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2580特區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77681&time=2011-07-09&cl=115&page=all

與中移動共享6億用戶資源,兼有通道費豁免及免費宣傳推廣等諸多便利,四年間打造出12580吸金器
財新《新世紀》 記者 趙何娟 於寧

 

  加入12580還不到一年半的李一男,與董事會的關係正在惡化。

12580的服務範圍覆蓋很廣,包括訂餐,問路等等,但據說真正用戶主動使用的很少。張治平/CFP


  在7月1日舉行的一次董事會上,12580的CEO李一男提出,因市場環境不好,要降低今年收入預期。此舉令投資者頗為不滿。在他們看 來,12580現在的收入不僅有從中移動獲得的無線業務分成,也有商戶廣告,而且後者發展勢頭不錯,即使中移動調整SP政策,將分成模式改為支付勞務費形 式,對整體收入影響也不會太大。

  此前,李一男被捲入中移動腐敗案的謠言一度在網上盛傳。但財新《新世紀》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證實,涉入中移動案的並非李一男,而是12580的 另兩名高管,其中董事長田濤於今年清明節期間被河北公安帶走調查,事涉工信部原電信管理局局長蘇金生案。蘇金生曾是中移動成立初期的籌備組組長,目前由河 北公安立案調查。12580執行副總王誠,則與中移動數據部的副總經理馬力關係密切。有消息人士稱,他當年加入鳳凰網和後來加入12580均得益於馬力的 安排。目前,田濤已恢復自由,而王誠仍在協助調查。

  在中移動的眾多SP中,12580地位相當特殊。2007年,為了發展一種可匹敵中國電信114的業務,中移動推出了以「一按我幫您」為諧音的 12580。負責運營的,是一家名為北京無限訊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無限訊奇)的公司。其特殊性在於,它不僅是為數不多的幾家與中移動數據部直接簽約 的SP公司(其他大多通過卓望信息與中移動合作),而且能免費共享中移動高達6億的用戶資源,甚至還有通道費豁免及免費廣告宣傳等諸多便利。這一切優越條 件,使得12580在短短四年間發展成一個年收入4億多元、淨利7000萬元的企業。

天之驕子

  無限訊奇官方介紹稱,該公司是中國移動12580業務獨家合作夥伴,負責開發和建設中國移動12580業務核心系統、內容採編與發佈、廣告銷售、用戶拓展與服務等運營工作。

  無限訊奇的業務頗有特殊性。據無限訊奇的一位內部人士介紹,它獨立於卓望體系之外,所有業務協議全部都繞過卓望與中移動直接簽署(在2004年 後,除地方基地外,SP大部分都與卓望簽約)。其次,作為獨家戰略合作夥伴,12580可通過中移動的渠道在全國提供服務或發送手機播報,卻無須為此支付 通道費。

  12580一年省下來多少通道費呢?所謂通道費,即發送彩信時佔用中移動通道資源必須支付費用。通道費的收取標準一般為,服務用戶規模較大的按每戶0.5元收,關係特別好的可減至0.3元;發送量小的,則按每戶1元收取。

  12580所提供的服務包括語音搜索、手機交通違章查詢、手機天氣預報查詢等。用戶為這些服務支付的費用,中移動與12580按50︰50分成。

  據無限訊奇內部人士介紹,無限訊奇共包括四塊業務:作為主營業務的語音搜索;商旅服務,類似手機攜程訂酒店機票等;傳統SP業務(即無線業務);媒體業務,即手機播報。從今年開始,無限訊奇已開始轉型重點做無線搜索,即通過短信、Wap等的搜索服務。

  最初兩年,無限訊奇的收入主要來自與中移動的分成,後來來自商家的廣告費漸漲。即當用戶電話諮詢時,將用戶轉接到相關的商家,商家將為此給中移動支付廣告費。據接近無限訊奇的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廣告費已佔其總收入的一半左右。

  此次涉案的王誠主要分管無線業務,即傳統SP業務那塊,前述手機交通違章查詢,手機天氣預報查詢等均在此列。中移動為了加強對省移動的考核,設 置了KPI指標,將獎金與績效掛鉤。各省為了完成任務,有時會選擇將增值業務做大,12580因此而獲得很多免費宣傳與推廣,也因此增加了收入,當時分管 無線業務的王誠負責與各省移動溝通。今年,中國移動已徹底砍掉了這一指標(詳見本刊2011年第2期「中移動李躍新政」)。

  前述12580內部人士介紹說,原則上,12580可以共享中移動6.11億手機用戶數據,但目前12580只在北京、上海、廣州、江蘇、浙 江、四川等六大省市提供服務,推送用戶數達數千萬。但類似12580生活播報幾乎沒有用戶主動訂閱,都是中移動給用戶綁定推送,但由此而來的廣告收入全部 歸公司所有,無需與中移動分成。這部分去年的廣告營收在億元以上。

  倚靠中移動的「免費資源」或「廉價資源」,12580能最大程度上開發和享用客戶資源價值,最終的受益人是12580的股東。

  中移動規定,所有手機報業務都要通過卓望,但12580手機生活播報不在此列。生活播報的內容包括財經、時尚、汽車、健身等,主要由上海訊奇完成,經營比卓望更靈活,卓望不能獨立做廣告,但12580可以。

  無限訊奇共有300多名員工。工商年檢顯示,公司在2007年、2008年均未盈利,虧損額超過2000萬元。至2009年收入約3.60億元,淨利5298萬元;2010年收入為4.47億元,淨利7010萬元。

城頭變換大王旗

  北京無限訊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9月,短短四年多時間股權頻繁變更。創始人包括田曉杉、張志浩、劉娟、懷千江、周韜、丁華鵬六 人,註冊資金1000萬元。到2007年4月,周、丁二人從股東名單上消失,田曉杉、張志浩、劉娟、懷千江分別出資343萬元、323萬元、284萬元和 50萬元,劉娟任法人代表,總經理為張志浩。其中田曉杉即為田濤之子。張志浩曾在騰訊任職。

  2007年7月和2008年5月,上海開拓投資有限公司與上海誠貝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又分別出資136.36萬和83.73萬元加入。董事會成員包括:田濤、孫麗、張志浩、黃鑫、許志明。

  2008年8月再變為十方出資:增加劉學敏、陳文江、梁建龍、蘇州極鋒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劉學敏、陳文江、周樹華(蘇州極鋒)進入董事會。

  之後的2009年3月,上海誠貝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的股權又輾轉轉至北京天智勤睿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懷千江的股份則轉給懷鐵成,劉學敏轉讓給梁田,上海開拓轉讓給虞學東。公司法人代表和總經理變成李一男。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調查,上海誠貝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及後來的北京天智勤睿均為田溯寧發起設立。另一股東陳文江則是鼎暉投資分管該項目投資的負責人,其股份是替鼎輝代持;周樹華則來自另一家風險投資基金北極光。

  多位知情人士還透露,華為與12580也有淵源。股東田曉杉是公司董事長田濤之子,從不參與公司實際運營。2008年出現的名叫孫麗的董事,曾 是IT經理世界的記者,寫過不少華為的報導,後來做了一家小公司賣給了華為,賺了點錢,又拉華為一起投資了12580。田濤本人亦與華為總裁任正非有深 交。

