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滿中國自居恩人 香港認同破底 

2012-7-9  TCW




七月一日,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觀禮」下,香港新任第四屆特首梁振英正式宣誓就職。這一天,也正是香港回歸中國的十五週年。

官方的回歸慶典上,大方宣示著「一國兩制創造了嶄新的歷史」;另一方面,最新一期《時代》(Time)雜誌則為港人提出更深沉的質疑:「香港可以信任這個人(梁振英)嗎?」

經濟發展空前繁榮中國卻不認為是互惠成果

就在上任十天前,梁振英被揭發自家的違建醜聞,和今年三月對手唐英年選舉落馬的理由如出一轍,讓「反梁」情緒一時難以消滅。他「親北京」的色彩,更讓港人質疑一國兩制下「港人治港」的原則,早已被「黨人治港」取代。

但除了梁振英的個人爭議,更深層的問題,在於香港人對於中國當局的信任感越來越薄弱。即使香港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一九九七至今成長三成,連續十八年 被《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評選經濟自由度全球第一,但近年來香港與「祖國」之間的心理距離卻是漸行漸遠。

○八年來,內地人占據香港物業成交量逾三分之一,至一一年房價更狂飆八成。依照人口比例,香港億萬富翁的密度是全球第一,將近美國的四倍;同時,香港卻也有二○%的人口,仍舊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究竟,回歸的十五年裡,是中國,抑或是香港得到的更多?

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的冷戰時期,香港一直是中國與外界溝通的最重要管道。當時的港英當局允許共產黨和國民黨在此共存,北京則利用香港這個地方賺取外 匯獲取外界資訊。這就是為何在文化大革命之際,中國一切對外封閉,卻沒有順勢切斷對香港的飲水與食物供應。正如二○一一年哈佛大學歷史學者傅高義 (Ezra F. Vogel)出版著作《鄧小平改變中國》所述,北京對香港的策略是「長遠打算,充分利用」。

事實上,鄧小平當年收回香港,是基於香港能為中國提供現代化幫助。據傅高義所述,鄧小平一九七七年復出後訪問廣東時,討論香港問題的重點不是收回主權,而是「中國可望在金融、技術和管理領域得益於香港,即使中國收回主權後,也要讓香港保持繁榮。」

鄧小平當年為香港回歸中國後所定下的「功能」,從經濟數據上就可看出。一九九三年,中國中央首次開放國有企業(國企)赴香港上市,當時打頭陣的是青島啤 酒,總計當年共六家國企在香港集資金額大約為港幣八十億元。但之後,中國內地國企開始大舉南移香港上市,到二○○七年,赴香港上市的國企市值,已經占香港 股市總市值大約一半,一度創下港幣十兆元的紀錄。

因此,固然香港可說是受惠於大陸近年來開放觀光、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等好處,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也因為有了香港而帶來了龐大資金與利益,香港與中國間的關係並不是中國單方面「天朝賞賜」,而是雙方平等的「互惠互利」。

但是中國當局似乎認為香港當今的繁榮,是北京恩賜的,這從今年初香港大學一則民調事件就可見端倪。

民調認同度創新低僅一成七港人自稱中國人

今年一月初,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電話抽樣訪問一千零一十六名市民的調查結果,受訪者三成八自稱「香港人」,一成七自稱「中國人」,自認「中國人」的比 率創歷年新低,這份民調主持人鍾庭耀立刻成為中共嚴厲抨擊對象。中聯辦(中共駐香港組織)文宣部主任郝鐵川,指責這份民調「刻意將香港人與中國人對立起 來」,中共在香港喉舌《文匯報》也嚴厲抨擊鍾庭耀,稱該民調是「港獨」、「分裂港人」。

但中聯辦忘記的是,正是同一機構的調查,顯示出港人對香港特區政府的信任度自二○○一年起回升到一九九七年之前的水準。特區政府將香港定位為另一個中國城市,以國民教育、香港深圳邊界開發,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等政策,一點一滴贏取民心。

只是以「恩人」自居的中國當局,另一方面卻放任內地孕婦蜂擁赴港,至少十七萬新生兒耗費了在地的醫療資源;自由行每年湧入近兩千萬人次,香港也被漠視文明 規則的內地遊客占據。加上越來越多對於經濟事務的干預,威脅香港在商業上的成功。正是中國對港的高姿態,讓香港對中國的認同從二○○九年起每下愈況。

梁振英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坦承,香港政府當前最大問題是與民眾「分離」。市民沒投票權,導致人民對當局不信任。因此民主直選是否能在二○一七年如期實現,將是香港政治改革的一大挑戰。

雖然香港已是中國唯一能公開談論六四的土地,但一向以「法治」為傲的香港人心裡,言論自由受到打壓,更凸顯中國與香港「不是一家人」的差距。中國若仍想以「經濟統一」達成「政治統一」,能否以尊重贏回香港民心,將是下一個十五年裡最關鍵的功課。

【延伸閱讀】港人對中國愛恨交織——香港回歸後指標大事

錢進香港,贏得好評●2003年:開放陸客港澳自由行,至2011年消費總金額達新台幣2兆4千億元●2004年:實施CEPA,至2011年來香港貨物輸中零關稅優惠達新台幣113億元

姿態高傲,輸掉信任●2008年至2011年:香港房價漲8成●2011年:內地遊客赴香港1年達2,810萬人次,間接使物價飛漲,並使其他地區的遊客 卻步●2011年:雙非嬰兒(父母皆非香港人)近3萬5千人,占新生兒的40%●2012年:六四民運人士李旺陽在接受港媒訪問後離奇死亡,2萬人遊行抗 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16

投資札記【446】一念間:人類誤判心理學-社會認同傾向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65o.html

一念間:人類誤判心理學-社會認同傾向

 (2012-06-03 14:31:21)

本文選自:一念間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65cba01013wqo.html

@本在一念間 人生而殘缺,對自己極度不自信,面對自然、世界和自己時充滿了恐懼和無力感——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於是只好求諸於神、佛、聖人以及其他同類。當人作為社會性動物的特點越來越明顯時,社會認同成為人類最有用最強大也最可怕的一種傾向。尤其現在的中國社會,信仰的缺失使人們更加依賴社會認同。

 

大家不妨仔細想一想,每天有多少時間/多 大比例是自己真正的在思考和做決定?結論恐怕是大家都不願面對的:我想大部分人不到十分之一,很多人可能不到百分之一。其他的時間只不過是像草履蟲那樣簡 單的回應刺激,或者思維處於無序狀態(行尸走肉)。我們從小機械地按父母和老師的要求吃飯、睡覺、上學,選擇大家認為不錯的工作,然後像草履蟲一樣機械地 按公司的要求作出反應(大多數人回郵件只不過是不經過大腦思考的無意識活動),之所以買房、結婚和生子只不過看到周圍的人都這麼做。我們穿流行的衣服,去 人山人海的景點旅遊,看熱播的電視劇,然後上網去用掉剩餘的最後一點時間。很多人有上網強迫症,不熬到半夜絕不睡覺,其實什麼也沒做。我常說一句話:身體 的苦行來自於內心的空虛,而放任自己的空虛就是最大的懶惰。大家拚命地做各種無意義的事情來填滿自己的時間,逃避不思考的內疚感和空虛感。通過不停重複同 樣的動作而躲進了人群,逃避了自我,逃避了思考。我們每天做的事真的是我們發自內心真正想做的嗎?人雖然自詡為萬物之靈,但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和草履蟲 沒什麼區別。

