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孖展認購大連港(2880)真人騷 (續篇:孖展大額認購的勝算明顯較高) 紅猴股評

大連港(2880)首天上市收$4.325,比招股價升68%。筆者於收市前於$4.3沽出2,000股,另外2,000股持有待股價上升,止賺價 $3.8。筆者想過全數沽出,因已抵達筆者的目標價,但有見過往半年,筆者於招股初期被認為是非常進取的目標價,到了最後也變成非常保守的估值,玖龍紙業 (2689)便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此次便選擇將一半持貨再坐一會!

為什麼筆者用孖展認購大連港(2880)新股?先看看下圖假設利用不同方法認購下之盈虧比較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從以上比較看,大家可看出利用孖展大額認購的勝算明顯較高。因是次大連港(2880)之超額認購倍數非常多及新股分配方法較普遍為差,所以絕對是一個好的解說例子。

首先,決定是否用孖展認購新股時,第一個考慮是若果只抽到一手時,新股股價升幅能否抵償利息支出。筆者於4月18日於大連港(2880)首天招股時已大膽預測其首天目標價為$4.3,比當時普遍預測$3.35高一截,理由是港口股代表招商局(144)的PE達20以上,但其石油運輸港及石油儲備港的罕有策略價值,PE可因而提高5,再加上預期大額超額認購所帶來的供求緊張關係,PE再可加5;此股PE30即股價可達$4.3。

其次就是要認購多少股才可至少抽到一手;這個有少少要靠經驗衡量,從傳媒的報導及基金大户的反應,筆者估計大連港(2880)招股反應將預期非常熱烈,抽得太少會有抽不到的風險;另外筆者的目標不是只抽到一手,希望能抽到兩手或以上所帶來的盈利才值得大費週章;所以憑那少少的經驗定初步決定認購800,000,孖展利息支出為1,507。

有了目標價、初步認購股數及孖展利息支出,接着便問自己三條問題

(1) 首先若真的一手也分配不到,蝕了的孖展利息支出是否可以接受水平
(2) 接着看看若只抽到一手是否能抵償孖展利息支出
(3) 最後就是抽到兩手或以上的利潤是否值得自己冒這個風險

若上述三條問題的答案是正面,那便可去馬入飛!

用孖展抽新股有三種風險,
第一種是一手也分不到,淨蝕利息;

第二種是分到的股數乘以股價升幅不能抵銷利息支出;

第三種是上市後股價較招股價差,抽到幾多也徒然;大家會說只要選一些股價上市後一定上升的便没有問題,有大抽大,分得越多越好。但是不要忘記新股認購截止至新股上市通常有六、七天時間,若這段時間發生意想不到的大跌市,就算如大連港(2880)這樣優質的股票也有跌破招股價之風險;1997年中國移動(941)(當時稱中國電信)上市時便遭逢此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

大连新港原油污染损失谁埋单?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79404.html

7
月16日傍晚发生在大连新港的输油管爆炸事件,已对当地的旅游、渔业等产业产生较大影响,一旦责任方界定,必然会面临巨额索赔。

不过,这场事故的责任方究竟是谁,还要等待事故调查组的结论。

由于原油污染涉及多个产业,事故责任方如何进行受损认定、采取何种赔偿方式以及具体的赔偿额,都还是未知数。这起事件是否会开创中国海洋污染赔偿的先河,也值得关注。

三大产业受影响

此前,《新京报》的报道称,大连新港油管爆炸后,初步估计有1500吨原油流入了海洋。中国海监船19日13时30分监视结果显示,受污染海域约430平方公里,其中重度污染海域约为12平方公里,一般污染海域约为52平方公里。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掌握的情况,泄漏的原油污染大连当地海域所影响的产业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渔业。现在正处于禁渔期,尽管靠近原油泄漏地的新港码头产鱼不多,但分布在周边地区如瓦房店、庄河等处的渔民担心9月捕鱼季节到来后难打上鱼。大连海洋渔业局的一位人士表示,现在该局也在统计相关受损数字,“影响是一定有的。”

养殖业也将是受影响的行业。昨天,生产贝类产品的獐子岛(002069.SZ)董事会秘书王欣红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公司每天24小时有人瞭望海面,监控污染扩散的情况。“截至7月22日,还未发现污染进入广鹿岛。”广鹿岛是该公司距事故地最近的养殖区域,约50公里远。

受影响的行业还有旅游业。在大连的金石滩、泊石湾以及老虎滩等著名旅游景点,记者都看到了大片原油污染区。泊石湾最大一处的污染区大约有40平方米。

尽管已有千人在金石滩附近除污,但金石滩的相关负责人对本报估计,今年因为污染而带给旅游区的损失至少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1~7月,大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9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实现旅游总收入259.2亿元,同比增长22.3%。虽然目前尚没有大连海域受污染影响旅游业的确切数字,但单从金石滩海滨浴场80%的退团量来说,前景不容乐观。

受损认定有困难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科峰告诉本报,如果从赔偿角度看,渔业和养殖业有所不同,“渔业的渔民是否属于受害主体不好说。因为渔业是海洋中自然形成的。养殖业则是养殖户将某种海产品的幼苗放在固定区域去养殖,赔偿主体清晰。”

不过比较BP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污染赔偿,大连的渔民仍可能会得到补贴。据媒体报道,BP除了发给渔民每日1200美元清污补偿费外,还针对渔民的损失发放每日80到120美元的补贴。

而本报记者从渔民处了解到,参加油污清理的渔船每天可获得1000元的清污补贴。但中石油、大连市政府方面都未确认该数字。

上海市润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张伟称,在事故责任方确认后,旅游业经营者、渔民及养殖业主们可以向责任方要求赔偿,但一个难题在于,不少企业的收入每年都不固定,该向责任方索赔多少金额,不易定论。

张伟认为,受损方需先对损失情况做详细统计,再与企业商议补偿。“但要留意到一点,如果海洋生态平衡被打破,养殖业可能会遭遇到无法在某地进行长期养殖的尴尬。这将是责任方和受损方争议的焦点。”张伟说。

赔偿不应“一锤子买卖”

关于海上石油泄漏赔偿金额,我国目前还没有法律细则可循。

在沿海各地,也普遍存在着海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难、处罚难、追究难等问题,这使海洋生态保护面临诸多困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我国海洋方面的法律法规,普遍缺少具体的执行标准和配套的实施细则,致使大量法律漏洞存在,从而无法真正地做到追责,使其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处于尴尬的状态。

王科峰表示,如果大连石油管道爆炸案确认了责任主体,那么最可能的做法肯定是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但依照相关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也只能对责任方处以最高30万元的罚款。

即便是受损方可获得赔偿,由于损失认定的复杂性,一次性赔偿的做法存在缺陷。

BP原油泄漏给美国墨西哥湾造成灾难后,美国政府已将原先的原油泄漏赔偿责任限额从7500万美元提高到了无限责任。随后BP答应成立一只20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支付其对海洋生态以及各个相关行业的赔偿费用。但目前在我国,尚未有类似的基金出现。

张伟认为,尽管中美相关法律有所不同,但中国企业仍可尝试实施这种赔偿制度。他认为,这种制度可做成一种长期行为,比如石油、石化企业每年可拿出一笔钱放在基金中,以便应急。另外,该基金的成立也便于政府监管企业的污染赔偿行为是否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32

