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解析俄印》成長數字好看 裡子難看 四大警訊 揭開俄印成長失速真相


2012-7-23  TWM




二○○一年,高盛利用未來五十年的GDP成長率推估,發現了崛起中的金磚四國。

然而GDP的規模,只是故事的一角。俄羅斯和印度那引人入勝的勞動力、消費力,在十年後卻不再能發揮效力,究竟金磚四國裡的這兩具引擎,出了什麼問題?

撰文‧楊卓翰

金磚四國在過去十年一直是全球市場重要的成長指標。這個指標,現在有了重大的轉變。中國和巴西的經濟同步放緩,經濟成長率在四國中總是吊車尾的兩國:俄羅斯與印度,同樣沒有好日子過。

警訊一

俄羅斯黑金經濟轉型失敗

自從一九九一年蘇聯瓦解後,二十年來俄羅斯一直嘗試經濟轉型。如同中國發覺仰賴出口的經濟體無法永續轉而發展內需,俄羅斯也一直想扭轉「黑金經濟體」,從 仰賴石油出口,嘗試發展科技。然而,「這個轉型從二十年後的今天來看,可以說是失敗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委員陸南泉在六月發表的一篇報告中說到。

怎麼會失敗呢?俄羅斯在IMF(國際貨幣基金)最新的經濟成長預測中,未來兩年都仍保持四%的水準,明明比起其他新興國家如巴西的大幅放緩看來都要穩定; 然而,俄國經濟部長別洛烏索夫卻有另一番精準而殘酷的解讀:這個預測值是以油價每桶一一五美元為基準。而布蘭特原油七月中已經跌到每桶九十六美元。

莫斯科股市指數在今年三月時達到高峰一千七百點,隨即一路重挫,如今只剩一千三百點,跌幅超過二○%;同一時間,布蘭特原油恰好也跌了二○%。投資人對俄羅斯經濟的信心,可說是完全維繫在國際油價。

原因無他,俄羅斯的GDP(國內生產毛額)結構中有三六%來自於第二產業,也就是原油及礦業;而工業產值超過一半來自能源產業,國家預算中九○%也都仰賴著能源等原物料產品。

這樣的黑金體質在過去十年油價飆漲時,可以說是如虎添翼。○二年到○八年,布蘭特原油從一桶二十五美元漲到一四○美元,成長了五倍之多;而將俄羅斯○二年的GDP乘以五,就是○八年的GDP數字。

但是自從二○一一年歐美經濟衰退,中國成長開始減速,油價也進入平盤波動,俄羅斯的高速成長隨即畫上句點,動輒八%的經濟成長率變成四%的水準。而俄國前 總統戈巴契夫改革以來,積極發展的科技產值呢?「俄羅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在全世界同類產品出口總額中連○.二%都不到。」陸南泉指出。

警訊二

貪腐、鬥爭頻傳 迫使外資出走雖然三星、英特爾、華為等科技大廠都在俄羅斯有許多布局,而俄國總統普丁也卯足全力招攬外國投資,但俄羅斯的投資金額已經連續五年淨流出。根 據俄羅斯央行統計,○八年該國資金流出一三三七億美元,去年則是八百億美元,今年預估仍將有一○五億美元的淨流出。

為什麼留不住資金?俄國學者別利葉科夫(Beliakov)評論:「放眼望去,俄羅斯到處是腐敗和行政壁壘。」從共產國家開放至今二十年裡,俄國經歷了國 營企業全面私有化、經濟市場化,但在政治上,卻仍舊腐敗。今年年初總統大選,普丁第三度重掌大權,卻不斷傳出賄選與作票風波,一直到六月,仍有超過十萬民 眾聚集在克里姆林宮前遊行抗議,民調則有三分之一民眾希望普丁下台,對普丁政權產生極大壓力。

七月五日BBC報導還指出,俄羅斯過去十年內監禁的企業家超過三百萬名。一名企業家在報導中說:「俄羅斯整個經濟將會被毀掉。因為商人在這個國家沒有安全 感,任何人都有可能被送進監獄。」俄羅斯的商業鬥爭,幾乎等於政治鬥爭。而俄羅斯黑金經濟成長的果實,就掌握在鬥爭成功的少數人手中。

二○一一年︽富比世︾(Forbes)富豪排行榜中,俄羅斯富豪數量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光莫斯科就有七十八名富豪,而且幾乎全部都是以能源礦產起 家。但同時,衡量貧富差距的吉尼係數在俄國卻是逐年升高,現在俄羅斯仍有一五%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底下。俄羅斯的經濟,的確可以用「黑金」二字代替。

警訊三

通膨持續攀升 寬鬆政策無以為繼講起貧富差距,金磚四國中的印度更加嚴重;而印度經濟長期所遇到的問題,可能是金磚四國中最嚴重的。印度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只有五.三%,是九年來的最低數字。但是印度的經濟成長放緩,老早不是新聞。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上個月維持印度「穩定」的BAA3評等,與西班牙一樣幾乎落在垃圾債券等級。該機構評論,印度的財政赤字、通貨膨脹以及不透明的投資環境等,「已存在印度經濟長達數十年,都已列入考量。」言下之意,印度疲弱的經濟表現早就在預期之內。

「印度和中國遇到的問題其實十分類似,但處理的方式截然不同。」印度前財政部長賈斯旺特.辛格(Jaswant Singh)在一篇文章中分析。他認為,兩國的經濟成長放緩後,中國積極轉型,但印度卻繼續仰賴已經疲軟的內部投資。除此之外,印度還有一個高居不下的通 膨問題,無法像中國一樣採取大動作的降息來刺激經濟。

印度早中國一步,在四月首度降息,但是五月通膨率馬上回升,來到七.六%的超高水準,食品價格的通膨率甚至升上二位數。這等於讓印度央行失去了貨幣寬鬆政策這隻鼓勵經濟的手,雖然市場殷殷期盼印度能夠再次降息,但攀高的物價將利率綁得死死,無法動彈。

警訊四

預算赤字失控 財政刺激難施行而政府操控經濟的另一隻手── 財政政策,也被印度的高預算赤字給綁住。印度去年的財政赤字已經擴大到GDP的一○%,而且國債占GDP也已超過七成的警戒線。這代表,利用擴大支出來刺 激經濟的財政政策的可能性已不復存在。也難怪,IMF最新的印度經濟成長率預測只能一如既往,連續二年下修○.七個百分點,在全球國家中下修幅度最大。

印度也有風光的時候,十年前,GDP年增率約在七到九%之間,每個人都相信印度那生活在貧窮線下的三億人口,很快就會晉升中產階級,龐大的消費力量將會帶動全球經濟。然而,國家大量舉債、排擠私人企業投資、通貨膨脹失控,奇蹟很快破滅。

