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事密洽王老吉 贴身战可口可乐-廣藥(874)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1220/00365662300.shtml

知情人士称,百事在与广药集团谈判,具体合作方式待定

本报记者 李 辉 北京报道

百事可乐终于坐不住了。

近日,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百事可乐正和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药王老吉)的拥有者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药集团)就合作事宜进行谈判。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双方处于初步接触阶段,具体的合作方式、合作路径等条件都在谈判中。毋庸置疑的是,继中国果汁代名词汇源果汁之后,中国凉茶代名词王老吉成了外资巨头的下一个目标。

双方秘密接触

尽管多个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陷入颓势,但国内饮料行业却异常热闹。从9月至今短短3个多月,受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引发的连锁影响,统一、康师傅等动作频频,而全球第二大巨头百事可乐宣布投资中国10亿美元后,却一直未见实质性动作。

日前,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百事可乐有意收购广药王老吉。记者亦通过相关渠道间接从百事可乐某大区经理处证实了百事在和广药集团谈判。

与饮料企业高层接触颇多的一营销人士向记者透露,半个月前,听说了双方领导进行非正式会晤的消息。他认为,百事可乐可能会参股广药王老吉,介入条件仍在洽谈之中。

“收购还是自己做(茶饮料),都在考虑当中。目前百事和王老吉处于初步接触阶段,具体的合作方式、合作路径等条件都不明确。”一接近百事高层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不过,一接近广药王老吉高层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广药王老吉的利润很好,现金储备也很充足,没有引进外资的必要。他认为,由于香港加多宝集团对 红罐王老吉的品牌使用权2013年合同到期,百事可乐和广药集团接触也有租用合作的可能性。记者也从相关渠道获悉,广药方面似乎有意在合同到期后收回加多 宝红罐王老吉品牌的使用权。

记者就此事致电百事可乐公共关系总监李玲,其表示“不对谣言和猜测发表评论”。广药王老吉、加多宝集团方面均称负责人不再回应记者采访要求。

无论百事可乐最终和广药集团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其欲染指中国第一大凉茶品牌的意图明显。

“百事可乐接触王老吉,是对可口可乐的反击。先前百事可乐非碳酸饮料方面比可口可乐做得早、做得好些,一直想通过非碳酸业务来与后者抗衡。而可 口可乐并购汇源一事强化了其竞争优势,对百事可乐造成很大压力。”CBCT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李志起表示,百事可乐若想在非碳酸饮料上不落后,接下来会采 取研发推广自主品牌或者并购的方式。

而对于二者的合作方式,李志起认为百事可乐全面收购广药王老吉的可能性不大。按照百事的做事风格,会争取控股。

王老吉背后的博弈

在营销专家李志起看来,百事可乐和广药集团合作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王老吉牵扯利益极多,背后一直有四方力量在周旋。

王老吉国内外商标分别由广药集团和香港王老吉国际有限公司持有。广药集团又为广州市政府全资拥有。

上世纪90年代,王老吉销售情况并不好,广药集团另有潘高寿、陈李济等凉茶品牌,王老吉是最小的品牌。1995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香港鸿道集团,有效期是自1997年之后的15年,后者专门成立香港加多宝集团,以运作王老吉品牌。

广药王老吉市场总监贺庆曾表示,当时整个广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药品这一块,饮料方面倾注精力比较少。但对于外界关注的租借协议内容和条款,贺庆表示,“历史久远,无从查证”。

李志起认为,2005年,广药王老吉与香港同兴药业签约组建合资公司后,王老吉品牌的发展陷入复杂的四方博弈局面。

2003年,在加多宝强大的广告拉动之下,伴随“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红色罐装王老吉迅速打开市场,2003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由2002年的1亿多元猛增至6亿元,并冲出广东;2004年,全年销量突破10亿元;2007年销量更是高达80亿元。

广药的绿色利乐包王老吉虽说借力加多宝实现了销售的大幅增长,但二者之间关系并不融洽。加多宝方面一直在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广药王老吉也不甘心只得到加多宝利润的零头。

李志起指出,由于二者存在着利益冲突,由一个相对的第三方,比如百事可乐出面整合很容易。广药集团此举的用意也极有可能是引入百事可乐来制衡加多宝。

东方艾格分析师陈静认为,若广药王老吉和百事可乐联合,将对加多宝造成极大威胁。

不过,陈静指出,行业内对外资介入凉茶业并不看好,外资介入鲜有成功,像可口可乐推出的植物性饮料茶研工坊匆匆退市就是一个先例。她指出,凉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区域性传统饮料,外国企业在对这类企业的管理、营销等整合方面经验不足。

大象的游戏

据熟悉广药王老吉的成美营销顾问公司总经理耿一诚介绍,2004年,广药王老吉饮料的销售额为8000多万元;2007年达到7.1亿;而2008年,他预计数额约为13亿-15亿元。

2007年,加多宝王老吉销量超越可口可乐,成为国内罐装饮料市场销售额第一名,创造了中国饮料行业的奇迹。从2002年的1.8亿到2007年的80多亿,它的增长幅度超过了40倍。即便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样的巨头,面对王老吉这样的骄人业绩也不能不眼红。

王老吉的崛起,带动了整个广东凉茶行业的迅猛增长,甚至可以说,草本饮料的成群出现也与红罐王老吉的成功密不可分。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曾对媒体表示:“2007年广东省凉茶饮料销量突破500万吨,预计到2010年就可以超过可口可乐在全球的销量。”

此前,可口可乐和加多宝王老吉有过接触。汇源果汁陷落之后,王老吉便成了香饽饽。中国饮料行业洗牌加快,发展成寡头垄断,李志起说,“饮料行业 会变成‘大象’之间的游戏”。可以想见,当汇源果汁、王老吉这类饮料细分市场龙头被并购之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康师傅、娃哈哈这五家企业将构成 诸侯争霸格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71

溫州直擊狂掃名城、天璽貼身追踪大陸炒樓團

2010-04-01  NM





長實與港鐵合作的大圍「名城」於 上週開售,呎價由八千六百多元起,一個單位入場費要八百三十萬元,本港的上車一族唯有望樓興嘆!不過發展商的目標客仔已轉移至國內豪客。

近 日市場就傳出溫州炒樓團斥資廿億狂掃名城。以往在北京、上海、澳門、海南島甚至杜拜,都有溫州炒樓團的足跡,他們殺到邊,當地樓市就火上加油,甚至炒爆 煲。溫州幫近年開始參與香港樓市,早已空降「天璽」、「名鑄」甚至「領峯」等新盤,在名城開售前夕,溫州炒樓團乘飛機到港,旋風式掃貨兼找銀行上會。本刊 記者在溫州及香港兩地貼身追踪,揭開這班炒樓團的底細。

「名城」這個新盤開宗明義以內地客為目標,其銷售策略亦格外關照大陸同胞。長實除 了於北京、上海等地路演和設置專櫃外,早於一年前,已開始在北京培訓一隊為數三十人的地產精英,要他們熟讀香港樓市知識,留守在名城售樓處的內地客戶投資 專區,負責專門湊內地客,長實更表明內地客可以公然「打尖」,可優先睇樓及揀樓。而今次賣樓亦夥拍花旗銀行,為投資移民申請者推出額外優惠,豁免其他銀行 必收的首年賬戶服務費,相等於投資組合資產總值的0.25%,以六百五十萬投資移民最低投資額計,即免交一萬六千二百五十元,又提供廿四小時免費長途電話 理財服務。

一行八人溫州幫

上週四,以周小姐為首的溫州籍一行八人,就乘坐飛機由溫州經深圳匆匆忙忙來港三天,為的就是搶買名 城。八人當中有兩名少女、兩對夫婦及另外兩名太太,身上揹着的都是Gucci、Burberry及LV的名牌袋,打扮入時,到港後就入住尖沙咀馬哥勃羅太 子酒店。他們趁晚飯前有空便先到奧運站一帶睇樓,參觀上一趟已購入的海桃灣單位,又到附近的亮賢居、海濱南岸等作熱身巡禮。

翌日即上週五, 正值名城開售的大日子,一早九時多,他們就跟置業18經紀Benny,在房中細談按揭事宜,然後就直接到廣東道的中銀,為買名城準備好開戶的手續,轉頭到 同街的糖朝吃個爽快午餐,團中周小姐的女兒,則趕緊在空檔時間到海港城購物,最後手挽一袋二袋化妝品,跟開完戶口的團友於酒店會合。一行人再坐車到位於紅 磡都會商場的名城賣樓處,等候發展商分派單位。

排隊買樓當節目

雖說是來買樓,心情卻燦爛得像在參加嘉年華會。剛到達售樓處, 一行人先興高采烈跑到台前觀看舞獅,嚷着要經紀從人群中把他們領到台前有利位置觀賞,又高舉相機和手機拍照。及後被帶到VIP區內遴選單位,乾坐等待心水 單位的派發時,八人臉上卻沒有一絲怨言,其間更不時攬頭攬頸,有說有笑,有的於商場內購物,有的又去high tea,全沒等待的苦悶。

記 者上前接觸這班兩日一夜掃名城的溫州幫,問她們為什麼喜歡買香港樓,周小姐回答:「香港處處都是商機呀!」她的朋友指着周小姐說:「對呀,她買最多呀,是 大戶,我們都是她介紹來的。」周小姐說:「我們大概五、六年前已經開始來香港買樓啦,以前都有炒賣,但近來都打算長遠投資,出租單位。」

一 口氣掃三個

最後他們足足困在會場長達十二個小時,直踩至凌晨三時,終於搞好簽約,共斥資約二千一百多萬元,撲得三個靚單位,平均呎價八千多 元,這班溫州幫才心滿意足返回酒店。

小休數小時,到早上十時半他們便離港,經紀為他們準備好掛有中港牌的七人車,直驅往廣州白雲機場轉乘飛 機返溫州去。是次置業18做得成這單交易,估計佣金有三十萬,而經紀Benny則袋約十二萬,少睡一點又何妨。

到達溫州機場後,記者上前再 向周小姐查詢到港買樓之事,她說:「我去香港都是Shopping,買手袋,國內的名牌都好貴。」周小姐還反問記者香港的樓價過去升了多少,她雖然認為已 很昂貴,但認為不會跌,隨後自行開私家車匆匆離開。

私人會所暢談心得

溫州幫蜂擁到港掃樓,大概始於去年金融海嘯期間,何水就 是由溫州的朋友介紹下,去年底殺入香港。只有三十四歲的他,去年與友人聯手購入一伙天璽、一伙名鑄、一伙海桃灣,以及十伙領峯,共一億三千萬元物業。上週 五晚,身在溫州的何水邀請記者到他與友人開設的私人會所,暢談投資之道。

這所面積達二千呎的私人會所,正好顯示何水的交際手腕及溫州人豪氣 的性格。該會所間有多個獨立房間,內裡放有雪茄、紅酒等,大廳有酒吧枱,甚至鐵板燒爐頭。對此何水笑說:「有外地朋友來,我會在這裡接待他們;平時亦在這 裡傾生意,在輕鬆的氣氛下交談,大家真心一點,傾生意也順暢點吧!」

人脈極廣闊的何水,是溫州振洋實業董事長,公司從事建築及承造窗框生 意。另外亦是艾倫貿易公司老闆,從事出口加拿大的塑料貿易生意。其他的生意還包括地產開發,在鄭州開封、太原及杭州市亦有地產發展業務。去年上半年,他進 軍香港樓市,與其他溫州朋友組成「溫州幫」,橫掃香港樓市。「香港什麼都方便,我們要購物,去歐洲的話太久太辛苦了,但到香港只需坐兩小時飛機。香港的城 市規管亦比較好,屋苑的公用部分,如電梯、大堂及會所配套等,都較內地完善得多。既然內地未做到這些配套,那就來香港呀,人都是應該往更好的地方發展 吧!」

