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市錢從何來? Consilient Lollapalooza

http://consilient-lollapalooza.xanga.com/717034758/%E8%82%A1%E5%B8%82%E9%8C%A2%E5%BE%9E%E4%BD%95%E4%BE%86%EF%BC%9F/
今 年指數打敗很多很多基金,很多基金都變得很保守了,基金不是這次rally的推手。散戶更是2萬點後先入市,仲要好驚。大陸佬雖有四萬億黑錢,但海嘯差唔 多一周年了,加上大陸生意都好左,要還錢&周轉,看A股形成的弱勢,所以大陸佬不是推手。何況全球的股市都上升了,環球資金推手在那?


印銀紙,實際上沒有印在基金及個人的手裏,單純說印銀紙->股票升是比較理論性的說法。

今 次全球股市的推手,會否是金融基構本身呢?眼見各家金融機構都有大額的Trading profit,看來佢地坐擁中央銀行中短期的無限廉價資金,怎能忍受高回報的吸引力呢!如果金融機構借央行的錢去炒作,那它們就成為了掛正牌,由政府資助 的巨型hedge fund了。這次它們炒底成功了,問題是成了莊家,如果換莊,全身而退吧了!

不用急,央行印著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57

于冬錢從何來?

近排桃姐威盡香港影壇,先是影片獲得意大利平等機會委員會率先頒發的平等機會獎,其後許鞍華在威尼斯影展中取得天主教人道精神組織Signis頒發的特別表揚獎,其後亦獲得La Navicella的獎,以上均是尊重其影片的精神獲獎。不久,女主角葉德嫻飾演的桃姐取得威尼斯影展女主角。其後的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亦接連取得包括男、女主角及導演等多個獎項。

但其實這套嚴格來說不是港產片,如果有深入考究的話,其實是由在紐約上市、由中國著名電影人於冬作為大股東的博納影視集團(Bona Film Group)牽頭出資拍攝

據一些訪問稱,其為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其後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因北京電影被行政合併,故成為中國電影集團的一員。之後因感懷才不遇,故自行創業,成立博納電影的前身博納文化交流公司,從事電影發行。

在2000年間,因認識林建岳旗下的豐德麗(571,前捷達統一發展、景耀國際、麗新酒店)旗下的寰亞影視(前於新加坡上市,後私有化,之後豐德麗、雲鋒基金及香港及中國財技人士以及騰訊(700)認購ROJAM(8075)股權,並注入寰亞影視業務成為現時的情況)的施南生,開始發行香港的影片,其中著名為股票電影竊聽風雲。

2003年,有感資金不足,故獲國企保利集團入股成為控權股東,改名保利博納,在2007年回購其股份,改名回博納影視集團,並在2010年12月於美國上市。但上市以後可能因為民企風波,股價表演真是不太好,上市價為每份存託憑證(2份存託憑證等於1股)8.5美元,但現時僅得5.66美元,表現和其他破產,甚至跌了90%的公司算是不錯。



2010年8月,在上市業務之外,於冬成立北京博納星光影院管理有限公司,以進軍戲院業務,以控制播放資源,次月,又和博納影視簽訂合約,負責管理北京博納星光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影院。


但是在2011年7月,博納影視宣佈購入於冬的北京博納星光影院管理有限公司,作價2億人民幣(3,900萬美元)。北京博納星光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天津及重慶擁有7個影院項目。但在2010年,星美國際(198,前大富地產、DC財務、東方魅力)收購12家影院的原作價只是2億元,位置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及上海,這作價是否高估,因缺乏資料,我真是不知道,但總算較當時覃先生最後注入上市公司的作價12億合理吧。但是本來他已經管理這些影院,但為何無端端花大價錢去買這些物業呢? 真是令人不解。

在注入後,根據2011年12月底的業績,公司的業績無重大改善,應收款及固定資產亦大增,現金顯著地耗光。

4月2日,於冬以稍稍溢價的價錢向紅杉資本回購了150萬股(300萬股存託憑證),每股11美元(每份存託憑證5.5美元),出資合共1,650萬美元,即大約1.28億港元。但是之前已有一個冤大頭,就是中國動向(3818)及新浪購入紅杉資本持有的電子平台麥考林,那他是否能賭贏呢,真的拭目以待。

不過,最奇怪不是這兒。

在2011年11月23日,天行國際向一間叫做Skillgreat Limited借出3,000萬,年息30%,他還以一個位於北京的物業作為抵押。但我翻查資料,從招股書的圖片看出,發現於冬正正透過這公司持有博納影視的控股權益。我翻查公告,未發現公司有還債的跡象。

GRAPHIC

那現在我們就有幾個問題了:
1. 大股東為何要把一些缺乏回報資產注入?
2. 大股東售出北京博納星光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的錢去了哪兒?
3. 既然賣出了,那應該有錢,為何要向天行國際借錢?
4. 購買紅杉資本的錢是否有部動用高利貸?
5. 我略略一算,借的錢加上套現的錢,減去購買股票的錢,大約還有1億多,那些錢去了哪兒?
6. 照以上推斷,大股東是否還有另外一盤業務,是主業還是外業?

所以這公司股價不振,可能真是有一些原因你是不知道的。

延伸閱讀:
1. 桃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1%83%E5%A7%90


2.Bona Film Group Wins Record-Breaking Ten Awards at the Hong Kong Film Awards
http://www.bonafilm.cn/index.php?r=news/view&id=18

3. 《桃姐》振興港片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1281

4. 博納影視招股書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504796/000104746910009870/a2201001zf-1.htm#cr47901_business

5. 天行國際借款予Skillgreat Limited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1123/LTN20111123545_C.pdf

6. Bona Acquires Affiliated Movie Theater Company, Bona Starlight
http://files.shareholder.com/downloads/ABEA-5A7WLI/1813669437x0x480437/7fdd5870-40d2-483d-80bc-850a7c876604/BONA_News_2011_7_5_General_Releases.pdf

7. 推銷員不死——電影人於冬奮鬥史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30715

8. 博納影視2011年業績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504796/000110465912020289/a12-7756_1ex99d1.htm

9. Bona Film Group Chairman Agrees to Purchase 1.5 Million Ordinary Shares at a Premium
http://files.shareholder.com/downloads/ABEA-5A7WLI/0x0x556912/d9ff87d5-32c7-48df-ad65-8dddb3fc7cc5/BONA_News_2012_4_2_General_Releases.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97

大病醫保 錢從何來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9-07/100434272_all.html

 保大病還是保小病?天平終於傾斜。

  圍繞著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走向,爭論已久。相較於一些發達國家將更多資源用於對大病的保障,中國現有醫保制度傾向於保中病,小病和大病開支較 多由個人承擔。但近年來,中國人慢性病、重病發病率連連走高,大病風險已非單個家庭所能抵禦。隨著層出不窮的大病重病患者悲劇不斷湧入公眾視野,改革的呼 聲日益迫切。

  2012年8月30日,國家發改委、衛生部、財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保監會六部委正式公佈《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承諾基本醫保不能報銷的合規醫療費用,可再報銷至少50%;個人所繳納的保費,並不會額外增加。

  這一制度安排,正是針對中國當下日益沉重的大病負擔。「大病醫療保障是全民醫保體系建設當中的一塊短板。」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說。

  目前,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大致實現「全覆蓋」,城鎮勞動者享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下稱職工醫保),城鎮非從業居民享受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下稱 居民醫保),農村居民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下稱新農合)來保障,三套制度參保人數已達13億。但這些醫保所覆蓋人群的醫療開支,僅有49%-64%不 等可獲補償。三套制度之外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享受公費醫療,近九成醫療費用可報銷。

  對於最貧困的群體,政府提供兜底的醫療救助。但在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之間,仍有龐大的資金缺口無從彌合。「未富先老」「未富先病」的陰影下,面對大病風險,即便有較穩定的收入、有相當多積蓄的家庭,也將陷入困境。

  按照國際標準,一個家庭的衛生支出如果佔家庭可支付能力的比重等於或超過40%,即遭遇災難性衛生支出。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今年3月刊發的文章稱,2011年中國災難性衛生支出的發生比例為12.9%,即1.73億中國人因大病陷入困境。

  為了彌補制度中有關大病保障的缺失,最高決策層終於拍板,此次六部委聯合公佈的《意見》,要求各地從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新農合基金中劃出一定比 例,作為大病保險資金,向商業保險機構購買保險。即要在基本醫保之上,再加築一層帶有強制參保、普惠意味的商業保險,以加密保障網絡。孫志剛表示:「有必 要設計專門針對大病的保險制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使城鄉居民人人享有大病保障。」