落得這般下場,印度混亂的政府難辭其咎。印度政府的官僚及腐敗情況更勝俄羅斯,反映在經濟上,就是反覆不定的政策。例如日前印度想採用保護政策,禁止棉花出口,但不到一星期,就取消了禁令。原本政府允許外資進入零售行業,卻在宣布後受不了關說與反彈,竟無限期暫停。

失去方向的政府,造成了失去方向的印度。印度如果要控制混亂、穩住經濟,必須先控制住預算赤字,並改善行政效率、打擊貪腐。在投資人耳中,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印度盧比一年來兌美元跌幅超過二○%,就是最好的證明。

俄羅斯的黑金經濟轉型、政治貪腐改革,二十年來都無法改善,在短期之內恐怕沒有解方;而印度急需改善的高通膨與政治不確定性,恐怕都須很長時間才能解決。

金磚四國十年前那亮眼的數據,和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希望,如今都遭受嚴重打擊。更重要的是,要解決眼前的問題,任何一國都沒有捷徑。放眼未來世界經濟,在金磚四國紛紛褪色下,更顯得艱困難走。投資人應該怎麼做?我們都在等一個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44

失速的史丹佛金童

2012-8-27  TCW




一紙訴狀,驚爆一個史丹佛畢業生與台灣女首富旗下公司的背信爭議。

八月十七日,台北市政府刑事警察大隊接獲報案,當事人竟是台塑集團第三代陳主望。他以威望國際(CatchPlay)董事長的身分,指控威望國際前任總經理張心望,以及前員工徐靜涵涉嫌背信與侵占。

董事長打算以刑事案件與前任總經理對簿公堂本就罕見,而陳主望與張心望,一個是「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外孫,台塑二房最受矚目的第三代;一個是一路從建中、台大、史丹佛等名校畢業,曾在矽谷創業,典型台灣社會中的菁英分子。

他們,曾是好朋友、好戰友,是要一起打天下的,如今,兩人卻從親密的創業夥伴,搖身一變成為法庭中的原告與被告,這是怎麼一回事?

鏡頭,拉回到二○○七年一月,威望國際正式成立的一場記者會。王雪紅與威盛總經理陳文琦親自出席,電視圈名製作人王偉忠與台灣最大遊戲公司、智冠總經理王俊博到場力挺,連價碼極高的一線明星郭富城、楊丞琳、彭于晏都特別拍攝影片致意。

六年前,張心望受王雪紅賞識一個效法iTunes,一個有數位內容夢

這家公司,是王雪紅心中的一個夢。

她希望它能成為台灣、甚至全亞洲的內容產業之王。六年,新台幣十五億元,這樣的投資規模相對於王雪紅旗下宏達電、威盛的資產來說,可以用九牛一毛來形容;有錢、缺人,他找他的外甥陳主望幫她,陳主望則找到了張心望。

二○○四年,陳主望的表弟、現任KKBOX總經理簡民一,在史丹佛大學台灣校友會上,認識了小他一屆的張心望,對於眼前這個聰明、野心十足的學弟印象深 刻,將他介紹給陳主望。雙方一拍即合,對事業的想法越談越投機,剛好兩人的名字裡都有一個「望」字,於是新成立的公司就結合了威盛的「威」與「望」。

頂著名校光環,不到三十歲就獲得王家人的信任,他的新公司一開門資本額就有五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元),手握龐大資源,說起話來也霸氣十足。當 時他這樣解釋威望國際要做的事:目標是要結合威盛的硬體平台,打造另外一個iTunes,「我們要在遊戲、音樂、電影之間跨領域結合,提供下載服務……我 們的計畫,已經遠超過iTunes的scale(規模)!」

效法美國線上影音網站網飛(Netflix)與蘋果iTunes,威望創新的營運模式,卻在幾個月後被中環旗下得利影視跳出來控告侵權,這挑起張心望鬥志與雄心,他說服陳主望:「光做平台不夠,要把市場玩大,就是要擁有自己的資源,建立自己的影片庫。」

去年,威望衝上台灣最大片商大老闆才疑惑:為何還在大虧?

於是,在張心望的主導下,二○○八年一月開始,威望從一個線上影音內容的平台業者,跨足電影發行與製作,企圖打造一個上下游一貫的影音產業鏈。四年來,威望創下了電影界的紀錄:最短時間,成為台灣最大電影發行商,市占率達三成。

張心望花了新台幣十三億元,買下一千多部電影。光是二○一○年,威望總共發行了一百二十二部電影,遠超過一般同業六倍。奧斯卡名片《王者之聲》以及小成本、大回收的《三個傻瓜》,都是威望旗下發行的大片。

看似名聲打響了,在業界也累積了一點名氣;但是,王雪紅所投下的錢卻像石沉大海,除了「撲通」一聲,就再沒回音;連兩年虧損一億,至今不見回收。參與此事的經營階層都不免心頭一驚,難道我們就是影片中《三個傻瓜》的縮影?

王雪紅找張孝威看帳發現威望竟沒財會、合約疑點重重

去年八月,王雪紅對剛接任TVBS董事長的張孝威提出要求,希望他能幫忙看一下威望的財務狀況。

「我本來只是以顧問的身分,提出一些側面的觀察與建議,進去之後才發現,這家公司竟然連個基本的財務人員都沒有!」張孝威說。

全公司二十多人,不是工程師就是行銷人員,通通直接彙報給總經理,彼此之間不知道對方的工作內容,也極少有團隊合作的機會。「威望是一家新創公司,跟Google一樣,當然要用扁平化的組織才有效率,」去年五月張心望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曾自豪的說。

張孝威曾獲英國《財務長》雜誌(CFO)亞洲最佳財務長榮銜,以他的專業程度,當他想盤點公司資產的時候,卻找不到負責人要資料;去翻閱一張張的合約,試圖重新建立電影版權庫,建立系統化的流程,沒想到卻在一張張的合約中,逐步揭開了一大堆疑點。

他只是衝太快?為了衝市占,撒錢法背離市場邏輯

疑點一:砸大錢買片。台灣一年的電影市場不過三百六十多部,威望卻在四年內買下了上千部,超過整個市場的胃納量,「就算每天發一部也發不完!」一位威望的員工曾私下表示。

張心望的說法是,要以規模取勝,「只要我們把市場上的好片子通通買下來,就不怕競爭對手了!」但事實上,威望在院線發行的片量只占其購買總數的二七%,並 且因為上下片的輪動速度快,平均一部電影只能回收五○%的成本,根本無法創造獲利,這也是威望為何近年來每年虧損高達新台幣一億元的原因。