對於「溫州幫」來說,買樓首選位置方便,如九龍站上蓋物業,「我在天璽高層的向海單位,正在裝修,不會出租也不會放賣,應該會留在旅 遊時自住。九龍站那裡會發展高鐵,也是我選購的其中一個原因。」

鍾情九龍區

他的朋友則選購將軍澳領峯,認為那裡價格實惠, 「我試過在尖沙咀乘車進去,也只是二十多分鐘車程,離市區不遠呀!而且我們看長遠規劃。」至於香港的傳統豪宅區淺水灣和南區,他則耍手擰頭,「淺水灣太遠 了,我沒去過,海洋公園也只去過一次,那裡沒購物商場,沒興趣在那裡置業。而且那裡樓價太高,太不現實了!」

何水說,溫州人做慣生意,行事 爽快,說幹就幹,「我們看到有機會就做,不會想太多的,買樓我們也是看一個小時左右就買,覺得有錢賺就做,想太多便浪費了時間呀!」

他們的 買樓特性,還包括互相替朋友掃貨。何水購入的一千九百萬元天璽單位,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買家為上市公司建業地產(832)的執行董事李樺,建業地產在中 國河南省開發房地產業務,估計是何水的生意拍檔,足見何水人脈「四通八達」,朋友極多。

酒店老闆帶隊掃貨

溫州人出名團結,行 動有如蝗蟲一樣,買樓也喜歡聯群結隊。每當有新盤推出,他們便會互相聯絡,一同飛來香港參觀。他們不會「合資」,但會偏愛同一屋苑或同一座,形成「一圈 圈」掃貨。像已擁有荷蘭籍的金碧荷,上週四一早就到天璽睇樓,且看中一個單位,來港只兩日一夜,名城開售前飛返溫州,但於本週一又帶同為數四、五人的闊太 太到「名城」掃貨。原來她與濶太已一口氣掃入四個名城單位,合共約三千餘萬。這位手挽LV袋,手戴鑽戒,提着數萬元Vertu手機的金碧荷,在溫州任職五 馬美食林酒店集團的總經理,旗下共有四家酒店。她曾以溫州商人代表團跟隨國家總理溫家寶,出訪日本及韓國。

五馬美食林的其中兩家酒店,就設 在溫州最熱鬧的街道五馬街,五馬街相等於內地各個城市的「步行街」,租金昂貴但人流如鯽。走進酒店的餐館,只見布置得金碧輝煌,而餸菜如五馬血燕粥、五馬 涼拌球參,動輒過百上千,極為昂貴;原來這些正貫徹金碧荷打造的「金色服務」的營運理念。

買樓又買身份

除了何水、金碧荷這類 豪客來炒樓覓食,溫州人在港買樓另一所求就是「移民」。在上週五開始一連三天舉行的溫州市春季房屋交易會上,不少溫州人站在香港地產代理行置業18的攤位 前查問,「投資移民是怎樣辦的?」「最近賣的名城在哪裡?」「香港的稅率高嗎?」其中一身闊太打扮,與兩名同樣行頭十足,戴着名牌手袋的太太前來的,是已 經在香港買樓的章小姐。她劈頭第一句便問:「現在(香港)賣哪裡呀?」

今年年初五,她專程來香港購物兼順道參觀港九新界的新樓盤;在看過海 桃灣、一號銀海、御龍山後,第三天她買入將軍澳領峯六十三樓一個向海單位,作價四百九十一萬元。她說:「這個單位我是買來自己住的,作為投資移民之用。我 喜歡香港,因為那裡比較高檔的樣子。」做貿易生意,並在香港剛成立美的福田集團的章小姐,經常來香港購物,同時了解樓市情況,故她對香港地產市道瞭如指 掌,還向身邊友人討論大圍名城的地理位置。據政府資料顯示,投資移民計劃由○三年開始,截至去年共有四千六百名來自中國的新移民,他們須在申請移民前兩年 就擁有最少六百五十萬元資產,成功批核可獲兩年居港權,往後每兩年續批直至七年後便可取得永久居留權。

銀行鬥搶大陸客

溫州人 到港買樓,不時查詢銀行按揭方法,並非如市場傳聞般「現兜兜」的,他們會透過銀行匯錢來香港,稱之為「打錢」。「內地規定每個人每年只能電匯五萬美金,那 我們就找三、五個朋友,籌夠數目匯來香港付首期。」一名當地溫州人說。他們通常會選中國銀行同時開設內地及香港戶口,並申請網上理財服務,因為只有中行能 即時透過網上電匯資金,而其他銀行則通常要半個工作天,不夠快捷。

由於大部分溫州人都「相識滿天下」,通常打一個電話給海外朋友或生意伙伴 匯錢到港,再以人民幣在國內還錢給對方,便解決資金限制的問題。至於按揭,內地人最多只能做七成,由於溫州人愛錢滾錢,及以最少的資本賺取最多金錢,故通 常「借足」,而手續及所需文件與香港人買樓相若,按揭息率亦可以Hibor計算。「通常地產代理都會代將申請發給所有銀行,看哪間最快做到。以前通常用恒 生銀行,現在批得最容易的則是花旗銀行。」一名替溫州客做銀行按揭的地產代理說。

外匯管制最大關卡

據一名花旗銀行負責按揭的 職員透露,即使是內地人做按揭,手續與香港人亦差不多:「佢哋已經有嚿磚頭喺我哋手,基本上都係交番佢哋內地身份證明文件、入息證明或者稅單就夠,如果公 司覺得唔夠安全,會額外要求佢哋就樓價嘅百分比,放一筆存款喺戶口當保證金,再唔係嘅就審核埋佢嘅總資產,而家啲內地買家好有實力,所以同內地人做按揭, 係公司嘅大方向。」

工銀(亞洲)董事暨副總經理黃遠輝說現時銀行並沒有規定按揭只能借給香港人,不論任何國籍,只要交足證明文件,經過審核 銀行就借錢:「呢兩年銀行真係借多咗俾內地人,行家非正式統計有二、三成按揭都係借俾內地人。」他指借錢予內地人風險當然比較大,在於內地實行外匯管制, 一名內地人每年只可以匯不多過五萬元美元往外地,超過這個數字便要向內地的外管局申請,而還樓宇貸款不可作申請原因,他說:「所以內地人可能要另外想辦法 入錢供樓,還錢一定無咁方便。」

溫州人資金調配快速,不單有見於他們在港買樓,亦有見於溫州街上的典當鋪及信用社成行成市。

李 克林開設的金城典當是溫州市第一家,亦是全國第二大典當鋪。典當行在當地相等於貸款公司,因為不單手錶、珠寶可批押借錢,就連黃金、汽車,甚至房地產,都 可以在當鋪典當,「其實手機手錶等貶值得快,我們都不收了,主要做的就是房地產這類不動產,只要在溫州房屋交易中心登記,有屋契批押,我們便借錢。如果一 間屋評估為五十萬元,我們最多可借四十萬元,比銀行多一點,月息三分(等同三十釐)。」

資金氾濫四出炒樓

而近年開始,擔保公 司及「寄售」公司亦發展起來。擔保公司就是替借貸人到銀行借錢作個人擔保,收取的服務費,是貸款額的百分之三;至於寄售公司,美其名是替人「寄賣」房屋、 汽車,實則還是貸款公司,但此名目就可避過規管。再加上小額貸款公司,這一大堆可借貸的公司便達四、五百家,近日溫州農業銀行便舉起大型橫額,表示該行的 存貸額已超過一千八百億元人民幣。而在溫州,以私人形式經營的民間資本更是不計其數,有估計達到六千億元人民幣,亦由於資金充裕,造就了溫州幫四出炒樓淘 金的條件。

喜歡賺錢的性格,加上溫州人團結,因此組成了炒樓團,除了集資炒香港樓之外,他們早年已開始炒上海、北京的樓房,遠至杜拜都有他 們的足跡,據估計往杜拜炒樓的華人,接近半數是溫州人,金額達四十億人民幣。不過,去年金融海嘯,杜拜樓價大跌,溫州人在杜拜的資產蒸發逾二十億人民幣。 但溫州人打不死的精神,炒樓團年頭又轉戰海南島,令海南島樓市形成泡沫,最近又走回杜拜「撈底」。

名城Festival City

位 置︰沙田大圍美田路1號(港鐵大圍站上蓋)

發展商︰長實及港鐵

期數︰3期

座數︰12座

伙數 ︰4,304伙

單位面積及間隔︰3房(874-1,030呎)、4房(1,012-1,373呎)、頂層複式(2,060-2,360呎)

最 低呎價︰$8,692/呎

入場費︰$830萬

預計落成日期︰2010年8月

溫州幫買樓四部曲

溫 州富豪多

有說「哪裡有商機,哪裡就有溫州人」,溫州人還被喻為「中國猶太人」。這種性格其實與溫州的歷史背景有關。八十年代以前,溫州只是 務農捕魚維生的小漁村,當時的溫州人很窮,被稱為「可憐的溫州人」,到八十年代後期,溫州開始開設皮革、打火機等小工廠,開始發展,由於臨海,走私皮革、 皮鞋到歐洲的情況猖獗,加上常製劣質假貨,故又被稱為「可怕的溫州人」。由於過往太窮,溫州人都傾向自己做生意,而且分散各地,最多在歐美等地進行貿易。 在國內胡潤富豪榜中,有超過14名富豪皆來自溫州。現時城市的人均收入達26,000人民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4

新加坡貼身專訪 永不退休的冒險家吉姆羅傑斯 投資老頑童的人生智慧

2012-9-10  TWM




投資老頑童的人生智慧

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封為「金融界印第安那瓊斯」的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近年收起征服世界的雄心,專心當高齡奶爸。即使如此,他從未減少對世界的好奇。

《今周刊》特別取得獨家專訪,從生活點滴見識他的人生智慧,與其投資傳奇一樣精采。

製作人.楊紹華 撰文.莊 芳 研究員‧辛曉昀 攝影‧陳永錚經過了幾乎一整周的陰雨天氣,星期五早上,新加坡的天空總算透出陽光。宅子裡,落地窗的窗簾沒有拉上,由於房屋四周種滿竹子,加上庭院裡茂密 的芭蕉葉,所以陽光並沒有大搖大擺登堂入室,而是用一種輕佻、搖曳的姿態走進大廳。有一點熱帶、有一點神祕,有一點浪漫,也隱隱夾雜了一些詭譎變幻的冒險 情緒。這裡,是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家。

他是全球最著名、最成功的投資大師之一,二十八歲那年,和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共同創辦「量子基金」,與索羅斯專注於挖掘套利機會有所不同,羅傑斯的專長是「發現趨勢」。

縱橫投資界逾四十年

從印第安那瓊斯變身新加坡宅爸為了早一步看見趨勢,羅傑斯曾經兩次環遊世界,一次騎重機車、一次開賓士,過程之中,幾度穿越戰區、沙漠和冰風暴,甚至曾被 非洲民兵扣押數日。二○○四年,他應《今周刊》邀請來台演說時,還曾要求同行記者務必帶他去「台灣最危險的地方」一探究竟。

然而,過去五年,這位有著「金融界印第安那瓊斯」稱號的投資冒險家,隨時充滿好奇心的老頑童,卻是「宅」在這裡──新加坡國家植物園旁、一棟雙層樓的白色建築。竹林、芭蕉葉,以及房內各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異國收藏,透露了屋主不安於室的冒險精神。

「這五年,我很少再去異境歷險,但是,我也從來沒有停止探索。」羅傑斯半開玩笑地說,他的新冒險,就是以六十多歲高齡教育他兩個年幼女兒,試著把自己精采、刺激而豐盛的半生成績,轉為一句句的生命體悟,傳承給下一代。

