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聊聊估值那些事兒——「指標」背後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e996b0100w0yu.html

【《證券市場週刊》特約作者 李傑】(註:本文為原文,部分地方與刊登版有細微差異)。

 

雖然企業的內在價值的經典衡量方式是DCF(現金流貼現法), 但這種方法的天然限制因素(比如計量比較複雜、只適用於價值穩定類別的企業、引入的變量條件較多等)和不直觀性,使得投資者更經常參考的是一些較為直觀簡 單的估值指標。這裡將探討幾個最常用指標的內在意義和相互區別,特別是當幾個指標之間發生某種組合情況時,其隱含的風險與機會的衡量思路。

 

最被廣泛應用的市盈率指標(PE),其實質是相對於損益的一種溢價形式。市盈率法要特別注意到損益表的修飾空間和變動彈性遠大於資產負債表。最通常的錯誤在於,將「當期業績」與企業的「盈利能力」混為一談。即便是持續幾年的歷史優秀業績,也不代表企業的未來盈利能力。PE法(特別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PEG法)經常造成「企業動態低估」的假象,其實可能早已透支了未來的盈利。如果我們願意回顧一下2007年底的券商報告,當時各類分析在靜態PE已經高達60以上的時候,就是以充滿「投資樂觀主義精神」的動態PE以及PEG法來證明大把的股票依然是「低估」的。

 

市銷率(PS)與市盈率(PE)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但是在企業當期階段性虧損的時候市盈率是無效的。在確保企業長期盈利能力有底線或者行業反轉可能的時候,市銷率在這個時刻的「歷史比較(也就是與以往的歷史市銷率的比較)」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當然前提是這家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和經營格局足夠強勁,還能活著挺過低谷。

 

PS反映的其實還是一個損益表預期的問題。PS高一方面說明每單位銷售收入的盈利能力更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市場對於其銷售額的成長空間以及保持每單位盈利能力的預期很高。那麼,企業分析無非就是沿著這2個線索去展開,去回答到底這種預期是否合理而已。我們通常可以看到,利潤率最高的企業往往PS是最高的,比如軟件類企業(用友軟件就有高達6倍的2010PS)。而市銷率很低的企業,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就是其淨利潤率的變化趨勢。因為一旦其原本很低的淨利潤率發生向上的拐點,那麼在極大的銷售額的基數上,可能出現淨利潤率遠高於同期銷售額增速的現象。而如果這種現象出現,那麼其估值水平的上移是大概率的。

 

比如現在的伊利股份,只有20101.04倍的PS,因為其業務特徵是極低的淨利潤率(4%左右)。但今年以來,其業績的上升遠超銷售收入的增幅,其中的一個很大原因就在於利潤率的提升。另外,蘇寧電器以2010年計的市銷率大約是1,而永輝超市的市銷率則為1.77。但同時蘇寧電器的淨利潤已經提升到了5%以上,永輝超市的淨利率則只有2.4%。這種反差(包括2011年視角下蘇寧只有15PE而永輝則大約是40PE以上),只能以「市場」更加看好永輝的成長空間來解釋了。

 

而市淨率(PB),其與市盈率、市銷率的最大不同,是前者反映 的是這個公司淨資產的溢價程度,而後者反映的只是這個企業當期利潤額和銷售額的溢價程度。很顯然,這裡比較的基準是有巨大差異的:淨資產的穩定程度相對較 高,而企業當期利潤及銷售額則是敏感性很大的基準,其不但受到當期市場狀況的影響,甚至一些會計上的調節都可能造成很大的觀察偏差。

 

為什麼很多投資人,往往更重視企業的「成長空間」,卻對於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視程度卻並不高呢?我認為就是因為沒理解PB的真正含義。

 

 

市淨率由於反映的是淨資產溢價,而淨資產的溢價水平是直接與淨資產的收益率緊密掛鉤的,因此考察市淨率其實就是考察ROE的態勢,而考察ROE的態勢則不能不考察3個維度:R-競爭優勢充分展現後的收益率高度,N-競爭優勢所能達到的持久度,g-淨資產基數的複利增長。顯然,這比僅僅考慮企業的利潤增長率要全面深刻得多了。企業的ROE綜合展現了這個企業在資本槓桿、銷售利潤率、總資本週轉率三大方向上的「現有水平和未來潛力」,如果說當期業績表現是「知其然」,那麼搞懂企業的ROE長期態勢和特徵則就是「知其所以然」了。

 

我們往往看到的是,當公司獲得很高的淨資產收益率的時候也是其市淨率扶搖直上的時刻,從這方面來說,市場確實是「有效的」———但是問題在於,市場又往往 是短視的:市場往往只看到「現在的權益收益率很高」,但卻很少能夠準備評估其「持久性」(也就說,市場的有效性只侷限在對當前信息的「解讀」上,而不是對 企業長期內在價值的評估上,並且這種解讀也經常性的受到情緒波動的干擾)。那麼什麼樣的企業可以享受高水平的淨資產溢價?我認為至少同時符合3點:

 

第一,其盈利的核心能力主要不來自於可見的有形資產。比如微軟或者蘋果,它的有形資產不過一堆電腦和辦公樓,有誰會認為其盈利能力來自這些死的設備?如果相反,企業的主要盈利驅動是來自於有形資產的投資,我們會發現這類企業的PB往往很低(比如鋼鐵,房地產,建築,汽車).因為有形資產相對更加容易複製,且越來越高的資產規模導致的固定成本也越來越高,一旦遭遇行業波動,其多年的經營成果很可能毀於一旦。當然,在一些行業的特定階段(比如雖然是重資產,但是其已經進入寡頭競爭)重資產行業可能也可以獲得較高的PB(比如雙匯和格力電器),但要注意這種情況的可持續性。

 

無形資產為經營主要要素的企業,其往往具備3個特徵:第一是擴張才邊際成本很低,這樣一旦需求上升可以極高的速度並且近乎0成本的快速佔領市場(相比較如汽車企業,往往是新車推出時候需求最旺盛但是產量上不去,等產量滿負荷了產品的需求熱度已經過去了);第二是毛利更高,因為省去了重資產從原材料到產品製造過程中的經營成本;第三是現金流往往更優秀。

 

第二,這種依靠非有形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是可持續的。光 有很高的無形資產創造盈利的能力還遠遠不夠,因為無形資產為主的企業雖然享有「輕資產」的美譽,但是若沒有強大的競爭優勢為保障,其被顛覆的速度往往還快 於大量有形資產為核心的傳統重資產型企業(因為顛覆前者可能只需要一個好的點子,而顛覆後者卻可能需要投入成百億的資金)。這種持續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待:

1,企業是否很容易受到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

2,企業自身是否具有差異化和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

很顯然,一個對宏觀經濟環境的波動越不敏感,且在行業中又具有競爭對手難以模仿和企及的競爭優勢的企業,更應該獲得高的資產溢價(特別是再結合上面第一條的高ROE能力)。

 

第三,企業目前正處於其發展的初中期階段。儘管可能某企業的無形資產強大無比而又可持續性頗佳,但如果這個企業已經達到了其進一步成長的天花板,那麼也很難獲得高的淨資產溢價水平---因 為雖然其業務的回報率很高,但是已經失去了進一步大幅擴張複製這種業務的潛力,其最終將變為一個穩定的分紅機器,但是很難再將資本高速放大了。對於這樣的 企業,也許其將很長一段時間都維持極佳的淨資產收益率和現金流狀況,但是其資本卻難以再進一步放大了,這種情況下其估值的中樞將面臨回歸。

比如當前的可口可樂,雖然依然具有無比強大的品牌力和很強的收益率及現金流。但遍及全球的業務也面臨著天花板,導致其估值水平在1998年成長的高峰期達到頂端後持續的下滑。

 

綜上,PE主要的比較基準是敏感性強的當期利潤,而PB的比較基準是穩定性強的淨資產,這兩者視角不同但估值指向的是同一個主題。由於溢價比較基準的不同,以及企業業績和經營態勢的不同步性。同一個企業往往會呈現PBPE狀態的不同組合模式,而不同組合背後往往對於未來的投資收益分佈態勢有直接的關聯,反應了深刻的投資內涵及風險機會邏輯,比如:

 

 

【低Pb,低pe:

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熊市的末期,反映了市場的「去泡沫化卓有成效。有時,其也反映在一些經歷了經營拐點的企業同時達到了價位調整的低點。比如,巴菲特1989年開始購入富國銀行時候的股價只有5.3倍的PE1.2倍的PB。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低」有時是建立在企業的業績還未充分反映經營困境基礎上的。比如富國銀行,在上例買入3年後的1992年,富國銀行的業績比1990年下降了70%以上。

 

這一點思考,同樣適用於當前的A股市場。也就是銀行、地產為首的極低估值的版塊,其當前依然25%以上增速和歷史最高點的ROE水平,是否代表了真實經營環境的「底部」?對此,筆者以往已有多篇專門的討論分析,這裡不再贅述。

 

 

【低PB,PE】:

這有幾種情況,強週期股出現這種現象往往是由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盈利的大幅降低甚至虧損導致的。很低的淨資產溢價水平表明接近了經營週期的底部區間,但需要注意的是,經營週期的底部區間未必一定是企業股價的底部區間,過於高昂的PE水平雖然反映了業績下滑的因素,但是有可能價格的調整隻是在初中期階段。比如,今年業績大幅下滑的比亞迪,其當前的PB雖然並不高,但是2011年預期PE高達100倍以上。除非其迅速的完成業績反轉,否則這一態勢下可能意味著較長的股價調整週期(雖然其間肯定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反彈)。

 

另一種情況更值得注意。一個企業當期的業績並不十分突出,這時其PE看起來並不便宜(比如30PE)。 但是如果這個企業已經開始具有明顯的,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強大競爭優勢,而且由於其當期正處於經營的積累期或者其當期閒置資本(比如募集資金)未來可能將有 效投入企業的高價值業務,從而導致其不但資產的盈利能力將越來越高,且這一過程可能持續很長的時間週期時,這種企業可能就是典型的「未來優勢型」企業。

 

這個時候的「不便宜的PE」實際上並不對其未來的長期投資回報有大的沖抵。特別是,如果這種企業由於系統性波動的原因導致跟隨性調整,逐漸成為「低PB,低pe」態勢,往往就成為了一個典型的我謂之「低風險,高不確定性」的絕佳投資機會!

