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思考的碎片--20150408 四贏的菜鳥驛站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2vhu0.html

1.客戶喜歡 平日上班收不到貨 到最近的便利店 下班收貨

2.快遞喜歡 一家驛站送10票 爽死 一般居民區30票要送1.5個小時左右。所以特別喜歡驛站收貨模式節約時間 就是節約錢

3.便利店喜歡 多了收益 天貓付費 而且帶來人流 等於雙贏。

4.天貓店喜歡 只有天貓可以用菜鳥驛站  等於變相淘汰普通的淘寶商家。付出點小費用建立網絡 值得。等於邊緣化具體一個快遞 有了收貨網絡其實快遞就變得不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02

快遞員不再擺地攤 高校成菜鳥驛站智能物流試驗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7949.html

江南大學蠡湖校區距離太湖不過幾百米,附近就是無錫黿頭渚景區,這所學校里有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菜鳥校園驛站,它像一個“快遞超市”一樣日均派發著5000件師生的網購包裹,這個單量在全國1500個高校菜鳥驛站中排名前三。

作為當前估值500億的菜鳥網絡中末端能力的重要一環,校園驛站已成為全國4萬家社區菜鳥驛站的智能技術試驗田。菜鳥網絡首席技術官兼快遞事業部總經理王文彬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很多新嘗試是先在校園驛站落地,校園驛站在智能物流、信息化分撥、大數據預測和物聯網上的驗證成果,將複制到社會化菜鳥驛站。

以往快遞員在學生宿舍樓下“擺地攤”發快遞的場景,正在隨著智慧校園、快遞信息化升級的進程而逐漸消失。

校園里的智能物流試驗田

“我的任務有點像超市收銀員或火車站驗票員,包裹信息和身份信息匹配後,放行包裹,半分鐘就能完成一單。”4月27日下午,在江南大學菜鳥驛站勤工儉學的大二學生馮朝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她已經在這個站點兼職了兩個月,按照每小時10元的報酬,她一個月能賺近400塊錢。

這是一個有點像超市、圖書館、倉庫三合一的寬敞空間,大大小小的包裹經過卸貨區後,被按照當日件、隔日件、當日大件等分門別類,學生的手機上會收到一條由菜鳥驛站發送的取件信息,他們就像在圖書館按照索引找書一樣在這些貨架上找到自己的網購包裹,再到馮朝艷這里掃描校園一卡通驗證身份信息和包裹信息,取走快遞。學生也可以在這里使用支付寶或菜鳥裹裹App。與馮朝艷做相同工作的是幾個來自郵政EMS的專職工作人員,在這個站點,EMS負責實際操作運營。

一個清晰的多方合作模式被勾勒出來。這間1000平方米的菜鳥驛站是由學校原來的一個鍋爐房改造而成,產權屬於校方;EMS等第三方物流公司入駐負責實際操作,參與訂單分成;菜鳥提供系統和技術支持,以及統一店面裝修。據菜鳥驛站校園渠道大區總監曹飛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每年菜鳥網絡在校園驛站上的投入是億元級別,技術和系統輸出等都是免費的。

目前,類似的校園驛站在全國有1500家。在菜鳥網絡的業務藍圖(快遞、倉配、農村、跨境、末端)中,菜鳥驛站體現的是末端能力,解決配送員和收件人時間不匹配的問題。高校這樣一個訂單量集中,有點像局域網的特殊區域,給菜鳥嘗試末端信息化升級提供了一個旗艦級施展空間。

以前24個人日均處理1000多件包裹,現在11個人日均處理5000件包裹,江南大學快遞效率的升級背後將菜鳥網絡的能力擺上前臺。由於80%的校園包裹來自淘寶、天貓等淘系平臺,學校在對接了菜鳥的系統後,這些快遞信息可以通過阿里方面直接獲取,工作人員無需再手動錄入。另一方面,隨著電子面單普及率提升,掃碼錄入也節省了時間。目前,全行業電子面單占比已經達到70%,今年有望突破80%。

無論從功能還是陳列上看,校園驛站已相當於一個智能化的小快遞倉庫,它實際上將郵政系統中的分揀能力運用到驛站中,讓找貨環節更系統更容易。去年雙11,江南大學菜鳥驛站日均包裹處理量飆升到1.6萬單,菜鳥通過大數據對包裹量的預測幫助這個站點提前增派了物流資源。