 

社會認同原理指出,我們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別人是怎麼想的,尤其是當我 們要決定什麼是正確的行為的時候。如果我們看到別人在某種場合做某件事情,我們就會斷定這樣做是有道理的。一般說來,當我們對自己缺乏信心時,當形勢變得 不很明朗時,當不確定佔了上風時,我們最有可能以別人的行為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銀行擠兌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中對某些食品物品的瘋狂搶購,就是例 子。

 

至此,我們理解芒格的人類誤判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傾向、西奧迪尼的社會認同影響力、《烏合之眾》一書中提到群體各種匪夷所思的行為、格雷厄姆的市場先生等概念時就容易多了。下面我們來看一些案例。

 

【群眾遊行】現在的人很難理解文革或其他群眾運動(比如《烏合之眾》一書中描述的法國革命),我之前也覺得像天方夜譚,直到美國打南斯拉夫時轟炸/誤炸了中國大使館。那時大家本來在教室看書,突然各個學校的遊行隊伍唱著歌走進學校,去看熱鬧的人漸漸地就成了遊行隊伍的一員,然後大家繼續去其他學校,人越來越多。大家喊著口號唱著歌,漸漸地都變得很亢奮,群情激昂,進入一種很奇怪的狀態(讓我想起太平軍高喊著刀槍不入走 向八國聯軍的槍炮)。然後大家一致同意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走到美國大使館去!沒有任何人考慮過到底有多遠,要在平時這種提議絕沒人會同意。大家最終聚在美 國大使館外扔石頭,每當有人打中窗戶等目標時,人群就會爆發一陣歡呼。但當石頭在使館內堆了厚厚一層,扔石頭就很難有新的進展了。這時一件可怕的事發生 了,有人指著使館附近的一輛車說:這可能也是美國使館的車,砸!於是瞬間那車就千瘡百孔了,雖然有人說看車牌不是使館的,但所有人都選擇性地聽不到他的話。

 

【市場先生】如今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面對網絡上浩如煙海的信息也越來越無助,於是大家索性將選擇權交給別人。人們關注熱門/頭 條新聞,查看論壇回覆最多的帖子或點擊最高的博文,關注粉絲最多的微博,在網購時也必然選擇最多人選擇的那款產品。因此,股票投資中市場先生的情緒反覆無 常也就很自然了。我們大多數人關注的股票其實是對自己有影響的某個人在關注而已,我們每天所謂的研究不過是尋求心理按摩/心理安慰而已。

 

【尋找比賽場地】如果一個人自動依照他所觀察到的周圍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去思考 和行動,那麼他就能夠把一些原本很複雜的行為進行簡化。而且這種從眾的做法往往是有效的。例如,如果你在陌生城市想去看一場盛大的足球比賽,跟著街道上的 人流走是最簡單的辦法。由於這樣的原因,進化給人類留下了社會認同傾向,也就是一種自動根據他看到的周邊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去思考和行動的傾向。

 

【電梯實驗】心理學教授喜歡研究社會認同傾向,因為在他們的實驗中,這種傾向造成了許多可笑的結果。例如,如果一名教授安排1 0 名實驗員靜靜地站在電梯裡,並且背對著電梯口,那麼當陌生人走進電梯時,通常也會轉過身去,擺出相同的姿勢。心理學教授還能利用社會認同傾向促使人們在測量東西時出現很大、很荒唐的誤差。

 

【壓力的影響】社會認同傾向在什麼時候最容易被激發呢?許多經驗給出了下面這個明 顯的答案:人們在感到困惑或者有壓力的時候,尤其是在既困惑又有壓力的時候,最容易受社會認同傾向影響。由於壓力能夠加強社會認同傾向,有些卑鄙的銷售機 構會操縱目標群體,讓他們進入封閉和充滿壓力的環境,進行一些像把沼澤地賣給中小學教師之類的銷售活動。封閉的環境強化了那些騙子和率先購買者的社會認同 效應,而壓力(疲憊通常會增加壓力)則使目標群體更容易受到社會認同的影響。當然,有些邪教組織模仿了這些欺詐性的銷售技巧。有個邪教組織甚至還使用響尾 蛇來增強目標群體的壓力,威逼他們加入該組織。

 

【謝皮科綜合症】由於壞行為和好行為都會通過社會認同傾向而得到傳播,所以對於人類社會而言,下面兩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在壞行為散播之前阻止它;(2)倡導和展現所有的好行為。並非所有人都能抵制壞行為的社會傳染。因此,我們往往會遇到謝皮科綜合症:它指的是弗蘭克·謝皮科所加入的那個紐約警察局極其腐敗的情況。謝皮科因為拒絕和警察局的同事同流合污,差點遭到槍殺。這種腐敗現象是由社會認同傾向和激勵機制引起的,這兩種因素共同造成了塞皮科綜合症。我們應該多多宣講謝皮科的故事,因為這個可怕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了社會認可傾向這種非常重要的因素會造成一種非常嚴重的邪惡現象。

 

【天上有什麼】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可以證實這一點,站在一條繁忙的人行道上,選定天空中的某一快空白,盯著看上1分鐘,在這段時間裡你的身邊大概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第二天,你帶上四五個朋友到同一地點一起往上看,不出1分鐘,就會有大群路人停下來,把脖子伸得長長的,跟你們幾個一起往天上看;即使是那些沒有加入你們的行人,也無法阻抗那種至少往上瞄一眼的壓力。

 

【小費】酒吧招待常常會在酒吧開門前在自己的小費盤裡放上摺好的幾塊錢,假裝是前面的顧客留下的,讓人覺得用折好的錢給小費是酒吧裡應有的禮貌。教堂的募捐人處於同樣的理由也事先在收錢的籃子裡放些錢,這樣效果非常明顯。我發現很多乞丐也深諳此道。

 

【多元無知】然而在觀察他人來消除我們自己的不確定性時,我們很可能忽略一個細小但很重要的事實,就是他人可能也正在觀察中尋找社會證據。特別是形勢模糊不清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看一看別人正在做什麼,從而致使一個極為重要的現象的出現──「多元無知。書中提及一個曾經轟動美國的案例,那是1964年,一位叫凱瑟琳吉諾維西的三十歲女子在深夜下班回家的途中在紐約皇后區一條街道上被刺殺,在長達35分鐘的時間內,攻擊者在接上追逐、襲擊了她三次,整個過程中凱一直在尖叫呼救,而她的38個鄰居從自己窗戶裡觀看了謀殺的整個過程,卻沒有一個人報警。後來,在問及為什麼不報警的時候,目擊者都聲稱我不知道,有幾個人說是害怕或不想捲進去。而實際上一個匿名報警電話並不會對他構成什麼威脅;《紐約時報》以及其他媒體的後續報導都將這一事件聚焦到美國國民的冷漠無情自私自利上。然而來自紐約的兩位心理學家(比布拉湯內 約翰達 雷)卻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沒有任何人採取恰恰是因為有太多的旁觀者。原因至少有兩個,第一、當週圍有幾個可能幫忙的人時,每一個人的責任感便降低了, 每一個人都以為其他人會去幫忙或是已經幫了忙,而結果卻是沒有一個人幫忙;另一個原因則建基於社會認同基礎上,和多元無知效應有關。人們習慣於從其他人的 反應來對事件的緊急程度作出判斷。但人們卻忘了,目睹事態發展的其他人也在尋找社會證據。而且因為我們都喜歡在他人面前表現得信心十足、沉著穩健,因此尋 找證據的過程也是不動聲色的。結果每個人都顯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於是按照社會認同原理,這件事情被解釋成為了一個非緊急事件。

