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母愛爆棚舔羚羊BB勁溫柔
1 :
GS(14)@2017-06-25 10:11:11在獅子眼中羚羊(antelope)是美味的晚餐,但對這隻母獅來說,初生羚羊可能是牠的寶貝!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一隻母獅竟會照顧一隻羚羊寶寶,溫柔輕舔牠盡顯母愛。45歲遊客米奇萊(Graeme Mitchley)發現這一幕,立即按下快門拍下,他指不知道母羚羊行蹤,只看到小羚羊在獅子腳下乖乖挨着,母獅不時輕舔羚羊,「起初看來是母獅照顧牠的幼崽,不過看真一點,原來一隻初生羚羊」。獅子後來叼著小羚羊走到乾枯河床,慢慢離開了米奇萊的視線,「我們失去(牠們)蹤影,但仍聽到羚羊的咩咩叫聲」;未知羚羊寶寶最後是否難逃成為獅子晚餐的命運。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3/20066218
結束六年賓主關係許亦妮親解「獅子開大口」之謎
1 :
GS(14)@2017-06-25 10:11:192011年港姐季軍兼最上鏡小姐許亦妮,去年中演出完劇集《潮流教主》後,突然跌入「失蹤人口」組別,盛傳佢被大台雪藏,許亦妮當時話係打理屋企生意,少咗喺幕前現身。許亦妮昨日喺Instagram貼出自拍相,見佢喺電視城門口留影,留言:「和TVB一直合作愉快,前幾天結束了六年的賓主關係。」原來佢被雪藏咁耐,終於同大台正式約滿,昨日返去派番啲嘢,同大台講bye-bye!「最後一次回公司的感覺百感交集,腦袋重現很多點滴及回憶,TVB是我成長的地方,從外國回來香港第一份工作就是當選成為香港小姐,到外地參加Miss International比賽,然後就開始了演藝事業。」許亦妮感激TVB過去6年俾佢經驗、經歷同機會去拍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同擔任節目主持,令佢嘗試做醜角、壞人、壞女孩同乖乖女,演過唔同嘅角色,令佢有機會感受唔同嘅人生百態。對於早年傳佢「耍大牌」同大台傾續約「獅子開大口」,許亦妮喺文中寫:「我們之間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如報道所說的『獅子開大口』要求幾倍人工等等的事件,然後沒有合作的事情。因為不是事實所以之前一直沒有回應過。我亦感謝TVB對我的體諒,除了演藝事業,亦給我時間和空間可以到外邊嘗試不同領域的行業,向外探索自己未走過的路。」許亦妮感謝過去6年合作過嘅同事,經理人同監製,佢覺得人生係一場經歷,各種磨練,甜酸苦辣,高低起跌都係有安排,每個安排同經歷都有意思,佢認為戲如人生,人生就如戲,每一頁嘅故事同經歷都豐富咗佢自己嘅人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3/20066237
【專題籽】百米崖底游繩而上 輪椅包山王爬獅子山解心結
1 :
GS(14)@2017-10-09 03:41:06去年12月9日,黎志偉再登獅子山,用一雙手,兩個多小時由100米下的崖底向上爬達崖頂。
【文化籽:果籽人話】「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自大。『學無前後達者為先』,有些事情你不付出,是未必有收穫的。但若你做都不做,就連等待收穫的機會都沒有。」2011年12月9日,亞洲攀石冠軍、2008年長洲太平清醮包山王黎志偉(黎Sir)遇車禍半身傷殘;2016年同日,他與40名義工登上獅子山,連輪椅一起從百米下的獅頭攀岩而上。兩年的準備與壯舉給拍成92分鐘的紀錄片《結CRUX》,把他這兩年的故事娓娓道來,並於今年10月6日舉行首映禮,收益會捐予樂善堂。
