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經濟的基本面上判斷,我實在找不到買入股票的理由! 管我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uco.html

腦子進水、失去了方向的死brother(思八達)學員,今次競然有三千人殺到敦煌聽講,三天講課每人五萬元,腦袋入水!原來企業家迷失了方向和股民迷失了方向是一個樣的,對住一大班中瘋病人,緊急逃亡要緊!

如果你不明白失敗有著必然的方程式,聽多少"成功學"也幫不了你的,呵呵!"凡是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令你更強!"尼采說的。

朋友問敦煌好不好玩,享不享受?"一個沒有麥當勞、肯德基,看不到一輛寶馬、奔馳的小城市能有多好玩?能有多享受?"
值不值得去?"非常值,超值!"有些事情在適當的時候你必須要做,否則你也許永遠錯過。

在可見的將來,房地產必然成交低迷,地方財政收入大減;人民幣升值,工資上漲,出口形勢大為不妙,企業前路茫茫;利率市場化揮刀在即,股市圈錢不斷;歐債危險未解,美國經濟倒退未除,宏觀經濟岌岌可危,從股市的基本面上判斷,我實在找不到買入的理由。

值不值得買入?"非常值,超值!"有些事情在適當的時候你必須要做。擔心未來的人已經賣出,信心不足的人持幣待機,像你和我已經找不到賣出的理由。未來只剩下一條路可走,上漲!
只要你不借貸,港股現在就是買入的時候!"凡是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令你更強!"尼采說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3

投資港股注意事項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qvg.html#comment2

最近比較多博友問有關投資港股的事,讓我這普通的投資者把我十餘年來的經驗總結一下,分享分享。這不能為大家帶額外的收益,但卻可以避免無謂的虧損。因為港股和A股太不一樣了,以下每條都同樣重要。

  1. 先從開戶說起。首先,香港的證券公司和中國國內的不一樣,充分競爭,結果是常有證券公司倒閉。香港對券商是有要求的,不能動用客戶的現金帳戶。但股票賬戶 中的孖展帳戶(融資帳戶)卻不一樣,一旦有抵押,證券公司便有權動用客戶帳戶裡面的股票進行再抵押。證券公司倒閉了,往往是只持有現金帳戶的投資者得到足 額賠償而開立了融資帳戶的客戶卻分文不取。因此,建議如果不是頻繁交易,還是在銀行開戶好了。如果真的要選擇證券公司做買賣,那就選擇有商譽的並堅持只開立現金帳戶。
  2. 香港的股評人寫報刊的收入低得無法養家,靠什麼養家你們是知道的。他們的推薦的股票我看還是罷了吧。港股一般情況下,如果一隻非指數成分股每天的成交額佔到它的市值千分之一以上(沒有打錯,不是1%),那就代表有荘家在打荘,這類股票還是避免比較好。
  3. 不要相信香港交易所會去保障投資者。港交所並不屬於香港ZF的,它是一家獨立的公司,是一個集監管和利益於一身的怪胎。你怎能夠去要求一家公司去監督它的米飯班主呢?位元堂這種向下炒的股票,多年來經歷過萬千巨虧的投資者不斷投訴,至今還是迄立不倒,你也就不要再迷信香港股票的監管制度了。
  4. 港交所幫不了你,那只能靠自己了。投資前,先查一下公司是否有前科,查一下管理層是否可信。現在科技發頭,投資者可以利用谷歌強大的搜索引擎,把公司名稱和代號輸入,然後在後面加上「騙子」「假」「老千」「假賬」「配股」等字眼。同時也要用股票代碼試一下,因為港股改公司名稱是件很簡單的事。投资港股注意事项
  5. 既然港交所不能相信,那麼新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還能夠相信嗎?雜七雜八的新股、次新股還是少碰為妙吧。一般情況下,香港的上市公司三年左右才能看到真面目,但偶爾也會有些老實的在上市後半年就變臉了。如果你還是真的很想投資的話,小注好了。
  6. 香港上市公司要增發、配售或者低價發行認股權都是很容易的事。因此要細心留意公司是否有前科,細心留意公司是否每年都會有大量增發的股票和認股權證(2%以上已經不能接受),就種方法是慢慢侵奪小股東的權益。
  7. 香港股市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因此它的估值體系和A股大為不同。大 市值股票流通性強、變現能力高、管理層質量相對有保障,在香港股市中往往享有高估值。一般情況下,大市值的股票(500億以上)能夠享有12-14倍的長 期平均市盈率;中型股(100億至500億)約為10-12倍;小型股約為8-10股;工業股約為6-8倍。同時,公司市值的提升往往又能帶來估值的提 升,反之亦然。因此投資港股時應該對安全邊際要求更深一些。
  8. 香港股市可以投資備兌認股證和牛熊證。不要去碰它們。買賣股票並不是零和遊戲,並不是說買的人賺錢了,賣的人就虧了。它的背後是一個企業,本質上賺錢是靠企業盈利。但備兌認股證和牛熊證並不一樣,他們往往並沒有百分之百對沖,本質上就是荘家和賭客對賭,他們恨不得你輸清光!
  9. 香港股票很多都買賣兩閒,因為有時候買賣差價可以高達股價3-5%。因此千萬不要隨便進行主動買入指示,儘可能設定買入價排隊去買。今天買不到明天也許更便宜,這種差價的損失是很無謂的。香港並沒有升跌停板,因為每次買賣請小心謹慎地輸入買賣價格和數量,這種損失相當無辜卻是致命的。
  10. 很多AH股香港比國內便宜多了,但請不要衝著價差去投資港股。某隻股票A股十元而H股五元並不代表那隻股票H股估值便宜,你只能說那隻股票H股比A股低罷了。我是衝著A股銀行股的估值去投資A股,並不是因為哪只的價差大而去投資哪只。
  11. 香港還有一種上市公司很多看起來相當便宜,它們也不算老千股,市值不大也不小,業績也不太差。長期股價相對資產折讓50%以上。它們有些是家族生意,有些 是一大班友好共同任職於公司管理層,支取可觀薪金而不作為。他們把租房、養跑車、去卡拉OK的銷費開支全部都算到上市公司的開支裡面,這種情況的公司相當 普遍,卻又是絕對合法的。因此,看年報時一定要留意費用支出是否合理,否則你也許會買入一些長期便宜低估而你以為只是市場先生不給面子的股票。

如何選股、如何估值就不說了,這東西天底下都一樣,而且我也沒有資格說。還有什麼應該注意事項大家也可以補充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5

連年的累積虧損和支出也是一種競爭壁壘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umf.html

讀過經濟的人都知道SUNK COST不能夠算是成本,過去累積的虧損和折舊也不能夠當成企業的資產。

 

但是在股票買賣上面,很多人卻忘記了這個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企業可以一開始就盈利的。大部分企業發展都必須經過研發、推廣、調整佈局、累積客戶與建立品 牌等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累積了不少虧損和支出,但是這些支出並沒有轉化為商譽列入資產負債表中。傳媒業的黎智英就曾經說過,在一家媒體盈利之 前,巨額虧損是免不了的。

 

某些行業的股票,只要它已經開始盈利了,如果市場以1倍的PB出售給你,那肯定是嚴重低估了。因為它所經歷的虧損和為了將來的盈利所作出的費用支出,新加入的競爭對手也必須經歷的。

 

有那些行業是這種情況,自己動腦筋想想?!


關於港股,歐元走強,看來大家都預期了歐元區問題能夠解決,歐債危機可以畫上句號了。港電也走強了,代表資金正在重新回流香港,美國國債價格也回落了,這 點很重要,因為債市是比股市規模要大十倍以上的市場,美債市場相對理性和具備預見性。既然如此,我大膽預計年底前港股見兩萬三吧!不過還是重申,關於預 測,我十有八九都是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6

[轉載]回覆我財:(H股)重慶農村商業銀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umd.html

 

關於該行預估

美國Capital 

Research基金在2011年7月花2.33億元增持 4900萬股買進。呵呵呵,儘管側重中小型企業的貸款業務帶來了較高的風險,不過未來數年由於可能大量撥回壞帳準備金,因此該銀行有能力以較低的信貸成本 進行業務經營。加上該行的淨利息收益率較高(2011年第一季度為3.2%,行業平均值為2.6%)﹑流動性較高(長期負債率60%)並且資本化程度高 (一級資本率為14%),2011—2013財年該行的可歸屬收入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2%。儘管其它銀行股的股價也較低,但是近期跌勢明顯,策略性買進比 較好。

 

 

 

