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幾個確定的判斷---關於央行放寬利率管制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2mzu.html
幾個確定的判斷---關於央行放寬利率管制

這應該算和@trustno1 還有@夢想家sc 深入探討的結果。

A.非銀行業倒逼的結果
放鬆利率管制的本質是放鬆管制。在中國這30年經濟的歷史看任何一次放鬆管制都會帶來行業巨大發展和活力。
無一例外
從小崗村到05年股權分置改革,本質上都可以算是倒逼到最後的放鬆管制。
倒逼有兩個特徵一個結果

特徵
1.行業谷底。小崗村是農民沒法過(農民生存情況谷底),05年是股市沒法生存,(股指谷底)。

2.被迫改革 小崗村是血手印,05年是張衛星和華生從筆仗到最後達成共識。
結果:立刻得益,小崗村立刻活下來。05年股權分置後股指脫離谷底形成大牛市。


這次的放鬆利率管制同樣也可驗證此類特徵。
1.非銀行業利潤谷底,對手盤銀行業利潤高到不好意思「民生行行長洪崎語」
2.被迫的特徵不明顯,從去年開始報紙媒體就開始討論利率自由化市場化。特別是央行1月12日再次刊出行長周小川去年《關於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若干思考》。這次的探討主要還是在銀行業人士中為主。
有趣的現象從我復盤我所收集的媒體言論來看從去年開始的探討到今年3月左右偃旗息鼓。很有05年華生和張衛星論戰到最後達成共識的味道。
結果:從到今天的信息彙總看,銀行間存款利率開始差異化開始競爭。讓早前的拉存款遊戲表面化公開化。貸款利率據說也開始下降。這些都是有利於非銀行方。

B.這是一個臨時的決定一個違背商業邏輯的決定。

從歷史看任何國家的放鬆利率管制過程都是先從存款保證制度開始。從商業邏輯上也必須是有存款保證制度才能展開存款利率的競爭。

當下的中國任何銀行的存款本質上都是國家信用在做背書,這基礎上的存款利率差異無疑是有道德風險。假借了國家信用行使利差的套利(這是針對儲戶而言)。比如今次放鬆利率管制開始寧波就有應該利息提高到3.75%。

同時監管機構早前的言論看是他們清楚的知道這點。
「胡曉煉列舉了兩個主要條件:金融機構實力的提升和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
https://www.evernote.com/shard/s113/sh/71630c18-2b3e-4835-8cab-9457c15c9fbc/86c3cae9cc4addfe67ef62fa367064a7

從這個角度看此次的放鬆利率管制更像是倒逼下的結果。而且是被逼無奈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釋出的臨時的不可持續的措施。


C.短期內銀行業利潤下滑已成定局

2011年應該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銀行業的利潤頂峰。很長時間應該是5年以上。

今年的銀行業業績會有比較大壓力。同比下滑20%應該不出意料。

因素有三
1.息差縮小
2.經濟不景氣NPL增加
3.管制加強。

唯一的好消息是地方債不是問題。我這幾天看到過篇報導說中央政府對地方債的態度,誰要違約就直接在轉移支付中扣除地方債。也就是地方債和平台貸款變成國家信用。(文章內容很清楚,全文我還要再找下,應該是本週第一財經日報的文章)

當然銀行業利潤下降並不能直接得出銀行股價下降這個結論,銀行業從來是不看利潤的。從來只看資產質量,話說雷曼倒閉錢PE一直是10倍。從來都是不貴的。所以PE和銀行業沒啥關係。

以上三個結論應該是鐵板釘釘的。

後面事件的推演要看各方應對。我想像這個週末各大銀行都在研究對策。他們的研究結果和具體實施步驟會直接影響到未來的結果。

所以無法更進一步分析。只能更多的觀察。特別是貸款利息的變動非常值得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6

「一秒鐘」判斷公司風格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48

  無論面試還是報到,第一次走進一家公司,我們在充滿各種好奇的同時,多少也會有點兒忐忑:在這家公司上班忙嗎?工作節奏是不是很快?同事好相處嗎?部門之間容易合作嗎?行政規定繁複嗎?公司文化是活潑型還是刻板型?公司裡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還是比較寬鬆隨和?


  當然,要瞭解這些也不算什麼太難的事兒—不過是個時間問題—你總能慢慢熟悉所在公司的辦事風格和節奏。但假如你足夠細心並且巧妙,懂得觀察,然後適當分析,你也許在第一天就能對公司文化和工作氛圍做出一個大體的判斷了。


  至於這樣做的好處,首先是能節省時間成本,其次它可能對減輕你初到一家公司的焦慮和茫然很有幫助,讓你更快融入集體氛圍,減少犯錯,以及帶來更多好人緣和好機會。


  謝立治就是這樣一個細心的人。在剛剛進入紐約一家投資基金工作的時候,他發現周圍的同事雖然在穿著上並不嚴謹—他們通常穿襯衫和馬甲,不打領帶,也不 穿外套,甚至可能穿著牛仔褲—但走路的速度卻非常快,而且時刻帶著藍牙耳機,邊走邊講電話。這種現象和他在這裡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相符的:公司 裡同事之間很隨和,管理也比較寬鬆,但做事時必須得嚴肅認真。


  隨後他工作過的巴黎銀行總部則是另一種情況:辦公桌上除了電腦沒有其他的擺設,所有同事都是襯衫西褲的「標配」。很顯然,這裡工作流程嚴格,同事之間 的相處也不會太隨便。但畢竟是在巴黎,這裡人人都更愛生活,所以即使巴黎中午並不休市,同事也會放下工作出去吃飯和午休。


  再後來回國,謝立治進了一家房地產公司,他很快發現這家有外資股東的民營公司的文化可能更像他在紐約的東家—同事的穿著半職業化,工作節奏也很快,但 氛圍輕鬆易相處。儘管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公司的文化也慢慢開始偏向於流程化,同事們變得更嚴謹,制度流程也更複雜,但一開始的判斷很準確,對他開展工作 也很有用。


  通常來講,前台的環境和前台人員的工作狀態,辦公室的格局和裝修風格,辦公桌的擺設,還有員工的工作狀態,甚至公司官網的風格,這些都是我們第一天走進公司就可以觀察到的,以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構成我們的判斷要素。


  在這樣「知己知彼」的同時,這種觀察和判斷也能提醒我們檢視自己的性格和工作習慣與這家公司的文化的匹配程度,以便我們可以及時做出調整,讓自己更快地融入和適應新公司。


  當然,這些畢竟是第一印象,屬於小技巧,千萬不能把它當成刻板印象,否則就真是弄巧成了拙。所以,更聰明的做法,還是把最初的觀察和判斷跟之後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獲得的新體會和新經驗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算真正瞭解,真正融入。

 

1.從哪些細節觀察公司風格

A 前台


  這是你走進公司所接觸到的第一個工作區域。前台小姐的工作狀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這家公司總體的工作氛圍。你可以觀察她接電話的方式、接待你的態 度,以及跟其他同事在互動溝通時的反饋速度。Consult Group(上海)有限公司高級顧問王瀾提醒,「有些公司的保潔員會在前台休息聊天,這類公司的文化一般比較親和,同事之間容易溝通,但從另一個方面來 講,可能在專業度和嚴謹度方面就不是很夠。」


  前台的背景板也是一家公司最集中展示文化的地方,一般會突出公司的Logo和主打色。根據任仕達中國區市場總監孫海寧的經驗,如果公司的主打色是單一 色,比如藍色的IBM、寶潔、輝瑞,那麼公司通常比較嚴肅和務實。而使用多種顏色作為視覺主打色的公司,會更注重員工的想法和創意,最典型的就是 Google。


B 員工工作狀態


  除了觀察到的員工的穿著、走路速度和工作時間安排上所體現出來的工作狀態外,你也可以看看同事們是如何跟你打招呼的。如果只是一句簡單的「你好」,那 麼這家公司往往偏嚴謹和流程化。因為在這樣的公司裡,員工之間的上下級關係明確,在有確定的流程之前,即便有工作要求也不會輕易行動,所以員工在公司中會 比較拘謹。