大连输油管爆炸环评报告1年前已“预警”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20/1150070.shtml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大连
自7月16日晚18时10分大连新港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以来,污染情况和责任认定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次事故发生于大连市大孤山新港码头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资料显示,该公司保税油库一、二期共设20个贮罐,起火主要部位是一期罐区外的外管网和103号罐。目前,103号罐仍冒出滚滚浓烟,消防官兵对罐体的冷却工作还在进行中。
事发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仍未直面公众。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一年前,一份关于该公司出事油库的环境影响报告,就对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预警。
18日下午,一位当地官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区域的安全和消防措施或许远未达标。
大连港股份公司受累
根据大连安监局负责人的介绍,事发当时,一艘利比里亚籍的30万吨油轮,拉着委内瑞拉的原油,正在距离罐体1公里外的码头进行卸油工作。到发生爆炸时,该油轮已在此卸了3天原油。由于操作不当,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并导致原油泄漏。
昨日(7月19日)10时,大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大连公安局副局长宁民称,自爆炸发生以来,共投入7200多名警力,消防车辆1200多辆,共消耗泡沫消火剂933.7吨,使用了4200多吨的水泥和沙子。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了此次事故的严重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爆炸引发的原油泄漏,通过地下排洪管道直接进入黄海,在海洋上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油污,污染面积已扩展到100多平方公里。
对于公众最关心的爆炸发生原因,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据悉,事故调查组正在进行技术分析和调查取证。
资料显示,事发地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是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已经入境但尚未办理报关、纳税手续的海上进口原油的储存场所。该油库 是由大连国际事业公司控股、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参股 (分别持股80%、20%)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并在大连保税区注册。
大连保税油库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大连新港的港口优势,向大连石化、西太平洋石化等石化企业提供稳定、均衡的进口油源,同时向环渤海经济区域的石化企业提供中转服务,另外根据市场需求及油价等情况适时向韩国、日本转口。
昨日,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02880,HK)发布公告称,事故发生后,集团部分配套设施包括部分管线及控制系统受到损伤,带来的损失程度和对生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评估。
环评报告1年前已预警
2009年4月,相关机构就对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与预警,并形成了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
“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油库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等级为严重,经安全措施补偿后降低为轻微,说明工程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报告书指出,保税油 库的主要危险是火灾和爆炸,在储存、输送原油过程中,可能产生泄漏、跑料事故,遇明火则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原油泵房则是各类机电设备集中、操作频繁、 最容易泄漏和散发油气的场所,在通风不良和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爆炸。
另一种可能是,保税油库里存储的沙特油硫含量很高,原油罐上的氧化铁与原油中的硫长期作用,就会生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沉淀物如果曝露在空气中,能发生氧化放热反应,最终引发爆炸。
近年来,由硫化亚铁自燃引发的爆炸事故,发生率较高。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调查了解的情况,卸油时引发的输油管线爆炸,也可能与硫化亚铁自燃有关。
有分析表明,油罐爆炸事故的概率为0.000087次/罐·年。但报告书明确指出,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的油罐区域集中,若一个发生爆炸,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及防范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事发现场采访时,当地一位官员透露,新港这个区域的安全和消防措施,或许远远不能达标。多位常年工作在新港的清油工则称,如果发生更严重的爆炸,整个大孤山都可能受到威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4

谁为大连输油管爆炸负责?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0/3OMDAwMDE4NzY3OA.html


就在世界石油巨头BP被墨西哥漏油事件搞得焦头烂额之际,一场漏油之灾也在中国大连上演。

在连续发生6次爆炸后,经过15个小时,大 连新港中石油输油管道爆炸引起的大火才终于被扑灭。然而,来自大连环保局的官方说法称,泄漏原油污染的海域面积已从50平方公里蔓延至100公里。中国海 监船对溢油区域的监视结果显示,截止到7月18日13:00,海上飘游分布范围已达到183平方公里。

目前,关于此次事故的污染级别还未有官方说法。不过当前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此次漏油事件究竟有多大损失,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如何,后续又是谁来掏钱为污染埋单?

责任尚待认定

在 大爆炸发生后不久,便有消息称,事故原因是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原油船“宇宙宝石”轮在大连新港中石油原油储备库卸油过程中,由于原油储备罐 陆地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造成大连新港至中石油大连保税油库输油管线内原油泄漏,并引发管廊管线爆裂,从而引起火灾。

然而,很快官方便辟谣称,目前责任原因尚未认定。

显然,究竟是中石油还是外籍油轮方面造成了此事故,已经成为此事件演进的一个焦点。

按照此前的说法,此次事故与油轮在卸油时附加催化剂有关。来自中石油人士对媒体的解释是说,附加催化剂时可能会释放出静电,在某种状态下可能会引发爆炸、火灾。

一位业内工程师对记者称,“按规定在卸油时,船之间是用铜质导线连接,再与陆地静电地线连接,之所以产生静电,可能跟地线有关,比如老化漏电等情况。”

不过,这是根据表面情况所做的猜测,责任的最终原因查明尚需时日。

目前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调查,包括中石油、外籍油轮在内的共4家企业都被确定为调查对象。

“预计初步的调查结果会在两周内做出,但这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结果,更准确、详细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要在稍晚时间才能得出结论。”大连市安监局副局长孙本强称。

损失如何评估

“此 次爆炸或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事故原因甚至有可能归咎于外籍油轮卸油过程中的违规作业。但联系到中国石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一系列安全事故,我们认为,中国 石油在HSE(即健康Health、安全Safety以及环境Environment)管理方面亟待提高。”交银国际分析师贺炜说。

贺炜认为,此次爆炸中石油的直接损失并不很大,主要受损设施是30万吨原油码头的廊桥和输油管道以及三号储油罐,当然还包括泄露的原油,“全部的直接损失估计将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

但是,对于周边环境损失目前还难以评估。

石油不仅影响水质和水中动、植物的生存,而且石油类物质中的一些物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体。这些后遗症无疑将或多或少影响大连的海洋渔业。

事实上,目前国内多地已经宣布暂停对大连海洋产品的进货。

“此次爆炸事件中造成了超过50 平方公里海面的石油污染,此外,灭火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泡沫和干粉,也将对周边海域造成较大程度的污染。不过,虽然间接的环境损失可能会比较大,但基于目前中国的国情,估计影响中国石油损益表的数额将较为有限。”贺炜认为。

呼唤环境赔偿

事实上,最新的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只是国内石油污染事件中的一个最新案例。

就在去年12月30日,中石油公司兰郑长成品油输油管道渭南支线就曾发生柴油泄漏事件。约100立方米柴油进入渭河支流赤水河,并流入渭河,在渭河形成污染带进入黄河干流。经检测,赤水河泄漏点以下3公里河段、赤水河入渭河口以下30公里河段内出现污染。

在发生墨西哥漏油事件后,石油巨头BP立即被天价赔偿推入困境。而在国内,对于环境污染的赔偿问题,则还是一个新课题。

“我 国现在还没有对于海洋污染后如何认定污染程度及赔偿金额的强制规定,因此一旦污染发生,很难评估具体的赔偿金额,最后往往是一次性罚款,为长期环境污染买 单的还是当地政府和居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常纪文说,现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办法,是建立油污赔偿基金,主要由责任方出资,BP就在墨西哥漏油事件发生后 不久宣布成立一支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分四年进行注资赔偿。

