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谷歌CEO拉里•佩奇:不斷創新公司與員工間的互動關係

http://www.iheima.com/thread-4245-1-1.html
谷歌繼2007、2008年之後再次問鼎《財富》2012美國最適宜工作的100家公司排行榜、成為唯一一家三奪冠軍寶座的公司之際,谷歌聯合創始人兼CEO拉里•佩奇接受了專訪,暢談了谷歌打造最佳工作環境的做法及其意義所在。他說:「公司要像家一樣,員工覺得自己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司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大家庭。如果能這樣對待員工,員工的生產效率就會得到提高。」

谷歌(Google)從它在車庫誕生的那一天其就幾乎一直被視為世界上最適合工作的公司—— 成功進入谷歌的人都會發現這一點。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只要能夠經受住公司殘酷的面試流程,就能享受到絕佳的福利待遇。如今,優厚的福利待遇沒有變,但是隨著發展,谷歌的招聘變得更加切合實際,開始對成績平平的學生敞開懷抱。從去年起,谷歌開始從一些不太知名的學校招聘,如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和位於布法圖的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另外,以前面試環節涉及高達12輪篩選,而現在平均已經減少到了四五輪。谷歌前CEO拉里•佩奇一年前重返公司CEO的位置。

他在接受《財富》獨家專訪時,介紹了谷歌努力營造的「家」一樣的環境,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他談到了谷歌的工作環境與他祖父那個時代相比出現的變化,還談到谷歌如何通過提供免費食品鼓勵人們少吃東西。當然,他並沒有排除今後對食物收費的可能性,但是這事短期內還不會發生。



這些年來,作為谷歌大家庭的一員,谷歌員工的角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壯大,作為谷歌大家庭一員的角色顯然也在發生著變化。但是,從我還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就讀時,我就始終認為,大學畢業生可以從事任何自己喜歡的工作。真正的好項目會激發一大批人的參與熱情。我們把這種想法帶到谷歌,它確實對我們大有幫助。只要你是在改變世界,那麼你就是在從事偉大的事業。每天清晨起床都會興奮不已。這才是最重要的。人們希望投身於有意義、影響深遠的工作,但事實上,這樣的工作非常有限。但是,我覺得谷歌仍然擁有這樣的工作。坦率地講,我們一直都有這樣的工作。

您如何總結谷歌的文化?

我爺爺是一位汽車修理工。他當年做了個防身的武器,上班的時候就帶在身上,,保護自己不受公司的欺壓。那是一根大鐵管,頭上有一個大鉛塊。以前工人需要採取這種方式來避免受到公司的欺壓,我在想,現在的公司變化真大啊。而作為公司領導,我要做的是確保公司每個員工都能獲得良好的機遇,讓他們覺得自己正在發揮重要作用,為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作為一個整體,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我的目標是讓谷歌成為業內的領袖,而不是跟在別人後面。

在您看來,從免費食品到按摩,所有這些優厚的福利待遇對您設計的員工體驗有多重要?

我認為員工體驗不是這些孤立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公司要像家一樣,員工覺得自己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司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大家庭。如果能這樣對待員工,員工的生產效率就會得到提高。我們不應該只關心工作時間的長短,而更應該關心工作的成果。我們應該發揮創意,不斷創新公司與員工之間的互動關係,找出最符合員工利益的事情。我們始終關心員工的健康,確保能幫助他們保持健康,成功戒煙。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醫療保健開支方面的增長幅度比其他公司都要高。但是我們的員工心情更舒暢,生產效率更高,而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無法想像谷歌會有許多吸煙的員工。您可以舉例具體說說您如何有意識地幫助員工保持健康嗎?

通常情況下,人們應該去大型健身中心健身——但是我們發現,很多人在大量使用社區附近的小型健身器材。【我們一直】確保為員工提供真正健康的食品。我們把餐後甜點放在牆壁周圍,放在房間角落。我們安排了醫生提供現場服務。我們想能做更多事情,使醫療保健變得更方便、更簡單、更快捷,這有助於人們保持健康。如果為了保持健康,需要在下班後先開車前往健身中心、停車,然後還要等待很長時間,就根本達不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免費食品在谷歌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福利嗎?
是不是只要谷歌存在,就會永遠提供免費食品?我不知道,但我覺得目前完全沒問題。我不太擔心開支問題。我唯一擔心的是造成過度浪費。免費食品讓公司更有家的感覺。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會促進某些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次不會吃得太多。

早在和謝爾蓋成家之前很久就一直對兒童保健很感興趣,更不用說兒童了。成家是否改變了您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觀念?

沒有太多改變。一直以來,我們都擅長確保靈活地對待員工。公司尊重員工,員工就會投桃報李。這一點對於家庭來說也同樣適用。

來源:財富中文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06

阿里並UC:四個男人間的故事終局

http://www.iheima.com/thread-12060-1-1.html
百度19億美元收購91後,中國互聯網併購整合記錄又被刷新了。今天,UC優視宣佈併入到阿里巴巴集團公司,組建為阿里UC移動事業群,俞永福則被邀請加入阿里巴巴最高的業務決策團隊,任阿里UC移動事業群總裁。雖然官方暫沒有透露併購整合金額,但俞永福已在和內部員工信中興奮地表達:「整個交易總對價遠遠超過之前中國互聯網最大併購交易『百度19億美元併購91』。」這個估值,據傳在40億到50億美元之間。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一個月前的GMIC。俞永福出人意料地炮轟百度,並在演講的最後表示:「今天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這句話是長城會前兩天的晚上,俞永福更新的一條微博內容。隨後媒體採訪中,多次被追問這個重要的決定是什麼,俞永福始終避而不答。想來當時那個重要的決定,是俞永福是UC與BAT的併購曖昧緋聞做出了決定,這是繼2009年、2013年阿里集團對UC優視投資後,雙方實現的全面融合。這也意味著,國內互聯網格局中最後一個重要變量已經塵埃落定。

複雜和激烈競爭的中國互聯網一直被標註為三個男人的故事——富於夢想的馬云(天秤)、高富帥的李彥宏和低調內斂的馬化騰。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成為眾人搶灘的領域,深耕該領域數年的UC在這場適者生存的競爭中,一直被BAT當做重要變量來追逐。

三點構成一個穩定面,但如果在三點中加入第四個「變量」點,形勢就變得很微妙了。




「入口」UC

2011年以來,互聯網巨頭BAT的圈地和混戰愈發白熱化,從生活消費到電子商務,從無線服務到互聯網金融,巨頭們樂此不疲地過招「三國殺」。BAT對UC急躁的的輪番併購只因格局正在發生劇烈變化:在過去的幾年間,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已經集體患上焦慮症——在PC弱化的將來,如何將PC時代累計的優勢複製到移動端,是馬化騰、李彥宏以及馬云等共同考慮的問題。

從互聯網往移動互聯網延伸的過程中,BAT或多或少遇上了阻礙——原本在PC端暢通無阻的業務和推廣招數行不通了。尋找一個在該市場已經有成熟產品和經驗的團隊來迅速彌補移動互聯網入口,這也是BAT不斷收購移動互聯網產品的邏輯。

移動互聯網有五個公認入口:一是硬件,掌握在手機廠商手裡,二是網絡,掌握在運營商手裡;二是瀏覽器和超級App;三則是搜索引擎。(應用商店也被視為一個入口,但從內容角度來看,應用商店只能帶來分發流量而不可能帶來內容流量。)

在以上五大入口中,能被BAT納入麾下並短期見效的入口也就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客觀來看,UC的確處在移動產業鏈條上的一個重要位置。在應用商店模式弊端越來越顯現的背景下,輕應用及web app將在未來逐漸成為主流,而這恰恰是UC耕耘多年的領地。而在另一移動互聯網入口——搜索,UC旗下潛行四年的移動搜索業務神馬月度活躍用戶數達到1億,國內移動搜索引擎市場的滲透率超過20%。

除了UC本身所處的產業位置,更為讓BAT心動的是UC的各項數據。它擁有國內少數除了BAT之外擁有上億活躍用戶的應用之一,UC瀏覽器目前全球用戶超過5億,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其旗下手機瀏覽器在國內移動瀏覽器市場的月度覆蓋人數佔比達到了65.9%,和中國網民花費時間最多的三大應用之一;它是國內最重要的第三方移動應用分發渠道之一;在炙手可熱的手機遊戲市場擁有覆蓋大量開發者的成熟分發能力。

除了強大的內容平台,UC甚至還做到BAT未必做到的事情——UC也是國內最早一批進行國際化探索的互聯網公司,海外用戶早早地過了億。

借助這些成績和雷厲風行的團隊,UC無疑是那個極有可能改變中國互聯網商業格局的「變量」.BAT都認為成功收購UC就意味著拿到了「船票」,並恰如其分地緩解了他們在移動互聯網佈局上的飢渴。

原本,UC想要傲然地成為BAT之外的另一極,坐上中國互聯網第四把交椅。按照俞永福的意思,其實在2010年,UC就已經具備了上市的條件,「對比360上市之前的兩個關鍵指標,第一個是瀏覽器用戶1.72億,另外一個是收入3.7億元人民幣,我們早就達到了這兩個指標。」