 

比如雲南白藥在95年前屬於「業績平庸」,而當時其享有的PB也僅有2倍左右。而即使是在1997年深證指數7年大頂部的55PE這一高昂的價格買入當時的云南白藥,至今的收益率依然讓人咋舌。又比如天士力,長期的經營積累導致業績在過去幾年處於低速的平台期,即使在2007年的超級大牛市的最高價(當時PBPE分別為6.269左右)買入,截止4年後的今天收益率也有200%(而隨後2008年的系統性大跌,使得其轉化為「低PBPE」類別,演繹了上述「低風險,高不確定性」的經典案例)。

 

 

【高pb,Pe】:

我觀察了一些企業後發現這種組合特徵往往值得警惕。這可能反應了市場對於這個企業階段性的高增長(一定要區分「當期業績」與「盈利能力態勢」之間的區別)背後的實際長期盈利能力有過渡高估的傾向。

 

為什麼呢?我們可以想想,如果一個企業的pb極高,那反映的是這個企業的盈利基本上就是靠無形資產驅動的了,屬於虛擬化經營級別的公司了。但是這得靠多麼強大的無形資產才能夠達到?10倍以上的pb表明的是這個公司的盈利中有形資產的貢獻率已經不到10%,如果這是一個可以持續的盈利能力,那麼是什麼東西讓他如此堅挺?這種特性真的已經到了「長期來看都高度確定其地位難以被顛覆」的程度了嗎?

 

在我的觀察中,這種企業如果發展與預期般順利,其投資回報率也在高昂的市場預期消化中明顯降低(等於或者低於企業實際利潤增長)。而如果稍有不慎出現明顯低於預期的業績走向,其下跌的幅度往往遠超普通投資者的預料之外。

 

比如今年筆者在分析中恆集團時,就指出其當前高達12倍的PB與其競爭優勢的牢靠程度(也就是ROE的可持續性)長期來看並不匹配。雖然當時來看來「動態PE」很低,但是結合經營上的一些重大不確定性,其在當時價格(大約18元左右)所隱含的風險已經遠高於機會。

 

但上述情況可能有一種例外:就是這個企業具有持續的將融資能力轉換為高盈利業務回報的能力。

但是這種情況非常稀少,這不但需要企業有強大無比的無形資產壁壘(資金只要投入,就高確定性的轉化為高收益,想像一下那是競爭優勢多麼強大的業務?這與拿 到錢就有很多項目搞的亂投資是兩個概念),而且還要關注到底他的業務是否是資金投入敏感型的?比如茅台和阿膠,屬於典型的強大無形資產壁壘企業,但是另一 方面大量的現金難以在核心業務上放大也極大的影響了其資產收益率的最大化。所以,要同時達到這2條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說到底,商業世界的規律是有限而不是無限,所以無論有多美好的預期,在面臨類似估值組合態勢的時候都需要慎重檢驗。特別是這種情況,「很低的動態Pe」非常容易迷惑人,尤其是對估值體系不甚了了的投資者,過分高估了企業的持續成長能力(往往僅是由於行業性的繁榮導致的階段性業績爆發)。忽視低Pe背後的高pb,不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審視推敲,風險遲早會來敲門。

 

 

【高pb,pe:

這種情況就比較單純,一是市場全面泡沫化,完全靠的是一種情緒亢奮支持,類似07年那種。或者是一些完全靠故事被瘋狂炒作的個股,比如前一階段某些稀土概念。再一種典型就是從「高Pbpe」明星地位跌落凡間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被證偽了」。很高的PB表明市場定價相對於其資產的實際盈利能力而言還是高估(回歸之路漫漫無期),而其業績的一落千丈,甚至是大幅虧損也導致原本「很低的動態市盈率轉眼之間迅速升高。

 

如果將上述這些估值狀態轉化為「投資決策語言」,那麼可能最終產出的就是一個風險機會比的排序了。

研究這些估值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為了不簡單的生搬硬套估值指標,就是為了建立起多角度的觀察窗口。

 

 

估值的本質是什麼?不是一堆數學模型或者幾個公式的堆砌,而是對「什麼東西才值得溢價,以及溢價的程度與投資回報率之間的關係」進行評估的過程。

 

 

越是接近理解主要幾個估值指標的本質意義之後,我們發現估值的主要困難就越是指向一個問題:你對這項生意到底有多瞭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40

簡單聊聊快速成長股的投資(一) 聽風__春華秋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b76a10102e6t0.html

近期本人計劃從如下三個方面談一談如何投資快速成長股。以下文章中成長股均指快速成長股。

 

(一)   如何識別成長股

(二)   成長股如何估值

(三)   成長股如何賣出

 

 

擁有超級成長股幾乎是每一投資人的夢想,但在擁有成長股之前,如何識別成長股顯得是非常重要了。

 

一、企業的行業地位

如果是高速發展的行業,則行業地位並不是成長股最關鍵 的要素,如曾經的地產股。如果是非高速發展行業,則企業的行業地位是非常關鍵的,你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成本才是最關鍵因素,如目前主攻三四線城市服裝市場 的搜於特就可能具有這種優勢(因為它目前幾乎還沒有直接的強力競爭對手)。

 

二、企業財務數據中的密碼

一般來說,成長股其成長性一定會反映在財務報表中。簡 單來說,快速成長股的主營收入、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均是高速增長的;同時,存貨、應收賬款的增長相對營收來說是下降的。前者反映的是銷售真實水平,後者反映 的是企業管理能力,因為缺乏管理的成長一般會造成更大的失敗。而且各項指標至少要數年的數據支撐,且要有明顯向好的趨勢。另外預收款、淨資產收益率、存貨 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毛利率、淨利率、管理費用等也是重要的財務指標,這些數據裡面均能找到成長股的蛛絲馬跡。

另外一點就是經營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這項指標,要根據不同行業進行區分。如果是消費品行業,真正的成長股,這兩項數據一定是非常漂亮的;但如果是施工、項目型等分批或一次性結算類的企業,這兩項指標就沒有太多的指導能力。

 

三、企業在市場中的特徵

首先,成長股其最大的特徵是產品供不應求,生產超負 荷;體現在外部就是產量和銷售一直上升,產品不斷提價。產量銷量的不斷上升和不斷提價,可以反映真實的市場需求。其次,產品的市場空間要足夠大,如快速擴 張型企業處在擴張的中前期;或者區域性的產品打開區域魔咒,走向區域之處的市場等,這些都是快速成長股的市場特徵之一。

 

注意點:快速成長股要與逆境反轉和週期性股票區別對待。

 

 

 

說明,文章中舉例的企業僅是舉例需要,並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2

聊聊藥業和港股——紅一戰友漠風整理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e3p4.html


2012-7-21

 

聽風上校17:27:45:翰宇藥業主要取決於未來的新藥

阿望的眼17:27:45 :應當說是絕大部分

司空17:27:57 創新的能力 股權結構 都不錯 

tigeryu—學習17:29:29 :韓宇藥業看戰略投資者,好像不錯啊

司空17:30:31 這個企業值得長期跟蹤 股權結構 研發後勁 產品系列 

唐憶秋鋼鐵17:30:54 :現在正常企業的利潤都不超過10%

tigeryu—學習17:31:13 :我在科技園住7-8年,中區有這個企業吧,我一點印象都麼有

阿望的眼17:31:26 :股權結構,沒有多大的聯繫

聽風上校17:31:31 :未來的成長性,目前還看不清楚

聽風上校17:31:47 :新藥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阿望的眼 17:32:03

我昨天還看了他的招股說明書,比起利德曼,三諾生物,還差一些~~~

阿望的眼 17:32:09

確定性差一些

司空 17:32:31

多肽和蛋白質類藥物是目前醫藥研發領域中最活躍, 進展最快的部分,是二十一世紀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將20種基本氨基酸按不同序列相互連接, 

聽風上校 17:32:34 :不是一個類型的,沒多少可比性

阿望的眼 17:32:49 :但是確定性差遠了

阿望的眼 17:32:55 :這個是研發定天下

聽風上校 17:33:05 :三諾炒做的成份很大

tigeryu—學習 17:33:05:可能是後起之秀 

葵花海機械17:33:16 :紅日藥業

聽風上校 17:33:36 :紅日,其實是不務正業的企業

聽風上校 17:33:50 :玩收購,不感興趣

tigeryu—學習 17:33:56 :韓宇都是做原料藥的?

聽風上校 17:34:00 :不過,我有一個朋友,從上市一直跟到現在

tigeryu—學習 17:34:10 http://www.hybio.com.cn/products.php?c2=126&cid=33 這下面只有原料藥

阿望的眼 17:34:11 :做多肽的,太不靠譜了

司空 17:34:20 :翰宇長期跟著  不要輕易放棄 直覺這個股日後有很強的爆發力 

阿望的眼 17:34:41 :翰宇有一點,大家可以深入去看一看

聽風上校 17:34:51 :嗯,哪一點

聽風上校 17:35:54 :我覺得熊市後期,還是以低估值的企業優先

聽風上校 17:36:25 :高成長的企業估值一般也高,市場好時,基本沒有超額收益

阿望的眼 17:36:25 :和科信必成,是戰略夥伴,這個多了一點確定性

聽風上校 17:37:09 :牛市裡漲1-2倍的企業,連大盤都不一定跑得過

聽風上校 17:37:35 :因為你的倉位,還有進去時間點,都要打折扣的

tigeryu—學習 17:38:29 :關鍵是看買入價格,在高成長性,如果價格太高,風險也是非常大

司空 17:38:3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21d940100x6dz.html

漠風-Book 17:38:41 :這個企業買過一把

漠風-Book 17:38:45 :還是等等吧

阿望的眼 17:38:52 :關鍵是它能不能成長,又能長成多大???

聽風上校 17:39:26 :科信必成要上市嗎

阿望的眼 17:39:38 :我認為估值的各種現象,理解和預測起來並不困難,關鍵是對這個行業,到底有多少瞭解

漠風-Book 17:39:42 :是合作企業

阿望的眼 17:39:53 :像翰宇生產的產品,說實話,很有專業門檻

阿望的眼 17:40:06 :我相信,極少有人能看清它的前景

tigeryu—學習 17:40:12 :解釋一下,什麼是多肽?

聽風上校 17:40:40 :藥類企業基本都是這樣

愚道少校17:40:45 :我上市就全倉買了翰宇

愚道少校17:40:50 :做了一年了

阿望的眼 17:40:50 :呵呵,簡單點說,100個氨基酸以下組成的分子,就是多肽,呵呵

阿望的眼 17:41:01 100個以上的,就成了蛋白質

聽風上校 17:41:25 :多肽是由氨基酸組成

聽風上校 17:41:33 :這個我還真學過

聽風上校 17:41:38 :食品化學

聽風上校 17:41:43 :有機化學

愚道少校 17:41:48 :跟司空講過

聽風上校 17:42:14 :氨基酸屬於蛋白質

tigeryu—學習 17:42:19 :氨基酸是不是就是屬於治療用營養品?