關於該行2010年全年業績

2010年,集團實現稅前利潤人民幣39.86億元,較上年增長60.44%;年度利潤人民幣30.61億元,較上年增長62.11%。稅前利潤和年度利潤同比達到60%以上增長水平,主要得益於:一是加大調整存款、貸款結構,淨利息收入較上年增加人民幣20.27億元,增幅37.03%;二是積極開展服務與產品創新,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保持持續快速增長,較上年增加人民幣1.49億元,增幅109.07%;三是生息資產平均餘額增長36.46%,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利息收益率下降的影響。

 

 

公司銀行業務

2010年,公司銀行業務稅前利潤總額較2009年增長102.05%至人民幣16億元,佔集團稅前利潤的41.26%,較上年增加8.49個百分點,是集團主要的盈利來源。在集團整體公司貸款業務增長的帶動下,公司銀行淨利息收入較上年上升40.38%。受益於銀行重組成立為商業銀行後,有條件開發和提供更多手續費及佣金類的產品及服務,並努力向公司客戶推廣諮詢及財務顧問服務,手續費佣金淨收入增加113.72%至人民幣0.70億元;由於集團貸款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公司業務經營審慎性的不斷提升,資產減值回撥較上年上升159.89%

 

 

公司存款保持快速增長

集團努力搶抓公司存款市場,保持公司存款快速增長。於20101231日,集團公司類存款餘額達人民幣604億元(含保證金及其它存款),佔全集團各項存款餘額的29.39%,較上年增加人民幣235億元,增長63.85%,創集團公司存款增長的歷史最好水平,即將打破集團存款「二八結構」比例,促進了集團2010年存款人民幣2,000億元的突破。

 

 

公司信貸投放審慎適度

在貸款投放上,集團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有保有壓的原則,有效結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審慎、穩健、適度投放公司信貸業務。於20101231日,公司類貸款餘額(含貼現)人民幣795億元,較上年增加人民幣58億元,增長7.87%,剔除貼現下降因素,公司類貸款餘額實際增加人民幣190億元,增長33.09%。同時,公司類貸款資產質量持續好轉,不良貸款餘額(不含貼現票據)人民幣15億元,不良貸款率1.94%,分別較上年下降人民幣5億元和1.46個百分點。

 

 

信貸資產結構持續優化

行業結構上,集團遵循重慶工業「大投資、大基地、大支柱」戰略和「電子信息、現代裝備製造、重化工」三大產業板塊的具體實際,主要投向製造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水電煤氣的生產和供應業、零售與批發等行業,分別佔集團公司貸款總額(不含貼現)的29.08%16.87%6.20%5.76%。客戶結構上,集團在堅持重點致力於維持和鞏固優質中小企業客戶合作的同時,加強了發展與世界500強、中國500強、重慶100強等優質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和政府機構的合作。於20101231日,銀行共有2,448戶中小企業客戶,貸款餘額(含貼現)人民幣640億元,貸款餘額佔比80.50%。信貸投放繼續向信用好的優質客戶集中,AA級及以上客戶貸款餘額(含貼現)佔比59.81%。在國家重點調控領域中,房地產業貸款餘額人民幣122億元,較上年下降人民幣20億元,下降14.08%

 

 

公司業務產品體系日趨完善

銀行根據中國銀監會「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的要求,修改完善了銀行《固定資產貸款管理辦法》、《流動資金貸款管理辦法》和相關操作規程。同時,銀行充分結合 市場需求,啟動了《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辦法》、《單位存款管理辦法》的優化工作和《國內保理業務管理辦法》、《浮動資產抵押授信業務管理辦法》等4個新業務品種的創新工作,此項工作將進一步促進銀行公司業務產品體系更加完善。

 

 

公司客戶經理建設初見成效

銀行於20097月正式推行公司客戶經理制以來,通過加大客戶經理學習、培訓和准入、退出、考核管理力度,有效充實了銀行公司客戶經理隊伍數量和整體綜合素質,促進了公司業務增長。

 

 

小企業業務專業化經營有序推動

集團於20094月成立首家小企業信貸專業機構小企業貸款中心以來,於20101231日,共組建10個按照「信貸工廠」模式操作的支行小企業貸款中心,積極推廣「商易貸」等小企業系列產品,不斷優化和完善小企業評級配套制度,加強風險控制和市場研究。於20101231日,銀行向2009戶小企業發放貸款(含貼現)人民幣303億元。研發的小企業聯保貸已經在全行推廣,「貿易鏈融資」小企業產品也即將推出,將更好的服務小企業客戶。

 

 

中間業務貢獻度顯著提高

集團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主要包括結算和清算手續費、代理服務費、代收代付手續費、諮詢及財務顧問費。集團於2009年開始向公司客戶提供諮詢及財務顧問服務,於20101231日,實現財務顧問費收入人民幣0.91億元,佔集團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總額的29.43%,較上年增加人民幣0.82億元,增長956.98%

 

 

機構業務拓展成效顯著

20101231日, 銀行已與地方政府開展業務合作,成為該市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合作銀行、該市房地產開發項目資本金監管銀行,也是該市非稅業務代理銀行。同時與中國工商 銀行進行合作,簽訂了《銀銀平台合作協議》,將通過銀銀平台代理證券交易資金第三方存管業務,並將開辦櫃面通業務。銀行推出了社會保險金融服務業務,並成 為該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唯一的金融服務銀行,該市已有770萬人通過銀行養老金繳納和發放,年資金流量超過人民幣30億元,於20101231日,資金餘額達人民幣10億元。同時,銀行代理保險業務人民幣18億元,市場份額位居同業前列。

 

 

國際業務大幅增長

20101231日,集團共辦理國際結算業務4.86億美元,代客結售匯及代客外匯買賣2.89億美元,較上年分別增長617.83%1621.29%, 集團除為客戶提供匯款、信用證、托收等國際結算業務外,還及時推出提貨擔保、出口信用證項下押匯╱貼現、福費廷、進口押匯、打包貸款、進口代付等貿易融資 產品,以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在匯率風險控制方面,由於人民幣持續升值,集團通過減持結售匯敞口頭寸來規避匯率變動造成的損失。同時,積極拓展進口業務, 實現結售匯業務的相互匹配,大額結售匯逐筆詢價平盤控制保證匯兌收益的最大化。

 

 

個人銀行業務

集團個人銀行業務實現稅前利潤人民幣9.095億元,較上年增長115.78%,對集團的利潤貢獻較上年明顯上升。由於個人貸款增長穩健,推動集團個人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38.27%,淨利息收入較上年增長36.93%。個人銀行卡、代理業務等快速發展,推動集團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較上年增長88.14%,促使本年個人業務實現利潤增長。

 

 

個人存款

個人存款較2009年末增長人民幣282億元至人民幣1451億元,增幅24.12%,個人存款總量、年度增量、市場份額均位列區域同業首位。

 

 

個人貸款

個人貸款實現穩健增長,存量、增量在當地金融市場均處於領先位置,住房按揭貸款發展迅速。集團以打造當地最大最優的零售銀行為目標,繼續鞏固個人貸款業務的優勢地位,不斷優化信貸結構,創新個人信貸產品,促進客戶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2010年全年新設個人貸款中心28家,年底達到39家。在客戶細分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變化積極推出新產品或改良現有產品結構,新開辦公積金貸款、二手房按揭、集資建房貸款,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個人貸款產品和服務。銀行個人貸款增長人民幣144.97億元至人民幣426.0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長人民幣111.5億元至人民幣222.69億元。銀行個人貸款新增和存量在當地市場均處於第一位。再就業小額貸款作為銀行政策性貸款的優勢項目,2010年全年增長人民幣7.74億元至人民幣20.23億元,增量和存量在全國同業中保持前列。

 

 

資金營運業務

集團資金業務旨在根據金融市場和宏觀面、政策面、資金面變化情況,尋求資產組合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方面的匹配,主要涵蓋債券(含理財產品)投資、票據貼現、信貸資產轉讓、存放同業、同業拆出等業務。2010年全年,實現稅前利潤人民幣14.1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1.72億元,增長13.83%,對集團利潤貢獻度為35.56%,是集團重要的盈利來源。

 

 

 

