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會不會有Linkedin?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784685.html

周,Linkedin已經為自己的IPO做了定價,區間在32~35美元,預期募集資金2.71億美元,估值 在30億~33億美元。這個所謂主打高端人群,74%會員受過高等教育,被譽為「職場SNS」的網絡公司,擁有1億用戶,2010年營收2.43億美元, 利潤1500多萬美元。據公司聲稱,在Linkedin上,有200萬個公司頁面,73%的財富100強公司用過它的招聘解決方案,世界500強則全數成 為它的會員。至於搜索各種人士:一年20億次的搜索規模。

Linkedin是2002年創辦的,根據C2C(copy to China)的中國網絡傳統,2004年國內就有一個名為若鄰的網站,並得到維眾的投資(該公司成功投資了分眾)。但這個網站的發展一度相當遲滯,甚至還 出現過創始人出局的狀況。今天更有了一些模仿者,比如剛剛上市的人人,就搞了一個經緯網,目標也是職場人群。

但就筆者個人而言,相當看淡職場SNS在中國的發展。因為職場SNS的重要作用:找工作以及找人才,在中國文化土壤上,很難長出參天大樹來。

早期找工作,在網絡上更多的是招聘類網站,比如前程、智聯之類。這類網站的特點有二:其一相對低端化,主要供具體執行層面的崗位應聘以及應屆畢業生 海投使用。其二則呈現出廣告化態勢,很多企業並無真實招人需求,弄個logo上去當廣告做了。這類網站後面還有跟隨者,最近的就是百度人才。但我把百度人 才更傾向於視為百度需要詳細用戶數據,做社交網絡基礎使用。

對於很多中高端人才而言,招聘類網站的不給力,職場SNS就應運而生。但西方能亮的東西,未必在東方能亮。Linkedin的理論基石在於:弱關係理論。

美國學者格蘭諾維特在他一本名為《找工作》的書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弱關係在尋找職業機會中非常有用(他稱之為弱紐帶)。因為弱關係更能夠在不同 的團體間傳遞非重複性的信息,使得社交網絡中的成員能夠獲得更豐富的信息資源。比如說一個搞公關的想跳槽去做程序員(假定此人會這門技術),而由於長年搞 公關,走動得勤快的朋友多是同行,便很難為此人提供程序員工作的機會。

弱關係理論,最近大有取代「六度理論」的勢頭,數字巨頭的掌門人動輒會提到這個名詞。不過,事實上這個理論是很古老的社交網絡理論(1973年),也是很典型的西方理論。在1999年,華裔學者邊燕傑就認為,在中國內地求職,強關係更有用。

中國人的「關係」這個詞的研究,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脫離學者費孝通當年樹立的一個概念:差序格局。費氏用這樣一個比喻來形象地說明:中國人的社交格局 就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我們對身邊的人會盡力去處理社交事務,隨著關係的逐漸傳遞(也就是像水紋一樣),會越推越薄,越 遠越不當回事。指望很弱的關係來幫助你完成人生那麼重大的事:求職,顯然有點奢望了。

互聯網世界中的職場SNS,就是一種弱關係。在西方,弱關係能生效推動了越來越多的人以及公司使用類似Linkedin的服務。但由於中國依然是個 強關係發生效用的社會,中國的職場SNS所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就減弱很多。而這種功利性質很強的SNS,一旦最大目的達不成,就會變得無人問津。若鄰網發展 數年,現在幾乎快成了一個散發各種營銷活動信息的網站了。

對於長期以來的C2C傳統,筆者以為,門戶時代、搜索時代都沒有問題,因為無論是門戶還是搜索,都是處理客觀的信息,與該國的文化關係並不大。而到 了社交網絡時代,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文化差異就變得至關重要。到底,社交網絡是處理人的關係的網絡。某種意義上講,與美國正好相反,中國為什麼微博強於 SNS,文化上也算一個原因吧。

(作者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新媒體、互聯網觀察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53

Linkedin來了?中國職業社交網站快跑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8/1MMDcyXzQwMjc1MQ.html

在Facebook帶動的全球社交網絡大潮下,垂直化社交網絡正方興未艾。

2月13日,有消息稱,美國專業社交網站Linkedin創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正在中國秘密約見百度、新浪、人人和360公司,欲探討入華合作事宜。

對於霍夫曼訪華事宜,中國四家網站均表示「不知情」。但是,Linkedin在歐美市場的成功,使其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Linkedin是美國一家專注職場社交網站,早在2002年硅谷還未完全走出科技泡沫就已創立,時間比Facebook早了兩年。

2011年5月,Linkedin在紐交所上市,創造了當時繼谷歌之後最大的互聯網IPO。目前,Linkedin在全球200多個國家擁有1億多用戶,世界500強企業均為其用戶。

在 中國市場,由於未受到如Facebook般的嚴格管制,Linkedin逐漸在部分高端白領用戶間興起。2月17日,專業從事高端獵頭的凱盛大通國際管理 顧問有限公司高級顧問繆海緣告訴記者:「身邊幾乎所有的朋友都已經註冊Linkedin,而且它已經成為HR(人事部門)每天必登錄的網站。」

不過,由於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習慣與國外存在較大差異,Linkedin對於入華依然保持著相當謹慎態度。截至目前,Linkedin尚未推出中文版本。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瞭解到,Linkedin在去年已經開始進軍亞太地區,發展至今,在中國的會員不超過200萬,佔其總規模用戶數非常小的一部分。

但是,中國市場又是Linkedin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地。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白領社交需求的激增,天際網CEO林廷翰預測,中國整個職業社交網站市場,將會從去年的2000萬用戶,有望發展到明年的1億用戶。

兼具成功「創業者」和「投資人」兩種角色的霍夫曼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巨大的蛋糕。不過,在中國本土有著一股不可忽視的職業社交力量,天際網、優士網、若鄰網和經緯網等正在中國悄然發展,等待時機爆發。

未來,中國本土職業社交網站將可能和Linkedin有一場激烈的爭奪戰。不過,更重要的是,這股新的風潮或將改變人們未來尋求職場機會的方式和途徑。

競爭日趨激烈

Linkedin在中國未能像Facebook那樣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與其模式有關。Linkedin專注於商務領域,追求的是「弱關係化」,人們通常稱它為「BSNS」。用戶未必每天登錄Linkedin,但若有職場社交需求時,必然會想起它。

Linkedin的創始人霍夫曼是學符號工程學和哲學出身,他對於互聯網發展規模的理解充分借鑑「阿基米德定律」,即:只要有一個支點和足夠大的槓桿,就能翹起地球。而Linkedin的支點正是人們越來越關注的「人脈」。