  據前述12580內部人士透露,除李一男外,公司其他外聘高管都沒有股權激勵,在他看來,這也影響了公司的運營效率。

  無限訊奇為全網SP,與中移動關於12580的協議今年底到期,大勢所趨,今年將從分成改成支撐費,但無限訊奇自己做的手機播報內容及廣告分成方式還將繼續。

  無限訊奇的廣告代理業務主要由2006年11月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北京無限訊奇新傳媒廣告有限公司負責。但手機生活播報的製作和經營方為上海訊奇 無限傳媒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由無限訊奇和媒體廣告人江南春合資,其中無限訊奇控股66.6%。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江南春旗下廣告公司也曾負責代理 12580的廣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38

特區新態度:封、查、拉、禁、罰 李兆富

2011-12-22  NM

講電力市場,鄰居林本利老師是高手,恕我無謂班門弄斧。搞到全城沸騰的電費事件,究竟是電力公司無良心賺到盡,還是政府蠢人當道,又或者是有其他更值得香港人反思的問題,我還是期待拜讀林老師的精彩分析。


不過,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只知道,價廉物美永遠是最好的。作為一個私下研讀經濟學的人,歷史告訴我,自由市場競爭永遠是令到貨物越來越平,質素越來越好的唯一保證。 遠的不說了,就以智能手機市場為例。消費者趨之若鶩的iPhone,質素不斷進步,價錢卻可以一直維持在同一個水平。難道,智能手機市場有政府在後面價格管制?還是競爭法確保智能手機一定要鬥個你死我活? 要是行內人就知道,在電訊業和做軟件開發公司口中,蘋果是一家霸道非常的公司,經常濫用支配市場的能力。而蘋果的對手,個個都被打到無還手的餘地,唯一例外,就是另一家巨無霸谷歌,以近乎免費的作業系統,進行掠奪性定價式的競爭。


我想請問現在正大力推銷競爭法的蘇錦樑局長,根據現時的草案條文,有法律專業資格的他要是當了未來的競爭委員會話事人,究竟他會選擇去蘋果總部拉人封艇兼全城禁售iPhone,還是到谷歌去翻箱倒槓搜集證據? 又或者,香港會秉承一貫的填鴨式教育傳統,總之有殺錯,冇放過,大包圍,只要人家外國執法機關一動,香港便有理無理,封、查、拉、禁、罰? 老實講,香港填鴨式教育訓練出來的官僚精英,有時就是有種蠻勁,很嚇人的。不過,這些填鴨式教育的盲點是,只要有另一條法則放在他們眼前,令他們自我催眠,認定了是上帝頒布下來的真理,就是兩件有嚴重邏輯矛盾的事情放在一起,他們都可以堅稱兩者都是真理。 記得上一輪競爭法的角力,當時的局長是馬時亨,常秘是鄭汝樺,消委會主席是陳家強,法例的名稱更畫蛇添足多了兩個形容詞「公平」加在前面。我有幸在一個辯論會上當反方,問了同場的鄭汝樺一個問題:「電力又你管,競爭又你管,政府為何不先開放電力市場?」


好多年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答案。 不,應該講,就現在立法會審議的競爭法,政府大模廝樣豁免所有專營和國營企業,潛台詞卻講得很清楚:政府造成的壟斷,有如天命難違,你們賤民,還是逆來順受吧。 競爭法通過之後,香港就會有個權力比廉政公署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競爭事務委員會,隨時可以封、查、拉、禁、罰私人企業。 不過,奇怪的是,幾百萬市民被明目張膽的剝削,例如強迫金,瓜分市場的電力公司,繼續是特區恩准的壟斷,做永不蝕本的生意。 我還是忍不住要問蘇錦樑:競爭法可以開放電力市場,造福香港七百萬人嗎?政府的雙重標準,是可恥,還是可悲?民營企業做得大,就要封、查、拉、禁、罰,回歸後的香港,越來越似新宗主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7

萬達190億元投資俄羅斯旅遊業 將建經濟特區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6/2NNDIwXzQ0ODM2NQ.html

萬達集團繼上月收購AMC後,再次使出大手筆,擬投資30美元發展俄羅斯北高加索旅遊業。這是昨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華訪問期間簽訂的協議。

據俄羅斯新聞網引述北高加索療養地公司董事長阿赫梅德·比拉諾夫的話報導稱,北高加索療養地公司與大連萬達集團於5日在北京簽署了相應的協議。他表示,中國旅遊業的同行參觀過達吉斯坦,參觀的城市還包括傑爾賓特市、索契、阿爾黑茲和莫斯科。

據阿赫梅德·比拉諾夫透露,萬達集團的投資將用於索契、阿爾黑茲以及達吉斯坦境內的裡海沿岸低地,當地計劃建立一個自由經濟特區。 此外他還透露,「中國同行還希望在莫斯科、莫斯科州和列寧格勒州投資。」

半月內甩出60億美元 轉型戰略加速

這是繼上月21日萬達宣佈出資31億美元併購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後,再次在海外的超百億級別的投資。半個月內,接連甩出60億美元級別的國際投資大手筆,分別投資文化和旅遊產業,標誌著萬達的轉型戰略驟然加速。

王 健林曾表示,萬達將加速轉型,需要在國際化方向進行加速佈局,「立志十年內成為世界一流跨國企業,為中國民營企業爭光。」此外,萬達還提出「2020年萬 達商業地產的收入比重將降至50%以下,徹底實現轉型。」其轉型中很重要的一個板塊,即開闢出文化旅遊的新戰場。而併購AMC影院公司和此次對俄羅斯旅遊 業的投資將是其戰略的重要落點。

國內旅遊業佈局早已起步

在文化旅遊方面,萬達早已進行佈 局。萬達旅遊度假產品系中的首個項目是佔地21平方公里、投資200億元打造的長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其南區將在今年7月率先正式面市,其中度假酒店區、 旅遊小鎮先行營業;而滑雪場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最晚於年內正式營業。據萬達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度假區北區的住宅項目長白山明珠在2010年9月已開 始全國推售。

\

圖:萬達長白山度假區旅遊小鎮

此外,在大連,萬達領銜,泛海、一方、億利、聯想等中國知名企業聯合投資500億元,在大連金石灘打造萬達大連金石國際度假區,其中文化旅遊項目佔到330億元。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旅遊投資項目的最大手筆。萬達在文化產業中儲備的大量資源將用於本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0

獲批兩週年,「特區中的特區」擔當探路尖兵 前海改革有多「前」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228

「如果深圳還希望像改革初期那樣,一下子就得到非常到位的政策,和其他地區拉開好大的政策差距,也不太現實。給多了,萬一遇到不可控因素怎麼辦?」

對前海改革,許多人將目光投向了中央政府。「從嚴格意義上說,前海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導的。」

站在北緯22.53度、東經113.90度附近,你手機中的地圖可能會提示:你已經置身大海中。但實際上,你腳下是結實的土地,身邊是忙碌的工程車和飛揚的塵土。

這裡是前海,深圳西部一塊填海而成的「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這裡被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稱為「深圳的未來」,被冀望擔當中國下一步改革的探路尖兵。

2012年8月26日,前海迎來兩歲生日,一系列基礎建設項目開工,約2725億元的擬投資總額已經敲定。8月初,規格頗高的前海合作區諮詢委員會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受聘主任委員。

前海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不過和一兩年前相比,這一次輿論鮮有提及「體制創新」、「制度改革」。熱議的話題包括前海附近的房地產項目前景、「前海概念」股票的大漲,以及前海如果實行免稅政策,是不是不用跑到那一頭的香港去買化妝品了。

呱呱墜地之初,被稱為「特區中的特區」的前海曾因「體制創新」、「制度改革」備受關注。兩年過去,前海管理局的內部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坦承:「前海的改革實踐現在還沒有更多的特色」。

授權不夠,政策法規對改革創新的支撐不夠,被一些人認為是前海改革躑躅不前的主要因素。但也有人針鋒相對地提出:指望一步到位獲得極為超前的改革政策,既不現實,又有「等靠要」的嫌疑。

一塊面積僅僅15平方公里的土地,究竟應該如何承載改革遐想?與曾經「殺出一條血路」的深圳改革相比,深圳前海所代表的這一輪改革拓荒與制度創新,面臨著截然不同的環境,挑戰更為複雜。

法律權威,還是行政權威?

