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們應該「憤青」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004.html

最近的一次飯局上,有個強烈民族自豪感的友人不屑地對我說:你總是批評、抱怨社會問題,有用嗎?你解決得了嗎?他越說越激動,最後甚至向我噴射出憤怒的眼光。

我都快 40 歲了,難道成「憤青」了?

以前,我就是一門心思搞搞自己的公司,解決經營問題,擴大規模,賺更多的錢。終於有點錢了,加入民主黨派,當個政協委員青聯委員之類的提升點社會地位;從小被教育「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的使命感也被激活了,躍躍欲試的拿點閒錢捐給一些公益項目。對那些天天抱怨社會、機遇不公的人,我也經常回應說:「少說多做,為什麼一樣的社會,不同的命運,根本上說還是自己的聰慧與努力起關鍵作用。既然不能改變,那就在現實中盡力而為,彌補些社會的缺憾⋯⋯」可以說,我一直是個建設派。

直到2008 年。

那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年初春節期間南方冰雪造成春運大擁堵,三四月奧運火炬傳遞又起風波,緊接著「5·12」大地震, 8 月8號開奧運,神七上天,三聚氰胺事件爆發,金融海嘯,4萬億救市⋯⋯那一年,大事頻頻,對我,對好多中國人來說,都是里程碑式的年度。我記得在鳥巢看開幕式,聽著《歌唱祖國》的天籟童聲,心中激動萬分,覺得祖國真的好偉大、好自豪。看著神七宇航員出艙招手的畫面,覺得中國辦大事的能力好牛。「5·12」期間,天天守著電視眼淚奪眶而出,捐錢,組織獻血送物資,直至參與組建「企業家志願救援隊」災後探訪,覺得人民好堅強,政府好給力,中國好團結。

可是,還有好多事我感到好困惑。為什麼我們的房子那麼脆弱,尤其是學校的房子?我們辦點大事外國怎麼那麼多人反對或者藉機滋事,他們天生就仇恨我們嗎?

奧運一完「三聚氰胺」的事就爆發了,一個宏大史詩的時刻和一個關乎蟻民安危的事連在一起。而後,我在國外生活了一段時間,在那個環境裡我對奶粉裡加化工原料這事更是感到匪夷所思。

「4萬億」一出台,我的一點經濟學常識告訴我,這勢必造成通貨膨脹。我知道這跟我們小民企沒啥關係,但房價飛漲的速度還是超過我的想像力。

作為(某地級市)政協委員,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政府賣地收入的數字,我感到震驚。我想這麼多收入,財政和預算是不是應該更透明些,發言沒幾分鐘,就被一位副主席色厲內荏地打斷了。

這幾年,我們的祖國繼續飛速發展,速度連身處其中的自己都感到驚訝,可以說經濟上物質上的差距在迅速縮小。但對比國內外生活,我總感覺在社會文明上還有不小的差距。到底是為什麼呢?是東西方文化,還是人的素質?種種解釋我都覺得難免牽強,彷彿在說我們中國人天生有劣根性,就是個不文明的民族,這種說法再和五千年文明、歷史悠久、光輝璀璨等說法放在一起,顯得是多麼對立和矛盾。這讓我試圖去尋找文明差距的真正原因所在。

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在飛速發展,讓許多同業者看到創新的機會和空間,我們經常因為憧憬新技術改變人們生活和傳統產業的願景而激動不已。所有創新對過去而言都是一種破壞,這是進步的必然。來到現實,卻發現管制和准入控制無處不在。

最令人苦惱的還有一種現象:沒有法律說不可以,也不說可以。但哪天這事做大了,就會有一個行政命令說這事得管,具體怎麼管沒標準,反正你們申請,最終我來審批。加上稅收,工商,社保,總之你總有地方是不對的。很多業者要花很多精力去應付業務以外的關注,很累,很忐忑,很沒有安全感。

我看到那麼多年富力強、才華橫溢的朋友們逐漸磨滅了希望與耐心,放棄事業選擇移民,信佛,養生,感到很遺憾很痛心。

還有,這之後我們有了微博。微博讓一盤散沙的個體建立起微妙聯繫,發現如此遙遠和陌生的我們之間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血脈聯繫,其實我們是在同一片藍天下同呼吸、共命運的。我們幾乎可以在第一時間感受到更多普通人的遭遇和不幸。

沒有國家和社會是完美的,我們並不是不能接受悲劇和不幸,而是不能接受面對悲劇不幸之後的謊言和矯飾,如果連問題都不敢直面,你怎麼能指望自省和改變?

有人說:縱然我們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你看不到我們巨大的進步嗎?答:我看到了。反問:但我們不應該更好嗎?我們作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正常人,難道不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嗎?所以我偶爾有點「憤」,而且我認為應該「憤」。

社會進步無疑是艱難和漫長的,但再困難我們也要做些自己該做的事。我們這一代,難道要把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和壓力傳遞給下一代?難道我們只會做一個嗅覺靈敏的商人,靠投機賺錢,然後靠奢侈和虛名來點綴門面嗎?不,不應該這樣!我們應該更加平和理性地作為一個公民、一個社會的主人,參與到公眾事務和社會進步的浪潮中。我的怨也好,我的憤也罷,都不過是希望它更好。

文明到底是什麼?維基百科上說:文明(Civilization)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義,指人們和睦地生活於「社會集團」中的狀態,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不管城市農村,我們都能和睦地生活於「社會集團」中;我們的社會代表著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我們中國意味著「世界的文明」。為此,我們適度「憤青」或許不無益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94

關於阿里金融的幾點自己的看法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3498901

因為系統論述阿里巴巴的文章已經寫過了,不想繼續糾結寫了,就把最近網絡上流傳甚廣的幾篇阿里金融的文章裡的一些我認為有不同意見的地方,單獨拉出來做個自己的評論吧。寫系統性文章,太廢腦子。

1、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問題。

這個問題,想到最後,其實也是個文字遊戲罷了。無論金融互聯網還是互聯網金融,都是個稱呼罷了,回到最後,無非是怎麼做金融的問題,我們大抵很多時候說,用金融的思維做互聯網,或者用互聯網的思維做金融,回到這個問題上,無非是誰服務誰的問題。阿里巴巴從邏輯上來看,金融的思維做互聯網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因為阿里巴巴是互聯網行業的龍頭老大,對於金融至少目前來看,肯定是門外行,所以談金融互聯網必然是扯淡的事情。也就是說,只能是做互聯網金融,用互聯網的思維去改造金融。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金融是驗證馬云那句話的,他說,如果銀行部改變,那麼我們就去改變銀行。

這話很霸氣,他代表了大多數的民眾對銀行效率低下和壟斷性地位的集體性的不滿,從這個角度來看,馬云善於迎合民眾的心理一直其實都是其長袖善舞的優勢。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我在其他文字裡也都說過了,之所以出現互聯網金融,例如P2P、眾籌,乃至互聯網企業涉足進入金融業的背後,其實都是對我國銀行體系過於集中和龐大所形成的低效率的一種必然出現的市場行為,因為銀行無法滿足更多的民眾需求,自然就需要有人來提供,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其實是不可逆轉的,我曾經在給鳳凰財經寫年度文章的時候,把互聯網金融作為2012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卻非常的具有歷史意義。

金融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他帶有極大的風險外部性,這個風險外部性就使得金融必須納入一定的監管之下,才能避免金融由於外部性給社會帶來極大的衝擊,從全球範圍內來看,金融給經濟帶來的衝擊也就是所謂的金融危機,很大程度上會急劇的引起社會動盪和不安定,97金融風暴是最典型的歷史回憶,所以金融要進行寬泛而不嚴謹的管理,必然是不現實的,民眾雖然都是在呼籲放開金融的行業性准入,但是在我國監管能力並沒有太大的提高的情況下,一下子放開金融監管,難度過大,但是逐步的放開,則是必須的,否則嚴格的監管,一方面會使我國的金融體系一直處於缺乏有效競爭的狀態,從而金融機構越做越死,越做越爛,越做效率越低,很多人反駁這個觀點會說,我國過去幾年的監管無力下,我國的銀行業不照樣快速發展了麼?工行還成為了全球第一大行呢。

這個觀點我以前駁斥過,其實就規模而言,中國任何一個機構在政府的強力呵護下都能成為宇宙第一大,問題是這種大意義不大,缺乏有效率的競爭的狀態下,如同養成了胖子的肥羊,扔到狼群裡,照樣是頭羊,養的越肥,只會死的更快。我國的分業監管模式所形成的行業壁壘,讓這些羊可以肆無忌憚的成長,不需要太大擔心外部狼群(外國金融機構)的進入,也不需要擔心內部的羊群爭奪草地(大量民資),同時由於過去十年的天公作美,風調雨順(經濟高速增長),使得這些羊群都不用擔心沒草吃,躺著伸伸脖子就可以有東西吃。所以在自身能力積累上,其實是一直乏善可陳的,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老天不可能一直天公作美的,經濟高速增長停滯的情況下,羊群裡草地有限的時候,內部開始必然要爭奪糧草,競爭失敗的,則要走出羊群,外部尋找草地,內外部競爭都要開始,這個時候,競爭就必然出現,未來的銀行業的競爭,就開始進入了真正惡戰的時候,這個時候,銀行的競爭才是慘烈的時候,競爭才能使得銀行真正開始關注市場的需求,客戶的需求,從各方面來完善自己,做大做強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過去幾年,互聯網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民間機構嘗試突破金融壁壘的一種意願和嘗試,他們想通過各種方式進入金融這個准入的市場,而且由於沒有受到嚴格的監管,同時沒有內部龐大和臃腫的官僚機構的形成,決策更貼近市場,使得他們更能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從而設計和研發出優越於銀行的機制和市場模式,所以這幾年互聯網金融風生水起,這裡面其實也是存在利弊之說,缺乏有效的監管,決策快速的另外一面可能就是風險的不斷增加。

我在《也談第三方財富管理》的文章裡提到過,金融是個特殊的商品,他帶有商品特徵的屬性,也帶有非商品特徵的屬性,就是極大的風險屬性,商品的銷售是以產品售出為生命終結的,而金融商品則是在銷售之後才開始生命歷程,是以商品的安全收回才為目的的,一旦第一步走出去之後,你就很難停得下腳步來,我很多時候比喻發放貸款的機構,其實是一條腿在棺材外面,一條腿在棺材裡面,你永遠不知道那條腿是你的。

在這裡如果還要作區分的話,也可以區分幾點,如果是以自有資金進行放貸的機構,則相對還好點,大不了截肢也就算了,但是如果是帶槓桿進行放貸的話,那就這輩子可能都停不下來,那天停下來,基本上就算是崩盤的時候了。但是問題是目前的放貸機構,誰不想著法子到處吸儲來進行放貸呢?很多人不明白,沒事,以後可以單獨在闡述。先不扯。

這段,我想說明的主要點的是,互聯網金融本質上是對我國金融機構低效和無能的一種反擊,雖然帶有很大的風險屬性,也會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亂局,但是我個人感覺對我國金融的有效發展還是具備極大的意義,一方面在觀念上衝擊了金融機構的盲目自大和對社會需求的集體性的不重視,另外一方面不斷的嘗試和創新,也對我國金融機構帶來很大的實質意義,但是隨著我國金融機構自身的競爭加劇,互聯網金融本身的生存處境也會不斷的惡化,本身就是邊緣上遊走地帶,搶奪的也是大型機構所忽視和不重視的區域,在這些機構醒悟過來,或者競爭中落魄到一定程度不得不來搶這口飯的時候,互聯網金融機構面臨的生存困境也就日趨增加了。尤其在互聯網金融如果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會對社會穩定造成有效衝擊的時候,政府不可能不將其納入監管,納入監管,一方面是好事情,但是某個意義上來看,也就限制了互聯網金融很多業務模式和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具有很大的負面性。

二、阿里金融跟建行的分手原因

阿里金融跟建行分手,跟工行也基本分手,原因很多,其實本質上,其實是建行,工行對阿里的客戶群體的風險特徵的不熟悉和陌生以及由此所帶來的風險評估的複雜所導致,從某個角度上來看,真要對小企業進行風險評估的話,我們可以說較好的風險評估還是能做的到的,但是問題在於風險評估的成本過高而帶來投入和產出的極度不成正比,銀行以及銀行客戶經歷都是趨利的,在投入過大,產出有限的情況下,不願意進行操作,也是非常的商業邏輯,從道義上進行譴責意義不大。畢竟商業行為是股東負責,而不是對社會公眾負責。阿里巴巴跟建行和工行的合作的成果非常有限,幾百家B2B客戶,能進入銀行視野的客戶估計不會超過十家,在這過程中使得當初雙方都規模浩大的業務模式,成為了一場政治秀,為了讓這個政治秀能繼續表演下去,建行,工行都不得不從自身的客戶群體中,選出客戶,讓他們加入阿里巴巴的誠信通,成為阿里巴巴的客戶,然後在給予貸款,作為充業績使用,這種模式也就是毫無意義。

時過境遷,雙方都開始反思這個過程,單飛就成為了阿里巴巴的自身選擇了,銀行無法完成的行為,阿里巴巴想通過自身完成,阿里小貸就這麼成長起來,這裡其實有個很大的前提和問號就是銀行都不敢或者不能對阿里巴巴的客戶進行成本有限的情況下的風險充分揭示?阿里巴巴能做到麼?這個是個龐大的命題。阿里巴巴能做到麼?

我在《也談阿里巴巴做小貸》裡面其實是談過這個問題的,阿里巴巴要解決小成本風險評估的模式,改採取的的應對辦法其實就是所謂的「量化放貸」的模式,就是利用手頭上的大量彙集的內部數據,外部數據,設置信用控制系統,對手頭上的客戶進行量化,然後採取系統化的放貸設置來大大降低盡調成本和放貸成本,甚至催收成本。為此,阿里巴巴也是大手筆的組建了400人的阿里金融的工廠團隊。

阿里金融盤點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4月阿里巴巴在浙江成立小貸公司到2012年底,阿里金融累計為超過20萬家客戶提供了融資服務,累計貸款總額超過500億元,其中淘寶和天貓上的賣家佔多數。而且人均貸款大概數字在7000左右,傳統金融機構必然是做不了這樣的事情的。我也看到很多微博都在傳阿里金融操作每筆貸款的成本就3.2元,而傳統金融機構操作成本要2000多元,來驗證阿里的神奇之處。

我對這些段子,開始的時候還會反駁幾句,見傳的多了,也就懶得多說了。媒體不怎麼寫,估計也沒人看,所以也就釋然了。這裡面其實是有點偷換概念的意思在裡面,阿里巴巴的累計操作餘額500億,如果按照2年計算操作了累計500億,那意味著每年要操作250億,其實這裡其實是總額的概念,而不是餘額的概念。就是累計操作,而不是日均餘額,很多人問這個有意義麼。我覺得還是有點意義的。舉個例子了,我今天借50,明天還了50,後天又借50,總額的話,我其實是借了100,餘額的話,我其實是只有50。那區別在哪裡呢。在收益上,阿里巴巴累計500億,並不意味著收取了500億的利息,而只是收了餘額的利息,餘額可能是多少呢。

其實從最大值計算,阿里小貸最大能操作的規模大概也就是25億左右的餘額,最多收取的利息也就是25億的18%的利息,一年4.5億的利息收入,如果按照阿里金融自己說平均借款利息為6.7%計算的,1.608億利息收入,這個收入,不扣除撥備,不扣除人力成本,都為純利息收入。也就是即使每天都把錢借足了阿里金融的總數餘額也就只能借到25億,如果要多借的話,阿里小貸就必須增加資本金。看上去利息收入很高,但是實際如果仔細計算,人員成本、機器損害,甚至撥備計提,以及資金成本一旦含進去,這個收入能否打平也就可是可能存在較大的問號了,由於具體數字無法獲得,也只是瞎猜了,前段時間說阿里小貸虧損,我個人覺得可能性是有的。其中具體的最大變量值在於壞賬率,壞賬率每上升一個點,其實就是對阿里金融利潤的侵蝕。

所以從這個數字來看,我更傾向於餘額計算,因為餘額計算是實際放貸的最大制,你說五千億也好,說五萬億也好,意義都不大,上限放在那裡。至於人均操作成本3.2元一筆,意義就更不大了。有意義麼?!

很多人都來駁斥說,那只是現狀而已,隨著阿里金融不斷的發展,貸款餘額可以不斷上升,而人數卻不會增加,所以邊際成本其實是遞增的,現狀操作25億用了400個人,操作250億,也就400人,等到了25000億,也就是400個人,到那個時候阿里的威力就出來了。

話挺有道理,在這裡,我到是想闡述下我自己對阿里金融一些基本點的看法,從幾個方面吧,想到哪裡講到哪裡。

第一點,阿里小貸的評估模式的形成,其實必然的經歷了較長的時間的,在阿里的體系內,理論上其實存在四個層面的貸款客戶來源,阿里巴巴的B2B、淘寶的C2C,天貓的B2C,以及支付寶的客戶。從實踐來看,B2B和B2C意義不大,前者注定是個被淘汰的產品,而且數據非常有限,阿里小貸本身對這個模式也很頭疼,前段實踐爆出說有客戶申請100萬,最後只給了5萬,而且期間耗時很長,而且對該客戶的內部資料翻了個遍,最後給了5萬,讓客戶很生氣,最後說,阿里金融,看上去很美。其實他說的這個現象,主要是針對B2B這個客戶,目前阿里小貸對B2B的確很頭疼,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方式,所能採取的,也就只能跟銀行類似的上門審查的方式,而這方面阿里金融其實是缺乏任何優勢的,無論從人力成本、風控經驗和區域布點上來看,都是沒有優勢的。目前阿里巴巴這塊業務一般都是通過外包公司進行上門調查,然後集中到阿里金融總部進行後台審核。這塊業務很難進行批量化放貸,因為缺乏基本的數據特徵。至於B2C,天貓店的客戶都是較為龐大的商家,對於商家而言,一是現金流較好,基本不需要貸款,二是如果需要貸款,對貸款的需求都很大,阿里小貸滿足不了這樣的需求,在大金額領域,銀行能提供的服務比阿里金融要貼切和充分的多,說句難聽點的話,就是純粹比價格戰,阿里金融也比不過銀行。所以B2C,也不太可能進入阿里小貸領域,唯一可能進入阿里小貸領域的就是C2C裡的大量小賣家,還有就是支付寶裡的一些個人客戶。

這裡面的客戶阿里金融具備兩方面的優勢,第一是交易數據相對完整,第二是客戶的需求都較為零散,週期性特徵明顯。第三是風控措施相對完善。可以採取支付寶扣款以及存貨處理較快的方式進行追償。

阿里的批量放貸在這個領域裡就如魚得水,具備了基礎性應用環境了。批量放貸的背後其實是最近很熱門的大數據。大數據,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我看到一些P2P公司也在扯說他們能做大數據,其實吧,不是取笑別人,我自己肯定也非數據專家,我也只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大量的歷史的數據,對未來的確是具備極大的可複製性的,一個歷史反映講究誠信的人,對未來必然也是高概率誠信的,一個各方面都看上違約成本很高的人,例如有車有房有嬌妻美女的人,理論上去刻意違約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邏輯上來講,越是能通過數據證明一個人的誠信度和違約成本高的情況下,就越能降低發放貸款的壞賬率。問題是需要多少數據才能證明這點呢?阿里金融的數據足夠了麼?

