾·史密斯幹38.4年的收入,因為福布斯數據顯示,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一年間,史密斯的收入為3200萬美元。

   · 全國都沒女司機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沙特是保守的伊斯蘭教國家。雖然沙特沒有明文禁止女性駕車,但路透報道指出,沙特法律要求,國民駕車必須持有本國政府頒發的駕照,可沙特從未給女性國民發放駕照,所以全國上下沒有一位能合法駕車的女性。

不僅駕車受限制,沙特女性就業也困難重重。國內女性失業率為55.4%,遠超20.8%的全國整體失業率。

   · 槍手不夠、斬首湊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據埃及知名報紙Ahram Online報道,由沙特內務、司法與衛生部門代表組成的委員會表示,如果官方執行槍決的人員短缺,或者這類槍手在行刑途中發生意外,可以采用斬首方式處決罪犯。這種做法是為避免幹擾政府定期采取保障國家安全的行動。

   · 近半國民小年輕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同樣來自美國CIA《世界概況》數據,沙特四分之一以上的國民都不足14歲,47%的國民都未滿24歲,相當於將近一半沙特人是未滿24歲的年輕人。

   · 近半GDP靠石油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上圖就是上月表示即使油價跌到20美元也不減產的沙特石油部長Ali Ibrahim Naimi。

還是美國CIA《世界概況》數據:沙特石油業產值約3354億美元,貢獻全國45%的GDP。沙特石油產業折算的GDP幾乎相當於伊拉克、摩洛哥、盧旺達和湯加四國GDP之和。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3年伊拉克、摩洛哥、盧旺達和湯加的GDP分別約為2293億美元、1038億美元、75億美元和4.66億美元。

   · 為保健康花百億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據美國CIA《世界概況》介紹,沙特的醫療健康類支出約275億美元,占GDP的3.7%。而塞拉利昂全國GDP也不過49億美元。沙特人為醫療保健花的錢是塞拉利昂GDP的4.5倍。

   · 地廣人稀城市擠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依然是美國CIA《世界概況》數據:同為伊斯蘭教國家,孟加拉總人口約1.66280712億人,沙特只有2734.5986萬人,孟加拉人口幾乎是沙特的六倍,沙特的國土面積卻是孟加拉的14.5倍。不過,80%以上的沙特人都在城市居住。

   · 麥加朝覲百萬人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沙特西部城市麥加每年都吸引數百萬穆斯林朝覲。2012年朝覲者有316萬人,其中170萬人來自沙特以外國家地區,2014年朝覲穆斯林中有60萬來自沙特,140萬來自其他地區。

   · 經濟多元化 欲增千億GDP

沙特,石油,油價,GDP,軍費

為促進經濟多元化,改變石油業一家獨大的局面,沙特計劃建設六大“經濟城市”,預計將使GDP增加1500億美元,幾乎是肯尼亞441億美元GDP的3.5倍。這六座城市遍布沙特全國,預計創造130萬個就業崗位,人均GDP將因此由1.3萬美元增至3.35萬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825

沙特為什麽要減產?俄羅斯、伊拉克原油產量創歷史高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08

roger_wendell_oil_rig_near_dalhart_texas_05-14-2006

隨著伊拉克和俄羅斯的石油供應飆升至幾十年來最高水平,2015年年初原油價格被推至五年來的最低水平。

據俄羅斯能源部的數據,俄羅斯2014年產油量達到1058萬桶/日,同比增長0.7%,為蘇聯解體後最高水平。

伊拉克石油部發言人Asim Jihad表示,伊拉克12月每日出口294萬桶,為自1980年代以來新高。國際能源機構數據顯示,11月,這兩個國家提供了世界上15%的石油。

2014年,布倫特原油下跌了48%,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2014年,OPEC拒絕削減產量,而美國石油產量升至30年最高。

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表示,俄羅斯今年將維持產量,預計價格將趨於穩定。

Saxo Bank A/S分析師Ole Sloth Hansen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隨著俄羅斯和伊拉克的最新消息,不斷上升的石油供應仍給原油市場帶來下行壓力。布倫特原油期貨今天每桶57美元,今年可能會降至50美元。