於是,即使俞永福不斷在強調UC不賣,但絲毫不影響BAT對其的青睞。UC一直躺在各個巨頭的收購名單中,並「定期」成為移動互聯網收購緋聞主角。

中國互聯網江湖的是非,充滿了男人們的野心、夢想、意氣和算計。有時候商業的翻臉遠比情感起伏來得快得多。在這場BAT對UC的的追逐併購中,馬化騰一度示愛,俞永福不賣,後來UC開始長達5年的騰訊抗戰史。和UC保持長期曖昧基友關係的百度曾伸出橄欖枝,俞永福拒絕,後來今年5月那場被稱為移動搜索第一戰的「百神大戰」爆發了。馬云酷愛武俠,熱衷佛禪研究,此時他表現出似乎更懂男人的夢想和奮鬥,對俞永福說,來我這裡,做你想做的事。俞永福心動了。

阿里:志在必得

2009年,阿里巴巴對UC進行第一輪戰略投資時,UC的用戶還是1億,國際化的想法剛剛形成。而如今,UC的全球用戶已經到達5億。

不管馬云當年對UC的投資是洞悉全局還是誤打誤撞,在這些年裡,馬云一直向俞永福表達了增持的意願,直至上個月阿里提交的招股書透露信息,阿里巴巴已佔據UC66%的股份,但控制權仍在俞永福手裡。這個月內發生了很多事情:京東成功上市,微信小店正式上線,搜狗整合微信資源推出微信搜索……對於這些被外界視為對阿里巴巴發起進攻的舉動,馬云始終悶不做聲,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一個個的併購。當然,這次說服的是俞永福。

馬云和俞永福的私交不錯,在多個場合,俞永福在毫不掩飾對馬云的稱讚,甚至將之捧為貴人。從俞永福的初衷來看,私交歸私交,商業歸商業。但在說服俞永福這件事兒上,馬云比其他人有耐心得多,誠意也是顯而易見:來我這裡,做你想做的。這是俞永福最看重但百度騰訊不願意給的。當然,一個足以讓俞永福可以給全部員工交代的估值也是關鍵。雖然目前沒有公開交易金額,根據俞永福內部信,這筆交易「將創造目前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整合」。

為什麼馬云對UC如此勢在必得?上述提到的UC產業鏈價值顯然是一大原因。回溯阿里巴巴近年來以及最近幾次的收購,有些人看不懂馬云的棋局——併購對象太分散了。在移動領域,收購了美團、陌陌、丁丁網、友盟等,而在更多垂直領域,金融上收購天弘基金、文化上收購文化中國、體育領域收購恆大足球……如果加入UC,馬云的戰略意圖就清晰了。近年來,馬云一直強調做生態而並非公司。

今天的阿里集團,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云計算、大數據、文化娛樂、物流、國際化甚至體育等多個垂直業務上的縱深佈局,已經遠遠超越了國內任何其他互聯網公司的格局。然而在這個佈局中,阿里始終缺少能持續提供巨大流量的源泉,UC的加入彌補了這一點。如果說阿里巴巴在編織一張很大的網,UC便是線。作為一個基礎平台,串聯起所有的縱深佈局。更重要的因素則在於俞永福領導的UC團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這支隊伍稱得上兼具經驗、敏感度和有實力的團隊。

對阿里來說,這是個接近完美的佈局;而從UC角度來看,阿里其實遠比騰訊和百度更適合UC。縱觀BAT的收購整合策略,騰訊和百度更偏向將業務嫁接在其原有業務上,這種策略更適合產品單一型公司。而UC瀏覽器作為一款平台型產品,已經有一套完整的業務體系,顯然阿里的整合能讓UC發揮更大優勢。

百度:失之交臂

去年百度創造的中國互聯網併購記錄「19億美元收購91」的收購案,女主角本應該是UC。

由於對移動互聯網反應遲鈍,在BAT競爭中,百度已經落後一步。從主營業務出發,百度將其移動戰略寄希望於移動搜索上。從業務契合度上看,UC對百度支撐力度是目前任何一款產品都無法替代的。瀏覽器和搜索是天生一對,這一邏輯已經被360在PC端成功證明,神馬搜索則在手機端進一步證實,推出一星期後,神馬搜索已經獲得20%的國內移動搜索用戶滲透率。在移動瀏覽器,UC長期穩居65%以上的用戶滲透率,很長時間裡,UC為百度無線提供了三成以上的流量。UC的海外市場成功拓展也對百度未來的國際化戰略意義重大。

在稍縱即逝的歷史窗口期,只有圍繞渠道把握住穩定的用戶量,後續的變現和商業化才會成為可能,這也是為何巨頭哪怕付出令人瞠目的價錢也要拚命搶佔移動渠道的邏輯所在。

對於想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後來居上的百度來說,買下UC等於為自己買下未來衝擊千億美金市值的可能。拿下UC,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移動互聯網的業務拓展,百度都會表現得遊刃有餘。

這場聯姻本來可以成為美談。作為之前多年的合作夥伴,李彥宏幾乎是看著UC過去幾年的快速成長。俞永福甚至還說過,BAT中從業務上最瞭解UC的就是百度。從2008年開始,UC的流量和營收都是取得了百倍的增長,這些百度看在眼裡震撼自然是很大,所以百度很早就伸出了橄欖枝,李彥宏也親自全程參與了談判。百度給UC的估值則是20億美元——在當時,這也是一筆創造了中國互聯網併購整合記錄。

坐到談判桌上時,分歧便出現了。最根本的原因在李彥宏身上,矛盾點則是控制權。李彥宏和俞永福應當是惺惺相惜的兩個男人,同樣的理性、低調,同樣的理科男,同樣都是天蠍座。問題就出在這裡,兩個天蠍座的男人相遇,大家都想控制局面,最後這場談判竹籃打水。後來俞永福在媒體採訪中說到:「百度只有李彥宏一個人能做決定,其他無論哪個人說白了都是執行層。即使百度和UC的戰略發展高度協同,俞永福和李彥宏也是匯報關係,而不是合夥人關係。」

隨後的事情所有人就都知道了,百度沒能說服俞永福出售UC,轉而以19億美元收購了91助手,與UC徹底分道揚鑣。愛不成,仇相見。如今,雙方已為移動搜索大打出手。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在百度對UC旗下神馬搜索的特別關照中,俞永福憤而更新微博:「五一期間認真做了反思,為什麼百度發佈手機瀏覽器,UC很淡定,UC發佈神馬移動搜索,百度很瘋狂?今天做了一個很很很重要的決定。」

高富帥的李彥宏終於親手把自己好基友俞永福推入馬云懷裡。

騰訊:紛爭不斷

在輿論印象裡,騰訊是最不可能與UC牽手的公司,因為兩者之間的紛爭可以追溯到2008年,QQ瀏覽器推出以後,就沒有過任何走到一起的跡象。但即使是這樣,其實馬化騰對於UC的價值,還是一直很認可的。

在手機上,瀏覽器保持了舉足輕重的入口地位,即使是已經擁有微信和手機QQ兩大手機應用的騰訊,瀏覽器還是騰訊想守住的入口。這也是這一輪的收購狂潮一切都圍繞著移動互聯網上的「入口」展開的原因。馬化騰之前說過,騰訊要「連接一切」,最近QQ瀏覽器推出了微信版可以看出,瀏覽器顯然是可以實現不同終端連接的極佳工具。

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瀏覽器,馬化騰第一次向UC投來橄欖枝時,那時QQ瀏覽器還沒開始做,當時的騰訊和百度一樣更傾向全資收購,而不是戰略投資。俞永福拒絕了這個提議。

隨後騰訊乾脆推出了QQ瀏覽器。然而根據艾瑞的最新報告,UC瀏覽器用戶滲透率達到65%,而QQ用戶滲透率徘徊在30%左右。這樣騰訊更多希望給予瀏覽器開展的業務進度一步步推遲或改變。

在和騰訊的競爭中,俞永福和馬化騰私人關係還是不錯的。而因為雷軍的存在,兩人的關係更為微妙。

俞永福曾說過其創業過程中最感謝的兩位貴人,一個是馬云,另一個便是雷軍。在俞永福加入UC創業時,得到的第一筆融資便是來自雷軍。雷軍還曾任UC董事長。小米推出的米聊和騰訊存在競爭關係,但其代表的金山則是騰訊的戰略合作夥伴。

其間,雙方競爭出現了些口水,比如騰訊利用自身壟斷業務對UC瀏覽器進行打擊,發佈虛假市場數據等。雙方在手機瀏覽器的戰爭正式擺上了檯面。

在衝突中,俞永福向馬化騰發出了第一條短信。「有市場就有競爭,UC還是一個年輕的創業企業,我們希望UC成為受人尊敬且有所成就的人,希望就一些事情跟馬總溝通。」馬化騰也「禮貌」性地回覆了俞永福:「永福,雖然我們有多款競爭,但是我們也相信大家都有底線,是良性競爭。」

在馬化騰不痛不癢的回覆中,雙方的競爭愈演愈烈。在此過程中,騰訊依然希望通過錢來將UC納入旗下,取代原有的QQ瀏覽器,傳聞出來時,CEO俞永福還不失時機地通過其新浪微博調侃道:「如果併入騰訊後,至少是把手機QQ瀏覽器統一命名為UC瀏覽器。」這當然是一句玩笑,但能確定是,此輪結果條件依然談不攏。