  如此,大病保險,中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中這道未盡的缺口,能否彌合?多位業內學者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仍有關鍵的疑問待解:保障提升無法繞 開籌資規模擴大的關口,錢從哪裡來?籌資規模提升的同時,醫療機構的效率仍然低下,何為真改革?配套醫改措施若不同步進行,大病保險制度運作前景難料。

  藍圖已就,知易行難。

保障何來

在基本保險之上,補充商業保險,被視為最切實有效的方法

  醫療資源盤子有限,始終是中國醫療保障水平提升的最大掣肘。此次由國務院醫改辦主導的改革,試圖以商業保險嫁接社保的形式來破解困局。

  由於醫保基金籌資有限,在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等三套制度的構架當中,均設立醫保報銷封頂線,超過封頂線的大病開銷基本醫保不予承擔。同時,醫保目錄對「保基本」的定義非常謹慎,入列藥品多是受益面較廣的常用藥,極少針對大病的特效藥、進口藥。

  提高保障水平,無非是調整上述幾條門檻線。事實上,三套制度的起付線、封頂線等指標近年來也有所調整,但幅度和頻率仍趕不上醫療需求的快速增 長。國務院醫改辦相關官員對財新記者分析稱,制度安排是剛性的,因為調整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需經過準確嚴密的精算和複雜審慎的行政審批。若保障待遇提升 過高,可能導致醫保基金難以為繼的尷尬。

  旨在保基本、廣覆蓋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顯然難以包攬所有大病。政府部門此前也有探索,由衛生部門主管的新農合,甄選出數十種病種,對其嘗試按 病種付費,在限額內提高報銷比例。但在有限的資金下,能被納入大病保障的病種畢竟是少數。且甄選病種提高保障的方式,始終受到公平性的質疑。

  「要想依靠基本醫保完全解決大病費用問題,肯定撐不住。」北京人社局一名官員面對基本醫保基金近年來的收支緊張曾表示。

  在基本保險之上,商業補充保險被視為最切實有效的方法。1998年《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下稱《決定》)中,即提出對於「超過最高支付限額的醫療費用,可以通過商業醫療保險等途徑解決」。

  此後,職工醫保探索出多種形式的補充醫保,包括地方政府或強制或自願地增加個人籌資,由政府運營或統一購買商業保險,也包括以企業為單位的團體參保,收入優渥者甚至還自行購買個人健康保險。

  相較而言,城鎮居民和農民的醫療保障明顯不足。基本保險的待遇水平本身就低,又無工作單位為其提供補充保險。市面上的商業保險價格昂貴,在商業保險「逆向選擇」的機制下,最需要保險的弱勢群體反而被排斥在外。

  正是此種待遇的明顯差距,此番大病保險新政,便著力要為城鄉居民建立一層補充保險。至於這一大病保險的保費,國務院醫改辦明確提出「不再額外增加群眾個人繳費負擔」。

  決策者首先想到了醫保資金結餘。對於結餘不足或沒有結餘的地區,則要求這些地方在年度提高籌資時「統籌解決資金來源」。在醫保體系建立之初,各 地因擔心資金安全問題,均保留了較多風險基金,此後連年沉澱,已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便在2009年衛生部等多部委聯合發文件要求降低結餘率,迄今為止,全 國仍累計了大量基金結餘。

  審計署於2012年8月初公佈的全國社保資金審計結果顯示,2011年,新農合基金累計結餘824.42億元,居民醫保為413.57億元,部 分地區將二者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基金累計結餘125.79億元,而職工醫保累計結餘為5525.52億元。前述各項總共累計結餘6889.3億元。

  「現有的實際報銷比例不高,又有大量的醫保基金結餘。」國務院醫改辦一位官員稱,與其在現有制度上精細調整,不如通過增量的制度創新,對存量的進行制度改革。

  之所以選擇加大對大病的保障,而非進一步保障基本醫療,衛生部一位官員解釋稱,在籌資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如將結餘用來普遍提高保障待遇,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多報銷幾個百分點,「老百姓沒什麼感覺」。反之,將結餘用來保障因病致貧的大病患者,更為實際。

  用這筆錢再購買一份商業保險,成為一個可行的選擇。孫志剛就此指出,首先可以發揮商業保險機構專業特點,加大對醫療機構和醫療費用的制約;其 次,商業保險機構在全國範圍內統籌核算,間接提高大病保險的統籌層次,增強抗風險能力,放大保障效應;第三,專業化管理和市場化運行機制,有利於促進提高 基本醫保的經辦效率;此外,也有助於促進健康保險業發展,推動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財新記者獲悉,《意見》出台前,2012年4月,國務院醫改辦副主任徐善長帶隊,前往已有商保承辦補充醫保經驗的河南洛陽、江蘇江陰等地。在綜合考量各地試點的經驗後,《意見》做出市場化的選擇——要求各地使用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基金購買商業大病醫保。

籌資陰影

醫療費用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基本醫保基金的當年結餘率近幾年來又一直在降低,僅僅依靠醫保基金的現有結餘,恐難支撐大病醫保所需

  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醫保基金現有結餘是否真的足以支撐大病醫保所需?

  國務院醫改辦曾針對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抽取1億人樣本調研,測算出大病發生概率為0.2%-0.4%,即三四百萬人口規模的地級市,醫療費用超過 20萬元的個案一年不超過5例。由此測算下來,平均每人每年從醫保基金拿出40元,即可保障大病,而目前基金結餘可以支撐未來三年用度。

  但是,三年後籌資何來,不得而知。雖然財政每年都在增加對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貼,但醫療費用也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基本醫保基金的當年結餘率近幾年來又一直在有意降低,僅僅依靠累計結餘並不足為長遠計。

  具體到醫保基金的不同體系,承擔的壓力亦有不同。目前約3億人參保的職工醫保,平均每人每年籌資2031元,實際報銷比例64.1%,累計結餘 高達5525億元;覆蓋另外10億人的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籌資水平僅分別為平均每人每年246元、230元,實際報銷比例分別為49.2%和52.3%, 累計結餘總共不過1300多億元。

  不同地區間差異也十分顯著。儘管從全國範圍看,累計結餘總額不低,但東中西部情況迥異。衛生部一位官員告訴財新記者,在醫療服務可及性相對較差、醫療費用相對較低的西部地區,醫保基金結餘相對寬鬆。但在東部及沿海地區,結餘就趨於緊張。

  同時,人口老齡化壓力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基本醫保基金之頂。2012年6月9日,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在第八屆健康產業論壇上表示,截至 2011年,中國已有60歲以上老人1.85億,老齡化以平均每年0.5%的速度快速提升。「大家都注意到我們醫保基金有一些結餘,但把老齡化因素考慮進 來的話,我們更應該對醫保資金的支撐能力感到憂慮。」

  此外,基金結餘也不可能全部用於為大病醫保籌資。財政對新農合的投入往往相對滯後,儘管每年1月1日起都按照提高後的保障待遇為參合人報銷,但 財政預撥款項通常要到3月才能撥付,再次劃撥要到7月之後。中央財政撥付後,地方財政資金也很難立即到位,有時基金賬戶上只有農民自己繳納的費用。這要求 基金必須保留一定比例結餘,滾動到下一年初為農民報銷。

  即便將財政每年增加的撥付考慮在內,基本醫保基金還要面臨另外一層追問:在實際保障待遇不高的情況下,追加的資金應該優先提高基本醫保待遇,還是優先兌現政府對大病醫保承諾?

  依照國務院醫改辦此前測算,罹患大病的患者比例並不高,發生概率為0.2%-0.4%,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合)人數約10億。這意味著,基本醫保基金要選擇對10億人提高保障,還是對200萬-400萬人保障大病?