在中國職場,人們更加懂得人脈的重要性。通常而言,人們認為成功常常取決於兩個要素——能力和人脈。前者,需要自身的不斷學習和提高;後者,既有機緣也更需要有意識的尋找和發現。

隨 著Linkedin在全球的成功,中國本土化Linkedin網站不斷興起,優士網便是其中一家。2月16日,優士網CEO盧漢森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 「2007年,我在日本東京去成田機場的路上,遇見Linkedin的創始人霍夫曼。在90分鐘的時間裡,霍夫曼和我闡述創辦職業社交網站的思路和方 向。」

「他告訴我,傳統交友社交未來將受到一定的制約。如果產品做得越好,人們越容易轉向線下交流。」盧漢森說道。事實上,在創辦Linkedin之前,霍夫曼曾在1997年創辦了SocailNet,這家公司以失敗告終。

這番談話讓盧漢森深受啟發。至此,有著6年私募股權和3年創辦跨國社交平台世友網絡經驗的盧漢森義無反顧地決定再次創業。2009年,盧漢森創辦一家全新的職業社交網站——優士網。

不過,事實上,中國最早的職業社交網站在2004年左右就已經出現。但是,當時由於不少SNS網站自身策略失誤,以及採用多線試水導致定位不清、受眾模糊等問題,如今留存下來的並不多見。目前,中國職業社交網站領域主要有優士網、天際網、若鄰網、大街網和經緯網等網站。

天際網CEO林廷翰告訴記者,「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不過,優士、若鄰、大街等網站都正在尋找不同的用戶群定位,做出自身特色是關鍵。」

對於Linkedin入華可能產生的衝擊,與霍夫曼有過直接交流的盧漢森認為:「中美之間存在文化差異,同時,Linkedin未來可能面臨著政策壓力,中國將更需要真正本土化的產品。」

顛覆傳統招聘網站

隨著職業社交網站的興起,它對以智聯招聘和前程無憂為代表的傳統招聘網站產生了巨大衝擊。而傳統招聘網站自身所流露出的疲態也從側面加劇了此進程。

邢 山虎是前麒麟遊戲總裁,如今正在創辦一家新的遊戲公司——樂動卓越。在廣招人才過程中,邢山虎告訴記者,來自智聯招聘和前程無憂的適合人才比例越來越小, 因為匹配難度大,反而來自口碑傳播以及朋友介紹的比例逐漸增大。在感嘆圈子真小同時,邢山虎也趁機利用自己在擁有50多萬粉絲的新浪微博上多次發佈招聘信 息。

從事獵頭多年的繆海緣告訴記者:「Linkedin的模式實際上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招聘途徑。我在Linkedin網站上擁有1500 個聯繫人,通過這些聯繫人就可以找到10萬個新的人才,基本已經滿足所有的需求。」而且他認為,這種以朋友認識朋友的方式,讓信心的真實性,以及需求的匹 配程度更高。

繆海緣估計,目前年薪高於30萬元的高端用戶都更傾向於使用Linkedin這種職業社交網站,傳統的招聘網站模式則主要適合在二、三線城市拓展。

但林廷翰認為,「目前,社交招聘還不成熟,無法替代傳統招聘模式。但是,傳統招聘模式已經遭受越來越大的衝擊。」

國內傳統門戶招聘網站受制於傳統的信息公佈、檢索,很容易在數以萬計的簡歷海洋中,讓人才埋沒。目前,國內中高端人才大多是被動求職,極少數人主動瀏覽職位信息或投遞簡歷,這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然而在高端人才聚集的職業社交網站,很多中高端人才註冊信息並不只是為了找工作,而是向其他用人單位或獵頭展示自己,這更能讓這些隱形的求職者浮出水面。

此外,在傳統招聘網站上,很難單純通過簡歷判斷應聘者是否符合職業要求,但是結合社交網絡,就可以通過其人脈關係圈詳細瞭解應聘者的情況,包括簡歷的真實性。

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有著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即「每一個人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即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可以認識地球上任何一個陌生人。這種社交的方式一旦應用到商務領域,真正發揮了它潛在的巨大價值」。

不過,由於中國人相對保守,面對用戶是否都願意公開自己檔案等私人信息的問題,盧漢森認為,「中國職業社交網站發展初期,的確可能存在這樣的問題,但隨著觀念的改變,人們的接受程度將更高。而且,互聯網實名制也是未來一個重要趨勢。」

身處Web2.0時代,從業者認為,「虛擬網絡,真實社交」將逐漸成為職業社交網站的主旋律。「我的圈子中,有些人已經開始主動將自已的手機號碼都登記在Linkedin網站上。」繆海緣告訴記者:「因為Linkedin能實實在在幫助我們解決所遇到的職場問題。」

中國職業社交求破冰

與Linkedin在美國大獲成功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的職業社交網絡還處在非常初期的發展階段。

2011 年5月,Linkedin搶先於Facebook,成為第一個上市的社交網絡公司,而且是Web 2.0時代第一個估值數十億的IPO。根據Linkedin最新的財報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5%,達到1.677億美元,預計 2012年營收有望最高達到8.6億美元。

相比之下,中國的職場社交網站可謂相形見絀。據記者瞭解,優士網僅有70萬用戶,發展較早的天際網用戶也尚未突破1000萬。要實現如Linkedin般大規模的盈利,尚需時日。

不過,回溯Linkedin在美國的發展也可謂一波三折。如今的Linkedin雖然平均每天可實現用戶規模100萬的增長。但是,早在2002年創辦時,Linkedin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用戶規模才達到標誌性的100萬。

在Linkedin的發展史上,出現過兩次重要機會:一次是2003年,紅杉資本注資470萬美金,挽救其當時難以盈利的困境;另一次是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更多白領就業的難度加大,他們需要通過Linkedin幫助自己尋找工作機會。

在中國,職業社交網絡何時才能迎來大發展的時機? 「Linkedin在2008年有一點幸運。中國未來20年時間,白領的就業情況都會比較好,不會出現一樣的機會。」 盧漢森認為,「但是,中國白領的跳槽機會也將越來越多,這也使得他們對於職業社交網站的依賴度增加。」

「這樣的時機可遇不可求。如果能遇到當然是好。但是,即使不能遇到,職業社交網站仍然能有爆發的一天。畢竟,它能為職業人士帶來切實的價值,會成為商務工具。」林廷翰說道。

據瞭解,天際網2010年的用戶數為500萬,現在是900萬。林廷翰表示,天際網2013年目標是突破3500萬。

此 外,中國本土職業社交公司雖然都在模仿Linkedin,但也時刻在尋求創新和突破。以天際網為例,就產品而言,天際網不僅為用戶提供了線上交流的平台, 還會定期組織線下活動,為大家提供面對面交流的機會。盈利模式方面,林廷翰認為,「Linkedin的會員收費模式目前還不具備在中國實施的條件,天際網 暫時會著力於招聘、廣告等方式。」