關於該行股東背景

該行的主要股東是以地方政府為背景組建的國有獨資綜合性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你知道嗎?在地方政府既不能財政赤字搞項目,又不能直接擔保舉債的情況下, 就「需要」一個「公司」來打理,此時應運而生的「公司」,使得地方政府能以有限的財力按市場化方法融資、進行債務重組、平衡公共項目建設。該功能最直接的 體現就是10年來,對當地的上市公司和金融企業進行戰略重組。尤其是在市場信號缺損、市場機制尚不能發揮完全作用的領域,比如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領域 的瓶頸項目,民營、外資暫時不願意來投資的,該公司代表政府主動出擊的戰略投資:包括產業基金(聯手華融資產做以PE為主的產業基金)、金融租賃(銀海租 賃公司)、擔保(渝創擔保公司、三峽庫區產業發展擔保公司)、整合上市公司不良資產(曾經購買工商銀行地方分行不良資產107億,ST重實、ST東源、 ST長運),保險(安誠財產保險公司)、銀行(重慶商業銀行)、證券(西南證券)等。現在這個公司成為該行的第一大股東,是有其戰略意義的,也就是說,實 際上地方國資委「擁有」該地方銀行,而且運作的相當好。儘管我們知道股東和管理者不應混淆,但該銀行的發展思路脫離不了地方政府打造金融控股集團的「航 母」思路,竭盡全力打造地方國資委系金融子公司。因此該行可看作地方金融集團的子企業,該銀行具有相當優越的發展前景:對於地方性企業來講,該行實際的戰 略是——促進財務重組、改善不良貸款、促使引資上市;對於地方債務平台來講,該行實際的戰略是——購買土地儲備(用作回購債務)化解債務危機、改善城市貸 款規模、服務政策性區域經濟(三農、再就業擔保)。


關於重慶銀監局給予地方性銀行的鼓勵政策
隨著銀行業貸款持續收縮,小企業融資難再次凸顯。重慶市2011年上半年的小企業貸款卻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繁榮。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1年上半年,當地小企業貸款餘額1781.85億元,同比增長62.85%。當期重慶整體信貸同比增長24.77%。其中包括重慶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這 與重慶銀監局的引導和激勵政策密切相關。重慶銀監局通過引導銀行組建專業機構、完善產品和服務體系、加強風險防控、完善保障體系等四個手段引導小企業貸款 投向。重慶銀監局的專項考評以定性為主,圍繞「六項機制」完善程度、機構建立,以及信貸技術、產品和貸款擔保方式等創新情況來進行。根據考評結果,我們相 應的跟進一些差異化的激勵措施。例如在准入方面,對做的好的商業銀行,搭建綠色通道。而銀行對此正向激勵也給出了「正向回應」。目前重慶有20多家銀行建 立了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銀監局則一直在推動專營機構向分支機構和基層網點延伸、向遠郊區縣延伸,構建多層次專營機構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7

關於銀行股、服裝體育用品股、地產股的一些想法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unt.html

銀行股
現在銀行股佔我的倉位三分之二,感覺太高了。我並不喜集中投資,打算減持銀行股至45-50%的倉位。我依然看好中國的銀行股,不然的話我應該清倉才對。 中國的銀行業這幾年發展順風順水,貸款基本上屬於供不應求,這在銀行貸款利率定價上面給予極大的優勢。別說八釐十釐,就算開價十五釐二十釐還要抵押品,還 是供不應求的。看一下地產商發行的信讬,二十釐了,你以為不用抵押品,開玩笑。

中央信貸政策開始有點放鬆了,第一個受苦的肯定是那些民間信貸公司,銀行能夠借到錢,沒有理由去借民間的高利貸。信貸再鬆一點,借貸供求平衡呢?那些貸款 利率最高,或者貸款政策法規死板的銀行,貸款利率會面臨壓力了。借貸供求不可能永遠都是貸款方佔優勢的,萬一象香港兩三年前借貸供求疲弱,銀行存款太多了 而貸不出去呢?象匯豐、中銀香港這些資金成本最低的銀行就佔優勢了。只是這個階段什麼時候才來臨?天知曉!


服裝體育用品股
賣銀行股的資金打算用於買入思捷、中國動向、特步、361和安踏等體育用品股。李寧和匹克不在我考慮之列。

先說李寧,我多次問過我的員工關於對李寧的印象,品牌老化,在員工心中的地位比安踏還要低一班,要價反而高,事實上,李寧的採購價也是行業中最高的。可惜,李零還是李白,對消費者來說根本沒有分別。再說,曾經想過玩財技的大股東也無法令人放心。

匹克,雖然增長速度不錯,定位也很好,但過去兩年每股盈利的攤薄太歷害了,大股東太狠心了。雖然大股東不斷增持公司股票,但這並不能成為買入的原因。一家 有良心的公司應該是不斷回購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由大股東出面增持的,兩者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李嘉誠就是一個喜歡增持公司股票的代表,而新鴻基地產、數碼通 的郭氏家族則是喜歡回購公司股票的代表。什麼是良心,看看後者。

關於思捷,剛剛公佈了第三季度營收,以當地貨幣計算,營業額繼續下跌。很多人擔心它新的巨額推廣計劃,都是數字遊戲,其實它過去每年都有廿三十億的資本開 支,新增的資本開支計劃根本用不了多少錢,過去幾年都能夠派高息,起碼證明現金流是真的。現在的思捷並沒有大股東,這裡面大有來頭,會是什麼人入駐,我也 不好猜,但摩根大通和幾個服裝品牌巨頭關係密切。十元左右的思捷相當於三倍的現金流,值了。

關於中國動向,它的終端零售商的結構是和福建幫不一樣的,這個問題令它需要作出回購庫存的決定。它是所有體育用品股中有頭現金最多的一家,七十多億市值五 十多億現金!現金現在產生不了多少盈利並不代表將來不行。假如將來它的現金用於收購10%回報的項目好了,盈利前景馬上不一樣了。寶勝的 Converse、Reebok代理權一直不穩,皮爾卡丹的代理商也有可能放售,外國也還有很多品牌想著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動向沒有自家品牌負擔,可以看 高一線。

特步、361和安踏,我把它們放在一起,因為他們都是福建幫,運作模式是一個套路的。三個臭皮匠加起來的市值只有Nike的十分之一,有點意思了。中國動 向的回購行動把福建幫的股價也打沉了,但事實上,以我所瞭解,福建幫是不可能進行庫存回購的。福建幫在選擇終端代理商,很多時候都是選擇那些有自己舖位的 商戶進行合作的。那些人大多都是吃飽飯沒事幹打打麻將的人,賺多賺少根本無所謂,只要不虧就行的人。我為什麼會知道?因為我曾經也擁有過街鋪嘛。說來說 去,庫存怎麼辦?有空去夜市看一下那些比正品便宜大半的「冒牌貨」,這裡是中國,低端品牌也就不用照顧形象了。

地產股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時候不是買入地產股的時候,不過我還是希望增持富力地產至倉位的10%。房地產價格是決定什麼人應該留在什麼地方的一種經濟手段,和它息 息相關的產業實在太多了,如果中國要推動經濟發展轉向內需,房地產行業絕對不能出事。很多人以為廉租房可以解決城市的問題,其實這個是一個大誤會。中國要 加快城鎮化並不代表要讓貧困人口入城,其實上讓貧困人口入城的城鎮化政策只會加重地方政府負擔,對於推動內需一點幫助也沒有,現在很多的廉租房都還是選址 遠離市區的。現在政府其實只想穩住房價,讓名義收入增長來磨平虛高的房價。我看不到任何為政者是想房地產成交一潭死水的,也許2013年換屆是一個轉折 年。唯一可以令我放棄房地產的理由只有將來開徵房產稅。像美加,他們的房產稅的終身支出已經可以供幾套房子了(因為稅收按市值徵收),這才是真正的可怕, 才是低樓價的真正原因。

平安和國壽我也想買一些,但現在市場低迷的階段,我只願意考慮一些很有可能兩年翻番的股票。平安和國壽看來還需要更好的價格。

關於加倉
有博友想加倉拉低成本,問我意見,這裡也說一下。先說一個故事吧,這樣子容易記住。有一個老闆,投資了一個項目二千萬元,後來發現設備不能用,而且沒有任 何回收價值了。大老闆心疼那二千萬元,於是詢問專家,專家建議再新增二千萬元下去,這樣的話就有50%的機會可以賺回投下的四千萬元,但也有50%把就增 的二千萬元也虧了下去。老闆想了想還是決定了投資多二千萬元。大家看出問題了吧?那個老闆很笨是嗎?這是因為你不是當事人,所以可以客觀地把SUNK COST和新增資金區分出來。但不要笑話別人,在我國鋼鐵史上更笨的例子還有呢!當年有某個傻瓜投資了一個鋼鐵廠,數以十億計,但必須要使用小日本的鐵礦 石。傻瓜經營不善,連年虧損。關閉它嗎?幾十億元泡湯了,繼續經營嘛,每年繼續虧個一億幾千萬。結果那個傻子虧了十幾年才把廠子關閉!