  據財新記者瞭解,在大病醫保制度設計之初,國務院醫改辦曾考慮將結餘較高的城鎮職工醫保也納入集中購買商業補充保險的範疇,但這在相關部委間未達成共識。

  知情人士透露,人社部的考慮是:一來職工醫保的保障待遇已經相對較高,增加對大病保障的需求並不迫切;二來基本醫保應以保基本為主,如結餘過 高,可以探索在政策範圍內提高報銷比例,或調整醫保報銷範圍,而保障大病的補充商保更適宜交給市場,於基金效率更加有益;三來職工醫保自1998年建立, 各地已自發探索了補充醫保的多種形式,包括政府組織強制購買,也包括自願參加,許多企業已選擇給員工購買商業補充保險,沒有必要再從中央層面硬性要求。

  另外,職工醫保自身壓力仍然存在。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不同,城鎮職工醫保參保人退休後不再繳費,隨著老齡化壓力趨重,主管城鎮職工醫保的人社部門,也不敢貿然對保障大病許下更多承諾。

  沒有城鎮職工醫保的加入,目前大病補充保險僅僅覆蓋籌資更低、結餘相對更少的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實際報銷比例本就不高,在此基礎上對更多的自付部分「二次報銷」,長遠來看,顯然會對醫保基金形成較大壓力。

  前述衛生部官員告訴財新記者,此次出台的《意見》僅是指導性質,並非要求全國各地立刻全面鋪開。文件中提出的「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 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至於何為高額醫療費用,何為合規醫療費用,均由地方政府 自行探索確定,以規避保障待遇提高後可能發生的基金風險。

  「現在先搞試點,摸索經驗,允許各地有自己的做法,有的地方暫時不願意搞,也沒關係。」該官員表示,對地方試點的原則性要求,仍然是在有限籌資來源下摸著石頭過河的舉措。

缺口潛伏

大多數地區提供的實踐經驗,不斷預警大病保險的支付風險

  事實上,早在2000年左右,即有地區率先建立了城鎮職工大額醫療保險制度,並嘗試引入商業保險公司經辦。各地的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發展速度並不相同,亦有沿海地區對城鄉居民的大病保險進行探索。

  參保形態各式各樣。有的地方選擇政府組織強制性購買商保,以擴大風險池,提高保障能力,如江蘇太倉;也有地方政府選擇保留補充保險自願參加的特徵,允許個人自由選擇,如江蘇江陰。在具體承辦方面,購買商保和政府醫保中心直接經辦也一直並存。

  先行先試者中,江蘇太倉被視為典範。自2011年起,太倉在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統一為城鄉居民醫保的基礎上,從職工醫保基金中拿出每人每年 50元,城鄉居民醫保中拿出每人每年20元,向中國人民健康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購買商保。在此之前,太倉城鄉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報銷比例達68%,但 當醫療總費用達到10萬元時,實際自付比例只有一半。而補充醫保介入後,患者自付部分總額超過1萬元的部分,均可在扣除醫療高消費項目後,享受大病醫保補 助。據太倉人社局統計,2011年住院醫療總費用超過20萬元的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可達74.8%。

  增加20元的籌資,換來將近75%的大病實際報銷額,太倉的經驗被包括國務院醫改辦在內的中央機構推崇。然而,在這一高水平保障背後,是城鎮職 工的極力「反哺」。與諸多地區三大保險各自為陣不同,職工醫保基金拿出的每人50元籌資,與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拿出的每人20元籌資,通過商保橋樑,三類人 群的基金統籌在一個資金池裡「互助共濟」。儘管繳費不一,但支付水平一致。2011年,太倉享受到大病補充保險的2641人中,1361位職工獲得的報銷 補償金額僅為職工醫保籌資額的48.2%,1280位城鄉居民,則獲得補償825萬元,為城鄉居民籌資額的237%。在職工醫保的補貼下,居民實際報銷比 例的提高明顯高於職工群體。

  在當地政府官員眼中,此舉乃是「城鎮反哺農村」的制度設計。但對於絕大多數制度分立的地區,由於此番大病保險改革僅針對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 不僅此等「反哺」制度難以實現,太倉本身「無上限」的基本保險報銷水平以及年輕的人口結構,也是無法複製的。太倉之外,大多數地區提供的實踐經驗,則不斷 預警大病保險的支付風險。

  例如山東青島曾在2005年公開招標職工醫保大病保險的承保機構。本已中標的中國人壽青島分公司在審核時發現,該項目尚未運作即已存在嚴重虧 損,遂退出合作。2006年初,新開業的中國人保健康青島分公司申請參與,但隨後運行的四年期間,每年為大額醫療補助金墊付資金4000萬-7000萬 元。

  同屬經濟發達地區的浙江台州也面臨此等尷尬。早在2002年至2004年,已有商業保險公司承保台州城鎮職工重大疾病醫療保險業務,但三年經營 帶來了600餘萬元實際虧損。2005年,台州市政府經多方政策調整,將這一業務交由台州市醫保中心自行運作,結果經營一年再度出現300餘萬元虧損。曝 光率頗高的廣東湛江,城鄉居民大病補助保險在2009年虧損1130萬元。為此,承保的中國人保健康公司與政府展開漫長博弈,最後以政府提高籌資額度,從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的15%提高到25%以彌補虧損告終。

控費博弈

控費不力帶來的虧損,最終會以提高保費的形式來彌補,責任轉嫁到參保人

  正是因明顯的虧損風險,不少商業保險公司在與政府合作時,都希望將產品設計為「基金制」。例如,政府繳納100元保費,當年支出95元,剩下的 5元錢將留在資金池裡用於下一年支付,而不得算作公司的盈餘;同樣,虧損也由政府兜底,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一位保險業內人士介紹,此種模式下,保險公司 的收入則僅是管理費用。對公司來說,儘管利潤有限,但風險可控。

  一些地方政府則更希望保險產品採用「公司型」——由保險公司自負盈虧。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在湛江調研後撰文指出,這是一種「再保險」 的機制。所謂再保險,是指原保險人為了減輕自身承擔的保險責任,將超過自己承保能力以外的部分保險責任,轉嫁給其他保險人或保險集團承保。地方社保部門作 為原保險方,將大病保障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作為再保險方,通過自己的資金池二度分散風險。

  對於政府來說,大病的賠付風險利用保險機制得到進一步分擔;保險公司也可能通過加強控費、壓縮成本,實現更高的收益。

  不過,此種模式也面臨尷尬。從理論上來講,如果保險公司管理控費有力,基金出現結餘,將成為保險公司的利潤收入,這使得本來可用於提高參保人待 遇的基金流失,且不符合現行的社會保險資金管理規範。但在現實中,大多數中國的保險公司需要面對的卻是難以承擔的虧損風險,且此種風險難以控制。

  「控費是關鍵。」上述業內人士指出,由於保險公司對於費用支出沒有有效的控制手段,採用公司制必然巨虧。

  在不少學者看來,商業模式想要順利運轉,需要多個前提。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俞衛指出,政府部門首先要對保險公司有充分的制衡,對其控費做出明確要求,否則因為控費不力帶來的虧損,最終以提高保費的形式來彌補,責任轉嫁給參保人。

  與之緊扣的,是保險公司對醫療機構的制約。「如果要保證保險公司不陷入虧損,保險公司要儘可能控制醫生大開藥方,才能有效地管理風險。」北京大 學經濟學院學者鎖凌燕認為,中國的商業保險公司和社保部門都應該和醫院談判,以實現控費的目標。但現在中國醫療資源嚴重短缺,醫院在談判地位中非常強勢, 「社保部門都無法實現對醫保的控費,更不要說商業醫保的參與了。」

  上述業內人士介紹,商業保險公司最主要的控費手段是加強核查力度,或者通過影響地方政策,以限病種、限價的方式控制支付風險。在他看來,在賣方 市場下要做到真正的控費,根本途徑是從產權上解決問題,保險公司控股醫院,參與醫院定價體系,雙方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分享」機制。但在這種情況下,也必 然會有保險公司惜賠、醫院「摳門」不開好藥等顧慮。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充分監督,消費者「用腳投票」。「不同利益團體相互制衡,形成閉路循環。」

  現實顯然距離理想甚遠。在當前已有嘗試的多個地區,政府與商業保險公司之間,往往是在「基金制」和「公司制」之間反覆博弈,尋找平衡。例如湛江 目前的盈虧分擔,確定為保險公司在3%的水平上實現保本微利,超過部分50%劃入基本醫保基金,超支部分則要承擔50%。又如被視作改革範本的太倉,保險 公司首先獲得4.5%的經辦服務費,在此基礎上,與政府共擔盈虧。

  如此一來,引入商業模式將帶來的激勵效用大打折扣,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大病保險中引入商業經辦的意義依然值得肯定。

長路未竟

商保的介入,能否成為撬動基本醫療保險管辦分離的槓桿?