聽風上校 17:42:42 :這是我的本行啊

愚道少校17:43:19 :聽風是做藥的?

聽風上校 17:43:46 :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共有8種,而氨基酸有20

聽風上校 17:44:31 8種必須氨基酸是人身不能合成的

tigeryu—學習 17:44:49 :如果多肽就是氨基酸,合成的技術門檻有多高?

tigeryu—學習 17:45:01 :賴氨酸是氨基酸吧

聽風上校 17:45:12 :氨基酸組成多肽

tigeryu—學習 17:45:13 :好像人身不能合成

聽風上校 17:45:41 :其餘的都可以人身合成,好像小孩還要多一種

tigeryu—學習 17:46:11:我就知道小孩需要賴氨酸,好像是不能合成的,動物內臟才有

聽風上校 17:46:20 :以前這些氨基酸的名字我都記得的,這是最起碼的

聽風上校 17:46:31 :現在 都還給老師了

tigeryu—學習 17:46:51 :這些藥都是做什麼的?技術門檻有多高?

tigeryu—學習 17:47:14 :我一堂兄做生物,他說國內生物企業基本都沒有太高技術含量。不知道真假

聽風上校 17:47:56 :簡單一點說,也沒有人真懂

阿望的眼 17:47:59 DNA的排列,決定了氨基酸的排列,氨基酸的排列決定了蛋白質

阿望的眼 17:48:13 :人的各種性狀,都是蛋白質決定的

歲寒上校 17:49:19 :如無意外,明晚10點,本人將做空鳳凰衛視資訊台,探討關聯交易操縱話題,歡迎大家到時捧場。節目叫《新財富報告》,預計我是第三個出場嘉賓,收不到電視的同志,鳳凰網也可以看。

聽風上校 17:49:22

tigeryu—學習 17:50:13 :誰能說說翰宇的那些藥有多少技術門檻

阿望的眼 17:50:41 :人們想的辦法,就是攝取生成所需要的多肽的DNA片段,移值後進行複製

聽風上校 17:50:52 :技術門檻很高

聽風上校 17:51:03 :他自己可能也還在門檻外

聽風上校 17:51:51 :歲寒舉例企業時,最好不要用實名

阿望的眼 17:51:56 :現在生物藥,血製品,多肽,蛋白質,激素,等

歲寒上校 17:52:28 :鳳凰衛視收了廣告費的,我說了實名也會剪掉 

司空 17:52:45 :翰宇的基本資料看看 值得長期跟著 

聽風上校 17:53:09 :如果人家不給廣告費,敲詐不成功,就將你賣了

司空 17:53:20 :有機會10億市值可以買來珍藏

歲寒上校 17:54:01 :影響大的,我不會說名字 

阿望的眼 17:54:25 :翰宇藥業的幾個大老闆,都不是醫學出身

阿望的眼 17:54:52 :不像雙鷺藥業,也不像舒泰神

聽風上校 17:55:00 :現在的媒體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好,其實黑得很

聽風上校 17:55:20 :到處亂敲詐,企業都恨死他們了。

云起觀察17:56:36 :呵,媒體為什麼能敲詐到企業呢?

 

歲寒上校 17:56:36 :做空的風險是無限的啊 

聽風上校 17:56:42 :去年我一同學的朋友就在香港市場損失30多個億

歲寒上校 17:56:44 :現在5塊多錢,你怎麼空? 

聽風上校 17:56:56 :你問問做空的人吧

云起觀察 17:57:01 :如果媒體做了不實報導,真的做假新聞曝光,媒體能逃得過?

云起觀察 17:57:18 :當然,媒體這個行業現在也很濫,我不否認

歲寒上校 17:57:20 :我現在回購或增持1億股,1068立馬要漲一倍,因為空頭必須回補,就會相互抬價 

牛心熊眼少校17:58:27 :你已經是莊家的思維了

歲寒上校 17:58:38 :我是虧成這樣的,沒辦法 

漠風-Book 17:58:58 :歲寒今年戰績如何

歲寒上校 17:59:19 :港股略虧,A略盈,不好 

歲寒上校 18:01:26 :港股我交的學費太慘重了 

司空 18:02:11 :說說 主要教訓總結一下

歲寒上校 18:02:43 A股思維太重,對港股的交易規則不瞭解,做多思維太重 

歲寒上校 18:04:08 A股雖然我操作也不咋樣,但起碼自08年後,就沒有再虧過錢,只不過每年賺得少而已。但港股虧得很慘 

歲寒上校 18:04:36 :港股向下炒,機構和大股東是可以賺錢的,這和A大家一致做多才賺錢不一樣 

歲寒上校 18:04:47 :港股的估值習慣和A不同 

司空 18:04:53 :港股和A股最大的區別是?

司空 18:05:18 :估值習慣有啥區別?

歲寒上校 18:06:04 :港股二極分析很厲害,大白馬估值高,中小股估值低,與A正好相反 

司空 18:07:02 :為啥中小股股值低 中小股不是好操縱嗎?

歲寒上校 18:06:57 :香港的中小股,PE高的時候也可以給三十倍以上,低的時候,3倍不是底,有1倍的呢,並且是經常利潤 

sam—學習18:07:59 :是香港人傻還是內地人傻

歲寒上校 18:08:13 :港股的殼不值錢啊,3億港幣。如果股價殘,大股東可以落井下石,再壓一把然後私有化,完了過兩年再上市,不像A審批制,上市排隊幾年 

cccp—少將 18:08:22 :環境不同

歲寒上校 18:09:35 :港股也不會因為連續3年虧損而暫停上市,不想私有化的垃圾,可以一直不退 

歲寒上校 18:09:58 :像00273威利國際,如果10年前你買1萬塊錢,一直堅持不拋,現在的市值不到5毛錢!! 

sam—學習18:10:30 :那為什麼A股還有只有十幾個員工的公司還能賣10

海王星通訊18:11:00 :這個不奇怪,美國有個公司20個人賣了10

歲寒上校 18:11:03 :大股東可以不斷的搞關聯交易,出老千坑小股東的錢。完了再搞些新概念,折價配股忽悠新警察進去,又繼續坑,反反覆覆 

海王星通訊18:11:04:還是美金

歲寒上校 18:11:21 A股殼貴啊 

歲寒上校 18:11:30 :估計殼都值10億了 

cccp—少將 18:12:05 :准入制 

活著銀行 18:12:40 :茅台放在香港值多少錢

歲寒上校 18:13:08 :一樣可以值這個價 

歲寒上校 18:13:28 :港股兩極分化很厲害的 

活著銀行18:13:46 :看來還是買好企業

歲寒上校 18:13:49 :你看平安H比平安A還貴呢 

歲寒上校 18:14:31 :港股的風險主要是機構和大股東可以反向做空,這個要命的 

活著銀行18:14:32 :緊盯消費

sam—學習18:14:34 :平安HA貴不是因為基本面的問題,有其他原因在影響股價

歲寒上校 18:14:55 :做空可以做到退市,讓你永無翻身之日 

聽風上校 18:14:57 :港股市場比A股黑多了

活著銀行18:15:30 :還是買入能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企業

歲寒上校 18:15:30 :普通的港人因為受教訓多了,所以多數是快進快出玩短線 

聽風上校 18:15:32 A股市場最多黑的說成白了,港股不但黑的可以做成白的,還可以白的說成黑的

聽風上校 18:15:40 :這是我的體會

歲寒上校 18:15:50 :大陸人進去,膽子都比較大,賺的時候猛,虧的時候當然也慘 

聽風上校 18:16:22 :港股更適合趨勢交易

歲寒上校 18:16:46 :所以曹仁超的那一套受人追棒 

歲寒上校 18:17:05 :不過我覺得,如果自己研究夠深入,基本面分析一樣可以賺到大錢的 

歲寒上校 18:17:30 :但A股的一些估值習慣和思維方式一定要改,畢竟兩邊的遊戲規則差別很大 

聽風上校 18:17:49 :港股我跟了一年多,越跟越不敢進入

司空 18:18:04     

歲寒上校 18:18:13 :你看現在的李寧安踏和KAPPA,跌的那個慘啊 

sam—學習 18:18:16 :買H股比A股貴的股票,是不是安全性大一點

聽風上校 18:18:19 :港股跌起來沒底

聽風上校 18:18:39 :任何位置補倉可能都是有去無回

歲寒上校 18:18:52 KAPPA以前7塊錢,PEPB不比A低,再不到7毛錢,市值只有淨現金的一半,是淨現金,不是淨資產啊! 

sam—學習 18:19:01 香港之所以大盤股比小盤股估值高

sam—學習 18:19:08:是不是因為大盤股不會那樣跌到溝裡去

聽風上校 18:19:16 :想做港股的,其實可以先做B股過渡一下,B股跟A股比較接近

聽風上校 18:19:46 :是因為大盤股不會那樣跌到溝裡去

 