投資股票加倉的決定和前面的例子其實沒有兩樣。是否加倉並不取決於你前面買入價是否太高,而是另一次的獨立事件。很多價值投資人都說當A股票60元你買入,當它跌40元你就更應該買入了。其實加不加倉並不應該這樣決定的,你應該考慮的是這一刻A股票是不是真的是你的最佳選擇,也許在BCDE股票之中你能夠找到更佳的選擇。

經濟學裡面有一句話:Bygones are bygones. 大意是過去的就是過去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8

兩年十倍的大好機會來了!姜你軍!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unm.html

兩年十倍的機會擺在面前,你在這個膽量嗎?救救農民,賺賺暴利!有人瞭解相關的儲存工藝嗎?

姜價暴跌之後:誰吞噬了巨大差價?
作者:種昂2011-10-31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種昂 「今年生薑大豐收,可一上午就開了兩回秤。」亓延峰眯著眼看了一下快到晌午的日頭,伸了個懶腰。

一個油漆剝落、滿是斑駁的紅色舊課桌上,躺著一個被老亓壓得褶皺不堪的小本子。上面東倒西歪地記著兩行,「435斤,0.2元/斤」,「310斤,0.2元/斤」。

亓延峰是「中國生薑之鄉」萊蕪市萊城區所轄寨裡鎮生薑批發市場一個收姜點的老闆。瘋狂的「姜你軍」已從去年的歷史高位暴跌至近十年的最低點——0.2元/斤。姜農如按這一價格銷售,每畝將虧損兩三千元。與當年的人頭攢動相比,如今的姜市門可羅雀。

然而,產地生薑價格暴跌的行情並未傳導至市場末端。儘管產地收購價暴跌至歷史低點,可終端市場價格比起正常年份仍然居高不下。

眼下,生薑市場兩頭受損、中間斷裂,「滯脹」現象開始顯現。

十年最低價格

10月份正是一年中新姜上市的日子。25日這天上午,亓延峰7點半就早早地把大紅秤搬到了街口。「去年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一天到晚連喝口水的 時間都沒有。」一方面,姜農會把家中存儲不下的鮮姜賣到像老亓這樣的收購點;另一方面,各地的客商也會紛紛前來找他們代購代銷。

老亓就記得,去年的10月,生薑的收購價已到每斤3元以上,前來賣薑的姜農排起了長隊,下單採購的客商也蜂擁而至,他一天就能在批發市場上收個四五千斤。可僅僅一年光景,生薑就暴跌至0.2元/斤,整個批發市場人跡罕至,這個月的收購量也只有去年的兩三成。

生薑本有「貴三年、賤三年」的說法。1996年生薑曾達到每斤12.5元的高價,2006年生薑價格曾跌到每斤四五毛錢。可從今年春節後,當地的姜價就一路狂瀉,4月到7月降速最快,直至0.2元/斤。在老亓印象中,這一價格可謂是近十年最低點、「跌到腳後跟了」。

正說著,鄰村的趙大爺開著三輪摩托前來打探行情。當他得知,每斤0.2元的市場收購價時,剛才興沖沖的神情蕩然全無。因為這一價格比半個月前更低了。

趙大爺家裡三畝多地,今年他家豐收了兩萬多斤大姜。2010年姜價奇高,趙大爺捨不得賣,至今家裡的姜井中還存有上萬斤。半個月前,他把家中無法儲藏的2000多斤鮮姜以0.35元/斤的價格賣給了老亓。他從老亓手裡拿到的錢也只是去年的一成。

他掰著裂紋縱橫、黑黝黝的手指盤算道,一畝地產8000多斤,去年姜種奇貴,可達4.5元/斤,每畝地需800斤姜種,加上化肥、農藥、人工,一畝地總成本就要5500元。如果按0.2元/斤的價格銷售,一畝地就要賠3000多元,「連買薑種的錢都不夠啊」。

萊蕪市萊城區是中國的「生薑之鄉」,有2000多年的生薑種植歷史,已成為全國生薑銷售的集散地。全區生薑種植面積18萬畝以上,年產生薑43.74萬噸,佔全國種植面積的20%以上,佔山東種植面積的37%。

「萊蕪種姜歷史悠遠,多年來種植面積相對穩定。但受2010年姜市價格暴漲誘惑,萊蕪周邊地區以及山東膠東一帶、河南、遼寧等地農戶在2011年春開始大面積種植。」萊蕪市農業局一位負責人分析道。

2010年,當地生薑收購價一度衝過6元/斤的大關,一批姜商在一夜間暴富,村裡小轎車、大別墅猛然間多了起來。主要研究農產品的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徐坤表 示,農民在漲價預期下盲目擴大種植,今年全國生薑種植面積增加30%至40%,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的山東省生薑種植面積增加50%。

萊蕪市農業局上述人士指出,去年姜價高漲到每斤6元以上,姜農惜售,現在還有一半以上存在姜井中。這使得今年鮮姜無法完全儲存,只能賣掉。而其他地區剛剛改種生薑的農戶沒有姜井可存,也只能倉促運至主產區進行拋售。供給過多,姜價自然暴跌不止。

斷裂的鏈條

按說產地收購價暴跌至0.2元/斤、不足往年的一成,終端零售價格本該相應大幅下調。可事實並非如此。

在濟南銀座超市,這裡「燎原」大姜的價簽赫然標著7元/斤,而陽光100菜市場生薑的價格在一番討價還價後仍要4.2元/斤。儘管這一價格比起去年同期七 八元一斤的畸高行情下降了不少,但與2008年、2009年等市場價格較為穩定的年份相比,卻處於同一水平。上游暴跌至歷史最低點的行情卻並未能有效地傳 導至終端市場。

一般來說,「菜賤傷農」與「菜貴傷民」現象只會出現一個。奇怪的是,如今兩種現象卻同時顯現了。更令人感到蹊蹺的是,上游與末端的環節都未能從中受益,巨大的利潤空間就應該在中間流通環節。可事實上,中間商們也是叫苦不迭。

在萊蕪市萊城區寨裡鎮生薑批發市場上,一位來自德州富鑫經貿有限公司的劉經理介紹,今年宏觀經濟通脹壓力較大,各種成本紛紛上漲。如,蔬菜搬運的人工費已 從去年每人每天的80元,上漲到100元,甚至120元;包裝費也增加了近乎一倍,從去年每斤八九分漲至一毛五;運費由於油價的上升,更是佔據了菜價上漲 的大半。

前些天,劉經理從萊蕪以0.4元/斤的價格收購了1000多斤,運至德州當地的批發市場,包裝費、運輸費等各種費用攤到每斤生薑中,成本約在0.9元至1 元,在批發市場銷售則要在每斤1.3元左右。總共算下來,來來回回兩三天,他們幾個從這趟生意中只賺取了400多元。「越是價格暴跌不止,越是不敢貿然出 手。即使收購,量也很小,否則就會跟著姜農一道血本無歸了。」近些天,劉經理一直在萊蕪生薑批發市場觀察,他表示,目前生薑市場大多有價無市,流通鏈條基 本處於斷裂狀態。

萊蕪市清利源農產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薑出口為主營業務的大型貿易公司,具有自由進出口權。總經理王利清告訴記者,由於生薑價格暴跌,原來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的客商已經停止了進口,他已有一個多月沒有收到生薑的出口訂單。

據《食品商務網》的統計,10月25日北京、山東、江蘇、河北各地批發市場價格大多在每斤1.2元至2元之間。

濟南市匡山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副總經理劉福水介紹道,在蔬菜價格構成中,運費和終端菜商加價是兩個主要部分。其中,中間環節的運費成本可佔最終菜價的近一 半。在整個流通環節中,一二級批發商銷量最大、利潤率最低,終端小菜商利潤率最高,但銷量最少。有80%的蔬菜零售價是批發價的一倍左右。像生薑這樣的調 味品,小菜商每天銷量有限,利潤也很微薄。

「滯脹」之謎

眼下,生薑產業鏈兩頭受損、中間斷裂,陷入了僵局。表面上看,蔬菜哪個環節都沒有取得暴利,巨大利潤空間如何憑空蒸發,卻讓許多姜農和姜商不得其解。

採訪中,記者發現,從姜農到終端小菜商,每個環節都在對飛漲的成本抱怨連連。萊蕪一位蔬菜批發商告訴記者,表面上看他對二級批發商的售價較之前差價大了許多,但卻被飛漲的人力成本、包裝費用、運費把利潤抵消了。實際上,他所得的淨利與以往相比,非但未增反而少了。

山東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慶武指出,「菜賤傷農」與「菜貴傷民」之所以並存,其實並非中間商們攫取了巨額利潤,而是被無形的通貨膨脹在悄然間吞噬了。在通貨膨脹中,各種生產要素價格都在飆升,使得每個銷售環節都比以前要獲得更多的利潤來化解。