  假如你是去面試的,那麼HR也是你的觀察對象。他的行為模式、問話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家公司的工作狀態。「尤其是在面試時當HR對你的提問中帶有一些挑戰的時候,他很有可能是在測試你的抗壓能力,從而確認你是否有能力承擔工作中的壓力和挑戰。」王瀾說。


C 辦公室格局


  美劇《廣告狂人》中,新公司SCDP的合夥人Peter要求換辦公室,原因是他的辦公室不僅沒有窗,還有一根討厭的柱子—有些公司就是以職位大小來決 定辦公室的位置和面積的。比如在西門子、GE、輝瑞、IBM等大公司,會根據職位大小給管理層分配不同的辦公面積。大老闆的房間有兩面牆上有窗,而普通的 管理層只有一扇。這類公司的層級結構往往是金字塔型的,更重視等級和流程。


  與此類似的,是一些製造業和化工類的公司,辦公室是圍著廠房頂部建的,一般帶窗戶的那一圈辦公室都是屬於管理層的,員工則坐在被這些辦公室圍起來的中間部分。辦公室之間的隔斷都是透明的門窗。


  而在一些公司結構扁平或者網狀的公司,除了大老闆會有單獨的辦公室外,其他員工都開放辦公,有沒有窗戶也不是一件要緊的事情。甚至在Facebook,沒有任何人擁有私人辦公室,包括它們的老闆扎克伯格。


D 辦公桌擺設


  如果一家公司的員工辦公桌上放著植物、家人或朋友的照片,或者在電腦屏幕上貼有便利貼,那麼這家公司的文化往往比較親和、自由。而有些公司則會讓員工 貼上日程表,標明自己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開什麼會。這類公司一般做事會更有規劃和條理,計劃性比較強,團隊日常的溝通和協作非常多。


  在廣告行業、互聯網公司等創意類及藝術類的公司,甚至公司整體也會重視辦公環境的佈置,牆上常常會貼上很多的招貼畫、照片,還會佈置榮譽牆。孫海寧認為,這類公司一般會鼓勵創意和個人發揮。它們內部的級別不是很明顯,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距離也比較小。


  從辦公區的形式也可以判斷出這家公司的工作方式和氛圍。如果是在一個需要很多團隊協作的部門,辦公桌的隔斷一般比較少,以便員工之間相互溝通。而有些部門的工作是需要避免工作中相互影響的,這些公司往往是格子間。


E 公司網站


  事先瀏覽將要去的公司的官網也是個好辦法。注意,你要看的不僅是它們用文字表達的介紹和資訊,同時也要留意網站的設計、色彩以及所使用到的技術。


  「這些雖然屬於公司對外品牌建設的東西,但是它們也會在內部員工和公司文化上有所映射。」王瀾同時提醒,如果你要去的這家公司處在快速發展期,但其網站更新頻率很低,或者設計比較過時,那麼這很有可能是一家不太注重細節的公司。


  也可以去LinkedIn上搜索一下目標公司的員工們,他們可能是你未來的同事,大概熟悉他們的職業經歷會有利於之後的合作和交流。而如果你目標明確想要面試成功,去看下你所申請職位的前任員工,查看他的職業經歷和所做過的工作,這也會是有幫助的。


2.判斷自己適合怎樣的公司風格


  觀察和瞭解公司文化的目的當然是幫你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種文化氛圍,以及需要做出哪些調整,所以弄明白自己適合哪種文化風格也很重要。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首先要瞭解自己的性格、適合什麼以及想要什麼,而且人在不同的年齡和職業發展階段也會對企業文化有不同要求。許多人在年輕的時候有衝勁,而在30歲至35 歲時已經積累了很多疲憊感,會偏向追求穩定的工作環境。但也有人會把35歲之後當作最後一次跳槽機會,這時候又希望能夠最後一搏。


  你要做的是什麼? 你的職位本身會決定你對工作環境的需求。有些職位是不需要你太看重公司文化的,比如銷售,應該更多考量公司能夠給你的資源支持、現有項目的基礎、客戶的積 累等硬性的東西。如果是研發職位,那麼企業在創新的長期投入、技術和專家實力、流程和團隊建設等方面更重要。


  你的能力在何時能夠最大程度發揮? 直線匯報上司會直接影響你的「職場生活」。那麼,不管老闆是樂於授權的掌舵型,還是事無鉅細的指令型,你都應該與老闆定期溝通保持共識,爭取在信任支撐下獲得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韋瑋
凱捷諮詢跨國企業業務高級經理

C=CBNweekly 
W=韋瑋


  C:走進公司觀察到的公司文化細節到底有多重要?


  W:這些觀察往往過於細節,只能是很小的一方面,並不能夠很準確地反映出一家公司真正的文化。很多時候公司之間的文化差別不是通過觀察就能得到的,比 如你走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的任何一家,如果不是通過Logo,你都未必能分辨出來是哪一家,但在裡面工作的人肯定覺得這四家公司之間是有差異的。


  C:你認為更準確的判斷標準應該是什麼?


  W:一般而言,判斷一家公司文化最主要的三個指標是:企業性質、所處行業和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國企、民企和外企之間的差異就很大,而且外企也分為鬆 散自由的歐洲企業、流程導向的美國企業,以及層級關係明確的日韓企業。行業對公司文化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快消品行業的公司文化一般都比較活潑,製造類 企業就更加中規中矩一些。另外,企業處於創業期、快速發展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階段,文化也會有相應的變化,這跟一家公司領導者的風格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從硅 谷回來的創業者,無論是做媒體還是電商,他們的公司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文化風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08

如何判斷一個生意 散人

http://xueqiu.com/chencharly
如何判斷一個生意
一. 生意屬性
1. 高毛利,低周轉;
2. 低毛利, 高周轉;
3. 高毛利,高周轉;
4. 高槓桿;
二. 行業環境及發展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因此判斷企業首先要看企業的生態環境--行業狀況及發展;
三. 企業競爭力
企業和競爭對手之間的優劣勢.
四. 領導層
買股票是做小股東,如同和他人合夥做生意,人品有問題的,絕不合作,即使生意再好,因為大股東要坑小股東很容易.
五. 估值
按以上體系整理總結一下自己跟蹤的行業企業:
太陽能光伏, 已經淪為低毛利,高周轉的製造業生意, 而且行業極度不確定, 不是好生意且無法預測未來, 放棄跟蹤, 被套部分波段操作以降低持倉成本.

網 遊,高毛利,高周轉的生意, 但行業前景不明, 除了能預測騰訊繼續領先外, 網易可能其次,其餘的生死未卜. 是個不錯的生意,但看不懂行業的發展及競爭者中誰能勝出, 搜狐近半是網遊,一半是門戶,門戶倒是不錯的生意,高毛利,高周轉. 門戶如同報紙或電視台的生意, 但發展空間沒了,是個不錯的現金牛,未來或許WEB2.0比如新浪微博對搜狐門戶是個威脅,但不遠的將來,應該不會有太大威脅,現在的價格是個不錯的煙 蒂,適當介入. 新浪也是門戶,猶如電視台或報紙的現金牛生意, 高周轉,高毛利.  微博的想像空間很大,但如何貨幣化還無法預料,一旦微博的預期變得樂觀,股價的可變性極大,現在的價格可小倉位投機一把,或賣Put找點生活費也不錯。
連鎖超市: 高周轉,低毛利的生意, 國內超市物美和大潤發暫時領先, 行業發展沒問題,但目前價格並不便宜, 只能等待;
連 鎖酒店: 已經淪為低毛利,低周轉的生意, 看了下7天的報表, 7天主要發展以加盟為主,不存在開新店虧損掩蓋報表利潤,但毛利率已經不高了. 隨著行業競爭狀況日趨激烈,4大巨頭不斷擴張開店, 入住率不可避免的持續下滑, 行業仍舊在發展,經濟型酒店還將擠佔傳統3星級酒店和旅社的市場; 企業層面, 基本同質化,很難做出很大的差異化, 我住店是哪家離目標地址近就住哪家. 總體上說,儘管還在隨行業的增長而增長, 但這已經不是好生意了, 看來市場也看到了這點, 最近價格跌到區間底部,但我覺得還不夠便宜,畢竟已經不是好生意了,只是一個還能成長的骨頭罷了;

