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心中佬覓當年女神仔女鼓勵相見好感人
1 :
GS(14)@2016-10-20 08:05:29「怕羞仔」變了中年大叔,但對有過一面之緣的女生多年來念念不忘,想不到相隔40年他們終於重遇了!日本55歲男子磯田誠一郎,通過傳媒找到當年在新加坡邂逅的酒店女職員,兩人相約重回舊地見面,場面溫馨感人。來自日本東京的磯田誠一郎,15歲時跟父母到新加坡旅遊,在下榻的酒店碰到「女神」,對方甜美的笑容令他一直難以忘懷。磯石1994年到新加坡工作6年半,期間一直想尋回對方,但他沒有聯絡方式,也不記得對方名字,最終失望而回。兩星期前他再到新加坡,希望通過新聞報道,找尋這位令他魂牽夢縈的女生。報道只是刊出短短3日,「女神」便透過女兒聯絡記者,當年的年輕男女約定剛過去的周日於相識的酒店見面,「她」是現年58歲的蔡玉鑽。如今當上物流公司執行董事的蔡玉鑽在丈夫及子女陪同下赴約,雖然當年只有一面之緣,但磯田在大堂就一眼認出她。磯田緊張地走上前問:「是你嗎?」蔡玉鑽呆了一下,憑藉早前報道上的照片,終與他相認。蔡玉鑽透露當日看到報道後的心情:「我心裡想,怎麼會有人那麼長情,對一面之緣牽掛40年?但我記得這個男生,那是我第一份工作,在那幾個月就只有他提出和我拍照的要求。」磯田坦言蔡玉鑽是他心目中最美麗的女子,就算在妻子面前也照說不誤:「雖然已經過了40年,但她明亮的眼睛,甜美的笑容還是和以前一樣……如果我是新加坡人,當年我一定會追求你。」其間他亦與身在東京的太太進行視象通話,報告二人會面的情況。原來蔡玉鑽當初擔心閒言閒語,不打算赴約,最終在丈夫及子女鼓勵下才回心轉意,她丈夫亦深受磯田的真誠打動,「我們都一把年紀了。我也經歷過情竇初開的年齡,明白那時的回憶特別印象深刻,所以並不介意」。蔡玉鑽和丈夫育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以及三個孫子。蔡玉鑽與磯田在兩個小時內用英語溝通,互訴過去40年的點滴,總算還了磯田的心願。光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0/19806868
鼓勵居民參與 關注組建功
1 :
GS(14)@2017-01-09 08:08:44【本報訊】昨晚法團選舉結果振奮博康民心,博康社區關注組功不可沒。作為組織核心成員之一的葉小姐透露,關注組成立不足3個月,對今次結果喜出望外。在博康邨長大的葉小姐自言以前從不理會邨內事務,「從來都唔知法團發生乜事」,直至2015年現任區議員趙柱幫參選區議會,法團禁止趙柱幫在邨內派發傳單,葉小姐才發現法團隻手遮天,令她開始關注邨內事務,但越關注越發現更多法團黑暗面。
成員將監察新法團工作
葉小姐指去年初法團決定加管理費約兩成,「但條數又唔清唔楚」,未能解釋為何大幅加費,惹起居民不滿所以聯署反對,當時更有約600個居民出席業主大會,促成各人相識,成為關注組雛形。她指區內雖然多長者,但居民早已看透法團的問題,以前曾有委員想推翻舊法團,可惜勢孤力弱失敗告終,直至趙柱幫上任不斷教育居民參與法團事務,為今次勝出累積不少能量。葉指關注組去年11月才正式在網上成立,她並無參與今次法團選舉,未來希望法團會討論管理費減價空間,她與其他關注組成員則會轉為監察組,監察法團工作,並充當居民與法團之間的溝通橋樑。■記者袁楚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09/19891053
【話別黃易】彭志銘:少見強勢作家 李志清:難忘鼓勵之情
1 :
GS(14)@2017-04-08 20:45:31知名玄幻武俠小說作家黃易,於4月5日因中風離世,享年65歲。台灣《壹週刊》圖片
