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金融混業與投資影響的思考 艾露恩之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04d50100uich.html

 中國法規上是分業經營的,但現在卻有越來越明顯的混業趨勢。大銀行紛紛收購保險公司,平安集全了金融牌照,人壽也一直在收集銀行、證券業的優質股 權。金融行業間的分界越來越模糊,那將來競爭格是怎麼樣的呢?銀行、保險、證券業,這三個行業將來誰將佔據主導地位?佔據主導地位的關鍵是什麼?哪個行業 在未來最有投資價值?這是我努力思考的問題。

  銀行的靠規模擴張、利差獲利的模式提升空間已不大了,銀行轉型的方向主要是中間業務加財富管理。保險行業現在的產品90%是分紅類保險,即承擔利率風 險的理財方式,當然風險不超過保監會設定的2.5%。證券業的主要任務是拉新開戶客戶,提供通道型業務,財讓客戶自已理,證券公司自已炒股水平似乎也不怎 麼樣,安於收取佣金,再賣一些理財產品。最好搶一些銀行的客戶,申購基金和理財產品都可以給一些費率上的折扣,但苦於接觸不到客戶。

  從三個行業中均可以看到一個顯著特徵,金融就是幫助客戶管理錢,在當前的中國社會階段中,大多數人不僅僅是守住錢就行了,而且追求財富的保值、增值。三個行業哪一個能更好的服務於客戶、吸引客戶、幫助客戶完成這個任務,誰就能發展壯大,總資產繼續膨脹。

  先說銀行,理財有先天的優勢,他知道誰是有錢人,他能接觸到他,從各家銀行的私人銀行服務來看,把大多數的有錢人都圈進去了,提供各方面的綜合服務、 從PE到紅酒各種類型的投資方式,賺取的主要是手續費,方式可以概括為圈客戶。中國的私人銀行剛剛興起,由於中國本身銀行和政策的限制,還不能提供涵蓋全 球的資產配置和各種複雜結構產品,服務手段和方式還不豐富。不過銀行正在迅速豐富和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象收購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等等不正好派上用場嗎。短 板缺少的是高水平的證券投資能力,宏觀經濟研判能力,資產配置組合能力。這些正是高盛等頂尖投行的核心能力,中國銀行的資產總額很大,但和項尖投行相比大 而不強。總的來說,好處是銀行處在經濟交換的核心位置,客戶盡在掌握中,網點就像金融超市,場子開好了,將來賣啥都可以,只是多個產品而已。壞處是主業的 信用風險不好管控,利差市場化後有下降趨勢。

  再說保險。保險對人壽做過分析,我採用的是巴菲特的浮存金成本方法來看負債成本,我明確的知道壽險和財險的不同,但本質上是可以轉化過來的。以 2010年計,按我的測算,相比招行2.9%的負債成本,人壽是2.2%,收益率招行3.93%,人壽5.11%。看到了吧,成本壽險遠低於最好的銀行, 收益率遠高於銀行。所以人壽為什麼要去做金融混業呢,主業比銀行賺錢多了,風險還好管控。只要保費能源源不斷的增長,保險就沒必要去做別的行業。問題就出 在這,在保監會無微不至的呵護下,在保險一堆假設在資產中劃出股東權益和負債的會計方式下,保險公司的賺錢能力極強又不引人注目。缺點就是他的客戶都是不 賺錢的,只能以保障和規划來說服客戶,但這樣銷售就成問題,造成保險的名聲不太好。而銷售最好的平台就是銀行,就像金融產品的大賣場一樣。所以保監會對保 險公司的要求是對銀行要一參一控,所以保險公司最熱衷於購買銀行的股份。但是控股銀行還是和廣泛的和銀行開展合作孰優孰劣?能廣泛合作最好,但銀行都培育 自已的嫡系,將來尤未可知。多說一句,平安控股深發展我不看好。