連鎖快餐: 連鎖快餐本來可以做成高毛利,高周轉的生意, 但鄉村基仍然是個低毛利,高周轉的生意. 行業空間很大,大的幾乎沒有頂,但競爭也是充分的, 鄉村基能否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力脫穎而出, 還有待觀察.持股觀望,波段操作,降低持倉成本;
銀 行: 高槓桿的生意,不錯的生意,特別是國內的銀行,基本上是壟斷行業,想拿個全國性的銀行牌照,多難?!隨著經濟總量的上升,銀行業還會增長,但增速不會太快 了,畢竟現在存貸比,核心資本充足率限制住了,不可能像以前的民生銀行般的野蠻生長了。銀行業的風險主要在金融危機或經濟硬著陸,按現在的情況看,只要經 濟下滑,ZF就會開印鈔機,因此,結果很可能是高通脹而不是經濟硬著陸或金融危機,銀行業的壞賬可控。具體到選股,高槓桿的生意,風險控制第一,利潤其 次,因此,招商銀行是首選,其次是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激進,對於高槓桿的生意來說,大忌,因此不碰。但A股近年不會有牛市,所以仍然是波段性操作持股。如 yhoo一般。等到高通脹來臨,恐怕銀行股也要清倉,因為到時ZF不能開印鈔機了,壞賬恐怕才會真正露出來。。。在那之前,還是可以投機一把的。
醫療器械:高毛利,低周轉的生意,行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邁瑞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增速已放緩,現價不貴也不便宜。微創和創生的風險在於產品比較單一,且不熟悉公司的產品,對其未來的發展有一定的不可知感覺,目前價格也不錯,但建倉時買高了,只有波段操作降低成本。
屠 宰業:雙匯主要是下游業務,所以是低毛利,高周轉,但價格沒有任何安全邊際。 眾品和雨潤是低毛利,低周轉,且是重資產,因此並不是好生意,雖然行業要整合,發展,同樣的,這也是個成長股的骨頭。眾品目前的價位不錯,是個好煙蒂,畢 竟是個成長的煙蒂,而且有套利的可能,適當介入。
如此一整理總結,都是波段操作,居然沒有能長期持有的! 畢竟既要是個好生意,又要能判斷確定未來,還要等到有安全邊際,難啊!畢竟現在的我還是處於「不懂」的階段,等哪天我也能像大師一樣,具備識別一個企業的 核心競爭力,從而判斷一個企業未來5年,甚至10年的成長,到那時,或許我也能像大師一樣,用適中的價格買入優秀的企業,集中投資,長期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63

如何判斷一個好生意(二) 從產品的差異化及複製難度來判斷一個企業的競爭力 散人

http://xueqiu.com/7267494171/22105292
三大門戶基本都是同質化競爭,但要複製一個門戶也不容易,畢竟用戶規模很難複製,鳳凰新媒體依託電視節目內容硬擠入門戶市場,有一定的優勢,但看樣子很難大有作為,畢竟這是一個同質化的競爭,除非能在內容上長期的獨樹一幟,否則很難大有作為。

搜狐和騰訊都試圖複製新浪的微博,雖起步晚了一點點點,拼盡全力,特別是搜狐,目前的結果看是失敗的。微博這個產品的技術難度對搜狐和騰訊來說都不大,但客戶的社交關係和積累很難複製,就像QQ的關係群一樣。

奇 虎是顛覆者,以免費的方式顛覆了殺毒軟件的商業模式,再侵入相關的工具及網址導航。QQ大戰後,騰訊也聯合金山搞了類似奇虎的產品(感覺騰訊的小工具效果 並不能擊倒已經先入為主的奇虎),但產品容易複製,客戶規模卻不容易,即使是實力如騰訊這般雄厚的也奈何不了奇虎了,何況其他競爭對手?但奇虎的問題是掌 握流量後,貨幣化的效果及未來的空間有多大還不確定,這有點像新浪的微博,但奇虎的客戶粘度遠比不上微博,不過,正如有人形容過的「奇虎是會打牌的人手上 一副爛牌,而新浪是不會玩牌的手上有一副好牌」。

複製蘋果的手機,難度可能有點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比如三星,sony, 戴 爾,google,亞馬遜等要達到蘋果手機硬件的水平,應該還是能做到的,但不能撼動蘋果手機的地位,必須能將手機硬件,apple store平台 及 平台裡的軟件三者都複製成功甚至要做得更好才能動搖蘋果的根基。蘋果已經走在前面了,要想在這三者同時超越蘋果,需要比蘋果優秀很多的公司才有可能。要有 優秀的企業文化,抓住行業發展的契機,在硬件,平台及應用軟件上超越,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非是產業下一次發生顛覆或巨變的時候。(蘋果也是抓住 了移動終端的市場變化趨勢,比較這幾年蘋果電腦和ipad,iphone的發展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先入容易,追趕難)。

消費品行業看似 產品差異化不大,實際上非常大,產品的物理特性是同質化的,但產品的心理感知是巨大的差異化,這就是品牌的作用。巴菲特說給他1000億美元他也無法複製 可口可樂的品牌和渠道,那麼茅台的品牌可以複製嗎?或者可以複製出一個類似的品牌嗎?2000年前記得白酒的第一品牌是五糧液,但隨著五糧液盲目的擴展質 量低劣的子品牌,結果傷了五糧液的母品牌,讓位給了茅台。那麼中國傳統的八大名酒是否有機會與茅台平起平坐?都一樣有歷史的沉澱,都一樣有獨特的口感,工 藝及配方,一樣的目標消費群體,我個人的觀點是完全有可能。七大名酒不會取代茅台的地位,但平起平坐爭搶市場完全有條件,只不過企業的內因沒有發揮出來罷 了。但八大以外的其他酒廠要想和茅台爭市場就難了,畢竟品牌相差太遠。品牌也不是萬能和一成不變的,經營不好,品牌一樣會沒落衰退及死亡。李寧曾經領跑體 育裝備,但現在已經讓出了第一的寶座。品牌並不是天然的護城河,需要不斷深挖和加寬,否則年久失,修護城河也會消失的。

銀行業似乎是個同 質化的行業,幾乎所有的產品都一樣,很容易就可以相互拷貝,存款貸款,理財產品,信用卡等等,但服務態度和服務的感受可以形成很大的差異,特別是當一個銀 行有成千上萬家的網點時。幾乎所有的銀行都知道要提高服務質量,但執行的結果就大不相同了,都知道銀行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風控很重要,但風控的結果每家銀 行都有所不同。能在其中勝出的,競爭者很難複製這種優勢,比如富國銀行,競爭者都知道該怎麼做,但就是做不到。這種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於企業文化,所以難以 複製。

連鎖超市是高度同質化競爭的行業,其本質是薄利多銷,低毛利高周轉,從業者都知道這個道理,降低成本的戰術方法大家都可以學習和借 鑑,但能做到極致的的就不多了,這是一個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行業,和銀行業一樣,這種大家都知道戰略策略戰術,但結果就是不同的企業,其競爭優勢是很難 複製的,比如沃爾瑪和COSTCO. 好在作為投資人,不需要能夠做到,只要能找出這樣的股票及知道這種優勢是難以複製的就足夠了,而且這種企業容易跟 蹤,從財報上可以很容易就能看出這種優勢是否在持續。