當被問到獲利模式時,張心望稱,要像蘋果iTunes的長尾效應般,把其他未發行的片子放在網路或其他平台,在未來賺取線上下載費用,然而一位美商八大影 業的前任總經理指出:「一部電影就像冰淇淋一樣,剛發行的時候利潤最高,約占八○%,之後就會慢慢融化,獲利空間只剩下兩成不到。」

疑點二:大量向仲介商買片,董事會卻不知情。SSG(Studio Solutions Group)是一家位於洛杉磯的公司。張孝威的財務團隊發現,威望在過去四年間,向SSG購入九百九十六部影片,總金額高達四千四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 三億元),二十四份合約中,只有最初的幾份有經董事長陳主望簽名核准,其餘皆未向董事會呈報。

一位業界人士表示,一般電影發行商的確是會透過仲介取得一些搶手片,但前提是該仲介擁有特殊管道,或是取片成本低於行情,「數字買到這麼大就有點奇怪。」

合約的內容也有許多問題,不少合約中只有金額數字,卻沒有片單內容,有些片單則還出現重複購買的狀況,等於是威望有可能付了錢,卻不知道買了什麼片,要不然就是一部片子付了兩次錢。

疑點三:素材購買費用比市場價格貴五到八倍以上。要發行一部電影,除了取得內容版權之外,還須購買數位影帶、膠卷、預告費、海報等素材。威望財務人員在比 較業界行情後發現,SSG對威望索取的素材費,比一般直接購買的發行商還要高出五到八倍,總計溢付金額在兩百萬美元以上。

三大疑點都與市場運作邏輯有落差,經由張孝威寫成報告後,王雪紅開始覺得需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

今年二月,她將威望改組,另外成立了威望媒體控股公司,由張孝威擔任董事長,下控威望國際娛樂以及威望投資兩家公司,陳主望與張心望的位置不變,依舊是威望國際娛樂董事長與總經理。

「一直到這個階段為止,我們只是覺得他欠缺管理經驗,許多事情衝太快,需要停下來把公司好好重新架構,建立系統化流程,」張孝威說。

然而,接下來一張張送上門來的證據,卻讓張孝威不得不開始對張心望的誠信打上問號,也奠下了八月十七日,陳主望控告張心望的訴狀內容基礎。

他誠信沒問題?動用公司資源,幫對手發片

今年五月,威望財務人員收到戲院寄來電影《詭屋》的對帳單,註名給威望員工徐靜涵,卻發現威望根本沒有發行過這部片,而是由另一家同為電影發行商的藝融公司(現改名為藝都會)所發行。

按理說,帳單應是寄給電影版權擁有者,「為何競爭對手的帳單會寄到我們家來?」他不解。

更奇怪的是,明明公司正在強力主打《飢餓遊戲》,但威望官方網站上占最大宣傳版面卻是《海豹神兵》。他去調查後發現,這部電影的發行商正是藝融公司,但製作費、證照費、行銷費、廣告費等開支,通通都是由威望所支付。

根據張心望的說法:「藝融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互相協助是正常的,」然而,根據財務資料,威望並沒有在這部電影上得到任何實際票房收入,等於免費幫別人打工,賺的錢還通通進了對方口袋。

疑點越來越多,藝融、SSG等公司與張心望究竟是什麼關係?為什麼威望的許多業務都與這些同業相互代理?而溢付的費用、票房的收入都轉到哪裡去?

就在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筆怪帳。

財務人員發現,自二○○八年一月起,威望每個月都會匯五千美元到美國一家叫作AceGain的公司,名目為「資料備份伺服器主機代管費用」,之後金額又提高到了七千五百美元,總計四年間,一共支付了三十五萬五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零六十五萬元)。

有趣的是,AceGain正是張心望在二○○○年,從史丹佛大學畢業之後,加入威望前,在矽谷創辦的公司,主要業務為從「網路點對點傳輸(Peer-to-peer)」需求切入,開發各種應用軟體的獲利模式。

一位在電信業擁有十年經驗的人士指出,資料備份沒有地域限制,應可就近向本國電信業者提出申請。若比對台灣業者的相同服務,兩者每個月的費用落差高達新台幣十六萬六千元,以此計算,威望在過去四年累積溢付給AceGain的金額,超過新台幣七百五十萬元。

最後一個疑點,則是樂聲戲院案。去年十二月,張心望曾向王雪紅與陳主望報告,表達希望讓威望入股樂聲戲院,但未獲董事會第一時間應允。張心望於是在沒有告知董事會的狀況下,自己到處籌錢,以威望總經理的身分入股樂聲,並取得戲院經營權,由其本人擔任負責人。

兩個月前,威望終於攤牌他先落淚願和解,後反悔變被告

當這一筆筆的帳目陸續攤開時,張孝威與陳主望判斷,張心望已經不適任威望總經理職位,決定予以解職。今年六月七日,他們在位於八德路三段的辦公室內,根據蒐集到的資料,與張心望做了一次深度的面談。

陳主望回憶:「當天我們跟他講的時候,Wayne(張心望的英文名)的眼淚就掉了啊,沒有大哭啦,但是有眼淚的,我自己也很難過。他承認他做錯一些事,簽下了一份聲明書。他解釋他為什麼這樣做,說是為公司想,他也接受我們對他這樣的處分。」(見一○六頁陳主望專訪)

陳主望表示,他們曾經想要與張心望和解,條件是,處理完上述這些爭議性帳目,之後再以顧問的職務聘用他,避免雙方走上訴訟之路。但是張心望找來顧立雄擔任律師,聽完和解條件之後,立刻起身表達「不可能」,逼得他們只好循法律途徑提出告訴。

這是一個有夢、有錢、有人,甚至有王雪紅,有台塑集團血緣背書的投資;以電影行業來說,這是一部超級卡司的大片,理論上票房不至於太差,如今卻落到要對簿公堂。是總經理太聰明,策畫了瞞天過海的大計,還是董事長是個大傻瓜,導致財務黑洞越滾越大?