 

【相似性】社會認同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上文中提及的:不確定性,還有一個則 是:相似性。也就是說,與我們類似的人的行為對我們最有影響力,因此,我們更有可能效仿與我們相同、而不是與我們不同的人的行動。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電視上 由普通人做的廣告越來越多的原因。向來怕水的小孩在看到別的小孩在水裡歡騰跳躍時,也會萌發試一試的念頭。依據社會認同理論,媒體上對自殺事件的過分渲染 會導致社會其他人的自殺傾向上升、或者嘗試自殺行為的幾率增加,這種傾向曲折地表現為飛機失事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這也正是聖地亞哥大學社會學教授戴維菲利普斯所提出的維特效應所 要闡述的主要內容。後續研究進一步發現,在這些自殺事件的主人公和後續的交通事故事主之間存在某種相似性;在擴大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媒體上對暴力的過分 宣揚與實際生活中的暴力事件增多有必然聯繫,而且,在前後的事件主導者身上都存在者一定相似性、比如說年齡、職業、生活環境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13

拋出漲價議題 高鐵董事長搏認同 歐晉德:高鐵非運輸服務 是生活服務

 
2013-07-29  TWM
 
 

 

工程背景出身的台灣高鐵董事長歐晉德,從資深顧問開始參與高鐵,一待就是九年的時間,讓原本外界批評聲浪高的台灣高鐵,在龐大負債以及高利率的壓力下,營收獲利仍是一年比一年成長,善於「危機處理」、「臨危受命」的歐晉德,如何帶領高鐵,一步步成長?

撰文‧許瓊文

七月二十一日早晨,台灣高鐵第三十一輛列車,首航啟用。

一趟二小時的旅程,台灣高鐵董事長歐晉德在每一節車廂,至少走過二遍,問他累不累,他輕鬆地回答,「這不算什麼,過年年初一時,我會到每一站向旅客、同仁打招呼,光是左營站三個月台,就走了近二公里路程。」這時候的歐晉德,就像是小朋友口中的「歐爺爺」,親切和藹。

這樣地毯式地拜訪,歐晉德做了九年。九年前,他以資深顧問身分加入台灣高鐵。爾後隨即接任執行長,又以官股代表擔任董事長。歐晉德接手台灣高鐵,除了要面對高額的負債虧損(三八五六億元),更重要的是,要扭轉國人對高鐵心目中的形象。

首創多元購票方式

就如同當時歐晉德接任台北市副市長,妥善處理納莉風災、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九二一地震,被外界認為是「應變專家」、「救災英雄」;這一回,歐晉德拋出「高鐵最快十月漲價」的話題,引發部分反對聲音,質疑漲價合理性,歐晉德對此仍然心態篤定,他認為,只要無止境的提升服務品質,定能贏得民眾認同。

那麼,歐晉德對自己接任高鐵董事長三年多以來的「服務品質成績單」有信心嗎?至少,他已把高鐵的服務定位做了成功的昇華與轉型。

「我們不只是運輸服務業,更是生活服務業,要讓高鐵進入到台灣人的生活中,成為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歐晉德說。

歐晉德說,「搭車很便利,但買票得要到車站排隊,這會影響乘客搭乘意願。」因此,高鐵與全台的便利商店合作,開發出取票購票的服務,大幅提升方便性。

但是,歐晉德想要的創新,還不只是如此。他也請工程團隊研發出台灣高鐵的專屬App(行動裝置應用程式),可以直接在手機上訂票、取得Barcode(條碼),不用印出票券,用手機直接就可以進站搭乘,「你下載了嗎?快點去下載,很方便的。」歐晉德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就是這麼問。

即使去年過年返鄉的人潮,讓高鐵出現當日最高運量十六萬人次的紀錄,所有的售票窗口與服務人員,仍能好整以暇地服務每一位顧客。

學工程出身的歐晉德,始終相信透過科技,能夠讓管理更有效率、更精準。在高鐵內部有一個列車運行管理系統。

這套系統的設計概念,也是歐晉德的發想。「像查票這種簡單的動作,要怎麼做才不會打擾顧客?」歐晉德立刻拿起他的五吋螢幕大手機,滑了幾下說,現在這班列車正從板橋站出發,只停台中、高雄的直達車,列車長姓名等,歐晉德從手機上可瞭若指掌。不只如此,進入系統隨便點入一節車廂,立刻可顯示售出的座位與票種,「如果一個年輕人坐在購買敬老票的座位上,列車長馬上就知道,並會前去確認。」歐晉德再度展現這套系統的體貼功能,「若你是在台中上車的旅客,發現前一位客人留下垃圾,是不是感覺不太好?」歐晉德說,列車長可以從系統上知道哪些位置的乘客是中途站下車,在旅客到站前,服務人員會輕聲地提醒,並同時說,「『我順便幫您把垃圾整理,把桌面清潔一下,』旅客反而會很高興。」歐晉德說。

開發管理系統 日德都稱讚這套由台灣高鐵自行研發的系統,讓日本、德國的高鐵公司對台灣高鐵的服務品質都讚嘆不已,做為學習參考的對象。

台灣高鐵提供有「質感」的服務,但是即使如此,歐晉德仍須面對外界質疑高鐵應變能力的問題,素有「應變專家」「救災英雄」稱號的他承諾,「我們不斷地檢討改善,願意更努力的溝通,更透明的讓外界了解。」在最新一期的高鐵月刊,就登出今年六月初的地震,高鐵的完整應變方式。當發生四級以上地震,必須先用人力逐一巡軌,再用三十公里的時速,駕駛目視完成鐵道檢測,再提升到七十五公里,最後是一二○公里,且搭配儀器測量,確定擺動幅度在安全範圍之內,「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少。」所有安全問題,歐晉德是繃緊了神經,嚴肅面對;但談到高鐵票價調漲,如何解決龐大虧損問題,加上未來還要開出三個新站,能否帶來更高運量還未知,但是每一站至少會增加二億元的支出成本,這些都考驗著歐晉德的經營管理能力。

已經有五個孫子的歐晉德,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跑步,周末則全家一起跑步,跑步與變魔術是他紓壓的最好方法。對於高鐵這個沉重的擔子,歐晉德卻有著高的理想,「我希望高鐵能成為台灣的驕傲,讓民眾覺得台灣有高鐵真好。」

歐晉德

出生:1944年

現職:台灣高鐵董事長兼執行長經歷:台灣高鐵資深顧問、台北智慧卡票證(悠遊卡)董事長、台北市副市長學歷: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土壤力學博士、成大土木工程系

家庭:育有二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840

投資需要放棄尋找認同感 機器喵

http://xueqiu.com/1340904670/24733957

信達證券陳嘉禾本文原載於2013年7月19日《中國證券報》

投資需要擁有什麼?這份單子可以很長,包括知識量、判斷力、對自己決斷的信心,等等。那麼投資需要放棄什麼?竊以為,投資首先需要放棄尋找認同感。

作為一種群居性生物,人類天生就擁有對認同感的渴求,因而榮譽和名聲才被世人所看重,誇獎和美譽才被世人所渴望,同時憎惡、詆毀、謾罵才被世人所忌諱。

在這種心理思維之上,人類文明才得以建立一切非物質的獎懲手段,如獎狀、勛章、先進評選,等等。但是,這種心理恰恰是投資者需要捨棄的。

為什麼呢?因為投資者的使命並不是取得贊同、逃避非議,而是獲取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率的超額收益。問題是,市場的平均收益率就是由市場的整體思維構成的。當市場上的大部分投資者傾向於認可一個方向的時候,價格自然也就在這種集體意識的作用下走向這個方向。