優士網則一改Linkedin在發展之初並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也沒有準確產品定位的弊端,從一開始就定下由高往低的發展方向。目前,優士網已經聚集15000名CEO及以上級別人士、7000名CTO以及中國84%的風險投資人。

盧漢森估計,「優士網真用戶增至700萬時,就會是其真正流行起來的時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86

LinkedIn上市1年後如何自保並持續擴張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6/1831253.html
LinkedIn是職業社交網站一顆耀眼的新星,去年它剛上市時先是股價翻番、然後5月份大幅下跌、之後又穩步回 升。《財富》雜誌最近專訪了LinkedIn CEO 傑夫·維納,訪問中他暢談了關於LinkedIn最近一年的股票波動、保持免受股價詛咒的秘訣、LinkedIn未來的走向、公司的營收方式、進軍中國的 計劃以及微軟收購 LinkedIn 的傳言問題。他為我們揭示了 LinkedIn 上市一年後如何免受股市衝擊並繼續前進的勵志故事。

1. ADAM LASHINSKY: LinkedIn 已經IPO一年了,它跟IPO之前有什麼區別?

維納:總的來說最大的驚喜就是上市本身,上市之後沒有太大驚喜,惟一的區別就是公司多了很多專業的行政、財政、法律人才。上市之前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來加強內部文化、公司價值,但實際上用到的不多。我們不想為了上市而上市,並希望保持最真實的自己,我們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

2. LASHINSKY: 現在每個人都盯著FaceBook IPO,因為表現欠佳,股價一直在跌。你們剛上市時先是股票翻番、然後下跌很多、然後又猛漲很多,所以這可以解釋為股市的波動沒有影響公眾對LinkedIn的信心嗎?

維納: 現在這個年代,我們很難認定外界的看法是對是錯,但 LinkedIn 保持不受外界詛咒的秘訣是「關注下一個」。就像杜克大學藍魔隊的K教練,他已經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功,每一次比賽結束後,他只會大聲吼著:「下一局」,因 為他不想讓他的隊員們沉浸在已經結束的比賽中。所以不管外面的呼聲怎麼樣,我們一直關注的是「下一個」,這樣我們能看清我們走到哪兒了。我們關注的是公司 的長期目標,短期的股票波動在我們看來並不是很重要。

3. LASHINSKY: LinkedIn 現在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我們知道它主要通過3個渠道盈利,能明確講一下嗎?

維納:最主要的和發展最快的是讓招聘人員來到 Linkedln 尋找合適的僱員,讓求職人員找到合適的工作。然後他們會付費,特別是招聘人員會付費, 因為免費服務裡有很多享受不到的東西。 第二部分是市場廣告和解決方案。因為我們的會員裡有很多各個行業的頂尖人才,許多大公司包括IBM願意在網站上打廣告以便吸引最好的人才。 第三部分是就是高級訂閱,因為會員中有高質量的聽眾,所以有些公司可以向這些聽眾發一些特定的東西、介紹它們的新產品、知識和專業的白皮書。我們從中收取 中介費就可以了。

4. LASHINSKY:所以 LinkedIn 就是這樣的一種工具:當別人需要它時,人們得呆在上面,不需要的時候,努力創造娛樂留住用戶?

維納: 讓用戶在上面花時間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LinkedIn 不是讓別人打發時間的工具,而是為了節省時間,我們的使命是連接世界的職業人士,讓他們更多產更成功。

5. LASHINSKY:你提到 LinkedIn 最近發佈了iPad應用,而且用戶中有22%的訪問量來自移動設別,移動化最近是個很熱的話題, 那Linkdln會怎樣移動化呢?

維納:我們很興慶我們的3條產品線,招聘解決方案、市場方案、高級訂閱其中的第一條和第三條很適合接入移動客戶端,它只會為Web在線產品服務增加一種渠道,所以我們很有優勢。然後第二點關於在iPad應用上放廣告我們會仔細考慮平板以及智能手機的使用環境再做決定。

6. LASHINSKY:告訴我除了美國,你們還進入了哪個國家的市場?

維納:目前有25個國家,網站支持17種語言,主要地區包括歐洲、亞太、拉丁美洲、國外用戶佔總用戶的61%,帶來了36%的營收,而且一直呈穩步 上升的趨勢。從營收和用戶數考慮,目前歐洲貢獻最大,其中英國是最大的客戶,荷蘭是呆的時間最久的客戶,因為有許多跨國公司在那兒,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 的總部都設在那兒。

7. LASHINSKY:你們會選擇進攻中國市場嗎?

維納:亞洲目前在新加坡有設立一個總部。在進軍中國前我們會考慮得非常周到,我們很希望進入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我想我們會到達那裡的。

8. LASHINSKY:你怎麼看待收購?關於 Linkdln 被微軟收購的傳言可信嗎?

維納:從收購歷史來看,我們集中在一些小收購上,因為我們認為這樣更容易消化它們,然後最終為 Linkdln 創造價值。我們尋找的這些公司不僅有潛力,有很好的技術團隊,還有很好的產品,這些會幫助擴張我們的事業藍圖和產品戰略。 最近的收購是 SlideShare,它提供了一個平台可以讓商業人士更好地分享內容,包括幻燈片、視頻等。接下來,我們會考慮收購比 SlideShare 更大的收購。關於微軟收購我就不做回應了(笑)。

9. LASHINSKY:Linkdln有著龐大的數據,你們2年來一直在說 Linkdln 的龐大的數據為他們提供了服務?可以具體解釋一下嗎?

維納:Linkdln 平台和 Linkdln 生態系統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兩個地方: 1. 用戶越多,數據也就越多,然後這些數據可以為求職者提供更多經驗、為投資這個網站的人獲得更好的回報。 2. 數據通過後台算法會向每個人呈現相關的人,它會鼓勵你們組成一個類似的工作社交群; 3. 它會鼓勵在這個群裡分享有價值的職業信息和內容; 4. 它會鼓勵你變得更成功,會讓你找到最適合你的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9

為什麼LinkedIn賺錢更快?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023

  如果社交網絡是一座金礦,那麼目前這場掘金比賽的冠軍是商務社交網站LinkedIn,而不是平台更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和社交遊戲網站 Zynga。所以「觀眾」把更多的票投給了LinkedIn,而不是另外兩位:截至8月3日,LinkedIn相比去年5月的發行價45美元漲了 140%;Facebook相比發行價38美元跌去了45%;Zynga相比發行價10美元跌了73%。


  在股市,觀眾投票的依據通常只有一個—賺錢速度。參照最新的第二季度財報,用戶每在線一小時LinkedIn可以進賬1.46美元,而Facebook只進賬6美分。至於Zynga,平均每個用戶每日收入為0.046美元。


  作為社交網絡的代表性公司,這三位在上市的時候基本都屬於被高估的那種情況。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LinkedIn的業績讓精明的投行分析師們沒預料到,而Facebook和Zynga都在預料之中。


  為了幫助Facebook提高收入,《紐約客》「假新聞與政治諷刺」專欄最近替扎克伯格寫了一封致用戶的公開信,大概意思就是,趕緊點擊廣告吧,否則用戶就等著各種和自己相關的「門」好了。


  那麼,到底為什麼LinkedIn比Facebook和Zynga賺錢更快呢?