如今整個案情都還須經過檢方調查,來釐清事情的真相,這場「劇中劇」還會繼續演下去。

【延伸閱讀】張心望回應威望指控五大問題

在第一時間專訪張心望之後,他做出了回應。

問題一:為何買這麼多影片,甚至已經到一天播一片都播不完的地步? 回應:其實你真正去Break down(指看細目時),那種你認知中的大規模上的院線,也就是三、四十部,這幾年買的影片一半以上是庫存舊片,單價不高,買這麼多是為了未來開電影台需 要片庫做準備,這樣以後電影台開播,賣點才會更多,是有策略考量。

問題二:為何跟美國SSG買這麼多影片? 回應:SSG這家公司,Tim(指陳主望)不可能不知道,最初幾個合約都是陳主望簽的。

我們內部討論過要不要自己買影片,我說OK,我沒有一定要透過SSG買,只是SSG的價格和交貨時間條件較好,才跟它合作,且裡面有是一百部一包的交易,就是因為這樣買比較便宜。

問題三:為何付給SSG高額素材費? 回應:你告訴我,比較的基準在哪裡?有些影片要加密,有些是數位版,都不一樣。他們如果拿香港的素材費來跟台灣比,不公平。我相信威望的平均素材費,是跟台灣同業差不多的。

問題四:為何替藝融支付費用? 回應:不會吧?我們付給藝融的錢都是按標準,花錢的東西威望不會替藝融扛。

問題五:為什麼威望和張心望創的AceGain有交易,並溢付大量資金? 回應:我當初在美國租辦公室和網路平台的合約價格較好,AceGain不運作後就交給美國威望使用,(生氣)早知道這樣,讓公司去花大錢。當你說幾萬塊台 幣可以解決,你說的是一台主機,我們在那邊是十幾台唉,威望在美國是備份台灣機房的全部功能,還加辦公室房租,這怎麼能算貴?(文●林宏達)

【延伸閱讀】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一場「超完美風暴」——威望大事紀及張心望管理3大怪象

2006/7威望國際(VIA On Demand)成立,陳主望擔任董事長,張心望出任總經理 2007/1更名CatchPlay,先主打遊戲市場,後推出線上租片服務 2007/11中環控告威望侵權 2008/1◆跨足院線電影發行◆開始每月支付AceGain資料備份主機代管費◆向美國SSG購買近千部電影,4年來約砸新台幣11億元 2008/12全年發行12部電影、16部DVD2009/1代藝融支付電影製作費、證照費、行銷廣告費2009/9全年發行45部院線電影、100部 DVD2009/12與中嘉、凱擘、遠傳電信等合作,擴大線上租片通路2010/12全年發行122部院線電影、160部DVD,市占率達到3成2011 /8王雪紅請張孝威協助調查財務狀況2012/2威望改組張孝威出任威望控股董事長,陳主望續任威望國際董事長2012/6解聘張心望2012/8威望對 張心望提告

怪象1:找個人自創公司代管主機每月支出超出行情16萬元◆一般主機代管費約每月新台幣6萬元,威望粗估溢付達新台幣750萬元◆AceGain為張心望自行創立公司

怪象2:找仲介買片,多剝一層皮每片素材費高出5-8倍買996部片遠高於台灣市場平均數◆威望可直接向片商買片,不須透過仲介被剝一層皮◆平均每部素材費用多5至8倍,溢付新台幣6千萬元◆台灣1年總計不過300至400部電影,買片量遠超過市場胃納

怪象3:幫競爭對手發片,沒拿收入◆威望與藝融同為電影發行商,屬競爭對手,卻在張心望授意下有合作關係◆威望代藝融支付電影製作費、證照費、行銷廣告費等成本,但票房收入由藝融收下

王雪紅5年注資50次,威望仍虧損!

資料來源:威望國際整理: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85

日本的教訓:經濟失速對青年傷害巨大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334

Businessinsider: 由於土地和房產價格的崩潰以及東亞其他地區的主權債務問題,日本在90年代中後期遭遇了嚴重的衰退。

東京大學2000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日本青年在衰退期間的命運非常悲慘。

首先,新畢業生相對於原有員工數目的僱用率,將人力資源儲備變量作為解釋變量來進行回歸分析:

報告指出:

新畢業生相對於原有員工數目的僱用率在45歲及以上員工比例較高的公司明顯較低。高中畢業生在擁有更高老員工比例的大公司 更難找到全職工作。這些公司也招收了更少的大學畢業生。非科學專業的畢業生最難找到工作。回歸模型可以被運用在1991年到1996年的數據之上,中年和 更年長員工比例的係數每年都為負且顯著。

接下來,人均職位增長率隨著年齡的下降而下降,對於年輕人來說增長率基本上處於崩盤狀態:

最後,根據年齡和行業細分出的職位增長率。在大公司中,年輕員工失業情況尤為明顯。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某種程度是由於日本的自身特性:該國擁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最嚴厲的解僱法:在大多數情況下,僱主有司法責任去證明裁員的正當性或嘗試用其他手法來避免裁員。

這使得解僱舊員工變得困難,停止招募年輕人則簡單得多。

但就業問題背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力需求受到了總GDP下降25%的影響。

該研究對於日本的意義頗為恐怖:

青年失業率的上升會為日本帶來社會問題。青年犯罪率和勞動力市場的情況緊密相連。無法讓老的一代將技藝傳授給新一代人將對日本經濟未來的生產效率造成嚴重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84

美國互聯網泡沫是否失速?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072

彭博的專欄作家Kevin Kelleher近日撰文表達對互聯網泡沫的擔憂。

兩個月前,投資者還在嚷嚷著要買那些市盈率高達3位數的公司股票。他們叫著那些響噹噹的名字。投資者在疏遠互聯網股票數年之後,終於按耐不住了。今年前9個月對於Facebook以及其他近些年在公開市場募集資金的小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好時光。LinkedIn, Yelp, Pandora 和 Groupon這些公司長期以來都是不被關注的,如今,正受到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所追捧。截止今年9月底,這五隻股票與年初比,已經漲了超過一倍,其中Yelp 和 Pandora上漲了兩倍。

對於今年互聯網股票的瘋狂表現,彭博的專欄作家Kevin Kelleher在他的博文中指出,

今年互聯網市場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首先,2013年標誌著互聯網公司在移動終端領域開始盈利。消費者和供應商都將注意力放在了移動終端上,Facebook和其他互聯網公司受到熱捧。其次,央行釋放信號結束持續數年的寬鬆貨幣政策。投資者開始尋找可以帶來長期穩定增長的潛力股。

Kevin Kelleher繼續寫道,

然而,在過去兩個月裡,這五隻股票已經開始回調。除了Pandora繼續維持著非理性的上漲,其他幾隻股票都已經開始下跌。儘管這次下跌僅跌去今年以來上漲的很小一部分。

由於移動終端業務迅猛增長,Facebook的銷售增速在過去兩個季度一直在上升。這些業務幾乎佔到了總銷售收入的一半。然而,未來Facebook銷售額很難再繼續上漲,而股價仍然以銷量增長的模式估價。這意味著價格的高估。