2012年8月22日,深圳市市長許勤在香港設宴幾十桌,招待企業家和金融人士,目的只有一個:推介前海。

前海合作區規劃獲國務院批覆兩年來,許勤頻頻組織或參與類似活動,不遺餘力地利用一切機會向各方人士推介前海。2012年兩會,前海開發也是許勤進京重點談及的問題。

「前海工作是許勤市長直接抓,各部門都非常積極地配合。」前海管理局經營發展處處長王錦俠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王錦俠很感謝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但他又有些擔心:這是不是走回了與其他開發區相同的老路上?

為了體現政府的重視並更有效地推進工作,將領導職位「高配」是中國大多數開發區的共同特徵。以同在珠三角的兩個開發區為例,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由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直接兼任;珠海橫琴新區的管委會書記,身份也是市委常委。

但前海不同,它想走出一條靠法律權威、不靠行政權威的新路子。承載這一變化的,是前海管理局「法定機構」的特殊身份——這種介於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機構,如其名稱所示,首先對法律而非上級負責。

「法定機構」是前海最重要的體制創新之一。按照局長鄭宏傑的說法,法定機構意味著企業化運作的政府,講究投入和產出,講究效益和效率。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玉浦曾表示,「如果想把這個地方搞得活躍一點,搞得創新一點,就不能搞一個純政府機關在裡頭,但如果由純企業來開發前海,將 來下一步很嚴重的問題就出來了,將來它的社會管理誰來承擔?」深圳發展前海合作區的設想,正是在他擔任深圳市委書記的任內提出的。

「設立法定機構,主要是為了強調它有更多的自主權,強調它的依法運作,減少行政行為的隨意性。」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思康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前海合作區和南方科技大學,都是深圳法定機構的改革試驗田。眼下,這兩家機構都面臨著改革困惑。由於登記註冊時可以選擇的類別依然只有「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選項,找不到「法定機構」這一類型,前海管理局仍然登記為事業單位。

前海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大多來自市委市政府各部門。他們放棄了公務員身份,但因為登記屬性的緣故,依然擁有事業單位編制。管理局現有8個處,編制56人。人員的辦公用品、出差標準等,也都必須遵照事業單位的「標配」。

在現實運行中,前海開發處處可見政府的影子。深圳市金融辦、發改委、交通運輸委、規劃國土委、監察局等十多家部門均負責了前海建設的一項或多項任務。

前海管理局要想獨立提供公共服務、整合各部門資源,單靠法定機構的定位,顯得力不從心。「我們對傳統體制內部門的動員能力很弱,只能找市政府領導,否則『玩不轉』,沒辦法協調工作。」王錦俠說。

「改革環境已經變了」

前海要想憑藉一己之力而不是市領導的權威「玩轉」各項工作,就必須由政府各部門移交一部分權力。但是,法定機構究竟可以擁有多大的權力,與政府部門如何對接,這些問題目前仍存在爭議。

深圳市人大代表、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劉魯魚全程參與了被稱為「基本法」的前海條例(《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條例》)審議工作。他透露,條例第一稿中的不少內容都在申請獲得各種授權和政府部門事權移交,但這些條款後來基本均被刪去。

「各方權力邊界沒有釐清,討論中沒有形成共識。」劉魯魚對南方週末記者解釋說。

前海最初想要的授權,並不止一部分事權。「我們在制定前海條例時,預想是能夠像迪拜那樣。第一稿裡提出:現有的法律法規制度可以不適用於前海——不是說『不適用』,而是『可以不適用』。」王錦俠說。

作為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迪拜在伊斯蘭教法規方面放鬆管制,甚至聘請英國前首席大法官為上訴大法官,整體移植普通法體制。

在王錦俠看來,如果得到改革充分授權,體制機制的創新就沒有包袱。「什麼機制能夠適應、推動、發展現代服務業,就實行『拿來主義』,吸收借鑑世界各國最合理、最先進的制度,經過本土化,建立一個全新的制度框架體系。」

迪拜之夢不是憑空而來。「前海立足於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的開放發展,就必然帶來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再造。」參與了前海相關政策研究的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思康說。

在2010年底由深圳市人大舉行的立法研討會上,曾出現觀點的激烈交鋒。有人支持前海在白紙上「另起爐灶」進行創新,但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前海「不能全部推倒內地的東西,而應該在本身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框架內進行創新」。

經過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溝通及反覆討論,前海條例一稿中提出的授權設想,在不斷地「往回收」,直至三審稿和最終出台的條例中,「迪拜夢」消失了。「先邁了些步子,後來又被扯回來了。」一位見證了前海條例審議出台過程的記者說。

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周榮生對於條例改動的解釋是:「刪除或取消了原來的一些制度設計,是因為時機和條件尚不成熟,或者是為了與現行法律法規更有效銜接,使條例更具操作性。」

在劉國宏看來,「改革環境已經變了。如果深圳還希望像改革初期那樣,一下子就得到非常到位的政策,和其他地區拉開很大的政策差距,不太現實。給多了,萬一遇到不可控因素怎麼辦?」

「更重視接軌現有的體制」

條例第一稿中曾提出法定機構運行的機制設計,包括:前海管理局設立理事會作為決策機構;再如,仿照香港的廉政公署,設立獨立的監督專員公署。此外, 官員財產公開方面亦有突破——草案規定,前海管理局理事會理事、局長、副局長、高級管理人員以及監督專員和助理監督專員應當公開其收入以及與其決策有關聯 的利益情況。

但在人大的立法討論中,這些細節設計被一一否決,代之以「宜粗不宜細」的大原則。劉魯魚透露,這一原則是在市人大召開的第一次立法研討會上就被確定了的。

吳思康不認為這是「退步」。「事實上是給了更大的空間,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制定具體事項的實施細則來推進,一事一報、一事一議地解決問題。」

劉魯魚也支持「宜粗不宜細」的原則。他覺得:既然現代服務業的合作區是新鮮事物,怎麼可能現在就把未來所有情況都預測了並做出規定?