  證券和基金無疑是朝陽行業,從老百姓來說理財最好是把握住低點,買一組優質公司,然後長期持有是最理性的,但不現實。大陸也缺乏惠理基金這樣正宗的價 值投資者。這個行業中中信、招商證券是最有前途的,但他們的資產規模和行業滲透率不具備上面兩個行業的體量。這幾年在同質化的競爭下,特別是在中國牛短熊 長的先天環境下收益微薄,無差異化的競爭沒有誰會是贏家。 

    我想未來銀行日子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很好過,在金融行業中仍會佔據最重要的地位,但系統性的風險難測。保險是最賺錢的,關鍵是如何處理好銀保這條生命線, 還有就是國家會不會出台有利於行業發展的政策,畢竟空間還在,有沒有控股優質銀行的機會。證券週期性強,將來就是有牛市,也不要幻想07的高估值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88

工信部:將成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領導小組

工業和信息化部25日在山東威海召開全國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工作座談會,會上傳出消息稱,將推動成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領導小組。

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在座談會上表示,要圍繞信息物理系統(CPS)、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以世界眼光進行頂層設計,超前部署基礎技術、通用技術,非對稱技術、“殺手鐧”技術,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努力實現從跟跑並跑到並跑領跑轉變。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懷進鵬強調,要探索科研成果、知識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機制,在人才入股、技術入股以及稅收方面制定專門政策。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孕育興起,全球信息化和信息技術發展呈現出很多新情況新特點:“軟件定義”引領信息技術產業變革,信息技術加速與制造領域融合開啟產業競爭新圖景,工業信息安全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

這一背景之下,《國務院關於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和《關於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

第一財經記者從上述座談會上了解到,為了全面落實《指導意見》,工信部下一步將開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要推動成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領導小組,制定發布《指導意見》部門及部內分工方案,統籌推進各項任務落實。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介紹,將聯合中組部、國家行政學院,組織舉辦省部級領導幹部《指導意見》宣貫專題培訓班;著重圍繞構建大型制造企業“雙創”平臺、中小企業“雙創”服務平臺,從新業務增值稅優惠、所得稅優惠、中央企業創新投資基金、信用貸款等方面制定實施細則,抓好政策落實,切實解決好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除此之外,工信部還把“提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創新發展能力和加強工業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設”作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謝少鋒稱,要充分認識“軟件定義”引領信息技術產業變革的深刻內涵,突出三大類核心技術,加快構建技術創新體系,積極探索以“揭榜掛帥”、產業聯盟等方式推進強強聯合、協同攻關;加快布局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興領域發展,強化技術創新和深入應用;推進面向制造業的ITSS研制和應用,遴選優秀解決方案,開展應用試點示範,加快發展面向制造業的信息技術服務;創新工作思路,加大資源投入,深入推進中國軟件名城、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軟件和信息服務)建設,構建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在工業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設領域,要加強工業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實施好《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完善DCS仿真測試平臺、工業現場總線網絡安全檢測與仿真平臺,逐步形成工業信息安全態勢感知、安全防護、應急保障、風險預警、產業推進等全面保障能力;支持面向雲計算、大數據環境下的信息安全技術產品研發和應用,加強電子認證服務許可及監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85

工信部部署2017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工作

據工信部2月27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推動基於互聯網的制造業技術、模式、業態等創新和應用示範,工信部決定組織開展2017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工作。

根據《2017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實施方案》,試點示範內容包括工業雲、工業大數據、工業電子商務、信息物理系統、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等方向,遴選一批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項目,探索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增強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主要目標為:培育一批工業雲、工業大數據等試點示範服務平臺,工業雲企業用戶年均增長20%;培育一批具有行業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企業采購銷售平臺和第三方工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平臺交易額年均增長35%;信息物理系統技術支撐和測試驗證能力顯著提升,培育一批可推廣、可複制的行業應用模式;培育一批行業系統解決方案試點示範企業,形成一批成熟的行業系統解決方案。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試點示範申報書進行評審,遴選認定符合要求的項目開展試點示範。試點示範期為2年。