Groupon的成功在於移動應用在Groupon的固定用戶中很流行,這使得Groupon從電子商務網站成功轉型為具有搜索數據庫的團購網站。最近,由於該公司財報顯示銷售收入低於分析師預期,導致其股價一直在下滑。同時,華爾街投行一致認為當前季度銷售收入仍將下滑。

目前表現較好只有Pandora。週二公佈的財報顯示Pandora公司處於盈利狀態,利潤和收入都超過預期。Pandora的表現好於其他互聯網公司也是因為投機維持在較高水平。

Kevin Kelleher表示,

現在股價的停滯不前一直困擾著這些互聯網公司。儘管股價已經經過了適度的調整,但是這些公司的股價看起來依然偏高。人們都相信移動互聯網的明天會越來越好,相信Facebook, LinkedIn, Pandora等互聯網公司的基礎依然牢固,未來也會產生穩定的利潤。但是當前的價格已經反映了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38

經濟失速、違約不斷 周小川是否還能頂住壓力?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164

一邊要保住政府7.5%的經濟增長目標,一邊要控制中國6萬億美元規模的影子銀行,兩難的困境考驗著周小川的智慧。

在過去的三個月中,從山西到福建,中國至少有10起信托產品徘徊在違約的邊緣。目前,影子銀行為中國一般的經濟增長提供者貸款,但7月的信貸數據暴跌反映出影子銀行業資金的緊張狀況。這就給周小川除了一個難題:要麽放松政策保持經濟增速,要麽守住底線。

彭博援引花旗駐香港的資深中國經濟分析師丁爽的評論稱:“央行如今進退兩難。一方面,央行是政府機構,必須盡可能保增長;另一方面,它比其他所有機構都明白信貸飆升的危害。這是一個棘手的平衡。”

今年,李克強總理制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為7.5%。但由於工業產出和投資增長的下滑,房地產降溫以及制造業增速放緩,這一目標開始受到威脅。今天上午公布的7月工業產出同比增長13.5%,較6月的17.9%下滑了不少。

盡管沒有如預料地那樣大規模降息,央行近日在增加200億元支農再貸款額度的基礎上,還下調了支農再貸款利率1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兩度定向降準之後,首次明確提出“定向降息”。

據彭博,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曾表示:“進一步定向寬松,將廉價信貸提供給特定地區或類型的銀行,是最有可能的寬松政策。”

他評論說:“周小川是一個堅定地改革者,盡管很多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都希望獲得廉價貸款,但周小川有拒絕他們的勇氣和政治擔當。他很清楚大規模的寬松必將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和債務問題。”

近年來,在政府主導的大規模經濟刺激之下,影子銀行迅速膨脹。中國銀行業貸款占社會總融資的份額從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1%。

今年前7個月,銀行貸款的份額有回升至56.7%。今年7月,隨著委托貸款、承兌匯票等其他信貸的萎縮,銀行貸款甚至超過了社會總融資。

根據渣打銀行的研究,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的債務占GDP的比例約為250%,較2008年刺激之前的150%高出不少。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評論稱:“中國央行正走在一條極細的鋼絲之上,當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矛盾的時候,他們會選擇保住短期目標,因為增長才是最重要的。

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也表示:“央行目前所做的還不足以支撐下半年經濟增長。如果危及到經濟增長目標,那麽降息是遲早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29

高善文:經濟失速 謹慎看待股市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13

高善文:經濟失速 謹慎看待股市
作者:高善文

9月15日,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通過發布最新一期的研究報告表示,8月工業顯著失速令人驚訝,加之主動信貸創造的結束,其對股票市場的看法轉向謹慎。

高善文表示,8月工業顯著失速令人驚訝。分行業看增速的下降比較普遍,一些下遊耐用消費品領域也存在明顯失速,這不能都歸於房地產調整和天氣等擾動性因素。其初步判斷經濟預期轉差和存貨調整可能影響了經濟增長。他進一步分析稱,預期轉差的影響持續時間可能比較長,但存貨調整的壓制作用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高善文同時指出,雖然8月新增信貸7025億,符合市場之前的預期,但表外收縮明顯,使8月的 社融總量余額增速(估算)回落0.8個百分點。信用增速下降也使得M2同比增速繼續下降0.7個百分點。高善文分析稱,信貸主動創造已退潮,並讓位於需求大幅收縮形成的被動型流動性寬松。這通過貿易盈余的擴張和信用需求的下降來實現。8月份以來市場的上漲應該更多地受風險偏好上升的影響。

考慮到經濟失速和主動信貸創造的結束,高善文對股票市場的看法轉向謹慎。對於未來,高善文分析,投資者需要密切關註信貸,PMI,價格和進口數據,來及時確認經濟短周期的底部位置,同時,繼續關註房地產市場交易量的走向,來研判中期經濟恢複力量。

以下為研報全文:

經濟失速,信用退潮—8月經濟數據點評

高善文 尤宏業 姚學康

2014年9月15日

內容提要

8月工業顯著失速令人驚訝。分行業看增速的下降比較普遍,一些下遊耐用消費品領域也存在明顯失速,這不能都歸於房地產調整和天氣等擾動性因素。我們初步判斷經濟預期轉差和存貨調整可能影響了經濟增長。預期轉差的影響持續時間可能比較長,但存貨調整的壓制作用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信貸主動創造已退潮,並讓位於需求大幅收縮形成的被動型流動性寬松。這通過貿易盈余的擴張和信用需求的下降來實現。8月份以來市場的上漲應該更多地受風險偏好上升的影響。考慮到經濟失速和主動信貸創造的結束,我們對股票市場的看法轉向謹慎。經濟增速大幅下降,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壓力明顯增加,銀行間無風險利率水平可能轉向趨勢下行。

我們需要密切關註信貸,PMI,價格和進口數據,來及時確認經濟短周期的底部位置。我們繼續關註房地產市場交易量的走向,來研判中期經濟恢複力量。

進一步的詳細分析請關註後續報告。

一、工業增長失速的歷史

8月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長6.9,較7月回落2.1個百分點,大幅回落令人驚訝。在過去二十年里,如此低的工業增長只出現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金融危機,以及1998和1999年經濟困難期間。

雖然經濟潛在增速在不同歷史時期存在差異,但過去十幾年中,工業單月如此大幅度地下降也是較為少見的。

我們簡單梳理了單月工業下降在2個點左右及以上的案例:

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隨後的經濟蕭條時期有頻繁出現。

2001年7月,科網泡沫破滅,全球經濟下滑時期。

2003年4月,非典疫情蔓延沖擊。

2006年7月,可能和需求波動和庫存調整相關。

2008年以及2009年初,宏觀調控和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有頻繁出現。

2010年3月和6月,與全球需求波動、庫存調整和基數有關。

2012年4月,與歐債危機和庫存調整有關。

總結起來,單月工業增速大幅下滑除2003年為事件性沖擊很快恢複以外。大部分都與需求不振和庫存調整存在密切關聯。剔除掉1997-1998和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案例,從增速大幅下降至經濟增長趨勢回升一般需要接近2個季度的時間。