此輪生薑危機正是根源於去年市場的泡沫。2010年,我國通脹整體維持在較高的水平,社會大量過剩資金湧入農產品市場。一時間,生薑、大蒜、普洱茶,大 豆、辣椒、金銀花,紛紛遭到游資狙擊,價格飆升十倍,甚至百倍。受此影響,今年農戶對於去年價格暴漲的農產品格外青睞,紛紛改種,導致今年市場供給過剩, 價格暴跌。

有學者表示,要解決上述「滯脹」現象,應改變目前一家一戶分散式耕作、盲目跟風種植,流通環節過多等現實問題。但也有專家認為,前幾年極少發生這些現象,但近年來土豆、白菜、生薑市場卻接連出現,要解決部分農產品「滯脹」問題更在於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70

哪些股票是成長股?怎樣才能算是價值投資?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0q2e1.html

 

開博半年有餘,在網上學習了很多企業分析的知識,但慢慢也開始厭倦了,有了封筆、減少上網的想法。除了因為價值投資沒什麼好寫好看之外, 新浪對文章的過度過濾也是令人生厭的原因。網上有很多所謂價值投資的博友,轉載不少有關價值投資的文章,熱捧高成長性的股票,以三四十倍的PE去買入年增 長率30%的股票,用大量的未來現金流貼現法去驗證自己的投資是多麼的化算,高舉價值投資的旗幟。我知道會得罪很多人,但我還是要說在我看來他們當中大部 分人什麼也不是。

 

 

哪些股票是成長股?我曾經多次表明我是喜歡投資消費股、醫藥股的想法,但到目前為止也只有一隻康師傅勉強買入了四萬股和另一隻阜豐買了兩萬股,佔組合總市值的5%,距離我理想的40%比例相距甚遠,其他的真的買不下手。

 

我曾經寫過一篇《難以逆轉的大趨勢》,對一個網絡新丁來說,轉載的數量之多嚇了我一跳。我寫哪文章其實是很有目的性的,是很想大家提供更多的難以逆轉的大趨勢給我參考,我想在難以逆轉的大趨勢下尋找一些業績不算好或者是前景被人看扁的股票,看看是否有投資價值。很多股票這幾年業績低增長甚至反覆下跌,它們就不是成長股了嗎?它們就沒有投資價值?想一想再回答。

 

 

今天很多熱捧的消費股、醫藥股、白酒業,幾年前業績反覆時它們就不是成長股了嗎?今天這些熱捧成長股的所謂價值投資高手當時去哪了?肯定有人會反駁,「我買入的股票盈利年增長30%,三十多倍PE,五六年後預計PE會回落到10倍左右,怎麼不值?」那為什麼現在不直接買入只有十倍甚至不足十倍PE的股票呢?因為前者是高增長,後者是低增長。」什麼屁話!就兩三年前珠寶業、服裝零售業、白酒業、醫藥行業還是被認定為沒有前景的行業,怎麼這麼快又變成高增長股了?就兩年前投資專家還說中移動、思捷、中國高速建設是高成長股,前景確定。怎麼現在又說它們前景陰暗呢?在我看來,現在買入這些高增長行業的投資者,與其說是個價值投資者,不如說是個價值陷阱投資者。

 

 

怎樣才能算是價值投資?買入處於低潮之中、不被市場看好,但前景大趨勢向好的行業,尋找當中競爭力最強的企業才是價值投資的王道。現在看來低增長甚至沒有增長的企業並不代表將來沒有成長性,現在貌似高增長的行業並不代表可以持續高增長。高增長有多難?處於創業初期不算,我身邊做生意超過十年的朋友幾乎沒有一個曾經維持過超過五年的盈利高增長!不服?你問問你身邊做生意的朋友有沒有信心未來五年維持盈利增長?更別說是30%以上的高速增長了。

 

買入在處於低潮之中但前景大趨勢依然向好的股票很 難呀!是很難的。我曾經不下十次被網友說我的股票組合分散得像個基金。是的,除了因為我輸不起以外,更因為我無法也無能力預知哪些行業和那些股票會突然間 變成熱門的高成長股,只知道它們的大趨勢是向好的,因此我只能儘可能的分散,但分散的投資組合並不代表我的投資回報低。現在買入那些高PE高增長行業的投資者,也許就是五年後以十倍PE賣出沒啥增長的股票的那批投資者。只有尋找低估值的成長股才能夠算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有些話難以聽入耳,但我還是要說說。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和股票市場供應量的增長,十年後的A股大部分的股票的PE都會反覆回歸到10-12倍的PE水平。這是我的預言,也是香港股票市場曾經走過的路。

 

關於價值投資我們要做的是尋找還停留在停機坪,不知道何時會起飛,但肯定會起飛的飛機。那些已經起飛很久的飛機,高高在上,天曉得離降落目的地還有多遠。每個企業或行業都有增長的瓶頸,世界上沒有不需要加油的飛機。我們要做的是等待飛機的降落,然後等待它再次的起飛。價值投資的秘密其實就在於等待。價值投資既選股也選時。

 

有人說「我是長期價值投資者,所以不必選時。是嗎?越是長期投資,就會有越多的不確定性,理論上投資組合應該越分散。請問你組合包括了幾隻股票?不要自欺欺人了。

 

 

我無意冒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只是網絡上太多大量轉載價值投資理論、高舉價值投資旗幟,卻眼高手低,幹著與價值投資相反的買賣行為的價值投資人,行為極盡誤導。我相信他們不是存心害人的,因為他們還是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價值投資者,他們也是受害者。他們不斷強調自己的股票估值非常合理,沒有高估。難道真的要等到股票盈利停止增長,而市場還給予三四十倍PE的時候才算高估嗎?在 理想預期得以實現的情況下,五六年後股價才能夠回到十倍PE的估值方法,本身就有著很多不合理之處。看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被投資銀行所創造的估值方式洗腦 了,每一次的泡沫,投資銀行都會創造一些估值法,讓你明白你買的股票是多麼的合理。去年底,我還以為這次投行創造了「預期市盈率」的估值方式,看來應該是 「預期五年市盈率」。

 

在網上呆久了容易被洗腦,自己差一點也被洗了腦,其威力不亞於某獨裁國家控制的傳媒。在此感謝Kevin,把我在價值估值的邊緣拉了回來。也因此有了此文。

 

 

最後補充一下,我發現A股的價值投資者很多會花大精力去關注公司業績、年報和分析前景,卻沒有多少人關心大股東和管理層的操守和誠信,這是非常危險的。可要明白,說透了股民不過是一個沒有話事權的小小小股東罷了,我們不是巴菲特,沒有條件與能力撤換管理層。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管理層誠信的重要性應該不亞於任何一條投資原則。

 

 

這兩天會整理一下投資組合和關注的股票名單,五一節公開。如果大家有十倍左右PE,未來前景大趨勢向好的股票,特別是那些沒有股評人關注推薦的,也可以發消息推薦給我參考參考,港股美股最好。價值投資不過是低估買入高估賣出罷了,困難在於如何執行,如何選股。肚子裡的墨水不多,再發文也沒什麼值得寫的。五一後會大幅減少上網和發博客,頂多更新一下投資組合和關注的股票名單,多花些時間到處遊覽一下。

 

打字慢,這篇文章寫了三個小時,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紀錄。為免有 人自行對號入座,請網友原諒我不允許評論。這應該也會是我最後一篇長文了,在此感謝心悅向日葵和花都巴菲特,你們既幫助也教會了我很多。也感謝大家和我一 起分享投資的點滴。好的投資者應該是要學會獨立思考的,人云亦云的投資者注定難以成功。最後祝大家投資愉快賺大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6

讀懂了供求關係,你就什麼經濟都懂了。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ut8.html

這是2010年中國全年進口鐵礦石總量的六分之一,也是中國鋼廠正常進口近兩個月的量。

不過,現在他們還只是被安放在中國的那些主要港口——中鋼協日前對全國主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進行了一次摸底,結果顯示壓港超過了9800萬噸。

壓港意味著什麼?

天津市澤龍鋼材商貿有限公司礦石部副經理蔡立新說,現在賣賠的太多了。存貨比較多,現在幾乎不進貨了。他現在存了5萬噸貨,一噸降了好幾百,「感覺很難受。」

自10月初以來,青島港和天津港的鐵礦石價格一路垂直下落。這讓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感慨,「潮起潮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需求也在降,中國的鋼廠都熄爐了。礦價下降也是很合理的。我覺得還要降。」

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壓港說明了一切,鋼廠在減產限產,鋼材價格還在跌,以前進來的礦價成本已經承受不住了」。於是一些承受不住的鋼廠開始試圖和礦山商量可否重新談一下價格。

想重新談價格的不僅僅是鋼廠,礦山公司也考慮和鋼廠重新談價格,淡水河谷是其中的積極者。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張佳賓說,據調查存在兩種方案,一是先提 貨後結算,目前提貨的鋼廠可以先按照9月30日的普氏指數價格作為提貨價,在四季度結束後,雙方將按照當季指數均價結算;二是決定按照當期的指數價格調整 四季度的鐵礦石報價。

日前,淡水河谷的首席執行官稱,將會大幅縮短議價週期,傾向於採取現貨市場價格與購買方簽署合同。在此輪鐵礦石暴跌行情到來之前,淡水河谷一直宣稱支持季 度定價。就在上週,淡水河谷公司和在澳大利亞的駐華部門還分別拜訪「我的鋼鐵網」等行業機構,探討市場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

談判何處重啟?