由於人的天性是不理性的,我們對認同感的渴望普遍遠大於我們對真理的渴望,所以當一個投資者看到了市場尚未看到的事物時,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無法獲得市場的認同。但是,「這種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正確事物」卻正是超額收益的來源。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出色的投資者需要取得超額收益,取得超額收益需要看到市場看不清的東西,看到市場看不清的東西就不可能獲得認同(至少是普遍的認同),所以,出色的投資者必須放棄需找認同感。

但是有意思的是,由於認同感對於人類社會是如此重要,所以除了投資以外的幾乎所有工作崗位,其晉陞都需要工作者自身對認同感的渴求、以及激發同事對認同感的嚮往。

這種投資行業與其它工作的本質性差別,導致很多優秀的投資者坦誠,他們雖然業績不錯,但是經常不被下屬認為是好的老闆。這串名單很長,但就我所知,至少包含了喬治•索羅斯、彼得•伯恩斯坦都在他們的自傳裡說過類似的話。而沃倫•巴菲特也多次表示,他自己管理企業的能力比不上投資的能力,所以最好把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去管理。

但是,放棄尋找認同感並不代表事事特立獨行、事事與市場不同、凡事都人棄我取,因為這個市場上大部分的認知仍然正確:就好比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知道貨幣基金的風險幾乎和銀行存款一樣低,但是在通脹的時候會表現的更好。同時,大多數的偏見可以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從而導致一開始就和整個市場對著干的投資者,或是很難堅持到最後,或是即使堅持下來也會遍體鱗傷。

放棄尋找認同感指的僅僅是進行投資決策的依據,不是認同感,而是投資環境本身。這種投資環境甚至會考慮進其他投資者之間的認同感,也許還會在這種認同感過於信心爆棚的時候不去輕易反對它。就像喬治•索羅斯曾說過的:「我不完全同意艾倫•格林斯潘關於『非理性繁榮』的論述,當我看到市場過於瘋狂的時候,我參與其中、火上澆油,但我並不是非理性的。」

竊以為,這句話最能反映喬治•索羅斯這位投機大師的霸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29

SENSE隨筆140130 社會認同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1/30/sense%E9%9A%A8%E7%AD%86140130-%E7%A4%BE%E6%9C%83%E8%AA%8D%E5%90%8C/

SENSE隨筆140130
社會認同Social Proof — 團體壓力之影響
Tony執筆

“就算有百萬人主張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而變成對的。”
假設你在街上走到某個十字路口,發現竟有一群人同時仰望著某座大廈的屋頂,見到這般景象的你,會否不加思索地隨著人群望向該處呢?

140130aDef. 「社會認同 Social Proof」指當我的行為舉止跟周遭的人相同時,該舉止就是對的;換句話說,當愈多人認為某種想法是對的,這想法也就愈正確。***

「社會認同原理」指出,我們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別人怎麼想。

我們看到多數人在某種場合做某件事情,我們就會斷定這樣做是有道理的。 這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根據大眾的經驗做事的確可以使我們少犯很多錯誤。 不管是電影院內應該怎麼處置空爆谷紙袋,路上車輛應該開多快,還是宴會上應該如何進食,我們周圍的人的做法對我們的行動有著很重要的指導作用。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應該與大眾保持一致,不應特立獨行,必須在大眾可理解的規範上行事,才能得到「社會認同」。*** 這個標準會根據不同的年齡、身份階層而自然形成。

1950年,美國心理學家 艾殊Solomon Asch設計了著名的「艾氏從眾實驗」。實驗雖很簡單,卻能讓我們明白看出團體壓力如何扭曲人們健全的心智。
先看下圖:
140130b

研究人員讓受試者觀看不同長度的直線A、B、C,之後受試者必須寫出所看到的直線究竟比對照的直線X更長、更短,還是一樣長短。

當受試者單獨進入受試室裡進行實驗時,每位都能正確地回答所有直線的長短關係,因為這確實是件十分簡單的任務。 不過,當受試室裡多了另外七名受試者時,情況就不同了。這七名受試者其實是研究人員安排的內應,他們聯合起來演一齣戲。 這群內應會接二連三地給出相同但卻錯誤的答案,經過一番混淆視聽,真正的受試者便上當了。在30%的測驗中,真正的受試者會不自覺地迎合內應們的一致性說法,給出錯誤的答案。
這種反應純粹出於團體壓力,能將人們原本的觀念扭曲!

其實「社會認同」是演化過程的產物, 這樣的行為隱含一種相當合理的生存策略。 *** 試想你正在草原上狩獵或採集,突然間,同伴們不曉得看到什麼,拔腿就跑,這時你會站在原地搔頭細想,分析行將出現的危險屬於甚麼類型嗎? 不會!你定必趕緊跟拔足狂奔,逃離現場,至於甚麽 “形勢分析”,最好等跑到安全的地方之後再想。 歷史上“不從眾”的基因很容易從基因庫裡永遠消失。

這樣的行為模式一直深深烙印在人類身上。 在股市中,社會認同是潛藏在 “恐慌”與 “一窩蜂”這兩種心態背後的一種弊病,成交多的熱門股票不見得前景及回報良好。 許多其他地方也可見到社會認同之身影,如流行服飾、娛樂活動、宗教信仰、甚至減肥美容等等。 有時它甚至會惡化到危及安全和文化,如號召群眾集體自殺的教派。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 “笑聲配音”能使觀眾在觀看幽默題材的節目時笑得更頻繁也更持久,而且會讓他們認為節目內容更加有趣。 廣告也會利用人們的社會認同慣性,在人們無法看清全局的情況下發揮效果。 此外,廣告中出現與你我相似的人物時效果會更好,因大不會有非洲裔婦女擔任清潔用品廣告之代言人。
當你聽到某間廠商宣稱自己的產品是市場上的銷售冠軍時,請立即細想:為什麼某個產品是銷售冠軍,就代表它真的比較好呢?
演化讓我們先天上存有社會認同壓力, 此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獨立思考判斷!