二、庫存調整推波助瀾

本輪經濟增速的大幅下降除了國內外終端需求走弱和擾動因素以外,經濟預期惡化和庫存調整沖擊也可能是重要原因。

從主要工業品的變化來看(表1),8月相對7月份,粗鋼和水泥增速下降了0.5個點。發電增速大幅下降一部分來自基數和天氣影響。相對經濟增長的失速,中上遊產品產出下降幅度似乎較小。但汽車和計算機等下遊產品增速出現大幅下降。8月汽車的生產增速只有3.1%,中汽協公布的近幾個月國內汽車銷售增速在5%附近。而計算機產量增速則是大幅負增長。
從工業企業財務數據觀察,汽車和計算機等廣泛的下遊行業存貨在上半年似乎有明顯上升。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顯示一二季度非金融地產企業整體的存貨周轉率有明顯上升。可能的解釋是去年底以來需求出現明顯下滑,但相對中上遊行業,下遊企業的庫存調整更為緩慢。近期經濟預期惡化誘發了明顯去存貨,導致行業產出增速下降至非常低的水平。

預期轉差的影響時間可能比較長,但存貨調整的壓制作用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這需要我們密切關註未來的信貸,PMI,價格和進口數據,及時確認經濟短周期的底部位置。

三、信貸主動創造退潮

8月新增信貸7025億,符合市場之前的預期。但表外收縮明顯,使8月的 社融總量余額增速(估算)回落0.8個百分點。信用增速下降也使得M2同比增速繼續下降0.7個百分點。

除了經濟下降的影響之外,監管機構對銀行表外業務的監管可能導致了非標融資的明顯下降。這些舉措也對總量社融的增長、銀行主動信用創造能力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信貸主動創造已退潮,並讓位於需求大幅收縮形成的被動型流動性寬松。這通過貿易盈余的擴張和信用需求的下降來實現。8月份以來,市場的上漲應該更多地受到風險偏好上升的影響。考慮到經濟失速和主動信貸創造退潮,我們對股票市場的看法轉向謹慎。

隨著經濟顯著失速,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壓力大幅增加。銀行間無風險利率水平可能轉向趨勢下行。


四、房地產市場仍在築底

8月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速為-12.4%,仍處在今年二季度以來的底部區域震蕩。8月大中城市的房地產銷售情況似乎有些轉暖,同時房價跌幅收窄,估算的庫存去化周期略有縮短。

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仍在大幅下降的過程中,但5月份以來單月測算的房地產投資增速已經低位企穩。雖然投資數據可靠程度較差。但房地產投資的企穩和新開工企穩,以及水泥產量增速相對穩定是一致的。這可能意味著來自房地產投資下滑直接拖累作用也許並非近幾個月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們觀察到近期房地產銷售面積的增速底部較2012年一季度要高大約3個百分點,但開發投資以及新開工增速較當時都要低3個百分點左右。銷售增速更高,但投資和新開工更低體現了房地產行業去存貨的影響。

房地產銷售能否能企穩回升,直接影響到經濟在這之後的幾個季度是否能看到底部。我們需要密切追蹤關註房地產銷售的數據。


五、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下滑

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但對其進行分析仍具有一定意義。

7、8月份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了大幅的下滑,8月份的累計增速為16.5,較6月份下降0.8個百分點,創下2002年以來的新低。

固定資產投資的下降是全方位的。最近兩個月制造業投資累計增速下降0.6個百分點,其中可能包含了庫存調整的影響。第三產業投資累計增速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和基建相關的交運倉儲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業都出現了非常大幅的下滑。

如果這一數據變化是可靠的,8月固定資產投資數據惡化的重要力量可能是基建投資增速的明顯下降。而7、8月份以來財政支出的增速較5、6月份明顯下滑可能暗示政府對經濟支持作用的減弱。

基建投資的下滑可能和反腐以及貨幣信用條件較緊有關。如果經濟增速明顯下滑突破容忍區間,財政政策也會轉向積極的態度。

8月社會消費品銷售增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對較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991

經濟失速,信用退潮 ——8月經濟數據點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237

8月工業顯著失速令人驚訝。

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長6.9,比7月回落2.1個百分點。在過去二十年里,如此低的工業增長只出現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金融危機,以及1998和1999年經濟困難期間。

單月如此大幅度地下降也是較為少見的。過去十余年,發生了不到十次,幾乎都是需求不振以及庫存調整導致的,恢複時間也比較漫長,從增速大幅下降到經濟增長趨勢回升要用上半年時間。比如2012年4月,因歐債危機和庫存調整而發生的單月大幅下降。

8月份以來,市場的上漲應該更多地受到風險偏好上升的影響。考慮到經濟失速和主動信貸創造退潮,我們對股票市場的看法轉向謹慎。

汽車計算機行業也在明顯失速

從不同的行業來看,增速的下降比較普遍,但一些下遊耐用消費品領域也存在明顯失速,這不能都歸於房地產調整和天氣等擾動性因素。

比如汽車和計算機等下遊產品增速出現大幅下降。8月汽車的生產增速只有3.1%,中汽協公布的近幾個月國內汽車銷售增速在5%附近。而計算機產量增速則是大幅負增長。

相對經濟增長和下遊行業的失速,中上遊產品產出下降幅度反而較小。8月相對7月份,粗鋼和水泥增速下降了0.5個點。發電增速大幅下降一部分源於基數和天氣影響。

從工業企業財務數據觀察,汽車和計算機等廣泛的下遊行業存貨在上半年似乎有明顯上升。可能的解釋是去年底以來需求出現明顯下滑,但相對中上遊行業,下遊企業的庫存調整更為緩慢。近期經濟預期惡化誘發了明顯去存貨,導致行業產出增速下降至非常低的水平。

我們初步判斷,本輪經濟增速的大幅下降除了國內外終端需求走弱和擾動因素以外,經濟預期惡化和庫存調整沖擊也可能是重要原因。前者的影響持續時間可能比較長,後者的壓制作用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企業借貸需求退潮

信貸主動創造已退潮,並讓位於需求大幅收縮形成的被動型流動性寬松。這通過貿易盈余的擴張和信用需求的下降來實現。也就是說,因為經濟下行,企業的借貸需求在下降,銀行有錢放不出去,被動形成了流動性寬松。