我上次說淘寶自身所能形成的排他性的數據,也就是賣家的交易歷史數據,涉及交易相關的數據,其他的數據沉澱,其實是相對有限的,通過淘寶賣家的這些交易數據的分析和整理是否足夠可以判斷出一個貸款用戶的違約度呢?我覺得是不夠的,阿里金融自身肯定也是認為不夠的,所以他們也在考慮引入很多外部數據,例如國政通的身份證信息數據,水費、電費數據,社保數據,等等。馬云多次提到要分享數據,數據分享的越多,越值錢。顯然馬云也意識到,所謂大數據,肯定是要具備幾個特徵的。

第一個特徵其實是大,足夠的大,淘寶按照目前的交易額是1.2萬億,大是足夠大了,海量的數據存在可挖掘的可能性。但是大數據的第二個特徵其實是多維度,光交易數據其實是不夠的,通過技術手段或者通過簡單的人力勞動,都是可以更改交易數據,淘寶到現在其實也無法解決刷磚的問題,也就另外一個層面反映了,交易數據的造假在根本上是無非改變的,只有引入更多的非交易數據,交叉驗證,而引入的數據越全面,則越能反映一個人的本質特徵,從而將違約概率的分析度降到一個合理的水準線上,但是淘寶本身的數據我自己認為是遠遠不夠的,而一旦需要引入外部數據,則必然也將提高淘寶放貸的交易成本。

即使解決了數據特徵之後,還需要不斷地進行調整和跟蹤模型的數據,因為不同的週期裡,同一個數據所反映的意義是不同的,一個身價五十萬的人在大周期好的年代裡不會去做違約的事情,但是可能在大周期不好的年代裡,也一樣會去做違約的事情。而這個模型的跟蹤和設定的背後其實跟系統性風險是成正相關的,一個看上去很微小的數據調整,在做大金額規模的情況下,所引發的違約率可能是相差巨大的,而違約率每上升一個點,給阿里巴巴帶來的風險都是致命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其實是可以理解為什麼阿里金融做了五六年的數據模型,到現在規模其實也就只是做到了不到25億的規模。第一評判是阿里本身其實也是很緊身的對待金融風險,也不願意步子走的過大。

第二評判其實就更有意思了。淘寶和支付寶的客戶事實上,也做不了太大的規模。這個觀點,其實我在《也談小微企業融資》裡提到過,小企業融資難其實是個偽命題,什麼意思呢?不缺錢的企業不會借錢,整天發愁錢該去哪裡投資,缺錢的小企業,違約率普遍都很高,不一定是誠信問題,而是能力問題,你對他的評價難度也很大,成本也很高,回到最後,你看不準,也不敢給。

我在跟商業週刊賈曉濤那篇文章論述的時候,有個觀點是說,在阿里金融設定了基本上的批量放貸模型之後,其實碰到了兩難,如果按照嚴格的放貸模型,找不到太多的模型客戶,而如果更改模型,那麼就擔心大面積違約的出現,兩難就是這麼出來的。事實上,其實也可以看出這個兩難的,阿里自己號稱2200萬客戶,自己給了20萬的客戶發放了貸款。1.2萬億交易額,事實上只給了不到25億貸款。這個數字是怎麼都跟阿里金融想擔負起的宏偉重任相匹配的。數據其實是很寒磣的,雖然阿里金融可以用總額,累計客戶數來進行詮釋。但是事實上,也掩蓋不了阿里金融短期內的業績很一般吧。

其實這裡在深入下去,更致命的問題其實有兩個,第一個是我們放開阿里小貸的風險評估模型,讓阿里放開手腳去做貸款,這個規模到底能做多大,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其實也表示不太樂觀,淘寶是個看上去金燦燦的金礦,無數個人、企業在這裡,每天都讓一堆人看著流口水,但是這個東西的轉化其實難度太大了。這裡我來闡述下,我自己對貿易流通行業的看法,我們先問個問題吧,一個人在淘寶上賣衣服,每個星期進貨一次,進貨價格1萬,一個星期銷售完畢,銷售價值大概在2萬左右,請問他年總銷售額多少,如果需要貸款的話需要多少?簡單的計算的話,他一年銷售額大概在100萬左右,需要貸款多少呢?1萬。這就是商貿流通行業的計算方式。當然只是為來闡述貿易流通行業的特性做的極端例子。

商貿流通業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行業,他的典型特徵,一般是靠周轉速度盈利,低買高賣,很多時候都是追求絕對的數量,而單筆交易都是較低的利潤,周轉率越快越賺錢,每次賺一塊錢,周轉個一千次就是一千塊。越是大宗物品可以月看出這個特性。所以在這個領域裡,對資金周轉的速度要求是很高的,而周轉速度的另外一面,其實就是容易把規模做起來,實際上一個註冊公司一百萬的公司,在不需要貸款的情況下年銷售額可能做到幾千萬。一般來說,正常的貨物周轉速度都不會超過三個月,一年周轉四次,相對正常,那也就是說一個1000萬銷售公司的實際需要資金大概在250萬左右,扣除自有資本大概借款最多也不會超過150萬。按照這個比例計算,其實1.2萬億的淘寶,最多衍生出來的實際資金使用大概也就是4千億,4千億的市場裡,真正的資金需求會有多少?扣除大型商舖(銷售過億的商家),扣除自由資金充足,扣除臨時性周轉的情況下,餘額要做的很大的可能性其實的確也不大。能符合小貸特徵的商家數量可能很大,但是絕對規模肯定是不太起得來的。

第二個致命危險是什麼呢?第二個致命危險,其實是跟大多數人的論點相反的,我個人覺得淘寶日趨去C2C化是個很危險的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淘寶其實日益會走向衰落。淘寶最早是大量個人力圖創業的銷售平台,但是發展到今天,其實淘寶成為了大象跳舞的地方,在那麼多的賣家裡面,你要脫穎而出,必有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大量的個人要在這個地方立足,已經是不太現實了,雖然看上去是不需要支付租金,但是在營銷選產推廣方面的投入,已經是越來越大,而不做這方面的工作,就很難形成必要的人流量。導致無銷售可做。而資源日趨向小部分經營優秀的商戶集中,而這些商戶,則開始日趨正規化,形成了小型的B店,從而對C2C本身的模式造成了很大的衝擊,而一旦B店日益規模化之後,線下線上之爭的矛盾會日趨集中,如果原先單個人方式的操作,還可以有免稅的理由的話,一旦形成了小型的B店之後,稅負一致的要求也就成為正常的商業訴求了。淘寶的衝擊也會越來越大,加上淘寶一直維繫的免費策略,使得淘寶運營難度也會不斷的增加,這種情況下,淘寶能否實現快速增長,我個人認為也是個很值得擔憂的事情。而淘寶日益退出阿里的核心平台之後,建立淘寶基礎上的阿里金融和支付寶,其實都面臨著喪失基礎性平台的優勢,甚至天貓,離開了淘寶都還會面臨流量導入的困境。

這個問題可能是所有問題裡最致命的問題,我說馬云一直奉行的是所謂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核心的基礎點都出現問題的話,其他平台上的產物可能都很麻煩。

三、阿里金融跟國有銀行的關係不大

今天看到牛文文說,阿里金融讓國有銀行很動搖,隱含的意思是可能國有銀行會通過政策層面來打阿里,這個事情,怎麼說呢?我國其實試圖建立的是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針對不同的區域建設不同的金融服務機構,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國的四大國有銀行跟阿里其實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會構成正面的競爭,但是有沒有所謂的動搖呢。我想在思想觀念上是有的,但是現實業務上,基本不構成正面衝擊,前面說了工行和建行,跟阿里的分家,其實很明顯就看出來國有銀行對阿里的業務本身也並不是很看好,反倒是反過來看一個問題,如果阿里進入銀行領域所受到的競爭,其實要大大高於銀行自身受到互聯網業務的衝擊的。理由其實很簡單的,因為阿里的客戶中95%的客戶其實一直沒有受到銀行的金融服務,換句話說,本來就不是銀行的客戶,阿里在一畝三分地上摺騰,對銀行造成的衝擊來自於哪裡呢?但是反過來看,銀行在不斷受到資產管理行業券商信託等影子銀行以及內部之間的競爭激烈,而隨著經濟形勢的不在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反倒會開始進行差異化競爭,多層次的金融市場建立到是有了契機,興業進入同業,民生進入小微,都是這種大背景下的無奈選擇,在面對民生銀行進入淘寶客戶的時候,阿里金融和民生的優勢誰更強呢?!這個命題就丟給大家自己去評判吧。不多扯了。

四、阿里金融的未來之路

阿里金融其實並不單指阿里小貸,也包括了阿里的虛擬信用卡,阿里的在線保險銷售,還有在阿里平台上的金融產品的零售,至於阿里的所謂資產證券化,我到是更多放在阿里小貸的層面上,個人感覺意義不大,沒有足夠的小貸規模,談證券化只是噱頭罷了。

阿里金融的未來到底做什麼呢?阿里其實也曾經申請過銀行牌照,但是監管部門,並沒有予以審批,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我到是覺得監管部門其實可以審批個牌照的,哪怕你在確認阿里玩不好金融,也是要給人家玩金融的一個機會的。當年李書福到北京說要造車,監管部門跟他說,你造不出車的,你這是找死,李書福說,那我要死,你就給我一個死的機會罷了。金融當然跟造車不一樣,因為造車,死了也就死一個廠,但是金融可能帶來很大的外部效應,尤其是銀行,完全可能會死一批儲戶,但是,通過更好的監管等方式,其實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總部能因為擔心會出事情,就一直死守牌照,沒意義。

我一直在說,某個意義上在中國沒有牌照,基本上就屏蔽了做金融的可能性。所謂草根金融,無非只是民間高利貸的好聽點的稱呼罷了。牌照在中國是個免死金牌,沒有牌照做金融,做好了,也就做好了,做不好的時候,就是非法集資的另外一個定義。以馬云的家大業大,去做沒有牌照的金融,肯定是不會去做的。想來意義也不大,但是打著金融的牌子賺點估值的事情,他是會幹的。但是解決實際意義的可能性基本上很小。

那不做金融,阿里金融做什麼呢?我覺得阿里金融,做金融服務的成功概率其實要大於做金融的概率的,金融服務是無風險業務,而金融卻是帶有極大的風險特徵的,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服務,可能還是後者更靠譜。互聯網的思維去做金融,不敢說九死一生,但是也差不多好不到哪裡去了。但是互聯網做金融服務,卻可能成功概率更高。

阿里可能是這個國度裡繼央行等一些國有機構外,擁有數據最多最全的公司之一吧,與其去集成別人的數據,為什麼不去分享自身的數據,然後收取數據收益呢?而且如果說當年跟工行,建行合作失敗就屏蔽了當初這種模式,其實現在看來也是挺可惜的。大環境不同的情況下,同一件事情,其實是有不同的結果的。06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銀行都躺著金子身上發大財,也看不上阿里的客戶,但是當銀行被內爭外鬥到當下的情況的時候,其實有大量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其實對阿里的態度,依然發生極大的轉變了。阿里跟金融機構的合作其實完全又可以上升到一個層次了。又何必去自身進行信貸操作呢?!

寫了兩個小時,肚子餓了。先吃飯,有空在寫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55

熱鬧鬧的P2P和靜悄悄的眾籌模式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3727917
相比P2P模式在中國的遍地開花而言,其實眾籌模式屬於雷聲大,雨聲小的格局,我國P2P在過去一兩年的大爆發,肯定讓西方那幾個P2P的創始人們,無法想像,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不斷愈演愈烈之中,每年成交金額都在不斷飛速攀升。

上次PROSPER相關人員來上海的時候,我跟他們交流這個話題,他們也感到很納悶,覺得不可思議,我跟他們說了為什麼中國的P2P能發展到這麼快,我提了兩個核心點,他們很快明白了是為什麼,但是卻不能理解為什麼可以這麼做。或許在美國的法律體系裡,這兩個核心點都意味著可能面臨極高的刑事處罰的可能吧。

這兩個核心點是什麼呢?第一個核心點是本金擔保,事實上,國內目前幾乎所有的P2P都提供了本金擔保這個服務,包括拍拍貸,其實也是提供了本金擔保計劃的,這個本金擔保,無論是網站自己提供本金擔保還是相關關聯方提供本金擔保,都使得中國的P2P跟國外的P2P產生了本質上的區別,本金擔保使得運營方成為了交易不可或缺的媒介,使得本來屬於雙向自行交易成為了運營方一手主導的交易,隔絕了兩個交易主體之間的信息關聯,本來應該屬於直接融資的P2P的概念,又演變成了間接融資,風險不斷的堆積在中間方。同時,產生了運營方也對投資人產生了各種責任和義務,而且,最終會因為這些責任和義務而讓P2P運營方,隨時面臨資金流出的可能性。從而對後續投資人造成投資損失。

第二個核心點是什麼呢?虛假標的物,我覺得這個其實是已經上升到了詐騙範疇,很多P2P網站,設置了很多不存在的標的物,然後用來吸引資金投標,資金到了這些標的之後,通過各種途徑,成為了網站的資金池,網站再用來進行別的投資,相當於就是低成本的吸引資金,然後借給更高收益的借款人,賺取中間的利差,如果網站的各項投資都順利還行,一旦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這個高成本堆積起來的資金池,就會很麻煩,一般都是兩個結局,第一個結局就是不斷的借新債來還舊債,但是因為有較高的利息在,所以就不斷的需要擴大規模,這個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網站規模會不斷的擴充,並不是業務發展的結果,而是需要不斷的借更多的錢的道理。第二個結局就是關門捲款。本質上江浙地區的高利貸一般都是這個玩法的。無非P2P披上了創新的外衣罷了。

這兩個核心點,讓P2P規模快速不斷的做大,做大的背後其實是什麼呢?其實並不是P2P金融創新的結果,而其實是典型的集資行為披上了金融創新的外衣罷了,通過保本,保收益以及建立資金池的方式,讓這個規模不斷擴大。跟金融創新本身是沒有太大的關係的。我跟的P2P保守估計金額應該不低於500億人民幣了,如果現實點估計破千億應該是有的。

通過上述兩種方式,所謂P2P,其實壓根就是個笑話罷了。商業邏輯模式就很簡單,無非就是網站擔保借了筆錢,放貸而已,而P2P的本質是什麼?P2P的本質是撮合借貸雙方達成交易,而不是介入到裡面去做擔保,甚至通過虛假借款人去借進來在放貸款。

結合我國《關於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中國式P2P是典型的非法集資的特徵,符合了非法集資構成的三大要件,第一未經審批,第二是保本保收益,第三則是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宣傳並且吸收資金。

當然這裡提的是中國式P2P,回到P2P的本意來看,P2P如果恪守真實標的物信息公開,然後平台提供服務不接觸資金,等要件來看,那麼還是可以定義為金融創新的,但是這樣的P2P,在中國這樣浮躁的金融市場上,幾乎不具備可以存在的任何條件。

因為大家都在擔保,你不擔保就沒人來你這裡玩,大家都在建虛假標的物的資金池,你不建,你就沒法跟人比。這樣的P2P市場,不經歷一次兩次大的風險地震,我看短期內,中國P2P無非就是非法集資的溫床罷了。出事是必然的,遲早而已。

再回過頭來看眾籌模式,由於P2P投入小,出效益快,自然而言,眾籌模式也就備受冷落,眾籌模式對項目信息公開的非常細緻,商業模式也要求非常清晰,才有可能在市場進行募集,而且因為是股權性質,不保本不保收益,因此相對募集難度都會加大,更重要的是由於項目標的要求清晰,使得虛假標的物很容易被識別,不容易通過設置虛假標的物來套取資金,從而使得眾籌模式的運營方,只能通過眾籌項目的收益裡進行提現,而眾所周知,股權類項目的收益週期非常漫長,同時成功率也很低,這種情況下,眾籌模式更類似有點創投概念,就基於大量投資之後的小量成功的模式,實際上的運營難度是很大的,更適合進行公益項目的運作或者是文藝青年們聚集的模式,商業模式上來看,眾籌模式需要的是較長時間的醞釀和培育,需要靜得下心來慢慢的沉澱和培養,然後獲得較高的收益。而這種情況在中國普遍浮躁的金融環境裡,是不太有這樣的人能靜下心來做這樣的事情的。眾籌模式到目前沒有特別出名的也就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所以,很多人認為眾籌模式在中國是因為很多政策性問題才無法發展起來,我是不認同的,要說非法集資的問題,前面說了,P2P的非法集資遠比眾籌模式來的嚴重的多,拍拍貸上一筆四十萬的借款,保本保收益,投資人有上千人之多。按照我國的非法集資要件的話,早就構成了非法集資,這樣操作都可行的話,那麼我國的「點名時間」網站上的項目,不保本,不保收益,接受大家捐助,也就更不存在所謂的政策性風險了。

所以,回到最後,我個人感覺眾籌模式在中國開展難度大,首推金融市場整體浮躁,大家先想的是圈錢,對於無法圈錢的事情,基本不願意去做,其次是什麼呢?也很關鍵,就是投資人教育,我國的投資人把P2P作為了一種理財產品進行配置,但是又不願意承擔相應的風險,所以都希望選擇保本保收益的產品,而在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P2P雖然會有一些標的物介紹,但是都不對外進行公佈,使得投資人更多關注點都放在收益率上,而不關心,這個項目到底好還是不好,他們缺乏判斷項目的能力,很多時候也不願意去做這樣的判斷。對於眾籌模式的不保本行為,他們缺乏天然的興趣,所以眾籌模式在這樣的投資環境裡其實際難度是較大的。更多只能在一些週期較短的創意類項目裡進行實施,無法推廣到更多的小微企業層面。而事實上,我們看國外很多網站,不但在小微企業層面運作,甚至都已經做到了大企業範疇。

我自己對眾籌模式其實是有所期待的,相比於P2P的氾濫,監管較難而言,眾籌模式反倒更容易監管,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會相對更小,基於對眾籌項目的充分判斷分析基礎上的股權投資,比純粹依據對P2P網站的信任而做的非理性借貸而言,眾籌模式要更有現實意義。

利用眾籌模式,可以進行公益項目的投資,也可以進行一些早期天使項目的投資,國內外都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因為是股權投資行為,因此對風險的判斷和項目的預期都是其個人投資決策的基礎,所以,不但可以培養獨立的投資人體系,也能通過投資人的判斷,改善融資方的商業模式和產品體驗,有助於形成兩性的互動。美國的眾籌網有好多項目都是演變到最後成為了在線產品預認同的模式,也就是所謂的C2B,就是融資方跟投資方在線不斷的對一款產品進行互動,交互開發,最後針對在線的眾多投資人特定銷售的模式,不但完善了產品設計,還直接實現了產品銷售。我國的點名時間也有類似的案例。

從理論上來看,眾籌網對於推動社會創新、資源整合都是有現實意義的。美國奧巴馬簽署的《創業公司融資法案》 針對這種模式也進行初步的法律界定。也是致力於推動創新和保護這種理念和思維。

當然眾籌模式回到最後也只是互聯網金融體系的一個分支而已,要賦予其太大的意義也不現實,在解決特定領域的融資方面,有其歷史意義,尤其在小微金融層面,我個人感覺甚至可能要高於P2P,因為眾籌模式在理論上實現了風險和收益相對對稱的核心要點,創業失敗率高,因此必然要通過股權的方式實現相對較高的收益,而不是類似債權模式,收益相對有限,風險卻相對較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93

最後一篇阿里金融的文章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3721974
阿里金融現在從阿里的體系裡單獨的獨立出來了,彭蕾這個曾經執掌支付寶大旗的女子正式掌門阿里金融,這對於彭蕾來說,肯定是個較為艱難的歷程,應該是個巨大的挑戰。

從回顧阿里金融的成長邏輯來看,阿里金融的出生肯定是起於阿里跟建行、工行合作的失敗,阿里坐擁著B2B、淘寶C2C、天貓以及支付寶裡數億的客戶以及這些客戶的交易習慣和數據記錄,無論是從自身的行業擴張角度還是從維護自身生態圈體系建設的角度出發來看,阿里其實都是有涉足金融的想法,從最早的通過引入金融機構來進行對自身體系內的客戶的金融服務到現在成立阿里金融服務集團的方式,雖然都有服務於自身生態體系的目的在內,但是我想兩者之間目的已經是開始發生了很大的偏離了。

阿里從骨子裡其實是一個追求主動權的公司,這個跟馬云的個性是有關係的,我一直認為馬云執掌下的阿里其實是個合作性較差的公司,阿里在很多層面都是喜歡握有主動權的,尤其在阿里的地盤上,阿里更不可能放棄金融的主動權,因此在阿里跟建行、工行的合作上,無論實際業務開展,還是雙方合作,單飛是必然的選擇。阿里堅持認為自己篩選的客戶違約度很低,而建行、工行,堅持認為這些客戶不足以貸款,分歧到了一定階段,分家自然也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自然就有了後來馬云十週年時候指責銀行嫌貧愛富之說。

對於阿里金融最初的目的,我個人還是覺得阿里金融是作為一項增值服務存在的,立足於以淘寶為核心的阿里生態圈,讓金融的更好介入,為生態圈裡的居民提供更好的衍生服務,讓其更願意在生態圈裡停留,以此來保證生態圈的配套服務更加完善和協調,從而凸顯阿里生態圈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確保優勢地位,京東、網盛、慧聰目前所在做的電商金融,都是如此一個目的。只是發展到現在,阿里的野心肯定是超出了這個最初的目的,阿里更加激進的走入到金融體系中來,已經脫離了其作為配套而存在的最初想法了,他顯然想成為金融體系中一員。

作為配套存在的阿里金融,更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可以接受虧損,但是一定要能促進主業的發展和盈利,一切圍繞著主業的核心進行目標策略的制定,但是一旦單獨獨立出來,則意味著阿里金融更大意義的可能是要建立在主業所提供的支持基礎上,逐步形成自我造血功能的同時,還要逐步擺脫阿里的原有體系,走出一條具備阿里特色的金融之路來。這條路,甚至可以說,即使有一天阿里金融,擺脫了原有的阿里體系,也一定是能獨立生存和盈利的。否則,哪怕在賺錢,也只是附屬品。

我們在看阿里金融的時候,有一個基本觀點是阿里金融作為配套而存在,對於阿里的整個生態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即使體系內的阿里金融的整體規模無法做大,也是具備極大意義的。但是作為一個獨立於阿里原有體系之外的阿里金融,我們可能就需要進行一個核心層面的思考了。

這個核心點是什麼呢?是建立在原有生態體繫上的阿里金融,到底能做多大的規模,是否能實現盈利,這個命題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是獨立的金融集團,原有的阿里體系只是這個金融集團最初的業務選擇切入點而已,在這個體系內,阿里具備極大的優勢,如果這個區域都無法實現盈利,那麼阿里走出去的可能性就基本為零了。

阿里金融其實從實質來看,我個人傾向於把阿里金融的範圍分為四個部分,阿里小貸,阿里擔保(虛擬信用卡其實質是阿里擔保)、支付寶業務、金融零售業務(保險在線銷售等),這四個服務其實都是從阿里原有體系里根據客戶需求衍生出來的金融業務,阿里在這四個業務裡面前兩個是自身參與了風險業務,無論是自有資金形成的資產業務還是通過擔保實現的擔保收入,本質其實都是風險形成業務收入,而後兩個則可以理解為銀行的中間業務,通過自身的體系所形成的支付結算收入,以及通過自身龐大客戶形成的渠道費用。

這四個業務在阿里的體系內,目前聲勢浩大的是阿里小貸,目前媒體界在這方面的口徑都基本一致,沿用的最多的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阿里金融近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阿里金融累計借貸的小微企業數超過20萬戶,這些企業全年平均佔用資金時長為123天,實際付出年化利率成本為6.7%。以日息為萬分之五的訂單貸款產品為例,2012年所有客戶平均全年使用訂單貸款30次,平均每次使用4天,以此計算客戶全年的實際融資利率成本僅為6%,僅相當於一年期貸款的基準利率。與此同時,其不良貸款率僅為0.9%。阿里金融總裁胡曉明也曾對外公開透露,創新金融單筆小微信貸操作成本為2.3元。而在銀行,單筆信貸操作成本一般在2000元上下。」

基於此很多人都認為阿里小貸極大的衝擊了銀行體系,優越性遠勝於銀行,大量的媒體人都開始擔心阿里小貸在做下去,會讓國有銀行寢食難安,然後進而出重手進行打壓阿里金融。對於這種說法,業內人士一般都哭笑不得,阿里金融在這個領域對傳統銀行的衝擊,其實更多是觀念上的衝擊,但是也只是觀念上,實質的衝擊近乎於零,無論從業務規模來看,阿里自己號稱的幾百億的規模,更多是零散的,總額概念,其最多的業務餘額不會突破25億規模。