  商業模式 LinkedIn商業模式很成熟、產品週期影響很小。LinkedIn來自企業客戶的直接付費收入(招聘解決方案和市場營銷方案)超過80%,剩下的收入 是用戶付費訂閱服務,而且LinkedIn提供的服務基本不存在產品週期問題。Facebook本身廣告模式並不成熟,廣告客戶對其認可度還在提升中,而 Zynga的產品週期性太強,一旦受歡迎的遊戲推出得較慢或較少,收入就會大受影響。


  移動化 用戶時間移動化大大影響了Facebook和Zynga的收入,這兩個公司的用戶移動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但移動端商業模式都很不成熟,這影響到二者的收入 增長水平。LinkedIn受到移動化的影響很小,雖然用戶移動化程度也很高,但其產品和商業模式基本上沒受什麼影響。


  競爭對手 Facebook和Zynga在移動端的競爭對手太多,動輒就能有過億的用戶量,這種情況下盈利會被放到次要的位置,這如同當年淘寶和eBay的競爭情 況。而LinkedIn卻幾乎沒有重要的競爭對手,而且商務社交的用戶群形成規模很慢,這可以讓其全力商業化。


  與Facebook相比,LinkedIn在人際網絡的基礎上提供的是成熟的互聯網產品,它給用戶和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帶來真正的價值。而 Facebook只是提供了一個更大規模的人際網絡,在這個基礎上提供的產品以遊戲和分享為主。這些產品的替代品太多,所以「有用」肯定大過娛 樂,Facebook用戶的付費慾望會低於LinkedIn。


  產品的成熟度和價值也決定了公司在進入到移動互聯網階段之後的抗干擾能力。LinkedIn有不斷積累的工作關係和工作影響在裡面,所以表現可以更讓人放心,但Facebook和Zynga就不一定了。


  從商業回報的角度看,Facebook仍然比LinkedIn有更大的潛力。即使現在,Facebook的市值也遠超LinkedIn。但如果要充分挖掘自身平台的商業潛力,Facebook需要比LinkedIn付出更多的努力。


  Facebook和Zynga受制於開發新應用,持續刺激才是最好的留住客戶的辦法,但Facebook如果沒有新的應用,Zynga沒有新的遊戲, 用戶就會厭倦,更不要說讓他們始終保持點擊廣告和付費的熱情了。LinkedIn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它和Twitter一樣是用戶自己生產有價值內容— 對他人有價值的內容。儘管社交網絡產品都有同樣的基因,但在關鍵環節上表現出的價值最後會成為競爭力優勢所在,你身在商業之中,就要想商業之事,商業就是 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37

LinkedIn創始人霍夫曼:創始人該適時退居二線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1/2446616.html
國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創始人雷德·霍夫曼(Reif Hoffman)昨天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對企業創始人如何選聘CEO做了詳細介紹。他認為,倘若創始人能夠及早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長期擔任CEO,就應該盡快選擇合適的人選,避免在轉型期陷入被動。

創始人何時退居二線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通常而言,創始人都會讓位給更專業的管理者,谷歌、雅虎和思科都概莫能外。

但最近,又湧現出一股全新的趨勢,很多創始人在CEO的位置上也實現了卓越的成就,例如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甲骨文的拉里·埃裡森(Larry Ellison)。

霍夫曼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一些建議。

霍夫曼非常喜歡創業早期的感覺:「團隊規模不大,但卻在開發全新的產品,希望通過創新超越驕傲自滿的老牌巨頭……這種體驗不僅新鮮刺激,還能集中精力做多數創始人最喜歡的事情——尤其是科技企業:解決有趣的問題,開發新穎的技術,制定獨特的戰略。」

可一旦獲得成功,並進入增長階段,就必須對商業流程和管理投入相同的熱情。但霍夫曼卻沒有這麼做。

他說:「我們起初只有幾個人,都聚在我家客廳裡辦公,後來發展到幾十個人,還有了專門的辦公室。但這時,我發現CEO的工作發生了變化。一旦員工超過50人,CEO就需要加大對流程和組織的關注,但我當初並不熱衷於此。例如,我沒有每週召開例會。我可以這麼做,但我會很勉強,沒有激情。」

他希望退下來專心發展戰略,而不再整天考慮工資和時間表。於是,他聘請了大衛·奈(David Nye)。這是一位履歷完美的「白髮」CEO,對基礎工作有著高超的技能。

但此舉卻沒有發揮作用。產品週期太短,根本沒法區分組織、戰略和產品。如果你等著其他人來實現自己的願景,那就太遲了,即使這個人很優秀。

霍夫曼說:「CEO的理想人選應該具備創始人那樣的知識結構、道德權威和獻身精神。要找到這樣的人,答案很簡單:應該在過渡階段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引入一位新CEO,而不是將他視作『成人導師』。

聯合創始人與管理者有著很大的不同。對霍夫曼來說,這個人就是傑夫·維納(Jeff Weiner)。

霍夫曼這番言論的重點在於:倘若創始人不是長期CEO的合適人選,就必須儘早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最好能放下自尊,主動退居二線。倘若不是被迫下台,便可騰出足夠的時間找到自己信賴的人選,不僅熟悉日常運營,還懂得制定長期戰略,而且人緣要好。

如果能儘早做到這一點,公司在轉型過程中陷入停滯的可能性便會降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96

雅虎剛完成「收購表演」,LinkedIn也財大氣粗宣佈9千萬美元收購新聞閱讀應用Pulse!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7961.html

北京時間4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社交網站LinkedIn今天宣佈收購移動新聞閱讀器Pulse應用所在公司。正如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AllThingsD的聯合執行編輯,硅谷最令人敬畏的女記者)上個月在報導稱,職業化社交網絡將邁出成為在線內容專業發行平台的重要一步。

對Linkedin而言,該公司將以9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Pulse新聞閱讀應用創新公司。它將以90%的股票和10%的現金完成這一交易。

Pulse,這樣一款擁有簡潔,實用,直觀界面的新聞閱讀器,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躍升為蘋果的APP STORE排行榜首位,並且成為眾多新聞閱讀器裡被大家所喜愛的一款。目前其在全球擁有近三千萬每天可借此閱讀近一千萬條新聞的用戶。