八月二十四日,《今周刊》採訪團隊走進羅傑斯的家,接下來的二十四個小時,我們在這個羅傑斯一手打造的冒險場域,聽他如何把前半生的所見所聞轉換為所思所想。沉潛五年的思考,是投資智慧,也是人生智慧。

人生智慧一:

永遠別有停下腳步的念頭

「等會要去接小女兒下課,在那之前,我們先在這裡聊聊吧!」羅傑斯跳上了健身車,還沒開始說話,就自顧自地使勁踩踏。年近七十歲的他,穿著簡單的運動服、慢跑鞋,為了保持體力充沛,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分別載送兩位女兒出門上學以後,他有許多時間都在這台健身車上消磨。

「你看,我就是停不下來……,」他喘吁吁地說,所指的倒不是每秒三個迴圈的踩踏動作,而是強調健身車手把前方的特製迷你工作台,「這是特別請人幫我改裝 的。」迷你工作台上放著電腦螢幕和鍵盤,「就算是在運動,我也要隨時收信、回信,並且瀏覽全世界的各種新聞訊息。」稍微調整呼吸之後,羅傑斯說出了他的第 一個忠告:人啊!絕對不要有停下腳步的念頭。

「今天網路上有很多好消息,美國、歐洲,看起來都不錯,但真的是這樣嗎?因為這些消息就去買進股票,你會安心嗎?」羅傑斯說,無論是面對投資環境或是人生,都該抱持「無止境探求真理」的態度。

羅傑斯回憶起學生時代,從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小農村到耶魯大學求學,毫無背景的他,只得夜以繼日拚命讀書,抱著從不覺得「準備夠了」的心態,才能和畢業自明 星高中的同儕一較高下。進入華爾街工作後,他繼續勤奮地向未知探索,詳讀每份公司報表,或親自拜訪公司與其競爭對手,非得徹底了解公司營運,才敢投入金 錢。

「我承認自己非常多疑,」額頭上的汗水一滴滴落下,正好落在手邊的電腦鍵盤上,「其實,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市場消息,都是『人工』創造出來的嗎?」他擦了 擦汗接著說,「也因如此,我必須不斷地研究,甚至直接走到外面看看,找尋真實的答案。」雖然,以他在投資界四十年的老經驗,早已累積足夠知識,「我總是希 望自己知道更多,盡可能地吸收,一刻也不能停下來。」

人生智慧二:

走向世界才能真正看清世界羅傑斯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曾在環遊世界的旅程中,發掘各種投資機會。如今,他把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不僅海外行程盡量減少,並坦 承現在最喜歡待在家裡,「然而,我最希望孩子從我身上學到的,就是世界觀。」踏入羅傑斯家中,沿著長廊經過書房、遊戲間到起居室,到處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 紀念品:中國、印度、非洲、南美洲;除此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地球儀」。從進門的玄關開始,櫃子上、地上、牆邊,至少擺放了十個以上,大大小小、各種不同 材質的地球儀。

「門口那兩個會發光的大型地球儀,還是特地從美國的家搬來!」這幾個地球儀好像他的資產一樣珍貴,隨著他○七年舉家遷移至新加坡,一起遠渡重洋來到亞洲。 對羅傑斯來說,這個世界從未停止運轉,永遠會有新鮮事,「我希望孩子未來也能像我一樣,到各地去旅行,體會不一樣的世界、開拓自己的視野。」羅傑斯目前將 新加坡的家視為永久住所,短期內沒有遷移的計畫。但他希望女兒長大以後,能到海外求學,「去中國或哪裡都好,一定要走出去。」他認為,和不同語言、種族、 膚色的人相處,才可學習到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

早在八○年代,羅傑斯已注意到中國這個別人眼中「食古不化」的共產國家,他盡全力蒐集中國市場資料,實地查訪數次,甚至花了幾個月時間住在那裡,看到這個國家驚人的生產力,令他成為早期少數在中國的外國投資者之一。

羅傑斯說,假使當年沒有親自深入探訪,一定會錯過這個經歷高速成長的國家。所以他相信,不論身處哪個國家,都要想盡辦法離開原鄉,到世界各地探尋新知。就 像日前,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進行一場演說,對著來自加拿大的學生表示,「我不確定你有選對科系,但至少肯定做對了一件事,就是離開家鄉來到亞洲求 學!」話說回來,即使有了女兒的牽絆,但是為了解開心中的疑問,羅傑斯去年還是抽出空檔,前往緬甸視察了一趟。「那裡有豐沛的原物料,過去,緬甸國內經濟 被政治情勢影響,最近看來頗有加速開放的轉機,這讓我感到很興奮,說什麼也要親自走一趟,確認是否值得掏錢投資。」結果他發現,緬甸簡直就像三十年前的中 國,成長的潛力絕對存在,可惜的是,在探詢過後,目前依舊缺乏完善的投資途徑,所以只能維持少量投資部位。「無論如何,走過、看過,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 做。」

人生智慧三:

及早嘗試才能快速累積人生經驗值羅傑斯看了一下時間,熟練地拿起一頂草帽,準備出門去接小女兒「小蜜蜂」下課。他騎上一輛從荷蘭訂製的自行車,前方裝有可坐兩名小孩的木製籃子,裡面還放了一本故事書,讓女兒在路途中也可閱讀,和爸爸一樣,絲毫不浪費一丁點時間。

騎車約莫十五分鐘,他來到以華文教育為主的「南洋幼稚園」。一位頂著捲曲金髮,外形特別引人注目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向羅傑斯:「Daddy!」她開心地 大喊,見到陌生的我們在一旁,她顯得有些害羞,一開口卻以標準中文打招呼,「你好,我是小蜜蜂,請問你叫什麼名字?」聽著女兒說起中文,羅傑斯面露驕傲的 神情。

因為看好中國的未來,他安排兩個女兒從小學中文,並將整個住所移至亞洲。但他對孩子的期望不只如此,他與妻子佩姬還安排女兒上數學、科學、話劇、游泳及網球課等,每周行程緊湊得不輸老爸,近期小蜜蜂更多學了西班牙語。

「會不會讓他們太累、太忙了?」我們有點擔心地問,羅傑斯回答:「我並不是要他們學會所有的東西,而是要他們盡量多嘗試。」他說,「人要勇於嘗試,不試, 就無法確定自己的熱情在哪裡?更不會有『從失敗中學習』的機會。」羅傑斯談起自己曾因嘗試而經歷過的失敗經驗。年輕時,他曾試著自行創業,剛起步就賺了不 少錢,「我自以為很聰明,結果賠到一毛不剩。」羅傑斯說,試過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條路,「這是個寶貴的經驗,假使人生一定會失敗一次,早一點遇上較 好。」他說,如果年紀大了才失敗,恐怕沒有足夠時間翻身,「所以,趁年輕當然要多方嘗試。」「其實,嘗試不一定要有結果,但至少,你會找到面對問題的勇 氣、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補充。

他的大女兒樂樂,則在我們隔日再度拜訪時透露,「爸爸最近教我的一件事,就是:永不放棄。」九歲的樂樂以流利的中文表示,每次遇到數學題就感到困難,怎麼 算都不對。爸爸雖然很有耐心地教,卻從來不直接給答案。「他每次只給一點線索,然後要我自己練習算出正確答案。」羅傑斯說,每個人都會遭遇困難,也會犯 錯,「而通常,我們從錯誤中學習的事情,比起從成功之中學習到的事情超過很多。」所以在他眼裡,犯錯也許是件好事,至少讓人警惕,對事事小心。假使人生中 從未嘗試錯誤,就無法學習很多,最後反而可能導致失敗。

早期他曾接觸玻利維亞市場,小小投資三千美元,不久後,他的下單券商卻捲款消失,他才知道自己受騙。「如果沒有那次經驗,我可能後來會用更誇張的金額去投 資一個高風險的小國家,損失可能擴大好幾倍。」十年後,羅傑斯回到玻利維亞,把當時捲款消失的「騙子」全數找齊,並且成功要回他的三千美元。

他又以自己的婚姻為例,經歷兩次失敗的他說,「第一次婚姻可說是我這輩子最糟的一次投資。」當時羅傑斯才二十四歲,婚姻只維持三年就結束。他解釋,因為太 過年輕,彼此都不清楚未來方向,「最後不但失去了婚姻,也失去了金錢。全部從零開始,那真是慘痛的經驗!」他連說了幾次痛苦(painful)一詞來形容 這段回憶。

人生智慧四:

專注於你所熱愛的領域

羅傑斯認為,當你對於未知領域能夠深入探索,對於世事看得夠多,也有多元的嘗試和經驗之後,自然而然,就能得到一位成功投資者最需要的特質:專注鎖定於自己最熱愛的領域。

「鎖定在你認識、熟知的事情上面,才能成為成功的投資人。」這是羅傑斯給投資人的最後告誡。在他的觀念中,如果投資於你不熟悉、不感興趣的市場,即使賺到 錢,充其量也只能說是「賭對了」;相對地,當你對某個領域懷有探索的熱情,自然就能從中發現別人看不見的絕佳投資機會。

「就算投資的結果不如預期,至少,你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快樂。事實上,我認識很多『賭對一把』的人,很有錢,但是並不開心。」羅傑斯說,當你專 注於自己熱愛的事,即使結果不算成功,你也不會太過在意,「就像我現在專注於兩個女兒的教育。」「經常,我不確定自己的作法是正確的,但我會很努力去研究 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也不敢肯定,將來女兒和我會不會愈來愈疏離。不過,我可以很篤定地告訴你……,」羅傑斯聳聳肩,接著表示:「我愛她們,所以不管結果怎 麼樣,兩個女兒,絕對是我此生最成功的投資。」

羅傑斯闖蕩世界重要事紀

1964年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系畢業。

1966年 英國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和經濟學系畢業後,回美國從軍。

1970年 退役後進入管理投資公司Arnhold & S. Bleichroeder,在此結識索羅斯,並共同創立量子基金(Quantum Fund),10年內成長4200%。

1980年 37歲決定退休,至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擔任客座教授。

1990年 展開兩年的騎車環球之旅,去過50個國家,總旅程數超過16萬公里。

1998年 創立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ogers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Indexes, RICI)。

1999年 與現任妻子佩姬(Paige Parker)展開為期三年第二次環遊世界之旅,開車遊遍116個國家,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2007年 看好亞洲市場的發展,以1500萬美元售出在紐約市的房子,舉家遷至新加坡。

2011年 成立羅傑斯全球資源股票指數(Rogers Global Resources Equity Index, RGREI),追蹤頂級農業、礦業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79

<獨家調查>80位空姐貼身觀察 頭等艙有錢人的成功好習慣

2014-06-23  TWM  
 

 

如果說手握頭等艙或商務艙機票,是成功的象徵,那麼,學習頭等艙或商務艙乘客的好習慣,將是攀上成功的門票。

來自80位空姐的貼身觀察,描繪出頭等艙與商務艙成功人士的樣貌,有人書不離手、有人勤做筆記,閱報必讀《經濟日報》與《工商時報》……靜謐的空間,人人專注於自己的事情上。

想要距離頭等艙更進一步,你一定要模仿與學習他們默默在做的事。

撰文‧施禔盈 研究員‧辛曉昀「先生、女士請注意,××航空飛往美國洛杉磯××班機,現在於××號登機門開始登機。我們首先邀請頭等艙和商務艙的旅客登機,經濟艙的旅客請留在位置上。」航空公司服務人員廣播完這段話之後,候機室內有少數一群人起身、移動,從容地往標示「頭等艙、商務艙」的通道走去。

機艙是社會縮影

座位比例反映貧富「八二法則」等到頭等艙、商務艙的旅客魚貫登機後,此時廣播中才傳來:「現在我們邀請經濟艙××排到××排的旅客登機。」語畢,可觀的人潮略顯急促地往標示著「經濟艙」的通道排隊,緩步向前推移。

