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2-12-11 工作記錄 Fann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ebqr.html

今天上午把巴菲特致股東的信1988年看了一遍。看的還蠻仔細的,所以收穫也蠻多的。而且到了後期,巴菲特喜歡在心中講一些知識。

概括起來,大概有一下幾點:

1.關於會計規則,不管GAAP、非GAAP、額外GAAP,我們需要的報告數據,應該能大致說清楚以下三個問題,(1)公司值多少(2)多大可能能夠償付債務(3)在正常情況下,管理層的經營能力如何。但事實是,很多公司將會計規則作為不可踰越的障礙,而非應該遵守的規則。公司管理層經常會與會計師同流合污,欺騙股東。

2.巴菲特依據內布拉斯加家具店和波仙珠寶的成功總結出了該類行業成功企業的特徵:(1)單店經營,但貨品樣式價格種類齊全,滿足消費者各式需求(2)老闆每天專心經營(3)貨品周轉快速(4)精明的採購(5)費用開銷難以想像地低。當然,這只是表現出來的結果,而更重要的是,如何達到這些特徵。

3.巴菲特支出了一些失敗的CEO的典型特徵。一方面,由於根本沒有一套可以衡量其表現的標準存在,而且老闆本身沒有一個直接可以衡量判斷其表現的上司,因此往往即便是CEO的工作做的很失敗,董事會也不會對其批評。

4.套利的基本知識。所謂的套利是指在不同的市場同時買賣相同的有價證券或是外匯。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套利或者說風險套利的定義,已延伸包括從已公開的企業購併、重整再造、清算等企業活動中獲利,大部分的情況下,套利者期望不管股市變動如何皆能獲利,相對的他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宣佈的事件未如預期般發生。

在評估套利活動時,你必須要能回答四個問題(1)已公佈的事件有多少可能性確實會發生?(2)你的資金總計要投入多久?(3)有多少可能更好的結果會發生,例如購併競價提高(4)因為反托拉斯或是財務意外狀況發生導致購併案觸礁的機率有多高?

巴菲特所堅持的套利標準一是每年只參與少量的套利項目,而對每一個項目的都細心研究。二是只參與公開對外宣佈的案子,而不聽從小道消息。

5.效率市場理論

基本上它認為分析股票是沒有用的,因為所有公開的信息皆已反應在其股價之上,換句話說,市場永遠知道所有的事,作為推論,有效市場理論的教授認為,隨意從一個籃子裡面扔飛鏢選擇的股票,與勤奮聰明的證券分析師選擇的股票,表現不會有差別。而巴菲特以它連續60多年的經驗,堅信效率市場理論是愚蠢的。但有一項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市場已經比之前的有效率多了。

今天下午繼續做中國國貿,原來都是往Excel裡填基本數據,現在慢慢的開始做分析了,就發現好多指標都不太懂,像基本每股收益,灘薄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原來雖然看到過,理解卻都不準確,今天就只能再百度一下了。

下午sherry講長江電力,自己在一邊旁聽,感覺還是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只做了很多無用功,也有很多還沒有做。突然發現,或許早該講的,確實是指明方向。

PS:

回來吃了個飯就差不多7點半了,找個自習室找到現在。看來是塊期末考試了,2012-12-11 <wbr>工作记录 <wbr>Fanny應該佔個位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