  對於此次新政,儘管坊間叫好聲眾,其後風險仍不可漠視。但畢竟社保和商保的聯姻,提供了抑制風險可操作的工具。

  鎖凌燕認為,商業保險公司經辦相較政府自辦顯然更有效率。政府經辦部門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對於個案審核和賠付率的控制沒有動力;而商業保險公司即便無法直接從基金結餘中獲得盈餘,也需要儘可能降低賠付率、管理好資金,才能繼續拿到這單業務。

  不少學者更把商保的介入,看做撬動基本醫療保險管辦分離的槓桿。

  國務院醫改辦一位官員表示,基本醫療保險也實現商辦並非沒有可能,「地方政府和老百姓有個接受的過程,他們(商業保險公司)也對醫保有個認識的過程。」

  而更為積極的效益,則體現在對商業保險市場的促動。北京天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海峰介紹,保險公司經辦大病保險的利潤一般在5%左右, 地區差異比較大,對於公司而言不算高。但保險公司首先擴大了保費資金總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平台加強與政府的合作力度,開發補充醫療產品,拓展市場,打 響品牌。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也專文分析湛江模式對商業保險公司的意義。在他看來,即便「保本無利」,「社商合作」對保險公司而言也有極大吸引 力——核心便是數據。顧昕分析,由於保險公司沒有渠道接觸到健康保險最為關鍵核心的數據,保險精算根本無法進行,這也成為制約商業保險市場發展的一大原 因。

  他在調研中發現,在湛江,儘管中國人保健康公司還蒙受了賬面損失,但也同步開發包括重大疾病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在內的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市場效果不錯。「參保人數據的經濟價值,遠遠高於其承攬的再保險分保費。」

  但一位保險業內人士認為,商業保險公司畢竟是要追求利潤的,如果經辦大病保險長期處於虧損或不盈利狀態,公司難有持續跟進的動力。

  大病保險還面臨著醫療費用持續上漲的風險。國務院醫改辦副主任徐善長亦表示,這有可能「使大病保險收不抵支、難以為繼」。

  徐善長分析,醫療費用上漲的原因主要有三類: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正常增長;二是釋放了過去一些應治而未治的就醫需求;三是誘發不合理就醫和過度醫療。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就目前的形勢看,醫療費用的上漲乃是必然。若過分依賴基金結餘或財政補貼、沒有可持續的繳費籌資機制,可用於大病保障的資金量及對應的保障水平也將有限。

  業內的共識是,大病保險要想持續運轉,一是籌資體制進行調整——避免過度福利,城鄉居民個人也要分擔一定的保費;二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控費機制。

  與此同時,也只有有效的控費,商業保險的市場才可能真正有所發展,參保人才會有更為多元、多層次的選擇。

  在不少業界、學界人士看來,對醫療費用的控制,仍然繞不開醫療體制的改革。「在藥品流通體制、醫院產權改革這些都沒有到位、沒有見到成效的時候,醫保這邊大步邁進,醫改那邊小步推進,在費率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大病保險怎麼控費?」

  鎖凌燕認為,付費機制改革是核心,與此同時醫院產權結構、藥品流通模式和定價機制都必須同步改革,否則「算不清楚」大病保險最後真正的保障效果。徐善長亦表示,「在大病保險工作推進中,須同步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的過快上漲。」

  大病醫保的啟動,能否成為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助推力,仍然有待各地的實踐。

資料:大病可以怎麼保

政策範圍內的大病保障

  ■針對新農合參合人群,尿毒症、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藥肺結核、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等8類大病納入政策內大病保障

  ■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顎裂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

  ■具體做法:嘗試按病種付費,進一步提高報銷額度,對特定病種根據經驗值規定治療費用限額,限額內由新農合報銷70%,自費部分則由民政部門的救助資金承擔一定比例社會醫保機構舉辦的強制附加型醫保

  ■由政府社保部門在基本醫保方案的基礎上,以社會保險形式強制籌集大病醫保基金,用於覆蓋超過基本醫保封頂線以上的醫療費用或門診高額醫療費用,部分地區由社保部門直接經辦,如上海、鎮江等,也有地區選擇由商保公司經辦,如廈門、天津等。保障水平各地不一

  ■以廈門為例,自1997年始,每人每年籌資28.80元,其中個人賬戶22.80元,統籌賬戶6元,補充醫療保險報銷上限提高至15萬元社會醫保機構舉辦的自願性補充醫保

  ■為基本醫保參保人提供可自願參加的補充醫保方案,政府統一與商保機構談判籌資標準及保障水平

  ■以廣州為例,繳費標準為上年度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的0.50%,個人自付部分累計2000元以上可由補充醫保報銷70%

商業補充保險

  ■由商保公司提供基本醫保覆蓋範圍外的醫療費用報銷,可通過企業、行業集體購買,也可個人自主購買

  ■企業購買的團體保險保費取決於企業與保險公司間談判企業、行業的互助基金

  ■電力、鐵路等行業,由工會主導,職工自主籌資,成立互助基金,用於大病職工的救助

  ■目前全國已有21個地區建立這一制度。每月繳費一般幾塊錢,報銷上限可達20萬元慈善組織的救助型大病醫保

  ■由慈善機構籌資,為救助人群購買商業保險

  ■如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開設的中國兒童保險專項基金,使用社會捐贈的善款,為孤兒和貧困兒童購買商業保險公司產品。價格僅50元,覆蓋12種兒童常見的特重疾病

  資料來源:財新記者根據中國醫療保障信息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96

錢從何來?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19.html
曾經何時,止凡在這裡都討論過不少有關「錢」的概念,在投資行為上亦必須弄清楚。當股市暢旺時,人人都感受到經濟好,又會增加消費,旅遊業都會旺一點,可能不少人都能從市場中提款,到股票市場炒兩轉就賺大筆,但「錢」從何來呢?到股市大瀉時,新聞報導都喜歡以大字標題「股市單日蒸發XX億」,這個XX億到底又跑到哪兒去呢?

股市是一個買賣市場,有人買有人賣,於是能夠成交,其成交價就是所謂「市價」。買貨人多賣貨人少,市價自然高,賣貨人多買貨人少,市價自然跌,這是供求關係在操縱著。當你明白這個遊戲後,明白了對中「錢」的運作時,你要在這個規則下賺錢,就一定要賺對手的錢,

為何要分開投資及投機?價值投資者又有什麼長線短線?又有什麼交易者(Trader)?當你瞭解你目標要賺的「錢」從何而來之後,你自然懂得分辨。巴菲特式的價值投資與他師傅的價值投資方法都已經不一樣,其重點分辨就是在賺的「錢」來自不同的地方。

巴菲特所追求的是所投資的公司的賺錢能力,作為股東之一就能分享回報,所投資的公司一直在運作,請員工有系統地做生意,他賺的「錢」就是來自這些盈利。巴菲特師傅所追求的是所投資公司的內在價值比股價高出的部份,這是因為市場交易的問題,可能是股市中供求問題,可能一直被人忽略的公司價值,他買入後就是希望其股價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回覆正常,反映出公司的合理內在價值。

兩位世紀高手都是在進行價值投資,大家可以發覺他們所追求的「錢」是有點點不同的,而與一開始所講的買賣行為,「賺對手的錢」這概念,又有著很大的分別。這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就是你所賺的「錢」本身是不是合理呢?又回到這個老問題,當大市升,真的人人都在賺錢嗎?當大市跌,市場真的有錢消失了嗎?

這些問題對投資新手尤其重要,你投資股票也好,投資物業也好,要賺價差也好,要賺租賺息也好,都不要緊,最重要是弄清楚你所賺的「錢」從何而來。坊間不少書籍討論很多概念,有些教你注意現金流,有些教你看曲線,有些教你買黃金保值,林林總總都有。當你弄清概念之後,你會知道自己在賺的到底是資產運作的盈利,還是交易對手的損失,又或是通貨膨脹下銀紙消失的價值而已。拿這些功力去看書看報章,你一定會有不同體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78

3100多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何參保 錢從何來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789

5月15日,《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外公開。《條例》共10章44條,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規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規。

其中,《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這是我國首次明確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須依法參加社保。

3000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何參保尚未明確

國務院法制辦、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人就條例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國現有事業單位111萬個,事業編制3153萬人。

按照現行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人員不同,這3100多萬事業編制工作人員,退休前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由財政統一支付養老金。這種「雙軌制」養老保險制度一直備受爭議。

新出台的《條例》規定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需依法參保,但並未明確規定參保的具體步驟。學界的一些專家也認為,有關事業單位人員從7月1日起統一參保並不現實。

《京華時報》報導,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教授認為,新政的出台並不會使廣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今年7月同步參加社會保險,尚需一系列配套實施文件的出台。不過新政還是會對加快推進養老金雙軌制的並軌,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新京報》報導,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已明確: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條例》提出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加社保,系對《決定》的貫徹實施,再次釋放「養老金並軌」即將啟動的信號。

但他也同時強調,如何解決資金「缺口」,即在職人員此前「欠繳」的養老保險,是「養老金並軌」的難題,「《條例》沒有涉及,這方面應該還會出台配套制度」。

《南方都市報》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支付部分直接從工資部分扣除的可能性不大,畢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並不高,必須先建立工資增長機制漲工資才可行。更重要的則是,如果有政府財政支付單位繳納部分,以每年每人1萬元計算,政府一年將多支付3000億元。而在此之前,財政只需要支付這些人退休後的養老金。

事實上,早在1992年,原人事部就曾下發《人事部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在云南、江蘇、福建、山東等省開始局部試點,但最終由於各地試點不統一以失敗告終;2008年年初,國務院出台《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又確定了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五省(市)作為事業單位養老制度及分類改革試點,但這幾個試點目前也未見捷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09

“土豪”安邦的錢從哪里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67

安邦,這家在本土壽險市場位居第八的保險公司,今年以來無比強勢地在全球瘋狂掃貨,手筆之大令人側目。

在國外,安邦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100%股權,並購德爾塔·勞埃德比利時銀行,從希爾頓手中接盤久負盛名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國內,安邦更是頻頻出手,將民生、招行、金地、金融街均收入囊中,持倉A股總市值超過1000億元。

所有人都在納悶:一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的保險公司,是如何迅速崛起的?支撐其在資本市場不計成本吸籌的巨額資金,究竟來自何處?