類似於超市的行業是電商,高度同質化的競爭,競爭的本質是低價格高周轉同時保持基本 的客戶體驗,同類的企業還有如攜程及藝龍,攜程在眾多同質化競爭對手的圍剿下很難保持其高價策略,要麼降低價格,要麼流失客戶,薄利多銷才是這類企業的出 路。複製這類企業的難度有多大?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及低價格,京東,蘇寧,國美,噹噹,甚至淘寶,百度等等,誰具備資源及適合的戰略及時機,誰就能勝出,一 旦勝出,後來者就很難跟進,因為複製客戶規模的成本太高了。作為投資者,可以坐山觀虎鬥,等到具備條件的公司出現才出手。

連鎖餐飲是高度 差異化的行業雖然表面上看似乎是同質化激烈競爭的行業,如果能做出特色,前途不可限量,但要做出特色並標準化並不容易,這也是國內幾十年做不出中國的麥當 勞和KFC的原因,難並不是沒有可能,相信未來中國一定會有類似麥當勞和KFC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這比在中國出現沃爾瑪和COSTCO的概率更大。

連 鎖酒店幾乎是同質化競爭了,雖然表面上似乎有差異化。反正對於我來說,住哪一家體驗都差不多,雖然如家,漢庭,7天定位訴求各有不同。同質化競爭必然導致 入住率下降,利潤下降。現在的增長是行業的整體增長,一旦行業增長停滯,就如同體育裝備的情況一樣,股價可能一瀉千里,而這個行業比體育服裝更慘,因為是 低利潤和低周轉。前3名的情況看,7天的戰略策略更合適,預計到未來低利潤低周轉的情況,採取以加盟店為主的擴張策略風險最小,而如家和漢庭在行業往低利 潤低周轉發展的趨勢下仍然堅持自主經營店的擴張策略,風險極大。

最近新東方暴跌,雪球上大家討論也熱烈,湊湊熱鬧,教育產業的問題是教學 質量由教師的個體決定,短期內批量培訓優秀教師,很懷疑,也許托福培訓可以,但其他領域的培訓,難。再者,優秀教師為什麼要在新東方裡做而不是自己出來 做?這是管理者的最大挑戰。這個行業有點像A股的裝飾業,新東方就如同金螳螂。再看廣一點,諮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和這類企業幾乎是同樣性 質的,到了一定的規模,估計就很難發展了,屬於看不懂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179

投資成功到底更多依靠的是常識概率還是專業性判斷? 天涯路

http://xueqiu.com/2324897839/22190787
從歷史業績分析,銀行股(以招行為例)歷史複合增長率30%+,在A中名列前茅,相當於一名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在年級前5名的好學生。喝酒吃藥股(以云南白 藥為例)歷史複合增長率也在30%+,相當於一名學習成績保持年級前3名的好學生。(其實兩者歷史業績表現差不多,但是喝酒吃藥股投資者肯定不承認,所以 就假定喝酒吃藥股更優秀好了。)
     招行現在5倍市盈率,1倍市淨率,roe在20%+,分紅率在30%左右,那麼只要未來招行不出現長時間的業績衰退或者虧損破產,那麼長期持有招行一定 是盈利的。(即使未來招行業績下滑一半, 年分紅收益率也在3%以上,年淨資產增加也在8%以上);這就如同預期學習成績在前五的好學生未來學習成績依然會保持在年級前80%,不會掉到年級最後 20%。
      云南白藥pe將近30倍,6.5pb,roe也在20%+,那麼繼續持有云南白藥並盈利的前提必須是云南白藥如預期一樣繼續保持20%~30%乃至更高的 複合增長,否則一旦業績增速不如預期,結果必然是估值下跌甚至戴維斯雙殺。這就如同預期年級前3的好學生學習成績未來繼續保持在年級前3名。
      僅用常識和統計數據分析,一名歷史成績始終保持在年級前5名的學生,其未來學習成績繼續保持在年級前80%的概率一定遠遠高於一名歷史成績年級前3且未來繼續保持在年級前3名的概率。也就是說歷史業績優秀的銀行股,未來不會出現業績長時間衰退或者虧損破產的概率要遠遠高於同樣歷史業績優秀的吃酒喝藥股繼續保持20~30%業績增速的概率。
       我之所以只買銀行、建築這樣的歷史業績優秀且估值極低的股票,很重要原因就是根據上述的常識。我認為這樣歷史業績優秀且低估值的股票未來不會淪落為垃圾 股、虧損破產股的概率屬於大概率事件。只要這些股票不淪落為垃圾股,那麼我就一定是會賺錢;如果市場悲觀預期落空,銀行股依舊保持高增長,那麼戴維斯雙擊 產生的投資收益率要遠遠高於投資喝酒吃藥股的收益率。相反,我之所以不買20~30倍的吃酒喝藥股,是因為我自知買這種股票並賺取的前提是必須是能夠確定 該股票可以繼續保持N年的高成長,而我深知自己是沒有這個本事的,因此我選中這種股票並賺錢的可能性一定屬於小概率事件。一個是只要業績不出現大幅下滑虧損就可以賺錢,另外一個是必須業績年年高增長才能賺錢。哪個賺錢的概率更高虧錢的概率更小,我認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而吃酒喝藥股投資者之所以寧肯買20~30倍pe,5~6倍甚至10多倍pb的股票也不買5倍pe、1pb的銀行股,本質上是因為他們不相信統計數據和概 率也不相信常識,他們只相信自己的專業性判斷。他們認為自己對投資的行業瞭如指掌(所謂能力圈),可以看到行業未來5年甚至10年發展狀況。他們非常自 信,認為自己不看好的股票未來一定會如預期般業績下滑、虧損和破產,而他們看好的股票,一定會如預期一樣年年保持高增長。他們認為自己看好的學生繼續保持 年級前3名的可能性要遠遠高於他們不看好的學生學習成績能夠保持在年級前80%的可能性。

投資成功到底應該依靠常識、統計數字、概率,還是應該依靠投資者的專業性判斷呢,我們只能拭目以待,讓事實來回答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09

判斷買入銀行股時機的邏輯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xn8.html

梁軍儒:週期跟非週期 行業的投資策略有區別,非週期只要認為估值低就可以買,因為沒有判斷其股價反轉的明顯依據,且其長期上漲具連續性。週期性行業景氣度高峰期不會是買入的好 時機,盈利能力即將見底,行業回暖預期開始產生時,基本就是股價開始反轉的時點。在回升前「磨」的時間可以是數年,時間成本較高。6月14日12:48 來自新浪微博

股票研究網官網新浪机构认证:非週期股票波動小,週期型的股票隨經濟上下波動大! (7月5日 21:44)
複利帝國:即便有足夠的安全邊際,買入後股價長期不漲也是件磨人的事,個人資金面臨時間成本,機會成本,如果行業回暖需幾年,幾年的時間足以消磨絕大部分人的意志,即便堅持下來,是否經濟也值得懷疑! (6月25日 19:50)
宇宙-鄉愁:有巨大品牌吸引力的公司股票在較低巿盈率買入的勝算概率較高。(6月14日 13:22)
投行美女帥哥:可持續高成長股票都處於高價啊,說比做簡單多了! (6月14日 12:57)
王小剛新浪个人认证 微博会员:所以做持續高成長的股票的成功率要高很多! (6月14日 12:51)
 