知名玄幻武俠小說作家黃易,4月5日因中風離世,終年65歲。黃易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專攻中國傳統繪畫,於香港藝術館任職10年後,開始其寫作生涯。他將當時風靡一時的武俠小說和科幻小說合而為一,開創獨特的玄幻武俠小說。黃易本名黃祖強,以黃易為筆名,因為他喜愛玄學和研究《易經》。黃易不少作品都曾改編成大受歡迎的電視劇,包括由古天樂、江華、林峯、宣萱等人的主演《尋秦記》;林峯、吳卓羲、楊怡及唐寧主演的《大唐雙龍傳》;以及《烏金血劍》、《覆雨翻雲》等。他的作品亦被改編成電腦遊戲,包括《黃易群俠傳Online》、《黃易群俠傳2》等等。黃易雖已年過六十,但他仍未封筆,2015年開始寫《天地明環》,至2017年4月出版至第十八卷,豈料結局未揭盅,就已經離開了廣大讀者。對於他的突然離世,文化界不同人士都感惋惜。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接受電話訪問時,坦言較少看黃易的作品,但對黃易離世同感悲痛,認為是香港文化界及出版界的損失,「基本上現在好的作者,或者有實力的作者已經沒多少個,少一個就真的少一個,寫黃易這種小說形式就更加少。」彭志銘認為現今的社會很難再有這種強勢的作家,「以前報紙有小說專欄讓作家寫,可以連載,現在已經沒有這種環境。作家可以網上寫小說,但我們眼見的成績就不如前人,比較出色是《紅VAN》(《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彈起了,但之後熱潮又退卻。」他強調寫武俠小說要有結構,除了要有想像、創作,還要有中國文化底蘊,「比寫《紅VAN》、《一路向西》更困難,這種作家越來越少,所以黃易離世是十分可惜。」對繪畫有相當認識的黃易,跟漫畫家李志清亦有交情,身在海外的李志清透過WhatsApp向記者表達哀痛:「對黃先生離世深覺沉痛,記得我們有一次同在杭州,談及水墨畫,他是丁公(著名畫家丁衍庸)學生,說丁公眼前有甚麼也在報紙上畫着,這個鍛煉的方法很好,他鼓勵我用,我亦覺得是一個極好的方法,可惜也未有常用,他是近年繼金、古、溫(金庸、古龍、溫瑞安)之後,武俠小說的大家,影響深遠!甚惋惜!」而武俠小說作家喬靖夫亦在facebook撰文悼念:「人生無常。所以寫小說是那麼美好的事。寫下來的東西,它就定在那裡。最終能寫多少,能寫多久,一切是緣。但經過這許多燦爛的戰鬥,應已無憾。黃易前輩,安息。」記者:李煒汯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指黃易離世,是香港文化及出版界的損失。資料圖片
香港武俠小說作家喬靖夫現身處美國,仍不忘於網上悼念黃易。
漫畫家李志清。
武俠小說作家喬靖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08/19983447
英脫歐經濟無礙 鼓勵反建制勢力
1 :
GS(14)@2017-04-09 10:00:22【明報專訊】法國、德國、奧地利都將在今年稍後大選,市場人士關注選舉會否令奉行民粹主義的疑歐派政黨上台,威脅到歐元,以至歐元區的經濟穩定。歐元區目前的政經威脅,有別於2010年爆發的歐債危機。當時市場憂慮個別國家或其銀行因債務違約而被迫脫離歐元區。資金當時撤出歐洲,令利率急升,使歐洲經濟陷入衰退。歐洲央行當時承諾不讓任何國家被迫退出歐元區,以穩定市場信心。相比下,當前的威脅是個別國家的民粹主義政黨可能上台,並推動「脫歐」。
PIMCO﹕法倘公投難應對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分析師Andrew Balls稱:「倘未來的法國政府對是否繼續採用歐元進行公投,很難看出歐央行可如何應對。」英國選民公投決定「脫歐」,以至美國選民支持「反建制」的特朗普當選,惟兩國經濟迄今未有如原先預期般受挫,鼓勵了歐洲民眾投票支持「反建制」勢力。更重要的是,歐元區失去了奧巴馬這種重要盟友,而特朗普卻走疑歐派路線。