同一趟旅程,不同登機路線,象徵財富實力。以台北飛洛杉磯單程票價為例,經濟艙約兩萬六千元,商務艙約七萬元,頭等艙票價則來到十萬元。一架飛機從經濟艙走到頭等艙,幾分鐘的距離,但因為設備不同、服務不同,票價差距十萬八千里。

當頭等艙、商務艙旅客一上機,空姐馬上為每位「貴賓」吊掛外套、送上迎賓水酒。而同一時間,經濟艙的走道上可能「塞車」,因為要等候其他旅客擺放好隨身行李,才能移動至自己的座位,侷促的艙內,旅客們的情緒略顯躁動。

以一架波音七四七的飛機來說,頭等艙有十二個座位、商務艙有四十九個、經濟艙則有三一九個座位;算一算,頭等艙加上商務艙的座位總數,只佔總座位數的一六%。有趣的是,這個比率剛好接近所謂的「八二法則」,也就是整體社會中,約有二○%是有錢人,八○%則是經濟狀況一般,甚或必須為錢煩惱的人。

相較於經濟艙,商務艙和頭等艙的「舒適度」不言而喻。但是,經濟艙與頭等艙的差距,其意義並不只是表面的享受而已,更重要的是,坐在頭等艙的人士,他們透露出許多值得學習的成功者特質。

理財女王愛K書

無所不讀 吸收知識增加厚度五月底,春天診所董事長何麗玲才剛從日本回來,就馬上接受《今週刊》的專訪,這次的採訪時間,喬了又喬,原因是何麗玲不停飛行,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飛了超過十趟,而這次的日本行,是臨時的旅程,目的是去看一棟辦公大樓。

去程,何麗玲照例已經將買賣日本房地產可能產生的稅金、手續費及管理費研究一番;但是,坐進商務艙以後,她依然打開資料夾、拿出筆記本,二度在飛機上做功課。

「投資海外房地產,不能只看物件的條件,還要考慮未來買賣時交易的幣別、扣除所有費用後的報酬率。尤其房地產是中長期的投資,很可能買進後,五年後才出現賣出機會,所以五年後的匯率波動,一定要放在心上、好好思考。」何麗玲說。

做完功課,她拿出書本,就這麼一路看到底。而就算是飛往歐洲、美國的長程飛行,何麗玲也選擇完全不休息。「她在機艙內幾乎什麼事都不做,就是不間斷地看書。」一位曾經服務過何麗玲的空姐,透露這位理財女王的搭機習慣。

何麗玲則笑說,看書的時間確實永遠不夠用。雖然每天清晨六點多起床,都是以運動與閱讀開始一天的生活;但是,浩瀚知識怎麼樣吸收都嫌不夠,所以,每天都要抽出一至二小時看書,當然不願浪費搭機空檔。如果是十小時以上的航程,她必定會帶上二、三本書。

打開手機中的照片,何麗玲找出了一張她隨手拍攝的新聞內容,那是二○一三年十大華文好書的報導,「看到這則新聞,我就跑去誠品,買齊每一本。」而去年,讓她讀了近三次的一本書,是簡媜寫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其中一次,便是在從台北出發到拉斯維加斯過聖誕節的機上閱讀,她思索老化的社會結構,也藉此體認父母親的想法。

提到這次的日本行,回程因為見到機上有一支介紹京都的新影片,何麗玲好奇地點播來看,當中一段提到豐臣秀吉為了賞花蓋了一座醍醐寺,相關的歷史、典故點燃她的興趣,於是下了飛機後,她開始找尋相關書籍。「怎麼可以不閱讀呢?不閱讀怎麼吸收知識、增加自己的厚度?」

業務高手蒐意見

藉機聊天 帶回改善產品建議在機上閱讀,是商務艙或頭等艙乘客常見的習慣。剛從巴西回台北的華碩全球副總裁暨集團行銷主管陳彥政,約四十小時的旅程,便一路閱讀載至平板電腦的電子書,而他最常看的是管理相關書籍,這趟飛行他就把《Insanely Simple》(簡單:打破複雜,創造絕對優勢)仔細閱讀一遍。

因為負責全球業務,陳彥政一年有一半時間在海外,飛行對他而言,多半是為了工作,所以,坐進商務艙之後,他會延續該處理的工作,「我多半都會趁搭機的時間,把所有的mail做個總整理,如果當中有平日沒時間看的分析性報告,就會在這個時空中,一口氣消化完畢,搭機可做個總清倉。」有趣的是,只要鄰座的旅客剛好用的是華碩產品,陳彥政會在適當的時機聊上幾句,「蒐集回饋很重要,就像有一次,一位旅客向我反映鍵盤的觸感太軟,這樣的意見我會帶回來給產品經理,希望能有一些解決方案被討論出來。」打開陳彥政的手提行李箱,《Bloomberg Businessweek》、《TIME》、《The Economist》就在當中,這是他搭機時必帶,也必讀的三本雜誌,「看產業、看趨勢、看新知,總之,就是要不斷充電。」

管顧悍將忙充電

去蕪存菁 撕雜誌歸檔整理資誠企管顧問公司顧問諮詢業務負責人劉鏡清,也是每個月至少要飛一次的商務人士,為了到達目的地能夠全神貫注地開會或談案子,一定會利用飛行時間調時差;另外,便是利用時間準備相關資料。如果還有餘裕,他一定拿起像是《今週刊》等財經雜誌閱讀。

搭飛機時,這位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前總經理有個習慣,就是留下需要的資料,「如果是自己帶上機的財經雜誌,我會把有用的部分撕下來;若是機上提供的,就用iPad照起來,反正回去後都要做好存檔工作。」除了看財經雜誌的習慣外,劉鏡清還會選擇與近期工作有關的幾本書籍,帶上飛機閱讀,有時候一本厚厚的書,他會撕下保留其中最重要的幾頁內容,然後就把書留在機艙內,「經常去程是攜帶五本書,但回程就只剩下十張紙了。」「很多人看了很多雜誌或書籍,卻無法應用在工作上,也講不出所以然來,這是因為知識庫建立得不夠紮實。」劉鏡清強調檔案管理的重要,也因此,不論是搭飛機或在日常生活中,他只要見到有用的資訊,都採用一貫的作法,撕下來歸檔整理或者拍照存檔。

電腦文件也一樣有條不紊地分門別類,收到信件、下載檔案以後,劉鏡清第一步一定是抓出關鍵字改寫檔案名稱,並且加註日期,「這樣,談一個議題,我可以把過去十年累積的資訊,輕輕鬆鬆地整理出來。」劉鏡清非常認同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三上」讀書時機,只是其中馬上、枕上、廁上的「馬上」,現在可以改成「機上」。他認為這三個時機雖然是零碎的時間,卻是最不受打擾的時段,所以絕佳的點子,都會在這樣的時間點迸發出來。

劉鏡清回憶,○八年還在IBM任職時,遇上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一次往返北京的航程,他不斷思索怎麼樣度過慘澹景氣。「去程,想不到解決方案,但回程,就跑出來了。」○九年他帶領的團隊只銷售一個概念──CPR,「人遇到危急時,需要CPR急救,企業何嘗不是一樣?」於是如何降低成本(Cost)、提高利潤(Profit)、增加收入(Revenue),就成為銷售時的最高指導方針。

那一年,劉鏡清帶領的部門,業績逆向成長二○%,他甚至打破IBM一定層級主管不再加薪的慣例,月薪再調升四.八萬元;更重要的是,劉鏡清的部門是當時IBM內唯一沒有裁員的單位,「思考,需要一定的空間,才容易理出脈絡;搭機,就是絕佳時機。」失敗者有各種樣貌,但成功者都具備雷同的特質。坐在頭等艙與商務艙的成功人士,究竟有什麼好習慣?與一簾之隔的經濟艙旅客又有哪些差異?想必最清楚的莫過於空服員了。為此,《今週刊》特別針對服務過頭等艙與商務艙經驗的空姐進行調查,總結八十位空姐第一手觀察的三個新發現如下。

發現一

艙等有別 閱讀種類也不同現在回想一下,搭經濟艙時,你多數時間在做什麼?打電動、睡覺、看影片,多半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主要目的在「打發」時間。調查結果確也顯現經濟艙乘客以看影片與睡覺居多,女性乘客聊天、交談的比重更是明顯的高。

頭等艙與商務艙乘客的習慣,雖然睡覺休息的比重也不低;但是,看報紙雜誌、做筆記及工作、看書的佔比拉高許多。再者,頭等艙與商務艙的女性乘客,聊天、交談的比重也大幅下降。

其實,看報章雜誌幾乎是搭機時人人會做的事情,只是閱讀的重點可能不同。調查顯示,經濟艙中,有高達八成的旅客選擇「綜合類」(如《蘋果日報》或《壹週刊》)閱讀,吸收財經資訊者,僅有六%;但商務艙或頭等艙乘客恰好相反,九成的人必看財經類的報章雜誌,綜合類降至九%。

再從旅客攜帶的書籍來看,經濟艙如果有看書,最常捧在手上閱讀的是「旅遊飲食」類,佔比達四七%;但是商務艙或頭等艙旅客翻閱的書籍,多半為「商業理財」類,比重高達六四%。

發現二

頻繁吸收財經知識 越能創造財富足見越有錢越喜歡閱讀財經專業知識,當然,越是頻繁吸收財經專業知識,越能創造財富,這樣的正相關,值得一般人來創造。

從對待身邊物品的態度,則可看出一個人的秩序與紀律。而不同艙等的乘客,對待身邊物品的態度是否不同?五七%的空服員認為大同小異,三八%則認為經濟艙的乘客比較粗心,僅有五%表示商務艙或頭等艙較粗心。

發現三

成功者特質 自我要求嚴謹其實有不少受訪空姐反映,會經常接獲經濟艙旅客幫忙尋找東西的要求,但這在商務艙或頭等艙幾乎很少發生。可能是空間的關係,因為經濟艙較為狹隘,東西不好擺放,所以弄丟後,總是不易尋找,需要空姐幫忙。但這也顯示,成功人士展現的秩序感較高,一方面形象為重,一方面自我要求嚴謹。

好習慣、嚴謹的態度,商務艙及頭等艙的面貌已經被勾勒出來。羨慕他們手握商務艙或頭等艙機票,那麼,就開始學習他們的習慣與態度吧!

80位空姐第一手觀察,有錢人真的不一樣── 經濟艙vs.頭等艙乘客習慣大調查

單位:%

頭等艙男客最常閱讀,經濟艙喜歡看影片Q1:男性乘客多數時間在做什麼?(複選2項)

頭等艙與商務艙 經濟艙

看報紙雜誌 26 11

睡覺 25 27

看影片 21 41

做筆記或工作 17 2

看書 9 3

聊天、交談 2 6

打電動 0 10

Q2:女性乘客多數時間在做什麼?(複選2項)

頭等艙與商務艙 經濟艙

睡覺 31 22

看影片 30 41

看報紙雜誌 17 4

聊天、交談 11 31

看書 9 1

打電動 1 1

做筆記或工作 1 0

頭等艙關心財經訊息,經濟艙偏好綜合與旅遊資訊Q3:不同艙等閱讀報章雜誌的類別?

頭等艙

財經 90

綜合 9

時尚 1

經濟艙

綜合 80

旅遊 9

財經 6

時尚 5

Q4:不同艙等閱讀書籍的類別?(複選2項)

頭等艙與商務艙 經濟艙

商業理財 64 12

心理勵志 9 6

人物傳記 8 1

旅遊飲食 6 47

其他 6 13

文學小說 4 17

歷史小說 3 2

沒注意 0 2

頭等艙乘客

較能理性處理問題

Q5:如果旅程中發生不愉快,乘客態度為何?

