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6年7月25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介紹《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改委表示,民間投資的回落有它一定的合理性。現在民間投資高的時候64.5%,現在是61%,民間投資的領域主要是制造業和房地產,這兩個行業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民間投資是為了今後的獲利,但是一些傳統行業在當前存在創新力不足、結構調整難度比較大的情況,民間投資勢必對市場有一個選擇。這種情況下,勢必就使得投資腳步放慢。5月我們督查民間投資情況,以傳統行業為主的民間投資企業家們都有要看一看的姿態,看準了再投。當然還有投資難、融資貴等等問題都導致民間投資比較弱。
同時,基礎設施投資比較強。這里會不會有政府擠出,這里負責任的講沒有。國家預算內,各級政府的投資加起來只占投資規模的5%,包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2004年的投資改革文件已經明確政府投資逐漸從競爭性行業退出,這些年政府在制造業、房地產基本沒有投資,政府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項目,這些項目收益相對比較低、期限比較長,所以民間投資進入是比較困難的。並不是不想讓民間投資進,是投資要追求平均利潤率,相比做這個不如做別的,民間投資肯定不願意做回報比較低的,政府投資做的主要是補短板的行當。這些年基礎設施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高鐵近十幾年發展非常快,接近2萬公里,大家出行非常方便。但是這方面民營資本進入很少,這些是政府投資的主要領域,還包括機場,特別是支線機場。政府投資和民營投資恰恰是有不同的領域,在不同的領域下各自發揮著它的作用,應該是互補。
發改委現在和財政部共同推進PPP模式,這種模式只是投資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還不能把PPP模式變成一種新的投資整體方式,只是改革創新過程中,推進的一種方式。解決融資難根本要靠金融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直接融資。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指出,“金融機構以適當的方式依法持有企業的股權試點”這短短的一句話有三個約束點:適當、依法、試點。這也是金融監管一直貫徹的謹慎原則。《商業銀行法》規定是明確的,銀行是商業銀行,主要從事貸款業務,不從事直接投資業務。當然也賦予了國務院一個批準的權限。允許金融機構從事試點工作,我們是希望給一個空間,更好地使金融和實體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互相推動、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