而在我国,由于生态环境赔偿规定缺失,导致长期环境损害赔偿缺乏核定依据。 尤其是目前我国沿海已经或正在兴建的大量石化产业基地,这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从而加剧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但由于《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规缺乏 可操作性,导致海洋生态损害的国家索赔工作不能实质性开展。

不过,对于海洋生态环境正日益受到污染的现状,近几年来,一些沿海省区已经开始完善一些地方性法规,以求做到“谁污染谁治理”。

就在上个月,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管理暂行办法》,成为我国第一个海洋生态方面的赔偿办法。

与过去污染环境往往给予一次性罚款不同,上述《方法》特别提出了持续性生物资源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的处理办法。

而在全国层面,由常纪文参与的全国性《生态补偿条例》目前仅处于起草阶段。

“我 们近期已经分别到广东、福建等几个海洋大省进行了调研,这些省份的港口都有不少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现在有一种呼声,希望能够在石化领域率先建立生态赔偿基 金,每开采、运输、加工一吨石油,都要按比例来交纳一定的生态补偿基金,一旦发生事故就可以迅速利用基金来进行赔偿。”常纪文说。

“希望此次的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能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长效处罚办法更快启动,或许只有像国外一样重罚破坏环境者,才能真正起到警戒作用。”一位环保人士对记者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6

大孤山之患:大连油管爆炸调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0/yNMDAwMDE4NzcyNQ.html


如果数年前的一次警告得到足够的重视,今天的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件或许可以避免?

据本报记者调查了解,早在2006年,在原国家环 保总局发布的石化行业环境风险排查名单中,大连就有8个石化项目上榜。而此次发生爆炸的大孤山半岛区域,当时就有5个石化、储油基地及原油码头榜上有名。 爆炸事发地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港址变更项目,在当年环境风险核查中也被点名。

在原环保总局的通报中,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港址变更项目的环评报告,被认为是“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这 次爆炸的是陆地上的管道,当年我们做环评时,考虑的是油轮在海上碰撞的风险,包括和码头前沿碰撞,没有太多考虑陆地管道,”上述环评报告负责人之一、大连 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环境评价中心的郑洪波19日向本报记者解释说,“因为我们做的是码头项目环评,重点是船舶在作业装卸时发生泄漏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输油管道属于配油罐系统,不包含在这一项目之内,所以没有太多地把它纳入评估。”

而这次被爆炸所引燃的储油罐所属的中石油保税油库,当年专家们在环评报告中也提示很多风险敏感点,如“保税油库因输油管线腐蚀破损、误操作等事故均能引起突发性的大量溢油事故,油库火灾、爆炸也将造成大量溢油”。

但这些提示都未能阻止这次爆炸、火灾和泄油事故的发生。而类似的潜在隐患,在中国沿海近年遍地开花的石化产业区中还有多少,这不能不引发担忧。

“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国务院将部署安监总局和公安部发布通知,全国范围内对化工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7月19日下午,刚刚结束了大连事故现场处理回到北京的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告诉本报记者。

环评的美丽与哀愁

邹首民19日回京时,环保部环境监测总站,环保部应急中心,以及东北督查中心的官员仍然留在大连处理事故。环保部应急中心主任张志敏刚处理完紫金矿业污染,又将赶赴大连。

此次爆炸火灾发生地大连大孤山半岛石化区域,早在多年前就受到国家环保部门的关注。

大 孤山半岛,位于大连市开发区的东南,面积约25平方公里。西太平洋石化、凯飞基地等近20个大型化工石化生产、储存、转运项目在此布局。LNG、逸盛大 化、福佳大化等一系列石化加工项目也在这里上马。石油、化工行业的高度集中,使这里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重点监测的高风险事故区。大孤山半岛环境风险问题 被列为大连市政府监管的重点。

早在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127个重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环境排查工作中,辽宁省有18个项目列入重点名单,其中大连占8个项目,而大孤山半岛就有6个。

这些项目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国家石油储备大连原油基地工程、中国石油大连石油化工公司新码头工程、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港址变更、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万吨/年加氢裂化及其配套项目等。

在2006年原环保总局的通报中,此次爆炸发生地的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港址变更项目,其环评报告即被批评为“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在当时的核查中,环保总局曾给出意见:

—— 应重新核算原油罐爆炸源强。油罐发生爆炸燃烧伴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应估算CO源强,并进行风险后果预测,并对受影响的环境目标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 预案,如涉及居民搬迁,应提供具体搬迁方案。针对国家现有的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要求,对现有码头提出相应补救措施,重新核算风险防范措施投资等。

——尽快核实搬迁范围并落实对周围居民等敏感保护目标搬迁方案。应就发生风险事故后对现有养殖区的影响,提出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及按原油最大泄漏量设置围油栏。

这次在爆炸事件中起火的储油罐,属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这个保税油库当初也有一份厚厚的环评报告。

这份报告指出,保税油库因输油管线腐蚀破损、误操作等事故均能引起突发性的大量溢油事故,油库火灾、爆炸也将造成大量溢油。

报告提到,大连原油储备库储备油的来源主要为性质以沙特轻质油为代表的高含硫原油,以及以印尼米纳斯原油为代表的低含硫原油。原油属于易燃易爆品,在储存和收发油过程中存在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则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油品燃烧、爆炸将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其污染程度与损失的油品量和气象条件有关,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有SO2、CO、NOx、CnHm、烟尘和醛类等,燃烧产生的高温将造成局部地区的热污染。

对于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情形,报告也作了预估。

如在储存、输送原油过程中可能产生泄漏、跑料事故,遇明火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违章用火(吸烟、焊接作业、车辆等)引燃原油或原油挥发气。由于静电接地系统失效,原油产生的电荷不能及时消除,当电荷集聚到一定能量时,也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还有雷击可能引发原油罐火灾、爆炸事故。原油泵房是各类机电设备集中、操作频繁、最容易泄漏和散发油气的场所,在通风不良和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此外,沙特油硫含量高(2.07m%),原油罐上的氧化铁或铁与原油中的硫长期发生腐蚀作用而生成硫化亚铁,如果这些硫化亚铁沉淀物暴露于空气中,可发生氧化放热反应,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原油罐内原油经泵外送时,因储罐的液位仪表和液位极限报警仪表失灵,可能造成储罐抽空造成罐体损伤。

该 报告对爆炸事故后果的预测表明:当库区内单个储罐发生爆炸时,在近距离内(60m)对建筑物和人员均会造成严重损害,最远可波及到790m范围内。随着本 项目的实施,拟建油库周围的居民区均将拆迁,因此油罐的爆炸事故不存在对居民的伤害威胁,但不可避免地会对邻近的大连新港现有生产设施、办公生活设施及其 有关人员造成伤害。

考虑到本项目油罐区较为集中,如果一个油罐发生爆炸事故,且应急措施不得当,极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多储罐发生爆 炸。虽然其影响范围不是线性上升,但由于同时发生爆炸,其可能引发的火灾或爆炸的影响将不堪设想。因而报告认为必须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及防范措施,防止各 种事故的发生。