這個份額的數字,其實是非常小的一個數字,至於這個規模會否不斷增加,是否大到足夠衝擊銀行的規模,這個就要從客戶群體來看了,阿里小貸的客戶群體大部分都是銀行本身就不參與的客戶群體中,阿里的定位是原有阿里體系內的客戶,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平均每筆貸款金額是7000元,這部分的客戶群體跟銀行的客戶群體交叉基本為零。而前面也說了,阿里金融跟銀行分手很大程度上也是對於風控措施的互相不認同,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兩者本身就不在一個市場裡進行競爭,哪怕阿里小貸的體系內的客戶做到足夠大了。也跟目前的銀行形成不了足夠的競爭。目前的銀行體系內的客戶更多還是大中型企業為主,按照目前各家銀行的准入門檻而言,基本上貸款額小於100萬的佔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對銀行的衝擊,更多是觀念上的,阿里所做根據數據進行量化放貸的理念,讓銀行有一種新的思路,但是至於這種思路是否會去操作和執行,那還是另外一個說法。

目前對銀行形成的最大競爭,並非是來自於互聯網金融,第一這塊業務的規模短期內必然是很難起來,第二這塊業務我習慣稱之為是夾縫金融,金融分業監管下會形成很多政策性空間的同時,各個金融機構自己也會形成特定領域內的專業性空間。從而產生出很多夾縫金融,但是隨著銀行業和金融機構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而且監管的逐步到位,夾縫金融是會被逐步抹平的,產生於夾縫金融中的機構,一部分會在夾縫期間不斷髮展壯大,最後被收編成為正規金融機構,一部分則隨著夾縫越來越小,逐步的消失了。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所謂互聯網金融對金融機構產生衝擊也好還是革金融的命也好,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最後,他自己也會成為金融機構,更多的競爭其實回到最後還是不同理念的金融機構之間的內部競爭。

回到阿里小貸的規模角度來看,我自己提出過幾點看法,雖然淘寶號稱交易額1.2萬億,但是事實上這個規模下衍生的貸款機會是有限的,一方面是特定的貿易流通行業本身就是貸款需求不旺盛的行業,靠周轉率來實現盈利的行業,大交易額背後其實是零散的,週期線的小額借貸,這個規模很難起來,另外一方面則來自於這個行業其實也存在較大的風險特徵,而且同質化競爭之後大品牌效應越來越嚴重,個人為特徵的小商家,獲得免費流量的可能性越來越低,資源則日益往小部分大商家集中,最終的結果是小商家死亡率越來越高,現在的淘寶雖然還是c2c,但是事實上其實是已經小型B2C的概念了,而這種情況下,形成的金融特徵是大的B,阿里金融給予的貸款可能就不能滿足,而小的B,阿里金融的量化放貸的可能性則大大降低,風險評估的難度其實是上升的。

就從貸款角度來看,其實金融機構比拚的是一點,誰有更低的資金來源,因為只有更低的資金來源,才能解決風險業務過程中的容忍度,而顯然阿里在這個層面上是沒有競爭優勢的,缺乏在有效的低資金來源的通道下,只能抬高資金收益,才能對抗風險,而事實上高收益的資金所帶來的必然是高風險特徵。這點上,雖然阿里號稱有很好的風控模型,我認為可以在特定的規模內實現,但是必然無法維持這個規模特徵的。大數據回到最後只是概率降低違約率而已,很難說實質降低違約率。

而金融這個東西,是條不歸路,一旦規模做大,在做收縮,難度是很大的,顯然阿里金融自己也明白這點。否則不會做了五六年的阿里金融,到現在的餘額也就只做到25億左右的規模了。在淘寶就已經1.2萬億的市場裡,你要發放超過幾百億的貸款餘額理論上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事實上,阿里金融並沒有做到,所以可能的結果只有兩個,第一找不到那麼多的客戶要貸款,第二可能就是不敢給太多的客戶放款。至於有人說,阿里可能沒那麼多的錢可以發放貸款。這個結論我直接屏蔽了,因為阿里不缺錢。回到最後,如果是第一個情況的話,那就說明阿里原有體系的實質性客戶需求非常有限,如果是第二個問題的話,那麼說明阿里的風控措施很嚴格,符合阿里風控的客戶太少。所以,無論是哪個原因,阿里小貸的難題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從今年阿里的一些公關文章裡,可以看出,阿里小貸,可能會日益在阿里的體系裡被弱化,是否也可以驗證這個難題的確很難呢?

至於今年媒體在說的阿里擔保,目前主要反映在虛擬支付上,虛擬信用卡支付很有意思,我開始還不太能理解虛擬信用卡的意義,現在大概明白了,虛擬信用卡其實挺符合我年前給阿里出的建議的,我當時給阿里的建議是分享自身的風控模型給金融使用,但是必然會在前期金融機構不認同阿里的風控模型,那怎麼辦呢?自己先擔保唄。阿里金融從自己的數據模型裡面給銀行提供客戶數據,並給與授信額度,確保這些客戶能在阿里的體系內進行賒銷購物,而賒銷的資金則由銀行支付。本質其實是阿里為用戶進行了信用卡額度擔保,一旦用戶信用卡到期之後無法歸還款項,阿里來進行墊付。阿里的虛擬支付的收益來自於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的分成,因此他的盈利模式其實是在信用卡收益分成和信用卡違約率之間進行比較。核心的核心其實還是阿里的風控模型能否確保信用卡的違約率呢?這點上其實是所有的擔保的核心,擔保某個意義上講就是在擔保收益和擔保風控之間踩鋼絲的行為。有興趣的可以看下我之前寫的《也談擔保》。

而從虛擬支付的業務類型而言,虛擬支付無論從業態還是從風控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都是比阿里小貸更有意義,在阿里的體系裡,有特定支付用途和結算的金融工具,比本身給予資金其實是更實際的金融產品,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違約率也會隨著期限的縮短和用途的約定,都會大大的降低,因此,我對阿里的虛擬支付業務,還是持正面態度,至少比阿里小貸要更為靠譜。最終確切的結果,我們現在很難預料,但是從信用卡相關的發展邏輯來看,我個人感覺虛擬支付在阿里體系內的境地可能也會比較尷尬。

純粹的信用卡其實是走的大數法則的路徑,在一定的基礎性條件之後,然後不斷的做到足夠多的量,然後用概率進行分攤和控制,招行做到了2000萬張之後,才開始進行盈利,相比之下,阿里的虛擬支付由於前期基礎性的數據還是有的,違約率上應該更好控制點,但是難題還是在符合阿里風控模型之後,還能獲得滿足的客戶到底有多少?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里的支付已經支持了銀行的信用卡支付,大量的客戶其實已經是可以進行虛擬支付了,而沒信用卡的客戶才可能會選擇虛擬支付,但是這個部分的群體符合阿里的風控模型的人會有多少?而這部分客戶群體到最後是否也會被信用卡給替代?畢竟信用卡的使用範圍要遠大於阿里的體系內使用的虛擬支付。當然,需求會存在,只是當需求量一直無法快速做大的情況下,跟風險的比例關係就很難得到對應,那麼阿里的虛擬支付就注定無法盈利,即使盈利了,也可能最終只會淪落為阿里原有體系內的附屬品存在。很難有獨立的價值。

當然也有人說,可以通過兩個方式來加大這個虛擬支付的功能,第一個是不向銀行獲得資金,自己墊付資金來獲得相對更高的收益。對於這個提法,我基本上就否定了,因為阿里的自有資金的成本肯定是高於銀行資金的成本的,用自有資金操作基本上是必虧的格局。第二個是通過技術手段屏蔽銀行信用卡的支付結算,對於這個論斷,個人論斷應該是說尋求一個平衡點吧,阿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停掉信用卡的支付功能,對於用戶而言,是否能接受這種方式,反過來對原有體系傷害會否足夠大?很難說吧,看管理層的運營能力。

至於虛擬支付到底會否對銀行產生衝擊的觀點,我認為虛擬支付對銀行的衝擊其實是要高於小貸對銀行的衝擊的,尤其在銀行的信用卡大戰的過程中,阿里的虛擬支付必然還是有所衝擊的,但是衝擊的力度有多大,取決於阿里的虛擬支付到底有多少的量,這個是第一,第二個就是阿里的虛擬支付的最終資金來自於哪裡?如果還是來自於銀行,阿里承擔了風險,收益又跟銀行分成,本質上是拿自己的風險換取了這個份額,這個衝擊到最後即使量做的再大,最後也應該確切的說是銀行的收益可能更高,銀行在這裡面賺取的其實是無風險的資金差的收益。阿里可能更為被動吧,當然阿里成為銀行後或許可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在阿里的以上兩個金融產品中,我自己個人的感覺其實都不會成為阿里金融的核心點,因為隨著對金融的瞭解的日益深入,阿里應該會逐步明白金融的風險屬性,而對抗金融風險屬性最佳的辦法其實是增加自身的流動性,最好的流動性是什麼呢?其實,就國內而言,就是拿到銀行牌照,進行吸儲,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不斷流轉的資金池,來對抗各種流動性風險。除此之外,風控措施在嚴格的公司,缺乏流動性的支持,也很難會有大的發展。而且最終的格局不會太好。這個已經是很委婉的說法了。

作為一家獨立的金融公司,我相信彭蕾會理解和認識到這點,然後會不斷的降低自身體系內帶風險特徵的金融業務的。總的來說,格局是逐步降低小貸和信用擔保的規模,維持一定的比例就可以了,這個比例一方面可以適當提高估值,另外一方面,畢竟解決了體系內的部分商家的難題,也是有實際的意義的,但是,規模必然不可能做的太大。當然通過阿里的包裝造勢等能力,不斷的進行不帶回購的資產證券化,或許是一條路,可以讓風險不斷的傳遞出去,但是這條路的核心其實是你必然要證明你的資產包是低風險的,這個總的來說,對阿里來說難度很大。至於信用擔保,我個人感覺也是短期的權宜之計,最終阿里其實還是要分享自身的風控體系出去,擔保也只是短期的行為,長期來看,必然要不斷的去掉擔保,如果一直依賴於擔保才能讓自身的風控體系被認可,第一規模也做不大,第二實際意義也有限,總體而言,擔保在整個金融業態裡也只是出於一個過渡性階段的金融機構,全球範圍來看,擔保業日漸處於消失狀態,尤其是信用擔保領域。特定的領域的支付擔保會有,但是受限很多,感覺阿里體系內的虛擬支付擔保可以存在,但是離開虛擬支付的擔保,成功難度會很大。所以,以上兩個金融產品,在彭蕾的大格局裡必然是不斷下降的,他的思路確切的說,應該是不斷的優化和完善自身的數據化的信貸風控體系,然後分享給金融機構,以此獲得無風險的服務性業務收入。

至於後面兩個金融服務產品,其實是比較有意思的,從理念上,我個人認為後面兩個應該是阿里金融的很有意思的金融點,符合金融服務範疇,如果能做好,應該是阿里金融長期持續的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的點,但是難度可能也比較大。

支付寶金融,更多是一種結算的概念,對於支付寶的結算,我有個大的邏輯性前提觀點?就是我一直認為結算層面而言,支付寶等支付牌照會最終越來越不值錢,一方面是支付企業自己之間的競爭加劇,第二個層面其實是各個金融機構在支付領域內的大舉動作有所關係的。事實上,支付寶等企業的發起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銀行對支付層面的反映不夠迅速,人性化不夠所帶來的一個階段性特徵,隨著銀行日益注重客戶體驗,也隨著對支付工具加大投入,使得支付領域內的許多互聯網優勢不斷會被壓縮,因為確切的說,互聯網企業不斷進入金融,但是反過來,金融機構也在不斷的利用互聯網進行自我革新。現在銀聯的超級轉賬,民生、中信的手機支付,確切的說已經實現了支付寶的絕大部分的功能,而且速度更快,跟現實結合的更加緊密,從這個角度來看,支付寶撇開淘寶的擔保交易的功能屬性外,其他的優勢都會逐步被金融機構的進行蠶食,所以我對支付寶所認為的對金融機構造成極大衝擊的說法,是不認同的。支付寶會形成一部分的基礎性市場,但是很難有大的作為。當然這點基礎性市場,對於互聯網企業而言,已經足夠可觀了。

至於在線零售產品,相對而言,保險產品的在線銷售,應該具備很大的成功可能性。阿里手握足夠多的客戶群體,而由於保險產品的相對標準化,更具備商品特性,而且不帶有金融商品的風險屬性,所以保險產品即使在線下銷售也可以採取鋪天蓋地的傳銷模式進行營銷,不需要銷售人員對產品進行過多的描述和風險分析,因此,專業性相對並不重要,而這種產品特性就使得線上銷售的成功概率會更高。核心其實在於保險公司後台相對於其他保險公司而言的產品設計和研發的能力。
但是金融產品的在線銷售就具備一定的難度了,因為金融產品的產品描述以及後續管理難度都很大,首先合法性可能就是個難題,大量的金融產品是不允許櫃面銷售,也不允許對非特定群體進行公開宣傳的,其次如何在線進行金融產品的風險評價難度也很大,淘寶理論上是可以接受任何產品的在線銷售,但是如何有效的規避各個層面的法律問題和善後問題都是需要巨大的成本,例如銀行銷售產品之後引發的群體性圍攻的事件,等等一直是銀行的難題。

而事實上,我們一直在想為什麼銀行會成為銷售的主要渠道,其實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因為銀行銷售產品有產品增信的功能,客戶首先是對銀行有個基本的信任度,才會有產品銷售的相對容易,但是而淘寶網如果不做選擇的任何產品都可以進入銷售,那麼就必然對產品的增信作用有限,因此無法形成較大規模的成交量,如果對產品進行風險評價,那麼意味著淘寶網又缺乏專業性,兩者之間其實是個悖論。當然,這並不是說這條路不能走,我只是覺得淘寶的在線運營金融產品銷售,在保險產品領域具備成功的基礎和可能性,在其他金融產品銷售上,肯定也是可以形成一定的銷售,但是感覺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金融的銷售市場,尤其,現在的市場上,好的金融產品的銷售,其實是不愁的,不好的金融產品,你淘寶銷售的越多,負面的效應也是越強的,純粹作為一個商品市場,淘寶可以,但是作為一個專業性金融商品市場,用商品市場的思維去做,難度較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96

昨天失眠寫的一篇文章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3760845
2013年5月5日的夜晚,躺在床上,一直無法安睡,失眠於我是件比較可怕卻又現實存在的事情,我的思緒在夜晚會特別的活躍,使得我睡覺總是不安穩,也是因為睡覺前這個活躍的思維,所以也養成了我半夜寫文章的習慣。我的幾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這個時候寫的,夜深人靜,在電腦前,我寫東西會是很順暢和流利,個把小時寫上萬字應該是很平常的事情。

畢業十一年,從最初的在支行網點押鈔開始,到現在每天在西湖邊亂逛,確切的說,我都是在從事金融工作,雖然在最開始的時候,因為銀行基層的工資實在太低,我也幹過在學校兼職教書的事情,教書的內容涉及挺多,貌似除了政治沒教外,其他的都教過,英語、數學、歷史、語文,政治之所以沒教是因為高考不及格,這個之於我也是個奇蹟,因為我是我家鄉的高考狀元,在政治不及格的情況下,我居然能考出這個成績,也一方面可以凸顯出我其他四門課成績的相對還不錯的事實了。

除了這份工作外,也在杭州空餘的時間辦過一個網站,那時候因為孤身一人從北京跑來杭州,沒有朋友,很孤單,想到跟我一樣的人或許會很多,本著給自己找些朋友玩玩的簡單想法,我就創辦了一個叫「杭州寶貝網」的網站,這個或許是中國比較早的社交網站吧,我記得創辦的時候是02年的12月,創辦那天下了個大雪,我和另外幾個朋友一起吃飯慶祝了網站的開通,用的是BBS的模式,吃飯後,還狠狠的打了一場雪仗。

網站的進展很順利,倒了03年的非典時期,人員就突破了三萬多人,倒了06年大概破了十萬人,論壇有很多很多的活動,目不暇接,也成立了自己的足球隊,籃球隊,網球隊,攀岩隊,登山隊等等,不一而足,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個網站,讓我認識了很多很多的朋友,可以說我現在身邊的朋友都是從這個網站開始,包括我老婆,和我老婆的小姐妹們,他們都是在這裡認識,然後一起走到了現在,網站成立到2007年,我關閉了她,大概撮合了30來對人結婚,因此我也成了一個很忙碌的證婚人,陸陸續續的給在這裡認識然後結婚的人做著各種各樣的新婚祝福,當然,也吃了很多的蹄髈(杭州的習俗,要請做媒的吃蹄髈)。

之所以關閉了論壇,其實雖然我有很多理由,但是卻不能否認還是出於我自己的私心,我其實骨子裡是個悲觀主義的人物,我相信任何事情,有開始,就必然有結束,既然遲早需要結束,為何不在最高潮的時候結束呢?一如張國榮在頂峰時候退出歌壇呢?我很能理解這種情緒,尤其是在自己在銀行裡不斷得到提升,已經在也沒有經歷來顧及論壇的繼續運營和維護,我如同一個家長,呵護著論壇走到了輝煌,卻實在無法繼續維持了。也有很多人勸我商業化。他們認為只有商業化才能讓論壇能繼續的進行下去,我也拒絕了。因為那背離了我的初衷。我是個喜歡純粹的人,簡簡單單的,不希望有太多的想法。大家走到一起,聚會也好,娛樂也好,運動也好,那是因為沒有商業化的特徵,大家都很喜歡這种放松的感覺,尤其是我們的論壇很溫馨,我努力在論壇裡撇棄各種各樣的商業化的可能,也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大家感覺這裡像個家,我們有自己的杭寶電台,編輯成MP3格式,在這裡大家可以互相祝福和點歌,在線收聽,每個月還有生日聚會,大家一起為這個月生日的寶貝們,聚餐等等,因為沒有商業化的氛圍,所以有了大家在一起的理由,真有做的不好的時候,因為沒有商業化,大家反倒也能理解和寬容。我記得杭州寶貝網因為人數不斷擴大,倒了後來網站容量不夠,每年租用空間的費用要接近八千多,都是論壇的會員大家一百兩百的捐贈出來的。這種感覺其實很好。但是一旦商業化了呢?大家就對你有了要求,而且會進行衡量和比較,而一旦有這些的時候,也就脫離了我辦網站的初衷了,所以在寶貝網達到十二萬會員的時候,我關閉了他,然後離開了這個論壇。那一刻,我很輕鬆,雖然也有一絲的內疚,網站是關閉了,但是朋友卻都留下了。我倒現在還能記得2005年的12月份,我過生日的時候,來了15桌的朋友,給我過生日時候的場景,還有06年我結婚時候,他們來參加我婚禮的盛況,朋友比商業更重要。

這個網站雖然關閉了,但是給我的影響卻很大,他讓我對互聯網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寫那麼多互聯網金融文章的緣由吧。好像扯的有點遠,我在建行的經歷其實挺有意思,我一直想寫一篇建行工作的回憶錄,因為裡面的坎坷曲折,可以寫本小說,絲毫不亞於杜拉拉升職記之類的情況,讓我從一個懵懂無知,自以為是的孩子,漸漸的明白些人情世故,我曾經在建行最基層的組織結構裡,從事著最繁重的勞動的同時,我自以為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但是事實卻是全行評比,我是倒數第一,沒有一個人認為我是個好員工,甚至被要求調離崗位的時候,十一個轄區網點,沒有一個肯接收我。那一刻,我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不好。人生就是這樣的,各種各樣的情節其實都可能上演,你永遠沒有你自己想的那麼好。不對,甚至是比你想的不好還要不好。

在那樣的環境裡,我除了自己安慰自己,努力添傷之外,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我告訴自己更多就是做點有積累的事情,上班給不了我,那就自己給自己找點吧,也是這個原因,我在外面教書,自己自學更多的大學,看更多的文章,寫更多的東西,交更多的朋友。這樣的生活過了將近一年多,想起來其實還是挺悲慘的,每天早上七點,坐一個多小時的車上班,每天晚上八點多才能下班回家,日子過的艱辛,其實倒不可怕,可怕的是沒人認同。呵呵,好像也不是沒人認同,至少跟我一起押運鈔票的幾個經濟民警很認同,其中有一個人,曾經私下跟我說,他說,你以後肯定會有很大的出息,我看好你。他說,他在行裡呆了這麼久,接觸了好多大學生,你是最優秀的。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跟每個大學生都這麼說,但是我還是很高興。其他的經濟民警人都很不錯,我們經常在押運鈔票結束後一起喝點小酒,然後互相吹吹牛,寫這文章的時候,我貌似又想起了他們在我身邊喝酒吹牛的情景,挺想念他們的。不知道過的還好麼?