梁軍儒:銀行盈利很明 顯還處於高峰期,市場預期和實際都向下走。現階段比較特殊,四萬億後遺症,利率市場化,地產十年繁榮後下行週期,中國經濟轉型,這些因素都是歷史性大轉 折,銀行也處於十年來的高峰期,這些都加劇了投資者對銀行盈利能力的下行預期。什麼時候對銀行業績產生向上預期,銀行可能就會大漲。6月15日10:53來自新浪微博

cfuwxd:回覆@梁軍儒:回覆@梁軍儒:我內心覺得大家還是戴維斯雙殺或者雙擊的思維在作怪,這些年戴維斯雙X的投資過程把大家都洗腦了,都想賺這個錢。現在人人都知道這個,怎麼可能給你賺到這個錢。以後景氣低谷以後股票會很貴,景氣高峰股票會很便宜,而且你還要判斷啟動時點,最後你還是賺不到這個錢。 (6月15日 14:13)
梁軍儒:回覆@cfuwxd:當然不可能把所有錢都賺了,但在景氣度高峰期買入週期性股票等於在60倍市盈率買入非週期性企業。投資非週期性行業也不可能精確估到底部,但20倍以下比較安全,60倍以上高危,這是顯而易見的,週期性行業同樣道理。 (6月15日 14:08)
cfuwxd:回覆@zhanghuyue:我給你舉一個反過來的例子。還是以銀行為例,現在是盈利高峰,那麼什麼時候賣出呢?現在賣出?一年前賣出?要依賴所謂週期盈利變化判斷來預估股價未來走勢,只是投機而已。我從來就不反對投機,我也投機,只不過這種該類型的投機很不靠譜。 (6月15日 14:03)
zhanghuyue:回覆@cfuwxd:你不能並不表示別人也不能,有些東西還是有脈絡可循的,雖不能買在最低點,但買在相對底部還是可以的,有時不要說估值什麼的,看下K線圖也知高低,有時真是便宜到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便宜的地步,但關鍵在於這時你在幹什麼?是買進還是在賣出? (6月15日 13:39)
cfuwxd:回覆@梁軍儒:週期性行業要是你能把握的准週期變化,你就把市場的錢都賺了。期望想要賺到這個錢是好的,但是卻忘了能不能賺到這個錢。如果以為踩週期節奏能很好賺錢,不僅是投機的狠,而且比起大多數的靠譜投資方法失敗率還高的很。 (6月15日 12:50)
梁軍儒:回覆@梁軍儒:需要有預判能力,在景氣度逼近底部時,但又不是拐點或右側,否則可能股價已經漲上去了。所謂知春鳥叫時,春天已經過去一半了。這就是投資週期性行業最困難的地方。 (6月15日 11:56)
湘村大牛:既然是處於十年來的高峰期;既然經濟要轉型。目前就自然不會看好銀行!盛極而衰是自然規律,十年一週期誰也無法逃避;若政府硬要生拉猛拽,高朝過後只會更慘!房地產也莫不如此。 (6月15日 11:47)
梁軍儒:回覆@觸控窄邊框:客觀地看是行業逼近景氣度底部時,這時市場會產生向上的預期。真正判斷還是依據行業景氣度。這個判斷的確比較難,所以投資週期性行業也比較難。但這是投資週期性行業的普遍規律。 (6月15日 11:37)
zhanghuyue:壞賬不壞賬的對於我來說沒什麼影響,因為咱對這種東西判斷不了,如果我都但心壞賬了,業內人士還能不知?咱操這心多餘,我唯一擔憂的就是銀行真Tm賺錢,賺錢多也是叫人害怕的事啊。 (6月15日 11:35)
梁軍儒:回覆@cfuwxd:週期性行業看的就是「週期」,用投資非週期的方法投資週期,單純看ROE、EPS會死得很慘(銀行好一點,但也差不多)。 (6月15日 11:33)
觸控窄邊框:什麼時候對銀行業績產生向上預期————先生所言似乎大眾的預期比實際的業績增長更重要 (6月15日 11:01)
cfuwxd:看起來像算卦。股價是盈利變化的溫度器,確實這些年市場玩的是這種邏輯。但是這種邏輯終究是空中樓閣,忘了投資者根本賺的錢是ROE,而非盈利變化。玩這個邏輯的投資者指望比別人更早知道盈利的變化,和市場博弈對抗,最終只能被市場玩死。 (6月15日 10:58)
CM之尋人啟事:看看現在銀行業的利潤佔有全社會的比重,還要向上的前提必定是或者中國經濟超光速發展或者銀行利潤先往下斷崖下跌,然後才能有向上的預期[神马][浮云] (6月15日 10: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51

思考的碎片---10/15 形勢判斷 Boracay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5kf7.html
思考的碎片---10/15 形勢判斷

1.形勢判斷
做投資的特別是不做空的投資者一般而言容易悲觀,因為悲觀不會輸錢。最多賺不到錢。
比如謝國忠一萬年看空。總有幾次會對。
問題是看空和看多僅僅因為偏好總不夠客觀。
當然每個人的判斷都是基於主觀的觀察,所以都有個人色彩。
努力客觀才能帶來更多的財富。

說下我的判斷

1.從工業企業角度說,最不景氣莫過於出口型企業。主要的歐洲不景氣+匯率+人工。外加4萬億後遺症。所以如果單從工業企業獲利角度看情況慘兮兮。還好這不是全部。

2.從地域角度說,相對而言內地景氣度超過沿海。雁行模式,富士康內遷就是最好例證。這樣內地的GDP增長速度肯定超過沿海。

3.從內需角度說,雖然景氣有所下滑但是放眼全世界最景氣的還應該在中國。

雖然也偶爾聽到有負增長和個位數增長,但是總體還是2位數增長這沒啥疑問,我說的是內需。這裡包含了通脹因素。同時增長速度在下滑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過去應該是2開頭甚至5開頭的增長,複合增長應該3開頭沒任何問題,現在的增長應該回落到低兩位數增長。
所以市面還是很景氣,周圍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住了新房,買了新車。這次國慶假期我就見了燒包買保時捷的。從事的是奢侈品行業。所以景氣度還是很高只是沒 有過去的增長速度,同時過去的高增長也是非常態,如果能維持當下的增長已經是奇蹟。同時基數大也會讓增長速度放緩。沒可能一直冪次方增長。

綜上所述結論應該是這樣,內需增長速度放緩,但是依然增長強勁。工業企業放緩甚至負增長明顯。

這個結論應該偏差不大。當然如果工業企業持續放緩早晚會影響到內需。早晚。這應該有時滯。

2.漲價
天然氣漲價+電費漲價

電費單子上現在已經可以看到馬上要漲價因為我已經差不多用完了額度。NND全世界都是多用少付的。買多才有折扣。NND中國的電費竟然要多收。
這個玩法馬上要蔓延到天然氣鳥!美國天然氣因為頁岩氣的緣故已經是歷史低價,我們的天然氣馬上要漲價,這是不是很荒唐?現在要實行一省一價,上海不漲價才是奇蹟。
好像中石化說他們進口天然氣還是虧本的,既然虧本你就放開嗎別一家吃獨食。敢嗎?

3.美國財政cliff
好像朱民前幾天也提到鳥,IMF也提到。這事情看來很麻煩。
一萬億一年的赤字。我靠。想想都頭皮發麻。
這遊戲 一定不可持續。數字累計越大越有可能推倒重來。要麼惡性通脹。不然如何解決? roadmap都看不清楚。

4.中國好聲音
我也偷看了幾眼,順便有了幾個判斷
A。唱英文歌的鐵定都是混酒吧的。
B。歌唱比賽都氾濫到這樣地步還有人出來講故事? 
我以前的司機說過一個故事,回上海路上看到路口有人賣野生的甲魚號稱剛在河裡抓到的。買了一個。過幾天經過同一路過又看到這個人在賣野生甲魚。立刻說上當受騙鳥,哪裡那麼多大的野生甲魚被你抓?哈
所以歌唱比賽裡的煽情故事,聽第一次不錯很感動。第二次還上當就是SB
C。那個吳莫愁應該是和黑人混的。只是國內土鱉聽這個玩唱法少了才那麼激動。隨便找個黑人都唱的比她好,甚至吳的台步颱風都是copy來的。甚至模樣。
所以少見才多怪我一點不覺得這音樂有啥特色。早氾濫了。