即便在去年歐美制裁之後,俄羅斯產出也有所增加。該國政府有大約一半的收入來自石油和天然氣的稅收。

作為OPEC第二大生產國,伊拉克上月與半自治的庫爾德地區達成協議,將庫爾德的石油出口到土耳其。

咨詢公司JBC Energy GmbH的分析師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這看起來對向北部出口產生一個積極的影響。

伊拉克石油部發言人Jihad 表示,12月,伊拉克出口557.9萬桶石油,相當於每天約18萬桶。這比11月的83.6萬桶增加了6倍。

伊拉克與俄羅斯的大幅增產也讓沙特此前對於為何不願減產的說法更加可信。此前由於堅持不減產,在油價暴跌期間沙特遭到了很多質疑。對此,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表示沙特不願意失去市場份額,他表示: 

讓高效率的產油國減產,而低效率的增產?這是不正常的。如果我們減產,那麽我們的市場份額會有什麽變化?其他產油國會拿走這部分市場份額,油價會上漲,這些產油國可能是俄羅斯、巴西或者美國,甚至任何其他高成本的產油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10

沙特大幅下調對歐油價 但上調對亞洲售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69

沙特阿拉伯大幅下調了二月對歐洲的月度原油出口價格,同時小幅下調對美售價,並上調對亞洲油價。市場對此解讀不一,有人認為沙特在歐洲降價旨在進一步保衛其市場份額,另有分析指出上調亞洲油價意味著沙特可能不再一味地以價格保市場。

沙特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Aramco)周一表示,將對西北歐客戶的二月阿拉伯輕質原油官方價格下調了1.5美元/桶,該價格較布倫特加權平均價格低了4.65美元/桶,為2009年以來最低。

路透援引Tradition Energy高級分析師Gene McGillian消息稱:“這一舉動表明,沙特沒有意願將油價維持在平衡水平。他們想要的是維持市場份額。”

英國《金融時報》也認為,沙特在亞洲油價上漲,可能意味著該地區的需求開始上升。沙特在亞洲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哥倫比亞和尼日利亞。

Aramco同時還上調了對亞洲買家的二月輕質原油價格,較一月上調了60美分/桶,調整後售價較阿曼/迪拜平均價格仍低出1.4美元/桶。沙特一月對亞洲售價的折扣為2美元/桶,為至少14年來最多。

對此,彭博表示這可能意味著沙特已經逐步開始,不再采用超低折扣來保衛市場份額

彭博援引倫敦獨立咨詢師、前全球能源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Leo Drollas指出:“他們(沙特)正在輕輕地踩下剎車。這或許釋放了一個信號,(他們覺得)油價下跌得太多太快。”

此外,對美國的二月輕質原油價格連續第五個月下調,下調幅度為60美分/桶,調整後售價比對美銷售原油價格基準阿格斯含硫原油指數高出30美分/桶。

另外還有一些分析師認為這只是沙特面對日益惡化的原油市場做出的正常反應。路透援引一名交易商評論稱,下調歐洲售價是為了將西非競爭者擠出市場。

周一國際油價擴大跌幅。布倫特油價一度暴跌逾6%,最低至每桶52.66美元,為2009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55美元。WTI原油跌破50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58

油價都已腰斬 為何“沙特們”還要繼續唱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19

如果此前你還懷疑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不減產的決心,那麽這幾天OPEC幾大成員國的輪番表態將這種預期擊的粉碎。

最近這六周來,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的代表強調了無數次——OPEC不會減產,油價跌到50美元甚至是20美元也不減產!所有國家中,卡塔爾對原油市場供給過剩的預期最為悲觀。

去年油價跌了48%,其中年底跌幅最大,OPEC在11月27的會議上決定不減產後油價跌了34%。

巴克萊和西德商業銀行認為,這些國家實際上是希望油價進一步下跌,以期加速美國頁巖油廠商退出市場。

“他們似乎認為油價跌的快比跌得慢好,急跌可能會給非OPEC國家帶來更多的變數,慢跌可以給其他國家喘息之機,他們可以考慮合並然後變得更有效率。”巴克萊分析師Miswin Mahesh對彭博表示

彭博還引述顧問公司IHS的分析師Jamie Webster稱,油價跌的越慘,你就會越快看到美國廠商的反應。

目前已有美國頁巖油公司開始破產。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曾提到,美國的18個頁巖油產區中,只有4個產區的頁巖油公司還能勉強保持不虧損。