對LinkedIn而言,這一步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人們登錄LinkedIn並不僅僅是發佈簡歷,尋找工作,此舉的目標是讓自身成為商業用戶每天訪問的網站,增強用戶粘性。LinkedIn此前還聘請了《財富》雜誌的丹·羅斯(Dan Roth)負責編輯內容工作。在其帶領下,Linken已經取得重大進展。

「我相信LinkedIn可以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商業經歷、商業技巧等內容的生產和分享平台。」LinkedIn產品經理 Deep Nishar在公佈收購消息的博客中如此寫道。「Pulse是這一願景的完美補充。」

就在去年年底,LinkedIn開始推出「Influencer」項目,邀請一大批商業、娛樂、政治領域內頗有名望的人來寫日誌,提供更多專業性的原創內容。同時,人們可以關注這些influencer在Twitter上的賬戶。這樣,用戶們可以在平台上看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並不奇怪,幾個月後,在Twitter為Linkedin帶來大多內容源以後,Twitter取消了在Linkedin上發佈信息可鏈接到tweet上的聯結)

當然,讓我們不要忘記LinkedIn的今天,現在,該公司的新聞聚合服務,同樣為用戶帶來日常數以萬計的新聞源。

無論如何,這次合作都是LinkedIn在2013年的一項重大舉措。由於網站在用戶主頁和公司招聘主頁的設計上經歷多次改版,LinkedIn試圖在有節制地使用網上簡歷服務上,增加更加原創的專業化內容,打造成職業社交網絡的中心,網羅所有專業人士和各種專業化新聞。

因此,Pulse新聞閱讀器,這款通過新聞和消息激發用戶討論和指導決策,且能真正瞭解用戶需求的服務,對於目前Linkedin做出的嘗試,是非常有價值的補充。

毫無疑問,這次的合作對於網站建設是非常有益的,並且對目前還在繼續使用的於兩億用戶而言,在使用Linkedin進行求職招聘以外,還可以享受到更多專業化內容,也是大有裨益的。當然,同時帶來的影響還有:隨著越來越多的頁面瀏覽量和用戶大量的活動,該公司的三大業務收入來源之一廣告收入,也會隨之增加。

當然,並不是只有LinkedIn看到了Pulse新聞閱讀器的價值,正如我們先前報導的,據消息人士透露,雅虎,微軟,甘尼特(Gannett,美國著名報業集團)甚至Amazon都曾和Pulse有過合作意向的洽談。

當然,最終LinkedIn成為勝利者。現在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Linkedin和Pulse珠聯璧合的完美合作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47

LinkedIn創始人用170萬美元學到的血淋淋教訓:真正出色的點子必須同時具備三種創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249.html

在全球最大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創辦人霍夫曼(Reid Hoffman)10歲時,一位保姆讓他迷上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遊戲,也播下一顆種子。同學告訴他,發行《符石之謎》(Runequest)角色扮演遊戲的遊戲公司「混沌元素」(Chaosium),就在學校附近,當時 ​​他只有12歲。

有一天,他帶著自己玩過遊戲、列出來的遊戲設計缺失清單,跑到「混沌元素」去,「我把清單交給叫史提夫‧培林(Steve Perrin)的人,他本來不想讓我進去,但後來改變了心意,『你提的東西很有意思,我們剛好準備發行其他遊戲,你可以幫忙看看嗎?』」


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後,他與PayPal創辦人泰爾(Peter Thiel)曾為政治議題激烈爭辯,「他的朋友告訴他,你應該認識這個左翼共黨同路人;我的朋友也告訴我,應該見見這個比匈奴王阿提拉還右派的傢伙。」兩人初次見面就激辯了8小時。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後來兩人共同參學生議會,還一起開車去發放競選文宣。

那時,霍夫曼正與米雪兒‧伊(Michelle Yee)、也就是現在的妻子交往,米雪兒目前從事醫療保健工作,和霍夫曼在2004年結婚,「我稱她『我的另一半』,她有自己的生活,在我硅谷人際網中多數的人都沒見過她。」生子不是他們的計畫,「我一週工作7天,假如有小孩,就沒辦法這樣了。」

離開牛津大學研究所課程後,霍夫曼跑到祖父母家的空房間搭帳篷,開始閱讀創投基金與軟件創業的相關資料,人際網絡的建立也沒有停頓,史丹佛大學時期的朋友史提芬‧海克(Stefan Heck),把他介紹給當時服務於蘋果電腦的傑西‧艾倫柏根(Jesse Ellenbogen)。

血淋淋的創業初體驗

1997年,霍夫曼加入蘋果的使用者體驗小組;兩年後,跳槽富士通,累積產品體驗的工作經歷。「絕大多數的事情,我都自信能學會做好它的技巧,但我卻又有一種覺得自己還不夠好的偏執。所以,我打算花幾年時間,學會工作得更有效率。」

同年,他準備好要創業了。但他發現,資金很快就會見底。因此,他趕緊動用人脈組成團隊,成員有來自蘋果與富士通的工程師、一位史丹佛校友、《GamePro》雜誌創辦人,然後擬定「男女交友網站」的營運計劃,網站命名Socialnet.com,結果募得了170萬美元,「我學到很多事,可說是血淋淋的教訓。」

那時,同性質的交友網站Match.com已經運作有一段時間了,「我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建置比他們好很多的版本,但我其實沒有掌握真正的關鍵。」霍夫曼透過當地報紙開發網站會員,而這是簡直是災難一場。那份亞利桑那州報紙,每個月只幫忙增加兩名新顧客。

現在回頭檢視,Social.net只能算是「半吊子」的創新,「真正出色的點子必須有3種創新:產品效用、傳遞方法以及營運模式。」他在2000年黯然離開, match.net隨即在隔年買下Social.net。

最嚴謹的策略思考家

1998年時,泰爾與列夫琴(Max Levchin)成立PayPal的前身公司,原本專做手機加密,後來才轉型線上付費網站。他們早就邀請霍夫曼加入董事會,2000年1月他正式全職投入,工作內容是幫泰爾解決疑難雜症,「他最重要的任務是確保我們不會被eBay、萬事達或威士卡搞到關門」,艾倫‧馬斯克(Elon Musk)回想。馬斯克的X.com網站,後來也併入PayPal。

「全公司最嚴謹的策略思考家,」這是泰爾對這位當前全球網絡界人脈王所做的高度評價。

「他是很重要的斡旋者,」他稱讚霍夫曼常運用與生俱來的同理心,化解許多可能的衝突,「我不知道反社會者的反義詞是什麼,但雷德一定位於光譜的另一端。他這個反反社會者很瞭解別人關心什麼,也會努力幫別人規劃對他們管用的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09