5.英國媒體評出三十件讓人幸福的事
http://news.sina.com.cn/s/2011-10-31/133323390499.shtml

我是仔細讀鳥,最大感受是他們的幸福更自我。
好像國內的幸福來源更多來自周圍人的看法。

不過我是很自我的。我才不鳥旁人的眼神。旁人特別是陌生人關我毛事,我才不願意為了旁人特別是陌生人的眼神花錢哈。

6.品牌三部曲
奢侈品一萬年是三部曲1.講故事,nnd聽故事要花錢的好伐。我才不聽,關我毛事,2.手工製作,NND工業革命就是解放手工勞動好伐,結果歐洲人手工做 完去度假。我拚命工作買你們的手工勞動,有空哦。你手不手工關我毛事。3.生活方式和品質。nnd學你那樣我也去做手工出售我的生活方式?賣給誰去?哪裡 那麼多冤大頭。我的生活方式不太需要學,只要自己舒服就好。另外品牌大家懂的呀,是讓所有人知道,讓少數人擁有。本質上還是傳授一種他人眼光的生活方式。 少給我扯單。NND老子會看income statement知道你們毛利多少的。

7.宇通客車
看到幾輛校車都是宇通的,起碼外觀來看非常壯實。宇通是好公司。

8.豪宅最後跌,跌起來最厲害
這個好像成了通用規則,人口減少對教育的影響似乎也適用這規則。
新民晚報報導了夜大學沒人上鳥。這就是高等教育的外圍先跌,同時民辦高等院校也是招生難題。
現在要開放異地高考。這是早晚的事情,不然上海的高校都招不到學生了,這怎麼可能呢,一定是外地學校招不到先。所以開放一定高考是必然的。

9。taken2
是好電影,最棒的橋段是扔炸彈找到位置。taken1最精彩的是通過錄音回溯找到罪犯。
taken2的這部分我還沒太搞清楚。不過最佳是一定不會錯的。
另外taken2 的編劇沒用過iphone?
不知道find my friends?直接可以找到的好伐。不要那麼多複雜的聲音橋段。

10.城市債VS國家信用
銀行在搞存款保證制度,這就是不讓銀行借用國家信用,
難道會允許地方債借用國家信用?這不是笑話嗎
別忘記新的經濟沙皇是搞粵海發展起家的,決計不會允許他們借用國家信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05

如何判斷好生意(三):以體育服裝行業為例看企業的戰略與文化 散人

http://xueqiu.com/7267494171/22435182
李寧公司的問題,環球企業家的文章《李寧驚夢》http://www.gemag.com.cn/html/2012/company_0723/29761.html 及《李寧還有救嗎?》有深刻的報導。

李寧公司2011年報:使命:我們以體育激發人們突破的渴望和力量。

願景:全球領先的體育品牌公司。

核心價值觀:贏得夢想,誠信守諾,我們文化,卓越績效,消費者導向,突破。

主席報告(戰略):

發揮品牌實力,提升產品能力,推進渠道變革,優化組織結構。

近期行動:李寧5億「上籃」 大手筆體育營銷恐成拖累 http://roll.sohu.com/20121026/n355737791.shtml

個人看法:從願景使命核心價值的表述上看,表面化,空洞化,分散而不聚焦,走形式而已,如同李寧品牌一樣;戰略上看,李寧品牌的知名度已經有了,但品牌空泛化,缺乏內涵和美譽度,忠誠度,集中力量建立品牌的內涵,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度是企業的戰略之重,但主席報告中未有提及。從環球企業家的深度報導來看,企業文化已經敗落,雖然前任CEO責任不可推卸,難道董事會都是啞子聾子?恐怕以李寧為首的董事會也難辭其咎!從其近期的行動上看,重金簽約韋德和CBA,仍然是病急亂投醫,仍然是重金砸在打知名度而不是聚焦品牌內涵;綜合以上,雖然李寧的品牌知名度仍在,但企業文化的重建比品牌,產品,渠道的重建更難,而其現在的戰略及行動仍不得要領,其復甦的可能性恐怕非常非常渺茫。。。

安踏2011年報:

使命:將「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願景:為中國市場品牌美譽度和市場份額雙第一的中國體育品牌,收人尊重,並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體育用品公司。

戰略:繼續通過結合獨特的代言人及贊助資源和互動市場營銷計劃,宣傳安踏專業形象及優質產品。以專業籃球與跑步為核心,擴展至女子,兒童,時尚等其他系列產品。

個人看法:使命比李寧更易理解,簡單;願景則差不多,沒什麼實在的東西;從戰略上看,比李寧清晰多了,以籃球和跑步為重點的專業化的體育裝備。無論在文化還是戰略及執行上看,雖然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也找不出什麼明顯的錯誤, 還算中規中矩吧。

特步2011年報:

品牌定位:時尚,運動,健康,快樂;

戰略策略:運動與時尚並重的營銷策略;側重跑步,明星代言;

個人看法:時尚運動的定位清晰明確,配合明星代言(有別於專業定位的運動員代言)的執行也比較配套到位,形成和李寧,安踏,匹克的專業裝備差異化競爭。年報裡感覺不到太多企業文化上的東西,但感覺企業執行力似乎不錯。

361度

年報裡看不到明確的戰略策略及品牌定位,提到今後重點之一是進入童裝領域,品牌定位是介於18至30歲熱愛運動的大眾消費者,營銷策略還是以贊助體育賽事為主。

個人看法:定位模糊,似乎是時尚定位,但又贊助專業賽事,讀年報的感覺是一家很平庸的公司,沒有目標和方向,為做產品而做產品,為做營銷而做營銷。

匹克2011年報

戰略:推行品牌國際化及專業化策略,與國際知名體育賽事及組織保持長期合作,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運動品牌。定位是以籃球為核心,滲透擴展至跑步,網球,足球等其他運動領域。營銷(戰術)上以NBA籃球明星為代言。

個人看法:匹克的戰略定位清晰,以籃球為核心的專業化,戰術上配合以NBA明星為代言的營銷也配套,但其核心籃球領域還未牢固的前提下就國際化及多元化,還沒站穩就想學跑步,似乎不妥,姚明退出NBA對匹克影響也較大,讀一些網上的文章感覺到匹克對消費者的重視還不夠,產品質量也未達一流水平,企業文化上有問題。

中國動向2011年報:

願景:彙集優秀人才,成就卓越管理,引領運動時尚,體驗激情喜悅。

使命:打造最令人嚮往的運動生活品牌;

戰略:運動,時尚,性感,品味;多品牌;

營銷:少量體育活動贊助,既沒有娛樂明星代言,也沒有體育明星代言;

個人看法:定位是時尚品味,營銷策略也符合其定位:贊助高爾夫及F1,但營銷推廣的費用太少,僅僅靠設計很難維護其高端時尚的品牌形象。感覺動向或者還停留在10年前的競爭狀態中,或者已經打算放棄,繳械投降了。

總體感覺:

     目前體育服裝面臨的是外延性擴張太快導致的供需失衡,調整之後行業應該能恢復平穩增長的狀態,但國內品牌都還處於弱品牌的階段------品牌知名度已經樹立,但品牌的內涵,美譽度和忠誠度還未確立的階段,戰略上應該聚焦品牌內涵,建立美譽度和忠誠度為重心,高端化和國際化上尚不具備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基礎與條件。

     安踏和特步中規中矩,品牌定位明確清晰,營銷策略配合適當,執行力也不錯。匹克的定位雖然清晰,策略也恰當,但其國際化和多元化的戰略有拔苗助長之嫌,執行力似乎也不行。

     各個企業均談不上優秀,特別是在企業文化上,只不過在行業大發展的時候參與其中,敢於打廣告樹立品牌,提高知名度,現在行業的發展也進入了第二階段,單純打知名度而不知品牌經營的企業將會被淘汰,產品設計和質量達不到一流水平的將來也會被淘汰,佔據中端市場,積累品牌內涵及忠誠度是當前的戰略重點,戰略對路執行到位的,很可能在未來勝出,國際化,高端化等錯誤戰略則可能敗落,所以未來變數還很大。

從2012年半年報的數據看:

查看原圖
     數據分析僅僅是驗證定性分析的結果,2012年中報的數據似乎也大致印證了企業的戰略及其文化的情況,安踏和特步的情況最好,特步的同比銷售增速甚至超越安踏,有點出乎意料;匹克的應收款天數+存貨周轉天數最高,達到191天也有點出乎意料,這也許是姚明退出NBA及其企業文化(執行力差)的綜合效應吧。361度數據還不錯,也許它的執行力還不錯吧,但不看好其戰略,第一個要被淘汰的可能是動向了。
     有趣的是市場先生也很聰明,安踏的pb=2,特步pb=1.5,361度pb=0.9, 匹克pb=0.6,動向pb=0.68(動向持有大筆現金)。安踏特步賭成長,匹克賭反轉,動向賭煙蒂變現,哈哈

     (發表本文時,筆者持有中國動向,匹克,安踏,特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30

如果巴菲特的教科書還不夠完美,我們要如何判斷中國企業的未來? 投資人生

http://xueqiu.com/6859684545/23040540
引言:
     1、一分為二的世界觀


      眾所周知,以股價的啟動為中軸線,技術分析的買點可以分為左側買入法和右側買入,反轉前的買入成為左側,反轉並確立趨勢以後的買入則為右側。

      無獨有偶,關於價值投資,也可以根據時點分為兩大學派,一方面,以企業已發佈或者即將發佈的財報為依據,買入並持有績優股是大部分人眼中正宗的投資哲學。而另一方面,部分投資者卻靠著預測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通過持續買入價格低迷的優質股票來獲取收益。

      2、對立還是融合?

      某種程度上,保持中庸之道或許是更大的智慧,正如技術高手所言,一種可能有效的做法是在左側建30%的倉位,等趨勢確立再大舉買進。所以,本文的重點不在於爭論汽車的儀表盤和後視鏡哪個更重要,相反我們要暫時擱置爭議,對企業未來的判定做一番深入的研究,並試圖還原事實的真相。

正文:
      一、能否判斷一家企業的未來?--常識+觀察+能力


      彼得林奇在擔任基金經理期間,曾經到一所小學舉辦投資教學會,結果班上小朋友選股結果讓他這位明星經理感到汗顏,常識+觀察+能力圈讓這些不韻世事的孩童找到了耐克、可口可樂等大牛股。這是一個鮮活的案例,證明有選擇性的判斷一家公司的未來其實並不難。

      同樣,6年前,到街上隨機採訪一位中學生,問他對蘋果手機以及這家公司的評價,你一定和聽到和巴菲特先生所給出的截然不同的肯定回答,那麼what『s wrong?究竟哪裡出了錯?

      其實事實很可能是這樣的:利用自己的常識判斷一家公司的前景不難,中小學生們都能勝任,而難得是要懂得識別行業的拐點,在行業衰敗或者企業走下坡路之前就選擇離場走人。

      二、要不要判斷企業的未來?---這或許是問題的關鍵

      1、做菜吧,你的選擇


     父母在我結婚前總是很替我擔心,因為他們覺得我不會做菜,以後小家庭獨立生活會因此產生矛盾。投資人9成以上都是男性,我想你們都很清楚,自己是真的不具備做菜的能力、學不會嗎?當然不是,煮菜做飯從來只有願不願,想不想,而不存在會不會的情況!

      或者這麼說吧,因為有時候在父母家蹭飯,你的妻子還算賢惠,自己經常在外就餐或者叫外賣,有時候幾片面包也能打發,再加上你更願意把時間投入在學習、思考等自我增值的方面,以上情況讓你有條件選擇不自己做菜。但是你若在家裡擺出一副不願下廚房的樣子,下場注定悲劇,所以「我不會做菜」就成了口頭禪,大家心照不宣。

       2、.com,巴菲特的選擇

      再來看我們同樣「不會做菜」的巴菲特前輩,你覺得他很多方面真的還不如小學生聰明嗎,以至於當初完全看不出微軟、蘋果的未來?

      過去60年是美國經濟發展最快速的時期,伴隨著美國文化的輸出和政治力量的擴張,美國企業在全世界攻城略地,而且越來越向著生物醫藥、金融等高端產業方向發展。美國政府長期都秉持拋棄製造業的想法,也無怪乎巴菲特會對大部分重資產投入以及科技行業的企業不聞不問,甚至缺乏足夠的研究。因為沒有這個必要。可口可樂,麥當勞這些企業多的是,沒有必要去幹苦力。換句話說,這一切只因為巴菲特家的廚師太優秀了

      3、埋頭苦幹,中國當前的選擇

      中國真正的發展只能從改革開放30年算起,當前正處在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多,技術積累少,地方大,消費潛力強。在國際上既不輸出品牌,也不輸出強權(你以為我們不想嗎?)。。

       國際競爭優勢和分工決定了我們目前階段還是以幹粗活累活為主!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技的進步才有可能讓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克服基礎研究的不足,實現跨越性的發展!因此談投入色變,一刀切的避開重資產公司和科技型企業,是不可取的。既然沒有巴菲特這種富二代的命,我們只能認清現實,腳踏實地,學會分辨資產的類別,學會區別那些技術可以強化我們固有的優勢,而哪些又是破壞性的進步,從而把功課做精,從中賺取超額的收益,我想段永平前輩對網易的投資可以算是這方面的絕妙之筆,值得大家反覆研究和學習。@大道無形我有型

       三、為什麼要選擇判斷企業的未來---這是一場概率遊戲

      任何事情都是概率問題,我們認為你國慶搭飛機出遊是安全的,從科學上來說,意思就是你發生交通意外的概率不超過0.0001個點,相比之下,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多更好的方式。我們能追求的是相對、而非絕對的安全。

     有時候,看似危險的地方恰恰是更安全,以為開車上高速比坐火車、飛機安全的人其實並不在少數。我承認白藥、片仔癀等產品源遠流長,獨一無二,但無奈的是好公司太少,識貨的太多,戴維斯家族一百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高估值的風險概率並不小。。。以市盈率為例,超過25pe的公司,市場給打個對折也是分分鐘的事情,情緒的變化可是要比什麼都快。

      相反,靠判斷大勢、行業前景、企業發展,即便對行家而言,最多也只有八成左右的把握,剩餘20%的風險也就是讓你我即便在1900點也不敢賣掉自己的房子,融資買股票的原因。

      兩害相遇取其輕,買入暫時遭遇困境的優秀企業,或者是估值合理的成長股是一場賠率合理的遊戲。當然如果白藥和片仔癀到了7-10pe,那這個概率又要重新計算下了,不是嗎?

       四、如何識別優秀的企業?

       1、  不是判斷題,而是選擇題


      隨便拿一家化工機械公司,來問你關於它未來發展的看法,這絕對是強人所難,挑選優秀企業的秘訣在於將命題轉換成對社會大勢和行業的判斷,因為對後者的分析要比比給企業算命來的容易的多。

       2、投資的3-3-3原則

     (1)根據社會變化趨勢選出三個最有前景的行業


      比如10年前,空調製造一定是最吸引人的行當之一,因為這是一種趨勢和必然,對比國內外的生活形態和空調佔有率差距,你一定會知道這個答案並深信不疑。再比如目前的電子商務、保健醫藥、食品飲料等等也是同樣的思路,不具體展開。

      (2)給每個行業三個最重要的考核要素,選出龍頭企業

      以空調行業為例,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可能是價格、質量與技術、品牌與售後

     當年的空調行業,日本品牌的質量和技術是最過硬的,但是價格偏高,售後也跟不上,因此不足為懼,按這個標準,2000年時期的空調企業我可能選擇海爾、美的、格力其中的一家,具體而言,或許最終會選擇的是美的,因為當年美的比格力空調更大牌,價格便宜,質量尚可。

    (3)每隔三年對行業和企業進行調整

      計劃趕不上變化,必須以三年為期限,對行業的變遷做深入的觀察,同時考慮企業產品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優勢的變化。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個人電腦已經停止增長,互聯網正在崛起,曾經的冰箱洗衣機,已經漸漸飽和,而空調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格力逐漸變得比海爾、美的更有優勢。