分析﹕不應低估歐元韌力
不過分析認為不應低估歐元的韌力。民調顯示,歐元區每個主要成員國都希望沿用歐元,而支持歐元比主張廢除歐元的民粹主義政黨更受歡迎。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52&issue=20170409
網民批志偉台上寸爆姜皓文:佢鼓勵我,鼓勵得好好
1 :
GS(14)@2017-04-12 22:42:36喺前晚嘅金像獎,曾志偉就喺擊敗咗秦沛、吳孟達、姜皓文同廖啟志,成為咗最佳男配角,不過好多網民就話其實姜皓文喺《樹大招風》嘅表現好好,佢先應該攞男配咁話。而當晚曾志偉喺台上講感言嘅時候,先話秦沛、吳孟達同廖啟志係好強嘅對手,網民就話佢點解唔提姜皓文,之後就同黑仔講咗番說話:「黑仔,比心機,我1部撼你26部,跟住就係你喇,知唔知啊?」有網民就指曾志偉係寸緊黑仔咁多套都攞唔到,同樣都有網民就話呢個係志偉鼓勵緊黑仔。而《蘋果》就問過黑仔點睇志偉嘅呢番說話,佢就話:「冇咩喎,佢鼓勵我,我同志偉好熟好熟好熟,佢當我後輩,語氣嘅嘢係咁,冇事冇事冇事發生,佢鼓勵我,鼓勵得好好,佢攞獎我好開心,第一我貼中咗,哈哈,同埋佢應得嘅,賽果非常靚仔,我...下次啦,我梗有機會撼番佢嘅,佢實至名歸,多謝晒。」黑仔同志偉咁好朋友,睇嚟都只係講下笑嘅。而志偉就未有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1/19987051
余香凝廖子妤 獲家棟鼓勵
1 :
GS(14)@2017-04-15 23:27:58余香凝和廖子妤昨日在荷里活廣場出席台南街頭小食節,二人打算相約去旅行,可惜正為電影拍攝,未能抽到時間,余香凝說:「?家日夜顛倒,但我哋約好咗,無論點樣,拍兩套戲之後一齊去旅行。」余香凝之前受傷正康復中,不用戒口。早前參與香港金像獎頒獎禮的余香凝和廖子妤,感恩因電影《骨妹》而被人認識,雖沒得獎但不失望,並透露除現在拍攝的新戲外,還有其他電影斟洽中。她們覺得香港電影人好愛錫新人,出席《骨妹》慶功時,廖子妤說:「林家棟有過嚟,仲畀佢個獎我哋拎,佢話電影業要靠我哋新一輩,都覺得有壓力,但感覺到所有人都好努力。」採訪、攝影:王連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5/19990538
【專題籽】患癌媽媽重拾畫筆 盲畫途人鼓勵活在當下
1 :
GS(14)@2017-05-19 05:44:29翟苑芝(Belle)現在重拾畫畫,並以盲畫方式和自身經歷,鼓勵他人放下對自己的框框。
【專題籽:胚芽故事】首次見翟苑芝(Belle)是在市集裏,頭髮短短樣子可人的她替人畫人像畫時,不望畫紙卻畫出可愛的人像。好奇心驅使下上前與她傾談,始知她用的是小學時老師教協調五官的盲畫方法,而選擇這種繪畫方式,全因為她一年前患癌的經歷,令她對生命有新的體會。
今年三十多歲的Belle自小就很喜歡畫畫,夢想是當電影海報的畫家,或者替警察緝兇的拼圖專家,雖然冷門,但看得出她打從心底愛繪畫。5、6歲時畫風景動物,小學開始學素描,中學還選取美術科為選修科,「媽媽見到我鍾意畫畫,覺得值得栽培就帶我去學,老師亦給了我很大信心,認定我美術科坐B望A。」會考時,在考場眼見其他考生都照辦煮碗參考書的畫法,自己則由零開始自由創作,自信滿滿,豈料最後得D,令她崩潰了,「細個覺得會考簡直係人生大事!攞到成績表嗰刻,會諗如果當初學其他學生做法,會唔會仲高分。多少覺得懷才不遇,嬲咗自己就決定唔再畫。」或許和自己鬥氣,大學選讀了與畫畫南轅北轍的公共關係,畢業投身商界當了十年營銷,負責把包裝品牌講到美輪美奐,說服客人花錢買,「其一係否定咗自己,其二係香港會令你感受到藝術搵唔到食,如果我堅持其實可能殺出一條血路,但我冇做到。」畫筆等工具,從此統統收進家裏床下底或抽屜,一年最多見光數次。