美股財報解讀:LinkedIn和Yelp一季報背後的訊息 點拾Deepinsight

http://xueqiu.com/3915115654/29160054
雖然美股最近「血流成河」,但是市場不好才是研究的好時候。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LinkedIn以及Yelp一季報的核心內容和分析師交流,希望對您有幫助

LinkedIn:

LinkedIn的一季度業績講解會由投資者關係部的Matt Sonefeldt, CEO Jeff Weiner和CFO Steve Sordello共同主持。我們先來看幾個數據:營收同比增長46%至4.73億,其中Talent Solution增長50%至2.76億,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Marketing Solution增長36%至1.02億。而會員費收入增長46%至9600萬。累積會員數同比增長36%至2.96億,其中有1億用戶在美國。月度的平均獨立訪問者數量為1.42億,同時一季度整體瀏覽的頁面數量達到115億。從訪問數和頁面瀏覽數看,分別同比增長26%和43%。而移動端的互動增長了3倍,43%的訪問量來自於移動端。公司預計移動端到了年底會超過50%的訪問量。EBITDA增長40%至1.17億。一季度虧損1300萬,而去年同比是盈利2300萬。

對於二季度展望,營收在5-5.05億間,或者增長38%,預計全年營收在20.6-20.8億之間。二季度EBITDA預計在1.18-1.2億間,24%的毛利率

在接下來的分析師問答中,我認為有幾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1.       LinkedIn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Talent Solution,其實就是網上獵頭服務。這個市場的空間到底有多大呢?如果僅僅看LinkedIn上面的獵頭數量有150萬,另外400萬來自於人力資源部。再根據LinkedIn的會員數,大概能創造出70-100億體量的工作機會。而如果把外包的就業,媒體以及諮詢服務算上,公司目標市場的體量高達270億。而更快速的增長將來自於美國以外的區域。

2.       長期的EBITDA Margin目標是30%。具體拆分的話,毛利率在80%,然後市場費用佔掉25-30%,研發費用佔到10%多,最後是G&A佔到9-10%。公司目前的投資不僅僅是為了短期的利潤,更是為了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3.       和亞馬遜類似,LinkedIn把中國作為一個很大的目標市場。他們已經推出了中文Beta版的網站。當然,他們目前還在開始階段,申請牌照,剛剛建設了團隊。中國有巨大的學生群體,目標市場很大。

4.       從用戶體驗的角度看,移動端還需要一段時間讓客戶習慣。LinkedIn會更加聚焦在移動端的發力,產品設計等。但因為公司的產品特性,需要一段時間客戶的習慣以及更多改進來改善這種體驗。

Yelp:

我們接著來看美國版的大眾點評,SoLoMo模式的龍頭Yelp。公司的CEO Jeremy Stoppelman, CFO Robert Krolik以及COO Geoff Donaker共同參加了此次電話會議。先看數據:公司的應收達到7640萬,同比增長66%。累計評論數同比增長46%,達到5700萬條。月獨立訪問數量同比增長30%至1.32億。而活躍本地商戶同比增長65%,達到7.4萬個。2005-2006年最早開闢的6個市場累積點評數增長34%,平均商戶貢獻收入4771美元。2007-2008年開闢的14個市場累積點評數增長35%,平均商戶貢獻收入1253美元。2009-2010年開闢的18個市場累積點評數增長45%,平均商戶貢獻收入315美元。移動端月獨立訪問用戶同比增長52.5%至6100萬。一季度虧損26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80萬美元有所收窄。而EBITDA達到850萬美元,相比13年一季度的320萬美元大幅增長。

對於二季度展望,預計營收在8500-8600萬之間,同比增長55%。EBITDA在1150-1250萬之間。2014年全年預計營收在3.63-3.67億之間,EBITDA達到5600-6000萬。

Yelp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有幾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1.       顯然全球市場是這些公司未來的重心。這點看Facebook已經成功做到了,但是許多其他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全球營收還沒有起來,也包括Yelp。公司海外流量同比增長了95%,點評數同比增長了210%,而海外的收入目前佔比還只有3%。公司預計長期看,海外收入的佔比會在30%左右。目前還是巨大的投入期。

2.       公司的優勢依然來自於用戶質量。這些巨大的訪問量都是「乾貨」訪問量,並不是依靠其他平台導入的流量,而是真實需求的客戶。這也是公司長期的戰略,保留以及增長這些「乾貨」用戶。雖然也會考慮做一些行動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最重要的還是把產品做好,把客戶體驗做好。

3.       公司最終的目的是做垂直化一體的服務商。不過有點評功能,還有餐飲預訂,以及支付。

點拾原創

1)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研究,請幫我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不吝感激!轉載請註明出處哦!也歡迎推薦給你們的朋友

2)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研究,請訂閱點拾,直接查找公眾號:點拾,也可查找微信號:deepinsightapp

3)  本觀點僅供交流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11

Linkedin CEO:如何避免失去優秀人才?做好三件事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06
一般情況下,當你最優秀的人才來找你商談離職事宜的時候,再想留住他們往往已經為時太晚了,這一點請務必記住。這些員工早就得出了「是時候離開了」的結論,而且已經反覆多次地看到(或者經歷過)讓他們不願再留在你公司工作的事件。到了他們開口提出離職的時候,再想留住他們已經難如登天了。

為什麼一旦他們提出離職,勸說他們回心轉意就會非常困難呢?一個原因是,他們未必願意透露真正的離職原因。至少在高科技行業是這樣。總的來說,高科技界還是一個小圈子,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何必講出令人不快的事實真相來斷掉自己的後路呢?所以他們不願意告訴你真正的離職原因,這也可以理解。如果你連一個人離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都不知道,想要說服他們留下來自然就很困難。

此外,如果你的優秀人才想要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他們往往有一種「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態。因為他們很清楚在你的公司工作是什麼樣子——無論是無論是好還是糟——但是,他們跟另一家公司的接觸,可能至今為止都是那家公司的招聘經理和招聘人員在請他們吃飯喝酒,這些人當然只會說他們公司的好話。

最後,有些時候有些人完全說不清楚為什麼自己想要跳槽。他們可能突然來了靈感,覺得現在是時候跳槽了,或者是直覺告訴他們,現在跳槽是個明智之舉。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也難對付,因為就算你想駁倒他們的想法吧,他們其實還沒有什麼成型的想法。

因此,你需要在優秀人才決定離開公司之前,就開展「留住人才」的工作。而不是等到他們告訴你之後才開始行動。有些時候,你可能會成功地打消某人想要離開的念頭(確實有這樣的情況。我見過有人在已經接受其他公司的聘用之後,還是留在了原公司),但這是例外,不是常態。如果你依賴自己的說服力來開展工作,希望在人們作出離開決定之後再勸他們留下來,那麼你更有可能失去優秀人才而不是留住他們。