盡管8月新增信貸7025億,符合市場之前的預期。但表外收縮明顯,使8月的社融總量余額增速(估算)回落0.8個百分點。信用增速下降也使得M2同比增速繼續下降0.7個百分點。

除了經濟下降的影響之外,監管機構對銀行表外業務的監管可能導致了非標融資的明顯下降。這些舉措也對總量社融的增長、銀行主動信用創造能力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房地產市場仍在築底

房地產投資下滑直接拖累作用也許並非近幾個月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

因為盡管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仍在大幅下降的過程中,但5月份以來單月測算的房地產投資增速已經低位企穩。新開工也在企穩,水泥產量增速相對穩定,這些數據都是一致的。

8月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速為-12.4%,仍處在今年二季度以來的底部區域震蕩。8月大中城市的房地產銷售情況似乎有些轉暖,同時房價跌幅收窄,估算的庫存去化周期略有縮短。

此外,我們觀察到近期房地產銷售面積的增速底部較2012年一季度要高大約3個百分點,但開發投資以及新開工增速較當時都要低3個百分點左右。銷售增速更高,但投資和新開工更低體現了房地產行業去存貨的影響。換句話說,房子賣得更多了,但新建的沒那麽多。

房地產銷售能否企穩回升,直接影響到經濟在這之後的幾個季度是否能看到底。

(作者為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安信證券研究員。本文經作者審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57

中國8月經濟失速之謎:真的是房地產惹得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77

很多人都將中國經濟下滑歸咎於房地產,樓市的確在一二季度超預期降溫,拖累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工業產出,但近來經濟大幅走軟依然還是同樣的邏輯嗎?

安信證券經濟學家高善文在最新的經濟觀察報告中稱,8 月經濟失速和房地產基建的關聯似乎不大。私人投資加速下降和中下遊行業廣泛的存貨調整可能是主要原因。

他提到:

年初以來水泥量價齊跌,這反映了房地產和基建合並增速的下滑。但最近兩個月,水泥產量低位穩定,水泥價格觸底並顯現出回升跡象,看起來 8 月工業的失速與房地產基建的關聯並不大。因此我們懷疑,私人投資的加速下降和中下遊行業廣泛的存貨調整,可能是工業數據斷崖的主要驅動力。

私人投資加速下滑和中下遊行業廣泛存貨調整的誘發因素仍然很不清楚。猜測這也許包括近期反腐的深化,和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銀行體系的信貸緊縮。去年底三中全會以來,市場對改革的樂觀預期,可能還加劇了中下遊行業尤其是下遊行業的存貨累積。

一般而言,存貨調整的拖累作用不會持續太久,大約 1-2 個季度就會消失,值得擔憂的是私人投資的加速下降,這給經濟運行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受擾動因素消退和基數影響,未來幾個月工業增速也許會小幅回升,但工業品價格、工業企業盈利將持續承壓。

從9月以來,雖然房地產市場仍然不景氣,但是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環比同比已經有所改善,只是改善的力度還很微弱。

最近,在多地放開限購後,不少地方已經開始給限貸松綁,8月紹興就成為首個限貸限購雙放開的城市。隨著政策的推開,商品房銷售則有望回升。

下圖來自安信證券報告:

ED528322-AC16-4698-8142-B60D935FD1C8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99

經濟失速 中國鋼鐵消費量2000年來首度下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18

20140926gangtie

地產降溫,經濟失速,拖累中國鋼鐵消費量遭遇2000年來首次下滑。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周四在行業會議上稱,中國8月粗鋼表觀消費量較上年同期下降1.9%至6190萬噸。今年1-8月中國鋼鐵消費量減少0.3%至5億噸。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消費國和生產國。

王曉齊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許多,其中包括經濟增長放緩,經濟正在進行結構調整。鋼鐵消耗行業的需求也在降低。

由於如今中國專註於消費成長,而不是多年來助長中國鋼鐵產業大規模擴張的投資,“從現在開始,國內鋼鐵產量和消耗量將不會伴隨著經濟成長而增加。”

經濟失速 但刺激加碼無望

中國經濟今年開局疲弱,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降至六季低位7.4%。北京當局祭出一連串刺激舉措,使得第二季經濟增速小幅提高至7.5%,但7月和8月疲弱經濟數據表明提振效果正在迅速消退。

正當市場揣測政府是否會進一步加碼刺激時,中國財長樓繼偉9月21日表示,中國並不會因為單個經濟指標而對其經濟政策大修大改,撲滅了市場對刺激的預期。

且據路透報道,中國高層領導人上月齊聚北戴河,他們一致認為年底前經濟工作的重點將是推進改革,優先於出臺刺激增長措施,並接受了經濟增幅可能低於7.5%目標的現實。

據路透,中信里昂證券商品策略師Ian Roper表示,今年中國鋼鐵消費下滑,是2000年以來首見需求萎縮。

“我們看空已有一陣子了,地產建築活動已經觸頂,但或許下滑的程度會比我們預期來得快。這強化了我們的看法,即鐵礦石需求將迎來多年的下行趨勢,且價格恐怕不會回升到每噸100美元附近。”

鐵礦石熊途漫漫

今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累計下挫41%。當前,發運到中國的現貨鐵礦石價格甚至跌至79美元/噸左右,為2009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為彌補價格下跌造成的影響以及迫使缺乏競爭力的礦商倒閉,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產商都在創紀錄地出貨。瑞銀的數據顯示,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全球約四分之一的鐵礦石產商僅能維持盈虧平衡甚至虧損,現在正被迫削減產量。

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期一份報告指出,鐵礦石價格可能將跌至70美元/噸,然後在年底前反彈至90美元。

高盛的預測更加悲觀。該行認為由於供應嚴重過剩,鐵礦石市場恐難複蘇,“黑鐵時代”將在2014年徹底宣告結束。高盛預計明年鐵礦石價格為80美元/噸,而2015年全球鐵礦石供應過剩量將進一步增至1.63億噸。

礦商:依然看好中國

熊途漫漫,只有礦商們還在一邊不斷加大產量,一邊堅持看好中國需求,不斷給自己打氣。

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計劃到2018年將鐵礦石年產量從去年的3.06億噸提高至4.53億噸。該公司全球鐵礦石市場營銷主管Claudio Alves認為,“中國的城鎮化建設開發周期還將再持續十年”,表明中國的鐵礦石需求將保持強勁。

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力拓的鐵礦石業務亞洲總裁Alan Smith也表示:“我們預計中國人均鋼鐵消費量增長的勢頭最長能持續到2030年...力拓維持其評估不變,即中國的粗鋼需求將在2030年達到約10億噸。”(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30