每次风险排查都是一次排雷

因为大孤山半岛化工和石化行业云集,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环境评价中心教授张树深和同事郑洪波还编制了大孤山半岛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报告书。

“大孤山半岛区域规划环评,当时提到了很多环境风险排查的企业,只要是化工企业,每一个项目都做过专题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郑洪波说。

大孤山半岛区域规划环评不公开,外界无法知晓这个区域还有哪些环境隐患,仍然只能从2006年环保总局的点名中“窥斑见豹”。

例如,位于大连新港东南侧,与此次爆炸一路之隔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国家石油储备大连原油基地工程,也被称为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考虑到项目发生原油池火灾时,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属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企业需要在后续项目实施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尽一切可能防治和杜绝项目发生大规模的原油池火灾事故”,环保总局的意见称。

此外,国储项目还要求“按最大可信事故设置防火堤和围堰,确保原油不外溢。并设置足够容积的消防废水池”。

毗邻该地区的另一项目——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万吨/年加氢裂化及其配套项目,也被称为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 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要求补充整改的条款近10条,其中包括“按最大可信事故设置防火堤和围堰”。

张树深告诉记者,做大孤山半岛的区域环评也很复杂。根据风险企业做一个详细的评估,模拟各种分析着火爆炸,甚至是爆炸是否会引起连锁反应,对大连市区会不会有影响。

化工类企业包括仓储油,爆炸是重点防范的风险,包括新港新30万吨油码头附近也有一个老的油码头,文化大革命前就运行,30多年一直没有发生过问题,从来没有发生成规模的漏油事故。

“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现在要把这些事故都预测到,也是行业和环保系统研究的目标”,张树深说。

据他介绍,一般做这种石化类的环评报告书,都是根据国内外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事故发生概率,如果太大,国家都不能批,但有些事故是不可预测的,如果能预测就把电关了,把油关了。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一旦发生事故,有没有应急对策,应急对策有没有效,这是比较重要的。”

比如当时的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港址变更项目环评报告也考虑到了陆域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污染的风险,因此提出了围栏围堵,喷洒吸油剂,和吸油船等措施,这些措施都在这次事故抢险中被用上了。

石化突进下的生态之压

此次石油管道泄漏爆炸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石化产能过剩下突进的狂潮。为此,环保部还特意组织专人针对几大重点沿海区域五大产业战略规划环评,其中重点产业即为石化。

“这个问题没什么好怀疑的,那么多石化项目,放在哪里都是环境风险很高”,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刘毅是环渤海地区沿海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技术负责人。

刘毅说,比如整个渤海地区,石化项目如果集中在一两个区域无可厚非,美国的休斯敦石油化工的基地,规模比我们任何一个基地都大,但是美国全国就一两个石化基地,集中布局。而我们很多地方规模都增长得很快,这就不是集中的发展,就变成分散的发展。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实施技术方案》(下称《方案》)就称,大石化的冲动不仅海西区。

《方 案》称,今明两年中国新增炼油能力5350万吨/年。其中新建投产项目新增炼油能力2200万吨/年(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年、中石油钦州1000万 吨/年),扩建项目新增炼油能力达3150万吨/年(中石化福建、中石化武汉、中石化长岭、中石化天津、中石油抚顺、中石油独山子等)。届时中国炼油能力 将达到3.8亿吨/年。

方案称,“上述区域的很多地方尚未摆脱传统的发展思路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各地均以临港产业为发展重点,产业发展各自为政,缺乏有效协调机制,有限的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面临着巨大压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62

大连湾大火阴霾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163900&time=2010-07-25&cl=115&page=all

输油管爆炸,中国最重要原油进口港及数百平方公里海洋为油污所困,谁应负责?


《新世纪》周刊 记者 刘长 张瑞丹
海风中依然弥漫着浓烈的油料味,昔日湛蓝的海面满目污浊。
  7月16日晚18时,一条输油管线突然爆炸,大连新港油品码头陷入一片火海。17日上午9时,历经六次爆炸和一次复燃,大连新港保税区油库核心区域火情终于得到控制,但一夜之间,超过1500吨的原油流入大连新港和大窑湾港区。

  “这是辽宁省水域发生的最大一起油污污染海面事件。”辽宁海事局一工作人员对本刊记者说。

  7月18日下午3点,本刊记者跟随辽宁海事局作业船查看附近海域。在大窑湾港区进出港海域,有一条数十米宽长近5公里的浮油带,深黑色,厚度2厘米以上。而在较远海域,还有众多漂浮油块。船驶过浮油带时,溅起的海浪均呈黑色,海水在阳光下泛起油光。

  在事故发生地以南的海滩上,本刊记者看到,大片礁石已被黑色油料包裹。海浪卷集上岸的贝类、藻类生物,均深陷浮油中。

  自20日起,海面浮油已漂到事发地东北方35公里的旅游胜地金石滩,并影响大连海鲜在国内市场的销售。

  海面清污工作正在进行。大连方面在19日上午称,海上油污将会在五天到十天内清理完毕。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表示:重点集中的污染区可以集中处理,但污油的面积被海潮不断扩大,何时完成海上清污,“没有具体时间表”。

  “完全清理石油泄漏的污染是不可能的。任何一次石油泄漏的危害都是不可挽回的、长期的。”绿色和平组织工作人员杨爱伦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亦向媒体表示,这次事故给大连污染海域造成的生态危害,“可能持续十年左右。”

流淌的火

  这一重大事故是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发生的。

  2010年7月16日傍晚,大连新港天气阴沉,有薄雾。大连港集团油品码头公司消防安保中心的消防官兵们,正在操场上做例行训练。

  18时许,一声巨响从马路北面保税区油库传来,操场上训练的消防员顿时“感觉人被热浪往前推”,“以为地震了”。循声望去,油库东北角升起几十米高的火焰,火光照亮了整个新港。空气中瞬间弥漫起一股焦糊味道。

  最先起火地在保税区油库一期工程3号罐北侧,一处直径为900毫米的原油管线。高温烘烤后,离起火管线仅10米距离的3号罐发生爆裂,开始熊熊燃烧。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消防队员发现,浓烈的黑烟已经把3号罐整体包裹,“黑烟像蘑菇云一样,一层一层往上翻”。

  万幸的是,三号罐内只有10多厘米厚的一层底油,估计只有800吨,否则火势不堪设想。

  起火的900毫米管线一米外,还并列排着一条直径为700毫米的原油管线。距离如此之近,导致700毫米管线被迅速烤爆,原油从管内喷涌而出,形成流淌火——这是比3号罐燃烧更为致命的火情。

  燃烧的原油自西向东,吞没库区东侧下坡方向的泵房、配电室。所到之处,草木尽灰。

危中之危

  火海中的保税区油库,属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所有,该公司是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与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股 权比例分别为80%和20%)在大连保税区注册,主要向大连石化、西太平洋石化等石化企业提供进口油源,并向环渤海经济区域的石化企业提供中转服务。

  保税区油库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07年11月竣工投用,区内共有六个排列成行的10万立方米容量的油罐。起火的3号罐在东北角上,紧挨的另外五个油罐也岌岌可危。