他還直言:指望政策上的突破不是改革應有的態度,成功的改革都是在制度之前進行嘗試,而不是「等靠要」。「沒有任何一場改革不冒風險,改革就意味著風險。如果已經有框框了,還叫改革嗎?那就是正常行使職能了。」

正式通過的前海條例,還將前海管理局的職能由「負責經濟、社會和環境事務的管理」調整為「著重經濟建設」。周榮生說,這是因為前海正處於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任務艱巨的起步階段,管理局不宜承擔過多的經濟開發之外的事務。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前海的價值不在於增加多少經濟總量,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體制、機制和法治環境的創新方面,體現在能否先行先試走出一條與國際接軌的路子。」王錦俠說。

作為條例第一稿的主要起草者之一,王錦俠認為,這份於2011年7月通過的條例「正面作用是主要的,但它更重視接軌現有的體制,顯得穩健,存在可以改進的地方」。

他坦言,這一年多來,因為立法支撐不夠,以及既有行政體制的束縛,前海管理局的改革實踐上「現在還沒有更多的特色」。

「前海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導的」

儘管一些改革設想一時未能落實,但前海依然顯示出了一些特殊之處。

「計劃單列市權限」便是其中之一。經過國務院批覆,前海管理局擁有了與深圳市平級的權限,進入前海的企業不再需要到深圳市和廣東省各個部門去解決自身發展所需要的各種服務,而可以在前海合作區就地解決。此外,需要進一步支持時,還能直接跟部委掛上鉤。

與部委的互動,有另一項獨創的專門制度予以保證,即「部際聯席會議」。2011年9月,第一次聯席會議在京舉行時,共有包括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等在內的27家成員單位以及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參加。

「前海不是深圳自己搞的一個很特殊的發展區域,它是中國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的一個試點,遇到問題需要各個部委來研究決策。」吳思康說,「這種聯席會議也便於他們總結經驗和問題,為其他地方的發展提供借鑑。」

此外,鄭宏傑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口氣列出了許多個「第一」,以證明國務院批准的前海政策「特中之特」和「先行先試」的特點:第一次明確支持前海實 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而不是優惠政策,第一次明確將前海建設成為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第一次明確前海要構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 試驗區,第一次明確將個人所得稅優惠範圍擴展到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而不僅限於港澳居民,第一次在區域發展法律政策中要求探索香港仲裁機構在前海設立分 支機構,第一次明確支持前海建設深港人才特區。

但這些「第一」,都難掩前海在體制改革上遭遇的困惑。「前海機制還沒有理順,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劉魯魚說。他所言的問題包括:作為「事業單位」的 前海如何處理與下屬企業的關係?前海管理局如何處理與其他政府部門的關係?前海控股公司與市場又是怎樣的關係?前海是否要遵循其屬地南山區的政策……

王錦俠期待,前海可以獲得更多的改革授權。「過去,改革主要是勇氣問題;現在,改革主要是智慧問題。面對錯綜複雜的格局,怎樣一步步朝著目標邁進,需要大智慧。」

「從嚴格意義上說,前海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導的。它首先不是深圳市的事情,而是中央政府的事情。」深圳市政協委員金心異說,「深圳需要結合中央的考慮部署節奏。」

但劉魯魚卻有不同的建議:讓企業唱起主角。他說,應該像當年蛇口改革交給招商局一樣,將前海改革也交給企業,特別是港資企業,而不是像現在由政府推 進為主。「前海合作區和其他開發區最大的區別在於市場化程度最高,深圳在這一點上有最好的基礎,但這個最大的優勢卻被漏掉了。」

無論設計中的改革路徑如何,各方都期待著前海更大的改革動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03

解密!中國對台灣讓利最大特區

2014-06-02  TCW
 
 

 

今年夏天,台灣海峽很熱鬧。

五月二十七日,台灣籍客貨輪──麗娜輪,首航台北到福建平潭,這是繼海峽號後,第二艘加入此航線的客貨輪。

上午九點,麗娜輪從八里的台北港起航,三小時後,抵達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中國的第五大島平潭島碼頭,十分鐘車程,便進入平潭市區。

平潭,一個九九.九%台灣人都陌生的小縣城,為什麼突然熱門起來?

五月十五日,我們正在採訪一位平潭新娘林巧英,桌上的老人茶還喝不過三巡,就一下湧進五個台灣人,一對是新莊賣粉圓的阿?菑珧?,一對是宜蘭的魚販夫婦,另一位同樣是平潭新娘,嫁到台灣去的林明珠。

這五個台灣人,都是想要透過林巧英,搭上平潭的台灣商機。他們從台灣搭海峽號來,遇上五月最強的風浪,五個人,全都吐得躺在甲板上,聊起無限的商機馬上都眉開眼笑。

個人暴富平潭新娘做路燈,三百萬滾成4.9億

四十三歲的林巧英同時具備多種身份:擁有台胞證、自己又是土生土長平潭人,目前還身兼台商協會副會長。她經常在家接待各地客人,最高紀錄一天二十位,其中有不少跨海找機會的台灣人。大家會找上她,是因為她的成績單太驚人。

家鄉的商機,平潭人最知道。林巧英七年前回娘家,帶新台幣三百萬元,憑藉膽大心細及當地人脈,包下平潭環島公路的路燈工程。如今,平潭九成路燈,都是她做的;她還開了十一家公司,身價超過人民幣一億元,約新台幣四億九千萬元。她說,平潭靠海,非常潮濕,「除濕機」就可以賣。現在,她在小貿有兩個單位,要進口台灣茶、水果、休閒食品來賣,「能做的生意太多了,但,要找到合適自己的生意做。」

林明珠曾經進口澳洲果汁到平潭,結果,銷售一空,她說: 「平潭人消費力很強,只要是好東西,都會有人搶。」事實上,平潭物價,甚至比福州還貴,一碗乾麵,平潭要價人民幣四元,福州只要三元;搭計程車,同樣的路程,平潭十五元,福州只要八元。

台灣小商人、平潭新娘,加上台灣一些捷足先登的企業,譜成了一股淘金熱。

企業淘金台北一‧三倍大,小島處處施工中

行車進入平潭的地界,很容易辨識到平潭:黃沙滾滾,一個台北一.三倍的「大工地」,映入眼簾。

金井灣邊的海峽如意城,是平潭最大住宅建案,由上海世茂、台灣遠雄建設合建,已完工數棟;台灣上市公司宸鴻的平潭廠,廠房接近完工,外傳將招募數千名員工;協力集團的六吋晶圓廠、封裝測試廠,蓋了一半;台灣榮工公司和中國上市公司中福集團合建的建材市場,正在挖地基,年底完工;由中國國營事業中鐵集團,承建的高架公路等大型公共工程,也正在趕工中;全球電視代工龍頭冠捷科技,今年下半年,將投資平潭。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也來過這塊基地,還沒有談成什麼項目,大家都在試水溫。

工廠、馬路、建案外,平潭在五月中旬,剛成為台貨免稅島,只要是有「原產地證明」的台灣商品,進入平潭,免關稅;六月底開幕的平潭小額貿易市場,主打MIT商品,進駐的台灣人,一年免租金,目前爭取到的小商家,超過百家。

另外,針對畢業五年台灣大學生,來平潭創業,三年免租金,經營績效好的,還有人民幣十八萬獎金可領,企業所得稅只有一五%,全中國沿海最低的地方之一;開出年薪兩百萬,找台灣專才。

對台灣的優惠,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根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東榮的描述,接下來,台灣人只要憑台胞證,就可以進出平潭,不用辦台胞證簽證;台灣汽車開上麗娜輪、海峽號,換個車牌,就可在平潭行駛;在平潭打電話,就跟在台灣打電話的費用一樣,不是用越洋電話計費;用新台幣就可以在當地買東西;使用繁體字,台灣的電視台可以落地,台灣報紙可以發行;律師、會計師、建築師,只要有台灣證照,就可在平潭執業。