值得一提的是,和李彥宏一樣,馬化騰也是天蠍座的。

現在,四個男人間的故事終於有了結局,以馬云徹底拉攏俞永福告終。這個變量作為馬云下一步的籌碼,究竟能發揮多大效能還有待檢驗,尤其是當你要面對微信這樣的產品的強硬挑戰時。但可以確認的是,今天之後,無線互聯網的天平已經又向阿里傾斜了一點。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作者:keyl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921

中印間的“信任赤字”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226

當地時間2014年8月31日,日本京都,印度總理莫迪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陪同下參觀世界文化遺產東寺。 (CFP/圖)

當下中印兩國都有意把雙邊關系再推進一步,但雙方存在由於交流不暢而產生的相互認知不足乃至互信不足。這里的關鍵是:印度是否對華“包圍外交”中的一環?而靠“不結盟”外交起家的印度人自己聲稱:不是。

談到印度在中國的形象問題,在北京大學任教的印度學者比諾德·辛格(Binod Singh)總是有一肚子話要說,特別是對於在網絡上流傳的各種印度人扒火車的照片,他更是很有看法。“那些照片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照片。現在印度火車已經基本上實現了電氣化。沒有人能夠爬在上面。爬在上面就沒命了。”辛格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認為這些“扒火車”圖片在網上流行的原因是中印之間的交流出現了問題,存在著誤差。“實際上在20年前就已經不這樣了。印度火車有寬軌,車廂里的座位和臥鋪都比中國的要寬。除了速度慢,別的方面在世界上都可以排進前幾名。”辛格稱。

根據印度鐵道部下屬的“印度鐵路”官網公布的消息,目前印度所擁有的6.5萬公里鐵路當中,實現電氣化運營的鐵路有2萬公里。大約91%的鐵道使用寬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印度鐵路既不完全像辛格所說的那樣非常先進,也不像網絡圖片所反映的那麽不堪。沒有疑問的卻是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關系因為信息交流出現誤差,而影響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認知。

而這種相互認知上的誤差,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印度及其周邊國家的訪問,以及上海合作組織不久前在杜尚別峰會上對於印度是否應該加入該組織的猶豫充分表現出來,凸顯了彼此之間交流的不暢。鐵路也是其中之一,由於日本的加入,中國向印度推銷高鐵技術更是成為一個新的問題。

問題一:印度是否需要中國高鐵?

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重要一部分,中國不可能在印度高鐵市場當中一家獨大。莫迪選的喜歡模式是:跟法國、中國和日本一起幹。

在習近平主席對印度訪問期間,可望簽署兩國高鐵之間的合作備忘錄——這恰恰跟兩個星期前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日本時所做的事情一樣,日本也打算向印度出口新幹線技術,而印度的選擇將會制造中國與日本在高鐵出口上的競爭。此前,中國的“高鐵外交”向外推行的過程當中還尚未遇到日本官方的正式挑戰。

“高鐵市場是十分有限的。”中國南車集團企業文化部的徐厚廣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認為,高鐵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科技實力的“名片”,但市場需求不足,因為高鐵路網的建設和運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條件之一是經濟足夠發達;條件之二則是有足夠的人口密度支撐高鐵的運營。如果兩個條件不能滿足,那麽所謂高鐵的出口,將很難啟動。因此,就高鐵外交而言,並不專門指出口時速250公里以上的裝備和技術,“其真正的目的是瞄準一個國家龐大的軌道交通市場。”徐厚廣稱。如果可以用數字來定義的話,這個市場是時速在160到200公里左右的軌道交通。

有趣的是,比諾德·辛格認為印度正好需要這個時速段的鐵路。“我們不需要太快的鐵路。”他說。這意味著,雖然中日兩國都高調亮出“高鐵外交”,實際上都心照不宣地瞄準了印度龐大的軌道交通市場。這個市場正打算全面開啟。

納倫德拉·莫迪在2014年5月26日宣誓就任印度總理。在他當選總理之後,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B.R. Deepak)在和南方周末記者的一次交流中便預測,莫迪將在交通和能源方面與中國開展合作,高鐵是其中之一。狄伯傑認為:“印度在開展高鐵合作上將會優先考慮中國。”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民族主義者”,莫迪的外交政策在狄伯傑的眼中卻是“極端實用主義的”。

不過,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重要一部分,中國不可能在印度高鐵市場當中一家獨大。最有可能的結果,恰如辛格所說的那樣,莫迪選擇的模式是跟法國、中國和日本合作。因此,日本向印度出口鐵路技術(哪怕不是高鐵技術)並非不是不可能。

徐厚廣對南方周末記者稱,中國鐵路技術和歐洲以及日本的鐵路技術處在同一檔次,在性價比上有優勢。按照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日本資深新聞界人士的說法,日本高鐵將主要強調其安全和管理優勢。最終印度會做出什麽選擇,應該是一個商業競爭的問題。至於日本新幹線的出口,徐厚廣舉例說,從1964年建成以來,唯一成功的案例是2007年出口臺灣。

問題二:印度會加入上合組織嗎?

印度加入上合組織的困擾來自巴基斯坦。沒有人能夠預測到兩國是否能夠同時加入上合組織,特別是,能夠在上合組織內部達成一致。

“印度準備加入中國-俄羅斯俱樂部。”2014年8月,印度《每日電訊報》用這樣一條標題來報道即將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元首峰會。但是,杜尚別峰會僅僅宣布了《上海合作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啟動了擴員進程,真正接納新成員還有一段路要走。從2010年起上合組織宣布準備擴員至今,它一直在擴員問題上猶豫不決,這是因為巴基斯坦和印度是有可能成為正式成員的觀察員國家。而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關系之敵對,從印巴分治時期便已經開始。這兩個國家如果不解決彼此的爭端,加入上合組織之後的合作無從談起。

與上合組織為是否接納印巴兩國而煩惱不同,印度對於上合組織的興趣更多地來源於它的定位。上合組織的成立宣言自稱其宗旨是“加強相互信任和睦鄰友好,鼓勵在各個領域有效合作和共同致力於維護保障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這個定義實際上賦予了它的多種角色解讀,既有反恐安全合作,也包括經濟上的密切來往以及文化上的充分交流。

“上合組織口號里說是反恐聯盟。但是我們印度人看它是一個能源聯盟。”比諾德·辛格對記者說。他認為上合組織在反恐問題上對印度沒有實質性幫助,因為在反恐前線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上合組織幾乎沒有存在感,也沒有派遣任何維和部隊或者相關軍事觀察員。尼赫魯大學的狄伯傑教授則認為,上合組織在反恐方面對於印度的意義是一個“論壇”。印度可以通過這個論壇討論反恐問題。不過,“(上合組織)不但可以建立雙邊之間的聯系,也是一個進一步擴大地區和多邊合作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參與討論例如能源安全這些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狄伯傑說。

上合組織成員國所擁有的豐富的能源儲備、完善的交通設施以及相對全面先進的能源開采技術是吸引印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資金、技術和經驗都十分豐富的中國公司,對於印度有很大的吸引力。印度的能源安全一直是該國最核心的戰略設計中心話題。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在2010年的統計,印度75%-80%的原油需要從國外進口。原油提供了印度年均能源使用總量的30%左右。而印度石油公司在非洲、敘利亞以及伊朗的石油項目,已經引發了它和美國的一些外交爭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合組織成員國可能提供的能源儲備,能夠解決印度的能源變數。

困擾來自巴基斯坦。沒有人能夠預測到兩國是否能夠同時加入上合組織,並且能夠在上合組織內部達成一致。辛格本人並不看好兩國同時加入上合組織之後的合作關系。“巴基斯坦很多建議不是建設性的……除非它改變做事的方法。”辛格稱。雖然俄羅斯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中國也聲稱在類似問題上“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內部尋求廣泛共識”,但是印巴兩國加入之後所帶來的影響卻無法評估。

問題三:印度是“包圍外交”的一環?