但並非所有人都支持這一觀點。瑞銀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認為,原油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在短期內對價格的彈性很低。其認為這些國家制定了一個更低的目標價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788

沙特王子:油價“永遠不會”再回到100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86

20150112saudiprince

據USA Today,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贊同政府不減產的決定,因為減產會讓沙特“賠了夫人又折兵”。他指出OPEC國家不可能達成一致的減產協議,因為“沙特信不過其他國家”。

他表示,雖然他在大部分方面與政府的意見相左,但他同意政府不減產的決定,沙特不應該讓出現有的市場份額。

“不減產的決定是審慎、智慧和精明的。因為如果沙特減產了100萬或200萬桶/天,那麽這些產量將會由其他國家替代。這會讓沙特賠了夫人又折兵,石油產量減少了,但價格依然下跌。

他對於美國和沙特聯手壓低油價打擊俄羅斯的說法表示了不屑,認為這是“胡扯和垃圾”。“沙特和俄羅斯在同一條船上……雙方都受到了傷害。”

他指出,油價下跌是由需求減少和供應增加雙重推動,“二者都是油價暴跌的原因”。

他預計,如果現有的供需面保持不變,那麽油價還將下跌

“如果供應保持不變,而需求減小,那麽你最好相信油價還會下跌。我確信我們再也看不到油價回到100美元了。油價維持在100美元以上是人為造成的,這是不對的。”

他強調,要讓OPEC、俄羅斯等所有國家共同達成減產協議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信不過所有OPEC國家,也信不過非OPEC國家。會有國家作弊,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1980和1990年代沙特曾減過產,但所有人都撒了謊,從我們手中搶走了市場份額。

阿爾瓦利德王子出生於1955年3月,是沙特已故國王法赫德的侄子,被譽為“沙特的比爾·蓋茨”,是除美國人以外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身家204億美元,在201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30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00

布油美油重挫5% 沙特、高盛齊放利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24

布倫特原油周一一度重挫逾5%,刷新2009年4月以來新低。 WTI暴跌5%,跌破46美元,為2009年1月來最低。此前沙特王子表示油價再也無法回到100美元/桶,而高盛則認為油價三個月內可能跌至40美元/桶。

布倫特原油周一重挫5%,最低觸及46美元/桶,刷新2009年4月以來新低。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同步走低,大跌5%,刷新近六年新低至45.95美元/桶。

QQ圖片20150112110245

QQ圖片20150112110035

最新的數據顯示,歐洲12月原油庫存較11月份增加0.2%,至4.6946億桶。

倫銅盤中跌超1%,跌穿6000美元/噸,創2009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油價走低及美元走強所引發的銅成本降低使得銅價也節節敗退。

copper

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周日在接受USA Today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贊同政府不減產的決定,因為減產會讓沙特“賠了夫人又折兵”。同時他還強調確信再也看不到油價回到100美元,這被視為明顯的利空消息。

而周一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也表態稱,OPEC短期內不會減產,所以未來數月油價或許仍將在低位運行。雖然他也不看好油價回到去年高位水平,不過他認為油價將在今年下半年有所回升。

此外,高盛也在近日下調了油價的預期。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預測,3個月後原油價格可能跌到40美元附近,遠低於原先預估的70~80美元。因該行對OPEC可能減產讓市場恢複平衡已不抱希望。

高盛稱,預計3個月後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價格為每桶41美元,布倫特原油價格為42美元,原先預估分別為70和80美元。

高盛對6個月和12個月後WTI價格的預估分別從75和80美元大幅調降至39和65美元,對布倫特原油的預估分別從85和90美元調降至43和70美元。

法國外貿銀行近期發表研究報告則認為,原油市場長期以來就存在的周期性因素意味著未來4-5年原油領域相關投資將繼續減弱。隨後市場供求關系的轉變才能幫助油價以及原油投資的複蘇。

受到油價低迷和美元走強的打擊,美國第四季度企業財報也面臨數年來最差單季表現。能源類公司整體利潤下降預計將高達19.1%。

不過市場也並未完全一片看空,2009年因從花旗拿到1億美元獎金而聲名鵲起能源交易天才Andrew J. Hall本月2日就表示,40美元將是原油價格的“鉆石底”。今年下半年油價將觸底反彈。