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利用社會認同的例子:
例1:侍應生會在托盤上放上幾張鈔票,假裝是顧客留下的,為的是給客人留下給小費是酒吧裡應有的行為這樣的印象。
例2:慈善電視節目主持人喜歡花時間唸一大串已經捐款的觀眾名字。 這是為了要告訴還未捐款的人那麼多人已經捐了款,所以未捐款的你也該這樣做。
例3: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成功地利用此原理來協助人們擺脫不良行為。 例如讓害怕和狗接觸的小孩觀看同齡小孩和狗玩得很開心的片段,慢慢地這小孩就能擺脫害怕狗的心態。

一般上,Th. 當我們缺乏信心時,當形勢不明朗時,當不確定性佔上風時,我們最有可能接受並參照別人的行為。
這導致了「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意外發生時,圍觀的人越多,得到幫忙的機會越小。****

研究發現,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如果受試者認為自己是唯一的旁觀者,85%的人會立刻伸出援手。若受試者認為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他人知情,則前去救援的比率就降至62%。 最令人驚訝的是當受試者認為還有另外四人也得悉此事時,動手救援的比率更降至31%。

這是因為圍觀者越多時,個人責任就會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也就是大家都認為其他人會幫忙,所以自己就不用幫忙了。 同時圍觀者也會觀察其他人的反應,如果沒有人主動提供幫忙,其他的人就會判斷為事情不太嚴重,也就不會提供幫忙了。 這就好像當我們單獨聽到火災鈴聲響起時,我們會去看看外頭發生什麼事;但是如果現場還有其他人在,而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那麼很大可能我們也不會有所反應。

因此,當我們需要幫忙時,我們除了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外,還必須清楚地說明所需要的幫助。 例如使用“救命”等字眼來讓其他人知道你處於危險之中。同時讓旁觀者清楚知道如何以及由誰來幫助你,最佳做法是明確地指定某個人,與及告訴他如何幫助你(例如打電話報警)。

影響社會認同原理的因素還有兩個:
1. 不確定性 — 當人們對自己不是很有把握時,他們依靠其他人的行為來決定自己應該怎麼做的可能性更大。

2. 相似性 — 當我們認為那些人與我們相似時,我們更會參照他的行為來決定自已該採取什麼行為。

另一種心理現象FOMO(Fear Of Missing Out),即“唯恐錯過”,也是社會認同的一種形式。人們不僅會有樣學樣,而且也希望得到供不應求的東西。 FOMO對購物決定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這從“快閃銷售”服務的崛起中可見一斑。
資料來源: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2011) Rolf Dobell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20

羅氏太子女:「我要更多認同!」

2014-02-06  NM
 
 

 

美國名牌大學畢業,入投行打工,再辭職創業,這三部曲,是悶爆的富二、三代故事。堡獅龍(Bossini)已故創辦人羅定邦孫女羅可欣(Edith),亦走過同一條路。十年前離開投行,和胞妹羅可旋創辦女裝品牌bread n butter,在香港及內地,分別有十七及一百間分店。看似做出成績,但不夠。羅氏子孫眾多,家族信託講到明按表現封賞。在一個需要不斷證明自己價值的家族長大,羅可欣要在眾多第三代中突圍,就要靠她自度的第四部曲。兩年前,羅可欣創辦非牟利機構Fashion Farm Foundation(簡稱FFF),出錢出力出地方,培植本地新進設計師,資助他們去巴黎、東京參加時裝周,又找來名人政客行catwalk。當名利唾手可得時,一句認同更來得彌足珍貴。

羅可欣眼中的認同是這樣的。早前,由她打骰、政府旗下創意香港贊助的「Fashion Forward Festival」,在香港紡織業發源地長沙灣,舉行了一場時裝騷,十三名本地設計師為鱷魚恤太子女林煒珊、公民黨陳淑莊及一眾明星大玩造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更以飛機頭look,chok爆行catwalk。有份撐場的紡織及製衣業界議員鍾國斌稱讚:「Edith用自己企業資源去幫年輕設計師,香港好少呢種平台。政府肯俾錢,啲官肯俾面,政商界都有代表,證明FFF拿到好多認同。」上月中舉行閉幕音樂會,羅可欣父親、羅氏集團主席羅蜀凱一早到場,坐足成晚,鮮有露面的丈夫,亦帶同兩名年幼兒女現身。

時裝界矽谷

羅可欣創辦的時裝生意,每年生意額過億元。但在外人眼中,這張成績表,對出身紡織世家的她來說,變得理所當然。性格硬淨的羅,要證明富三代不只識使錢和賺錢,她看到香港時裝業的缺口,並以此為新目標:「香港時裝業只有購物一環,好多人才(設計師)都出咗去,應該有多啲平台俾佢哋發揮,俾多啲人認同本地設計及品牌,唔係一味問:『平啲得唔得?』」一二年,她聯同有香港時裝界「教父」之稱的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副主任區偉文、理大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葉長安,以及同為富三代的鱷魚恤(122)執董林煒珊,成立非牟利組織FFF,培植年輕設計師。最初,FFF僅租用商務中心做辦公室,發揮的功能有限,最大的項目,就是帶兩批設計師去巴黎及東京的時裝周。去年,羅氏集團旗下的長沙灣工廈完成活化,改名D2 Place,最頂兩層約兩萬呎,以贊助形式租予FFF作基地。羅可欣大方承認:「家族嘅sponsor好重要,有咗空間先可具體去進行,事半功倍。」她的目標,是將FFF打造成時裝界的矽谷,「我以前喺矽谷嘅史丹福讀書,九七至九九年時,嗰度聚集咗好多科網公司,形成一個社區,將力量凝聚起來。FFF係一個平台,將資源和業界人士聚集喺度,可以扶佢哋(設計師)一把。」

賓架出身賣衫響朵

不斷追求認同,因為羅可欣在一個需要證明自己價值的家族長大。祖父羅定邦有五子一女,生前愛將生意交由子女輪流揸旗,表面上是讓各人都有發揮機會,實際上每個揸弗人都要在短時間內爭表現、搏上位。在競爭激烈的家庭長大,羅可欣逞強性格自小成形,大學電子工程系難入,無興趣都咬緊牙關完成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學業,之後再於史丹福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後加入投行,「個個都視banker為dream job,好刺激,做親都係大嘢。」講起當年,她眼中仍現光芒。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時,羅可欣正好於紐約所羅門兄弟接受培訓,就在世貿中心上班,幸好當日她未返到公司。事後仍不知懼,轉頭又沉迷在刺激的賓架生活中。做了六、七年,心態開始轉變:「賓架只係deal maker,生意唔係自己嘅,仲成日挑剔人,點解做得唔好?profit margin點解咁低?」羅可欣覺得是時候「put my feet on the ground」(腳踏實地),辭職後和妹妹羅可旋拍住上賣衫,○四年開拓自家女裝品牌bread n butter。 父親羅蜀凱是羅氏家族第二代的掌舵人,羅氏針織現在仍是GAP等世界級品牌的供應商,在中國、越南、孟加拉都有設廠,共有萬八名員工。有家族做靠山,創業路亦平坦得多,品牌輕易進駐各大商場開分店。最大的挑戰,是○八年金融海嘯。羅可欣仍印象深刻:「嗰時成日要落鋪頭,幫員工打氣,進軍內地開店嘅計劃都要叫停。○九年,中國話要『保八』(GDP增長8%),我都要『保八』,係保住生意額唔跌多過百分之八。」

家族壓力鬥上位

生意成功,不代表得到掌聲。「做生意,啲人會覺得:『你daddy都幫到你啦。』但搞FFF,更有成功感。」羅可欣道出心底話。羅氏家族第三代,單是內孫已有十七人,個個名牌大學畢業,要上位談何容易。九六年羅定邦去世時,留下十億遺產,由次子羅蜀凱管理。遺囑列明,羅氏子孫他日在事業、學業上有卓越表現,在財力不足時,可得到資助,作為獎賞及鼓勵。○七年,四叔羅家寶女兒羅穎怡,入稟要求「睇數」,便被伯父羅蜀凱批評,指其「雖擁有MBA學位,後開設鞋店Mocca,事業算成功,但仍比其父親羅家寶及其他家族成員遜色。」後來,法庭維持羅蜀凱對遺產的決定權。羅家對子孫的要求甚高,作為「族長」羅蜀凱的女兒,羅可欣壓力更大。如今,她滿心期待FFF這個「矽谷」,會有「Google」出現,「矽谷唔係製造Google,係Google自己跑出咗。FFF係平台,唔係生意,唔係我話行十步棋,就追到邊個目標。」不知道「Google」幾時出現,或會否出現,但這一刻的羅可欣,已笑得開懷:「FFF已經攞到好多認同,包括政府、業界及本地設計師,我好開心。」