頭等艙

不帶情緒就事論事 33

帶有情緒性的指責 61

不太反應 6

經濟艙

不帶情緒就事論事 3

帶有情緒性的指責 91

不太反應 6

5成7空姐認為大同小異,

但頭等艙乘客相對

展現較高的秩序感

Q6:不同艙等乘客對待身邊物品的態度是否不同?

大同小異 57

經濟艙乘客比較粗心,容易弄亂或弄丟東西 38 商務艙、頭等艙乘客比較粗心,容易弄亂或弄丟東西 5

經濟艙乘客相對

樂於購買機上免稅商品

Q7:不同艙等乘客機上購物的情況是否不同?

商務艙、頭等艙的乘客比較樂意買機上免稅物品 10

大同小異 51

經濟艙的乘客

比較樂意買機

上免稅物品 39

說明:本問捲髮送對象為現役及退役空服員,皆有服務商務艙及頭等艙經驗,共回收80份問卷,其中服務過商務艙及頭等艙經驗達1~3年有17位、4~6年9位、7~9年13位、10~12年5位、13年以上共36位。(調查時間為2014年5月15日至28日)13年資深空姐陳莞茜眼中的頭等艙乘客曾在空中服務將近13年,並獲2009年日航Dream Skyward年度優秀空服員獎,現任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講師的陳莞茜,長期觀察商務艙、頭等艙的樣貌,她說,那是一種緊湊的氛圍、一個很有紀律的環境,多數人安靜不語,專注於自己手邊的事情,「像是一定要把某件事情『整理』乾淨一樣。」1998年進入日本航空(前身是日本亞細亞航空),陳莞茜見到諸多企業大老、當紅影視明星搭機時的習慣,「這群身價不凡的成功人士多半客氣,但,對於空服員的服務都會提出精準的需求,例如登機後就告訴空服員他們整個航程中都不用餐;如果要用餐,則一定提出確切的時間。之後,他們便投入原本規畫搭機時要做的事情,不願被打擾。」從搭機的那一刻談起,陳莞茜說,商務艙或頭等艙的乘客多半會要全類別的報章雜誌,其中財經雜誌是必點刊物,「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吸收資訊的強烈渴望」。她曾經在同一天服務過一位企業老闆兩次,「早上搭機時,他已經看過所有的報章雜誌了,但下午再見他,依然向我要了晚報閱讀。」「一定要完整掌握所有資訊,是這群人的共同特色。」陳莞茜還觀察到,商務艙或頭等艙的乘客會特別盯著「專家評論」式的文章,久久不移視線;至於書籍類別,專家、學者出版的書籍,最常被帶上機翻閱;另外,商業經濟相關書籍也常出現在他們手上。有趣的是,如果是專家學者撰寫或商業經濟這類書籍,通常會被一併帶下機;但若有少數乘客看的是輕鬆小說或休閒類書籍,則多半會留在機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62

貼身觀察72小時 馬雲連簽名都客製化

2014-09-22  TCW
 
 

 

自從阿里巴巴躍升為世界級公司之後,集團大當家——馬雲,就成為各界追逐、訪問的對象,越發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盧希鵬,是少數跟馬雲有近距離接觸的台灣人,連續四年獲阿里巴巴邀請年度最重要的網商大會並發表演講,盧希鵬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分享他所認識的馬雲:

我第一次見到馬雲本人,是在二○○八年九月阿里巴巴的年度網商大會上。他是杭州師範大學畢業,所以每年九月十日中國的教師節那天,他都會舉辦網商大會,這可說是阿里年度最重要的大事,上萬人會湧入杭州人民大會堂,套句馬雲喜歡引用的金庸小說術語,就是華山論劍大會。大會的高潮,是十大年度網商的決選。不知為何,他們竟然發信請我這個台灣學者,擔任年度網商的評委(審)。想不到這一當,就一連當了四屆的評委。

一副武林高手的樣子:雖是評審大會,但他一直在講他的夢

二○○八年,正逢中國舉行APEC高峰會,阿里有意展現實力,特別擴大舉辦網商大會,將會期延長為三天兩夜。

我以為馬雲對於評選只是虛應故事,想不到他非常重視,一路跟著我們十名評委,參與會議。

會議主要在馬雲辦公室舉行。他的辦公室很有趣,幾乎被一個很大的長方形會議桌占滿,桌上放了文件。馬雲說,他的工作就是開會,辦公室只要有會議桌就行。每一個人的位置,都有一張很大的沙發,比阿羅哈客運那種七四七頭等艙的椅子還寬,材質也比較厚,他說因為要在這裡的時間很多,一定要舒服。辦公室後方,有幾幅金庸的題字,寫著:「天下武林豪傑,必先廣納人才。」

他自稱是《笑傲江湖》裡的風清揚,有獨孤求敗、無招勝有招的特質,可能也跟他瘦瘦的外表有關。

開會那幾次,他都戴著一串佛珠,他常合十,在他瘦弱的身上,掛著一個寬大的袍子,確有三分武林高手的樣子。雖是評審大會,但他講的內容,一直圍繞在講他的夢、他的想法。

一講話全場都安靜:他太太抱怨說,在家講話也慷慨激昂

不管是開會或吃飯,他只要一講話,大家都會安靜下來,內容神態幾乎與演講一模一樣,他太太在吃飯時就complain(抱怨),說他在家裡講話也是這樣子,帶點浙江口音的普通話,講起話來慷慨激昂,精神飽滿,三天兩夜的相處,我們沒看過他打過一個呵欠。

我們開一個會要三個鐘頭,大概有兩個多鐘頭都是他在講話,你會發現自己的氣勢不如他,跟他相比,就自然而然不太會講話。

他身邊沒有電腦,別人發言時,他不插話,會默默的做筆記,在會上有他找來的業界先進,態度也很溫和尊重。他演講時,不會站在講台中間,他會在講台邊緣走來走去,會讓你覺得,他是在看著你。

他還透露一個秘辛說,他的第一份工作其實是賣房子,但賣得很糟,每一次出門都跟自己講今天賣不了房子,所以他只要賣了一棟,就會很開心。從此,他做事,永遠都朝最壞的想。

一點架子都沒有:我叫他比什麼姿勢,他就跟著比

那年網商大會結束前,阿里巴巴還招待大家看了《印象西湖》,看完出來的時候,現場兵荒馬亂,就跟電影散場一樣,但不知為何,在人群中,就是可以看見個頭很小的他,逐一跟貴賓們打招呼,一點也不急著離開。

我當時也湊上一腳。我叫他 比什麼姿勢,他就跟著比,一點架子都沒有。開完網商大會,有人要請他簽名,他也會每個人都簽,他給我簽了一個「永不放棄」,為每個人下一個註解。我說,你這簽名怎麼跟書上的簽名不太一樣,他說,他每一年的簽名不一樣,所以單單看簽名就知道,這個文件是哪一年簽的,不知道是開玩笑還是什麼,我覺得他非常friendly(友善)。

二○一一年的網商大會,我除了擔任評委外,阿里巴巴還特地邀我做一場演講,同場還有包括《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紀簡史》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

當時,我正好出了一本書叫《為什麼無法控制我的狗》,我跟他秘書要了十分鐘獨處的時間,他也爽快答應,他並沒有質問我怪異的書名,反而靜靜的聽我講完「人定勝天」這種邏輯,在網路世界中的謬誤,網路是一個混亂、且開放的生態系,不應該想用制式規範框架住。

不過,我也見識過不這麼溫和的馬雲。

有一次我半開玩笑說:「其實天底下沒有真正為客戶著想的企業。」當淘寶的店小二說在為客戶著想的同時,基本上是maxima(極大化)他自己的利益、打擊對手。這時,他卻一改溫和,立刻高聲反駁說,「客戶要先賺錢,賺錢之後才有阿里巴巴!」對他而言,電商重要的是在建立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生態系,在生態系中沒有敵人,真正的敵人,就是自己頑固的思想!

也許是客氣,有一次馬雲特別吩咐他的司機,用他的Audi大黑車,我想應該是A8,載我一個人去搭機。閒聊中,這個年紀五十開外的司機說,他最常載馬雲去的地方就是機場,馬雲一上車就睡覺,司機直說:「他比馬雲幸福,因為下了班,就可以走路、散步,?馬雲沒有下班時間,他太辛苦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63

貼身觀察李寶珠服侍王永慶50年 王瑞瑜:她就是賢妻良母 哪是狠角色

2015-01-05  TWM
 

在王瑞瑜眼中的母親李寶珠,不是外界以為的「厲害女人」,而是能忍氣吞聲、吃苦耐勞的女人。

對於母親接任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她雖然覺得意外卻合理,因為媽媽「可以延攬人心」,扮演精神領袖的角色。

撰文‧許秀惠、鄧 寧

從二○○八年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過世之後,六年來,二房長子王文洋頻頻出招,狀告三娘李寶珠不是王永慶合法配偶、懷疑王永慶過世時間、打海外爭產官司,種種對準三房而來的出招,都是三娘女兒、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瑞瑜出面回擊,她保護疼惜母親的心意,透過反擊發言可略窺一二。

事實上,王瑞瑜回台後,就與王永慶、李寶珠及其他三位姊妹住在一起,五十年來,在同一個屋簷下看著兩人的相處互動,對母親李寶珠如何持家、如何以無比耐力韌性,如影隨形地照顧王永慶的起居生活,對於王永慶與妻女互動,是最有資格的評論者。在長庚醫院改選董事長之際,本刊專訪王瑞瑜,談談眼中的媽媽李寶珠,以及王永慶與妻女相處的點滴,以下是訪問紀要:

談 三娘掌長庚

「承襲兩位創辦人精神,

可以延攬人心」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媽媽接任長庚董事,又成為董事長,身為女兒你怎麼看?

王瑞瑜答(以下簡稱答):很簡單的一件事,總裁(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也覺得適當啊!她進入董事會就是精神領袖,承襲兩位創辦人的精神。長庚醫院與台塑集團不一樣,是服務人群、奉獻的單位,所以我母親作為一位女性(董事長)非常適當,她可以延攬人心。

怎麼說?這要從我父親(王永慶)決定成立長庚醫院講起,當時就是我母親在旁支持他、鼓勵他。以前那時代只有榮總與台大,國內根本沒有大醫院,我祖父王長庚生病,只是腸打結而已,但送到診所,醫生也不知道怎麼辦,我父親只好把祖父帶到大醫院去看病,但那時候需要紅包,祖父就一直呻吟到去世,之後我父親就下定決心要提升台灣醫療水準。長庚是下令不准收紅包的,一定先醫治再收費。

當時經濟很發達,醫療卻很匱乏,從零開始怎麼辦?我父親去美國延攬名醫,包括吳德朗(長庚醫學院創院院長)、張昭雄(長庚醫院前院長)這些第一代的醫界大老,這過程中母親一直陪伴父親,所以這些醫師對我母親都很尊重,都有一份感情。

問:她是被推舉出來的嗎?

答:其實我們很意外,連我都沒有想過會是她,這是幾位醫師代表自己推舉出來的。

我一開始聽到要媽媽當董事,還想說:「啊!