2015年原油可能會跌至40美元/桶,這將是一個“絕對的底部價格”。如果低於這個價格,美國和加拿大許多原油公司將無法維持正常的運營。

今年油價整體還將處於承壓格局之中,但是目前的價格長期來看無法維持——供給減少之後,油價將逐漸走高。未來12個月內會有很好的交易機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46

美油價格罕見反超布倫特:沙特價格戰旗開得勝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02

QQ圖片20150114090140
WTI(綠線)與布倫特(白線)

本周二,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價格一度超過了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Brent)的價格,這一四年多里罕見的現象可能說明“沙特們”的努力終於奏效了。

早在2011年時,WTI與布倫特原油的價差還曾高達30美元/桶。而美東時間周二午間,WTI油價的反彈,將Brent-WTI原油價差推向負值,這是2013年7月以來的第一次,也是2010年8月後極少見的情形。或預示油價即將觸底反彈。

此前因美國油企馬力全開,造成美國創紀錄的原油儲備,而多余的美國原油是不能出口國外的,這壓低了WTI原油價格。但如今隨著油價半年多來大跌近60%,情況已經出現了變化。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認為,Brent-WTI價格差在持續數月收窄後,終於高低逆轉,顯示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面對跌跌不休的油價決定維持產量,這一不作為或已成功達到了他們想要的目標——逼迫美國石油企業收縮。

咨詢公司Ritterbusch & Associates主席Jim Ritterbusch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稱,兩者的價差變化顯示OPEC為了維持自己的市場份額讓美國的頁巖油企和其他人嘗到了苦果。

布倫特原油較WTI能更好的衡量全球原油供需平衡。“所以如果你從這個角度看,這是一個征兆,至少對我來說,本次熊市仍然完好,布倫特市場正被迫因過多庫存而折價。”Market Watch援引Ritterbusch稱。

事情下一步會如何演變?Ritterbusch表示,兩者價差可能在近期內反轉,這將鼓勵美國的煉油企業進口更多的布倫特原油,而不是采購國內的WTI原油。然後這一行為也將自動修複WTI對於布倫特原油的溢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80

沙特國王阿蔔杜拉淩晨去世 原油暴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89

king-abdullah-saud_3156608b

沙特阿拉伯國王阿蔔杜拉去世,王儲Salman已經繼位,王子Muqrin已被任命為王儲。

阿蔔杜拉生於1924年,於當地時間周五淩晨1點去世,享年90歲。去年12月31日,阿蔔杜拉確認住院,隨後被診斷為患有肺炎。

消息公布後,WTI原油價格拉升,目前漲幅約3%至47.7美元/桶。

QQ圖片20150123074909

阿蔔杜拉於2005年8月成為沙特國王。和他的前任法赫德、繼任Salman一樣,是沙特創立者伊本·沙特的兒子。後者於1932年創立了現代沙特阿拉伯王國。(下圖為沙特王室的家譜)

20150113_saudi_0

阿蔔杜拉病重期間,Salman就開始代表他公開露面。Salman今年1月6日的公開講話中表示,即便油價下跌,沙特的穩定並不會受到威脅。

他說:“你無法忽視國際原油市場的緊張局勢……過去,我們用自己堅定的意誌和智慧應對了這些問題……我們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應對當前的局面。”

沙特目前的權力更叠,加重了原油市場的不確定性。

新晉國王Salman今年79歲,是阿蔔杜拉同父異母的弟弟,健康狀況同樣堪憂。坊間傳言其可能患有輕微的老年癡呆,以及其他與年齡有關的慢性病。

加拿大媒體financialpost援引《海灣國家通訊》編輯Fiona O’Brien評論稱:“Salman2010年時曾做過脊柱手術,而且還有其他一些健康狀況。一直有傳言稱他有些精神上的問題。”

路透社此前表示,Salman在王位上可能不會坐得太久。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會退位,該決定將導致沙特王室的不穩定。

新晉王儲Muqrin今年69歲,是沙特情報機構首腦,並擔任一些其他要職。他去年年底被阿蔔杜拉任命為第二順位繼承人。但新國王登基後可能會重新選擇繼承人選。

不過路透稱,Salman在沙特王室並不是很受支持,如果他要安排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未必會受到王室的支持。阿蔔杜拉將Muqrin作為第二順位繼承人,就是為了其未來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52