聽風上校 18:19:58 :確實如此,並不是說大盤股就好

歲寒上校 18:20:17 :大盤股可以持續經營,小股一旦私有化退市,會計假設就沒有了 

聽風上校 18:20:40 :港股私有化這招殺人於無形

聽風上校 18:21:04 :資產折騰不到幾次就沒了

歲寒上校 18:21:25 :華潤系和首鋼系,都是大央企啊,但他們經常無這些陰招 

聽風上校 18:21:31 :我沒有做過港股,但港股的風險我是真實體會到了

歲寒上校 18:21:32 :玩陰招 

聽風上校 18:22:01 :比A股市場黑多了

聽風上校 18:22:15 :私有化這屬於白的可能說成黑的

歲寒上校 18:22:19 :外資又不像國企,有時候迫於壓力還講點政治什麼的 

歲寒上校 18:22:30 :香港的歐美大行,都很壞的 

歲寒上校 18:22:38 :港交所和他們一夥 

聽風上校 18:23:20 A股目前還屬於最乾淨的市場之一

歲寒上校 18:23:58 A股要是完全引進做空機制,那肯定要血流成河了 

聽風上校 18:24:05 :現在賺不到錢,不要期望將來全面做空和下市機製成熟後能賺錢

漠風-Book 18:24:08 :私有化這個玩法太好啦

聽風上校 18:24:53 :現在的A股,業績不好,先ST,再不好加個星號

漠風-Book 18:25:12 :我同學買的羅欣藥業和思嘉集團,我就提醒他羅欣有問題

歲寒上校 18:25:14 :說來說去,還是我們政府的問題,權力在尋租。郭主席說得這麼好,能不能真的不審IPO 

聽風上校 18:25:19 :加星號不好,就讓你重組,重組不行,還可以放到三版

漠風-Book 18:25:22 :臨沂企業,堅決不碰

聽風上校 18:25:29 :三版後面還可以重組,再上來

漠風-Book 18:25:40 :歲寒,千萬別買臨沂和煙台企業

聽風上校 18:25:44 :真是愛惜倍致啊

歲寒上校 18:25:51 :羅欣有什麼問題?我重倉呢 

漠風-Book 18:26:08 :你注意這個企業的分紅

漠風-Book 18:26:18 :製藥分紅少,堅決離開

歲寒上校 18:26:19 :拿 了一年半,虧損2 

歲寒上校 18:26:29 :分紅不是大問題,現在已經增加了 

漠風-Book 18:26:30 :我對臨沂企業瞭解多

漠風-Book 18:26:34 :千萬別上當

歲寒上校 18:26:48 :去年被我痛罵了一頓,其它股東施了壓,加多了分紅 

聽風上校 18:26:52 :臨沂就是一個小地方,山東的非洲地區

漠風-Book 18:26:55 :我手裡有四個臨沂產權企業

歲寒上校 18:27:08 :我有6個朋友去過羅欣調研 

聽風上校 18:27:16 :能這麼多企業上市,真神了

漠風-Book 18:27:20 :聽風說的不對,臨沂企業很多的

聽風上校 18:27:29 :我去過

歲寒上校 18:27:29 :還有朋友是羅欣村裡的會計,有一個在羅欣做過內審 

漠風-Book 18:27:55 :投資港股要注意有的區域的企業不碰

歲寒上校 18:28:05 :我知道這個公司的主要情況  

漠風-Book 18:28:24 :要是私有化你也沒轍

歲寒上校 18:28:32 :它就是內資 股不能流通,以前上市只融了3000多萬,所以對二級市場不理不睬 

聽風上校 18:28:41 :臨沂真的不怎麼樣

漠風-Book 18:28:47 :是呀

歲寒上校 18:28:49 :私有化我們可以聯合起來反對 

司空 18:29:02 :歲寒 我們的小股 達到港股的價格估值 還要多長時間?

歲寒上校 18:29:01 10%以上的小股東反對就通不過了 

漠風-Book 18:29:07 :我前一段有家企業要上市,結果一定回購我們

漠風-Book 18:29:13 :上週剛回購啦

聽風上校 18:29:14 :再發行5000

漠風-Book 18:29:26 :還有一家,自己去德國上市啦

歲寒上校 18:29:31 :現在除去銀行和二桶油,A股的PE好像還有17倍多 

漠風-Book 18:29:36 :掏空原先企業

漠風-Book 18:29:42 :我有篇文章

漠風-Book 18:29:46 :歲寒看看

歲寒上校 18:30:04 :但PB的差異要小一些,未來銀行和二桶油讓點利給中小股,那麼PE會下來一些 

歲寒上校 18:30:30 :但現在下行的空間仍然很大,對比港股估計還可以跌一半 

司空 18:31:01 :嗯 權重股基本接軌哦了

漠風-Book 18:31: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c758801017rg4.html

歲寒上校 18:31:33 :羅欣的老闆還好啦,他們對資本運作不懂的,我和董秘聊過,他連私有化的概念都說不清楚 

漠風-Book 18:31:39 :以後遠離臨沂企業,把手頭的產權處理掉

歲寒上校 18:29:31 :現在除去銀行和二桶油,A股的PE好像還有17倍多。有人算出是按照一季度上市公司淨利潤計算,算術平均市盈率剔除虧損股和市盈率100以上的,計算加權平均市盈率,剔除05年以後上市的13個超級大盤股,即5大行,中石油,神華,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大秦鐵路,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光大銀行

司空 18:31:47 :小股隨著不斷發行增加供給量 接軌也是遲早的  

漠風-Book 18:31:57 :羅欣的老闆裝純真吧

聽風上校 18:32:30 :懂起來就麻煩了,說不定是懂了裝不懂

漠風-Book 18:32:34 :還有主要就是低端藥

漠風-Book 18:32:57 :還是聽風有階級覺悟

聽風上校 18:33:00 :加權平均市盈率21

歲寒上校 18:33:34 :是真不懂,他就是個學計算機畢業的年輕人,老闆的外甥 

歲寒上校 18:33:52 :我有朋友見過,懂不懂聊一下就知道了 

歲寒上校 18:34:16 :他有一次打我電話,聊了一小時,我能判斷出來的,不只是這一方面 

聽風上校 18:34:19 :窮則思變,他身邊的人會懂的

漠風-Book 18:34:29 :歲寒還是純真呀

老五人事主管 18:34:34 :空白走了?怎麼了

歲寒上校 18:34:45 :羅欣我會比你更瞭解一些 

聽風上校 18:34:54 :如果將自己的資產建立在別人無知上,先要考慮一下自身了

歲寒上校 18:35:11 :他們想私有化,是通不過的 

聽風上校 18:35:31 :私有化從來都是不得不通過

聽風上校 18:35:42 :無耐地通過

歲寒上校 18:35:43 :他們轉主板都搞不定啊  

漠風-Book 18:35:59 :辦法多了去啦

歲寒上校 18:35:59 :資本運作能力太差了 

聽風上校 18:36:16 :這家企業我不熟,你們繼續

漠風-Book 18:36:27 :算是提醒而已

歲寒上校 18:36:41 :羅欣就不要聊了,你們又不熟,我有幾個朋友已經跟蹤5年以上了 

漠風-Book 18:36:41 :我也是這樣跟我同學說的

漠風-Book 18:36:50 :他也重倉羅欣

聽風上校 18:37:24 :歲寒,你是怎麼想到要去香港市場的

歲寒上校 18:38:00 :當時看港股比A股估值低 

歲寒上校 18:38:20 :這種想法有點刻舟求劍 

歲寒上校 18:38:33 :現在我當然不後悔啦 

歲寒上校 18:38:49 :因為我學費已經交得差不多了,不能白交啊 

歲寒上校 18:39:35 :港股的一些遊戲,未來是有機會引入A股的,而大陸也會有新警察進香港,那樣我可以賺回來 

歲寒上校 18:40:19 :還有就是我可以把自己的投資組合的風險分散,方便的換成非人民幣資產,我始終覺得中國有系統風險 

歲寒上校 18:41:28 :我發現刻舟求劍的思維,很多人都有 

歲寒上校 18:41:51 :比如現在的A股估值,很多人就會拿過去來對比,認為是鑽石底 

阿望的眼 18:42:49 :刻舟求劍也叫形而上學,呵呵

阿望的眼 18:43:02 :歲寒說的很不錯,呵呵

歲寒上校 18:43:29 :但很多東西,它是在逐步變化的,現在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了,而流通市值又加大了,金融脫媒和銀行利率市場化都在走,那股市估值創新低也是合理的啊 

漠風-Book 18:45:22 :刻舟求劍也叫形而上學?非也!

阿望的眼 18:45:35 :難道不是嗎?

阿望的眼 18:45:56 :形而上學,更全面,更高度瞭解釋了刻舟求劍

歲寒上校 18:47:54 :我覺得A股的中小股,未來會是價值 選股 的機會 

司空 18:48:27 :為啥?

LEE 18:50:34 :羅欣的問題,可能老闆心裡也是有窩著一口氣

阿望的眼 18:50:50 A股大盤,也在經歷雙殺,呵可

LEE 18:50:52 :上市權錢不多,卻要求我多多分錢,不可能D

漠風-Book 18:51:21 :不賠錢就快跑,唯一的路

司空 18:51:30 :現在中小股 大小非解禁 經濟大環境不好對小企業衝擊很大  創業板中小板的風險還非常大

阿望的眼 18:51:55 :我不同意司空的這個觀點,哈哈

LEE 18:52:31:超募,然後大比例分紅,大股東套現

LEE 18:52:50 :解禁後,是屬於第二次套現,是最原始的

漠風-Book 18:52:58 :中國鋁業從2007年最高時的每股股價60.60元,跌到了如今的6元,跌幅高達9成。而中國遠洋更是從最高價68.40元,跌到如今的4.5元左右,跌幅高達94%

漠風-Book 18:53:27 :不知高價時啥人敢買

小螞蟻-油田18:55:09 :無知者無畏敢買

漠風-Book 18:56:0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c75880102e7t7.html

漠風-Book 18:56:38 :想去臨沂的人,我推薦他去個地方吃煎餅

歲寒上校 18:56:55 :我08年就買過中國遠洋 

漠風-Book 18:56:0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c75880102e7t7.html

漠風-Book 18:57:08 :正宗煎餅

漠風-Book 18:57:35 :歲寒,數據老騙人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71

聊聊1388安莉芳​ 盲從是一種美德

http://xueqiu.com/5431450457/22312329
先談行業吧,內衣行業沒啥週期性,因此十分穩定,無論經濟情況如何變化,需求並不會有很大的波動,這點和女鞋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在國內內衣市場上第一集團的幾家份額都差不多,並沒有女鞋行業中百麗這樣的巨無霸。

從1388的報表來看,最大的特點是超低的周轉率,年年超過500天,但淨利潤率連10個點都沒到。從生意的角度來看,這門生意的投入產出比,並不怎麼樣。

主要的銷售渠道還是各地百貨公司專櫃,以專櫃面積銷售比來看,和服裝鞋類的銷售是不能比的。因此我判斷一家百貨店其實容納不了多少品牌,這也是為啥這幾年內衣市場的格局沒啥變化的原因之一。

領頭的幾家品牌,無一例外的都是實行多品牌的戰略,這點和女鞋的情況有點類似。

成熟品牌實行多品牌戰略,幾乎是必然選擇。在原有品牌增長放緩後,推出新品牌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並且能夠充分利用原有的資源優勢。
看看百麗吧,這家巨無霸企業把多品牌戰略發揮到了極致。

在沒翻安莉芳的報表之前,原本以為這是一家業務老化的公司,但實際情況倒並非如此。

安莉芳這個品牌最近5年的復合收入增長是19.5%,作為一家進入市場已經幾十年的老品牌,這個增速真不能說慢。

99年創立的芬狄詩品牌,最近5年的復合收入增長是32.3%。
從收入來看安莉芳對芬狄詩品牌的運作基本是成功的,既然公司成功推出了第二個品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日後可能成功推出第三第四個品牌。

在這裡順便提一下738利信達,這家女鞋公司各方面情況和安莉芳類似,也是高齡創始人,也是香港公司,也是走直營路線的。但副品牌推出十幾年了,收入仍然上不去,至今還是虧損的。他們的多品牌運作基本是失敗的。

安莉芳的E-BRA品牌創立於10年下半年,但這2年發展迅速,今年的半年報顯示,收入已經達到了0.72億,同比增長33.3%。看來有希望成為公司的第三大品牌。

公司的另一個品牌COMFIT上市以後,一直是不溫不火的,。但今年上半年突然提速,同比增長76%,達到了0.74億.