附全文:

2017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中國制造2025》和《國務院關於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落實《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切實做好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圍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關鍵環節,以探索融合發展路徑為主線,聚焦互聯網平臺建設,提升產業支撐能力,推動跨界融合創新,在產業應用基礎好、前景廣闊、示範帶動作用強的領域組織開展試點示範,著力培育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增強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以探索融合路徑為主線。圍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結合點,著力探索信息技術應用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管理模式、組織體系創新的實現方法和路徑,以及支撐融合發展的運行機制,形成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圖。

以支持基於互聯網平臺的融合新基礎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聚集、整合、優化各類要素資源的優勢,以工業雲、工業大數據、工業電子商務等平臺建設為重點,探索專業化、網絡化、社會化的平臺服務新模式,構建融合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

以提升解決方案能力為支撐。圍繞增強融合發展的技術產業支撐能力,支持解決方案企業加快突破關鍵集成技術和產業化發展瓶頸,強化自身綜合性設計、集成、服務能力,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效率和層次。

以推動產用互動為抓手。面向融合發展的多層次、多樣化應用需求,鼓勵制造企業與信息通信技術服務企業加強跨界融合創新,探索多領域、多行業、多環節的協同合作機制,形成聯合技術攻關和產業化合作新模式。

二、主要目標

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培育一批工業雲、工業大數據等試點示範服務平臺,工業雲企業用戶年均增長20%;培育一批具有行業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企業采購銷售平臺和第三方工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平臺交易額年均增長35%;信息物理系統技術支撐和測試驗證能力顯著提升,培育一批可推廣、可複制的行業應用模式;培育一批行業系統解決方案試點示範企業,形成一批成熟的行業系統解決方案。

三、試點示範內容

(一)工業雲平臺試點示範

圍繞加快制造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各類工業雲平臺建設,探索企業基於工業雲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新機制。

1.企業級雲應用平臺。推動行業骨幹企業建立工業雲平臺,探索工業雲建設機制、業務遷移模式、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基於雲計算的協同研發設計平臺、網絡化生產體系和一體化經營管理新模式,提升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和精細管理水平。

2.工業雲公共服務平臺。支持面向離散制造行業的第三方工業雲服務平臺建設,探索工業雲平臺運營、管理和服務模式,實現工具庫、零件庫、模型庫等設計資源的共享,推動制造能力和生產資源的在線發布與交易,構建社會化協作的產業生態體系。

(二)工業大數據服務平臺試點示範

支持制造企業探索工業大數據平臺建設、應用和服務模式,培育數據驅動型企業。

3.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建設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平臺,探索基於大數據的產品質量管理、預測性維護等應用模式,提升產業鏈價值。

4.精細化能源管理。支持高耗能行業開展基於大數據的能源管理,探索節能診斷及預測、能源需求智能化響應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加強能源需求側管理,實現能源動態分析及精確調度。

(三)工業電子商務平臺試點示範

支持制造業骨幹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企業建設工業電子商務平臺,深化重點行業電子商務應用,創新應用和商業服務模式。

5.大企業集采集銷平臺。推動行業骨幹企業構建在線采購、銷售和服務平臺,探索建立高效、陽光、低成本的采購新模式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新模式,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創新營銷服務模式。

6.工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鼓勵發展面向重點行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探索建立集網上交易、加工配送、大數據分析等於一體的工業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提供一體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的電子商務服務。

(四)信息物理系統(CPS)試點示範

支持制造企業聯合系統集成企業、研究院所建立信息物理系統測試驗證平臺,開展行業應用試點示範。

7.信息物理系統測試驗證平臺。在航空、石化化工等行業構建面向設計、仿真、工藝、試驗、質量、生產、能耗等環節的信息物理系統測試驗證平臺,開展物理單元建模、數據互操作、標準協議兼容、異構系統集成、工業信息安全等方面測試驗證,推動跨界技術融合創新與集成應用。