蕭規曹隨 沙特新國王或將繼續堅持不減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02

Prince-Salman_2251916b

換了新國王,沙特的石油政策可不會變。

彭博指出,沙特的新國王薩勒曼(Salman)可能會繼續堅持已故國王阿蔔杜拉的政策,即便油價下跌也不會減產。

問題的關鍵在於薩勒曼是否會保留現有石油部長Ali al-Naimi。Naimi今年80歲,自1995年以來就一直主導沙特的原油政策。他此前曾表示,希望能將更多時間投入到其他工作中,比如阿蔔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校董會主席。

彭博援引咨詢公司阿拉伯觀察首席經濟學家Florence Eid-Oakden評論稱:“沙特領導層已經做出了艱難決定,適應更低的油價。Naimi聲譽卓著,廣受尊敬。只要現有內閣仍然在位,沙特的政策不會改變。”

在今年1月6日代表已故國王阿蔔杜拉的新年講話中,薩勒曼表示,現在的市場“緊張”是由全球增長放緩所致,沙特將堅定地繼續現有石油政策。即便油價下跌,沙特的穩定並不會受到威脅。

他說:“你無法忽視國際原油市場的緊張局勢……過去,我們用自己堅定的意誌和智慧應對了這些問題……我們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應對當前的局面。”

理論上,沙特的石油政策是由最高石油委員會做出,該委員會成員包括國王、其他王室成員、內閣的各位部長和石油界領袖。

但事實上,Naimi才是沙特原油政策的真正主導者。華盛頓智庫的Simon Henderson在去年10月的一份研究中稱:“盡管已經年近80,而且可能會退休,但Naimi仍然牢牢地掌握著控制權。”

目前,沙特原油產量950萬桶/天,超過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出口700萬桶/天,約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沙特主導的OPEC拒絕減產,再加上美國頁巖繁榮和全球需求低迷,共同推動了國際油價暴跌。自去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已經下跌了近6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63

新國王老政策 沙特石油部長將留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37

《華爾街日報》援引沙特知情人士稱,現任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將會繼續留任,直到當下的石油危機得到緩和。這是沙特新國王Salman繼續堅持已故國王阿蔔杜拉政策的重要信號。

沙特阿拉伯國王阿蔔杜拉於周五淩晨去世,王儲Salman已經繼位。消息公布後,WTI原油價格快速拉升,一度漲逾3%。不過隨後油價再度走弱,市場對於新國王Salman是否會延續目前的石油政策高度關註。

沙特一知情人士稱,“Salman周五已經宣布王室法令,沙特所有現任的部長都將留任。Salman了解Naimi的重要性以及他在原油市場的地位,因此短期不可能看到有任何的職位的變動。”另一沙特官員則表示,“在石油市場恢複平靜之前,Naimi都將擔任石油部長。”

《華爾街日報》周五聯系到了Naimi,但他拒絕作出任何評論。Naimi今年80歲,自1995年以來就一直主導沙特的原油政策。他此前曾表示,希望能將更多時間投入到其他工作中,比如阿蔔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校董會主席。

彭博援引咨詢公司阿拉伯觀察首席經濟學家Florence Eid-Oakden評論稱:“沙特領導層已經做出了艱難決定,適應更低的油價。Naimi聲譽卓著,廣受尊敬。只要現有內閣仍然在位,沙特的政策不會改變。”

理論上,沙特的石油政策是由最高石油委員會做出,該委員會成員包括國王、其他王室成員、內閣的各位部長和石油界領袖。

但事實上,Naimi才是沙特原油政策的真正主導者。華盛頓智庫的Simon Henderson在去年10月的一份研究中稱:“盡管已經年近80,而且可能會退休,但Naimi仍然牢牢地掌握著控制權。”

目前,沙特原油產量950萬桶/天,超過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出口700萬桶/天,約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沙特主導的OPEC拒絕減產,再加上美國頁巖繁榮和全球需求低迷,共同推動了國際油價暴跌。自去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已經下跌了近60%。

3月交割的WTI油價周五收盤下跌1.55%,收報45.59美元/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