如何才能避免陷入這種狀況呢?我的經驗是,在某個人來跟你提離職之前,你就需要做好三項工作。這三項工作是:給員工安排導師,瞭解員工的職業發展道路,認可他們的成績。

給員工安排導師

導師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員工確定他們最終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並確保他們有能力在這條道路上向前邁進。為什麼這項工作在留住人才方面如此重要呢?因為你對員工的最終目標越是瞭解,就越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儘早跟他們合作,幫助他們達成這個目標。

請記住,就算你是某人的老闆,也未必可以成為他們的導師。實際上,由於你是經理,員工可能反而不願意向你坦承他們的未來計劃(尤其是當這個未來計劃和你沒有關係的時候)。他們也不願意向你透露,為什麼他們在這個團隊裡工作缺乏成就感。你不知道他們腦海裡有什麼想法,在這種情況下要未雨繆綢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你不用自己擔當起導師之責,而是要幫員工找到合適的導師。這意味著,你需要根據你對員工的瞭解——你對他們的長處、短板、價值觀、情感的瞭解,來為他們建議最合適的導師人選。導師可以就是你公司裡的人,也可以來自公司外部,無論哪種方式,他們都應該是你員工的首要支持者,可以為他們提供客觀的意見,讓員工可以借鑑導師的相關經驗,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

瞭解員工的職業發展道路

我最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為了順利實現我的職業目標,我要做些什麼事呢?」實習生和剛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尤其喜歡提這個問題。而我的回答很簡單:知道你最終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這個回答聽起來固然簡單,但是我已經有多次看到一些工作了5年、10年、甚至15年的人,他們仍然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一般來說,這是由於他們的職業生涯基本上是由眼前機會推動的,並沒有以自己的最終目標為導向。他們力圖抓住眼前的晉陞機會、加薪機會,以及最新最熱門公司的工作機會,這些人走上了一條追逐頭銜和金錢的道路,直到多年之後才發現,這些收穫並沒有讓他們變得快樂。

如果你想避免這種情況,你有以下三種方法可以採用:

1、知道他們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從技能和興趣從兩個方面來做優化)。

2、讓他們跟合適的人待在一塊(例如前文中提到的導師)。

3、讓他們永遠有新的東西學習。

作為一名管理者,你可以為優秀人才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確保提出了正確的問題,鼓勵大家進行建設性的對話,並盡你的一切你所能來幫助他們,讓他們在邁向自己最終目標的道路上實現以上三點。

認可員工的成績

你的每一位同事,無論無論他們在組織中的地位如何,都希望獲得認可——而且他們也需要獲得認可。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雖然工資是「認可」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認可遠遠不只是賺了多少錢那麼簡單。認可的形式可以是升職,或者是在員工大會上表揚他們,或者是發送一封祝賀郵件,或者是拍拍他們的肩膀。關鍵是你要花時間來瞭解如何激勵這個人,如何表達你對他們的欣賞。你表達得越是真誠,效果就越好。

請不要理所當然的認為,你的優秀人才就應該表現得這麼出色,不要以為他們當然知道你對他們的欣賞。如果你這樣想,最後你還是需要表達你對他們的欣賞,但那個時候說什麼都已經太遲了。你需要持續不斷地對他們的優異表現進行認可。這樣你不僅可以留住最寶貴的人才,而且可以一直激勵他們創作出最優秀的作品。

來源:騰訊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447

眾籌正在顛覆傳統銀行:LinkedIn創始人眼中的「世界的銀行」

http://www.iheima.com/thread-6979-1-1.html
本文作者為Julie Hanna 和Reid Hoffman,原載於Reid Hoffman 的個人博客。Julie Hanna 是非營利眾籌平台Kiva.org 的董事長,作為LinkedIn 創始人、風投Greylock 合夥人的Hoffman 也是Kiva.org的董事會成員。

在舊金山,Teresa Goines 正為打破貧窮與犯罪那根深蒂固的(惡性)循環一點點努力——她創立的餐館Old Skool Caf 為那些曾做過混混的「高危」 年輕人提供工作。當銀行拒絕她的申貸後,41個她素昧謀面的人將信任和金錢寄予Teresa——要知道,Teresa 上一份工作是青少年感化官,在餐飲業完全是門外漢,更何況在舊金山,絕大多數新營業的餐館都關門大吉了——這些人為Teresa 眾籌了5000美元貸款。而他們也沒有看走眼,Teresa 還清了所有貸款。每年有25名遭遇困境(大部分吃了官司)的年輕人,通過Old Skool Caf 重回正軌。如今,Teresa 有了一個更宏大的抱負:讓Old Skool Caf 在全美遍地開花,重振當地社區。

作為高科技行業的投資者,我們倆都尤其欣賞那些影響深遠,成長迅速,在全球吸引龐大用戶群的公司。這一類公司的規模能飛速擴大,創造數以千計的工作機會,提升美國的出口經濟(要知道,美國在全球經濟產出中的份額正在減少)。但我們也意識到:絕大多數公司的規模都不大——事實上在全美有近2700萬家企業,其中2100萬家都只有老闆一個僱員。而剩下的590萬家中有460萬家,其僱員數不超過9人。

小企業對於美國經濟不可或缺,但同時,當像Teresa 這樣的小企業家試圖創立新業務,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時,銀行卻緊關大門。Biz2Credit 是一家為小企業提供在線融資服務的公司,根據它的資料:每10筆申貸,大銀行會否掉8筆,小銀行則是5筆。還有人指出,自08年金融海嘯以來,對小企業的投資竟然減少了44%。你知道這有多可怕麼?支持我們的經濟和社區發展的資金少了數百億美元呀。與此同時,2100萬的人處於半失業或失業中。全球總體情況就更不妙了:全人類中有半數日均生活購買力在2美元以下。

沒錯,人才隨處可見,但機會不是——即便是在那些機會比較充足的地方。眼光放長遠,對我們的最大威脅不是金融危機,也不是華爾街那幾家「too big too fail」的銀行的健康,而是全球機會危機——無論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正有著幾十億人缺乏工作機會、資金。

這正是我們加入Kiva 董事會的原因。Kiva 是一個先驅性的眾籌平台,通過它,公民放貸者(Citizen Lender)能為全球各地的小微創業者提供小額投資。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76個國家中,有近130萬名像Teresa 那樣的申貸人,他們通過Kiva 獲得的貸款總額超過了5億美元——其中99%的貸款已經完全償還——這簡直就是對傳統銀行那套信用、信任說辭的掌摑。