安莉芳目前的幾個品牌,發展勢頭都不錯,說明公司的多品牌戰略基本是成功了。
但有個地方需要指出,公司的同店銷售增長一直不高,近3年來都是在接近10%的增長。

安莉芳一般最讓人詬病的地方,無非是2點。一是銷售開支,二是庫存。

先說庫存。庫存高,周轉慢,這是內衣行業的特點。內衣的庫存周轉在服飾類行業和鞋類中是最慢的,倒並非公司庫存做了不好。
而且安莉芳5年庫存的增長是低於收入的增長的,5年庫存複合增長只有17.6%,而同期的收入複合增長則達到了24.2%。我個人覺得公司在庫存上,並沒有多大問題。

倒是公司的所得稅稅率,自09年以後,長期在32%左右,這是個挺讓人奇怪的地方。

銷售開支倒的確是安莉芳最大的問題所在,安莉芳的毛利很高,一直有80個點,但淨利潤率卻只有9.4個點。
利潤的絕大部分都被銷售開支所抵消了,安莉芳的銷售開支比常年在50多個點,去年年報更是創紀錄的60個點。
公司的銷售開支一般由三大塊構成,第一是商舖租金,第二是銷售人工,第三是廣告和裝飾支出。
商舖租金和廣告裝飾開支的幅度其實和收入的增長相差不大。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銷售人工上。
但公司報表目前只披露總人工,因為有製造業務的人工在內,我們無從推算銷售人工到底是多少。
但從總人工的開支上可以看出,5年複合增長33.6%,遠遠超出銷售收入的增長。
公司只在08年中報中披露過銷售人工的數字,當時銷售人工佣金是0.68億,對應的收入是4.89億。
按照公司銷售開支的增長幅度來看,公司支付的銷售佣金增長幅度應該是遠大於收入的增長,甚至要大於總人工的增長幅度。

這點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為啥銷售佣金的增長幅度會如此之快。

根據網上的一點信息來看,公司的管理貌似並如人意。從銷售開支的增長幅度來看,肯定是有問題的。
由於公司創始人年事已高,而且又是高控股的家族型企業。公司的管理層是否已經不求上進了?港資家族型企業的管理問題,其實一點並不比內地來的少。
特別是中層港資管理層,任人唯親,中飽私囊現象十分普遍。想想1386吧,那些超高的銷售費用幾乎要把這家公司給拖垮了。

我對這家公司最大的擔心就來自於此,公司的治理體系和管理上不太讓人放心。
如果這個問題長期存在,這家公司不但成不了優秀的公司,日後可能還會有不小的麻煩。

因 為管理上的問題,我不太傾向於這家公司有比較大的中長期機會。但目前公司的市場估值倒是在一個比較低的區間內,特別是PS估計只有0.7。由於內衣行業的 穩定性和這幾年內衣市場仍然處於一個不斷增長過程中,看看古今的數據就知道了。因此我覺得安莉芳現在的價格倒是一點也不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99

再次簡單聊聊週期性行業 chaosui

http://www.jztzp.com/a/55068.html
1、我想首先我們應該瞭解一下週期性行業的形成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就在這裡再囉嗦一次)。

我們或許都有高考的經歷,在填寫志願時(呵呵,現在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只能說10年前的經歷),我們總是會去參考以往各個大學和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情況,並且根據自己的實力來「理性」填寫報考的學校的專業。於是,如果對自己的實力略欠信心的考生可能會避開那些往年因過度熱門而有著很高分數線的專業。從結果來看,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那些原本熱門的專業因為報考人數反而較少而導致分數線下降,其它一些專業分數線反而提高這樣的現象。

經濟活動自然也有著某種規律,大多數投資者(企業經營者)會根據自己的「理性思維」來決定未來的投資方向。但這樣的看似「理性」的思維方式,卻往往並非總是獲得「滿意」的結果。這不僅在於「企業」,也同樣來自於「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者」,當然也在資本市場上不斷演繹著。於是,在宏觀經濟和各個不同行業,總是會或多或少體現出週期性的特徵。但,對於不同的行業而言,因為其行業的特性不同,而體現出不同的週期特性。這主要會受影響於,從投資決策到投入生產和產出的過程的不同。

石油和鋼鐵都是典型的週期性行業之一。當石油價格不斷走低,以至於無利可圖時,大家就會降低對石油開採方面的投資,最終自然而然導致石油產量的下降,進而讓石油價格再次走高。於是,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就會紛紛加大這一領域的投資。從以往來看,石油市場大約是30年為一個完整週期的行業,這主要來源於,當人們決定再次投資石油行業時,從投資決策到勘探、開採的時間總是會比較長(要是我們隨便在家門口挖個洞就能挖出石油就沒這麼麻煩了)。同樣,對於鋼鐵行業來說,它的週期可能會較短,比如8年時間,因為建一個鋼廠所需的時間總是要比勘探和開採石油要快一些。

相對而言,消費品行業幾乎感受不到週期性特徵(如果有,那也是主要由需求的週期性決定,而需求是否旺盛主要與宏觀經濟的週期性和民眾收入的均衡性決定,而非生產過程的投資週期性來決定)。

事實上,如果是極度精明的投資者,那麼應該在週期性行業低迷的時候就開始去投資,這樣通常可以獲得高額的回報,只是,在現實經濟活動中,只有極少數經營者才會這麼做。這和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也非常類似,即便我們知道這樣的一個道理,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投資者會在該行業已經變得過熱時才會想起投資於這些公司。這樣,導致的結果自然是,大多數投資者或只能獲得平庸的收益、或以虧損來結束自己的投資生涯。呵呵,在經濟領域,「一窩蜂」現象可是隨處可見。這不僅是在小散戶這裡,而是在幾乎所有的機構投資者和企業經營者那裡也一樣。正因為如此,超常成功的投資者和企業經營者都是鳳毛麟角。尤其是,不管資本市場也好,還是其它各個行業也好,能夠在「跨多個週期」的時間段內獲得巨大成功就顯得更加困難。(你能夠保證自己在跨2個牛熊週期內依然能夠保持遠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水平嗎?)

2、週期性行業的投資原則

從上述週期性行業的特徵來看,我們首先可以把自己當作「企業經營者」,而非少數股權投資者。如果我們自己是企業競爭者,會怎樣對待這一行業的投資行為呢?

·首先,不要試圖打破「週期性特徵」,尤其不要自作聰明地認為「中國特色」會導致「週期性行業」不按週期性特徵來運行。的確,每一個不同的經濟體,會有自身的一些固有特徵,但這不會影響最為根本的「經濟運行規律」。

·我想多數人都知道「要在週期低谷買入」、而在「週期高峰賣出」這樣的道理,只是很少有人會真正做到這一點,如果你無法做到,最好努力去做到這一點。

·在週期高峰期買入週期性行業公司意味著:你可能會獲得收益,但一定不是巨額收益。但你也可能會受到損失,因為你可能恰巧在由高峰轉向的時間段買入。並且在高峰期,基本可以確定,其股價是被高估的,如果按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來計算其內在價值,而股價是按當前收益的市盈率來進行放大的,那麼無論如何計算,都是「極其容易出現被高估的股價的」。

·在週期低谷買入「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並且確定足夠的「安全價格」,至於在迎來高峰時,獲得多少倍的收益,幾乎是不可預測的。唯一能夠確定的是,(1)不會出現虧損、(2)一定可以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收益。至於多少收益,那就要看「平均水平」在哪裡了。行情好了,我們可能就會多賺一些,行情不好,也就少賺一些。

·我們總是可以碰到多種特徵的週期性行業,在每個不同的時期,或許都會有一些處於週期低谷的公司。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是我們「必須」持有的,如果沒有足夠安全的價格,以及自身「能力圈」範圍之外的公司,我們也沒有必要強求自己。

·或許普通投資者最為容易犯下的錯誤是,對於那些處於高峰期的公司,僅僅因為「市盈率較低」而買入和持有。

3、投資案例

如果有人從2004年就開始投資有色金屬,那麼一定會有諸多感受。

事實上,有色金屬和石油的牛市週期開始階段早幾年就已經開始。

我們可以注意到,事實上,到2004年為止,有色金屬行業的業績非常平常。

但從其以往的週期性特徵來考慮,我們幾乎可以確定「在未來的幾年內該行業會迎來一個罕見的牛市週期」。

從這些判斷,可以確定的是,當時的股價已經「相當便宜」。

但股價走勢卻並不會總是如此「理性」,至少或許因為大多數投資者還沒有意思到這一點,從2004年開始建倉的有色金屬,甚至最大跌幅超過30%以上。

對於這一類公司的投資而言,(1)我們可以確定其投資價值,以及能夠知道其股價存在遠遠低估,並且也可以確信在未來的幾年內會獲得豐厚的收益,(2)但,我們完全無法知道一個事情「其它投資者何時會發現這一點」(3)即便是已經嚴重低估的公司,它的股價還是有可能繼續大幅下跌,使他低估的更加嚴重(4)我們不能基於判斷「其它投資者何時覺醒」來選擇買入時機,這就有點像巫師了(5)有人會說,如果你懂得技術分析,不就可以在最低點買入嗎?我可不相信這一套。你見過幾個技術派投資者在最低點買入有色金屬,持有直到他們翻好幾倍嗎?(6)於是,我們幾乎無法確定最佳的買入時機,只要我能夠確信,他們是被嚴重低估的,那麼就會選擇開始買入,或許直到它不再下跌為止。(也許有人會習慣於看到上漲趨勢後再買入,不過這一點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外,我可不知道怎樣判斷趨勢)。(7)再次應該強調投資於自己熟悉的公司和自己熟悉的領域。在缺乏這些的前提下,任何的股價波動都可能會令你對自己的判斷失去信心。(8)對於週期性行業的公司而言,沒有人能夠判斷他們出現拐點的準確時間,這只是一個大體上的判斷,或許誤差在1年、也或許在2-3年,這其實也無關緊要。不要試圖剛好在「拐點」出現的前一天買入這些,除非你是神仙下凡(8)或許在週期性行業中獲得豐厚收益的訣竅在於,持有半個週期的時間,幸好,我們可能會經常碰到一個週期的結束會引發另外一個週期的開始。(9)這一切來源於你自身是否對某個行業的週期性特徵瞭如指掌。

4、還能找到週期性行業的投資目標嗎?