統戰進行式目標十六年後,吸引三十萬台灣移民

陳東榮說:「就是(要做到)台灣人來這邊,咦,這邊怎麼有這麼多東西跟台灣一樣,……全部做到,就有吸引力了。」最終目標是十六年後,二○三○年,平潭人口從目前四十萬人,增加到一百萬人,有二十萬到三十萬台灣人移居此島。

彷彿時空錯置,今日的平潭,是中國統戰大本營,中國高層口中兩岸家園的「橋頭堡」,但,昔日平潭,卻是飛彈對準台灣的基地,也是偷渡來台人數最多的地方。

「將軍山」,是平潭著名的風景區,山上立了高聳的「三軍聯合作戰演習紀念碑」,是紀念一九九六年,中共對台軍演,一觸即發的台海戰爭,當時由中共前軍委副主席張萬年,率領一百多位將軍集結於此,要完成「統一大業」,「當時,解放軍駐在我們村落,長達半年,我們都要搬到其他地方住。」一位平潭人回憶當年,後來,二○○○年陳水扁擔任總統時,「三軍更住了一年」。

二十多年前的平潭,是貧窮落後的漁村,為討生活,平潭人前仆後繼,搭漁船偷渡到台灣。

阿文就是其中一位偷渡客。

「那時候喔,台灣是天堂。」他說,為了淘金賺錢,一九九一年,他偷渡台灣,被抓過一次,不放棄,再接再厲,最後落腳台中大甲工業區,在一家電鍍廠工作,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我一個人抵三個人,幫老闆管整個工廠啊,」他非常節省,所有的錢都存下來,一個月賺人民幣兩萬元,七年後,賺到人民幣一百萬元,帶回平潭,現在從事魚貨買賣。

據說,關偷渡客的「靖廬」,有八成是來自平潭。

「平潭人一直很關注台灣。」平潭從事文史工作的魏增燦說,小時候,他第一包泡麵、第一本漫畫,都是台灣來的,當時台灣會空飄反共物資到大陸,離台灣最近的平潭,就是空飄物最常抵達的地方,漁民出海捕魚,經常撈到「反共罐頭」,有用的,就會拿回家,裡面還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文宣品、中華民國國旗,甚至,平潭女孩的第一雙絲襪、衛生棉,也都來自台灣。

台灣人和平潭人,更經常在海上,進行以物易物交易。那時,「一斤龍蝦換一支台灣雨傘,三十八斤黃花魚,換一隻雙獅牌手錶,台灣製的海狗牌雨衣、布,錄音機,都受歡迎。」阿文說,平潭人是台灣製造王國的見證人。

平潭是貧瘠之島,當地人的謀生途徑,除了出海捕魚,就是離鄉背井,到中國各地「打隧道」。魏增燦說,清朝時,平潭、廣東的南澳,及台南安平,經常換防,因為軍事需要,挖防空洞的技術,傳入平潭,據說,中國八成的隧道,都是平潭人承包的,福建省因此封平潭為「隧道之鄉」。

三年前,平潭被中央賦予「對台」戰略地位,平潭開始翻天覆地大改變。

福建省開發平潭,蓋大橋直通福州,一個半小時就到,「以前平潭人過年回家,在碼頭等船,要等兩天。」從福清來到平潭,在台灣太設集團的平潭太森國際貿易工作的小蔣說。有了跨海大橋,平潭人回家更容易,蓋隧道賺的錢,也紛紛拿回家鄉投資房地產。

台商、台灣人還來得不多,倒是房地產,被平潭人、外地人炒得水漲船高。

「一間石頭屋人民幣二十萬,開發後,變一百萬。」魏增燦觀察,房價從通橋前的每平方米兩、三千元(每坪約合新台幣三、四萬元),漲到現在的一萬元(約合新台幣十六萬元),漲了四倍左右。平潭的建設剛剛起步,房價已經漲得很誇張。

從生意的角度來看,「大陸官方支持,一定會成功。」林巧英說;林明珠也認為:「中國政策在哪裡,機會就在哪裡,現在的平潭,手一伸出去,都是機會。」,魏增燦說:「理性思考,這是對台實驗區,意味政策有延續性,不會說改就改。」

對於一面倒,看好的聲音,擔任陸委會副主委前,曾赴平潭考察兩次的林祖嘉,對平潭的發展,並不這樣想。他說,從經濟角度看,平潭在經濟層面提供一些方便、優惠,所以,如果台商評估後,覺得應該要過去,「我們也不會反對,但要我們配合,大概不太容易,」但,如果兩岸要有任何協議的話,他認為,「我們覺得還是擺在ECFA的經濟合作架構下,比較好。」

他進一步評估平潭未來:「從投資角度來看,那不一定是個好地方,」因為平潭是三百多平方公里的一個島,腹地有限,要出去只有兩條橋,就是福州、福清而已,「要從那裡轉口崑山,很麻煩、不方便,我覺得那些設備不是那麼夠,台商要過去,要審慎評估,看產業,觀光或許還不錯,但有東北季風。」

假讓利?台商拿不到項目,?僅央企包到生意」

民間的想法卻相對活潑,看好對台統戰大商機,目前在平潭註冊的台商將近一百五十家,但,真正匯入資金的,不到兩成,因為,台商「看得到吃不到」,拿不到「項目」。

平潭政府宣稱,五年間,一天要投入人民幣一億元建設平潭,然而目前吃到這塊肉的台商並不多。

「進得了海西,出不了平潭。」榮工工程福建平潭分公司負責人李國良直言,「只有央企才包得到生意,」榮工在其他國家,不是蓋飛機場,就是蓋公路,竟然沒辦法參與平潭公共工程,李國良揚言,年底沒有工程,就要撤走。工程標不到的主要原因,是投標資格受到限制,不少案子,都要求「五年內在中國有二十萬平方米」的工程經驗,台商根本被排除在外。

另外,像打敗美國、日本、德國、台灣等二十多個競標團隊,以「幸福移居城」概念,取得平潭總體規畫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等了很久,最近才攬到一個海峽如意城小閘門的案子。曾有台商參與小貿市場總體規畫案投標,四家廠商投標,一家台灣,三家中國,最後才發現,中國的那三家,竟是同一家。

甚至,有台商被台辦問:「你們不是要走了嗎?」「台商一直沒投資,沒問發生什麼事,反而問,不是要走了嗎?」一位駐平潭的台商說,「房地產價格太高了,炒太凶,我們是要等價格下來,才要進場。」平潭太森國際貿易常務副總經理李傳銳說。

就連號稱以台貨為主的小貿市場,對台灣人招商,只要有台灣人資格就可以申請,第一批招商,一百多店面中,有七成是平潭人,正港的台灣人只佔了三成。負責小貿市場招商的平潭台灣免稅市場招商部主任陳洪春說:「我們認貨不認人,」只要有台灣的原產地證明,「外星人都能來。」

正牌台商沒賺到,連小商人賺到的也不多,「(之前)來的都是台灣待不下去的,或者,東西賣太貴,急功近利。」平潭商人觀察,連台商都說:「來的究竟是台商,還是台流,夾一堆資料,到處忽悠(唬弄),連吃飯租房子都有問題。」

來平潭將近一年,對平潭深度瞭解的李傳銳說:「台灣人(要)靠﹃特殊政策』,不然,根本競爭不過平潭人。」

衝過頭?後遺症產生,談放權、放地,越來越不容易

為什麼台商等不到商機?