  正常情况下,油罐遇火情将自动关闭阀门,并启动固定喷淋装置降温。但当晚,由于泵房和配电室被毁,整个库区停水停电,原本电动关闭的油罐阀门只能靠手动关闭。

  手动关闭一个阀门,需要将阀门柄转动8万圈。三名来自大连消防特勤二中队的消防员,耗费近八个小时,才关闭上距离起火点最近的四个油罐阀门。

  此刻,火情正像河水一样向四周蔓延。保税区油库以北1000米处,排列着大窑湾新港液体化工储藏库的20个二甲苯罐,内储藏有苯等16种化学危险品。它们和保税区油库那些成行成列的大型储油罐一起,犹如火中的定时炸弹。

  大孤山半岛,三面环海,南临大连湾,北面与大窑湾毗邻,东朝黄海。隶属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大连市区约25公里。这个84平方公里的半岛 上,密布着22家大型石油、石化、化工企业,成为国家重点监测的环境安全高风险区域。而大孤山半岛东南角的保税区油库周边,更是这一高危区域的“危中之 危”。

  作为风险保障之一,库区有专职消防队——大连港集团油品码头公司消防安保中心。当晚,这支73人、10台消防车、配备精良的队伍,在火灾三分钟后即到达现场开始施救。但面对势如山倒的庞大火场,他们只能随火势且战且退,力保周边其他油罐以待援。

  18时19分,大连消防开发区大队及所属三个中队,赶到现场增援。辽宁10个地市的消防车队,亦正在通往大连的高速上一路疾驰。12个小时后,有2000多名消防官兵和近300辆消防车云集大孤山半岛的大连新港,扑救这起辽宁省史上最大油品火灾。

  破晓时分,火情终于得到控制。扑救中,2000名消防队员向火场喷射了500多吨泡沫和20吨干粉。大连市储备的泡沫剂在当晚救援中被启用一空,沈阳军区不得不出动军用“运-8”飞机抢运消防物资。

火因初步确定

  大火燃起时,在大连新港保税区油库附近的30万吨原油码头,一艘名为“宇宙宝石”号的油轮停靠在此,进行卸油作业。

  “宇宙宝石”号是一艘利比里亚国籍,长340米、宽56米、吃水22.53米的大型油轮,船上共装备17个油罐,载重33万吨。该船属于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管理。这艘满载着30万吨委内瑞拉原油的油轮,已在此停靠两天。

  17日上午,陆上火势得到初步控制后,最初的原因分析均指向“宇宙宝石”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引大连方面新闻通稿称,初步查明的原因是外籍油轮在卸油的过程当中“操作不当”,“导致油轮泄油而引发爆炸”。

  央视的报道更将“操作不当”进行了具体化:一艘30万吨级的外籍油轮在卸油过程中,附加添加剂时,引起了陆地输油管线发生爆炸,进一步引发大火和原油泄漏。

  据本刊记者了解,发生火情的保税区油库位于新港西侧,地势较高,“宇宙宝石”号停泊位置则在火场东南面海上。二者相距在3公里以上,彼此通过密闭管道相连。

  “事故的责任到底是在油船方还是中石油,现在还不能判定。”18日,大连市安监局副局长孙本强表态称,此前媒体所说的爆炸原因,只是根据表现形式所做的初步判断,要做技术上的分析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几天后,23日下午,经过初步的调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称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公安部,在其网站通报了“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的情 况。报告称,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辉盛达公司)和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 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下称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

  该通报指明,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

  其具体过程是: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时左右, 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 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 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

  据了解,添加原油脱硫剂的原因是,产自委内瑞拉的原油含硫量较高,需要进行脱硫。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之所以需加入脱硫剂,是因为原油中存在 有机硫和无机硫会对管道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影响,且未进行脱硫的原油产品品质不佳。加入脱硫剂后,不溶于水的硫化物会生成溶于水的硫化物或吸附于脱硫剂 中,易于从水中排出,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油中的硫在加工中引起的设备腐蚀,达到减缓设备辐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延长开 工周期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该工艺不仅可使含硫原油出油率提高,更可以减少相当可观的污水处理费用。

  实际上,国际炼油厂通常并不适用添加脱硫剂的方式,而是采用加氢预处理工艺。该工艺投资巨大,工艺复杂,目前在国内炼油厂尚未推广应用。

  针对这种局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委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非加氢预处理工艺的设计,也就是这种被称为HD系列原油脱硫剂的研发。本刊记者了解到,该研发项目为中石油2001年科技攻关项目。

  通报并称,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

安全隐患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最大的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储转分拨基地,拥有全国最大、最先进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可接卸30万吨超大型油轮,年通过能力5700万吨。大连新港的火灾本身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造成储油罐爆炸,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实属不幸中的万幸。

  在本刊记者获得的一份《大连新港新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评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便指出,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主要是海上溢油、后方油罐和码头平台火灾爆炸、管道溢油。

  火是油港大忌。报告指出,可能发生的最大事故为码头前沿装卸区和后方油罐区发生的火灾和爆炸。环评单位通过计算估计出,该区域油罐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为0.0087次/年,即大约100年发生一次爆炸。

  尽管概率不高,环评单位依然认为,“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对降低油码头和油罐区的火灾爆炸损失……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事后追忆,大连新港在事故前后浮现的诸多安全隐患,足以令人扼腕。

  最明显的是油港输油管网和出油设施的布局。现场输油管道密布,管道间距离非常小,一旦出现事故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同时,林立的储油罐靠得较近。罐区内为数众多的罐体,不但包括原油罐,还包括成品油罐、危险化学品罐等。数十个罐体,分属于国家储备油库、中石油油库、西太平洋石化公司油库等多家公司,管理水平不一。

  7月23日,国家安监总局、公安部在其官方通报中,指出该事故存在的四大安全隐患。国家安监总局批评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且对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不仅没有放置风险辨识,也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

  通报还指出,在原油接卸过程中的确存在安全管理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并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而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

  此外,电力系统损坏后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导致罐区阀门无法关闭,也促使该事故最终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通报还认为,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谁为污染埋单?

  面对油污泄漏的巨大环境风险,17日当天,大连市即启动《大连市海上清污应急预案》。次日凌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便成立海上溢油应急指挥部,同时启动“大连石油储备库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应急方案”,通过安置围油栏、放置吸油毡、喷撒吸油剂三种方式消除浮油。

  “以1500吨原油泄漏的级别来看,此次事故的反应和处理速度尚属及时,也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手法操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曾多次参与海洋溢油事故应急工作的人士评价。

  但污染海域面积仍不断扩大。据中国海监船19日13时30分最新监视结果显示,受污染海域约430平方公里,其中重度污染海域约为12平方公里,一般污染海域约为52平方公里。

  早在建设初期,为了预防和处理溢油事故,保护新港陆域和水域环境资源,大连港集团已陆续制定了有关应急预案。但孙本强承认,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低、溢油应急处理设施和装备短缺、缺少专业应急队伍等因素也制约着应急工作。当地拥有的溢油处理能力无法满足船舶溢油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的需要,应急能 力有待增强。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潘建明,多年来一直关注海洋污染。在他看来,除了目前常用的“围油栏、吸油毡、消油剂”三种方式,显然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完全解决该事故造成的污染。

   国家海事系统处理过多起溢油事故的一位人士也表示,这几种国际通用的溢油处理手法,在溢油量大时,作用也十分有限。“只能说,哪个管用就用哪个,最后实在处理不掉,只能依靠海洋自身的自净修复功能。”

  墨西哥湾BP原油泄漏事故的阴影尚未远去,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大连新港的泄油事故究竟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多大影响?最后谁来为污染埋单?