       3、應用實例

      所以昨天有朋友問我如何在2000年就能選出格力的股票,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如此回答。首先當初我可能會根據大勢,選擇關注空調行業,其次考慮空調的價格、質量與技術、品牌與售後這3個最關鍵的要素,然後我選出的可能會是美的電器,因為那個時候格力的空調質量還真不咋的。最終每隔3年調整一次,到了2006年,發現格力的空調質量和品牌都上來了,也許我會在那時候把美的換成格力。 在我看來,這種做法和一開始就持有格力十年是不矛盾的,因為買股票並不是迷戀某個品牌或者管理者,其本質是投資一個社會的大趨勢以及朝陽行業中的龍頭公司

      假如阿里巴巴和京東都已經在a股上市,我覺得6年前買阿里巴巴,這幾年買京東,15年開始買蘇寧,或許會是最好的選擇。這也印證了自己並沒有特別迷戀蘇寧或者推崇張近東,相反會選擇蘇寧是因為有一批靠譜的人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為什麼呢?因為對於電子商務而言,我認為最重要的三個行業要素分別是產品價格、客戶服務、產品質量和體驗。在網購發展的初級階段,用戶對價格最敏感,因此淘寶是有優勢的,到了第二個階段,用戶開始重視服務,京東的快速配送、免費上門退換貨等客服內容是有優勢的。到了第三個階段,用戶對網購的認識開始趨於理性,開始追求產品的質量和保證,重視購物體驗大於商品本身。而沒有任何一種購物方式的體驗能比實體店或者購物廣場更好,因為畢竟是看的到,摸得著真實的產品,是訓練有素的銷售人員在為你服務,對於瞭解、對比、選購新產品,走進實體店一定是最佳、最快的方式。與此同時,商業封閉系統處理問題一定要比開放系統更有效率,效率和品質將會是一個消費升級的社會所需要的。隨著線上線下的逐漸融合,蘇寧一定會最有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97

航運業的週期性判斷-waterspinch 世路勞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1otl7.html
我前段時間的無聊預言迎來了不少拍磚,一直也沒有時間來回覆,貌似看上去前面說的武斷了點,也可能傷害了不少看好航運股的球友的情感,今天我就簡單說說自己的判斷依據吧:
1. 就整體來說,航運業的一大特點就在於提供的產品 -運輸服務基本沒有差別性,這個致命的缺點導致價格(或者成本控制)基本上是航運公司的唯一競爭武器;如果一個行業的基本的特徵是價格競爭,那麼基於供需關係基礎的價格彈性就會特別的大(可以解釋為什麼一條17萬噸的好望角型散貨船的租金可以在半年內從2008年6-7月份的超過20萬美元/天急速下降到2008年年底的5000-6000美元/天,這樣的價格變動是其他的行業你是看不見的);
2.雖然航運的運費價格彈性非常大(極少的需求減少+悲觀預期就會導致運價的雪崩式下跌),但悲催的是航運的需求相對於運輸價格的彈性就非常差,因為航運需求在更多程度上受到世界貿易量和貿易方式的影響,因此和一般行業所不同的是,運輸價格的下跌幾乎不能夠導致航運需求的上升;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航運指數連續十幾二十天的連續下跌沒有任何反彈。(原因是運費的收入在貨物貿易金額的佔比僅僅在大約2-3%之間,因此運費的下跌不足以促使貿易商增加貿易量)
3.有的朋友會說,既然運費的價格彈性大的話,那麼當運力供不應求的時候,運費就應該會急劇的上升,航運公司就可以重新獲得超額利潤,就像06-07年一樣。理論上來說,這樣的說法不錯,也是很多雪球球友期待抄底航運股的主要邏輯,但事實上故事重演的幾率很低,因為:a)根據最新的統計,2012年船舶的利用率大約只有85%左右,考慮到現在絕大部分的船舶在走Super SlowSteaming,航速比正常的航速大約要低20-30%,扣除船舶在港的時間,我們粗略推算目前運力的供應過剩率大約在30-35%左右,而世界的貿易量的增加(可以粗略類似於運輸噸.海裡的需求)大約為5%左右,那麼即使我們假定在未來的數年內新增運力僅僅=拆船量,就會需要6年左右的時間來再平衡。而這個假設是幾乎很難實現的,我們在最近20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看見過拆船量大於或等於新船下水的年份,所以我個人預測運力的再平衡可能需要接近10年的時間;b)即使運力的需求出現了超出預料的上升,或者拆船量的激增加速了運力再平衡的進程,但是目前船舶的建造能力可以在短時間內出產大量的新船來滿足運力需求;前段時間參加一個造船方面的研討會,聽說目前僅僅中國各造船廠的產能就可以滿足全世界的運力需求,而事實是中國最高峰的年份僅僅建造了不到40%左右的當年新增運力,所以船舶建造業的產能過剩是航運業復甦的一個隱患。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以前建造一條萬噸輪需要2年的時間,現在一條30萬噸的VLCC如果趕時間的話不到半年就可以下水了,基於此我個人判斷由於運力供應不足導致運費急升的機會大大變小了;c)金融資本對航運業的過度介入,其實本次運力供應過剩的一個主因,我們也可以想像,未來即使出現運力短缺的情況,這些金融資本憑藉的資本力量也可以快速創造出運力。。
4.再談一個航運業的基本特點,就是他的固定成本佔據總成本的比例很大:一艘集裝箱運輸一個航次運輸20%箱子所產生的費用和運輸100%箱子的費用基本相當,這就會導致很多時候集裝箱公司願意以低於成本價的價格來承運貨物,因為航次費用基本固定,哪怕箱子的運費再低,也可以部分的抵消船舶的航次運費。這種定價策略固然對於微觀的某一個公司的某一個航次是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但是對於全行業來說,如果大家都這麼幹,必然是災難。(好在集裝箱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壟斷,所以去年大家集體提價,但是我認為長期來說,大家只能共患難,一旦運價稍有復甦,大家又會重新開始爭奪市場份額,重啟價格戰)
5.繼續分析航運固定成本佔比大的問題,上面說的是集裝箱,這裡再談談不定期租船的干散貨船和油輪成本分析:一般來說不定期船的成本分為三塊:資金成本 + 運營費用 +航次費用;這三塊費用中前兩個費用是不論船舶是否載貨都會發生的,只有航次費用和船舶的具體貨運相連。簡單來說船東的利潤=運費-資金成本-運營費用-航次費用,那麼船公司會不會接利潤為負值的業務的呢?理論上不會,誰會做虧本的買賣呢?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稍加分析就可以發現,既然資金成本和運營費用是無論如何都會發生的,那麼只要運費大於航次費用,船舶選擇承載這票貨物就是比拋錨等待更好的選擇。所以即使利潤是負值的,船東為了部分的減少固定的開支,還是會選擇承運貨物,畢竟其運費超過了航次費用。在極端的情況下,為了把船舶Position到一個相對較好的地方,船東甚至會選擇承接運費小於航次費用的貨物。綜上4&5兩點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理解運費的低迷為什麼好像沒有盡頭。。
6.還要和朋友們說的是,貌似我的上一個帖子說的武斷,但是我也玩了一個小小的花招,就是航運公司真實的淨資產的變動是很大的。航運公司的主要資產是船舶,如果運費上漲,航運公司的盈利增加,那麼相應的船舶資產價格也會上升,高峰期一條二手的5年VLCC價格將近一億美金,現在只有5000W美金左右,所以我認為除了再次出現類似06-07年那樣的極端牛市(這種可能性已經在前面的分析中被排除),航運公司的股票價格在其淨資產附近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也是一種常態,絕對算不上特別悲觀的看法!其實在目前航運極端低迷的情況下,航運股大幅度破淨才是合理的,你想誰願意一筆投資下去直接虧錢啊,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筆投資有折價,就是格雷厄姆說的安全邊際。。
7.最後強調一點,以上的分析定量部分不多,且針對的是整個航運市場,我們不應該忽略航運各細分市場的不同特性,不同供需失衡情況以及不同市場的的需求增長狀況,可以斷言的是,不同業務類型的航運公司的股票表現從5-10年的維度來看,會有很大的不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