怎麼會?」這也不是密室會議,就他們推舉出來,也有私下去問媽媽的意願,而我媽媽的個性是人家有需要,她一定不會拒絕。

談 三娘與父親

「被父親當眾罵 她躲起來哭,出來卻裝沒事」問:談談你眼中的媽媽。

答:我母親就是一路陪伴我父親,真的是很能吃苦的人。

平常生活,父親一早凌晨三、四點起床,開始運動、看公文,我母親也跟著。而她是虔誠的佛教徒,早上起床會先花一小時上早課、半小時打坐,然後幫我父親準備早餐。父親吃完早餐,七、八點會回去睡個回籠覺,九點起來上班;但母親沒辦法睡回籠覺,她去傳統市場買菜,準備午餐、晚餐,直到下午三、四點才有機會瞇一下。

每天我父親的三餐都是她要準備,因為父親一定回家吃飯,中午也會回家吃飯,他不喜歡外出用餐,人家要請他吃飯,他反而會請人家到家裡吃飯。母親直到快要七十歲,才開始培養一些能幫忙煮飯的人,因為體力不行了;但如果有客人來,媽媽還是會坐鎮在廚房裡指導,從早上忙到晚上。

父親大約晚上九點就寢,她就要趁機趕快睡,如果父親半夜起來想要喝個酒,我母親還得陪著。可以說她這一輩子真的是勞碌,外面說「三娘很厲害」,我覺得外面的人太抬舉她了,她就是賢妻良母。

問:你有看過她委屈的時候嗎,她都怎麼控制情緒?

答:我母親真的EQ一百分,我記得有一次父親在家裡請客,我母親不知道講了一句什麼話,父親竟當著所有客人的面罵:「惦惦(台語:安靜)啦!」母親心裡很難過,但她就到洗手間哭,哭完了裝沒事又走出來。我是她的女兒,每次外面說她怎樣,我真的很捨不得,但她都不願意說明、解釋,外面把她當成狠角色,說她很愛與王文洋爭產,她常說「袂要緊!人在做,天在看。」她教我們不要仇恨、不要對立,大家要和氣生財。

她是我們家所有人的潤滑劑、垃圾桶,如果碰釘子也是吞下去,很能把尷尬的場合紓解掉,是非常有智慧的一個女人。我從小到大真的沒看過她生氣,她沒有打過我們,從來沒罵過我們,對我們只有安慰,都是好好地說。

也就是這種無怨無悔的個性,才能與我脾氣壞的父親相處,沒有一百分的忍耐,要怎麼與他相處?他們(指二房子女)說我母親霸占他們的父親,我覺得說,有能耐你來嘛!一切都是個性使然。

問:媽媽對你們的期待是什麼?

答:她只說:「把你本分工作做好。」也沒叫我們要爭氣,如果我們太累,她會說:「放輕鬆就好,太累不然就別做了。」她從沒要求過,不會叫我們追名求利,只要好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或回饋社會。

你知道嗎?我們做公益只是捐錢,她每一年不只是捐贈,她是跑到台東、花蓮,甚至越南,看哪裡需要補助就撥錢出來。一個八十歲的人還是親自去,那種奉獻的心,我真的好佩服她。

問:你從媽媽身上學到什麼?

答:吃苦,我從她身上學到吃苦、將心比心、照顧員工。我們這個家很慶幸有這樣的媽媽在帶,我們四個子女也對同仁都很友善。

還有節儉,我父親母親都有影響,對小孩教育,「以身作則」很重要,我父親曾說:「你是個富二代,用嘴巴教沒有用,要以身作則。」從小我看母親去菜市場買菜,對自己節省、對他人慷慨,他們兩個都是這樣,節儉就是一個家風。我除溼機的水捨不得倒掉,還會拿去澆花。

問:父親過世這六年來,媽媽調適得還好嗎?

答:我父親一直都是跟她一起睡,父親過世後,到現在母親房裡還是一定要有人跟她一起睡;但畢竟也過了六年,她應該已慢慢習慣父親不在。

她現在有朋友、有連續劇,以前我父親在時不可能看連續劇啊,如果我們看沒有用的東西就會被罵:「看咖有路用的(比較有用的)!」小時候看布袋戲、歌仔戲,還會被罵「糞掃(垃圾)囝仔」,甚至於不能穿牛仔褲,父親真的非常嚴格。

問:從小到大,你有沒有哪一個時刻,感受到父母兩人之間的愛?

答:我媽媽六十歲生日的時候,我父親握著她的手照相,就那一刻。

那種愛不是言語可以傳達,但旁人可以感覺到父親依賴我母親,那就是一種愛。

談 父親的愛

「他白天開會罵我,晚上卻親手幫我捲壽司」問:社會提到王永慶都很崇拜他,因為他是企業的巨人,但他在家庭裡面是怎樣的一個人?

答:白天,他很嚴;晚上,尤其吃飯,喝了一點酒,他真的是個慈父。

我講個例子,有一次開會他罵我,我很難過,回到房間哭,晚上請客就學我媽媽,裝沒事出來,但心裡還是很難過,你知道他怎麼樣?以前包壽司要自己捲海苔,我一向都坐在他右手邊,他嘴巴不會安慰我,但他把壽司捲好,看沒人注意就塞到我盤子裡,我那時候感動到快哭出來了,覺得說:「啊!爸爸就是爸爸!」問:董座(王永慶)對兒子、女兒有不一樣的期待嗎?

答:沒有,我父親頭腦裡沒有男女之分,但他確實對兒子比較嚴格,因為女兒比較聽話。我們小時候,還不到十歲吧,父親睡覺時,我們四個小孩要一人抓他一隻手或一隻腳,幫他按摩到他睡著為止,至少半小時,等他一打呼我們就可以去睡覺了,他會說:「瑞瑜,咖大力誒!」問:有跟爸爸撒過嬌嗎,他會主動抱抱你們嗎?

答:當然不可能,我們從來也不抱爸爸媽媽,是後來這幾年,我會主動抱我爸爸和媽媽,還記得第一次抱我爸爸,他立刻說:「啊,你是飲燒酒醉喔(你喝醉了喔)!」我真的是趁喝了一點酒的機會,裝撒嬌抱他一下,那時候他已經八十幾歲了,現在,我也會抱抱我媽媽,就是不想留下遺憾。

問:身在富豪之家,你有常覺得外人羨慕嗎?

答:我們吃得不會比人多,穿得不會比人家好,我們的衣服不是名牌,我身上穿的搞不好都比你們便宜,那些富二代開賓利,我們開什麼?

我媽常說:「人再吃就是這些東西。」她常教我們不需要虛榮,我一個愛馬仕的包包都沒買過,浪費!我還去夜市買路邊攤咧,我也不會覺得這樣丟臉啊!我們家四個女兒真的非常樸實,戰戰兢兢,每天也都和大家一樣在上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51

貼身觀察 施振榮替長子掌權拉盟友

2015-04-27  TCW
 
 

 

是什麼大生意,讓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暌違十年後,再度踏上德國?四月十六日,德國柏林,施振榮一下飛機就不停奔波,參觀當地新創公司,他說,要在物聯網時代,搭起歐洲與亞洲之間的橋梁。

施振榮未說出口的另一座橋梁,則是搭在他的長子施宣輝,與宏碁經營權接班大位之間。

去年剛上任宏碁新事業群總經理的施宣輝,在柏林物聯網高峰會中擔任講者,介紹宏碁「自建雲」(BYOC,電腦變身雲端伺服器的應用服務)在物聯網的應用。活動當天,現場氣氛活潑,不過,忙進忙出的他,臉上卻沒有太多笑容。

在外界眼裡,他就是施振榮的兒子,他很少對媒體單獨發言,每一次公開露面,總是言必稱「施先生說」,傳述父親的理念。除了董事長黃少華、執行長陳俊聖擔起宏碁改造的重任,施宣輝的名字,也將與宏碁轉型之路緊緊相扣。

老爸首次定位:他以後一定是宏碁大股東

施振榮父子此次帶台灣物聯網新創公司遠赴柏林,一方面協助新創業者與國際接軌;一方面,也因為,距宏碁改造年限只剩一年半,施宣輝在集團內孤掌難鳴,真的很需要盟友。

「他以後一定是大股東,會是一個很有附加價值的董事。」《商業周刊》一路貼身採訪施振榮父子,從台北到柏林的旅途,施振榮也首次公開向外界定義兒子的職掌。

在柏林,施振榮對宏碁轉型成功的指標訂下定義。他說,未來一年半內,自建雲事業群獲利要占全集團一○%;三到五年內,要貢獻出全集團超過一半的獲利。達到這個標準,宏碁轉型才叫成功。這個左右成敗關鍵的事業群總經理,就是施宣輝。

而且,未來施家在宏碁的持股,也將傳承給施宣輝。亦即行使最大股東權利的所有權人,將是施宣輝。無論從經營權或所有權來看,不管接不接執行長大位,施宣輝在宏碁集團的重要性確認無疑。

六十二年次的施宣輝,年輕時不愛念書,喜歡玩車,也有點愛花錢,但他曾為了當飛行員減肥成功,這番毅力至今仍讓施振榮佩服。隨著年紀漸長,施宣輝身上的公子氣息漸漸消失,作風越趨低調,就連親和力的展現都有些刻意。他的每一次公開發言,都像事先擬好了答案。對比施振榮總是笑口常開、侃侃而談,連施太太都覺得大兒子太嚴肅。

尚未立下戰功進駐三年,新事業還在燒錢

那是因為,他肩上的壓力非常巨大。在科技業二代接班梯隊中,大老闆多會早早安排兒子進入集團累積戰功。然而,攤開施宣輝手上的成績單,卻是一個仍在燒錢的事業群,以及一次失敗的創業經驗。

「我只能說,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談到過去創業經驗,施宣輝只是一句話簡短帶過。那是他第一次體會,實驗室與商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研究所畢業後,施宣輝在台灣成立智輝公司,開發出一套掌握數十項專利的獨家影片分析技術,要靠技術授權來賺錢。不過,一年半就認賠殺出。「起步的時間點太早了。」郭宗杰是施宣輝在南加大的指導教授,他稱讚施宣輝學有所用,但可惜沒有打開市場。

一位當時智輝主管私下表示,施宣輝很努力的四處拜訪潛在客戶,比如第四台業者,甚至透過施家人脈主動出擊,但卻沒有斬獲,就連宏碁也不埋單。他形容,戰場從實驗室變成商場,工程師背景的施宣輝沒有業務經驗,顯得無力可施。

陸續待過揚智、神盾兩家宏碁轉投資公司,二○一一年,宏碁砸三億二千萬美元購併雲端公司iGware,施宣輝才正式進入宏碁雲端事業群上班。雖然一步步走入集團,但,施宣輝就像一個在邊疆守衛的親王,負責的都是燒錢的新事業,碰不到宏碁權力核心。

一直以來,施振榮強調傳賢不傳子,沒有刻意安排施宣輝在賺錢的部門累積歷練。但二○一四年,這個邊疆親王,突然成為整個新事業群的總經理。

原來,二○一三年施振榮回到宏碁救火,對於傳承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才讓施宣輝也順勢登上關鍵地位。

「歐洲很多百年企業都有很強的傳承價值觀,我退休十年,創業初衷都消失掉了……,現在Jason(陳俊聖)有很強的使命感,但是再來呢?再來呢?」施振榮說。

幾度孤單戰鬥缺實務經驗,叫不動老員工

「施先生見多識廣,怎麼把自己的兒子放在這危險的位置上?」一位宏碁合作夥伴至今仍感不解。雖然施振榮強調這是陳俊聖的決定,但,大老闆的兒子,沒有戰功,卻成為集團新事業的救世主,很多人都質疑他取得權力的正當性。

這項大膽人事案,不但讓自己的尊賢佳話備受質疑,也讓施宣輝面對艱難挑戰。

施宣輝以「每天都在戰鬥」來形容自己現在的生活。一位宏碁高階主管說,走馬上任後,有大半年時間,施宣輝受到無比的挫折打擊。光是人事問題就搞不定,施宣輝希望從其他部門輪調,但資深員工對於燒錢的事業指派任務,態度是能閃則閃。施宣輝雖在總經理之位,但缺乏實戰經驗,根本叫不動不服他的老員工。

「他其實很照顧屬下。」一位剛從新事業群離職的資深工程師印象很深,遞出辭呈後,施宣輝找他長談一個鐘頭,除了談工作,也關心他的職涯發展。這位工程師嘆了一口氣說,新事業部門很難評估工作績效,施宣輝講話分量不如其他賺錢的單位來得重,基層員工在他底下做事,只能說有心無力。