至少在印度人自己看來,本國並不是對華“包圍外交”的一環,也不是大國用來彼此牽制的棋子。

印度目前第一大貿易夥伴國是中國。但是在外交上,雙邊的互信程度並不高。狄伯傑用“信任赤字”來形容彼此之間的互信程度。在印度看來,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售了大量先進武器。而印度則因為和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進一步加強政治、軍事合作而引發了中國的警惕,尤其是最近日本和印度的外交往來頻繁的情況之下。

不過,印度和日本的熱情也許並不如中國人想象中那麽容易迅速高漲。比諾德·辛格認為,印度跟日本的關系並不算接近。“他們在印度甚至一個記者都沒有。”他用這樣一個難以證實的情況向南方周末記者形容印度和日本關系。但是最近兩個月,日本和印度在外交關系上的升溫,加上日本意欲向印度出口鐵路技術,這引發了各路觀察家們對日本試圖利用印度牽制中國的揣測。

上述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日本資深新聞工作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們日本媒體形容這是安倍政府所謂的‘包圍外交’,雖然安倍政府沒有公開提出‘包圍外交’策略……安倍政府希望通過‘包圍外交’和印度搞好關系。”

事實上,印度和美國、日本、歐洲甚至澳大利亞的一些互動,也或多或少地被一些中國國內媒體視為大國的“包圍戰略”。尤其是美國對印度發展核武器實施雙重標準,印度和美國不斷加深的軍事合作無疑加深了這種猜測。

假如日本和美國持有這樣的“牽制”和“包圍”思維的話,至少在印度官方來說,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包圍外交”的一環。印度前駐華大使蘇傑生曾經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那種A和B聯手針對C,或者B和C聯手針對A的觀點,都是一些老套的思路。”

自從獨立以來,印度一度奉行“不結盟政策”。這是印度外交的起點。利用自己的大國優勢和影響力,印度順理成章地成為“不結盟運動”的領導者。“印度現在在鼓吹使用‘戰略性自治’來代替不結盟政策。事實上這個概念當中包含了不結盟運動的成分。”尼赫魯大學的狄伯傑教授表示。

來自日本的資深新聞工作者稱:“印度外交總體上來說是一種‘平衡外交’。印度不會完全靠近中國,也不會完全靠近日本。它正在中日之間找一個均衡點,同時也希望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尋找平衡的外交關系。”

蘇傑生為“平衡”一詞加上了外交色彩。“‘大國均衡’的觀點,必須放置在國與國‘相互依存’的語境當中。”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61

蔡文勝:創業的典型狀態是長時間的苦苦掙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4/156305.shtml

蔡文勝:創業的典型狀態是長時間的苦苦掙紮
蔡文勝 蔡文勝

蔡文勝:創業的典型狀態是長時間的苦苦掙紮

創業者需要一些特質,這些特質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

黑馬說:正如歌詞中所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每個創業者在熱血沸騰地想象未來自己準備用幾年時間取得成功甚至超越成功者時,應該冷靜下來捫心自問,我是否已作好準備,把那些成功者所吃的苦、受的磨難、承擔的壓力也在幾年里經歷一遍甚至加倍?

人們總是看到成功者光鮮的一面,而忽略了創業過程的艱辛。創業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是全方位的,創業之前,一定要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準備充足,如果靠一腔熱血一時沖動去創業,往往碰到困難就退卻。而人生的道路有千百條,創業只是其中一條,每個人只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道。

創業的成功率不足三分之一

據統計,在美國新創公司存活10年的比例為4%。第一年以後有40%破產,5年以內80%破產,活下來的20%在第二個5年中又有80%破產。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第一次創業的成功率是23%,而已成功的企業家再次創業成功的比例是34%。

不要相信那些一年創立兩年融資三年上市的故事,更不要相信有人在廁所用6分鐘搞定永遠也花不完的錢的故事,否則你“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這些故事,幾乎肯定是吹噓的,即便不是吹噓的,故事的主人公也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幸運兒,即便跟你吹牛的那個人就是那個幸運兒,也不等於你會是下一個幸運兒。

很多企業在成功後宣傳時會下意識地杜撰很多“英雄壯舉”,這當然可以理解,一方面成功路上很多事情確實不足為外人道,另一方面人人都有“包裝”自己的心理。但其實這是最害人的,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如果你按照成功者宣稱的方式去做,基本上會“死無葬身之地”。

在美國,Facebook(臉譜網)的紮克伯格可以在創業之初就收獲PayPal前CEO彼得·泰爾的天使投資,還可以找到很多人給他做顧問,甚至可以飛到紐約見一下時代公司的總裁,這都是因為美國有利他主義的文化,有天使投資的文化,也有成熟的產業鏈,可以幫助創業者創業。但是在中國,幾乎沒有一個創業者可以如此幸運,中國的創業環境更嚴峻。

創業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

創業是帶著一群未知的人去一個未知的地方幹一件未知的事,再有能力的創業者也無法在出發之前就想清楚所有的事情,即便是你已經想清楚,一旦開始做也會發生很多變化,所謂“槍聲一響預案作廢”,絕大多數公司成功時的方向和最初設想的產品都大相徑庭。創業者需要在前進的過程中根據市場的情況以及消費者的反應,甚至是競爭對手的動態來隨機應變。

創業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創業之路開始容易,過程很難,收場更難,煎熬是創業的典型狀態,創業路上,最常見的不是成功和失敗,而是長時間的苦苦掙紮。

10年前,成就一家全國規模的知名公司需要15年甚至20年的奮鬥,後來有了風險投資的介入,七八年時間就可以成就一家互聯網知名公司。但對於多數創業者來說,不經歷5至8年、每周7×12小時的創業奮鬥很難有大成。

我的朋友申音是《創業家》雜誌的主編,是個非常有思想的人,後來他離職創業,開始創業前他在微博上寫道:“從昨晚到今晨,恐懼大於激動,壓力大於亢奮。創業只是個人選擇,不想放大意義。很多時候,讓自己high(興奮)很容易,讓心定很難。開口向朋友要幫助簡單,不辜負信任才要緊。第一日,立此存照。2010年12月1日。”這是創業者典型的寫照。

創業的機會成本很高

經常有媒體問我最想給創業者的建議是什麽,我的回答是“不要輕易開始創業”。據我觀察,超過一半的創業者是迷迷糊糊上路的,他們在開始創業之前,其實並不清楚創業是怎麽回事,也不清楚創業將給他們的生活和人生帶來什麽樣的改變,僅僅是憑著滿腔的熱情以及一個浪漫而美好的想象就開始了,從此踏上一個漫長的、充滿變數、迷茫、經常感到無助的長征。

對大多數人而言,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公司、適合自己的崗位去打工是正途,也是個人價值發揮的最佳途徑。如果選擇創業,很可能會陷入以己之短參與競爭的困境,甚至會毀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開始創業之前,一定要測算一下自己的機會成本,大凡想創業的人,都是同輩中的佼佼者,然而越優秀的人選擇創業放棄的東西就越多。如果以創業的勁頭去打工,很多人可能會迅速成為出色的員工甚至中高層管理者,但一旦選擇了創業,就會陷入一場持久的苦戰,從最低點開始爬坡,單打獨鬥,當然一旦創業成功,你獲得的成就感和物質及精神收獲也是打工永遠不可能達到的。

創業者的時間表上沒有生活時間

正如歌詞中所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周鴻祎也曾經講過,每個創業者在熱血沸騰地想象未來自己準備用幾年時間取得成功甚至超越成功者時,應該冷靜下來捫心自問,我是否已作好準備,把那些成功者所吃的苦、受的磨難、承擔的壓力也在幾年里經歷一遍甚至加倍?

我常常開玩笑,每個創業者的生活都是非人的生活。打工時你的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一旦開始創業,你的生活將與你的工作“合二為一”,對於夫妻或男女朋友共同創業的,簡直是“合三為一”了。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創業者每天一睜眼就面臨著房租、水電、工資、貨款、現金流等一系列壓力,做得順時你希望跑得更快,做得不順時呢你希望盡快走出困境,你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梳理公司的大小事情,壓力之大,將深深改變你的生活心態以及狀態。相信每個創業者都經歷過無數個從夢中驚醒,抓起筆記錄下一個閃念的想法再繼續睡的夜晚。

創業者永遠停不下來,我一度非常好奇為什麽很多已經把企業做得非常大的企業家工作強度依然很大,甚至壓力比我還大。有一次聯想控股的副總裁寧旻告訴我,其實成功者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為他每前進一步都要調動很多資源,例如會給部下許諾更大的舞臺、更多的收入,會給合作夥伴承諾合理的回報,甚至會向上級主管單位立下軍令狀……根本不可能停下來,一旦停下來所有的承諾就兌現不了了,所有人的期望就會變成失望……

創業者要給所有人交代

創業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一旦選擇創業,不但你自己會進入一場需要竭盡全力的戰鬥,也必然會將你周邊的全部資源卷進去,涉及的將不僅僅是你自己,還有你的家人、股東、員工以及上下遊夥伴和客戶。為了解決困難,你會動用所有可能動用的關系來幫忙,從借錢到借力,周而複始。

在公司里,所有人都可以找到上級主管說“我盡力了,能力有限,請求支援”,只有創業者不能說這句話,所有的事情你都無可逃避,你都得撐住。

作為創業者,每件事情都需要你作決策,每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公司的生死存亡。可是很多時候,你不能和下屬商量,不能和股東商量,你必須自己作決策。

作為創業者,你必須給下屬以信心,越是艱難時刻下屬越寄希望於你,很多時候真得打腫臉充胖子。你不可以顯示自己的軟弱和無助,你甚至必須隨時表現出信心滿滿的樣子來為下屬鼓勁兒。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在我看來,人可以分為兩類:俠客型和團隊型。俠客型的人喜歡單打獨鬥,適合做藝術、工程師等工作。團隊型的人適合在一個團隊中工作,其中約1%左右的人是領袖型,9%左右是幹部型,適合追隨領袖共同領導團隊,而90%的人只適合做群眾。