“旗艦店”的社會化輸出

吳松在菜鳥網絡負責的是校園驛站全國網絡管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對接高校。他們團隊20個同事,負責著全國所有校園驛站的對接工作。對於高校快遞,他感受到的一個明顯變化是,以往快遞員在學生宿舍樓下擺地攤送件的場面越來越少了,很多高校後勤部門找到他們嘗試合作。

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菜鳥網絡在校園驛站業務上采用的是加盟模式。與高校達成合作,菜鳥找一家第三方快遞公司進駐運營。吳松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菜鳥校園驛站的合作模式大致有三種,像江南大學是菜鳥直接和校方合作,這種模式總體占比超過20%;第二種是菜鳥和原本在高校做快遞服務的學生創業團隊合作,向對方提供技術支持,這部分占比最高,接近40%;剩下一種是和校園中原有的第三方快速公司合作,大約占比30%。今年,211、985等重點高校直接與校方合作的驛站將是發展重點。南京大學已經為此開辟出一個800平方米的空間建站點;清華大學也有意合作。

事實上,校園驛站也在嘗試形式和功能的多元化。拿今年8月份投入運營的浙江大學驛站為例,學生和老師的包裹采用分開取件模式,教師件放在辦公樓設置的智能自提櫃中,方便教師掃碼自取,不用排隊;學生件則采用“快遞超市”形式運營。

“有時候表面上的智能並不是真智能。”曹飛對本報記者說,一個智能自提櫃的硬件成本大約是5萬元,通常只有40個櫃口,能存放的包裹有限;隱藏在背後的人工運營成本比快遞超市更高。以江南大學11名工作人員日均處理5000件包裹為例,如果都換成自提櫃,可能需要20個人,因為自提櫃里包裹的添加和更新頻率比自助飲料售賣機高得多,而人工成本目前是快遞業最大的一塊成本支出。

從形態上看,高校驛站好比全國社區菜鳥驛站的“旗艦店”。在高校外,除了便利店、小賣部加盟作為菜鳥驛站外,圍繞小區的專業化菜鳥驛站站點也是快遞末端300米鏈路上的最主要節點。但與日均數千單的校園驛站相比,這些專業站點每天處理的包裹量不過300單,通常覆蓋1-2個小區。

在王文彬看來,盡管校園快遞包裹量只占社會總包裹量的十分之一,但用戶的智能化體驗需求是共通的,菜鳥前期在校園驛站上的大手筆投入,就是為了讓這些得到高校學生檢驗的技術能力得以實現社會化複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11

沈陽:中專以上學歷"零門檻"落戶 求職免費住人才驛站10天

新一輪爭奪人才大戰,東北中心城市遼寧沈陽再出含金量很高的新招。4月22日上午,沈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公布了9條最新引人措施。其中,中專以上學歷人員“零門檻”落戶、大中專學生來沈陽求職免費入住人才驛站10天,備受關註;沈陽還在全國首創了“訂單”博士模式——在讀博士生和沈陽用人單位簽訂意向後沈陽一個月給予2000元補貼。

2017年8月,沈陽出臺了《沈陽市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的若幹政策措施》,被社會稱為沈陽版“人才新政24條”,截至今年2月下旬,“人才新政24條”的59個實施細則已全部出臺,全市各級人才服務窗口已全部開放,人才新政實現了全面落地。

沈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義東說,“人才新政24條”出臺後,效果顯現,然而,隨著形勢變化,我們發現人才新政還存在需要進一步改進提升的地方。為把沈陽打造成為全國人才政策最優城市,現在出臺了9條補充意見。政策突破性更大、受益面更廣、補貼標準更高。”

35歲以下中專生可“零門檻”落戶。以往,作為東北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沈陽只允許本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實行先落戶後就業,對往屆畢業生和本科以下應屆畢業生,均要求就業後落戶。此次,沈陽進一步放開落戶門檻,對符合條件的中專以上學歷人才均實行“先落戶後就業”,將人才落戶與就業脫鉤,真正實現“零門檻”落戶。只要是35周歲以下,具有中專、大專以上學歷的;45周歲以下,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55周歲以下,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均可落戶沈陽。