11月4日,青島港海運部經理姜代楠說,青島港的港口積壓已經超過了1000多萬噸,港口的泊位已經滿了,上個月27日的船都還沒有停靠。青島港的到岸鐵礦石以鋼廠為主,大部分是提前簽好的長協,價格在150美元以上。

河北當地一家大型民營鋼鐵公司的有關人士說,在這一輪市場暴跌中,最先受不住的是大型國有鋼廠,目前停產最多的就是國有鋼廠,同時要求重談礦價的也是大型國有鋼廠。港口庫存這麼多,就是因為鋼廠都不拿貨了,都是在減產或者吃以前的庫存。

事實上,礦山公司也坐不住了,他們開始密集地拜訪鋼鐵企業和行業機構,打探國內市場的情況,以及他們對未來的判斷。三大礦山公司甚至還拜訪了中鋼協,這是在過去兩三年中少有的情況。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10月30日證實,目前正在和三大礦山公司就鐵礦石定價機制進行溝通,並且得到了來自他們的回應。中鋼協對未來的考慮是「一個新想法」。這個想法是「一套穩定的、有序的、透明的價格機制」。

張長富的這一表態透露出的一個重要訊號是,礦價的暴跌,讓不管是中鋼協還是三大礦山公司,都想看到目前定價體系的變化。

中鋼協有關人士對本報分析稱,從目前情況看,全球鐵礦石價格已經進入一個下跌週期,即便是未來有所反彈,也不可能再回到180美元左右的高位。在這種情況下,礦山公司主動和中鋼協以及中國鋼廠接觸,其實是想在未來有一個穩定的價格體系。

但問題在於,在目前混亂的鐵礦石定價體系下,雙方可談的空間已經很小。前述河北一家民營鋼廠有關人士說,目前鋼廠和礦山公司簽訂的合同五花八門,有長協, 有季度,有月度,還有現貨,各種結算方式都有。現在礦山的策略是,和每個鋼廠都能談,在這種情況下,中鋼協還怎麼統一談判?

這是2009年的鐵礦石談判留給中國鋼鐵業的遺產。當時,受到一場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的鐵礦石價格也是一路暴跌,中國港口積壓的礦石也是屢創新高,鋼廠面對的情況也和今天差不多相同。當年市場的變化給談判中的雙方都提供了機會,不過,最終機會還是被礦山公司所利用,原有的年度協議機制徹底崩潰,基於指數的季度定價機制登場了。

新機會和新想法

三年過後,市場似乎重演,機會再次重來。但在「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看來,鐵礦石談判重回長協時代已無可能,而如果礦山開始像以前一樣想縮短週期,採用更為靈活的定價機制,也就沒有談的必要了。一方面是由於目前的鐵礦石合同中,已經非常混亂,而且現貨礦已經佔多數。而決定價格的基礎,與普氏指數相比,中鋼協的鐵礦石指數完全不能反映市場未來的變化。

隨著一輪礦價的暴跌,中鋼協的鐵礦石指數開始遭遇尷尬。與真實的市場價格相比,中鋼協發佈的上週中國鐵礦石指數還在160美元左右,而同期普氏每天發佈的 指數已經降至120美元以下。這讓很多鋼廠貿易商「想不通」。前述河北鋼廠的負責人說,中鋼協的指數隻能反映過去,而過去的東西是沒辦法作為未來的定價基 礎的。如果以中鋼協的指數來定價,那意味著現在的礦價還在160美元呢。

中鋼協有關人士解釋說,中鋼協發佈的鐵礦石價格指數之所以與普氏指數有差別,是因為中鋼協指數的來源主要來自全國主要鋼廠的合同,反映的是鋼廠進貨簽訂合同的真實價格。同時由於按周發佈,因此會有所滯後。

中鋼協正式推出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時,曾一度被猜測為,中鋼協試圖將這一指數作為中國進口鐵礦石定價的基礎。但一個多月的運行,證明在未來的鐵礦石定價 中,引入中鋼協價格指數還根本不具有操作性。「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分析說,礦山公司最近主動頻繁接觸中鋼協和鋼廠,其主要的目的應該不是為了要重 新確定鐵礦石定價機制,而是為了研究中國市場的情況,摸清大家的想法,分析以後的礦價態勢。

不過,聯合金屬網分析師張佳賓分析認為,中國鋼廠連續幾年3%的利潤足以說明,礦山通過定價短期化已經把鐵礦石的價格剛好定在了鋼廠的生死線上。進口鐵礦石全部現貨化之時,便是中國鋼廠徹底失去談判話語權之日,誰是贏家,只能靠利潤來說話。

截止到目前,中鋼協有關鐵礦石價格機制的「新想法」依然不得而知。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說,現在和礦山公司的接觸還只是隨機性的,沒有到正式談的地步。鋼協內部人士11月4日對本報說,無論最終怎樣,我們都想抓住眼下的機會給整個行業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爭取有利的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7

黑石集團:中國在外國投資者看來,長期而言是一個必到的地方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us6.html

在血流成河時買入
我們尤其擅長在別人悲觀的時候尋找投資機會,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投資機會。

「我們的工作不是去高買低賣,而是相反。」「如果價格太貴,我們寧願不投。」

 

在經濟放緩的時候,一些公司由於現金短缺而出售資產,這反倒給真正的投資者帶來了機會。
歐美由於金融危機,地產項目價格吸引,我們買入的很多商業地產項目,價格甚至比新建的成本還低,而且還有很好的現金流。

中國在外國投資者看來,長期而言是一個必到的地方。
我們在中國看好的行業,包括與內需、城市化、老齡化、以及中產階級需求有關的行業,還有金融業、製造業的升級等。

 

中國的房地產項目的價格相對較高。
我們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長期看好。房地產作為一個週期性的行業,未來地點好的,價格調整多的項目,都有機會。

 

 

 

專訪"華爾街之王":抄底歐洲 看好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10:14:39 

來源: 中國證券報 
 


    「華爾街之王」抄底歐洲 看好中國

 

    黑石集團(Blackston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斯蒂芬·施瓦茨曼在華爾街聲名顯赫,被稱為是「華爾街之王」。他上週四與黑石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主席梁錦松,一同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表示,在經濟放緩的時候,一些公司由於現金短缺而出售資產,這反倒給真正的投資者帶來了機會。目前歐洲的債務危機為黑石提供了一個低價買入優質資產的機會,黑石已經買了不少歐洲的資產,未來還將繼續。

 

    大筆買入美歐資產

 

    中國證券報:您如何看待歐洲債務危機的後續影響,以及由此出現的投資機會?

    斯蒂芬·施瓦茨曼:歐洲未來的增長速度會保持緩慢,歐洲的銀行體系需要大量資金來應對兩個問題:一是彌補在主權債務上的損失,其次是需要資金保持增長。為 了達到新的巴塞爾協議對銀行資本金的要求,許多銀行在出售資產,這為買家提供了機會。市場上的買家並不多,黑石是這些資產的大買家。

    黑石在過去的幾週已經買了不少歐洲的資產,我們預計這還將持續。今年以來,黑石購買了德國萊卡相機40%多的股權。我們在愛爾蘭買了十多億美元的房地產商 業貸款項目。我們還花94億美元,從一家澳大利亞賣家那買了其位於美國的商業資產,這也是雷曼危機後該領域金額最大的一筆交易。

    中國證券報: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到,黑石今年大量投資美國的商業地產項目,是否意味著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見底。

    斯蒂芬·施瓦茨曼: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我們有四個主要的業務線,包括私募股權投資、房地產投資、對沖基金、槓桿信貸。我們在以上四個方面都要大量的投資。

   

其中黑石在房地產的投資很大,是全球最大的酒店業主。歐美由於金融危機,地產項目價格吸引,我們買入的很多商業地產項目,價格甚至比新建的成本還低,而且還有很好的現金流。

   

我們今年投資了70億美元於美國的商業地產項目,這只是股權投資的金額,項目的實際價值數倍於此。我們通常會尋找處於困境的賣家。目前在發達國家的許多房地產項目,在我們看來價格已經到了低點,是很好的投資機會。這些項目有好的現金流,而且目前發達國家的利率水平都很低。

 

    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中國證券報:今年黑石出售了上海的一個商業地產項目,請問黑石集團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看法?