領袖型和幹部型都適合創業,但是創業的領軍人物必須是領袖型的人。

打工成功者創業的成功概率並不高於其他人,甚至更低,因為創業者需要的能力和打工者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首先,打工成功者的能力其實並沒有他們自以為的那麽強。在大企業里面工作,尤其是在外企工作,要求你掌握流程就可以了,凡事都有相關部門支持。所以,實際上你做出的成績並非拜你的才能所賜,而更多是系統導致的結果。你能幹成事情是因為你頭頂上的那個品牌,以及你身後那個強大的公司系統,而非你自己的能力。一旦離開那個公司那個職務,你就可能啥也不是了。

其次,創業需要的能力和打工完全不一樣。打工你只要幹好你那個環節就好,而創業需要做好全盤工作。

最後,他們往往缺乏過程感。這點即便是成功的創業者再次創業時也常犯,過去的成功往往帶給他們非常好的自我感覺,認為自己能力很強,認為手中的資源很多,不屑於細節和小事,期望可以快速成功。這些心態在再次創業的過程中非常有害,甚至是致命的。如果調整不好,過去的成功就是現在失敗的原因。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著名IT廠商工作幾年後因為表現出色被派到美國總部,也做得很好。2005年的時候,他想回國創業,做了很詳細的商業計劃書,也有投資人願意投資300萬美元。於是他回國考察市場,向很多朋友征詢意見,大家紛紛勸他趁回國熱回國創業,只有我非常明確地建議他不要這麽做,因為我了解他的能力,他是一個舞臺越正規他越能發揮的人。

我告訴他一旦回國開始創業,將要面對的環境是他完全不熟悉的,關鍵是以他喜歡規範的性格也未必會喜歡創業的生活。如果全用自己的錢還好,一旦你開始創業用上了投資人的錢,你就背負上了一個巨大的責任,會讓你陷入一個在泥潭中掙紮的境況。後來他聽取了我的建議,幾年以後我們再見面時他很感謝我,說幸虧沒有創業,現在發展得很好,並且已經到了另外一家著名的國際企業擔任了非常高的職務。

創業者需要一些天生的特質

創業者需要一些特質,這些特質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在《創業家》雜誌黑馬大會上,我和薛蠻子及雷軍一起擔任評委,大家不約而同地談到一個話題,“如果明天生命終止,今天你還想創業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天生為創業而生的人,你就應該去創業。

創業者是有共性的。有一次和雷軍談起營銷,他說他當金山總裁時為了研究軟件的營銷,去日本時曾經用一天的時間站在人家的軟件店里,研究產品的包裝、貨架的擺放,觀察消費者的反應,並由此總結出產品包裝一二三,店面廣告一二三。

類似的事情我也做過,大學畢業後我進入四達集團公關部,集團要求我們為一個教育項目做個營銷方案。當時全部門沒有人會,我花了一筆錢跟一個4A公司的策劃總監買了人家一個廢棄的營銷方案,然後自己從方案的結構、思路、邏輯上分析,硬是從一個方案之中反向學習到了如何策劃營銷。當時關於廣告的書很少,記得有一本臺灣人寫的《成功廣告80例》,里面每個案例都被我用自己總結的營銷框架推演過。

柳總(柳傳誌)講過,成功的領軍人物應具備4個素質:

① 目標高遠,意誌堅定。

② 心胸開闊,情商要高。

③ 企業利益放第一位。

④ 學習能力強,愛學習而且會學習。

我認為創業者需要具備4個素質:

① 事業心,是否把企業當做命根子來做。

② 眼光和境界,要比別人想得多,比別人看得遠,具備一種比別人更高的境界和眼光。

③ 心理素質,能否百折不撓、處變不驚。

④ 學習能力,是否以學習為生活方式,有無及時複盤的習慣。

當然作為一個領軍人物,舍小我為大家的胸懷也非常重要。


蔡文勝 創業 事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788

蔡文勝:創業的典型狀態是長時間的苦苦掙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2/156257.shtml

蔡文勝:創業的典型狀態是長時間的苦苦掙紮
蔡文勝 蔡文勝

蔡文勝:創業的典型狀態是長時間的苦苦掙紮

煎熬是創業的典型狀態,創業路上,最常見的不是成功和失敗,而是長時間的苦苦掙紮。

黑馬說

正如歌詞中所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每個創業者在熱血沸騰地想象未來自己準備用幾年時間取得成功甚至超越成功者時,應該冷靜下來捫心自問,我是否已作好準備,把那些成功者所吃的苦、受的磨難、承擔的壓力也在幾年里經歷一遍甚至加倍?

作者|蔡文勝

人們總是看到成功者光鮮的一面,而忽略了創業過程的艱辛。創業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是全方位的,創業之前,一定要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準備充足,如果靠一腔熱血一時沖動去創業,往往碰到困難就退卻。而人生的道路有千百條,創業只是其中一條,每個人只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道。

創業的成功率不足三分之一

據統計,在美國新創公司存活10年的比例為4%。第一年以後有40%破產,5年以內80%破產,活下來的20%在第二個5年中又有80%破產。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第一次創業的成功率是23%,而已成功的企業家再次創業成功的比例是34%。

不要相信那些一年創立兩年融資三年上市的故事,更不要相信有人在廁所用6分鐘搞定永遠也花不完的錢的故事,否則你“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這些故事,幾乎肯定是吹噓的,即便不是吹噓的,故事的主人公也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幸運兒,即便跟你吹牛的那個人就是那個幸運兒,也不等於你會是下一個幸運兒。

很多企業在成功後宣傳時會下意識地杜撰很多“英雄壯舉”,這當然可以理解,一方面成功路上很多事情確實不足為外人道,另一方面人人都有“包裝”自己的心理。但其實這是最害人的,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如果你按照成功者宣稱的方式去做,基本上會“死無葬身之地”。

在美國,Facebook(臉譜網)的紮克伯格可以在創業之初就收獲PayPal前CEO彼得·泰爾的天使投資,還可以找到很多人給他做顧問,甚至可以飛到紐約見一下時代公司的總裁,這都是因為美國有利他主義的文化,有天使投資的文化,也有成熟的產業鏈,可以幫助創業者創業。但是在中國,幾乎沒有一個創業者可以如此幸運,中國的創業環境更嚴峻。

創業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

創業是帶著一群未知的人去一個未知的地方幹一件未知的事,再有能力的創業者也無法在出發之前就想清楚所有的事情,即便是你已經想清楚,一旦開始做也會發生很多變化,所謂“槍聲一響預案作廢”,絕大多數公司成功時的方向和最初設想的產品都大相徑庭。創業者需要在前進的過程中根據市場的情況以及消費者的反應,甚至是競爭對手的動態來隨機應變。

創業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創業之路開始容易,過程很難,收場更難,煎熬是創業的典型狀態,創業路上,最常見的不是成功和失敗,而是長時間的苦苦掙紮。

10年前,成就一家全國規模的知名公司需要15年甚至20年的奮鬥,後來有了風險投資的介入,七八年時間就可以成就一家互聯網知名公司。但對於多數創業者來說,不經歷5至8年、每周7×12小時的創業奮鬥很難有大成。

我的朋友申音是《創業家》雜誌的主編,是個非常有思想的人,後來他離職創業,開始創業前他在微博上寫道:“從昨晚到今晨,恐懼大於激動,壓力大於亢奮。創業只是個人選擇,不想放大意義。很多時候,讓自己high(興奮)很容易,讓心定很難。開口向朋友要幫助簡單,不辜負信任才要緊。第一日,立此存照。2010年12月1日。”這是創業者典型的寫照。

創業的機會成本很高

經常有媒體問我最想給創業者的建議是什麽,我的回答是“不要輕易開始創業”。據我觀察,超過一半的創業者是迷迷糊糊上路的,他們在開始創業之前,其實並不清楚創業是怎麽回事,也不清楚創業將給他們的生活和人生帶來什麽樣的改變,僅僅是憑著滿腔的熱情以及一個浪漫而美好的想象就開始了,從此踏上一個漫長的、充滿變數、迷茫、經常感到無助的長征。

對大多數人而言,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公司、適合自己的崗位去打工是正途,也是個人價值發揮的最佳途徑。如果選擇創業,很可能會陷入以己之短參與競爭的困境,甚至會毀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開始創業之前,一定要測算一下自己的機會成本,大凡想創業的人,都是同輩中的佼佼者,然而越優秀的人選擇創業放棄的東西就越多。如果以創業的勁頭去打工,很多人可能會迅速成為出色的員工甚至中高層管理者,但一旦選擇了創業,就會陷入一場持久的苦戰,從最低點開始爬坡,單打獨鬥,當然一旦創業成功,你獲得的成就感和物質及精神收獲也是打工永遠不可能達到的。

創業者的時間表上沒有生活時間

正如歌詞中所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周鴻祎也曾經講過,每個創業者在熱血沸騰地想象未來自己準備用幾年時間取得成功甚至超越成功者時,應該冷靜下來捫心自問,我是否已作好準備,把那些成功者所吃的苦、受的磨難、承擔的壓力也在幾年里經歷一遍甚至加倍?