首先,有錢任性的安邦有著一幫“土豪”股東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安邦保險的前身安邦財險成立於2004年,由上汽集團聯合中石化等數家央企設立,最初的註冊資本僅5億元。不過,隨後在股東雄厚資本實力的支持下,成立之後的安邦財險接連增資,2009年時已至51億元。2011年9月再度增資至120億元。

最大手筆的註資來自於2014年。今年4月,安邦保險股東就已大手筆增資180億元,註冊資本金達到300億元。

保監會今年12月披露,安邦保險再度獲準增資319億元,增資之後註冊資本金一舉達到619億元,資本金規模躍居市場首位,遠超“亞軍”人保集團的424億元,由一家中型險企一舉跨入保險巨頭行列。

而多家媒體調查,除了股東註資,保費是支撐安邦金融帝國的另一個重要來源

今年1至11月,安邦人壽上海分公司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已達到約109億元,遠超老牌保險公司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的91億元、67億元。去年同期安邦人壽在上海分公司保費收入僅有549.26萬元,規模增加1984倍,如此暴增讓業界大為驚奇。

在北京市場前十月的保費數據中,第一把交椅依然是平安人壽北分公司,保費收入為113.9億元。而安邦人壽以原保險保費99億元緊排其後,作為壽險老大的中國人壽只有68.5億元。

保監會公布的前11個月保費數據顯示,安邦規模保費達到564億元。而2013年全年,安邦人壽原保費只有13.68億元,投資類保費為82億元。

那麽問題就來了,究竟是什麽產品如此吸金,讓安邦的保費收入突然暴增呢?《經濟觀察報》援引一家上海市場排名前三的壽險公司銀保渠道負責人的消息稱,安邦保費暴增的奧秘,在於依靠遠高於競爭者的保險和理財產品迅速蠶食市場。

下面的兩款產品就很能說明問題,據《經濟觀察報》:

閔行滬閔路一家郵政儲蓄網點的銀保產品只有一款安邦長壽利豐保險,其他都是基金產品。安邦該產品的2年期預期年化利率為4.71%,五年期為5.84%,比銀行定存收益高出不少。

該產品說明書顯示,這是一款在人身保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後,為了回饋客戶推出的自主定價、收益固定的保險計劃,一經投保利益就可鎖定。

……

在建設銀行網點,銀保渠道只有兩款產品,一個是新華人壽的惠福寶,保本保息年化收益4.5%,安邦財險的一個三年期安邦共贏三號投資型綜合保險產品的收益卻高達5.17%,比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國債都高出不少。

而兩家網點的營銷員推銷的一個共同點則是,都是純理財產品,附帶的保險全都是贈送的。

不過,這種靠高收益、高手續費吸引來的資金成本很高,對投資收益的要求非常高。而安邦的投資策略也明顯差別於傳統的做法。

與以往註重資產配置和負債久期不同,安邦對於民生、招行等公司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並購整合銀行地產等優質資產,除了股票權益類收益,還可以分享企業發展的長期利潤。

《經濟觀察報》援引一家壽險公司銀保渠道負責人的評論稱,這種激進的模式對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管控的要求很高,如果大的投資環境好的話,還好;否則,風險累積形成滾雪球效應,一旦投資不能覆蓋成本出現破產,這些公司將逃脫不了。

不過,另類激進、有錢任性的安邦最終是否能走出一條“顛覆之路”,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97

“十萬億”與地方債:中國新“刺激”的錢從哪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17

中國發改委本月確認,國務院已批準總投資逾10萬億的七大工程包項目。官方強調這並非新增財政刺激。但是在政府不出錢的情況下,問題就來了:錢從哪里來?

根據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的說法,

“十萬億”並不是新增的財政投入項目,而是將社會資本引入投資計劃中。中央政府投資在並沒有怎麽增加總量的情況下,通過內部調結構,減少一般性的投資,加強重點領域的投資,來引導和加強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從這番講話中可以看出弱化或者規避“財政刺激”的用意十分明顯。微刺激一直被視為政策“標桿”,大張旗鼓的宣稱刺激計劃顯然和原有路線不符。但是中國在不增加地方政府債務的前提下,似乎已經不可能加速基礎設施項目。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的報道,中國地方債的總量可能會讓中央政府“大吃一驚”。

數據顯示,2014 年前11個月的基建投資總額就已達到9.8萬億元,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接近 20%。以此增速推算,2015 年全年基建投資總量大致應該在 13萬億左右。由於萬億基建項目有的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有的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有的項目還需要分解,所以總投資是無法確定的。但是資金需求的現實還是十分明顯的。

由此,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似乎成為了最大亮點和可能。發改委的表態中也看到了引入社會資本投資的內容。

羅國三:目前政府對於國家重大工程的政策導向是通過創新投融資機制來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對於PPP,按照平安證券的算法:參考另外兩個金磚國家巴西和印度,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較大。他們通常也通過 PPP 模式進行運作。印度PPP的規模/GDP 的比例超過30%,巴西的比例則為25%,俄羅斯的比例也高達7%。而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PPP 模式的項目規模僅有 1%-2%。

中國地方政府目前已經將部分項目通過PPP模式在運作,但是規模只有 5000-6000 億元,占GDP的比例僅有1%左右。平臺公司債務余額為7萬億元,假設債務余額中70%改為PPP模式,規模可達4-5萬億元,如果占 GDP的比例達到金磚國家平均水平可達 10萬億元。

理論上PPP似乎可以接替政府成為投資的主力軍,並且政府也出臺了《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試圖更好的推動PPP運行。

但是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在個人投資者依然受制於地方政府的背景之下,會有多少社會資金願意介入實在很難估量。而尚不健全的相關制度以及如何協調社會資本回報和公共利益的沖突也讓PPP“看起來很美好”。

如果基建所需資金難以獲得的瓶頸無法在“2015PPP大元年”得到解決,那麽信貸加速擴張似乎又成了唯一選擇。光大證券在12月通脹數據公布之後發布的報告就曾認為:

只有信貸的加速投放才能直接觸及融資難這個問題。去年降息之後資本市場泡沫化發展的傾向已經降低了央行降息的動力。因此,貨幣政策放松更可能以放松信貸的方式來進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23

錢從何來?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10.html

指數高與低是其次,對港股來說,最重要莫過於個場夠旺!

由過往好幾個月時間,每日平均成交僅七、八百億左右,短短三日,每日平均過二千億,資金入市毋容置疑,但問題在於,錢從何處來!?

對李小加來說,只要有資金,那管資金何處來但對市場人而言,入市資金類別、或者主導後市能否再升、或要跌!

近日而言,市場共識是,內地公募基金入市、外資基金大舉追貨,令李小加邊笑、陳德霖邊接。但中環人提出兩點!

首先有關公募基金已經入市之說,中環人引述熟識內地人士指,「not yet!」

據悉,尤其本星期內地資金入市,其實主要圍繞內地股民、及私募基金,尤其是後者,呢點從近日個股表現,長年不振中小股忽然小陽春可見一班

正如交銀洪灝指,內地公募基金改章程大約要用一星期,理論上本周可以透過港股通買港股,但不能忽略是公募基金內地股票持倉全爆,要先從A股減磅!

內地人繼來港炒樓團、奶粉團之後,最新加入是港股團,直接在港開戶、直接在港操盤,正當市場以為因為港股破位,觸發大量外資被逼大舉掃貨,從而令銀行體系結餘逼爆之除,中環banker提出,要留意港匯、離岸人民幣CNH及在離人民幣CNY三者關係。

以往,港元越強,無論CNH、CNY都同時強勢,三者構成正面關係,但打從近個多星期,關係轉得微妙,簡而言之,港元越強,CNH卻越弱,CNH較CNY差價越折讓。

將上述關係再引申一步的話,港紙強,港股強不是新聞,最大發現其實是CNH越弱、港股反而越強!

點解?