“如果沒住房,可以投親靠友,也可以租賃房屋。”沈陽市公安局副局長王佩軍說,“如果都沒有,還可以落戶到各派出所指定的人才專用地址。只要身份證、相關學歷等證明,落戶可以一次性辦結。”

租房補貼標,本科生每月給500元。補充意見規定:新政,沈陽市提高了各類人才房租補貼標準,博士、碩士、本科租房補貼分別從原來的每年0.96萬元、0.48萬元、0.24萬元,提高到每年1.5萬元、1.02萬元、0.6萬元。也就是說,對新落戶沈陽市且無自有住房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周歲以下的碩士研究生、35周歲以下的本科畢業生和技師及以上技能人才,分別按照每人每月1250元、850元、500元的標準,給予2年的房租補貼。記者了解到,由於沈陽相對來說房價、房租較低,500元,幾乎相當於在老城區租賃50平米普通住宅,政府給予接近一半的租房補貼。

無房子,技能人才也可享受房租補貼。沈陽還規定,對成熟實用人才給予購房租房補貼,對沈陽市高新技術、科技小巨人、科技“雙培育計劃”企業中新引進的成熟實用人才,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或技師及以上技術等級,且未享受過購房租房補貼政策的,經用人單位推薦,納入購房租房補貼政策範圍。

首創“訂單式”引進在讀博士,每月資助2000元。沈陽人社局副局長王群介紹,沈陽市提出超前引進全日制在讀博士生,搶占人才引進先機,對有意到沈陽市企事業單位工作且兩年內畢業的全日制在讀博士研究生,可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意向協議,提前達成“訂單式”就業契約,畢業後正式錄用。對已簽訂就業意向協議的在校博士研究生,給予連續3年,每月2000元的資助。“去年8月開始,人才新政不到8個月,吸引博士1500人,而以往一年也就500名博士。”

開設“人才驛站” 外地應屆畢業生免費住。為方便外地畢業生來沈求職面試,沈陽市提出開設“人才驛站”,為來沈求職、應聘的外地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畢業5年內的往屆畢業生,提供10天內免費入住的服務。 據悉,人才驛站主要為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和經濟型酒店。

頂尖高技能人才可獲最高50萬元獎勵。沈陽是高技能人才聚集之地。補充意見提出,對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的高技能人才分別給予50萬元和30萬元的獎勵。積極推薦、選拔優秀技能人才參加國內、國際技能競賽,對取得參加世界技能大賽資格的選手給予10萬元獎勵,對獲得金、銀、銅牌和優勝獎的選手,分別給予20~50萬元獎勵;對參加國家級一類職業競賽且獲得冠軍的選手,給予5萬元獎勵。對新引進並在沈首次購房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近3年獲得)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購房補貼。

基層公共服務崗位月薪3000元。沈陽提出每年開發1000個基層公共服務崗位,每月薪酬提高到3000元,服務期延長到3年。並且,報考基層公共服務崗位沒有戶籍限制,“什麽地方都可以,不設定戶口要求,為的就是吸引全國各地高校畢業生來沈工作並紮根沈陽。”沈陽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

沈陽是國務院批準的東北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目前有人口820萬,科研教育發達。在高端裝備、軍工、汽車等行業具有領先優勢;近年來,機器人、IC裝備、生物制藥、軟件等新興產業發展迅猛。沈陽比較優勢突出,房價在中部、東部地區的省會城市中,幾乎排在最後。“一款複雜軟件,在北京研發成本可能達到3000-4000萬元,在沈陽最多1000-1500萬元。”沈陽國際軟件園董事長趙久宏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17

打造「海上驛站」永興島機場軍民共用中國擬發展南海三沙旅遊業

1 : GS(14)@2016-03-08 00:08:23

■三沙市將在今年逐步開放旅遊;圖為永興島上的三沙市政府辦公樓。


【兩會聚焦】南海局勢持續升溫、中國在西沙鍥而不捨填海造島之際,傳出將開放南海旅遊的消息。全國人大代表、海南三沙市市委書記、市長肖杰在北京出席兩會時透露,永興島原本只供軍用的「永興機場」,今年有望通航,讓旅客能坐飛機直飛三沙,配套設施亦已建成。他又指,未來還將逐步開放旅遊,將三沙全力打造成「海上驛站」。中國國務院2012年宣佈三沙市正式成立後,全力填海造地,其中作為三沙市政府所在地的永興島,經填海後總面積超過3平方公里。該島2013年起開放郵輪旅遊,由「椰香公主號」載客往返海口及永興島,而在不久後還將開放永興機場的民航業務。肖杰前日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透露,今年上半年遊客有望坐飛機到三沙,航線有可能是從海口、三亞到三沙只需1小時10分鐘,未來由海南航空執行有關航線。目前該機場的民用航班正在試航,配套設施例如WiFi、航站樓等已初步建成。