陳東榮解釋,「兩年前,政府就提出讓利給台灣人,要放權、放地、放利。其中,放地,就是說,在島上部分區域,讓台灣民間機構去招商,進行開發,案例已經有,海峽如意城,我們當時鼓勵世貿、遠雄,一畝地是七十萬,它是灘土,爛泥地,當時。它的開發成本高,要把地基打得很深,地下處理投入大,當時是特例,是吸引外面大公司進來,希望能夠見到開放成效,現在小的企業,我同樣土地給你,你不見得做得起來。」

「但,現在談得比較艱苦,有某個(台灣)民間的協會組織,他希望我們按照四年前,一畝七十萬來出讓,這顯然跟我們出入太大,(現在)商品房的地至少三、四百萬,不太可能。」

顯然,平潭開發,衝得太快,後遺症產生,加上中國打房,緊縮資金,房地產剛起步的平潭,也要納入管理。

「我們真正關心的是,真正有實力,不要來這邊搞圈地,你來參與,地拿走了,我對台灣是優先照顧,結果,地拿到以後,我們擔心,一種情況,地馬上轉給平潭本地人,或是轉給大陸其他開發商,賺土地差價,第二,地拿到,一直不開發,一直觀望,鐵絲網圍著就是你的,這是我們不允許的。」陳東榮說。

表面上是說共同家園,但是大家都還在試探,台灣商人除了減稅、免租金、高薪聘用台灣人才,目前的牛肉還沒有吸引更多台商大舉入駐平潭,也有台商認為,平潭給的優惠還不夠多,不用這麼急,急的是平潭政府,他們有自己的政治目標,沒有真正的牛肉也不急著去。

所謂政治目標,意思是說,台灣人要埋單,不止做生意,還要願意住在平潭,這才算能交差。自然,台灣也看出這種企圖。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說:「五共(編按:指﹁共同規畫、共同受益、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怎麼看多少就有統戰的味道,它(指中國)主要是發展自己的地方,對他們有利,跟我們沒什麼關係,政治上,我們政府也不可能去配合,跟你去發展……。」

「台灣陸委會說,大陸搞統戰,這到底是我統戰台灣,還是台灣統戰我?說不清楚……。」陳東榮認為,未來台灣人多了,所有生活條件比照台灣,對平潭人也是衝擊。

在各說各話的情況下,真正要思考的是,這個號稱全中國最後一塊從零開始的經濟特區,台灣人要扮演什麼角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用「比特區還特區」,來形容平潭,將這原本是福州最貧困的縣,一夕間拉到與福州同級,賦予強大的「對台」任務,銀彈換飛彈,政治、經濟雙管齊下,台灣人,你該如何接招?

【延伸閱讀】5大關鍵,搞懂平潭綜合實驗區

1.比特區還特區它是中國設立的唯一對台綜合實驗區,推動習近平口中「比特區還特區」的兩岸自由貿易區

2.對台獵才動作最大2012年起,5年向台灣引入1,000名專才,提供半官方職缺並提供住房

3.日常管制最開放新台幣可流通、台灣汽機車可行駛、台資企業廣告可用繁體字、台灣電視媒體如東森電視,可在當地收看

4.企業優惠最多投資租金減免、對台商企業課徵所得稅15%(全國最低)、大陸人買台產6大類商品享免稅額度、台資企業審批與登記從40個工作日縮為1天企業投資租稅獎勵:5年內按繳納之地方稅給予獎勵補貼。年度納稅達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獎勵70%(投資金額);排名台灣1千大企業者獎勵80%

5.缺產業聚落,風險大缺乏產業聚落,難有後發先至優勢;回收期拉長,區位、腹地、人才、資金落後珠三角、長三角整理:蕭勝鴻

【延伸閱讀】運貨到大陸城市,走平潭比小三通快——福建平潭與小三通比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83

香港特區政府取消與“占中”代表會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10

香港,占中,普選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9日晚表示,“占中”團體等公布新一輪不合作運動,雙方原定10日的對話基礎被動搖,不可能有建設性的會面,因此“無奈及失望地”決定暫不會面。

林鄭月娥表示,“占中”團體本月2日的公開信,沒有要求撤回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政改的決定。這為對話提供了比較理性與務實的空間,行政長官因此委派她與學生對話。但是,此後有“占中”者代表公開發言,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撤回決定,又堅持違反基本法的公民提名,並借對話號召更多人參與堵路,把對話成果與是否撤離掛鉤,將市民福祉做對話籌碼,這不符合公眾利益,不符合現實需要,不符合政治倫理,政府不能接受利用公開對話機會,鼓動參與“占中”。

她強調,政府從不認同堵塞馬路的非法行為。政府苦口婆心地遊說,但“占中”人士對理性聲音一一拒絕。“占中”嚴重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及生計,違法行為必須停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16

中聯辦子公司包攬特區護照

2015-04-16  NM  
 

 

本刊上期踢爆中聯辦迂迴持有聯合出版集團九成九股份,公然違反《基本法》營運書店及出版事業,干預香港商業活動。記者追查的過程中發現,聯合出版還擁有一家「中華商務安全印務」,經營書刊與商業印刷、RFID智能標籤、以及安全印務等業務。港人可以選擇不光顧聯合出版旗下書店,但出國旅遊公幹在所難免。原來回歸十八年以來,香港特區護照及其他旅遊證件一直由中華商務安全印務印製,大部分港人均不知悉申請特區護照,等於間接進貢中聯辦。單是特區護照,該公司每年獲特區政府最少三千萬元合約,招標過程卻非公開,透明度欠奉。由中聯辦旗下子公司印製特區護照,另一個關注點是市民私隱。中華商務安全印務近年積極擴充業務,過去由大埔廠房進行的工序,部分或已北移至深圳、上海,違反中方回歸前作出的承諾,個人資料外洩和保安風險會否增加,惹人憂慮。

灣仔入境大樓專責特區護照申請和簽發的樓層,本週二人頭湧湧。記者早上逗留了短短個多小時,申領人潮絡繹不絕,等候座位幾近爆滿。入境處資料顯示,去年全年共發出近七十七萬本特區護照。

香港市民反應錯愕

本刊訪問十多名領取了特區護照的市民,是否知悉中聯辦旗下子公司獲得合約印製護照,全部表示不知情並露出錯愕表情。其中趙小姐直言難以接受,從未想過中聯辦會「搞生意」,插手商業活動,「最重要係政府點解會幫襯,覺得有默契。」她又擔心個人資料會被中聯辦收集作其他用途。另一名市民趙先生一直以為,由辦理申請至印刷特區護照的過程均只由港府負責,他以「神奇」形容中聯辦與手上的特區護照有關聯,卻謂個人資料即使外洩也「擔心唔嚟」,因為外遊不能不申請特區護照,惟有寄望港府與中聯辦盡快斬纜,以消除不必要聯想。公眾的反應不難理解。中華商務安全印務八五年成立,三年後隨母公司併入聯合出版集團的版圖,但一般港人並不了解安全印務已透過多重公司,加入中聯辦大家庭,遑論發現中聯辦介入香港另一敏感的商業活動。