我們可以假設有這樣一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我們或許可以在它的過去5年的年報當中看到這樣一些信息。

它屬於另外一個週期性行業的下遊行業,而其上遊行業的週期牛市導致該公司業績逐年下滑。

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它在過去5年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即便企業利潤降低,但其規模卻不斷擴大,並且市場地位毫無動搖。

那麼,它的銷售利潤率,在5年前大約是20%的水平,而如今只有5%的水平,但這卻並不意味著市場地位的變更或定價能力上的缺陷。

更加嚴重的是,在碰到上有週期高峰的同時,卻又迎來了它的下遊行業週期的低谷,於是,在2006年它創下了最低的盈利水平。但,依然實現著5%的銷售利潤率水平。

並且我們可以通過比較過去5年的該行業的發展歷程發現,在該行業走向低谷從而導致大量企業外逃時,該企業卻能夠憑藉其較為穩健的財務狀況,得以不斷收購其它同樣在某些子領域非常優秀的一些企業。在我看來,這樣的企業的管理團隊是非常出色的。

問題在於,我們應該在什麼時候(或股價)買入這一類的企業。

與有色金屬的買入時機有著同樣的問題,我們幾乎無法確定週期拐點的出現時間。

於是,我們只能去確定該公司的「低線」會在哪裡,或者說目前交易的股價是否已經處於「低線」的範圍之內。

因為這一類公司通常處於「盈利能力不可能變得更差」的時機,因為相對而言低線就會變得非常容易。例如,如果它以15倍市盈率交易,那麼也許這可能就是低線。我們自然可能會碰到它跌到10倍市盈率的情形,那麼短期內我們就需要忍受大約30%多一些的浮動虧損,當然我們或許等不到更低的價格,這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

什麼時候能夠體現收益,也是一個非常模糊的事情,或許是1年,或許是3年,或許更長。不過再長也沒有什麼值得擔憂,因為主營業務收入的不斷增長意味著,屆時可以帶來更加豐厚的回報。

你,能找到這樣的公司嗎?

4、還能找到週期性行業的投資目標嗎?

我們可以假設有這樣一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我們或許可以在它的過去5年的年報當中看到這樣一些信息。

它屬於另外一個週期性行業的下遊行業,而其上遊行業的週期牛市導致該公司業績逐年下滑。

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它在過去5年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即便企業利潤降低,但其規模卻不斷擴大,並且市場地位毫無動搖。

那麼,它的銷售利潤率,在5年前大約是20%的水平,而如今只有5%的水平,但這卻並不意味著市場地位的變更或定價能力上的缺陷。

更加嚴重的是,在碰到上有週期高峰的同時,卻又迎來了它的下遊行業週期的低谷,於是,在2006年它創下了最低的盈利水平。但,依然實現著5%的銷售利潤率水平。

並且我們可以通過比較過去5年的該行業的發展歷程發現,在該行業走向低谷從而導致大量企業外逃時,該企業卻能夠憑藉其較為穩健的財務狀況,得以不斷收購其它同樣在某些子領域非常優秀的一些企業。在我看來,這樣的企業的管理團隊是非常出色的。

問題在於,我們應該在什麼時候(或股價)買入這一類的企業。

與有色金屬的買入時機有著同樣的問題,我們幾乎無法確定週期拐點的出現時間。

於是,我們只能去確定該公司的「低線」會在哪裡,或者說目前交易的股價是否已經處於「低線」的範圍之內。

因為這一類公司通常處於「盈利能力不可能變得更差」的時機,因為相對而言低線就會變得非常容易。例如,如果它以15倍市盈率交易,那麼也許這可能就是低線。我們自然可能會碰到它跌到10倍市盈率的情形,那麼短期內我們就需要忍受大約30%多一些的浮動虧損,當然我們或許等不到更低的價格,這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

什麼時候能夠體現收益,也是一個非常模糊的事情,或許是1年,或許是3年,或許更長。不過再長也沒有什麼值得擔憂,因為主營業務收入的不斷增長意味著,屆時可以帶來更加豐厚的回報。

你,能找到這樣的公司嗎?

就寫到這裡了。
1、如果我們付出足夠努力,就有機會在其它投資者發現之前發現一些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如果大多數投資者都意識到了,那麼或許就已經錯過的最佳的投資時機。
2、內在價值與股價之間關係的魅力在於,我們是否在其他投資者發現之前,或者說在股價上反映之前,發現某些被忽略和誤判的「內在價值」。
3、如果你買入一家週期性行業的公司時,卻不知道這家公司是有著週期性特徵的,那麼恐怕後果很嚴重。
! 最後:限於此帖,討論週期性行業中的疑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74

我也聊聊城鎮化 智慧遊戲

http://xueqiu.com/6877375122/22690819
沒有系統觀點,大部分都是碎片,對前面同志們的觀點不甚認可,說說自己的觀點。

   城鎮化的含義,我的理解是zf將會進行權利分散化。中國一個重要特點是,中國是中央集權國家,zf管理範圍過大,大城市大部分是權利中心,由於權利的溢出,造成各種資源集中在權利集中地。假如zf權利縮小,資源也會減少,城市也會相應縮小。北京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城市資源緊張,但城市還在擴大,為什麼,北京zf獲得資源太容易了,要當行政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甚至工業也不放過,非要在北京做汽車。我們過往的城市化是zf的選擇,也是現有政體的必然結果。假如要城鎮化,不進行權利分散是不可能的,只有資源分散才會有其他城市的興起。

     城鎮化,簡單的說就是:人在城鎮就業、城鎮生活。無論是城市化還是城鎮化,都需要農業人口離開農村,進入城市。人流動的動力就是城鎮有就業機會,有更好的生活水平。zf所提的城鎮化或者城市化,是無法單一實現的目標,城鎮化是經濟發展的產物的之一。在經濟低速發展時強退城鎮化,只能算強扭的瓜,無法吸收大量的農村人口,更多的是已進入城市的農村人口在不同城市(鎮)之間的流動。

      城鎮的人能幹什麼?工業、服務業,主要是服務業。當人口素質較低時,無法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科技、文化、娛樂等),回報也是很低的,這樣的人的收入目前無法在城市(鎮)長期生活。城市(鎮)的居民大部分應是具有較高素質的人,如大學生,這樣的人的收入可以適應城市的生活,換個角度說,只有較多的大學生才能提高中國的人均收入。以目前中國大學生的數量來說,無法支持城鎮化的大躍進。城市(鎮)化應是個長期歷程。

     農村土地增值,可以說農村的土地存在著被zf套利的問題,但也要看到中國的土地問題更多的是土地價值被高估。在現行的體制下,土地一次性賣出,多年使用。只要是土地的擁有者(大部分人都有一點土地),大家都希望土地價值大漲,這些擁有者包括zf、居民、企業等,大家都在對土地漲價推波助瀾,大家都希望能參與到這個吹泡泡的過程中,沒有約束的力量。財富來自於人的勞動,而不是土地,這個毋庸置疑。現在買地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家不思如何做實業,更多考慮投資賺錢,這說明這個國家已經很危險了。現zf是否會改變土地價值吹泡泡的遊戲,我相信一定會,至少目前對房產稅的態度是很堅決的。我更相信農民的土地回報會多點,但土地吹泡泡的遊戲會受到更多約束,國外有成熟的經驗,目前zf也有這樣的想法,最大的可能是將來對土地增值的約束會越來越多。國外很多國家都是產權永久所有,似乎大部分人沒有囤地致富的想法,原因就是僅佔有大量資源而不利用有巨大的成本,這模式會是將來中國學習的模式,最終的結果是土地增值有限。土地增值受限的過程需要多長時間是不確定的,但現有政策是在矯正這個以土地為財富增值主要手段的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59

聊聊摩托羅拉收購後的蛻變之旅 hotashang

http://xueqiu.com/7062290132/22953785

2012年5月22日,$谷歌(GOOG)$ 宣佈完成對Motorola收購。此項交易,谷歌耗資約124億美元現金收購Motorola所有股份。摩托羅拉是一家在移動及無線數字通信、信息及娛樂方面擁有創新的技術、產品及服務的提供商。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旨在保護和提高Android生態系統並提高移動計算的競爭力。該收購交易費用約5000萬美元。

八個月過去了,谷歌統治下的摩托羅拉發生了哪些變化?

重組整合

谷歌自2012年5月收購摩托羅拉後,即開始對摩托羅拉進行重組。谷歌制訂的重組計劃主要針對摩托羅拉移動部門。重組計劃涉及裁員、重組管理架構、合併及處置公司以及簡化移動產品模型。谷歌期望通過一系列的重組改造摩托羅拉移動部門並使之盈利。

截止2012年12月31日,摩托羅拉重組支出達5.76億美元,其中裁員支出達5.2億美元,其他支出如資產減值、合併公司設施等相關支出5600萬美元。重組後,摩托羅拉員工為16317名。

剝離機頂盒業務

摩托羅拉的機頂盒業務是為有線電視運營商提供視頻服務。2012年12月,谷歌與Arris集團及其他機構達成初步協議以23.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摩托羅拉的機頂盒業務。此次交易有望在2013年完成。在出售期間,摩托羅拉的機頂盒業務的業績將在谷歌財報中的中斷經營中予以列報。

業績表現

谷歌124億美元的收購對價獲得摩托羅拉8億淨資產,淨現金29億美元,55億美元的專利及專有技術,7億美元客戶關係並產生25億美元的商譽。

谷歌自2012年5月開始合併摩托羅拉報表。自2012年5月至12月,摩托羅拉營收合計41.36億美元,主營業務成本合計約34.58億美元。主營業務虧損約3.9億美元。

谷歌CFO Patrick 在谷歌第四季度新聞發佈會提及摩托羅拉的虧損主要源於摩托羅拉的無形資產的攤銷。而摩托羅拉的無形資產因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產生評估增值,從而使得每月的攤銷費用大幅增加。

截止2011年12月31日,摩托羅拉賬上的無形資產餘額為8.2億美元,而谷歌合併摩托羅拉時,摩托羅拉專利及專有技術公允價值達到55億美元,增長了48億美元,另外客戶關係7億美元。摩托羅拉專有技術的平均壽命為9年,客戶關係壽命為7年,意味著,摩托羅拉每年會增加約6億美元無形資產攤銷。

從谷歌年報披露的信息可以推測出摩托羅拉全年移動業務營收合計76億美元,移動業務全年虧損約5.4億美元。而2011年摩托羅拉全年移動業務營收合計95億美元。全年移動業務營收下降20%。

專利

CFO Patrick亦提到了摩托羅拉無形資產及商譽減值的問題。他認為摩托羅拉目前還不存在減值。因為摩托羅拉有諸多的專利,在谷歌支付給摩托羅拉的124億美元中,摩托羅拉專利的價值大約佔55美元。而這些專利的價值有待發掘,至少到目前為止,谷歌通過收購摩托羅拉增強其專利組合來提高競爭力,從而使谷歌更好地保護Android避免受到微軟、蘋果和其它公司的反競爭威脅。

電池壽命突破?