如今已經出現不少類似平台——整個眾籌領域都在呈現出爆炸式發展——它們為有餘錢的人和尋找資金的創業者服務,處理的資金已經高達數十億美元。以IndieGogo、Kickstarter,還有 Lending Club 為首的700多個眾籌平台正在推進資金獲取方式的民主化,支持著企業家和創新,並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影響力深遠地改變著慈善的面貌。

公民放貸者正在推進資金獲取方式的民主化
促進普遍繁榮的最優法門之一正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通過眾籌資金來解放創業者的創新力,倚賴的是群體智慧——這比傳統銀行的信貸法則不知道要高幾個水平。

姑且把這叫做「世界的銀行」(「world s bank」)吧——這套系統建於民、用於民,完全去中心化、高度可擴張、以極度公平的方式為全美同胞以及全球各地的人提供信貸資金。

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工作是為機構籌資,而「世界的銀行」 為所有有需要的人籌資。數十年來,世界銀行刺激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機制始終是自上而下的。與之相比,「世界的銀行」採用靈活、自下而上的模式,更接地氣,更貼近全球各地小微創業者和他們所在的社區。

放貸者們的動機多種多樣,有的人有利他的心腸,有的人就是熱愛新鮮創意,還有的人看重財務回報。Kickstarter 和IndieGogo 上的資助人通常會得到某種獎勵。而在Kiva,小微創業者會償還債務,但注意,這不像Lending Club 等平台上還要支付利息。
正如公民記者(Citizen Journalist)撼動了舊媒體(Old Media),公民放貸人也很可能會顛覆舊銀行。拿數字說話,Lending Club 僅在美國就發放了40億美元的個人貸款;Kickstarter 在短短五年內為6萬多個項目眾籌了超過10億美元——其中60多個項目募得至少100萬美元,還有一個項目甚至募得超過1000萬。目前,Kiva 上有超過100萬名放貸人,他們來自198個國家。而在政府方面,美國修改了聯邦法律:開放股權眾籌市場,從而人們能夠通過像AngelList、CrowdFunder 這樣的平台為具有創新精神的創業者們提供更大的支持。

但話說回來,人們還是很容易低估眾籌的影響力,他們可能會把這些目標驅動的平台簡單看作是一種不怎麼高深的途徑——通過這種途徑,樂善好施的人能便捷地支持自己喜好的項目。但人們不認為眾籌會推進結構性的巨大變化,讓所有人的生活,而不僅僅是少數人,都更加富足。我們的信念與這些人恰恰相反。

眾籌平台,令人驚訝
眾籌可以輕鬆觸及到傳統銀行無法觸及的地方。舉例子,Erastus Kimani 現年73,曾是名教師,他居住在肯尼亞的偏遠地區,在那沒有自來水,更別說銀行了。但Erastus 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放貸人——後者眾籌了1700美元,支持他把陶爐內膽的產量擴大了三倍。Erastus 只靠著一部手機就申請、接收、償清了這筆貸款,完全不需要銀行職員、ATM極,甚至電腦的參與。

更廣義地說,眾籌是民主價值和理想的精純、務實的展現。它意識到「個人對個人」 (person-to-person)的連接是為互聯網供給動力的基石燃料。就像舊媒體巨獸難以與越來越多由大眾群體生成的內容競爭,傳統金融機構也無法像眾籌平台那樣規模化。想想吧,傳統銀行得投下多高的成本才能聘請足夠多的僱員,來跟數百萬公民放貸人組成的網絡智慧相對抗啊。

技術一直對資金進行虛擬化,實體銀行已經變得像傳統實體書店那樣冗餘。那些為了營造可信度和可靠性而建造的華美建築只會令貸款成本更高昂。與此同時,「世界的銀行」的放貸基建則越來越多地由像Erastus Kimani 案例中「一人一手機」 這樣的元素構成。Erastus還清貸款後,他自己的可靠度也增加了,獲得了受託人的資質,能夠為家鄉的其他小微創業者們擔保。

信任之網
還記得電影《美好人生》中的George Bailey 麼?那個小城鎮的銀行家。他幫助本地創業者自力更生,保持靈活。還有,Bank of America 創始人A.P. Giannini 的故事呢?1906年時,舊金山遭遇地震,陷入火海,他和受災家庭以及企業主建立君子協議,為後者提供貸款。

眾籌則能令George Bailey 和A.P. Giannini 的事業倍增。沒錯,它採用的是21世紀初的技術,但它還能讓人們回歸到20世紀初社會對忠誠、互惠、社區的理想。這一切的成果就是極其高效、基於信譽的信任之網。它崇尚使用「個人對個人」 借款行為作依據的貸款模式,而不是舊機構基於信用評分的那套。它創造的連接和故事,是傳統金融中介無法企及的。34個素昧平生的人對Erastus Kimani 寄予了信任,而後者借的兩筆錢也都悉數還清——意料之中,不是麼?

華爾街自始至終都專注於打造越來越奇異、抽象、也更有毒性的投機工具上,這些玩意罕有社會效益。我們的金融機構與有形商品和服務的生產關聯越來越稀薄。相反,眾籌再度賦予我們的經濟人性化。它令借貸雙方的體驗都更舒暢,為商貿賦予了更充實的意義,同時還極大地創造了有形的社經價值。

指數級效應:慈善的新面貌
很多用以解決貧困的傳統嘗試都導致了受助方依賴救助,情況卻更加惡化的循環,而眾籌平台將機會與創新、責任,以及自力更生相連接。它創建了一個生態系統:在這裡,債務用來創業,而不是傳統信用卡那樣單純用於消費,它為人們創造價值而不是變成一樣枷鎖和負擔。

舉個例子,Kiva 上的放貸人收回先前貸出的資金後,會再次投資。長此以往, 25美元能做到 250美元做到的事,10萬美元能做到100萬美元能做到的事,100萬美元呢?就相當於1000萬美元了。慈善獲得了指數級效應。

Google 和越來越多的公司,以及越來越多結果導向的慈善家,都已經開始創立數百萬美元級的常年貸款資金,這些資金便有著槓桿的力量。想想吧,如果小企業協會(Small Business Association)、財富500強、世界銀行,甚至華爾街都競相效仿,通過「世界的銀行」這種方式直接支持那30億像 Erastus Kimani 和Teresa Goines 這樣被傳統銀行輕視的小微創業者,那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而這也正會極大加速全球危機的終結。

每一次發生技術革命,都會有先行者(early adopter)和落後者(laggard)。前者給予了「全球的銀行」以動力,促進了資金獲取途徑的民主化——這些人已然意識到:只有認識小微創業者和小企業在建立健康、靈活的經濟體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我們才會真正走向繁榮;他們還意識到:眾籌是由個人開始,但它的良好效應會迅猛擴張——首先,它會改善借款人的生活;接著,它會改善一個家庭的生活;然後,它會改善一個社區的生活;最後,它會改善所有國家的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