人生,其實是需要很多機緣巧合的,我在十一個網點都沒人要的時候,有一個網點的主任,很勉為其難的自己提出來說,好歹是個大學生,打打字總是可以的吧,就到我這裡吧。於是我陰差陽錯的到了浙江電視台邊上的武林巷一個很破敗的儲蓄所裡做起了櫃員,那邊上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能經常看到電視台的主持人,還有就是易盛大廈裡的孫德良。那是個很偏僻的小巷子,平時沒什麼人來存款取款,所以有人來的時候,我總是能跟他們聊上幾句,實在無聊,還能打個瞌睡,總之,是個被人遺忘的角落。時間推遲之後,網點裡的幾個比我大的同事,都很困惑的問我說,你這麼好的一個人,為什麼會沒人喜歡你?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都差點淚如雨下。是啊,我自己也覺得自己挺好的,為什麼卻沒人喜歡我呢?那個網點我呆的時間不長,我就走了,但是我真的很懷念在那個四五個月裡特別照顧我的四個大姐,因為我當時已經辦了網站,經常要週末搞活動,而儲蓄週末是不能休息的,他們經常主動提出讓我別去了,他們幫我加班。我對他們也無以為報,就只能平時多干活,然後幫他們寫寫論文,或者給他們的孩子輔導輔導功課。後來的後來,再一次聚會的時候,他們跟我說,叫我辭職,別幹了。他們說,難道你想跟我們一樣一輩子就在這裡麼?我沉默了很長的時間,是啊,一輩子就這樣過下去。

尤其是每次半夜的時候,上當時很熱門的5460同學錄,看到班級裡的同學們,一個個在中金、百富勤、凱雷、銀行總行過著看上去意氣奮發的生活的時候,我在儲蓄所裡做儲蓄,我多少總是內心不甘的吧。我當時的狀況,可以說是窘迫至極,買不起手機,我用小靈通,而且小靈通還是論壇上一個朋友送的,為了省錢,我經常自己騎車個把小時上下班。更鬱悶的是有一次,建總行有個同學來杭州,我做了個機場大巴去接她,結果發現她已經被我們省行領導接走。那種落差,對於男人來說,總是會有很多不甘心吧。所以,無數次,我都跟自己說辭職吧。很多時候,人最害怕的是不確定性的因素,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明天的感覺,讓你很痛苦,缺乏安全感,之於我這樣敏感脆弱的人來說就更強烈了。

故事的後來,其實是我在辭職前,遇到了省行招聘,這個招聘的過程也是異常坎坷,變數很多,畢竟因為招聘要考察原先基層的整體群眾考評,我倒數第一的考評,無論從那個層面上,都決定了,我即使在出色,都不可能被錄取的結果。對於其中的細節,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但是最後的最後,我還是被錄取了,只能說我很感謝幾個領導吧,尤其是當時分行的副行長,跟我說的一句話,她說,年輕人,有點爭議是好事情。

一句話決定人的命運,或許就是這個時候的表現吧,當然,我更要感謝堅持著頂著巨大壓力,也要堅持要我的直接領導吧,所以在我就職以後,她跟我說,我做的好,她臉上有光,說沒沒看錯人,如果我做不好,也就只能怪她看錯了人。這個時候,對於我這樣特別害怕辜負別人的人來說,如同一道緊箍咒,每當我鬆懈的時候,就會讓我不斷警醒。基層的生活,其實特別磨礪人,因為經歷過這樣的生活環境和極度的缺乏安全感,所以才能讓你更加珍惜你來之不易的工作,而這來之不易的工作,或許對很多人來說卻壓根不會珍惜,因為他們來的很容易。所以,每次我工作到凌晨三點四點的時候,別人是不會也不能理解我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我或許只是想珍惜這份工作,也或許只是不想辜負領導的信任而已,雖然我也曾經在半夜裡無數次罵娘,憑什麼,同年進行,人家下班了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卻要加班到凌晨三四點,憑什麼,人家說說話,指揮指揮人就可以了,而我卻要不斷的加班,加班,加班?回到最後,都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我只能跟我自己說,你在積累更多的東西,你比別人加班多,必然學到更多的東西,因為學到了更多的東西,你自然就有更多的機會。碰到同樣的事情,別人沒做過,你做過了,就是機會。

不管這麼安慰對不對,但是事實證明我是對了。我自己不敢說是建行最年輕的部門經理,但是我想我應該是提拔最快的幹部吧,基本上一年一個台階,從科員、到副科、到正科,到浙江省優秀客戶經理,到全國先進個人,確切的說,如果沒有基層艱辛的磨礪,也必然沒有之後的踏實勤奮吧。許多事情,放到更長的時間來看,壞事的背後可能就是好事。

事情的最後,我離開了銀行,到了一個擔保公司擔任了總裁助理,從最開始進去時候的意氣奮發,到最後離開時候的落魄不堪,經歷的是另外一個人生階段,兩年不到的時間裡,讓我從我自己覺得是天堂的人生,跌落回人間,或許可能更低,這段時光是沉默而安靜的,之於我,從最開始的無法接受,到最後的坦然面對,並不僅僅只是時間的流逝,更多還是自我心態的調整吧,人生起伏,總是如此,最開始的時候,被寄予厚望,到後來可能連走進辦公室,都需要躲避員工的目光,進入辦公室之後,第一動作是關門,然後一天閉門不出,害怕接受員工的各種眼神,這就是我那大半年的真實寫照。我不是一個特別願意接受失敗的人,這期間,我嘗試著努力改變這種狀態,總覺得需要做點什麼事情,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挽回公司對我的看法,但是發現到了最後,可能很多事情,的確越努力去做,結果可能越糟糕,如同陷入到沼澤地,掙扎的後果就是越陷越深。於是我也終於相信了這個世界,很多事情並不是越努力就越好的事實,努力的前提是,你要順勢而為,否則走錯了方向,你回頭的時間只會更長。人生許多簡單的道理就是要這樣那樣不堪的經歷來讓你認識吧,撞的頭破血流之後,你才明白,原來撞牆是很疼很疼的。既然什麼都做不好,那就乾脆不做吧,安安靜靜的,站在原地吧。這一站就是半年,等待著時光拯救或者別人拯救。半年後,有個以前的老領導來拯救我,他跟我說了一段話,我終於放棄了想在這裡重新證明自己的努力和嘗試,他跟我說,哪裡跌倒哪裡爬起,是不現實的。在中國,哪裡跌倒,往往是另外一個地方爬起來。在離開前,我很難得的再一次中層幹部會議上作了個演講,我題目是《團結一致,振奮精神,開創事業》,我對這個標題印象很深,因為我當時在看《紅星照耀中國》,我在演講裡跟員工說,這個世界上,其實並不是有能力的人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跟你價值觀一致的人,價值觀不一致的人,能力越大,對你的副作用其實是越大的,他對你沒有絲毫的幫助,只會拖你的後腿更厲害,公司也是一樣,組織體系裡不需要能力強,卻不認同這個組織的人存在,而很不幸,我其實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到了我該退場的時候了。彼岸繁花似錦,而我卻只能在這裡祝福你們到達彼岸了。就這樣,我離開了,跟著這個給了我人生兩次關鍵性選擇幫助的領導,開始創業了。我們一起創辦了個資產管理公司,幾個人搭的草台班子,開始起步。其實,我並不是個執念很重的人,總體上還是比較淡然,尤其在時間過去之後,但是那一刻,我還是很想能努力做點事情,至少證明我在過去的這個擔保公司並不是個一無是處的人。

我過去的十多年的人生軌跡或許就是這樣,最終停留在這個資產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三年,不死不活,不好不壞,一不小心也進了2012年度的中國本土最佳私募股權機構的五十強的機構,也算能滿足自己其實挺不小的虛榮心吧。也或許或多或少,能證明些東西,證明自己雖然沒在建行時候想像那麼能幹,也證明了沒在擔保公司想像中那麼不能干。然後生活也開始安逸起來,我給自己的很多簡介都是西湖邊的金融評論人,去年7月份開始沒事寫了一篇《浙江經濟怎麼了》開始,陸陸續續的寫了三十幾篇金融文章,成為了一個很多人眼裡的職業寫手,事實上,我不是職業的,寫這些文章,基本上佔用不了我什麼時間,最長的一篇文章,大概也就兩個小時吧。金融這東西,沒想的那麼複雜,也不需要太多數據支撐,因為邏輯就放在哪裡,那天你看明白了,自然也就看部門了,看不明白,可能就需要點時間。這些文章,很多都是我自己這麼多年在金融業內走走停停的一些心得感受和體會吧,或許很多地方,寫的不對,或者不合大多數人的邏輯,但是總歸,符合我自己認為的邏輯體系吧。我離開建行的時候,就跟自己說,想把這麼多年的信貸從業經歷寫出來,編成本文集,紀念自己的建行生涯,沒想到建行的文集沒出來,到是這些金融分析的文章先出來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75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4030824
最後一篇互聯網金融的文章了。在第一段做了互聯網金融的定義,所以僅限於討論狹義的互聯網金融。其他所謂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就不扯了。至於股權融資,目前也未成氣候。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水平有限,而且這篇相對務虛,邏輯也有點亂,讀起來也晦澀難懂,請諒解!

一、什麼是互聯網金融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業內觀點很多,爭來爭去也很難有定論,我自己的感覺要弄明白什麼是互聯網金融,還是要先弄明白什麼是金融?

金融本義是資金融通,廣義上說,跟貨幣發行、保管、兌換、結算相關的都是金融,但是狹義的金融,一般僅指貨幣的融通,所謂貨幣融通,就是資金在各個市場主體之間的融通轉移的過程。這個轉移的過程,一般主要表現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個方式。直接融資,說白了就是缺錢的人直接跟有錢的人借錢,股票是最典型的直接融資方式,你買了股票相當於就是借錢給了企業,然後他每年給你分紅,債券也是,你買了一個企業的債券,他每年支付你利息。

間接融資就是有錢的人或者企業不直接借錢給缺錢的人,而是通過中介機構進行,中介機構是誰呢?最典型就是銀行,我們大量的人把錢存到銀行,銀行統一對資金進行調度和安排,發放給缺錢的人或者企業。我們獲得了存款時候銀行給予的利息,而銀行獲得了放貸款時候,企業給予的利息,兩者差額就是銀行的盈利。

這兩類融資方式直接就是構成了狹義上的金融概念,就是信用貨幣的流轉,這個流轉是有兩個特徵的,一是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二是這個分離的過程是有報酬的,一般體現為利息或者股息。

至於其他廣義上的金融的概念,還包括了商業銀行存款的吸收和付出,以及有價證券的轉讓買賣,以及資金的結算等等。狹義的金融和廣義的金融的存在,使得互聯網金融其實也存在狹義和廣義之分,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等模式。

但是從狹義的金融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則應該定義在跟貨幣的信用化流通相關層面,也就是資金融通依託互聯網來實現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稱之為互聯網金融。從這個理解來看,其實無論是何種方式的資金融通,直接也好,間接也好,只要用了互聯網的技術來實現了這個融通的行為,其實就是互聯網金融了。包括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提高自身的效率的行為,都可以定義為互聯網金融。

只是,顯然,大家對互聯網金融的要求可能並不是如此定義的,謝平教授,曾經提出過區別於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第三種融資方式,即「互聯網金融模式」,可能代表了大多數人對這個模式的理解。

他對這種模式的定義是,支付便捷,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非常低,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達到與現在直接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並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單純從定義來看,其實,這個第三個模式,無論闡述的效率如何,支付多便捷,信息程度多高,以及是否有金融中介存在,回歸到核心點,其實還是擺脫不了企業是直接還是間接融資這個命題,按照純金融理解,其實第三種互聯網金融模式核心是努力嘗試擺脫金融中介的行為,這種行為的定義其實最終還是被歸類到直接融資方式,他並不改變資金在不同市場主體之間轉移的這個核心行為,所以這個互聯網金融模式,很難界定是第三個融資模式,而且他也沒有改變金融本身,但是,這個模式的設想裡,有個很重要的一個點就是,他試圖改變其實是市場參與的主體。這個模式要摒棄金融中介的存在,所以對互聯網金融的最終定義中,這個成為了核心。

在對未來互聯網金融的暢想之中,很多人認為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最終可以讓金融機構離開資金融通過程中的曾經的主導型地位,因為互聯網的分享,公開、透明等等的理念讓資金在各個主體之間的遊走,會非常的直接,自由,而且低違約率,金融中介的作用會不斷的弱化,從而使得金融機構日益淪落為從屬的服務性中介的地位。不在是金融資源調配的核心主導定位。

事實上,我對這個提法是贊同和認可的,金融中介機構在過去的幾百年歷史之中,能成為社會經濟活動中主導型的地位,其實有很多的原因,專業化分工也好,制度性保護也好,都使得大量的社會閒散資金是通過這些金融中介進入到實體領域中去的,他們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中樞系統,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的改變著社會的各種經濟活動,也會日益改變金融中介機構在資金融通中的主導性地位,互聯網會讓信息不斷的透明化,讓中介失去依靠信息不對稱所掌握的信息優勢,而且互聯網讓社會的各種參與主體更加的扁平化,也一定程度上壓縮了由於專業化分工所帶來的金融中介機構的專業化優勢,所以是有可能出現金融中介日益被摒棄的可能性的,事實上,目前湧現出來的各種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其實核心都是衝擊著原先的金融中介的模式,都是意圖撇開金融中介,實現資金融通雙方的直接對接。

但是按照如此來理解互聯網金融,其實,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的定義更多放在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來摒棄傳統金融機構主導的行為,如果不是這麼定義的話,互聯網金融就沒有太多的意義了,如果只是說定義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的金融行為都是互聯網金融的話,那麼互聯網金融就是個偽命題,因為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自我革新都屬於互聯網金融的範疇,顯然這樣的定義對於互聯網金融而言,不是很合適。

一旦確定了這個互聯網金融的定義的話,那麼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就很顯然需要解答的命題其實是互聯網到底怎麼做,才能有效的進行風險控制的創新,因為只有風控的創新,才能真正的摒棄金融中介機構的主導型定位,如果無法解答這個命題,所有的互聯網金融最終其實都會走到另外一個路徑中去,就是變相的成為了金融的互聯網。所謂金融的互聯網,事實上就是他不是摒棄中介,而是互聯網成為金融中介,實質就是趕走了一個金融中介,迎來的是他自己這個中介,一旦中介無法被趕走,那麼互聯網金融就必然不能實現直接融資,那麼就很難體現互聯網金融的優勢,間接融資領域注定不是互聯網的領域。

而很不幸其實是目前我國大量的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都是金融的互聯網,大量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本質都是打著互聯網的外衣,做的其實是金融機構的事情,金融脫媒成為了一句空話。最典型的其實是P2P。

二、P2P的本質是批上互聯網外衣的金融機構

謝平教授對P2P極為推崇,他認為P2P現在是銀行有益的補充,以後會去取代銀行,成為主要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那麼我們來看看P2P的本質是什麼呢?

所謂P2P,其實是Peer-to-Peer 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的簡稱,簡單稱為稱個人對個人信貸,在央行的相關文件裡,正式叫法為人人貸(並非特指人人貸公司,而是對當前所有P2P公司的一個總稱)。這種模式是舶來品,05年左右開始陸續出現,不管產生了多少種變體,但是從名字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核心都是建立在個人對個人的借貸基礎上的。

從我們前面的定義可以看的出,這種是典型的直接融資模式,在沒有互聯網之前,其實就是民間借貸體系,中國這種個人對個人的借貸行為,我相信至少存在了一千多年了。只是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本來可能需要具備一定信任度的人才可以相互借錢的行為得到了擴展,讓陌生人也存在了相互借貸的可能。這個是互聯網的優勢,互聯網金融的終極目的其實是實現去中介化,就是所謂的金融脫媒,所以P2P作為金融脫媒的典型,其實是很典型的互聯網金融的生態模式的。這個產生於英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誕生之後,開始陸續成長。在歐美基本上從誕生的一刻起,就都在尋求解決互聯網化的風險控制和評估手段,努力讓點對點的交易更安全,以便更好的擺脫傳統金融機構,而他自己也是獨立於交易之外。這個設想很美好。只是到了國內卻開始了很大的分化。

P2P進入國內之後,大行其道,目前估計一千多家的P2P公司是存在的,這個典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在中國被硬生生的做成了金融的互聯網模式,是個很值得推敲的地方。由於在國內的P2P領域,普遍的無法解答前面提到的互聯網技術手段如何有效進行風控審核這個命題,使得國內的基本上所有的P2P公司都採取了極為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變形,就是P2P公司直接介入交易,成為交易的一方,使得本來應該是金融脫媒的互聯網金融,成為了還是無法脫媒,需要他自身信用附加的模式,他的本質成為了擔保公司,部分的P2P,甚至成為了銀行,利用構建資金池,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沒有牌照的銀行,這種變形,其實是已經典型的背離了互聯網金融應該有的模式了。他們的本質其實就是金融機構。

號稱全球最大的P2P公司的宜信,發展到現在有將近30億美金的交易額了,但是他採取的風控方式是什麼呢?跟互聯網毫無關係,他採取的其實是按照傳統金融機構的模式,進行人工的上門核查,人數超過三萬人,已經是典型的金融機構了。而宜信又是基本上目前國內線下P2P的黃埔軍校,幾乎所有的P2P公司採用的都是這種模式,所謂互聯網在風控層面的革新幾乎為零。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所謂互聯網金融,永遠只是個掛羊頭賣狗肉而已,隱含了極大的風險,歸納起來其實就兩點知名缺陷。

1、道德風險,在P2P市場裡,由於交易市場是P2P網站自身構建的,平台可以利用自身權限,通過後台更改數據,虛擬和捏造很多不存在的借款人出來,平台的介入,事實上隔絕了出資人和借款人之間的聯繫,平台可以利用交易機制設計的漏洞,人為進行騙貸活動,由於交易數據、信用審核權限都放在平台手裡,出資人卻不能有效審核這些信息,也無從判斷真假,其所處地位非常不利,很容易就讓P2P走入歧途,詐騙等一系列惡性事件就很容易產生。

尤其在一些集中撮合交易方式的平台上,就更容易產生這種情況。隨著經濟形式惡化,很多不具備公信力的P2P,可能在這方面會不斷的發酵,前段時間,某P2P就發生實際控制人通過P2P,捏造大量借款人信息,集資上億。這個就是典型的道德風險了。

  第2、運營風險。在我國,P2P已不再是傳統的點對點的直接融資方式,他的實質是類似擔保的間接融資方式,從而使P2P自身經營能力成為這種模式的一個致命性風險。

我國最早的一批P2P,都是從搭建交易平台入手的,但是發展到後來,隨著越來越多資本湧入到這個行業裡,競爭開始加劇,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到自己平台上來,各個P2P都逐漸開始介入平台交易之中,介入方式主要就是對投資人的資金承諾保障本金,部分P2P甚至承諾保障利息。

這種行為是市場惡性競爭的結果,這個結果從根本上使得中國的P2P很難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公共中介平台,因為他把自身信用放入其中,很多出資人更多依賴平台信用進行放款,金融脫媒成了一句空話,只是原先由商業銀行作為媒介,現在變為P2P平台作為媒介。

P2P從原先的撮合匹配借貸雙方交易直接演變成了「影子銀行」,P2P在裡面扮演的是兩個角色,第一是吸儲,平台給予保障,第二是放貸。這兩個角色合一,其實就是銀行在做的事情,但是卻又不受到和銀行一樣的嚴格監管,就使得風險急劇放大。

  加入自身信用的P2P模式,P2P的盈利模式由原先的無風險服務性收入,直接變為有風險的擔保收入。P2P實際上成為了擔保公司,公司的盈虧平衡取決於壞賬率和擔保收入。如果壞賬率和擔保收入,企業虧損,反之則企業盈利。

  P2P一旦成為擔保公司,會產生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P2P的擔保能力能有多少?根據國內融資性擔保公司相關管理辦法,一般是不超過註冊資本的4倍,而銀行對公司借款的擔保人的要求更苛刻,一般是不超過淨資產的50%。我們姑且採取前一種認定方式,那麼也就是說一家P2P註冊資本1000萬的公司,他最大理論可能擔保金額也就是4000萬,從這個角度看,任何一家P2P,在這種模式下,其上限肯定是被封死了,要不斷擴大業務,就需要不斷提高註冊資本。否則擔保就毫無意義。

  其次是P2P公司如何構建風控體系,如果是原先點對點的直接融資模式,P2P的核心是構建有效的交易平台,讓出資人和借款人自願資金匹配,對風控能力更多體現在設計借款框架結構層面,P2P公司本身是不承擔單筆交易風險的,但是一旦加入信用成為擔保業態,則P2P的核心點就直接轉化為了單筆業務的風險控制能力。這個就是的P2P公司的風控能力成為了投資人的主要考量點,而忽略了對本來的標的物的關注和審查。

事實上,擔保的生存難度要遠遠超過其他金融業態,擔保公司所需要的金融綜合能力非常高,擔保公司相對於出資人而言,要承擔更高風險,收益卻相對較低,為了控制擔保風險,在業務上就不得不加大風險控制,需要培養很好的風險調查人員,對借款人進行嚴格的資信審核,這種成本其實相對於純P2P平台而言,是幾何級數的抬高。不但抬高了難度,其實某個程度上,也限制了規模,因為規模的增加,其實風險也是同等程度的提高。

另外,從壞賬率的現實情況來看,擔保業態下的P2P生存難度也很高。國外的現實情況來看,美國P2P網絡借貸平台Prosper貸款平均違約率30%,而另外一個P2P平台——Lending Club,違約率約24%。都是非常恐怖的數字,所以,如果P2P進入擔保的話,這個違約率是根本是平台公司無法承受的壞賬率。這種現實情況下,談盈利基本不太可能。

  現在許多P2P公司在一些債權到期無法收回情況下,為了規避代償問題,都會設定虛假標的物套取資金,用來歸還投資人的利息,相當於不斷借新錢還舊債,在缺乏有效監管情況下,這種方式在P2P領域非常普遍,使得這個行業不但不能有效規避風險,反而不斷聚集風險。

  P2P成為國內互聯網金融的主要金融模式,我看其實不是任重而道遠的問題,而是根本走錯了地方,著力點出了問題。

所以,我的判斷是,如果P2P無法解答核心的風控問題,那麼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就是個泡沫,經不起推敲。互聯網的極大外延擴展性,會讓金融的泡沫起來越來越快,引發的問題越來越多,從而讓互聯網金融陷入一個偽命題之中。如果純粹的通過互聯網來吸引資金和發放貸款,風控沒有任何創新,仍然採取傳統金融機構模式,那麼無論互聯網金融喊得多響亮,模式如何變化,互聯網金融其實就是無從談起。

三、阿里小貸是披著傳統金融機構外衣的互聯網金融

從目前的中國互聯網市場來看,阿里巴巴應該是惟一一家建立在風控革新基礎上的金融公司,所以,雖然阿里金融採取的是小貸公司和擔保公司的外衣,但是卻恰恰反映的是互聯網金融本質,因為他用互聯網的思維在對金融進行革新,因為理論上只要阿里的風控革新一旦能夠成功,雖然他今天使用的是阿里小貸或者擔保這樣的傳統金融機構的外衣,但是只要風控到位,他可以隨時摒棄這些機構,因為核心競爭力在於他構建的風控本身,擁有了這個核心風控,就意味著資金融通的最大障礙得以清除。

阿里金融的核心風控金融模式其實是一條量化放貸的道路,就是阿里巴巴依託自身在網絡體系內的巨大客戶數據優勢,進行有效的數據整合,他將自身網絡內的客戶的一系列有利於進行風險判別的數據例如交易數據,客戶評價度數據、貨運數據、口碑評價、認證信息 等等進行量化處理,同時也引入了一些外部數據,例如海關數據、稅務、電力、水力等方面的數據情況加以匹配,從而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風控標準,意圖建立起純粹 的定量化的貸款發放模型。同時,建立中小企業貸款的數據庫模型,進行數據庫跟蹤管理等等。