谷歌CEO在谷歌第四季度新聞發佈會提及摩托羅拉正在致力於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研究一些新的機會及更舒適的體驗。其提到了電池壽命的問題,電池壽命是目前移動互聯網終端設備的一大的問題。而摩托羅拉的團隊正在致力於提升電池的待機時間及壽命。在不久的未來,摩托羅拉或許會在電池方面取得突破。

發佈新產品

2012年10月,摩托羅拉聯合美國運營商Verizon發佈三款全新的RAZR系列手機,Droid Razr HD 和Droid Razr M等。三款手機全部支持LTE網絡,LTE網絡除了速度快以外摩托羅拉還掌握LTE核心技術。在未來將有大部分人將使用LTE網絡,所以摩托羅拉將在網絡制式上做賭注。在本次發佈會上發佈的三款手機中,在電源管理方面著重優化提升手機電池續航時間,三款手機全部搭載安卓4.1系統。摩托羅拉發佈的三款手機並未帶來積極影響。

谷歌收購Motorola後,對摩托羅拉業務開始重組。在經過重組裁員、剝離資產後,谷歌開始專注於摩托羅拉的移動業務,期望利用摩托羅拉的專利,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研究一些新的機會及更舒適的體驗。目前摩托羅拉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盈利,但是由於收購而產生的無形資產攤銷的影響,摩托羅拉盈利道路顯得困難重重。新機型的推出致力於LTE網絡、續航時間及安卓系統的組合,其獲市場認可仍有待時日。至於將谷歌將其移動互聯網業務與摩托羅拉的終端應用整合,目前尚未提到日程。但就如谷歌管理層提到了,摩托羅拉的專利給了谷歌無盡的想像,而對於谷歌而言,重要的不是技術的研究,而是確定未來谷歌移動生態圈的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56

聊聊黃金和黃金股 舒顏

http://xueqiu.com/8528235036/23545861
一、

先說一段糗事。我在2010年下半年起看空黃金,即沖上1400左右的時候,並在外盤開戶操作(1500美元)。原因很簡單:2010年末大家對宏觀還比較樂觀,你看國慶後的A股指數。所以,我覺得黃金肯定要回到歐債危機前(09年末)的水平,比如1000美元。實際操作,由於槓桿很高(100倍),一度盈利不少(20倍),後來當然虧光了。

不知小賭怡情是啥意思,反正對我來說,好處也有,可以讓我敬畏市場。

從股票的角度來說,黃金股顯然是熊態。山東黃金2010年國慶後股價見頂後,一路回落。顯著呈現對利好麻木(比如期間黃金繼續沖頂,或大反彈),對利空敏感的特徵。和他的上漲週期(05年到10年)完全相反。這說明市場的確非常神奇,預期在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上漲通道中,市盈率很高,黃金價格也很普通;下跌通道中,市盈率越來越低,黃金價格卻高高在上。現在的山東黃金的股價復權後,已經回到2009年平台以及2007年頂部,剛好腰斬,但是黃金價格遠遠高於那時候。實際上,即便算上昨天一大跌,目前黃金仍然在高位盤整。

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在大多數場合下都存在。無論是白酒醫藥,還是煤炭有色,甚至大部分各行各業成長股。在早上旭日東昇時,一般是高預期高成長高估值。到了中午時分,大地炎熱,市值沖頂,然後迎來黃昏。在黑暗到來前,一般已經是很低的估值,而股價也通常腰斬。

這裡牽涉到一個問題:為什麼05年開始,人們對黃金價格的預期會越來越高?前期是因為經濟繁榮?風險偏好?通脹?後期是因為經濟危機?全球範圍的QE?後來再主權貨幣信用危機?

那麼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這些因素不再了麼?未來會有什麼新的因素?


二、

在股票上漲初期或進程中,知道黃金漲價的天花板在哪麼?或大多數事物景氣週期裡可以發展的高度在哪麼?

在股票下跌後期或行業穿越週期的過程中,知道黃金的價格底部在哪麼?或大多數事物可以面臨的冰點在哪麼?

——很難。這是大多數人上漲時拿不到後期的原因,也是下跌時抄底太早或太晚的原因。當然,現實中更多的是偽貨,中途就夭折了。所以,股票投資,難處永遠就在於「現實中主導的潛在趨勢」和「人們對此的理解」,這二者如何識別把握。對於黃金和黃金股,更是個難題。

週期股的投資,很適合按玉米粒和爆米花的說法來形容。黃金股肯定不是玉米粒,老早是爆米花,但是這爆米花究竟還有沒有餘波,甚至有沒有第二春,我仍然存疑。比如包鋼稀土,按實體市場情況和稀土價格的表現,應該股價在2011年上半年是最高潮,這絕對可以肯定,比黃金可以確定無疑的多,也簡單的多,但是他之後仍然有很大的能量。

所以,現在問題的關鍵:

首先,股票這種預期現在到了什麼程度。肯定不是早期,因為已經持續了二年半。

其次,黃金價格中期內到底會不會繼續回落,是超出、符合還是弱於股票預期?

最後,未來三五年,究竟經濟環境是明顯向好,還是不會?通脹又會如何?有沒有新的危機出現?如果萬事太平,當然黃金會沒戲,但是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要是這樣,黃金的餘波甚至第二春會怎樣還真不好說。

三、

從黃金股二年多的熊態看,目前現貨黃金的價格來個一大跌,是預期之內的。股票二年半的熊途,下跌通道里市值腰斬,期間黃金繼續沖高,後果然高位遇阻,震盪回落,昨晚來一個大跌。——股票的走勢顯然一直在等這樣的利空。

所以就股票而言,這究竟會是最後一跌,利空兌現;還是加速下跌,沒完沒了,這仍然是個問題。這取決於黃金的未來,和世界的未來。

最後順便談一下做空,我也是喜歡做空的人。做空有很多方式,有些是依據技術圖形,有些依據事件,有些依據邏輯。對我來說,思維上總體是結合的,但是核心還是依據邏輯。

說起來,投資依據邏輯的人,需要相當的功力。因此,這涉及另一個問題:投入產出比。投入巨大精力,凝聚半生理解,琢磨清楚一件事情後,到底可以帶來多少收益?

所以這涉及什麼時候做空,做空到什麼程度。是早期拐點做空,還是晚期順勢做空?是短線做空,還是長線做空?是通過股票做空,衍生工具做空,還是實物做空?目標利潤多少?止損規則如何?

就目前為止,就我本人而言,做空由於可以極大的幫助價值判斷,所以仍然只是個練習「關注事實,尊重常識」的好工具,而並非為賺錢。

四、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黃金和黃金股在過去二年半的表現,頗為符合「關注事實,尊重常識」的理念。但接下來會如何,我們需要考察新的「事實」。

ps:
檢查本文之後,感覺自己說的儘是廢話。直白的說一句話就是:黃金究竟很複雜,還是很簡單?或者世界究竟很簡單,還是很複雜?

甚至是:我究竟想簡單些,還是複雜些?對此,終究,我想利用「尊重常識」是想簡單些。

申明一下,本人這二年,和黃金實物、黃金股,以及其他黃金投資,均無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21

聊聊股市泡沫問題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l6e.html
A股主板市場萎靡不振,而創業板異常活躍,交易如火如荼,漲勢兇猛,這個冰火兩重天現象引發人們熱烈爭論。許多人認為,創業板過熱,泡沫嚴重。

   有幾個朋友也問我:當前創業板泡沫到底是否嚴重?

   現在,我們暫且把這個「泡沫是否嚴重」的問題擱置一下,先根據股市的一些基本屬性及邏輯,來闡明什麼是泡沫,以及與之直接相關的估值問題,這樣或許能把問題搞得明白一點。

   股市泡沫是指股票價格遠遠高於其(交易)價值的現象。根據這個定義,你要確定某隻股票有沒有泡沫,前提是必須確定該股票的價值是多少。那麼這個價值有誰能夠根據科學依據而準確地推算出來呢?我孤陋寡聞,至今尚未聽說過。

   其實,股票只有通過充分博弈才可發現它的價值,用俗話說就是,是馬是驢牽出來溜溜。而在一個沒有充分可運用對沖手段的市場,你是無法在短期內評估其價值的。在整個A股市場上,由於交易制度很不完善,創業板更是個缺乏對沖機制的分支市場,你想要投資者只憑短期的漲或跌,而準確地判斷出股票的價值,顯然是不現實的。事實上,鑑於A股各方面的現狀,股票價值只能經過相當長的交易過程,形成價格沉澱,才有可能被毛估估地判斷出。因此,你既然連股票價值都不能及時確定,又怎能斷定其有泡沫呢?

   有人或許會拿所謂的數據來說事,什麼市盈率高企啦,什麼以往歷史最高點是多少啦,主板市場不漲而你亂漲啦,等等。對於這些個說法,也是一概沒有什麼科學根據的。本人在最近寫的兩篇小文(《閒侃「創業板現象」》、《創業板不像話不講理嗎?》)中,也對其進行過一些分析批判。

   對於市盈率,由於各個市場或板塊的交易制度不一樣,市盈率就會不一樣,世界上不存在一個標準市場可供其他任何市場來作對比的,否則股市就變成了確定性的市場了,這顯然不符合股市幾百年以來的實際情況。有誰規定,A股市盈率必須與美國或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股市看齊?創業板必須與A股主板看齊?

   對於歷史最高點,由於股市是個典型的複雜適應性系統,歷史從不昭示未來,股市1000天的歷史不會告訴你1001天會發生什麼。舉個廣大投資者記憶猶新的例子吧,大盤從2005年的998(救救吧)底點上漲,漲到了前期的歷史最高點2245點,這時,所有的歷史數據全都突然失效!於是乎,差不多所有的人也都失去了方向,心裡變得沒底了!隨著股市繼續猛漲,跑啊、清盤啊的人不在少數;而有些不甘心的人,抖抖豁豁地衝進去一陣,又逃出來一陣,在千載難逢的超級大牛市裡,進進出出地做得支離破碎,至今回想這段經歷,仍然擂胸頓足,後悔不已呢!而當時股市瘋牛根本不管你在想什麼做什麼,一口氣衝到了6124點,上漲了6倍!如今盤點一下,當時有多少人總市值(或總資產)相應漲了6倍的?有嗎?有的,但像中大彩,極少!而這些極個別陪足上漲的人,不是股神,就是傻瓜!現在,創業板還未衝破歷史高點,你早就一路「泡沫、泡沫」地叫嚷幹嘛?