我常常開玩笑,每個創業者的生活都是非人的生活。打工時你的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一旦開始創業,你的生活將與你的工作“合二為一”,對於夫妻或男女朋友共同創業的,簡直是“合三為一”了。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創業者每天一睜眼就面臨著房租、水電、工資、貨款、現金流等一系列壓力,做得順時你希望跑得更快,做得不順時呢你希望盡快走出困境,你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梳理公司的大小事情,壓力之大,將深深改變你的生活心態以及狀態。相信每個創業者都經歷過無數個從夢中驚醒,抓起筆記錄下一個閃念的想法再繼續睡的夜晚。

創業者永遠停不下來,我一度非常好奇為什麽很多已經把企業做得非常大的企業家工作強度依然很大,甚至壓力比我還大。有一次聯想控股的副總裁寧旻告訴我,其實成功者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為他每前進一步都要調動很多資源,例如會給部下許諾更大的舞臺、更多的收入,會給合作夥伴承諾合理的回報,甚至會向上級主管單位立下軍令狀……根本不可能停下來,一旦停下來所有的承諾就兌現不了了,所有人的期望就會變成失望……

創業者要給所有人交代

創業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一旦選擇創業,不但你自己會進入一場需要竭盡全力的戰鬥,也必然會將你周邊的全部資源卷進去,涉及的將不僅僅是你自己,還有你的家人、股東、員工以及上下遊夥伴和客戶。為了解決困難,你會動用所有可能動用的關系來幫忙,從借錢到借力,周而複始。

在公司里,所有人都可以找到上級主管說“我盡力了,能力有限,請求支援”,只有創業者不能說這句話,所有的事情你都無可逃避,你都得撐住。

作為創業者,每件事情都需要你作決策,每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公司的生死存亡。可是很多時候,你不能和下屬商量,不能和股東商量,你必須自己作決策。

作為創業者,你必須給下屬以信心,越是艱難時刻下屬越寄希望於你,很多時候真得打腫臉充胖子。你不可以顯示自己的軟弱和無助,你甚至必須隨時表現出信心滿滿的樣子來為下屬鼓勁兒。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在我看來,人可以分為兩類:俠客型和團隊型。俠客型的人喜歡單打獨鬥,適合做藝術、工程師等工作。團隊型的人適合在一個團隊中工作,其中約1%左右的人是領袖型,9%左右是幹部型,適合追隨領袖共同領導團隊,而90%的人只適合做群眾。

領袖型和幹部型都適合創業,但是創業的領軍人物必須是領袖型的人。

打工成功者創業的成功概率並不高於其他人,甚至更低,因為創業者需要的能力和打工者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首先,打工成功者的能力其實並沒有他們自以為的那麽強。在大企業里面工作,尤其是在外企工作,要求你掌握流程就可以了,凡事都有相關部門支持。所以,實際上你做出的成績並非拜你的才能所賜,而更多是系統導致的結果。你能幹成事情是因為你頭頂上的那個品牌,以及你身後那個強大的公司系統,而非你自己的能力。一旦離開那個公司那個職務,你就可能啥也不是了。

其次,創業需要的能力和打工完全不一樣。打工你只要幹好你那個環節就好,而創業需要做好全盤工作。

最後,他們往往缺乏過程感。這點即便是成功的創業者再次創業時也常犯,過去的成功往往帶給他們非常好的自我感覺,認為自己能力很強,認為手中的資源很多,不屑於細節和小事,期望可以快速成功。這些心態在再次創業的過程中非常有害,甚至是致命的。如果調整不好,過去的成功就是現在失敗的原因。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著名IT廠商工作幾年後因為表現出色被派到美國總部,也做得很好。2005年的時候,他想回國創業,做了很詳細的商業計劃書,也有投資人願意投資300萬美元。於是他回國考察市場,向很多朋友征詢意見,大家紛紛勸他趁回國熱回國創業,只有我非常明確地建議他不要這麽做,因為我了解他的能力,他是一個舞臺越正規他越能發揮的人。

我告訴他一旦回國開始創業,將要面對的環境是他完全不熟悉的,關鍵是以他喜歡規範的性格也未必會喜歡創業的生活。如果全用自己的錢還好,一旦你開始創業用上了投資人的錢,你就背負上了一個巨大的責任,會讓你陷入一個在泥潭中掙紮的境況。後來他聽取了我的建議,幾年以後我們再見面時他很感謝我,說幸虧沒有創業,現在發展得很好,並且已經到了另外一家著名的國際企業擔任了非常高的職務。

創業者需要一些天生的特質

創業者需要一些特質,這些特質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在《創業家》雜誌黑馬大會上,我和薛蠻子及雷軍一起擔任評委,大家不約而同地談到一個話題,“如果明天生命終止,今天你還想創業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天生為創業而生的人,你就應該去創業。

創業者是有共性的。有一次和雷軍談起營銷,他說他當金山總裁時為了研究軟件的營銷,去日本時曾經用一天的時間站在人家的軟件店里,研究產品的包裝、貨架的擺放,觀察消費者的反應,並由此總結出產品包裝一二三,店面廣告一二三。

類似的事情我也做過,大學畢業後我進入四達集團公關部,集團要求我們為一個教育項目做個營銷方案。當時全部門沒有人會,我花了一筆錢跟一個4A公司的策劃總監買了人家一個廢棄的營銷方案,然後自己從方案的結構、思路、邏輯上分析,硬是從一個方案之中反向學習到了如何策劃營銷。當時關於廣告的書很少,記得有一本臺灣人寫的《成功廣告80例》,里面每個案例都被我用自己總結的營銷框架推演過。

柳總(柳傳誌)講過,成功的領軍人物應具備4個素質:

① 目標高遠,意誌堅定。

② 心胸開闊,情商要高。

③ 企業利益放第一位。

④ 學習能力強,愛學習而且會學習。

我認為創業者需要具備4個素質:

① 事業心,是否把企業當做命根子來做。

② 眼光和境界,要比別人想得多,比別人看得遠,具備一種比別人更高的境界和眼光。

③ 心理素質,能否百折不撓、處變不驚。

④ 學習能力,是否以學習為生活方式,有無及時複盤的習慣。

當然作為一個領軍人物,舍小我為大家的胸懷也非常重要。 

蔡文勝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02

少數派投資人衛哲:快慢間的穩健投資博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845.html

不喜歡搶項目,從來不對賭,從不參加國內外基金業績排名、很少為融資者“雪中送炭”,喜歡說服不缺錢的創業者做“plus輪”融資等,從企業家身份轉型投資人已有5年的衛哲總給人一種另類投資者的印象。

在30日上午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上,衛哲更是突破了自己的傳統擅長,與鋼琴家孔祥東來了一次關於技術與藝術的跨界交流,兩人和主持人一起借助一款國外音樂App,通過說話為會場制作了一首“主題曲”。聽到孔祥東過去8年用蘋果手機體驗測評了120萬個國外App後,衛哲自稱慚愧,“這應該是我們這個圈子做的事。”

嘉禦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衛哲

其實,衛哲在投資圈一樣勤奮,每年看上千個創業項目。離開阿里進入投資圈後,他從臺前走到幕後,對外發聲也明顯減少,更多是在埋頭看項目。“(既要)跑的比別人快,(也要)跑的比別人慢。”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這樣概括自己的投資風格,4年前就布局農業電商與B2B,卻對互聯網金融遲遲不出手。快慢之間,混跡多個行業的衛哲低調詮釋著穩健的投資路數。

技術投資的春天還沒到

投資人投的不是項目,而是項目背後的人的精神。孔祥東這句話讓衛哲產生了共鳴。“我已經記不清在購買付費App上花了多少錢了,有時是等限時降價時買的。”孔祥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後,他回到上海,給自己獎勵了一部蘋果手機。玩兒了3天,他對iOS豐富的應用生態大為震驚,“這哪是在賣手機,蘋果是在給全世界洗腦。”他拿出練琴的勁頭和方法,開始了每天下載上百個國外App去體驗的瘋狂舉動,以至於後來被蘋果公司邀請做過兩次演講。

幾年堅持下來孔祥東發現,互聯網(包括投資)和音樂在價值觀上是相通的,都是擠出中間水分,讓生活變得更加直接,背後是一種大愛精神,比如喬布斯通過蘋果手機傳遞大愛理念,而投資背後投的也是精神。

但衛哲認為,中國互聯網投資圈的精神還沒有形成,他對這個圈子的概括是信心過多、耐心不夠。與美元基金動輒十幾年的退出周期相比,人民幣基金在4、5年時就已經急不可耐,賺快錢的想法覆蓋了從投資人到創業者,以至於中國投資人更關註商業模式創新,而對技術創新沒有多大熱情。這點與那些癡迷於無人駕駛和太空技術的矽谷投資人差別很大。“5年前我從矽谷回來,還能帶回新的商業模式,現在矽谷甚至已經在跟中國學模式了,但模式沒有門檻,有門檻的是技術。”

互聯網、電商、消費、B2B,衛哲所在的嘉禦基金目前主要將投資目光鎖定在這四個領域,也基本上是他本人過去在阿里巴巴、百安居以及投行時所從事的業務。未來會不會投資藝術?衛哲說,雖然時下IP很火,但他不會投資IP內容本身,而是更看好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比如,最近他在看一個智能鋼琴項目,可以請全球鋼琴家一對一地教人彈鋼琴,甚至通過VR還原真實教學場景。