這個量化的貸款模型的好處不單是大大提升了放貸效率,更關鍵的其實是讓金融機構在其中的作用得到了弱化,從而為去除金融機構在體系內構建了基礎的可能性。從一些媒體採訪中看到,阿里巴巴的戶均放貸數額在7000元人民幣,一共發放貸款130億,每天處理一萬筆左右的貸款額,這個數字如果採取的是傳統金融機構的審核標準的話,投入產出明顯不成正比,相信沒有銀行能做這樣規模和數字的交易。而阿里巴巴依託貸款模型和網絡化處理很好地實現了。這就是網絡優勢,也是量化交易的優勢,他排斥了對單個人的定性化分析,通過標準的篩選,大大降低納入範圍內客戶的違約概率,保證貸款的質量。
在這個邏輯體繫上,阿里巴巴做足了功夫,也投入了非常龐大的資金和人力,從全球範圍內來看,做這樣定量化標準放貸模型的嘗試一直就有,但是目前為止,還真找不到特別成功的模型。所以確切的效果有待觀察,而且也有點期待,但是事實上,短期來看,阿里金融這個模式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

1、量化交易需要有邏輯基礎,長期穩定的交易環境和交易規則是量化的基礎,在貸款層面,貸款需求和意願需要長期穩定的基礎,貸款更多是個人意願的一種表現,雖然大範圍內可以量化,但是跟經濟形式的正相關度頗高,個人感覺貸款變化太快,例如經濟週期好的時候,人們願意貸款進行投資,但是經濟週期不好會壓低貸款的意願度,從貿易領域來看就是經濟形勢好的時候,願意多備貨而去借錢,形勢不好的時候,就寧願拋售也不願意借錢備貨。

所以,量化參數設置方面就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我自己感覺沒有很長時間的相關經濟數據的係數研究,很難有穩定的量化交易標準出現。而且這期間,還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從金融發展歷史來看,任何一套良好的風控體系其實是在市場金融實踐中不斷碰撞出來的,期望通過閉門造車的方式實現,難度很大,阿里巴巴需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來面對貸款壞賬率。

 另外,貸款標準設置容易,但是修正很難,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設置的過嚴,那麼就會發現找不到符合風控標準的客戶,導致出現無貸款可放的境地, 如果貸款標準過於寬鬆,壞賬一堆的情況也必然可見。這個度的把握就是要在市場中不斷的碰撞才能產生,雖然可以做各種精算,模型測試,但是具體實踐的數值肯定是不斷的積累的。只有形成了極為龐大的實踐數據,才有可能具備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前面說了,在金融不穩定、經濟形勢不確定的情況下,很多數據其實是失真、無意義的。

  我對淘寶網研究不多,但是我有個感覺,淘寶網其實兩極分化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了,淘寶網看上去有浩瀚的客戶群體,但是實際如果做一些切分,就會發現,客戶質量分化很嚴重,由於網店的開設成本日益增加,很多時候維護好一家網店的成本已經不低於開一家實體店的成本了,而天貓為代表的B2B對網店的衝擊也很大,這種情況下,淘寶網就日益分化成兩個層級:好商家越來越好,同時越來越少,不好的商家越來越不好,數量越來越多,淘寶網成為了大象跳舞的地方的時候,淘寶網就已演變為幾隻大象和一堆螞蟻聚集的地方。

  這種情況下導致的貸款難題就是,你可能找不到符合你想要發放貸款標準的客戶。風控標準過嚴,會淘汰掉大量的客戶群體,大量螞蟻被擋在了門外,而大象卻又不需要你。如果風控標準過鬆散的話,你在螞蟻之中,又無法清晰的找到你想要的螞蟻。因為他們都差不多。

2、擔心系統性風險。量化交易很害怕系統性風險,因為會讓所有數據設置在系統性風險面前都失去了意義,例如經濟形勢大面積下滑時,很多作為參數的數據值都沒有意義,本來過往可能很好信用度的客戶在這一形勢下跟信用度不好的客戶一樣都無法還款,所以系統性風險成為了量化交易的噩夢,所以如果阿里巴巴不能建立起很好的系統性風險應對機制,卻大規模的量化放貸,可能會很容易在某一個區間裡出現大面積壞賬。

系統性風險帶來的量化 交易失敗的的典型案例就是兩位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默頓和舒爾茨參與組建和運作的長期資本管理」(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 由於無法考慮到亞洲金融危機和俄羅斯國債違約所帶來的偶然的不確定的無法在交易模型裡設定的系統性風險,使得他的損失極為慘重。

  當然,貸款跟對沖交易還是有較大的區別,影響的因素也不同,但是在定量交易的過程中所選擇的考慮點和本質是一樣的,系統性風險是不得不防範。尤其在中國最近五年內經濟走勢極不明確,更值得注意和考慮。

3、道德風險無可屏蔽,其實不要忽視國人的智商,任何標準,在中國只要有標準,都可以想盡一切辦法來造一個符合你標準的樣本出來,我當年在銀行的時候,有個客戶經理很聰明,幾日幾夜不眠不休,不斷測試銀行的評級系統,居然被他給找到了銀行評級管理辦法的系統漏洞,掌握了輸入什麼值能讓銀行的交易系統出現較高評級,這種事情,我相信絕對不是一個銀行客戶經理會找到。

所以,我相信,阿里巴巴的貸款風控標準,也會在不斷的被測試中被陸續給推敲出來,然後市場上出現各種各樣的造假數據,對於量化貸款交易而言,由於只注重數據,而不太注重貸款主體的情況下,詐騙等案例會不斷出現。

但是不管如何說,技術不斷的在進步,大數據的理論和實踐也都在不斷的開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阿里金融是未來最有可能成為真正互聯網金融的一家機構,他雖然不一定能在體系內起到完全去掉金融機構的可能性,但是他至少可以讓金融機構在他的體系內處於從屬的地位。而這恰恰是互聯網金融的本質。

四、互聯網金融的監管

不少人都跟我說,對於互聯網金融這種創新行為,要予以保護而不是扼殺,但其實我更想闡述的是,要保護的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而不是形式上的互聯網金融創新。

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很大程度上如果按照我的理解,大部分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其實本質是沒有牌照的民間金融機構的利用互聯網技術在進行跟傳統金融機構一致的金融運作罷了,很難說有太大層面的技術創新概念,跟傳統金融的競爭不斷處於同質化競爭狀態,而且還是風險容忍度的競爭,這種競爭我個人感覺很容易陷入到不斷的惡性循環之中,會不斷的加劇金融的不穩定性。
  前些日子聽人開玩笑,註冊資本一個億的小貸公司,受到嚴格的監管,最高負債只能做到1.5億,而註冊資本一百萬的P2P公司,卻可以做到幾個億的規模,典型的監管不一致,從某個意義上講,P2P的亂象叢生也的確給我國金融體繫帶來了較大的衝擊。納入監管的確是遲早的事情了。放任自流的態度,反倒是不靠譜。

所以,談這個監管必要性的問題,還是要看看這些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出現的幾個大的歷史性背景。

中國金融首先是分業經營,早就我國銀行的集體性壟斷地位,導致了銀行業的龐大的同時,卻也是效率較為低下,大量的業務空白領域,沒有充分競爭,從而遺留下較多的機會給予民間金融充分的生長空間,包括一系列的過渡性金融機構,如小貸機構,擔保機構,甚至民間借貸,都是這種格局下的產物,互聯網金融,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我個人定義為夾縫金融。他們的出現,其實都是為了彌補我國金融機構在分業經營市場中的競爭低效率的問題。

銀行業的低效率其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其實是信貸領域的低效率,大量國企,央企等低效實體部門,獲得了大量的信貸資源,而絕大多數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卻未能獲得充分的信貸資源的跟進,從而讓這些企業對信貸的迫切渴望,給了許多非牌照金融機構的生存空間。

另外一低效的領域就在於大量的個人儲蓄都擁擠在銀行體系內,獲得極低的儲蓄收益,無法對抗較高的通貨膨脹的節奏,也逼的大量的財富尋求更高的出路,尤其對於一百萬以下的資金,更是迫切的渴望有更高的投資機會的出現,兩個交叉之下,使得以P2P為代表融資模式,異軍突起。當然這裡還有個大背景其實是國內資本項目不開放,中國經過長達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和貨幣超發,積累了極為龐大的資金,這些資金都沉澱在國內,在中國這個市場裡到處尋找出路,大量的小額資金缺乏投資渠道,只能進入非常高風險的民間借貸和非法集資中去,P2P的出現為這些投資人也提供了看上去相對更好的出路的方式。
  如果說還有第三個方式,那麼就是目前監管層的放任自流的政策,客觀上推動他不斷擴大規模,事實上,因為目前的P2P帶有銀行特徵,但卻沒受到像銀行同樣的監管,缺乏監管的P2P,理論上哪怕擁有在搞的壞賬率,只要確保不出現重大的兌付危機,其實是可以不斷的以借新還舊的方式不斷的玩下去。他的整體運營和騰挪空間更大,成本更低,比銀行還更靈活,銀行要定期審查,接待內部審計、外部審計,應付這些人要干很多事,而P2P什麼都不用。所以兩者各自的監管成本也不一樣的,在加上銀行短期內的相對低效,P2P的快速成長也就可以理解了。

目前的P2P其實已經到了相對非常危險的地步了,目前感覺每個P2P都想到最後幹成既成事實,規模拚命做大,做大到可以倒逼監管層不能管的層面,從而形成所謂的大而不能倒的局面。如果做不到呢?那麼走到非法集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為什麼呢,主要是前面說到的一個虛假標的物的問題,這種操作方式回到最後就是很容易認定為非法集資的典型特徵。構建虛假資金池,一般都是兩個結局,第一個結局就是不斷借新債還舊債,但是因為有較高利息,就需要不斷擴大規模,而且永遠停不下來,這個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網站業務規模會不斷擴充,並不是業務發展的結果,而是需要不斷借更多的錢。第二個結局就是關門捲款。本質上江浙地區的高利貸一般都是這個玩法的。無非P2P披上創新的外衣罷了。本質是雷同的。

至於如何監管,我個人感對於堅持獨立運營不介入實際交易的互聯網金融平台,要予以鼓勵和支持,給予政策扶持,這樣的金融交易平台,鐵定屬於金融創新的範疇,監管的核心點其實是在於交易平台上標的物的真實性的監管。

而對於那些介入交易的金融平台,我個人感覺相對簡單,其實就是按照線下金融機構的監管要求進行監管就可以了,本質是擔保公司的就按照融資性擔保公司擔保管理辦法進行每年年檢即可。如果是涉及資產證券化的就按照券商要求進行監管,同時對於構建資金池等行為,則嚴格按照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辦法進行監管。

五、互聯網金融的壞賬率控制

  總的來說,媒體對於互聯網金融抬得太高,也捧得太重,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其實目前市面上並不多,而且整個對社會金融的變革意義還處於觀望階段,而其他的金融互聯網,則本質本來就是金融機構,無非沒有獲得牌照而已,所以並不值得太多論述。

關於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的區別,其實我前面提到了如果互聯網金融無非回答風控革新這個命題,那麼可能較大程度上就很難有這個命題的存在,在風控革新領域,其實現在理論上的業內觀點無非是兩種,第一種其實是通過技術的手段,可以實現很好的風控,從而讓壞賬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至於是什麼技術手段,也開始出現分化,傳統金融機構採取的是人工盡職調查,依靠經驗判斷和數據調研等辦法實現,儘量壓低壞賬率,而互聯網金融其實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容納更多的數據來實行,也是因為有這個理念的提出,財會有互聯網金融的說法出現,事實上的結果其實很有意思,傳統金融機構的風控方式,其實長期實踐的效果來看,並不理想。而互聯網金融採取的這種風控思維也一樣沒有得到實踐的證明,短期內估計也很難被證明,行之有效。大數據這個東西,看著很好,但是應用短期內都不現實,一方面是數據的寬度和深度不夠,另外就是大數據的技術處理能力也還跟不上。

很多人這裡其實會問,為什麼傳統金融機構風控手段不成功,卻金融機構並沒有出現太大危機呢?其實就是回到金融機構獨特的制度性保證上來了。那是因為銀行有著兩個維度的壞賬處理能力,從技術上確保了機構自身的穩定,他走的並不是提高風控能力的思維,而是直接走了一條制度優勢明顯的道路。這個其實是為什麼說商業銀行能作為恐龍一直存在的根本性的原因,銀行能持續生存而不趴下很大的原因就是制度性優越。
  銀行壞賬率的控制主要有兩個維度,第一個是技術手段的壞賬率調整,第二個是持續的流動性支撐。其實,即使是全球最牛的金融機構,它的壞賬率控制也是有難度的,如果有人說他把壞賬率真正控制在3%以下,我基本是不相信的,一定規模內極個別的人可以做到,但是從中長期以及更大規模來看,幾乎是概率為0的事情,事實上金融機構都會有一個基礎性壞賬率,就是無論你做什麼樣的一個金融機構,這個壞賬率水平是必然有的,化解這個壞賬率只能通過技術手段和足夠的流動性來做到,靠能力是無法覆蓋的。

  現在說,銀行的壞賬率控制在1%不到,它其實是有大量的技術手段在起作用,一方面把分母做大,把風險後延,另一方面不斷進行五級分類的風險調整儘量往五級分類中的關注類擠等。事實上,任何銀行的壞賬率處理手段是有很多方式,首先,它把貸款規模做大,然後把五級分類往上調,或者是找企業來併購重組,企業出了壞賬,銀行再找個企業把壞賬拿走,壞賬就不會體現了,那個人幫你還錢了。當然,這些技術手段的前提是,必須有充分的流動性在後面,有錢能夠把貸款做大,假如說你有一個億,做完就做完了,沒有辦法延展你的流動性,壞賬率會非常高。

銀行如果不能靠流動性做延展的話,肯定趴下了。不但是銀行,任何一個金融機構都是扛不住的。但是銀行流動性來自於哪裡呢?其實來自於他吸儲的能力,只要一個銀行能不斷吸收儲蓄,流動性就不會喪失,哪怕壞賬規模超過他的核心資本,一樣不會趴下。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內的商業銀行基本是無敵的恐怖存在,是其他任何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都無法企及的。制度性優越其實很可能是金融機構能一直超越別的機構在各種金融活動中活下來核心的核心吧。無論是對於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互聯網而言,在信貸領域裡其實都不太可能有這個優勢的獲得,所以,怎樣過壞賬率這個關口,其實構成了擠入金融行業的首要命題。也是必須思考的一個命題。互聯網金融在這個方面,我覺得暫時看不太出來這個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561

馬云又來「革命」了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7362005335/24160177
6.13日,阿里巴巴上線餘額寶之後,一篇軟文天下橫飛。因為不太願意繼續寫阿里了,寫的太多,都膩味的,但是看到腦殘文,還是不爽,就寫了段短微博:
「阿里金融就是個喜歡噱頭的公司,什麼餘額寶,跟銀行搶生意。扯淡麼。第一本質餘額寶是利用支付寶餘額購買貨幣基金的行為。用這個跟銀行活期比利息?!有點腦子好不好!第二余額寶的規模大小取決於貨幣基金的規模大小,阿里本身不能決定。而且最重要的對基金公司的流動性要求很高。會他媽的出現虧損!」
微博寫完,反正罵戰又開始了。於是不得不在寫一篇文章,仔細的闡述下我對餘額寶的看法,其實這事,真沒啥好值得說的。兩個字,忽悠。
一點點來吧,首先,阿里的軟文用的最多的介紹是什麼?是這麼段話,文章說「通過「餘額寶」,用戶存留在支付寶的資金不僅能拿到「利息」,而且和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根據其官方介紹,2012年,10萬元活期儲蓄利息350元,如通過餘額寶收益能超過4000元。」
這段話很有意思,我們來看下所謂的餘額寶的收益是如何實現的,餘額寶的收益其實是購買天弘基金的增利寶的貨幣基金的行為,實質是一項投資,而投資所形成的投資收益,必然是帶風險特徵。他不等同於存款,存款是有國家信用作為擔保,而投資行為是沒人給你擔保,你們可以打電話問問天弘基金,我想鐵定不會跟你說,保證收益一定能實現,如果他這麼說的,我給你個電話號碼,直接去證監會投訴非法集資去。
至於這裡面也有不少人來指責我說,存款怎麼可能有國家信用擔保。我都不想解釋這個幼稚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存款都是由國家信用擔保的,無非顯性擔保還是隱形擔保罷了。當然國家破產了,沒能力擔保了是另外一回事。
一旦理解了餘額寶是投資收益,也就能明白所謂的收益高低,事實上就是要取決於貨幣基金的管理方能否實現這個收益了。不知道4000元的說法來自於那裡?或許是來自於2012年的七天平均收益率是3.8%這個說法吧。事實上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其實也是要進行區分的。雖然大體上都各自貨幣基金都相差不大,但是在不同的年份裡,受制於大環境主要是資金面的因素下,貨幣基金的整體收益是有差別的,甚至出現過2006年貨幣基金虧損的情況,說貨幣基金無風險鐵定是不現實的。2006年的貨幣基金虧損,當然因素眾多,但是的確出現了大面積的浮動虧損的格局。泰達荷銀,易方達都有貨幣基金為負值的貨幣基金。所以認為貨幣基金一定要比活期存款要高,這個說法本身也不一定成立。因為有虧損的投資收益,跟無風險的銀行存款,本身就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

在其次,撇開風險層面的問題進行考慮,購買貨幣基金跟活期比一定合適麼?其實貨幣基金,要比的話也要跟定期比,區別只在於流動性,而不在於收益,為什麼呢?因為年化收益的意思是折算成年來計算的。你買一個貨幣基金,除非你連著買了一年,否則你怎麼算也算不出這個收益來。但是你如果你連著買了一年,那跟定期也就沒啥區別了,所以我自己還是覺得合理的比較還是應該跟定期做比較,當然定期跟貨幣基金相比缺乏流動性,但是至少說明一點,就是拿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跟活期比年化個人感覺不科學也意義不大。典型的誇張宣傳。

這裡還有個很大的誤區其實跟餘額寶可能關係不是特別大,但是也要做個解釋,就是七天年化收益跟每日萬份份額收益的區別。所謂七日年化收益率,是貨幣基金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進行年化以後得出的數據。比如某貨幣基金當天顯示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2%,並且假設該貨幣基金在今後一年的收益情況都能維持前7日的水準不變,那麼持有一年就可以得到2%的整體收益。但是,貨幣基金的每日收益情況都會隨著基金經理的操作和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而不斷變化,因此實際當中不太可能出現基金收益持續一年不變的情況。因此,七日年化收益率只能當作一個短期指標來看,通過它可以大概參考近期的盈利水平,但不能完全代表這只基金的實際年收益。

而且還存在可操作的空間,如果貨幣基金僅靠兌現浮盈來提高收益率,短期內可以把七日年化收益率做得很高,但是新進資金的收益率就會攤薄。更為嚴重的風險是,如果一隻貨幣基金大幅度兌現前期浮盈,一旦市場發生變化導致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資金大規模贖回,就有可能引發流動性危機。

同時,近七日收益率是由七個變量決定的,因此近七個收益率一樣,並不意味著用來計算的七個每天的每萬份基金份額淨收益也完全一樣。所以,作為短期指標,7日年化收益率僅是基金過去7天的盈利水平信息,並不意味著未來收益水平。投資人真正要關心的其實是第二個指標,即每萬份基金單位收益。所謂貨幣市場基金的每萬份收益就是把貨幣市場基金每天運作的收益平均攤到每一份額上,然後以1萬份為標準進行衡量和比較的一個數據。這個指標越高,投資人獲得真實收益就越高。

上面寫了這麼多,其實,歸納起來就一句話,所謂的存十萬一年能拿四千的說法,第一是不夠嚴謹的,第二也是不負責任的,是明顯的只談收益不談風險的非法宣傳。為什麼說非法宣傳呢?

2013年《證券投資基金的銷售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對任何公開宣傳材料都進行了嚴格的要求,而支付寶的這次事件,明顯存在誇大宣傳的嫌疑在裡面,也沒有進行明確的風險揭示。有人說,在具體購買的時候會做了風險提示,但是根據管理辦法裡面是明確規定,必須在任何宣傳推介材料裡進行風險提示的。

該辦法第四章,第三十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基金宣傳推介材料,是指為推介基金向公眾分發或者公佈,使公眾可以普遍獲得的書面、電子或者其他介質的信息,包括:

  (一)公開出版資料;

  (二)宣傳單、手冊、信函、傳真、非指定信息披露媒體上刊發的與基金銷售相關的公告等面向公眾的宣傳資料;

  (三)海報、戶外廣告;

  (四)電視、電影、廣播、互聯網資料、公共網站鏈接廣告、短信及其他音像、通訊資料;

(五)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材料。」

同時第四十三條「基金宣傳推介材料中推介貨幣市場基金的,應當提示基金投資人,購買貨幣市場基金並不等於將資金作為存款存放在銀行或者存款類金融機構,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

以上兩條其實合在一起,就都對這種典型的跟活期存款做比較的行為做出了嚴格的否定。有人說,阿里金融是一種金融創新,可以突破監管。姑且先不論是創新就可以突破監管這個說法,我們在來看這種方式是不是創新?!

前面說了,餘額寶的實質是用支付寶的餘額進行購買貨幣基金的行為,這個行為我不知道創新點在那裡?他跟你用你銀行卡里的錢購買貨幣基金的行為是一樣的。按照這個理解,我們用我們手機卡里的錢,購買貨幣基金,或者用其他預付卡購買貨幣基金都是一個道理,是阿里對自身客戶進行結構優化的一個策略,創新點在那裡?在於支付寶的客戶也可以買基金了?一直就可以買,啥時候不讓買了?

還有所謂的革銀行的命說法?這個說法其實挺有意思,我聽到最多的一個說法就是說,支付寶給的利息比銀行的活期高,所以爺爺奶奶,大叔大媽們都跑到支付寶去存款了,不到銀行存款了,所以革銀行的命。

我表示很無語,只能說說這個說法的人,真他媽的傻逼。不罵人都不行。這個說法,還真不能怪別人,只能怪阿里,阿里的鋪天蓋地廣告宣傳,說餘額寶的利息比銀行活期存款利息高,所以大家都開始流傳革命論了。真有意思。事實上,大家用自己的銀行卡購買貨幣基金比支付寶雖然不敢說更便捷,更方便吧,至少收益不會比支付寶低。支付寶目前支持的天弘基金,規模小,排名靠後。而且貨幣型基金一般而言,規模越大,越容易操作,規模過小的基金,對於流動性要求的對抗就越高,收益就更不容易穩定。說實話,從投資角度來看,誰買誰傻逼。貌似這個基金經歷從業經歷也就不到四年時間,真是要命的。貨幣基金,買老不買舊,買大不買小的說法,還是很靠譜的。

所以,綜合下來,真的只有被阿里巴巴給忽悠的相信餘額寶的收益當成利息的人才會去買。所以這裡我還是很鄙視阿里巴巴的,如果真有人被你們忽悠瞭然後出現了虧損,你們難道就好意思了?!我看馬云不是每天在宣稱要講誠信麼。怎麼好意思幹這齷蹉事情?