  7月20日,绿色和平组织工作人员杨爱伦向本刊记者表示,他们到达大连海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发现,“事故对于大连湾的海水质量、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产生了很大威胁,并会影响到当地的渔业、旅游业和附近居民的生活。”

  不过,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教授张树深向本刊记者表示,目前大连的漏油主要发生在局部海域,且该海域并没有渔业,本身功能为港口,并没有涉及生态保护区、渔业养殖区等区域,所以只要采取措施得当,对生态的环境影响无法与墨西哥湾相比。

  这并非意味着影响毫不存在。按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判断,大连新港周围海域属于较差的第四类海水水质。这次事故更令该海域脆弱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最明显的影响,莫过于覆盖在海面的原油形成隔离空气的油膜,加剧海洋功能的损害,令海水自身的氧化功能下降。

  最先受到影响的便是这些浮游生物。作为最容易受污染的海洋初级生物,它们对溢油十分敏感,大量吸收海面浮油后,油类毒性容易蓄积在体内,进一步影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次级海洋生物的生存。

   摆在眼前的困局,是污染痼疾过于深重,中国几乎所有近海海域的修复能力实际上都不强。而对于那些非生态保护区,污染程度更深、海水质量更差的海域而言,人为修复更是犹如天方夜谭。

  “不仅技术跟不上,成本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潘建明说。

  “目前,中国还是以经济损失为标准来衡量海洋污染赔偿。”潘建明告诉本刊记者,这意味着,海洋的生态价值并未包括在其中。这使得海洋生态损害赔偿一直困难重重,为污染长期埋单的最终是普通百姓。

  本刊记者张艳玲对此文亦有贡献





大连油管爆炸反思:脆弱的安全体系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80812.html

随着近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剧增,沿海出现一大批原油储备基地。发生在大连新港的油管爆炸事故已经为这些储备基地敲响安全警钟。
油储建设应该安全优先

有媒体此前报道称,爆炸地点——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储油库”)附近有油罐99个,储有757万吨石油,在毗邻起火的103号油罐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有51个液体化工品罐。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沿着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西太平洋石化”)所在的大孤山一路前行,发现附近的油罐确实不少,仅中石油、大连港旗下的商用原油罐就约有12个。

而国家战略储备库并不容易望见。西太平洋石化、大连港等多位工作人员都表示,战略储备库也就在附近。由于担心新港港区的原油码头中断时间过长,此前西太平洋石化还计划申请借用国储基地中的原油,用来应急。

大连国储基地是我国首批四个基地之一,其他三个分别设在镇海、舟山和黄岛,总库容为1200万立方米。《天津南港工业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3年)》也透露,其成品油国家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库未来将达到2000万吨规模。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设立国储基地首先要考虑安全第一,其次是方便性。

他认为,之前有关方面在对国储基地选址时,可能更偏向于一些与码头、石化企业相隔不远的地方(设立),但未来可能更要关注国储基地的安全性。

“由于国储长期不动,所以安全性显得最重要。放在化工品、原油油库集中的地方,是否真的合适,需要有关方面谨慎考量。”林伯强表示。

虽然美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也集中在墨西哥湾,但其储油方式很特殊:美国人把原油注入到盐洞中并密封住。盐洞和深层原油的地质条件类似,减缓了原油的物理及化学反应。该方法现在已被采用到了中国的天然气储备上。

5米间距设计不合理

大连新港油管爆炸发生后,有关部门在油罐区发现了不少安全隐患。

记者发现,爆炸地油罐与油罐间的距离并不大。有媒体就称,部分消防车因罐间道路狭窄,而无法进入事故现场。

当然,记者从《石油库设计规范》中也注意到,立式油罐排与排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米。

宁波大榭万华码头高层就表示:“在对这次火灾做更多总结后,或许相关部门要重新思考上述5米距离设计的合理性。”

她也指出,相关建设单位对油罐、码头设计时,也应该把各种风险因素考虑进去。

“比如说,当时中石油储油库3号油罐燃烧了,紧靠3号罐的2号和5号两罐阀门必须要关闭,才会阻止大火的进入。但管理阀门开关的电动装置却被烧毁, 必须要用人工来转动阀门才行。结果,每个阀门最终通过近10小时的8万圈人工转动才得以关上。这种阀门设计就欠考虑。像我们(万华码头)阀门设计的就是气 动阀,当压力不够、管道放空后,阀门将被自动关闭,可以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上述高层告诉记者。

另一个隐患在于消防用水供应。尽管消防队就在储油库的对面,步行百米而已,但配套用的消防水却难以满足需求。相关部门只有派出战勤保障部队取用海边水作现场支援。如果当时周边消防部队没有配备海边取水设施的话,将会拖慢整个救火的速度。

化工厂集聚风险不低

事实上,国储库跟商业储库的分布是跟着石化企业布局走的,而石化企业集中分布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大部分石化园区的兴建,是在沿海画出一块区域,设立一个大型炼厂(或一个乙烯厂),众多下游化工厂再围绕在周边。

以镇海炼化为主的宁波化工园区、以上海赛科石化(中石化、BP等合资的乙烯公司)为龙头的上海化工区、以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基地为核心的钦州石化基地等都是如此。

林伯强认为,这样做最大的优势在于,上下游石化产业链可以打通,下游企业获取上游资源的交通、人力成本会最低。

前述宁波万华码头的高层则认为:“化学品企业放在同一区域后,对安保、消防队的压力就会小一些。而且,有些化工区是在岛上的,岛上的居住人口也少,相对来说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可能会与人口密集区隔得更远一些。”

但换个角度看,化工区里的某家公司若发生爆炸、火灾,附近的油罐、化学品灌由于距离过近,很可能发生连锁爆炸。在爆炸现场记者就看到,距离中石油储油库数百米为大连港控股的一批原油罐。受爆炸影响,其中一个原油罐也被熏黑了。