8.信息物理系統行業應用。在鋼鐵、電子、裝備制造等行業開展信息物理系統示範應用,探索產品及生產過程虛擬仿真、研發制造一體化、企業資源管理與制造執行系統集成、新型工業操作系統及工業APP等應用模式,打造信息物理系統行業應用生態體系。

(五)行業系統解決方案試點示範

圍繞提升智能制造系統集成企業架構設計、綜合集成和解決方案能力,開展設計工具、基礎資源庫、關鍵集成技術等研發和應用示範。

9.精益研發解決方案。支持面向裝備制造行業的知識庫、模型庫、工具集等基礎資源庫建設,提高面向產品和工藝的虛擬設計、仿真驗證、過程質量管理能力,探索建立集系統工程、知識工程、綜合設計於一體的精益研發服務。

10.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支持行業系統解決方案企業與制造企業協同創新,探索工業軟件、嵌入式系統、行業模型庫、專業工具集、大數據平臺等集成技術應用及推廣機制,提升集全面感知、設備互聯、協同優化、預測預警、精準執行於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供給能力。

四、申報條件和程序

(一)項目申報主體包括制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科研院所。申報主體應具有較好的經濟實力、技術研發和融合創新能力。其中,制造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較高,具有較好的互聯網應用、系統集成應用條件;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和科研院所具有規模化應用的產品方案和為制造企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經驗。

(二)試點示範項目由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集團推薦。2017年的試點示範內容包括5類10項,每個申報主體只能申報一個項目,每個申報項目所涉及的試點示範內容不超過2類。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的試點示範項目數量一般不超過5項。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城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的試點示範項目數量一般不超過4項。中央企業集團推薦的試點示範項目數量一般不超過3項。優先推薦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的主體所申報的試點示範項目。

(三)工業和信息化部對試點示範申報書進行評審,遴選認定符合要求的項目開展試點示範。試點示範期為2年。

五、工作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調動工信系統各方面資源的積極性,建立完善推進試點示範的工作機制和工作體系,加強對試點示範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組織領導。加強部省合作,協同推進試點示範,指導企業做好試點示範項目申報、實施和示範推廣工作。

(二)加強工作實施

中央和地方工信主管部門加強資源整合,鼓勵各類財政資金、產業投資基金支持試點示範項目,加強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對接,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建立信息反饋機制,組織開展試點示範年度評估、經驗總結、成果驗收工作,加強試點示範工作的階段性評估檢查和優化調整。

(三)組織示範推廣

加強對試點示範項目成功經驗、最佳實踐的總結提煉,組織開展系列培訓會、經驗交流會和現場會,加大新模式、新業務等方面的經驗交流和宣傳推廣。通過編寫案例集、媒體宣傳等加強對試點示範工作的跟蹤報道,擴大社會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68

一財點睛丨加速制造業與互聯網結合 龍頭前景可觀

工信部2月27日公告,為推動基於互聯網制造業技術、模式、業態等創新和應用示範,決定組織開展2017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工作。

“互聯網+”是對“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撐,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將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起到推動作用。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改變傳統制造業,將會顯著提高傳統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水平。

此次工作目標包括培育一批工業雲、工業大數據等試點示範服務平臺,工業雲企業用戶年均增長20%;培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大企業采購銷售平臺和第三方工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平臺交易額年均增長35%;信息物理系統技術支撐和測試驗證能力顯著提升,培育一批可推廣、可複制的行業應用模式。

“互聯網+制造業”融合發展是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國家也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互聯網與制造業的結合無疑將有助於突破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將智能制造技術應用於高端數控機床等領域,將促進汽車、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領域的水平提升,而這些行業均有完備的產業鏈和巨大的市場需求。

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加速,行業龍頭將持續受益。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東土科技(300353.SZ)、亞威股份(002559.SZ)、東方國信(300166.SZ)與光環新網(300383.SZ)等值得關註。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