   

斯蒂芬·施瓦茨曼:黑石在中國房地產的投資並不是很多。一方面開發房地產項目不是我們的特長,另外中國的房地產項目的價格相對較高。

    黑石之前出售了上海的一個商業地產項目,那是一個很正常的投資。我們通常投資的一個過程是,去買那些運營較差的項目,然後提升它的運營水平。上海這個項目我們在買的時候並沒有租戶,經過今年的運營,目前的出租已經很好,我們選擇退出這個項目。

   

梁錦松:我們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長期看好。房地產作為一個週期性的行業,未來地點好的,價格調整多的項目,都有機會。

    中國證券報:您怎麼看中國的經濟形勢,以及在中國的投資機會?

   

斯蒂芬·施瓦茨曼:中國對於黑石是個重要的市場,我經常來中國。中國經濟非常多元化,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環節。中國在外國投資者看來,長期而言是一個必到的地方。

    目前中國的經濟正在轉變中。中國現在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提高了利率,這在很多新興市場經濟體中都是常見的手段。但利率上升也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會降低本國的房地產價值,導致本幣升值,抑制出口,這些是治癒高通貨膨脹的代價。

   

梁錦松:我們來中國是相對比較晚的,2007年來到中國。中國這幾年私募股權行業很熱,市場並不缺資金。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的機會不少,但並不便宜。黑石的投資風格是比較保守的,這也保證我們在以往取得了很好的投資回報。如果價格太貴,我們寧願不投。

    黑石在中國的投資,是結合黑石全球的經驗和中國的團隊一起進行投資。我們在中國看好的行業,包括與內需、城市化、老齡化、以及中產階級需求有關的行業,還有金融業、製造業的升級等。由於黑石全球的專家優勢,我們在中國關注的行業比其他很多基金要多。

 

   

在血流成河時買入

 

    斯蒂芬·施瓦茨曼在記者眼裡,是一個慈祥的老人。他笑容可掬,回答問題不緊不慢。

    他出生於紐約一個普通中產階級家庭。事業起步於雷曼兄弟公司,1978年年僅31歲的他被任命為主管。1983和1984年,任雷曼公司的收購和兼併委員 會主席。1985年由他和彼得·彼得森共同投資40萬美金創建黑石集團。今天的黑石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獨立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如今在全球範圍內,黑石 旗下共有62家成員公司,員工人數達70萬。如果將旗下公司與交易總額納入一家單一公司,黑石相當於全球500強公司中第12位。黑石集團於2007年在 紐交所掛牌上市,中國投資公司曾投資30億美元入股。

    談及哪些因素是他成功的關鍵。他說自己工作努力,關注細節,追求卓越,開放的心態,有獨特的見解,願意分析接受不同的數據,即使該數據和很多人的看法不同,並在認可該數據的情況下做出決策。

    今年在歐洲債務危機後,當許多機構由於恐懼而拋售資產的時候,黑石集團卻逆流而上,大膽接盤。他告訴記者,「我們尤其擅長在別人悲觀的時候尋找投資機會,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投資機會。現在世界上一些地區的銀行出現撤資,這給我們提供了好的買入機會。美國過去出現過這種情況,現在有所好轉,而歐洲正在進入這種情況。」

   

另一方面,面對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高價,黑石表現的則相當謹慎。斯蒂芬·施瓦茨曼對記者說,「我們的工作不是去高買低賣,而是相反。」「如果價格太貴,我們寧願不投。」

    今年64歲的他,目前仍工作在第一線。記者問他現在一天工作多少小時,他想了一想說,「在紐約的話,自己每天工作13小時。如果出差的話,大約一天工作17到18小時。」有個細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施瓦茨曼會利用翻譯說話的空隙閱讀資料。

    敢於逆勢買入。對於收購的資產,他信心滿滿,並且不忘「推銷」。2007年黑石買入希爾頓酒店集團,從而成為全球最大的酒店業主。從07年至今,希爾頓在 中國管理的酒店數目增長了4倍。當記者給斯蒂芬·施瓦茨曼拍照的時候,他笑著說,你應該買一個萊卡的相機。10月初,黑石剛耗資買入了萊卡相機44%的股 權,並希望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萊卡在全球,特別是中國的發展。(記者 黃繼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9

高德導航地圖(AMAP)會不會是一個好行業?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veg.html

用了高德導航一年多,感覺要編制全國性的3D導航地圖有一定的入門難度,現在全國的導航地圖基本上由高德(AMPA)和四維圖新(A股)壟斷了大部分市場。這個行業會不會是一個值得投資的行業?11倍預測PE的高德(AMAP)感覺有點吸引了。繼續關注。
 
 
逆勢而上,高德軟件Q3汽車導航業務營收大增

發佈時間:2011-11-18

高德导航(AMAP)
    北京時間11月17日,高德軟件公佈了2010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高德軟件第三季度淨營收2400萬美元,同比增長47.6%,環比增長8.4%。毛利潤同比增長48.4%至1690萬美元;運營利潤同比增長16.3%至770萬美元。
  
高德軟件營收主要由三大塊組成:汽車導航、政府和企業應用、無線/互聯網位置服務。
 
下圖是高德各塊業務營收佔總營收比重變化圖:
 
 
高德导航(AMAP)
 
  總體來說,高德軟件營收2007-2009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10年第三季度各項業務營收略高於第二季度,但出現較大的同比增幅。同時,汽車導航仍然是高德軟件的核心業務,佔總營收比重超過70%。
  汽車導航
 
高德导航(AMAP)
 

  第三季度高德軟件來自汽車導航的營收為1780萬美元,同比增62.6% ,環比增7.1%。增長原因主要是由於有更多的電子地圖獲權在汽車導航系統中使用,而近期內置導航系統的汽車銷量不斷增加,帶動了高德軟件汽車導航業務的增長。
  由於目前導航設備大部分運用於汽車駕駛,因此按照導航設備安裝月汽車出廠時的時間關係,將導航服務分為:前裝和後裝。高德為包括奧迪、寶馬、通用、本田、比亞迪等著名品牌汽車的100多個車型提供導航數據產品和服務。在後裝PND 產品方面,高德為新科、萬利達、鐵將軍等客戶提供包括導航數據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政府和企業應用
  在 政府和企業應用領域,高德為第二次國土調查、土地規劃和其它項目提供航空攝影數據。高德開發出的三維數字城市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統,通過在三維虛擬環境中進 行搜索、製圖、測量和分析幫助政府提高城市管理和執行效率。除此之外,也為行業及企業用戶在車輛監控、資產管理和物流配送等方面提供基於位置服務的解決方 案。
  第三季度高德政府和企業應用業務營收330萬美元,同比降14.7%,環比增60.4%。
  該業務同比下降是由於第三季度高德軟件的航空攝影業務營收同比大幅下降,2009年第三季度,高德軟件曾為政府第二次全國土地普查提供航空攝影服務,獲得大量營收。
  該部分業務環比增長主要是由於第二和第三季度高德與企業簽訂合同為其提供技術應用的訂單數增加,同時為政府提供航空攝影技術業務相較上一季度有所好轉,第二季度由於天氣狀況不佳,部分攝影遭到延期。
  無線/互聯網位置服務
  從2006年開始,高德與中國移動合作為其位置服務平台提供地圖數據,並在服務內容和應用方面不斷深化合作。在互聯網地圖服務方面,高德目前為包括谷歌、新浪、阿里巴巴、微軟等著名網站在內的6500多家網站提供基礎地圖服務和地圖 API 服務。公司還與三星、摩托羅拉等眾多手機終端廠商合作,為其提供手機預裝導航數據和軟件。公司自主開發的手機地圖軟件-迷你地圖TM使用用戶量超過500萬。
  無線/互聯網位置服務該季度為高德貢獻260萬美元營收,同比增87.7%,環比增2.4%。增長主要是由於預裝地理導航及軟件的手機數量增加。

 
高德导航(AMAP)
 
評:Q3 的汽車行業愁云密佈,長安,一汽,廣汽長豐虧損,更多是淨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高德憑藉其獨家的高端地圖技術在豪華車市場的絕對領先,延續了前裝導航 業務的大幅增長。在2011年上半年,高德已經領先第二名達38%。在第三季度,高德趁其他競爭對手正處於低谷之際,進一步拉大了差距,強化了自己的領先 地位。(點評人:涅槃)

 