   誰規定主板市場沒漲,創業板就不能漲?又有誰規定股市必須普漲普跌的?這算哪門子道理?而我要說啊,不漲才沒道理呢,漲才合理啊!而股市一般都是從阻力最小的環節突破上漲的呀!哈哈!

   本人上述之言,主要是講解股市的一些基本屬性及邏輯,意在尊重市場和敬畏市場;同時也是為股市上漲叫好。

   至於「主板市場是否超跌,創業板是否泡沫嚴重」,我不得而知,因我實在沒有能耐證明,主板市場是被低估了,而創業板是被高估了。泡沫只有等到刺破了方可知曉。

   而你現在能確「創業板泡沫嚴重」?呵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231

聊聊對生意的理解 舒顏

http://xueqiu.com/8528235036/25067715
由於中報發佈的原因,最近雪球有較多關於貴州茅台的文章,我閱讀了其中一部分。我注意到,很多茅台投資者有一個理念,比如@唐朝 文章提到「投資的關鍵是看好企業的生意模式」。我認為這是個非常棒的理念。作為一個非著名茅黑,想結合茅台案例,在這裡談談自己對生意的理解。

一、天下的生意

在我諸多黑茅台的文章後面的評論裡,茅粉們經常會舉一個例子,意思大概是「寶馬降價,豐田遭殃」。我以為從生意的角度看,這個觀點肯定是大謬。因為,保時捷、寶馬和豐田這三家公司的生意,雖然有巨大的差別,卻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他們都是「正常」的生意。近年保時捷的銷量大概是14萬輛,寶馬是百萬輛出頭,而豐田則是千萬輛級。不同的生意模式,定位不同,戰略不同,售價不同,成本不同,費用結構也不同,但最後的經營成果或效率,對於優秀者而言,其實橫比是接近的。並不是說保時捷的售價比豐田貴10倍,保時捷就會有著「不正常」的利潤率,資本市場就會給予「不正常」的市銷率。保時捷或寶馬若是大幅降價,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他們可能會倒閉,或者股價在資本市場崩潰,而和豐田沒有任何關係。

不僅如此,也很難說上述那個生意的前途更好。當然雪球的人會說,現在保時捷、寶馬和豐田已經沒有什麼好比前途的了,應該是他們和特斯拉比,都out了。好吧,那我說說消費品。LVMH賣著奢侈品,而優衣庫都是廉價貨,哪個更是好生意呢?我是看不出來。

醫藥行業也一樣。比如原研藥,可能是超高毛利率的典型代表,但是這並不代表專搞創新藥的生意是好生意,而只搞仿製藥的製造生意是壞生意。搞一個新藥,很可能要花十年時間,累計投入50億美元,一家醫藥國際巨頭的研發支出,可能一年高達百億美元。因此,作仿製藥的企業,雖然毛利率很低,但並不一定是壞生意。就股票看,以市銷率來說,輝瑞健贊或強生諾華,也就二三倍的市銷率。

很多中巴,特別喜歡輕資產運營公司,而鄙視重資產公司。其實從生意的角度,仍然沒有什麼道理。英特爾、三星和台積電一年的資本開支(不含研發)大概分別是120億、180、90億美元,這僅僅是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他們是壞生意麼?微軟是輕資產的的代表,比英特爾高貴?我看不出來。微軟的市盈率(TTM)是13倍,還靠今年上漲40%。從生意的角度,微軟2012年的研發支出是98億美元,額度和台積電相當。這筆投資,那個更容易打水漂,很難說啊!(耐克也一樣啊,投入巨大,市盈率或市銷率也不高。)

在一個國家裡也如此,各行業之間也是「正常」的。曾經一度A股有個概念,即海外買礦,在某一段時間很熱,類似現在的遊戲概念。實際上,「開採海外的資源」並不是一個多麼好的生意。澳洲是富礦國家,為什麼該國資本沒有蜂擁而至去採礦呢?原因很簡單,在澳洲,養羊或牧牛,賣漢堡包或經營咖啡館,這些生意並不比採礦差。因為澳洲對礦區的環保要求之高,是國內無法想像的,而澳洲更沒有國內常見的「黑窯奴」「塵肺病」等等人權或福利方面的缺失,而礦工的工資高得簡直離譜。考慮這些成本,採礦業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行業而已,只是在景氣週期相對好一點罷了。

從歷史去看,也很難說,卡耐基時代的鋼鐵生意,和喬布斯時代的智能手機生意,那個更好。1901年卡內基鋼鐵公司生產的鋼鐵已經佔全美鋼鐵銷售總量的25%。在事業高峰期時,卡內基是世界第二富豪。今天他更被視人類近代歷史上第二富,僅次於與他同時代的洛克菲勒。即便是今天,發達國家仍然是有鋼鐵業的,比如瑞典的特鋼,就活的很滋潤。無非是因為時代的原因,這買賣做不大了。

依我看,正常的話,這世界上並沒有天然的好生意,僅有經營得好的生意,以及做得大的買賣。如果非要說好壞,那往大了說,是否順逆時代這一點非常重要;往小了說,是否契合經濟週期,供需週期比較重要;落到優秀的企業自身,研究它生意時,則區分潛伏階段、爆發階段、沒落階段等等的不同時期,相當重要。

二、中國的生意

以上論述,放在中國,有點例外,因為中國很「不正常」。

在中國最好的生意是什麼?掌權!其他啥也比不上。可以稍微展開一下聊聊。

如果你是一個商人,無論是搞工程,做設備買賣,還是系統集成,只要是做官家生意,基本上不出如下套路。首先得打關係,拿錢鋪路;然後接業務,利潤還需靠假冒偽劣或偷工減料;打點各方,從稅務質檢到審計,當然最主要是甲方掌權者。按這套路走下來,生意還沒做好,毛利潤的一半已經已經沒有了,自己需要焦頭爛額對付各種問題,支付全部營運費用外,最後還要墊上質保金。勞神費力不說,關鍵是最後拿的往往是小頭。而有權人,神清氣爽、高高在上的、輕輕鬆鬆的拿了大頭。

那在中國最好的行業是什麼?壟斷!其他啥也比不上。這就不展開聊了。說多了,變成說「三觀」了。那在中國,為什麼有著天然的好生意,而和經營基本無關呢?當然是因為體制如此。而這體制,對生意的影響,到底體現在哪裡呢?按上一節的邏輯,細化來說,就是影響了售價、成本和費用結構。銀行、石油或其他,皆如此。

比如茅台中報,@唐朝 的小結是,該生意毛利率95%,淨利率超50%。這還是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加總,在比去年大增的情況下發生的。去年同期費用不到10%,今年逼近15%。他說:「四五億的費用增加,足以顯示昔日的皇帝女兒,今日也要捲起褲腿下地干活了。」

我以為,這個比喻不是很合適。皇帝的女兒,在憲政國家,也是普通人,她並不須要下地干活,但總是須要獨立,須要以能力證明自己可以好好生活、工作或交際,她是「正常」的人。而茅台,如今的售價、成本和費用結構仍然是「不正常」的。

這不正常,體現在二個方面。

一是行業生態不正常。幾乎所有的「正常」消費品,其下游渠道,都是有正常盈利空間的。而現在茅台的下游是沒有的,茅台的渠道,目前加起來也只有10%左右的毛利率。不要和我說,茅台就是有權「不正常」的長期維繫強勢。渠道無非在等待,形勢決定一切,渠道資本自會隨著做出選擇,資本永遠是逐利的。正常的體系,才能長久。

二是成本費用結構不正常。這有二層意義。首先為什麼成本僅有5%比例的商品,會賣出奢侈品的價格來呢?無論是瑞士手錶還是愛馬仕包,都不是這樣的成本結構。其次是費用結構不合理,費用依然不到15%。輕資產類型的牛逼公司,都需要花大量的費用,以建立和維繫品牌價值以及市場競爭力。這二個數據目前都仍然極其「不正常」。

茅台的問題其實是:茅粉們堅決認為,可以以寶馬的價格,賣出豐田的銷量,並以仿製藥企業的成本費用,獲得創新藥企業的毛利率。——那麼未來的可能性是什麼呢?

一是茅台的終端價格可能走高,這樣分給渠道的比例也會提高,真實出廠價不變,同時銷量總數減少,以及費用繼續小幅度提高。由於分攤基數變小,成本以及費用率仍然會趨高,從而變得正常;由於毛利率明顯提高,這樣渠道也可以穩定。(類似保時捷的生意,老窖1573似乎是這個意思。)

二是茅台的終端價格可能走平,但是反給渠道的比例會提高,真實出廠價下降,同時銷量總數保持,甚至還可能提高,但費用則將繼續大幅度提高。由於分攤基數不變或略變大,成本以及費用率也會趨高到正常;由於毛利率明顯提高,銷量也不錯,這樣渠道也可以穩定。(類似寶馬的生意,五糧液或洋河不知那些會走這條路)

不談三觀,不談政治,但是,「好」生意,首先須是一個「正常」的生意。在2003年,茅台的生意就正常的多。

三、茅台動銷堅挺的可能性原因

我在一二個月前《茅台的命門》http://xueqiu.com/8528235036/24427471裡提到,茅台今年上半年股價異常堅挺,和上半年動銷還不錯有關係,讓茅台投資者仍懷希望。事實上看中報,銷量確實沒有萎縮,而這個業績的實現,在高端酒整體寒冬的大環境下,則是搶了其他品牌的份額所致。我給出的答案是:茅台的降價,契合了社會送禮活動的下沉,所以動銷還不錯。比如以前在政商領域才送喝茅台,如今則在入學看病找工作都開始送喝茅台,對應了近幾年社會問題的激化。

那為什麼送喝活動的主流會用茅台呢?茅粉們當然是認為其超凡的內在品質決定的。新聞聯播是中國最具廣告價值的節目,也有著超凡的內在品質?當然,這種爭論沒有意義,關鍵是:從投資的角度,再「好」的生意,從「不正常」向「正常」的漫長回歸中,股價是傷不起的。


註:本文似乎可以作為《聊聊對市值的理解》的姐妹篇。
http://xueqiu.com/8528235036/223199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