下面說點我自己對餘額寶的理解,未必對,瞎猜的。

其實餘額寶的推出,對阿里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阿里內部,淘寶的功能是大量的吸引客戶進入體系內,讓客戶成為淘寶用戶,而支付寶要做的事情,就是考慮如何把淘寶客戶更好的服務好,從而留下來成為支付寶的客戶,是一層進一層的關係,支付寶的這次餘額寶,必然不是要革銀行的命的行為,他的出發點很簡單,更好的優化自身的服務,提高淘寶的客戶粘性,讓體系內的生態更健康,同時,也是解決支付寶目前存在的兩大難題。第一大難題,是央行的備付金管理辦法,這個其實一直是壓在支付寶上的一塊石頭。因為這個辦法要求支付寶不斷的隨著交易額的提升而不斷的提升註冊資本,註冊資本的提升對於阿里而言,屬於規模越大資金佔用越低而淨資本回報則越低的行為。必然要想辦法繞開。第二就是目前普遍的對支付寶佔用客戶資金沉澱的利息的行為的質疑,所以很大程度上,餘額寶也是支付寶不得已的行為舉措。我有時候在想,餘額寶雖然對客戶是有利的,但是對支付寶其實並不利。因為通過餘額寶,阿里把本來可以實現的資金沉澱利息,都還給了客戶自身,而阿里改為收取基金的服務費或者渠道費,當然兩者之間是否一定誰高誰低,沒有數據,我也不敢瞎猜,但是感覺肯定是之前的收益更高吧。

餘額寶對銀行的衝擊有沒有,我個然感覺還是有的。只是小的微乎其微,很多人說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看這個問題,因為貨幣基金可以不斷的擠入支付寶體系,都可以展開合作,讓更多的貨幣基金進來,怎麼說呢?我覺得這個可能性的確不太大,前面說了餘額寶還是立足於淘寶客戶進行的行為,在淘寶的客戶容量有限的情況下,大面積的吸引淘寶以外的客戶進入體系內,用餘額寶的產品,可能性不是很大。

一方面是餘額寶的吸引力還是非常有限的,對於體系內是因為有現實的餘額管理的需求存在,而對體系外的客戶跟銀行的貨幣基金發售行為而言,吸引力非常一般。銀行購買貨幣基金無論從信任度還是從收益率來看,都比支付寶更有吸引力。選擇面也更寬,也更便捷。

另外一方面,貨幣基金對於流動性要求很高,所以使得貨幣基金的規模盤子要求整體穩定,不能大起大落,雖然阿里號稱技術可以實現提前預知規模大小起落,但是對於基金公司而言,肯定是不太喜歡這種不太穩定的流動性的,支付寶目前的客戶群體個人感覺對貨幣基金而言的吸引力也是有限的,頻繁的贖回,規模的大小起落,都讓基金公司人為的增加難度。更別提雙11這種購物節日的存在了。

所以,個人感覺,第一不會太多的貨幣基金跟支付寶合作餘額寶,第二合作起來的貨幣基金也未必能把規模做的多高。

最後說一點有意思的事情,現在媒體大肆唱多餘額寶,都把關注點放在了收益比較上,但是恰恰這個是最不靠譜的地方。媒體卻忘記關注了餘額寶真正的技術創新應用上,他可以實現在購物的時候視為自動贖回,這種技術設計,對銀行就特別有意義。現在銀行卡在購買和贖回上其實是不夠人性化的,影響了認購意願。如果也能採取這種技術,你在取現的時候,自動視為贖回,或者你在刷卡的時候視為自動贖回,或者你發個短信,就能立刻認購和贖回,我相信,都會大幅度的增加銀行卡客戶的購買貨幣基金的積極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249

互聯網金融之爭的背後邏輯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4261752
我覺得我並不是個互聯網的反對派,相反還是互聯網金融的支持派,但是我不希望互聯網金融走入一個過於高燒的狀態,讓整個互聯網金融能降降溫。對整個行業或許有好處。

1、互聯網金融之爭?爭辯焦點在那裡?

互聯網金融最早的概念提出是在謝平教授的一篇論文裡的,這篇文章裡給互聯網金融設定了一個較為理想的狀態,他認為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任何的金融中介機構,可以實現資金在這個市場裡自由的流通,他稱之為「互聯網金融」,這是個帶有一定科幻色彩的理想世界,有點類似金融的「烏托邦」世界。本來也沒有太多的熱議,但是隨著阿里金融等一系列帶有互聯網特色的機構開始介入金融領域的時候,「互聯網金融」開始成為2012年度依賴最熱門的金融詞彙了,我在鳳凰財經的年度回顧文章裡,把互聯網金融稱之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具備太大意義,但是卻很讓人注目和期待。

我有時候,經常沒事的時候,拿這個跟十九世紀非常流行的共產主義作比較,在***宣言裡面第一句話就是「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黨人和德國的警察,都為驅除這個幽靈而結成了神聖同盟。」其實,共產主義在歐洲大陸以及世界範圍內能夠徘徊並不斷呈現流行趨勢,跟對當時現實環境的迷茫和絕望是有很大的關係的,需要尋找理想色彩的政治制度來擺脫這種氛圍,而互聯網金融很大程度上也帶有這個色彩。這個詞彙的流行也反映了國內對金融機構壟斷以及看上去的暴利的一種極度痛恨和無奈,迫切希望能出現一種金融概念對抗帶有壟斷特徵的我國金融體系,雖然,雖然全球的金融體系,其實也是處於壟斷和監管之下,金融暴利跟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在互聯網金融之爭已經日趨白熱化,馬云也開始在各個場所開始談論他的理想,撲朔迷離的互聯網金融到底該如何來看待呢?我一直有個觀點,當任何事務看不清楚的時候,不妨回到事務的本質上來看,回到最開始的起源來看,或許更有利於理解事務本身。在大量的互聯網金融的爭論之中,我一直在糾結一個「什麼是互聯網金融的定義」,我曾經寫過一篇很長很長的文章來定義,什麼是「互聯網金融」,只有做了這個定義,才能做爭論。否則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爭論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會過於的糾結於細節的討論,從而引來茫無邊際的喋喋不休。

理解互聯網金融,我們先理解金融,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過金融的定義,金融的定義是什麼呢?是資金融通,也就是指資金在不同的市場主體之間的轉移行為。這個轉移需要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是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其次是分離帶有成本,反應為利息或者股息。這個是金融的核心點。這麼說有點深奧,那我就簡單來說吧。所謂金融,就是你把錢借給別人或者投資給人的行為。從這裡其實可以衍生出個問題。

你用什麼方式借錢給人家或者投資給人家。是直接借(或者投)給別人還是投通過中介借(投)。直接投資就是直接融資範疇,類似於通過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進行投資。如果是通過中介,也就是間接融資,中介是誰呢,以銀行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機構。例如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股權公司,信託公司,基金公司等等。中介根據各自的特徵承擔的責任是不一樣的。

這裡又衍生出兩個問題,為什麼需要中介?中介為什麼值得信賴?

為什麼需要中介,這裡就有多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資金的不匹配。你的錢太少,你很難找到合適的借款人。需要中介來彙總集中借款。第二個問題是能力的不匹配,你自己有工作,很忙,沒時間去做借款的行為,但是中介一輩子就是干這個事情,他比你幹,更牛逼更擅長。所以你需要他。第三個是信息不匹配,那就是哪怕你能力也有了,資金也夠了,但是你畢竟圈子有限,不可能找到你想要的項目,需要有人幫你匹配。所以中介的出現其實是多方面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就可以解答的。

至於第二個問題,中介為什麼值得信賴?!因為中介經手的都是大量的資金,無論是銀行還是其他金融機構,實質都是集中了大量的社會資金,用來集中投資的行為,如果這些中介都跑路了怎麼辦?投資人的損失怎麼解決?這裡就出現了核心的命題,就是監管的必要性。金融機構跟很多中介機構的最大區別其實就產生在監管的介入,其實,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金融是沒有監管的,馬云再說平民金融的時候,我就在笑,其實金融業的出現一開始就是平民金融,現代銀行的起源在17世紀,那時候有些人發財了之後,有了黃金,因為有「自由鑄幣」(free coinage)制度,任何人都可以把金塊拿到鑄幣廠裡,鑄造成金幣,所以鑄幣廠允許顧客存放黃金。但是,這個鑄幣廠的所有權其實是歸國家的,而在1683年的時候,英國國王跟蘇格蘭的貴族打了一架,徵用了不少鑄幣廠的黃金,作為戰爭軍費,結果在1649年,貴族代表克倫威爾認為國王侵犯了他們的權益,然後就進行了所謂的資產階級革命,把這個查理一世給砍了,替他代表的群體拿回了黃金。

而那之後,黃金的存放,就基本上不放在了鑄幣廠,為什麼怕被國王拿走花掉,那放哪裡呢?放到了鐵匠鋪(gold smith)裡,鐵匠們收到了黃金,都會開一張收條給放黃金的人,這些人憑著這些收條可以隨時取出黃金。很快地,商人們就發現了,需要用錢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取出黃金,只要把黃金憑收條給對方就可以了。 這種收條本質其實就是貨幣,而鐵匠鋪其實就是銀行的雛形,最早黃金放到鐵匠鋪裡存放,還是要收取資金存放的費用(其實現在也有這個費用所謂賬戶管理費)。

這種行為其實都是民間行為,私人行為,國家壓根不管,但是為什麼後來國家來管了呢?是因為看到了利益麼?當然有一方面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不管社會就亂了。鐵匠們因為發現收到黃金之後,只要準備一定量的黃金之後,就可以到處隨便的開收條給人家,最終的結果就是每個鐵匠都亂開收條,結果市面上到處都是這樣的收條,結果比國王還可怕。本來是想趕走一個國王的,結果來了一群比國王還凶悍的鐵匠。金融最終被進行了嚴格的管制,就是為了保持社會的穩定,你可以在痛恨管制的無能,但是卻不能不否認管制的必要性。

作為一個市場主體而言,沒有外部監管的情況下,是必然進行利益最大化的考量的,而這個利益最大化其實是需要有能力作為基礎的,並不是到時候有兌付的意願就可以。全球對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的監管都有核心資本的說法,進行審慎經營的理念,來約束商業主體不受約束的沒邊界的擴張。所以,前幾天,許小年發了個微博說,別去幹涉銀行,尤其是民營銀行,人家都是自己的錢在玩,比監管機構還擔心自己的錢,所以肯定不會亂來。這個邏輯就很混亂。在商業行為中,靠道德進行自我約束都是不現實的,一方面人會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另外一方面違約成本不同的情況下,一旦亂來的代價並不那麼可怕的情況下,都會選擇亂來。這個是必然的行為。

而政府介入了監管之後,於是金融中介機構的信用就出來了,監管規定了金融中介所必須具備的基礎性條件之後,還設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來完善這個這個金融中介的信用,例如核心自管管理,例如資金的使用用途、存款保險制度等等,經過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監管也在不斷的完善,制度越來越多,最終使得金融中介的信用越來越完善。而對於一些國家而言,金融中介機構的信用則直接跟國家信用掛鉤起來,例如中國。

闡述起來,其實總結起來就那麼幾句話,就是金融是資金融通的行為,是資金在不同的市場主體之間的轉移行為,這個行為的發生無論直接還是間接,都會通過一些中介機構來實現,這些中介機構帶有很強的社會信譽,需要納入國家體系的監管。他們成為了金融裡面的主要市場參與群體。

在解答了金融的定義之後,我們在來看互聯網金融其實就簡單很多了,因為不管互聯網如何定義,是定義於新技術應用還是定義為新興行業,回到最後,他最終其實是要跟金融進行掛鉤,那麼就必然還是一個資金融通的概念,因為,並不是有了互聯網就可以借錢不用還,也並不是有了互聯網借錢就不用利息。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跟金融的本質是沒有區別的,區別在於哪裡呢?

肯定不在於金融的定義上進行紛爭了,那麼糾紛其實就只能在前面闡述的幾個問題上了。歸納起來主要是兩個:

第一個是資金轉移的方式。在資金轉移方式上的爭論,目前主要的資金轉移方式是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互聯網金融能否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融資方式,即不是間接融資也不是直接融資。這種方式還可以直接讓傳統的金融機構消亡,成為滅絕的恐龍。

第二個是轉移過程中的中介機構之爭。假設第一條資金方式如果無法得到有效突破,無法創造出新的融資方式從而滅掉金融機構,那麼互聯網企業跟傳統的金融中介機構在金融這個領域裡,能否戰而勝之呢?簡單點說,就是老子打不死你,也要搞殘你。

第一個爭論其實是方式之爭,第二個其實是優勢之爭。所以,在金融定義明確的情況下,我認為互聯網金融之爭,就在這兩個層面展開了極為糾結和複雜的爭論。所以,爭論核心,互聯網不是顛覆來金融,而是來顛覆傳統金融的運營方式,如果不行,那乾脆來顛覆傳統金融機構。

2、互聯網金融是否能消滅金融機構

對於上文的第一個爭論,是否能出現第三種的融資方式,徹底取代金融機構,讓金融機構就不需要了,這個命題,真的很難回答,從想像的角度來看,理論上的確存在一個充分的完整的互聯網金融體系,的確存在不需要任何中介機構的可能性,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中介機構都不必要了,每個人都是「自金融」,可以在這個世界裡,隨意的借貸給任何經過互聯網技術認證的個人,也可以在不要錢的時候,放在自己的互聯網賬戶裡,壓根不需要存錢,取錢,金融中介機構所要解決的問題都通過互聯網可以解決了。

我覺得這個設想挺有意思的,但是不得不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種設想,應該是無解的,而且也不具備可以討論的基礎,我甚至開玩笑的說,其實如果要假設的話,世界上會有一種更好的金融體系,是什麼呢?其實是共產主義金融體系,在這個體系裡,任何事情都實現了配給制,實行按需分配,貨幣失去了價值,這種金融體系,其實比假設的互聯網金融的存在可能更有意義。所以針對這種的互聯網金融的爭論,我基本都屬於閒置也不想花太多時間進行爭論。意義不大。

我自己的感覺或者說結論,只要是有貨幣的存在,社會的發展需要通過貨幣吸收和貨幣投放來進行經濟活動,那麼金融機構的存在就是無法改變的,勢必需要金融機構來進行調節資金在不同的領域裡轉移行為。

3、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誰更具備優勢?

因為第一種爭論的實際探討意義不大,所以互聯網金融之爭,回到最後來,核心的點其實就只能是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跟傳統金融機構相比誰更能在金融的領域裡進行競爭的命題。這個命題其實就是變得很複雜,而且爭論非常的漫無邊際,這跟兩種思維有關係,金融的思維講究嚴謹的推理,而且不太喜歡看到太遙遠的未來,但是互聯網的思維則是熱情奔放,激情四射,更喜歡展望未來,更願意用暫時不存在,但是可能實現或者不可能實現的技術來進行爭辯,使得兩者之間的討論就顯得非常的凌亂。缺乏可以共同探討的點。但是兩個這麼不搭邊的東西,為什麼能引起如此熱門的話題呢?我覺得有必要做個宏觀的背景性介紹。

第一,互聯網的確改變和顛覆了一些傳統的商業模式,尤其是電商行業,這個命題跟互聯網金融的命題是一致的,那就是互聯網並沒有改變商業的本質,還是商品的流通和轉移,但是互聯網企業打敗了傳統的零售行業,兩個命題的競爭是一樣的,互聯網企業跟傳統企業在電商中不敢說完勝,但是至少成功了一大半,於是衍生出的結論就是互聯網企業跟傳統金融機構在商業中也能完勝。這裡面的代表自然是馬云,馬云成功的率領了互聯網企業改變了中國的商業模式,讓大量的商品交易行為從互聯網下走到了互聯網上,這種驕人的業績讓人給了他更多的期望,也希望他能乘勝追擊,繼續幹掉金融方式。

第二個大背景,其實是我國金融機構在過去的十年中的表現所導致的,過去的十年經濟高速發展,以及分業經營的存在,使得銀行都一直處於被政府給寵出來的暴利之中,基本上屬於躺著賺錢的範疇,而且還形成了極為強勢的服務態度和傲慢的姿態,因此讓這個社會在過去的十年裡對銀行為首的金融機構保持了極為負面的評價,予以排斥和不滿。而且我國由於監管能力的不足,採取的金融監管措施又是屬於牌照管理,對民營的企業進入整個行業予以了很多的限制性條款,而對於進入該領域的企業的監管,則很寬泛和缺乏手段,人為的進行了對立,導致了我國的金融的結構性失衡,大量的人群被排斥在金融的服務對象之外。馬云的二八說就是由此而來,這些都是很現實的情況,因此,互聯網金融在這個時候扛起了對抗金融監管體制的大旗,其實,很多人說阿里金融的好,並不是因為他們如何瞭解阿里金融好在哪裡,而只是僅僅痛恨金融機構的傲慢和不作為。

第三個大背景跟第二個要結合在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運用,互聯網逐漸融入了每個人日常生活,互聯網最大的貢獻,其實是打破了原先逐層的金字塔結構,將原先中央集中式的管理模式,直接打破,形成了所謂的分佈式計算的方式,這種模式的最大好處其實是信息技術推動了資源的自我優化合理配置,他背後的思維理念其實是追求效率、平等、共享的互聯網人格理念,而且隨著在線人數的不斷增加,這種人格理念會不斷的深入人心,互聯網人格極端點來講,其實是無政府主義的典型,他們對專制天然性的排斥,厭惡和痛恨壟斷,把互聯網的這種特性跟金融機構的特性兩相比較放在一起的時候,對抗就產生了,所謂的顛覆和革命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帶有了極大的革命主義色彩在裡面。

當然我們更卑鄙的說,其實互聯網人格還帶有很大的屌絲人格,即使哪怕你在高富帥,事實上你在互聯網上都會扮演屌絲的一面,這個並不是出身決定的,而是互聯網的特性決定的,互聯網會擴大人的暴力的一面,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線下溫文儒雅的人,線上卻會飛揚跋扈,而且戾氣十足。這種性格其實帶有很大的流氓特性,我這裡的流氓特性其實是個中性詞,我們來看兩端論述:

馬克思在《***宣言》中說:"流氓無產階級是舊社會最下層中消極的腐化的部分,他們在一些地方也被無產階級革命捲到運動裡來,但是,由於他們的整個生活狀況,他們更甘心於被人收買,去幹反動的勾當."

毛澤東說:「流氓地痞之向來為社會所唾棄之輩,實為農村革命之最勇敢、最徹底、最堅決者。」

其實反過來看,互聯網人格對金融體系的厭惡不單只是表現為金融體系本身,還表現在了對體制的厭惡,這個體制不單是指國內的體制,其實在國外的一些論壇上,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這種對國家為主要表現特徵的體制的痛恨。我個人相信,互聯網人格的產生,可能會是未來眾多矛盾的一個,最終也會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他會跨域國界形成一個所謂的互聯網公民的概念,從而與互聯網下的群體進行爭鬥。扯的有點遠,這段的核心其實是互聯網對金融的對抗,只是眾多的矛盾對抗中的一個矛盾。

第四個大背景,則是來自於金融體系外對金融暴利的渴望,無論馬云打著多麼高尚的旗號說,要為更多的得不到金融服務的企業服務也好,還是他在人民日報上說,中國金融需要攪局者也好,最終的目的其實是郭廣昌說的那句話,金融業太暴利了。商業不是慈善,馬云也不是聖人,市場經濟就是如此,資本的流向必然是走向能盈利的地方,更何況一個地方看上去還是暴利,自然是資本云集的地方。雖然在這點上,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做了他自己的理解,他認為金融業的暴利其實是一種外行人的誤解。核心其實是金融業的暴利只是賬面利潤而已,他的背後其實是資產的升值帶動的,而且由於風險的滯後性,使得很多人看到暴利背後的巨虧的可能性,這種巨虧因為中國過去十多年的高速成長,使得沒有人認識到這種巨虧的切實存在。但是無論牛董如何解釋,都不太會被社會認可,第一每個進入金融行業的人都會覺得自己可能做的比別人好。第二也不相信金融人士的自我辯護的詞語,不試試心裡也過不去。

在這四個大背景下,互聯網躋身金融自然就成為了一種風潮。如同我一直說的中國喜歡一哄而上的結果往往就是一地雞毛的論斷一樣,我感覺互聯網顛覆金融的說法,很大程度上基本上也更多只是一種情緒上的喧囂,一種對制度性的不滿的宣洩口,如同當年的共產主義的思潮,是一種對現實無奈之後,尋找的虛幻寄託。很難形成切實的有意義的金融制度的變革,顛覆一說,就更難說起。

4、四大背景的個人看法

(1)互聯網電商顛覆了什麼?