「坐輪椅後基本上你講得出的輪椅運動我都試過,如輪椅拳擊、輪椅乒乓球、輪椅籃球、輪椅馬拉松、輪椅帆船、甚至輪椅攀石攀樹我都做過了!」記者都知黎Sir好傳奇,意外後各樣運動樣樣得,但沒想過條list水蛇春咁長。決定去攀「以前常爬」的獅子山,他說:「每次望到座山,都覺得隻獅子在呼喚我。」他一個人,同時是整個計劃的總監,「計劃、聯絡、找隊友、找支援、部署、找攝影隊,我真係諗晒㗎!」隊裏都是各界別的頂級運動員,要忙工作、訓練和學習。「過程其實是有想過縮沙的(笑)。在WhatsApp約開會,約三個星期都開不到!我都係行動嗰日先見齊四十人大隊咋!」嘩,諗起都頭爆。兩年來,不少好朋友與義工陪他研究輕身的背椅、計劃路線,揹他上山的人也得操練。行動那天,做攀山繩索拯救的人還早一晚上獅子山,看守繩索,等大家在日出一到就可以落山行動,「你知道12月份凌晨時間上獅子山,是等如你上雪山似的!得幾度又好大風,還要得兩三人,好慘的!」
40義工冒寒支持 陪下山大風到搖搖吓
大家摸黑揹他上山時,他坐在隊友背後,雙臂用力抓住同伴,抱着自己無力、吊吊揈的雙腳,聽着大家的喘氣聲,看着平常人都要手腳並用才上得了的崎嶇山路;或者吊在100米斷崖中間,靠一雙手以每下六至八吋的距離上升兩個多小時,爬了一半雙手累到沒知覺之時,都想過「我做緊乜呢?還好今次我不是為了鬥快或拿甚麼紀錄的,純粹想解開心結,重新站起來。也想坐着輪椅,看看後面維港現在變成甚麼景色。」一想起這次所有的事都係靠自己一手一腳弄出來,「若我說放棄,就會好對不起大家。所以必須要盡力做好,如何都要爬上去,最終順利完成了。」 黎Sir思前想後,但其實由頭陪伴在則的40個朋友,倒沒多想。19歲的劉澄鋒天生聽障,13歲起跟黎Sir學攀石至今。回想意外前的黎Sir,佢忍不住說:「嘩!好恐怖㗎!」那時的世界冠軍,對人對己要求高,「有時爬不到,佢嬲㗎!」現在多了份溫柔體諒,二人還成了好好的朋友。這是一個極辛苦,準備時間長,又極大可能半途而廢的行動,所以當初阿Sir找他幫忙時,他是拒絕的,原因不是怕辛苦或覺得Mission impossible,「我……第一次上獅子山咋!驚累街坊!」最後他變成陪伴在側的協助人員。「因為感到他(黎Sir)很相信我、相信我們。我又見佢一步步解決問題,咁真係冇乜問題吖?」12月的獅子山,黎Sir形容似雪山。半夜冒寒,不單要在獅頭走上走落揹工具,他還要陪黎Sir游繩下山,「望落去山崖,嘩!真係好驚㗎!又大風,吹到阿Sir搖搖吓,『真係好癲!』。爬完又覺得試咗先知自己好多嘢都得。」回首繼續走下去的運動員人生,精采到黎志偉自己都驚,當中也讓他重新看到好多事,「好人壞人都遇過。」做慣訪問,對答行雲流水的他這才苦笑道:「真的叫歷盡一切啊,學懂甚麼是人生,及如何做回自己。」「望着石牆,5年前的我覺得好難,好艱巨。那時若你說我怎會做傑青,又出書又拍電影,講你都不信啦。坦白講梗係想再走路,但這事是未必有可能的,若我下下逼到自己要站起來、要康復的,這只會逼死自己,現在要學懂釋懷。」真正走過高山低谷,放下,其實是要看清自己,看清想要的路。用更適合的步伐,一步又一步。然後你會發現終點原來有好多個;從前一人獨步登頂,現在,原來是大夥同行,那風景,更廣闊吸引。
學生劉澄鋒(左)要陪伴黎Sir游繩。
兩年來研究了幾張輕身穩固的椅子,讓隊友揹黎志偉上山。
黎志偉:「其實那刻,我已把我的生死交託給隊友,因為途中隨時有失誤,如跣腳掉下山,而我感覺到他們是100分地支持我。」
12月的獅子山,山頂有同伴冒寒守着繩索,山下同伴們揮汗如雨協力上山。
天氣由幾度寒冷到白天日正當中,40人終於完成壯舉。
記者:陳慧敏 (劇照由《結CRUX》提供)編輯:施明慧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8/20165830
獅子山學會王弼:高球場外圍建屋息爭端
1 :
GS(14)@2018-04-19 06:30:45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3401&issue=20180419
【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最快本月底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諮詢,近日社會就是否將佔地172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改規劃,用作發展住宅而引起熱烈爭辯,有意見認為政府應收回用地興建公屋,也有人認為應保留球場。獅子山學會董事王弼則提出一個可能是兩全其美的方案——港府可在2020年租約到期後首先收回有關土地,然後把圍繞現時球場外圍的29公頃用地發展住宅,興建204幢、每幢60層高、一梯八伙的住宅,提供約10萬個面積各約500方呎單位;至於餘下的143公頃則保留作高球場用途,但不一定由現有營運商續約,只供會員享用,可考慮發展為公共高球場。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早前對政府一直未提交私人遊樂場地契用地的文件,導致未能討論而公開表示失望後,政府2月初終於向小組提交有關報告,引用規劃署的《新界北研究》顧問報告,就粉嶺高球場在租約2020年到期後改用途發展住宅,提出兩個可行方案,包括:
(1)以粉錦公路為界,發展公路以東的32公頃高球場土地,提供逾4000個單位,容納1.3萬人口;
(2)全面發展球場用地,提供約1.3萬個單位,容納3.7萬人口。
收回該面積172公頃、即與荃灣區相若的土地卻最多只能興建1.3萬個單位,引起外界嘩然。贊成保留粉嶺高球場原有用途的商界代表普遍認為,這個由「香港哥爾夫球會」管理、有3個十八洞的高球場除了可供約2600名公司及個人會員使用外,也會舉行國際賽事,對本港高球運動發展有貢獻。
自由黨黨魁鍾國斌便引述上述報告,指即使全面發展高球場亦只帶來1萬多個單位,但發展涉及擴建粉錦公路、東江水改道、拆除600多棵古樹和古蹟,甚至要處理部分祖墳,質疑是否值得。
政府方案僅提供萬多單位惹批評
至於爭取將粉嶺高球場改規劃發展住宅的一方,例如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便質疑政府顧問報告的建屋量有「篤細數」之嫌,他按照政府規劃標準推算,有關規模相等於12條沙田水泉澳邨,即有約10萬戶、30多萬名市民可受惠。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在2月接受本欄訪問時也認同上述方案,認為這是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最有效的方法,應該優先去做,「有錢佬希望保留高球場作享樂用途,但我覺得他們想打高球有很多地方可以打,沒理由霸着粉嶺高球場這大片用地,犧牲市民的住屋權力!」社民連和土地正義聯盟等4個團體上月底到的粉嶺高球場外示威,高呼「貧無立錐之地、富擁萬畝球場」的口號,要求政府收回該土地興建基層住屋。
王弼接受訪問時指出,目前坊間的眾多方案都屬於「有你無我」,只能在保留或剷平粉嶺高球場上之間二選其一。他與數名建築師朋友一起研究後,就此感到「好嬲」,批評政府顧問報告的1.3萬個建屋量預測不靠譜,「高爾夫球場最窄的闊度也有1公里,而長度則接近2公里,政府若收回這麼大的土地,怎麼可能只提供這麼少單位!」
籲建204幢60層高住宅共10萬伙
他續說,本港住宅樓價之高、是全球最難負擔的城市,故本港政府及業界運用土地的能力,應該也要是全世界最高,才可以解決居民的住屋問題,否則便是浪費土地資源,「如果香港像中國內地及日本一樣,有很多土地儲備可供發展,浪費一點也沒所謂,但香港目前是土地儲備供不應求,根本不可以這樣浪費寶貴的土地資源!」
根據王弼的方案,在粉嶺高球場現址高達172公頃的土地上,足夠容納高球場及住宅並存。他解釋,港府可在2020年租約到期後首先收回該土地,然後把圍繞現時球場外圍的29公頃用作住宅用途,當中包括興建204幢、每幢60層高、一梯八伙的住宅,提供約10萬伙的500方呎單位;至於餘下的143公頃則保留作高球場用途,但不一定由現有營運商續約並且只供會員享用,可考慮發展為公共高球場。
若供應到位 足可穩樓價
上述項目10萬伙單位料可至少容納20萬至30萬人居住,如何為這些居民提供對外交通安排呢?王弼透露,現有粉嶺高球場是由粉錦公路分隔成兩邊,而他的方案是興建一座假山連接兩邊球場,並且在假山以下興建公共交通交匯處,居民日常主要由住宅經行人輸送帶到達這區域,再乘搭巴士出外,由於上址鄰近全港最長的道路幹線9號幹線,只要運輸署在適當位置興建迴旋處分流,往返新界各地及市區也很方便。他續說,此一項目每幢住宅底層只設小量車位,主要用作醫療及救火等緊急用途,不鼓勵業主自行駕車,故此堪稱「無煙城」。
至於日常生活配套方面,王弼認為,可在公共交通交匯處附近興建150萬方呎的購物中心,並且在個別住宅旁邊興建學校、老人及青年設施等社區設施。