被買走的濟州島! 「中國病」讓韓國失速

2015-06-22  TCW


六月十日,韓國央行宣布降息,這是去年八月以來第四次,韓國基準利率也因此降至一.五%,是史上最低水準。

韓國降息救經濟,是內外交迫的結果。

觀光業,首當其衝陸客不來消費,迫使央行降息救經濟

至今年第一季為止,韓國已連續四季經濟成長率不到一%,在MERS疫情爆發下,第二季也不容樂觀;長期來看,韓國出口持續衰退,更讓韓國政府芒刺在背。

而這些內憂與外患,共同原因都出自韓國的「中國病」。韓國經濟不分內、外,不分質、量、產業,都受到中國影響。

內 需方面,二○一四年,訪韓的中國遊客人數達六百萬,占外國遊客比率四三%,是最大遊客來源;不只人多,消費實力也驚人,去年中國旅客在韓國消費金額為十四 兆韓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二百億元),比三大財閥︱︱三星、LG、現代汽車今年第一季的淨利總和,還高出一倍。也因此,MERS讓中國客訪韓銳減,成為韓國 央行出手降息的關鍵。

外銷方面,近來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成長減速,導致今年五月韓國出口全額較去年同期呈兩位數衰退(近一一%),創 六年來最大跌幅,也是連續五個月衰退。據韓國通商統計廳數據,二○○○年至二○○八年,也就是金融風暴前八年,韓國出口年成長率將近一二%,但最近三年只 有一%。

各產業,都被「染紅」中國電商、保險,砸錢入股韓國品牌

中國是韓國最大出口市場,出口依存度(出口占GDP比重)約一六%,高於台灣、日本、東協等國。韓國貿易出超近六成來自中國,顯見經濟依賴之深。

中國因素不只影響韓國經濟的「量」,也改變它的「質」。在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正式簽署的第二天(六月二日),中國電商「聚美優品」執行長陳歐前往韓國,找上韓國化妝品三大品牌旗下之一的It's Skin,他在微博上表示「聊得開心,就幾千萬美元直接入股了。」

另一家中國集團網易旗下的電商「考拉海購」,收購一線韓國化妝品品牌已超過二十個。不久前中國的安邦保險,以近十億美元代價,收購韓國保險公司東洋生命超過六成股權,這是中資首次進入韓國保險市場,東洋生命股價和年初相比已上漲四成。

更令人驚奇的是,韓國度假勝地濟州島,有近六成土地已被中國買家收購,其面積超過有「韓國華爾街」之稱的首爾汝矣島四倍。如今,輿論已將濟州島稱為「中國島」。

中 國客也改變了韓國相關地區的面貌。在首爾的繁華購物區明洞,三年前,化妝品店不到四十家,而去年底已增至近一百三十家。以店面最多的「自然樂園」 (Nature Republic)來說,一家分店一天就接待三千名遊客,到週末時更增加到五千名,其中七成是中國遊客。從前年開始,韓國當局開始在明洞設置會說中文的觀 光警察。

從現況來看,很容易得出「韓國過度依賴中國」這個結論,但這並非問題根源。缺乏天然資源、國內市場狹小的韓國,只有往外發展才有出 路。一九六○年代開始,確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形態,正是韓國得以實現「漢江奇蹟」的關鍵;今天即使不依賴中國,韓國仍要依賴某個外國市場,因為資源有 限,韓國只能選擇一個最有利可圖的出口市場去壓寶。

大財閥,太依賴中國當中國市場表現差,韓國經濟跟著壞

事實上在一九八○年代,韓國對美國出口比重達四○%,到一九九○年代韓國對美、日的出口比重,也分別達三○%及二○%。韓國只不過是從過去的依賴美、日,轉變為如今依賴中國而已。

因此,依賴中國或美、日,並非韓國經濟的主要問題,財閥對韓國的出口舉足輕重,它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也連帶影響韓國經濟,這才是出口依賴中國的根源。

二○一四年,三星全球營收衰退一成,是九年來首度下滑,關鍵之一,就是其中國市場營收衰退超過一七%。三星來自中國的營收,占其總營收近兩成,甚至還高於在韓國本土的營收。

像三星這樣的大財閥,業務集中在少數幾個領域,當它在中國市場這幾個少數領域吃敗仗,營收下滑就拖累整個經濟。

韓 國的大財閥,不是市場運作的結果,而是過去政府以補貼與優惠貸款扶植起來的。大量資源被刻意輸送給財閥,韓國中小企業就很難與其競爭,這從人才流動就可看 出:雖然韓國企業有九成以上是中小企業,但年輕人出校門後,皆以進入大企業為第一志願,因為中小企業起薪,只有大企業的一半。

政府之手,才是禍首扶植特定財團種苦果,現又干預分配

韓 國總統朴槿惠的財經軍師,也是韓國企畫財政部長崔炅煥,上任後推出的「崔經濟學」(Choinomics),正是想扭轉韓國「頭重腳輕」的經濟結構。「崔 經濟學」目的是想提高家計部門所得,以振興國內消費,方法則是以免稅方式鼓勵財閥加薪,並對企業獲利課稅,以誘使其分配獲利。

去年八月,崔炅煥推出四十一兆韓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也是想協助中小企業等弱勢部門。

不 過這套方案與其說是成長策略,不如說是所得重分配策略。硬逼財閥對員工加薪,把少數股東手上的獲利,強迫分給多數勞工,一來每個勞工增加的收入微不足道, 能帶動的消費有限;二來這也將引起股東的防衛行為,他們將採取各種手段以避免其獲利被瓜分,這只會徒然增加企業經營的成本。

至於協助中小企業的經濟刺激方案,也是透過舉債來應付。目前韓國政府負債已創歷史新高,家計部門負債占其可支配所得,也超過一五○%。政府舉債以刺激經濟,不過是將下一代財富轉移到上一代人身上,不是把餅做更大。

然 而財閥之所以崛起,正是韓國政府的重分配政策造成的。如今韓國政府左手對他人抽血輸送給財閥,右手再從財閥身上抽血輸送給別人,移來移去都不脫韓國政府有 形之手的操縱。韓國經濟自由度排名不但在亞洲四小龍中墊底,也不如近年來大力競爭的日本,和其計畫經濟色彩有絕大關係。

在政府干預經濟的邊際效益已逐漸遞減下,韓國政府減少對資源的操縱,以讓更多中小企業崛起,乃是唯一可行之道。

朴槿惠曾提出以調整經濟結構為主的「三年改革計畫」,透過放寬限制來培養韓國醫療、金融及中小企業,正如該計畫所說「擺脫對財閥的依賴,培育出可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新產業」。韓國經濟的前景,就要看它能在這條擺脫有形之手干預的道路上,最後能走多遠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4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