互聯網電商到底顛覆了什麼?這個命題很有意思,我覺得也有助於我們理解互聯網金融,本質上而言,我個人感覺,互聯網電商顛覆的不是商品交易這個核心,顛覆的是一種商品交易的行為方式,改變了很多人進行商品交易的方式方法,但是這是否意味著互聯網企業打敗了傳統企業呢?個人感覺貌似也不能這麼說?我們先看阿里模式,阿里巴巴理論上其實是平台模式,他只是讓傳統企業從線下走到了線上,讓大量本來在路邊開店的企業到網絡上來開店,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對手關係,並不是電商跟商業企業的競爭關係,還是商品企業的競爭關係,確切的說,應該是線上的傳統企業打敗了線下的傳統企業,核心,其實就成了互聯網幫助傳統企業打敗傳統企業,所以,他不是互聯網企業打敗傳統企業。從這個角度來看,那麼阿里的電商顛覆的什麼呢?不是商品,不是傳統企業,而是交易方式和交易理念。而且越發現下去越好玩的事情是,線下越成熟的商品企業,在線化的成功率越高,如果說幾年前還有一些個人,小賣家在淘寶開店成功的話,現在這個難度就大幅度下降了,因為大量的成熟企業都上線了。所以,電商其實顛覆的不是傳統企業。這裡面如果說有顛覆的話,那麼電商顛覆的可能是原來的線下渠道商,電商拉平了中間鏈條,擠壓了中間商的生存空間,讓蘇寧,國美這些原先的渠道商收到了極大的衝擊。但不管怎麼說,互聯網電商本身並沒有打敗傳統企業。

金融其實本質跟商品是一樣的,金融的商品是什麼呢,就是商品,無非這個商品帶有風險特徵。其他幾乎是類似的。所以,這麼理解的話,我個人感覺互聯網對金融的衝擊,也應該是在渠道層面,而不會在金融產品的生產領域裡面。我們把金融定義為產品的時候,生產領域指的是什麼呢?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弄明白,金融是如何創造收益的。簡單的理解,金融是靠發放貸款來賺利息的。或者投資企業來實現收益的。當我們找到一個好的項目的時候,準備給他借錢或者投資,需要用錢,這個時候要找錢,找錢的時候就是銷售的時候了。我們銷售的是一個金融標的物。帶有收益的金融標的物。所以,所謂生產環節就是尋找標的物,然後準備投資或者借貸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金融最核心的過程。只有顛覆了這個過程,電商才能說顛覆了金融機構,如果無法實現這個環節的顛覆,那麼其他領域的顛覆,對於金融機構的顛覆是毫無意義的。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包括銀行在內的很多機構,都把銷售行為都給外包出去了,只要金融機構能持續不斷的找到好的金融標的物,創造好的收益,理論上是不缺資金的來源的。銷售端幾無利潤可實現,除非什麼呢。除非金融機構的產品異常同質化,才可能有銷售的強勢。

所以,按照互聯網電商顛覆的其實是渠道商,而不是生產商的邏輯來看,互聯網顛覆金融的邏輯基礎就是不成立的,因為銷售部是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很多人說,那為什麼那麼多銀行著急拉存款。其實這個問題反過來也一樣,是不是銀行來了存款就一定盈利呢?本質都是一樣的,兩者都很重要,但是從市場來看,更好的生產能力其實是更為重要的,因為市場不缺資金。

很多人推論說現在阿里具備了很好的渠道銷售能力,所以進入生產領域是很簡單的事情,這裡面有很有意思的幾個點,按照電商領域的說法,這個命題是不是可以理解說,阿里能賣出很多產品,是不是阿里去生產這些產品也很簡單,顯然是不成立的。當然很多人說我亂比喻,但是我到覺得介入金融只會比生產這些產品更難,如果阿里要進入生產方,切實的就面臨很多問題。這裡面就是我一直在闡述的點,就是阿里如何來實現他比現有的金融生產方有更好的優勢,生產出更好的金融產品。生產跟銷售畢竟是截然不同的事情。阿里其實自己也在致力於解答這個命題,現在他們找到的利器是大數據,至於大數據是否能解答這個命題,我們也拭目以待,但是這段論述,想說明的是,曾經顛覆過商品的互聯網電商的邏輯是不適用於顛覆金融的邏輯的。

這裡其實我順帶著提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餘額寶的問題,其實餘額寶就是典型的互聯網金融銷售環節,而非生產環節的特徵,這個領域其實是阿里的優勢,但是由於餘額寶的生產方其實是天弘基金,最終是需要天弘基金來實現良好的收益,財能確保購買者的利益,阿里其實是被捆綁了的,這就是我一點都不覺得阿里做這種銷售行為有什麼太大的意義的核心。因為一旦出現虧損,阿里損失的其實是信譽,而要確保不虧損,阿里則會付出更大的成本,而非傳統的商品銷售,投入是邊際效應遞增的行為。金融產品的銷售行為,其實是銷售越大,難度越高的行為。

而阿里如果要往前走到生產方去,自己做金融產品生產,我想阿里就明顯脫離了平台的概念了,成為了金融產品生產方,那麼問題就出來了,阿里的平台能否維繫?這個問題有點拗口,我們簡單理解是,如果你是生產一個變壓電器的公司,而阿里也是生產類似的產品,那麼我問你,會不會把產品放到阿里上去賣?我想只有傻瓜才會去這麼做。阿里現在定義是個平台,所以大家會把東西都放到上面去賣。但是有一天阿里說,我不但要做平台,我還要做生產方,你們誰在我這裡賣的好的東西,我就自己幹。那行,估計所有的人都撤走了。留下來的都是垃圾,平台也就是失去了。其實,平台之所以是平台,是因為跟誰都沒有利益衝突,所以大家願意跟他玩,但是如果他也下海了,對不起,你一個人玩吧。我們走了。

所以現在很多人利用阿里平台的優勢來支撐阿里金融的優勢的說法,我覺得是很難同時存在的命題,阿里金融和阿里平台,只能二選一。同時存在必然又一個優勢會被打破。很多人會說,那也只是說阿里希望打造的金融平台吧。金融產品不銷售了,但是阿里有很多的商品平台,還是可以繼續存在的,這個命題,很難解釋,但是一個基本的判斷,我感覺是阿里一旦成為了銀行,支付寶就會岌岌可危。支付寶能讓各家銀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各家銀行的殺傷力非常有限,各家銀行不會對支付寶進行過多的牴觸,但是如果有一天阿里自己成為銀行之後,支付寶就失去了平台的價值,各家銀行無論於公於私,切斷跟支付寶的合作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你們見過工行裡面用中行的交易系統的情況麼?極少。就是這麼個道理。

支付寶現在的支付體系的建設其實還是離不開銀行的,最終落地還是在各家銀行的銀行卡上,所以很多人說餘額寶搶奪了很多銀行的客戶資源,事實上這個是雙刃劍。搶奪多了銀行的客戶,銀行就不跟你玩了唄。支付寶說,不玩就不玩,那行,我自己開個銀行。行,你開銀行了啊,那我們都走光了吧,你自己玩吧。回到最後阿里銀行成為了支付寶唯一掛鉤的銀行。事實上這個世界是講究合作的時代,什麼錢都想賺的公司,我估計很難成功。阿里的封閉性其實很差。是個問題。

(2)從金融的服務對象上來看,馬云的二八說,其實很有意思,我國傳統的金融模式是什麼呢?其實是借屌絲的錢給高富帥用,然後高富帥賺錢了給屌絲們點利息,很難說誰剝削誰。高富帥是產品的生產方,屌絲的錢是銷售的對象。所以,在銷售環節馬云跟傳統的金融機構是沒有區別的,全球過去的金融都是從屌絲裡面拿錢借給高富帥的。都是服務於屌絲的。只是利息低的離譜,馬云如果想改變這個情況,來攪局,只有兩個玩法,第一個玩法,繼續是玩借屌絲的錢給高富帥玩,但是給屌絲們更高的收益,顯然這個玩法,我看是九死一生,不實際,因為高富帥都是精明人,有更便宜的屌絲們的錢可以借,幹什麼借你這麼貴的?所以只有第二個玩法成立,就是借屌絲們的錢給屌絲們玩。這個就有意思了。過去的金融機構其實只給高富帥放貸款,所以只有20%的人借到了錢。而現在馬云說,這不行,我要給讓100%的人都能借到錢。很振奮人心的口號就出來了。那些從來沒有借到過款子的人,估計做夢都會笑,有人在給他們謀劃他們從沒實現過的事情,阿里CTO王堅說,有人給他們寫感謝信,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估計就是這麼來的。這個想法靠譜不?

我們其實姑且不論阿里是否能解答我前面所說的一個核心問題,阿里在技術上能否實現80%的屌絲們還款能力的評價的問題。我們先從需求的角度來看,貸款是需要支付成本的,理論上一個人獲得貸款必然是要建立在使用了這筆資金能有更高的收益才可能進行貸款的需求,事實上,現在的金融體系裡碰到的問題是什麼呢?是有效貸款需求不足,大量的資金在尋求合適的貸款需求。而恰恰不是馬云所說的80%的人貸不到款。如果無法產生更高的收益,傻瓜才會去貸款,就是這個現實。

其次,從貸款還款能力上來看,能貸款並進行良好歸還的能力的人,在社會中也是少部分的,不可能人人都創業成功,也不可能人人都能有很好的貸款的自我安排。這個有時候也不是單單能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馬云說,銀行只會嫌貧愛富,不會雪中送炭。事實上,這個就是金融的本質,金融的本質就是要讓資金安全的實現轉移。

所謂嫌貧愛富,是由於金融的特性決定的,因為實踐中的確富人的還款意願和借款需求都比窮人要更多。所以,互聯網從這個邏輯上看,只有解答兩個命題才有可能挑戰這個80%之說。就是互聯網讓窮人的借款需求大幅度上升的同時而且能很大程度的降低違約率。任何一個命題不解決,所謂的二八說都是空談。所謂的為更多人群服務就是個偽命題,誰做誰死。

那麼,我們現在看到了這樣的互聯網手段了麼?我覺得技術手段,還好解釋,至少還有個大數據在撐場面,但是大數據是無法改變人的貸款需求特性的。不要貸款的人不會因為有大數據就去貸款了,過去傳統金融機構用屌絲的錢借給高富帥做生意的基礎是什麼呢?是屌絲的機會沒有高富帥多。只能讓渡資金所有權給高富帥,所以屌絲多的是金融服務需求,而高富帥則多的是金融需求。

這裡扯淡一點大數據,我自己感覺大數據已經很快即將就要成為跟小姐,同志一樣的貶義詞了,談的太多,而且都是空洞的理論,實踐,落地的資料少之又少,過於務虛了,大數據到底有多少,現在也沒人說的出來,我看過一些美國人自己寫的大數據的文章,都對大數據也沒如同國人那般的熱血沸騰,他們更強調是數據背後所需要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認為數據背後的處理能力,其實是需要極強的經驗性判斷作為基礎的,現在很多人說銀行干電商沒基因,其實互聯網干金融又何嘗一定有基因呢?數據是冷冰冰的,如何變成有思維特性的東西,依靠的還是大量的金融實踐,而不是在線時間。

我在微博上說過一段話,信息充分,其實是個偽命題,大數據恰恰只能證明信息會很充分,但是卻替代不了對信息的充分判斷,因為大數據的很多時候是只求相關,不求因果,他更多是事務特徵的一個反映,而不求理解兩者相關的原因。但是事實上理解同一段信息,其實在接受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經歷的人來看,信息是充分了,但是結論卻是完全相反的。信息充分是不可能實現的,這裡面還有專業能力的對稱,以及自身資源的對稱在裡面。所以我很難認同大數據能在金融核心領域能做多大的提升,雖然我也認為,對於效率的提升有意義。

(3)我們談任何技術性的東西,會否對行業帶來變革,那是必然以及肯定的,蒸汽機帶來了工業革命,電的發明直接帶來了電氣化時代。但是我們不能不認同的一點是,任何一項突破性的技術帶來的革命其實是有普遍性的特徵的。是所有在此基礎上是普遍群體都是收益的,即使大數據是項突破性的技術,那麼帶來的命題其實是金融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都享受到了大數據的優勢,有人說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是王者。姑且拋開我前面說的數據獲取容易,分析難的命題,我們就單說數據的掌握,金融企業的數據一定就少於互聯網企業麼?很多人都在說阿里的大數據,阿里的大數據,到底是什麼數據?排他性的數據,就是淘寶的交易記錄。而淘寶的交易記錄的所帶來的有效需求能有多少?能否就形成判斷有了淘寶的交易記錄就可以腳踹銀行,拳打券商了?淘寶的交易記錄很有價值,但是遠遠不夠。商品流通領域的有效貸款需求是有限的,人數再多,也形成不了多少有意義的需求,而且光交易記錄的判斷也根本不符合大數據的現實定義。認為有了淘寶的交易記錄,就可以打敗銀行的人只能是個笑話。

其實,技術對於金融領域的競爭,我個人感覺還是相對有限的,金融的穩定,更多還是跟國家的一系列金融制度安排相關的,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領域以後,獲得的監管跟現有的傳統金融機構是一致的,而這個時候兩者之間的競爭,就處於一個效率和運營的競爭,以及核心資本的競爭,從全球這麼多年的發展歷史來看,金融的屌絲逆襲的可能性其實是很小的,資本雄厚就是資本雄厚,深厚的歷史沉澱,經驗累積,以及豐富的網點資源,乃至戰略佈局都是經過大量的時間沉澱和累積出來的。指望一種技術獲得突破性的進步,然後超越這些,基本上是天方夜譚。一方面的金融技術的可複製性也相對較強,而且大行有更充分的資源進行技術複製,另外一方面,也跟技術運用的相對謹慎也是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技術看上去很好,但是金融對風險的極度厭惡和排斥,使得金融在技術運用上會異常謹慎。而由於金融對國家的極端重要性,所以只要互聯網進入了金融領域,在技術的運用上,其實也一樣會受到監管的重視,要突破金融監管進行技術革新的可能性也較小。

5、互聯網金融的蛻變。

宋美齡當年對延安參觀回來的美國人大肆讚揚***的作風好的回應是一句話,叫那是因為沒有嘗過權利的滋味。馬云現在充當了革命的先鋒,集中了全國人民對金融體制的憤慨,為他進入金融領域造聲勢,這就如同當年新華日報每天旗幟鮮明的反抗國民黨的行為幾乎是一致的。

我們在退一步進行繼續探討,互聯網企業即使打敗了傳統的金融機構了,那麼互聯網金融會是如何呢?上面這段話,其實就是我對這個結果的理解。互聯網企業現在擠入金融領域,可以抨擊現行的金融機構如何的不好,但是互聯網金融進入到金融領域之後,成為了既得利益之後,由於金融的本質並沒有發生改變,無論是借屌絲的錢給屌絲也好,還是借屌絲的錢給高富帥也好,本質都是一種資本逐利的行為,當有更好、更高的資本逐利行為,什麼禮義廉恥,道義慈善都會放棄,而奔向更高的資本套利的機會中去,這點在馬克思的那段論述上極為精闢的,資本從誕生到這個世界裡,每個毛孔都流著骯髒的血液。我不認為這個是貶義詞,對資本的逐利其實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資本極大的放大了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革命,但是反過來帶來的論斷就是金融資本所最終必然是冷酷無情的。

互聯網金融打敗了金融機構也好,還是擠入市場也好,也別抱有太大的期望,事實上,市場只是多了一家叫互聯網金融的金融罷了。他們所服務的客戶,服務的方式,基本上都很難有大的改變,革命一說只是用來佔領道義制高點而已。金融的整體體系和框架是不會改變的,即使在美國,華爾街也是集中了全球幾乎任何一個國家的憤慨。但是這就是現實,只要你在玩的是金融,不管你叫互聯網也好,還是你叫銀行也好,他們回到最後都是附著在人身上的寄生蟲,他們是資本家,是貪婪而恐怖的存在。雖然這種貪婪和恐怖很多時候也是有意義的。這個時候,單純的去歸罪於某一個國家的體制,我個人感覺意義不大。

6、當前的互聯網金融格局

當前的互聯網金融格局,其實主要是指以阿里金融為代表的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運作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以P2P為代表的借貸平台,以及以眾籌為代表的股權投資平台三個模式,眾籌在我國還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可以看我寫的P2P和眾籌的現狀的文章),但是P2P大行其道,經過了變形之後,我國的P2P,更多還是影子銀行的概念(可以看我論述P2P的幾篇文章),已經不是直接融資的範疇了,帶有很大的風險性特徵在裡面,隨著整體經濟形勢的下滑,以及金融去槓桿化的加速,我個人感覺P2P應該會出現一波重大的危機,其本質其實是民間高利貸的系統性崩盤。所以P2P的本質在國內其實跟互聯網關係不大,批了件外衣罷了。

雖然我極端鄙視阿里,但是不能否認阿里金融在目前聲名顯赫,多方發力,是最有可能進入正規金融的序列的互聯網金融機構。但是阿里金融面臨的考驗其實很關鍵的就是成為了金融機構的阿里是否還能繼續保持自身的平台優勢,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過於依附於淘寶和支付寶,使得他的擴張收到很大的限制,在面臨比過去更為嚴格的金融監管上,可能會讓阿里處於很大的挑戰,同時隨著資本對點上領域的價值的在發現,大量的資本進入該行業,也使得淘寶和支付寶以及天貓這幾年收到的競爭和擠壓也不斷加大,群狼環伺,也是步步驚心。

從全球範圍來看,互聯網金融其實,並不是個特別熱門的詞彙,像美國其實由於採取的寬准入,嚴監管的模式,誰都可以進入到金融領域裡進行金融業務操作,但是在監管上會特別的嚴格,互聯網企業在美國很早就有金融業務的實踐操作,都在一個公平的環境裡進行業務競爭,互聯網和金融企業之間的競爭並不引起他太大的媒體關注。

而我國採取的嚴格准入,寬監管的模式,使得我國的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會特別的難,而進入之後,又特別的寬鬆,基本上只要不太亂來都會睜隻眼閉隻眼,所以就形成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情況,使得監管套利的可能性大量湧現,大量的金融機構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從而遺留很多出夾縫給民間機構進行業務操作。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其實是在這些機會裡逐步的湧現和成長的,而一旦發現有牌照和沒有牌照的機構的業績相差不大,甚至有勝之而無不及的情況的時候,互聯網金融的熱門度其實就很快提升了出來。事實上,這未必就是互聯網金融的優越性的體現,而是我國這種監管模式的有待改變。

我其實是很支持金融對民資開放的,放寬准入,提高監管能力,才是要做的事情,因為並不是你給了一個學生一張入學通知書,就意味著這個學生四年後一定會成才,寬進嚴出才是合適的,你要製造的是公平的競爭環境,讓各種形式的機構在金融的這個市場裡公平的競爭,而不是認為的割裂。很多人說,萬一民資進了市場做不好怎麼辦,能怎麼辦,破產整頓唄,板子打給誰?打給監管部門,誰叫你不管好。你不能因為自己想省事就搞個一刀切。圈一部分進來,然後重點照顧,拚命護著不讓出事。養成了一群飛揚跋扈的紈褲子弟,整天只知道要零花錢,上大街調戲良家婦女。

突然想起了當年李書福跑到北京去要求審批他同意造車的故事,他求爺爺告奶奶的找到了個主管部門領導,主管部門語重心長的勸他說,你啊,別搞了,這個東西,沒那麼容易搞,會死人的。李書福,說,那你就給我個死的機會吧。

世界的事情就是這樣的,別想著給人做決定,你要做的事情給他公平的機會。死不死跟你沒關係。所以,互聯網金融進入金融領域是值得支持和鼓勵的,但是千萬別帶著階級仇恨的心思進來,不能做野蠻人。監管層面要一致化。

另外,很多人認為金融是個金礦,其實我一直不覺得這個觀點成立,因為金融從長期來看,就是社會平均利潤水平,要有超越這個收益必然要求更高的能力,這個能力不一定是技術變革,還有更多的思維沉澱,網點佈局,以及經驗累計,其實很多簡單的金融道理,都是血淋淋的現實給教育出來的,我們剛進銀行的時候,對於很多銀行的規定都無法理解,但是越到後來,越發現每個規定都又一個深刻的教訓在支撐著,這些是你純技術無法得出的。金融機構能否走到最後不是一個兩個技術點的問題,是整個體系的競爭能力構成的。單一技術實現突破的可能性很小,我常跟人說,你照著菜譜做菜是容易的,但是要做出好菜來,那是難的,不是給了一本菜譜,你就能理解的,這背後可能是長達幾十年的沉澱和積累。這個過程,厚積而薄發。

平心而論,我總覺得阿里其實真沒必要進入金融,當年美國西部大挖金年代,許多挖金礦的人其實都死了,但是給挖金礦的人賣牛仔褲的人卻發財了,何必擠著去挖金礦呢?成功概率太低。何必呢?金融真心是苦逼的行業。外人看著好玩和熱鬧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263

江南憤青:金融常識,錢荒簡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309.html

我們來看下銀行是怎麼運作的就能明白這個問題。假設銀行拿到一百塊錢,首先要交給人民銀行20塊錢,剩餘的80塊,留在銀行的賬戶上。這個80塊錢,對於銀行來說,其實是欠了存錢的人的錢,而且還要支付利息。

如果就任其放在賬戶上,銀行只是損失,不但儲戶來要錢的時候要還80塊,還要給利息,如果都這樣,銀行早喝西北風了。還養什麼員工,造什麼大樓啊。那銀行怎麼辦呢。當然是拿了這80塊錢去放貸款了。這80塊錢的貸款利息而且還要高於給儲戶的100塊錢利息才能賺錢。那就是意味著銀行拿了100塊錢存款,必然是需要趕快把貸款放出去,如果不放出去啊,就是虧的。

但是,一旦貸款放的太多了,那也不行啊,手上總要留點現金吧,不然的話,萬一存款人都來取錢怎麼辦呢?但是這個現金留多少就成了關鍵問題。留的少了,萬一不夠存款人取錢的話,那就會陷入大麻煩之中。留的多了,那盈利壓力就很大。所以,這個點的平衡很重要。

我們講銀行的三性,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

在我看來,安全性比較虛,本質跟流動性是一樣的,因為銀行最大的不安全因素就是來自於流動性。沒有流動性,即使你看上去賺錢了,也一樣死翹翹。舉個例子,有個人買了幾十套房子,看上去資產上億,但是因為欠了人家幾百萬,他可能就死了。人家說怎麼會?當然會了,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他的房子賣不掉,估值上億,跟能賣掉是兩個概念。還有個原因就是本來也賣的掉的,但是市場聽說你要死了,就非要等到你死了再來買,你就活活被逼死了。

當年的金信信託不就是如此麼。死了以後,一賣資產,嗨,這傢伙死了以後把負債都還完,還多了六十幾個億出來。你妹的。世界就是如此殘酷。沒辦法,所以銀行要在流動性和盈利性兩個裡面走鋼絲,選擇個平衡點,既要保證每年能賺更多的錢,還要保證流動性不出問題。就是有存款人來要錢的時候,能給出的出錢。