“因此,在一个城市里,可能也需要考虑到化工区域分散的问题。”林伯强说道。





中石油大连爆炸遗祸:油污“泡掉”海产订单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28/2032971.shtml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大连
就在7月16日发生的爆炸快要淡出人们视野时,10月24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103号罐重燃大火,这也把中石油再度推回到风口浪尖。
沿着事发地点往北6公里,就是大连开发区金石滩河咀子村。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重回大连对第二次事故进行报道时,发现100多天之前的那场爆炸引起的大量原油泄漏,让这个村子的水产养殖户损失惨重。
河咀子村村委会主任邵德善告诉记者,约有250户人家的该村今年的水产养殖损失将在亿元左右,算起来户均损失达到40万元,主要是牡蛎、夏夷贝以及底播养殖贝类的损失。
而河咀子村的遭遇并非孤例,该村附近的龙山村、满家滩村等六七个村所受污染损失大致相仿。可中石油的补偿目前仍未落实,这让无数水产养殖户感到无奈。眼下又到育苗时节,对于事故后养殖的水产品能否卖得出去,邵德善们心中没底。
水产品养殖户停止作业
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的输油管线发生爆炸,进而引发103号油罐起火,最终造成大量原油直接泄漏入海。而外泄的原油究竟有多少,一直是个谜团。
大连海域遭受的严重污染,让6公里外的河咀子村也深受其害。尽管24日的事故没有再次引起原油泄漏,但当天的大火还是让村民心有余悸。
该村村民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距离爆炸已经过去3个多月,可是海上的污染仍然没有完全清除,在早上背着光的时候,就能看到海面漂着一层薄薄的浮油。
24日下午,记者来到河咀子村从事养殖业的水域,看到岸边上的乱石里依然积存着未被除尽的油污。海面上,零星停着两三艘渔船,看不到作业的渔民。
穿行在村道上面可以发现,每家门前都堆放着大量的塑料浮球和绳子,这些往日里被用来养殖水产品的用具,统统从海中被拉扯了上来。
由于海水受到污染,本来出口日本的裙带菜,如今订单已经被取消。村民邵德昌坐在自家的炕边告诉记者,日本等国了解到大连海域被污染之后,就不要这边的产品了。
邵德昌家的门口两侧,同样凌乱地堆放着塑料浮球。他说,每年到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育苗了,但是今年却不知道该干吗了,“辛辛苦苦养殖出来也没有人要啊。”
正因为如此,多数村民今年都放弃了养殖,改为外出打工。曾经喧闹的海边作业景象如今一去不返,显得格外冷清,渔船被固定在岸边锈迹斑斑的铁桩上,除了几条游荡在村道上的狗,几乎难以看到村子里的一丝生机。
近300家养殖公司受影响
原油泄漏造成的海域污染,让金石滩附近近300家水产养殖加工公司开始过起紧巴巴的日子。没有了订单,它们的生意异常清冷。
金石滩葡萄沟村养殖厂的经理纪昌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7月份的漏油事故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按照平常的情况,每年9月份左右公司都能接到大量的订单,今年却连一个订单也没有。
该厂主要经营的是海带和裙带菜的加工,产品60%销往日本,剩下的都是内销。纪昌发说,每年该厂的产值达到大约800万,但是今明两年的市场肯定会大为萎缩。
纪昌发还透露说,虽然在韩国和日本的一些地方也零星种植裙带菜,但全世界70%的裙带菜都来自大连金石滩,此次污染事故将会影响到整个全球裙带菜的市场价格。
记者了解到,眼下部分养殖户对裙带菜已经育种,只能等到明年才能收获,但到时产量和品质如何,养殖户们心中也没底。据纪昌发介绍,国际上对此类产品的质量检验非常严格,受到污染的话肯定卖不出去。
多家水产养殖加工公司的经理也向记者表示,他们已向大连开发区方面反映了情况,但目前还没有结果。这些天听闻他们的赔偿会在12月末到位,现在只能焦急地等待。
金石滩金港水产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有4000多亩的水产品养殖面积,主要经营海带、裙带菜等,公司总经理高殿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公司的业绩自大连 海域被污染之后也受到很大影响,订单锐减。高殿东称,来年的裙带菜没人要,而在海底养殖的海参等产品,由于沉到海底的原油影响,基本上会绝收。据悉,这些 产品的年产值大约在千万元左右。
部分海产品出现绝收
实际上,在7月的事故发生不过数日之后,海鲜市场就已产生波动。当时在杭州等市场 上,来自大连的水产品数量陡减,海蜇等水产品身价翻番;而大连本地的海鲜店门可罗雀,鲜有消费者光顾。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当时也曾提醒市民,近期不要采 集、食用大孤山半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岩礁、滩涂上野生的贻贝、牡蛎、螺类等水产品。
9月1日,历时3个月的休渔期结束。邵德善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月份是港湾贝的收获时节,但收获之后发现今年这种产品的个头特别小,不够规格,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去,渔民受到很大的损失。
据了解,河咀子村等地养殖的水产品主要有牡蛎、夏夷贝、港湾贝等,这些产品的年产值加起来,一个村子每年在2000万元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底播养殖的贝类、海参等,这部分也是渔民的主要收入,每村每年的产值能达到约8000万元。
多位村民向记者表示,今年收获的牡蛎、夏夷贝有2/3没有成活,海蜇更是直接绝收——在今年10月份进行捕捞时,“连一个也看不着”。海参属于这些村子的高产项目,生长期为4年,每年都要播种,同时每年也都有收获。但是由于生长期受到影响,今年的收成基本为零。
让附近海域渔民稍微心安的是,今年收获的海带没有受到污染。由于这种产品每年11月育苗,到次年的6月就能收获,而发生爆炸时是7月16日,当时已经收获完毕。但是,今年海带等水产品的育苗期马上又要来到,渔民们却仍然无法下海作业,这也让明年的收成落了空。
赔偿仍在调查阶段
面对遭受的巨大损失,渔民们决定讨个说法。为此邵德善等人组织了50多位村民,进行开会研究,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是,去北京反映情况。
中石油信访处处长卢海军 (音)接待了这些渔民,其后中石油给出的回复是,“事故不论追究到什么责任,最终的赔偿都由中石油来承担。但是地方政府必须要拿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赔偿依据。”
让邵德善等人感到慰藉的是,其后大连市政府组织的相关人员对这些渔民遭受的损失展开了调查。9月10日,大连市海洋渔业局起草了一份文件,提出在调查、 摸底、核实之后,预计11月中旬将初步拿出赔偿办法,经公示后,最终进行赔偿。因此,现在具体能赔多少,赔偿依据主要是什么,渔民尚不知晓。
大连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栾玉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对渔民的赔偿分两块进行,一是对当时在海上清理油污的渔民进行补偿,现在补偿已经全部到位; 其次就是对水产养殖户的补偿,现在正在进行调查,将按照加工、底播等类别进行分行业摸底、核实,对此专门请了5名专家做相关工作,尽力达到公开、公平、公 正。
栾玉瑄表示,由于多年来在海洋整顿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总体来看,目前的调查进展顺利,补偿的标准是按照养殖面积来计算。
海洋生态立法亟待出炉
今年4月,英国石油公司(BP)所属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平台底部管道开始不断往外漏油。据统计,最高日漏油量约10万桶。事发之后,美 国政府和英国石油公司就清理赔偿基金事宜达成协议,英国石油公司将用其墨西哥湾业务的未来收入为200亿美元的清理赔偿基金作担保。而早前该公司就为这一 基金注入了30亿美元,用来向受害者和受害企业进行赔偿。
与英国石油公司态度迥异的是,事发之后中石油多数时间选择了沉默。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珞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海洋生态遭受的损害由事故引发单位来承担责任,这是国际上的共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海洋环境资源的开发侧重于经济功能,而类似大连油管发生爆炸引起原油泄漏的海洋生态灾难,往往被人轻视。
绿色和平组织的钟峪此前向记者称,完全清理石油泄漏的污染是不可能的,任何一次石油泄漏的危害都是不可挽回的、长期的。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大连金石滩大李家街道的正明寺村、金石滩街道的龙山村、葡萄沟村、满家滩村、董家沟街道的煤窑村等地将近2000户村民,都成了此次污染事件的受害群体。
由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海洋生态问题目前仍存在诸多难题。怎样去认定事故的责任主体,怎样去评估污染带来的影响等都急需规范。而今年启动的《生态补偿条例》立法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新海湾战”拉开 大连港回归A股抢筹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3/3MMDAwMDIwNzI3MA.html