中環人話,港元與離岸人民幣,由以往正面關係,變為負面關係,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港股通效應,資金北水南移,凡經港股通買賣,兌換價只限於CNH,近日港元強勢,大部份原因正正是港股通「唱爆」港紙。

同樣,內地股民直接到港,經地下錢莊、或者牛記兌換,亦導致離岸人民幣與官價差距擴闊。

最後,長期以來,大部外資流入,部泊離岸人民幣市場,捕捉升值機會,到近期,隨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但股票上升預期升溫,出現唔少資金沽人仔、買港紙,從而買股票。


最新數字顯示,環球基金層面,中資股仍然錄得淨外流,既然外資未大舉進場,又既然公募基金仍未進城,既然港股仲有上升空間,套用小加一句:不要急、不用慌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791

寶能系首次回應收購萬科“錢從哪兒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5959.html

寶能系首次回應收購萬科“錢從哪兒來”

一財網 安卓 2015-12-15 21:26:00

2015 年 11 月 27 日,公司通過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安盛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買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 A 股 23,646,504 股股票,占萬科總股本的 0.214%。本次權益變動後,本公司及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人壽”)合計持有萬科 15.254%的權益,首次超過萬科之前披露的原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 15.23%的持股比例。

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

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或“鉅盛華”) 於 2015 年 12月 10 日收到貴部《關於對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資產管理計劃方式持有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事項的關註函》(公司部關註函【 2015】第 538 號),現就相關事項回複如下:

1. 你公司及一致行動人首次持股超過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15.23%),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的具體日期和持股比例,並說明是否遵守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第二款和《 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第 4.1.6 條的規定。

回複:

2015 年 11 月 27 日,本公司通過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安盛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買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 A 股 23,646,504 股股票,占萬科總股本的 0.214%。本次權益變動後,本公司及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人壽”)合計持有萬科 15.254%的權益,首次超過萬科之前披露的原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 15.23%的持股比例。

在此之前,本公司已於 2015 年 11 月 20 日公告了本公司及前海人壽合計持有萬科股份的比例增至 15.04%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以下簡稱“前次權益變動”)。 2015 年 11 月 27 日,本公司增持萬科的股份比例僅為 0.214%,未達到5%的披露要求。根據萬科此前的披露,該公司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本公司 2015 年 11 月 27 日增持萬科 0.214%股份的行為,沒有改變萬科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狀態。另外, 2015 年 11 月 27 日,本公司未掌握華潤在萬科的持股是否有變動以及變動情況,無從判斷本公司在該日是否已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本公司在萬科的持股情況在 2015 年 11 月 27 日增持前後未發生或擬發生任何較大變化。自前次權益變動至 2015 年 12 月 4 日,本公司累計增持萬科A 股股票占萬科總股本的 4.969%,達到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增持 5%時應予以披露的標準。就本次權益變動,本公司已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於 2015 年 12 月 4 日通過電子郵件方式通知了萬科,並於 2015 年 12月 6 日按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通過萬科以直通車方式披露了《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

綜上,本公司遵守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第二款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第 4.1.6 條的規定。

2. 結合前一問題,前海人壽發表上述聲明是否符合《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二條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2014 年修訂)》第 2.1 條的規定。

回複:

自前次權益變動至前海人壽發表上述聲明當日( 2015 年 12 月 3 日),前海人壽未增持任何萬科股票,前海人壽的一致行動人鉅盛華累計增持萬科 A 股股票,占萬科總股本的 4.264%,未達到《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增持 5%時應予以披露的標準;且本公司無法實時確切掌握華潤在萬科的持股是否有變動以及變動情況,無從判斷本公司在該日是否已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因此,前海人壽和鉅盛華在當時也沒有其他需要披露的事項。在此期間,有媒體刊登了前海人壽的有關報道並自稱對相關人士進行了采訪,前海人壽於 2015 年 12 月 3 日發表上述聲明,旨在說明其未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發表有關公司的信息,不違反《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二條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2014 年修訂)》第 2.1 條的規定。

3. 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16 號——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第十九條(五)項的規定,請明確說明你公司是否存在持股5%以上的銀行、信托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的簡要情況並予以補充披露。

回複:

截至本回複出具之日,本公司持股 5%以上的銀行、信托、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如下:

本公司已在修訂後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第一節“信息披露義務人介紹”之“七、信息披露義務人持股 5%以上的銀行、信托、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的情況”對上述內容進行了補充披露。

4. 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及格式準則第 16 號——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請明確說明你公司作出本次收購決定所履行相關程序的具體時間並予以補充披露。

回複:

本公司於 2015 年 7 月 9 日召開股東大會並作出決議:授權公司董事長葉偉青女士全權決定證券相關投資事宜。根據上述授權及本公司董事長指示, 本公司於 2015 年 11 月 24 日及 25 日向相關資產管理計劃賬戶劃轉相應的劣後級份額認購資金, 並由該等資產管理計劃於 2015 年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4 日間結合市場情況分多次購入萬科 A 股票。本公司已在修訂後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第二節“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及決策”之“三、信息披露義務人做出本次權益變動決定所履行的相關程序”對上述內容進行了補充披露。

5. 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16 號——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請明確說明你公司在資產管理計劃中與管理人的具體關系,以及你公司是否可實際支配萬科 A 股 4.97%股份的表決權。若是,請向本所補充提交相關證明資料;若否,請按照你公司在前述資產管理計劃中的具體持有份額或資金比例情況,說明你公司目前擁有萬科 A 股 4.97%的具體權益、對管理人行使股份表決權的影響,以及所涉不同資產管理計劃的不同資產管理方式對你公司享有相關權益的具體影響,並予以補充披露。

回複:

一、與資產管理人的關系

本次增持涉及的相關資產管理計劃的資產管理人為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公司與上述管理人並無關聯關系。

本公司與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 2015 年 11 月 25 日簽訂了西部利得寶祿 1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和西部利得金裕 1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並於後續簽訂了相關補充協議;與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於 2015 年11 月 24 日、 2015 年 11 月 26 日簽訂了安盛 1 號、 2 號、 3 號資產管理計劃及廣鉅 1 號資產管理計劃合同,並於後續簽訂了相關補充協議;與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 2015 年 11 月 24 日簽訂了泰信價值 1 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合同,並於後續簽訂了相關補充協議。本公司與管理人及其他合作方簽署的資管合同及補充協議具體內容參見“三、資管合同及補充協議的主要內容”

二、表決權歸屬

2015 年 11 月 24 日,鉅盛華與相關方簽訂了《安盛 1 號資產管理合同補充協議》、《安盛 2 號資產管理合同補充協議》、《安盛 3 號資產管理合同補充協議》;2015 年 11 月 26 日, 鉅盛華與相關方簽訂了《廣鉅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補充協議》; 2015 年 12 月 15 日,鉅盛華與相關方簽訂了《泰信價值 1 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之補充協議》; 2015 年 11 月 30 日,鉅盛華與相關方簽訂了《西部利得寶祿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西部利得金裕 1 號資產管理計劃》 的《 補充協議》。上述補充協議對相關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的萬科 A 股票的表決權進行了約定,具體如下:

根據上述約定,鉅盛華實際支配相關資管計劃所持有萬科 A 股股票的表決權。

三、資管合同及補充協議的主要內容

本公司本次增持萬科 A 的權益共涉及安盛 1 號等七個資產管理計劃,本公司為所有計劃的劣後級委托人/普通級委托人/進取級委托人。 收益分配方面,上述計劃的收益均在優先滿足優先級份額的預期收益後將剩余收益分配給本公司,優先級年預期收益率符合市場水平;投資決策方面,上述計劃約定管理人參照本公司的投資建議出具投資指令; 管理費用方面,上述計劃均約定按照固定的年費率計提;此外,上述計劃均將計劃份額凈值 0.8 元設置為平倉線, 資產管理計劃份額凈值低於或等於平倉線時本公司需按照管理人要求及時追加保障金。

1、 安盛 1 號、 2 號、 3 號資產管理計劃相關合同及補充協議主要內容

( 1)資產管理合同的主要內容2015 年 11 月 24 日,鉅盛華簽訂《安盛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安盛 2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安盛 3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合同主要內容如下:

1)管理人: 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2)資產管理方式:采取封閉式運作,本資產管理計劃在存續期內不設開放日,不接受資產委托人的參與和退出申請,包括違約申請。

3)涉及股份種類、數量等: 1 號、 2 號、 3 號分別持有 0.88%、 0.81%、 0.77%的萬科 A 股股票。

4)合同期限:自優先級委托資金劃入資管計劃托管賬戶當日備案手續辦理完畢並獲得基金業協會書面確認之日起 2 年。

5)終止的條件:因法律法規發生變化導致資管計劃無法正常存續;經全體委托人、資產管理人和資產托管人協商一致決定終止的;法律法規要求終止的情形;其他管理人認為有必要提前終止且與優先委托人協商一致的情況。

6)資產處理安排:資產管理人組織成立計劃財產清算小組在合同終止後 10個工作日內成立,完成計劃財產的清理、確認、評估和變現等事宜。

7)合同成立時間: 2015 年 11 月 24 日。

( 2)補充協議的主要內容

2015 年 11 月 24 日,鉅盛華簽訂《安盛 1 號資產管理合同補充協議》、《安盛 2 號資產管理合同補充協議》、《 安盛 3 號資產管理合同補充協議》, 補充協議主要內容如下:

1)在資產管理計劃存續期內,如萬科召開股東大會,南方資本應按照進取級委托人(即本公司,下同) 對表決事項的書面意見行使表決權;如進取級委托人需要資產管理計劃行使提案權、提名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其他股東權利事項,南方資本應按照進取級委托人出具的書面意見所列內容行使相關股東權利。

2)本協議為《資管合同》的補充協議,為《資管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資管合同》約定內容與本協議不一致的,以本協議約定為準,本協議未約定內容,按照《資管合同》約定執行。

2、 廣鉅 1 號資產管理計劃相關合同及補充協議主要內容

( 1)資產管理合同的主要內容2015 年 11 月 26 日,鉅盛華簽訂《廣鉅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主要內容如下:

1)管理人: 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2)資產管理方式:混合型特定多個客戶分級資管管理計劃表,采取封閉運作方式。

3)涉及股份種類、數量等:廣鉅 1 號持有 1.48%的萬科 A 股股票。

4)合同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 2 年後的年度對止日,但發生本合同約定的計劃提前終止情形除外。本合同生效之日起滿 1 年經全體委托人、管理人、托管人協商一致可提前結束。

5)終止的條件:資產管理合同存續期限屆滿而未延期的;資產管理合同的委托人少於 2 人的;資產管理人被依法取消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被依法宣告破產的;資管托管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經全體委托人、資管管理人和資管托管人協商一致決定終止的;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6)資產處理安排:資產管理人組織成立計劃財產清算小組在合同終止後 5個工作日內成立,完成計劃財產的清理、確認、評估和變現等事宜。

7)合同成立時間: 2015 年 11 月 26 日。

( 2)補充協議的主要內容

2015 年 11 月 26 日,鉅盛華簽訂《廣鉅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補充協議》,協議主要內容如下:

1)在資產管理計劃存續期內,如萬科召開股東大會,南方資本應按照進取級委托人(即本公司,下同) 對表決事項的書面意見行使表決權;如進取級委托人需要資產管理計劃行使提案權、提名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其他股東權利事項,南方資本應按照進取級委托人出具的書面意見所列內容行使相關股東權利。

2)本協議為《資管合同》的補充協議,為《資管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資管合同》約定內容與本協議不一致的,以本協議約定為準,本協議未約定內容,按照《資管合同》約定執行。

3、 泰信價值 1 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相關合同及補充協議主要內容

( 1)資產管理合同的主要內容2015 年 11 月 24 日,鉅盛華簽訂《泰信價值 1 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合同主要內容如下:

1)管理人: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資產管理方式:混合型特定多個客戶分級資產管理計劃,采用封閉運作方式。

3) 涉及股份種類、數量等:持有萬科 A ( 000002)35,825,287 股,占比 0.324%。

4)合同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 2 年後的年度對日止,由普通級委托人申請,經全體委托人、管理人、托管人協商一致可提前結束。

5)終止的條件:資產管理合同存續期限屆滿而未延期的;資產管理合同的委托人人數少於 2 人;資產管理人被依法取消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的;資產管理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被依法宣告破產的;資產托管人被依法取消基金托管資格的;資產托管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法律法規和《泰信價值 1 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合同規定的其他情形。

6)資產處理安排:資產管理人組織成立計劃財產清算小組在合同終止後 30個工作日內成立,完成計劃財產的清理、確認、評估和變現等事宜。

7)合同成立時間: 2015 年 11 月 2 4 日。

( 2)補充協議一的主要內容

2015 年 11 月 24 日,鉅盛華簽訂《泰信價值 1 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之補充協議》,補充協議主要內容如下:

1) 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資產管理計劃將用於投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萬科 A(股票代碼: 000002)。在資產管理計劃存續期內,如召開股東大會,管理人有權參照普通級委托人(即本公司,下同) 對表決事項的建議出具指令,並代表資產管理計劃在不違反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資產管理合同》及其他規範性文件的前提下參照普通級委托人的建議行使表決權;如普通級委托人需要資產管理計劃行使提案權、提名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其他股東權利事項,管理人有權參照普通級委托人出具的建議所列內容出具指令,並代表資產管理計劃在不違反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資產管理合同》及其他規範性文件的前提下參照普

通級委托人的建議行使相關股東權利。全體委托人一致同意:若管理人在行使相關股東權利過程中遭受的任何損失,包括但不限於被監管機構出具行政處罰或者行政監管措施及其他一切經濟損失時,由普通級委托人承擔最終責任, 並賠償管理人遭受的所有損失。

2) 本協議為《資產管理合同》的補充協議,為《資產管理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資產管理合同》約定內容與本協議不一致的,以本協議約定為準,本協議未約定內容,按照《資產管理合同》約定執行。

( 3)補充協議二的主要內容

2015 年 12 月 15 日,鉅盛華簽訂《泰信價值 1 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之補充協議》,補充協議主要內容如下:

1) 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資產管理計劃將用於投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萬科 A(股票代碼: 000002)。在資產管理計劃存續期內,如召開股東大會,管理人應當按照普通級委托人(即本公司,下同) 對表決事項的建議出具建議,並代表資產管理計劃在不違反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資產管理合同》及其他規範性文件的前提下按照普通級委托人的建議行使表決權;如普通級委托人需要資產管理計劃行使提案權、提名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其他股東權利事項,管理人應當按照普通級委托人出具的建議,並在不違反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資產管理合同》及其他規範性文件的前提下行使相關股東權利。全體委托人一致同意:若管理人在行使相關股東權利過程中遭受的任何損失,包括但不限於被監管機構出具行政處罰或者行政監管措施及其他一切經濟損失時,由普通級委托人承擔最終責任,並賠償管理人遭受的所有損失。

2) 本協議為《資產管理合同》的補充協議,為《資產管理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資產管理合同》約定內容與本協議不一致的,以本協議約定為準,本協議未約定內容,按照《資產管理合同》約定執行。本協議內容與此前本協議各方簽署的《資產管理合同》以外任何形式的文件不一致的,以本協議內容為準。

4、《西部利得寶祿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西部利得金裕 1 號資產管理計劃》相關合同及補充協議主要內容

( 1)資產管理合同的主要內容

2015 年 11 月 25 日,鉅盛華簽訂《西部利得寶祿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 西部利得金裕 1 號資產管理計劃》,並簽訂了後續補充協議。 合同主要內容如下:

1)管理人: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利得”)。

2)資產管理方式:混合型資產管理計劃,結構分級為優先級和劣後級。

3)涉及股份種類、數量等:金裕 1 號和寶祿 1 號分別持有萬科 A 股占比 0.114%和 0.166%。

4) 合同期限:自資產管理計劃合同生效之日起 36 個月。

5)資產管理計劃的存續期限:合同生效日起滿 12 個月後, 本公司可以向資產管理人和優先級委托人提出提前終止計劃的申請。

6) 終止的條件:資產管理合同存續期間屆滿而未延期的;資產管理合同的委托人少於 2 人的;資產管理人被依法取消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的;資產管理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被依法宣告破產的;資產托管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經全體委托人、資產管理人和資產托管人協商一致決定終止的;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7) 資產處理安排:合同終止後,資產管理人立即組織成立清算小組,負責計劃財產的清理、確認、評估和變現等事宜。

8) 合同生效時間: 2015 年 12 月 2 日。

( 2)補充協議的主要內容

2015 年 11 月 30 日,鉅盛華簽訂關於《西部利得寶祿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西部利得金裕 1 號資產管理計劃》 的《 補充協議》,主要內容如下:

1) 在資產管理計劃存續期內,如召開股東大會,西部利得有權參照劣後委托人(即本公司,下同) 對表決事項的建議出具指令,並代表資管計劃在不違反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其他規範性文件的前提下參照劣後委托人的建議行使表決權;如劣後委托人需要資管計劃行使提案權、提名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其他股東權利事項,西部利得有權參照劣後委托人出具的建議所列內容出具指令,並代表資管計劃在不違反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其他規範性文件的前提下參照劣後委托人的建議行使相關股東權利。除此之外,優先委托人不得向管理人提出任何異議。

2) 本協議為《資產管理合同》的補充協議,為《資產管理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資產管理合同》約定內容與本協議不一致的,以本協議約定為準,本協議未約定內容,按照《資產管理合同》約定執行。

( 3)補充協議( 二) 的主要內容2015 年 12 月 14 日,鉅盛華簽訂關於《西部利得寶祿 1 號資產管理計劃》、《西部利得金裕 1 號資產管理計劃》 的《 補充協議(二)》,主要內容如下:

1) 在資產管理計劃存續期內,如萬科召開股東大會,西部利得應按照劣後委托人(即本公司,下同) 對表決事項的書面意見行使表決權;如劣後委托人需要資產管理計劃行使提案權、提名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其他股東權利事項,西部利得應按照劣後委托人出具的書面意見所列內容行使相關股東權利。優先委托人同意並承諾對上述表決事項的安排不持任何異議。

2) 本協議為《資產管理合同》及原協議的補充協議,為《資產管理合同》及原協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資產管理合同》及原協議約定內容與本協議不一致的,以本協議約定為準,本協議未約定內容,按照《資產管理合同》及原協議約定執行。

6. 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16 號——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請你公司明確說明本次為取得萬科 4.97%股份所涉及須支付的資金總額、資金來源等情況,並予以補充披露。

回複:

本公司取得萬科 4.97%股份所支付的資金總額為 965,162.63 萬元。 本次權益變動通過資產管理計劃實施,所有資管計劃均采取分級的方式。本公司系相關資管計劃的進取級/劣後級/普通級委托人, 計劃的收益均在優先滿足優先級份額的預期收益後將剩余收益分配給本公司,優先級年預期收益率符合市場水平。本次權益變動涉及的資管計劃具體資金來源及期限如下如下:

本次交易資金不存在直接或間接來源於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的情形。本公司已在修訂後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第四節“資金來源及支付方式”對上述內容進行了披露。

7. 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16 號——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第四十條第二款的規定,請你公司說明公司財務狀況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是否有重大變動,如有,請補充披露相關財務數據。

回複:

根據公司 2015 年 10 月份經審計的合並財務報表,公司的總資產、凈資產及凈利潤等科目較 2014 年同期發生了較大變動,具體數據已在修訂後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第九節“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財務資料”中進行了補充披露。

8. 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你公司應當聘請財務顧問出具核查意見,請說明相關安排,並請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15 號——權益變動報告書》第四十二條的要求予以補充披露。

回複:本公司已聘任財務顧問對本次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出具核查意見,並將於2015 月 12 月 15 日提交貴所並公告。本公司已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15 號——權益變動報告書》第四十二條的要求在修訂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披露了財務

顧問的相關聲明。

9. 你公司認為需說明的其他事項。請你公司及財務顧問在 12 月 14 日前將相關意見及證明文件書面函告我部並對外披露,涉及已披露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內容的,請一並補充更正。同時,提醒你公司嚴格遵守《證券法》、《公司法》等法規及《上市規則》的規定,合規買賣上市公司股票,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回複:

本公司根據本回複對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並在第一節“信息披露義務人簡要情況”之“信息披露義務人控股股東及信息披露義務人主要控股子公司”對本公司實際控制人姚振華先生控制的核心企業、核心業務進行了補充披露。

特此回複。

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322

河北多渠道籌集鋼鐵去產能資金 破解“錢從哪來”

2日從河北省政府官網獲悉,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出臺《關於多渠道籌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資金的指導意見》,破解去產能過程中的資金瓶頸。

據新華社2日報道,根據指導意見,除積極爭取國家專項獎補資金外,河北還將利用加大省級資金獎補、鼓勵地方安排專項資金、引導企業自願繳納互助金等渠道解決“錢從哪來”。

河北將引導企業自願繳納互助金,即鋼鐵冶煉企業自願繳納的用於支持產能退出的資金,保留產能的企業上繳互助金,拆除設備壓減產能的企業領補助。互助金出資企業為本行政區域內已列入《河北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實施方案》中的在冊企業。企業互助金的繳納方式、標準和數額,由各地與企業協商確定。

意見還明確了各渠道資金使用範圍。國家專項獎補資金主要用於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工作;省、市、縣(市、區)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獎補資金優先用於企業職工安置,也可用於企業資產損失補償、債務清償;企業互助金可統籌用於企業職工安置、資產損失補償、債務清償、轉型發展等。

按照國家與河北省簽訂的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目標責任書要求,“十三五”期間河北需壓減煉鐵產能4989萬噸、煉鋼產能4913萬噸 。

以下為意見全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多渠道籌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資金的指導意見

有關市(含辛集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按照國家與省政府簽訂的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目標責任書要求,“十三五”期間我省需壓減煉鐵產能4989萬噸、煉鋼產能4913萬噸,職工安置、資產處置、債務處理等任務非常繁重,資金矛盾十分突出。為確保按時完成鋼鐵去產能任務,探索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化解過剩產能的有效方式,破解去產能過程中的資金瓶頸,經省政府同意,現就多渠道籌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資金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籌集原則

(一)政府引導,依法依規。各市、縣(市、區)政府對籌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資金負總責,根據承擔的壓減任務,通過爭取國家支持、財政預算安排、協調企業互助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強化大局意識、法治意識,依法依規履行相關程序,最大限度做大資金規模,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二)市場運作,公開公平。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鋼鐵產能退出市場化補償機制,促進鋼鐵產能向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轉移聚集,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健全開放透明、公平公正的市場規則,及時公開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三)企業自願,互助互利。充分尊重企業意願,鼓勵引導鋼鐵企業主動承擔壓減任務,自願繳納化解過剩產能互助金。保留產能的鋼鐵企業作為受益方,出資補償退出產能企業的資產損失,彌補企業職工安置、債務處置費用的不足,以此為杠桿推動壓減任務完成。

二、籌集渠道

涉鋼市、縣(市、區)在用足用好國家和省級化解過剩產能獎補資金的同時,可通過市、縣(市、區)財政預算安排一部分、鋼鐵企業互助提取一部分,多渠道、多方式籌集資金,激勵引導鋼鐵過剩產能平穩有序退出,確保按時完成產能壓減目標任務。

(一)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嚴格按照財政部印發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用好國家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積極爭取國家專項獎補資金重點向我省傾斜。

(二)加大省級資金獎補力度。嚴格按照《河北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獎補辦法》規定,用好省級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獎補資金。要在目前預算安排基礎上,根據年度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逐步增加資金額度,提高獎補標準,充分發揮其激勵作用,加快推動鋼鐵行業去產能。

(三)鼓勵地方安排專項資金。鋼鐵企業比較集中的市,要結合本地壓減產能任務,從市本級財政中適當安排專項資金,用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整合重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等。化解過剩產能任務重的縣(市、區),也要從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獎補資金,專項用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

(四)引導企業自願繳納互助金。企業互助金是指鋼鐵冶煉企業自願繳納的用於支持產能退出的資金,保留產能的企業上繳互助金,拆除設備壓減產能的企業領補助。出資企業為本行政區域內已列入《河北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實施方案》中的在冊企業。企業互助金原則上以市為單位進行籌集,具體籌措方式可參照武安市“鋼鐵產能指標置換交易金”模式,也可根據企業保有產能按比例提取。鋼鐵企業比較集中的縣(市、區)也可自行籌集。企業互助金的繳納方式、標準和數額,由各地與企業協商確定。

三、資金使用範圍

國家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主要用於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工作;省、市、縣(市、區)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獎補資金優先用於企業職工安置,也可用於企業資產損失補償、債務清償;企業互助金可統籌用於企業職工安置、資產損失補償、債務清償、轉型發展等。

四、資金撥付管理

(一)國家獎補資金。中央財政將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撥付我省後,由省財政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依據財政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財建〔2016〕253號)制定資金分配方案,確定各地獎補資金數額,報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審定後,撥付到市、縣(市、區)財政。市、縣(市、區)財政部門根據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的驗收報告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的職工安置方案,按照本地確定的獎補標準撥付資金。

(二)地方獎補資金。省級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獎補資金按照《河北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獎補辦法》規定,由省財政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按照各地承擔的年度壓減任務進行測算,確定各地獎補資金數額,報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審定後,撥付到市、縣(市、區)財政。市、縣(市、區)財政部門依據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辦公室出具的驗收報告,將獎補資金及時撥付到企業。市、縣(市、區)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獎補資金撥付管理辦法由各地自行確定。

(三)企業互助金。企業互助金是鋼鐵企業間為落實化解過剩產能任務自願繳納的專項資金,可由地方政府設立專項資金賬戶管理,也可委托第三方或行業協會進行管理。年度壓減任務確定後,設立企業互助金的屬地政府負責協調、督促轄區內鋼鐵企業,按時繳納資金並匯入管理方賬戶。各地確定的資金管理方負責互助金的日常管理和會計核算,按照使用管理辦法辦理資金撥付手續。當地財政部門負責對企業互助金監督管理,可委托第三方審計機構對獎補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審計結果向社會公開。企業互助金的籌集、使用、管理辦法,由當地政府組織相關企業協商確定。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盡快研究制定具體措施和辦法,積極籌措化解鋼鐵過剩產能資金,充分發揮各類專項獎補資金的激勵作用,推動鋼鐵去產能任務如期完成。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適時對資金籌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及時通報督查結果。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1月2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