這麼說,其實大家也都明白了。現在說資金緊張,必然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銀行的流動性沒管好唄,有儲戶找銀行還錢,銀行還不了錢了。拍拍腦袋也都能想是什麼原因了吧,就兩個原因,第一個是虧的太多,傾家蕩產了。第二個就是沒虧,但是錢都放出去了,還沒收回來。就這麼兩個可能了。如果第一個,我估計不需要別人來借錢,早就自己解散了。所以只能是第二個。

那第二個原因,就挺有意思了,因為銀行貸款的資金,其實本質只是個數字,因為錢貸給了A,A拿到錢,買了東西B、C什麼的,最終B、C拿到錢,還是以存款的形式會回到銀行的賬戶上的,銀行拿到存款之後,繳納20%給央行,還留了80%。怎麼辦呢?繼續放貸款。然後層層疊加,所以,貸款越放,其實市場上錢是越來越多的,並不會少下去。

但是這裡就出現兩個需要梳理的問題了,第一個問題是銀行的錢和儲戶的錢,其實是兩個概念,什麼意思呢?你說你在銀行有一百萬錢,的確你是有錢,但是這錢因為存在銀行這裡,其實是銀行的負債,銀行未必會有一百萬錢在賬上,他都拿出去放貸款了。所以就會出現,你明明有一百萬的錢,但是你去拿的時候,銀行沒錢給你。這裡要表達的問題是你的錢,其實不是銀行的錢,是銀行欠你的錢。

所以,我們拿M2的數字很高,說市場不缺錢,我覺得不太對。事實上,這個情況就是我們的確有很多錢,但是銀行就是沒錢給你,那銀行的錢去了哪裡?很多人說,你自己也說了,銀行放貸款出去,沉澱到資產去了啊。問題是我們仔細想下去,資產最後也只是個數字啊,鋼筋水泥,都只是錢的表現形式,最終並不沉澱貨幣本身。

貨幣去了哪裡呢?其實前面說了麼,你給銀行100快,銀行交給了央行20塊,80塊放貸款去。然後80塊存到銀行,在交16塊到央行,剩餘64放貸款。再存,再放,再存,再放。你們自己想想,到哪裡去了?全部到了央行口袋裡了。錢最終以貨幣的形式都到了央行手裡。

所以,理論上,一個極致的情況就是,商業銀行只要把貸款放到極致的話,一點流動性也不預留的話,那麼商業的錢最終都是到了央行手裡,大家留著在手裡的都只是數字而已。那麼看到這裡其實大家明白了,為什麼央行是媽啊,因為你怎麼做,到最後錢都在他手裡。

那麼講到這裡,我們就基本可以推導出一個規律,就是銀行存款增加,放貸就必然增加。放貸增加,帶來存款進一步增加,然後又推動了放貸增加,又帶來存款增加。這個循環玩下去,最終的結果就是銀行的存款不斷增加的同時,銀行的資產也不斷的增加,但是銀行的現金卻在減少,錢荒的背後其實往往表現出市場不缺錢的特徵。

所以我們現在去看市場,市場缺錢與否很多人在扯M2,M2其實包含了很多儲蓄存款,所以很多人以M2高來說我國市場不缺錢,其實才是個偽命題。高儲蓄率的背後必然帶來銀行的放貸衝動,從而造成銀行流動性的緊缺。

看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吧,銀行為什麼缺錢?很多人說是因為銀行把錢放錯了地方,我認為也是扯淡。理論上,無論把錢放在哪裡,只要貸款不斷的放,流動性必然是緊張的。這裡面不少專業人士會說,不對啊,央行不是規定了存貸比麼?不可能無限放大槓桿啊。

這裡面就扯出另外一個問題了,啥問題呢?表外業務的問題。啥是表外業務呢?舉個例子吧。有人找你借錢,你有錢,卻被你媽媽管的死死地,不讓你放貸,然後你怎麼辦呢?

簡單,因為你是有錢人,所以你身邊都是有錢人,那就隨手拉一個,一個不夠,就拉一群,跟他們說,老子有個兄弟缺錢了,你們給借點。大家看你面子上說,借可以啊,你給擔保不?你因為你媽媽管的緊,擔保也不准,只能說,我不擔保,但是你們丫還不信我麼,借了就是了。

大家看看你,再看看你媽媽,覺得都挺牛逼的,不會有事,就借了。他們就這麼一借,得,他們大概也就賺個8%,你到好,就這麼一吆喝,不擔保也不出錢反倒能賺個10%,比他們多了去了。那個高興啊。於是就拚命的做這個業務了。

這個業務本質就是拉皮條的業務,因為你啥都沒出啊,也不帶風險啊,他們真出事情了,跟你也沒關係啊。你媽來責問你,你也就說一句,關我屁事。當真是光你屁事麼。當然不是啊,真項目出問題,還不出錢的時候,你難道還真一句話關你屁事麼?如果真能光你屁事的話,那還真到不會出問題了。

可是問題是,現實都沒想像的那麼好。真項目出問題的時候,你朋友估計一個個堵著你家門,不讓你出去了。你媽也得救你,除非你真做好了再也不在這個世界上混了的地步,否則這個你看上去光你屁事的錢,你還得還。前段時間看報導說,光大得收回90%的貸款,才能實現理財產品的兌付,你妹的。這個業務得做的多大啊。

同業市場的問題

我前面說了,規模不斷的放貸款,必然意味著銀行的存款也是日益增加的,有很多銀行存款增加了,但是又找不到特別好的地方去放貸,或者短時間不用,就都會放到同業市場裡去,什麼是同業市場呢。簡單說就是兄弟姐妹自己間玩借錢的地方,今天我多點,明天我多點,大家互相借,都是一個媽生的,總歸沒問題,本來大家都是在外面借錢的,現在發現原來兄弟姐妹都這麼有錢啊,沒必要外面借啊,成本低,速度快,就這裡借吧。

於是個別孩子,就開始別的地方也不去借了,就在這裡借,今天借大哥200塊,明天去二哥那裡借個200還大哥的,反正一年又一年都這麼借下去就是了。弄的最後,大家也都這麼幹了,問題就來了。總的有人去別地方借進來吧。否則都加都借入,誰來借出啊。於是借到後來,發現這個市場都沒錢了,央媽本來平時還扔點錢到這裡來的。現在也突然不扔了,於是,一個個開始鬧翻天了,本來民生該還光大的錢,結果沒還,光大也就沒錢還興業了。反正一個欠一個。一個還不了,大家都還不了。也就幾個大哥還好點,因為聽話。一邊是借不進來錢,另外一邊卻是要很長時間才能把錢收回來,資金緊張的問題,就出現了。

所謂同業市場的問題其實跟存款的問題本質是一樣的都是銀行找資金的地方,但是呢,因為儲戶的錢相對穩定,不太會形成擠兌性的風險,但是同業市場的錢,規模大,穩定性也差,並不是隨時都能借到,所以一般的銀行都不會把同業市場的錢當成主要融資的地方,而個別銀行還真就這麼幹了,所以,碰到流動性整體緊張的時候,同業特別會成為出問題的地方,一個頭寸麼有調撥好,就違約了。

但是這裡的核心其實都是銀行不斷放大槓桿的後果,所以要解決流動性緊張的問題,其實要解決的是貸款為什麼會不斷擴大的問題。為什麼金融機構不斷的想辦法想放貸款?簡單點想,就是想賺錢唄。因為只有不斷的放貸款,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利息收入啊。這麼簡單的道理誰都知道。但是他們難道不知道不斷的擴槓桿放貸款,碰到流動性問題怎麼辦?

這裡面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個命題,我國走的是,嚴准入,寬監管的監管路線,什麼叫寬監管呢?說白了,我國的銀行機構的誕生,其實就是個十月懷胎的過程,每個但生下來的金融機構啊,到最後都是央媽的親生兒子,要成為這樣的兒子不容易,既然生下來了,做媽的,基本上就是護犢子一樣的護著了。

事實上,所謂的存貸比突破,違規放貸,表外業務表內化,做媽的能不知道麼。都知道,但是都睜隻眼,閉隻眼,一直就這麼慣著。越慣著,這些紈褲子弟就越來勁,一個個飛揚跋扈,整天正事不干,就想著調戲良家婦女,偶爾幹點拉皮條的事情。

長久以來,銀行就是這麼個認識,很少會把流動性的問題放在心上,事實上,在國外,不少銀行都是死在流動性上,前面說了,哪怕你資產再好,在你出事之後,再好的資產都是個屁,壓根沒人要,估計還不少人就在邊上,等著你死,收你的資產,娶你的老婆,讓你兒子喊他爹,但是中國不會。這個媽太牛逼。怎麼都慣著你。有這個認識之後,他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擴槓桿,哪怕這個媽媽,沒事也喊著,你們啊,給我低調點。在這樣,就打你了。但是事實上,真到了生死存亡,做媽媽的還真必然會出手,所以這次所謂的危機,我第一天就說了沒事,做個家法罷了。打一頓也就了事了。鬼才信,會看著兒子死。事實就是如此。

當然這裡還有個問題自然就是做媽媽的也不容易,護犢子是一回事,但是怕小孩子死了引來一堆麻煩事情也是實情,銀行的倒閉在市場都是大事情,會引起很大的社會不安,所以,為什麼央行一直在強調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估計這幾年做媽媽的也想明白了,不能在這麼慣著了,否則早晚得出大事情,所以在想辦法先做善後的事情,做好後,估計也就任其自生自滅了吧。

如果能做到這一天,我看大量的銀行,會真的把流動性當一回事,否則我看中國的銀行永遠不會有流動性的問題。國家的背書在身後,讓沒人會相信銀行會破產,沒人會來擠兌,你們看,連兄弟借錢都不肯還了,居然外人都只是看看熱鬧,誰也沒想過要去把錢提出來。這是什麼?這就是中國銀行業的集體牛逼之處啊。

上面是我的第一個考慮的可能性,就是缺乏對流動性的顧慮,使得銀行業會不斷的放大自己的槓桿,不斷的想實現高利潤的增長,最終使得流動性出現問題。

其實這裡面還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因為貸款的不斷發放,市場的錢越來越多啊,就會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貨幣流動性氾濫,說白了就是銀行想盡辦法放貸款,誕生出了兩個很有意思的邏輯,第一個是錢追著項目走,事實上,很多時候,金融是零和遊戲,很多人肯定不認同,但是我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

理論上資金的投入最終是要靠實體產生收益來歸還資金利息的,實體產生收益的可能性是資金投入的最終來源,但是我們其實往往能發現,資金的投入量遠遠大於實體能創造的效益,尤其是社會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大量的資金,回到最後都到了擊鼓傳花的遊戲裡去。這個時候,資金是不斷疊加利息的,卻沒有地方產生收益,於是資金到最後就是零和遊戲,高於經濟增長部分的資金投入到最後就是零和遊戲。

大量的資金要放出去,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投入到了這種遊戲中去,因為根本沒有那麼多項目需要來借錢。很多人這裡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那麼多錢不去投向小企業呢?你不是要放錢麼,怎麼不投呢?這裡就是資本的兩個特性了,第一個特性是風險評價特性的不確定下的高收益追逐特性。同樣都不具備風險明確評價依據的情況洗啊,資本首先是選擇高收益的項目。

第二個特性就是所有的銀行都著急放貸款的情況下,一般都選擇大體量的項目盡快越早實現項目投放,而小企業都不具備這兩個特性,使得資金氾濫的情況下,都投向了大體量和高收益的項目。所以在錢追著項目走的情況下,你們會發現,反而小企業其實是更拿不到錢的。悖論就出現了。

我們現在說我們要倒逼著把錢流向小企業,事實上,如果小企業不賺錢,你把資金逼也逼不回去,傻逼才去投虧錢的企業。但是如果我們分析小企業為什麼不賺錢的時候,就可以發現把資金從這種追逐遊戲中脫離出來其實到是的確可以降低小企業的成本的,因為資金每天追逐那些高收益的項目,推動了大量的實體企業的成本的,現在的政策的確不需要把資金回流到實體,讓他們在銀行的體系裡安分的呆著,就已經能很大程度的降低實體企業成本了。

但是這個很難,因為讓銀行每天看著躺了那麼多錢,不拿出去放了,心裡就難受啊。於是博弈就是這麼出現的。銀行就是想放貸款賺錢,政府就是要不讓你放。怎麼辦,我看讓整天想著放貸款的銀行死個一家兩家,給個教訓的確是挺好的事情。就看你央行敢不敢了。

不過回到這裡,我們要深刻反思的其實還有個命題,很重要,是什麼呢?就是商業銀行的逐利性是怎麼養成的,商業銀行猶如一頭吃不飽的恐龍,未必是天性。我自己看了下我們的商業銀行其實有時候也挺為難的,事實上商業銀行的高逐利性跟我國的貨幣發行體制是有很大關聯性的,當然還有跟最近的巴塞爾協議三的出台也是有很大的關聯度。從當前的幾個情況下,商業銀行陷入的一個困境就是換成誰,成為了商業銀行,其實都會被逼的不得不去放貸。這裡面因為時間關係,我就不扯下去了。

江南憤青點評:

這文章不是寫給專業人士看的,純粹做金融普及用的,所以寫的很隨意,大家也就湊合著看吧,沒太多扯關於外匯大量流入流出對流動性方面的影響什麼的。太深奧一時半會也講不清楚。就談點相對大家能接受也比較簡單的錢荒方面的原因吧。

事實上,金融問題,不是一個兩個原因導致的結果的,他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的過程,A推動了B,B往往反過來也會推動著A前進,所以很難說什麼是什麼的原因,我們都只是在大量的原因結果中互相尋找因果論而已。真實的金融之間必然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21

餘額寶動搖你妹個銀行基礎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4437429
半夜又失眠了,沒事幹,上微博看到篇文章說《餘額寶正在動搖傳統銀行基礎和根本》,我本來都不想寫阿里巴巴的文章了,不過看到這種腦殘的文章,就花半個小時批一下,這個博主在自己博客裡介紹說:著名財經金融評論家,知名網評人,著名專欄作家。連續多年榮獲中國《十大網評人》榮譽稱號。真傻逼,我都很想問下,這個著名評論家,知道餘額寶是什麼東西不?

餘額寶,在目前為止,為什麼說在目前為止,後面會說,又名「增利寶」,只是天弘基金發行的一隻貨幣基金,千萬弄明白了,他只是一隻貨幣基金,市場上有一百多只貨幣基金,餘額寶目前的這只貨幣基金,只是一百多只裡其中的一隻,目前的收益排名大概在35名左右。這麼說,你弄明白麼。

第一他獲得的不是你說的高於銀行利息的利率,是投資收益,投資收益是帶風險的同時還不確定的,也就是可能高於存款收益,也可能低於,當然也有可能虧損,拜託請把這點弄明白了,在來當你的知名金融評論人吧。

第二,餘額寶只是用支付寶賬戶來進行購買貨幣基金的行為,這種行為,早在09年就已經有了,匯添富的現金寶都早於餘額寶,甚至杭州的「銅板街」「數米網」都比餘額寶要早,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支付寶這麼大的客戶沉澱,當然更主要的是沒有阿里巴巴這麼不要臉的和深厚的背景,不敢也不好意思把帶風險的收益說成是利息,然後來廣為宣傳,當然更重要的是付不起提高的公關費用,讓博主這樣的知名評論人睜眼說瞎話。

第三,餘額寶的本質我說了目前只是貨幣基金,而貨幣基金在我國已經快十年了吧。從貨幣基金出現的時候,就被給予眾望認為可以替代存款,來動搖銀行的根基,現在的貨幣基金大概還有五千億左右吧。你餘額寶現在是多少?一百億?兩百億?全給你拿去好了,五千億?又如何?事實上在美國貨幣基金都已經3萬多億美元,估計都超過存款了,但是動搖了銀行根基沒有?!

第四,貨幣基金因為配置的流動性較好,安全性極高的標的物,所以才使得他風險較低,當然收益長期來看,也只是跟一年期定期存款持平,餘額寶的宣傳說,十萬一年有四千的收益,是活期存款的八倍。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前面說了十萬一年四千,只是個預測數,實際數字很難說,第二,要比也別跟活期存款比啊,跟別的貨幣基金去比麼。這才有意義啊。實際上,因為很少有人真的把錢存滿一年,都是來來回回的取的,估摸著下有個千把塊錢就很好了,這還是取決於天弘基金的管理能力不能太差。

事實上,貨幣基金的收益跟管理能力很相關,事實上,一百多只貨幣基金裡面,高收益和低收益的極差值都有過相差七八個點的時候。分化還是很嚴重的。你餘額寶憑啥保證一定就能在一百多只裡面表現的很好?

因為買餘額寶都屬於支付寶裡有餘額的人,順手打醬油的時候買張彩票的行為,稍微有點賺也到無所謂,真虧了的話,我看十月圍城估計也會再來一次,誰叫你宣傳的時候鋪天蓋地要跟利息做比較呢?

第五,貨幣基金能做到T+0,就是可以讓你即時贖回,事實上是基金公司在裡面墊資的結果,如果基金規模做大了,就如同我剛說的你餘額寶做到五千億了,你自己由於註冊資本金不夠,無法墊資了,怎麼辦?通行辦法都是向銀行借款進行抵押,弄來弄去,你還不得銀行來墊資?另外,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物,回到最後其實是非常有限的,來來回回弄成最後,存款其實還是到了銀行手裡,很多人說,不管怎麼說,總比銀行的活期存款成本要高了吧。其實目前銀行的存款大多數都是創造出來的,真正散戶的存款佔比也很小了,一百多萬億的存款,你以為都是支付寶上的人的錢啊。現在存款超過五萬以上的人,誰看得上貨幣基金啊?還充值支付寶?!現在市面上貨幣基金總共也就五千多億的規模,不少還是機構大戶的資金,真正散戶形成貨幣基金的規模估計一千億都不到。你餘額寶能做多少?做到了又如何?這個數字對銀行的衝擊幾乎是微乎其微的。動搖個你妹啊。動搖。

第六,說餘額寶的創新太前沿,太超前,前沿你個妹啊,不就是個代銷行為麼,無非銷售對象是支付寶的客戶,對於支付寶的客戶而言,買個餘額寶,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虧就行。現在很多人也把錢衝到支付寶裡去買,一部分是因為真的相信這個是利息,不是收益。覺得安全有保障,沒風險去買的,屬於典型被阿里的高調公關給忽悠的,一部分則是因為並不知道其實任何一個銀行卡本身就可以購買貨幣基金,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購買貨幣基金,而且除了淘寶購物以外,所有的功能跟餘額寶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有些還功能更多,對於真正理財的人來說,優勢也更明顯,最簡單的說餘額寶只支持天弘基金一隻,你壓根沒得挑,如果天弘基金好了,還好,差了,你也沒辦法。但是在匯添富、數米網,天天基金網,甚至在銀行的網上銀行,你都可以根據業績排名自己挑,選擇更多,而且方式也很便捷,信息也更透明。

這年頭反正誰都說自己是個金融專家,甚至前幾天看到建行研究部的副總經理,也在說餘額寶對銀行的影響,我看了報告,也覺得挺傻逼的。脫離一線業務太遠的領導,其實不是智商有問題,只是喜歡坐而論道罷了,每天務虛罷了。一點也不知道一線從業人員的心酸也就罷了,看問題的方式都脫離基層太久。

第七,順帶提一下,餘額寶短期內是貨幣基金,這個時期對銀行的影響,其實只要去分析貨幣基金對銀行的衝擊就可以了。下一步餘額寶還會推出非貨幣基金的服務,因為餘額寶其實是一個針對支付寶餘額更好的應用管理服務的統稱,就是要想盡辦法讓支付寶的客戶的餘額能得到更好的管理,幫助客戶提高增值,從而實現粘度,這個是餘額寶的意義。從這個角度看,餘額寶是馬云服務自身生態圈的一項很有意義的措施,就如同你到一個網吧裡去上網,然後網吧裡給配備了附加服務,餓了給你叫外賣,渴了給你買可樂,讓你得到服務的同時,順帶著賺點小費,是深度挖掘客戶的行為。人家可能壓根也沒想過要動搖你銀行的根基,就是偏有那麼一幫傻逼非要如同天龍八部裡的丁春秋教裡的那些人一樣,在邊上搖旗吶喊,整一個神經弱智加腦殘。

事實上,支付寶的最終命脈其實還是掌握在銀行手裡,現在你們充值其實都是需要支付費用的,無非這個費用是支付寶在支付罷了,這也是為什麼超過一定限額支付寶充值就要向你收費,因為成本也不低,支付寶沒有自身的存款入口,都必須經過銀行的一道門,支付寶跟銀行之間其實是相互依賴的關係,相對而言,支付寶的整體發展空間是受到兩方面限制的,銀行這端的限制,主要體現在銀行對於充值其實也是有限額的,不讓你太大額度的充值。

另外一端的限制就是體現在支付寶的背後還是跟著淘寶和天貓走,電商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淘寶和天貓小賣家日益生存艱難,尤其淘寶面臨著假貨和稅負兩個未知門檻,要說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很難說。但是反過來說,消費流通行業的整體規模有限,他的資金更多還是靠高頻率的周轉實現的,比的是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不是資金的總量,收益整體的規模要做大到動搖銀行根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銀行目前存款破了一百萬億,支付寶能做到多少?離開了消費流通行業,支付寶又能做啥?

至於餘額寶下一步要推出的非貨幣基金,很多人說這個出來,殺傷力更大。我覺得更扯淡。貨幣基金還算好的,畢竟風險還是極度小的,對廣大客戶而言,安全性都在,但是如果推出其他的投資產品,那個所面臨的問題就大了,我一直說金融產品的銷售不是隨著規模的增大而邊際成本降低的,除非餘額寶能對自己的產品有極為嚴格的審核能力,否則規模就很難做的起來,尤其是對小額的散戶群體,本來就沒多少錢,誰願意去承擔這些風險。做起規模當然容易,拚命的賣唄,好的壞的,都賣,但是死起來也容易,等哪天業績一出來,大面積虧損,餘額寶以後就別想在賣任何東西了。因為口碑砸了。基金的銷售回到最後,還是考驗的還是產品篩選的能力,除非你純做平台,不提供任何附加服務,但是如果那樣,人家幹什麼放你這裡來賣?就當個地攤而已,有一單賣一單,你價值也沒了。渠道最大的價值是能賣出去,而不是做展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