中方印製空白護照

本刊翻閱官方文件僅發現,一九九六年一月中英兩國簽訂的《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關於簽發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準備工作的會議紀要》,指出護照由中方印製,香港入境處只是訂取空白護照一方:「中方負責印製空白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並將採取有效的措施確保護照印製程序安全穩妥;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香港特別行政區入境事務處將是訂取空白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的唯一機關。」不過,紀要沒有明確指出印務工作該由官方或民間機構負責。紀要公布後,當時的民主派立法局議員非常關注特區護照的保安及私隱問題,要求在香港進行印製工序,時任港澳辦副主任王鳳超曾向傳媒承諾,護照會在香港印製。不過,時移勢易,中華商務安全印刷有否改變做法?尤其是○三年三月底,安全印務曾大規模裁員,有員工不滿資方將廠房搬往大陸,只保留七至八名員工,遣散其餘四十人。入境處當時承諾,特區護照的印製和保安不受搬遷影響,印刷會繼續由該廠負責。根據中華商務聯合印刷網頁,其安全印務產品包括銀行存摺、月結單、現金券等,還包括香港及澳門特區護照、香港簽證身份書等旅遊證件,由旗下安全印務負責。網頁資料顯示,該公司在大埔設有廠房,近年積極北上擴充,深圳、上海均有設廠;去年七月聯合出版集團更公布,將在北京開設中國區總部及中華商務研發生產基地,佔地逾九萬平方米,研發範圍包括高科技安全印刷。

大埔廠房保安森嚴

記者到大埔汀麗路的廠房查察,廠房正進行外牆翻新工程,棚架覆蓋整幢大廈。電梯大堂的大門玻璃被近六呎高的磨砂貼紙覆蓋,完全不能從外窺探裡面情況;除設在門口的一般電動閘杆,停車場部分區域更被兩層樓高的鐵欄圍封,車路設有自動升降路障,人亦要經過金屬製的旋轉門才能進入該區域。員工對公司負責印刷的物品三緘其口,大多推說不清楚,部分更明言為公司保安機密,「我完全唔可以答你嘢o架喎!唔好意思。」其後一名人事行政部人員由大廈走出,指員工不便回應傳媒提問,記者應向公關部查詢。但她向記者確認特區護照部分工序在大埔廠房印製,但有否其他工序在外地進行則須向公關部及入境處查詢。中華商務聯合印刷在大陸各地有不少廠房,深圳共三個據點,其中一家位於龍崗區的安全印刷廠,廠房大門有雲石底不銹鋼字招牌,車路設大閘緊閉,每當車輛出入,必須出示文件才獲放行。廠房大門內為一個空曠的大公園,經過公園後才能抵達廠房大樓,大門旁邊設有員工宿舍。記者上週末到訪印刷廠,發現鮮有員工出入,守在門口崗位的保安員抱有高度戒心,對記者有關廠內產品的問題毫不理會,被再三追問才淡然地表示:「我不能告訴你。」對面雜貨店的店員對工廠製品毫不知情,「反正是國有企業吧」,反問記者是否想到工廠應徵;另一所店的店員僅聽說廠內印製卡類物品,例如銀行卡,「身份證應該印不了吧?」

入境處拒答印製地

本刊向入境處查詢特區護照印製工序是否僅在香港進行,但未獲正面回覆,僅稱國家負責印製空白護照,該處訂取護照後負責核實資料頁上的個人資料。據了解,特區護照的空白護照(blank book)印刷工作外判予安全印務,其後入境處會接收合乎標準的blank book。當申請人遞交申請後,入境處才會在總部內,將合資格申請人的個人資料打印上blank book的內頁及加密在晶片中。消息指入境處只會檢查blank book是否合乎標準,對於是否在香港廠房生產,須由安全印務方面確認。安全印務印製特區護照的另一關注點,是該公司如何獲得合約;過程中承印機構有否進行公開招標;有沒有另一家公司取得合約。二○一○年聯合集團旗下三聯書店曾出版有關機構歷史的《印刷的故事——中華商務的歷史與傳承》,書中指出,安全印務一九九六年「經過一場激烈競爭」而取得香港特區護照印製權,並由當時的董事總經理周圍,在北京與時任港澳辦主任魯平簽署印製協議書。該書又稱,二○○七年入境處推出新版生物特徵電子護照時,同樣由安全印務承印。

政府招標文件欠奉

所謂「激烈競爭」,是否暗示印務合約曾進行公開招標?本刊翻查多年港府《憲報》及官方公開資料,均無法找到政府為印刷特區護照招標的文件,或批予安全印務的合約內容。記者僅從《憲報》得悉,近年政府多次經由局限性的非公開招標,把電子簽證身份書及多次通用回港證的印刷服務,批出合約予安全印務。由○七年起計,政府向安全印務批出合約,涉款超過六千萬元。立法會文件顯示,二○○七至○八年度入境處購入空白特區護照的成本為四千二百萬元,○八至○九年度亦達三千四百萬元。

入境處強調保私隱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成員涂謹申認為,政府印刷證件的選擇不多,因為涉及特殊技術,若多年來印刷護照「穩陣」,政府沒有太大理由另覓其他公司:「但現時無理由搵私人公司印嘅,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都係自己印o架,我覺得咁重要嘅嘢,佢俾番印鈔局(香港印鈔公司)印,會比較穩陣啲囉。」入境處發言人稱,國家決定印製護照的機構,具體合約則交特區政府跟服務供應商訂立,但該處未有正面回應護照有否進行招標,僅稱政府會跟服務提供者訂立合約條款,強調合約經既定程序審批,服務提供者亦必須符合相關技術及保安要求。對於保障申請人私隱問題,入境處強調,所有涉及個人資料部分的印製工序,只會在入境處的旅行證件印製中心內進行,整個印製工序由入境處全權負責。中聯辦、聯合出版集團則未有回覆本刊查詢。

曼徹斯特印製BNO

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移交前,香港市民申領的英國屬土公民護照(簡稱BDTC)及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與其他英國護照一樣,由總部位於曼徹斯特的安全印刷系統公司,在當地印製空白護照。在本港申請的英國護照,一直由領事館印製個人資料,直至二○一○年推出新款生物特徵護照,因保安及成本問題,英國政府決定陸續將海外護照申請遷回英國本土辦理。現時香港人續領BNO,須把申請表連同舊護照一同速遞至位於利物浦的護照中心辦理。二○○八年曾有準備送到海外領事館的空白護照,由印刷廠運送到空軍基地途中被盜。其後英國政府在二○○九年招標印製生物特徵護照時,改選另一間公司印製,但部分護照會在馬爾他製造,曾有人因此要求再次招標。

逾億公帑進貢聯合出版

本刊上期踢爆中聯辦實益持有香港出版業一哥聯合出版,牢牢掌控香港八成出版市場,公然干預香港經濟活動。報導刊出前後,記者不斷向中聯辦、港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及聯合出版查詢,惟至今仍無人回應事件。聯合公關部僅承認接獲本刊電郵查詢,但表示回覆與否「公司仲考慮緊」。不過,聯合曾回應《信報》,否認壟斷八成市場,未有回應其他問題。

連年向圖書館供書

不過,本刊追查後發現,聯合除了橫掃零售市場,特區政府也是其大客,每年間接向中聯辦進貢不少公帑。根據政府物流服務署公開招標資料,聯合旗下的三聯、中華、商務起碼自二○○一年起,便連年輪流為政府提供中文書籍。三聯書店最少連續十三年內五次中標,為香港公共圖書館提供中文書籍,每份合約服務期限為二至三年,價值由一千九百多萬元至三千多萬元不等,三聯過去單是提供中文書予圖書館共獲批一億四千七百多萬元。以一三年為例,共有三間承辦公司提供中文書予香港公共圖書館,以三聯獲批三千六百多萬元最多,其次為三千四百多萬元的台資「城邦(香港)出版集團」。不過,獲批七百五十萬元的國企「中國圖書進出口」,其香港子公司亦由聯合出版的全資附屬公司「新民主出版社」出任股東,換言之中聯辦亦持有其香港子公司股份。三聯、商務亦多次中標為教育局等提供教育書籍,自○一年起最少七次中標、獲批二千二百多萬元,尤以商務承辦最多。埋單計數,政府幫襯聯合出版購買中文書,十四年間批出逾一億五千萬元公帑。