在董事會,施宣輝要面對殷殷期盼的長輩;在經營會議,他要面對比自己年長,且更有戰功的專業經理人。看到兒子站在這麼困難的位置,施振榮難道不心疼?「他受到很多打擊,我當然會關切,但如果他有企圖心,這些磨練本來就要這樣,」施振榮坦白說道。

敏感接班問題本人避談,老爸表示樂觀

兒子的困難,施振榮不是不知道,但,做為台灣企業「傳賢不傳子」代表人物,他也有難處,不能全然偏袒兒子,比如自建雲事業群缺人,他就反對向外大舉徵才。「PC那邊在縮編,要兼顧集團和諧,」他說。於公,他不會每次都站在施宣輝這邊。

不過,於私,施振榮搶救少主的行動倒很多。每當媒體問他為施宣輝打幾分,他總給出九十九分高分。他還找好幾個信賴的人來輔佐,如通信總經理沙舟、自建雲應用事業單位總經理王定愷,都是業界的戰將,擅長業務、行銷,正好補足施宣輝弱點。

除此之外,他自己也努力幫兒子加持。施振榮雖然卸下董座身分,但仍然身兼宏碁自建雲計畫的首席建構師。短線上,他跟黃少華都幫忙牽了不少生意;長線上,施振榮更親自出馬,替整個事業群的未來方向定調。這一次到柏林,施振榮也抓緊時間,替自建雲尋找汽車領域的合作機會。

每週二早晨,施振榮與施宣輝開會討論自建雲發展進度。「宣輝的意見開始超過施先生了。」旁觀幕僚形容,雖然距離集團領導人之姿,施宣輝還有一段距離,但,「重點不是他什麼時候才會準備好,而是,時間到的時候,誰是最適合的人?」

施宣輝拒絕回答所有關於接班的問題。而施振榮則樂觀的說:「若有意願、有能力,還要有成熟的客觀條件。我也不能阻止。」

替兒子披上了戰袍,施振榮能幫的,都幫了。接下來,施宣輝必須拿出具體的經營成績單,證明自己有意願也有能力,否則,將永遠只是替父親傳道的「科技大老闆之子」。

【延伸閱讀】科技業第2代,都在做什麼?

●集團任職

˙林恩平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之子現職:大立光執行長

˙林宇軒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長子現職:任職雲端運算應用服務研發中心

˙施宣輝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長子現職:宏碁新事業群總經理

˙郭守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之子現職:三創董事長

˙鄭平台達電榮譽董事長鄭崇華之子現職:台達電執行長

●自行創業

˙李晏榕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之女現職:自行開業執業律師,今年宣布參選立委

˙林宇輝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次子現職:創立交友網站愛魅奇

˙施宣麟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次子現職:智林運動行銷公司董事長

˙簡民一大眾電腦集團董事長簡明仁長子現職:KKBOX董事長

●國外定居

˙張孝林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之女現況:在美就業定居

˙曹之昊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之子現況:在美國創立遊戲公司Muse Games

˙蔡其軒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之子現況:在香港巴克萊證券上班

整理:朱致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71

阿里京東展開“雙11”貼身戰:流量是最大籌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20/152424.shtml

導讀 : 這邊,劉強東和馬化騰剛剛攜手站臺為雙十一造完勢,京東電商和騰訊社交下新的電商業務模式無疑增加了吸引品牌商們的一個砝碼。

201406100581402371199898

i黑馬 崔婧 10月20日報道

更早之前,阿里巴巴已經有了北上的決心,把天貓總部搬到了北京。阿里集團中國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提到了原因,電子商務市場是一個發展不平衡的市場,消費品類的制造商都在南方,東三省以重工業為主,所以非常多的賣家會把重心放在南方,他們的倉庫和物流在南方比較發達。同樣一個商品,在南方地區所享受的服務質量和北方地區所享受的服務質量是有差別的。

張建鋒坦言一直在思考怎麽樣提升北方市場的服務能力,這是最重要的出發點。北京戰略和線下渠道有非常多天然的關系,我們的品牌商在北方還是有很多的門店,我們只要把它們的門店變成服務點,就可以就近配送,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關鍵。這是天貓向北京市場增加運營部署的最重要的一個出發點。

說白了,就是阿里要和京東展開貼身戰,最主要表現在爭奪流量。

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每年天貓雙十一轉化率和客單價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如果流量不能保障,那銷售額也就無從談起了。4天前,阿里超45億美元“求婚”優酷土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為了流量。

對於京東來說亦如此。三天前,京東和騰訊推出“品商”平臺,也是為了在流量方面得到保證。騰訊無疑是全網流量用戶最多的互聯網公司。QQ和微信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兩個客戶端,根據二季度財報,QQ月活躍用戶8億多,微信月活躍用戶5億多,也是打開率和打開時間最多的客戶端之一。

劉強東提到,京東2015年Q2財報數據顯示,京東新增用戶中超過20%來自微信和手Q渠道,618當天一半的新增用戶來自微信和手Q。

當然,阿里也頻繁出手為在流量方面制造優勢。牽手蘇寧、重心北移,“求婚”優酷土豆,蘇寧能夠為阿里提供十幾萬線下宣傳員,使得天貓在3C領域有了穩定的渠道,並能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聯動。北京分中央的建立能讓阿里更好面臨北方市場,優酷土豆能夠提供的流量也很顯著。

並且,阿里還宣布了一個新的引流方式,由馮小剛擔任總導演、天貓與湖南衛視聯袂推出的“天貓2015雙11狂歡夜”晚會,活動現場地點已正式確定為北京地標建築“水立方”即國家遊泳中心。在這場“雙11春晚”中,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視、網絡、手機等多平臺實現“邊看邊玩邊買”。

所以,在轉化率、客單價已定的情況下,如何用新的玩法變現流量將是參與雙十一大戰企業的共同目標。“天貓2015雙11狂歡節”總策劃、天貓市場部總經理應宏也表示這是自己參加的第5個雙十一發布會,每年似乎感覺都已經玩到極致,隔年都得再想到新的玩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386

阿里京東展開“雙11”貼身戰:流量是最大籌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20/152424.shtml

導讀 : 這邊,劉強東和馬化騰剛剛攜手站臺為雙十一造完勢,京東電商和騰訊社交下新的電商業務模式無疑增加了吸引品牌商們的一個砝碼。

201406100581402371199898

i黑馬 崔婧 10月20日報道

更早之前,阿里巴巴已經有了北上的決心,把天貓總部搬到了北京。阿里集團中國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提到了原因,電子商務市場是一個發展不平衡的市場,消費品類的制造商都在南方,東三省以重工業為主,所以非常多的賣家會把重心放在南方,他們的倉庫和物流在南方比較發達。同樣一個商品,在南方地區所享受的服務質量和北方地區所享受的服務質量是有差別的。

張建鋒坦言一直在思考怎麽樣提升北方市場的服務能力,這是最重要的出發點。北京戰略和線下渠道有非常多天然的關系,我們的品牌商在北方還是有很多的門店,我們只要把它們的門店變成服務點,就可以就近配送,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關鍵。這是天貓向北京市場增加運營部署的最重要的一個出發點。

說白了,就是阿里要和京東展開貼身戰,最主要表現在爭奪流量。

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每年天貓雙十一轉化率和客單價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如果流量不能保障,那銷售額也就無從談起了。4天前,阿里超45億美元“求婚”優酷土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為了流量。

對於京東來說亦如此。三天前,京東和騰訊推出“品商”平臺,也是為了在流量方面得到保證。騰訊無疑是全網流量用戶最多的互聯網公司。QQ和微信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兩個客戶端,根據二季度財報,QQ月活躍用戶8億多,微信月活躍用戶5億多,也是打開率和打開時間最多的客戶端之一。

劉強東提到,京東2015年Q2財報數據顯示,京東新增用戶中超過20%來自微信和手Q渠道,618當天一半的新增用戶來自微信和手Q。

當然,阿里也頻繁出手為在流量方面制造優勢。牽手蘇寧、重心北移,“求婚”優酷土豆,蘇寧能夠為阿里提供十幾萬線下宣傳員,使得天貓在3C領域有了穩定的渠道,並能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聯動。北京分中央的建立能讓阿里更好面臨北方市場,優酷土豆能夠提供的流量也很顯著。

並且,阿里還宣布了一個新的引流方式,由馮小剛擔任總導演、天貓與湖南衛視聯袂推出的“天貓2015雙11狂歡夜”晚會,活動現場地點已正式確定為北京地標建築“水立方”即國家遊泳中心。在這場“雙11春晚”中,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視、網絡、手機等多平臺實現“邊看邊玩邊買”。

所以,在轉化率、客單價已定的情況下,如何用新的玩法變現流量將是參與雙十一大戰企業的共同目標。“天貓2015雙11狂歡節”總策劃、天貓市場部總經理應宏也表示這是自己參加的第5個雙十一發布會,每年似乎感覺都已經玩到極致,隔年都得再想到新的玩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387

王建民蛻變告白:上場就用盡全力 我不要再保留了! 堪薩斯現場》貼身72小時獨家專訪

2016-05-02  TWM

曾享盡榮耀的王建民,為了再次登上大聯盟,毫不保留地燃燒自我, 即使無法重拾當年頂級身手,光憑他在過程中散發的光和熱, 就已經在台灣的棒球史上,留下另一道難以磨滅的傳奇彩霞。

八局下半結束,比賽接近尾聲,美國堪薩斯市考夫曼球場(Kauffman Stadium)的駐衛警,在左外野全壘打牆上拉開一道僅能容納一人進出的縫隙,準備就緒的台灣旅美投手王建民,獨自穿過窄門踏進場內,緩緩跑向站在內野中央等候他的捕手。

背號六十七號的王建民,是堪薩斯皇家隊少數沒有專屬出場音樂的選手,在他慢跑進場的三十秒鐘裡,只有嘈雜的背景音相伴;由於到了最後一局,主隊還落後兩分,擔心塞車的球迷已開始離場,堅持到最後一刻的觀眾,也沒有太多人替這位後援投手喝采。王建民一九三公分的背影,在偌大的運動場上,顯得格外渺小。

受傷後,只有五%機率再起「做到了很爽 剩下就是打好每場球」王建民在美國中部時間四月二十日晚間八點五十五分踏上投手丘,距離上次出賽,隔了整整八天,這段空白,讓台灣球迷等得心焦。但當天下午,王建民在休息區內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表現得極為淡定:「我不會急,我已經證明自己還能回到大聯盟,現在就是每天做好準備,認真丟好每一球。」接過捕手拋來的白球,用釘鞋鏟平腳下的紅土,無論重返大聯盟舞台的路途多麼艱困孤獨,這一刻專屬於他的考夫曼球場投手丘,讓一切付出,得到了最甜美的回報。

「我受傷時,醫生說我只有五%機會能回到大聯盟投球。其實,就算他說只有一%,我也會拚。那五%我做到了,已經很爽了,剩下就是開心打好每一場球,盡情在球場上發揮。」登板隔天,王建民坐在同一張長凳上,緩緩說明他站上球場前的心理建設,臉上沒有表情。

從藍色帽緣下竄出的幾根白髮,證明了在美國奮鬥的十七年歲月,終究還是在王建民身上留下了痕跡。他在○六、○七兩年,替紐約洋基隊奪下傲視全大聯盟的三十八場勝投,雖然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其實也是好久好久前的事了。

這位曾帶給台灣人強烈光榮感的職棒選手,近幾年受困於運動傷害,從二○一三年起,就不曾獲得大聯盟保障合約;一四與一五兩年,更完全在大聯盟賽場上消失,他憑著下沉球路壓制眾家強打的場景,似乎只能在回憶裡重演。