王弼承認,外國並沒有圍繞高球場興建數以百幢摩天大廈住宅的經驗可作參考,但希望自己與建築師朋友們上述方案作拋磚引玉,引起各界進一步討論粉嶺高球場如何可以地盡其用,增加土地供應,以達到平抑樓價的效果,「香港700多萬人口料只會穩定增長,10萬伙新增供應若能到位,相信一定會紓緩樓價壓力」。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8-04-19 06:30:56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210&issue=20180419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在去年10月11日發表她的第一份施政報告,施政報告第141段指出「在眾多民生議題中,房屋問題是最嚴峻、最棘手、最複雜的,但同時卻是市民最期望現屆政府能以創新思維,大刀闊斧可解決的問題。今日房屋供不應求、樓價飈升……本屆政府有決心並會盡最大努力去扭轉這局面」。不過,此後半年樓價繼續節節上升屢創新高,林鄭上周出席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終於承認,上任至今在房屋問題上未能回應市民期望。
對於外界有批評指林鄭月娥只是「好講得」,並非「好打得」,在增加住宅土地供應上沒有明顯進展,王弼認為要加給時間這名去年7月始上任的新特首。但對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新的公私營合作設獨立機制,以公帑建設交通基建,作私人發展商改劃農地的誘因,但政府須確保取回等值的公營房屋,王弼認為這方案不可行,「地皮是發展商的,政府為何要起條路給他,這是真正的官商勾結」。
[名人樓市論壇]
獅子山學會白仲祺:「娥六招」無用 增供應最實際
1 :
GS(14)@2018-07-26 06:48:1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855&issue=20180726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上月底推出修改居屋定價機制等6項房屋政策新措施(下稱「娥六招」,見表),希望扭轉今日房屋供不應求、樓價飈升的局面。不過,獅子山學會營運總監白仲祺認為,「娥六招」對市民置業的幫助有限,當中居屋以市值五二折出售,料令認購人數大增,中籤率大跌,減少真正有實際置業需求家庭的上車機會;他認為,林鄭若真心希望穩定樓價,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才最有效,包括改劃部分粉嶺高球場用作興建10萬伙居屋。
反映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指數在林鄭上任特首以來勁升17.3%,故外界有批評指其在房屋政策上「交白卷」。上月底在「七一」回歸21周年前夕,林鄭召開記者會宣布推出「娥六招」,稱旨在達到3個目標,包括令資助出售房屋更可負擔、增加資助房屋單位供應並加強支援過渡性房屋供應,以及鼓勵一手私人住宅單位盡早推出市場。
獅子山學會與監察公帑運用的團體「107動力」早前舉行「娥六招」研討會。白仲祺在會上指出,本港樓價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至今大漲小回,屢創新高累升逾2倍,「各大央行印了這麼多錢出來,銀紙的購買力一定下跌,有關資金一定要尋找投資機會,追買『磚頭』便最保值。為甚麼香港、倫敦、上海、東京及紐約過去10年樓價升幅尤其突出?因為這些城市都是國際金融中心,有很多賺錢機會,很多人希望來工作及『搵食』,因此也特別多資金湧入」。
6萬首期買居屋 料申請人數大增
白仲祺批評,港府過去10年均沒有因應QE衍生的投資需求增加住宅土地供應,例如在2010至2013年連番推出稅務辣招,只是增加物業交易成本,令二手住宅交易量大減,將資金推向新盤,結果由新盤帶動推升整體樓價,這本身已是失策,而最新出台的「娥六招」亦沒有觸及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此關鍵問題,對穩定樓價的作用不大。