■北京路是永興島上繁華的商業街。

■島上部份漁民已入住海島別墅。

■永興島人工興建的800米長水泥大壩路。



旅客須通過審核

但令人關注的是,永興機場就算開通民用航班,因地理位置敏感,不是誰想去就能去。據稱,因島嶼太小,料機位供不應求,故此旅客要經組織前往,而其身份也有要求,意味旅客要通過審核才能登島。航線起初一周開1、2個航班,再發展到一天一航班。永興島軍用機場改造成民用機場的消息,早前已在內地流傳,但國防部上月召開記者會時,拒絕證實消息,結果不出10日政府就公佈有關消息。肖杰表示,由於永興島基礎設施及旅遊配套滯後,故三沙市全面開放旅遊還需一段時間,正探索島嶼間的郵輪服務,及考慮增加旅遊航道。他說:「三沙旅遊不同沿海地帶的旅遊,這裏的水深,因此郵輪的安全性是市政府考慮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也在積極的探索,增加更多的郵輪,開辟更多島嶼間的航道,增加旅遊業的發展。」



解放軍斥美令南海緊張

同時,美國曾點名對中國將南海軍事化感憂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前日反駁,南海軍事化的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中國在南海建設的設施主要用於民用,如導航、氣象和環保等,而美國才真正推動南海軍事化。他呼籲中美應繼續管控分歧,避免戰略誤判。此外,美國航母「斯坦尼斯號」月初與一支艦隊駛入南海區域,進行例行巡邏。中國軍隊政協委員尹卓表示,美國通過南海問題破壞、遏制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維持其霸權,而美國在南海的戰略考慮,都是造成南海局勢所謂緊張的一個根源。央廣網/中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7/195198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25

布少明:「北水南下」豪宅成驛站

1 : GS(14)@2016-10-11 07:51:26

【明報專訊】觀乎本港樓巿自6月英國公投脫歐後持續回暖,除本地剛性購買力與投資熱錢追捧外,「北水」的力量亦不容小覷!近期除中資投地相對踴躍,內地資金於新盤的參與程度明顯增加,8月份涉及買家印花稅(BSD)的住宅交易錄得186宗,稅款4.76億元,按月分別升26.5%及72.5%,反映即使在辣稅下,仍然有不少非本地居民支持本港住宅物業,在資金避險因素下,今年內地買家入市金額明顯增加。

內地買家鍾情於本港豪宅物業,今年第二季千萬元以上一手物業註冊金額中,內地買家的比率由首季的22.6%飈升至次季的31.6%,創自2012年第四季後的3年半高位。

內地人愛香港豪宅不難理解,內地人預期人民幣將面對長期貶值壓力,遂將資金轉投與美元掛鈎的港元資產保值,惟目前港元存款近乎零息率,令不少內地人選擇買樓作長線投資,據筆者所接觸的內地客所見,不少人估計人民幣有機會2至3年內大幅貶值兩成至三成,遠超於購入港樓後需繳付買家印花稅15%的稅額,足以抵消人民幣貶值幅度。

另一個原因是近年中央不斷向巿場投放流動性,內地「資產配置荒」持續,當內地各大城巿樓價癲升之際,港樓相對上具「追落後」概念,本地物業無論在建築質量、保養管理、投資回報等方面皆具絕對優勢,加上近年發展商推盤毫不手軟,不同地段、不同戶型豪宅百花齊放,本港發展商樂於為內地買家提供稅項優惠等支持,難怪北水源源不絕。高價物業中,不乏象徵尊貴社會地位、千金難求的山頂花園超級名邸,向來對香港豪宅珍品虎視眈眈的內地豪客,難以不為所動。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92&issue=20161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