紡織世家一門數傑

祖籍廣東順德的羅定邦,以紡織起家。一九七五年成立羅氏集團,與麗新的林百欣、肇豐的方肇周及萬泰的田元灝,被稱為「配額四大家族」。八七年,「羅氏針織」上市(後改名羅氏國際),同年開設時裝品牌堡獅龍(Bossini)。九八年,羅氏國際私有化,但至今仍是香港製衣業龍頭。羅定邦共有五子一女,分別是羅樂風、羅蜀凱、羅嘉穗、羅家寶、羅家聖及羅家駒。羅氏家族一門多傑,長子羅樂風於七十年代自立門戶,創辦晶苑集團,發展製衣業,現時年生意額逾百億元,近年兼做地產,曾在九肚山發展獨立屋項目。二子羅蜀凱深得父親信任,羅氏王國的紡織、地產生意,甚至父親生前用的「8」號車牌,都交到其手中。四子羅家寶是地產大炒家,持有數十億物業,行內無人不曉;五子羅家聖繼承堡獅龍(592),持股超過六成七,市值約七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94

索尼變陣獲認同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934539

這邊廂,聯想(992)因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而飽受市場抨擊,股價連連下挫;另一邊廂,索尼(SONY6758)則因為公布開源節流計劃而普遍受市場接納,股價開始跑贏日經指數。這個趨勢值得投資者留意,因為儘管最近日股因日圓滙價反彈而遭分析師看淡,但一波日本大企業打破過往禁忌的潮流,或許會成為日股的潛在利好因素。

一直以來,日本企業都不情願剝離表現不佳的業務,但是這一局面正在發生改變——美國維權投資者洛布(Dan Loeb)炮轟索尼電影業務欠缺效率後,該處於困境之中的公司即聘請貝恩(Bain)就節省1億美元成本出謀獻策,可見管理層願意聽取股東的意見。而真正揭開這一波破禁序幕的event是,松下電器(Panasonic6752)去年將醫療保健業務出售給KKR;今年,索尼也終於加入了這潮流,因公司正準備向國內一家併購基金出售每況愈下的VAIO個人電腦業務,並且將剝離其虧損的電視部門。

在截至20133月的財年中,VAIO電腦為集團貢獻7%的營收。在利潤申報上,個人電腦業務與表現大躍進的智能手機同歸一類,但就算假設前者長年沒有盈利貢獻,雖不中似乎亦不遠矣。須知道該電腦過於高端,無法吸引企業客戶,但是又不具備和蘋果競爭的規模。試想想,即使是市場份額「一哥」聯想,縱有市佔率17%的生產規模作後盾,邊際經營利潤率亦只是僅高於4%而已;至於第3位的宏碁(Acer)更錄得虧損。

此刻,在遭遇移動設備快速分食的環球個人電腦市場上,索尼僅僅佔到2%的微薄份額,試問這業務是否早就應該棄掉?因此,雖然索尼出售個人電腦業務的最終條款還在磋商中,但多年來虧蝕纍纍的Vaio,最終交易作價多少已無關宏旨;更重要的是,社長兼CEO平井一夫發出了明確的信號:索尼願意收縮業務以實現復興。事實上,平井願意進行任何形式交易的信號絕對非同小可,這顯示他既有決心亦有政治手腕推行具意義的改革;相對而言,前任掌舵人斯特林格(Howard Stringer)兩者皆缺,索尼亦因此而吃盡苦頭多年。

至於在營收中佔比逾10%的電視部門,是索尼第二大問題業務。電視其實跟個人電腦類似,商品化之餘,邊際利潤亦微乎其微。截至12月的季度中,該部分業務虧損50億日圓(5000萬美元),料將連續10年虧損,索尼將之棄掉實在大有道理。平井一夫決定將其剝離成為獨立的全資子公司,這讓投資者預期索尼可能最終準備好了擺脫這部分業務。

索尼目前預計將出現1100億日圓淨虧損,而非稍早預估的獲利300億日圓。該公司還把對近期亮點之一的智能手機的銷售預估從4200萬部下調到4000萬部。雖然現時索尼債務仍重,但本次重組將在兩年後幫助索尼削減1000億日圓年度固定成本,並減少5000名員工,加上音樂及電影業務有利索尼整體協同發展;這樣,儘管截至3月底的財年前景黯淡,但痛苦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

當然,平井一夫面臨的任務依然艱巨。不過,市場視索尼跟上了眾多日本競爭對手的腳步,更向投資者展示公司終於走對了方向。大家預期類似的業務重整行動多做幾次,索尼就有機會重拾失落已久的動力;即使無復當年勇,不再因為垃圾業務而虧本也算是好開始。消息公布後,變陣的索尼已獲得市場關注,且看日本企業的重組潮流,會否增強日股投資者此刻疲弱的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33

對電盈的兩個認同數個ASK 林智遠 Nelson Lam

2015-03-05  NM
 
 

 

電視劇《四個女仔三個BAR》引起討論,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交代某些劇情的因果,留給大家想像空間。分析財務報表不時亦面對同樣情況,資料不齊全就要以估計來推論。想深一層,企業不是有責任提供相關的(relevant)資料給投資者做判斷嗎?兩個認同

上週,編輯把電盈(8)對兩週前一文:「埋在沙堆中的電盈」的來函(見附文)交予筆者。兩週前分析是2月16日出版,電盈一日內就來函,回應迅速,令人受寵若驚。電盈來函指出兩週前分析「未考慮到若干主要事項」,不知電盈是否忽略了分析中已指出:「電盈並沒有提供CSL貢獻的收益和溢利數字」?分析不是未有考慮相關事項,而是無從考慮。分析亦指出:「電盈在中期報告中解釋CSL的業務已與電盈業務整合,故將CSL的『個別貢獻以合理的基礎予以量化並不實際』。」認同電盈的來函,但卻又產生另一些疑問!

數個疑問與一個分享

電盈中期報告原認為「量化並不實際」的數字,為何一日內卻可「以合理的基礎予以量化」並回覆編輯?以提高透明度和企業管治角度看,電盈相關資料可與編輯分享,是否也可提供給投資者?編輯建議可原文刊登電盈來函,筆者表示讚同外,也希望電盈是否可進一步提供相關的額外融資成本、及額外和一次性折舊數字?CSL是電盈透過香港電訊(6823)收購,從香港電訊業績公告,可知折舊及攤銷和融資成本,確由55億港元上升至70億港元;但兩年數字佔收益的比例仍是24%,看不到有額外和一次性的增幅,那麼究竟相關數字是多少?電盈以會計慣例,解釋流動資產淨值的減少。然而,數字反映事實,事實也未必是一朝一夕而成。2014年中期業績時,電盈的流動資產淨值(不計分類為持有待售的項目)已減少至35億港元;換言之,流動資產淨值是由2013年底的69億港元,持續下跌至2014年底的24億港元。情況會持續?電盈來函說有計劃改善,大家可留意!借貸增長或流動資產淨值減少,因收購CSL而起,當中商譽和無形資產由佔總資產的一成升至接近四成;資產膨脹的同時,資產結構值得關注,借貸結構是否亦值得關注?電視劇沒交代劇情因果,可給大家想像空間;財務報表沒相關資料分析,可要大家估計。估計的倒退當然與3%的增長不同;3%的增長與業績公告中24%、22%、29%、甚至76%的增長,又何嘗一樣?為什麼不與大家分享?沒人與大家分享,就由《壹計就明》來分享吧!