11月22日,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601880.SH,02880.HK)举行回归A股的网上路演,预计将筹资不超过60亿元。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母公司大连港集团的相关资产,成为大连港港口业务的统一运作平台,也将成为国内首家在A+H股两地上市的港口企业。

路演公告显示,大连港在A股募集的资金将投向油品、液体化工品、矿石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等14个项目,总投资达36.66亿元。但这些项目的投资显然不是大连港回归意义的全部。

“随着大连港港口业务的整体上市,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将在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乃至更广范围的资本运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本报记者了解,大连港回归A股后,将整合锦州港相关资产。目前,大连港集团持有锦州港19.44%的股权,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这部分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此外,大连港董事长孙宏在路演过程中还表示,今后将按照国家战略要求,与营口港进行业务层面乃至资本层面的合作。“以资本为纽带加强相关港口的合作,最终构建以大连港为主导的区域化协同发展格局。”

2009年,大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4亿吨,在全国港口中排名第6位。中国东北地区60%—70%的外贸货物进出口,90%以上的国际集装箱转运都经过大连港。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辽宁其他的港口,特别像营口港(600317.SH)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对大连的竞争和挤压。”大连港董事长孙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

事实上,大连港所在的渤海湾,已经形成了环渤海港口群,在环渤海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星罗棋布了大大小小60多个港口。业内普遍认为,这些货源腹地类似、码头功能雷同的港口之间的竞争,将是一场“新海湾战争”。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中,大连港被定位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在天津滨海新区规划中,天津港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而山东省则全力支持青岛港竞争北方航运中心。

孙 宏据此表示,港口发展已经不是港口行业自身的问题,已经演化成区域政府发展的问题。“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港口面临过度发展、同质化竞争、资源不合理利 用、重复建设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进行港口资源整合的尝试,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回归A股 IPO助大连港实现腾飞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7/2094926.shtml

 11月24日晚间,大连港发布公告,公司以每股3.80元的发行价格,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数量为76182万股的股份,其中网下发行34282万股,网上发行41900万股;向大连港集团定向配售数量为73818万股,募集资金共计57亿元。
回归A股的大连港,成为内地首家在A+H股上市的港口企业。该公司由大连港集团与大连融达、大连德泰、大连海泰及大连保税正通5家发起人于2005年 11月共同发起设立,其中大连港集团以其拥有的优质港口码头业务及相关资产出资,其他发起人以现金出资。公司于2006年4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本次发行 前,大连港集团以62.09%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东。
公司所处的大连港靠近国际主航道,是东北亚重要的枢纽港之一。近年来大连港的货物吞 吐量稳步增长。2009年货物吞吐量位居我国港口第6位、集装箱吞吐量位居我国港口第8位。2009年及今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6.83亿元和 9.0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83亿元和3.13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将大幅提升。2009年,备考合并营业收 入相比收购前增加13.40亿元或79.60%;2010年1~6月,备考合并营业收入相比收购前增加6.92亿元或76.62%。
业内人士 表示,网下配售获配最多的是券商系资金,申购最终情况符合预期。如国泰君安两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分别获配3169.6万股,民族证券自营账户也获配 3169.6万股,为获配最多的机构,其他还有中邮证券自营账户以及西南证券自营账户等。公司多元化业务以及整合资源后所打开的成长空间颇具想象。
多元化业务并行
公司目前多条腿走路,业务结构多元化。
公司是全国三大油品转运中心之一及东北地区最大的油品转运港口,2006~2009年,两大细分业务装卸及港务业务和堆存及租赁业务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 分别为7%及27%;公司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今年1~5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0%,其中内贸集装箱业务在2009年的吞吐量同比大 幅增长30.3%;公司还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专业化码头公司及东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粮食转运中心,2006~2009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 12.70%,第一大战略客户为中储粮。
不仅如此,公司矿石码头业务和汽车码头业务也是形势喜人。
受益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以 及与全球大型矿石生产商的稳定合作等,2006~2009年矿石码头业务增长迅猛,吞吐量的复合增长率为56%,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7%;受益 国内汽车消费景气的延续以及国外汽车销量的回升,今年1~5月份,公司汽车码头吞吐量约为6万辆,超过2009年全年水平,同比大幅增长352.46%。
新注入杂货码头相关资产后,目前公司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散杂货转运中心之一,其中钢材和煤炭是杂货码头业务的战略性货种。2009年,上述两大货种 吞吐量占杂货码头总吞吐量的比例分别为35.7%、34.9%。未来公司计划在短时间内将该两个货种打造为千万吨级的货种,大大提升杂货码头业务的吞吐量 及盈利水平。
配售再起整合风云
公司本次配售是用于收购大连港集团资产,其中包含了集团14家下属公司股权、6家分公司以及大连港集团 本部与港口业务相关的其他资产。除此之外,收购中还包括与港口经营密切相关的各类支持业务,该类业务不但整体效益较高,同时可使得公司的业务链得以延伸, 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港口综合服务。
公司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将承接大连港集团的全部港口码头业务,在扩大经营范围,进一步增强公司抵御经济周期波动和腹地产业结构变化风险能力的同时,使公司与大连港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比重明显降低,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独立性。
据了解,其实公司的整合大幕早已拉开。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围绕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辽宁沿海港口资源整合,打造以大连港为中 心的港口集群”。作为被明确的整合“龙头”,大连港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这为公司未来作为辽宁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的平台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次大连港A股发行 暨大连港港口物流业务整体上市,收购大连港集团拥有的港口码头业务及相关资产,迈出了加速集团资本运作的重要一步。
大连港已经在大连区域内及 大连区域外两个层面进行了港口资源整合。区域内主要有长兴岛、大窑湾北岸等。其中,长兴岛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港中长期港区布局的重要接续。未来 长兴岛包括造船、装备制造、石化等临港产业的发展,无疑将为公司带来更有利的发展机遇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连港在大连口岸区域内的整合,将使得大连港成 为大连公共码头开发的主体,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大连口岸区域外,按照政府的规划、布局,母公司大连港集团已在锦州、丹东、葫芦岛、庄河等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对锦州港的资源整合,这对于大连港来说可算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布点。
锦州港是与大连港业务最具互补性的港口,主要体现在煤炭业务、石化业务、散粮业务、集装箱业务和矿石业务等。
大连港集团的跨区域港口布局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且,大连港资源整合采取“集团前期培育、成熟后置入股份”的运作方式,股份公司无需前期资本投入, 在上述业务见效后再选择购入,是最大获益者。大连港跨区布局将开创全新增长前景。大连港将以外埠港区建设再造一个大连港,实现区域化扩张性发展。
而公开发行的募资则是重点投入在对基础设施的加强。项目包括新港10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项目、矿石专用码头4号堆场工程,以及购置300辆散粮车和两艘集装箱船等。
本次投资项目紧紧围绕港口主营业务,着重提高主营业务的生产能力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为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环 境。同时,本次收购也将大幅提升公司的经营规模,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增强公司抵御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的能力,为进一步完善本公司的产业链条,增强为客户提供 综合服务的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