競爭法難禁壟斷

聯合壟斷本港出版市場,但《競爭條例》仍未全面實施,草擬料本月提交立法會。《條例》的草擬指引有概括條文禁止三大類反競爭行為,「第二行為守則」禁止具相當市場權勢業務實體濫用權勢妨礙競爭。不過,競爭事務委員會回應稱,未進行詳細市場研究或調查之前,無法評論某行業是否存在反競爭行為,並指現階段競委會尚未全面運作,只稱期間任何人士如發現可能違反競爭的行為,可提供有關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707

直擊》從做水牛拖鞋變泰國首個經濟特區 泰緬邊境小城台商闖東協關鍵入口


2015-09-14  NM

這裡有便宜勞力、土地,更是台商積極搶進的黃金地,靠著經濟特區而翻身的美索,正漸漸展現出它的野心和實力。

在這裡,一雙雙「拖鞋」可不是生產來給人穿,而是給水牛穿!

這裡是泰國、緬甸邊境的泰國來興府(Tak),府內最大縣美索(Mae Sot)正是進口水牛的中轉站,一天有一千頭進口水牛在邊境屠宰場加工,再出口中國、馬來西亞等國:途中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路,一隻隻水牛非得穿上拖鞋,才 能從孟加拉、印度、緬甸一路走到這,「(所以)我們要生產拖鞋給水牛穿,」來興府副府尹Sutha SaiwaniCh解釋。

距離曼谷六百公里》

走過一座橋,立刻到緬甸東協經濟共同體正武成立倒數一百一十天,當各界仍聚焦

在泰國曼谷市中心爆

炸案,《商業周刊》

來到距離曼谷六百公

里的泰緬邊境,這裡一橋之隔,就是緬甸。鎂光燈外,泰國

悄悄啟動的第一個經

濟特區就在這,而這

個生產水牛拖鞋的邊

境小鎮,就要因政策利多,變身成機能服生產基地。

所謂經濟特區,是

指國家為吸引外資或

外商入駐,而設立比

該國其他地區更優惠

的經濟發展區域。以企業所得稅來說,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副秘書長馬碧雲(Duangjai Asawachintachit) 指出,泰南僑的食品加工業原本是五年免稅,在工業區設廠可享六年免稅,甚至有的行業到泰國投資沒有免稅優惠,但在經濟特區,則可享泰國最優惠的八年免稅。

包含美案特區在內,泰

國今年起準備啟動兩階

段、共十個邊境經濟特區

計畫,預計二0二二年全部完成。這些經濟特區都

設立在與緬甸、柬埔寨、

寮國、馬來西亞四國邊

境。而邊境貿易正是台商下一個商機的模式。

實際走進美索當地的泰

商紡織廠,華歌爾的女性

內衣褲就是靠三百個緬甸

工人,一件件生產出來。旗

下有五家公司的泰國美索

BizClub董事長Aumnart Nantaharn 透露,「一天日薪三百泰銖(約合新台幣二百七十元),對緬甸人算高。」經濟特區不只讓泰國有鄰國便宜人力可用,同時也讓緬甸等鄰國勞工有更高薪的工作機 會。在泰國深耕超過二十年的中租控股亞洲興業董事長盧俊傑觀察,缺工的泰國原本多是鄰國非法勞工,政府乾脆在邊境設立特區,把偷渡的鄰國勞工合法化,藉此 再推升邊境貿易,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泰國商業部就預估,今年泰國與鄰國的邊境貿易額,將達一兆五千億泰銖(約合新台幣一兆四千億元),有望較去年成長逾五0%。

一下湧入13國公司詢問》台灣中租新據點八成設邊境

「我的新據點剛好跟它吻

合,」盧俊傑透露,中租今年底會在泰國設立逾十個據點,其中八成與邊境特區重疊。泰國鼓勵中小企業搬到特區設生產據點,繼海港、空港後,「路港」(Land Port)會成為新商機,包括中小企業週轉金、機器設備和車輛租賃等設備、物流財,都是新的生意機會點。

看奸商機所在,截至今年八月初,剛啟動的美索特區已有來自十三國、七十三家公司詢問,其中也包含一家台灣蠶絲大廠,有意購併當地的紡織廠,利用當地平價勞工,做東協六億人市場的生意。

當地待了二十年的台商、前進藝術陶瓷公司創辦人曾欽能不諱言,過去很少人知道美索、當地台商還不到二十個,但隨著特區規畫、繁榮起來,蓋店面的建材現在成 為熱銷商品。他建議勞力密集型台商可利用邊境勞工資源,布局東協市場,「美索真的不一樣了!」只不過,特區新政策公布後也產生副作用,當地土地價格已開始 不合理飆漲。

Sutha Saiwanich透露,近期美索市中心土地已喊到一萊(編按:泰國面積單位,等於四百八十坪)兩千萬元泰銖(約合新台幣一千八百萬元),五年來漲了三 倍,甚至有中資企業跟私人買土地,建起十九層樓高、一千二百問房的公寓,準備在當地獵地、炒房。當地泰商老闆也透露,泰國百貨Robinson、連鎖量販 通路Big C等企業,也已率先買奸土地卡位。

來興府招商說明現場》

下雨竟停電,基礎設施待修採訪這天,接連幾天的午後大雨,造成來興府多處積水並傳出水災,甚至我們在聽該府副府尹簡報招商投資說明到一半時,會議室競因大雨漏水而停電,顯示美索特區的排水、電力等基礎建設還不夠完善。

目前,美索特區正進入基礎建設大興土木階段,美索機場一天只有六班國內班機起降,政府正計畫擴建並評估興建第二座機場,預計年底來自緬甸仰光的航班將在此首航。

明年底,來回僅兩線道的國道與城鄉道路建設也將完工,人流與物流帶來的商機,正醞釀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93

梁振英正式宣布放棄參選2017香港特區行政長官

今日下午3時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會見傳媒,正式宣布放棄參選2017年新一屆特區行政長官。

梁振英(資料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84

蘇錦樑:特區政府目前不考慮出售香港迪士尼樂園股權

據新華社報道,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14日表示,有關香港迪士尼樂園擴建出資方式是恰當的,特區政府目前不考慮出售迪士尼股權或引入第三方投資者。

香港迪士尼樂園將耗資109億港元擴建,由股東按現有股權比例攤分,特區政府及華特迪士尼公司分別註資58億及51億港元。

蘇錦樑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自2005年開業以來,樂園是香港一項重要和策略性旅遊基建投資。基於樂園現在的財務狀況,以及其對推動香港旅遊業及整體經濟發展的策略性作用,特區政府目前未計劃考慮出售樂園股份或引入第三方投資者。

他強調,事實上,特區政府可根據合營公司雙方股東的協議,商討出售股份予第三方投資者。若以後樂園的財務狀況合適及在符合香港整體經濟利益的前提下,特區政府會因時制宜,就此作出考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5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