終於能自己做選擇

“跟風就是不穩健。”衛哲這樣回應外界對於他穩健投資風格的描述。今天很多電商企業在下沈渠道,深入農村,衛哲在2012年就投資了農產品電商,並提早布局B2B投資中農網。從這點看,他的投資策略並不保守。在投資農業和B2B項目上,他跑的比別人快。

他這樣解釋投資農業的思路,農產品有三個特點,一是產銷分離,空間錯配;二是年產季銷,時間錯配;三是規模錯配,買方和賣方在規模體量上相差懸殊,很難像鋼材行業那樣找到如寶鋼、江南造船廠這種規模對等的買賣雙方。這就給了電商機會,電商進入農業的前景被看好。

但像風險較高的生鮮電商,衛哲不想去觸碰,他投資的是廣西糖網這類標準化程度較高、容易儲存和運輸的大宗農產品。同樣對於時下火熱的P2P與互聯網金融,券商出身的衛哲異常謹慎,直到本月微貸網的C輪融資才看到他進入這個行業,他此前已經看了100多個相關企業。“我很感謝當年在匯豐董事會的經歷,讓我近距離看清楚了2008年金融危機是怎麽回事。”衛哲說,金融風險的釋放需要時間。顯然,他想讓子彈先飛一會兒。

衛哲團隊的投資更偏PE,習慣在一個項目的B輪、C輪時進入。此前投資的PPS和91助手已被著力在移動端布局的百度重金收購;當年剛投資500彩票網,隨即赴美上市。衛哲透露,嘉禦基金的管理規模大概在10億美元,第一期基金在投資第4年時已收回本金。

有意思的是,在嘉禦基金的6名合夥人中,有5名是像衛哲這樣“半路出家”、以前沒做過投資的企業人士。26人團隊中有一半是做咨詢出身,公司內部保持著咨詢與投資1:1的人員配比。這支團隊進入的項目中有很多是不在融資狀態,本身並不缺錢,或者剛完成一輪融資。團隊會去說服創業者先接受免費戰略咨詢,進而促成A+輪、B+輪等融資。

“終於可以選擇了。”衛哲靠在沙發上,這樣比對他做投資人和做企業的心態差別。之前在阿里巴巴做B2B時是知難而上,對行業沒有選擇權,有時等不到春天,在冬天就得去播種;而做投資可以有更多選擇權利。“我在做企業時喜歡什麽樣的投資人,我現在就努力成為那樣的投資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54

為保英美間的“小確幸”,英外相訪美賣力吆喝

出訪美國的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這兩天先後在紐約和華盛頓與一眾特朗普團隊的核心角色見面,用他自己的話說,雙方進行了“積極而坦誠”的對話。但此行的更大意義在於,為首相特蕾莎·梅不久後的訪美探路。

為首相訪美打前站

這是英國政府要員與特朗普新政府班底的第一次面對面親密接觸。值得註意的是,就在鮑里斯成行前不久,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非常希望在今年春天與梅會面。去年12月底,梅還派出了參謀長委員會的尼克·提摩西(Nick Timothy)和菲奧娜·希爾(Fiona Hill)出訪美國。

很明顯,無論是外交大臣還是貼身幕僚的出訪,都是在為梅不久後的出訪打前站。正如前英國駐美大使克里斯托弗·邁耶爵士的評價所言,當梅宣布訪美之時,前面的這些訪問所鋪墊的內容將會顯得非常重要。

那麽鮑里斯的美國之行和哪些人見了面?又談了什麽?

鮑里斯此行並沒有與特朗普會面,根據媒體報道,鮑里斯只是會見了特朗普身邊的兩名重要顧問,一是白宮首席戰略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在擔任顧問前,班農曾是極右派媒體布賴特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的執行主席。另外則是剛剛被任命為白宮高級顧問的特朗普的女婿賈瑞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看來幾天前庫什納與名下公司和資產的切割正是為轉型做鋪墊。

除了上述兩名白宮顧問外,鮑里斯還前往華盛頓與一些國會重要領導人會面,包括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Paul Ryan),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鮑勃·科克(Bob Corker)及高級成員本·卡丁(Ben Cardin)。

鮑里斯與保羅·瑞恩

有趣的是,在2015年底,當時還是倫敦市長的鮑里斯曾表示,自己“不願到紐約一些地方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會和特朗普打照面”。而在特朗普當選後,和英國政府的整體基調一致,鮑里斯對特朗普的評價顯然變得更友好了。

英美關系需要再確認

“顯然,特朗普新政府顯示出令人振奮的變革議程。但有一樣事情不會變,就是英美之間密切的友誼。”鮑里斯稱。官方說法是,鮑里斯此行主要和美方討論了美國未來針對敘利亞、中國和俄羅斯的外交政策。

但分析認為,鮑里斯此行的目的在於把美英關系推向未來美國政府的要務清單前列。比較吊詭的是,特朗普在勝選之後第一個選擇會面的英國政治人物竟是主張脫歐的前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奇,這一舉動讓唐寧街和英國外交部非常難堪,特朗普甚至認為法拉奇應該來當英國駐美大使。

在特朗普勝選之後,他和梅之間曾有過兩次通話。8日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訪問時,梅表示,英美兩國有著“共同價值觀”。特朗普也把英國稱為“特別的”、“長久的盟友”。不過,梅顯然需要在白宮聽到關於未來英美關系和對一些共同關心的問題更明確的表態。

對於此次鮑里斯的訪美,英國《衛報》直言,這是自19世紀20年代(當時美國提出門羅主義,彰顯擴張野心,欲與歐洲隔離)以來,英國的外交大臣還沒有面對和未來的美國政府之間如此存在潛在沖突的關系,也沒有像鮑里斯這樣缺乏資歷的外交大臣來應對矛盾。

強調英國的貿易地位

上述文章提到,雖然美國新政府的政策未知,但是在一些領域可能對英國的利益存在嚴重威脅。其中最顯著的是美俄關系的走向,一方面英國忌憚俄羅斯在歐洲的一舉一動,英俄關系從2016年底以來又出現一些波瀾;而另一方面特朗普對俄羅斯表現出的合作姿態,以及對北約的質疑,都令一直和美國保持“特殊關系”的英國感到被孤立的威脅。

另外,特朗普政府可能在伊朗核協議上出現倒退,而英國則剛剛在去年9月和伊朗恢複大使級外交關系。此外,特朗普不反對日韓擁有核武器的表態,也和英國追求無核化的政治意願相悖。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是,脫歐公投之後的英國將和美國之間以什麽樣的形式進行貿易。鮑里斯強調,英國在美國的貿易協定當中將會是首要考慮對象。

“我們是北約最大的兩個貢獻者,我們(英國)是美國在國際安全領域的首要夥伴,當然,兩國都是自由貿易的倡導者,”鮑里斯稱,“我們聽到的是,英國是美國開展自貿協議的頭等對象。因此,對兩國而言,今年將會是非常令人振奮的一年。”

不過,和鮑里斯的表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個月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還警告稱,脫歐公投將令英國“掉到隊伍後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82

獨家│吃瓜群眾以為卓偉被攝影團隊炒魷魚,其實背後是創始人間的矛盾爆發……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03/1101227.html

每經影視記者 牟璇 杜蔚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後院失火!

前段時間,卓偉醞釀12年的大料:白百何新聞曝光,讓卓偉又火了一把,連續幾天的新浪微博熱搜都是相關熱詞。

不過,正值春風得意的卓偉今日(5月3日)最大的新聞不是明星八卦,而是自己的攝影團隊集體辭職。

5月3日下午,新浪微博一個名為“新風行工作室”的發布一則微博,內容為“山高水遠 初心不變”的辭職信。

▲圖據新風行工作室微博

此事在網上引發了熱議,有網友懷疑是卓偉自己的炒作,也有網友猜測是因為分賬不均造成攝影團隊出走。對此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第一間聯系到了一位知情人士,據該人士透露,是馮科帶領攝影團隊“出走”的,就是兩個創始人要分家了!據悉,馮科是風行工作室攝影團隊的負責人,和卓偉也是多年來的老搭檔。

隨後,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分別致電卓偉和馮科詢問此事,但前者直接掛斷了電話,後者則已關機。

1、“中國第一狗仔”被炒?不是炒作!