幾家歡喜幾家愁,市場經濟素來如此,當同行中有一個崛起 者,必然有一個不再風光,另有一群被拍在沙灘上,要麼退出,要麼被細分,這個規律從來沒有被打破。高德滋潤,自然有人不太爽,除了一直都在與其競爭的四維 圖新、Mapbar,甚至一些傳統GIS領域的開發商和平台廠商應該都感覺到了高德的咄咄氣勢,因為大家發現,高德能做的東西還真不少。

 


  個 中原因就是高德的互聯網特性和GIS技術能力。如果讓外人用印象去素描四維圖新,十有八九都是:導航地圖生產廠商,而讓大家去給高德下個定義,十之三四會 說是家互聯網公司。高德自從在2006收購了北京圖盟科技有限公司後,在互聯網的投入似乎一直都熱情不減,雖然我不認為目前MapABC(圖盟的地圖服 務)為高德帶來了夠份量的直接收益。我從未和成老闆、侯老闆謀過面,但我深信不疑,他們對互聯網的未來有憧憬也有信心。


  互 聯網怎麼做,就是到了互聯網大繁榮的今天也還是令人糾結,而LBS的互聯網怎麼做,更是讓行內行外的人愁白了少年頭。全世界範圍內,掙到錢的也是鳳毛麟 角,Foursquare人家成功的是check-in和交友,LBS也是個添彩的玩意,回到中國,數據的保守性更是讓大家縮手縮腳,就是手機終端採集的 坐標點和地圖上的位置對不上這件小事,迷惑和難壞了多少英雄好漢?


  這 廂我們還在羨慕圖盟,圖盟的決策者們也許還在苦惱:我們都快干十年了,也沒有發大財,倒是銀子沒少燒。還要再比創意嗎?按照李彥宏的說法,今後幾年互聯網 的創意大多都被想遍了,大家比的是技術。好像互聯網的現狀還就真是那麼回事,做API就學Google吧,做交友就學Facebook和Twitter 吧,做應用?誰都不用學了,全世界人民都在做應用。


  所 以圖盟一直都在深化技術,這不是李彥宏給做了諮詢,而是自覺自動就走到這條路上。除了做基礎地圖服務應該具有的地圖瓦片美觀、POI數量多和服務響應能力 強之外,做API比拚的是技術高低。API的功能性、開發的簡易程度、升級後的兼容性以及對開發語言的支持,這些都是檢驗API競爭力的基本元素。我個人 認為MapABC的API做的相當不錯,互聯網最常用到的地圖操作功能都具備,在線開發文檔和示例體驗很好,即便是具有一點點開發常識的程序員也可以馬上 做出一個簡單的地圖應用,支持的開發語言和環境也算是足夠豐富了,在Web瀏覽器端支持Javascript(兩種地圖)、Flex和 Silverlight開發,在移動平台上支持iOS、Android、Windows和Symbian,這種支持力度即便是谷歌、百度也不足以匹敵。


  如 果說API是專給程序員娛樂的,那這個群體數量顯然不足以帶來大的經濟效益。普通玩家,特別是智能手機玩家目前是所有互聯網公司覬覦的市場。在去年 Adobe開發者峰會上,主流的論調就是如果互聯網創業項目沒有考慮手機終端的應用,那一開始就是落後的。好在高德在這方面並不是落後者,一直在自己做後 裝的導航終端,而且口碑頗為不錯;去年推出一款在Android上的免費應用:迷你地圖,打造和Google移動地圖競爭的在線型地圖應用。在5月18日 的發布會上,正式更名為AMAP。在新版迷你地圖上,除了增加了一些交友元素、廣告,還對技術做了革新。當前無論是傳統桌面上的Web地圖還是手機終端上 的在線地圖,使用的渲染技術一律都是預先生成好瓦片,供客戶端調用,從而儘可能減少兩端的資源消耗。而在AMAP上我猜測不同比例尺級別用了不同的策略, 在大比例尺用的是下載矢量數據到客戶端渲染的技術,因為我注意到新版本在成圖的過程中是按照圖層的順序渲染的:先是註記,然後多邊形要素,再然後是線狀要 素,最後是實時交通數據。但在整體結構上,仍然是分塊渲染和顯示。顯然高德的工程師們認為矢量數據量更小,傳輸速度也會更佳,而手機目前的計算能力很高, 足以保證渲染時的效率。經過我的試用似乎也確實如此,效率不錯。


  所 以同樣,無論是地圖API還是AMAP這類移動終端輕量級產品發展到今天都是需要通過技術的先進性聚攬人氣,從而得到用戶。在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中,無論什 麼樣的創意,點擊率、用戶數量是永恆的本質,當其它手段都用盡了的情況下,「技術是關鍵」似乎已經成為大家都認同的道理。顯然高德在發展技術的同時,認為 其它手段還沒有用盡。這次位置應用大賽說明高德需要擴大宣傳,擴大互聯網玩家對他們API的熟悉程度,以此建立更多的應用,從而形成更大的用戶群體。但在 這個方面,高德有兩個明顯的不足,一個是可以通過自我努力改進的,而另一個幾乎是不可能跨越的。可以自我改善的不足是目前API的功能實在是太簡單了,就 是地圖操作,標點線面和查詢,讓開發者有什麼創意可以發揮?即便有大賽,可以預見參賽者只能在內容和客戶端的體驗上勝出,所以對於開發者來說,高德API 和其他地圖API相比,沒有什麼特殊的優勢可言;而另一個劣勢在於高德的品牌仍然還是停留在LBS圈內,很多互聯網的開發者已經在抱怨百度地圖API的同 時卻根本沒有聽說過高德的API,谷歌、百度、騰訊的這方面優勢總會讓其他互聯網公司羨慕、嫉妒、恨。


  可 能通過簡單的分析,高德的決策者也會同樣認識到,高德的關鍵競爭優勢是什麼?以我粗淺的認識以為:還是數據本身。採集空間數據的門檻如此之高,未來相當長 的時間可能都不會再蹦出一家能夠和高德、四維圖新競爭的數據廠商,那就淋漓盡致的發揮這個優勢吧。在資金可靠的情況下,可以繼續深入影像、LiDAR和街 景,讓你的地圖資源無以倫比。API、AMAP這些都是數據的展示窗口,即便是技術上小差一點,也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彌補,只要有幾個有特色、強力的技術 合作者補充一下,不愁沒有口碑。


  誰 都不會閒著,只有方向錯誤的競爭者,而不會有好吃懶做、不思進取還能不敗的領先者。四維好像已經將寶壓在Telematics上了,雖然大家在短時間內還 要倚重車廠的大訂單保證現金流,但對未來已經有不同的發展觀了。對於高德來說,也同樣重視交通服務,大家在此領域必然有一番龍爭虎鬥,但高德的互聯網發展 路線,目前來看是獨到而有優勢的,像我這樣的互聯網玩家嚴重希望其良性發展,飛得更高。

 

                  高德CEO:進軍移動互聯網 未來導航或免費

                                                                      發佈時間:2011-9-16

Amap2

 

  鳳凰網科技訊2011年 9月1日消息,高德軟件針對iPhone、Andriod Pad和新版Andriod手機的「高德地圖」正式發佈。高德CEO成從武在與鳳凰網科技等媒體交流時稱,公司將逐漸向移動互聯網業務轉型,未來將定位於「四屏一云」的移動生活位置服務門戶。
  成從武在發佈會上表示,車載、手機等終端預裝導航產品及GPS下載流量等,為高德現有主要盈利渠道,通過多元增值服務的不斷整合,未來的導航系統或可為用戶免費提供。
  「四屏一云」是成從武提出的高德未來業務架構,通過一個云端數據平台的資源,分別向汽車屏、移動終端屏、PC屏、電視屏等進行輸出與服務,是高德移動互聯網構想的大體框架,其中導航數據便是諸多服務中的核心內容。
  據 成從武介紹,高德的未來戰略目標定位於移動生活位置服務門戶,公司將從傳統IT廠商向移動互聯網進軍,而之前的B2B業務模式也將逐漸變為B2C的免費模 式。「除了與趕集網、社交類型網站門戶合作外,高德未來還會將電子商務、頻道、SNS、地圖數據等服務整合起來,實現共享與互動」,成從武表示,增值服務 將是高德未來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導航產品會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對用戶免費。「目前2B業務仍將維持一段時間,2C免費模式需要一定積累才能達到。」
  據高德軟件副總裁隙建軍介紹,截止到8月初,高德地圖的用戶總數超過2200萬。
  之前隙建軍接受鳳凰網科技獨家採訪時稱,高德於201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主要針對中國本土市場,與谷歌、微軟、奔馳、寶馬等知名品牌有相關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