林智遠 Nelson La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517

獨家調查 台灣民眾矛盾看缺水 逾六成認同水價太便宜 但五成六民眾反對調漲

2015-03-30  TWM
 
 

 

你知道台灣用水量最多的是農業、工業、還是民生用水嗎?到底有多少人真的了解台灣水資源狀況?究竟大家覺得我們的水價算不算低?《今周刊》獨家民調出爐,為讀者揭曉正確答案。

撰文‧楊卓翰

春雨下不夠,水荒越來越嚴重,台灣水資源議題,重要性直線躥升。不過在當前報紙、電視上的熱烈討論氣氛下,民眾到底對台灣的水資源有多了解?為了找出答案,《今周刊》特別委託台灣指標調查研究公司,針對全台一千名受訪者,獨家進行民眾用水調查,答案並不樂觀。

綜觀台灣水資源分配,每年用水量約一七○億噸。其中,用量最大的是農業,每年要用掉一二○億噸,占台灣用水量七成;用量第二多的是三十億噸的民生用水,占二成;最後才是工業,十六億噸的用量占台灣用水一成。

不過,根據《今周刊》的民調,卻有六五%的民眾,誤以為工業占台灣用水量最多,其次是民生,而回答正確答案農業的,竟只有七%。有超過九成的民眾,搞不清楚台灣水資源的分配狀況。

極端氣候下 台灣水資源問題只會更嚴重「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中興大學防災中心前主任、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楊明德說。「這代表台灣在水資源的教育和宣導上,出了很大的問題。極端氣候下,台灣的水資源問題只會越來越大。不是只有用省水馬桶、少洗一點澡,就可以解決的。」也難怪台灣枯水期越來越長,幾乎每年都在缺水邊緣,但是一場颱風、一陣大雨後,一時之間激起的問題,也都被甘霖沖走,永遠找不到解方。「民眾對水資源議題了解不深,更複雜的議題,像是台灣區域規畫、農田釋出,或是工業和民生的水費,就更沒有討論的空間了。」內政部前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說。

台灣二十年未調整自來水水費,就是長久被遺忘的議題之一。在民調中,雖然有近七成民眾回答自己知道每月自來水水費,但是台灣指標公司總經理戴立安指出,隨著水費代繳越來越普及,多數民眾已經不再接觸到兩個月一次的水費帳單,而一個月平均一戶只有二三○元的水費,也讓很多民眾「忘了它的存在」。

這個現象,可以在民調中發現。有六七%的民眾認為,台灣的自來水水費便宜。而且,和鄰近國家一比,同樣一度自來水,日本的水費是我們的五倍,新加坡是四倍,而香港和韓國是我們二倍。在發現台灣水費原來在國際中偏低之後,有更多民眾覺得台灣水價便宜。

便宜,自然造成浪費。水利署統計,台灣的民生用水平均每人每天合理用量是二五○公升,但去年每人平均用水量卻不斷超標,五年來連續成長到二七四公升。李鴻源也認為,水價低,就不會有人想省水。「台灣天生缺水、科技基礎又好,發展節水產業剛好。但是水價低,別說節水產業,連開源節流都做不到!」他說。

開徵「耗水費」 落實管理水資源在意識到台灣水價便宜後,多數民眾仍認為,就算調升水價,還是沒辦法節流。有五六%的受訪者,不認為調漲水費可以減少浪費,達到節省用水的效果。「這是受訪者的防禦心態作祟!」戴立安分析:「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不相信台水或北水的經營管理能力。」舉例來說,全台平均自來水漏水率仍然高達一八%,遠高於亞洲其他先進城市,加深了我們對自來水公司效率的質疑。

不過,台灣二十年來水費僵持不下的困境,或許能從這次民調中找出解套方式。行政院正在規畫的《水利法》修正草案,打算對每月用水千度以上的工業大戶,開徵一成至三成的「耗水費」,並對節水有成的企業減徵水費。此舉不但能懲罰民調中民眾主觀認定用水最多的「工業耗水大戶」,順應民意,又能鼓勵節流,棒子和胡蘿蔔齊下。

雖然這次修法,可能難解當前的水荒,但對台灣未來的水資源管理,可是罕見的希望。只是,這次修法,是否又會因為一場及時雨,半途而廢?民眾不能再當「飲水不知源」的公民,必須緊密監督。

9成民眾飲水「不知源」——《今周刊》民眾用水調查93%的人搞不清楚台灣用水狀況台灣缺水情形愈來愈嚴重,如果以一整年用水量來看,你知道哪方面用水量最多?

工業 65.8%

民生 17.1%

農業 7.1%

不知道╱未回答 10%

實際狀況

農業 70%

民生 20%

工業 10%

3成的人不知道每月自來水水費是多少你知道家中每次,也就是每兩個月繳的水費大概多少錢?

知道66.6%

不知道33.4%

和鄰國相比,近7成5的人覺得台灣水價便宜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的家庭水費相比,日本是我們的5倍,新加坡是我們的4倍,香港和韓國是我們的2倍,你覺得台灣家庭水費算貴還是便宜?

便宜 74.4%

普通╱中等╱差不多 9.8%

貴 6.7%

不知道╱未回答 9.1% 水費每月約230元,67%民眾認為便宜以目前各縣市民眾的家庭用水來說,平均每個月水費是230元上下,你覺得貴還是便宜?

便宜 66.6%

普通╱中等╱差不多 19.4%

貴 7.6%

不知道╱未回答 6.4% 但有5成6民眾不贊成調升水價台灣約有20年未調整水費,你認為調漲水費能否減少浪費,達到節約用水的效果?

不能56.3%

能32.9%

不知道╱未回答10.8% 資料來源:《今周刊》委託台灣指標公司台灣民眾用水調查1. 調查範圍及對象:台閩地區22個縣市,居住於調查範圍內,年齡滿20歲民眾,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有效樣本1002人,在信賴水準95%時的抽樣誤差最大值為±3.1%。

2. 調查時間:2015年3月9日至1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396

獨家專訪》吳印會長不拼業績,淨利卻創新高 我們不為賣東西去開發 而是要你認同價值

2015-12-07  TCW

這家公司重視「心占率」更勝市占率,不為營收開發商品,金井政明顛覆一般企業常識的想法,在這2.5小時見端倪。

翻轉無印良品的靈魂人物—良品計畫株武會社會長金井政明,來台灣時必定造訪的地方是哪裡?

答案,鐵定會令你跌破眼鏡。因為,他挑的地方不是流行最尖端的信義計畫區,或台灣文創產業最集中的松菸文創與華山藝文特區,而是菜市場!