但今年的王建民,竟奇蹟似地從皇家隊訓練營竄起,成功搭上開往大聯盟的末班車。儘管現階段並非球隊核心主力,已足夠讓球迷興奮莫名。

被看衰,他燃起更強的鬥志要證明「王建民已經結束了」是錯的美國職棒大聯盟,是全球競爭最激烈、汰舊換新最無情的職場。王建民上一支效力的大聯盟球隊多倫多藍鳥,一三年共動用了三十一位投手,但不到三年,同一批人只剩下七人仍存活於棒球最高殿堂,王建民就是其中一位。被淘汰的二十四人,有十九人年紀比王建民輕。王建民這次東山再起,不僅戰勝了自身的年齡與傷痛,更擊敗了眾多強力競爭者。

四月二十日這晚,王建民投出的第二球就被擊出二壘安打,兩出局後又被接連敲出兩支略帶運氣的安打,失掉一分之外,跑者還攻占一、三壘;接著上場的,是曾拿過打擊三冠王的超級強打卡布雷拉,落後三分的皇家隊,禁不起再次重擊……。

當天稍早,王建民回憶力拚再起的心境與動機,側著頭停頓了幾秒,才慢慢地說出:「想證明別人說的『王建民已經結束了』是錯的,想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我。」一二年底,王建民離開華盛頓國民隊成為自由球員,一度無處落腳,直到出征世界棒球經典賽表現亮眼,才又吸引球探目光;但過去的傷病史,讓對他感興趣的球隊只願提供小聯盟合約。一三年季初,王建民選擇重返洋基隊,但遲遲等不到大聯盟機會,讓他在六月跳脫合約,轉投承諾將他帶上大聯盟的多倫多藍鳥隊。

加入藍鳥隊前三戰,王建民表現不俗,但到了六月底,情況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七月二日,王建民出戰老虎隊,只投一.二局就失了六分;因為是連續第二場被打爆,賽後他立即遭到釋出。而在這場比賽第二局一、三壘有人時,以一發三分全壘打將建仔擊倒的,正是卡布雷拉。

近三年後,依舊想證明自己夠格留在大聯盟的王建民,面對同樣的打者、同樣的危機。這一次,他用一記外角伸卡球,讓卡布雷拉擊出軟弱滾地球出局。走回休息室的路上,隊友用手套拍拍他的臂膀,他通過考驗。

「我打了那麼多場比賽,不會特別記得哪一場,上來就是一個打者,就是丟出最拿手的球路,讓他打不好。」隔天下午,王建民聊起這次對決,情緒不見起伏。

「不管站在哪裡,都要用一樣的態度去比賽。」他接著補充。這句話,從曾經宰制大聯盟、過去兩年卻像個棒球浪人的王建民口中說出來,後勁格外沉重。

遭下放,重新適應菜鳥生活「辛苦,但畢竟是做你想做的事啊」過去在大聯盟,王建民唯一的責任就是保持健康,按時上場繳出夠水準的成績;訓練、飲食、洗衣、整理裝備這類生活大小事,則一概由球團人員照料。但在小聯盟這兩年,王建民必須重新體驗菜鳥時期的「精實」生活,凡事親手打理。

舉例來說,大聯盟球隊外出作戰,球團會安排包機,讓球員以最省時舒適的方式旅行;預算不多的小聯盟球隊,只能搭巴士移動,一趟跨州賽事,身材高大的運動員,很可能得在狹窄的座位上度過八個小時車程,一抵達目的地就準備比賽,毫無喘息空間。

「我上大聯盟之前,也在小聯盟待了五年,那時候就習慣了搭巴士這些。辛苦是辛苦,但畢竟是做你想做的事啊。」對於小聯盟的克難生活,王建民只用兩句話就輕描淡寫帶過。

枯燥又緊湊奔波的生活,對渴望大聯盟滋味的年輕小夥子來說就夠辛苦了,更何況是享受過頂級待遇的名將?但王建民從來沒有抱怨,「建民一直用謙遜低調的態度,和務實穩健的職業精神,面對一切的試煉與考驗。」自二○○四年起擔任王建民經紀人的張嘉元這麼觀察。

就算頂得住艱困環境,心裡難道不覺得落寞?「心情上也沒什麼不一樣,年輕時是想證明自己能上大聯盟,現在是想證明自己還回得去。」王建民依舊三言兩語解決了這個話題,像輕鬆製造另一個滾地球出局。

話雖如此,三十六歲熟男與光棍菜鳥終究有個根本差異:對家庭的牽掛與責任。王建民在美國打球這些年,無論落腳何處,妻子與兩個兒子都一路相伴;但當大兒子滿六歲得開始上學,家人無法再一路相隨,只能定居佛羅里達州,讓王建民獨自外出征戰。球季中,王建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有限,每次短暫相聚後的離別,就是父子最心酸脆弱的時刻。

「他(大兒子)現在比較懂事,知道自己要上課,我要在別的城市打球,所以只能偶爾打電話或視訊。

」王建民攤開投球的手掌,細數所有能與家人相聚的時間,講起話來不再那麼簡短扼要。

「會不會希望兒子長大後,知道爸爸年輕時為了一件事這麼努力投入?」面對這個問題,王建民沉吟了許久說,「應該會吧。」但無論犧牲再多,都不保證能在實力至上的職棒叢林中生存。一四年底,王建民加盟亞特蘭大勇士隊,隔年開季卻只能從小聯盟出發;更糟糕的是,在小聯盟,他依舊找不到穩定的手感。

這是最低潮的一年。去年六月一個周五,王建民照例在下午一點抵達球場,但還沒開始一天工作,就先被叫進球隊辦公室,聽教練親口告知勇士決定與他解約。這是王建民十六年職業生涯中,第一次被「拋棄」,但個性內斂的他沒多說什麼,只是靜靜走回置物櫃前,收拾私人物品。

墜谷底,幾乎沒有球可打轉戰獨立聯盟 薪水連住旅館都不夠「我知道球團要把下面的球員升上來,這是常態。不過那時也覺得,可能是自己才剛到這支球隊,不那麼受重視。」從不服輸的王建民說得豁達,但中間不知經過多少自我調適。

「那個下午我接到建民的電話,說他被解約了,聲音像是有點哽咽。我趕緊告訴他:『別擔心,如果你還想打,我馬上聯繫其他球隊。如果你想到此為止,我也全力支持,因為你已經擁有不可思議的傑出生涯。』」與王建民交情深厚的張嘉元,那一刻也感受到好友兼客戶的失落與徬徨。

「我那時想說無論如何,至少打完整年再做打算。」王建民表達了強烈的奮戰意願後,經紀人立刻替他聯繫大聯盟另外二十九支球團。然而,沒有一支球隊正面回應,唯一有興趣的西雅圖水手隊,也因小聯盟名單額滿,只回答「保持聯絡」。

接近山窮水盡之際,張嘉元將觸角轉往不屬於大聯盟系統的獨立聯盟,發現位在巴爾的摩近郊的「南馬里蘭藍蟹隊」有個先發投手空缺,可以讓王建民維持比賽節奏。雖然王建民對獨立聯盟毫無概念,但在沒有其他選擇下,還是開了十小時的車到馬里蘭州,只求延續投手生命。

獨立聯盟就像是為王建民這類老將量身打造的展示平台,不少大聯盟球探會以逛露天市集的心態到場「挖寶」,球員薪水也只是聊勝於無,特別的福利是球團和當地居民協議,以贈送季票換取民眾讓球員免費寄宿;像王建民不願寄人籬下,就須自理住宿。王建民在藍蟹隊月領兩千七百美元,已經是全隊最高薪,但這筆錢,連住旅館都嫌不夠。

但王建民並未自認屈就而自暴自棄,依舊以大聯盟標準,認真準備每一次出賽;經紀公司也會在王建民登板前向大聯盟發出「採訪通知」,要球探記得王建民這號人物。終於在連續三場優質先發內容後,水手隊空出了一個球員位置,王建民又回來了。

「他在藍蟹隊表現得極為認真專注,展現了職業選手風範,我始終認為他仍具備大聯盟水準,他也憑著自身努力辦到了。」藍蟹隊總教練柯利本(Stan Cliburn)這麼形容效力藍蟹隊的王建民。

低潮時,回憶巔峰的自己「以前那麼強,現在一定也可以」儘管一五年球季後段回到水手隊,季末也接受棒球農場特訓課程,但年歲漸長的王建民並未因此更接近大聯盟;直到耶誕節前夕,他都沒等到一份合約報價,職業生涯再次亮起黃燈。就在這時候,堪薩斯皇家隊像從天而降的禮物,出現在王建民面前。

「王建民有過優秀成績,具備堅強的韌性與鬥志,又接受了棒球農場特訓,所以球團願意在可控制的風險內,給彼此一個機會。目前看來,我們做得還不錯。」皇家隊副總裁Jin Wong決定簽下王建民前,對張嘉元說了句美國俚語:Let's catch lightning in the bottle(用瓶子捕捉閃電,意指「看看運氣如何」)。至於王建民登上大聯盟是否等於捉到了閃電,他微笑地說:「過陣子就知道。」○九年動過肩膀手術後,王建民曾嘗試調整配球形態,不再只用伸卡球和打者硬碰硬,「以前年輕不懂得保留,能投多快就投多快;受傷後在小聯盟,會想要投出不一樣的球風,除了讓打者打不好,也減少手的負擔。」他說。

但今年如願返回大聯盟,王建民的心態又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我現在會想,反正再投也沒幾年了,所以上場就用盡全力,不要再保留了。」王建民鬆開交握的雙掌,像是想釋放所有的束縛。

用盡全力,難道不怕再受傷嗎?「不會啊,反正五%機會我已經做到了,很夠本了。」雖然知道再次受傷等於運動生命終結,但既然達成了艱鉅的任務,王建民也想測試自己的極限,「我想看看肩膀能承受多大的力量。」枯燥乏味的復健過程,是王建民少數承認的挫折時刻。當身心陷入低潮,他獨門的紓壓方式,竟是找出自己在洋基隊大殺四方的影片來欣賞,「看自己最強的時候,再聽播報員講的話,就會感到比較有信心。想說以前自己那麼強,現在一定也可以做得到。」他說。

這些「王建民精華」,通常在什麼時候派上用場呢?「沒事就會看一下,看完感覺會比較好,好像身體的能量會增加。

」想起全盛時期的表現,王建民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

往前走,一旦決定就不回頭「如果你沒走,怎麼會知道是錯的」四月二十三日晚間,王建民再次穿越左外野那道窄門,在球隊四分落後的情況下,接手最後一局投球。像是在證明前天說的「不再保留」,他投出的第一球,時速就催到九十三哩(約一五○公里)。

這晚王建民又失掉一分,下場時顯得有些自責,但賽後梳洗完畢,他又回復一貫的沉穩:「狀況不錯,不然球速也不會出來,但比賽有時就是這樣。」高人一等的他,眼神始終直視,像是盯著前方。

「要相信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就朝那個方向走,不要到了一半不順利就想放棄,要不斷往你的理想靠近。」無論是談拚戰十七年的心得,或是重返大聯盟的關鍵,王建民總是反覆強調,「往前走就對了。」「一決定了方向就不考慮其他可能,難道不會怕走錯路嗎?」聽他說了這麼多次,我終於鼓起勇氣提出質疑。

「走錯路?」王建民遲疑了一秒,笑了,像聽見全世界最愚蠢的問題。「可是如果你沒走,怎麼會知道是錯的。」在牛棚做好準備,等待眼前的窄門為你開啟,孤獨地奔向投手丘,認真投出每一顆球……,職業生涯接近尾聲的王建民,即使面對看似難以反攻的第九局,依舊不曾懷疑。因為他知道,比賽還沒結束,任何事情都還有可能發生!

撰文 / 鄭閔聲 攝影•吳東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