“中國第一狗仔”卓偉動不動就會甩出猛料:張藝謀超生、章子怡和撒貝寧及汪峰之間的兩段戀情、文章出軌姚笛、劉愷威和王鷗深夜獨處……還偷拍到董潔出軌的鐵證,以及“迫使”高圓圓承認了和趙又廷的戀情。不少爆料,都曾掀起娛樂圈的小風暴。

但今天,卓偉卻被自己的攝影團隊拋棄了!“新風行工作室”發布了一條內容為“山高水遠 初心不變”的集體辭職微博。

詳細內容如下:

尊敬的卓偉先生:

您好,我們是風行工作室的攝影師,因為工作理念沖突,經過慎重商討我們決定集體向您提出辭職。

風行工作室成立至今走過無數的風雨,我們中大部分人也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一路相隨。您作為風行工作室的聯合創始人和新聞發言人,我們之間一直合作的非常默契。每當看到“撰稿:卓偉,圖片:風行工作室”這樣的字樣出現在媒體上時,我們內心都會充滿自豪和滿足。帶著很多人對“狗仔”異樣的眼光把熱情再次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工作中,感謝您這麽多年的引導和關照。

風行工作室一直以“事實真相”作為作業準則,力求能夠給大家呈現出最為真實的娛樂行業萬象。但我們深知,八卦不是捕風捉影的猜測,需要一番番求真求實。爆料不是一個人的舞臺,需要整個團隊通力協作。近期,您在各個平臺的個人秀己經人聲鼎沸如火如荼。我們想說,“中國第一狗仔”是團隊結晶,承載著風行工作室對娛樂行業的視角和態度,而不是一個明星網紅。我們尊重工作,靠實力戰鬥。不希望辛苦完成的工作成果變成某個個體搏眼球的工具。所以,我們集體提出辭職。

公開發信是因為我們一直在鏡頭背後,不善言辭,眾人七嘴八舌湊出這一封辭職信,這是我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集體發聲。需要重點強調的是,辭職是我們的群體行為,其中並沒有“分贓不均”,請大家不要過度揣測,“風行”是我們集體血汗凝結,是我們身上擦不掉的印記。辭職後我們將集結成“新風行工作室”,繼續奮鬥在娛樂新聞第一線。在此祝福卓偉先生披荊斬棘一帆風順。

山高水遠,江湖再見。

風行工作室全體攝影師

2017年5月3日

這個只發布了一條微博的賬號迅速引起“吃瓜群眾”的集體關註,有不少群眾大聲叫好,也有人認為是疑似炒作。

▲圖據網友評論

對此,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立即向風行相關工作人員核實,該人士表示該事件屬實。而隨後,一位風行工作室攝影師也向記者證實,“新風行工作室”這一微博號確實是他們註冊的,辭職信也屬實。

據了解,風行工作室核心攝影團隊共10來人,基本采取團隊作戰的方式,不少爆炸性的新聞也都是他們長期蹲點拍攝出來的。該人士稱,事先並未通知卓偉先生本人,這封信便是他們攝影團隊的集體意思,並且新風行工作室已經成立。

當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問詢卓偉是否聯系過了他們時,該人士稱自己還在外地,至於聯系過隊長沒有他也不知情,不過卓偉並未聯系他本人。

另一方面,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也致電卓偉本人手機,但其並未接聽。不過,記者註意到卓偉的微博迅速更新置頂了一條消息:“我很好,風行還在,周一見,還有料。”

▲圖據卓偉微博

有意思的是,百度百科中,“卓偉”詞條下已經迅速更新了攝影師集體辭職的消息。

▲圖據百度百科

說起風行工作室,很多吃瓜群眾或許並不陌生,其成立於2006年11月,核心成員有內地第一狗仔之稱的卓偉和內地第一圖片狗仔的馮科,一個擅長文字一個精於偷拍,兩人“一文一武”、相輔相成。

值得註意的是,在今年3月,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就曾在橫店與卓偉的攝影師一同跟拍明星,真實體驗過狗仔們的工作狀況。當是除了跟著記者們到現場去拍一些明星拍戲的花絮外,狗仔弟弟們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長期跟蹤一些大新聞上,熬夜、被追趕都是常事,當時也向他們打聽到了一些具體盯人的細節以及遇見過的緊急狀況。

想看跟狗仔弟弟“偷師”的具體內容請戳鏈接《獨家連載│橫漂偷師“卓偉狗仔”,你不知道的絕技都在這里!》

2、獨家猛料:風行工作室兩創始人欲分家!

而據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多方了解,“風行工作室”攝影團隊的集體出走其實背後是兩大核心創始人之間的裂痕顯現。

這些年,卓偉將風行工作室經營的風生水起,不僅給吃瓜群眾創造了不少茶余飯後的談資,也養活了一個較大的工作團隊。提起卓偉,相必外界大部分人都是知曉的,然而除了他之外,風行工作室的核心人員還有一人——馮科,他是該工作室攝影團隊的負責人,跟卓偉也是多年來的老搭檔。

然而,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創始人之間共苦易、同甘難!“共患難後的分裂,是常見的。”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獨家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正是馮科帶領攝影團隊集體出走。

那麽,此次新風行工作室在微博上公開發布的離職信,是否意味著馮科已經跟卓偉把相關分割事宜協商好了呢?對此,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還沒有。”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查詢風行工作室(北京大風行銳角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工商資料發現,馮科和卓偉(原名:韓炳江)都還是該公司股東。

▲圖據天眼查

值得註意的是,對風行工作室而言,“攝影”是項非常重要工作。在如今浩海如海的互聯網時代,相較於文字,那些惟妙惟肖、意味聲長的圖片,更能快速吸引網友,引發病毒式傳播。如今,攝影團隊的集體離職,會不會直接影響到風行工作室日常的工作?

“不是全部的離職,仍然有留下來的。”上述知情人士坦然地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風行工作室一直在長期招募狗仔,因為想做這個事的人還是比較多,“得有料、有經驗、有水平,還要知道去哪兒拍,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我們核心的東西是別人動不了、拿不走的。”

隨後,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分別致電卓偉和馮科,詢問此事,但前者直接掛斷了電話,後者則已關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73

兩個金磚國家間的制造業大遷移

印度如此之大,但它無法忽視中國。

近年來,受地緣優勢影響,印度本土制造和銷售已經成為不少中國電子消費品廠商的主要發展策略。無論是與代工廠合作還是自主建廠生產,印度更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讓很多中國企業更願意把工廠設立在印度。

中資企業的熱土

以印度南部金奈的一家偉創力代工廠為例,這家工廠主要負責包括中國聯想和MOTO手機品牌在內的組裝生產。工廠占地面積4萬平方英尺,總共擁有5000名工作人員。來自中國和本地供應商的零部件匯集於此,在流水線上進行組裝、檢測和封裝,最終成品在市場上銷售,這家代工廠的年產量可達600萬臺手機。

上世紀90年代初是中國與印度經濟發展的分水嶺。中國制造業抓住了改革開放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一路高歌猛進,成為 “世界工廠”;印度制造業受到商品市場開放與國內要素市場改革乏力的雙重擠壓,二十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去年,印度總理莫迪推出“印度制造”計劃,希望通過多方改革消除阻力,重振印度制造業繁榮。

在中國人口紅利即將消失,制造業成本升高的大背景下,中資引領的代工廠正將部分低附加值的產業轉移至印度制造。塔塔咨詢公司中國區總裁Sujit Chatterjee在今年3月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中國企業到印度不是‘狼來了’,中國將低附加值產業轉移到印度,從而發展本土高端制造業的戰略是中國發展的必然趨勢。當越來越多中國工廠轉移到印度時,中國的高精尖制造正在出口全球,這是好事。”

Chatterje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印度市場和中國很相似,大家都願意為產品的“價值”買單,小米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中國臺灣外包制造商富士康已經宣布2020年前將在印度開設多達12家大型工廠,生產包括小米手機在內的電子設備。

“印度制造”是莫迪政府的標誌性戰略,用意是利用後發優勢和低成本優勢使印度成為工業強國。為此,印度政府出臺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鼓勵全球企業赴印投資,甚至與蘋果簽訂了長達十多年的免稅條款。印度計劃在2022年將工業產出在GDP中的占比從現在的18%提高到25%,並在生產部門新增1億個就業崗位。印度擁有12.5億人口,這一市場增長迅速,加之巨大的人口紅利,印度制造對全球制造業巨頭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龍象之爭”

然而“印度制造”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通脹高企,資金成本高昂;法律條文複雜,工業或基建用地獲取困難;監管繁重,企業難以解雇工人,勞動力受到限制等等。

科爾尼全球總裁Johan Aurik去年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印度經濟正處在十字路口。盡管它政權穩定,具有大量會英語的勞動力優勢,但是在成為世界制造強國這條路上,印度已經落後了中國許多。”不過他指出,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強國計劃,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開端,對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也開始取得了切實的收益。

Aurik引用數據稱,自從“印度制造”計劃提出以來,這個項目已經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大幅增加了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FDI)。2015年,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增加了70%以上,創下590億美元的紀錄。

科爾尼的報告指出,印度制造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如何平衡兩個關鍵因素:首先是正在進行中的制造業內部轉型,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機器人等技術和運行管理方式的進步;其次是如何與中國保持競爭關系。

Aurik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制造業競爭力依然強勁活躍。中國企業對全球制造業的控制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並計劃繼續通過“一帶一路”等政策捍衛其領導地位。雖然中國制造業的成功源自於其低成本中心,但是它一直在不斷提升自己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據科爾尼預計,今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使用國,43萬機器人將上線。這些“制造2025”的戰略行動將幫助中國減緩日益上升的勞動力成本和日益激烈的國外競爭,以保持其作為制造業中心的地位。

“自動化會提高生產效率,但是也可能會減少一些工作崗位。印度既需要把創新納入到制造業中,也需要創造大量的新增就業機會,它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Aurik表示,“在未來15年內,印度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勞動力群體,每年將會有100萬人加入本來就已經非常龐大的5億人口體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88

What we are reading:彈指間的神奇

1 : GS(14)@2012-05-12 11:41:5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11/163274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2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