二〇〇一年,無印良品淨利大減九成,時任生活雜貨部長的金井政明,走遍一百多家門市,重整商品線,聚焦設計理念。二〇〇八年擔任社長後,他減少了約二八% 品項,無印良品淨利卻在近六年成長近一·四倍,二〇一三年度淨利創下歷史新高。現今無印良品」半產品都是在他手上完成,可說是最懂無印良品理念者。

今年初就任會長後,他還是跟商品關發部門坐在一起,每週三必定參加商品顧問委員會,持續定義「無印良品的設計」。

原來的會長室則改為會議室兼閱讀室,四周放滿了無印良品創立時,首位藝術總監田中光一的蒐藏書畫。我們在這裡進行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獨家專訪,金井政明拿出來對我們解說無印商品設計理念的工具,竟是一張張他親自走訪台北濱江市場看魚販、菜販所拍的照片。

他的眼睛專注著人與人、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做為商品設計準則,這個從菜市場得出的生活價值觀,牢牢吸引住一批社會上具有相同信仰的「無印鐵粉」,這些正是無印不打廣告、不設定高成長營收目標,卻能比優衣庫(Uniqlo)更會替股東賺錢的秘密。以下是採訪摘錄。

別人分析消費者面貌,他說:我們只思考人的生活跟物品關係《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提過十個人中只要有一人跟無印良品共感就行,無印良品會圍繞著他開發產品,為何有這樣的定位?

金井政明答(以下簡稱答):無印良品原本是西友集團的自有品牌,營業額很小,也不會影響事業體的損益狀況,三十五年前做這品牌時並不是要來賺錢的,而是告 訴消費者一個成熟社會應該有的消費取向。當時管理階層認為,對於無印這概念理解的人,約是十個人中有一人,所以才鎖定一〇%的人來做。

問:為何是一〇%,不是更大比率?

答:因為無印成立的目的不需要背負損益責任,才不需要說,事業得成長多大。你喜歡無印良品,你買了名片夾後,下次再推出杯子的時候,你也會喜歡吧(拿著自己的名片夾遞給記者、拿起杯子遞給記者)。

這是來自價值觀的品牌,喜歡無印良品的人,是對於我們開發出來的商品有價值共感。我們不是以消費者的年齡、性別、收入為區隔,而是以價值觀為訴求,思考入的生活方武,及人跟物品的關係。

問:為何全世界找不到跟無印良品一樣的企業,無印可說是沒有競爭者?

答:無印良品誕生,不是為了追求企業的利潤,也不是追求營收成長,不像快時尚企業理念是為了擴展而誕生。

(拿iPad叫出一張品牌三階段圖)這是一個明治大學教授提出來的,品牌力量有三階段,第一是識別,第二是信賴,第三是意義。你買優衣庫的衣服,買了不會後悔,這是信賴的品牌。

多數品牌只到信賴為止,還沒進化到「意義」,而我們則進化到意義,消費者認同我們的理念與價值慼,就是做到mind share(心占率),品牌與消費者產生羈絆。

別人重視利潤,他說:我們最難的是捨棄追求業績問:要做到意義,最難的是什麼?

答:最困難的就是企業必須捨棄用各種行銷手段追求業績,花時間關心人類將變成怎樣?怎麼生活?這是最難的。

其他的品牌你不喜歡,為了讓你喜歡,用很多行銷方武;我們不是為了賣東西去開發商品,而是為了讓你認同價值去購買。

問:服飾占無印良品營收超過三成,但是服飾的顏色多半很類似,其實只要多幾種顏色,增加營收很容易,為何還要維持這樣的商品原則?

答:因為我們不想迎合市場去開發商品,我們重視基本色,好素材跟好縫製方法。有消費自主意識的顧客,不會穿很多當季流行的色彩與款式,會用自己的方武去搭配越簡樸的東西。

問:這樣顧客買一次,明年就不會買了不是嗎?

答:確實會這樣(笑)。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可以說是以信賴消費者做為出發點,就像剛才說的,十人裡有一人,認同無印。

(多數企業會想)明年(顧客)不買的商品,就不要賣了:但我們還繼續賣,原因就是世界上找不到第二間有這樣想法的企業。但是這不要寫出來,因為我不想告訴其他品牌我們這樣想(笑)。

問:你覺得無印良品跟優衣庫兩個企業風格有何差異?

答:以經營的價值來說一定不一樣,優衣庫員工一致朝世界第一的企業目標前進;無印良品很單純去思考品牌的概念是什麼,希望傳達設計師的理念。

我希望(良品計晝)員工一直以中小企業為目標,朝著我們認同的好感生活前進(用他的ipad顯示標題為「光明元氣的中小企業宣言行動」文件)。

日本索尼、東芝、夏普、德國福斯汽車變成大企業後,迷失了在中小企業時鎖定的方向,就算無印良品年營收成長到一兆、五兆(日圓),也得維持著中小企業的想法。

別人擴增品項,他說:我覺得社會有太多多餘商品問:你上任社長後決定減少品項,但是你提到「心占率」,開發更多東西賣給無印迷不是更好嗎?

答:我覺得社會有太多多餘的商品,我們的策略應該是開發更有無印良品風味、獨有性和概念的商品,我有跟商品部的人提到,要更深入思考所謂無印良品應該有的概念是什麼,不應該輕易開發商品。

問:所以你們之前沒聚焦在無印的概念開發商品嗎?

答:我們常常都是在犯錯,要完美是不可能的。隨著組織變大,原本一定要守護的概念:單純從消費者角度來發想產品,而不是從賣方角度來思考,這種堅持就是會變得淡薄;會捧著數字,轉向賣方的角度,隨波逐流,所以時常需要有新的刺激才行。

問:二〇〇一年無印良品面對第一次赤字,對公司來說,學到最重要的一堂課是什麼?

答:企業會變差,絕對不只是第一線的問題,經營腐化是主因,整頓了經營,事情就變得簡單,這是我學到的。

二〇〇〇年之前企業擴張過快,品牌的原點失焦了。到一九九九年為止,我們真的是很順利的成長,生活雜貨做為成長引擎,加上設計感,受到很多好評。

差不多從一九九七年那時候開始,當時公司有著非維持營業額跟股價不可的壓力,經營上與其說人性的邏輯,還是朝向股價、營業額這些資本的邏輯看齊,就算有困難也勉強展店,這些做法真的是扯了後腿。

問:你們當時做了什麼?

答:我每週都跟原研哉(無印的顧問設計師)討論,從二〇〇二年開始每一年都會推出企業形象廣告,這廣告都會先從討論開始,如何詮釋出無印良品的價值,不只傳達給現場的夥伴,也傳達給消費者,藉由不斷溝通,我們又回到品牌最早的原點。

別人賣潮流品,他說:我們不做只對個人方便的東西問:無印的商品開發取捨原則,有哪些大眾市場的產品,開發了一定會大賣,但是你們卻選擇不去做的?

答:我們不會開發迎合現在潮流顏色的商品,也不開發只對消費者方便、對環境不好的商品。曾有人建議開發掃地機器人,但我們不認為這是無印的產品,雖然(掃地機器人)便利,但是它減少了人跟人相處的時間,所以我們不做。

問:無印良品的產品沒有Logo,商品也很容易被模仿,模仿障礙不是很高,這家公司的競爭門檻究竟是什麼?

答:模仿形狀很簡單,但是無法仿冒我們背後的思維跟概念。

問:就無印來說,人是最大資產,假設換了設計師,就有不同的風格,對於一個以感性為訴求的企業來說,這是不是永續最大的挑戰?

答:這是個好問題,那就是我的工作,雖然工作對我來說就像是玩樂一樣,公司要永續經營,就制度來講,時常考量生產者和社會,大家做出有良心的行動,建立起公司的制度,這是我的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才要時時玩樂。

採訪 · 吳修辰、曾如瑩 整理 · 曾如瑩、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7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