Belle把別人盲畫她的畫像統統收藏,並認為人人都可以畫出藝術品。
Belle原本打算自畫像,卻畫出父親模樣,令她逐漸理解自己過份執着的性格缺陷。
患癌後重拾畫筆,第一張的盲畫作品就是在餐廳見到的一杯熱檸水。
在家養病 盲畫學習放鬆自己
數年前她做家庭主婦,生活較休閒,但或許與自己鬥氣得多,性格又對自己充滿要求,去年旅行時感覺到胸口腫脹,返香港檢查後發現患上乳癌,「我好記得確診第二日去睇小朋友表演,一邊用錄影機拍一邊兩行眼淚流出嚟,驚睇唔到阿仔長大,覺得無可能有下一年。」在家人支持下,才慢慢平復心情,下定決心醫好病,開始做化療之餘,每三星期去醫院打一次針,健康狀況轉差,「每次喺屋企唞都會攰,乜都唔想做,連飲杯水都覺得無力。但我又冇理由不停上網,就惟有喺櫃桶搵番晒啲畫具出嚟畫。」腦海忽然閃過以前學的盲畫技巧,就不停瘋狂望住來畫畫畫,「例如我唔食得壽司、刺身,嗰日想食乜就畫乜,望梅止渴吓。」不過盲畫,講就容易,點忍得到唔望畫紙?她笑說:「會㗎!第一次畫一杯熱檸水,會諗個杯嘅耳仔畫乜位置呢,會好想偷睇自己畫得靚唔靚。」直至對着鏡盲畫自己,成品竟然與父親有八分相似,畫出個美麗意外,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對任何事都過份執着,「自己完全冇諗過畫出老竇,嗰一刻笑咗。我以前好怕畫人,因為仔細到要留意有幾多眼睫毛,但用盲畫就很舒服,連左右眼比例都不需要理會。」慢慢地,便透過盲畫學懂放鬆自己、放開自己,接受不同的結果,正如面對癌症一樣。
Belle與兒子林傲山感情十分好,她直言得知確診後,最擔心是不能見證兒子成長。
盲畫其中好玩的地方是會不自覺畫出對方的招牌特徵,圖為Belle為兒子盲畫的人像畫,她笑說畫得兒子的耳朵像佛祖耳。
Belle於去年患上乳癌,但偏偏令她重拾了多年興趣。
康復後遊走街頭 與人交流放下執着
幾個月前康復,她拿起畫筆到市集或街頭遊走,替人畫人像,更讓客人自由定價,「我唔介意唔收錢,但我唔想俾人感覺係所有藝術家都係免費,而且免費可能會多咗人嚟,變相令交流嘅時間少咗。」她直言錢不是主因,而是想和陌生人進行有質素的溝通多於寒暄,還不時邀請對方拿起畫筆與她對畫:「但係好多人都唔會試,因為有個框框限制,會話自己係幼稚園級,但其實畫畫箒,人人都畫得靚!」別人替她盲畫的作品她都一一收藏,因為在她眼中,其他人的畫作同樣美麗又有藝術價值。她希望鼓勵更多人面對面的交流,並提起有次大學演講後遇到有女孩在傾談時忽然大哭的經歷:「嗰一刻我都驚係咪自己講錯嘢,佢之後解釋原來我講嘅說話勾起了她家人患病一些往事,我就同佢講:『唔緊要,即管喊出嚟』。其實人每日不停放情緒喺心裏,但偏偏冇人覺得要屙出嚟!」對方臨別感謝她治癒了她未有正視的傷口。Belle因此第一次覺得弄哭他人而感到欣慰,因為她令對方有放鬆的機會,同時信任自己。「一幅畫可能三分鐘就畫完,但你可能從來無望過朋友三分鐘。」她以此道理鼓勵身邊人去盲畫,打開心扉交流,並利用她的畫筆身體力行,嘗試放下對自己的框框和執着,因為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
Belle自小就很喜歡畫畫,甚至夢想是當電影海報的畫家,直至會考後才令她徹底改變主意。
Belle自言在街頭盲畫最喜歡與人交流的過程,採訪完畢後她就在街頭為一名大學生繪畫人像。
facebook:alittlebigco記者:鍾藹寧攝影:王國輝編輯:梁浩維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9/2002556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