港府是次修改居屋定價機制,最新方案是以「評估市值」的五二折出售,林鄭稱此舉希望重燃市民置業的希望,但白仲祺認為,這只是令有意置業的港人有機會參加大抽獎,實際意義不大,「當有機會以118萬元便可買入東涌2房居屋,一定會吸引很多人去申請,例如過往是有結婚生仔需要的家庭才會申請,日後大學生也會走去申請,因為118萬元便可買樓,所需要的5%首期不足6萬元。隨着申請人數大增,中籤率一定大跌,亦減低了真正有實際置業需求家庭的上車機會」。
事實上,房委會在4月推出新一期4431個居屋單位,當時以市價七折發售,已收到16.6萬份申請,超額認購逾36倍,則平均中籤率只有2.7%。在最新機制下,這批居屋將以五二折重新出售,料申請將遠超16.6萬份,也就是說,中籤率將遠低於2.7%。
應設輪候時間表 緩解申請家庭焦慮
最新公屋輪候時間平均5.1年,即一般申請者需苦候平均5.1年才可入住公屋。白仲祺指出,港府若要滿足市民對資助房屋的需求,應該像公屋申請者一樣,為居屋申請者設有「排期」安排,確保申請一段時間後便可以獲分配居屋,「焦慮來自對將來無法準確預測,在目前情况下,相信很多居屋申請者連續抽10次也不會抽中,他們當然會感到氣餒和失望;但假如即使今次抽不中,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抽中,相信他們不介意多捱一段時間,這才是真正看到置業希望」。
倡收回部分高球場建10萬伙居屋
當然,港府若要確保居屋申請人「排期」一段時間便可買樓,前提是確保有足夠居屋供應。林鄭在去年9月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如何增加土地供應羅列出18個方案,今年4月開始作長達5個月的公眾諮詢,年底前遞交報告予政府參考,其中一個方案是收回佔地172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更改規劃,用作發展住宅。
獅子山學會董事王弼在4月接受本欄專訪時便建議,港府可在2020年租約到期後首先收回有關土地,然後把圍繞現時球場外圍的29公頃用地發展住宅,興建204幢、每幢60層高、一梯八伙的住宅,提供約10萬個面積各約500方呎單位;至於餘下的143公頃則保留作高球場用途。白仲祺在是次訪問中重申上述方案可行,稱若該10萬個單位悉數用來興建居屋,相信可以贏得社會支持。
2 :
GS(14)@2018-07-26 06:48:26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822&issue=20180726
【明報專訊】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指出,是次特首林鄭月娥推出「娥六招」,反映她是一名「超級公務員」,即施政傾向「用盡現有體制內的方便來改善體制」,而非大刀闊斧、另闢新猷解決房屋問題,「公務員的特色便是守舊,例如娥六招中只修改居屋定價機制,並沒有如外界建議般大幅增加港人首置上車盤的供應,可見她從day one(打從一開始)便無打算尋求重大改變,無意在短期內完全解決住宅供應不足的問題」。
體制內改善體制 欠新猷
「娥六招」尚包括由運房局成立專責小組,協助民間推行過渡房屋項目,但何民傑認為,不論興建「貨櫃屋」或「水管屋」也好,都涉及複雜的渠務及供電問題,若不成立跨部門小組協調,「搞10年都搞不成」。他透露,自己曾出任某屋苑的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就大廈外牆油漆事項與政府房屋部門磋商,但需時3年才可把事情搞定。
若無跨部門協調 過渡房屋搞不成
何民傑又說,近日她曾陪同林鄭探訪一家四口住在劏房的單親家庭,母親是新移民,「帶着三個細路仔,日常生活都在一張床上」,而他的第二名兒子亦剛好出世,對此尤有感觸。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獅子山行山活動
1 :
GS(14)@2019-03-03 09:08:29有沒有興趣?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